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出版──出版的第四次革命(论文文献综述)
赵航[1](1995)在《电子出版──出版的第四次革命》文中研究指明电子出版──出版的第四次革命赵航一出版,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动力。从人文初始,我们的祖先就把语言用某种图形和各种符号记录下来,以克服记忆的局限和流失。最早的记录载体大都是天然的物质,如龟甲、兽骨、竹木片、缣帛、莎草纸、石料、皮革、树叶材皮甚至泥巴...
谢新洲,王军[2](1996)在《电子出版物的新发展》文中指出0引言近年来,电子出版物作为一种新的知识传播媒介获得了迅速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尤其是随着美国1993年"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提出与实施,电子出版物的社会影响与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其种类也越来越繁多,使用电子出版物的读者也越来越普及。它不仅强烈地影响着出版业,而且也影
杨希忠,蔡义鸿,张瑞军[3](1998)在《Internet对科技期刊领域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虚拟科技期刊社、远程投稿和远程编审、未来科技信息服务和未来科枝期刊社的管理四个方面的阐述,分析了因特网(Internet)对科技期刊领域造成的影响。认为随着虚拟科技期刊社的实现,科技期刊社的编审工作将通过因特网以电子函件和电话会议、电视会议的形式进行,投稿、刊稿周期将大大缩短,科技期刊社的管理方式将更为灵活、高效。
赖茂生[4](1995)在《多媒体技术和电子出版发展概况》文中研究说明多媒体技术和电子出版发展概况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赖茂生一、多媒体技术和产品1.什么叫多媒体?多媒体是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和音频信息的结合,而计算机则是将它们连接起来的“胶水”(APPe公司的Wollaston的说法)。多媒体是“为了知识创造和表示传统...
师曾志[5](2001)在《现代出版学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提出
王敏[6](2004)在《论未来出版形势下编辑的综合素质》文中指出21世纪的出版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发展前景极好的朝阳产业。之所以称其为"朝阳产业",是因为与传统的出版业相比,21世纪的出版业在新的出版印刷技术的支持下、在新的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丁丁[7](2000)在《网络学术期刊的发展及其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术期刊作为创新、记录、累积、传递和交流人类已有知识信息的载体及工具,自17世纪以来,一直受到知识界和学术界的重视;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数据库建设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及其在编辑出版、图书情报工作中的广泛应用,“网络期刊”这一新型文献应运而生。由于这一信息资源本身的诸多优点,所以,越来越受广大读者和用户的重视。本论文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目前网络期刊的基本概念、编辑出版的特点,国内外发展历史和现状(主要成就、基本经验和实例),出版发行过程中所遇到的知识产权、信息安全及其与数字图书馆之间的关系,今后发展趋势和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了网络期刊文献信息开发利用的模式和政策。最后就进一步发展我国网络期刊事业,充分发挥信息枢纽的社会功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网络期刊信息资源等问题,发表了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刘捷[8](2010)在《网络时代传统出版业的生存困境与发展出路》文中认为数字出版、多元阅读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出版工艺、出版介质以及流通方式等受到了数字出版空前的挑战,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等传统出版单位在机制观念、出版模式、营销模式、从业人员、国际竞争等方面面临着许多困境。媒介数字化和媒介融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趋势,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有赖于传统出版业各种要素的介入,以提升内容,优化流程,建立品牌,壮大队伍,形成成熟的数字出版业态。传统出版单位只有不畏痛苦,历练自身,提升自我,顺势而上,主动出击,才能在网络时代走出发展的新路来。
杨治平[9](2006)在《面向个体的教科书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方兴未艾的信息技术对教科书的策划、编辑、出版、发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为教科书的设计实践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契机。本论文的重点在于讨论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科书的设计。探讨如何把教育学、出版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在教科书研究领域进行跨学科的整合。本论文对教科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对教科书现状进行了分析,但本论文的着眼点在于教科书的未来,尝试寻找教科书在将来的可能存在状态。 本论文以载体和技术为基础,以教科书设计者的角色对教科书进行一般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除了引言部分,本论文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章、面向个体教科书设计的载体与技术基础;第二章、面向个体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面向个体教科书设计的实践策略;第四章、面向个体教科书设计的制度创新。 第一章讨论教科书载体形态的演变。教科书载体的演变给教科书的设计、出版和发行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第二章尝试性地讨论教科书的类型。面向个体的教科书的理论依据是多元化的教育哲学和课程论价值观。在教科书结构的设计上,根据不同的课程论要求,有不同的教科书结构设计形式。信息技术在教科书的结构中大有用武之地。 第三章对学生的差异性学习需要进行了分析。面向个体教科书设计的核心思想是满足学生的差异需要,教科书的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当前水平出发。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借鉴了语料库语言学的技术来设计教科书的文本,力图使教科书的文本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教科书版面与插图设计也要以心理学和课程理论为依据进行。 第四章从教科书着作权的属性、市场与集权的关系方面讨论教科书制度创新的问题。教科书的载体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教科书设计的形式有了新的可能。但是新的可能还受制于当前的教科书制度。如果制度上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话,教科书设计的创新就难以展开。 教科书的评价应该属于本论文的一部分,但制度上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以前,新的评价也无从谈起。把教科书的评价创新的问题则留给未来的下一篇论文探讨。
姜爽[10](2010)在《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出版模式探讨》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极速扩展和出版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新的信息发布和传播形式日见雏形,网络出版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出版传播形式,给传统出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国出版产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转企改制后的出版集团开始运行。网络环境下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的大势所趋,并预示着21世纪出版业的方向和潮流。本项研究的基本内容是顺应出版形势大潮,分析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模式,我国期刊网络出版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与传统出版比较方面出现的新问题。研究国内外科技期刊网络出版模式现状,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网络科技期刊出版模式的发展情况及其在解决有关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借鉴其历史经验,针对我国出版集团的实际经营现状,提出新型出版模式下出版集团的期刊出版经营策略分析与建议,为发展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进程提出几点思考。
二、电子出版──出版的第四次革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出版──出版的第四次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7)网络学术期刊的发展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1.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章 学术期刊概述 |
2.1 学术期刊的历史 |
2.2 学术期刊的特征与分类 |
2.3 学术期刊的功能 |
第3章 网络学术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3.1 网络学术期刊有关概念的界定 |
3.2 网络学术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3.2.1 国内外网络学术期刊发展状况 |
3.2.2 国内外网络学术期刊的研究项目与进展 |
3.3 网络期刊与传统期刊的比较 |
3.3.1 实用性 |
3.3.2 服务费用 |
3.3.3 发展模式 |
第4章 网络学术期刊出版的实现和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
4.1 网络出版的含义 |
4.2 网络学术期刊出版的实现及其有关技术问题 |
4.2.1 网络期刊实时编辑的实现 |
4.2.2 编辑出版中的规范标准问题 |
4.2.3 开放的超文本系统对网上出版的影响 |
4.2.4 个案分析——SCI网络版评介 |
4.3 网络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中的知识产权与保护 |
4.3.1 网络出版对知识产权的影响 |
4.3.2 网络出版与知识产权保护 |
4.3.3 保护网络出版知识产权的DOI系统~([29]) |
4.4 关于网络学术期刊出版的其它问题 |
4.4.1 网络学术期刊与数字图书馆计划的实施 |
4.4.2 网络学术期刊出版、营销的发展和效益 |
4.4.3 网络学术期刊及其信息安全和可获性 |
第5章 我国发展网络学术期刊的现实问题及对策 |
5.1 我国发展网络学术期刊的现实条件与前景 |
5.1.1 我国发展网络学术期刊的现实条件 |
5.1.2 我国发展网络学术期刊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
5.2 我国发展网络学术期刊需要解决的问题 |
5.2.1 已有基础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
5.2.2 我国网络学术期刊的发展与知识产权 |
5.2.3 我国学术期刊上网的途径与典型事例 |
5.3 关于加强我国网络学术期刊发展研究的建议 |
第6章 网络学术期刊的出版商及其出版物评析 |
6.1 网络学术期刊的出版情况及主要出版者 |
6.1.1 商业出版公司 |
6.1.2 学术团体、科研机构与大学出版社 |
6.1.3 独立出版者 |
6.2 网络期刊的报导与检索 |
6.2.1 网络期刊检索系统的利用 |
6.2.2 网络期刊检索方法的分析 |
6.3 网络学术期刊功能的判定 |
6.3.1 引文分析与网络学术期刊 |
6.3.2 引文分析在网络学术期刊研究中的应用 |
6.3.3 网络学术期刊的超链接与引文分析 |
第7章 网络学术期刊信息服务的基本模式 |
7.1 网络学术期刊的主要服务模式 |
7.1.1 出版者直接服务 |
7.1.2 出版者间接服务 |
7.1.3 网络期刊集成者的服务 |
7.2 网络期刊的发展对图书情报工作的影响 |
7.2.1 运作方式将更加复杂 |
7.2.2 网络期刊服务将更重视用户利益 |
7.2.3 馆藏模式将更加复杂 |
7.2.4 对当代图书馆专门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
7.3 网络学术期刊与图书馆馆藏开发利用的关系及问题 |
7.3.1 网络学术期刊与文献资源建设 |
7.3.2 网络期刊的电子版权与图书馆的合理使用 |
7.3.3 对我国专业图书馆网络期刊文献开发利用的思考和建议 |
7.4 关于加强我国图书馆开发利用网络期刊的思考和建议 |
7.4.1 确立网络期刊出版与利用的战略思想 |
7.4.2 类同的印刷刊物最好联合出版电子版 |
7.4.3 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职能,保证立法和利用政策的统一 |
7.4.4 规范网络期刊的出版标准和服务模式 |
7.4.5 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力求网络学术期刊的效果及效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网络时代传统出版业的生存困境与发展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时代数字出版汹涌而来 |
二、网络时代传统出版业的生存困境 |
1.机制观念不适应 |
2.出版模式不适应 |
3.营销模式不适应 |
4.从业人员不适应 |
5.国际竞争不适应 |
三、网络时代传统出版业的发展出路 |
1.转变观念, 创新机制 |
2.资源整合, 深度加工 |
3.再造流程, 打造系统 |
4.创新模式, 加大赢利 |
5.拓展品牌, 增值服务 |
6.强化素质, 提高能力 |
(9)面向个体的教科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节 教科书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教科书是否会消亡 |
第三节 对论文题目的说明 |
第一章 面向个体教科书设计的载体与技术基础 |
第一节 工业化印刷之前的教学媒介—前教科书时代 |
第二节 工业化印刷的贡献—教科书时代 |
第三节 信息技术革命—后教科书时代 |
第二章 面向个体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多元教育哲学取向与面向个体的教科书设计 |
第二节 多元课程价值观取向与面向个体的教科书设计 |
第三节 教科书类型多样化的理论推演 |
第四节 面向个体的学习需要分析 |
第三章 面向个体教科书设计的实践策略 |
第一节 学生已有知识分析在教科书设计中的运用 |
第二节 面向个体的教科书结构设计 |
第三节 面向个体的教科书文本设计 |
第四节 面向个体的教科书版面与插图设计 |
第四章 面向个体教科书设计的制度创新 |
第一节 阿普尔(M.Apple)对教科书基本属性的分析 |
第二节 教科书制度上的钟摆运动—以台湾地区为案例 |
第三节 教科书的知识产权价值与载体价值的关系 |
第四节 我国教科书制度创新的可能选项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出版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概念界定 |
1.4.1 科技期刊的概念与特点、地位及作用 |
1.4.2 传统出版与网络出版概念界定 |
1.4.3 数字出版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国内外科技期刊网络出版发展状况概述 |
2.1 国外发展状况 |
2.2 国内发展现状 |
2.3 科技期刊网络出版特点 |
2.3.1 科技期刊网络出版优势分析 |
2.3.2 科技期刊网络出版劣势分析 |
2.4 科技期刊网络出版模式 |
第三章 网络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影响分析 |
3.1 网络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关系 |
3.2 网络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影响 |
3.3 必要性分析 |
第四章 转企改制后的出版集团新型出版模式的建立 |
4.1 转企改制后的出版集团的成立及数字化进程 |
4.2 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 |
4.2.1 数字出版平台的建立 |
4.2.2 数字化对传统出版的冲击 |
4.2.3 传统出版与网络的融合 |
第五章 新型出版模式下出版集团的期刊出版发展经营策略分析 |
5.1 出版集团内容经营策略分析 |
5.2 存在的问题 |
5.2.1 数字出版问题 |
5.2.2 人才结构问题 |
5.2.3 对数字资源的掌控 |
5.3 未来趋势和动向 |
5.4 新型出版模式下出版集团的期刊出版发展经营策略分析 |
5.4.1 行业专业基础战略 |
5.4.2 提高核心竞争力产业经营和关联经营战略 |
5.4.3 多元化经营成本取向战略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电子出版──出版的第四次革命(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出版──出版的第四次革命[J]. 赵航. 出版发行研究, 1995(01)
- [2]电子出版物的新发展[J]. 谢新洲,王军. 情报学进展, 1996(00)
- [3]Internet对科技期刊领域的影响[J]. 杨希忠,蔡义鸿,张瑞军.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998(01)
- [4]多媒体技术和电子出版发展概况[J]. 赖茂生. 电子出版, 1995(12)
- [5]现代出版学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J]. 师曾志. 出版发行研究, 2001(06)
- [6]论未来出版形势下编辑的综合素质[J]. 王敏. 编辑学刊, 2004(06)
- [7]网络学术期刊的发展及其开发利用研究[D]. 丁丁.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000(01)
- [8]网络时代传统出版业的生存困境与发展出路[J]. 刘捷.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9]面向个体的教科书设计[D]. 杨治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10]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出版模式探讨[D]. 姜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5)
标签: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