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靠工人阶级必须在“全”字上下功夫(论文文献综述)
朱鸿亮[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肖苏梅[2](2021)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中国共产党美好生活观研究》文中指出
武旭[3](2021)在《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哲学探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瑞东[4](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业农村的发展,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始终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关于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系统中的基层力量,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实基础,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中坚力量,其建设质量和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切入点,基于文献研究、系统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乡村振兴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问题和原因,进而总结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路径。首先阐释“乡村振兴”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具体内涵,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论证,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基赋能。其次,回顾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并从夯实基础、从严治党和凝聚力量的维度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义进行基础性分析。再次,在前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梳理和走访调研,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探索出现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治建设统领、党员模范发挥、党内制度落实以及引领农村发展四个方面存在现实困境。并从农村传统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农村社会转型带来的冲击、强农惠农资金的使用、农村人才资源的流失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制度机制建设五个维度对问题成因进行深入剖析。最后,在逻辑梳理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形成了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三种建设、强化三种能力”的一般举措,即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继续强化经济引领能力、乡村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通过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硬核”能力,提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综合实力。本文为深化既有农村党建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刘吕红[5](2021)在《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文中提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要求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厘清"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党建中难以回避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最高原则和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基本原则。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摆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出位置,具有历史继承的必然性、实践推进的必然性和发展趋向的必然性。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具体建构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方法论指导、内容逻辑、执行落实、制度效能等路径建构体系,以落实"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要求,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李嘉媛[6](2021)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美好生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好生活”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回顾了我国过去五年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指引了我国发展的时代方位。其中“美好生活”被学界广泛关注,引发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热议,纷纷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探索美好生活思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集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综合性着作,蕴藏着颇为丰富的理论致思。马克思从“经济事实”出发,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虚假幸福,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异化劳动,突显对美好生活的思考。《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其中美好生活思想的阐述为把握当代社会现实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学理支撑,如何正确认识、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价值。由此,本研究以“美好生活”为切入点,将时代前沿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相结合,探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美好生活思想显露及其后继的发展,丰富了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致新视角,同时也为我国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现实参考。
刘洋[7](2021)在《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文中指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一种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体制转型,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新时代,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已然在此背景下悄然发生。实践探索让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也产生倒逼力量,引发我们的思索。而这种思索之逻辑起点是“为什么转”?就目前学术研究上的回应而言,要么聚焦于高新区的宏大叙事,要么沉迷于管理体制的细枝末节,却不能给我们系统而清晰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新时代背景切入,框定高新区这一特殊对象,研析高新区管理体制,聚焦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弥补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中的缺憾。全文沿着“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脉络,围绕高新区管理体制这一特殊对象,确定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整体脉络设计,梳理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背景及沿革,研判高新区发展阶段,总结高新区特点。回答“为什么转?”的问题后,逻辑演绎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转什么?”。通过对个案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描述分析和价值判断,发现可行性经验;通过对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体制的结构、功能、成效以及二者运行机制的深入对比、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得到一些启示;通过总结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分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到了“转什么?”的答案。在“怎么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提取,确定转型的目标和内容,并从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建构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最终目标。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坚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相结合,以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视角,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探讨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思路与方略,以期建立起—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反映高新区发展客观规律,符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体制,为我国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韩小伟[8](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文中提出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中央单位立足部门资源优势,结合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实际,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对于践行党的宗旨、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群众、培养锻炼干部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对于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论文运用实证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立足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以国家有关政策文件为指导,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视角,对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政策理论、重大意义、历史进程、工作实践、基本经验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并对2020年以后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具体来说,文章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概述,主要阐释了中央单位、社会扶贫、定点扶贫、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等相关概念;揭示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重大意义,即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组成部分,是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扶持力度的举措,是帮扶单位贴近基层、了解民情的途径;系统梳理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第三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视角,对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阐述。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反贫困理论、公平正义理论和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共同富裕理论、共享发展理论和扶贫开发理论。第四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主要领域及案例,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扶贫、技能培训扶贫、教育科技文化扶贫、健康扶贫和网络扶贫等六个领域,对中央单位在各个领域开展定点扶贫的由来、内容和典型案例等进行了归纳和举例。第五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主要从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干部培养相结合等5个方面,全面总结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要求和实践经验。第六章是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对策思考,主要是基于2020年以后中国反贫困工作重心转向治理农村相对贫困的背景,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调要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即发挥中央单位的政策、资源、规划、人才和技术等优势;强调要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即构建由党委领导机制、政府主导机制、群众参与机制、组织协调机制、资金投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内容构成的长效机制。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划分为起步阶段、展开阶段、深化阶段和完善阶段等4个阶段,分析了每一个阶段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宏观背景、政策依据、主要任务和基本特征;二是全面总结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即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干部培养相结合;三是对2020年以后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调要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朱洪波,马彦涛,任彧[9](2020)在《遵循全面从严治党规律推进高校党建科学化》文中研究指明遵循党建规律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和目标取向。全面从严治党,是对党的建设规律特别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的执政规律的认识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规律性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遵循。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体现,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全面从严治党规律推进高校党建科学化,不断开创高校党建新局面,才能保证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徐伟悦[10](2020)在《依规治党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依规治党就是指中国共产党依照规章制度来治理党、建设党。这是近几年在党的建设方面出现的新概念,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和全面依法治国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从自身的标准建设出发,在当前的执政环境下经过科学理性的思考而形成的新认识。是建立在四个全面的基础之上,重点在提高领导水平、改善党内运作机制、优化党的执政理念、创新党的执政方式上的一种新思想、新理念。而在依规治党的新时期下,党的建设工作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就是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党员的党性修养水平较高,就能保证自身的纯洁性不受影响,保持党员的纯洁性成为全党的普遍现象就可以集中体现共产党的先进性。我们党对于党员的党性教育历来是高度重视的,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深刻表明,只有依靠党员坚强不屈的党性,我们党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勇往直前。党员的党性并非生来就有的,而是需要后天的培养,经过组织给予的理论熏陶和个人投入的实践磨砺而习得的。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的先锋模范,未来也将会是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是党的新鲜血液和后备力量。大学时期给年轻的学生党员提供了培养理论素养和政治觉悟的大好时机,利用这一阶段,可以帮助学生党员形成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更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高校学生党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党性教育,在现有的党性教育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结合了依规治党的新时代背景,强调了对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要把握好依法治国、依规治党这个根本要求,将学生党员锻造成恪守道德底线、不为利益所诱的钢铁战士。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将党性教育置于依规治党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有利于达成探索现有执政环境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规律的目标,另一方面为党性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指明了科学有效的实践路径。本文主要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采用了文献研究法,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相关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文献整理的方式,分析了目前依规治党与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相结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也明确了全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对依规治党和党性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奠定了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党性教育意义的阐明,分析了新时代新形势下学生党员党性教育需要把握的原则和教育的内容。第三部分,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对南京部分高校中学生党员这一特殊的群体进行了深度的调研和访谈工作。并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对他们在党性教育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解和探究。第四部分,通过数据的整理,研究发现目前在学生党员党性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从高校党组织、学生党员个人、社会家庭等多角度探寻问题背后的原因。第五部分,提出依规治党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改进方法,从高校阵地建设、学生党员自身动力、社会与家庭合力、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二、依靠工人阶级必须在“全”字上下功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依靠工人阶级必须在“全”字上下功夫(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之处 |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文化的概念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
2.2.1 历史背景 |
2.2.2 经济社会背景 |
2.2.3 国际背景 |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
5.1 文艺论 |
5.1.1 文艺的特性 |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
5.2 宗教论 |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
5.3 网络文化论 |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
8.1.1 文化交往 |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
9.3.1 理论意义 |
9.3.2 实践价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一)相关文献梳理 |
(二)学界研究内容及观点 |
(三)现有研究成果述评 |
三、主要内容与框架 |
(一)主要内容 |
(二)基本构架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部分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
一、相关概念 |
(一)乡村振兴战略 |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 |
(三)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系 |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 |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实意义 |
(一)从严治党:巩固党在乡村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二)凝聚力量: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
(三)夯实基础:加快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求 |
第二部分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 |
(一)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不充分 |
(二)基层党员干部发挥乡村振兴的先锋带头作用不够 |
(三)党内制度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有待严加落实 |
(四)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经济发展引领力有待增强 |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问题的成因 |
(一)农村传统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消除 |
(二)农村社会转型带来的冲击 |
(三)强农惠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
(四)农村人才资源流失严重 |
(五)农村基层党组织相应制度与机制建设缓慢 |
第三部分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路径 |
一、加强政治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
(一)坚定政治信仰,严肃政治生活 |
(二)强化政治领导,树立政治权威 |
(三)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 |
二、提升党建实力,赋能乡村振兴 |
(一)提升经济引领能力,促进集体发展 |
(二)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引领社会风尚 |
(三)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打牢为民根基 |
三、加强队伍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
(一)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 |
(二)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 |
(三)加强农村党员管理教育 |
四、健全制度体系,保障乡村振兴 |
(一)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 |
(二)健全监督考核机制 |
(三)健全激励关怀机制 |
(四)健全资源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主要原则 |
(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原则 |
(二)确保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原则 |
二、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摆在突出位置的多重必然 |
(一)摆在突出位置具有历史继承的必然性 |
(二)摆在突出位置具有实践推进的必然性 |
(三)摆在突出位置具有发展趋向的必然性 |
三、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推进路径 |
(一)厘清建设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问题体系 |
(二)运用建设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方法体系 |
(三)把握建设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内容体系 |
(四)做实建设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执行体系 |
(五)注重建设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效能体系 |
(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美好生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手稿》中美好生活思想的提出缘由 |
第一节 《手稿》中美好生活思想提出的现实原因 |
一、理性国家观与现实利益的矛盾 |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 |
第二节 《手稿》中美好生活思想的理论缘由 |
一、黑格尔异化思想的扬弃 |
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超越 |
三、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手稿》中美好生活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
一、私有制与分工造成的异化劳动 |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生活困境 |
第二节 美好生活的理想图景 |
一、客观条件:生命尺度的占有 |
二、主观要求:人的需要的满足 |
三、社会理想:人的关系的和谐构建 |
第三节 美好生活的实现途径 |
一、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 |
二、建立自由人联合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手稿》中美好生活思想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手稿》中美好生活思想的社会历史性 |
一、从现实社会困境分析美好生活 |
二、从生产劳动出发分析美好生活 |
第二节 《手稿》中美好生活思想的发展性 |
一、现实的人:美好生活的主体 |
二、劳动:美好生活的途径 |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美好生活的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手稿》中美好生活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财富公平分配 |
一、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
二、社会财富分配公平 |
第二节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 |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
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
第三节 提高文化软实力、满足精神文化生活 |
一、精神文化生活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关键 |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人民精神需求 |
第四节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五节 坚持生态自然观、生态发展观 |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 |
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个案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成果评述 |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创新 |
四、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概念解读 |
一、新时代 |
二、高新区 |
三、管理体制 |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
第二节 理论工具 |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
二、政府职能理论 |
三、治理理论 |
第三节 逻辑建构 |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
第三节 比照 |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
三、研究启示 |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因素分析 |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
一、功能优化 |
二、职能转变 |
三、权力重构 |
四、机构改革 |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
第一节 转型目标 |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
第二节 转型策略 |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
第三节 转型保障 |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概述 |
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相关概念阐释 |
2.1.1 中央单位 |
2.1.2 社会扶贫 |
2.1.3 定点扶贫 |
2.1.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 |
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重大意义 |
2.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 |
2.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组成部分 |
2.2.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扶持力度的举措 |
2.2.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帮扶单位贴近基层、了解民情的途径 |
2.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 |
2.3.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起步阶段 |
2.3.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展开阶段 |
2.3.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深化阶段 |
2.3.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完善阶段 |
第3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1.1 经典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
3.1.2 经典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 |
3.1.3 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2.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 |
3.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理论 |
3.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扶贫开发理论 |
第4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主要领域及案例 |
4.1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
4.1.1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由来 |
4.1.2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内容 |
4.1.3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典型案例 |
4.2 通过产业扶贫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
4.2.1 产业扶贫的由来 |
4.2.2 产业扶贫的内容 |
4.2.3 产业扶贫的典型案例 |
4.3 通过技能培训扶贫实现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 |
4.3.1 技能培训扶贫的由来 |
4.3.2 技能培训扶贫的内容 |
4.3.3 技能培训扶贫的典型案例 |
4.4 通过教育科技文化扶贫推进贫困地区文化教育发展 |
4.4.1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由来 |
4.4.2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内容 |
4.4.3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典型案例 |
4.5 通过健康扶贫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状况 |
4.5.1 健康扶贫的由来 |
4.5.2 健康扶贫的内容 |
4.5.3 健康扶贫的典型案例 |
4.6 通过网络扶贫拓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渠道 |
4.6.1 网络扶贫的由来 |
4.6.2 网络扶贫的内容 |
4.6.3 网络扶贫的典型案例 |
第5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 |
5.1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 |
5.1.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
5.1.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
5.2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 |
5.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
5.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
5.3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 |
5.3.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
5.3.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
5.4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 |
5.4.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
5.4.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
5.5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 |
5.5.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
5.5.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
第6章 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对策思考 |
6.1 中国农村反贫困目标瞄准的调整 |
6.1.1 相对贫困的涵义 |
6.1.2 相对贫困的特征 |
6.1.3 农村相对贫困成为贫困治理的重心 |
6.1.4 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现实路径 |
6.2 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 |
6.2.1 政策优势 |
6.2.2 资源优势 |
6.2.3 规划优势 |
6.2.4 人才优势 |
6.2.5 技术优势 |
6.3 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
6.3.1 党委领导机制 |
6.3.2 政府主导机制 |
6.3.3 群众参与机制 |
6.3.4 组织协调机制 |
6.3.5 资金投入机制 |
6.3.6 考核评价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遵循全面从严治党规律推进高校党建科学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
1.全面从严治党的最终目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2.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目标是把党建设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
3.全面从严治党的对象涵盖所有党组织和全体党员 |
4.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是遵循自身规律抓好贯彻落实 |
二、全面从严治党规律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遵循 |
1.全面从严治党顺应了新时代党担负历史重任的客观要求 |
2.全面从严治党彰显了当前党所处历史方位的理性判断 |
3.全面从严治党揭示了党解决自身突出问题的应对策略 |
4.全面从严治党科学总结了世界各国政党的执政规律 |
三、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规律推进高校党建科学化 |
1.以全面从严治党完善高校党建工作系统性 |
2.以全面从严治党提升高校党建工作预见性 |
3.以全面从严治党增强高校党建工作创造性 |
4.以全面从严治党强化高校党建工作实效性 |
(10)依规治党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依规治党的界定和理论分析 |
一、依规治党的概念 |
二、依规治党的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党性的内涵与表现 |
一、党性的内涵 |
二、党性的表现 |
第三节 党性教育的内涵与原则 |
一、党性教育的内涵 |
二、党性教育的原则 |
第四节 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意义与内容 |
一、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意义 |
二、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内容 |
第二章 依规治党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基本情况 |
一、调查目的和调查方式 |
二、问卷设计 |
三、问卷对象及样本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
一、部分高校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正 |
二、部分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理论知识有所欠缺 |
三、高校党性教育效果欠佳 |
第三章 依规治党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现有学生党员教育模式与实际需求存在落差 |
一、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模式落后 |
二、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管理考核体系不完备 |
三、高校专职从事党性教育的人员较少 |
第二节 社会客观存在的党性教育环境复杂化 |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诱发了理想信念的动摇 |
二、不良社会思潮的漫延腐蚀了学生党员的思想 |
三、新媒体的普及挑战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地位 |
第三节 学生党员不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党性教育 |
一、学生党员缺乏自我教育理念 |
二、学生党员对物质诱惑的抵抗能力较差 |
三、学生党员在党性教育中忽略了实践的帮助 |
第四章 依规治党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改进方法探究 |
第一节 高校应当起到党性教育熔炉作用,坚守教育主阵地 |
一、充分认识到高校是进行党性教育的主要阵地 |
二、党性教育应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去 |
第二节 高校学生党员需要提高自我能动性,不断加强党性教育 |
一、正确认识党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辩证关系 |
二、增强自我教育的主动意识和自觉意识 |
三、从当下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 |
第三节 社会与家庭可以形成党性教育合力,弘扬优秀中华文化 |
一、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增强文化底蕴 |
二、净化社会环境,发挥媒体宣传作用 |
三、构建良好家风,发挥家庭引导作用 |
第四节 党性教育应当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增强政治素养 |
一、认识到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
二、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
第五节 党性教育应当拓宽实践范围,在锻炼中加强教育效果 |
一、实践要有理论的科学指导 |
二、实践要有正确的方法和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四、依靠工人阶级必须在“全”字上下功夫(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中国共产党美好生活观研究[D]. 肖苏梅.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3]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哲学探究[D]. 武旭.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 王瑞东. 齐鲁工业大学, 2021
- [5]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J]. 刘吕红. 湖湘论坛, 2021(03)
- [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美好生活思想研究[D]. 李嘉媛.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D]. 刘洋. 苏州大学, 2021(07)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D]. 韩小伟. 吉林大学, 2020(03)
- [9]遵循全面从严治党规律推进高校党建科学化[J]. 朱洪波,马彦涛,任彧.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0(07)
- [10]依规治党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研究[D]. 徐伟悦.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标签: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炎黄文化; 领导理论; 制度理论; 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