一、从《救生艇的功能与保险》说起──兼议保险宣传(论文文献综述)
刘心武[1](2020)在《邮轮碎片》文中研究说明1最近手机"今日头条"上连篇累牍展现许多的肌肉男,特别是腹肌男,但她在生活中却几乎没有见到过一位。在邮轮上她注意观察,甲板躺椅上、泳池中,裸露出身体的男子没有一个近似网络上呈现的,而且,许多臃肿颟顸的肉体总是要跃入她的视野,无从规避。
程露莹[2](2020)在《济南市天桥区城市社区调解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各类纠纷多发频发,法院立案数量逐年递增,出现“诉讼爆炸”的现象。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调解作为凝聚着东方智慧、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解纷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研究的城市社区调解是伴随我国城市社区发展而形成的,属于人民调解范畴。因调解社区内部的纠纷,还具有增强社区治理、加强社区建设、维护社区稳定的社会功能,被称为实现社会正义的“第一道防线”。本文以济南市天桥区为例,通过实地走访天桥区有代表性的8个城市社区,重点发掘3类典型的做法,运用访谈法对济南市天桥区调解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总结归纳天桥区城市社区调解措施及成效。通过分析现状找到现存问题,有社区调解队伍专业专职程度低、社区矛盾纠纷复杂多样、社区调解效率低、社区调解成果强制力不足。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归纳为调解经费保障不足、历史遗留问题和困难群体多、部门条块分割难以形成合力、法规制度保障不健全。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提出在增强社区调解队伍的专业性、加强社区的道德建设和法治宣传、提升社区调解运转效率、增强社区调解法律行政保障等方面需进一步优化,以期为天桥区城市社区调解水平的提高提供建设性意见。城市社区调解一方面要保持人民调解的群众性、自治性,另一方面要吸引专业力量加入,完善纠纷多元参与、协调联动的工作体系,才能为我国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牛涛[3](2020)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三音节词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现汉》(第7版))收录的三音节词语为研究对象,对词典中收录的6281条三音节词语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统计,并建立三音节词语语料库。通过对三音节词语的全面分析,能够对三音节词语的形成过程和结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现汉》(第7版)中共收录6281条三音节词语,不包括词典后附的字母词。三音节词语以三个语素构成为主,有5672个,占总数90.3%,两个语素构成的有488个,占总数7.77%,一个语素构成的有121个,占总数1.93%。在三音节词语的语法属性中,主要以名词为主,共有4931个,占总数78.52%,依次是形容词和动词,其它词类数量较少,还包含了未标注词类681个,占总数10.84%。三音节词语按语素构成数量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有117个,占总数1.86%;合成词中又以复合词为主,其中以定中结构为主,约占总数70.55%,其次是述宾结构,约占总数9.65%,还有状中、述补、主谓和联合结构。合成词中的附加式又可分为前附加和后附加,附加式共有486个,约占总数7.74%后附加式共有370个占5.89%,前附加式共有116个,占1.85%。三音节词语的来源丰富,有来自方言、外来词、口语、新词新语和书面语。三音节词语产生的方法主要有语音造词法、修辞造词法、缩略造词法和附加造词法。语音造词法包括了摹声和音译,语音造词法产生的三音节词语数量比较少,大部分是外来词语的音译形式。修辞造词法包括比喻、借代、夸张和仿词造词法四种方式,其中比喻造词法又包括了全喻式、前喻式和后喻式,夸张造词法又包括了扩大夸张和缩小夸张,仿词造词法包括了仿前式、仿中式和仿后式。三音节词语的结构内部是分层的,由最内层和最外层构成。在考察三音节词语语义结构情况时主要以最外层的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为主。三音节词语的语义结构关系以定中式为主,根据组成成分的词性把定中式三音节词语分为N+X、V+X和A+X三种类型,状中式三音节词语分为Adj+V、Adv+V和N+V/Adj三种,述宾式、述补式、主谓式和联合式分别根据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分类。在三音节词语结构的语义关系中以定中式为主。定中式三音节词语的音节组配方式根据单双音节的不同组配有1+2式和2+1式。充当修饰语的词类不同所选择的音节组配方式也不同,名词、动词充当修饰语时倾向于选择2+1式的音节组配,1+2式相比2+1式数量少;而形容词充当修饰语时倾向于选择1+2式为主,2+1式少于1+2式。在名词、动词作定语时2+1式是无标记组合,1+2式有标记组合;而形容词作定语时1+2式无标记组合,2+1式是有标记组合。定中结构中充当定语词类不同出现了音节搭配不对称的“颠倒标记”现象。背后的理据是基于“松紧象似”在定中结构的“句法——语义——语音”三个范畴之间建立一个互动的“关联标记模式”,音节组配与词类选择反应的不对称性是由于“松紧象似”原则在以上的三个范畴之间的影响。起主要作用还是修饰语和中心语语义上的松紧,定语反映中心语的本质属性,越靠近中心语,两者之间的关系更紧密,反之,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语义联系不紧密,结构之间较松散。
陈国符[4](2020)在《东马来西亚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马来西亚沙巴州原住民族群众多,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多年来一直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变化。十九世纪起西方文化进入沙巴,打破了原住民自身的发展进程,解构了原住民的宗教信仰和生产生活方式。沙巴原住民最早信仰万物有灵,生活中充满着各种祭祀仪式,伴随着仪式进行的是丰富的音乐文化。西方文化进入后,多数原住民从万物有灵信仰转变为基督教信仰。传统信仰的崩溃使得依附于其上的祭祀仪式活动基本消亡,原住民音乐文化的根基不复存在。沙巴原住民传统音乐文化的变迁主要是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逐步涵化和不断适应渐渐形成的,原住民祭祀仪式音乐因此基本衰亡,生活娱乐音乐则渐趋现代化化。随着民族意识的复兴,部分原住民试图将传统音乐融入西方音乐之中,以创建一种新的传统。同时,旅游经济的发展使得沙巴开始重视原住民传统音乐文化的经济效应,这既给传统音乐文化的复兴创造了一个契机,同时也是一个挑战。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获得恰当的平衡是当地音乐传承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为缺失了本民族传统信仰的原住民音乐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保留着原来的形,但是其意义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这也是东方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张玉[5](2020)在《《大英轮船公司百年历史》(节选)中长句汉译的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大轮船公司的竞争日趋激烈,运力过剩,运费下跌,各轮船公司面临严峻的考验。以史为鉴,了解和研究世界大轮船公司的发展历史对当下各航运公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大英轮船公司百年历史》(A Hundred Year History of th P&O(1837-1937))的翻译实践为依据,该文本属于历史纪实性文本,句子较长,语法结构复杂。针对文本中英语长句相关的翻译难点分别采用了分切法、包孕法、转态法、重组法以及拆离法。海事英语长句翻译是翻译领域的一大难点,因其句子较长、成分偏多,再加上海事英语的专业性,大大增加了翻译难度。在此基础上,抽取最具代表性的英语长句,运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英语长句的翻译方法进行归纳分析。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如下:英语长句的翻译方法灵活多样,在翻译过程中,通常需要综合运用,其中最基本的译法是分切法与包孕法。分切法主要适用于句子较长、并列成分和从句较多的英语长句;包孕法针对英语句子中包含后置修饰成分,且不宜过长,翻译时将其置于中心词前;转态法主要是基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提出的一种翻译方法;重组法是在把握整个句子意思的前提下,调整语序进而翻译;拆离法是将源语中的形容词,副词,插入语或从句从原句中拆离出来,放在句首或句末单独翻译。因此,本实践报告归纳的翻译方法对英语长句以及海事相关文本的翻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何芳[6](2020)在《现代汉语偏正式三音节复合词的结构、语义及其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偏正式三音节复合词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偏正式三音节复合词数据库,主要从内部结构、语义及两者间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内部结构方面,我们对偏正式三音节复合词的结构层次、结构类型、内部成分性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定中式的强势结构层次为“2+1”式,状中式的强势结构层次为“1+2”式。五种基本结构类型在偏正式三音节复合词第二层和双音节复合词中的分布基本一致:偏正>联合>述宾。66.5%的偏正式三音节复合词是在双音节词基础上添加前位/后位语素构成的,添加后位语素的多于前位语素。97.3%的词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性成分两两组合构成,和双音节复合词高度一致。语义方面,我们考察了偏正式三音节复合词的语义类别、语义模式、语体色彩。语义类别为抽象事物类、具体物类以及生物类词的比例高达92.6%,定中、状中式不同结构层次的语义类别排序不同。“n+n”“v+n”“adj+n”语义模式的种类、数量不一,均存在强势语义模式。偏正式三音节复合词的语体色彩不明显。最后,我们探讨了偏正式三音节复合词内部结构和语义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定中“1+2”式的强势语义模式为“性质+事物/对象/时间/空间”,强势素类组合为“adj+n”,82.7%的“2”为成词语素组,“2”表示人的最多,“1”多为形容词性语素。定中“2+1”式词的强势语义模式有两个,分别为“功用+事物/对象/空间、内容+事物/时间/空间”,强势素类组合分别为“v+n““n+n”,其中“2”为成词语素组的占比分别为66.1%、70.8%。“1”中表基本层次范畴的词占57.8%。状中“1+2”“2+1”式的强势语义模式均为“方式+行为”。
向军[7](2020)在《礼仪竞技:传统龙舟赛的内在动力及其现代适应》文中研究指明龙舟赛是中国南方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重要的“礼仪标识”之一。现在它还具有很多文化身份,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体育、民俗体育和竞技体育等。在其众多的身份中,竞技体育一直是其现代化发展的主流方向。然而龙舟赛在走向竞技龙舟赛的道路上遇到了重重困难:一方面,竞技龙舟赛缺乏文化内涵,龙舟推广本末倒置;另一方面,传统龙舟赛被多重限制,无法发展。然而竞技龙舟赛到底需要什么“文化”呢?又到哪里去寻找呢?传统龙舟赛能不能现代适应呢?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同理,笔者认为,竞技龙舟赛的文化内涵应该从其文化源头中去找,到民间去找,民间传统龙舟赛就是其文化源头。那些民间传统龙舟赛兴盛的地方就能表现出它的现代适应能力。基于此,本研究遵循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整体性原则,对沅水流域麻阳苗族自治县至今盛行的民间传统龙舟赛进行长期的田野考察。在先了解麻阳县双端午“一县两制”现象的基础上,运用历时性的方法主要对其五个赛区传统龙舟赛的总体变迁情况进行历史还原,力图从中寻找传统龙舟赛演变的发展趋势和内在动力;同时,又结合共时性的方法对其传统龙舟赛的现代适应情况进行考察,力图探寻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龙舟赛的适应能力。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一、作为地方“礼仪标识”的传统龙舟赛其发展主体是地方民众。通过对麻阳龙舟的生存环境、沅湘流域双端午节的演进过程、麻阳县双端午节“一县两制”的形成及其传说的研究发现,麻阳传统龙舟赛这一“礼仪标识”是应当地民众的生存环境而生。在其国家化进程中,不同时期的王朝都只是让端午节龙舟赛这样的地方“礼仪标识”在文化层面上进行改变,并没有取而代之或长期禁止,甚至统治阶级还积极地通过它们来教化民众。因此,传统龙舟赛的主体力量是生活共同体中的地方民众,民众有能力成为自己地方“礼仪标识”的主人。国家不必取而代之,相反,应积极为民间传统龙舟赛及龙舟人创造更多的“流动”机会和相应的保障,从而实现想象共同体和生活共同体的融合,即实现家国同构的理想。二、社团化是传统龙舟赛的发展趋势。在历时性的考察中发现,麻阳传统龙舟赛已经在物质、制度和精神上全面体现出社团化的趋势,其社团性质正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具体为:传统龙舟赛的物质文化将向社团礼物转变,其制度文化将向多元化的社团龙舟制度转变,其精神文化将形成多元化的社团礼仪竞技精神。这种趋势也表明,若在较为自主的文化空间下,中国民间龙舟社团,能够自动形成有序结构,产生“自组织”现象。三、“礼仪竞技”是传统龙舟赛传承的内在动力。在历时性的考察中发现,无论什么时期的传统龙舟赛,其经济基础都以“礼仪经济”为基础,本质上是礼物属性的。所以,“礼仪经济”及其蕴含的“礼仪竞技”精神是贯穿各时期龙舟赛变迁的主要线索,“礼仪竞技”就是传统龙舟赛传承的内在动力。传统龙舟赛之所以能够超越时代,不只是说传统龙舟赛本身有多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礼仪竞技精神在其生活共同体中始终居于一种道德优先地位。四、传统龙舟赛能够适应现代需求。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多赛区的形成是通过帮扶、邀请和激发的礼仪传播和礼仪竞技途径逐渐形成的。随着麻阳民众参与外部竞技龙舟赛的增多,其传统龙舟赛的竞技性也得以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种赛事的融合。但随着传统龙舟赛事奖金逐渐增高,奖金却被异化为请人参赛的资本,触动了赛事礼仪经济的人力底线,导致赛事的商品属性超过了礼物属性。而麻阳传统龙舟赛运用“礼物属性与商品属性”的两重性方式,既用实名制维护了赛事的礼物属性,使其没有损害它丰富的民俗意蕴,又通过直播平台的转化,实现了赛事的产业化。
强晓莲[8](2020)在《现代汉语定中式复合词的描写与解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定中结构是现代汉语中一种能产的造词方式,由它形成的定中式复合词占现代汉语词汇的一半以上。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为语料来源,把定语语素在前,中心语语素在后的的定中式复合词全部挑选出来,做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出发,对每一类型形成的不平衡性进行深入探讨。文章对定中式复合词进行了界定,并阐释了定中式复合词的词汇化程度。把定中式复合词按照音节类型、内部结构类型和语义类型进行分类,通过对三种类型的定量统计,发现双音节的定中式复合词占多数,从上古时期到现代,双音节定中式复合词一直是主流,而且它的双音化和现代汉语双音化趋势紧密相联;内部结构类型中“名+名”组合形式是最优搭配,“形+名”“动+名”“数+名”定中式复合词的数量次之,从上古时期到现代,各类专书研究中都显示“名+名”组合形式的定中式复合词最多,通过原型范畴理论证明,名词性语素是定语范畴的典型成员,而其他的典型性较弱,因此也能说明结论;语义类型中定语表类别的定中式复合词数量最多,因为从先秦就已经出现,而且定中式复合词内部不同类型的能产性的差异与句法层面上定中结构中不同定语的语序存在平行对应关系:在句法上越倾向于靠近中心语的定语类别越容易与中心语黏合成词。
张宪军[9](2019)在《美国书写 ——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个出身于犹太移民家庭的知识分子,索尔·贝娄博览群书,具有丰富的历史、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知识,将文学艺术与社会直接联系起来,面对战后社会问题迭出、精神危机不断的美国社会,小说家索尔·贝娄感时伤事,以“社会的历史学家”的手笔勾勒出了一副现代美国社会生活的真实画卷。在评论家和记者每每强调他的犹太作家身份时,他曾经予以反驳说:“我写的是美国”。对于他的这种说法,许多人认为他是像绝大多数想要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犹太人一样,很介意自己的犹太人身份,所以一些有着逆反心理的研究者更是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贝娄的民族性即犹太性的研究上,但贝娄说的没错,他确实写的是美国,虽然他作品中许多人是犹太人,但他们都生活在美国,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无时无刻地不在影响着他们,一些社会现象的出现不可能脱离了美国这个大环境,另外,贝娄的作品中的人物还有许多不是犹太人,他不像辛格和马拉默德那样有着狭隘的民族性。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的是美国的现实生活,他的作品可以说是从二十世纪20年代到世纪末的美国社会发展史。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其创作的“美国性”进行研究。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是一种相对的美国性,它不同于那种广义的美国性,是相对他创作的“犹太性”相对而言的(他文学作品中具有犹太因素是毋庸置疑的)。虽然诸多的文学史着作都将其文学创作归入“美国犹太文学”,但“美国犹太文学”是一个十分含混的概念,因为“美国犹太文学”并不是一个创作流派或者是一种文学运动,美国犹太作家在创作思潮、题材内容、内涵倾向、艺术趣味和审美方式上确实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文学特征。如果说“美国犹太文学”概念的界定主要建基于犹太作家的出身背景及其对犹太生活的某种运用和表现的话,那么犹太作家除了具有相同的犹太出身背景外,在对犹太素材的具体运用以及对犹太传统的价值观念等方面均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贝娄之所以公开反对将自己归纳入“犹太作家”行列中,就是因为他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美国人,身为一个美国公民,深受美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潮流的影响,善于从美国的角度去观察社会和生活,因此,美国的社会生活成为他创作中取材的来源。贝娄创作的所体现的“美国性”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他笔下的主人公虽然多为犹太人,但作者通过他们故事的书写所呈现的主要是普通美国市民的生活、知识分子的生活,而不像其他犹太作家那样,仅仅关注作为少数族裔的犹太人的境遇与精神状况。其次,贝娄通过他的作品展现了美国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从美国的经济的变迁(二十世纪20年代末的大萧条,30年代“罗斯福新政”在挽救经济危机上所做的诸多努力,40年代经济逐渐稳定,50年代进入“丰裕社会”,以及后来逐步发展到后工业时期、后现代消费社会)到美国政治的变迁(二三十年代思想领域的宽松,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的冷战,民主的异化,超级大国的核竞赛,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60年代的学生造反,美国开展太空开发和星球大战计划等等),以及美国城市的变迁(二十世纪20年代的美国虽然已经实现了城市化,但在此后的岁月中,美国的城市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贝娄不仅写出了此后的发展情况,还在作品中通过人物的处境与思考回溯了此前的情况,特别是芝加哥城市的整个发展历程),都远远超出了某个特定族裔的狭窄视野。其三,贝娄作品中更多体现的是美国式的理想和价值观:贝娄认为“美国梦”的核心在于平民理想主义,知识分子对于美国“自由、平等、正义、民主、富裕”思想的扞卫,以及体现在每个个体的言行中的个人主义与实用主义。而犹太民族的宗教信念和道德理想在现实面前往往无能为力,因而常常是他作品中加以反思的对象,而不是像其他犹太作家那样作为坚守的立场与维护的信条。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在于通过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美国性”的研究来确立索尔·贝娄作为一个“美国作家”的鲜明形象。这篇论文虽然拟从社会学和新历史主义的角度去研究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揭示索尔·贝娄如何对历史事件进行情节化处理,把美国history变成具有个性色彩的his story,以及其中表现出的社会学思想,但不可能完全按照概念去堆砌材料,而是有重点地观照贝娄文学创作“美国性”的某些方面,全文分别从纵向——大萧条岁月至美国后现代社会和横向——芝加哥和纽约两座城市着眼,展开叙述,揭示了贝娄是如何通过历史事件、人物命运以及真实城市与文学城市的相互作用来描写美国的,这里有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麦卡锡主义、60年代思想解放、冷战的东西方对抗、美国的太空计划,世纪末的后现代主义兴起等重大历史事件,也有城市文化的历史变迁,以及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的温馨与冷漠,信仰的坚守与背叛,城市的暴力与犯罪等等,而这些琐碎的细节构成了一个真实的美国。继绪论部分对贝娄研究现状进行疏理,提出自己的论点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之后,论文用六章的篇目对索尔·贝娄的“美国性”展开论述,主要考察贝娄文学作品表现的三个主要方面:平民生活、知识分子状况和美国的城市。第二章《20-40年代:大萧条岁月中的平民生活浮世绘》主要根据贝娄的长篇小说《奥吉·马奇历险记》分析他是如何围绕作品的主人公奥吉·马奇的经历来描写二十世纪20年代末的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芝加哥这个美国第二大城市的人生百态的,写出了经济危机对社会各阶层造成的影响,美国梦的破灭感,面对破产和失业大潮这些人是如何抗争和他们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做出的巨大努力,小说主人公在困顿的境地中是如何一面挣扎一面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第三章《50年代:丰裕社会中的美国悲剧》通过小说《洪堡的礼物》中的洪堡和西特林两个人物的不同命运告诉人们,随着世异时移,原来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发迹的人在今天已经成为英雄和成功者,成为人们效法的榜样,以苦为乐、生气勃勃的时期,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的时期已告结束,粗俗的物质主义的风气熏染了整个美国社会,甚至已经渗透到社会的神经末梢,而被美国社会所毁灭的则是不与社会苟合、热爱善与美、坚持理想的知识分子和诗人。社会整体对浪漫主义、对诗的激情、对诗人和艺术家的戕害才是今日的“美国的悲剧”。第四章《60年代:时代的耶米利哀歌》通过赫索格的经历,指出在60年代初期麦卡锡主义造成的恐怖仍在威胁着一些知识分子,他们害怕动辄得咎,所以只好把自己的思想看法保留在内心里,而不是与他人交流。为改变改变美国面貌,青年人发起造反运动,但在造反运动中由于青年人的冲动和偏激,将这场运动引入了歧途,虽然年轻人想要摆脱现代社会体系的束缚,把现实社会变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社会,但运动中的大部分人追求的是自我表现和发泄,而非自我控制,造反运动的挫折和失败感使的不少青年人失去了信心,他们怀着沮丧的心情或消极避世,或沉沦堕落。贝娄通过赛姆勒在纽约的见闻对极端主义思想进行了强烈的攻击。第五章《70-80年代:民主的反讽》通过《院长的十二月》和《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两部作品的分析,说明美国社会虽然对外向来是以标榜自己的民主而着称,但在现代社会中,美国民主的价值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它对国内的种族贫富差距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要打破这种现状的行为反而予以打击和压制,为的是维持社会表面上的和谐。在美国,宪政的根本作用在于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维护公民普遍的自由和权利,但实际情况却往往相反,当今的美国政府机关以公平正义为名行破坏公民权利之实。第六章《美国后现代:生命个体的不断游移》考察了贝娄的最后的长篇小说《拉维尔斯坦》,说明在后现代社会中,人们从现代性的噩梦以及它的操控理性和对总体性的崇拜中苏醒过来,进入后现代浅表层松散的多元化中,生命个体也成为不断游移的存在,他们在性别认同、宗教信仰与性取向、理性思想判断等诸多问题上表现出异质的、不稳定的性格特征,沉溺在消解精神、反主流姿态和渎神的狂欢之中。第七章《美国双城记:芝加哥与纽约》则从横向对贝娄作品中对美国城市的描写进行了研究,指出贝娄作品的发生地基本上都是在芝加哥和纽约是因为他亲身经历了这两个城市的历史变迁,目睹了它的繁荣与衰败,对它们有着一种爱恨交织的感情,更因为纽约和芝加哥是现代都市生活的代表和典型,是美国当代文明、当代都市文明的象征和缩影。所以,在他的揭示下,从大萧条时期城市破败的景象到二十世纪后期美国大都会多彩缤纷的场景一一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张晓燕[10](2018)在《海上人命救助报酬请求权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海上人命救助制度是海商法特有的制度,其设立目的在于鼓励人们对海上遇险的人命尽力实施救助。中国《海上人命搜寻救助条例》明确规定:人命救助优先于财产和环境救助,可见海上人命救助制度在海难救助制度框架中的法律地位愈发重要。然而,现今中国法律上还并未明确规定人命救助者有权独立获得救助报酬,实践中报酬的获得更多的是依附于财产和环境救助的获救价值,这不仅有违公平正义原则,更有悖于鼓励人命救助的立法初衷。近些年来,该问题已经引发了众多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关注与讨论。鉴于此,本文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针对海上人命救助报酬制度在理论和实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主张,以期对中国海上人命救助报酬制度的构建有所贡献。本文分别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海上人命救助报酬请求权概述。从人命救助报酬请求权的涵义和特征入手,通过阐述人命救助报酬请求权的法律属性及与其他海难救助报酬请求权的界分,比较各国法律规定和国际公约,并结合有关专家学者持有的不同学说立场,对现行中国海上人命救助报酬制度存在的滥觞与缺陷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第二部分,海上人命救助者独立获得救助报酬适用条件。在人命救助者获得救助报酬的实践中,其适用条件既包括人命处于危险之中、救助者出于自愿以及人命救助不必然要求实际效果等一般性条件,还包括人命救助者至少还应尽到的谨慎、转移至安全地点、合作等义务性条件,违反此类义务性条件,不但会导致救助报酬丧失或者减少,造成严重后果者甚至还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第三部分,海上人命救助报酬的支付主体及报酬数额。通过对英国商事海运基金模式以及“责任救助”理论的剖析,探讨了我国《海商法》视阀下的人命救助报酬支付主体。并将救助成本、冒险奖金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作为确定人命救助报酬具体数额的参考项目,最终通过先行支付程序以及诉讼程序来保障人命救助报酬请求权的实现。第四部分,中国海上人命救助报酬请求权的制度构建。在法律上承认人命救助者的独立报酬请求权以及优先权,为人命救助报酬制度的建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辅之以相关配套措施,拓展人命救助报酬的支付形式,构建海上医疗救助制度,设立海上人命救助基金,更全面的完善海上人命救助报酬制度。加强与责任保险和船东互保协会的衔接,为人命救助报酬的支付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二、从《救生艇的功能与保险》说起──兼议保险宣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救生艇的功能与保险》说起──兼议保险宣传(论文提纲范文)
(2)济南市天桥区城市社区调解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Chinese Abstract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2 Literature review |
1.2.1 Literature review of foreign countries |
1.2.2 Domestic literature review |
1.3 Research framework and research ideas |
1.4 Research methodology |
1.5 Innovation and deficiencies |
Chapter 2 Basic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
2.1 Basic concepts |
2.1.1 Urban community |
2.1.2 Urban community disputes |
2.1.3 Urban community mediation |
2.2 Theoretical basis for urban community mediation |
2.2.1 Good governance theory |
2.2.2 Conflict theory |
Chapter 3 Analysis of Urban Community Mediation in Tianqiao District ofJinan City |
3.1 Basic information of urban community mediators in Tianqiao District |
3.2 Basic information on mediation objects in urban community in TianqiaoDistrict |
3.3 Measures for urban community mediation in Tianqiao District |
3.3.1 Community mediation leverage the influence of people's mediators |
3.3.2 Consolidation of resident unit resources to enrich community mediationefforts |
3.3.3 Creating community culture to reduce community disputes |
3.4 Effectiveness of urban community mediation in Tianqiao District |
Chapter 4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Causes of Urban CommunityMediation in Tianqiao District of Jinan City |
4.1 Existing problems of urban community mediation in Tianqiao District |
4.1.1 Low professional level of community mediation |
4.1.2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of community conflicts |
4.1.3 Community mediation is inefficient |
4.1.4 Insufficient enforcement of community mediation results |
4.2 Caus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in urban community mediation in TianqiaoDistrict |
4.2.1 Inadequate mediation funding |
4.2.2 Historical problems and difficult groups |
4.2.3 Fragmentation of sectors is difficult to create synergies |
4.2.4 Imperfect laws and regulations |
Chapter 5 Improving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UrbanCommunity Mediation in Tianqiao District of Jinan City |
5.1 Enhanced professionalism of community mediation teams |
5.1.1 Promoting community mediators |
5.1.2 Encourage the participation of profess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forces |
5.2 Strengthening community ethics and rule of law advocacy |
5.2.1 The role of ethics in community mediation |
5.2.2 Enhanc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awareness of the rule of law |
5.3 Improved efficiency of community mediation |
5.3.1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diation subjects |
5.3.2 Building intelligent community mediation platform |
5.4 Enhanced legal administrative protection for community mediation |
5.4.1 Improvement of the judicial confirmation process for mediationagreements |
5.4.2 Administra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diation outcomes |
Conclusion |
Appendix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三音节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
四、语料来源 |
第一章 《现汉》(第7版)三音节词语综合考察 |
第一节 三音节词语语素构成 |
第二节 三音节词语结构层次 |
第三节 三音节词语语法属性 |
第四节 三音节词语结构关系 |
一、2+1式三音节词语综合考察 |
二、1+2式三音节词语综合考察 |
第五节 三音节词语来源考察 |
一、三音节方言词 |
二、三音节外来词 |
三、三音节新词语 |
四、其它 |
第二章 《现汉》(第7版)三音节词语构词法研究 |
第一节 单纯词 |
一、拟声词 |
二、音译词 |
第二节 复合词 |
一、偏正式 |
二、述宾式 |
三、述补式 |
四、主谓式 |
五、联合式 |
六、其它 |
第三节 派生词 |
一、前附加式 |
二、后附加式 |
第三章 《现汉》(第7版)定中式单双音节组配研究 |
第一节 定中式单双音节组配现象 |
一、单双音节组配的现象 |
二、NN定中单双音节组配 |
三、AN定中单双音节组配 |
四、VN定中单双音节组配 |
第二节 韵律与单双音节选择 |
一、辅重原则 |
二、音节松紧 |
第三节 词类与单双音节选择 |
一、词类、词长与音节选择 |
二、定中式单双音节组配规律 |
第四章 《现汉》(第7版)三音节词语造词法研究 |
第一节 语音造词法 |
一、摹声造词 |
二、音译造词 |
第二节 修辞造词法 |
一、比喻造词 |
二、借代造词 |
三、夸张造词 |
四、仿词造词 |
第三节 缩略造词法 |
一、缩合法 |
二、节略法 |
三、数字概括法 |
四、造词理据 |
第四节 附加造词法 |
一、前附加式 |
二、后附加式 |
三、生成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现汉》(第7版)三音节词语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东马来西亚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范围界定 |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田野情况 |
第一章 东马沙巴原住民原生音乐人文景观 |
第一节 东马沙巴原住民源流考 |
一、东马沙巴的地理环境 |
二、沙巴历史简述 |
三、东马沙巴原住民源流 |
第二节 东马沙巴原住民宗教音乐观 |
一、东马沙巴原住民的万物有灵信仰 |
二、宗教观在音乐中的表现 |
第三节 东马沙巴原住民生活习俗 |
一、恋爱与婚姻 |
二、死亡及葬礼 |
第二章 外来文化对东马沙巴原住民的影响 |
第一节 外来文化的进入 |
一、中国和东马沙巴的文化交流 |
二、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统治下的沙巴(1881-1946) |
第二节 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 |
一、基督教在东马沙巴的传播 |
二、伊斯兰教在东马沙巴的发展 |
第三章 东马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的变迁 |
第一节 仪式祭祀音乐文化的变迁 |
一、万物有灵信仰的仪式祭祀音乐 |
二、宗教信仰转变和仪式祭祀音乐的衰落 |
三、原住民音乐文化对基督教在地化的影响 |
第二节 日常生活音乐文化的变迁 |
一、沙巴原住民的传统声乐 |
二、沙巴原住民日常生活中的传统器乐 |
三、西方文化对原住民娱乐音乐的影响 |
四、不同族群的文化交融和适应 |
第四章 东马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案例 |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沙巴竹乐团 |
一、创建与管理 |
二、历程与现状 |
三、学习与排练 |
四、演出与聚会 |
第二节 生活与舞台:沙巴文化村 |
一、马里马里文化村(Mari Mari Cultural Village) |
二、蒙索比亚文化村(Monsopiad Cultural Village) |
三、旅游依托的舞台真实性 |
第五章 东马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成因及思考 |
第一节 东马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概述 |
一、祭祀仪式音乐由繁盛走向衰亡 |
二、生活娱乐音乐由传统走向现代 |
第二节 文化涵化:仪式民俗音乐文化衰亡成因 |
一、“文化涵化”的传统民俗变迁基础 |
二、“文化涵化”的现代媒介传播加速 |
第三节 文化适应:原住民传统音乐现代化成因 |
一、乐器现代改造的适应 |
二、音乐表现形式的融合 |
三、音乐创作手法的趋同 |
四、文化适应的代际差异和族群认同 |
第四节 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的思考 |
一、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
二、文化生态多样性的观照 |
三、东方作为西方音乐的他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大英轮船公司百年历史》(节选)中长句汉译的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翻译任务来源 |
1.2 翻译任务简介 |
第2章 翻译过程介绍 |
2.1 译前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事项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理论依据 |
3.2 英语长句概述 |
3.3 英语长句汉译方法 |
3.3.1 分切法 |
3.3.2 包孕法 |
3.3.3 转态法 |
3.3.4 重组法 |
3.3.5 拆离法 |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实践总结 |
4.2 翻译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现代汉语偏正式三音节复合词的结构、语义及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0.2.1 研究对象 |
0.2.2 研究内容 |
0.3 研究现状及意义 |
0.3.1 研究现状 |
0.3.2 研究意义 |
0.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0.4.1 研究思路 |
0.4.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研究基础 |
1.1 三音节复合词的界定 |
1.1.1 三音节词与儿化词 |
1.1.2 三音节词与派生词 |
1.1.3 三音节复合词 |
1.2 相关术语 |
1.2.1 语素组 |
1.2.2 素类 |
1.2.3 语义类别 |
1.2.4 语义模式 |
第二章 偏正式三音节复合词的内部结构 |
2.1 结构层次 |
2.2 结构类型 |
2.2.1 复合词的结构类型 |
2.2.2 定中式三音节词第二层的结构类型 |
2.2.3 状中式三音节词第二层的结构类型 |
2.3 内部成分的性质 |
2.3.1 成词与否 |
2.3.2 语法功能属性 |
第三章 偏正式三音节复合词的语义 |
3.1 语义类别 |
3.2 语义模式 |
3.2.1 n+n |
3.2.2 v+n |
3.2.3 adj+n |
3.2.4 n+v |
3.2.5 adj+v |
3.2.6 v+v |
3.2.7 num+n |
3.2.8 ad+v |
3.3 语体色彩 |
第四章 偏正式三音节复合词的结构与语义的关系 |
4.1 偏正式三音节复合词的结构与语义类别 |
4.1.1 定中式和语义类别间的关系 |
4.1.2 状中式和语义类别间的关系 |
4.2 偏正式三音节复合词的结构与语义模式 |
4.2.1 定中式和语义模式间的关系 |
4.2.2 状中式和语义模式间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偏正式三音节复合词表 |
后记 |
(7)礼仪竞技:传统龙舟赛的内在动力及其现代适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引子 |
一、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发现与思考 |
二、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时空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概念辨析 |
二、龙舟赛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田野调查的实施 |
一、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二、进入田野现场 |
三、田野调查的阶段 |
第二章 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生存环境与“一县两制” |
第一节 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生存环境 |
一、自然环境 |
二、社会环境 |
三、礼仪标识 |
四、田野调查点的简况 |
第二节 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一县两制” |
一、湖南沅湘流域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分布 |
二、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文献记载 |
三、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一县两制”现象 |
第三节 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传说及其构建 |
本章小结 “礼仪标识”的建构: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发展主体 |
第三章 礼仪承传: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历时性考察 |
第一节 南宋以前麻阳县龙舟竞渡的文化 |
一、物质文化 |
二、制度文化 |
三、精神文化 |
第二节 明清时期麻阳县龙舟竞渡的文化 |
一、物质文化 |
二、制度文化 |
三、精神文化 |
第三节 现代初期麻阳县龙舟竞渡的文化(1912 年-1977 年) |
一、物质文化 |
二、制度文化 |
三、精神文化 |
第四节 现代转型时期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文化(1978 年至今) |
一、物质文化 |
二、制度文化 |
三、精神文化 |
本章小结 中国传统龙舟赛的发展趋势与内在动力 |
一、发展趋势 |
二、内在动力 |
第四章 现代适应: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共时性研究 |
第一节 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区发展的空间序列 |
一、麻阳县的传统龙舟赛区 |
二、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区发展的礼仪途径 |
三、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区礼仪传播的特点 |
第二节 麻阳县传统龙舟赛与竞技龙舟赛的现代共生 |
一、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民俗意蕴 |
二、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对麻阳竞技龙舟发展的影响 |
三、麻阳县传统龙舟队参与竞技龙舟赛的主要原因 |
四、麻阳县传统龙舟队参与竞技龙舟赛的条件 |
第三节 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礼物与商品”二重性 |
一、分析框架:从礼物到商品 |
二、麻阳传统龙舟赛内部商品属性的零星发展 |
三、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礼物属性对商品属性侵蚀的主动隔离 |
四、礼物与商品的兼容:麻阳传统龙舟赛的二重性特征 |
五、传统龙舟赛事:产业化何以可能 |
本章小节 中国传统龙舟赛的现代适应 |
一、“文化有脚”:传统龙舟赛礼仪传播的实现基础 |
二、“在域”普及与“脱域”提高:传统龙舟赛的内部拓展与外部新生 |
三、礼物属性与商品属性的二重性使传统龙舟赛的产业化成为现实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一、作为地方“礼仪标识”的传统龙舟赛其发展主体是地方民众 |
二、社团化是传统龙舟赛的发展趋势 |
三、“礼仪竞技”是传统龙舟赛传承的内在动力 |
四、传统龙舟赛能够适应现代需求 |
第二节 创新点与展望 |
一、创新点 |
二、展望 |
附录1 怀化市传统龙舟县市分布 |
附录2 主要的口述、访谈对象表 |
附录3 访谈后记第1 则 |
附录4 访谈后记第2 则 |
附录5 访谈后记第3 则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现代汉语定中式复合词的描写与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定中式复合词的界定及词汇化等级 |
第一节 定中式复合词的判定 |
一、词和短语的界定 |
二、古代汉语定中式复合词的界定 |
三、现代汉语定中式复合词的界定 |
第二节 定中式复合词的词汇化等级 |
一、词汇化理论简介 |
二、定中式复合词的词汇化程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定中式复合词的类型及定量统计 |
第一节 定中式复合词的音节类型及定量统计 |
一、双音节定中式复合词 |
二、三音节定中式复合词 |
三、多音节定中式复合词 |
第二节 定中式复合词的内部结构类型及定量统计 |
一、“名+名”定中式复合词 |
二、“动+名”定中式复合词 |
三、“形+名”定中式复合词 |
四、“数+名”定中式复合词 |
第三节 定中式复合词的语义类型及定量统计 |
一、定语表类别 |
二、定语表品性 |
三、定语表数量 |
四、定语表指示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类型定中式复合词的历时考察 |
第一节 音节类型不平衡性的历时考察 |
一、双音节定中式复合词的历时考察 |
二、三音节定中式复合词的历时考察 |
三、多音节定中式复合词的历时考察 |
第二节 内部结构类型不平衡性的历时考察 |
一、“名+名”定中式复合词的历时考察 |
二、“动+名”定中式复合词的历时考察 |
三、“形+名”定中式复合词的历时考察 |
四、“数+名”定中式复合词的历时考察 |
第三节 语义类型不平衡性的历时考察 |
一、定语表类别的历时考察 |
二、定语表品性的历时考察 |
三、定语表数量的历时考察 |
四、定语表指示性的历时考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类型定中式复合词的不平衡性分析 |
第一节 定中式复合词音节类型的不平衡性分析 |
一、定中式复合词双音化的原因 |
二、定中式复合词双音化的必然性 |
第二节 定中式复合词结构类型的不平衡性分析 |
一、原型范畴理论 |
二、定中式复合词结构类型与原型范畴的对应 |
第三节 定中式复合词语义类型的不平衡性分析 |
一、句法层面上不同类型的定语的语序 |
二、定中式复合词语义类型与句法层面定语语序的对应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美国书写 ——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索尔·贝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索尔·贝娄研究 |
1.2.2 中国的索尔·贝娄研究状况 |
1.3 本论文的目标、方法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论文所要达到的目标 |
1.3.2 作为象征资本的“美国性” |
1.3.3 深刻的社会观察家:社会学研究思路的引入 |
1.3.4 小说家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历史学家:新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 |
1.3.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20-40 年代:大萧条岁月的平民生活浮世绘 |
2.1 美国的“福斯塔福式背景” |
2.2.1 二三十年代的芝加哥众生相 |
2.2.2 大萧条时期黑人聚居区场景 |
2.2.3 中产阶级的破产 |
2.2.4 失业、流浪与反抗斗争 |
2.2 大萧条的孩子 |
2.2.1 贫家儿童初长成 |
2.2.2 在大萧条的日子里 |
2.2.3 奥吉·马奇的后经济危机岁月 |
2.3 贫困的雌性化 |
2.4 美国梦破灭了吗? |
第3章 50年代:丰裕社会中的美国悲剧 |
3.1 美国进入丰裕社会 |
3.2 波西米亚精神的衰微与洪堡之死 |
3.3 西特林:顺向社会化与精神复归 |
第4章 60 年代:时代的耶米利哀歌 |
4.1 麦卡锡主义的遗毒与赫索格的沉默 |
4.2 造反之后:在爆发之中堕落 |
4.2.1 局外人还是局内人? |
4.2.2 青年人为什么要造反? |
4.2.3 我们需要离开地球吗? |
第5章 70-80 年代:民主的反讽 |
5.1 社会批评:被压制的声音 |
5.2 假花:不识庐山真面目 |
5.2.1 民主社会的婚姻:爱的缺失与爱的堕落 |
5.2.2 美国政府机构:为谁辛苦为谁忙 |
第6章 美国后现代:生命个体的不断游移 |
6.1 后现代及其特征 |
6.2 拉维尔斯坦:生活在半梦半醒之间 |
6.3 成也恣仿,败也恣仿 |
第7章 美国双城记:芝加哥与纽约 |
7.1 美国城市与文学想象 |
7.1.1 真实城市与文学城市 |
7.1.2 城市特性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7.1.3 缘何有“城愁”? |
7.1.4 观察城市的角度:在地性的体验与跨地性的审视 |
7.2 城市与城事:地理空间、政治与文化的表征与居民生活 |
7.2.1 作为地理空间结构的芝加哥与纽约 |
7.2.2 作为政治与文化表征的芝加哥与纽约 |
7.2.3 城与人:作为市民生活的芝加哥与纽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海上人命救助报酬请求权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海上人命救助报酬请求权概述 |
(一) 海上人命救助报酬请求权的法律属性 |
1.人命救助报酬请求权的性质 |
2.与其他救助报酬请求权的界分 |
(二) 海上人命救助报酬请求权的不同学说 |
1.否定说 |
2.肯定说(相对肯定说和绝对肯定说) |
(三) 相关法律规定和国际公约 |
1.中国法律规定 |
2.域外法律规定 |
3.国际公约 |
二、海上人命救助者独立获得救助报酬适用条件 |
(一) 海上人命救助者独立获得救助报酬的一般性条件 |
1.人命处于危险之中 |
2.人命救助行为的自愿性 |
3.人命救助不必须要求实际效果 |
(二) 海上人命救助者独立获得救助报酬的义务性条件 |
1.人命救助者的合理注意义务 |
2.违反人命救助义务的法律责任 |
(三) 赋予海上人命救助者独立救助报酬请求权的必要性 |
三、海上人命救助报酬的支付主体及报酬数额 |
(一) 海上人命救助报酬的支付主体 |
1.英国商事海运基金模式中的人命救助报酬支付主体 |
2.“责任救助”理论下的人命救助报酬支付主体 |
3.《海商法》视域下的人命救助报酬支付主体 |
(二) 海上人命救助报酬数额的确定 |
1.确定人命救助报酬的参考项目 |
2.人命救助报酬的丧失或者减少 |
(三) 海上人命救助报酬请求权实现的保障 |
1.人命救助报酬的先行支付程序 |
2.人命救助报酬的诉讼程序和时效期间 |
四、中国海上人命救助报酬请求权的制度构建 |
(一) 从法律层面肯定人命救助独立报酬请求权 |
(二) 加强海上人命救助报酬制度与责任保险制度的衔接 |
(三) 在海上人命救助报酬制度中引入系列配套措施 |
1.拓展人命救助报酬形式 |
2.构建海上医疗救助制度 |
3.设立海上人命救助基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从《救生艇的功能与保险》说起──兼议保险宣传(论文参考文献)
- [1]邮轮碎片[J]. 刘心武. 当代, 2020(04)
- [2]济南市天桥区城市社区调解问题研究[D]. 程露莹. 山东大学, 2020(10)
- [3]《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三音节词语研究[D]. 牛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东马来西亚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研究[D]. 陈国符.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5]《大英轮船公司百年历史》(节选)中长句汉译的实践报告[D]. 张玉.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6]现代汉语偏正式三音节复合词的结构、语义及其关系研究[D]. 何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7]礼仪竞技:传统龙舟赛的内在动力及其现代适应[D]. 向军.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8]现代汉语定中式复合词的描写与解释[D]. 强晓莲.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9]美国书写 ——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研究[D]. 张宪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10]海上人命救助报酬请求权的法律问题研究[D]. 张晓燕. 辽宁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