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公用数据通信网络建设发展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李斌[1](2021)在《某县供电公司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供电可靠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城市配网供电线路自动化改造,尤其是县域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建设迫在眉睫。配网自动化系统可在限定时间内实现对故障点位置的准确判断和自动隔离,迅速恢复非故障点区域的电力供应,缩短配变停电时长,减少用户因停电造成的损失,进一步提高城市配电供应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同时,也为供电企业提高了运维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减少了运行维护成本,加快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保障了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因此,对县域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改造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学习参考其他市、县级城市电网建设和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某县级市线路网架现状、一次设备情况、不同区域对供电可靠性不同要求,从方案设计和运行效果两方面对某县供电公司的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国内外配网自动化的发展现状、理论研究概况以及系统实施的优点和难度进行了阐述,介绍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组成以及主要实现方式。其次,本文结合某县级市配网现状,明确了该县配网自动化的改造目标和设计原则,对该县配网自动化的系统架构、主站、配电终端、通信建设等方案进行了设计。重点设计了适合于某县供电公司自动化运行的通信方案,阐述了通信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本文最后对该县供电公司建成后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从数据监测、故障处理、信息推送等功能实现及系统运行效果方面进了展示。结果显示系统运行良好,设计方案满足实际运行需要。
徐曼[2](2021)在《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极问题在21世纪伊始就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以及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使该地区凸显出的经济价值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对北极地区巨大经济潜力和地缘政治地位的再认识使环北极国家和域外国家开始围绕北极发展勾织蓝图。在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发展是环北极国家整体实力的综合表现,国家能否采用合理开发政策来适应经济变化趋势、充分发挥本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是北极开发的关键问题。俄罗斯作为北极地区面积最大、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国家,在北极开发问题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出台了积极的开发政策,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实际上,俄罗斯北极开发在21世纪初的酝酿阶段到至今的强化运行阶段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北极开发进行宏观性研究以窥探其开发路线与逻辑,并将重点放在21世纪以来的开发政策,主要研究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发以及“支撑区”建设领域。本文以要素禀赋、“增长极”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俄罗斯北极地区十多年的开发演变进行归纳与剖析。本文发现,俄罗斯北极开发是在北极战略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实质上是安全与发展两大主题,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其中,北极地区核战略威慑的军事安全、北极大陆架划分的领土安全、北方航道通行控制的航道安全、自然资源开采的能源安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社会安全以及对气候环境进行保护的生态安全,都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这种战略逻辑下,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路径主要表现在开发动因和现实目标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安全的政策实施。在这一路径下,俄罗斯北极开发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由笼统向重点领域展开、开发范围由宽泛向某些具体项目展开,开发方式由粗放向可持续发展展开,开发措施由单边管控向寻求国际合作展开。目前,北极开发的某些领域向良好的态势发展。21世纪以来,俄罗斯联邦在采取投资和税收等优惠经济政策,数字化医疗、住房安置和教育等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生态监控、消除积累污染物和保护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等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强化军事力量部署和应对开发中的紧急事故等地区安全政策的背景下,对北方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采以及“支撑区”建设三个方面采取了既具共性也具特性的领域开发。共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三个领域的开发与本国经济水平、世界格局和整个全球经济发展相关,经济的繁荣程度决定着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其次,由于北方航道运输的主要货物集中在能源资源领域,能源资源开采程度以及“支撑区”项目建设的进展直接影响了航道通行的效率,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特性则主要表现在,航道通行、油气开采和支撑区建设的模式、方向和评估的方法完全不同。首先,在开发模式和方向上,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俄罗斯对航道进行了管理框架的构建、通航法律制度的规范以及发展一切与运行相关的运输工具、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支持。利用资源禀赋的特点对北极地区陆上和大陆架的油气资源进行分析,总结了油气综合体战略管理模式和国际勘探开发模式,并探究油气未来发展的方向。运用增长极理论方法继续对推进北方海航道建设和能源资源开发两个战略目标而规划出的重点建设区域,虽然区域轮廓模糊,但也是旨在实现俄罗斯北极战略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前瞻区域;其次,在评价方法上,北方航道采用了总货物运输量、过境货物运输量及货物、重要港口货运量以及破冰船运行时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收入分析了航道的利用率。油气资源开发从北极地区资源开采所占份额、开采量、对主要合作伙伴国的运输量以及促进本国技术和设备进口替代化的角度分析开采效率。因“支撑区”概念落实较晚,仅取得了一些效果,而它是以总体规划的实施阶段和项目开发进程以及是否建立以矿产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为评判标准。通过对航道、油气和支撑区建设三个层面的开发过程和成效分析,俄罗斯北极的主要开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与取得的成果相比,实际上面临的阻碍因素更多,这些因素主要由整体上存在的短时间难以解决或调和的矛盾以及各领域在开发中面临的问题所组成。从整体来看,国际经济制裁的延长、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投资环境的持续恶劣、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减少、爆发地区冲突的预期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这些都加大了俄罗斯北极开发难度,影响了北极开发进程。从重要领域来看,在航道通行方面,国际航运业危机、油气价格下跌、与传统航线的竞争以及气候条件的恶劣等降低了北极航道通行的红利;在油气资源开采方面,油气项目开采风险高以及俄联邦为保障能源安全而限制国内外企业参与油气使原本规划好的项目举步维艰;在“支撑区”建设方面,俄联邦对各支撑区投入的融资结构差距大、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难度大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太大使“支撑区”难以均衡发展。俄罗斯北极地区开发对本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其他国家发展进行北极活动提供了依据,为了最大限度地营造有利于北极开发的国际环境和氛围,俄罗斯以和平、开放的姿态加强同北极域内外国家的合作,可以说,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和克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国际合作的发展。但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与美欧开发合作的项目或推迟或停滞。在此情况下,中俄北极合作存在着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实现全方位战略对接的可行性以及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必要性,虽然两国合作存在一定的制约,但从长远来看,中俄北极合作不仅有利于成为两国关系中合作的新亮点,更有助于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时,树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大国典范。
陈启明[3](2021)在《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优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累计运行15年的万福110kV变电站所采用的生产控制系统及相关一、二次设备已经逐渐出现了抗干扰性差、稳定性弱的问题,无法满足规模日益扩大的电力系统对于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且无法适应电力系统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以工业计算机、电力系统通信、数据库为平台逐步融合形成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功能丰富多样、结构规范化、可塑性强、人机对话画面友好等明显优势而备受广大从事电力生产运行检修技术人员欢迎。管理人员研究决定对万福110kV变电站站内相关一、二次设备、综合自动化系统及相关生产辅助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改造,从而提高变电站电力生产的运行检修管理水平。在对万福变电站进行现场实地勘查并结合万福变电站历年生产运行情况分析报告严格论证后,提出了本次改造方案中需要遵守的主要设计技术原则。以此次全面改造的预期目标和相关投运要求谨慎制定了符合万福变电站实际情况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及智能生产辅助控制系统等主要设备的选型方案。为了解决该站地理位置偏远,运维效率低下,设备老化严重等问题,在改造中新增了故障录波装置、线路备自投装置、综合应用服务器、火灾报警装置、电子围栏装置、北斗GPS双源时钟同步装置等性能优越的设备以期提高现有老旧变电站内设备性能,从源头上消除由于设备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万福110kV变电站将三条110kV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主保护全部更换为光纤差动保护以获得更迅速更稳定的切除故障能力,以及将变电站控制室内监控后台机电源更换为更加可靠的不停电电源供应,以保证事故情况下调度远方值班人员对变电站现场情况的及时掌握。在保证现场施工安全、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制定了万福110kV变电站改造工程的现场施工调试方案。在施工中结合该变电站的现场实际情况,对设备改造的内容、安全技术措施、质量及工艺要求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对改造中遇到的如控制室新旧屏位替换、搭设临时后台过渡、保护与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配合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优化并给出了可操作性强的妥善处理方案,为万福变电站改造施工顺利推进带来了便利。改造后的万福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对全站一、二次设备进行了高度地功能组合,使其后台操作及监视实现远程实时传送、数据传输稳定、生产运行管理规范化,全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灵活性和可伸展性大大提升。实践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有效可行,改造后全站一、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结果良好,适于解决万福110kV变电站综自改造问题。
刘睿斌[4](2020)在《通信技术的网络安全性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互联网开始基本全面普及,网络信息安全性就会变得极其关键。现在是网络时代,网络不安全,国家安全肯定也将会遭受影响。因此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就自然不言而喻了。在现实中,移动互联网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并不风平浪静。银行卡账户信息被盗,个人手机电脑被病毒劫持,成为比特币挖矿机;每天各种网络信息诈骗……现如今各种网上的安全问题让人频频中招。在2016年习近平主持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上,再次重申了“十三五”规划里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重要性,并发表讲话对相关工作作了整体部署和要求。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分析侯马电子政务网的网络结构、建设方案、故障分析及处理等问题,发现移动通信技术的优势,在明确通信技术发展及发展前景的同时,指出并具体分析通信技术发展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技术不够完善、网络人为干扰因素的存在、缺乏科学的配套措施等为,尤其是其中存在的通信技术网络安全问题,然后,结合5G技术的特点及发展,以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为基础,提出如何更好地解决5G网络信息传播及相关应用安全处理问题的有效对策。本文的主要工作:1、对4G、5G通信技术网络的概念、结构与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并且具体分析了4G、5G通信技术网络的特征,进而对4G、5G通信技术对网络安全产生的影响作了剖析研究。2、采取理论分析、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定性分析等分析手段,并结合临汾侯马市电子政务网的建设方案与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案例、解决措施等,围绕移动通信技术的网络安全问题,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并得到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最终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其网络安全水平,提出了相应对策,这就需要深入了解移动通信技术在网络安全技术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具体实施举措。对移动网络鉴权认证,同时重视网络与4G、5G网络的协调,并采取一定的方法,来有效加密通信数据,从而使4G、5G数据的安全性得到较好的提高。
金鑫[5](2020)在《鄂尔多斯地区电力通信网提升改造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供电系统的发展,电力通信网络逐步建立和发展,新一代的电能信息和通信网络可以作为各个综合业务网络的传输平台。网络计划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从电网传输的各种服务的发展,并且满足了在整个智能电网和鄂尔多斯地区建立各种连接的电信信息平台的要求。基于“十三五”规划,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构建满足通信服务要求的网络。“高度可靠,多样化,多功能和高速”的通信网络为安全发电提供了可靠和高质量的通信服务。在本文中,首先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鄂尔多斯市电力通信网络的现状:电力传输网络,业务网络和支持网络。此外,随着国家电网的发展,进一步研究了当前电力通信网络的主要问题和鄂尔多斯地区电网的新情况。此外,分析了电力通信网络的电信业务的组成和特点,并提出了一种计算鄂尔多斯电力通信网络业务的横截流量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服务区域,并统计预测带宽需求。最后,根据鄂尔多斯地区电力骨干网和配电网的规划目标,将从骨干传输网,服务网和支持网三个角度对骨干网规划方案进行详细介绍。根据业务需求提交通信故障恢复系统的蓝图和配电网络计划。
孙珂[6](2020)在《四川省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机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突发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通信行业作为基础行业,在重要保障阶段承载着传递信息的作用,应急通信保障应运而生。通过对国内外突发灾害应急通信保障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应急通信已经成为关系地区乃至国家信息传达和安全稳定不可或缺的因素,研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信基础运营商在突发自然灾害情况时应当如何应对的问题,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在此背景下,四川省各级主管部门和应急保障队伍如何修改和完善更适合省情需要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机制,提高突发自然灾害中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和效率,成为新的发展目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一直以来属于我国重要应急通信保障的一部分,其具有突发性强、灾害面积大、受灾人数多、通信修复困难等特点。四川省又属于地势地貌复杂,突发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一个人口大省。尤其是面对突发重要情况时的应对措施相对滞后,亦缺乏相应的专题研究作为参考。本课题拟设定六个章节展开讨论,根据参考文献和借鉴国内外突发灾害应急通信保障机制的经验教训,通过公共管理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结合笔者自身已有的工作经历展开相应的问卷调查,以近年来四川省典型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个案为例,分析当前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寻找现行制度下可能存在的问题,强化政府与运营商等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研究适合四川省省情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机制,同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力求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从而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和效率。
王慕雪[7](2020)在《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物联网概念出现至今,我国一直十分注重物联网的发展,发展物联网已成为落实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实现智慧城市的重要举措。学习借鉴国外物联网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对我国物联网研究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The Internet of Things:Enabling Technologies,Platforms,and Use Cases)为翻译素材,重点对科技术语翻译进行分析总结。物联网英语术语作为科技英语术语的一种,具有专业性强、语义严谨等特点,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将原文中出现的术语分为已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和未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两类,继而开展调查分析工作。对已有规范译文的术语,重点是甄别行业领域,选取规范译文,并从缩略词、复合词和半技术词三个方面总结术语的翻译方法,为术语翻译提供指导;对尚未有规范译文的术语,基于术语特征和已有术语翻译方法,提出直译法、拆译组合法、不译法以及多种译法结合等翻译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希望本实践报告能够为从事科技类文献翻译工作的译者提供一定参考。
宋仕敏[8](2020)在《吉安中心城区配网自动化建设改造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电力建设提出了高要求,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全面推进“三型两网”建设。配电网作为连接电力企业与用户的关键枢纽,实现配网自动化在承接“三型两网”建设任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吉安市配电网发展现状,对吉安市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改造方案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从网架结构、配网设备、主站系统和通信系统等多个方面对吉安市现有配电网运行情况进行了详细剖析,指出配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本文针对吉安市配网系统现有问题,根据江西省当地相关文件提出要求,结合吉安市实际发展需求对配网自动化建设中设备改造、终端建设、主站系统建设、信息集成系统、通讯系统和配电SCADA情况进行透彻分析。最后从经济效益、管理效益、社会效益三个层面对配网自动化建设改造方案预期成效进行分析,发现配网自动化建设是实现未来吉安市经济腾飞,吉安市供电公司与时俱进的重要保证。
张悦[9](2020)在《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海上通信网络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放眼当下,全球范围内海洋资源利用、海事交通运输以及海上贸易往来等方面的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态势,这对于海上通信的要求不断提高。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下,移动边缘计算的出现推动通信领域进入了更高更快的发展层次,将其应用于传统海上通信网络的改进,必定会为智慧海事注入新的活力,以此为初衷,本文展开了对于海上通信网络的优化研究。在海事云的建设基础上,本文引进移动边缘计算技术对现有体系架构进行拓展延伸,构建了一个新型的海事通信网络总体模型,并将协同运行机制应用于整个系统中各级设备的工作运转。根据总模型的特点,本文对其中的两个子系统,即协同边缘侧与船舶的通信模型、海事云端与协同边缘侧的通信模型分别进行了详细设计,与此同时明确了各部分的具体运行思路。对于协同边缘侧与船舶的通信网络,本文通过对协同边缘服务器与船舶间的任务调度问题进行探究,从而达到优化该部分网络的目标。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合作型协同进化的任务调度机制,任务的分配按照有利于进化的方式自动调整,经过合作协同得出全局优化方案。相应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调度策略,当整体时延与能耗达到相对最小时,网络系统处于最优状态。底层系统的优化方案为上层海事云与协同边缘侧的通信网络优化打下了基础,针对云端的特性,上层系统的优化关注计算资源的迁移策略。系统按照灰狼优化思想,以延迟敏感程度、计算密集程度为指标,动态指挥资源的迁移过程。通过证明得知,采用本文的迁移策略能够实现系统的自适应决策,最大限度上保证了整体时延与能耗的均衡,对于通信网络的性能起到了较好的维护作用。
纪恂[10](2020)在《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YN通讯公司营销策略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整体环境保持稳定和谐的要求日益突出,各级政府对各种自然灾害、大规模社会群体聚集事件、突发事件的及时响应、快速处置成为的重要工作。传统的语音调度指挥已渐渐不能满足处突维稳的实际需要,一方面要求各重点行业之间,如公安、消防、武警甚至军队的协同调度、统一指挥;另一方面指挥中心对事发现场的视频图像及时传输也提出了要求;同时,国内各大中城市密布的“天眼”系统提供的海量数据如何在公安等行业的实现更为广泛的使用,也是“智慧城市”具体实现的重要条件。上述需求的提出对通信网络的多制式兼容性、远距离视频图像传输、海量数据快速检索等具体的技术实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回顾阐明了技术接受模型的概念、测量、研究,以及4P营销和关系营销在通信行业的研究等相关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然后对专网无线通信行业及YN通讯公司业务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利用PEST和五力模型对专网无线通信行业进行全面分析,从经济指标、业务发展、人力资源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对YN通讯公司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对YN通讯公司的营销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接着,本文对专网无线通信终端使用意图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利用技术接受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并形成研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及全面统计分析,研究认为感知有用、感知易用、感知胜任力、感知娱乐均对警务人员通讯设备使用意图有正效应,并在数据分析基础上对感知有用、感知易用、感知胜任力、感知娱乐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在前述对行业、公司和用户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YN通讯公司营销策略提升方案。在前两章分析的基础上,本章首先明确了公司的战略定位与发展计划,然后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四个维度等方面提出了警务系统智能有用化、终端设备整合易用化、终端功能升级胜任化和App使用情绪积极化等营销策略,并阐述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理论方面将技术接受模型这一成熟的模型成功应用到专网无线通信这一新的应用领域,并与营销策略相结合;二是实践方面利用各种管理研究工具对专网通信行业、YN通讯公司、终端用户需求及使用意图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在分析结果基础上提出了YN通讯公司营销策略提升方案,实为在实践领域对YN通讯公司未来发展作出的一大贡献。
二、我国公用数据通信网络建设发展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公用数据通信网络建设发展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某县供电公司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配网自动化及相关理论的发展概况 |
1.2.1 国外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
1.2.2 国内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
1.3 配网自动化系统概述 |
1.3.1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 |
1.3.2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 |
1.3.3 配网自动化的主要实现方式 |
1.4 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优点与难点 |
1.4.1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优点 |
1.4.2 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难点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改造目标 |
2.1 主站建设目标 |
2.2 配电终端建设目标 |
2.3 配网通信系统建设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3 某县级市配电网现状分析 |
3.1 某县级市区域概况 |
3.2 配网一次网架现状 |
3.2.1 区域线路概况 |
3.2.2 10 千伏馈线联络接线形式 |
3.3 配网一次设备现状 |
3.3.1 开闭所现状 |
3.3.2 环网柜 |
3.3.3 柱上断路器 |
3.3.4 配电变压器 |
3.3.5 运行及保护方式 |
3.4 配网通信系统现状 |
3.4.1 骨干通信网现状 |
3.4.2 配网通讯网现状 |
3.5 配网管理相关系统应用现状 |
3.5.1 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 |
3.5.2 国网GIS系统 |
3.5.3 调度EMS系统 |
3.5.4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
3.5.5 营销SG186 系统 |
3.6 本章小结 |
4 配网自动化系统主站方案 |
4.1 系统主站概述 |
4.2 主站模式选配 |
4.3 主站系统架构 |
4.3.1 主站系统架构 |
4.3.2 主站硬件配置 |
4.4 主站功能 |
4.5 本章小结 |
5 馈线自动化及配电终端建设方案 |
5.1 馈线自动化模型概述 |
5.1.1 集中型馈线自动化 |
5.1.2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 |
5.2 馈线自动化建设方案 |
5.2.1 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建设方案 |
5.2.2 就地型(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建设方案 |
5.3 配电终端建设方案 |
5.3.1 配电终端建设原则 |
5.3.2 配电终端方案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配网自动化系统通信方案设计 |
6.1 通信系统特点和要求 |
6.2 主要通信方式介绍 |
6.2.1 光纤通信 |
6.2.2 载波通信 |
6.2.3 双绞线通信 |
6.2.4 无线宽带通信 |
6.2.5 无线公网通信(GPRS通信) |
6.3 配网自动化通信方案的选择 |
6.3.1 几种通信方式的比较 |
6.3.2 通信方式的选择 |
6.4 配网自动化通信结构设计 |
6.4.1 主站至变电站通信 |
6.4.2 变电站至配电终端通信 |
6.5 光纤通信方案设计 |
6.5.1 网络结构 |
6.5.2 组网方案 |
6.5.3 变电站OLT设备、SDH设备建设改造方案 |
6.5.4 EPON光通信建设方案 |
6.6 无线接入方案设计 |
6.6.1 基于无线公网VPN技术的通信网建设 |
6.6.2 通信流量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配网自动化系统功能实现及应用 |
7.1 配网自动化功能实现 |
7.1.1 配电线路实时监控功能 |
7.1.2 配电线路故障自动处理 |
7.2 形成智能配电网初步技术体系 |
7.3 建立完善调控一体业务应用体系 |
7.4 建成配电网通信数据网 |
7.5 工程实施前后配电网指标对比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北极地区开发的研究 |
1.2.2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总体研究 |
1.2.3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具体领域的研究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概念 |
2.1.1 北极地区范围及开发概念 |
2.1.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围 |
2.1.3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畴 |
2.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动因 |
3.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沿革 |
3.1.1 探索发现-奠定基础阶段(1917-1990) |
3.1.2 机制重组-机制转型阶段(1991-1999) |
3.1.3 政策酝酿-实际启动阶段(2000-2011) |
3.1.4 政策强化-全面开展阶段(2012-至今) |
3.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现实动因 |
3.2.1 北极开发的经济利益动因 |
3.2.2 北极开发的社会环境动因 |
3.2.3 北极开发的政治安全动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与政策 |
4.1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 |
4.1.1 促进俄罗斯北极地区经济增长 |
4.1.2 推动俄罗斯北极地区社会发展 |
4.1.3 保护俄罗斯北极地区生态环境 |
4.1.4 保障俄罗斯北极地区国家安全 |
4.2 俄罗斯北极开发政策 |
4.2.1 北极开发的招商引资政策 |
4.2.2 北极开发的财政税收政策 |
4.2.3 北极开发的社会保障政策 |
4.2.4 北极开发的环境保护政策 |
4.2.5 北极开发的地区安全政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重点领域及推进措施 |
5.1 挖掘地理禀赋:完善北方海航道运营管理体系 |
5.1.1 构建联邦、区域、公司三级管理架构 |
5.1.2 遵循无害通行和过境通行的法律制度 |
5.1.3 建设“北方海航道”通行的运营模式 |
5.2 利用资源禀赋:加强油气资源开发 |
5.2.1 北极陆上及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开发现状 |
5.2.2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模式 |
5.2.3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方向 |
5.3 培育新增长极:建设“北方发展支撑区” |
5.3.1 “支撑区”构想的政策出台 |
5.3.2 基于经济地理方法探究的“支撑区”内项目选择标准 |
5.3.3 “支撑区”的规划:打造北极开发增长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
6.1 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通行的效果评估 |
6.1.1 “北方海航道”的物流运输成效显着 |
6.1.2 “北方海航道”开发面临的困境 |
6.2 俄罗斯北极地区油气开采的效果评估 |
6.2.1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占比逐年提升 |
6.2.2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6.3 俄罗斯北极“支撑区”建设的效果评估 |
6.3.1 北极“支撑区”建设实施效果尚未明显体现 |
6.3.2 北极“支撑区”建设面临的局限性 |
6.4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制约因素 |
6.4.1 投资环境较差影响北极项目运行潜力 |
6.4.2 劳动力潜力弱难以支撑北极开发力度 |
6.4.3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加大“资源诅咒”风险 |
6.4.4 生态环境脆弱增加可持续发展难度 |
6.4.5 西方国家制裁严重延缓北极开发进程 |
6.4.6 对北极地区爆发冲突的担忧降低合作意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 |
7.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国际化趋势 |
7.1.1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7.1.2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可行性 |
7.2 中俄北极开发的重点合作领域 |
7.2.1 依法并合理利用北极资源的合作 |
7.2.2 建设并开发北极航道通航的合作 |
7.2.3 开拓并实现北极旅游休闲的合作 |
7.2.4 保护北极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合作 |
7.2.5 积极探索并认识北极科考的合作 |
7.3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制约因素 |
7.3.1 中俄关于“冰上丝绸之路”概念的分歧 |
7.3.2 航道通行问题制约合作项目的收益 |
7.3.3 积极寻求北极合作的国家间竞争带来的压力 |
7.4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模式探索 |
7.4.1 本国资金投入与多方资本参与相结合 |
7.4.2 北极项目开发与生态理念相结合 |
7.4.3 选择可行建设项目与模块化架构相结合 |
7.4.4 支撑区建设与中俄“冰上丝绸之路”相结合 |
7.4.5 中俄北极“公域”合作与参与俄罗斯国内建设相结合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万福变电站现状及改造方案 |
2.1 万福变电站运行现状 |
2.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
2.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
2.3.1 集中式系统结构 |
2.3.2 分布式系统结构 |
2.3.3 分层分布式结构 |
2.4 变电站综自通信系统 |
2.4.1 通信任务 |
2.4.2 通信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万福110kV变电站优化设计 |
3.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
3.2 调度自动化 |
3.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
3.4 电源系统 |
3.5 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 |
3.6 全站时钟同步系统 |
3.7 智能辅助控制系统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施工及调试 |
4.1 改造优化内容 |
4.1.1 电气一次部分 |
4.1.2 电气二次部分 |
4.2 改造质量及工艺要求 |
4.2.1 工程总体要求 |
4.2.2 室内外屏柜安装 |
4.2.3 电缆架设及线芯连接 |
4.3 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 |
4.3.1 施工安全措施优化 |
4.3.2 施工技术措施优化 |
4.4 若干关键问题的解决 |
4.4.1 保护屏屏顶小母线处理 |
4.4.2 试验报告无线打印 |
4.4.3 改造工程中与对侧变电站的配合 |
4.4.4 保护测控与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 |
4.4.5 后台监控机的不间断电源 |
4.4.6 变电站控制室屏位安排 |
4.4.7 后台改造平稳过渡 |
4.4.8 时钟同步系统 |
4.5 调试试验 |
4.5.1 监控画面对点试验 |
4.5.2 主要设备试验 |
4.5.3 生产运行指标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通信技术的网络安全性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通信网络安全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综述 |
1.3.1 通信网络安全国外研究与发展现状综述 |
1.3.2 通信网络安全国内研究与发展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4G、5G通信技术网络的概念、结构与关键技术 |
2.1 4G通信技术网络的概念 |
2.2 4G通信技术的特点 |
2.2.1 通信速度更快 |
2.2.2 网络频谱更宽 |
2.3 4G通信技术网络的结构 |
2.4 4G通信技术网络的关键技术 |
2.4.1 OFDM技术 |
2.4.2 MIMO技术 |
2.4.3 SA技术 |
2.4.4 SDR技术 |
2.4.5 基于IP的核心网 |
2.5 5G网络安全技术 |
2.5.1 空口物理层安全 |
2.5.2 轻量级加密 |
2.5.3 网络切片安全 |
2.5.4 区块链技术 |
第三章 基于侯马政务网的安全问题分析 |
3.1 侯马政务网整体网络结构及建设方案 |
3.1.1 连接方式 |
3.1.2 院外局委办建设方案 |
3.1.3 政府大院建设方案 |
3.1.4 侯马政务外网安全运维管理中心建设方案 |
3.1.5 互联网出口建设方案 |
3.2 侯马政务网相关网络资源规划 |
3.2.1 IP地址的规划原则 |
3.2.2 对于设备Loopback地址的分配 |
3.2.3 设备间链路地址的分配 |
3.2.4 CE设备网管地址 |
3.3 侯马政务网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案 |
3.3.1 侯马开发区管委会政务网组网结构 |
3.3.2 侯马开发区管委会政务网故障分析 |
3.3.3 侯马开发区管委会政务网故障解决方案 |
第四章 基于侯马政务网发现的网络安全及对策 |
4.1 基于侯马政务网发现的网络问题 |
4.1.1 网络中的隐患 |
4.1.2 终端中的隐患 |
4.2 网络安全提升对策 |
4.2.1 优化配置机制 |
4.2.2 对移动网络鉴权认证 |
4.2.3 增强网络协调性 |
4.2.4 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 |
第五章 5G通信安全发展现状与趋势 |
5.1 5G通信技术网络的特征 |
5.2 5G网络安全发展现状 |
5.3 5G网络安全发展趋势 |
第六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A |
附录 B |
(5)鄂尔多斯地区电力通信网提升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鄂尔多斯电力通信网需求分析及预测 |
2.1 网络业务分类 |
2.2 各业务断面宽带预测 |
2.2.1 宽带预测方法 |
2.2.2 模拟实际业务断面选择 |
2.2.3 业务断面的带宽预测结果分析 |
2.3 超长距离光传输网络规划 |
2.3.1 500千伏布日都变至500千伏乌海变单波传输系统模块化组网设计 |
2.3.2 500千伏布日都变至500千伏乌海变4波传输系统设计 |
2.3.3 OSC信道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鄂尔多斯地区电力通信网规划方案研究 |
3.1 鄂尔多斯地区通信网规划原则 |
3.1.1 安全可靠原则 |
3.1.2 统筹规划原则 |
3.1.3 先进性原则 |
3.1.4 协调性原则 |
3.1.5 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 |
3.2 鄂尔多斯电力通信网规划目标 |
3.2.1 鄂尔多斯电力骨干通信网规划目标 |
3.2.2 鄂尔多斯电力配用电通信网规划目标 |
3.3 鄂尔多斯电力骨干通信网规划方案设计 |
3.3.1 鄂尔多斯电力骨干传输网规划方案 |
3.3.2 鄂尔多斯电力业务网规划方案 |
3.3.3 鄂尔多斯电力支撑网规划方案 |
3.3.4 鄂尔多斯电网通信容灾系统建设规划 |
3.4 电力配用电通信网规划方案设计 |
3.4.1 业务需求 |
3.4.2 规划范围 |
3.4.3 规划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四川省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机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应急通信保障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应急通信保障国外研究综述 |
1.4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1.4.1 应急通信保障的概念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四川省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机制现状 |
2.1 四川省应急通信保障的发展阶段 |
2.2 四川省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机制的现状 |
2.2.1 应急通信保障的组织和管理 |
2.2.2 应急管理中的“一案三制” |
2.2.3 应急通信保障问题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
第三章 四川省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机制的问题和分析 |
3.1 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机制调研问卷工作思路 |
3.2 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机制调研问卷设计与实施 |
3.2.1 调研问卷设计与实施 |
3.2.2 调研问卷汇总与分析 |
3.3 当前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
3.3.1 对应急保障机制不熟悉 |
3.3.2 设备更新机制的问题 |
3.3.3 应急保障协同机制缺乏 |
3.3.4 政企信息沟通和管理机制不畅 |
3.3.5 日常维护管理与应急演练的问题 |
3.4 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机制现有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公共服务重视不够,规章制度上缺乏完备管理机制 |
3.4.2 设备和技术投入资源机制上存在矛盾 |
3.4.3 在资源配置和联动上缺乏有效手段 |
3.4.4 应急通信缺少相应完善的法律依据 |
3.4.5 日常维护和基础维护队伍建设机制上存在漏洞 |
第四章 国内外相关保障机制与典型案例的经验及启示 |
4.1 国外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机制运行情况 |
4.1.1 美国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机制运行介绍 |
4.1.2 日本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机制运行介绍 |
4.2 国内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机制运行情况 |
4.3 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机制运行实际案例 |
4.3.1 2013年“4.20”雅安芦山地震 |
4.3.2 2017年“6.24”茂县山体坍塌 |
4.3.3 2017年“8.8”九寨沟地震 |
4.4 国内外保障机制与案例的经验及启示 |
第五章 四川省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
5.1 组织管理机制 |
5.1.1 加强日常维护与故障分析机制 |
5.1.2 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应急通信保障危机计划 |
5.2 资金设备和技术支持 |
5.2.1 完善物资后勤保障机制 |
5.2.2 统一技术标准 |
5.2.3 应用新技术,引入新观念 |
5.3 资源配置和联动机制 |
5.3.1 关联行业尤其是电力、交通的支持等 |
5.3.2 建立预警联动系统监控平台,加强危机识别、检测与预警 |
5.3.3 提升多部门多专业联动机制及联合应急保障能力 |
5.4 依托法律法规明确及完善相关机制 |
5.4.1 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 |
5.4.2 相关法律法规需要明确的要素 |
5.4.3 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机制 |
5.5 加强队伍建设机制 |
5.5.1 树立“平战结合”的工作理念 |
5.5.2 突出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
5.5.3 注重应急演练提高战时响应速度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研问卷 |
(7)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与过程描述 |
1.1 翻译任务介绍 |
1.2 翻译文本描述 |
1.3 翻译工具介绍 |
1.4 翻译过程设计 |
第二章 术语与物联网英语术语 |
2.1 术语及术语翻译方法 |
2.2 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 |
2.3 物联网英语术语翻译方法 |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
3.1 已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 |
3.1.1 缩略词术语 |
3.1.2 术语中的复合词 |
3.1.3 术语中的半技术词 |
3.2 未规范的物联网英语术语 |
3.2.1 直译法 |
3.2.2 拆译组合法 |
3.2.3 不译法 |
3.2.4 多种译法结合法 |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 |
4.1 翻译总结 |
4.2 翻译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术语表 |
附录2 原文 |
附录3 译文 |
致谢 |
(8)吉安中心城区配网自动化建设改造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吉安配网建设现状 |
2.1 配网情况分析 |
2.2 配网网架结构 |
2.2.1 架空网结构 |
2.2.2 电缆网架结构 |
2.3 配网设备情况 |
2.3.1 配电变压器 |
2.3.2 10kV配网线路状况 |
2.3.3 开关类设备情况 |
2.3.4 无功补偿设备情况 |
2.3.5 设备运行年限情况 |
2.4 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情况 |
2.4.1 自动化调控系统 |
2.4.2 生产管理系统 |
2.4.3 地理信息系统 |
2.4.4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
2.4.5 小水电发电信息采集系统 |
2.5 配网通信系统情况 |
2.5.1 光传输现状 |
2.5.2 数据通信网情况 |
2.6 存在主要问题 |
2.6.1 供电能力不足 |
2.6.2 线路结构不合理 |
2.6.3 电网设备参差不齐 |
2.6.4 建设环境差 |
2.6.5 建设资金不足 |
第3章 吉安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案 |
3.1 整体规划目标 |
3.2 设备改造与建设 |
3.2.1 配网自动化终端布点方案 |
3.2.2 配电一次设备改造方案 |
3.3 配网自动化主站建设 |
3.3.1 配网自动化系统整体架构 |
3.3.2 主站系统应用结构 |
3.3.3 主站功能建设方案 |
3.4 信息系统集成整合 |
3.4.1 信息系统集成架构 |
3.4.2 信息系统总线功能 |
3.4.3 GIS的信息集成整合 |
3.4.4 其他系统的整合 |
3.5 通信系统建设 |
3.5.1 通信信道方案 |
3.5.2 数据传输方式 |
3.5.3 各区配网通信建设内容 |
3.6 配电SCADA |
3.6.1 数据采集 |
3.6.2 数据处理 |
3.6.3 数据记录 |
3.6.4 操作与控制 |
3.6.5 事故反演 |
3.6.6 智能告警分析 |
3.6.7 网络建模 |
第4章 预期成效与效益分析 |
4.1 预期成效 |
4.2 经济效益分析 |
4.3 管理效益分析 |
4.4 社会效益分析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海上通信网络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动态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动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全文结构 |
2 相关技术介绍 |
2.1 移动边缘计算 |
2.2 进化与仿生算法 |
2.2.1 协同进化 |
2.2.2 灰狼优化 |
2.2.3 NSGA-Ⅱ与PSO优化 |
2.3 本章小结 |
3 协同边缘与船舶间的通信网络优化 |
3.1 新型海事通信网络架构 |
3.2 协同边缘侧通信系统 |
3.2.1 协同边缘服务器选址策略 |
3.2.2 协同边缘与船舶通信模型 |
3.2.3 任务调度建模 |
3.3 基于协同进化的调度优化机制 |
3.3.1 改进的算法设计 |
3.3.2 仿真与性能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4 海事云与协同边缘间的通信网络优化 |
4.1 建模与分析 |
4.1.1 海事云与协同边缘通信模型 |
4.1.2 能耗函数 |
4.1.3 时延函数 |
4.1.4 求解目标 |
4.2 基于灰狼优化的均衡机制 |
4.2.1 改进的算法设计 |
4.2.2 仿真与性能评估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YN通讯公司营销策略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文献检索法 |
1.3.2 案例研究法 |
1.3.3 实证研究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主要贡献 |
1.5 论文写作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技术接受模型 |
2.1.1 技术接受模型的概念及研究 |
2.1.2 技术接受模型的电子商务领域的研究 |
2.1.3 技术接受模型在其它科技领域的研究 |
2.2 营销策略 |
2.2.1 4P营销在通信行业的研究 |
2.2.2 关系营销在通信行业的研究 |
第三章 专网无线通信行业及YN通讯公司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专网无线通信行业PEST分析 |
3.1.1 政治分析 |
3.1.2 经济分析 |
3.1.3 社会分析 |
3.1.4 技术分析 |
3.2 专网无线通信行业波特五力分析 |
3.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3.2.3 新进入者的威胁 |
3.2.4 替代品的威胁 |
3.2.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3.3 YN通讯公司基本情况分析 |
3.3.1 公司简介 |
3.3.2 经济指标 |
3.3.3 主营业务 |
3.3.4 人力资源 |
3.3.5 企业文化 |
3.4 YN通讯公司营销结构现状分析 |
3.4.1 产品 |
3.4.2 价格 |
3.4.3 渠道 |
3.4.4 促销 |
第四章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使用意图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感知有用与使用意图的关系 |
4.1.2 感知易用与使用意图的关系 |
4.1.3 感知胜任力与使用意图的关系 |
4.1.4 感知娱乐与使用意图的关系 |
4.1.5 研究模型 |
4.2 问卷设计 |
4.3 问卷发放与收集 |
4.4 数据分析 |
4.4.1 均值分析 |
4.4.2 信度分析 |
4.4.3 效度分析 |
4.4.4 相关性分析 |
4.4.5 回归分析 |
4.4.6 小结 |
4.5 存在问题 |
4.5.1 警务系统智能程度不高影响感知有用 |
4.5.2 警务终端设备分散影响感知易用 |
4.5.3 警务终端设备功能落后影响感知胜任力 |
4.5.4 警务终端设备拓展性差影响感知娱乐 |
第五章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YN通讯公司营销策略优化方案 |
5.1 战略重定位与发展计划 |
5.1.1 战略重定位 |
5.1.2 发展计划 |
5.2 营销策略 |
5.2.1 警务系统智能有用化 |
5.2.2 终端设备整合易用化 |
5.2.3 终端功能升级胜任化 |
5.2.4 App使用情绪积极化 |
5.3 保障措施 |
5.3.1 强化关系营销策略 |
5.3.2 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
5.3.3 精细化财务管理体系 |
5.3.4 精益化生产管理 |
5.3.5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我国公用数据通信网络建设发展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某县供电公司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斌. 中北大学, 2021(09)
- [2]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D]. 徐曼. 吉林大学, 2021(01)
- [3]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优化设计[D]. 陈启明.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4]通信技术的网络安全性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睿斌.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5]鄂尔多斯地区电力通信网提升改造设计研究[D]. 金鑫. 内蒙古大学, 2020(04)
- [6]四川省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机制问题及对策研究[D]. 孙珂.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7]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D]. 王慕雪. 青岛大学, 2020(02)
- [8]吉安中心城区配网自动化建设改造方案研究[D]. 宋仕敏. 南昌大学, 2020(01)
- [9]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海上通信网络优化研究[D]. 张悦.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10]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YN通讯公司营销策略优化[D]. 纪恂.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