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应该背一本小书

有些人应该背一本小书

一、某些人应背诵一点书(论文文献综述)

黄德海[1](2021)在《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克木,一代学人,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学贯东西,知兼古今,以小学学历而卓然成家,和季羡林、张中行、邓中铭一起被称为"燕园四老"。本文按年谱体例分上、中、下三编,以学习时代、为师时代、神游时代为界,细致梳理先生近九十年的传奇人生,得窥先生读书与治学的独到之处。青年学者黄德海以至诚之心、文学之笔,沿途追索,处处志之,甚而独出新裁,引领读者跟随先生足迹,去读书"偷学问",开阔视野。如此,经由两代学人之循循善诱,令人得悟先生自学之方法及自强之信念。这一部编年录,演化成并非虚构的成长小说,对于喜欢读书之人,甚至对于我们这个时代都有诸多启迪意义,亦给后生晚辈留下一份珍贵的生命记录。

赵京强[2](2020)在《孔孚山水诗新论》文中认为孔孚从1979年回归诗坛到1997年去世,演绎了一段虽不长久但精彩而完整的“山水人生”。其诗专写山水,也以此闻名,其诗论、散文、书法也都与山水紧密相关,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可谓“一枝独秀”。然而,这位独特而优秀的诗人在各种文学史着作中却声名不显,四十年来的孔孚研究成果也远不能令人满意。本文以深度挖掘孔孚山水诗被文学史忽略的巨大价值为目标,在与前人对话基础上展开创新性研究,首先对孔孚诗歌的文学史意义进行重新厘定,对孔孚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补充、辨正。然后用全新的“山水整体观”视角,论证孔孚各类创作与其诗歌不可分割的山水共性,研究其诗艺探索的思想流变和得失,进而揭示其可观的创作成就、可贵的试验性质及其带给诗坛的有益启示。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理由、孔孚其人、研究综述、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的说明,主要展现问题意识,表明研究思路。核心内容是综述中的研究述评部分,对孔孚研究成果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和方向进行归纳、分析和论述,确立本文相关研究的核心价值、对话目标和创新起点。第一章是孔孚山水诗的历史溯源和时代呈现。前人研究对孔孚山水诗的源流问题多在“儒与道”的继承性上做文章,本文除了对此进行重新论证以外更注重揭示孔孚诗歌表现出的创新性。在文学史价值的确立上辨正过于简单化的“接线说”,突破“热爱祖国河山”与“附会审美性”的常规视角,指出孔孚为新诗寻找另一种出路的诗学理想以及赋予古老题材以青春活力的诗性特质。第二章就孔孚山水诗的“减法”与“隐现”问题与前人研究展开对话,做出新的探索。前人对孔孚诗歌“隐藏”、“布虚”、“减法”的论述太依赖孔孚诗论中自己的说法。本章从具体作品出发,围绕孔孚山水诗关于诗歌体裁、读者创造性、诗人游戏性的独特理念打开新的研究视角,以典型作品论证孔孚诗歌“越减越大”的美学空间、读者“寻径探幽”的审美路径和诗人“设幽布径”的隐藏原则。第三章是论述孔孚山水诗中的距离原则。孔孚在创作实践中尝试从多个角度掌控审美的“距离原则”,但纵观孔孚自己的诗论以及前人的研究,所谓的“距离”仍然仅限于“平远、高远、深远”的空间距离与“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距离,而且过多溢美之词。本章将拓展“距离原则”概念的范围,揭示“科技入诗”、“用典”等手法的时间距离本质。论述孔孚山水诗创作中表现出的对时空距离、心理距离、诗与“道”的距离、真与假的距离等问题的处理技巧,对其成败得失做出判断,最后据此探究其距离原则的标准。第四章研究孔孚山水诗的生成、修改与流变过程。孔孚笔下一首诗生成的具体过程、同一首诗版本的不断变更、十几年创作中审美追求的前后差异等都是重要研究领域。本章依托孔孚原作、现有研究成果和珍贵的透视本手稿等资料对相关问题展开新的探索,解析创作过程中的“唤情”、“语言软化”、“创象”、“意象组接”技巧,对前人的“戏景说”等进行去魅。最后阐明孔孚创作过程中比类型化更为明晰的阶段性特点,以对纵向流变的揭示突破前人类型化的横向研究。第五章是整体观的新视角。本章从孔孚诗、诗论、散文、书法显示共同的山水特质、遵循统一的创作理念入手,揭示其研究过程中的不可分割性,填补前人研究空白。先指出现有研究视角对孔孚实际创作的背离,继而从“诗者自论”的角度探究孔孚的诗与论的关系。揭示在孔孚山水创作体系中“诗和书法外显于艺”、“诗论与散文内辅于思”的深层联系,指明作整体研究的必要性——“整体观”既合于作家研究之道,以便从整体的诗性气质上解读孔孚相同艺术诉求下的不同文体形式;又合于作品研究之道,以便从相似的生成路径上探究孔孚不同文体形式下的同源山水作品。第六章是揭示孔孚创作中可贵的试验性。前人研究一直习惯于把孔孚的诗歌当作完成时来看待。本章所要揭示的是与此相反的孔孚诗歌创作中始终如一的未完成态和试验性质。这种探索性试验既表示了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诗人对命运的不屈反抗,也是他对人生经验和惯性写作的突破,以及对中国新诗走向的独特思考。这彰显了一位“归来者诗人”的勇气、活力、持久的创新精神与责任意识。本章将揭示孔孚诗歌在语言模糊性、诗歌文体拓展、建构“东方神秘主义”新秩序、探索中国新诗别样出路等方面显示出的试验性质,发掘孔孚山水诗写作的成功带给中国诗坛的启示性意义。

吴茜[3](2019)在《汪曾祺《晚翠文谈》对中学写作教学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写作是中学语文学习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在中高考试卷中所占分值很高,却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晚翠文谈》是汪曾祺唯一一本文论集,它集中反映了汪曾祺的创作思想,这些创作思想中有许多关于写作的真知灼见和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建议与可操作性方法,对当今的中学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因此,本文以《晚翠文谈》为研究对象,以当下的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梳理《晚翠文谈》中有关写作的言论,探究其对当今中学写作教学的启示。全文共四章:第一章为中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首先总结了当下中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写作材料积累不足、写作语言水平不高、写作内容脱离实际、写作教学方法不当;其次是分析造成当下写作教学中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忽视阅读的重要性、学习功利性强、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第二章探究《晚翠文谈》对中学写作材料积累的启示。首先从书中总结了两种获取材料的方法,即观察生活和广泛阅读;其次分析了应如何对材料进行处理与运用,即适当取舍、感悟与升华。借此减少学生作文时材料不足、材料运用不当、缺乏个人思考等问题的出现。第三章探究《晚翠文谈》对中学写作语言锤炼的启示。首先,语言的表达要准确、精炼,以平淡、朴素为主;其次,要从三个方面积累写作语言:吸收方言、留心生活、扩充阅读;最后从书中总结了三种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方法:注重语感的训练、养成良好的语言运用习惯、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第四章探究《晚翠文谈》对改进中学写作教学方法的启示。首先,要解决写作该如何教的问题,即要淡化功利性的写作目的,重在陶冶学生性情和处理好讲与写的关系;其次,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应做到三点:出题具体、多做片段式写作练习、对比借鉴其它优秀作品,触类旁通。

石迪[4](2018)在《社会网络视野下少数民族村民的移动媒介使用及影响研究 ——以河坝村为例》文中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移动通信技术以超越以往任何通信技术的速度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与技术扩散同步的,还有以网络社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变迁。互联网和移动媒介极大地丰富了人类信息沟通的方式,拓展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以此为基础,人类的社会网络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本研究以贵州省麻江县河坝村瑶族(绕家人)为研究对象,选取社会网络理论视角,运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以扎根理论作为研究策略,深入了解该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社会经济变迁和媒介发展历史,对村民的移动媒介使用与影响进行实证考察,并回答以下问题:第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移动媒介如何进入少数民族村民的生活,以及少数民族村民如何使用移动媒介?第二,移动媒介扩展和维系了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在人际交往和社会资本的获取中才能具体发挥作用。那么,对于移动媒介、使用移动媒介的个体和社会网络来说,三者之间究竟有何关联?第三,新的信息通讯工具如何改变和建构这些具有文化特色地区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网络,又对他们的社会资本获取与构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他们的生活和人际交往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传统的封闭社会关系网络,在移动媒介时代,是否具有新的面貌和特征?第四,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成为打工者,那么流动的过程又会对社会资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强关系和弱关系有何变化?少数民族村民通过移动媒介建立的社会网络,对社会和个人来说有何意义?第五,在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贫困因素对移动媒介的使用和社会网络的发展有何影响?基于这些问题,本研究从三个维度概括了社会网络视角下少数民族村民移动媒介使用与影响。第一个维度是移动媒介对于社会网络构成和社会资本获取的价值,即研究“为什么”的问题,主要研究移动媒介时代构成的新社会网络,以及新社会网络对少数民族村民的价值和作用;第二个维度是少数民族村民在移动媒介使用和社会网络建构的过程和原则,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探讨移动媒介在建构社会网络中的运作方式和过程,比如村民如何使用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如何动员社会资源,以及新社会网络架构的特征;第三个维度是在移动媒介的影响下,村民获取社会资本的差异,即村民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与人际交往效果,解决的是“怎么样”的问题,村民利用移动媒介建构的社会网络的今夕差别,对人际交往和社会资本获取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分析河坝村村民如何使用移动媒介重构他们的社会网络以及获取和动员社会资本,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移动媒介不仅建构虚拟空间中的社会网络,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建构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和社会网络的重要媒介;二是移动媒介成为少数民族村民建立亲密关系和获得情感支持的工具;三是移动媒介为少数民族青少年的自我身份认同和同伴群体的构建提供支持;四是移动媒介架构的少数民族村民的社会网络是一个动态的网络;五是少数民族村民的社会网络具有不平等和异质性,移动媒介则能促进平等化和异质性交往。少数民族村民社会网络的网底具有吸附和消耗作用,同时地域会对网络的建构起到限制作用;六是少数民族村民中存在着以关系和利益交换为原则的关系传播,且具有排除者的逻辑和不对称性的特点,移动媒介对关系传播具有扩大作用;七是少数民族农村的乡村精英具有结构性位置优势,他们利用移动媒介建构起来的社会网络,有利于社会资本获取;八是受教育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媒介接触和使用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九是传统贫困使少数民族农村村民的移动媒介存在低水平应用的现象,传统贫困和数字贫困互为因果链,解决作为社会性问题的贫困现象,需要把信息通信技术的不平等整合在少数民族村民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情境之中。立足实证研究,本文呈现少数民族村民移动媒介使用与实践的现实,勾勒出村民通过媒介实践建构社会网络的价值、过程、原则、差异和影响,阐释在移动通信技术带来的传播变革的影响下,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村民的社会网络建构的问题与未来前景。本研究是深化传播学领域媒介使用和社会网络建构研究的一次尝试,试图推动社会网络理论在传播学研究和应用层面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理论探索的积极意义和价值。移动媒介影响下的社会网络建构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研究命题,由于主客观原因,本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比如研究结论在推广时很可能会受到研究对象的自身特点及所处社会背景所带来的限制;本研究主要分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网络而没有扩大到更大的社会结构;只能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分析己呈现出来的村民的行为特点和社会网络的构成情况。本研究认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拓展: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多种方法或拓展优化现有研究方法,比如可以使用多案例的田野比较(多点民族志);在研究内容上,可以重点研究媒介影响下少数民族农村人员流动和离散带来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变化,以及移动媒介的赋权功能等;在理论视野上,可以运用多种理论视角对一处田野进行研究和阐释。

郝佩林[5](2018)在《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州评弹,包括评话和弹词,俗称大书和小书,孕育于江南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南宋以降,民间说书逐渐萌发、成型,奏演于江南城乡社会。明代中期之后,江南乡镇勃兴,乡村工商业繁盛,商品经济活跃,文化和社会风气丕变,城乡娱乐需求骤增,为苏州评弹的成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时至晚清,苏州评弹演艺渐臻成熟。清前期出现的光裕公所在太平天国乱后得以恢复,它以组织的力量整顿评弹行业,规范江南城乡演出秩序。20世纪20、30年代前后,江南乡镇评弹说唱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乡镇书场炽盛,艺人咸集,演出络绎不绝,普通民众以欣赏评弹为乐,苏州评弹由此逐渐融入了江南乡镇社会的日常生活。抗战爆发后,在沦陷区以及国民党政权统治末期的江南城乡,苏州评弹的演出或者畸形繁荣,或者乱象丛生,艰难存在。从近世以来江南乡镇评弹演出的演变脉络,不难看出,苏州评弹始终是江南乡村民众生活的重要组织部分。评弹艺人主要在乡镇茶馆展示才艺,是为茶馆书场。乡镇书场是江南文化生态的伴生物,以其经营及承演性质的不同而分为专营书场、兼营书场、混场子和临时书场等不同类型,满足了不同情况下的民众需求。乡镇民众多把乡镇茶馆作为获取资讯的平台、休闲娱乐的空间和社区政治的园地。其间相对稳定的客源、小本经营之道和经济实惠的消费水平,促成了茶馆与书场的结缘。由此,密布的水乡茶馆不仅为评弹展演提供了物化空间,也因为这种展演蔚成江南乡镇社会崇文重艺、知音谙吕的评弹民间生态。从空间格局考察,乡镇书场具有不同层次,评弹风尚浓郁、名家响档荟集的乡镇“老码头”联络成网,侧面反映了江南乡镇社会的文化发达程度,而在广阔的城乡,密布的水网、错落的乡镇和便捷的舟楫又十分有利于各层次书码头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城乡之间不断传递着社会文化信息。在乡镇书场运作中,作为经营者,场东负责打理书场日常运作的各项业务。场东常常远赴苏州、上海等都市茶会礼聘说书先生;同时,场东努力妥善处理各方人脉关系,营造安稳的运营环境,训练手下堂倌,着力提升书场服务质量。场东与远道而来的评弹艺人关系复杂,或愉快合作,或互相抵牾,不一而足。凡此种种,在江南乡镇社会呈现出城乡交流的生动面相。另一方面,场东对书场设施的安排以及空间的布置,尤其是“状元台”、“戤壁客”等书场安排体现了特定的社会价值与象征意义。场东的书场运作在江南乡镇社会营造了多种社会角色沟通的社会空间,演绎出江南城乡交流的多样化方式。艺人是乡镇评弹演艺的主体与核心要素。在江南乡镇码头上,既有往来于城乡的响档名家,也有初试啼声的新手,更有长期驻留乡镇的码头老虎和乡村漂档。他们在演艺、谋生的同时,不断汲取地方性知识,将共同体生活元素化入说唱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评弹民间技艺,亦底定了评弹艺术面向乡村的艺术旨趣。艺人在精进艺术的同时,也参与了地方生活。艺人们儒雅稳健的台风和感恩慕义的行谊在乡镇社会中型构出“先生”般的形象;书场内外,艺人与听客、地方威权等群体围绕艺术品鉴、演出秩序等方面展开互动、角逐;艺人同道之间结纳资助,敌档竞艺。活跃于乡码头上的诸种角色表演显现了江南城乡社会关系的鲜活态。最后,作为江南乡民日常休闲的听书,在娱乐乡民的同时,亦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苏州评弹的展演节律深度嵌入了乡村日常生活之中,衍为水乡民众慢板化的生活样式。听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着乡村的社会纽带,艺人、听客之间交游唱和同时生成以听书为乐的听众共同体。更重要的是,评弹说唱不仅模铸乡民生活样式,而且陶冶着乡民的观念情趣。评弹说唱使江南乡民们在艺术审美中体悟着忠、孝、节、义的精英思想,沟通了大小传统两个思想境域。鉴于乡镇社会生活的传统性,部分民国知识精英致力于缩短文明城市与传统乡村之间的距离;江南乡镇评弹的近代改良正体现了这样的努力。本文重点关注的既非评弹的文学艺术特性,亦非单纯述说苏州评弹的近代演变过程,而是将其置于近代社会发展的脉络中,确认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历史方位和社会功能。透过苏州评弹在江南乡镇社会中的实态运作,揭示其与江南乡民日常生活的关系;通过苏州评弹在江南城乡之间的流动,考察其在沟通江南城乡生活中的历史作用。惟其如此才能显示社会史的整体视野。

白林海[6](2017)在《于道泉评传》文中认为作为中国现代着名藏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于道泉并没有受到与之相应的重视。在相关研究中所显示是他的翻译着述,而对他的翻译研究没有深入,并且翻译作品也仅仅是他学术人生中的一部分。在中国现代着名学者家族之中,论名气他不如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王静如、萧乾等学者,但他的成就则不亚于以上一类学者。形成目前的这样形态是人们对他的人生历程及其作品了解的局限,以及对中国藏学的关注力度不足所致。目前,有关于道泉的研究者不多,在中国国内关注他的还远远不及国外,比如日本关注得早。于道泉1992年仙逝至今已有二十五个春秋,在此期间,除了 2001年王尧的一部概述于道泉生平和整理其相关着述外,至今没有一部较完整论述于道泉的生平和学术的论着。本论文力图在史料上为后来研究者所提供详实的研究基础和事实依据,并注重于道泉生平的系统考述,证实他为构筑中国藏学而奋斗的历程。另外,我们着重于着述的系统考析,力图在着述的分析中彰显于道泉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方法,以便于探讨于道泉及其着述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应有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地位。于道泉来自于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的齐鲁大地,是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后起之栋梁。他早在齐鲁大学就读时,就已登上了中国文坛,成为文学研究会会员。最初的两部译着迅速地反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学思想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新格局的形成,受到文学界和史学界的赞誉。他在进入北平北海图书馆和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后,反映在梵蒙藏满语言文化与汉语言文化方面研究的作品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好评。从于道泉的作品来分析他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仅仅相连,与现代中国历史发展密不可分。他的创作思想紧跟时代的步伐,每一个时期的作品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因此,研究于道泉的生平、创作历程以及作品特色,就能感受到社会风云的变幻,及其社会变迁更替给知识分子的心灵里的投影和深奥厚重的民族语言文化。于道泉生于山东省临淄县齐都镇葛家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接受良好的庭训,又目睹清末民初的社会变迁更替,以及德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列强劫取祖国宝藏,践踏祖国大好河山,残害祖国同胞。后立志读书救国,接受民国政府“实业救国”的教育,1916年,考入山东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学化学科。毕业后,1920年又考入齐鲁大学,接受西方基督教会大学较为先进的教育,又受到五四运动新文化思想的启发,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历史新格局的影响。1922年他翻译了许地山着的《空山灵雨》为世界语,1923年翻译卜赖尔(B.Baxter Blair)所着的《世界地理之改造》(World Remapped)为汉语。1924年于道泉放弃考取官费赴美留学机会,转入北京大学跟随钢和泰先生修习梵文、藏文和研究佛典,1926年入北平北海图书馆特藏部整理与研究蒙藏满典籍文献,1928年入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钻研藏文典籍文献,最终他走进研究中国藏学的殿堂。1934年赴欧洲游学,先后在法国、德国和英国,学习了法文、德文、土耳其文等语言文字,专修藏文、藏文文法等,又教授汉语、藏语和蒙古语等语种。先后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和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SOAS)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查阅法藏和英藏的藏文古籍文献,并把一些文献资料抄录或拍照寄回祖国。期间,他译介了多首藏族民歌和多部反映中国解放区的新文学作品,让西方人民及时了解到西藏民族文化和中国解放区的文化新面貌,充分反映了他心系祖国的学术思想。1949年回国后,他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工作,兼任北京图书馆不带薪的研究馆员,他致力于创建中国藏学,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成为现在世界的一门显学。展现了他的光辉人格和执着的共产主义信仰,实现了他的梦想蓝图。在人生的历程上,于道泉是一位特立异行的行者横跨“四朝”堪称传奇;在学术研究上,是一位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奇才,一位东西方的“骑士”。从对中国现代学术贡献看,我们是透过分期分类考述为背景,层层深入探讨,再结合作品分析予以评析。我们首先从于道泉的梦想起航分析,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他在从事藏语文献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实践工作中孕育了他的梦想,并为实现这一梦想而一路西游寻梦,直到新中国成立,他才得以实现梦想——建立中国藏学。其次,在中国藏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国内外学者名流的帮助、影射与反衬。因此,又通过于道泉与国内外学术界学者名流的交往展开论述。三是沿着中国藏学的建设路线进行分类分期展开讨论,论述于道泉在中国藏学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及所作出的贡献。由于中国藏学的研究和藏传佛教的研究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本章中把佛教研究列出来讨论。四是语言学的研究,包括翻译学和词典学,分别以三大节展开,梳理并分析了他在语言学的现代化、翻译学的顺适原则和词典学的藏文标音化等等具有的突出贡献,是研究人类语言学史上独树一帜的。特立异行的人格和丰富的人生阅历锻造于道泉做学术研究的灵魂。虽然他所着的作品不多,但都是精品。因此,我们通过对于道泉的精品着作分析,得出他的治学方法及理论在中国学术界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应有他的一席之地。

李山[7](2016)在《我们要讲什么样的“国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从微信"朋友圈"看到这样一个说法:"《弟子规》是一只烂番茄!"好!为这一说法点赞。近年来《弟子规》很走红。从朋友那里辗转得到一些小学教师关于引导学生读《弟子规》的"总结报告"之类,看他们对读《弟子规》"效果显着"的欢喜,心里生出不小的疑惑和一点恐惧:用《弟子规》这样的"国学"读物塑造我们小朋友的幼小心灵,是不是会造就一些

李应权[8](2016)在《传承与转型:民国时期云南学徒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徒制度是一种涉及到社会组织和经济的制度,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与契约、血缘、地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学徒制度以行会组织和同业公会组织为载体,特征为集招收、培养、雇佣和资格认证于一身。近代学徒制度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制度,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流动机制,还是一种职业技术培训制度。随着云南近代企业的发展,云南传统的学徒制逐渐转型。民国时期,随着同业公会组织的建立,云南学徒制的发展进入繁荣阶段,形成一套系统规范的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其内容包括学徒的招收、培养、满师以及违规处罚等。但由于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和不能适应近代企业发展的需求,近代的学徒制度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云南学徒制度有其特殊性和独特作用,其特殊性产生的根源在于云南规范的学徒制度并非自发生成,而是由外省借鉴而来的。民国时期云南的学徒制度完成了传统学徒制度向现代学徒制度的转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的学徒制度只是一种约定俗成,民国时期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学徒制度体系。其次,民国时期的学徒角色由过去农民——手工业生产者——工商业从业者三级社会角色转变为农民——廉价劳动力二级社会角色。再次,学徒入行学习需要订立契约,有严格的要求和规范的仪式,体现了近代的契约精神,形成了中国近代社会亲缘、地缘为主的人际关系向雇佣和业缘关系转变的趋势。最后,民国时期的学徒制度作为传统与现代的过渡,具有过渡性的特征。民国时期的学徒制度,一方面为当时云南的工商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为现代学徒制度提供了借鉴。

岳倩[9](2016)在《荀子教育伦理观研究》文中提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早在春秋时代孟子就将“教”与“育”合成一词。荀子作为战国末期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位大师,他一生重视教育并积极投身教育事业。《荀子》一书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伦理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荀子的教育伦理思想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荀子关于“天”的界定和“天人关系”的观点带有明显的唯物主义色彩。“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观,构成了荀子教育伦理观的理论基础。荀子的人性论是针对孟子“性善论”的批判,进而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以“性恶”为核心的人性论,对其极具特色的教育伦理观提供了逻辑起点。荀子“解蔽”而“知道”的认识论为其教育伦理思想提供了哲学方法论。荀子教育伦理观的内涵丰富而深邃。其核心价值理念是“化性起伪”。荀子认为人性中的恶是与生俱来的,要使人性向善必然需要对人性加以教化。因此,遵循尊师重教的伦理原则,通过他所设计的伦理路径:“壹于道”即统一于“道”、专注于“道”;“积善成德”即积累善行,成就大德;“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即学习从诵读《诗》、《书》、《乐》、《春秋》开始,直至读《礼》为终结;“以乐化人”即用音乐感化人的善心;“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即将所学到的道德知识和规范付诸实践,作为伦理路径,并最终实现“终乎为圣人”的价值目标。荀子的教育伦理观具有鲜明的特点。他将“善”作为教育的价值导向,重视教育的德育功能,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即任何人只要重视道德教育可以成为禹那样道德高尚的人;强调教育的外部环境“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即政治教化和风俗习惯必须因顺人心,然后才可以实行;重视教师的道德榜样示范,认为“夫师,以身为仪而贵自安者”要求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荀子的教育伦理观不仅是先秦伦理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也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和进步有积极的启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陶伟[10](2016)在《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转化性学习”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变革时代的中国高校英语教育面临着多重新旧观念冲突,这给高校青年英语教师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发展困境。转变信念以适应时代和个人的发展需求也就成为高校青年英语教师应对困境的关键。但国内尚鲜有深入到英语教师信念体系转变的教师学习研究。国外已有研究显示,批判视角下的转化性学习理论能够有效指导教师通过转变信念解放自我、并适应社会变革的研究。本研究以转化性学习理论为指导,采用质性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基本信息问卷、访谈、案例素材和研究笔记等数据,探究九位在攻读博士学位的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的转化性学习经历,特别是他们的转化性学习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全部参与教师都体验了指向全人发展的转化性学习经历。这些经历在不同程度上涉及教师的信念体系和具体观点转变,具体内容涵盖教师教学观、科研观、人际关系观、职业发展观和人生观五个维度。这些经历在时间上遍及教师职初期、职中期和读博期各个阶段,主要发生在各种非正式个体活动中,且多数以渐变的形式出现。(2)参与教师经历的转化性学习是一个在多类别事件的触发下,受教师批判性反思推进,在对话交流中得到强化,再部分经过行动检验,最后给教师带来认识转变、行为改进和情感提升等积极结果,但也可能遭遇实践困境的过程。这一过程与西方文献中的总体发现相似,但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本土化特征,表现为触发事件的多样性、批判性反思的反身性、对话交流的“涉他性”和建构性、行动阶段的模糊性和转变结果的多元化。具体到每位教师的转化性学习经历,它们涌现出“五阶段”、“四阶段”和“三阶段”三种过程类别,且阶段越完整的转化性学习在性质上越深刻、在形式上渐变更多、在时间上多发生于职业中期,这反映了教师转化性学习过程的情境性和个体差异性。一个重要的相关发现是,教师职业主动性越强,其转化性学习过程越完整、越深刻。(3)教师转化性学习深受个人、人际和情境等多元因素的影响。教师情感、人格特质和职业阶段三类个人因素均发挥着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而职业圈、学业圈和生活圈三类人际因素主要表现出积极的推动作用。情境因素中,消极的组织氛围是最大的阻碍因素,而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系却推动了青年教师短期内的科研发展。进一步探究发现,职业主动性越强的教师情感体验更丰富、对话交流更积极、受组织氛围影响也更多。教师转化性学习各类因素的影响映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批判视角展开对教师转化性学习的探索,不但让教师学习研究回归“教师作为成人”的本质,而且突破了已有研究未充分关注教师深度学习的局限,更将教师学习的价值指向教师自我解放,是一项将教师学习研究引向纵深发展的有益尝试。其次,对Mezirow的转化性学习理论模型进行了扩展性应用,提出了一个具有本土化特征的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转化性学习框架。该框架克服了Mezirow线性模型的局限,呈现了影响中国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转化性学习的复杂因素,并揭示了教师个人与各类因素互动作用推动转化性学习发生发展的机制,为国内有关教师信念转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分析和阐释框架。最后,本研究得出的教师转化性学习特征和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一是提炼出的教师转化性学习特征(经验性、反思性、对话性和情感性)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向,为教师应对职业困境、实现专业发展提供了有用策略。二是揭示了教师转化性学习的一个重要规律,即教师职业主动性是贯穿始终的最大推动力,这个统领性规律有助于引导教师积极追求深度学习和转变。

二、某些人应背诵一点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些人应背诵一点书(论文提纲范文)

(1)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论文提纲范文)

上编 学习时代
    明末清初
    道光年间
    1861年
    1894年
    1906年
    1907年
    1911年
    1912年 1岁(6)
    1913年 2岁
    1914年 3岁
    1915年 4岁
    1916年 5岁
    1917年 6岁
    1918年 7岁
    1919年 8岁
    1920年 9岁
    1921年—1925年 10—14岁(10)
    1926年 15岁
    1927年 16岁
    1928年 17岁
    1929年 18岁
    1930年 19岁
    1931年 20岁
    1932年 21岁
    1933年 22岁
    1934年 23岁
    1935年 24岁
    1936年 25岁
    1937年 26岁
    1938年 27岁
    1939年 28岁
    1940年 29岁
    1941年 30岁
    1942年 31岁
    1943年 32岁
    1944年 33岁
    1945年 34岁
中编 为师时代
    1946年 35岁
    1947年 36岁
    1948年 37岁
    1949年 38岁
    1950年 39岁
    1951年 40岁
    1952年 41岁
    1953年 42岁
    1954年 43岁
    1955年 44岁
    1956年 45岁
    1957年 46岁
    1958年 47岁
    1959年 48岁
    1960年 49岁
    1961年 50岁
    1962年 51岁
    1963年 52岁
    1964年 53岁
    1965年 54岁
    1966年 55岁
    1967年 56岁
    1968年 57岁
    1969年 58岁
    1970年 59岁
    1971年 60岁
    1972年 61岁
    1973年 62岁
    1974年 63岁
    1975年 64岁
    1976年 65岁
    1977年 66岁
    1978年 67岁
    1979年 68岁
    1980年 69岁
    1981年 70岁
下编 神游时代
    1982年 71岁
    1983年 72岁
    1984年 73岁
    1985年 74岁
    1986年 75岁
    1987年 76岁
    1988年 77岁
    1989年 78岁
    1990年 79岁
    1991年 80岁
    1992年 81岁
    1993年 82岁
    1994年 83岁
    1995年 84岁
    1996年 85岁
    1997年 86岁
    1998年 87岁
    1999年 88岁
    2000年 89岁
    2001年
    2002年
    2011年

(2)孔孚山水诗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
    二、孔孚其人
    三、研究综述
    四、本文其他有关问题
第一章 历史溯源与时代呈现
    一、“源与流”的辨正
    二、“失重期”的选择
    三、孔孚留给诗坛的“财富”
第二章 孔孚山水诗的“减法”与“隐现”新探
    一、诗是骨感的文体
    二、捕捉诗美,读者的乐趣
    三、象现求隐,诗人的游戏
    四:孔孚的加减辩证
    五、《峨眉山月》的真美之境
    六、减隐的极限
第三章 孔孚山水诗中的距离原则
    一、时间距离与空间距离
    二、诗与“道”
    三、心灵距离
    四、诗是造假的艺术
    五、距离的标准
第四章 孔孚山水诗的生成、修改与流变
    一、“看山”
    二、山水诗的“创作层”
    三、透视本的秘密——孔孚诗的删改
    四、孔孚诗歌创作流变
第五章 孔孚山水艺术整体观
    一、错位的批评
    二、理论自觉的诗人与身为诗人的论者
    三、升华的艺:孔孚的诗与书
    四、渊默的道:孔孚的论与文
    五、山水艺术整体观
第六章 孔孚山水创作的试验性
    一、东方神秘主义新秩序
    二、作为诗语策略的模糊
    三、文体试验:触壁
    四、丝人茧行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汪曾祺《晚翠文谈》对中学写作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关于文学领域的研究
        (二) 关于语文教学领域的研究
        (三) 关于《晚翠文谈》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中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写作材料积累不足
        二、写作语言水平不高
        三、写作内容脱离实际
        四、写作教学方法不当
    第二节 中学写作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忽视阅读的重要性
        二、学习功利性强
        三、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第二章 《晚翠文谈》对中学写作材料积累的启示
    第一节 获取材料的方法与途径
        一、观察生活
        二、广泛阅读
    第二节 材料的处理与运用
        一、适当取舍
        二、感悟与升华
第三章 《晚翠文谈》对中学写作语言锤炼的启示
    第一节 语言的表达
        一、准确、精练
        二、平淡、朴素
    第二节 语言的积累
        一、吸收方言
        二、留心生活
        三、扩充阅读
    第三节 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方法
        一、语感的训练
        二、良好的语言运用习惯
        三、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第四章 《晚翠文谈》对改进中学写作教学方法的启示
    第一节 写作如何教
        一、淡化功利性写作,陶冶学生性情
        二、处理好讲与写的关系
    第二节 作文的训练
        一、出题具体
        二、片段式写作
        三、对比借鉴,触类旁通
    第三节 作文的评改
        一、指出得失
        二、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三、珍视学生写作成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社会网络视野下少数民族村民的移动媒介使用及影响研究 ——以河坝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二、社会网络呈现新特点
        三、个人学术兴趣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结构安排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第五节 核心概念
        一、移动媒介
        二、少数民族农村
        三、社会网络
        四、社会资本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移动媒介与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社会变迁的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移动媒介与社会网络的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田野工作地点河坝村概述
    第一节 瑶族绕家和河坝村
        一、河坝村和绕家人
        二、绕家人的传统文化与习俗
    第二节 河坝村的社会发展与变迁
        一、婚配:从生存繁衍需求到理性选择
        二、教育:从落后失衡到社会公平
        三、经济活动:从做会到借贷
        四、人口流动和职业结构的变迁
    第三节 河坝村的媒介发展口述简史
        一、通电、通电视
        二、通电话
        三、第一部手机
        四、无线网络
第三章 价值的呈现:移动媒介时代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第一节 强关系、弱关系:从义结金兰到微信朋友圈
        一、弱关系的价值呈现
        二、强关系:信任和人情依然最重要
        三、强弱关系的主动选择
    第二节 情感的支持:移动媒介时代的亲密关系
        一、河坝恋爱往事:转寨子,唱情歌
        二、移动媒介:情感和精神的支持
        三、隐私观念的流变
    第三节 青少年的“自我书写”:自我身份和同伴群体的建构
        一、青少年和网络空间中的自我书写
        二、身份的追寻和建构:个人身份的强化
        三、自我揭示:情感宣泄和个性呈现
    第四节 流转:跨越地方小世界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
        一、跨越地方小世界的人际资源网络
        二、线上的社会资源
第四章 行动的过程和原则:移动媒介使用与社会网络建构
    第一节 动态的网络:互动和交往的过程
        一、流动过程的影响
        二、网络中的互惠与互动
        三、网络和资本的激活过程
    第二节 社会网络和人际交往的结构制约性特征
        一、不平等和异质性
        二、网底的吸附和消耗
        三、地域的限制作用
    第三节 关系传播:地方小世界的传播原则
        一、关系传播和利益交换的传播原则
        二、移动媒介的扩大作用
        三、排除者的逻辑
        四、关系的不对称性
第五章 资本获取的差异:社会网络中的地位与人际交往效果
    第一节 乡村精英的朋友圈:社会网络中的位置和媒介使用
        一、乡村精英的社会网络与资本获取:朋友圈就是资源
        二、乡村精英与结构性位置
    第二节 带头大姐:农村妇女的人际交往与移动媒介使用
        一、识字的女人:教育作为一种资本
        二、带头大姐:社会网络建构与媒介使用
    第三节 贫困的影响:特殊结构因素的作用探讨
        一、蹭网的孩子:农村下一代的媒介实践图景
        二、半智能手机:低水平媒介使用
        三、传统贫困与数字贫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对象及访谈情境记录表
博士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5)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江南乡镇评弹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明清评弹的乡村成长
        一、苏州评弹的乡村起源
        二、明清市镇勃兴与评弹成长
        三、晚晴评弹行业规范的确立
        四、明清时期评弹流播特点
    第二节 民国前期乡镇评弹的繁盛
        一、乡镇书场炽盛
        二、艺人咸集乡镇
    第三节 民国中后期乡镇评弹演艺衰像
        一、沦陷时期乡镇评弹的畸形存在
        二、民国末期乡镇评弹的艰难维持
第二章 书场:乡镇社会公众空间
    第一节 江南文化生态中的茶馆书场
        一、茶馆:公众空间之节点
        二、茶馆与书场的结缘
        三、评弹的民间社会生态
    第二节 乡镇书场的类型
        一、专营书场
        二、兼营性书场
        三、混场子和临时书场
    第三节 乡镇书场的空间格局
        一、乡镇“老码头”
        二、乡码头网络
第三章 乡镇场东的经营策略
    第一节 场东的运作
        一、书场环境的营造
        二、艺人延聘与利益分配
        三、“龙园”标准:梅李场东瞿老四的经营
    第二节 场东经营的社会性表达
        一、书场陈设的社会性
        二、“状元台”的象征意义
        三、“戤壁客”的社会价值
    第三节 场东与艺人的关系
        一、场东与艺人的合作
        二、场东与艺人的抵牾
第四章 评弹艺人的乡镇演艺生涯
    第一节 艺人的乡野生存
        一、艺人群体的生活状态
        二、乡镇艺人的身份表达
    第二节 曲艺的乡村取向
        一、地方性知识
        二、共同体生活的参与
        三、独特的民间技艺
    第三节 同埠艺人的关系模式
        一、同道之结纳
        二、乡码头上的敌档
    第四节 往来于江南城乡
        一、新手试艺乡码头
        二、名家响档出码头
        三、“码头老虎”与乡镇漂档
        四、会书与乡村书艺
    第五节 艺人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一、书台上下的艺术品鉴
        二、艺人与地方威权角力
第五章 乡镇评弹展演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听书与乡民休闲
        一、听书与休闲节律
        二、作为休闲方式的听书
    第二节 听书与乡民交往
        一、乡村听众共同体
        二、听书与日常交往方式
    第三节 乡镇评弹与日常教化
        一、别样的“非现代性”体悟
        二、民间艺术的观念陶冶
        三、融入共同体的艺术感知
        四、说书改良与乡民教化
余论:民间艺术与近代江南城乡生活
参考文献
附录:评弹专用术语集释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于道泉评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写作相关问题
上篇 生平考述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
        引言
        第一节 少年时代
        第二节 青年时代
    第二章 北平求学十一载
        第一节 济南际遇泰戈尔
        第二节 北京大学获新生
        一、师从钢和泰
        二、进步新青年
        第三节 北平北海图书馆
        第四节 国立中央研究院
    第三章 欧陆留学十六载
        第一节 法国(1934-1935)
        第二节 德国(1936-1937)
        第三节 英国(1938-1949)
    第四章 教书育人四十三年
        第一节 北京大学(1949-1951)
        第二节 中央民族学院(1951-1992)
下篇 中国现代学术贡献
    第五章 于道泉中国藏学之梦
        第一节 北京孕梦
        第二节 欧洲寻梦
        第三节 新中国筑梦
        一、组建中国藏学机构
        二、培养藏学人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与国内外学术界交往
        第一节 默默的奉献者和良师益友
        一、默默的奉献者
        二、良师益友
        第二节 与中国学术界交往
        一、于道泉与陈寅恪
        二、于道泉与傅斯年
        三、于道泉与赵元任
        四、于道泉与许地山
        第三节 与国外学术界交往
        一、于道泉与巴考
        二、于道泉与拉露
        三、于道泉与西门·华德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藏学研究及贡献
        第一节 中国藏学研究
        一、中国藏学厘定
        二、中国藏学研究与贡献的评述
        第二节 佛教研究
        一、纵向研究
        二、横向研究
        三、移离佛教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语言学研究与贡献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
        一、语言学研究分期评述
        二、语言学研究实践评析:以《藏文数码代字》为例
        三、语言观
        本节小结
        第二节 翻译学研究
        一、翻译研究分期评述
        二、翻译研究实践评析:以《第六代达赖喇嘛仓洋嘉错情歌》为例
        三、翻译观
        第三节 词典学研究
        一、词典学研究的缘起
        二、词典学研究实践评析:以《(?)藏汉对照拉萨口语词典》为例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传承与转型:民国时期云南学徒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着作
        (二) 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三) 资料汇编
    三、研究思路及重点、难点
    四、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云南学徒制度的嬗变
    第一节 从行帮组织到同业公会
        一、云南的行帮组织
        二、同业公会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云南学徒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云南的学徒制度
        二、近代云南学徒制度的发展
        三、云南学徒制度的衰落和解体
第二章 云南学徒制度的内容和运作
    第一节 铺东、客师与学徒
        一、铺东
        二、客师
        三、学徒
    第二节 学徒的招收
        一、学徒的年龄和文化程度
        二、学徒契约的订立
    第三节 学徒的培养
        一、满师时间及工作时间
        二、学徒技术技艺的学习
        三、学徒的待遇
    第四节 学徒的出师
        一、谢师
        二、领取出师证
    第五节 学徒的违规处罚及师徒纠纷
        一、学徒中途辍学
        二、学徒偷售或私做货物
        三、勾师拐徒
        四、师徒纠纷的案例分析
第三章 云南学徒制度的评价
    第一节 云南学徒制度的特点
        一、云南学徒制度的近代转型
        二、云南学徒制度的特点
    第二节 近代云南学徒制度的作用
        一、经济作用
        二、社会作用
        三、政治作用
    第三节 近代云南学徒制度的局限性
        一、学徒制度无法克服自身弊端
        二、不能适应云南近代企业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民国时期云南全省各县同业公会一览表
致谢

(9)荀子教育伦理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原由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2 荀子及其教育伦理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2.1 荀子教育伦理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2.1.1 生产力发展和新经济秩序形成
        2.1.2 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形成
        2.1.3“礼崩乐坏”与“百家争鸣”
    2.2 荀子其人其书
3 荀子教育伦理观的哲学基础
    3.1 “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观
    3.2 “人之性恶”、“性伪之分”的人性论
    3.3 “凡以知人之性”、“解蔽”的认识论
4 荀子教育伦理观的基本内涵
    4.1 教育的价值理念——“化性起伪”
    4.2 教育的价值目标——“终乎为圣人”
    4.3 教育的伦理原则——尊师重教
    4.4 实现教育价值目标的伦理路径
        4.4.1“壹于道”——统一于“道”、专注于“道”
        4.4.2“积善成德”——积累善行,成就大德
        4.4.3“始乎诵经,终乎读礼”——重视教育内容的选择
        4.4.4“以乐化人”——增强德育的艺术感染力
        4.4.5“学至于行之而止矣”——重视道德实践
5 荀子教育伦理观的特点
    5.1 注重教育的价值导向——“其善者伪也”
    5.2 注重教育的德育功能——“涂之人可以为禹”
    5.3 注重教育的外部环境——“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
    5.4 注重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
6 荀子教育伦理观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6.1 德育与智育相结合
    6.2 道德教育要循序渐进
    6.3 道德知识和道德实践相结合
    6.4 师德培养和德育环境的打造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10)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转化性学习”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的生存与发展困境
        1.1.2 走向“转化性学习“的教师学习研究
        1.1.3 研究者的个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教师学习
        2.1.2 转化性学习
        2.1.3 教师信念
    2.2 教师学习研究的理论视角
        2.2.1 认知建构观
        2.2.2 社会文化观
        2.2.3 批判视角
        2.2.4 小结
    2.3 批判视角下的转化性学习理论
        2.3.1 转化性学习理论的发展历史
        2.3.2 Mezirow的转化性学习过程模型
        2.3.3 小结
    2.4 相关研究
        2.4.1 外语教师学习研究
        2.4.2 批判视角下的教师教育研究
        2.4.3 教师转化性学习研究
    2.5 文献总结与分析框架
        2.5.1 文献总结
        2.5.2 本研究分析框架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质性案例研究
    3.2 研究所需信息
    3.3 研究场域
    3.4 研究参与者
    3.5 多元资料的收集
        3.5.1 方法设计概述
        3.5.2 访谈前基本信息问卷
        3.5.3 深度访谈
        3.5.4 案例素材
        3.5.5 研究笔记
    3.6 资料整理和分析
        3.6.1 资料整理
        3.6.2 资料分析
    3.7 研究质量及研究伦理
第四章 教师学习中的转化性学习经历
    4.1 AMY:不露锋芒的“默默奋斗者”
        4.1.1 学习背景:持续的自主学习
        4.1.2 转化性学习经历:教学、科研和人生观共发展
        4.1.3 转化性学习经历性质和特征分析
    4.2 CANDY:学生需求的“积极关注者”
        4.2.1 学习背景:以实用为目标的学习
        4.2.2 转化性学习经历:关涉学生的观念转变为主
        4.2.3 转化性学习经历性质和特征分析
    4.3 DANDELION:容易焦虑的“要强好胜者”
        4.3.1 学习背景:焦虑驱动下的顺畅学习
        4.3.2 转化性学习经历:学术素养的提升
        4.3.3 转化性学习经历性质和特征分析
    4.4 GRACE:安逸过后的“学术追求者”
        4.4.1 学习背景:“危机感”引发的专业学习
        4.4.2 转化性学习经历:职业观、科研观和人际观共发展
        4.4.3 转化性学习经历性质和特征分析
    4.5 JENNIE:多元角色之间的“徘徊者”
        4.5.1 学习背景:逐步顺应“时势”的学习
        4.5.2 转化性学习经历:教学观转变为主
        4.5.3 转化性学习经历性质和特征分析
    4.6 MARIA:性格安静的“观察反思者”
        4.6.1 学习背景:以学历提升为主的学习
        4.6.2 转化性学习经历:对教学的长期深度反思
        4.6.3 转化性学习经历性质和特征分析
    4.7 PAULINE:极具天赋的“教学能手”
        4.7.1 学习背景:不断提升实践能力的学习
        4.7.2 转化性学习经历:教研关系认识质变
        4.7.3 转化性学习经历性质和特征分析
    4.8 ROBIN:积极进取的“交流互动者”
        4.8.1 学习背景:在主动交流中学习
        4.8.2 转化性学习经历:教学与科研性质转变
        4.8.3 转化性学习经历性质和特征分析
    4.9 TINA:在“参与”中发展的新教师
        4.9.1 学习背景:实践活动中的学习
        4.9.2 转化性学习经历:教学观、科研观和人际观的转变
        4.9.3 转化性学习经历性质和特征分析
    4.10 教师学习背景和转化性学习经历的群体特征分析
        4.10.1 教师学习背景分析
        4.10.2 教师转化性学习经历的群体特征
    4.11 小结
第五章 教师转化性学习过程
    5.1 总体过程
    5.2 阶段特征
        5.2.1 触发事件的多样性
        5.2.2 教师反思的反身性和批判性
        5.2.3 对话交流的“涉他性”和建构性
        5.2.4 教师行动的模糊性
        5.2.5 转变结果的多元化
    5.3 过程类别
        5.3.1 五阶段转化性学习:完整的过程
        5.3.2 四阶段转化性学习:缺少行动
        5.3.3 三阶段转化性学习:缺少交流和行动
        5.3.4 三种过程类别比较
    5.4 小结
第六章 教师转化性学习影响因素
    6.1 个人因素:教师情感、人格特质和职业阶段的双重作用
    6.2 人际因素:职业圈、学业圈和生活圈人物的积极影响
    6.3 情境因素:组织氛围的抑制作用与评价体系的促进效应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转化性学习的重要特征与规律
    7.2 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转化性学习意义探究
        7.2.1 指向全人发展的转化性学习经历
        7.2.2 具有本土特点的转化性学习过程
        7.2.3 映射文化印记的多类别影响因素
    7.3 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转化性学习框架建构
        7.3.1 框架描述与解释
        7.3.2 本框架对转化性学习研究领域的贡献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8.1 主要发现
    8.2 实践启示
    8.3 本研究的贡献
    8.4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第九章 研究者反思
    9.1 自身经历和需求是质性研究选题的来源
    9.2 “做中学”是质性研究方法的学习途径
    9.3 以诚相待是研究者与参与者的恰当关系
    9.4 对研究过程中不足之处的反思
    9.5 研究者的成长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研究问题、文献和分析类别匹配表
    附录二 研究参与者邀请信
    附录三 基本信息问卷及部分数据示例
    附录四 访谈提纲
    附录五 案例素材示例
    附录六 研究笔记示例
    附录七 接触摘要单示例
    附录八 编码表
    附录九 MARIA转化性学习过程编码示例
    附录十 教师转化性学习经历内容维度与发生时间矩阵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某些人应背诵一点书(论文参考文献)

  • [1]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J]. 黄德海. 江南, 2021(05)
  • [2]孔孚山水诗新论[D]. 赵京强.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3]汪曾祺《晚翠文谈》对中学写作教学的启示[D]. 吴茜.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社会网络视野下少数民族村民的移动媒介使用及影响研究 ——以河坝村为例[D]. 石迪. 厦门大学, 2018(07)
  • [5]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D]. 郝佩林. 苏州大学, 2018(01)
  • [6]于道泉评传[D]. 白林海.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7]我们要讲什么样的“国学”[J]. 李山. 小学语文, 2016(10)
  • [8]传承与转型:民国时期云南学徒制度研究[D]. 李应权. 云南大学, 2016(02)
  • [9]荀子教育伦理观研究[D]. 岳倩. 重庆师范大学, 2016(10)
  • [10]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转化性学习”案例研究[D]. 陶伟. 苏州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有些人应该背一本小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