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南海园林的文化内涵(上)(论文文献综述)
李璟[1](2006)在《千年曲水话流觞 ——“曲水流觞”在园林中的演变和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曲水流觞”在古典园林中的产生、演变和发展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就其产生的源头、社会文化基础以及在不同时期的演变特征和形式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出“曲水流觞”的园林景观意义,并将之应用于现代园林,说明“曲水流觞”在现代园林的应用方法和意义。 “曲水流觞”就是在将酒杯置于缓流的曲折水流,用于水畔饮酒作乐的一种形式和活动。从“曲水流觞”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演变和发展来看,它首先是一种代表华夏文明的传统活动,表达了人们对孕育了自己的大自然的无比感激的情意;随着礼乐文化的发展,“曲水流觞”从巫祭仪式的“禊事”演变成为游宴的文化的“禊游”、“禊赏”,并首先进入了中国古典皇家园林,成为皇帝宴臣的一种方式和场所。此后,随着园林山水观的形成,文人思想对园林的进一步影响,以及王羲之行兰亭雅集,将“曲水流觞”的园林活动推向风雅的高潮,为历代文人所倾羡和模仿;从而成为贯穿中国历史的文人文化沙龙,承载了中国文人文化的精髓。伴随这种活动的生生不息,“曲水流觞”园林景观也在演变和发展,并在不同时期形成自己独有的特性和个性,贯穿着整个中国园林史的发展,并逐渐沉淀为代表深刻文化内涵的一种特有的园林景观。 因此,“曲水流觞”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在中国的园林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含义。就其对园林景观的意义而言,从文化内涵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从美学意义上,有着深远意境美、融揉自然美、行为动作美、构景形式美等多种美学特征;生态学原理上,讲究的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体味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统一。是与我们强调人居环境的自然,满足生态需要的要求所相符合的。因此,“曲水流觞”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贯穿整个中国园林的发展过程,承载千年文化,贯穿历史长河,而在当今的园林建设中,仍然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欣[2](2005)在《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社会在生产和生活中对植物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人们以植物为生,与植物为友,借植物抒发感情、阐述哲理。传统园林种植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步发展起来,并积累了一整套适合本地自然条件、文化传统和人们生活的优秀经验。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是营造园林自然空间的重要手段,它把植物景观创造和中国人的自然观、社会文化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理念和理法;并以其自然清幽、情景交融的景观风格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辉煌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生态意识的增强,种植设计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系统研究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理论,对当代园林建设汲取古代经验,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艺术有重要现实意义。 论文的基本脉络是在分析归纳文献资料和现存古园实例基础上,对我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的发展历史,文化背景,设计理念、理法,世界影响和在当代园林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专题理论研究。论文取得了以下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的成果: (1) 以文献和实例结合的方式简述历代园林种植设计概况及主要特点,讨论传统生活方式、儒释道思想和文学绘画美学对种植设计的影响。初步探析传统园林种植设计民族特色的形成历程,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 (2) 总结归纳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的理念和理法。根据种植设计与自然、与社会文化的两大关系,总结出“天人合一”和“文以明道”两大理念。通过文献记载和古园实例的相互验证,分析归纳了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的五大理法,分别讨论种植设计因借用地手法、情景交融手法、植物和环境的结合、种植形式特点和程式化理法。突出“用地分析—理景手法—植物景观—植物审美”有机结合的种植设计序列,从“地—景—情—境”角度分析传统园林种植设计艺术特点。 (3) 通过中外比较,在世界园林文化的背景下探讨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艺术的民族特色和重要地位。提出现代园林探索“有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结合现代生活的园林种植设计”之路,并结合优秀实例和本人设计实践初步分析、讨论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理论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韦珊珊[3](2020)在《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计成(1582-1642)是明末造园家、画家、文人。早年从事绘画,游历燕楚,中年以后开始建造园林,前后筑有东弟园、寤园和影园等。年近五十综一生所学,撰写出我国最早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造园专着《园冶》,将造园之术上升至造园之道,终结了“园有异宜,无成法”的历史,为中国园林艺术的营造提供了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经典文本。《园冶》全书采用骈文体结合散文体的写作方法,确立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审美理想及实现这种理想的“因借体宜”方法论。计成工诗善画的素养与园林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使得该书所体现的园林美学思想成为我国园林美学特别是文人写意园林美学的经典之作,散发着一种普遍存在、跨越时空的园林美学精神,其隽永的内涵历久弥新。本文围绕计成《园冶》深入研究,做出梳理与探讨,以阐明计成的园林美学思想。导论部分综合介绍了与计成《园冶》美学相关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意义,并说明了论文展开所遵循的基本思路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总括介绍计成与《园冶》。通过计成的三个身份:画家、文人、造园家和《园冶》书名更替、被禁疑云、流通细节及与日本造园书籍《作庭记》之比较来描摹出计成其人与《园冶》奇书的全貌,并结合其所处时代背景探寻其工诗善画素养对园林审美旨趣形成的影响,从整体上对计成和《园冶》形成认知,为下文造园艺术研究作铺垫。第二章通过对计成园林审美理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爬梳,阐明文人写意园林的审美特点和自然观念,同时这种与自然亲和的审美理想还伴有三重审美功能。“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揭示了主观能动“人作”与自然“天开”的辩证关系,明显受到传统哲学—美学“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并且带有与自然亲和的倾向,这些都成为了计成园林美学自然观念的渊薮。而贯穿于《园冶》全书的生态警语,反应出计成妙法自然的造园理想和生态伦理智慧。作为在明代艺术发展至顶峰的文人写意园林,或多或少影响了域内皇家园林和宗教园林,三者无论是意境的构造还是对自然的态度都趋向一致。与此同时,遥远的英国正经历着如晚明心学勃兴的时期,经验主义哲学成为其社会主流思潮,古典的束缚开始被感性经验逐渐替代,被几何布局占具的园林,半个世纪后被一种模仿中国文人园的“英华园林”所突围。而脱胎于中国园林的日本庭院艺术发展到江户早期(相当于我国明末清初)已形成了同江南文人写意园林迥异的园林审美观念。在与以上四种“他者”简略比较后,计成造园审美理想的独特性愈发显现。而《园冶》中所呈现的这种审美理想还伴有感官陶醉、抚慰心灵、畅神寄情等三重审美功能。第三章以计成“意在笔先,拟入画中”的意境追求为主题,首先从意象与意境、情景交融两个方面考察意境的产生。再以园、诗、画三者意境营造的形式层面与内容层面的趋同性揭示计成园林意境取法诗画的艺术理路。形式层面上,园林“布局”对标诗歌“对仗”,以求在视觉上形成错落有致的形式美感。假山“非常态”造型源自山水画论中的山势形态,以自然集萃之形达至行、望、居、游之林泉精义。内容层面上,园林建造要素以诗歌文字意象为准则,“园景”仿“诗情”,以求突破客观时空限制通往神思妙境。画家绘制山体力求“深远”之态,造园家理水渴求“不尽”之感,“山远水长”皆意使观照主体感知到时空的旷达性,于有限中见无限,谙熟于此的计成于园林实践中通过铺地、掇山等技法营造出外物观赏→主观情化→意境生发的园林意境品赏路径。第四章以“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借景法则为中心,考察计成的“贵因”观和借景理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营造园林的艺术目标,“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即是实现艺术目标的具体实践方法。从历史上的“贵因”观念和《园冶》体现出的巧于用“因”展开,联系现有园林实例,详细解读计成所提出的六大借景模式。第五章以计成所造三座园林实践中体现出的美学规范为逻辑线索考察计成造园实践与其美学观念的结合。他善于“因借”原有客观环境在园林中展现出“以小见大”、“蜿蜒曲折”、“虚实相生”的审美意趣。东弟园、寤园建于《园冶》成书前,为计成提供理论储备的实践机遇,影园建造于《园冶》成书之后,可视作其园林美学理论指导造园实践的成功案例。计成不仅是园林美学的倡导者亦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本文尝试从美学、文化史角度切入晚明社会,通过同域内外其他园林和诗画艺术理论的比较研究,对《园冶》展现出的造园主旨、意境追求及其造园法则进行解读,梳理出其整体思路及各造园步骤间的内在美学逻辑,而这套园林美学逻辑迄今不失其先进性与成熟性,值得我们一再研究。
王钰[4](2020)在《康熙朝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园林意境与空间理法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康熙朝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以下简称“康熙三十六景”)集合了园林、诗文、书画三要素,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进行景观建构与意境表达。目前关于康熙三十六景园林意境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文史层面,园林理法研究重个体而轻整体。本文从总体上对康熙三十六景进行园林意境与空间理法研究,通过分析“意”的来源与“境”的生成,全面理解和把握组景背后蕴含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总结和归纳古典园林营造“象外之境”的思路与方法。通过文献考证和实地调研,结合御制诗文和绘画,对康熙三十六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类,揭示组景系统的建构方法。对康熙三十六景选取的意象进行文化内涵溯源、经典范式总结,对其中典型环境所采用的共性化理法进行归纳,探究景观模式与意境表达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康熙三十六景在“意”的来源上借鉴了神话传说与历史典故、传统文学和诗词书画、风景名胜的创作思路与方法,使园林在内涵上兼具自然与人文之美,外在表现上富有诗情画意,展现了帝王的政治抱负、哲学思想和美学理想。在“境”的生成上充分因借地宜、时宜,通过泉景、水镜、山景理法进行组景营造,体现了康熙三十六景景观的整体性和意境的关联性,实现了“言”、“象”、“意”的高度统一。
陈凤[5](2013)在《现代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的意境营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越来越受到来自人工物质力量的威胁,高楼林立和钢筋混泥土的充斥使城市与自然日渐疏远。对于生活在城市的现代人来说,他们渴望能在繁忙之余感受纯朴、淡泊的自然生存状态,寻得一片来自乡土自然的纯朴景观,让疲惫的心灵得以放松。由此,城市滨水绿地景观,开始注重景观中人的精神追求。同时,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影响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城市景观的本质,不仅要反映城市功能需求,更要深层次体现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需求。然而,在我国现代城市滨水绿地景观中,却越来越表现出“拿来主义”、“趋同化”等缺乏“精神内涵”的问题,失去了城市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内涵,而中华文化传统里曾经备受世界所瞻仰具有精神享受的东方神韵——意境美却渐行渐远。那么,如何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营造具有精神内涵和享受的意境美?如何使其充分运用在现代城市滨水绿地景观中,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享受空间?成为本论文的研究的重点。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阐明了选题缘起以及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提出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和第三章是理论基础部分。其中第二章以研究现代城市滨水绿地景观为主,介绍了国外及国内古代、现代的相关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和问题;第三章主要对景观意境的研究,介绍了景观意境的发展历程、在现代城市滨水绿地景观中的意义;第四章是对现代城市滨水绿地景观意境的整体营造手法的研究,从原则和手法两方面入手;第五章是对现代城市滨水绿地景观意境的要素营造手法的研究,分别从社会要素、自然要素、人的要素和人工要素四个方面探讨;第六章是案例佐证部分,通过实际案例——株洲市湘江风光带中的景观意境营造分析,佐证前述五章的探索。笔者希望通过对现代城市滨水绿地景观整体与要素的意境分析,并结合城市文脉、城市风貌和地域特色,挖掘、汲取和营造更具精神和灵魂的景观意境,探索其营造手法,让城市居民能够拥有一处放松身心的栖息之地,也希望能对同类型景观的规划设计起到参考作用。
范卓敏,翟敬宇,冯小虎,杨晓方[6](2012)在《竹文化景观表现形式研究》文中提出从园林建筑、园林楹联匾额、园林造景、园林雕塑和景观小品、园林设施5个方面探讨竹文化景观的表现形式,提出通过竹文化景观创建达到多样的园林景观效果,进而促进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议。
肖宏[7](2007)在《从传统到现代 ——徽州建筑文化及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设计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与此同时,也表现出设计思想的混乱,隐藏着多种困惑:如传统与现代、国际与地域、技术与艺术等等。徽州建筑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至今保留较为完好的纯汉文化。它一方面具有地域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性。对于它的继承与发展的研究,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传统与现代、国际与地域。本文立足现代视域,从室内设计的角度研究徽州建筑文化及其继承与发展,以期为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并作了以下探索:论文第一部分从理论上对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探讨与研究。首先,研究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对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概念、属性、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进行了阐述;其次,研究了现代室内设计的概念、现代室内设计的主要涵盖的内容、与建筑的关系及其现代室内设计的背景。其三为本部分的重点,着重阐述了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的原则与方法,为徽州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作好理论准备。第二部分着重研究了徽州建筑文化及其特征。探讨了徽州建筑文化的形成背景、从室内设计的角度研究了徽州古村落景观特征、徽州建筑空间特征、徽州建筑装饰艺术以及徽州建筑文化的审美心理等,为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作好准备。第三部分着重研究了徽州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以第一部分的理论为指导,主要探索了徽州古村落景观特征、徽州建筑空间特征、徽州建筑装饰艺术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徽州建筑文化的审美心理穿插其中,并通过大量案例分析阐述。最后,对整篇论文做出结语,提出本文在分析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结论。
李燕[8](2010)在《校园景观设计与施工组织方案初探 ——以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景观工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已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国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对市政工程的投资力度加大,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事业单位绿化投入的加大,大型国际盛会的召开,我国园林景观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就世界范围而言,园林景观行业被公认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其自身具有的绿色环保和生态概念已获得愈来愈多的认同,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国家对环境生态的日趋重视,园林景观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发展速度远超过国民经济总体增长速度。但就其发展现状来看,存在很多问题,与国际水平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如何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体系化、标准化、现代化的风景园林,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本文从我国景观行业背景和目前景观工程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未来中国的景观行业的市场需求和广阔发展前景。针对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养护直至竣工的全过程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结合不同阶段的特点,通过校园景观工程实例,研究景观设计与施工的管理的相关问题与解决方案,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观点,旨在探寻一条满足现代化工业生产和文化迅速传播的设计思路,从而避免因大量工业生产而带来的特色消失、产品趋同性,努力发掘传统文化的魅力,突显地域特色。努力构建一个设计特色鲜明,施工组织合理,能够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的项目运作方式。
唐磊[9](2017)在《汉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名属于词汇中的专有名词,是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孕育的地名数量极为庞大。我国对地名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但由于传统地名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地名学科体系建立的时间较晚等因素,我国的地名研究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另外,随着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地名被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的文化属性日益被重视和关注。我国于2014年开启了为期4年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使得汉语地名词的研究具有较好的社会背景和现实价值。本文旨在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结合汉语地名自身的语言文化特性,挖掘与阐述地名理论和个案。本文以地名和地名学的基本理论为框架支撑,采用历时、共时相结合的方法,试对汉语地名的语言文化属性进行探讨。地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对地名的阐释皆与汉语文化息息相关,二者互为融合,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的主要内容为:首先是地名词研究的基本理论阐述。在历时、共时层面上,对汉语地名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汉语地名呈现出的区域性特征进行论述。其次对汉语地名所具有的构建功能、汉语地名在心理认知视角下的解读作了综合性的分析。最后,在掌握文献资料和现今地名分布数据的基础上,对“坂、峦、沱、潭、渊、坞”等地名词作了细致的个案性研究与探讨。全文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简要地介绍了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汉语地名研究的学科理论勾勒。首先对地名、地名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其次从语言、历史、移民、地理、社会心理、国家主权等方面对汉语地名研究具有的意义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论证。第三章以历时层面为出发点,研究了汉语地名的起源、发展演变。在起源上,汉语地名经历了地理意识、有声语言地名、图画地名、文字地名四个阶段。在发展演变上,从汉语地名发展演变的过程、影响汉语地名发展演变的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分别论述。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上,主要就殷墟卜辞中的地名、继殷墟卜辞之后的古代地名和现今地名呈现出的过程性特征进行了描述。在地名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上,主要探讨了地名的名实关系以及地名发展演变的方式和速度。第四章以共时层面为出发点,研究了汉语地名具有的区域性特征。本章将汉语地名分为历史、地理、语言三个类型区,并以历史地名与现今地名、老地名与新地名、自然地理实体地名、人文地理实体地名、民族语言地名、汉语方言地名、外语地名等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与论证。第五章为汉语地名的综合性研究。本章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汉语地名进行了综合性的阐述,即汉语地名词在汉语词汇中表现出来的构词功能、地名心理认知视角下的文化解读。地名不仅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具有构建汉语其他类型词汇的功能,如汉语地名词可构成植物类词语,汉语地名词可构成姓氏,可为品牌、农产品品牌标志命名等。地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还折射人类认知、心理特征,对地名作认知、心理的文化解读有助于深化对汉语词汇的认识。第六章是汉语地名词的个案研究,主要是在历时、共时相结合的基础上利用历史文献资料以及现今的地名数据等对汉语地名中的六个常见通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其中:“坂”以地名“长坂”为着手点,对其以及与之相关的少数民族地名通名、域外语言地名进行了触类旁通的拓展。通名“峦”“沱”“潭”“渊”以“荆州谓之峦”“楚人谓深水为潭”“楚人名渊曰潭”等古楚方言材料为支撑,通过基本音义探源及义项演变分析,发现它们作地名词使用时,不管是历史地域分布还是现时地域分布,皆位于古楚国的地域范围内,应为典型的古楚方言地名词。另外,通过对“坞”的地域分布及地名词使用的特征考证,初步判定其应与古越语中的发语词“乌”存在联系。
沈唯[10](2013)在《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 ——以淮海路的设计文化为核心》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旨在系统深入探讨上海设计的历史成就及其文化意蕴。上海文化及其设计成就,无疑是中国设计文化走出古典,走向现代,走向未来的重大标志性的事件,如何合理完整地把握其生理机质和文化底蕴是当代中国设计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属于个案性研究——即以淮海路设计文化为核心探讨上海设计文化问题。上海设计根植于上海大地,在历史长河的源远流长中,在历史发展的辩证性张力中,铸造着经典与辉煌;上海设计根植于上海城市,在城市功能的几度重大变化中,在城市形态层层叠叠的构筑中,充满着蓬勃的朝气与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上海设计根植于上海人们的生活需求,在“海派”文化的交织互动中,在设计传播的来来往往中,彰显着包容与创新的气魄与精神,闪耀着追求时尚与摩登的精雅光芒。本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在梳理上海传统设计的过程中对上海设计艺术的优秀传统作一些基础性理论研究,进一步发掘上海传统设计艺术的优秀成果,扬弃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部分。另一方面,是寻求对上海的城市文化、城市发展注入创新的设计活力,使上海的设计艺术既具有丰厚的历史文脉,又具有鲜明的时代发展特征。本研究除绪论和结论外,主要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简要归纳了上海设计的主要特征,即现代性、物质化、海派设计文化表现等。第二、“城市形态:淮海路的成长”主要探讨上海城市形态发展过程中淮海路的形态设计史及其构成要素分析。第三、“街道美学:淮海路景观设计变迁与考察”主要探讨了淮海路景观设计的历史文脉、欧陆风情以及襄阳公园、国泰电影院等景观设计艺术的表现手段。第四、“视觉权力:淮海路广告设计变迁与考察”主要探讨了淮海路广告设计中的身体美学表现、视觉构成法则应用以及霓虹灯广告设计的艺术表现手段。第五、“民生器用:淮海路器物设计变迁与考察”主要探讨了淮海路器物设计中的国内外器物设计传播特点、交通工具设计发展特征以及照明设计的艺术表现。第六、“城市意象:淮海路设计的变迁”主要探讨了城市意象中淮海路设计以上海工商业发展作为基础的特点、视觉与文化交融的特点以及时尚与高雅交融的特点。第七、“设计之都:上海设计面向未来发展的要素与可能性探索”主要探讨了上海设计面向未来的“生态”、“传统”、“智慧”、“视觉”、“美育”等要素的和谐发展等。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梳理与勾勒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的发展轮廓,并研究其主要特征。第二、重点研究上海淮海路设计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淮海路上部分重要设计实例的艺术特色。第三、从对上海淮海路设计文化的研究引申出对上海“设计之都”建设的思考以及对上海设计创新精神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二、中南海园林的文化内涵(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南海园林的文化内涵(上)(论文提纲范文)
(1)千年曲水话流觞 ——“曲水流觞”在园林中的演变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绪论 |
1.1 缘起 |
1.2 概述“曲水流觞” |
1.3 论文结构关系图示 |
2、“曲水流觞”的出现及演变 |
2.1 早期园林概述 |
2.1.1 礼乐文化的兴起 |
2.1.2 早期园林——与天对话的场所 |
2.2 “曲水流觞”的出现和演变 |
2.2.1 修禊——早期的巫祭仪式 |
2.2.2 禊游——公共园林活动之滥觞 |
2.3 “曲水流觞”与早期的中国古典园林 |
2.3.1 “曲水流觞”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出现 |
2.3.2 “曲水流觞”与早期皇家园林 |
2.3.2.1 “曲水流觞”在早期皇家园林的代表作 |
2.3.2.2 早期“曲水流觞”园林景观及艺术手法 |
2.3.2.3 早期“曲水流觞”景观的建筑形式 |
2.3.3 “曲水流觞”在早期皇家园林中特征 |
2.3.2.1 礼乐文化的延续 |
2.3.2.2 文人思想在园林中的体现 |
2.3.2.3 园林功能以游宴为主 |
2.3.2.4 效法自然,巧妙理水 |
2.4、“曲水流觞”形成的社会文化基础 |
2.4.1 园林山水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 |
2.4.2 文人思想对园林的影响 |
2.4.3 《兰亭序》与“曲水流觞” |
3、“曲水流觞”的发展及表现形式 |
3.1 历代文人——解不开的兰亭结 |
3.2 寄情自然——写意曲水流觞 |
3.3 凝练的符号——曲水流觞 |
3.4、“曲水流觞”与日韩园林 |
3.4.1 “曲水流觞”与日本园林 |
3.4.2 “曲水流觞”与韩国园林 |
4、“曲水流觞”在园林景观中的意义 |
4.1 “曲水流觞”的文化精神 |
4.2 “曲水流觞”的美学意义 |
4.2.1 深远意境美 |
4.2.2 融揉自然美 |
4.2.3 行为动作美 |
4.2.4 构景形式美 |
4.3 “曲水流觞”的生态学意义 |
5、“曲水流觞”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
5.1 纪念性园林——景观的恢复与创新 |
5.2 “曲水流觞”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
5.2.1 作为传统符号体现园林文化内涵 |
5.2.2 园林理水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
5.2.2.1 校园水景文化设计 |
5.2.2.2 公共空间设计 |
5.2.2.3 小区环境设计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缘起和研究框架 |
1.1 缘起: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论文研究范围和基本概念. |
1.3 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
1.3.1 古代文献. |
1.3.2 近现代研究文献. |
1.4 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
1.5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中国园林种植设计发展简史 |
2.1 先秦至汉园林种植设计 |
2.1.1 先秦至汉园林种植设计概况 |
2.1.2 先秦至汉园林种植设计主要特点 |
2.2 魏晋南北朝园林种植设计 |
2.2.1 魏晋南北朝园林种植设计概况 |
2.2.2 魏晋南北朝园林种植设计主要特点 |
2.3 唐宋园林种植设计 |
2.3.1 唐宋园林种植设计概况 |
2.3.2 唐宋园林种植设计主要特点 |
2.4 元明清园林种植设计 |
2.4.1 元明清园林种植设计概况 |
2.4.2 元明清园林种植设计主要特点 |
2.5 近现代对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的继承和发展 |
2.5.1 1949前近代中国园林种植设计 |
2.5.2 1949后园林种植设计 |
小结 |
第三章 传统文化对种植设计的影响 |
3.1 传统生活方式对种植设计的影响 |
3.1.1 先民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认识 |
3.1.2 从自然美、生活美到艺术美 |
3.2 儒释道思想对种植设计的影响 |
3.2.1 儒家思想的影响 |
3.2.1.1 美善结合观点 |
3.2.1.2 比德观与比德手法 |
3.2.1.3 天人感应思想 |
3.2.2 道家思想的影响 |
3.2.2.1 道法自然思想 |
3.2.2.2 清静无为的境界 |
3.2.2.3 高雅脱俗的风貌 |
3.2.3 佛教思想的影响 |
3.2.3.1 “圣林”观念对种植设计的影响 |
3.2.3.2 “极乐世界”意象对种植设计的影响 |
3.2.3.3 植物人文涵义的再发掘 |
3.2.3.4 “禅”对种植设计的影响 |
3.2.4 儒释道的融合 |
3.3 文学绘画美学对种植设计的影响 |
3.3.1 绘画美学对种植设计的影响 |
3.3.2 文章结构对种植设计的影响 |
3.3.3 诗词意境对种植设计的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理念 |
4.1 天人合一理念 |
4.1.1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总纲 |
4.1.2 种植设计中的天人合一理念 |
4.1.3 主要表现形式 |
4.1.3.1 融天纳地,因凭自然 |
4.1.3.2 法天象地,拟仿自然 |
4.1.3.3 移天缩地,人造自然 |
4.2 文以明道理念 |
4.2.1 文以明道是基本艺术创作宗旨 |
4.2.2 种植设计中的文以明道理念 |
4.2.3 主要表现形式 |
4.1.3.1 物与神游,以形媚道 |
4.1.3.2 托物言志,以形载道 |
小结. |
第五章 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理法 |
5.1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核心理法. |
5.1.1 因借用地自然地宜. |
5.1.1.1 尊重用地特征 |
5.1.1.2 彰显用地特色 |
5.1.1.3 适当改造用地 |
5.1.2 因借用地人文地宜. |
5.1.2.1 对园林性质的因借体宜 |
5.1.2.2 因借主题运用地宜 |
5.2 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情景理法. |
5.2.1 以实涵虚:表现自然美为主的种植设计 |
5.2.1.1 描摹自然之“神” |
5.2.1.2 经营植物之“景” |
5.2.2 以实衬虚:表现人文美为主的种植设计 |
5.2.2.1 寄托情思 |
5.2.2.2 蕴含典故 |
5.2.2.3 描绘生活 |
5.2.3 虚实相生:自然美和人文美的交融 |
5.2.3.1 情景交融 |
5.2.3.2 情景转化 |
5.3 景以境出,和合为美:种植设计和环境的结合 |
5.3.1 植物和山水的结合. |
5.3.1.1 和山的结合 |
5.3.1.2 和水的结合 |
5.3.1.3 和山石的结合 |
5.3.2 植物和建筑空间的结合. |
5.3.2.1 补充建筑功能 |
5.3.2.2 和建筑构成画面 |
5.3.3 植物和园路的结合 |
5.3.3.1 列树表道:行道树栽植 |
5.3.3.2 径缘三益:植物和园路结合造景 |
5.4 因境类聚,气韵生动:种植形式理法 |
5.4.1 总体布局 |
5.4.1.1 从“搜奇致巧”到“因境类聚” |
5.4.1.2 专类园和聚景园 |
5.4.2 色彩搭配 |
5.4.3 栽植形式 |
5.4.3.1 孤植 |
5.4.3.2 丛植 |
5.4.3.3 群植 |
5.4.3.4 对植、列植和点植 |
5.5 景到随机,一法多式:程式理法 |
5.5.1 程式的形成 |
5.5.2 主要种植设计程式 |
5.5.2.1 程式的构成 |
5.5.2.2 主要程式举例 |
5.5.3 程式的应用 |
5.5.3.1 同本异景 |
5.5.3.2 同景不同形 |
小结 |
第六章 传统园林种植设计艺术民族特色及对世界的影响 |
6.1 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艺术的民族特色 |
6.1.1 中西传统园林种植设计艺术比较 |
6.1.1.1 西方传统园林种植设计文化背景 |
6.1.1.2 西方传统园林种植设计艺术主要特点及和中国的比较 |
6.1.2 中日传统园林种植设计艺术比较 |
6.1.3 传统园林种植设计艺术民族风格主要特点 |
6.2 传统园林种植设计艺术的对外交流 |
6.2.1 早期的交流 |
6.2.2 十七、十八世纪的交流 |
6.2.3 近代中外园林交流概况 |
小结 |
第七章 传统园林种植设计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
7.1 当代园林种植设计现状 |
7.1.1 继承传统和学习西方交织的思想文化背景 |
7.1.2 中国当代园林种植设计的主要成就和问题 |
7.1.2.1 当代园林种植设计的主要成就 |
7.1.2.2 目前园林种植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 探索有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结合现代生活的园林种植设计 |
7.2.1 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的途径 |
7.2.1.1 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艺术的再思考 |
7.2.1.2 时代对种植设计提出的新要求 |
7.2.1.3 继承和发展形式理法 |
7.2.1.4 继承和发展设计理念 |
7.2.2 面向未来,勇于创新 |
7.2.3 实例和实践 |
7.2.3.1 实例分析 |
7.2.3.2 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余论 |
8.1 结论 |
8.2 余论 |
参考文献 |
插图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计成与《园冶》 |
第一节 计成其人 |
一、画家计成 |
二、文人计成 |
三、造园家计成 |
第二节 《园冶》其书 |
一、书名更别,由术到道的升华 |
二、全书结构 |
三、湮灭疑云 |
第三节 《园冶》诞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园冶》诞生之社会背景-纵情欲乐的社会风尚 |
二、《园冶》诞生之文化背景-明末思想解放潮流 |
第二章 计成造园之审美理想: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第一节 计成园林审美自然观的哲学基础 |
一、儒家“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
二、道家“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
三、禅宗“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
第二节 “天开”与“人作”在园林史中的渊源 |
第三节 计成江南园林与皇家、寺庙园林自然观念之比较 |
一、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 |
二、静谧超然的宗教园林 |
第四节 计成江南园林与域外园林自然观念之比较 |
一、“如画”的英国园林 |
二、极度抽象自然的日式枯山水 |
第五节 计成造园之三重审美功能 |
一、感官陶醉: “醉心即是” |
二、抚慰心灵: “烦顿开除” |
三、畅神寄情: “凡尘顿远襟怀” |
小结 |
第三章 计成造园之意境追求:意在笔先、拟入画中 |
第一节 意境的产生 |
一、从意象到意境 |
二、情景交融 |
第二节 园境与诗境 |
一、形式层: “布局”与“对仗” |
二、内容层: “园景”与“诗情” |
第三节 园境与画境 |
一、形式层:“石形”与“山势” |
二、内容层:“不尽”与“深远” |
第四节 计成造园意境营造的方法 |
一、铺地 |
二、掇山 |
三、文学联想 |
小结 |
第四章 计成造园之法则: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
第一节 “贵因”思想 |
一、历史传承 |
二、继承了贵因思想的计成造园 |
第二节 借景实践 |
一、因地制宜 |
二、因时制宜 |
三、借五感 |
四、借景窗框 |
五、借境 |
六、障景 |
小结 |
第五章 计成园林实践中的美学内涵 |
第一节 “以小见大”会意之美:以东弟园为例 |
一、东弟园园主吴又予 |
二、东第园 |
三、以小见大,咫尺山林 |
第二节 “蜿蜒曲折”线性之美:以寤园为例 |
一、寤园园主汪士衡 |
二、寤园 |
三、蜿蜒曲折,端方非额 |
第三节 “虚实相生”生命之美: 以影园为例 |
一、影园园主郑元勋 |
二、影园 |
三、虚实相生,真假相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康熙朝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园林意境与空间理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材料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材料 |
1.3 相关研究与文献综述 |
1.3.1 避暑山庄历史与园林艺术相关研究 |
1.3.2 清初皇家园林造园思想相关研究 |
1.3.3 景观题名文化相关研究 |
1.3.4 避暑山庄三十六景相关研究 |
1.3.5 相关研究局限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特色与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2 中国传统思想对古典园林意境营造的影响 |
2.1 园林意境相关理论研究 |
2.1.1 意象与意境的概念阐释 |
2.1.2 园林艺术创作的境界追求 |
2.1.3 园林艺术创作的借景理法 |
2.2 传统哲学思想对皇家园林意境营造的影响 |
2.2.1 儒家思想对园林意境营造的影响 |
2.2.2 道家思想对园林意境营造的影响 |
2.2.3 禅学对园林意境营造的影响 |
2.2.4 理学对园林意境营造的影响 |
2.3 康熙帝造园思想对园林意境营造的影响 |
2.3.1 避喧求静,以游利政 |
2.3.2 寄情山水,咏思万物 |
2.3.3 摹写仙境,祈福祝寿 |
2.4 小结 |
3 康熙三十六景总体分析 |
3.1 景点概况 |
3.1.1 景点内容 |
3.1.2 景点布局 |
3.1.3 景点现状 |
3.2 景点问名 |
3.2.1 景名释义 |
3.2.2 景名用典 |
3.2.3 经典意象 |
3.3 景观类型 |
3.3.1 按园林主题分类 |
3.3.2 按时空要素分类 |
3.3.3 按感官类型分类 |
3.3.4 按活动功能分类 |
3.4 小结 |
4 康熙三十六景与神话典故的关联性分析 |
4.1 “昆蓬”模式的仙境理想 |
4.1.1 意象来源与文化内涵 |
4.1.2 景观模式与景观要素 |
4.1.3 模式借鉴与意境表达 |
4.2 “仁风南薰”的治世情怀 |
4.2.1 意象来源与文化内涵 |
4.2.2 景观模式与景观要素 |
4.2.3 模式借鉴与意境表达 |
4.3 “濠梁观鱼”的生命观照 |
4.3.1 意象来源与文化内涵 |
4.3.2 景观模式与景观要素 |
4.3.3 模式借鉴与意境表达 |
4.4 小结 |
5 康熙三十六景与诗词书画的关联性分析 |
5.1 “南山-寒林”的时空建构 |
5.1.1 意象来源与文化内涵 |
5.1.2 绘画图式与空间构成 |
5.1.3 画法借鉴与意境表达 |
5.2 “云水图式”的禅境创造 |
5.2.1 意象来源与文化内涵 |
5.2.2 绘画图式与空间构成 |
5.2.3 画法借鉴与意境表达 |
5.3 “静听松风”的声韵交融 |
5.3.1 意象来源与文化内涵 |
5.3.2 绘画图式与空间构成 |
5.3.3 画法借鉴与意境表达 |
5.4 小结 |
6 康熙三十六景与风景名胜的关联性分析 |
6.1 “清凉世界”的境界追求 |
6.1.1 风景原型与文化内涵 |
6.1.2 景观模式与环境要素 |
6.1.3 写仿借景与意境表达 |
6.2 “紫金浮玉”的禅儒汇通 |
6.2.1 风景原型与文化内涵 |
6.2.2 景观模式与环境要素 |
6.2.3 写仿借景与意境表达 |
6.3 “曲水荷香”的人文意趣 |
6.3.1 风景原型与文化内涵 |
6.3.2 景观模式及环境要素 |
6.3.3 写仿借景与意境表达 |
6.4 小结 |
7 康熙三十六景空间理法研究 |
7.1 泉景理法——听泉观瀑,形声皆备 |
7.1.1 水体来源与承水方式 |
7.1.2 景观要素与构景布局 |
7.1.3 主景营造与观赏关系 |
7.1.4 审美意向与意境探析 |
7.2 水镜理法——塞湖如镜,峰峦叠映 |
7.2.1 景点选址与水体尺度 |
7.2.2 景观要素与构景布局 |
7.2.3 主景营造与观赏关系 |
7.2.4 审美意向与意境探析 |
7.3 山景理法——因山构室,旷奥相宜 |
7.3.1 山地选址与环境朝向 |
7.3.2 景观要素与构景布局 |
7.3.3 建筑尺度与空间形态 |
7.3.4 审美意向与意境探析 |
7.4 小结 |
8 结论与余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与局限性 |
8.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8.2.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8.2.3 局限与不足 |
8.3 余论与展望 |
8.3.1 基于整体风貌保护和意境感知的体系构建策略 |
8.3.2 公共健康导向的组景体系构建策略 |
8.3.3 中国传统人居思想和理念的对外传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现代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的意境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国外研究动态 |
1.4.2 国内研究动态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现代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的研究 |
2.1 国外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的启迪 |
2.1.1 国外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的发展历程 |
2.1.2 国外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的特点 |
2.2 中国古代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的传承 |
2.2.1 古代理水景观的发展历程 |
2.2.2 我国古代理水景观的精髓 |
2.3 我国现代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的发展研究 |
2.3.1 我国现代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的发展概况 |
2.3.2 我国现代城市滨水绿地景观存在的问题 |
2.4 小结 |
第3章 景观意境的研究 |
3.1 意境的内涵 |
3.1.1 意境的发展历程 |
3.1.2 意境内涵的探讨 |
3.1.3 意境内涵的界定 |
3.2 景观意境的内涵 |
3.2.1 景观意境的发展历程 |
3.2.2 景观意境内涵的界定 |
3.3 景观意境的特征 |
3.3.1 空间无限性 |
3.3.2 艺术内涵性 |
3.3.3 生态和谐性 |
3.3.4 时间变化性 |
3.3.5 情趣愉悦性 |
3.4 景观意境对现代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的意义 |
3.4.1 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
3.4.2 深化景观的精神内涵 |
3.5 小结 |
第4章 现代城市滨水绿地景观意境的整体营造 |
4.1 营造原则 |
4.1.1 与意韵合作 |
4.1.2 与场地对话 |
4.1.3 与生态结合 |
4.1.4 与读者共鸣 |
4.2 营造手法 |
4.2.1 空间分隔 |
4.2.2 主次相依 |
4.2.3 气脉贯通 |
4.2.4 互妙相生 |
4.2.5 奥旷交替 |
4.2.6 疏密有致 |
4.2.7 曲直得宜 |
4.2.8 动静结合 |
4.3 小结 |
第5章 现代城市滨水绿地景观意境的要素营造 |
5.1 社会要素 |
5.1.1 文学诗词 |
5.1.2 历史文脉 |
5.1.3 时代精神 |
5.2 自然要素 |
5.2.1 静谧安宁的地形 |
5.2.2 千变万化的气候 |
5.2.3 悠意深远的水体 |
5.2.4 原初野态的植物 |
5.2.5 朴素淳然的山石 |
5.2.6 生动灵趣的动物 |
5.3 人的要素 |
5.3.1 空间与情感距离的远与近 |
5.3.2 闲静清和的接受心境 |
5.3.3 人看人 |
5.4 人工要素 |
5.4.1 驳岸 |
5.4.2 建筑 |
5.4.3 环境设施 |
5.5 小结 |
第6章 株洲市湘江风光带的案例分析 |
6.1 背景 |
6.1.1 区位分析 |
6.1.2 现状分析 |
6.2 设计理念 |
6.2.1 设计目标 |
6.2.2 设计主题 |
6.2.3 景观系统 |
6.3 景观意境的整体营造手法在案例中的应用 |
6.3.1 空间分隔与主次相依 |
6.3.2 气脉贯通与互妙相生 |
6.3.3 奥旷交替与疏密有致 |
6.3.4 曲直得宜与动静结合 |
6.4 景观意境的要素营造手法在案例中的应用 |
6.4.1 资福晓钟景区的人文景观 |
6.4.2 蝴蝶谷景区的生态景观 |
6.4.3 林溪踏歌景区的休闲景观 |
6.4.4 动力株洲景区的历史记忆景观 |
6.4.5 琴桥寄远景区的自然景观 |
6.5 小结 |
6.5.1 积极探索 |
6.5.2 问题改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实际项目目录) |
致谢 |
(6)竹文化景观表现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以园林建筑形式体现竹文化景观 |
1.1 竹制建筑 |
1.2 竹装饰建筑 |
2 以园林楹联、匾额、景名的形式体现竹文化景观 |
2.1 楹联 |
2.2 匾额 |
2.3 景名 |
3 以园林造景的形式体现竹文化景观 |
3.1 园林景石 |
3.2 园林植物造景 |
3.2.1 竹石造景 |
3.2.2 竹林造景 |
3.2.3“岁寒三友”造景 |
4 以园林雕塑和景观小品等形式展示出竹文化景观 |
4.1 竹制景观小品 |
4.2 竹主题雕塑 |
4.3 仿竹景观小品 |
4.4 园林铺装 |
5 通过园林设施体现出竹文化景观 |
5.1 园林路 (座) 椅 |
5.2 垃圾箱 |
5.3 栏杆 |
5.4 竹制科普画廊 |
6 小结 |
(7)从传统到现代 ——徽州建筑文化及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徽州建筑文化的研究 |
1.2.2 现代室内设计的研究 |
1.2.3 建筑与室内本土化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采用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概念性架构 |
本章参考文献 |
上篇 理论研究 |
2 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化的辨证关系 |
2.1 文化的概念及属性 |
2.1.1 文化的概念 |
2.1.2 文化的属性 |
2.2 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
2.3 传统建筑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
2.4 现代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
2.5 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化的辨证关系 |
2.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现代室内设计概述 |
3.1 现代室内设计的概念 |
3.2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
3.2.1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性质及工作范围 |
3.2.2 建筑与室内的交叉范围 |
3.2.3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内在联系 |
3.3 现代室内设计的内容 |
3.3.1 现代室内设计的核心 |
3.3.2 现代室内设计的内容 |
3.4 现代室内设计的背景研究 |
3.4.1 全球化 |
3.4.2 信息化 |
3.4.3 城市化 |
3.4.4 生态观 |
3.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4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的原则与方法研究 |
4.1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的原则 |
4.1.1 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要 |
4.1.2 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文化基因 |
4.1.3 满足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 |
4.1.4 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文化心理的要求 |
4.2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的方法研究 |
4.2.1 从哲学方法上研究——“伽达默尔效果历史”原则 |
4.2.2 从建筑文化的特征上研究 |
4.2.3 从具体手段上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中篇 徽州建筑文化研究 |
5 徽州建筑文化背景研究 |
5.1 徽州建筑文化的界定 |
5.2 徽州建筑文化的历史成因 |
5.2.1 徽州建筑文化形成的社会因素 |
5.2.2 徽州当时的科技水平 |
5.2.3 徽州建筑文化形成的地域环境因素 |
5.2.4 徽州建筑文化形成的意识形态因素 |
5.3 徽州建筑文化与中华其它地区建筑文化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6 徽州古村落景观特征研究 |
6.1 徽州古村落景观构成要素 |
6.1.1 山与水 |
6.1.2 植被与绿化 |
6.1.3 耕地 |
6.1.4 路巷 |
6.1.5 建筑 |
6.2 徽州古村落景观意象 |
6.2.1 景观意象 |
6.2.2 徽州古村落整体景观意象 |
6.2.3 徽州古村落局部景观意象 |
6.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7 徽州建筑空间特征研究 |
7.1 街巷空间 |
7.1.1 街巷空间对室外空间的组织特征 |
7.1.2 街巷空间的限定类型 |
7.1.3 街巷空间的物质要素分析 |
7.1.4 街巷空间的交叉口 |
7.1.5 水街 |
7.1.6 街巷空间的场所精神 |
7.2 坦与水塘——面状空间 |
7.2.1 坦 |
7.2.2 水塘 |
7.3 天井 |
7.3.1 天井的概念 |
7.3.2 天井对徽州古建筑的室内空间的组织 |
7.3.3 天井的物质特征分析 |
7.3.4 天井的精神功能 |
7.4 庭院 |
7.4.1 庭院空间性质与物理功能 |
7.4.2 徽州庭院的物质特征分析 |
7.4.3 徽州庭院意象与场所精神 |
7.5 厅堂与住房 |
7.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8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
8.1 徽州建筑各组成部分装饰 |
8.1.1 梁架装饰 |
8.1.2 天花 |
8.1.3 槅扇 |
8.1.4 楹联与匾额 |
8.1.5 门罩与门楼 |
8.1.6 马头墙 |
8.2 徽州建筑装饰技艺与工艺特征 |
8.2.1 砖雕 |
8.2.2 石雕 |
8.2.3 木雕 |
8.2.4 彩绘 |
8.3 徽州三雕的文化表达 |
8.3.1 儒家文化精神 |
8.3.2 吉祥如意 |
8.3.3 耕读文化 |
8.3.4 山水情怀 |
8.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9 徽州建筑文化的审美心理研究 |
9.1 徽州建筑文化中的自然观 |
9.1.1 天人合一的思想 |
9.1.2 天人合德的思想 |
9.2 徽州建筑文化中的社会观 |
9.2.1 礼乐 |
9.2.2 仁和 |
9.3 徽州建筑审美文化心理积淀举要 |
9.3.1 空间 |
9.3.2 山水 |
9.3.3 植物 |
9.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下篇 徽州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10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10.1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与现代室内中的景观设计 |
10.2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要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 |
10.2.1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自然要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运用 |
10.2.2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非自然要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10.3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意象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10.3.1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总体意象在共享空间中的运用 |
10.3.2 徽州古村落的局部景观意象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10.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11 徽州建筑空间特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11.1 徽州街巷空间在现代室内交通空间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11.1.1 徽州街巷空间与现代室内交通空间 |
11.1.2 徽州街巷空间在现代室内交通空间的继承与发展 |
11.2 水塘空间特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11.2.1 共享空间与徽州古村落水塘空间 |
11.2.2 水塘空间的室内化案例 |
11.3 天井空间特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11.3.1 天井对徽州建筑空间的组织形式在现代高层建筑中的运用探索 |
11.3.2 天井的形式特征与场所精神的特征引借 |
11.4 庭院空间特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11.4.1 庭院空间与室内公共交流空间 |
11.4.2 庭院空间特征引借案例 |
11.5 厅堂空间特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11.5.1 厅堂空间与室内“秩序空间” |
11.5.2 厅堂空间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案例 |
11.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12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12.1 徽州建筑装饰语汇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12.1.1 梁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12.1.2 “砌上露明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12.1.3 槅扇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12.1.4 楹联与匾额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12.1.5 门罩与门楼 |
12.1.6 马头墙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12.1.7 雕饰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12.2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在现代室内各情感空间中的运用 |
12.2.1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与现代室内空间情感 |
12.2.2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与秩序空间 |
12.2.3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与平稳空间 |
12.2.4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与怀古空间 |
12.2.5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与悠闲空间 |
12.2.6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与亲密空间 |
12.3 从技术进步的角度研究徽州雕饰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
12.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13 结论 |
图片来源 |
主要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8)校园景观设计与施工组织方案初探 ——以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景观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中国园林景观行业的发展背景 |
1.2 中国景观行业的基本现状 |
1.3 中国园林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4 中国园林景观行业的发展趋势 |
2 中国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
2.1 中国园林景观设计行业现状 |
2.2 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
2.3 未来景观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 |
3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步骤 |
3.1 接受设计任务、基地实地踏勘,同时收集有关资料 |
3.2 初步的总体构思(雏形)及修改 |
3.3 方案的第二次修改及文本的制作包装 |
3.4 业主的信息反馈 |
3.5 方案设计评审会 |
3.6 扩初设计评审会 |
3.7 基地的再次踏勘 施工图的设计(上) |
3.8 施工图的设计(下) |
3.9 施工图预算编制 |
3.10 施工图的交底 |
3.11 设计师的施工配合 |
4 高等学校校园的景观设计 |
4.1 校园景观设计方法 |
4.1.1 校园环境使用主体 |
4.1.2 校园环境设计的特点 |
4.1.3 校园休闲绿地的设计要点 |
4.2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景观设计方案 |
4.2.1 工程项目概况 |
4.2.2 总体方案阶段构想 |
4.2.3 校园景观设计方案与实施 |
4.2.4 景观设计工程实践经验总结 |
4.3 施工组织方案 |
4.3.1 工程概况 |
4.3.2 施工准备工作 |
4.3.3 土方工程 |
4.3.4 喷灌工程 |
4.3.5 铺装及其他景观小品装饰工程 |
4.3.6 检验和试验 |
4.3.7 保证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汉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研究现状 |
一、传统地名学阶段 |
二、现代地名学阶段 |
三、国外的地名研究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语料说明 |
第一章 地名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一节 地名 |
第二节 地名学 |
第三节 地名研究的意义 |
一、地名与语言 |
二、地名与历史 |
三、地名与移民 |
四、地名与地理 |
五、地名与社会心理 |
六、地名与国家主权 |
第二章 地名的历时发展演变 |
第一节 地名的起源 |
第二节 地名的发展演变 |
一、地名发展演变的过程 |
二、地名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地名的共时区域特征 |
第一节 历史类型区 |
一、历史地名与现今地名 |
二、老地名与新地名 |
第二节 地理类型区 |
一、自然地理实体地名 |
二、人文地理实体地名 |
第三节 语言类型区 |
一、民族语言地名 |
二、汉语方言地名 |
三、外语地名 |
第四章 地名词的综合性分析 |
第一节 地名可构建汉语词汇 |
一、植物类 |
二、姓氏类 |
三、品牌类 |
第二节 心理认知视角的地名解读 |
一、地名与认知 |
二、地名与语言塔布 |
第五章 地名词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坂 |
一、“坂”与“阪” |
二、“坂”与“长坂坡” |
三、“坂”与汉语方言 |
四、“坂”与少数民族语言 |
五、“坂”与域外语言“大阪” |
六、小结 |
第二节 峦 |
一、“峦”的基本音义及探源 |
二、古楚地域的界定 |
三、“峦”的义项分析 |
四、“峦”的分布考察 |
五、小结 |
第三节 沱 |
一、“沱”的基本音义辨查 |
二、“沱”的历时分布及词义演变 |
三、“沱”的共时分布 |
四、滹沱考 |
五、小结 |
第四节 潭 |
一、“潭”地名的历时分布 |
二、“潭”的义项分析 |
三、“潭”与少数民族语言 |
四、小结 |
第五节 渊 |
一、“渊”的地名分布 |
二、“渊”的地名义项 |
三、小结 |
第六节 坞 |
一、“坞”的基本音义辨查 |
二、“坞”的义项分析 |
三、“坞”的地名分布 |
四、地名词“坞”应与古越语相关 |
五、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 ——以淮海路的设计文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 |
2.1 上海设计现代性的诞生 |
2.2 上海设计物质化的滥觞 |
2.3 上海海派设计文化的表现 |
2.4 上海设计与城市功能的变化 |
2.5 上海设计:在技术、审美与社会变迁中的发展 |
第三章 城市形态:淮海路的成长 |
3.1 城市形态变迁中的上海道路 |
3.2 淮海路形态与功能融合的整体设计分析 |
3.3 淮海路形态构成的设计要素分析 |
3.4 淮海中路行号录变迁与形态设计 |
第四章 街道美学:淮海路景观设计变迁与考察 |
4.1 霞飞路到淮海路的变迁——老上海记忆的设计文脉 |
4.2 淮海路设计:彰显吃、穿、住的欧陆风情 |
4.3 襄阳公园与复兴公园设计的法式风格 |
4.4 重要街景节点:国泰电影院的装饰设计艺术 |
第五章 视觉权力:淮海路广告设计变迁与考察 |
5.1 视觉中的身体美学:杭稚英的月份牌广告设计 |
5.2 视觉构成法则的应用:淮海路的画报广告设计 |
5.3 视觉的秩序与璀璨:淮海路的霓虹灯广告设计 |
第六章 民生器用:淮海路器物设计变迁与考察 |
6.1 国内外器物设计传播中的淮海路 |
6.2 上海器物设计传播中的淮海路 |
6.3 交通工具设计的功能美学 |
6.4 温暖与精雅:透射照明设计的欧陆气息 |
第七章 城市意象:淮海路设计的变迁 |
7.1 工商业的崛起:城市意象中的上海设计变迁 |
7.2 视觉与文化交融:城市意象中的淮海路设计变迁 |
7.3 时尚与高雅交融:城市意象中的淮海路设计特征 |
第八章 设计之都:上海设计面向未来发展的要素与可能性探索 |
8.1 上海设计创新的“生态”要素 |
8.2 上海设计创新的“传统”要素 |
8.3 上海设计创新的“智慧”要素 |
8.4 上海设计创新的“视觉”要素 |
8.5 上海设计创新的“美育”要素 |
8.6 上海“设计之都”建设与上海设计发展的可能性探索 |
小结 |
图片来源 |
参考文献 |
附1:上海近现代设计主要设计师、设计作品、设计理念等 |
附2:上海设计文化大事记 |
附1、附2的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它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中南海园林的文化内涵(上)(论文参考文献)
- [1]千年曲水话流觞 ——“曲水流觞”在园林中的演变和应用研究[D]. 李璟. 四川农业大学, 2006(12)
- [2]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理论研究[D]. 王欣.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3]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D]. 韦珊珊. 山东大学, 2020(04)
- [4]康熙朝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园林意境与空间理法探析[D]. 王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现代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的意境营造研究[D]. 陈凤. 湖南大学, 2013(07)
- [6]竹文化景观表现形式研究[J]. 范卓敏,翟敬宇,冯小虎,杨晓方. 世界竹藤通讯, 2012(05)
- [7]从传统到现代 ——徽州建筑文化及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 肖宏.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8]校园景观设计与施工组织方案初探 ——以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景观工程为例[D]. 李燕. 郑州大学, 2010(06)
- [9]汉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D]. 唐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10]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 ——以淮海路的设计文化为核心[D]. 沈唯. 上海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