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品卫生检验中均质器法与部颁法的比较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张惠恺[1](2019)在《哈尔滨市区生鲜食物中食源性病原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筛查研究》文中认为自抗生素问世以后,临床上的患者因致病菌感染的患病率大幅度降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虽然给人类健康带来了福音,但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比如:细菌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以至达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新抗生素的研制与开发脚步迟滞、新种耐药菌无抗可抵等等。共生细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将耐药基因传递给人体和环境中的其他病原体,引起耐药性的传播并成为耐药基因的储存库。且研究发现终端食品中分离的耐药细菌与感染人类的耐药细菌相关性最大,本次实验希望通过分离获得零售食品和病人粪便中的耐ESBLs、耐碳青霉烯类和耐多粘菌素类的耐药细菌,了解我市目前部分地区耐ESBLs、耐碳青霉烯类和耐多粘菌素的耐药细菌的污染情况。因此本课题所选目标耐药菌株为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研究将从几种零售食品及病人的粪便中采集筛查样本菌株,然后通过PCR、基因测序等技术对分离菌株的耐药基因携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由于抗生素的过度使用,超级细菌的出现对人类构成了重大威胁,寻找新的抗生素替代品迫在眉睫。国内外研究人员高度重视在食品领域寻求安全有效的生物抑菌技术。乳酸菌属在世界范围内被认为是食品级安全微生物,并且部分菌株被FAO和WHO列为益生菌。我们不仅可以将乳酸菌以食品添加剂的形式直接添加到食物中来改善人体健康,而且可以利用其发酵代谢产物特别是乳酸菌细菌素作为食品防腐剂和抗生素替代物来抑制大量致病菌的生长。因其发酵代谢产物具有无毒无害、安全高效等优点,近年来作为生物抑菌剂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广泛应用的代谢产物只有少数的几种,其中细菌素一类被应用的较为广泛。因细菌素自身的性质特点,并非所有代谢产生的细菌素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发挥效用,只有不断的挖掘新型高效细菌素类产品,才能继续推动生物抑菌技术的发展。因此本实验要选用几种实验室已知的乳酸菌的代谢产物对筛选出来的耐药菌株进行简单的抑制作用探究,为寻求高效、稳定的生物抗菌剂提供参考。耐药细菌菌株及耐药基因获得结果如下:(1)从哈尔滨市部分生鲜超市和医院采集零售食品和病人粪便样本共120份(食品、粪便各60份),用三种不同抗菌谱的抗生素筛选出耐药菌株共388株。(2)样品阳性率情况:食品检出率73.33%,粪便检出率65.00%,检出率基本持平;耐药菌株分布情况:耐药大肠218株多于耐药肺克170株,从耐药类型上看,ESBLs菌株276株、KPC菌株68株、PO菌株44株,整体来看,ESBLs菌株占比最大,环境污染相对较为严重。(3)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耐药基因分布情况如下:ESBLs菌株中检出CTX-M-7/8(频数159、占比57.61%)、CTX-M-11/12(频数135、占比48.91%);KPC菌株中检出blaIMP(频数6、占比8.82%)、blaNDM(频数7、占比10.29%);PO菌株中检出MCR-1(频数4、占比9.09%)。可以看出,ESBLs菌株中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PO菌株中仅检出一种耐药基因型,没有分布分散,趋于集中流行趋势。通过以上检测结果获得了我市部分区域的耐药基因传播情况,为预防和追溯ESBLs、KPC、PO类耐药基因的传播和流行提供参考依据,为临床用药和环境中抗生素的使用做出指导,为管控和治理我市抗生素滥用情况做出警示。抑菌试验:本研究选用的四种乳酸菌对耐药菌株的抑制作用没有显现。
庞云娟[2](2017)在《40个中成药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方法学验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40个中成药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标准。方法: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中,需氧菌总数计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指标的验证是将试验菌加入到供试品溶液中,充分模拟样品被污染的情况来进行染菌回收比值的考察,需氧菌总数计数项目验证要进行5种试验菌的染菌回收试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要进行2种试验菌的染菌回收试验。染菌回收试验是重点难点,方法的设计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联合、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样品可能被污染的步骤。依次按照平皿常规法、供试品稀释法、供试品稀释法+培养基稀释法相结合、薄膜过滤贴膜法的方法递增去进行方法染菌回收预试验。控制菌项目包括大肠埃希菌、沙门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项目,每个控制菌项目要进行样品阳性菌对照组、样品阴性菌对照组、样品本底组试验验证。油脂类样品用无菌十四烷酸异丙酯进行供试品前处理,水不溶性非油脂类样品用吐温80作为活性剂进行样品前处理。方法的设计还要考虑沉降菌可能带入的影响,而B级洁净度沉降菌的限度是5cfu/4小时。结果:方法必须满足各品种的微生物限度要求,并且具备可操作性。敏感菌株预试验的染菌回收比值达到0.52,需氧菌总数进行每个品种3批次样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染菌回收实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进行每个品种3批次样品的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染菌回收试验。每个品种3批次样品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要求的染菌回收试验的染菌回收比值必须在0.52内,控制菌样品阳性菌对照组必须检出相应的试验菌,才认为方法可行。结论:所建立的40个中成药的方法,经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方法学验证,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的有关规定,方法可行。
黄宝莹,周臣清,黄玲玲,苏妙仪[3](2016)在《配对t检验法比较3种方法检测奶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结果》文中研究说明运用配对t检验法评价3种检测方法对奶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结果一致性的影响。3种方法分别为国标法、PetrifilmTM测试片法和Baird Parker琼脂+RPF法。结果表明,在103g-1和104g-1两种不同浓度,存在相似杂菌干扰的情况下,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无显着差异,一致性较好,具有可交换性。
杨自洁[4](2014)在《原料乳中碳水化合物掺伪鉴别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是原料乳与乳制品中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但其掺伪现象较普遍,掺伪种类多样,严重影响了原料乳与乳制品的品质。本文分别研究了化学法(比色法与旋光法)、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检测法和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法即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和偏最小二乘法鉴别原料乳中碳水化合物的掺伪,建立了较完善的鉴别技术体系。具体结果如下:(1)以三氯乙酸为沉淀剂,无水乙醇为显色剂,在600nm条件下乳糖有最大吸光度,建立了比色法用于原料乳和乳粉中糊精掺伪鉴别。研究结果显示R2分别为0.9982和0.9987,平均回收率分别可达98.8%、98.0%,相对标准偏差为0.99%、0.90%;以三氯乙酸为沉淀剂,利用旋光仪在589.3-589.44nm下测定乳糖溶液旋光度值,建立了旋光法鉴别原料乳中乳糖(乳清粉形式)掺伪。研究结果显示R2为0.9991,平均回收率可达98.1%,相对标准偏差为0.99%。以上两种化学方法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2)以Hypersil氨基柱为分离柱,乙腈-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检测法鉴别原料乳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和乳糖的掺伪。结果显示:在0.5-20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果糖、葡萄糖、蔗糖和乳糖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552642x-15597,y=287299x+3292,y=299217x+29805,y=283607x+28975,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0-0.9994,回收率为98.5%-101.0%,最小检出限为0.20-0.25m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500%-2.975%。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原料乳中碳水化合物掺伪研究。(3)以中红外光谱法结合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和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对6种单一碳水化合物掺伪原料乳(378个样品)进行鉴别,建立了相应的定性和定量模型。MLP神经网络校正模型的平均判断准确率为94.574%,验证集模型的平均判断准确率为91.667%。以此为基础建立了PLS定量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298-0.9544,交叉检验标准差为1.020%-1.632%,对定量校正模型进行验证,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274-0.9502,预测标准差分别为1.271%-1.530%;同时,采用中红外光谱法结合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和偏最小二乘法对多种多成分碳水化合物掺伪原料乳(756个样品)进行检测,建立了定性和定量判别模型。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校正模型的平均正确判断率为94.747%,验证集的平均正确判断率为95.060%;定量校正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8470-0.9209,交叉检验标准差分别为0.569%-1.607%。对定量校正模型进行验证,验证模型决定系数分别为0.8241-0.9216,预测标准差分别为0.681%-1.537%。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法方法所建立的鉴别原料乳中碳水化合物掺伪的判别模型准确率高,可操作性强。
陈灿映[5](2012)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培养基的研制及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及目的大肠菌群作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已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卫生领域,它不仅能反映被检测物是否被污染及受污染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及储存等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其检出具有重要的微生物学意义。我国的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国家标准(GB4789)系列中,大肠菌群的测定常常作为必检项目。目前,对于大肠菌群的检测有很多类方法,最为广泛采用的仍是国标三步法检测,此法具有准确、可靠等优点,但检测周期长,操作繁琐,耗时费力,且不能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所以寻求快速、准确、并且操作简单的大肠菌群检测方法,是食品安全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上世纪末法国科玛嘉公司发明的显色培养基技术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关于微生物常规检测中出现的难题,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是进口的大肠菌群显色培养基产品,价格昂贵,成本高,而且配制过程中对温度、实验环境等外在因素要求比较严格,因此不适用于现场检测工作。为了满足国内食品检验对大肠菌群快速检测培养基的实际需求,本课题利用微生物所具有的特异性酶及其相对应的显色底物研制出一种能快速检测大肠菌群的鉴别显色培养基,并对其实际应用价值进行评价,以期获得快速、准确、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并且适用于实时监测工作的经济型检测产品。方法以初步筛选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为基础,添加促大肠菌群生长和抑制杂菌生长等物质,如琼脂、蛋白胨、酵母粉、乳糖、氯化钠、月桂基硫酸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等,同时设计相应的酶显色底物及添加方式,通过两组正交优化实验,确定其最终配方,形成大肠菌群显色培养基平板(Coliform Chromogenic Medium)以下简称为CCM。观察培养基的显色效果,以大肠菌群标准菌株及其他食源性致病菌标准菌株、100份实际食物样品为对象;准确可靠的国标检测法为参考,从检测时间及成本、平板效率、特异性、敏感度和准确性等方面综合评价该显色培养基的性能。结果①该培养基在37℃培养18h就可直接观察菌落颜色来鉴别大肠菌群菌属,显色清晰,结果易于观察,并且检测成本明显低于现有的大肠菌群国标检测法。②该显色培养基与国标法中采用的鉴别培养基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的出菌率即平板效率对比,差异无显着性(t=0.578,P>0.05)。③该显色培养基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能达到100%和90%,证实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④用实际食物样品进行评价,该方法与国标法的检测准确性比较,差异无显着性(Z2=0.125,P>0.05)。结论自主研制的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显色培养基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等优点,可用于实际食品卫生微生物的初筛工作。
郑永安,郭艳丰,任安民[6](1990)在《药品卫生检验中均质器法与部颁法的比较试验》文中认为 卫生部颁发的《药品卫生检验方法》中规定,用乳钵法或振荡器法制备供试液。根据笔者日常工作体会,上述二种方法各有利弊。乳钵法能将样品充分研细,但劳动强度大,费时多,对硬度较大的样品,必须浸泡20~30min才能研细。振荡器法可减轻劳动强度,并可同时处理几批样品,但对水丸及部分片剂不
二、药品卫生检验中均质器法与部颁法的比较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品卫生检验中均质器法与部颁法的比较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哈尔滨市区生鲜食物中食源性病原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筛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微生物耐药性概述 |
1.1.1 抗生素的发展史与滥用现象 |
1.1.2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影响 |
1.2 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1.2.1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 |
1.2.2 食源性致病菌产生耐药性的途径 |
1.2.3 抗生素耐药性监测调查现状 |
1.2.4 肠杆菌科耐药细菌的流行现状 |
1.3 临床上常见的耐药菌株基因型 |
1.4 食品与携带耐药基因的耐药菌之间的关系 |
1.4.1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 |
1.4.2 食物链中耐药菌的不同传播途径 |
1.4.3 食品中耐药基因水平转移机制 |
1.5 抗生素抗性基因主要研究方法 |
1.5.1 基于培养方法的耐药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
1.5.2 基于PCR技术的耐药基因的检测 |
1.5.3 基因测序技术 |
1.6 目前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一些手段 |
1.6.1 从公共卫生和环境方面进行控制 |
1.6.2 临床上控制细菌耐药的常用手段 |
1.6.3 在寻找新型抗菌制剂方面的进展 |
1.7 常见的抑菌实验方法 |
1.8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样品采集 |
2.3.2 采样情况 |
2.3.3 细菌分离和判定 |
2.3.4 PCR扩增目的基因 |
2.3.5 琼脂糖电泳 |
2.3.6 DNA凝胶回收纯化 |
2.3.7 基因3730 测序 |
2.3.8 乳酸菌发酵上清液杯碟法抑菌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耐药阳性样品结果统计及分离耐药菌株结果分析 |
3.1.1 标准耐药菌株平板显色情况 |
3.1.2 实验中的耐药菌株显色情况 |
3.1.3 样品耐药性阳性率检出结果 |
3.2 耐药基因电泳结果分布情况与分析 |
3.2.1 ESBLs菌株中含耐药基因情况 |
3.2.2 KPC菌株中含耐药基因情况 |
3.2.3 PO菌株中含耐药基因情况 |
3.3 基因测序的数据库比对结果 |
3.4 杯碟法抑菌试验结果 |
4 讨论 |
4.1 样品耐药阳性率结果讨论 |
4.2 耐药基因的整体污染情况讨论 |
4.3 抑菌试验阴性结果讨论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40个中成药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方法学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药品品种分组和方法设计 |
1 按照给药途径和处方进行品种分组 |
1.1 含药材原粉的固体口服的中成药品种 |
1.2 含药材原粉的固体口服兼外用的中成药品种 |
1.3 不含药材原粉的固体口服的中成药品种 |
1.4 不含药材原粉的其他局部给药的中成药品种 |
1.5 不含药材原粉的液体外用为主兼口服的中成药品种 |
1.6 不含药材原粉的液体口服的的中成药品种 |
2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学验证试验设计 |
2.1 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试验设计 |
2.2 控制菌的试验设计 |
第二部分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学验证研究试验 |
1 设备设施与材料 |
1.1 试验样品 |
1.2 设备设施 |
1.3 培养基及稀释液 |
1.4 实验菌株 |
2 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的方法设计及验证研究 |
2.1 菌悬液的制备 |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设计 |
2.3 供试品溶液的检查方法设计 |
2.4 方法的确证 |
3 控制菌检查的方法设计及验证研究 |
3.1 大肠埃希菌 |
3.2 沙门菌 |
3.3 耐胆盐革兰阴性菌 |
3.4 铜绿假单胞菌 |
3.5 金黄色葡萄球菌 |
4 40 个中成药品种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总结 |
第三部分 40个品种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标准 |
1 草香胃康胶囊 |
2 大黄蛰虫片 |
3 鸡骨草胶囊 |
4 三七伤药胶囊 |
5 湿毒清胶囊 |
6 湿毒清片 |
7 睡安胶囊 |
8 乌军治胆片 |
9 消石片 |
10 银蒲解毒片 |
11 止血灵胶囊 |
12 防芷鼻炎片 |
13 妇科调经片 |
14 复方鸡骨草胶囊 |
15 蛤蚧补肾胶囊 |
16 蛤蚧大补丸(胶囊) |
17 鸡骨草片 |
18 清火片 |
19 睡安片 |
20 乌军治胆胶囊 |
21 消石胶囊 |
22 仔花感冒胶囊 |
23 消栓通络片 |
24 轻身减肥片 |
25 仔花感冒片 |
26 安胃片 |
27 清肝片 |
28 珍黄胶囊 |
29 鸡骨草肝炎颗粒 |
30 感冒止咳颗粒 |
31 罗汉果菊花颗粒 |
32 丹皮酚软膏 |
33 正骨水 |
34 云香祛风止痛酊 |
35 罗汉果止咳糖浆 |
36 十滴水 |
37 治咳枇杷露 |
38 感冒止咳糖浆 |
39 清热银花糖浆 |
40 小儿止咳糖浆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配对t检验法比较3种方法检测奶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 |
1.1 培养基与耗材 |
1.2 仪器与设备 |
2 方法 |
2.1 检测样品制备 |
2.2 GB法 |
2.3 PetrifilmTM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法 |
2.4 Baird Parker琼脂+RPF法 |
2.5 计数结果 |
3 结果与分析 |
3.1 3 种检测方法对样品I检测结果的影响 |
3.2 3种检测方法对样品II检测结果的影响 |
4 结束语 |
(4)原料乳中碳水化合物掺伪鉴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检测 |
1.2.1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乳糖的检测 |
1.2.2 乳制品中乳果糖的检测 |
1.2.3 乳制品中蔗糖的检测 |
1.3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掺伪检测 |
1.3.1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葡萄糖的掺伪检测 |
1.3.2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乳清粉的掺伪检测 |
1.3.3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糊精的掺伪检测 |
1.3.4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淀粉的掺伪检测 |
1.4 论文的课题来源 |
1.5 立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立题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化学法鉴别原料乳中碳水化合物掺伪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剂 |
2.1.2 设备 |
2.1.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1.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比色法鉴别原料乳中糊精掺伪 |
2.2.2 旋光法鉴别原料乳中乳糖掺伪 |
2.3 本章小结 |
3 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检测法鉴别原料乳中碳水化合物掺伪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设备 |
3.1.3 标准溶液的制备 |
3.1.4 色谱条件 |
3.1.5 色谱峰保留时间的确定 |
3.1.6 样品预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去蛋白试剂的选择 |
3.2.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2.3 空白干扰实验 |
3.2.4 色谱峰保留时间的确定 |
3.2.5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
3.2.6 加标回收实验及重复性 |
3.2.7 乳清粉掺伪原料乳的检测 |
3.3 本章小结 |
4 中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鉴别原料乳中碳水化合物掺伪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样品选择 |
4.1.3 样品的配制 |
4.1.4 设备与工作参数 |
4.1.5 生鲜原料乳与掺伪原料乳中红外光谱采集 |
4.1.6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中红外光谱法结合MLP神经网络鉴别6种单一碳水化合物掺伪原料乳 |
4.2.2 中红外光谱法结合PLS鉴别6种单一碳水化合物掺伪原料乳 |
4.2.3 中红外光谱法结合MLP神经网络鉴别多种多成分碳水化合物掺伪原料乳 |
4.2.4 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PLS鉴别多种多成分碳水化合物掺伪原料乳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词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大肠菌群快速检测培养基的研制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材料 |
1.1 标准菌株 |
1.2 实验样本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1.5 实验试剂的配制 |
1.5.1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培养基的制备 |
1.5.2 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
1.5.3 显色底物溶液的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路线 |
2.1.1 技术路线一:大肠菌群显色培养基的研制 |
2.1.2 技术路线二:大肠菌群显色培养基的检验 |
2.2 基础培养基配方筛选实验 |
2.2.1 实验条件 |
2.2.2 实验方法 |
2.3 显色培养基配方筛选实验 |
2.3.1 实验条件 |
2.3.2 实验方法 |
2.4 培养基平板的制备 |
2.4.1 基础培养基平板的制备 |
2.4.2 制备显色培养基平板 |
2.5 实验结果的检验 |
2.5.1 菌落形态的判定 |
2.5.2 基础培养基效果的设定 |
2.5.3 显色培养基效果的设定 |
2.6 菌种、样品处理与接种 |
2.6.1 CCM对各种食源性微生物特异性测试 |
2.6.2 大肠菌群在CCM上出菌率的测定 |
2.6.3 CCM的精确性和敏感度的测定 |
2.6.4 CCM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2.6.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基础培养基配方筛选实验 |
3.1.1 琼脂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2 蛋白胨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3 酵母粉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4 乳糖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5 氯化钠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6 磷酸氢二钾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7 磷酸二氢钾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8 月桂基硫酸钠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9 基础培养基正交实验结果 |
3.2 显色培养基配方筛选实验 |
3.2.1 显色底物浓度对显色培养基的影响 |
3.2.2 诱导剂浓度对显色培养基的影响 |
3.2.3 特异性显色底物用量对显色培养基的影响 |
3.2.4 培养时间对显色培养基的影响 |
3.2.5 显色培养基正交实验结果 |
3.3 大肠菌群菌株在CCM平板中的显色效果 |
3.4 CCM显色培养基与国标法的比较 |
3.5 CCM的特异性结果 |
3.6 大肠菌群在CCM平板上的出菌率 |
3.7 CCM精确度和灵敏度的检验结果 |
3.8 CCM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药品卫生检验中均质器法与部颁法的比较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哈尔滨市区生鲜食物中食源性病原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筛查研究[D]. 张惠恺.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 [2]40个中成药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方法学验证研究[D]. 庞云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04)
- [3]配对t检验法比较3种方法检测奶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结果[J]. 黄宝莹,周臣清,黄玲玲,苏妙仪. 中国乳品工业, 2016(08)
- [4]原料乳中碳水化合物掺伪鉴别技术研究[D]. 杨自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02)
- [5]大肠菌群快速检测培养基的研制及评价[D]. 陈灿映. 郑州大学, 2012(09)
- [6]药品卫生检验中均质器法与部颁法的比较试验[J]. 郑永安,郭艳丰,任安民. 中国药学杂志, 19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