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软件生产力指标

关于软件生产力指标

一、关于软件生产率度量(论文文献综述)

李朋骜[1](2021)在《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背景下,生产率将取代要素投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劳动生产率反映了劳动要素的生产效率,是常用的生产率指标之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期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但随着2004年跨过刘易斯拐点和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中国劳动力数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在此背景下,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应对劳动供给下降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是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与此同时,在区位条件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产业空间分布呈现东密西疏的特征,这与劳动生产率东高西低的空间差异具有一定的耦合性。2018年,产业分布较为密集的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7.8万元/人和19.5万元/人,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和1.7倍。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是二者空间相似分布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往以中国数据为样本的研究均发现城市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这意味产业集聚是城市劳动生产率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来源。但通过计算产业集聚和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一致性指数可以发现,近年来,二者空间分布耦合性正在逐渐下降,这可能与当前中国部分城市中开始出现较为严重的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拥挤效应有关。在此背景下,从影响机制、溢出效应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对发挥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地,本文从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拥挤效应作用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四个方面展开研究。准确把握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可以在现实中更好地发挥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以往研究对这一方面的探讨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从人力资本、技术进步、资本深化三个方面研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从不同地区和不同集聚类型角度研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异质性影响的文献相对较多,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并进行机制检验。城市内部拥挤效应作用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和城市间集聚经济的正外部性作用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样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这在中国城市内部拥挤效应日益严重和城市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和所得结论如下:(1)利用四分位图、Moran’I指数、变异系数、一致性指数等方法分析中国产业集聚和劳动生产率的现状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均衡指数、双变量Moran’I指数分析产业集聚和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的相似性和关联性。研究发现,在产业集聚现状和特征方面,中国产业多样化程度正在逐渐提高;总产业和制造业空间集聚特征显着;城市间产业集聚差异较为稳定。劳动生产率方面,中国劳动生产率上升趋势明显,并且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高于第三产业;各城市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城市间劳动生产率差距逐渐缩小。产业集聚和劳动生产率关系方面,总产业和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耦合性逐渐下降;总产业和劳动生产率在2016年前并没有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与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2)利用2005年至2018年中国285个城市数据实证研究中国城市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对影响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在考虑了模型内生性后,中国城市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并且通过指标替换和变换样本等方式的检验表明该结果是稳健的。进一步地,本文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模型检验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发现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是中国城市产业集聚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的两条重要路径,而资本深化的中介效应则并不显着。(3)从不同地区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不同集聚类型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不同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三个方面研究了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得到如下结论:不同地区方面,东部地区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人力资本、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均起到了中介效应。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则不显着。不同集聚类型方面,专业化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人力资本、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均起到了中介效应。多样化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则显着为负,但对样本进行筛选后,发现在多样化集聚特征显着的大中城市,多样化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不同产业方面,制造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均起到了中介效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人力资本和资本深化起到了中介效应。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则不显着。(4)实证研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利用动态门限回归模型研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发现,产业集聚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产业集聚程度超过这一范围后,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不显着。分地区来看,产业集聚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呈“倒U型”,而在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程度较低时,其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不显着,产业集聚程度超过一定范围后,其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不同集聚类型方面,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程度较低时,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别显着为正和显着为负,而当专业化集聚程度和多样化集聚程度较高时,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均不显着。不同产业方面,制造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均呈“倒U型”。(5)实证研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偏微分分解方法研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发现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产业集聚对其他城市劳动生产率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并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此外,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制造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同样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蒋海舲[2](2021)在《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们在土地开发利用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风险不断凸显,高粗放、高污染、低效率的土地开发模式严重制约了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工业用地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转变工业用地利用方式粗放,实现工业用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效率最大化,已成为当前政府、学界亟待解决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十四五”规划提出“高质量发展”这一发展理念为工业用地的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提升工业用地的经济环境承载力,深入研究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在系统梳理绿色发展演变由来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绿色发展的内涵,建立了更加科学、全面地反映中国工业用地绿色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运用超效率EBM模型和GML指数测算了2003—2018年间中国288个地市(州)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探究其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判断其效率差异的收敛性及动态演进趋势,并在探索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识别影响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政府部门制定工业用地利用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中国工业用地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利用。本文主要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1)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测算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从总体特征来看,2003—2018年间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偏低,绿色发展仍任重道远。(2)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中国华东和华南地区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大于其他地区,这两个地区率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工作提高了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不均衡化发展差异明显,且具有集聚性特征,呈现“东高西低”逐层递减式分布特征。此外,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达到“1”的合理水平的城市从2003年的9个提高至2018年的34个,占总城市百分比由3.1%提升至11.8%,而纯技术效率值从2003年的23个提高至2018年的67个,占总城市百分比由7.9%提升至23.3%。(3)从效率分解情况来看,工业用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各地市(州)呈现出不同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单轨”或“双轨”驱动模式。(2)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收敛性分析。借助收敛假说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绝对收敛、条件收敛、PS收敛以及俱乐部收敛四个方面分别对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区域差距的收敛性及其动态演进趋势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不存在σ收敛而存在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各地市初始条件相同地区效率存在“追赶效应”,朝着它们自身稳态水平进行收敛,但高效率与低效率地区之间的差距将长期客观存在,不会在短期内自动消弭。(3)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相关性分析。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凭借Moran’s I指数和LISA集聚图探索了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全局及局部空间相关性特征。结果表明:(1)全局上,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2)局部上,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呈现高—高型(H-H)聚集和低—低型(L-L)聚集的空间聚集性特征,在空间地理分布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难以摆脱当前的集聚类别。(3)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与工业用地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空间关联效应,但未表现出良好的空间协调性。(4)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在效率影响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将空间地理因素(空间交互效应)纳入回归分析框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对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发现:(1)空间地理因素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随着中国工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地区间各类要素、信息等交叉越来越频繁,各地市(州)之间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依赖性明显增强。(2)全国尺度。本地区地方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工业环境污染源治理投入程度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的正影响,而人口聚集程度、土地财政收入、工业发展水平、工业能源消耗程度则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抑制作用。本地区对接地区间的空间溢出效应所产生的显着影响主要有土地财政收入、外商投资水平、工业发展水平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3)区域尺度。每个区域的所受的影响不一样,在当前工业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应基于自身的优势条件,科学合理地规划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通过加大工业环境治理的力度、改良工业生产方式等对工业生产环境进行有效改造,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一系列措施。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从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优化工业用地开发格局;发挥空间溢出效应,推动跨区域联动与合作;遵循城际差异,推进实施因城施策;构建监管机制,合理控制用地规模;优化要素配置,加快技术创新;盘活土地二级市场,促进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综上所述,与已有研究成果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在研究视角上,本文综合考虑工业用地利用过程中面临的资源消耗与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为绿色发展背景下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研究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分析框架,完善了效率研究的理论体系与应用。(2)研究内容上,对288个地市(州)开展多空间尺度、多层次的深入研究,丰富了中国工业用地多空间层面的研究。(3)研究方法上,运用前沿经济计量模型进行研究,如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EBM和GML指数测算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从全局和局部探索其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杜宾经济模型(SDM)将空间地理因素纳入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框架中,使得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

齐晓飞[3](2021)在《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超网络模型构建及其出口结构研究 ——以中国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蓝色的海洋被认为是蓝色星球的“血液”,而“血液”中的“营养资源”则是人类文明的“聚宝盆”。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海洋视为经济增长的新源泉,海洋经济增长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新领域。然而,在人口增长、气候变化以及对粮食安全和能源需求增长等的全球大趋势下,许多海洋经济活动所依赖的生态系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我们与海洋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即在争取经济增长的同时需要维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这种可持续发展海洋空间的举措旨在促进一国从海洋经济中获取经济利益,也是推动蓝色增长的基石。2012年Rio+20会议首次提出了“蓝色经济”的概念,正如绿色经济和绿色增长曾经处于发展规划和投资期阶段那样,这种以可持续发展海洋空间为主题的发展方式吸引了各沿海国家、联合国、经合组织、世界银行等国和组织的关注。虽然“蓝色经济”一词具体含义因各国国情不同而不同,但国际一致认为其旨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包容和维持或改善生计,同时确保海洋和沿海地区的环境和空间可持续性;其核心是通过与海洋有关的部门和活动使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和生态系统退化脱钩。因此,蓝色经济的首要挑战是理解和更好地管理海洋可持续性的许多方面,涉及传统和新兴海洋及其相关产业;第二个重要挑战是需要认识到海洋及其相关资源的可持续管理需要在各国及其公私部门之间进行合作。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首先认识到蓝色经济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复杂系统,存在于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及其相关资源提供关键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中。不同国家的蓝色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依赖于其拥有的自然资源禀赋,还依赖于其蓝色产业、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等不同属性多主体之间的关系结构。这种关系结构可视为以蓝色产业及其产品关联为基础,将上层相关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等异质主体进行关联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中,蓝色产业是一国蓝色经济发展的产业层分解,蓝色产业间的关联关系是蓝色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关系,而蓝色产业细分下的蓝色产品间关联是蓝色产业间关联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在微观(产品)层面影响着中观层面的蓝色企业开发活动和宏观层面的蓝色省份间贸易流转;蓝色产品是蓝色企业要素资本配置与价值创造的微观主体,是蓝色产业互相关联和互促发展的关键因素;蓝色企业是开发蓝色产品的中观主体,是影响蓝色省份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蓝色省份是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的经济枢纽,是蓝色经济活动的宏观主体。因此,这种关系结构也从产出和能力视角决定了各国蓝色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国家蓝色经济系统是由一国相关蓝色产业、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等经济要素关联形成的复杂系统,其实质也可以看作由多种异质网络相互关联形成的复杂系统。而超网络则是网络科学中研究此类多层次、多维度、多主体关联问题的重要方法,能有效评估各要素主体内部及其间关联关系。因此,本文将国家蓝色经济系统中的多要素主体纳入到统一框架进行系统性分析,采用超网络方法将蓝色经济发展问题分解为蓝色产业、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等经济要素的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从多层网络结构视角定性刻画国家蓝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多要素主体内部及其间的出口关联关系,并基于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设计度量其出口结构的指标体系,以定量评估出口结构中多经济要素的发展现状。这种将超网络定性描述和非货币型指标定量研究相结合,为各国蓝色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有效的可视化分析工具和非货币型指标度量体系。具体来讲,本文主要完成以下三方面的研究:(1)构建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首先,本文分析蓝色经济系统中多要素主体的内涵及阐述影响国家蓝色经济系统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发展机理;其次,为了更好地方便读者理解本文思想脉络,构建了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概念模型以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并基于此,分别阐述了单层子网络和多层超网络的建模原理;最后,本文提出了分别构建蓝色产品空间、蓝色企业网络和蓝色省份网络的建模步骤,并根据多主体间的映射关系阐述了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耦合步骤。也就是说,本文所构建的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是将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分别作为一国蓝色经济运行中的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要素分解,依据主体间的逻辑关系,将蓝色产品空间作为基础,向上拓扑得到反映蓝色资源开发活动形成竞争关系的蓝色企业网络,而蓝色企业网络可以进一步继续向上拓扑得到反映宏观资源流动和蓝色产业政策制定的蓝色省份网络,进一步耦合得到反映一国蓝色经济整体发展状况的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可视化模型。(2)设计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出口结构度量指标体系。在单层子网络层面,设计基于多样性局部属性结构的出口度量指标(如蓝色产品多样性指标、蓝色企业多样性及其发展指标和蓝色省份多样性及其发展指标),可以测度相关国家、企业和省份出口的蓝色产品类别及潜在类别,以帮助国家、企业和省级决策者制定符合其比较优势的蓝色产业及其产品开发政策;设计基于相似性局部属性结构的出口度量指标(如蓝色产品相似性及其开发相似性指标、蓝色企业相似性及其发展指标和蓝色省份相似性及其发展指标),可以量化国家、企业和省份各自出口的蓝色产品相似化程度,分析现在和未来可共同开发的蓝色产品,以帮助决策者了解其与相关参与者的竞争程度。在多层超网络层面,设计基于复杂性整体属性结构的出口度量指标(如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复杂性、蓝色企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和蓝色产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可以评估国家、企业和省份各自对相关蓝色产业及其产品开发的能力禀赋,这种能力可以被视为实现蓝色增长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有助于各国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14和其他诸如减贫、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减缓气候变化等目标。(3)对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及其出口结构进行应用研究。首先,在第5章分别构建了 2010年中国蓝色产品空间、蓝色企业网络和蓝色省份网络,进—步耦合而成2010年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可视化模型,并统计验证了蓝色产品空间与蓝色企业网络之间的假设,即在一家蓝色企业出口的所有蓝色产品中,增长潜力最大的蓝色产品是在产品空间中与高RCA值的其他产品最接近的产品;其次,第6章在第5章的基础上计算了 2010年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中单层子网络和多层超网络出口结构度量指标,并分析了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及其间的关联关系和出口结构特征;最后,基于1985年至2018年数据集分别构建了中国蓝色产品空间、蓝色企业网络和蓝色省份网络及其耦合而成的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计算了相应地出口结构度量指标,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了中国蓝色经济发展的演变趋势,用以识别中国蓝色经济系统出口结构中具有竞争优势蓝色产品、关键蓝色企业和核心蓝色省份,并总结未来可能在哪里找到新的可持续增长点,以便更好地协调“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宏观工具)和出口结构度量指标体系(微观工具)作为政策辅助分析工具可以在协助国家对蓝色增长战略进行系统性多标准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使用这样的辅助组合工具使国家更有可能制定基于证据的政策,而不受部门既得利益者影响。基于以上研究内容使得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基于蓝色经济系统中多主体间关联视角,通过超网络方法将这种关联结构网络可视化,用以定性描述一国蓝色经济的发展趋势及识别影响蓝色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2)基于经济复杂性方法设计了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出口结构的度量指标体系,用以定量分析出口结构中具有竞争优势的蓝色产品、关键蓝色企业和核心蓝色省份组合。(3)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宏观工具)和出口结构度量指标体系(微观工具)作为协助国家对其蓝色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多标准、多层次评估过程中的政策辅助组合工具,使其更有可能揭示传统分析工具无法发现的问题。

张鑫宇[4](2021)在《要素配置、技术进步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制造业发展动能由要素投入数量增长转向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以下简称TFP)提升,对于实现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乃至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迟滞、自主创新能力不强、TFP增长乏力等现实问题,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亟需探寻制造业TFP的有效提升路径。改善要素配置效率和提高技术进步水平是提高制造业TFP的重要突破口,其中,要素配置效率主要取决于要素投入结构和要素错配程度,技术进步主要包括技术进步性质和技术进步来源。因此,本文从要素配置和技术进步两个维度出发,从要素投入结构、要素错配程度、技术进步偏向性、技术创新模式等视角切入,紧紧围绕“要素配置与技术进步之间有何关系、怎样更好发挥技术创新在提升TFP中的作用”两大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和讨论要素配置、技术进步与制造业TFP三者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首先,围绕要素投入结构与技术进步偏向性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标准化CES生产函数的增长核算方法,在对数线性化展开标准化CE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将标准化TFP水平的对数值分解成包含标准化资本深化程度和标准化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的函数,阐述要素投入结构和技术进步偏向性对TFP增长的交互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标准化CES生产函数增长核算框架为基础的计量回归模型,采用1999-2016年制造业分行业大中型企业数据,运用三方程标准化供给面系统估计方法和面板数据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要素投入结构和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制造业TFP有正向的交互影响,以资本深化度量的要素投入结构呈现上升趋势且技术进步偏向资本,要素投入结构和技术进步偏向性相匹配,从而推动了制造业TFP增长。其次,围绕要素错配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将可变生产要素市场扭曲、固定生产要素市场扭曲和自主创新投入引入并拓展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探讨了要素错配、自主创新对TFP的直接作用机制,以及要素错配通过影响自主创新投入对TFP的间接作用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07-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城市经济社会数据和微观土地出让数据,运用面板工具变量方法处理内生性问题,综合考察资本错配、劳动力错配和土地错配等多维度要素错配对TFP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以资本错配为代表的可变生产要素错配和以土地错配为代表的固定生产要素错配对制造业TFP的直接影响效应为负,自主创新投入对制造业TFP的直接影响效应为正,以资本错配为代表的可变生产要素错配通过抑制自主创新投入增加,间接阻碍了制造业TFP的提升。最后,围绕技术创新模式提升TFP的可行路径,分别揭示产业间纵向关联和产业数字化在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TFP中的作用机制。一方面,结合知识生产函数与产业关联理论,分析基于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间纵向关联的技术知识溢出机制在技术创新模式影响TFP中的作用。实证部分利用2003-2015年中国制造业大中型企业分行业数据,将知识生产函数与空间面板德宾模型相结合构建计量模型,以处理空间滞后导致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间纵向关联增强了自主创新对制造业TFP的促进作用,上下游产业的自主创新投入,通过基于产业间纵向关联的技术知识溢出机制,推动制造业产业技术进步,进而提高制造业TFP。另一方面,将产业数字化和技术创新模式引入并拓展中间产品种类扩张模型,揭示以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以下简称ICT)应用于制造业为主要表现的制造业产业数字化在自主创新提升TFP中的增强和削弱机制。基于此机制,利用2000-2015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大中型企业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动态面板交互项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在自主创新提升TFP中同时存在削弱作用和增强作用,制造业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初始阶段,ICT的资本品属性起主导作用,产业数字化削弱自主创新对制造业TFP的促进作用;随着制造业产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ICT的技术知识资本和通用目的技术属性起主导作用,产业数字化作用下自主创新对制造业TFP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提出基于标准化CES生产函数的增长核算方法和以其为基础的计量回归模型,揭示了要素投入结构和技术进步偏向性对TFP的交互影响机制,克服了传统增长核算方法未考虑TFP其他影响因素的局限性,拓展了要素投入结构与技术进步偏向性之间关系的研究,丰富了适宜性技术理论和技术一致性理论。(2)将可变和固定生产要素市场扭曲,以及自主创新引入并拓展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探讨了要素错配和自主创新对TFP的作用机制,发现资本错配和土地错配对制造业TFP的直接影响效应为负,自主创新对制造业TFP的直接影响效应为正,资本错配通过抑制自主创新间接阻碍制造业TFP提升,完善了要素错配对TFP间接作用机制和土地要素错配经济效应的研究。(3)结合知识生产函数与产业关联理论,探讨了基于产业间纵向关联的技术知识溢出机制在技术创新模式影响TFP中的积极作用;引入产业数字化拓展中间产品种类扩张模型,揭示产业数字化在自主创新提升TFP中的增强和削弱机制,丰富了技术创新模式提升TFP可行路径的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提升制造业TFP,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乃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着的决策参考价值。一是要理顺要素配置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实现要素投入结构与技术进步偏向性相匹配,系统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优化要素配置效率,激发自主创新活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充分挖掘产业间纵向关联和产业数字化的作用,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促进制造业产业数字化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自主创新和引进模仿创新作用加快制造业TFP提升步伐,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李海铭[5](2020)在《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表现为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企业家精神已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提高人民福祉和促进全社会繁荣的重要驱动力。当前,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逐渐由微观个体层面转向宏观区域层面,并且相关研究也逐渐从关注企业家精神影响经济增长的“量”转向对企业家精神影响经济增长的“质”的关注。因此,研究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测度中国企业家精神和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营商环境这一关键要素,分析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把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集聚效应与企业家精神的空间特征相结合,探讨中国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七个章节,具体为:第一章,绪论。本章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问题、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内容结构及创新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本章通过系统梳理文献,厘清了国内外关于企业家精神、经济增长质量及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脉络及重要观点,并对企业家精神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第三章,中国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分析。本章基于已有文献研究确定了企业家精神的测度指标,并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别测度了2005年-2016年期间中国企业家精神和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发展水平。第四章,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分析。本章以营商环境为切入点,提出关于企业家精神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研究假设,选取市场化指数来衡量营商环境,由于相关数据从2008年更新至2014年,因此以2008-2014年中国30个区域(除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省和西藏自治区之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以及营商环境在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第五章,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效应分析。本章进一步基于空间视角考察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选取中国30个区域(除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省和西藏自治区之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研究对象,为保持企业家精神、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选取2005年-2016年期间相关数据,对中国企业家精神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六章,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差异性分析。本章将我国30个区域(除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省和西藏自治区之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区域,选取2005年-2016年间相关数据,比较并探讨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空间差异性。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对得到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管理启示和研究局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研究从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两个维度来衡量企业家精神,并分别选取专利申请授权数和私营企业雇佣比率作为企业家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指标。从总体角度看,中国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均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从地区角度看,中国企业家精神发展较不均衡,呈现较为显着的地区差异特征,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东部地区企业家精神逐年发展态势良好,中西部地区企业家精神的体量较小,增幅不高,属于缓慢增长型,而东北地区企业家精神增幅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现象。(2)本研究从经济增长效益、经济增长结构、经济增长成果和经济增长环境四个维度(子系统)建立了包含25个基础指标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发现:2005-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总体上呈现稳定上升态势,经济增长效益指数、经济增长成果指数和经济增长环境指数呈现出相似的上升态势,且对经济增长质量起到正向影响,其中经济增长环境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贡献度最大,而经济增长结构指数呈现下降态势,且与经济增长质量变动相反。这表明我国在民生福祉、福利成果、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改善与提升成为驱动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而我国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和经济开放结构的失衡成为抑制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从地区角度来看,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等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及四大子系统指数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东部地区相关指数明显优于东北地区及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及四大子系统指数出现波动及下降态势,尤其是经济增长环境和经济增长结构两方面的乏力导致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滞缓;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及四大子系统指数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变动较为平缓。(3)本研究引入营商环境视角,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分别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营商环境在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调节效应,且营商环境正向调节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即随着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化,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4)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增长率差距较大。就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排名来看,上升位次较多的区域有湖南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和重庆市,相比之下,海南省、河北省、山西省和新疆自治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排名下降较多,且中国各区域的经济增长质量差异不断扩大,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演化特征来看,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表现为由西部内陆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逐步升高的趋势,且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质量相近,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集聚性。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演化类型可划分为“提升演化”、“同级演化”和“滞后演化”三大类,三者之比为6:13:11。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演化特征呈现较大的差异,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演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地理集中性。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到2005-2016年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Moran’s I均大于0,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空间正相关性。经济增长质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可分为横向演化、同位演化、纵向演化和多重演化,四者的数量比为6:15:2:7,经济增长质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发生同位演化的数量较多,发生纵向演化的数量最少,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局部空间自相关集聚性较为稳定。(5)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均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在受到本区域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的同时,还受到相邻区域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影响,且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影响程度高于企业家创新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程度。(6)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均在不同水平上显着影响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系数分别为0.0158和3.636,东部地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无空间溢出效应,但企业家创业精神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系数分别为0.177和2.853,东北地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中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系数分别为0.123和3.057,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系数分别为0.493和1.252,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本研究从指标体系构建、机理阐释和研究视角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本研究从经济增长效益、经济增长结构、经济增长成果和经济增长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深化了对经济增长“质”的考察。以营商环境作为切入点,检验了营商环境能够正向调节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从而揭示了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为分析企业家精神影响区域经济质量的机理提供了理论框架。此外,本研究突破了企业家精神的地理局限,通过引入空间相关性,探讨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在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演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别从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的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溢出响应。进一步,分析比较中国四大区域(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空间溢出效应的区别,为解释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提供依据,并为党中央提出的“优化营商环境,弘扬企业家精神”提供实践参考。

顾雪芹[6](2020)在《中国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文中提出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发展中大国的崛起,正在改变和重塑原先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体系。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历史机遇中,中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并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是赢得国际竞争的关键。服务业作为独立的产业部门,对制造业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而且服务业和制造业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正在推动服务业有序开放。那么,研究服务业的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关于中国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影响的研究主要出现在近几年,但有些研究还显不足,包括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以解释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且机制分析、异质性分析等不够深入,研究维度较为单一。中国想要实现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关键是考虑如何打破被发达国家俘获的局势,即实现从属型价值链的升级。本文构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研究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直接影响主要是指服务业开放影响制造业企业的服务要素中间投入质量、核心资源配置以及在全球价值链的嵌入,进而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产生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主要指服务业开放提高国内的服务业(包括国外企业提供的和本国企业提供的)的质量、品种以及服务市场竞争程度,通过成本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供给效应间接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在实证分析中,首先利用行业层数据,从中观行业角度进行研究,结合Wang等(2013)和王直等(2015)经典分解框架,利用Koopman等(2010)在“国家—行业”层面定义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衡量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情况。此外,用中间品出口次数区分出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层次,把出口国家区分为不同出口对象,以便分析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在不同价值链地位层次和不同经济体的异质性。其次,从微观企业角度进行的研究,研究了服务业贸易开放度和服务业FDI开放度两种情况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和出口的影响。本文的“服务业贸易开放度”代表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和自然人流动这三类服务提供方式的开放情况,“服务业FDI开放度”衡量商业存在这种服务提供方式的开放情况。用两种方法度量,可以更为全面地衡量服务业开放状况。最后,从省级空间角度进行的研究,首次将研究范围扩展到空间领域,探索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证实了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正向作用。其作用路径包括:通过提升制造业的高技能劳动力数量和工作时间占比以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通过改变企业中间投入和无形资产以提高制造业生产率、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以促进相邻地区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异质性分析发现:房地产的开放抑制了价值链的升级,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金融行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开放显着促进了制造业价值链的升级,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不明显;服务业开放对提升中低层次的制造业价值链地位具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对于提升高层次制造业价值链的地位作用不明显。此外,文章还发现中国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还不足以支撑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且服务业开放有助于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倾向和出口收益。在已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制定合理的开放政策,有序推动服务业开放;充分发挥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作用;积极推动中国制造业企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劳动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发挥服务业开放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区域内制造业的协调发展。

顾培[7](2020)在《信息通信技术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文中提出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发展和应用为企业的组织变革和运营效率提升提供了新的机遇,逐步成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和企业提高效率的有力抓手,但是ICT资本投入后对生产率的作用机制依然是“黑匣子”。为了帮助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合理使用ICT资本,更好地发挥其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本文探讨企业ICT投入对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使用2011-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本文在资源基础理论和权变理论基础上引入系统概念,将企业的组织资源视为一个整体,全面审查企业资源系统中与ICT具有协同作用的组织资源。通过概念界定和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选择从组织管理、组织流程、人力资本和资本深化这四种组织资源入手,通过分析ICT与组织资源的协同作用,构建ICT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其次,本文使用实证方法检验了企业ICT投入对企业TFP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ICT硬件投入和软件投入都对企业TFP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表明在近年来ICT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的ICT投入回报较为可观。另外,本文选取企业公司治理、库存周转率、管理费用占比、人力资本和资本深化五个指标进行理论假设的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能够提高企业的ICT投资回报,ICT投入能够提高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优化成本结构,改善企业组织运营效率,同时与人力资本和资本深化形成互补效应,共同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最后,本文基于研究发现为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出了若干建议和意见。本文建议企业主体要在ICT投入过程中注意与其他组织要素相结合,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同时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建议政策制定者制定ICT产业政策,引导产业科学有序发展,发挥对其他产业的溢出效应。

吴军刚[8](2020)在《ZR软件公司A项目成本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企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国的软件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软件开发企业。并且这些企业软件开发项目的技术人员大多都具有专业的知识背景,但是他们普遍关注技术本身而缺乏必要的经济观念,整体成本意识较为淡薄,从而导致一些项目成本预算和估算的准确度较差,失去控制标准。虽然许多企业积极重视开发项目成本管理,并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成本管理办法,这与对成本控制的技术和实践缺乏了解有很大关系。本文以ZR软件公司的成本管理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以及访谈的方法对ZR软件公司现有的成本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该公司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成本估算体系存在漏洞、成本预算过程管控有待强化、成本控制体系有待加强、薪酬考核制度有待完善、成本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根据ZR软件公司存在的问题,建议公司采取优化成本估算方法、完善生产率数据的取值标准、在成本预算过程引入挣值管理技术、通过建立敏捷开发流程来应对强势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完善项目的质量控制、绩效考核体系中加入成本管控指标、项目奖的考核方式改用逐级递减的分阶考核方法、提高项目团队的成本意识等措施对上述问题进行优化改进。这对于加强公司的成本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通过对ZR软件公司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后的结果对该公司的软件项目成本管理体系提出改进策略和建议,并对其他中小微型软件企业的成本管理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宋岩珠[9](2020)在《基于CMMI的J公司项目质量与进度管理量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离不开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它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与此同时,软件开发的复杂度也在不断増加,开发的进度、成本、质量控制难度大幅增加。采用科学的方式,在研发过程中管理和预测软件研发的进度、质量和成本变得尤为重要。随着J公司不断地发展,业务量也随之增加,软件的规模和复杂度也越来越大,对研发项目的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原有的项目管理方法暴露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已不再适合产品研发的需要。J公司迫切需要提高产品研发项目的管理水平,在研发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进度等指标进行预测和控制,用更科学的方法帮助项目顺利进行、按期保质交付,从而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模型被认为是目前软件行业研发管理的最佳标准。根据SEI(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简称SEI)的官方报告,实施其高成熟度的量化级理论,会使缺陷率下降41%,进度推迟的概率为10%,由此可见,该模型高成熟度的量化级理论对企业在研发过程中的量化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CMMI高成熟度量化级理论为基础,结合J公司的实际情况,着重探讨质量、进度量化管理方案在J公司的实践应用。首先提出研究内容和方法,接下来对产品研发项目的质量管理、进度管理、项目控制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现状的梳理,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重点阐述由于缺乏科学的量化管理以及量化控制方法而进行的量化管理方案的改进。在研发的全过程对缺陷和进度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控制,并在发生偏差时,提醒相关人员及时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提高软件质量、控制软件研发的进度,提升项目控制的能力,解决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打下基础。通过对试点项目进行方案实施,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结果反馈,结果显示,量化管理方案及相关方案的实施,可以对项目当前阶段的预测和控制起到有效的作用,保证了该阶段进度和质量按计划进行。同时可以在研发过程的初期,及早的发现存在的异常问题,并及时进行分析处理,为后续改善延期交付、保证产品质量的问题打下了基础,确保项目能按期、保质完成,实现项目目标。

王哲[10](2020)在《银行业集中度、企业资源配置与公司生产率 ——以2009-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例》文中指出中国的银行业经历了从人民银行垄断经营再到国有大行垄断竞争最终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开始逐渐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银行业集中度的不断下降,同时也伴随着我国依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不断的资本积累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工业的崛起。本文分析了银行业结构对于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而研究银行业集中度下降的背景下,企业资源的重新配置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为理解什么是最优的银行业结构,理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的观点,因而本文的研究具备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了2009年至2018年的中国A股市场上的1900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作为样本,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使用固定资产投资、员工人数和营业总收入作为投入产出要素得到企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采用CR4指数法衡量银行业集中度的高低并通过wind数据库查询其他所需数据,建立回归模型,最终的到的结果如下:1、银行业集中度的下降会使得更高生产率的企业吸引劳动力的流入;但是对于生产率增加较慢或生产率负增长的企业,银行业集中度的下降可能会使得劳动力资源流出。2、目前我国的银行业集中度的下降有利于所有企业的债务融资,其中生产率更高的企业和成立期限更晚的成熟企业在银行业集中度下降的背景下相对更容易吸引银行信贷资金流入。3、在银行业集中度下降的背景下,信贷流入和长期的劳动力配置会促进企业生产率提升。本文通过进行不同控制变量回归,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的计量方式、异方差检验和内生性检验等手段验证了上述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本文为中国银行业集中度不断下降的背景下,考虑如何提升我国的全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本文的启示如下:首先,应该在加强银行业监管的基础上引导区域性银行的发展,进一步改善我国的银行业结构。进而达到加快制度建设进而促进金融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全行业生产率的目的。其次,对于企业而言,应当抓住银行业结构变化的机遇,不断加快提升生产率的进度,进而为减少融资约束并促进更优质的劳动力流入提供条件。最后,企业也因注重自身的管理运营能力,在本文的控制变量中,盈利能力、现金流等很多反映企业经营能力的指标均显着影响银行信贷、劳动力配置和生产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应当促进企业的生产率的提升和企业管理,进一步促进银行业结构改善使得银行资金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

二、关于软件生产率度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软件生产率度量(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产业集聚文献综述
        1.2.2 劳动生产率文献综述
        1.2.3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文献综述
        1.2.4 对已有文献的思考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产业集聚
        2.1.2 劳动生产率
    2.2 城市集聚经济的微观基础
        2.2.1 共享
        2.2.2 匹配
        2.2.3 学习
    2.3 集聚和区域增长理论
        2.3.1 资本流动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2.3.2 劳动力流动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2.4 集聚经济范围理论
        2.4.1 产业范围
        2.4.2 空间范围
        2.4.3 时间范围
        2.4.4 考虑集聚经济范围的生产函数
第3章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理论框架
    3.1 产业集聚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分析
        3.1.1 人力资本
        3.1.2 资本深化
        3.1.3 技术进步
    3.2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异质性影响分析
        3.2.1 不同类型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分析
        3.2.2 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分析
    3.3 拥挤效应作用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分析
    3.4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第4章 中国产业集聚和劳动生产率现状与特征分析
    4.1 中国产业集聚现状与特征分析
        4.1.1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
        4.1.2 产业发展现状与特征
        4.1.3 产业空间分布特征
        4.1.4 城市产业集聚差距度量
    4.2 中国劳动生产率发展现状与特征
        4.2.1 劳动生产率发展现状
        4.2.2 劳动生产率空间特征
        4.2.3 城市劳动生产率差距度量
    4.3 中国产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一致性特征分析
        4.3.1 中国产业与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耦合性分析
        4.3.2 中国产业与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相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实证研究及机制检验
    5.1 模型设计
        5.1.1 实证模型设定
        5.1.2 内生性分析
        5.1.3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5.1.4 描述性分析
    5.2 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5.2.1 相关性分析
        5.2.2 实证结果
        5.2.3 稳健性检验
    5.3 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机制检验
        5.3.1 中介效应检验模型介绍
        5.3.2 中介变量度量
        5.3.3 实证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研究
    6.1 产业集聚对东、中、西部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
        6.1.1 东、中、西部样本特征描述
        6.1.2 实证结果
    6.2 不同类型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
        6.2.1 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度量
        6.2.2 实证结果
    6.3 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
        6.3.1 不同类型产业划分及特征描述
        6.3.2 实证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研究
    7.1 相关文献述评
    7.2 模型设计
        7.2.1 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介绍
        7.2.2 检验原理
        7.2.3 实证模型设定
    7.3 实证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8.1 相关文献述评
    8.2 模型设计
        8.2.1 常用空间计量模型介绍
        8.2.2 偏微分分解方法介绍
        8.2.3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8.2.4 实证模型设定
    8.3 实证结果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
    1.6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工业用地
        2.1.2 效率
        2.1.3 环境效率
        2.1.4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关于绿色发展的研究
        2.2.2 关于土地利用评价的研究
        2.2.3 关于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
        2.2.4 关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研究
        2.2.5 研究述评
    2.3 相关理论
        2.3.1 环境经济学理论
        2.3.2 投入产出理论
        2.3.3 区位理论
        2.3.4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2.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分析框架
        2.4.1 理论分析
        2.4.2 实证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测算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1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测算方法与模型构建
        3.1.1 静态效率方法与模型构建
        3.1.2 动态效率方法与构建
    3.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数据来源
        3.2.3 变量选取与说明
    3.3 基于超效率EBM模型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3.1 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3.3.2 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3.4 基于GML指数的工业用地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4.1 总体分析
        3.4.2 差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收敛性分析
    4.1 收敛性理论及其方法类别
        4.1.1 收敛性理论
        4.1.2 收敛性分析方法类别
    4.2 绝对收敛性检验
        4.2.1 σ收敛检验及结果
        4.2.2 绝对β收敛检验及结果
    4.3 条件收敛性检验
        4.3.1 条件收敛检验方法
        4.3.2 条件收敛检验结果
    4.4 PS收敛检验
        4.4.1 PS收敛检验方法
        4.4.2 PS收敛检验结果
    4.5 俱乐部收敛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效率空间相关性分析
    5.1 空间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5.2 空间相关性检验方法
        5.2.1 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5.2.2 空间权重矩阵选择
    5.3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相关性检验
        5.3.1 空间分布特征
        5.3.2 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分析
    5.4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相关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6.1 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6.2 空间计量模型和方法
        6.2.1 空间面板模型概述
        6.2.2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方法
        6.2.3 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及模型选择
    6.3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6.3.1 变量选取及处理
        6.3.2 数据来源
        6.3.3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6.4 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6.4.1 空间面板模型的检验和选择
        6.4.2 全国尺度空间面板模型估计的结果
        6.4.3 区域尺度空间面板模型估计的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不足之处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超网络模型构建及其出口结构研究 ——以中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产业结构理论
        2.1.2 比较优势演化理论
        2.1.3 经济复杂性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蓝色经济
        2.2.2 产品空间
        2.2.3 超网络
    2.3 文献评述与进一步研究
第3章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模型构建研究
    3.1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基本问题
        3.1.1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研究主体
        3.1.2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主体内涵
        3.1.3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特征
    3.2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关键要素与发展机理
        3.2.1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关键要素
        3.2.2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发展机理
    3.3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概念模型与建模原理
        3.3.1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概念模型
        3.3.2 单层子网络的建模原理
        3.3.3 多层超网络的耦合原理
    3.4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模型构建
        3.4.1 蓝色产品空间模型构建
        3.4.2 蓝色企业网络模型构建
        3.4.3 蓝色省份网络模型构建
        3.4.4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出口结构度量指标研究
    4.1 指标选取原则
    4.2 单层子网络出口多样性度量
        4.2.1 蓝色产品多样性度量
        4.2.2 蓝色企业多样性度量
        4.2.3 蓝色省份多样性度量
    4.3 单层子网络出口相似性度量
        4.3.1 蓝色产品相似性度量
        4.3.2 蓝色企业相似性度量
        4.3.3 蓝色省份相似性度量
    4.4 多层超网络出口复杂性度量
        4.4.1 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复杂性度量
        4.4.2 蓝色企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度量
        4.4.3 蓝色产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度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模型构建及其统计分析
    5.1 问题描述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处理基本思路
        5.2.2 蓝色产品数据来源与处理
        5.2.3 蓝色企业数据来源与处理
        5.2.4 蓝色省份数据来源与处理
    5.3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模型构建
        5.3.1 蓝色产品空间的构建
        5.3.2 蓝色企业网络的构建
        5.3.3 蓝色省份网络的构建
        5.3.4 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耦合
    5.4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的统计分析
        5.4.1 变量选取
        5.4.2 回归模型
        5.4.3 回归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出口结构度量指标研究
    6.1 中国单层子网络出口多样性度量
        6.1.1 蓝色产品多样性度量
        6.1.2 蓝色企业多样性度量
        6.1.3 蓝色省份多样性度量
    6.2 中国单层子网络出口相似性度量
        6.2.1 蓝色产品相似性度量
        6.2.2 蓝色企业相似性度量
        6.2.3 蓝色省份相似性度量
    6.3 中国多层超网络出口复杂性度量
        6.3.1 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复杂性度量
        6.3.2 蓝色企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度量
        6.3.3 蓝色产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度量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出口结构演化研究
    7.1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空间结构演化
        7.1.1 蓝色产品空间演化
        7.1.2 蓝色企业网络演化
        7.1.3 蓝色省份网络演化
        7.1.4 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演化
    7.2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出口结构度量指标演化
        7.2.1 单层子网络出口多样性演化
        7.2.2 单层子网络出口相似性演化
        7.2.3 多层超网络出口复杂性演化
    7.3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发展问题及建议
        7.3.1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发展问题
        7.3.2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发展建议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工作与结论
        8.1.1 主要工作
        8.1.2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8.2.1 研究局限
        8.2.2 研究展望
附录1 蓝色产品代码及其对应描述
附录2 蓝色企业代码及其对应信息
附录3 蓝色产品与蓝色企业对应关系
附录4 蓝色省份与蓝色企业对应关系
附录5 选取的7家蓝色企业
附录6 选取的9个国家最大接近度矩阵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要素配置、技术进步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现实背景与意义
        1.1.2 理论背景与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要素配置:要素投入结构和要素错配
        1.2.2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偏向性和技术创新模式
        1.2.3 全要素生产率(TFP)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结构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要素配置与TFP
        2.1.1 要素投入结构对TFP影响的争论
        2.1.2 要素错配对TFP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
    2.2 技术进步与TFP
        2.2.1 技术进步与TFP的联系和区别
        2.2.2 技术进步偏向性对TFP的影响
        2.2.3 技术创新模式对TFP的影响
    2.3 要素配置与技术进步
        2.3.1 要素投入结构与技术进步偏向性之间的关系
        2.3.2 要素错配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
    2.4 对现有研究的总体评价
第3章 要素配置和技术进步影响TFP的内在机制分析
    3.1 要素投入结构和技术进步偏向性对TFP的交互影响机制
    3.2 要素错配和自主创新对TFP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
    3.3 产业间纵向关联在技术创新模式影响TFP中的作用机制
    3.4 产业数字化在技术创新模式影响TFP中的作用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要素投入结构、技术进步偏向性与制造业TFP
    4.1 引言
    4.2 计量回归模型、参数估计方法与变量数据说明
        4.2.1 以增长核算为基础的计量回归模型
        4.2.2 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
        4.2.3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4.3 参数估计和指标测度结果分析
        4.3.1 要素替代弹性的估计结果分析
        4.3.2 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
        4.3.3 各指标的行业异质性分析
    4.4 计量回归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要素错配、自主创新与制造业TFP
    5.1 引言
    5.2 计量模型、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2.1 计量模型设定
        5.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基准估计结果分析
        5.3.2 内生性问题来源与处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技术创新模式、产业间纵向关联与制造业TFP
    6.1 引言
    6.2 空间计量模型、内生性问题讨论与变量选取
        6.2.1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6.2.2 内生性问题来源与处理
        6.2.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6.3 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6.3.1 产业间纵向关联效应检验
        6.3.2 未考虑产业间纵向关联的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6.3.3 考虑产业间纵向关联的空间计量回归结果分析
        6.3.4 考虑产业间纵向关联的三种效应分解结果分析
        6.3.5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技术创新模式、产业数字化与制造业TFP
    7.1 引言
    7.2 计量模型、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7.2.1 计量模型设定与内生性问题讨论
        7.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3.1 技术创新模式演变对制造业TFP影响的结果分析
        7.3.2 产业数字化调节作用实证结果分析
        7.3.3 产业数字化门槛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及答辩情况表

(5)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企业家精神研究综述
        2.1.1 企业家精神内涵
        2.1.2 企业家精神的测度
    2.2 经济增长质量综述
        2.2.1 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
        2.2.2 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
    2.3 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研究综述
    2.4 文献述评
    2.5 理论基础
        2.5.1 企业家理论
        2.5.2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2.5.3 经济增长理论
        2.5.4 空间经济学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分析
    3.1 企业家精神的测度与评价
        3.1.1 企业家精神测度指标选取
        3.1.2 中国企业家精神的评价
    3.2 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与评价
        3.2.1 经济增长质量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3.2.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3.2.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分析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1 企业家创新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
        4.1.2 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
        4.1.3 企业家精神、营商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
    4.2 研究设计
        4.2.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2.2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4.2.3 计量模型设定
    4.3 实证分析
        4.3.1 模型检验与分析
        4.3.2 稳健性检验
        4.3.3 结果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效应分析
    5.1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时空演化分析
        5.1.1 研究样本选择
        5.1.2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时间演化特征分析
        5.1.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演化特征分析
        5.1.4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5.2 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设计
        5.2.1 问题提出
        5.2.2 研究假设
        5.2.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5.2.4 模型构建
    5.3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5.3.1 实证分析
        5.3.2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6.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6.1.1 指标选取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 研究区域划定说明
    6.3 统计分析
        6.3.1 基于东部地区的统计分析
        6.3.2 基于东北地区的统计分析
        6.3.3 基于中部地区的统计分析
        6.3.4 基于西部地区的统计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管理实践启示
    7.3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中国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
        一、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及评价
    第一节 服务业开放相关文献
        一、关于影响服务业开放的因素研究
        二、关于服务业的开放历程的研究
        三、关于服务业开放程度的测算研究
        四、文献评述
    第二节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相关文献
        一、关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研究的发展历程
        二、关于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内涵的研究
        三、关于全球价值链的度量方法研究
        四、文献评述
    第三节 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相关文献
        一、有关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的文献
        二、有关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影响的文献
        三、文献述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全球价值链的内涵与作用
        一、Porter的价值链模型
        二、现代价值链模型
        三、从国内价值链到全球价值链
        四、全球价值链分析的作用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和影响因素
        一、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内涵
        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因素——一个理论模型
        三、全球价值链分类与中国实现价值链升级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服务业开放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
        一、直接影响
        二、间接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现状、度量与特征
    第一节 中国服务业开放的历程、现状与特征
        一、中国服务业开放的历史演进
        二、中国服务业开放现状与程度测算
        三、中国服务业开放的特征分析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现状与特征
        一、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结构变动
        二、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测度
        三、中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测度
        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五、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基于中观行业层面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计量模型与统计描述
        一、基础模型
        二、变量说明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基本回归结果
        二、机制分析
        三、异质性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与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微观企业层面的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计量模型
        一、基础模型
        二、变量说明
        三、数据来源与说明
    第三节 实证研究
        一、基准估计结果
        二、影响差异分析
        三、对影响渠道的分析
    第四节 拓展性分析:服务业开放对企业出口倾向和出口毛利的影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服务业开放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空间性影响——基于空间计量杜宾模型的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假设提出
    第三节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空间相关性检验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五节 进一步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论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7)信息通信技术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文章思路及结构安排
        1.2.1 文章思路
        1.2.2 结构安排
        1.2.3 研究意义
    1.3 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3.1 创新之处
        1.3.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资源基础理论
        2.1.2 动态能力理论
        2.1.3 权变理论
    2.2 国外文献综述
        2.2.1 ITBV一般研究
        2.2.2 互补性研究
        2.2.3 新兴技术的价值研究
    2.3 国内研究综述
    2.4 文献评述
3 ICT对企业TFP的影响
    3.1 理论模型
        3.1.1 理论基础
        3.1.2 组织资源选取
    3.2 研究框架及假设提出
        3.2.1 ICT投入与组织管理
        3.2.2 ICT投入与组织流程
        3.2.3 ICT投入与人力资本
        3.2.4 ICT资本与资本深化
4 样本、变量及实证方程
    4.1 样本筛选
    4.2 变量选择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控制变量
    4.3 实证方程
5 实证检验
    5.1 ICT资本对企业TFP的影响
    5.2 ICT投入对企业TFP影响机制分析
        5.2.1 ICT投入与企业治理结构
        5.2.2 ICT投入与企业运营效率
        5.2.3 ICT投入与人力资本
        5.2.4 ICT投入与资本深化
    5.3 稳健性分析
        5.3.1 内生性问题处理
        5.3.2 企业生产率的其他度量方法
        5.3.3 对企业规模进行分组回归
6 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8)ZR软件公司A项目成本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软件项目成本管理理论基础
    2.1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述
        2.1.1 项目管理概念
        2.1.2 项目管理基本目标
    2.2 项目成本管理概述
        2.2.1 项目成本管理基本概念
        2.2.2 项目成本管理相关理论
    2.3 软件项目成本管理概述
        2.3.1 项目成本的组成及特点
        2.3.2 成本管理的过程
        2.3.3 成本估算
        2.3.4 成本控制
第三章 ZR软件公司项目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3.1 ZR软件公司概况
        3.1.1 ZR软件公司简介
        3.1.2 A项目成本概述
    3.2 ZR软件公司成本管理现状
        3.2.1 项目成本管理流程
        3.2.2 成本估算
        3.2.3 成本控制
        3.2.4 薪酬考核制度
    3.3 ZR软件公司项目成本管理的问题
        3.3.1 成本估算体系存在漏洞
        3.3.2 成本预算过程管控有待强化
        3.3.3 成本控制体系有待加强
        3.3.4 薪酬考核制度有待完善
        3.3.5 成本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3.4 ZR软件公司项目成本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成本估算方法选用存在问题
        3.4.2 成本预算过程管控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技术
        3.4.3 需求变更和质量控制制度不严谨
        3.4.4 考核指标及项目奖的考核方式存在缺陷
        3.4.5 项目团队的成本意识淡薄
第四章 ZR软件公司项目成本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4.1 成本估算的优化方案
        4.1.1 优化成本估算方法
        4.1.2 完善生产率数据的取值标准
    4.2 基于挣值管理技术的成本预算过程优化方案
        4.2.1 关键指标的说明
        4.2.2 软件项目中的具体应用
    4.3 成本控制的优化方案
        4.3.1 建立敏捷开发流程来应对强势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
        4.3.2 完善项目的质量控制
    4.4 薪酬考核的优化方案
        4.4.1 绩效考核体系中加入成本管控指标
        4.4.2 项目奖的考核方式改用逐级递减的分阶考核方法
    4.5 提高项目团队的成本意识
第五章 优化后项目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5.1 公司领导层面给予大力支持
    5.2 完善公司软件项目成本管理的组织架构
    5.3 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
    5.4 公司内部树立全员成本核算和管理意识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9)基于CMMI的J公司项目质量与进度管理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安排
2 国内外研究与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2 相关理论简述
3 J公司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J公司概况
    3.2 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现状
        3.2.1 质量管理现状
        3.2.2 进度管理现状
        3.2.3 项目控制现状
    3.3 产品研发项目管理问题分析
        3.3.1 产品质量缺陷密度高
        3.3.2 产品进度延期
        3.3.3 项目控制作用有限
    3.4 产品研发项目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3.4.1 产品质量外部缺陷密度高的原因分析
        3.4.2 产品进度延期问题原因分析
        3.4.3 项目控制问题原因分析
4 J公司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改进方案
    4.1 产品质量的改进方案
    4.2 进度延期的改进方案
    4.3 项目控制的改进方案
5 J公司改进方案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5.1 产品质量改进方案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5.2 进度延期改进方案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5.3 项目控制改进方案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银行业集中度、企业资源配置与公司生产率 ——以2009-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 研究难度与创新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银行业结构对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
    2.2 银行业信贷对各行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2.3 劳动力配置对各行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2.4 核心解释变量度量方法
    2.5 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述
3 我国银行业结构的演变历程和国际比较分析
    3.1 我国银行业结构的演变历程
    3.2 我国的银行业集中度变化
    3.3 什么是合意的银行业结构
        3.3.1 支持保持较高银行业集中度的研究
        3.3.2 支持促进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的研究
        3.3.3 保持较低程度垄断竞争的同时降低银行业集中度
    3.4 中国和美国的银行业结构对比分析
        3.4.1 美国银行业结构概况
        3.4.2 中国和美国的银行业结构比较
        3.4.3 美国银行业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4 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说
    4.1 理论基础
        4.1.1 银行业集中度和银行信贷资源配置
        4.1.2 银行业集中度和劳动力资源配置
        4.1.3 劳动力配置和各行业企业生产率
        4.1.4 银行信贷和各行业企业生产率
    4.2 研究假说
5 研究设计和实证分析
    5.1 变量和数据
    5.2 描述性统计
    5.3 相关性分析
    5.4 银行业结构变化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
    5.5 银行业结构变化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
    5.6 劳动力资源和信贷资源配置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5.7 关于基本检验结果及理论解释的汇总
6 稳健性检验
    6.1 变量计量方式替换检验
    6.2 异方差问题
    6.3 内生性问题
7 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四、关于软件生产率度量(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研究[D]. 李朋骜. 吉林大学, 2021(01)
  • [2]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蒋海舲.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超网络模型构建及其出口结构研究 ——以中国为例[D]. 齐晓飞. 山东大学, 2021(11)
  • [4]要素配置、技术进步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D]. 张鑫宇. 山东大学, 2021(10)
  • [5]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D]. 李海铭. 辽宁大学, 2020(07)
  • [6]中国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D]. 顾雪芹.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7]信息通信技术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D]. 顾培. 浙江大学, 2020(02)
  • [8]ZR软件公司A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 吴军刚.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9]基于CMMI的J公司项目质量与进度管理量化研究[D]. 宋岩珠.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5)
  • [10]银行业集中度、企业资源配置与公司生产率 ——以2009-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例[D]. 王哲. 浙江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关于软件生产力指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