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作物发育动态理论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摆虹霞[1](2021)在《基于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日光温室黄瓜生长模型研究》文中提出
杨楠[2](2020)在《不同耕作措施下旱地小麦产量形成过程对光温的响应》文中提出为了探索光照和温度因子对旱地小麦生育期、叶面积指数以及产量的影响,本文以APSIM模型为平台,在田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调试APSIM模型参数,对模型进行检验。然后运用APSIM模型模拟三种不同耕作方式下,不同光照、温度条件对小麦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并运用多元回归及通径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APSIM模型可以对研究区不同耕作措施下的旱地小麦进行有效模拟。根据对试验站2002~2012年不同耕作方式的定位试验研究,对模型的参数进行反复的校正: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叶面积、生物量和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吻合度较好,误差较小,决定系数(R2)均达到0.92以上。(2)温度升高导致旱地小麦生育期缩短。温度每升高1℃,整个生育期(出苗—成熟)缩短了3d,但是随着温度持续升高3℃时,生育期天数相对于温度上升2℃时无变化;太阳辐射的逐日升高对小麦生育期影响不明显。(3)不同耕作措施下小麦LAI应对光照增加均表现为相似的单峰曲线,LAI在苗期缓慢增长,拔节之后增长加快,直至抽穗期小麦LAI达到一生最大值,随后开始逐渐下降,直至成熟。不同耕作措施下在孕穗期出现的最大LAI均表现为:NTS>T>NT,即免耕覆盖LAI大于传统耕作大于免耕方式,且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免耕覆盖方式相对于其他两种耕作方式在全生育期均保持较高的LAI。光照增大对小麦LAI的变化在抽穗期表现为负效应,即光照越大,LAI增加的幅度越缓慢,且此阶段出现的最大LAI也表现为光照越大,最大LAI越小。(4)不同耕作措施下小麦LAI应对温度增加均表现单峰态,且不同温度下,抽穗期最大叶面积指数均表现为:NTS>T>NT。温度升高一方面导致LAI出现时间和到达最大值的时间提前,另一方面对峰值即最大LAI的高低造成影响,表现为:温度升高,最大LAI增大,但是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如继续升高,最大LAI不再升高反而有略微下降,即随着温度增高最大LAI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5)不同耕作措施条件下,小麦产量随年平均光照、温度升高呈二次抛物线下降型变化,且免耕覆盖(NTS)的减产效应大于传统耕作(T)和免耕(NT)。相同光照下,年平均温度每上升1℃,三种差异耕作处理的小麦减收量高达16.2%,平均减产量7.6%。当温度不变时,年平均光照每增加1 MJ/M2,不同处理的小麦最大减产量可达到13.8%,平均减产量3.9%。三种耕作方式中,免耕覆盖(NTS)的主效应均大于传统耕作(T)和免耕(NT),表明光照或者温度升高相同的值时,免耕覆盖(NTS)耕作措施下的小麦产量减产效应大于其他两种耕作方式。
王晓文[3](2020)在《北方冬小麦水分利用及其应对气候变化的灌溉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短缺使得亏缺灌溉逐渐成为主要的灌溉模式。探究不同水分供应条件对作物水分利用过程,特别是根系吸水的影响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取样困难等原因,有关水分胁迫及复水后,根系吸水的变化规律尚不明确。随着未来气候的变化,作物生长的水、热、光等环境条件发生了改变。量化这些因素对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并通过调整栽培策略减少气候变化的不利作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水资源高效利用十分关键。本研究以蒸渗仪实测的蒸发蒸腾量(evapotranspiration,ET)为标准,在冬小麦不同生长阶段,设置了无胁迫(100%ET)、中度胁迫(80%ET)和重度胁迫(60%ET)3种灌溉水平的田间试验。在此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农业水文模型SWAP(soil-water-atmosphere-plant)参数的敏感性,探究了其参数估计的顺序和方向;然后利用率定好的模型,在田间尺度上模拟了冬小麦根系吸水以及农田水分消耗途径,研究了SPAC(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系统中土壤水分被吸收及转化为蒸发蒸腾的过程;其次通过SWAP模型与参数自动优化程序PEST(parameter estimation)的耦合,实现了模型大量参数的自动估计,并结合Arc GIS软件将模型的应用从田间尺度提升到了区域尺度;最后以CMIP5(the fifth phase of the climate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提供的未来气象数据驱动SWAP模型,分析了两种RCP(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情景下,气候变化对中国北方冬麦区内小麦生长、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提出了适宜的灌溉模式。得到的主要成果如下:(1)揭示了水分胁迫及复水对冬小麦根系吸水的影响规律,得出了根系吸水的主要影响因子,构建了根系吸水估算模型。0~60 cm土层的累积根系吸水占总根区吸水量的89.4%,是冬小麦根系吸收水分的主要来源。冬小麦在生殖生长阶段的累积根系吸水占总生长季吸水量的56.3%,略高于营养生长阶段。根系吸水存在一定的补偿效应,出苗~拔节期的水分胁迫以及复水后能够促进根系吸水,但其他生长阶段的水分胁迫会抑制根系吸水。根系吸水的恢复具有滞后效应,其恢复时间为2~11 d。冬小麦在生殖生长阶段对水分胁迫的耐受程度高于营养生长阶段,但水分胁迫对生殖生长阶段根系吸水的影响程度更大,使得根系吸水降低更多,恢复时间更长,有必要确保这一生长阶段的土壤含水量维持在65%的田间持水量以上。作物高度、净辐射和0~60 cm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冬小麦根系吸水的关键因子,基于此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估算根系吸水(R2=0.836,P<0.01)。(2)探究了不同水分供应条件下冬小麦农田水分消耗规律,量化了各因子对蒸发蒸腾的影响,构建了蒸发蒸腾估算模型。亏缺灌溉条件下,土壤贮水的消耗占冬小麦总耗水量的15.99~35.58%。不同灌溉模式中,冬小麦田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深层渗漏,100 cm处土层的平均水分通量为14.54mm。最大蒸发蒸腾出现在灌浆~成熟期,为6.21~7.75 mm d-1。植物蒸腾占总蒸发蒸腾的88.40%,是冬小麦农田的主要耗水途径。灌溉对植物蒸腾的影响较大,而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有限。拔节前的水分胁迫对冬小麦蒸发蒸腾的影响较小,复水后往往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而抽穗~灌浆期的水分胁迫复水后蒸发蒸腾难以恢复。基于作物系数和水分胁迫系数构建的模型,能够利用少数易测参数,对冬小麦蒸发蒸腾进行准确估算(R2=0.727,P<0.01)。(3)分析了SWAP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并利用PEST程序完成了模型参数的自动估计,实现了模型应用尺度的提升。在进行土壤含水量和蒸发蒸腾模拟时,SWAP模型对Van Genuchten模型参数中的土壤饱和含水量?s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形状系数n更敏感;而对土壤残余含水量?r,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形状系数?和饱和导水率Ks较不敏感。将参数自动优化程序PEST与SWAP模型耦合后,能够完成模型大量参数的自动估计。率定后的模型可以对区域内各站点的土壤含水量、冬小麦生育期以及产量进行准确模拟,平均相对误差(mean relative error,MRE)为0.99~20.87%,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 error,NRMSE)为1.33~25.83%,实现了模型应用尺度的提升。(4)明确了未来气候对区域冬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冬小麦品种优化和灌溉调整策略。CMIP5中MRI-CGCM3气候预测模型的RCP4.5和RCP8.5情景下,中国北方冬麦区小麦生长季内的净辐射、累积降水和气温均显着增加(P<0.05)。净辐射和气温呈现周期为10年的波动性变化。在空间分布上,各站点的净辐射、累积降水和气温变化存在显着差异(P<0.05)。气温升高5.39~7.26°C使冬小麦生育期缩短,且主要体现为出苗~抽穗天数减少了23.9~33.7 d。两种RCP情景下冬小麦蒸发蒸腾和产量分别显着增加41.39%和减少41.71%(P<0.05)。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的增加和最低气温的升高分别是导致蒸发蒸腾上升和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基于多个品种优化和灌溉调整情景的模拟结果,建议在未来气候条件下,种植收获日期推迟约30 d的冬小麦品种,井灌区和渠灌区的灌水定额可以为60 mm和90 mm。各区域在湿润年和正常年,分别进行一次灌溉(拔节期)和两次灌溉(拔节期和抽穗期),能使产量增加38.2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4.30%。而对于干旱年,有必要增加灌溉次数和灌水定额来避免减产。本研究探明了北方冬小麦从田间到区域尺度的水分利用规律,提出了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保障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品种优化及灌溉调整策略。但仍有必要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比较多种气候预测模型的差异,进一步增强结果的可靠性。
陈潇,冯利平,彭明喜,陈燕丽[4](2019)在《钟模型法建立甘蔗发育期模拟模型》文中指出基于作物发育动态理论模型原理及钟模型方法构建甘蔗发育期模拟模型(SDSM,sugarcane developmentsimulation model),模拟新植蔗和多年宿根蔗不同发育期。利用广西甘蔗主产区(宜州、沙塘、来宾、扶绥、贵港)的甘蔗发育期多年观测资料及同期气象数据,结合甘蔗各发育阶段的三基点温度指标,通过试错法确定甘蔗发育期模拟模型(SDSM)参数,模拟新植蔗、宿根蔗各发育期(播种-出苗、出苗-分蘖、分蘖-茎伸长、茎伸长-工艺成熟)。通过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对模拟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机理性,模型中基本发育函数部分反映了品种的基因特性,模型能够有效模拟甘蔗的发育期。新植蔗各发育阶段NRMSE在5.2%~26.31%,播种-出苗阶段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差8.1d,出苗-分蘖相差7.4d,分蘖-茎伸长相差4.6d,茎伸长-工艺成熟相差7.4d;宿根蔗各发育阶段NRMSE在6.52%~21.66%,上一年工艺成熟-发株阶段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差8.8d,发株-分蘖相差8.7d,分蘖-茎伸长相差7.5d,茎伸长-工艺成熟相差9.9d。说明模拟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相关性,模型可以实现对甘蔗发育期的预测。
刘玉耀[5](2018)在《阿尔泰金莲花生长建模与可视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地理位置特殊,气候复杂多样,这些为野生药用植物多样性的形成提供了条件。随着虚拟植物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将野生药用植物与计算机学科相结合,不仅可以定量化反映野生药用植物的形态结构规律,而且也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人工繁育等提供指导意见。本文主要以新疆阿勒泰山区典型的野生药用植物阿尔泰金莲花为研究对象,从形态结构模型和动态生长模型出发,基于Open GL图形库,以Qt4.8为开发平台结合My SQL数据库,设计并研发了阿尔泰金莲花可视化系统,对阿尔泰金莲花的各器官以及动态生长过程进行了三维可视化模拟。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多边形变形的方法构建了阿尔泰金莲花茎的几何模型;采用图像造型的方法构建了阿尔泰金莲花叶的几何模型。(2)提出了描述阿尔泰金花花朵形态结构的可视化建模方法。通过提取阿尔泰金莲花花朵的形态特征参数,分别描述了花瓣、萼片、雄蕊(花丝、花药)和雌蕊(花柱、柱头)三维形态结构的几何模型。基于双三次Bézier曲面的方法来描述单个花瓣和花萼几何模型,基于多边形变形的方法来描述花丝和花柱几何模型,基于椭球参数方程变形的方法来描述花药和柱头的几何模型。再将构建完成后的器官模型根据阿尔泰金莲花花朵的拓扑结构信息进行组合,实现了阿尔泰金莲花序的三维重建。(3)利用参数L系统建立了阿尔泰金莲花植株的拓扑结构模型。将参数L系统与植物学相关知识相结合,根据文法规则将植物的茎、叶片、花朵等器官组合在一起,实现了阿尔泰金莲花植株的动态生长过程。(4)根据所构建的阿尔泰金莲花各器官形态结构模型,基于Open GL图形库,以Qt4.8为平台,并结合My SQL数据库,设计并研发出了可交互式的阿尔泰金莲花可视化软件,并利用所研发软件对阿尔泰金莲花各器官以及植物的动态生长进行了展示。
孟霖[6](2018)在《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特征、效应及模拟研究 ——以扬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推进,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十分迅速,且外延扩张特征明显[1],虽有利于满足区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需求,但直接导致了区域景观格局的快速变化,对生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不合理的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方式必然引发景观格局的非健康演变,从而对生态安全造成威胁。因此,研究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分析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景观格局的效应,并探索基于景观安全保护的城镇建设用地模拟配置方案,对维护景观功能、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者们对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做了许多研究有益探索,对景观格局的研究也有了许多有效成果,但多是基于“城市化”、“城市扩张”、“建设用地扩张”“土地利用变化”等背景下,进行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与预测研究,缺乏针对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景观格局效应及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模拟研究。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位于北纬32° 15’至33° 25’、东经119° 01’至119° 54’之间,境内水系发达,林地众多,自然环境优越,是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也是我国东部典型的生态型城市。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扬州市交通便利,连结苏南、皖北,辐射苏北腹地,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十分迅速,侵占了大量生产服务型与生态服务型景观,导致区域景观格局快速变化,生态过程随之改变。在当前“多规合一”的规划要求下,扬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规划的多目标冲突明显。因此,本文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论文的研究框架:外部驱动力和压力分别以间接与直接形式促使城镇建设用地状态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了区域景观格局,为避免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对区域景观格局造成负面影响,应做出响应优化配置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本文基于通径分析,从供求角度识别影响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与压力因素;从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分析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城镇建设用地扩张过的内部特征,从规模、强度、方向等方面研究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外部特征;利用转移矩阵、回归分析、梯度分析等方法,研究城镇建设用地外延扩张规模、扩张强度、扩张方向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通过构建区域景观安全格局,利用ANN-CA模型模拟不同景观安全水平情景下的城镇建设用地扩张配置方案,保护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按综合作用大小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影响因子依次为到市中心距离、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交通通达度、技术水平、政策制度、禀赋特征。其中,到市中心距离、交通通达度、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直接通径系数大于其间接通径系数,是直接影响因子。禀赋特征、技术水平、政策制度的间接通径系数大于其直接通径系数,通过其他影响因素间接影响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具有滞后效应;禀赋特征直接促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但又通过区位条件、交通条件、人口增长等中介变量间接抑制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技术水平直接抑制城镇建设用地扩张,但以区位条件、交通条件、人口增长为中介变量间接促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政策制度直接与间接的促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主要通过区位条件、交通条件、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等中介变量间接促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2)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内部特征分析表明,2005-2013年,扬州市城镇建设用地景观破碎度逐渐降低,联通性提高,形状越来越规则;各区(县、市)城镇建设用地景观格局变化存在明显差异,邗江区、广陵区、高邮市城镇建设用地景观破碎度逐渐减小,规则化明显,连通性增长;江都区城镇建设用地景观破碎度提升,不规则化明显,连通性降低;仪征市破碎度与连通性波动变化明显,不规则化明显;宝应县城镇建设用地破碎度波动变化,不规则发展明显,连通性逐渐增强。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外部特征分析表明,研究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以中心城区为主要扩张核心区,同时存在仪征市真州镇、高邮市高邮镇与经济开发区、宝应县开发区等次级扩张核心区。随时间推移,不同扩张核心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张规模存在差异;扬州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强度在不同时段扩张核心区一致,围绕中心城区、仪征市真州镇、高邮市高邮镇与经济开发区、宝应县开发区为扩张核心区的集聚扩张特征表现更明显;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方向分析表明,南部与西南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强度明显高于北部地区,由市中心向外推进,表现为城镇建设用地“蛙跳式”扩张,形成多个次级波峰。(3)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景观格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张过程中,耕地是扬州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来源,其次为农村居民点和水域,分别占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总量的55.73%、27.91%与8.39%。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强度对景观格局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强度提高,会造成景观水平的破碎度降低,景观连通性上升,景观多样性降低;对耕地、林地、水域、农村居民点的影响较为显着,造成耕地、林地、水域景观破碎度提高,斑块连通性下降、形状规则化;农村居民点景观破碎度降低、连通性提高、形状变规则。在城镇建设用地扩张主要方向上,城镇建设用地开发造成以城镇建设用地为基质的景观破碎度降低、连通性增强,景观多样性降低;受影响最大的景观类型是耕地、水域、农村居民点,其他景观类型由于分布较少所以受影响较小。城镇建设用地扩张主要方向上,城镇建设用地扩张造成耕地、水域景观的破碎度减少、形状趋于规则、连通性降低,农村居民点景观伴随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呈现出破碎度降低、形状规则、连通性提高。(4)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模拟结果表明,不同情景下的城镇建设用地模拟扩张占用其他景观规模不同,但均占用农村居民点规模最多,其中,惯性发展情景下,模拟新增城镇建设用地以布局在低景观安全格局为主,占用耕地、水域、林地规模较高;基本保障情景下,模拟新增的城镇建设用地主要布局在中景观安全格局区域,较惯性发展情景比,占用耕地规模增加,占用水域、林地规模减少;最优保护情景与惯性发展情景、基本保障景观安全格局情景相比,占用耕地规模略高但集中于高景观安全格局区,新增占用水域规模、林地规模降低。不同情景下的景观格局也存在差异,惯性发展情景下,景观格局变化一定程度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但不利于耕地机械化生产,影响林地、水域生态服务功能;基本保障情景下,景观格局变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对非人工景观的破坏程度较惯性发展情景降低;最优保护情景下,景观格局变化更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及生态发展。惯性发展情景下,应适当规划生态基础设施,严格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基本保障情景下,应充分发挥景观安全格局的生态底线功能,引导城镇建设用地合理开发与布局;最优保护情景下,可通过存量建设用地挖潜等措施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陈苏[7](2018)在《产量预期、博弈能力与土地合约选择研究 ——基于20世纪三十年代卜凯农家调查数据》文中认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在传统的社会里,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财富的主要源泉,更是政治、社会、经济的中心。井田制的瓦解,中国土地经济制度由此进入了私产的租佃制度,而真正意义上租佃制度得以快速发展并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则是从唐中后期两税法颁行开始,这也是中国经济在历史上长期领先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但是19世纪中后期,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农村经济的加速商品化,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乡村手工业凋敝以及社会网络统筹跨时期收入转移等风险分散机制逐渐失效,与此同时,因战争而缺乏对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得自然环境制约愈加突出,这些变化不仅没有动摇土地所有制,反而加剧了农村阶级的分化。租佃制度是造成农民贫困、农村衰弱的根本原因,实行“耕者有其田”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首要目的。然而,历史事实表明近代农业生产力并没有呈现衰退趋势,相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呈现发展与迟滞交替并存的局面。可见,土地租佃制度在资源配置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经济理论关于租佃制度下不同合约形式的资源利用效率问题争论已久,实际经验能够回答这一问题?而且在相类似的农业生产地区出现几种合约并存的现象,交易成本对其解释力不够,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结果?从租佃制度的演进过程来看,定额合约逐渐取代了分成合约并占主导优势,那么前者存在的条件是什么?本文力求以地租为轴心,以经济学原理和工具对资源利用、配置、合约选择展开全方位的分析与解释。地租是超额利润的转化,但也面临土地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的主要来源是不完全信息。在这种情形下,地主与佃农之间为了地租而进行博弈,以追求各自收益最大化。地主将土地委托给佃农耕种,并与佃农签订合约,这种经济行为可能是在完全信息下完成的,也可能是在不完全信息下完成的。但只要佃农是风险中性的,博弈的最优选择为定额合约,地主的预期效用(收益)相等。若佃农是风险规避的,不完全信息下博弈的最优选择是分成合约。因此,只有当其中一方具有相对较强的谈判能力,那么土地合约就表现为对其有利的形式。基于理论分析,本文回顾了历史上土地租佃制度的变迁及其租佃形态特征,得到的结论是:自唐中后期以来,土地租佃制度的发展较为稳定。且当地租增值难以实现,即自然灾害等风险因素使得粮食亩产上升缓慢或不变时,博弈能力是影响土地合约制度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唐中后期,大土地所有制再次快速发展,地主的博弈能力较强,所以土地合约制度表现为定额租制为主;北宋以后,地主的经济力量减弱,博弈能力下降,佃农的博弈能力上升,所以土地合约制度表现出分成租制为主。当地租具有增值的可能,即粮食亩产具有提高的潜力时,定额租制对地主和佃农都有利。南宋和清代前期就表现出了这一特征。在理论分析和历史回顾之后,本文围绕地租在资源利用中的经济功能、地租在风险条件下的不同合约形式以及地租增值情形下的合约形式。主要的实证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分成合约与定额合约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问题。古典经济理论并没有将地租作为生产成本来看待,认为分成比例是由习俗决定的。本文对佃农模型进行了修正,将地租作为生产成本一部分,并将分成比例看作是每单位土地上其他要素投入量的一个函数,那么佃农受约束边际成本曲线发生了变化。在土地同质的情形下,以边际均等的原则来检验分成合约与定额合约资源利用是否具有效率。基于卜凯农家调查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土地同质的条件下,分成佃农、定额佃农和自耕农的土地边际生产力并不存在显着差异,即分成合约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与定额合约相同。此外,土地边际生产力的相对差异,一方面导致土地租佃比率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通过租佃制度进行灵活的规模调整,进一步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内容二:风险规避、博弈能力与土地合约的选择风险规避定义,在预期平均收入相同的情况下,理性的经济人倾向于较小的风险变化而不是较大的风险变化。随着主佃关系逐渐经济契约化,书面合约逐渐普遍,合约文书中常常附有“倘或年景歉收,悉照地方大例”、“无论年成好坏,均不得短少升合”等条款,这些条款是风险规避的地主和佃农,双方长期博弈的结果。可见,地主与佃农之间博弈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各自的最终均衡得益。基于此,本文以农户层面的生产系统风险指标衡量风险规避程度,以博弈地租率指标衡量主佃相对博弈能力。整理获得小麦产区5省12县的卜凯农家数据,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风险规避程度越高,土地合约更多的表现为分成合约。在风险规避下,博弈地租率越高,即地主博弈能力越强,土地合约更多的表现为定额合约;反之,博弈地租率越低,即佃农博弈能力越强,土地合约更多的表现为分成合约。研究内容三:佃农经营能力与定额合约的匹配在传统农业中,要实现劳动、土地和资本得以卓有成效地运转,从而推动农业的增长,关键在于是否具有一个有效率的制度,提供足够的激励效应。产权起核心作用,“有恒产者有恒心”。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与分成合约相比,定额合约下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佃农拥有完全剩余索取权,获得全部额外收益的经济激励。因此,合约演变的趋势是定额合约取代分成合约,在这种路径情境下,佃农需要提高自身能力从而强化这一选择的报酬递增机制。本文利用卜凯农家调查数据,实证结果表明:当风险较低时,随着佃农经营能力的增强,带来土地产出的增加,土地合约更多的表现为定额合约。且在定额合约下,佃农更可能租入更大土地规模,而分成合约确实不利于土地资源配置到经营能力更高的经营者手中。总体上,存续两千多年的租佃制度是主佃双方的选择,为更自由的生产要素组合与更灵活的资源配置提供了基础。租佃形态的演进是地主与佃农长期动态博弈的产物,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地主与佃农基于均衡得益和效用最大化目标,抉择了有利于自己的合约安排。更为重要的是,土地租佃形态逐渐形成了定额合约的路径依赖,相当一部分的土地由经营能力较强的佃农承租,这对当今土地流转具有启示意义。
邹雨伽[8](2017)在《低温寡照对苗期设施番茄生长和果实的影响及模拟》文中认为本研究以番茄“金粉5号”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气候室设置低温、寡照双因素控制试验,昼温/夜温分别设置18℃/8℃、16℃/6℃、14℃/4℃、12℃/2℃共4 个温度水平、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设置400μmol/(m2·s)和 200μmol/(m2 s)2 个水平,持续时间设置 2d、4d、6d、8d 和10d共5个水平,并以昼温28℃/夜温18℃,PAR1 000μmol/(m2·s)为对照(CK),研究了低温寡照处理对设施番茄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同时选取基于累积辐热积(TPE)、累积温光效应(LTF)和生理发育时间(PDT)三种方法分别对低温寡照胁迫后番茄植株生育期、生长指标及干物质生产与分配进行模拟,并利用独立试验数据验证,研究结果如下:(1)低温寡照胁迫使番茄植株进入开花期、坐果期和红熟期时间延迟,生育期推迟时间与胁迫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其中持续10d昼温/夜温为12℃/2℃及200μmol/(m2·s)光合有效辐射对番茄植株影响最大,该处理使番茄进入开花期、坐果期及红熟期时间较分别较CK推迟了14d、22d及29d。(2)番茄植株各形态指标呈“S”型增长,且低温寡照胁迫使其较CK均有不同程度减小。其中胁迫时间8d及以上时,番茄植株各形态指标在观测期内均无法恢复到CK水平,同时各指标进入快速生长期的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后移。(3)低温寡照复合胁迫严重影响番茄植株单株干物质生产。各处理结束后番茄植株干物质累积量随生长时间增加并显着低于CK。胁迫结束后番茄植株叶干物质分配比例整体高于CK,且随低温胁迫加剧而增加,同时干物质向果分配的时间随胁迫程度加剧推迟,茎分配比例在处理结束后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4)番茄果实有机酸含量在低温寡照胁迫后明显升高,并随胁迫程度的加剧而增加。番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及番茄红素含量则有所下降,在相同PAR下整体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5)在累积辐热积(TEP)、累积温光效应(LTF)和生理发育时间(PDT)三种方法对低温寡照胁迫后番茄植株各项指标模拟研究中,PDT法对番茄开花期和坐果期、植株茎粗及地上部分干物质整体分配比例的模拟中模拟精度最高,番茄红熟期模拟、叶面积及干物质累积模拟最优法为TEP法。在对低温寡照处理后番茄植株株高模拟预测中,LTF法表现最佳。
韩大勇,杨允菲[9](2014)在《松嫩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关系及其解释》文中研究表明物种多度–分布关系是生物多样性科学的关键问题之一,但目前对其解释尚未有统一的观点,生态幅假说和集合种群动态理论是其中两个有代表性的假说。作者以松嫩平原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甸的代表性群落羊草–杂类草群落斑块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调查了其植物生长型组成和斑块距离,来检验上述两个假说对物种多度–分布关系的解释能力。作者提出以生长型适应指数(growth-form adaption index,GAI)作为生态幅的衡量指标,以最小斑块距离来反映植物的扩散和定居过程。结果表明:在生境尺度上,物种的多度和分布成显着正相关,且多度–分布关系在年际间相对稳定。物种的多度和分布均与植物生长型密切相关,分布广、多度高的物种以根茎型、直立型或分枝型为主,分布窄、多度低的物种以莲座型或刷状根型为主。GAI与物种的多度和分布均成显着线性正相关,少数物种的分布广,多数物种的分布窄,直接支持了生态幅假说。最近斑块距离与物种的多度和分布均成显着幂函数负相关,而群落相似性与斑块距离无显着相关性,因此本结果并未直接支持集合种群动态理论,但扩散过程可能是影响羊草草甸植物群落种多度–分布关系的重要潜在机制之一。
唐卫东,刘欢,刘冬生,胡雪华,李萍萍,卢章平[10](2014)在《基于植株-环境交互的温室黄瓜虚拟生长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温室黄瓜生长为例,对实验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并采用关联分析法获取植株-环境互作信息,依据作物发育动态理论模型建立了植株-环境的信息响应模型和信息反馈模型,再从植株生长的系统变化过程对相关模型进行耦合。运用规则化处理方法与面向对象技术建立植株拓扑演变模型与器官形态发生模型,并构建虚拟植物动态模型。实验表明,模型拟合度均达到95%以上,能较好地虚拟外部环境作用下的植物生长发育,为动态掌握和预测适宜植物生长的温室环境条件提供依据。
二、一个作物发育动态理论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作物发育动态理论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2)不同耕作措施下旱地小麦产量形成过程对光温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
1.1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
1.1.1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概念 |
1.1.2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特征 |
1.2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作物模型的起源与发展 |
1.4 各国典型作物模型介绍 |
1.4.1 荷兰Wageningen模型 |
1.4.2 美国作物模型 |
1.4.3 澳大利亚作物模型 |
1.4.4 国内典型模型 |
1.5 小麦光合生产和物质积累模拟的研究进展 |
1.6 APSIM模型 |
1.6.1 APSIM模型概述 |
1.6.2 APSIM模型的结构 |
1.6.3 APSIM软件体系 |
1.6.4 APSIM模型的应用研究动态 |
1.7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中存在的问题 |
1.8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展望 |
第二章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2.2 研究内容 |
2.2.1 以APSIM为平台组建旱地小麦光合机理模型 |
2.2.2 以APSIM为平台组建旱地小麦物质积累机理模型 |
2.2.3 对模型进行验证 |
2.2.4 根据不同的气象条件对最终产量、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和生育期天数进行模拟,并对其进行分析 |
2.3 资料来源 |
2.4 研究区概况及供试材料 |
2.5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2.5.1 光照和温度效应的模拟设计 |
2.6 模型分析与建立 |
2.7 模型的检验 |
第三章 模型机理及模块组件 |
3.1 小麦生育期的划分 |
3.2 APSIM模型数据库模块的组建 |
3.2.1 气候模块组建 |
3.2.2 土壤属性模块组建 |
3.2.3 作物属性参数 |
第四章 模型检验及结果 |
4.1 传统耕作方式下模型模拟作物产量、叶面积、生物量与实测值的分析比较 |
4.2 免耕方式下模型模拟作物产量、叶面积、生物量与实测值的分析比较 |
4.3 免耕覆盖方式下模型模拟作物产量、叶面积、生物量与实测值的分析比较 |
第五章 光照对小麦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及生育期天数的影响分析 |
5.1 光照条件变化 |
5.1.1 太阳总辐射年际变化 |
5.1.2 生育期太阳辐射变化 |
5.1.3 太阳辐射月变化 |
5.2 光照变化对小麦生育期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5.3 光照变化对小麦生育期天数的影响 |
第六章 温度对小麦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及生育期天数的影响分析 |
6.1 温度条件变化 |
6.1.1 温度年际变化 |
6.1.2 年际生育期温度变化 |
6.2 温度变化对小麦生育期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6.3 温度变化对小麦生育期天数的影响 |
第七章 不同耕作措施旱地小麦产量应对光温变化的效应分析 |
7.1 平均光照、温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7.1.1 小麦产量与光照和温度的回归分析 |
7.1.2 光照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7.1.3 温度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7.1.4 不同耕作措施下改变光照、温度因子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7.2 光照和温度对小麦产量的互作效应分析 |
7.2.1 传统耕作方式 |
7.2.2 免耕方式 |
7.2.3 免耕覆盖方式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导师简介 |
(3)北方冬小麦水分利用及其应对气候变化的灌溉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根系吸水研究进展 |
1.2.2 亏缺灌溉研究进展 |
1.2.3 作物模型参数估计研究进展 |
1.2.4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域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观测项目与方法 |
2.3.1 气象数据 |
2.3.2 作物指标 |
2.3.3 土壤指标 |
2.3.4 蒸发蒸腾 |
2.4 SWAP模型 |
2.4.1 基本原理 |
2.4.2 输入模块 |
2.4.3 边界条件 |
2.4.4 输出结果 |
2.5 敏感性分析 |
2.6 通径分析 |
2.7 PEST程序 |
2.8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SWAP模型敏感性分析与田间尺度性能评价 |
3.1 SWAP模型敏感性分析 |
3.1.1 总参数敏感性 |
3.1.2 参数变化范围对敏感性分析的影响 |
3.2 SWAP模型田间尺度性能评价 |
3.2.1 模型率定与验证 |
3.2.2 模型性能评价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冬小麦根系吸水模拟研究 |
4.1 亏缺灌溉条件下冬小麦根系吸水时空分布模拟结果分析 |
4.1.1 根系吸水的剖面分布 |
4.1.2 水分胁迫对不同生长阶段根系吸水的影响 |
4.2 复水后根系吸水恢复模拟结果分析 |
4.3 根系吸水的通径分析与估算模型 |
4.3.1 根系吸水的通径分析 |
4.3.2 根系吸水估算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4 小结 |
第五章 冬小麦蒸发蒸腾规律与模拟研究 |
5.1 亏缺灌溉条件下农田水分消耗途径与模拟结果分析 |
5.2 亏缺灌溉条件下蒸发蒸腾变化规律与模拟结果分析 |
5.3 蒸发蒸腾的通径分析与估算模型 |
5.3.1 蒸发蒸腾的通径分析 |
5.3.2 蒸发蒸腾估算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PEST程序的SWAP模型区域参数估计方法研究 |
6.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6.1.1 研究区域概况 |
6.1.2 数据来源 |
6.2 PEST程序与SWAP模型耦合方法 |
6.3 PEST程序与SWAP模型区域尺度性能评价 |
6.3.1 土壤含水量验证 |
6.3.2 生育期验证 |
6.3.3 产量验证 |
6.4 小结 |
第七章 北方冬麦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应对策略 |
7.1 气候变化情景 |
7.2 气候要素时空变化规律 |
7.2.1 净辐射 |
7.2.2 累积降水 |
7.2.3 气温 |
7.3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的影响 |
7.3.1 生育期 |
7.3.2 蒸发蒸腾与产量 |
7.3.3 蒸发蒸腾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
7.3.4 蒸发蒸腾与产量变化讨论 |
7.4 适应气候变化的优化情景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问题与展望 |
附录A PEST程序优化的SWAP模型参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钟模型法建立甘蔗发育期模拟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生育期划分 |
1.3 钟模型方法 |
1.4 模型调参方法与评价指标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新植蔗生育期的模拟与验证 |
2.2 宿根蔗生育期的模拟与验证 |
2.3 甘蔗全生育期模拟与验证 |
3 结论与讨论 |
(5)阿尔泰金莲花生长建模与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阿尔泰金莲花各器官的形态建模 |
2.1 典型的植物器官建模方法 |
2.1.1 基于图像造型的器官建模方法 |
2.1.2 基于自由曲面的器官建模方法 |
2.1.3 基于椭球面参数方程的器官建模方法 |
2.2 茎的可视化建模 |
2.2.1 茎的形态结构 |
2.2.2 茎的几何建模 |
2.3 叶的可视化建模 |
2.3.1 叶的形态结构 |
2.3.2 叶的几何建模 |
2.4 花的可视化建模 |
2.4.1 花的形态结构 |
2.4.2 花的几何建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阿尔泰金莲花单株的建模 |
3.1 L系统理论 |
3.1.1 简单L系统 |
3.1.2 随机L系统 |
3.1.3 上下文相关L系统 |
3.1.4 L系统的图形解释 |
3.2 植物学相关知识 |
3.2.1 植物的生长发育 |
3.2.2 植物的分支 |
3.2.3 植物的开花习性 |
3.3 单株可视化建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
4.1 系统可行性分析 |
4.1.1 技术可行性 |
4.1.2 软件可行性 |
4.2 系统技术路线 |
4.3 系统开发平台 |
4.3.1 Qt平台 |
4.3.2 Open GL库 |
4.3.3 Assimp库 |
4.4 系统总体设计 |
4.4.1 设计目标 |
4.4.2 功能模块设计 |
4.4.3 数据库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阿尔泰金莲花可视化软件的实现 |
5.1 系统主界面 |
5.2 器官的可视化模块 |
5.2.1 茎的可视化实现 |
5.2.2 叶的可视化实现 |
5.2.3 花的可视化实现 |
5.3 单株的可视化模块 |
5.4 模型操作模块 |
5.4.1 导入功能 |
5.4.2 导出功能 |
5.5 真实感处理 |
5.5.1 光照和材质处理 |
5.5.2 纹理映射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特征、效应及模拟研究 ——以扬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影响因素研究 |
2.2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特征研究 |
2.3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景观格局效应研究 |
2.4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模拟研究 |
2.5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土地 |
3.2 建设用地 |
3.3 城镇建设用地 |
3.4 景观生态 |
3.5 景观格局 |
3.6 人地关系理论 |
3.7 供求理论 |
3.8 可持续利用理论 |
3.9 生态经济理论 |
3.10 斑块动态理论 |
3.11 等级理论 |
第四章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影响机制研究 |
4.1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影响因素选择 |
4.2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影响因素定量测算 |
4.3 扬州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影响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分析 |
5.1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内部特征分析 |
5.2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外部特征分析 |
5.3 扬州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景观格局效应研究 |
6.1 景观分类、景观指数选择与研究幅度确定 |
6.2 基于转移矩阵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景观格局效应 |
6.3 基于回归分析的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强度的景观格局效应 |
6.4 基于移动窗口法的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方向的景观格局效应 |
6.5 扬州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景观格局效应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多情景模拟研究 |
7.1 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
7.2 基于ANN-CA的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多情景模拟 |
7.3 扬州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多情景模拟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课题参与情况 |
致谢 |
(7)产量预期、博弈能力与土地合约选择研究 ——基于20世纪三十年代卜凯农家调查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标、假说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假说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文献综述 |
2.1.1 分成合约的古典观点 |
2.1.2 分成合约的新古典观点 |
2.1.3 合约选择的研究 |
2.1.4 国内相关研究 |
2.1.5 简要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地租理论 |
2.2.2 风险与不确定理论 |
2.2.3 预期效用理论 |
2.2.4 博弈理论 |
2.3 概念界定 |
2.3.1 小农 |
2.3.2 土地合约 |
2.3.3 风险 |
2.3.4 博弈能力 |
3 理论分析:基于不同信息结构下的博弈视角 |
3.1 不同信息结构下的最优土地合约选择 |
3.1.1 不完全信息下的合约选择 |
3.1.2 完全信息的最优合约安排 |
3.2 不同信息结构下风险态度组合的社会总效用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4 历史上的土地租佃制度 |
4.1 土地租佃制度的历史演变情况 |
4.1.1 租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4.1.2 租佃形态的历史变化 |
4.1.3 主佃关系的历史变化 |
4.2 粮食生产的历史演变 |
4.2.1 土地生产率的历史变化 |
4.2.2 气候及水灾旱灾的历史变化 |
4.3 见微知着:对土地合约制度历史变化的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5 马歇尔分成合约资源利用“无效率”的再检验 |
5.1 分析框架与假说提出 |
5.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5.2.1 模型构建 |
5.2.2 投入要素 |
5.2.3 作物之间的选择 |
5.2.4 数据情况 |
5.3 实证结果检验 |
5.3.1 模型估计结果 |
5.3.2 基于土地边际生产力考察资源利用效率 |
5.4 本章小结 |
6 风险规避、博弈能力与土地合约选择 |
6.1 主佃之间力量强弱的体现 |
6.2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
6.3 不同农区粮食生产风险情况 |
6.3.1 风险的度量 |
6.3.2 不同农区粮食生产风险特征 |
6.3.3 不同风险状况下合约形式的差异 |
6.4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6.4.1 模型构建 |
6.4.2 变量说明 |
6.4.3 数据情况 |
6.4.4 计量模型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经营能力、产量增加与定额合约的选择 |
7.1 租佃制度实现对耕者的择优 |
7.2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
7.3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7.3.1 模型构建 |
7.3.2 变量说明 |
7.3.3 数据说明 |
7.4 实证结果检验 |
7.4.1 模型估计结果 |
7.4.2 基于土地规模的进一步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8)低温寡照对苗期设施番茄生长和果实的影响及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低温寡照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2.2 低温寡照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
1.2.3 作物模型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1 番茄植株形态指标的测定 |
2.2.2 番茄干物质测定 |
2.2.3 番茄果实品质的测定 |
2.2.4 气象数据采集 |
2.3 模型的描述及检验 |
2.3.1 模型的描述 |
2.3.2 模型的检验 |
2.4 试验期间的日平均气温和光合有效辐射 |
第三章 低温寡照对番茄生育进程的影响及模拟 |
3.1 低温寡照胁迫对番茄生育进程的影响 |
3.2 番茄各生育阶段模型模拟研究 |
3.2.1 番茄各生育阶段模型的建立 |
3.2.2 模型的检验 |
3.3 小结 |
第四章 低温寡照对番茄形态指标的影响及模拟 |
4.1 低温寡照胁迫对番茄形态建成的影响 |
4.1.1 低温寡照胁迫对番茄株高的影响 |
4.1.2 低温寡照胁迫对番茄茎粗的影响 |
4.1.3 低温寡照胁迫对番茄叶面积的影响 |
4.2 番茄植株形态指标模型模拟研究 |
4.2.1 番茄形态指标模型的建立 |
4.2.2 模型的检验 |
4.3 小结 |
第五章 低温寡照对番茄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影响及模拟 |
5.1 低温寡照对番茄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5.2 低温寡照对番茄地上部分干物质分配比例的影响 |
5.3 番茄干物质生产及分配模型模拟研究 |
5.3.1 番茄干物质生产模拟 |
5.3.2 番茄地上部分干物质分配模拟 |
5.3.3 模型的检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低温寡照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及模拟 |
6.1 低温寡照对番茄外观品质的影响 |
6.2 低温寡照对番茄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6.2.1 低温寡照胁迫对番茄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6.2.2 低温寡照胁迫对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6.2.3 低温寡照胁迫对番茄番茄红素的影响 |
6.2.4 低温寡照胁迫对番茄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6.3 低温寡照番茄果实品质模型模拟研究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低温寡照胁迫对番茄生育进程的影响 |
7.1.2 低温寡照胁迫对番茄植株形态指标的影响 |
7.1.3 低温寡照胁迫对番茄干物质生产及分配的影响 |
7.1.4 低温寡照胁迫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
7.1.5 低温寡照胁迫后番茄生长的模拟 |
7.2 主要创新之处 |
7.3 讨论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松嫩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关系及其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
1.1 研究地点 |
1.2 植被调查 |
1.3 数据分析 |
1.3.1 植物生长型界定及类型划分 |
1.3.2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物种多度–分布关系 |
2.2 RDA排序 |
2.3 斑块距离和植物生长型与物种多度和分布的关系 |
3 讨论 |
3.1 生物系统发育非独立性假说和取样效应假说 |
3.2 集合种群动态理论 |
3.3 生长型适应指数与种的生态幅 |
(10)基于植株-环境交互的温室黄瓜虚拟生长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植株-环境互作信息 |
1. 1实验观测与信息预处理 |
1. 2获取植株-环境互作信息 |
2植株-环境信息传递 |
2. 1植株-环境互作关系 |
2. 2信息响应与反馈模型 |
3模型耦合 |
4虚拟植物模型构建 |
4. 1形态结构信息的规则化 |
4. 2植株拓扑演变模型 |
4. 3器官形态发生模型 |
4. 4虚拟植物动态模型 |
5检验与分析 |
6结束语 |
四、一个作物发育动态理论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日光温室黄瓜生长模型研究[D]. 摆虹霞. 宁夏大学, 2021
- [2]不同耕作措施下旱地小麦产量形成过程对光温的响应[D]. 杨楠.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9)
- [3]北方冬小麦水分利用及其应对气候变化的灌溉模式研究[D]. 王晓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4]钟模型法建立甘蔗发育期模拟模型[J]. 陈潇,冯利平,彭明喜,陈燕丽. 中国农业气象, 2019(03)
- [5]阿尔泰金莲花生长建模与可视化研究[D]. 刘玉耀.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6)
- [6]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特征、效应及模拟研究 ——以扬州市为例[D]. 孟霖.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产量预期、博弈能力与土地合约选择研究 ——基于20世纪三十年代卜凯农家调查数据[D]. 陈苏.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8]低温寡照对苗期设施番茄生长和果实的影响及模拟[D]. 邹雨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3)
- [9]松嫩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关系及其解释[J]. 韩大勇,杨允菲. 生物多样性, 2014(03)
- [10]基于植株-环境交互的温室黄瓜虚拟生长模型研究[J]. 唐卫东,刘欢,刘冬生,胡雪华,李萍萍,卢章平. 农业机械学报,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