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剂(论文文献综述)
胡梦媛,李雅颖,葛超荣,张迎迎,姚槐应[1](2021)在《禾本科植物联合固氮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文中研究表明氮是限制农业生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人工固氮技术的发展,氮肥的施用在提高作物产量、解决人类温饱问题的同时,导致了土壤板结、酸化、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N2O)等环境问题。与人工合成氨相比,生物固氮是一种绿色经济的固氮方式,其包括共生固氮和非共生(自生固氮及联合固氮)固氮,且每年固定的氮可占总固定量的50%以上。与共生固氮相比,非共生固氮存在范围广,如甘蔗、水稻、玉米和小麦等禾本科作物均能进行非共生固氮(联合固氮)。本文主要从禾本科植物的联合固氮菌种类及其作用机理、固氮活性及调控方式以及联合固氮菌的资源及应用3个方面进行综述,发现相比较共生固氮而言,联合固氮菌易受到土着微生物、氮素水平等环境因素影响,其研究难度更大,需要筛选纯化更多的联合固氮菌,为其固氮机制研究提供良好材料;氮、磷、钼、铁等肥料的适量添加可有效促进固氮菌的固氮效率;固氮菌不仅可以提高土壤固氮量,而且有利于植物根系激素调节,从而增加植物抗病抗逆能力,促进植物更健康的生长。本文最后对禾本科植物联合固氮的农艺管理措施及固氮菌剂的实际应用方面做了展望,以期为提高禾本科植物联合固氮效率及推动生物固氮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谢显秋[2](2021)在《固氮菌优势组合筛选及其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甘蔗不仅是广西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更是我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在甘蔗生产中大量化肥的施用,严重制约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固氮菌能有效促进土壤营养元素的循环转化。大量研究证实,内生固氮菌能定殖于植株根系及体内,并分泌有机酸等物质来活化土壤养分,改善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促进植物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研究内生固氮菌对土壤养分的活化和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对于改善蔗地土壤质量、提高甘蔗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4株固氮菌DX120E(Klebsiella variicola)、CA1(Bacillus mycoides)、WZS021(Streptomyces chartreusi)以及CN11(Pseudomonas mosselii)进行单一及组合处理蔗地土壤,以固氮模式菌株PAL5为对照,分析各菌株处理对土壤三大主要营养和有机酸含量的影响,并将筛选出的最优组合接种处理甘蔗进行桶栽试验,从对甘蔗的农艺性状、生理特性、土壤营养和酶活及茎叶的代谢组学分析等方面探讨处理菌株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菌株或组合对土壤养分具有活化作用,菌株处理后土壤的硝态氮、铵态氮、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及有机酸含量均上升,无机磷含量降低,且与空白对照差异性显着,但不同处理间差异性不同。隶属函数法筛选得到三个较优处理,分别是DX120E、CN11+DX120E和CA1+DX120E+WZS021。2.将筛选的三个组合以及PAL5回接两个甘蔗品种B8和ROC22的桶栽试验的结果表明,与未接种菌株的甘蔗相比,处理后两个甘蔗品种的株高、叶绿素含量、锤度及地上地下生物量均有所提高,但不同处理差异不同。两个甘蔗品种的生物量都以DX120E和PAL5处理的效果最好。PAL5处理对品种B8、ROC22的生物量提高效果最为显着,分别比对照提高2.16倍、0.60倍,DX120E处理效果次之,分别提高了1.86倍、0.39倍。接菌处理提高了两个甘蔗品种叶片的氮、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B8甘蔗品种叶片中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最高的为PAL5处理,较空白对照CK显着提高40.82%;ROC22品种,DX120E处理的NR活性显着高于对照,比对照提高1.12倍。两个甘蔗品种谷氨酰胺合成酶(GS)、蔗糖合成酶及蔗糖磷酸合成酶(SS,SPS)活性均在处理后60 d时最高。3.桶栽试验不同处理时期,土壤中的硝态氮、氨态氮、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含量增加,土壤酶的活性均显着提高,无机磷含量降低,与空白对照差异性显着,但不同处理间差异性不同。甘蔗品种B8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随着生长期的增加不断提高,品种ROC22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随着生长期的增加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随着生长期的增加,两个品种土壤中的氨态氮含量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水解氮、有效磷、无机磷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缓效钾含量呈先下降后平稳的趋势。菌株组合处理CA1+DX120E+WZS021对土壤氮磷钾的活化作用显着低于其他两个处理。4.利用LC-MS技术对DX120E接菌处理后的甘蔗茎叶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DX120E接菌处理后甘蔗叶片的差异代谢物种类和含量要高于茎,代谢差异物主要为氨基酸、含氮化合物、有机酸、糖类和碳水化合物等物质。接种DX120E后,甘蔗品种B8茎和叶片中差异代谢物普遍下调,甘蔗品种ROC22茎中差异代谢物普遍上调,叶片中差异代谢物普遍下调。差异代谢物热图分析表明,甘蔗品种B8的茎内有62种代谢物含量有明显差异,叶片中有115种;品种ROC22茎内有53种代谢物含量有明显差异,叶片中有101种。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氨基酸相关代谢通路,接菌后通过影响糖酵解和TCA循环促进了甘蔗的氮代谢和碳代谢。综上分析表明,接种菌株可以改善甘蔗根际土壤环境,促生菌DX120E能影响甘蔗氨基酸代谢通路,促进甘蔗的生长。本研究结果可为不同菌属内生固氮菌在甘蔗稳产增产、化肥减量增效栽培中的应用和揭示内生固氮菌对甘蔗的促生机制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李可可,陈腊,米国华,胡栋,隋新华,陈文新[3](2021)在《微生物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从促生、生防、抗非生物胁迫的角度,总结微生物肥在玉米上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不同类型微生物肥料对玉米生长、产量、子粒品质、抗病性、抗逆性及节肥潜力上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微生物肥料增加了玉米产量,增产幅度为1.3%~39.7%。利用微生物肥料可能减少15%~30%的化肥用量。建议针对土壤类型、气候条件以及不同玉米品种等,筛选高效的微生物肥料或菌株,优化微生物肥料生产设备工艺,并加强微生物生态适应性基础研究。
王宝杰[4](2021)在《内蒙古草原葱属植物根际土壤功能菌筛选及其对燕麦的促生作用》文中指出内蒙古草原植物资源丰富,野生葱属植物作为草原群落的伴生物种,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功能,而且兼有观赏及食用、饲用和药用价值,同时具有良好的抗逆特性。功能菌是指一类功能各异的有效微生物,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影响宿主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和抗病能力。本文以内蒙古草原群落中野生葱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分离鉴定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筛选具有固氮、溶磷、解钾能力的功能菌株和高效菌株,并探究优良菌株对燕麦幼苗的促生作用。获得了以下结果:(1)葱属植物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酶活性范围分别是:p H为5.97-8.16;硝态氮3.85-14.02 mg/kg;氨态氮5.55-20.60 mg/kg;有效钾30.66-91.05 mg/kg;速效磷20.06-39.22 mg/kg;脲酶99.44-1605.25μg/d/g;蔗糖酶25.31-139.48μg/d/g;过氧化氢酶27.40-68.45μmol/d/g;FDA水解酶5.19-54.17μmol/d/g;碱性磷酸酶含量1.25-30.87μmol/d/g;中性磷酸酶1.69-28.18μmol/d/g,不同根际土壤样本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均表现出显着差异性(P<0.05)。(2)7种野生葱属植物根际40份土壤样本中,初步筛选到599株功能菌,根据形态学合并相同菌株后得到39株固氮菌、59株有机溶磷菌、58株无机溶磷菌和22株解钾细菌。(3)菌株复筛结果显示:39株固氮菌固氮能力范围为3.22-12.26 mg/L,菌株GN-17的固氮能力最强,菌株GN-21的固氮能力最弱;59株有机溶磷菌的溶磷能力范围为4.62-75.45 mg/L,溶有机磷能力最强的是菌株R1P-14,最弱的是菌株R1P-39;58株无机溶磷菌的溶磷能力范围为6.15-92.71 mg/L,溶无机磷能力最强的是菌株R2P-34,菌株R2P-33的溶无机磷能力最弱;22株解钾菌可溶性钾含量的范围在35.55 mg/L-87.26 mg/L之间,其中解钾能力最强的是菌株JK-11,解钾率为10.74%,解钾能力最弱的是编号为JK-5的菌株,解钾率仅为0.39%。(4)优良功能菌株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最终鉴定到1属11种,其中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8株,阿氏芽孢杆菌(B.aryabhattai)6株,弯曲芽胞杆菌(B.flexus)4株,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3株,蜡状芽胞杆菌(B.cereus)4株,环状芽孢杆菌(B.circulan)4株,庆盛芽孢杆菌(B.qingshengii)3株,维德曼芽孢杆菌(B.wiedmannii)3株,苏云金芽孢杆菌(B.thuringiensi)3株,嗜热溶蛋白芽孢杆菌(B.thermoproteolyticus)4株,同温层芽孢杆菌(B.stratosphericus)4株。(5)选择具降解纤维素能力的有机溶磷菌R1P-18、无机溶磷菌R2P-24,固氮能力最强的菌株GN-17和解钾能力最强的菌株JK-11这4株优良功能菌株接种于燕麦幼苗。结果显示,不同接种方式均显着提高了燕麦幼苗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燕麦幼苗IAA含量和根系活力(P<0.05),说明4株功能菌对燕麦幼苗具有促生作用。综上所述,内蒙古草原野生葱属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资源丰富,其中存在较多具有促生潜力的优良功能菌株,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为研制高效菌剂和微生物肥料的开发提供菌种资源和理论依据,为内蒙古草原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奠定了研究基础。
李美[5](2021)在《溶磷菌筛选及对小麦、玉米促生长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微生物肥料是由一种或数种能固氮、溶磷、解钾等有益微生物制备而成的菌剂,借助其生命活动令农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用,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和提高产量。其中溶磷微生物能将土壤中的难溶性磷转化为可溶性磷,提高土壤磷素水平,促进植物生长。本文从玉米作物根际土壤中共分离筛选出4株高效溶磷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了溶磷特性、产IAA能力、解钾能力、固氮能力等促生生物学特性研究,再将4株溶磷菌进行不同组合及与自制腐熟有机肥复配制成相应溶磷菌生物有机肥,研究其对小麦和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蒙金娜有机磷培养基从玉米作物根际土壤共分离筛选出12株具有明显溶磷透明圈细菌,通过摇瓶培养测定菌株对有机磷卵磷脂的溶解效果,发现12株菌均能溶解卵磷脂,其中菌株JD6水溶性磷含量达4.25 mg/L。在测定产IAA能力,发现菌株JD6的IAA产量达8.13 mg/L。最终筛选出4株综合效果较好的溶磷菌株,分别是JD6、JD7、J102、B-6。(2)通过对4株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革兰氏染色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得到菌株JD6为栖稻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ryzihabitans),JD7为浅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luteola),J102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6为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研究了4株菌对多种难溶性磷源包括磷酸钙、植酸钙的溶解效果,发现这4株菌均能溶解磷酸钙和植酸钙,JD6在10.0g/L的蒙金娜无机磷液体培养基中溶磷量最大,水溶性磷含量达395.70 mg/L;B-6在2.0 g/L植酸钙液体培养基中溶磷量最大,水溶性磷含量达179.60 mg/L。此外,4株菌均兼具解钾和固氮能力,且无拮抗作用,可混合培养。(3)将实验室筛选并保存的纤维素降解菌海内氏芽孢杆菌(Bacillus haynesii)R-1,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CK-2及链霉菌(Streptomyces sp.)C-1用于牛粪和小麦秸秆混合物的好氧堆肥强化试验。以不接种任何菌剂的堆肥处理为空白对照CK组;接种R-1菌剂的堆肥处理为A组;接种菌剂R-1和CK-2菌剂的堆肥处理为B组,接种菌剂R-1、CK-2和C-1菌剂的堆肥处理为C组。牛粪与秸秆以3:1质量比混合,初始C/N比为25。在40天的好氧发酵过程中,发现C组堆肥处理效果最好,最早达到55℃,且在55℃以上的高温持续时间长达11天,种子发芽指数达112.96%,达到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其堆肥发酵效果依次为:C组>B组>A组>CK组。(4)将栖稻假单胞菌JD6、浅黄假单胞菌JD7、巨大芽孢杆菌J102、鲍曼不动杆菌B-6的发酵液分别进行10倍和100倍稀释后用于小麦种子萌发实验,结果发现菌株浓度均为1.0×107cfu/m L的JD6、JD7处理组,菌株浓度均为1.0×108cfu/m L的J102、B-6处理组对小麦种子促萌发效果最好。再将JD6、JD7、J102、B-6发酵液以最佳浓度等体积比进行不同组合用于小麦种子催芽实验。结果发现JD7+J102+B-6、JD6+J102+B-6、JD7+JD6+J102+B-6处理对小麦种子催芽效果较好,其中JD6+J102+B-6处理组的效果最显着,其种子发芽率、芽长、根长、根数较对照增幅分别为22.39%、49.36%、194.50%和47.28%。(5)将JD7+J102+B-6、JD6+J102+B-6、JD7+JD6+J102+B-6溶磷组合用于小麦盆栽实验,结果表明JD7+JD6+J102+B-6处理组能显着促进小麦幼苗的生长和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与水空和缺磷处理相比,株高分别增加了24.87%和22.60%,与水空和完全营养液处理比较,根长分别增加了19.96%和42.33%,均达到了显着差异水平(P<0.05)。与水空、缺磷营养液和完全营养液组相比,地上部干重分别增加了6.57%、36.45%和0.23%,地下部干重分别增加了85.27%、51.79%和44.83%,其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27.17%、53.49%和22.90%。(6)将栖稻假单胞菌JD6、浅黄假单胞菌JD7、巨大芽孢杆菌J102、鲍曼不动杆菌B-6发酵液以最佳浓度等体积比进行不同组合用于玉米种子催芽实验。发现B-6和JD6处理组对玉米种子萌发效果最好,其中JD6处理组玉米种子发芽率、芽长、根长、根数较对照增幅分别为10.82%、90.01%、7.78%和15.11%。B-6处理组对玉米种子催芽效果显着,种子发芽率、芽长、根长、根数较对照组增幅分别为10.61%、111.61%、18.35%和15.36%,其中根长和芽长与其它实验处理相比,差异显着(P<0.05)。(7)将鲍曼不动杆菌B-6和栖稻假单胞菌JD6分别与自制腐熟有机肥进行复配,制得溶磷菌生物有机肥,进行玉米盆栽实验,发现其均能促进玉米生长。其中菌株B-6和有机肥复配的处理组促进效果最为显着,其玉米株高、叶长、一级侧根数、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土壤速效磷含量较机肥单独处理组分别增加12.27%、13.09%、6.29%、38.56%、8.84%和13.58%;较完全营养液处理组分别增加5.97%、3.31%、34.51%、40.89%、22.37%和54.43%;较缺磷营养液处理组分别增加15.95%、13.66%、46.15%、66.31%、34.99和81.76%;较水空处理组分别增加10.28%、18.94%、25.62%、52.55%、9.27%和101.29%。不同处理组促生长效果依次为:B-6菌+有机肥>JD6菌+有机肥>有机肥>完全营养液>水空>缺磷营养液。
黄涛[6](2020)在《玉米根际促生细菌的筛选及其促生机理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PGPR自从被人们认识以来,学者们就对其对植物的促进作用机理十分感兴趣。如今,国内外工作者对于PGPR的作用机制已进行了诸多研究,现认为PGPR的促生机制包括固氮、溶磷、解钾、分泌激素以及生防作用等。由于影响根际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植物的种类,同时根际微生物对于植物的种类也具有专一性,所以为了筛选出来更适宜玉米根际环境PGPR,从玉米根际土壤中筛选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从玉米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出可以有效促进玉米生长的优良PGPR,为以后制作微生物肥料提供优良菌株。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菌株的固氮、溶磷、解钾特性进行分析筛选。从111株菌株中筛选出40株具有固氮能力的菌株,对各菌株的固氮酶活性进行定量分析,证实筛选的40株菌均具有固氮酶活性;对筛选得到的40株固氮菌进行溶磷能力测定,最终筛选出11株溶无机磷菌株和12株溶有机磷菌株;对筛选得到的40株固氮菌进行解钾能力测定筛得8株具有解钾能力的菌株。结合各菌株固氮、溶磷、解钾能力,筛选出能力较为优秀的18株菌株。(2)对筛选出的18株菌株分泌生长素(IAA)能力进行测定。其中,可分泌IAA的有16株,占总数的88.9%。其中Microbacterium D1-14的分泌IAA能力最强,上清中IAA含量为32.8 mg/L,显着高于其他处理。(3)对筛选得到的40株固氮菌进行分泌铁载体能力测定。根据MKB-CAS双层平板实验,筛选出12株具有分泌铁载体能力的菌株,进一步对其铁载体活性(Sideropphore Units,SU)进行测定后,发现Atlantibacter D1-17上清中的铁载体活性最高,为33.21%,显着高于其他菌株。(4)对筛选得到的40株固氮菌进行病原菌拮抗实验。使用对峙平板法,测定不同菌株对禾谷镰刀(Fusarium graminearum)、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黄色镰孢(Fusarium culmorum)、层出镰刀(Fusarium proliferatum)四种病原菌的拮抗能力。最终筛选出六株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Burkholderia D4-10和Arthrobacter D4-36可以同时拮抗禾谷镰刀、轮枝镰孢、层出镰刀。(5)结合以上实验结果,筛选出18株菌株。使用游动平板法对这18株菌株进行趋化运动性测定,结果显示Pantoea D1-28在0.4%模拟的半固体表面中运动距离最远,其次为Bacillus F、Bordetella D4-15、Variovorax D4-24。(6)对上述18株细菌的产生物膜能力进行测定,最终筛得Streptomyces Z3-46、Burkholderia D4-10、Staphylococcus D2-23、Paraburkholderia D2-1、Arthrobacter D4-36 5株具有较强产生生物膜能力的菌株,其中Paraburkholderia D2-1、Burkholderia D4-10、Streptomyces Z3-46 3株产生物膜能力突出。(7)综合菌株的促生、生防、定殖潜力后,我们筛选出9株细菌进行盆栽实验。经Pantoea D1-28菌液处理过的幼苗株高最高,为16.6cm,相比对照组增加7.10%;使用Bacillus F、Paraburkholderia D2-1处理的幼苗,株高相较对照组增加了5.4%、3.1%。Bacillus F处理组相比对照组,在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方面分别增加41.6%、30.4%、20.1%,且总根长显着高于对照组;Paraburkholderia D2-1处理组,相较对照组提高8.3%、15.6%、23.4%;Burkholderia D4-10处理组提高15.1%、8.9%、2.6%。
兰晓君[7](2020)在《六种甘肃乡土草根际促生菌资源筛选、评价及促生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土壤是生命之本、农业之基,国内耕地土壤退化的严峻程度,已经严重威胁到国家农业和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大省,甘肃同样面临着化肥和农药不当使用带来的土壤退化、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安全等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之一就是用生物菌肥替代一定比例的化肥和农药,改良土壤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和确保农产品安全。生物菌肥研发的基础是获取丰富多样的促生菌资源,促生菌资源是生物资源之一,是国家资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省地域内有高原、河谷、山地、冰川、森林、草原和荒漠,地质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孕育着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乡土草作为本地优势植物,既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也为农牧业生产提供产品和原材料。在乡土草根际栖息着大量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微生物,是天然的菌种资源宝库,亟待研究人员探索、研究、保护和利用。本研究以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洽草(Koeleria cristata)、当归(Angelica sinensis)、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和沙葱(Allium mongolicum)6种甘肃特色乡土草根际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植物根际促生菌;通过溶磷、固氮、分泌IAA和生防等促生特性的研究,筛选优良的植物根际促生菌,并对促生特性优良的菌株进行鉴定和保藏;通过根瘤菌回接实验、共生固氮基因克隆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研究根瘤菌与红豆草的共生固氮机理,通过检测不同p H条件下菌株分泌有机酸种类和含量及溶磷菌pqq C基因的表达研究溶磷机理,通过检测6株生防芽孢杆菌的抑菌谱及克隆其脂肽基因来探究芽孢杆菌生防机理。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固氮菌中,分离自沙葱根际的菌株MSN-1、MSN-4和MSN-6固氮酶活性最高,分别是57.07、60.82和64.41nmol C2H4·h-1m L-1,显着优于分离自其它植物根际的44株固氮菌(p<0.01);分离自红豆草根瘤的菌株LD-1,回接后根瘤固氮酶活性是6.42umol C2H4·g-1·h-1,菌株HD-4能与红豆草结瘤但根瘤并没有检测出固氮酶活性。溶磷菌中,16株菌溶解无机磷能力优良,溶磷量224.69~420.33μg/m L,其中菌株LHP-1分离自红豆草根际,菌株TZP-2、TZP-3、TZP-7、TZP-8和TZP-12分离自珠芽蓼根际,菌株TQP-1、TQP-2和TQP3分离自洽草根际,菌株MDP-4、MDP-7和MDP-8分离自当归根际,WQP-1、WQP-5、WQP-6和WQP-7分离自羌活根际;溶解有机磷能力优良的菌株(溶磷指数>200%)有24株,其中分离自羌活根际的菌株WQM-11和WQM-13最为优良,溶磷指数分别达到411%和434%;分泌IAA能力优良的菌株是分离自羌活根际的TQP-3和沙葱根际的MSN-6,分泌IAA的量分别达到26.17和27.67μg/ml,与其它分泌IAA的菌株相比差异显着(p<0.01)。(2)优良根际促生菌鉴定结果为:3株固氮酶活性最高的固氮菌鉴定结果是苜蓿剑菌(Ensifer meliloti);与红豆草结瘤固氮的菌株LD-1鉴定为杨凌根瘤菌(Rhizobium.yanglingense),结瘤不固氮的菌株HD-4鉴定为刺槐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robiniae);16株溶解无机磷能力优良的菌株鉴定分别属于地中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diterranea)、格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grimontii)、猴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imiae)、油菜假单胞菌(Pseudomonas brassicacearum)、Pseudomonas laurylsulfatiphila、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Pseudomonas thivervalensis和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溶解有机磷最优良的两株菌WQM-11和WQM-13经鉴定均属于Falsirhodobacter deserti;分泌IAA突出的菌株MSN-6和TQP-3分别被鉴定为苜蓿剑菌(Ensifer meliloti)和未定种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6株生防菌鉴定分别属于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高山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暹罗芽胞杆菌(Bacillus siamensis)。(3)12株根瘤菌与红豆草回接实验结果显示:杨凌根瘤菌LD-1与红豆草结瘤固氮,刺槐中慢生根瘤菌HD-4与红豆草结瘤不固氮,其余10株根瘤菌与红豆草不结瘤;结瘤因子基因(nod A、nod B、nod C和nod D)与固氮酶结构基因(nif H、nif D和nif K)克隆结果显示:杨凌根瘤菌LD-1具有全部的结瘤因子和固氮酶基因,刺槐中慢生根瘤菌HD-4克隆出完整的结瘤基因,但固氮酶基因缺乏nif D,其余10株根瘤菌没有克隆出任何结瘤基因和固氮酶基因,因此结瘤因子基因与固氮酶结构基因的完整性是确保根瘤菌与红豆草共生固氮的分子遗传学基础;杨凌根瘤菌LD-1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分析显示92.3%的共生与固氮基因(包括结瘤因子和固氮酶基因)位于质粒4上,质粒4是杨凌根瘤菌LD-1的共生质粒。(4)13种假单胞菌(Pseudomonas graminis、Pseudomonas putida、Pseudomonas simiae、Pseudomonas mandelii、Pseudomonas chlororaphis、Pseudomonas arsenicoxydans、Pseudomonas grimontii、Pseudomonas mediterranea、Pseudomonas thivervalensis、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Pseudomonas antarctica、Pseudomonas helmanticensis和Pseudomonas paralactis)和1种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通过分泌葡萄糖酸、草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或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溶解无机磷酸盐;12种假单胞菌(Pseudomonas graminis、Pseudomonas putida、Pseudomonas simiae、Pseudomonas mandelii、Pseudomonas chlororaphis、Pseudomonas arsenicoxydans、Pseudomonas grimontii、Pseudomonas mediterranea、Pseudomonas thivervalensis、Pseudomonas antarctica、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和Pseudomonas helmanticensis)有机酸分泌量和pqq C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着培养液p H值的降低而增加,p H下降期间pqq C基因表达表现为上调。(5)抑菌实验表明:6株生防芽孢杆菌均对小麦长蠕孢B1、茄链格孢B2、尖孢镰刀菌B3、立枯丝核菌B4、油菜菌核菌B5和玉米小斑病菌B6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萎缩芽孢杆菌TZF1还具有拮抗钙果冠瘿病原细菌Rhizobium radiobacter BJ-2的作用。萎缩芽孢杆菌TZF1对6种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在64%以上,对其中尖孢镰刀菌B3、立枯丝核菌B4和油菜菌核菌B5的抑菌率显着优于其它5株生防菌(p<0.01)。脂肽基因克隆显示:6株生防芽孢杆菌均克隆出伊枯草菌素基因,表面活性素基因只有萎缩芽孢杆菌TZF1被克隆出,萎缩芽孢杆菌TZF1和枯草芽孢杆菌TQF1克隆出了溶杆菌素D基因,所有6株生防芽孢杆菌都没有克隆出丰原素基因。上述结果表明携载伊枯草菌素基因是6株生防芽孢杆菌拮抗6种病原真菌的分子遗传学基础,表面活性素基因是萎缩芽孢杆菌TZF1拮抗病原细菌放射根瘤菌BJ-2的分子遗传学原因。
杨晓玫[8](2020)在《珠芽蓼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比较基因组及其功能基因研究》文中指出微生物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之一,是地球上最大的、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生物资源,蕴藏着巨大的产业价值。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微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已经成为全球生物资源竞争的战略重点。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作为微生物资源的主要分支,在我国微生物资源利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充分合理的利用亦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关于PGPR的研究多数主要集中在菌株分离筛选生物学性能方面,而在分子机理方面研究略少,因此深入研究PGPR菌株的促生机理、代谢调控及控制促生作用的基因,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揭示PGPR的促生机理,深入挖掘内在促生基因,掌握促生的分子机制,促进PGPR的分子生物方法研究,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利用PGPR菌株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本研究以课题组前期研究促生特性突出的一株优良植物根际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为研究对象,在课题组全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和同属菌株(参比菌株六株)比较基因组学的持家基因和差异基因,预测基因组中可能存在功能相似的功能基因,研究菌株固氮溶磷特性相关的基因,确定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和主要代谢产物,为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和同属参比菌株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表明:Bacillus mycoides Gnyt1菌株基因组序列的总长度为5,597,907bp,GC含量为35.57%,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792.17 bp,在进化关系方面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与芽孢杆菌菌株AH621(CM000719.1)和AH603(CM000737.1)16Sr DNA同源性比对中有95%的同源性,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和参比菌株之间的共线性较低,说明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基因组相比同属之间发生重新排列,差异较大有继续研究的潜能。不同菌株的基因组成不同,均有基因特异性,其中固氮和溶磷相关的功能基因与基因蛋白酶的调节、色素、不同的分泌系统有关。(2)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基于Mauve的菌株基因家族分析,共有3322个相同基因,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中有515个特异性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Bacillus mycoides AH621菌株与Bacillus mycoides Gnyt1菌株在基因功能与组成表达方面进化较近,可预测出表达性状一致的功能基因,可能有相同的调控机制、功能相同的持家基因。(3)根据已获得固氮的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克隆出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中的5个固氮基因(nif D,nif R,nif S,nif U和nif Ux),分别双酶切连接表达载体p BI121,命名为p BI-nif D,p BI-nif R,p BI-nif S,p BI-nif U和p BI-nif Ux,生物信息学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克隆出的固氮基因接近根瘤菌。菌株固氮酶活性测定验证了克隆出的固氮基因均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5个重组固氮菌株均具有固氮能力。(4)根据已获得溶磷的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克隆出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中的4个溶磷基因(pqq A,pqq B,pqq C和pqq E),分别双酶切连接表达载体p BI121,命名为p BI-pqq A,p BI-pqq B,p BI-pqq C和p BI-pqq E,生物信息学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克隆出的溶磷基因均接近溶磷家族蛋白组的聚类。菌株有机酸含量的测定验证了克隆出的溶磷基因均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4个重组溶磷菌株均具有溶磷能力。(5)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全基因组信息和与铁载体相关的功能基因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与铁载体分泌相关的基因GYT1和基因GYT2主要存在于Porphyrin metabolism(卟啉代谢)途径中,主要与细胞内铁的运输代谢有关,基因的产物均与铁的螯合、转运有关,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6)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固氮基因不同培养时间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趋势不一致,固氮基因重组菌株p BI-nif D、p BI-nif R、p BI-nif U和p BI-nif Ux在培养时间4h时基因的表达量相对于其他培养时间呈明显的最高表达趋势,显着高于对照(P<0.05),分别是对照的2.4倍、4.3倍、4.9倍和4.5倍,而固氮基因重组菌株p BI121-nif S在培养时间12h时基因的表达量相对于其他培养时间呈明显的最高表达趋势,显着高于对照(P<0.05),是对照的2.4倍。固氮基因nif U为表达水平最高的基因。(7)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溶磷基因不同培养时间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逐渐减弱,溶磷基因重组菌株p BI-pqq A、p BI-pqq B、p BI-pqq C和p BI-pqq E在培养时间4h时基因的表达量相对于其他培养时间均呈明显的最高表达趋势,显着高于对照(P<0.05),为基因表达的最高水平,分别是对照的4.25倍、1.78倍、1.7倍、4.2倍。其中菌株p BI-pqq A和p BI-pqq E溶磷基因表达的相对表达量最高,菌株p BI-pqq C溶磷基因表达的相对表达量最低。溶磷基因pqq A为表达水平最高的基因。(8)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的固氮重组菌株和溶磷重组菌株基因的靶向代谢产物分析表明:重组固氮菌株p BI-nif U分泌的代谢物主要为柠檬酸、异柠檬酸、苹果酸、泛酸、琥珀酸和乳酸,重组溶磷菌株p BI-pqq A分泌的代谢物主要为泛酸、琥珀酸、苹果酸、柠檬酸和乳酸。
黄文茂[9](2020)在《PGPR复合菌剂的制备及对辣椒的田间促生研究》文中认为辣椒是贵州的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居全国之首;大量施用化肥虽可提高产量,但也导致了农业污染,利用微生物肥料部分替代化肥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植物根际促生菌是从植物根际分离、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及提高植物抗性的一类细菌。基于根际促生菌的微生物肥料可通过固氮、溶磷、解钾、分泌植物激素等方式促进植物生长。本文以Pseudomonas putida HGD3、Bacillus velezensis HP9、Burkholderia cepacian P10、Bacillus flexus HGD12等4株茶树根际促生菌为研究菌株,通过构建复合菌剂的发酵体系,对辣椒进行田间接种实验,探讨PGPR复合菌剂对辣椒的促生效应及促生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利用不同组合的复合菌进行辣椒幼苗的盆栽实验,发现4株菌制备的复合菌剂促生效果显着,确定了辣椒复合菌剂的组成。通过4株菌的生长曲线确定了复合菌发酵的接种顺序为:接种P10菌株5 h后接入HP9、再间隔2 h后同时接种HGD3和HGD12;利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优化了培养基配方,即:蔗糖18.65 g,酵母浸出物12.53 g,Na2HPO44.0 g,Na H2PO42.0 g,Mg SO40.5 g,Ca Cl20.2 g,蒸馏水1000 m L;利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曲面法获得最佳的发酵条件为:温度29.7°C,培养基p H值7.045,接种比为3.19%,装液量为50 m L/250m L。对2种复合菌剂进行盆栽实验促生评价,结果发现,利用复合发酵制备的菌剂显着地促进了辣椒株高、根重、鲜重及叶绿素含量的增加,较单菌混合菌剂组分别提高了8.01%、50.22%、43.66%和6.94%。利用复合菌剂进行辣椒的田间促生研究,分别设置了100%化肥+PGPR复合菌剂组、80%化肥+PGPR复合菌剂组等2个处理及100%化肥对照组,综合评价了PGPR复合菌剂配施对2个品种辣椒生长发育、结实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发现,相较于100%化肥对照组,艳椒425及遵辣9号等2个品种菌剂处理组的株高及茎粗在坐果期及盛果期均有不同程度增长;艳椒425的单株挂果数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2.17%和52.55%、单株产量提高34.14%和38.76%;遵辣9号的单株挂果数分别提高14.82%和7.24%,单株产量提高了28.74%和22.10%,且遵辣9号的单果重明显增加。显然,PGPR复合菌剂的配施均显着促进了辣椒的生长和产量提高,减量20%化肥时对艳椒425的增产效果更明显。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PGPR复合菌剂处理后,微生物总量和细菌数量显着提高、真菌数量显着降低,盛果期放线菌数量显着提高;溶磷、解钾及固氮菌等功能菌群的数量总体上升,增幅不一致。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表明,PGPR复合菌剂的配施改善了遵辣9号根际土壤细菌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提高了根际土壤芽孢杆菌目、伯克霍尔德氏菌目、鞘氨醇杆菌目等的相对丰度。Pearson指数表明,辣椒产量和单果重与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度正相关。此外,进行了复合菌系颗粒剂型的初步研究,以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SA)为主要材料进行包埋试验,考察了包埋剂不同浓度及配比对颗粒菌剂基本指标的影响,确定了包埋材料的组成为2%PVA-3%SA-4%Si O2-0.3%Ca CO3,该配比所制得颗粒菌剂成球性、机械强度较好,包埋率最高,且活菌持续释放能力稳定;以泥炭为主要材料制备了固体剂型,配方为泥炭250 g-1%SA溶液73 m L,此条件下固体菌剂的储存稳定性较好,为下一步复合菌剂微生物肥料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路晓培[10](2020)在《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马铃薯快繁苗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快繁是马铃薯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繁殖手段。但是,快繁需反复的继代培养,常引起快繁苗的生长速度的降低、生长节点数的减少以及根系不发达和茎细弱等问题。这使得快繁苗继代繁殖周期延长,扩繁数量和移栽后成活率的降低,最终使得原原种微型薯产量低、生产成本增加。植物根际促生菌定殖于植物根际系统,可以刺激植物生长,缓解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增加产量,在植物快繁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接种微生物对马铃薯快繁苗生长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目前尚较缺乏。本研究采集内蒙古武川马铃薯根际土和凉城植物柠条根际土,采用基于选择性培养基、以涂布划线方法进行根际细菌的分离培养,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分离得到菌株进行初步的分类鉴定;将菌株分别接种于组培瓶及移栽培养的马铃薯苗,观测对马铃薯苗生长的影响;选择分别对马铃薯快繁苗节点数、茎粗和根长促进效果最显着的10株菌,以分光光度法等技术分析10株菌促生特性,并采用逐一剔除法进行复合菌剂的构建。主要的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共分离获得134株细菌,它们分属于34个菌属,芽孢杆菌属数量最多,占所有菌株的22.31%。其中,通过无机磷培养基分离得到的菌株共93株,包含了 25个菌属,链霉菌属、芽孢杆菌属和节杆菌属为优势菌属,分别占解无机磷菌株的22.58%、20.43%、9.68%;固氮培养基分离得到29株菌,包含了 15个菌属,根瘤菌属为第一优势菌属,占固氮菌的27.59%;有机磷培养基分离得到12株菌,包含了 4菌属,芽孢杆菌属为第一优势菌属,占解有机磷菌株的58.33%。2.单菌对组培马铃薯快繁苗生长的影响:完成了 70株菌的接种分析;其中48株菌相比不接菌的对照的株高提高了 0.3%-32.69%,39株菌使根长增加了1.04%-49.48%,51株菌使节点数提高了 1%-34.75%,46株菌使茎粗增加0.9%-33.33%,42株菌使根干重增加了 3.75%-397.31%,36株菌使茎干重提高了 6.67%-66.67%;17株菌对株高、根长、节点数、茎粗、根干重和茎干重均有促进作用。3.单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的影响:完成了 70株菌的接种分析;其中51株菌相比不接菌的对照的株高提高了 0.43%--54.28%,44株菌使节点数增加了1.62%-57.31%,20株菌使根干重提高了 2.65%-105.3%,59株菌使茎干重增加了 0.88%-186.73%,36株菌使种薯数量增加了 20%-60%,44株菌使单颗种薯平均重量增加了 1.62%-198.87%;5株菌对株高、节点数、根干重、茎干重、种薯数量和单颗种薯平均重量增加均有促进作用;39株菌对种薯数量和重量增加有促进作用。4.菌株促生特性:10株菌均具有产铁载体和产IAA的能力,相关能力最强的分别是菌株MP16(培养后菌液中IAA浓度可达26.75 mg/L)和W39(橙色晕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D/d为2.53);菌株T1、T2、N20、L3、L2和MP16均具有固氮和解无机、有机磷潜力,其中T2、L3、L2和MP16还具有产ACC脱氨酶的能力;T1、T4、N2-1、L3和MP16还具有产NH3的能力。5.复合菌对马铃薯快繁苗的影响:综合10株菌不同组合方式对快繁苗生长指标的影响,初步得出一个由6株菌(T1、T2、N2-1、N20、L3和L2)构成的优势复合菌菌剂。
二、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剂(论文提纲范文)
(2)固氮菌优势组合筛选及其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1.前言 |
1.1 甘蔗生产中化肥的施用 |
1.2 植物内生固氮菌 |
1.3 植物内生固氮菌的研究进展 |
1.3.1 内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 |
1.3.2 内生固氮菌促生作用及土壤活化作用 |
1.3.3 内生固氮菌回接甘蔗的研究 |
1.4 植物代谢组学发展和应用 |
1.5 微生物菌肥前景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土壤 |
2.1.3 种植材料 |
2.1.4 代谢组学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供试菌株组合 |
2.2.2 桶栽试验 |
2.3 试验方法 |
2.3.1 供试菌株的活化与制备 |
2.3.2 菌株组合对土壤的处理 |
2.3.3 甘蔗种植及接菌处理 |
2.3.4 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 |
2.3.5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
2.3.6 甘蔗农艺性状测定 |
2.3.7 甘蔗氮、糖代谢相关酶活测定 |
2.3.8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 |
2.3.9 代谢物样品提取方法 |
2.3.10 样品色谱质谱采集条件 |
2.3.11 数据分析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3.1 较优促生菌株组合的筛选 |
3.1.1 不同接菌处理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
3.1.2 不同处理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
3.1.3 不同处理对土壤钾素的影响 |
3.1.4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3.1.5 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和有机酸影响的隶属函数分析 |
3.2 菌株对甘蔗生长和代谢相关酶活的影响 |
3.2.1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株高的影响 |
3.2.2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茎径的影响 |
3.2.3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4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生物量的影响 |
3.2.5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锤度的影响 |
3.2.6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3.2.7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2.8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9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3 桶栽试验接菌处理对甘蔗土壤养分、土壤酶活的影响 |
3.3.1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土壤氮素的影响 |
3.3.2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土壤磷素的影响 |
3.3.3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土壤钾素的影响 |
3.3.4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土壤酶活的影响 |
3.4 DX120E处理甘蔗茎叶代谢组学分析 |
3.4.1 甘蔗茎的代谢组学分析 |
3.4.1.1 茎样品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3.4.1.2 茎代谢物主成分分析 |
3.4.1.3 茎差异代谢物筛选 |
3.4.1.4 接菌处理后茎差异代谢物功能分类 |
3.4.1.5 茎差异代谢物聚类热图分析 |
3.4.1.6 茎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 |
3.4.2 甘蔗叶片的代谢组学分析 |
3.4.2.1 叶样品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3.4.2.2 叶代谢物主成分分析 |
3.4.2.3 叶差异代谢物筛选 |
3.4.2.4 接菌处理后叶片差异代谢物功能分类 |
3.4.2.5 叶片差异代谢物聚类热图分析 |
3.4.2.6 叶片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 |
4.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接种固氮菌对甘蔗的生长和代谢相关酶活的影响 |
4.1.2 接种固氮菌对甘蔗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的影响 |
4.1.3 接种DX120E菌株对甘蔗茎叶代谢物的影响 |
4.1.4 接种固氮菌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分析 |
4.2 结论 |
4.3 论文创新点 |
4.4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微生物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生物肥料概述 |
2 微生物肥料类型及其在玉米生产中发挥的作用 |
2.1 不同种类微生物肥料对玉米的促生作用 |
2.1.1 固氮菌剂 |
2.1.2 溶磷菌剂 |
2.1.3 硅酸盐菌剂 |
2.1.4 其他单一菌剂 |
2.1.5 复合菌剂 |
2.1.6 生物有机肥 |
2.2 微生物菌肥对玉米的生防作用 |
2.3 微生物肥料提高玉米的抗逆性 |
2.4 微生物肥料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5 应用微生物肥料对玉米的节肥潜力 |
3 研究展望 |
(4)内蒙古草原葱属植物根际土壤功能菌筛选及其对燕麦的促生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葱属植物概述 |
1.1.1 葱属植物简介 |
1.1.2 葱属植物的研究现状 |
1.2 植物根际微生物 |
1.2.1 根际微生物多样性 |
1.2.2 根际微生物与宿主植物的关系 |
1.2.3 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的促生作用 |
1.3 功能菌 |
1.3.1 固氮菌 |
1.3.2 溶磷菌 |
1.3.3 解钾菌 |
1.4 植物营养元素氮、磷、钾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及土壤样品采集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土壤样品采集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培养基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3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测定 |
2.3.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的测定 |
2.3.2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2.4 植物根际土壤功能菌的筛选 |
2.4.1 功能菌株的初步筛选 |
2.4.2 菌株复筛 |
2.5 功能菌株促生特性的测定 |
2.5.1 供试菌株 |
2.5.2 产IAA能力的测定 |
2.5.3 降解纤维素能力的测定 |
2.6 优良功能菌株的鉴定 |
2.6.1 形态学鉴定 |
2.6.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7 优良功能菌株对燕麦幼苗的促生作用 |
2.7.1 实验材料 |
2.7.2 盆栽促生试验 |
2.7.3 燕麦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 |
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 |
3.1.1 土壤理化性质 |
3.1.2 土壤酶活性 |
3.2 葱属植物根际土壤功能菌的筛选 |
3.2.1 固氮菌株 |
3.2.2 溶磷菌株 |
3.2.3 解钾菌株 |
3.3 功能菌株的定性定量检测 |
3.3.1 固氮菌株固氮能力的测定 |
3.3.2 溶磷菌株溶磷能力的测定 |
3.3.3 解钾菌株解钾能力的测定 |
3.4 功能菌株的促生特性 |
3.4.1 菌株产IAA能力 |
3.4.2 菌株降解纤维素的能力 |
3.5 优良功能菌株的鉴定 |
3.5.1 形态学鉴定结果 |
3.5.2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3.5.3 促生效果明显的菌株系统发育树的构建与分析 |
3.6 优良菌株对燕麦幼苗的促生效果 |
3.6.1 不同接菌处理对燕麦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3.6.2 不同接菌处理对燕麦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6.3 不同接菌处理对燕麦幼苗淀粉含量的影响 |
3.6.4 不同接菌处理对燕麦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6.5 不同接菌处理对燕麦幼苗IAA含量的影响 |
3.6.6 不同接菌处理对燕麦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葱属植物根际功能菌的分离与筛选 |
4.2 促生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
4.3 优良功能菌株对燕麦的促生作用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实验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课题来源 |
(5)溶磷菌筛选及对小麦、玉米促生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土壤中的磷素形态及其转化 |
1.1.1 土壤无机磷 |
1.1.2 土壤有机磷 |
1.1.3 土壤中磷的转化 |
1.2 溶磷微生物及其作用机制 |
1.2.1 溶磷微生物种类 |
1.2.2 土壤中溶磷微生物的数量与生态分布 |
1.2.3 溶磷微生物溶磷机制研究 |
1.3 溶磷菌对植物促生长作用研究 |
1.3.1 促进植物对磷和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 |
1.3.2 产生生长激素类物质 |
1.3.3 抑制致病菌生长 |
1.4 农业废弃物的利用及好氧堆肥 |
1.4.1 畜禽粪便的危害及资源化利用 |
1.4.2 秸秆的产生及资源化利用 |
1.4.3 好氧堆肥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溶磷菌的筛选、鉴定及相关促生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培养基与试剂 |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3 供试样品 |
2.1.4 溶磷菌分离 |
2.1.5 溶磷菌筛选 |
2.1.6 溶磷菌产IAA(吲哚乙酸)能力测定 |
2.1.7 溶磷菌株鉴定 |
2.1.8 溶磷菌促生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9 溶磷菌株拮抗实验 |
2.1.10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溶磷菌平板筛选结果 |
2.2.2 溶磷菌摇瓶筛选结果 |
2.2.3 溶磷菌产IAA能力测定结果 |
2.2.4 溶磷菌株鉴定结果 |
2.2.5 溶磷菌促生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 |
2.2.6 溶磷菌株拮抗实验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好氧堆肥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堆肥原材料 |
3.1.2 堆肥菌剂 |
3.1.3 堆肥试验方案设计 |
3.1.4 堆肥试验装置 |
3.1.5 堆制过程 |
3.1.6 样品采集、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 |
3.1.7 数据统计与处理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变化 |
3.2.2 堆肥过程中堆体含水率变化 |
3.2.3 堆肥过程中堆体p H值变化 |
3.2.4 堆肥过程中堆体EC值变化 |
3.2.5 堆肥过程中堆体GI值变化 |
3.2.6 堆肥过程中堆体有机质的变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四株溶磷菌对小麦促生长作用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培养基与试剂 |
4.1.2 四株溶磷菌不同浓度发酵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影响 |
4.1.3 不同溶磷组合对小麦种子萌发影响 |
4.1.4 不同优势溶磷组合对小麦种子萌发影响 |
4.1.5 不同溶磷组合对盆栽小麦促生长作用研究 |
4.1.6 数据统计与处理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四株溶磷菌不同浓度发酵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影响 |
4.2.2 不同溶磷组合对小麦种子萌发影响 |
4.2.3 不同优势溶磷组合对小麦种子萌发影响 |
4.2.4 不同溶磷组合对盆栽小麦促生长作用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四株溶磷菌对玉米促生长作用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培养基与试剂 |
5.1.2 不同溶磷组合对玉米种子萌发影响 |
5.1.3 不同溶磷菌生物有机肥对盆栽玉米促生长作用研究 |
5.1.4 数据统计与处理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不同溶磷组合对玉米种子萌发影响 |
5.2.2 不同溶磷菌生物有机肥对盆栽玉米作用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玉米根际促生细菌的筛选及其促生机理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根际微生物 |
1.2 根际促生菌 |
1.2.1 PGPR的定义及种类 |
1.2.2 PGPR促生机制 |
1.2.3 PGPR辅助植物抗逆作用 |
1.2.4 趋化性和运动性 |
1.2.5 存在问题及分析 |
1.3 本研究意义、目的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根际可培养细菌营养促生性状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菌株 |
2.2.2 培养基和溶液配方 |
2.2.3 固氮菌的筛选 |
2.2.4 溶磷能力的测定 |
2.2.5 溶钾能力的测定 |
2.2.6 产生长素(IAA)的筛选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固氮菌的筛选 |
2.3.2 溶磷特性 |
2.3.3 解钾特性 |
2.3.4 产生长素(IAA)能力 |
2.4 小结与讨论 |
2.4.1 小结 |
2.4.2 讨论 |
第三章 候选菌株生防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菌株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培养基 |
3.2.4 产铁载体能力测定 |
3.2.5 病原菌拮抗试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产铁载体的筛选 |
3.3.2 菌株拮抗能力 |
3.4 小结与讨论 |
3.4.1 小结 |
3.4.2 讨论 |
第四章 优良PGPR的定殖相关特性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菌株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培养基 |
4.2.4 趋化性试验 |
4.2.5 产生物膜试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运动趋化性 |
4.3.2 产生生物膜能力 |
4.4 小结与讨论 |
4.4.1 小结 |
4.4.2 讨论 |
第五章 盆栽试验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材料 |
5.2.2 主要仪器 |
5.2.3 培养基质准备 |
5.2.4 玉米苗期盆栽试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盆栽试验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5.4.1 小结 |
5.4.2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六种甘肃乡土草根际促生菌资源筛选、评价及促生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缩略词 |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研究背景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概述 |
1.2 固氮菌 |
1.2.1 固氮菌种类 |
1.2.2 固氮机理 |
1.3 溶磷菌 |
1.3.1 常见溶磷菌种类及分布状况 |
1.3.2 溶磷机理 |
1.4 植物激素的研究 |
1.5 生防菌生防机理研究 |
1.5.1 拮抗作用 |
1.5.2 重寄生作用 |
1.5.3 竞争作用 |
1.5.4 诱导系统抗性 |
第二章 六种甘肃乡土草根际促生菌分离与纯化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收集 |
2.2.2 培养基 |
2.2.3 根瘤菌的分离与纯化 |
2.2.4 涂布液的制备 |
2.2.5 联合固氮菌的分离与纯化 |
2.2.6 溶磷菌的分离与纯化 |
2.2.7 分泌IAA菌株初筛 |
2.2.8 生防菌的分离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植物根际促生菌筛选与促生特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培养基 |
3.1.3 PGPR菌株促生特性研究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PGPR菌株的固氮酶活性 |
3.2.2 PGPR菌株的溶磷能力 |
3.2.3 PGPR菌株的分泌IAA |
3.2.4 生防菌抑菌能力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优良PGPR菌株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菌株 |
4.1.2 表型特征研究 |
4.1.3 16S rDNA分析 |
4.1.4 PGPR菌株保藏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表型特征 |
4.2.2 16S rDNA序列相似性与系统进化分析 |
4.2.3 鉴定结果 |
4.2.4 菌株保藏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红豆草根瘤菌共生与固氮有效性及其相关基因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菌株 |
5.1.2 培养基 |
5.1.3 植物学实验 |
5.1.4 共生基因的克隆 |
5.1.5 固氮基因的克隆 |
5.1.6 nodD基因克隆及其核酸序列与蛋白序列分析 |
5.1.7 R.yanglingense LD-1 全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 |
5.1.8 测序文库构建 |
5.1.9 基因组组分分析 |
5.1.10 基因组圈图绘制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结瘤情况与生物量 |
5.2.2 营养指标 |
5.2.3 共生有效性 |
5.2.4 固氮有效性 |
5.2.5 识别专一性 |
5.2.6 R.yanglingense LD-1 全基因组DNA提取与测序 |
5.2.7 全基因组基本信息 |
5.2.8 tRNA和 rRNA预测信息 |
5.2.9 高级生物信息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溶磷机理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菌株 |
6.1.2 培养基 |
6.1.3 菌液有机酸测定 |
6.1.4 pqqC基因表达检测 |
6.1.5 统计学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溶磷菌分泌有机酸种类及含量 |
6.2.2 pqqC基因表达检测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芽孢杆菌生防机理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菌株 |
7.1.2 培养基 |
7.1.3 生防基因的克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芽孢杆菌DNA提取 |
7.2.2 脂肽基因的克隆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8)珠芽蓼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比较基因组及其功能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 |
前言 |
研究内容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农业发展与植物根际的关系 |
1.2 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定义及功能 |
1.2.1 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定义 |
1.2.2 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生态功能 |
1.3 植物根际促生菌 |
1.3.1 植物根际促生菌概念 |
1.3.2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分类 |
1.3.3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作用机理 |
1.4 微生物基因组学与分子生物技术运用的研究现状 |
1.4.1 基因组测序技术 |
1.4.2 生物信息技术 |
1.4.3 微生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现状 |
1.4.4 固氮基因的研究现状 |
1.4.5 溶磷基因的研究现状 |
1.4.6 与铁载体有关基因的研究现状 |
1.5 优良植物根际促生菌株Bacillus mysoides Gnyt1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植物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2 菌株对pH的适应能力的测定 |
2.2.3 菌株对温度耐受性的测定 |
2.2.4 菌株溶磷特性的测定 |
2.2.5 菌株分泌植物激素特性的测定 |
2.2.6 菌株固氮特性的测定 |
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
2.3.2 菌株最适pH的测定 |
2.3.3 菌株最适温度的测定 |
2.3.4 菌株的溶磷能力 |
2.3.5 菌株的分泌植物激素能力 |
2.3.6 菌株的固氮能力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植物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Bacillus mysoides Gnyt1菌株基因组特征 |
3.2.2 Bacillus mysoides Gnyt1菌株基因组圈图 |
3.2.3 基于单拷贝基因的系统发育树构建 |
3.2.4 基于Mauve的共线性分析 |
3.2.5 基因家族分析 |
3.2.6 基于MUMmer的全基因组序列比对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Bacillus mycoides Gnyt1固氮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
4.1 试验材料与试剂耗材 |
4.1.1 培养基配方 |
4.1.2 主要试剂耗材 |
4.1.3 PCR引物与设计 |
4.2 实验方法 |
4.2.1 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预测 |
4.2.2 Bacillus mysoides Gnyt1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 |
4.2.3 RNA分离和cDNA合成 |
4.2.4 克隆基因nifDRSUUx |
4.2.5 目的基因连接克隆载体 |
4.2.6 构建pBI-nifDRSUUx不同长度目的基因表达载体 |
4.2.7 表达载体pBI121质粒双酶切 |
4.2.8 表达载体pBI121与目的片段连接 |
4.2.9 连接产物大肠杆菌的转化 |
4.2.10 蓝白斑筛选与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4.2.11 重组菌固氮酶活性的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克隆Bacillus mysoides Gnyt1菌株的5个nif基因 |
4.3.2 质粒的构建 |
4.3.3 回收双酶切质粒 |
4.3.4 连接表达载体 |
4.3.5 系统发育分析 |
4.3.6 大肠杆菌转化 |
4.3.7 固氮酶活性的鉴定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Bacillus mycoides Gnyt1溶磷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
5.1 试验材料与试剂耗材 |
5.1.1 培养基配方 |
5.1.2 主要试剂耗材 |
5.1.3 PCR引物与设计 |
5.2 实验方法 |
5.2.1 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预测 |
5.2.2 Bacillus mycoide Gnyt1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 |
5.2.3 克隆基因pqqABCE |
5.2.4 目的基因连接克隆载体 |
5.2.5 构建pBI-pqqABCE不同长度目的基因表达载体 |
5.2.6 表达载体pBI121质粒双酶切 |
5.2.7 表达载体pBI121与目的片段连接 |
5.2.8 连接产物大肠杆菌的转化 |
5.2.9 蓝白斑筛选与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5.2.10 重组菌溶磷菌能力的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克隆Bacillus mycoide Gnyt1的4个pqq基因 |
5.3.2 质粒构建 |
5.3.3 回收双酶切质粒 |
5.3.4 连接表达载体 |
5.3.5 系统发育树分析 |
5.3.6 大肠杆菌转化 |
5.3.7 溶磷特性分泌有机酸的鉴定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植物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铁载体分泌相关功能基因的挖掘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材料 |
6.1.2 铁载体的检测 |
6.1.3 DNA的提取与检测 |
6.1.4 测序文库的构建 |
6.1.5 全基因组测序 |
6.1.6 序列处理 |
6.1.7 功能基因的注释 |
6.1.8 与铁载体相关基因的代谢途径 |
6.2 结果和分析 |
6.2.1 产铁载体测定 |
6.2.2 DNA的检测 |
6.2.3 序列信息统计 |
6.2.4 基因组圈图绘制 |
6.2.5 蛋白编码基因功能注释 |
6.2.6 菌株Gnyt1基因组的组成 |
6.2.7 与铁载体有关基因的注释 |
6.2.8 功能基因代谢途径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qRT-PCR分析植物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固氮基因和溶磷基因的表达 |
7.1 试验材料与试剂耗材 |
7.1.1 培养基配方 |
7.1.2 主要试剂耗材 |
7.2 实验方法 |
7.2.1 不同时期固氮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7.2.2 不同时期溶磷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7.2.3 重组菌株总RNA的提取和检测 |
7.2.4 表达量分析 |
7.2.5 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固氮基因RNA的检测结果 |
7.3.2 溶磷基因RNA的检测结果 |
7.3.3 固氮基因不同培养时间基因表达量差异 |
7.3.4 溶磷基因不同培养时间基因表达量差异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八章 重组固氮菌株和重组溶磷菌株的主要代谢产物研究 |
8.1 试验材料与试剂耗材 |
8.1.1 培养基配方 |
8.1.2 主要试剂耗材 |
8.2 实验方法 |
8.2.1 菌株培养 |
8.2.2 色谱条件 |
8.2.3 质谱条件 |
8.2.4 供试品样品制备方法 |
8.2.5 提取代谢物 |
8.2.6 数据处理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重组菌株靶向代谢组学的检测结果 |
8.3.2 重组固氮菌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代谢产物定性定量分析 |
8.3.3 重组溶磷菌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代谢产物定性定量分析 |
8.3.4 重组菌株靶向代谢组学固氮溶磷菌株热图 |
8.4 讨论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9.2.1 研究特色 |
9.2.2 研究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9)PGPR复合菌剂的制备及对辣椒的田间促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根际促生菌及其促生机制研究 |
1.1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定义及其种类 |
1.2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促生机制研究 |
1.2.1 直接促生作用 |
1.2.2 间接促生作用 |
2 植物根际促生菌制剂的研制 |
2.1 单一菌剂与复合菌剂 |
2.2 复合发酵 |
3.植物根际促生菌在作物上的促生研究 |
3.1 PGPR在作物上的促生作用 |
3.2 根际土壤微生物对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响应研究 |
4.不同剂型微生物菌剂的研制 |
4.1 载体在微生物制剂中的作用 |
4.2 植物根际促生菌制剂载体类型及剂型 |
5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5.2 研究内容 |
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植物 |
1.3 盆栽实验土壤及实验用盆 |
1.4 试验田概况 |
1.5 实验仪器 |
1.6 培养基的配制 |
1.7 其他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盆栽实验确定复合菌剂菌株组成 |
2.1.1 复合菌株的组成及制备 |
2.1.2 辣椒幼苗的盆栽实验 |
2.2 复合菌发酵体系构建 |
2.2.1 复合菌液菌株的接种顺序的确定 |
2.2.2 单因素实验分析碳、氮源及碳氮比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2.2.3 环境条件对复合菌株生长的影响研究 |
2.2.3.1 温度对复合菌株生长的影响 |
2.2.3.2 pH对复合菌株生长的影响 |
2.2.3.3 接种比对复合菌株生长的影响 |
2.2.3.4 装液量对复合菌株生长的影响 |
2.2.4 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组成成分 |
2.2.5 响应曲面法优化复合菌发酵条件 |
2.3 复合菌发酵菌剂的促生效应评价 |
2.3.1 两种复合菌剂的制备 |
2.3.2 两种复合菌剂的盆栽实验设计 |
2.4 复合菌剂的田间促生研究 |
2.4.1 PGPR复合菌剂的制备 |
2.4.2 田间实验设计及处理 |
2.4.3 辣椒农艺性状、产量测定 |
2.4.4 辣椒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2.4.5 辣椒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 |
2.5 颗粒剂型的制备及相关指标测定 |
2.5.1 复合菌体的制备 |
2.5.2 包埋剂浓度及配比的初步筛选 |
2.5.3 包埋剂-辅料最佳浓度及配比的确定 |
2.5.4 颗粒菌剂指标测定 |
2.6 吸附型固体菌剂的制备及相关指标测定 |
2.6.1 吸附型菌剂的制备 |
2.6.2 吸附菌剂活菌数的测定 |
2.7 数据分析及图表绘制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1 复合菌剂的组成确定 |
2 复合发酵体系的构建 |
2.1 不同菌株复合发酵接种顺序的确定 |
2.2 碳氮源对复合菌生长的影响 |
2.3 环境条件对复合菌生长的影响 |
2.4 碳氮源的正交优化 |
2.5 响应曲面法优化复合菌发酵条件 |
2.5.1 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 |
2.5.2 二次回归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2.5.3 影响复合菌发酵的主要因素分析 |
2.5.4 最佳条件参数确定及验证实验 |
2.6 小结 |
3 复合菌发酵菌剂的促生效应评价 |
4 PGPR复合菌剂的田间促生研究 |
4.1 PGPR复合菌剂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PGPR复合菌剂对辣椒果实及产量的影响 |
4.3 根际可培养微生物的动态监测 |
4.3.1 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的微生物总量 |
4.3.2 根际土壤三大菌群数量变化 |
4.3.3 根际土壤功能微生物的变化 |
4.4 根际土壤细菌的宏基因组测序及多样性分析 |
4.4.1 根际土壤细菌α-多样性分析 |
4.4.2 辣椒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差异 |
4.4.3 辣椒根际土壤细菌主成分分析 |
4.4.4 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产量指标之间的关系 |
5 不同剂型菌剂的制备条件初探 |
5.1 颗粒菌剂 |
5.1.1 包埋剂浓度及配比的初步筛选 |
5.1.2 颗粒菌剂的物理指标 |
5.1.3 颗粒菌剂生物学指标 |
5.2 吸附型固体菌剂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马铃薯快繁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马铃薯快繁概述 |
1.2 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及其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1 植物根际促生菌概念及种类 |
1.2.2 植物根际促生菌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
1.2.3 植物促生菌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 |
1.2.4 植物促生菌对植物快繁苗生长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马铃薯栽培品种 |
2.1.2 实验样品的采集 |
2.1.3 主要试剂与试剂盒 |
2.1.4 序列分析软件 |
2.1.5 主要仪器 |
2.1.6 培养基配方 |
2.1.7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1.8 PCR扩增引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根际溶磷和固氮细菌的初筛分离及纯化 |
2.2.2 基于16S rRNA基因对的菌株的初步分类鉴定 |
2.2.3 筛选促进马铃薯快繁苗生长的菌株 |
2.2.4 菌株促生特性的分析 |
2.2.5 复合菌对马铃薯快繁苗及移栽的影响 |
2.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根际细菌的分离鉴定 |
3.2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菌株初步分类 |
3.3 单菌接种对组培瓶培养快繁苗生长的影响 |
3.3.1 对组培瓶快繁苗株高的影响 |
3.3.2 对组培瓶快繁苗根长的影响 |
3.3.3 对组培瓶快繁苗节点数的影响 |
3.3.4 对组培瓶快繁苗茎粗的影响 |
3.3.5 对组培瓶快繁苗根干重的影响 |
3.3.6 对组培瓶快繁苗茎干重的影响 |
3.4 筛选促进移栽快繁苗生长的菌株 |
3.4.1 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株高的影响 |
3.4.2 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节点数的影响 |
3.4.3 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根干重的影响 |
3.4.4 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茎干重的影响 |
3.4.5 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种薯数量的影响 |
3.4.6 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种薯重量的影响 |
3.5 10菌株对马铃薯快繁苗生长促进作用 |
3.5.1 10菌株对马铃薯快繁苗株高的影响 |
3.5.2 10株菌对马铃薯快繁苗根长的影响 |
3.5.3 10株菌对马铃薯快繁苗节点数的影响 |
3.5.4 10株菌对马铃薯快繁苗茎粗的影响 |
3.5.5 10株菌对马铃薯快繁苗根干重的影响 |
3.5.6 10株菌对马铃薯快繁苗茎干重的影响 |
3.6 10株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生长促进作用 |
3.6.1 10株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株高的影响 |
3.6.2 10株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节点数的影响 |
3.6.3 10株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根干重的影响 |
3.6.4 10株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茎干重的影响 |
3.6.5 10株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种薯数量的影响 |
3.6.6 10株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种薯重量的影响 |
3.7 10株菌株促生能力及拮抗的分析 |
3.7.1 菌株促生能力的分析 |
3.7.2 菌株的拮抗作用 |
3.8 复合菌对组培瓶培养马铃薯快繁苗促生效果分析 |
3.8.1 对马铃薯快繁苗株高的影响 |
3.8.2 对马铃薯快繁苗根长的影响 |
3.8.3 对马铃薯快繁苗节点数的影响 |
3.8.4 对马铃薯快繁苗茎粗的影响 |
3.8.5 对马铃薯快繁苗根干重的影响 |
3.8.6 对马铃薯快繁苗茎干重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接种微生物显着促进马铃薯快繁苗生长 |
4.2 马铃薯快繁苗生长促进微生物类群和促生特征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剂(论文参考文献)
- [1]禾本科植物联合固氮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 胡梦媛,李雅颖,葛超荣,张迎迎,姚槐应.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1(11)
- [2]固氮菌优势组合筛选及其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研究[D]. 谢显秋. 广西大学, 2021(12)
- [3]微生物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李可可,陈腊,米国华,胡栋,隋新华,陈文新. 玉米科学, 2021(03)
- [4]内蒙古草原葱属植物根际土壤功能菌筛选及其对燕麦的促生作用[D]. 王宝杰. 内蒙古大学, 2021
- [5]溶磷菌筛选及对小麦、玉米促生长作用研究[D]. 李美.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6]玉米根际促生细菌的筛选及其促生机理初步研究[D]. 黄涛.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7]六种甘肃乡土草根际促生菌资源筛选、评价及促生机理研究[D]. 兰晓君.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8]珠芽蓼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比较基因组及其功能基因研究[D]. 杨晓玫.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9]PGPR复合菌剂的制备及对辣椒的田间促生研究[D]. 黄文茂. 贵州大学, 2020(04)
- [10]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马铃薯快繁苗生长的影响[D]. 路晓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