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外綫解冻室技术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李贤军[1](2005)在《木材微波—真空干燥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波真空干燥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新型干燥技术,已经逐步在食品加工等行业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它在木材干燥行业中的工业化应用几乎是空白,也未见文献对木材的微波真空干燥规律和干燥机理进行系统的报道。本文以马尾松试材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木材的微波真空干燥特性,总结出了木材微波真空干燥的一般性规律,阐述了木材内部的热、质迁移机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为木材微波真空干燥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有: 1.首次理论求解了微波在木材中的渗透深度。 2.首次系统研究并总结了马尾松木材的微波真空干燥规律。研究表明:①随着微波辐射功率密度、木材初含水率和干燥室真空度的增加,木材的平均干燥速率增加;②木材的尺寸(厚度和长度)对木材的平均干燥速率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影响;③木材的纹理方向对水分的迁移速率有一定的影响,其大小关系为:未封闭试件>纵向>径向>弦向。④方差分析显示只有微波辐射功率密度和木材初含水率对平均干燥速率的影响显着,而其它因素对平均干燥速率的影响还达不到显着性水平;⑤木材的整个微波真空干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快速升温加速干燥段,恒温恒速干燥段和后期升温减速干燥段。⑥在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每千瓦的微波能可以排除0.7~1.2千克的水分,且随着初含水率和真空度的增加,微波能的利用效率显着增加;⑦木材微波真空干燥具有很高的干燥速率。工艺试验证明木材的微波真空干燥速率比真空浮压干燥速率大5倍以上。 3.首次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微波作用对木材内水分迁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微波处理能有效地破坏木材的纹孔膜结构,提高木材的渗透系数,可以加快以渗透方式作为水分迁移机理的干燥方法的干燥速率;但对马尾松木材扩散系数的提高程度不超过3%,对常规蒸汽干燥中木材的后续干燥过程不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首次通过试验测定了在较短时间作用下,木材内热扩散效应对水分迁移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较短时间温度梯度的作用下,木材内的水分会由木材热端向冷端迁移,含水率梯度与温度梯度的比值(dM/dT)在0.9%/℃以下;在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就整个板材而言,热扩散效应对木材中水分迁移的影响不大,但在局部的有限范围内,它对自动平衡木材内含水率具有显着的作用。 5.首次系统阐述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的热迁移特性和水分迁移机理,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①在一定的辐射功率和厚度范围内,木材内的温度和含水率分布都比较均匀,特别是在干燥后期,木材内部的含水率分布更加均匀;木材内的温度分布一般不呈整体性,而具有局部性。②当木材含水率在FSP上时,木材中的自由水和水蒸汽在压力梯度的作用下以渗透流的形式在木材内部迁移,迁移的强
熊曦,吴彦奇,李西[2](2001)在《狗牙根抗寒性测定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结狗牙根抗寒性测定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并对其进行评价。
王利民[3](2004)在《基于战略导向的JNX机车检修管理优化与企业再造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我国铁路改革发展要求,分析了在铁路运输网中担任机车牵引任务的机务段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所采用的企业战略,阐明了机车检修管理在机务段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从JNX机务段的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状况、生产作业流程、安全质量控制、信息系统管理、企业文化等层面揭示了多年来机务段机车检修作业管理状况,指出了JNX机务段机车检修作业管理在新的铁路管理形势下所面对的困境,分析了机车检修生产作业管理中的质量、成本、生产率、有效性、适应性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及长期积累的管理矛盾,提出了基于战略导向的机车检修作业管理优化方案,即通过机车修制的变革实施以机车状态修为基础、综合预防性计划修和故障修的机车检修体制。新的机车检修体制以检测技术的有效利用和检测信息的综合分析与判断为基础,同步进行作业流程、组织结构、人员管理培训、机车配件的质量与库存控制、信息系统的开发等管理优化,探索建立了支持机车检修生产作业管理优化的机车状态检测分析诊断系统模型。重点依据机车状态修体制的建立与实施,剖析了机车检修管理优化在实施过程中的方法、策略、关键环节以及可能对机务段管理所产生的冲击,从机车检修生产作业管理的多层面和多角度分析了优化方案的改进与完善。依据机务段机车检修生产作业管理优化,提出了以生产作业流程优化为切入点推进企业再造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同时结合企业再造(简称BPR)理论,探索机务段建立BPR的方法体系及研究BPR的实施策略,包括开发BPR流程分析模型及规范化程序,构造BPR组织体系与管理结构等,从而为铁路系统等大型企业的再造与重组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试验性探索,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管理目标建立了可供选择的途径,对推动铁路改革与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苗雷[4](2008)在《基于智能卡的移动支付终端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成熟与普及,移动支付的业务种类变化繁多,支付方式多种多样,有通过SMS,WAP,GPRS等电信信道的支付方式,也有通过红外线,Bluetooth,NFC等新型的短距离支付方式。本文在对移动支付模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其中一种支付手段,并实现其在公交领域的支付应用,主要工作内容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全新的SIM卡和NFC结合的方案,而将此方案在手机终端上实现公交支付,并着重针对SIM卡与NFC设备的传输协议规范进行分析设计,以及对SIM卡与后台服务器的接口及交互方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2.引入基于哈希链的双向认证,完成SIM卡与NFC设备的安全认证及鉴权,文中采用SHA-1哈希算法快速有效计算哈希值,有效防止未授权的交易。3.改进SEMPOS通用支付模型,引入可信第三方进行交易仲裁,加入时间戳服务器有效防止重发攻击,在用户支付端采用NFC支付方式,形成新的通用支付模型,详细分析此支付模型的支付流程以及优点和存在的缺陷。最后在工程中运用C语言实现了该支付终端,并在实际运用中测试通过,证明能够完成预期设计目标的功能需求。通过对此支付模型的实现,对于NFC在行业中的扩展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方伟俊[5](2008)在《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整个公路养护工作中,路面养护是公路养护工作的中心环节,预防性养护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技术,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认可和应用,这对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被动养护的局面,维持良好的路面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定义为一种在路面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采取的对现有路面系统进行有计划的、基于费用-效益的养护策略,在没有提高路面的结构能力的情况下,延迟路面的损坏,维持和改善路面现有的通车条件。本论文从预防性养护的定义出发,以预防性养护的几个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展开:首先,从工程技术和工程经济两个方面总结了预防性养护的理论基础,为解决预防性养护的关键问题之一——选择合适的路面做好准备。其次,分类总结和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以及选择最佳预防性养护措施的常用方法,论文以此为核心,总结了各种常用决策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拓宽了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决策这一关键技术的研究思路并引入灰色系统理论,综合应用灰色关联法和矢量投影法,建立一种多目标灰色关联投影法模型,选择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最后,介绍了灰色系统的基本理论及灰色关联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并总结和分析了灰色关联投影法与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措施决策的结合点;详细介绍了使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决策模型的计算方法;以上海市某高速公路为工程实例,运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决策模型得到了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最佳养护措施。总之,应用灰色关联投影法选择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是一种新的思路和尝试,对指导我国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王晓锋[6](2010)在《血管内选择性脑低温治疗急性局灶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建立一种稳定、可重复性好、标准化的兔线栓法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并探讨脑电趋势图[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和波段功率]、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NSS)等定量检测方法对缺血范围及体积判断的价值。2.建立兔颈内动脉选择性冷生理盐水灌注脑低温模型,探索合适的灌注温度、灌注速度和灌注时间,探讨冷生理盐水灌注对生命体征、血气指标、血钠和血液稀释等的影响。3.采用aEEG筛选MCAO动物,予以颈内动脉选择性冷生理盐水灌注脑低温治疗,探讨选择性脑低温对颅内压、脑灌注压、梗死体积、脑水肿、mNSS以及脑损伤特异生化指标等的影响,评价选择性脑低温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1.采用随机设计,36只普通级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组,分别予以血管铸型,台盼蓝灌注,MCAO模型(n=29)及假手术(n=5)处理。线栓法制作MCAO模型,行脑功能监护,根据TTC染色结果将MCAO模型组分为皮层+基底节梗死组(n=11)、基底节梗死组(n=7)、蛛网膜下腔出血组(n=5)和无病灶组(n=6)。比较各亚组生理指标术前术后的差异,应用ImageTool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梗死体积,比较各亚组体重、线栓指标之间的差异,分析其与相对梗死体积的关系。连续脑功能监护,比较aEEG和波段功率各亚组间的差异及每亚组术前术后的差异,分析aEEG降幅与相对梗死体积的关系。术后24h和48h分别由两名检测者应用mNSS评测各亚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价两人评分的一致性,分析mNSS与相对梗死体积的关系。术前各亚组之间的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术后各亚组之间的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LSD法;同组术前术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量资料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并进行线性回归,等级资料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aEEG对累及皮层脑梗死的诊断价值采用ROC分析,并根据Youden指数确定诊断界点,两种方法诊断价值的比较采用Z检验;两名检测者的mNSS结果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2.采用随机设计,20只普通级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0ml/h灌注组(I1组,n=5),99ml/h灌注组(I2组,n=5)和综合灌注组(I3组,n=10)。采用颈内动脉置管,选择性冷生理盐水(6.0±0.5℃)灌注,比较50ml/h和99ml/h两灌注组降温效率的差异,根据不同速率的降温效果制定综合降温组灌注方案。探索综合降温组脑低温治疗过程中脑温变化对肛温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比较综合降温组脑低温治疗过程中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细胞比积、钠离子浓度、血气等指标的变化,分析脑温变化与各指标之间的关系。观察灌注后组织形态学改变情况。正常兔冷生理盐水灌注前后及不同速度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灌注前后及不同部位温度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灌注前后不同时间点各生理指标之间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随冷盐水灌注的持续,脑温下降与肛温、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细胞比积、钠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3.采用随机设计,32只普通级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MCAO组(M组,n=8),MCAO+冷生理盐水灌注组(分为灌注30min和60min亚组,即I1,I2组,各8只),MCAO+38℃生理盐水灌注组(I3组,n=8)。各组制作MCAO模型,应用aEEG筛选入组动物(上界降幅>0.261),入选的造模动物予以不同方案灌注,比较各组各时间点生理指标之间的差异。术中连续监测有创颅内压,计算脑灌注压,比较各组及不同时间点之间颅内压及脑灌注压之间的差异。术后48h各组脑组织经TTC染色后,应用ImageTool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梗死体积、水肿范围,根据公式计算相对梗死体积和脑水肿指数,比较各组相对梗死体积,水肿指数之间的差异。术后24h和48h应用mNSS评测各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以及每组两时间点之间的差异。采用ELISA法测量48h外周血中NSE、S-100β和MMP-9的浓度,比较各组之间三种指标的差异。选择性冷生理盐水灌注不同时间点及各组之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选择性冷生理盐水灌注后各组之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组内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每组相对梗死体积和估计梗死体积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每组24h和48h mNSS结果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1.兔Willis环完整,类似于人类。线栓法MCAO模型成功率为62.07%(18/29),其中累及皮层和基底节的占11例37.93%(11/29),仅累及基底节的占24.38%(7/29)。4亚组之间的基线资料均衡(P>0.05),术后皮层+基底节梗死组血糖显着高于基底节梗死组和无病灶组(均P<0.05)。各组组内体重之间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F=3.608,P=0.017),无病灶组体重分别显着低于皮层+基底节梗死组和基底节梗死组(均P<0.05)。各组组内线栓置入深度之间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F=4.985,P=0.008),皮层+基底节梗死组显着小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组且显着大于无病灶组(均P<0.05)。皮层+基底节梗死组体重、线栓头端直径、线栓置入深度与相对梗死体积的线性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F=4.488,P=0.047),决定系数为0.658,对相对梗死体积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线栓置入深度,体重和线栓头端直径。术后各组组内aEEG上界、下界和带宽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059,12.698,12.827,均P<0.001)。皮层+基底节梗死组aEEG上界、下界和带宽均显着小于其余各组(均P<0.05),术后aEEG上界、下界和带宽较术前分别下降50.02%,52.02%和46.27%(均P<0.001)。aEEG上界、下界和带宽的降幅与相对梗死体积均呈正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均有意义(决定系数分别为0.518,0.473,0.423;P值分别为0.012,0.019,0.030)。ROC分析发现,aEEG降幅对皮层脑梗死的诊断准确性高,Az值和Yonden指数均在0.9以上,灵敏度高达100%,特异度在90%以上。术后各组组内α波ABP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70,P=0.041),皮层+基底节梗死组α波ABP分别显着小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组、无病灶组和对照组(均P<0.05)。各组组内术前术后α波ABP差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79,P=0.001),皮层+基底节梗死组术后a波ABP较术前减小69.63%(P<0.001),其降幅显着大于其他四组(均P<0.05)。术后各组组内p波ABP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24,P=0.049),皮层+基底节梗死组p波ABP分别显着小于基底节梗死组和无病灶组(均P<0.05),术后较术前减小71.29%(P=0.003)。术后各组组内0波ABP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18,P=0.011),皮层+基底节梗死组0波ABP与其余各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组内术前术后0波ABP差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11,P<0.001),皮层+基底节梗死组术后0波ABP较术前减小66.65%(P=0.001),其降幅显着大于其他四组(均P<0.05)。相对波段功率术前术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兔改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Kappa一致性分析较好,Kappa值0.746-1.000,均P≤0.001,评分结果与相对梗死体积呈正相关关系,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0.731,相关关系显着(P=0.011)。2.灌注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脑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5.730,P<0.001)。99ml/h和50ml/h两种速度选择性冷生理盐水灌注均能显着降低脑温(F值分别为108.926和80.459,均P<0.001)。99ml/h灌注组脑温下降速度显着高于50ml/h灌注组(F=27.820,P=0.001),除灌注前,各时间点99ml/h灌注组脑温均显着低于50ml/h灌注组(均P<0.01)。灌注前后各时间点与不同灌注速度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31.866,P<0.001)。综合灌注组选择性冷生理盐水灌注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脑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6.462,P<0.001),灌注后脑温随灌注时间显着下降(F=199.366,P<0.001)。各时间点脑温均显着低于肛温(F=546.385,P<0.001),灌注前后各时间点与不同部位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74.153,P<0.001)。灌注过程中肛温随灌注时间显着下降(F=19.608,P<0.001),但始终维持在正常水平(38-40℃)。在选择性冷生理盐水灌注过程中脑温与肛温无相关关系(r=0.607,P=0.111)。灌注前后各时间点之间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细胞比积、钠离子浓度及血气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温与各指标之间均无相关关系(均P>0.05)。综合灌注组术后48hmNNS均为0分,无神经功能损伤表现。灌注侧各层面大脑切片TTC染色均未见缺血灶,组织大体结构未见异常,与未灌注侧对称。HE染色细胞形态正常,未见血管内皮损伤及血管周围间隙增大,未见细胞水肿。3.各组之间的基线资料均衡(均P>0.05)。MCAO前后不同时间之间颅内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003,P<0.001);各组之间颅内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891,P=0.001),从各时间点看,在选择性冷生理盐水灌注后(MCAO后3h)的各时间点,各组之间颅内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CAO前后不同时间之间脑灌注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048,P<0.001)。各组相对梗死体积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41,P<0.001),I2组相对梗死体积显着低于其余各组(均P<0.05),同时显着低于估计梗死体积(t=-3.162,P=0.007)。各组水肿指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81,P=0.015),I2组水肿指数显着低于M组和I3组(均P<0.05)。各组24h和48hmNSS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087,6.701;P值分别为0.016,0.002),其中I2组评分在两个时间点均最低,48h评分显着低于其余各组(均P<0.05)。各组NSE、S-100β、MMP-9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806,4.749,3.789;P值分别为0.003,0.008,0.021),I1组、I2组三种指标与M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1组、I2组NSE与I3组的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建立了标准化的兔线栓法MCAO模型,其稳定性高,可重复性好。2.在固定线栓头端直径(0.5-0.6mm)的前提下,动物体重、线栓置入深度均能影响MCAO造模成功率及脑梗死体积。体重≥2.5kg,线栓置入深度在5.5-6.0cm之间,模型成功率最高。3.aEEG上界、下界及带宽显着降低提示MCAO模型成功,病灶累及皮层。4.MCAO模型病灶累及皮层时,α、β、θ波ABP较术前显着减小。5.aEEG上界、下界及带宽降幅与相对梗死体积均呈正相关,回归方程均有显着性意义,可以根据aEEG降幅估计相对梗死体积。6. aEEG上界、下界及带宽降幅对皮层梗死的诊断价值均较高,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根据aEEG改变筛选MCAO模型成功的动物。7.mNSS一致性和可信性高,与相对梗死体积呈正相关关系。8.血管内选择性冷生理盐水灌注能迅速降低脑温,同时保持肛温、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细胞比积、Na离子浓度、血气指标稳定。该方法是一种高效、安全、可重复性较好的选择性脑低温方法。9.血管内选择性冷生理盐水灌注60min可显着降低颅内压,增高脑灌注压,在急性期起到脑保护作用。10.通过aEEG降幅估算的相对梗死体积与TTC染色计算的结果比较相似,血管内选择性冷生理盐水灌注60min可显着减小梗死体积并减轻水肿程度。11.血管内选择性冷生理盐水灌注60min可显着改善24h和48h mNSS结果,有利于MCAO术后神经功能恢复。12.血管内选择性冷生理盐水灌注60min可显着减小外周血NSE、S-100β、MMP-9浓度,减少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损伤,保护血脑屏障,抑制血管源性水肿。创新点1.发现MCAO模型病灶累及皮层时aEEG上界、下界及带宽显着降低;aEEG降幅与相对梗死体积呈正相关关系,可根据回归方程估计梗死体积;aEEG判断皮层脑梗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可用于筛选MCAO模型成功动物。2.发现兔mNSS一致性和可信性高,与相对梗死体积呈正相关关系。3.建立了一种高效、安全、可重复性好的兔颈内动脉冷生理盐水灌注选择性脑低温模型。4.发现在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期,颈内动脉冷生理盐水灌注选择性脑低温60min可显着降低颅内压、增高脑灌注压、减小梗死体积、减轻水肿程度并改善神经功能预后。5.发现在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期,颈内动脉冷生理盐水灌注选择性脑低温60min可显着减小外周血NSE、S-100β、MMP-9浓度,减少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损伤,保护血脑屏障,抑制血管源性水肿。
《铁道车辆》编辑部[7](1983)在《创刊二十年来优秀文章一百篇评选揭晓》文中研究指明在《铁道车辆》创刊二十周年的时候,本刊编辑部根据编委会筹委会茅以新同志的提议,为了检阅《铁道车辆》杂志二十年来的成绩,鼓励先进,以便使更多的优秀文章不断在刊物上出现,特决定评选“创刊二十年来优秀文章100篇”。评选优秀文章的原则是:1.文章发表时起过较大的作用;2.有些文章现在看来仍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为了切实做好这项评选工作,编辑部事先邀请了部分车辆专业的行家进行了初选。初选稿在《铁道车辆》创刊二十周年纪念会上又交评比小组和全体代表进行了反复评议。会后,编辑部汇总了各方面的意见,最后选定了下列100篇文章,现予以公布。
袁雅丽[8](2017)在《土壤增温及不同栽培基质配比对高寒地区林木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生态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保证高寒极端气候地区城乡绿化树木的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本研究以青海省天峻县为研究区,采用自控温电热带土壤增温系统增加土壤温度,通过不同增温时间、不同增温梯度以及不同栽培基质配比的试验研究树木成活及生长,结果表明:1.增温时间:在6月7日开始增温榆叶梅、青杨、紫丁香、青海云杉的成活率达到最高,花叶海棠的成活率则在6月14日开始增温达到最高;6月7日增温榆叶梅、青海云杉和花叶海棠的生长量的增长率最大,6月1日开始增温紫丁香、青杨生长量的增长率最大。2.增温梯度:在土壤增温4℃±1℃时,榆叶梅、青杨和青海云杉的成活率都较其他处理高,而花叶海棠,紫丁香在3℃±1℃时成活率较其他处理高。在促进树木生长上,土壤增温4℃±1℃时相对于其他处理对青杨、榆叶梅、紫丁香的生长为最佳处理,3℃±1℃时处理则相对于其他处理对青海云杉和花叶海棠的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3.基质配比:采用森林土:泥炭土:腐熟羊粪:本土为1:1:1:2的配比下榆叶梅,花叶海棠的成活率都较其他处理高,而紫丁香、青海云杉与青杨在泥炭土:珍珠岩:腐熟羊粪:本土为2:1:1:2的配比下成活率较其他处理高。在促进树木生长上,泥炭土:珍珠岩:腐熟羊粪:本土为2:1:1:2的处理相对于其他处理对青杨、紫丁香的生长为最佳处理,森林土:泥炭土:腐熟羊粪:本土为1:1:1:2的处理则相对于其他处理对榆叶梅、青海云杉和花叶海棠的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佳。综合以上结果,在高寒地区城乡绿化造林中采用自控温土壤增温系统于6月7日开始进行土壤增温并将土壤温度的增加量设置为4℃±1℃,同时采用森林土:泥炭土:腐熟羊粪:本土为1:1:1:2的栽培基质配比方式是提高该地区城乡绿化树木存活率及促进生长的最佳方案。
姜岳忠[9](2006)在《毛白杨人工林丰产栽培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优良乡土树种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为对象,以实现人工林的定向、速生、丰产、优质、稳定和高效为目标,以森林生态学、林木遗传学、树木生理学和现代育林学原理为指导,针对毛白杨用材林在造林和栽培中存在的理论和主要技术问题,在毛白杨主要分布区山东省地域范围内,开展定位试验和调查研究,利用现代生物统计和计算机技术,对影响毛白杨人工林生长的主导因子和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山东省乃至华北地区毛白杨人工林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配套技术体系。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毛白杨品种特性与生长发育规律研究;(2)毛白杨丰产栽培生理基础研究;(3)毛白杨人工林立地分类和质量评价研究;(4)毛白杨丰产栽培造林技术研究;(5)毛白杨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及经济效果评价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影响毛白杨人工林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是地形、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和地下水位。在鲁西黄泛冲积平原区,地形的影响最大,土壤质地次之,其后为地下水位和土壤类型。在鲁中南、胶东山麓河谷平原区:土壤质地影响最大,地形次之,其后为土壤类型和地下水位。2、山东省毛白杨人工林立地类型划分为32个,立地指数级在919之间。立地指数级在16以上,495株/hm2的林分蓄积年均生长量达9.0 m3以上的立地类型,为最适宜栽培毛白杨用材林的立地类型;立地指数级为1415,495株/hm2的林分蓄积年均生长量达5.0 m37.5 m3的立地类型,为较适宜栽培毛白杨用材林的立地类型;立地指数级小于13的立地类型,为栽培毛白杨用材林不够适宜的立地类型。3、毛白杨光合速率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高峰期分别出现在5月、8月、10点和14点;蒸腾速率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分别呈双峰曲线和单峰曲线,高峰期分别出现在5~6月、9月和14点,光合和蒸腾速率均与光照和环境温度呈正相关,且受品种遗传特性的影响。幼林在一年内的生长主要集中在5~7月,占全年生长量的70%以上;叶片的N、P、K含量以5月份最高;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均在5~6月较高,表明5~6月是加强抚育管理,促进林木生长的关键时期。4、在集约经营条件下,毛白杨丰产林的蓄积年均生长量在18 m3/hm2,表现出良好的速生性和丰产性。胸径、树高在造林后第2年就进入速生期,到第6~8年结束,
彭峰[10](2013)在《秦山第二核电厂冰塞作业管理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冰塞作业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作业过程涉及多个部门与环节,具有风险高、时间紧等特点,管理质量直接影响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详细介绍了秦山第二核电厂冰塞作业管理工作的实践,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和资质授权、建立完善的管理程序、规范现场实施流程及组织机构、重视经验反馈等措施,切实做好作业前期准备、现场实施及后期总结各阶段的控制管理,降低作业风险,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核电厂冰塞作业管理水平。
二、红外綫解冻室技术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外綫解冻室技术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木材微波—真空干燥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微波与真空 |
1.1.1 微波与微波加热 |
1.1.2 真空与真空干燥 |
1.2 木材微波干燥的优点 |
1.3 木材微波、真空干燥的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的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的研究概况 |
1.4 木材微波干燥和真空干燥的局限性 |
1.4.1 木材微波干燥的局限性 |
1.4.2 木材真空干燥的局限性 |
1.5 选题依据及本研究的目的 |
1.6 本研究的内容 |
2 木材微波真空干燥的物理基础 |
2.1 木材微波加热的理论基础 |
2.1.1 微波对木材的加热作用 |
2.1.2 木材的介电特性 |
2.2 渗透深度 |
2.3 木材真空干燥的理论基础 |
2.4 木材内部构造及水分 |
2.5 本章小结 |
3 木材微波真空干燥的基本规律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装置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装置 |
3.3 微波炉输出功率和能量分布的测定 |
3.3.1 试验设备与方法 |
3.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4 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的含水率变化特性 |
3.4.1 微波辐射功率对干燥速率和提水率的影响 |
3.4.2 真空度对干燥速率和提水率的影响 |
3.4.3 木材含水率对干燥速率和提水率的影响 |
3.4.4 木材尺寸和纹理对干燥速率和提水率的影响 |
3.5 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的温变特性 |
3.5.1 试验内容与方法 |
3.5.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6 木材微波真空干燥的工艺性试验 |
3.6.1 试验设备与材料 |
3.6.2 试验方法与步骤 |
3.6.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4 微波作用对木材内水分迁移性能的影响 |
4.1 概述 |
4.2 微波作用对木材内部水分扩散性能的影响 |
4.2.1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4.2.2 水分扩散系数的测定和木材构造的显微观察 |
4.3 微波作用对木材内部水分渗透性能的影响 |
4.3.1 基本理论 |
4.3.2 模型的建立 |
4.3.3 模型的求解 |
4.4 本章小结 |
5 短期非等温条件下木材中热扩散效应的研究 |
5.1 概述 |
5.2 理论分析 |
5.3 热扩散效应的试验研究 |
5.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的热质迁移特性 |
6.1 概述 |
6.2 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的热迁移特性 |
6.2.1 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的热迁移特性的试验研究 |
6.2.2 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的热迁移特性的理论分析 |
6.3 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的质迁移特性 |
6.3.1 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的质迁移特性的试验研究 |
6.3.2 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的质迁移特性的理论分析 |
6.4 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水分迁移方程 |
6.4.1 自由水的迁移 |
6.4.2 吸着水和水蒸汽的迁移 |
6.4.3 自由水被挤出木材表面的临界条件 |
6.5 本章小结 |
7 木材微波真空干燥过程的数学模拟 |
7.1 木材内部水分迁移模型 |
7.1.1 含水率在FSP以上 |
7.1.2 含水率在FSP以下 |
7.2 木材内部的热量迁移方程 |
7.2.1 含水率在FSP以上 |
7.2.2 含水率在FSP以下 |
7.3 模型中相关参数的确定与计算 |
7.4 模型的验证与求解 |
7.4.1 模型及边界条件 |
7.4.2 模型的求解与验证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清单 |
致谢 |
(3)基于战略导向的JNX机车检修管理优化与企业再造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铁路变革与JNX机务段现状 |
1.1 引 言 |
1.2 JNX机务段现状 |
1.3 论文选题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JNX机务段战略与机车检修管理 |
2.1 JNX机务段管理变革 |
2.2 JNX机务段企业战略 |
2.3 JNX机务段机车检修管理 |
2.4 JNX机务段企业管理分析与机车检修管理 |
2.5 基于战略导向的机车检修管理 |
第三章 JNX机务段机车检修管理分析与优化方案设计 |
3.1 检修管理分析 |
3.2 机车检修管理优化方案的设计 |
3.3 机车检修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 |
3.4 机车检修管理优化方案的改进与完善 |
第四章 JNX机务段检修管理优化与企业再造 |
4.1 机车检修管理优化与企业再造的分析 |
4.2 机车检修管理优化与推进企业再造 |
4.3 机务段实施企业再造的模式研究 |
第五章 铁路发展与企业再造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4)基于智能卡的移动支付终端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移动支付理论基础 |
2.1 移动支付概念 |
2.2 移动支付市场研究 |
2.3 移动支付的技术环境 |
2.4 现有移动支付的方式对比 |
2.4.1 小额预支付模式 |
2.4.2 银行卡支付模式 |
2.4.3 SET交易模式分析 |
2.5 移动支付的安全性要素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卡理论和近场通信技术 |
3.1 SIM卡理论 |
3.2 STK技术总结 |
3.2.1 STK主动式命令 |
3.2.2 STK技术的特点 |
3.3 OTA安全机制 |
3.4 NFC技术 |
3.4.1 NFC概念 |
3.4.2 NFC操作模式及应用 |
3.4.3 NFC接口规范 |
3.5 无线接入方式比较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支付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支付系统架构 |
4.1.1 手机终端 |
4.1.2 后台系统 |
4.2 支付系统终端设计框架 |
4.2.1 系统设计框图介绍 |
4.2.2 各模块功能概要 |
4.2.3 业务流程 |
4.3 支付系统终端具体实现 |
4.3.1 系统预期实现目标 |
4.3.2 公交应用开放的接口 |
4.3.3 SIM卡开放的接口 |
4.3.4 卡片文件系统设计 |
4.3.5 STK扩展协议 |
4.3.6 增强的OTA上下行命令 |
4.3.7 STK菜单结构 |
4.4 系统安全管理 |
4.4.1 密钥管理 |
4.4.2 哈希链的双向认证 |
4.4.3 基于哈希链的SIM-NFC认证 |
4.4.4 安全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引入可信第三方的通用支付模型 |
5.1 模型各模块分析 |
5.1.1 用户支付模块 |
5.1.2 商家模块 |
5.1.3 支付处理机构 |
5.1.4 可信第三方 |
5.1.5 数据中心 |
5.2 支付流程 |
5.3 支付安全性分析 |
5.4 本模型总结 |
5.4.1 模型优点总结 |
5.4.2 模型缺陷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5)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1.1.1 概述 |
1.1.2 国内外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维修的分类 |
1.2 论文的选题意义 |
1.2.1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关键问题 |
1.2.2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效益特征 |
1.2.3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成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成果 |
2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理论框架 |
2.1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工程技术理论 |
2.1.1 路面使用性能及指标 |
2.1.2 路面使用性能的调查与评价 |
2.1.3 路面使用性能的预测 |
2.1.4 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路况标准 |
2.2 预防性养护的工程经济基础 |
2.2.1 现值法 |
2.2.2 年度等额费用法 |
2.2.3 收益率法 |
2.2.4 效益-费用比法 |
3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选择 |
3.1 国内外常用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
3.1.1 裂缝填封类 |
3.1.2 薄层罩面类 |
3.1.3 表面封层类 |
3.1.4 沥青再生类 |
3.2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决策的常用方法 |
3.2.1 费用效益分析法 |
3.2.2 寿命周期费用法 |
3.2.3 决策树与决策矩阵法 |
3.2.4 综合评判法 |
3.2.5 聚类分析法 |
3.2.6 预防性养护措施决策方法小结 |
4 应用灰色关联投影法选择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
4.1 基本理论及结合点分析 |
4.1.1 灰色系统基本理论 |
4.1.2 灰理论相关概念 |
4.1.3 灰色关联投影法基本原理 |
4.1.4 灰色关联投影法与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决策的结合点分析 |
4.2 灰色关联投影法决策模型的计算方法 |
4.2.1 决策矩阵的确定 |
4.2.2 决策矩阵的初始化 |
4.2.3 灰色关联决策矩阵的确定 |
4.2.4 灰色关联投影值的计算 |
4.2.5 灰色关联投影法决策模型的一般步骤 |
4.2.6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灰色关联投影法决策流程 |
5 实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灰色关联判断矩阵的建立 |
5.3 指标熵权重的确定 |
5.3.1 定量指标相对隶属度向量的确定 |
5.3.2 定性指标相对隶属度向量的确定 |
5.4 灰色关联投影值的计算 |
6 论文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血管内选择性脑低温治疗急性局灶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标准化兔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的建立及aEEG对脑缺血判断的意义 |
前言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1.5 创新点 |
1.6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正常兔颈内动脉冷生理盐水灌注选择性脑低温模型的建立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2.5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颈内动脉冷生理盐水灌注选择性脑低温治疗急性局灶性脑缺血的评价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3.5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缩略语 |
论文统计学审稿证明 |
致谢 |
(8)土壤增温及不同栽培基质配比对高寒地区林木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高寒地区造林技术的研究 |
1.2.2 土壤增温研究 |
1.2.3 土壤改良研究 |
1.2.4 温度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拟解决的问题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的问题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区概况 |
1.5.1 气候特征 |
1.5.2 土壤特征 |
1.5.3 植被特征 |
第2章 不同土壤增温时间对5种树种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数据统计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增温时间对5种树种的成活率影响 |
2.4.2 不同土壤增温时间对5种树种生长的影响 |
2.4.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土壤增温梯度对5种树种存活率及生长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3 数据统计 |
3.4 结果分析 |
3.4.1 不同土壤增温梯度对5种树种的成活率影响 |
3.4.2 不同土壤增温梯度对5种树种生长的影响 |
3.4.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栽培基质对5种树种成活率及生长影响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设计 |
4.3 数据统计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栽培基质对5种树种的成活率影响 |
4.4.2 不同栽培基质对5种树种生长的影响 |
4.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版说明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毛白杨人工林丰产栽培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人工林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 |
1.2 人工林培育的基本原理 |
1.2.1 森林生态系统理论 |
1.2.2 人工林生态系统物质生产原理 |
1.2.3 森林立地分类与质量评价 |
1.2.4 林分结构与密度控制 |
1.2.5 人工混交林营造理论 |
1.3 人工林立地分类和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1.3.1 森林立地分类的途径 |
1.3.2 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的方法 |
1.4 杨树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
1.4.1 优良无性系选育 |
1.4.2 适地适无性系 |
1.4.3 造林密度和轮伐期 |
1.4.4 种苗类型、整地与除草 |
1.4.5 施肥 |
1.4.6 灌溉 |
1.4.7 幼林间作 |
1.5 人工林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研究 |
1.5.1 杨树人工林短轮伐期栽培的经济效益 |
1.5.2 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 |
1.6 毛白杨人工林培育研究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6.1 毛白杨良种选育研究概况 |
1.6.2 毛白杨栽培技术研究概况 |
1.6.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立题依据、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目标 |
2.3 技术路线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范围及自然概况 |
3.1.1 调查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3.1.2 定位试验地区自然概况 |
3.2 试验设计 |
3.2.1 品种对比试验 |
3.2.2 苗木截梢造林试验 |
3.2.3 整地规格试验 |
3.2.4 植苗规格试验 |
3.2.5 栽植深度试验 |
3.2.6 灌溉试验 |
3.2.7 施肥试验 |
3.2.8 幼林间作试验 |
3.2.9 幼林整形修枝试验 |
3.3 观测指标与测试方法 |
3.3.1 林木生长指标 |
3.3.2 林木形质指标 |
3.3.3 林木生理指标 |
3.3.4 木材材性指标 |
3.3.5 土壤理化性质指标 |
3.3.6 间种作物投入产出指标 |
3.3.7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 |
3.4 典型调查与资料收集 |
3.4.1 典型调查 |
3.4.2 资料收集 |
3.4.3 数据分析 |
4 结果分析 |
4.1 毛白杨人工林立地分类与质量评价 |
4.1.1 立地指数的曲线拟合及编制 |
4.1.1.1 树高曲线的拟合 |
4.1.1.2 样本标准差曲线的拟合 |
4.1.1.3 基准年龄的确定 |
4.1.1.4 立地指数的展开 |
4.1.2 立地分类主导环境因子分析 |
4.1.2.1 主导因子筛选与等级划分 |
4.1.2.2 毛白杨生长与立地因子的直观分析 |
4.1.2.3 毛白杨生长与立地因子的数量化分析 |
4.1.2.4 立地因子等级对毛白杨生长的重要程度 |
4.1.3 立地类型划分 |
4.1.4 立地质量评价与立地条件选择 |
4.2 毛白杨品种特性与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
4.2.1 品种特性 |
4.2.1.1 速生性、丰产性 |
4.2.1.2 林分生物量及其分布 |
4.2.1.3 形质特性 |
4.2.1.4 木材的物理力学特性 |
4.2.2 生长发育规律 |
4.2.2.1 年生长节律 |
4.2.2.2 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模型的建立与拟合 |
4.2.2.3 林木生长时期划分及生长特点 |
4.2.2.4 林木材积生长的数量成熟龄 |
4.3 毛白杨丰产栽培生理基础研究 |
4.3.1 不同毛白杨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 |
4.3.2 不同毛白杨品种蒸腾特性的比较 |
4.3.3 苗木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季节变化 |
4.4 毛白杨人工林栽培技术研究 |
4.4.1 优良无性系筛选和评价 |
4.4.1.1 生长量 |
4.4.1.2 干形及分枝 |
4.4.1.3 木材的物理力学特性 |
4.4.1.4 品种多性状综合评价 |
4.4.2 苗木不同强度截梢造林效果 |
4.4.2.1 抽梢发枝特点及干形变化 |
4.4.2.2 对胸径、树高旬生长量的影响 |
4.4.2.3 对林分胸径、树高生长量的影响 |
4.4.3 适宜苗龄及苗木规格 |
4.4.3.1 不同苗龄及规格对林分胸径的影响 |
4.4.3.2 不同苗龄及规格林分树高的影响 |
4.4.4 不同整地规格造林效果 |
4.4.4.1 不同整地规格的林木生长量 |
4.4.4.2 不同整地规格的土壤容重、含水率 |
4.4.5 合理造林密度 |
4.4.5.1 不同栽植密度林分生长发育规律 |
4.4.5.2 不同密度林分的数量成熟龄 |
4.4.6 适宜栽植深度 |
4.4.6.1 成活率与抗风倒情况 |
4.4.6.2 根系发育 |
4.4.6.3 生长量 |
4.4.7 合理灌溉研究 |
4.4.8 合理施肥研究 |
4.4.8.1 朱庄林场 N、P、K 肥效及配比试验 |
4.4.8.2 长清县西仓村N 肥用量试验 |
4.4.8.3 饮马泉苗圃 N、P、K 正交试验 |
4.4.8.4 平度何家店村 N、P、K 正交试验 |
4.4.9 幼林间作效应分析 |
4.4.9.1 不同间作处理对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
4.4.9.2 不同间作处理对树体营养状况的影响 |
4.4.9.3 不同间作处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4.4.9.4 不同间种作物对树木叶面积及林木生长量的影响 |
4.4.9.5 土壤及树体养分状况与与林木生长量相关性分析 |
4.4.10 幼林整形修枝技术 |
4.4.10.1 整形修枝的最佳时期 |
4.4.10.2 整形修枝的方法 |
4.4.10.3 幼树修枝量 |
4.5 毛白杨人工林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研究 |
4.5.1 单项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分析 |
4.5.1.1 苗木规格 |
4.5.1.2 整地规格 |
4.5.1.3 施肥 |
4.5.1.4 间作 |
4.5.2 综合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分析 |
4.5.2.1 技术参数 |
4.5.2.2 评价指标 |
4.5.2.3 效果分析 |
4.6 毛白杨丰产栽培技术体系构建 |
4.6.1 优质丰产基础技术 |
4.6.1.1 选用优良品种 |
4.6.1.2 选择优良立地 |
4.6.2 优化配套造林技术 |
4.6.2.1 细致整地 |
4.6.2.2 选用壮苗 |
4.6.2.3 苗木处理与栽植季节 |
4.6.2.4 合理密度与采伐年龄 |
4.6.2.5 栽植深度与栽植方法 |
4.6.2.6 幼林修枝抚育 |
4.6.3 林地环境调控技术 |
4.6.3.1 合理施肥 |
4.6.3.2 合理灌溉 |
4.6.3.3 松土除草 |
4.6.3.4 农林间作 |
4.6.3.5 有害生物防治 |
5 讨论 |
5.1 毛白杨丰产栽培的生理基础和生产潜力 |
5.2 毛白杨人工林的发育规律和数量成熟 |
5.3 毛白杨人工林的立地分类和质量评价 |
5.4 毛白杨幼林间作效果 |
5.5 毛白杨丰产栽培技术体系的构建 |
6 结论 |
6.1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6.2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红外綫解冻室技术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木材微波—真空干燥特性的研究[D]. 李贤军.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2]狗牙根抗寒性测定技术[J]. 熊曦,吴彦奇,李西. 草业科学, 2001(02)
- [3]基于战略导向的JNX机车检修管理优化与企业再造应用研究[D]. 王利民. 天津大学, 2004(01)
- [4]基于智能卡的移动支付终端设计与实现[D]. 苗雷.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1)
- [5]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决策研究[D]. 方伟俊.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5)
- [6]血管内选择性脑低温治疗急性局灶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D]. 王晓锋. 南方医科大学, 2010(12)
- [7]创刊二十年来优秀文章一百篇评选揭晓[J]. 《铁道车辆》编辑部. 铁道车辆, 1983(09)
- [8]土壤增温及不同栽培基质配比对高寒地区林木生长的影响[D]. 袁雅丽. 青海大学, 2017(11)
- [9]毛白杨人工林丰产栽培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研究[D]. 姜岳忠.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3)
- [10]秦山第二核电厂冰塞作业管理实践[A]. 彭峰. 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三卷)——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册(铀矿冶分卷、核能动力分卷(上)),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