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导法测定稀土冠醚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策,陈文明,张旭,吴遥,辛毅,左言军,习海玲[1](2021)在《酮肟钾盐与18-冠醚-6在有机溶剂中的配位反应与消毒性能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酮肟钾盐与18-冠醚-6在有机溶剂中的配位反应过程,阐明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配方消毒性能的内在联系,采用电导法研究了25℃条件下2,3-丁二酮单肟钾(KBDO)和丙酮肟钾盐(K-DMKO)与18-冠醚-6分别在四乙二醇二甲醚、N-甲基吡咯烷酮、乙醇和乙腈中的配位反应,计算了1∶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摩尔电导率。研究结果表明,在4种溶剂中,KBDO与18-冠醚-6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大小分布为:乙醇>四乙二醇二甲醚>乙腈>N-甲基吡咯烷酮;K-DMKO与18-冠醚-6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大小顺序为:乙醇>N-甲基吡咯烷酮>乙腈>四乙二醇二甲醚。2种配合物在4种不同主溶剂中形成的消毒剂配方,对芥子气模拟剂2-氯乙基乙基硫醚(2-CEES)的消毒反应动力学基本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酮肟盐消毒剂配方消毒速率不仅与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常数大小有关,还与配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有关,是以上两种主要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董杏娴[2](2021)在《低维离子型可逆相变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铁介电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电相变材料在多功能材料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本论文一共合成了八个化合物,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光学性质及铁介电性质等进行了研究。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调节硫氰酸根和硝酸根等配体的不同配比,与稀土离子配合形成不同的稀土阴离子基团,选用柔性较好的四丁基铵阳离子平衡电荷,合成了[Tm(SCN)6][(TBA)3](1)和[Ce(NO3)4(SCN)2][(TBA)3](2)[TBA+=四丁基铵阳离子]两个稀土化合物,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常温下化合物1处于三斜晶系中的中心对称空间群P-1,而化合物2处于单斜晶系中的非心空间群Cc,表明通过降低稀土阴离子基团的对称性,将中心对称的化合物1调节到非心空间群化合物2。(2)通过溶液法成功合成了三个化合物:[N(CH2CH3)3(CH2Cl)][Cl O4](3),[N(CH2CH3)3(CH2Cl)][PF4](4)和[N(CH2CH3)3(CH2Cl)][Fe Cl4](5),3和4具有塑性相变行为,5具有优良的非线性光学行为。通过介电测量、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手段可知,化合物3和4在室温以上经历了两次相变,且第二次相变为塑性相变,化合物3和4都结晶于三方晶系,手性空间群P3221,两者都具有正的Cotton效应,表明3和4均为单一手性化合物。(3)通过溶液法合成了三种冠醚化合物:[NH3CH2CH2Cl(18-crown-6)][Cl O4](6)、[NH3CH2CHF2(18-crown-6)][Cl O4](7)和[C6H11NO(18-crown-6)][Cl O4](8),通过介电测试、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手段,表明化合物6、7和8都经历了可逆结构相变。常温下化合物6结晶于手性空间点群P212121,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活性。
黄东方[3](2019)在《盐湖卤水中铷的溶剂萃取分离及其动力学研究》文中提出铷铯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盐湖卤水中含有丰富的铷铯,目前还未能有效开发利用,随着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高值化的深入进行,从卤水中分离提取铷铯势在必行。基于此,本论文采用溶剂萃取法对卤水中铷的分离富集展开相关研究工作。在传统冠醚体系中引入离子液体作为协萃剂,构建了不同侧链和孔径的冠醚-离子液体萃取体系。对四种传统酚醇萃取进行剂改性,合成了四种类离子液体。研究和对比了各萃取体系对铷的萃取分离性能,详细考察了影响体系萃取性能的因素,优化了萃取工艺。利用斜率法求得各体系中铷离子和萃取剂的萃合比;通过紫外、红外等光谱手段,分析了萃取前后有机相的变化,研究不同体系的萃取机理。对各体系的萃取热力学过程进行研究,获得了相应的热力学参数。通过量子计算,对三种冠醚萃合物和四种合成的类离子液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获得了相应的化学键长和阴阳离子结合能参数。用单液滴法对t-BAMBP-SK体系萃取铷的动力学进行了探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了18C6-[C4mim+][PF6-]-C2H4Cl2体系,通过单因素变量法确定温度291 K时最优的萃取条件为:VIL=80%,水相pH无需调节,振荡时间15 min,18C6浓度0.5 mol·L-1,相比O/A=1.5,在此条件下该体系对Rb+、Cs+、K+的单级萃取率分别为84.11%、94.99%和36.45%。该体系对Li+、Mg2+几乎不萃,有少量的Na+发生了共萃;以含RbCl、CsCl和H2SO4混合溶液作为洗涤液,可有效除去99.31%Na+和49.7%K+,Rb+和Cs+在洗涤过程中没有发生损失并且有部分萃取。3.0 mol·L-1NH4NO3对Rb+、Cs+的单级反萃率分别为90.55%和97.73%。紫外吸收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该体系是以阳离子交换的方式实现对Rb+、Cs+的萃取。相较于传统稀释剂,冠醚体系中引入离子液体可以有效的提高18C6对铷铯的萃取效果,可用于水相中铷铯的分离。2.通过对冠醚的孔径大小和侧链疏水性的筛选,对协萃剂离子液体的的改善,构建了TB21C7-[C4mim+][NTf2-]-C2H4Cl2萃取体系。在温度291 K、VIL=90%、振荡时间10 min、TB21C7浓度0.2 mol·L-1、相比O/A=1.5时,该体系对Rb+、K+的萃取率分别为93.63%和32.50%。用斜率法求得萃合物的比值为1.06;紫外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离子液体体系是以阳离子交换的方式实现对Rb+的萃取;TB21C7醚氧键的O原子与碱金属离子形成了配位键。量子计算对不同冠醚萃合物结构优化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结构的冠醚中TB21C7与Rb+结合的键长最短,且与Rb+相互作用远强于K+。萃取热力学研究表明该冠醚体系对Rb+的萃取是自发的放热反应,低温对萃取有利。相较于18C6-[C4mim+][PF6-]体系,TB21C7-[C4mim+][NTf2-]体系对铷钾萃取分离系数有显着的提高,同时萃取体系有更好的疏水性和更快的分相速度。3.研究了TB21C7-[C4mim+][NTf2-]-C2H4Cl2体系在卤水中分离提取铷的应用,通过正交实验法得到最优的萃取条件是:0.25 mol·L-1的萃取剂、相比=2:1,温度274 K、[C4mim+][NTf2-]含量10%。对实际卤水进行三级逆流萃取后,Rb+、K+的分配比分别增大为130.58和0.718,超过99%的Rb+萃取到有机相中,实现了Rb+和卤水中大部分共存离子的分离。共存金属阳离子的分离效果表明该体系对Li+、Mg2+、B几乎不萃,有部分Na+、K+的发生了共萃。用4:1的RbCl、H2SO4混合洗涤液对负载有机相进行三次洗涤后,可去除几乎全部的Na+和93.7%K+,洗涤过程中负载有机相对混合液中的Rb+发生了萃取。用2.5 mol·L-1NH4NO3对洗涤后的有机相进行反萃,反萃液中只检测到了Rb+和K+,钾铷比从最初的104.3降低到0.12。有机相循环5次后对Rb+依然具有良好的萃取性能。TB21C7-[C4mim+][NTf2-]体系通过萃取、洗涤、反萃可对卤水中的Rb+有效地分离富集。4.对四种不同侧链酚醇进行改性,合成了四种类离子液体:[N+4444][pTBP-]、[N+4444][pTBNP-]、[N+4444][sBAMBP-]、[N+4444][tBAMBP-],其中[N+4444][tBAMBP-]对Rb+的萃取效果比其他三种更好。在0.5 mol·L-1时,[N+4444][tBAMBP-]对铷钾的单级萃取率分别为92.7%和16.2%。用0.08 mol·L-1HCl对负载有机相中的Rb+进行反萃,单级反萃率大于97%。反萃后的有机相经碱洗和水洗后可实现再生,经过四次循环使用对Rb+的萃取率仍大于87%。通过斜率法求得萃取体系的萃合比n为0.667,Rb+与类离子液体分子以2:3的比例形成萃合物。红外光谱的研究表明:[N+4444]上的官能团在萃取过程中没有和Rb+发生络合作用,阴离子[RO-]上C-O上的O原子和Rb+形成了C-O→Rb键,合成的类离子液体体系是中性复合机理。四种类离子液体与对应原酚醇萃取剂相比,对Rb+的萃取率有了显着的提高;与前面冠醚-离子液体体系相比,对Rb+有更好的选择性。5.利用改进后的上升单液滴装置研究了t-BAMBP-磺化煤油体系萃取铷的动力学,比界面积对铷萃取速率影响的结果显示t-BAMBP萃取铷的反应发生在界面区域,线性拟合反应物浓度与萃取速率的关系萃得到取速率方程为:Re=3.176×10-5[Rb+]1.002[OH-]1.179[t-BAMBP]0.991,实验值和计算值的均方根误差2.581%。热力学研究表明该萃取反应为放热反应,萃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10.43 kJ·mol-1,萃取过程为扩算控制。共存离子对萃取速率的研究表明K+竞争性抢占萃取位点使Rb+的萃取速率减小,Mg2+、Ca2+和硼酸根离子的存在使Rb+的萃取速率降低,而Li+对铷的萃取速率几乎不影响;在高浓度Na+环境下,铷的萃取速率大约为无Na+环境下的1/3。采用稳态近似法对萃取反应中的传质方程推导得到的萃取速率反应方程和实验得到的宏观动力学方程一致,建立了萃取体系的传质模型。总之,通过对冠醚-离子液体体系的构建和优化,以萃取、洗涤、反萃为实验流程,可以从卤水中有效分离富集提取铷铯。对传统酚醇体系的改性,解决了传统酚醇体系需要对水相简化的问题,改善了分相慢、易乳化的问题。萃取动力学的研究更深入了解t-BAMBP-SK体系萃取铷的过程,为该体系的扩大实验提供理论指导。
张莹莹[4](2019)在《含氧给体配体构筑的单核稀土单分子磁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分子基磁性材料是具有磁学物理特征的分子基材料,通称分子磁性材料。而单分子磁体作为分子磁性材料领域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已成为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单分子磁体的磁弛豫行为主要依赖于基态自旋值和磁各向异性。而稀土离子因其本身具有大的内在磁矩和磁各向异性成为合成单分子磁体的首选离子。本论文选用结构不同的含氧配体制备了一系列具有新颖结构和物理(化学)功能的稀土单分子磁体,对它们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调控配位环境等影响因素,探索合成具有高翻转能垒高阻塞温度的单分子磁体的方法。主要内容如下:1、引进三甘醇(H2TEG)和18-冠醚-6,与含有不同阴离子源的稀土盐进行自组装,制备出两个稀土配合物[Dy(H2TEG)(NO3)3]·[18-crown-6](1)、[Dy(H2TEG)Cl3]·[18-crown-6](2)。配合物1的配位构型为十四面体,而配合物2的配位构型为五角双锥。两个化合物都表现出两步磁弛豫行为,为场诱导的单分子磁体。它们磁弛豫行为的不同是由配位环境的差异造成的。2、基于吡啶-N-氧化物(PNO)配体,成功合成了两个单核稀土配合物[Dy(PNO)6(NO3)](ClO4)2(3)、[Dy(PNO)6(H2O)2]Br3(4)。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配合物4为手性结构,而配合物3是罕见的假外消旋(kryptoracemates)结构。化合物的光学活性均被圆二色谱(CD)所证实。虽然配合物3结晶在极性空间群,但自发极化的能力比较弱,未能观测到电滞回线的产生。磁性测试发现,两个配合物均为场诱导的单分子磁体。3、以2-萘磺酸盐(NSA)作为有机配体,分离出系列同构磺酸基单核稀土配合物[Ln(NAS)2(H2O)6](NAS)·3H2O[Ln=Dy(5),Tb(6),Er(7),Yb(8),Dy0.06Y0.94(9)]。这些化合物结晶在手性空间群,中心离子的配位构型为四面反棱柱。CD光谱中观测到相反的科顿效应,证明了这些化合物单晶的光学活性。磁性测试表明,配合物5中存在弱的分子间偶极相互作用,这些作用可通过磁稀释来压制。含非Kramers离子的配合物6,即使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也观察不到交流信号,而含Kramers离子的配合物5、7、8均表现出磁弛豫行为。虽然这些化合物都结晶在极性空间群,但是均未表现出电致极化行为。
彭云冬[5](2018)在《新型肟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阳离子的识别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用简便的仪器甚至裸眼观察等方法准确地识别检测样品中的金属阳离子是环境保护、化学分析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与传统的检测方法(配位滴定、分光光度、化学发光、电化学分析、色谱、原子光谱法、质谱以及在线联用技术)相比,阳离子探针分子具有成本低廉、易于合成,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和灵敏度高等优点,阳离子探针分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选择,而阳离子探针分子的设计合成是高效检测阳离子的关键。肟类探针分子是金属阳离子螯合的常用试剂之一,具有良好的配位能力以及光、电、磁和生物活性;Salamo型探针分子是一类双肟有机探针分子,其结构单元为Ar-CH=N-O-(CH2)n-O-N=CH-Ar′,通过改变连接的取代基Ar-或-Ar′,就可以构建出半Salamo、对称型单Salamo、不对称单Salamo、双Salamo等结构新颖、选择性高和能灵敏识别阳离子的新型肟类探针分子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1.设计合成了两种苯环为信号报告基团,酚羟基、和肟基为识别基团的新型肟类三齿探针分子HL1、H2L2。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溶解性测试、核磁、红外和单晶结构表征。考察了它们在甲醇溶液中对11种阳离子(Cu2+,Zn2+,Cd2+,Hg2+,Fe2+,Ca2+,Co2+,Ni2+,Cr3+,Al3+,Pb2+等)的识别性能。比色实验发现探针分子HL1、H2L2都能够实现对Cu2+进行高度选择性比色识别(蓝色变为草绿色)。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发现在甲醇溶液中探针分子HL1对Cu2+的紫外可见光谱选择性好(ICT、LMCT),抗干扰性强,HL1对Cu2+的配位比例是1:1,结合常数为9.98×1013(mol L-1)-1,最低检测限为1.05×10-6 mol L-1,探针分子HL1对Cu2+的紫外识别灵敏度高,可用做Cu2+的紫外探针。荧光光谱分析发现在甲醇溶液中探针分子HL1对Zn2+的荧光选择性好,可区分Zn2+和Cd2+,抗干扰,HL1对Zn2+的配位比是1:1,结合常数为7.09×1011(mol L-1)-1,最低检测限为2.84×10-7 mol L-1,HL1可用作Zn2+的荧光探针。核磁滴定实验和Gaussian(DFT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探针分子HL1对Cu2+的荧光猝灭识别机理是探针分子的识别基团与信号报告基团之间的光诱导电子转移过程(PET)被增强,探针分子HL1对Zn2+的荧光增强识别机理是其PET过程被阻碍。2.设计合成了一种以萘环和苯环为信号报告基团,酚羟基和肟基为识别基团的新型四齿肟类探针分子H2L3。通过元素分析、1H NMR、IR和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等技术表征了它的结构。通过溶剂挥发法培养了该探针分子的Zn2+,Co2+,Ni2+和Cu2+配合物单晶。在醇溶液中实施了探针分子H2L3对多种阳离子(Zn2+、Cd2+、Hg2+、Cu2+、Cr3+、Ni2+、Co2+、Fe2+、Mn2+、Al3+和Pb2+等)的比色、紫外-可见、荧光识别研究。比色实验表明探针分子H2L3能够对Cu2+、Co2+、Ni2+和Fe2+等阳离子进行高度选择性比色识别;紫外-可见选择性实验表明探针分子H2L3可用作Cu2+、Ni2+、Co2+、Zn2+、Fe2+、Mn2+等阳离子的紫外探针,但阳离子之间的干扰性比较强,可运用比色等方法来预以排除,配位后的紫外-可见光谱发生红移(带隙值变小),推测红移的主要原因有电荷转移跃迁(LMCT)和分子内电荷转移(ICT);紫外-可见滴定实验表明探针分子H2L3与金属阳离子在甲醇中反应由易到难的顺序是Ni2+、Co2+、Cu2+、Zn2+,这可能与Ni2+、Co2+、Cu2+离子有空的能量较低的3d4s轨道和d电子而Zn2+有空的能量较高的4s轨道有关。荧光识别溶剂效应实验表明DMSO、DMF、乙醇和甲醇都可以作为H2L3荧光识别Zn2+的溶剂体系;荧光识别选择性实验发现探针分子H2L3在乙醇溶液中对Zn2+的荧光选择性较好(可区分Zn2+和Cd2+),荧光识别阳离子竞争实验表明与H2L3配位能力较大的金属阳离子以次是Cu2+、Ni2+、Co2+、Cr3+、Zn2+、Al3+等,这些阳离子对探针分子H2L3的Zn2+荧光识别有较大的干扰;用离子掩蔽剂掩蔽初步设计了排除干扰的三因素实验;阴离子配位选择和竞争实验发现NaEDTA对H2L3-Zn2+有荧光猝灭效果,表明NaEDTA对Zn2+的络合常数更大,碱性物质能增强探针分子H2L3以及H2L3-Zn2+的荧光强度,酸性物质则相反,可利用酸碱来做该探针的可逆试剂,以实现探针的循环使用;酸碱效应实验表明探针分子H2L3可以在较宽pH范围内(5.010)很好的识别Zn2+;荧光滴定实验发现探针分子H2L3对Zn2+的配位比是2:3,结合常数为2.85×1012(mol L-1)-4,最低检测限为1.89×10-6 mol L-1,H2L3可用作Zn2+的荧光探针;荧光Job实验发现在H2L3过量的乙醇溶液中H2L3与Zn2+倾向于形成配位比为3:2的配合物,在Zn2+过量的乙醇溶液中H2L3与Zn2+倾向于形成配位比为2:3的配合物。Job、核磁等试验和Materials Studio(MS)模拟计算表明H2L3对Zn2+的荧光识别是分步进行的,推测其识别机理是PET过程禁阻导致荧光增强。单晶结构数据与光谱数据、模拟计算推测符合较好。3.以弱的斥电子的酚羟基软基团(-OH)为设计重点设计合成了两种新型五齿肟类探针分子(H3L4、H3L5),用元素分析、1H NMR、IR等技术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在H3L4的DMF溶液和H3L5的DMSO溶液中分别研究了该类探针分子探针对Cu2+、Zn2+、Cd2+、Hg2+、Fe2+、Ca2+、Co2+、Ni2+、Cr3+、Al3+、Pb2+等11种金属阳离子的识别作用。比色实验发现探针分子H3L4和H3L5对Fe2+、Co2+、Ni2+、Cu2+和Zn2+离子都有比色识别作用,可开发用作这些阳离子的比色探针。紫外-可见光谱选择性实验发现探针分子H3L4、H3L5对阳离子的紫外可见光吸收选择性不太好,各种阳离子之间干扰性较大,配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均发生红移,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和电荷转移跃迁(LMCT)可能是造成红移(带隙值变小)的主要原因。紫外-可见滴定实验推测探针分子H3L4、H3L5和Zn2+均按照2:4的比例配位。荧光选择性实验发现探针分子H3L4、H3L5分别对Al3+、Zn2+有荧光识别作用。探针分子H3L4对Al3+离子荧光识别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其配位反应表观上是零级反应,表观反应速率由反应物扩散控制,这说明配位反应瞬间即完成,解释了该类型荧光探针的高灵敏性。光谱滴定实验、紫外Job实验和Materials Studio(MS)模拟优化计算表明探针分子H3L5对Zn2+离子的配位反应存在中间产物([{ZnL(CH3COO)}])和终产物[{Zn(L)(μ-OAc)Zn(OCH2CH3)}2],配位反应是由易配位到较易配位逐步完成的。
何金桂[6](2017)在《氟碳铈矿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稀土元素在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国家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氟碳铈矿是目前己知的最重要的稀土矿物之一,是轻稀土的最主要原料来源,因此,研究氟碳铈矿的分解冶炼工艺对于稀土工业尤为重要。氟碳铈矿是氟与稀土的共伴生矿,由于氟极强的电负性与配位性,严重影响稀土的分离提纯过程,相应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也不断凸显。“氧化焙烧-硫酸浸出-溶剂萃取”工艺是氟碳铈矿综合利用程度最高的工艺,但是由于氟的存在,会产生一系列如第三相、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从而阻碍了该工艺的发展。本文在“氧化焙烧-硫酸浸出-溶剂萃取”工艺的基础上,以氟和稀土的高效利用为目标,开展了含氟硫酸稀土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氟与稀土的分离回收的理论与实践等基础研究,以期为氟与稀土的高效、低耗、环保的分离提纯新工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在氟碳铈矿的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首先,研究了 HDEHP/HEHEHP 萃取(Ce4+-H2SO4)和 Ce4+-F--H2SO4)体系的界面性质,采用Szyzkowski等温式和Polynomial等温式拟合界面张力数据,计算得出不同条件下的最大吸附超量Γmax、界面饱和时体相中萃取剂的最小浓度Cmin、饱和吸附时分子界面积Ai等界面吸附参数,从而为Ce4+和F-的萃取过程以及第三相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HDEHP的界面活性高于HEHEHP,F-离子的引入可增大界面活性,提高萃取容量。研究了 Ce(SO4)2-H2SO4-H2O 和 Ce(SO4)2-HF-H2SO4-H2O 溶液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测定了溶液的密度、折光率、电导率等物化参数,拟合得到其与电解质浓度和温度的关系式,计算了溶液的表观摩尔体积;采用电动势法,利用pH玻璃电极和Hg/Hg2SO4电极组成可逆电池测定了溶液中H2SO4的活度系数,采用Pitzer相互作用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了 Pizter离子相互作用参数,进一步计算得到Ce(SO4)2+和CeF22+离子的活度系数以及溶液的渗透系数。结果表明:Ce(SO4)2-H2SO4-H2O和Ce(SO4)2-HF-H2SO4-H2O体系的密度和折光率均与电解质浓度成正比,与温度成反比;Ce(SO4)2-H2SO4-H2O体系的电导率与电解质浓度和温度呈多元非线性关系,F-与Ce4+发生络合使溶液电导率减小;硫酸溶液中CeF22+的活度系数要高于Ce(SO4)2+,表明F-的引入有利于Ce4+的萃取。以Al3+、B3+、Zr4+等与氟具有强配位性的离子为氟络合剂,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研究其在硫酸溶液中与氟的配位化学,确定各级累积稳定常数;探讨其在F-Ce-B、F-Ce-Al和F-Ce-Zr硫酸溶液中与氟的络合机理,确定在氟络合离子存在下,稀土以自由离子状态存在的条件,为采用氟络合剂分离氟与稀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Ce-F和B-F体系可形成四配位的络合物,而Al-F和Zr-F体系可形成六配位数的络合物,B-F体系的稳定常数要高于Ce-F体系,且Al-F和Zr-F体系高配位数的络合常数远高于Ce-F体系;采用电位滴定法研究了硫酸介质中[CeFx]4-x和[BFy]3-y的络合机理,确定F-与Ce4+以[CeF2]2+络合离子形式存在,B3+能够夺取[CeF2]2+中的F-生成BF4-;采用电导滴定法研究了 F-Ce-Al体系的络合情况,在n(F-)/n(Al3+)低于2时,低配位数的氟铝络合物较不稳定,硫酸介质中可形成多种配位数的氟铝络合物,氟铝的配位数与溶液中氟离子浓度和n(F-)/n(Al3+)有关;开展了水合氧化锆在含氟硫酸稀土溶液中吸附除氟的探索性研究,经Raman、FT-IR及XPS研究表明氧化锆吸附氟的机理是与表面的—OH发生离子交换,氟和铈的吸附量随溶液pH值增大而增大,最佳pH为0.3~0.6;n(F-)/n(Ce4+)较低时铈的损失率大;氟的初始浓度过高不利于吸附;伴生的三价稀土离子对吸附没有影响。以含铝化合物为抑氟剂,对氟碳铈矿进行络合焙烧,采用热分析法研究氟碳铈矿热分解动力学机理;通过硫酸浸出提取氟和稀土,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n(Al3+)/n(F-)、硫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等因素对氟与稀土浸出率的影响;采用溶剂萃取分离氟与稀土,通过合成冰晶石对氟铝进行资源化利用。结果表明:以Al(OH)3为焙烧助剂可有效促进氟碳铈矿的分解,热分解反应级数为0.82,分解活化能为265.463kJ/mol;络合焙烧-硫酸浸出优化工艺条件为:n(A13+)/n(F-)1/2,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1h,硫酸浓度3mol/L,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1h,氟、铈和总稀土浸出率达到了 92.71%,98.92%和98.57%;通过制备冰晶石对氟铝进行资源化利用,氟、铝的回收率为96.33%和97.38%。采用层流恒界面池法研究了 HEHEHP对Ce4+的还原反萃动力学,考察了反萃酸种类、搅拌速度、温度、比界面积、有机相中Ce4+负载量、有机相中自由萃取剂浓度、HCl浓度、H202浓度等对反萃速率的影响;判断了反萃过程的控制模式以及控制步骤;推导出反萃动力学方程;并探讨了反萃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反萃过程为扩散和界面化学反应混合控制,表观活化能Ea为22.40kJ/mol;Ce4+的还原反萃动力学方程为:R=10-3.66[Ce](o)1.09[HEH/EHP](o)-1.04[H+](a)0.99[H22](a)0.53,表观速率常数k为10-3.66(mol-0.57·L0.57)/min。采用乳状液膜法从硫酸稀土溶液中萃取Ce4+,考察了 HDEHP、Span80、液体石蜡的体积分数,内水相中HCl和H2O2浓度,油内比,水乳比,外水相酸度,萃取时间和萃取转速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以筛选出理想的萃取体系和条件因素;同时研究了外水相中Ce4+与RE3+的分离情况以及氟的存在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优化条件为:HDEHP浓度12%(v/v)、Span80浓度2~3%(v/v)、液体石蜡浓度 2~4%(v/v)、HCl 浓度 4~5mol/L、H202 浓度 0.02mol/L、外水相酸度 0.4~0.5mol/L、油内比1.5、水乳比2、萃取时间15min以及萃取转速250rpm,Ce4+萃取率可达98%;乳状液膜体系在Ce4+-RE3+混合溶液中,对Ce4+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内水相中引入Al3+,会提高Ce4+和F-的萃取率,外水相中引入Al3+,F-几乎不被萃取,可实现Ce4+和F-的分离;采用超声破乳,回收率在97%以上。
程研博[7](2017)在《Ce(Ⅳ)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稀土萃取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氟碳铈矿是开采量最大的稀土矿物,其中稀土元素主要为铈、镧、镨、钕,铈含量较多约占50%,在稀土资源开采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湿法冶金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稀土提取技术,而氟碳铈矿的湿法冶金技术主要是氧化焙烧-稀硫酸浸出-溶剂萃取技术。氟碳铈矿硫酸浸出液中存在大量Ce4+和其他离子,组成极其复杂,对各种离子的测定伴随着氟碳铈矿提取过程的始终。传统的测定溶液中Ce4+离子方法有仪器分析法和化学滴定法,但都存在繁琐、准确度低、离线等缺点,因此,开发一种实时快速的Ce4+离子浓度测定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离子选择性电极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化学分析法,应用于医学、食品等相关领域浓度的测定。选择性电极是一类利用膜电势测定溶液中离子的活度或浓度的电化学传感器,有操作简单、实时在线的优点。本文通过选择不同活性剂和内充液完成了 PVC贴膜Ce(Ⅳ)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为了得到响应性能更好的电极又研究了 PVC涂膜Ce(Ⅳ)离子选择性电极:选择基底电极,调节敏感膜厚度,选择敏感膜各组分物质,调整敏感膜各组分用量完成了电极的制备。并对所制备的PVC涂膜Ce(Ⅳ)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各项响应性能参数的测定,然后将其应用于Ce-F络合常数的测定和Ce4+溶液的萃取得出如下结论:(1)P204、P507、二甲苯胺蓝(Ⅱ)可以作为Ce(Ⅳ)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活性剂;KCl、Ce(SO4)2、HClO4浓度分别为0.01、0.01、0.1mol/L作为内充液的PVC贴膜Ce(Ⅳ)离子选择性电极有比较好的响应。(2)在PVC涂膜Ce(Ⅳ)离子选择性电极中选择铂电极作为基底电极,涂膜次数为10次,厚度约为0.4mm。敏感膜中以二甲苯胺蓝(Ⅱ)作为活性剂,用量为10mg;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增塑剂,用量为100mg;以油酸为离子添加剂,用量为10mg所制备的电极所测定的电极电位与待测离子浓度的E-logC曲线线性关系最好,R2值为0.986。(3)对所制备的PVC涂膜Ce(Ⅳ)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电极参数的测试,响应范围为10-5~10-1mol/L,检测下限为10-5mol/L。所制备的Ce(Ⅳ)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重现性、稳定性较好,电极使用了6个月也未发现响应不灵敏、线性范围缩短等问题,电极寿命大于6个月。所制备的Ce(Ⅳ)离子选择性电极对待测液合适的酸度范围为0.3~0.8mol/L,且在温度为20~45℃都可稳定响应。(4)用所制备的Ce(Ⅳ)离子选择性电极和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Ce-F络合常数,得出 Ce-F 体系中各级稳定常数 k=4.77×107,k2=2.09×106,k3=1.09×107。(5)将制备的Ce(Ⅳ)离子选择性电极用于Ce4+和Ce3+混合液萃取中Ce4+的测定,与传统滴定法数值比较相差很小。同时发现离子液体1-辛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对Ce3+却有极好的萃取效果。
程国权[8](2015)在《新型开链冠醚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文中指出稀土元素因其特殊的光、电、磁性质,使得结合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特性的稀土配合物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的热点。对于稀土配合物的研究,设计合成合适的有机配体是关键,它是决定稀土配合物结构和功能的主要因素。通过改变开链冠醚末端基的种类和结构,可以有效提升开链冠醚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络合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开链冠醚配体在与金属离子配位以后,常呈现出类球状的配位结构,这对于设计合成结构新颖、发光性能优良的稀土配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酰胺型开链冠醚配体不仅具有开链冠醚的特性,而且酰胺末端基的引入提高了配体的配位能力。这类配体具有环化作用灵活、配位选择性好等特点,因而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对于稀土离子来说,酰胺型开链冠醚是一类非常理想的多齿螯合配体,其稀土配合物及稀土-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有望应用于发光材料、荧光免疫分析、催化、荧光探针、磁性材料等领域。本学位论文设计并合成了6个新型开链冠醚配体,得到了12个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研究了醚链上的酰胺末端基和发色团骨架上的取代基团对配合物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具体工作如下:一、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稀土发光配合物的特点及其应用,并对酰胺型开链冠醚稀土配合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二、以2,3-二羟基萘为原料,合成了两个具有不同末端基的酰胺型开链冠醚配体L1和L2,合成了这两个配体的单一稀土配合物和3d-4f异双核配合物,研究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和发光性质。配体L1和L2及其配合物的组成如下:L1:2-{1-[(二吡啶-2-亚甲基氨基)-甲基]-3-[(二异丙基氨基甲酰基)-甲氧基]-萘-2-氧基}-N,N′-二异丙基乙酰胺L2:N-{2-{1-[(二吡啶-2-亚甲基氨基)-甲基]-3-[(4-甲基哌啶基甲酰基)-甲氧基]-萘-2-氧基}-乙酰基}-4-甲基哌啶Ln L1(NO3)5(Ln=Nd(III)、Eu(III)、Gd(III)、Tb(III))、[Nd2Zn2L1(NO3)10·(H2O)2]·4C2H3N·C3H7NO、[Ln Zn L1(NO3)5·H2O]·3C2H3N(Ln=Eu(III)、Gd(III)、Tb(III))和[Eu Zn L2(NO3)4·2H2O]·NO3(Ln=Eu(III)、Tb(III))三、以3,4-二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酰胺型开链冠醚配体L3,合成了这个配体的单一稀土配合物和3d-4f异双核配合物,研究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配体L3及其配合物的组成如下:L3:3-{1-[(二吡啶-2-亚甲基氨基)-甲基]-4-[(二异丙基氨基甲酰基)-甲氧基]-苯-3-氧基}-N,N-二异丙基乙酰胺[Ln4L3(NO3)12]·2C4H8O2(Ln=Eu(III)、Tb(III))、[Ln2Zn2L3(NO3)10]·2C2H3N·C4H8O2(Ln=Eu(III)、Tb(III))和[Ln Cd L3(NO3)5]·4C2H3N(Ln=Eu(III)、Tb(III))四、以含有不同取代基团的邻苯二酚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三个酰胺型开链冠醚配体L4L6及其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研究了配体发色团上取代基对配合物结构和荧光性质的影响。配体L4L6及其配合物的组成如下:L4:2,2′-(4-甲酰基邻苯二氧基)-二(N,N′-二异丙基乙酰胺)L5:2,2′-(4-溴邻苯二氧基)-二(N,N′-二异丙基乙酰胺)L6:2,2′-(4-叔丁基邻苯二氧基)-二(N,N′-二异丙基乙酰胺)Ln L(NO3)5(Ln=Eu(III)、Gd(III)、Tb(III);L=L4、L5、L6)
李勇[9](2012)在《新型黄酮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生物活性和纳米Fe3O4运载Gd(Ⅲ)配合物的磁共振成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黄酮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结构而在抗癌抗肿瘤以及清除自由基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将它们与希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等相关方面结合起来从而可以制备生物活性更高的化合物。在本文中,我们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黄酮类希夫碱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与DNA结合的性质及抗氧化性能。磁性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方面也有广泛的用途,如可以用于生物分离、离子探针、核磁共振成像、靶向给药等方面,为此,我们研究了磁性纳米粒子在Zn2+离子检测和核磁共振造影剂方面的应用。为此,我们写作本论文,并可将论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1.简要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并对其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作系统概述;随之,我们对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功能化和生物医学应用简要概述。2.为寻求高效的抗癌药物和抗氧化剂,我们制备了一系列黄酮类化合物的希夫碱配体,并合成其过渡和稀土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X单晶衍射等物理化学手段对结构加以表征。同时,我们对所合成的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研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粘度法对这些化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强度加以研究,实验发现,我们所合成的化合物可以与DNA以插入模式相互作用,且金属配合物与DNA的作用强度更高,说明它们都是良好的、具有较强活性的潜在的抗癌药物。我们通过对所合成化合物清除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研究确定它们的抗氧化活性,实验发现,它们都是非常良好的抗氧化剂,而且金属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远远高于相应的配体。3.锌离子在细胞生物学以及细胞营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锌离子的检测很重要。我们通过高温热解法制备粒径单一的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通过高生物兼容性的聚乙二醇高聚物对其加以修饰,把喹啉类的锌离子探针连接在磁性纳米粒子的表面,从而制备一种水溶性良好的锌离子探针,而且基于磁性纳米粒子的超顺磁性作用,可以将探针有效地输送至生物体内特定部位来实现对特定部位的锌离子检测。对于锌离子探针的研究也为其他水溶性良好的纳米探针的研究及有毒离子的清除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4. Gd3+-DTPA是首个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的能够用于临床应用的MRI造影剂,它是T1型造影剂;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是一种新型有效的T2造影剂。我们通过高温热解法制备粒径单一的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通过高生物兼容性的聚乙二醇高聚物对其加以修饰,使其与钆基造影剂连接,从而制备新型的造影剂,一方面增强了其靶向性,另一方面使所合成的造影剂的纵向弛豫效率增强到62.58mM-1s-1。
王海平[10](2010)在《新型喹啉—酰胺型配体稀土配合物及其杂化发光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被誉为新材料宝库的稀土元素因其特殊的电子层结构和成键特征,使得稀土化合物表现出独特的化学及物理性质,在光、电、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稀土元素以其发射谱带窄、色纯度高、荧光寿命长、量子产率高,以及温度、浓度淬灭小等特点,在发光材料中独树一帜。稀上发光配合物不但具有无机物稳定性好的优点,而且拥有有机物量子产率高的特点,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分子设计及分子自组装实现结构的调控及性能的复合,备受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在课题组已有工作基础上,以2-甲基-8-羟基喹啉为原料,设计合成了-系列喹啉-酰胺型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在结构表征的基础上,对铕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并以荧光信号为表达,在溶液中测定了铕配合物对阴离子的选择性识别;同时以介孔材料MCM-41和SBA-15为基质,以其孔道为“微反应器”,成功的将此类配体以共价键的形式接枝于基质孔道中,制备出相应的稀土配合物杂化材料,X-射线粉末衍射、N2吸附和透射电镜均表明,配合物分子的引入并未破坏介孔材料自身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探讨了基质对配合物分子光物理性质的影响。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简要概述了稀土发光配合物及其有机-无机杂化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第二章:以2-甲基-8-羟基喹啉为骨架,设计、合成出两类共十二种配体(L1-12),并进一步合成了其稀土硝酸盐、苦味酸盐共24个系列144个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等手段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配体均以类环状配位构型与中心金属离子螯合配位,阴离子对配合物的结构没有明显影响。第三章:对L1-12的铕配合物进行了荧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型配体对铕离子具有良好的敏化作用;同时考察了配体末端基、抗衡阴离子以及溶液中溶剂分子对中心铕离子发光行为的影响;考虑到配体配位点不饱和,配合物中铕离子易受抗衡阴离子影响的特点,研究了在溶液中该类型配体铕配合物对阴离子的荧光响应识别实验。第四章:以介孔材料MCM-41和SBA-15为基质,将设计、合成的含醛基的喹啉-酰胺型前驱化合物以形成Schiff碱键的形式共价接枝于MCM-41和SBA-15介孔材料的孔道中,并进一步与稀土离子反应,组装出新型介孔稀土配合物杂化材料。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氮气(N2)吸附和电镜扫描等手段对杂化材料的组装和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对杂化材料的荧光光谱、量子产率、荧光寿命和光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基质微环境与配合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稀土离子发光行为的影响。本论文涉及的配体如下:L1:8-(2-(1’,3’-二氧代-2’-环戊基)喹啉)-氧代-N-苯基乙酰胺L2:8-(2-(1’,3’-二氧代-2’-环戊基)喹啉)-氧代-N-苄基乙酰胺L3:8-(2-(1’,3’-二氧代-2’-环戊基)喹啉)-氧代-N,N-二苯基乙酰胺L4:8-(2-(1’,3’-二氧代-2’-环戊基)喹啉)-氧代-N,N-二异丙基乙酰胺L5:8-(2-(1’,3’-二氧代-2’-环戊基)喹啉)-氧代-N-乙酰六氢吡啶L6:8-(2-(1’,3’-二氧代-2’-环戊基)喹啉)-氧代-N-乙酰吗啉L7:8-(2-(1’,3’-二氧代-4’甲基-2’-环戊基)喹啉)-氧代-N-苯基乙酰胺L8:8-(2-(1’,3’-二氧代-4’甲基-2’-环戊基)喹啉)-氧代-N-苄基乙酰胺L9:8-(2-(1’,3’-二氧代-4’甲基-2’-环戊基)喹啉)-氧代-N,N-二苯基乙酰胺L1O:8-(2-(1’,3’-二氧代-4’甲基-2’-环戊基)喹啉)-氧代-N-二异丙基乙酰胺L11:8-(2-(1’,3’-二氧代-4’甲基-2’-环戊基)喹啉)-氧代-N-乙酰六氢吡啶L12:8-(2-(1’,3’-二氧代-4’甲基-2’-环戊基)喹啉)-氧代-N-乙酰吗啉
二、电导法测定稀土冠醚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导法测定稀土冠醚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论文提纲范文)
(1)酮肟钾盐与18-冠醚-6在有机溶剂中的配位反应与消毒性能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2 实验步骤 |
1.2.1 测试配合物的在不同溶剂中的电导率变化 |
1.2.2 稳定常数的计算方法 |
1.2.3 消毒动力学试验方法 |
(1)消毒液配制。 |
(2)试验过程。 |
2 结果与讨论 |
2.1 18-冠醚-6与KBDO在不同溶剂中配位过程的电导率测定 |
2.2 18-冠醚-6与K-DMKO在不同溶剂中配位过程的电导率测定 |
2.3 配合常数计算 |
2.4 酮肟盐和冠醚配合物形成的消毒剂配方对2-CEES消毒动力学 |
2.4.1 18-冠醚-6与KBDO配合物的配方体系对2-CEES消毒动力学 |
2.4.2 18-冠醚-6与K-DMKO配合物的配方体系对2-CEES消毒动力学 |
2.5 配合物稳定常数与消毒性能的关系分析 |
3 结论 |
(2)低维离子型可逆相变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铁介电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晶体的性质 |
1.1.1 晶体的基本性质 |
1.1.2 晶体的对称性 |
1.1.3 晶体的介电性能 |
1.1.4 晶体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
1.1.5 晶体的相变 |
1.2 分子铁电体的研究现状 |
1.2.1 稀土分子铁电体的研究现状 |
1.2.2 有机离子塑性铁电材料研究现状 |
1.2.3 冠醚类铁电材料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离子型稀土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合物 1 和化合物 2 的合成 |
2.2.2 化合物1和2 的表征 |
2.3 化合物1 的结构与性质讨论 |
2.3.1 化合物1的IR和 PXRD分析 |
2.3.2 化合物1 的热学性质分析 |
2.3.3 化合物1 的晶体结构分析 |
2.3.4 化合物1 的介电性质分析 |
2.3.5 化合物1 的荧光性质 |
2.4 化合物2 的结构与性质讨论 |
2.4.1 化合物2 的IR分析 |
2.4.2 化合物2 的晶体结构测定 |
2.4.3 化合物2 的铁电性质 |
2.4.4 化合物2 的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与变温介电常数测定 |
2.4.5 化合物2 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
2.4.6 化合物2 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2.4.7 化合物2 的热重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乙基氯化铵化合物的塑性相变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化合物3、4和5 的合成与表征 |
3.2.1 化合物3、4和5 的合成 |
3.2.2 化合物3、4和5 的表征 |
3.3 化合物3和4 的测试结果与讨论 |
3.3.1 化合物3和4 的IR分析 |
3.3.2 化合物3和4 的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 |
3.3.3 化合物3 的晶体结构测定 |
3.3.4 化合物4 的晶体结构测定 |
3.3.5 化合物3和4 的变温介电常数测定 |
3.3.6 化合物3和4 的热学性质测定 |
3.3.7 化合物3和4 的粉末衍射分析 |
3.3.8 化合物3和4 的手性性质及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
3.4 化合物5 的测试结果与讨论 |
3.4.1 化合物5 的IR分析 |
3.4.2 化合物5 的晶体结构测定 |
3.4.3 化合物5 的介电性质 |
3.4.4 化合物5 的热学性质 |
3.4.5 化合物5 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胺为客体冠醚包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表征 |
4.1 前言 |
4.2 化合物6、7和8 的合成与表征 |
4.2.1 化合物6、7和8 的合成 |
4.2.2 化合物6、7和8 的表征 |
4.3 化合物6 的测试结果与讨论 |
4.3.1 化合物6的IR和 PXRD分析 |
4.3.2 化合物6 的晶体结构测定 |
4.3.3 化合物6 的热学性质测定 |
4.3.4 化合物6 的变温介电常数测定 |
4.3.5 化合物6 的手性性质及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
4.3.6 化合物6 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
4.4 化合物7和8 的测试结果与讨论 |
4.4.1 化合物7和8 的IR分析 |
4.4.2 化合物7和8 的晶体结构分析 |
4.4.3 化合物 7 与化合物 8 的热学性质 |
4.4.4 化合物 7 和化合物 8 的变温介电常数测定 |
4.4.5 化合物 7 和化合物 8 的X-射线粉末衍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盐湖卤水中铷的溶剂萃取分离及其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铷的性质及其应用 |
1.1.1 铷的性质 |
1.1.2 铷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
1.2 铷的资源分布及生产状况 |
1.2.1 铷的资源分布 |
1.2.2 铷的生产消费状况 |
1.3 铷的分析方法 |
1.3.1 化学分析方法 |
1.3.2 仪器分析方法 |
1.4 铷的分离方法 |
1.4.1 分步结晶法 |
1.4.2 沉淀法 |
1.4.3 离子交换法 |
1.4.4 溶剂萃取法 |
1.5 萃取动力学研究方法 |
1.5.1 恒界面法 |
1.5.2 高速搅拌法 |
1.5.3 单液滴法 |
1.5.4 气搅法 |
1.5.5 支撑液膜法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18C6-[C4mim+][PF6-]体系萃取铷的研究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萃取实验 |
2.2.2 分析方法 |
2.3 萃取实验影响因素的考察及分析 |
2.3.1 稀释剂种类的影响 |
2.3.2 水相pH的影响 |
2.3.3 萃取时间的影响 |
2.3.4 萃取剂浓度的影响 |
2.3.5 稀释剂中离子液体含量的影响 |
2.3.6 相比的影响 |
2.4 洗涤实验影响因素的考察及分析 |
2.4.1 卤水中共存离子分离 |
2.4.2 不同洗涤剂的洗涤效果 |
2.4.3 不同浓度硫酸的洗涤效果 |
2.4.4 不同浓度(RbCl+C_sCl+H_2SO_4)混合溶液的洗涤效果 |
2.5 反萃实验 |
2.5.1 反萃剂种类的考察 |
2.5.2 反萃剂浓度的考察 |
2.6 18C6-[C_4mim][PF_6]体系萃取机理研究 |
2.6.1 紫外光谱分析 |
2.6.2 红外光谱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侧链、孔径冠醚-离子液体体系萃取铷的研究 |
3.1 实验试剂、仪器和方法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方法 |
3.2 萃取实验影响因素的考察及分析 |
3.2.1 不同冠醚萃取剂的选择 |
3.2.2 离子液体烷基碳链长度的影响 |
3.2.3 水相pH的影响 |
3.2.4 稀释剂中离子液体含量的影响 |
3.2.5 萃取剂浓度的影响 |
3.2.6 相比的影响 |
3.3 TB21C7-[C_nmim~+][NTf_2~-]体系萃取机理研究 |
3.3.1 紫外光谱分析 |
3.3.2 斜率法测定萃合比 |
3.3.3 红外光谱分析 |
3.3.4 冠醚与碱金属离子形成化学键的键长 |
3.3.5 离子液体阴阳离子结合能 |
3.4 萃取热力学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TB21C7-[C_4mim~+][NTf_2~-]体系从卤水中分离提取铷的研究 |
4.1 实验试剂、仪器和方法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方法 |
4.2 萃取条件正交试验 |
4.2.1 实验因素及水平选择 |
4.2.2 正交实验极差分析 |
4.3 多级萃取实验 |
4.4 洗涤实验影响因素的考察及分析 |
4.4.1 卤水中共存离子分离 |
4.4.2 不同相比(RbCl+ H_2SO_4)混合溶液的洗涤效果 |
4.4.3 不同浓度(RbCl+ H_2SO_4)混合溶液的洗涤效果 |
4.4.4 (0.04 mol·L~(-1) RbCl+2.5 mol·L~(-1) H_2SO_4)混合液洗涤次数的影响 |
4.5 反萃实验 |
4.6 循环使用性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性酚醇体系萃取铷的研究 |
5.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5.1.1 实验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2 改性酚醇萃取剂的合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酚醇萃取剂改性前后的萃取效果 |
5.3.2 水相酸度的影响 |
5.3.3 改性酚醇体系与Rb+的萃合比 |
5.3.4 红外光谱分析 |
5.3.5 离子液体阴阳离子结合能 |
5.3.6 萃取热力学研究 |
5.3.7 反萃实验研究 |
5.3.8 循环使用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t-BAMBP-磺化煤油体系萃取铷的动力学研究 |
6.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6.1.1 实验试剂 |
6.1.2 实验仪器 |
6.2 动力学实验装置的设计、改进和操作 |
6.2.1 设计依据和明细 |
6.2.2 上升单液滴装置的特点 |
6.3 萃取速率测定和数据处理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比界面积对萃取速率的影响 |
6.4.2 水相碱浓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 |
6.4.3 水相铷浓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 |
6.4.4 有机相t-BAMBP浓度对铷萃取速率的影响 |
6.4.5 温度对铷萃取速率的影响 |
6.5 卤水中共存离子对铷萃取的影响 |
6.5.1 钾离子对铷萃取的影响 |
6.5.2 Li~+、Na~+、Ca~(2+)、Mg~(2+)和硼化物对铷萃取的影响 |
6.6 萃取速率方程的推导 |
6.7 萃取机理探讨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含氧给体配体构筑的单核稀土单分子磁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单分子磁体的特点 |
1.2 单分子磁体的研究意义及目标 |
1.3 单分子磁体的研究进展 |
1.3.1 过渡金属单分子磁体 |
1.3.2 过渡金属-稀土金属混合单分子磁体 |
1.3.3 稀土金属单分子磁体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2 基于三甘醇构筑的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阴离子的改变对其结构与磁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试剂和测试仪器 |
2.2.2 合成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晶体结构的测定与分析 |
2.3.2 磁性能研究 |
2.3.3 配合物的磁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吡啶-N-氧化物构筑的单核镝单分子磁体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试剂和测试仪器 |
3.2.2 合成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晶体结构的测定与分析 |
3.3.2 圆二色光谱 |
3.3.3 热稳定性分析 |
3.3.4 磁性能研究 |
3.3.5 介电和铁电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磺酸配体构筑的单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单分子磁体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实验试剂和测试仪器 |
4.2.2 合成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晶体结构的测定与分析 |
4.3.2 圆二色谱测试 |
4.3.3 热稳定性分析 |
4.3.4 磁性能研究 |
4.3.5 介电和铁电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新型肟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阳离子的识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阳离子与环境污染 |
1.2 阳离子的传统检测方法 |
1.3 探针分子与离子识别 |
1.4 阳离子探针分子识别机理及其设计 |
1.4.1 光诱导电子转移(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PET) |
1.4.2 分子内电荷转移(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ICT) |
1.4.3 激发单体-激基缔合物(Monomer-Excimer,ME) |
1.4.4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 |
1.4.5 刚性效应、C=N异构(C=N isomerization) |
1.5 阳离子探针分子识别研究进展 |
1.5.1 铜(Ⅱ)离子探针分子识别设计 |
1.5.2 锌(Ⅱ)离子探针分子识别设计 |
1.5.3 钴(Ⅱ)离子探针分子识别设计 |
1.5.4 镍(Ⅱ)离子探针分子识别设计 |
1.5.5 铝(Ⅱ)离子探针分子识别设计 |
1.5.6 其它阳离子探针识别设计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 |
2 新型肟类探针分子(HL~1、H_2L~2)的合成及其对阳离子的识别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探针分子HL~1、H_2L~2的元素分析 |
2.3.2 探针分子HL~1、H_2L~2的溶解性测定 |
2.3.3 探针分子HL~1、H_2L~2的核磁(1H NMR)表征 |
2.3.4 探针分子HL~1、H_2L~2的红外(IR)光谱表征 |
2.3.5 探针分子HL~1的单晶结构 |
2.3.6 探针分子HL~1、H_2L~2对阳离子的裸眼识别研究 |
2.3.7 探针分子HL~1、H_2L~2对阳离子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2.3.8 探针分子HL~1、H_2L~2对阳离子的荧光光谱分析 |
2.3.9 探针分子HL~1与Cu2+作用的识别机理的探讨 |
2.3.10 探针分子HL~1及其Cu(Ⅱ)配合物的DFT(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2.3.11 探针分子HL~1的Zn(Ⅱ)配合物的DFT(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2.4 小结 |
3 新型肟类探针分子(H_2L~3)的合成及其对阳离子的识别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探针分子H_2L~3及其锌(Ⅱ)、钴(Ⅱ)、镍(Ⅱ)和铜(Ⅱ)配合物元素分析 |
3.3.2 探针分子H_2L~3的溶解性测定 |
3.3.3 探针分子H_2L~3核磁(1H NMR)表征 |
3.3.4 探针分子H_2L~3及其锌(Ⅱ)配合物红外(IR)光谱表征 |
3.3.5 探针分子H_2L~3对阳离子的裸眼识别研究 |
3.3.6 探针分子H_2L~3对阳离子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3.3.7 探针分子H_2L~3对阳离子的荧光光谱分析 |
3.3.8 探针分子H_2L~3与Zn2+作用的识别机理的探讨 |
3.3.9 探针分子H_2L~3及其锌(Ⅱ)、钴(Ⅱ)、镍(Ⅱ)、铜(Ⅱ)配合物分子的DMol3计算. |
3.3.10 探针分子H_2L~3的锌(Ⅱ)、钴(Ⅱ)、镍(Ⅱ)、铜(Ⅱ)配合物(1、2、3、4)单晶数据、结构分析 |
3.4 小结 |
4 新型肟类探针分子(H_3L~4、H_3L~5)的合成及其对阳离子的识别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探针分子H_3L~4、H_3L~5的元素分析 |
4.3.2 探针分子H_3L~4、H_3L~5的溶解性测定 |
4.3.3 探针分子H_3L~4、H_3L~5的核磁(1H NMR)表征 |
4.3.4 探针分子H_3L~4、H_3L~5的红外(IR)光谱表征 |
4.3.5 探针分子H_3L~4、H_3L~5对阳离子的裸眼识别研究 |
4.3.6 探针分子H_3L~4、H_3L~5对阳离子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4.3.7 探针分子H_3L~4、H_3L~5对阳离子的荧光光谱分析 |
4.3.8 探针分子H_3L~4对Al3+离子作用的动力学分析 |
4.3.9 探针分子H_3L~5与Zn2+作用的识别机理的探讨 |
4.3.10 探针分子H_3L~5对Zn2+识别机理的模拟优化计算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探针分子HL~1的单晶数据 |
附录B 探针分子H_2L~3的锌(Ⅱ)配合物(配合物1)的单晶数据 |
附录C 探针分子H_2L~3的钴(Ⅱ)配合物(配合物2)的单晶数据 |
附录D 探针分子H_2L~3的镍(Ⅱ)配合物(配合物3)的单晶数据 |
附录E 探针分子H_2L~3的铜(Ⅱ)配合物(配合物4)的单晶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氟碳铈矿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概述 |
1.1.1 稀土的化学性质 |
1.1.2 稀土的应用 |
1.1.3 稀土资源分布现状 |
1.2 氟碳铈矿资源概况 |
1.2.1 氟碳铈矿资源的特点与分布 |
1.2.2 氟碳铈矿湿法冶炼工艺研究现状 |
1.2.3 稀土萃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
1.3 氟的性质及其对氟碳铈矿冶炼过程的影响 |
1.3.1 氟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1.3.2 氟污染治理的研究现状 |
1.3.3 氟对氟碳铈矿冶炼过程影响的研究 |
1.3.4 围绕“除氟”开展的氟碳铈矿冶炼工艺研究进展 |
1.4 电解质溶液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
1.4.1 电解质溶液理论的发展 |
1.4.2 电解质溶液理论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4.3 电解质溶液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方法 |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HDEHP/HEHEHP萃取Ce~(4+)和F~-的界面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步骤 |
2.2.4 分析方法 |
2.2.5 数据处理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萃取剂/(Ce~(4+)-H_2SO_4)体系界面性质研究 |
2.3.2 萃取剂/(Ce~(4+)-F~--H_2SO_4)体系界面性质研究 |
2.3.3 关于第三相的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e(SO_4)_2-H_2SO_4-H_2O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e(SO_4)_2-H_2SO_4-H_2O体系的密度 |
3.3.2 Ce(SO_4)_2-H_2SO_4-H_2O体系的折光率 |
3.3.3 Ce(SO_4)_2-H_2SO_4-H_2O体系的电导率 |
3.3.4 Ce(SO_4)_2-H_2SO_4-H_2O体系的活度系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e(SO_4)_2-HF-H_2SO_4-H_2O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实验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e(SO_4)_2-HF-H_2SO_4-H_2O体系的密度 |
4.3.2 Ce(SO_4)_2-HF-H_2SO_4-H_2O体系的折光率 |
4.3.3 Ce(SO_4)_2-HF-H_2SO_4-H_2O体系的电导率 |
4.3.4 Ce(SO_4)_2-HF-H_2SO_4-H_2O体系的活度系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氟/稀土分离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
5.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5.2.2 分析测试方法 |
5.3 氟络合物稳定常数测定 |
5.3.1 实验原理 |
5.3.2 实验步骤 |
5.3.3 结果与讨论 |
5.4 F-Ce-B体系 |
5.4.1 实验步骤 |
5.4.2 结果与讨论 |
5.5 F-Ce-Al体系 |
5.5.1 实验步骤 |
5.5.2 结果与讨论 |
5.6 F-Ce-Zr体系 |
5.6.1 实验步骤 |
5.6.2 结果与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氟碳铈矿络合焙烧-硫酸浸出及氟资源化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
6.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6.2.2 分析测试方法 |
6.3 氟碳铈矿络合焙烧-硫酸浸出过程研究 |
6.3.1 实验步骤 |
6.3.2 数据处理 |
6.3.3 结果与讨论 |
6.4 硫酸浸出液中氟/稀土的分离 |
6.4.1 实验步骤 |
6.4.2 结果与讨论 |
6.5 氟的资源化研究 |
6.5.1 合成原理 |
6.5.2 实验步骤 |
6.5.3 结果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铈的还原反萃动力学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试剂 |
7.2.2 实验设备 |
7.2.3 实验步骤 |
7.2.4 分析方法 |
7.2.5 数据处理 |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3.1 萃取和反萃反应机理 |
7.3.2 反萃酸种类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
7.3.3 搅拌速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
7.3.4 温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
7.3.5 比界面积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
7.3.6 有机相铈浓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
7.3.7 有机相自由HEHEHP浓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
7.3.8 反萃剂中H~+浓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
7.3.9 反萃剂中H_2O_2浓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
7.4 反萃速率方程的推导 |
7.5 探讨反萃机理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乳状液膜法萃取硫酸溶液中Ce~(4+)的研究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实验条件选择 |
8.2.2 实验试剂 |
8.2.3 实验设备 |
8.2.4 实验步骤 |
8.2.5 分析方法 |
8.2.6 数据处理 |
8.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8.3.1 乳状液膜萃取机理 |
8.3.2 乳状液表征 |
8.3.3 制膜实验 |
8.3.4 内水相实验 |
8.3.5 萃取实验 |
8.3.6 外水相实验 |
8.3.7 破乳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Ce(Ⅳ)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稀土萃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稀土元素及其应用 |
1.1.1 稀土元素概述 |
1.1.2 稀土的应用 |
1.2 稀土资源及其分离提取概述 |
1.2.1 稀土矿物资源 |
1.2.2 氟碳铈矿概述 |
1.2.3 氟碳铈矿的分离提取技术 |
1.3 稀土离子浓度测定原理及其方法 |
1.3.1 仪器分析法 |
1.3.2 化学分析法 |
1.4 离子选择性电极 |
1.4.1 离子选择性电极概念 |
1.4.2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
1.4.3 离子选择性敏感膜膜相的组成 |
1.5 高价金属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究和应用状况 |
1.6 离子液体在稀土萃取中的应用 |
1.6.1 离子液体的定义及分类 |
1.6.2 离子液体在稀土萃取分离中的研究 |
1.7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内容及意义 |
1.7.1 本文的选题依据 |
1.7.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7.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Ce(Ⅳ)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原理 |
2.2.3 实验步骤 |
2.2.4 实验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VC贴膜Ce(Ⅳ)离子选择性电极部分 |
2.3.2 PVC涂膜Ce(Ⅳ)离子选择性电极部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PVC膜Ce(Ⅳ)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测定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原理 |
3.2.3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e(Ⅳ)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分析 |
3.3.2 响应时间分析 |
3.3.3 重现性分析 |
3.3.4 稳定性分析 |
3.3.5 寿命 |
3.3.6 酸度对电极电位响应性能的影响 |
3.3.7 温度对电极电位响应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e(Ⅳ)离子选择性电极在萃取中的应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步骤 |
4.2.3 实验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0 氟铈络合常数的测定 |
4.3.1 Ce~(4+)、 Ce~(3+)混合体系的萃取实验 |
4.3.2 咪唑类离子液体对Ce~(3+)及其它三价稀土的萃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型开链冠醚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稀土发光配合物的特点及其应用 |
1.2.1 稀土发光配合物的特点 |
1.2.2 稀土发光配合物的应用 |
1.3 酰胺型开链冠醚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研究动态 |
1.3.1 酰胺型开链冠醚的研究进展 |
1.3.2 酰胺型开链冠醚稀土配合物的研究动态 |
1.4 选题目的及意义 |
2 基于萘环的酰胺型开链冠醚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剂与仪器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3 配体L~1和L~2的合成与表征 |
2.4 单一稀土硝酸盐配合物和 3d-4f异双核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4.1 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培养 |
2.4.2 配合物的溶解性及组成分析 |
2.4.3 红外光谱 |
2.5 配体L~1和L~2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研究 |
2.6 配体L~1及其单一稀土硝酸盐配合物和L~1、L~2的 3d-4f异双核配合物的光谱性能研究 |
2.6.1 配体L~1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 |
2.6.2 配体L~1的单一稀土硝酸盐配合物和L~1、L~2的 3d-4f异双核配合物的荧光性能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苯环的酰胺型开链冠醚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剂及仪器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3 配体L~3的合成及表征 |
3.4 配体L~3的单一稀土硝酸盐配合物和 3d-4f异双核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3.4.1 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培养 |
3.4.2 配合物的溶解性及组成分析 |
3.4.3 红外光谱 |
3.5 配体L~3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研究 |
3.6 配体L~3及其配合物的发光性能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苯环的含有不同取代基的酰胺型开链冠醚配体及其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剂及仪器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3 配体L~4~L~6的合成及表征 |
4.4 配体L~4~L~6Eu~(III)和Tb~(III)的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4.4.1 配合物的合成及单晶的培养 |
4.4.2 配合物的溶解性 |
4.4.3 红外光谱 |
4.5 配体L~4~L~6Eu~(III)和Tb~(III)的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结构研究 |
4.6 配体L~4~L~6及其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光谱性能研究 |
4.6.1 配体L~4~L~6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4.6.2 配体L~4~L~6的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荧光性能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 文献 |
附录A ~1H MNR |
附录B IR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新型黄酮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生物活性和纳米Fe3O4运载Gd(Ⅲ)配合物的磁共振成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希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 |
1.3 希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1.4 黄酮类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1.4.1 黄酮类化合物 |
1.4.2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 |
1.5 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 |
1.5.1 DNA的组成与结构特点 |
1.5.2 DNA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 |
1.5.3 DNA与小分子的结合方式 |
1.5.4 硏究方法 |
1.5.5 小分子化合物与DNA结合的研究进展 |
1.6 磁性纳米粒子 |
1.6.1 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 |
1.6.2 磁性纳米粒子的特性 |
1.6.3 磁性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
1.7 课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1,2-二(4氨基柚皮素)乙烷以及其Cu(Ⅱ),Zn(Ⅱ),Ni(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DNA结合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测试仪器 |
2.2.3 金属含量的测定方法 |
2.2.4 DNA溶液的配制及浓度测定 |
2.2.5 配体及金属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测试方法 |
2.2.6 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 |
2.2.7 配体1,2-二(4氨基柚皮素)乙烷(H_6L)的制备 |
2.2.8 金属配合物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合物的表征 |
2.3.2 配体和金属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
2.3.3 配体及金属配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本章附图 |
第三章 橙皮素希夫碱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DNA作用的研究及抗氧化性能的测试 |
3.1 前言 |
3.2 橙皮素(苯甲酰基)腙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生物活性研究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橙皮素(苯甲酰基)腙及其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制备、表征和生物活性的研究 |
3.3.1 实验部分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橙皮素(水杨酰基)腙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生物活性的研究 |
3.4.1 实验部分 |
3.4.2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本章附图 |
第四章 3-醛基色酮缩氨基脲类希夫碱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DNA结合机理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3-醛基色酮氨基脲希夫碱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DNA结合机理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4.2.1 实验部分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3-醛基色酮氨基硫脲希夫碱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DNA结合机理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4.3.1 实验部分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本章附图 |
第五章 3-醛基色酮缩安替比林希夫碱配体及其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DNA结合的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
5.2.2 生物活性的研究方法 |
5.2.3 配体及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稀土金属配合物的表征 |
5.3.2 配体及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
5.3.3 配体及金属配合物与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本章附图 |
第六章 3-醛基色酮缩酰腙类配体及其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3-醛基色酮苯甲酰腙及其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
6.2.1 实验部分 |
6.2.2 结果与讨论 |
6.3. 3-醛基色酮异烟酰腙及其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
6.3.1 实验部分 |
6.3.2 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本章附图 |
第七章 PEG修饰纳米Fe_3O_4运载8-氨基喹啉衍生物为探头的Zn~(2+)离子荧光探针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材料及测试仪器 |
7.2.2 1b浓度的测定方法 |
7.2.3 解离常数与配位比的计算方法 |
7.2.4 MTT法实验步骤 |
7.2.5 锌离子探针的制备步骤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离子探针的表征 |
7.3.2 锌离子探针的选择性和敏感性 |
7.3.3 锌离子探针的毒性 |
7.3.4 锌离子探针的磁性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荧光示踪的纳米Fe_3O_4运载Gd(Ⅲ)配合物的合成及核磁共振成像分析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实验材料及测试仪器 |
8.2.2 MTT法实验步骤 |
8.2.3 造影剂的制备步骤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造影剂的表征 |
8.3.2 造影剂在生物体内的成像效果 |
8.3.3 造影剂的细胞成像 |
8.3.4 造影剂的细胞毒性 |
8.3.5 造影剂的磁性 |
8.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新型喹啉—酰胺型配体稀土配合物及其杂化发光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稀土发光配合物研究进展 |
1.2.1 稀土离子的f-f跃迁 |
1.2.2 稀土配合物的Antenna效应 |
1.2.3 影响稀土配合物光致发光性能的因素 |
1.2.4 具有良好敏化功能的有机配体 |
1.2.4.1 线型多齿配体 |
1.2.4.2 基于冠醚、穴醚和杯芳烃的大环类配体 |
1.2.4.3 多足体 |
1.2.4.4 分子自组装 |
1.2.5 稀土发光类荧光传感器 |
1.2.5.1 阳离子荧光传感器 |
1.2.5.2 阴离子荧光传感器 |
1.2.5.3 有机分子荧光传感器 |
1.3 稀土杂化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
1.3.1 有机-无机杂化功能材料的历史背景 |
1.3.2 稀土有机-无机杂化发光材料合成策略 |
1.3.3 常见无机基质负载稀土发光配合物杂化材料的研究 |
1.3.3.1 溶胶-凝胶杂化材料 |
1.3.3.2 层状化合物基质 |
1.3.3.3 纳米颗粒 |
1.3.3.4 多孔材料 |
1.3.4 介孔基稀土有机-无机杂化发光材料的研究 |
1.3.4.1 Ⅰ型介孔基稀土有机-无机杂化发光材料 |
1.3.4.2 Ⅱ型介孔基稀土有机-无机杂化发光材料 |
1.4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喹啉-酰胺型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试剂与仪器 |
2.2.1 试剂 |
2.2.2 测试仪器 |
2.3 喹啉-酰胺型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2.3.1 喹啉-酰胺型配体L~(1-12)的合成与表征 |
2.3.1.1 化合物A的合成与表征 |
2.3.1.2 喹啉-酰胺型配体L~(1-12)的合成与表征 |
2.3.2 喹啉-酰胺型配体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2.3.2.1 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合成 |
2.3.2.2 稀土苦味酸盐配合物的合成 |
2.4 喹啉-酰胺型配体稀十配合物的表征 |
2.4.1 喹啉-酰胺型配体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表征 |
2.4.1.1 喹啉-酰胺型配体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溶解性、组成及摩尔电导 |
2.4.1.2 喹啉-酰胺型配体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2.4.2 配体L~2、L~3、L~4和L~6硝酸铕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2.4.2.1 L~2硝酸铕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2.4.2.2 L~3硝酸铕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2.4.2.3 L~4硝酸铕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2.4.2.4 L~5硝酸铕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2.4.3 喹啉-酰胺型配体稀土苦味酸盐配合物的表征 |
2.4.3.1 喹啉-酰胺型配体稀土苦味酸盐配合物的溶解性、组成及摩尔电导 |
2.4.3.2 喹啉-酰胺型配体L~(1-12)稀土苦味酸盐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2.4.4 配体L~9苦味酸铕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第三章 喹啉-酰胺型配体稀土配合物荧光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测试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喹啉-酰胺型配体铕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 |
3.3.1 喹啉-酰胺型配体L~(1-12)自身的固体荧光光谱图 |
3.3.2 喹啉-酰胺型配体L~(1-12)硝酸铕配合物的固体荧光光谱 |
3.3.3 配体L~(1-12)苦味酸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 |
3.4 配体L~(1-12)最低激发三重态能级的测定 |
3.5 配体L~(1-12)硝酸铕配合物溶液中的荧光 |
3.5.1 配体L~(1-12)硝酸铕配合物在溶液中的荧光光谱 |
3.5.2 配体L~(1-12)硝酸铕配合物的溶剂效应 |
3.5.3 溶液中的组成 |
3.5.4 稀土配合物溶液中的阴离子选择性实验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四章 介孔-喹啉酰胺型配体稀土配合物杂化发光材料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剂与仪器 |
4.2.1 试剂 |
4.2.2 测试仪器 |
4.3 介孔-喹啉酰胺型稀土配合物杂化发光材料的合成 |
4.3.1 喹啉-酰胺型配体前驱化合物1a-1f的合成与表征 |
4.3.2 含有醛基的喹啉-酰胺型配体2a-2f的合成与表征 |
4.3.3 介孔材料MCM-41(M41)、SBA-15(S15)的合成 |
4.3.4 介孔材料MCM-41、SBA-15的表面氨基衍生化 |
4.3.5 配体功能化的MCM-41-(a-f)[M41(a-f)]和SBA-15-(a-f)[S15(a-f)]介孔材料合成 |
4.3.6 MCM-41-(a-f)-Eu[M41(a-f)Eu]和SBA-15-(a-f)-Eu[S15(a-f)Eu]介孔杂化材料的合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杂化材料组成分析 |
4.4.2 红外(FT-IR)光谱 |
4.4.3 小角X射线粉末衍射(PXRD)及透射电镜(TEM) |
4.4.4 氮气吸附 |
4.4.5 杂化材料的光物理性质 |
4.4.5.1 荧光光谱 |
4.4.5.2 荧光寿命和量子产率 |
4.4.6 光稳定性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结语 |
已发表及待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电导法测定稀土冠醚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论文参考文献)
- [1]酮肟钾盐与18-冠醚-6在有机溶剂中的配位反应与消毒性能的关系[J]. 孔令策,陈文明,张旭,吴遥,辛毅,左言军,习海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33)
- [2]低维离子型可逆相变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铁介电性质研究[D]. 董杏娴.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3]盐湖卤水中铷的溶剂萃取分离及其动力学研究[D]. 黄东方.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19(01)
- [4]含氧给体配体构筑的单核稀土单分子磁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张莹莹.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5]新型肟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阳离子的识别性能研究[D]. 彭云冬.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3)
- [6]氟碳铈矿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何金桂. 东北大学, 2017(01)
- [7]Ce(Ⅳ)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稀土萃取中的应用[D]. 程研博. 东北大学, 2017(02)
- [8]新型开链冠醚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D]. 程国权. 兰州交通大学, 2015(04)
- [9]新型黄酮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生物活性和纳米Fe3O4运载Gd(Ⅲ)配合物的磁共振成像分析[D]. 李勇. 兰州大学, 2012(09)
- [10]新型喹啉—酰胺型配体稀土配合物及其杂化发光材料的研究[D]. 王海平. 兰州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