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南四湖蒸发实验站建成(论文文献综述)
柯鸿水,戴珍丽[1](1995)在《南四湖水面蒸发量分析计算》文中研究说明根据二级湖闸站等四处蒸发站各类型蒸发器(皿)历年逐月水面蒸发观测资料和两处蒸发实验站分析的各类型蒸发器(皿)月蒸发量折算系数,推求出南四湖1953年1月至1990年12月逐月及全年水面蒸发量,根据五处水位站历年逐月平均水位观测资料推算出南四湖历年逐月平均和全年平均水面面积,从而求得南四湖历年逐月和全年水面蒸发水量,并对水面蒸发量在时间上的变化特征作了分析。同时根据七处雨量站历年逐月降水资料计算了南四湖区面平均月、年降水量,并分析了水面蒸发量对水资源量的影响。其分析计算成果可供南四湖水平衡研究和水资源评价使用。
范金林[2](2014)在《发展中地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以南四湖流域为例》文中指出流域治污是世界性难题。为治理流域污染,发达国家经历了数百年艰难而漫长的历程。迄今为止,发达国家流域污染问题都是在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逐步解决的。发展中地区多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历史阶段,产业结构偏重,经济实力不足,群众生活水平较低。经济社会背景决定了发展中地区不可能简单照搬发达国家的流域治污经验。如何既解决流域污染问题,又保证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发展中地区必须破解的难题。2003年以来,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流域污染治理历经十余年实践,在流域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实现了流域水环境质量连续十一年持续改善,走出了一条发展中地区流域治污的新路子。本论文通过对比研究发达国家流域治污经验与南四湖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实践,构建了适用于发展中地区的“治用保”(Treatment、Recycle、Restoration,简记为TRR)流域治污新模式,为发展中地区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基本解决流域污染问题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TRR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TRR模式通过“污染治理”(T)促使污染物排放达到水环境基本接纳的水平,通过“循环利用”(R)最大化减少废水排放,通过“生态保护”(R)提升水环境承载力。该模式通过将TRR模式三部分有机衔接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流域治污体系,有助于化解发展中地区的流域治污压力,使发展中地区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基本解决流域污染问题成为可能。2.构建了分阶段逐步加严的流域性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针对发展中地区突出的结构性污染问题,在不能简单取缔和保护落后的前提下,转而通过分阶段逐步加严的环境标准引导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通过从行业性标准向流域性标准逐步过渡,即行业性标准→过渡性标准→流域性标准,最终从实质上取消了高污染行业的排污特权。流域性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通过环境保护倒逼高污染行业主动“转方式、调结构”,为发展中地区的结构性污染治理找到了一条可操作性较强的路径。3.针对发展中地区区域再生水排放标准与区域水体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矛盾,以再生水生产、再生水需求、人工湿地接纳能力、调蓄容量、水文条件等为边界条件,建立了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的统筹构建方法。提出了边界条件统筹平衡模型,为区域再生水截蓄导用工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通过进一步削减污染负荷,在降低流域污染治理压力的同时,也有效缓解了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压力,提升了流域环境生态功能。4.提出了TRR模式中规模化人工湿地的构建方法。通过研发规模化多级串联表面流人工湿地、微量充氧潜流人工湿地等技术,在进一步降低污染负荷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对南四湖流域TRR模式的总量削减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流域内“污染治理”(T)、“循环利用”(R)、“生态保护”(R)三个环节对于COD的削减比例分别为22%、31%、47%,氨氮削减比例分别为10%、28%、62%。5.以某小型流域为载体,对TRR模式进行了验证。地埋式生物处理系统出水通过潜流人工湿地和表流人工湿地对污染物进一步降解,实现了主要污染物地表水Ⅲ类水质稳定达标,通过区域内再生水回用实现了水污染物“零排放”。对该小型流域TRR模式的总量削减过程进行了评估。流域内“污染治理”(T)、“循环利用”(R)、“生态保护”(R)三个环节对于总氮的削减比例分别为52%、41%和7%。该研究积累了大量可靠数据,有利于TRR模式进一步推广应用。
倪晓[3](2013)在《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及水质综合改善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解决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特大基础设施项目,输水全线水质必须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南四湖是东线重要的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治污是工程成败的关键。鉴于南四湖流域典型的水环境问题,湖泊水质由劣V类向III类跃升难度很大。为了既保证东线调水水质安全,又实现南四湖流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进行流域水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和水质综合改善方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1)南四湖流域水环境承载状况评价及瓶颈问题识别首先建立南四湖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南四湖流域水环境计算分配、流域污染源调查与评价、流域水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流域治污能力调查与评价,即从承载能力、承载压力、承载状态和调控能力4个方面进行南四湖流域水环境承载状况评价,并从社会、经济、自然多方面剖析水环境污染的成因,识别出以下南四湖流域水环境瓶颈问题。流域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偏重,工业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非点源污染贡献率逐年提高,成为调水水质全面稳定达标的主要制约因素;流域枯水期天然径流少、水资源紧缺,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与水环境功能区目标之间衔接难度大;多年来粗放的经济开发方式,使流域水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严重受损。(2)南四湖流域“治用保”治污模式创立在南四湖流域水环境瓶颈问题诊断以及与发达国家流域治污背景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用保”流域污染综合控制策略,解析了“治用保”流域治污模式的水污染物总量减排机制、水环境容量提升机制、水质目标逼近机制和水质目标衔接机制。“治”即污染治理,通过实施结构调整、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等全过程污染控制,引导和督促排污单位达到水环境容量能够基本接纳的治污水平;“用”即循环利用,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因地制宜地构建企业和区域再生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减少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保”即生态修复和保护,纠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破坏行为,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保护重要区域的生态功能;“治用保”有机衔接,以子流域为基本单元,跟踪污染物在流域内迁移转化的全过程,从生产生活单元、末端治理及中水回用单元、再生水调蓄库塘及河道、河流入湖口、湖泊及输水干线等环节入手,基于“治用保”流域治污策略,突破流域污染治理、循环利用、生态修复和保护等一系列技术瓶颈,并以环环相扣的关键技术为支撑,制定和实施流域水质综合改善方案,使流域污染物总量减排层层递进、水环境容量不断提升,流域水质目标逐步逼近、有机衔接,最终确保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水质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3)南四湖流域水质综合改善方案制定面向流域典型的水环境问题,基于“治用保”流域治污策略,立足南四湖流域特征,跟踪污染物在流域内迁移转化的全过程,从生产生活单元、末端治理及中水回用单元、再生水调蓄库塘及河道、湖滨带及入湖河口、湖泊及输水干线等环节入手,制定了南四湖流域水质综合改善方案。在生产生活单元,实施第一产业环境优先、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优先、第三产业经济优先的流域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以南四湖渔业功能区划为依据,从源头实现流域污染源总量的结构减排。在末端治理及中水回用单元,建设工业和城镇污水深度治理和再生水利用工程、点源尾水配套建设净化污水/中水人工湿地工程,实现点源总量的工程减排。在再生水调蓄库塘及调蓄河道,建设再生水截蓄导用工程、再生水调蓄库塘水华控制工程及河道水质改善及岸滩生态修复工程,进一步实现点源总量工程减排,且闸坝拦蓄增大河道水体自净容量。在湖滨带及入湖河口,建设湖滨带规模化退耕还湿及生态修复工程生态修复工程和净化河水人工湿地工程,进一步削减面源污染负荷,修复生态系统,提升湖滨带及湖区水体自净容量。在湖泊及输水干线,实施湖区生态系统修复和保育工程,削减内源污染负荷,提升湖区水体自净容量,确保调蓄湖泊及输水干线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4)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方案实施成效评估进行了南四湖流域水环境容量提升评估、水环境压力减缓评估、水环境质量改善评估和水环境调控能力提升评估。结果表明,2007~2011年南四湖流域实施成效显着:流域第二产业比重2000~2007年呈逐年升高趋势,而自2008年起连续3年下降,虽然三产比例仍不够合理,产业结构仍偏重,但产业优化效果已初见成效,工业行业结构已趋于改善;流域在经济两位数持续增长的同时流域水质持续改善;点源CODCr和NH3-N直排总量均下降32.0%以上,流域点源水污染物总量减排明显;流域单位GDP取水量、单位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下降41%以上,流域水资源消耗明显降低;2010~2011年枯水期湖区CODCr以Ⅲ类为主,全湖NH3-N达到Ⅲ类标准;南四湖水生态修复也初见成效,生态系统综合健康指数总体呈增加趋势,到2011年南四湖湖区水生态健康已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总的来说,南四湖流域水质已大幅度改善,水生态健康也逐步恢复。但是,流域仍面临水质全面、稳定达标压力大,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未根本改善。因此,在面源污染控制、流域生态完整性修复、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体系构建等方面,亟需开展科技与管理创新,确保东线输水水质全面、稳定达标,实现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共赢。
裔兆宏[4](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研究表明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张桂斋[5](2014)在《两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在南四湖食物链中的分布和生物积累》文中研究说明南四湖南四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湖,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工程重要的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南四湖有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和微山湖组成,被二级坝分成上级湖和下级湖,上级湖包括南阳湖、独山湖和部分昭阳湖,相对下级湖拥有较多的入湖河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开通运行之后,南四湖水流方向发生改变,调水将从下级湖流入上级湖。因此南四湖的水质关系到整个东线工程水质状况,是影响南水北调东线水质的一个重要湖泊。近几年来,对南四湖水和表层沉积物中持久性有机物、重金属、营养盐N、P等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南四湖水和表层沉积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然而湖水和表层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相对较低,南四湖污染状况处于低风险水平。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分别对南四湖沉积物和湖水的污染做了大量研究,系统对南四湖中水、沉积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的食物链中POPs和重金属的系列研究,还鲜见报道。南四湖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盛产各种鱼类、虾、螃蟹等水产品,并且有大量的水产养殖,这些水产品大量销售于国内外,也是当地居民喜爱的食物。因此,对南四湖水生食物链中展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污染水平、生物积累和风险评价等系统研究工作,可为进一步评价该水体的污染及治理和生态系统健康预测提供参考数据,也可以为人类是否受到健康风险提供参考。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研究南四湖食物链中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重金属在空间分布概况;(2)对南四湖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重金属污染来源进行分析,判断污染物的主要污染来源;(3)分析研究南四湖食物链中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重金属在南四湖水生食物链中的积累以及水生生物中污染物的积累和它们所处营养级之间的关系;(4)分析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重金属在南四湖水、沉积物、水生动物的风险评价,是否对人类身体健康存在危害。运用带电子俘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GC-ECD)分析了南四湖水、表层沉积物、水生植物和动物(鱼和虾)中12种有机氯农药(OCPs)含量。经分析,水、表层沉积物、水生植物和动物中总的有机氯农药的浓度分别为:65.31-100.31ng/L、2.9-6.91ng/g,1.29-6.42ng/g.7.57-17.22ng/g。在南四湖食物链中,有机氯化合物的组成除了六六六和滴滴涕是主要的有机氯化合物外,七氯化合物也是主要的有机氯污染物。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来源分析结果表明,南四湖表层沉积物中近期没有新的污染物来源,六六六的污染主要由于使用林丹造成的。运用生物积累因子(BASF)来表示水生生物中疏水性有机化合物在水生态系统中的积累状况。BASF定义为生物中脂肪含量标化后的有机化合物的浓度含量和有机碳标化后的沉积物中有机化合物的浓度含量的比值。菹草是南四湖主要的水生植物在所有采样点都有分布,因此,选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inn)、鱼和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为代表性的水生生物来研究水生生物中有机氯化合物的生物积累。水生生物中有机氯化合物的生物积累的研究结果表明,滴滴涕和七氯化合物生物积累较高,其次是六六六和艾氏剂类化合物;鱼对有机氯化合物的生物积累能力明显高于水生植物和虾的生物积累能力。水生植物相对于鱼和虾处于较低的营养级水平,这表明有机氯农药在食物链中存在生物积累。在鱼样品中,乌鳢(Channa argus)的有机氯生物表层沉积物积累因子的值最高,其次是鲫鱼(Carassius auratus)和鲤鱼(Cyprinus caspio),这可能和鱼的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有关。乌鳢属于肉食性动物主要食用软体动物、虾、小的鱼类,偶尔食用水生植物。鲫鱼和鲤鱼食鱼杂食性动物,因此,从食性判断,乌鳢相对于鲫鱼和鲤鱼属于较高营养级水平。这一结果也表明,有机氯农药在食物链中存在生物积累。对南四湖水、沉积物、水生生物中有机氯的含量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南四湖水样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2.15ng/L和18.23ng/L,远低于GB3838-2002规定的地表水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浓度,国标GB3838-2002中规定地表水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浓度要低于5000和1000ng/L。这一结果表明南四湖的水环境是安全的。本研究中采用两种评价方法对沉积物中有机氯含量进行风险评价,一个是潜在生态风险的效应区间低值(ERL)和效应区间中值(ERM);另一个是门槛影响值(TEL)和可能影响值(PEL)。评价结果表明最有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的有机氯化合物是环氧七氯,在所有采样点中有86%采样点的环氧七氯浓度高于TEL值,有14%采样点的环氧七氯浓度高于PEL值。南四湖表层沉积物环境处在较低的风险水平,但是要注意环氧七氯的对环境的影响。对南四湖生物中有机氯的风险评价是通过计算容许日摄取量和风险商的值来完成的。评价结果显示:HCHs的HR值大于1,表明日常食用南四湖鱼类,存在潜在致癌风险的概率大于百万分之一。依据南四湖水、表层沉积物和鱼肉中有机氯的风险评价结果可知,六六六和环氧七氯对人类健康的风险影响高于滴滴涕和狄氏剂类化合物。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了南四湖水、沉积物、水生生物中的多环芳烃。南四湖水、沉积物、水生植物和动物中多环芳烃的总含量分别为:27.54-55.04ng/L,80.31-639.23ng/g干重,20.92-192.78ng/g干重,和67.3-533.9ng/g干重。运用菲与蒽(Ph/An)、荧蒽与芘(Flu/Pyr)、低分子量(2-3环)多环芳烃与高分子量(4-6环)多环芳烃的含量比值(LMW/HMW)来判断南四湖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可能来源。比值分析结果表明南四湖大多数采样点主要是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石油源的混合污染。在南四湖水、沉积物和水生植物样品中多环芳烃的组成相似,都以2-3环多环芳烃化合物为主,而在沉积物中多环芳烃主要以4-6环多环芳烃化合物为主。在沉积物和水生植物中多环芳烃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它们的多环芳烃的组成不同,这意味着水生植物从沉积物中吸收多环芳烃是有选择性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在水生植物中的积累是不同的。水生植物和鱼中的多环芳烃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一结论说明鱼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是从水生植物中获取的,而不是主要直接从水中获得的。运用生物积累因子(BASF)来表示多环芳烃化合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积累。在水生生物中低分子量的多环芳烃的生物积累因子要比高分子量的多环芳烃高,这说明低分子量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在水生植物、鱼和虾中更容易被积累。在水生植物中光叶眼子菜(Potamogeton lucens Linn)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inn)的总的多环芳烃化合物的生物积累因子高于大部分动物的生物积累因子;在南四湖鱼和虾中多环芳烃化合物的生物积累因子从高到低的顺序是:鲤鱼>青虾>鲫鱼>乌鳢,乌鳢属于食肉性动物,鲫鱼和鲤鱼是杂食性动物,因此,从食性判断乌鳢相对于鲫鱼、鲤鱼和虾处于较高营养级水平,但是在本研究结果中乌鳢的生物积累因子却是最低的,虾的生物积累因子仅低于鲤鱼,以上结论表明,在南四湖动物中多环芳烃化合物并没有沿着食物链由低到高进行积累。南四湖水、沉积物、动物中多环芳烃化合物的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南四湖水环境目前是安全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BaA, BaP, InP, DBA和BghiP在所有采样点中沉积物、水生植物和动物样品中都有检出,它们对南四湖生物存在着潜在致癌性。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南四湖水、沉积物、水生植物和动物中重金属砷、镉、铬、铜、铁、锰、镍、铅和锌的含量。水中检出的重金属含量都很低,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相对水中重金属的含量较高,这说明南四湖水体中存在低含量、持续的重金属的输入。水生植物中铬和铁的含量超出其相应的毒性含量值。在水、沉积物、水生植物和动物中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很低。因子分析和水、沉积物、水生植物和动物中不同重金属间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除了砷之外,其他大多数重金属间有相似的污染来源,同时也说明南四湖中砷的污染来源和其他重金属的污染来源不同。不同采样点上级湖和下级湖中重金属含量比较结果表明,上级湖中重金属的污染要比下级湖中重金属污染严重。南四湖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导致重金属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生物积累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水生生物中砷和锌的积累和食物链营养级之间存在正向关系,除砷和锌之外的其他重金属并没有沿着食物链进行生物富集。南四湖水、沉积物、水生植物和动物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南四湖水环境目前是安全的,但是要注意砷和锌的摄入。
罗辉[6](2006)在《南水北调改善南四湖水流水质特性及湖滨带控污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总结分析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南水北调山东段情况,把山东境内的重要调蓄湖泊南四湖作为研究对象做深入分析。将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与南四湖水生态特性紧密联系,运用调水理论、水文水资源理论、水动力学理论和生态学理论,从水因子的生态作用机理入手,分析研究了调水前后南四湖水流水质特性变化,研究南四湖人工湿地的作用规律、合理布局及湖滨带水质安全防控技术。形成了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污染特点,比较系统、有效、可靠和经济的水质综合保障体系,对指导整个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治污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成果如下: 将水生植物对水流影响的阻力项引入到水深平均二维水动力计算模型,对南四湖在调水后流向改变时各种运行工况下的平面流动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解决了南四湖输水工程设计中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南四湖输水工程的设计决策,指导了辅助工程的规划设计,也为调水后湖区的运行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分析研究了调水前后南四湖污染物浓度场的分布规律和各河流入湖口污染(带)混合区范围及分布特征,预测了南四湖区域加大治污力度后环湖各区域污染物的削减量,模拟了输出南四湖的水质达标情况,对湖内水环境功能进行了分区,为合理制定南四湖流域与湖区的污染治理实施方案,以及河流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和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影响南四湖生态环境的光、温度、土壤、水和人为干扰几类主要生态因子,建立了由“因素集U、评价集V、模糊关系R”构成的三元体(U,V,R)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为研究进入湖泊的污染物自净规律,根据南水北调东线治污方案,在南四湖周边河流入湖口处建造了人工湿地进行试验研究。该试验研究利用现场试验的方法探讨了芦苇、蒲草及湿地生态对按达标排放的水体中COD、BOD5、总氮(TN)、总磷(TP)等污染物成份的降解作用。以试验结果为计算参数,结合南四湖的自然地理、环境水文、水力学、气象、污水排放等条件,并根据南四湖二维流场、浓度场数值模拟成果资料,进一步研究在南四湖种植芦苇、蒲草湿地布置的原则、位置、宽度、面积及其对污染物的降解效果等,分析湿地系统的各项主要设计参数和未来调水入湖污染物的降解规律,从而为整个东线工程水质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的落实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洪嘉琏,傅国斌,郭早男,杜占德,朱伟[7](1996)在《山东南四湖水面蒸发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根据山东南四湖蒸发站1985-1990年的实验资料,分析了水面蒸发与气象因子、水体面积、水体深度、蒸发器结构和安装方式的关系,以及20m2蒸发池与各类型蒸发器蒸发量的关系,同时还分析了20m2池蒸发量的昼夜变化、年内变化、年际变化的特征。
宫雪亮[8](2019)在《MIKE21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在南四湖上级湖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污染问题加剧,世界范围内水资源问题愈发严重。中国水资源人均可支配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夏多冬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解决我国华北及胶东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工程举措,而水质问题又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败与否的关键。南四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最重要的调蓄场所,对东线工程调水水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南四湖上级湖进行水动力-水质耦合模拟,探究上级湖水质变化规律,并据此提出南四湖流域污染治理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作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水动力和水质模型的研究进展,选择MIKE21软件进行南四湖上级湖水动力-水质耦合模拟。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别建立南四湖上级湖水动力模型、对流扩散模型和ECOLab水质模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分析,最终选择ECO Lab水质模型与水动力模型耦合进行情景方案模拟。(2)情景方案分为非调水期模拟和调水期模拟。在非调水期,模拟了入湖河流水质为IV类水和V类水情况下丰、平、枯水年南四湖上级湖内水质变化过程;在调水期,假设南四湖上级湖各入湖河流节制闸正常或非正常打开,有较差水质的地表河流径流入湖,设定调水期前30天分别有50m3/s、100m3/s及200m3/s的入湖河流流量,水质分为IV类水和V类水,模拟湖内水质变化过程,探究对调水水质的影响。本次情景方案模拟选择衍生变量总氮TN和总磷TP作为污染物指标。(3)根据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归纳总结南四湖上级湖水质变化规律如下:1)在非调水期,入湖河流水质恒定的情况下,湖内污染物浓度先上升后下降,在7~8月间湖内水质较差,丰水年入湖河流流量最多,携带进入湖内的污染物质也最多,水质较差,平水年次之,枯水年湖内水质最好;2)在调水期如有河流径流入湖情况,湖内整体水质情况呈逐渐变好,前期入湖河流流量越大,进入湖内污染物质越多,湖内水质越差,前3个月梁济运河出口断面水质较差,后期随着进入湖内的污染物质降解扩散完全,不同入湖河流流量下湖内和梁济运河出口断面污染物浓度相差不大;3)入湖河流流量一定的情况下,入湖河流水质越差,湖内自净所需的时间就越长,湖内水质也就越差;4)入湖河流水质恒定的情况下,入湖河流流量越大,进入湖内的污染物就越多,湖内水质就越差,自净所需时间就越长;5)调水期如有河流径流入湖情况,相比于TN,梁济运河出口断面处TP浓度更易聚集上升,水质不符合Ⅲ类水调水要求的时间更长,并且在入湖河流水质为较差的V类水时,由于TP较难降解,入湖TP量大于湖内自净能力,导致前期湖内水质逐渐变差,假设30天后不再有入湖河流流量后,随着湖内自净,湖内水质逐渐好转;6)湖岸边和湖内地形较高处水流速度较慢,污染物质容易在此聚集而浓度上升,难以降解扩散,需要重点治理。(4)根据南四湖上级湖水质变化规律,提出相应治理建议,为南四湖上级湖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梁春玲[9](2010)在《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服务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四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调蓄枢纽之一,在维护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因素,南四湖湿地淤积和水体污染十分严重,过度开发利用湿地资源使得生态系统结构受损,湖泊湿地生态功能退化,湿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降低。本文系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四湖湿地生态环境退化及驱动机理与调控研究”(Y2008E13)和南四湖水专项子课题“南四湖流域输水水质保障综合控制方案研究”资助下完成的部分成果。本研究采用宏观遥感调查与微观控制点采样方法相结合、生态系统客观存在和人类需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服务价值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ERDAS9.0、ArcGis9.0等为主要工作平台,利用卫星遥感数据(2006年的SPOT影像数据进行现状分析,1983年、1997年和2004年的TM影像数据进行变化分析)对南四湖湿地现状和历史时期的景观类型、景观空间结构的完整性及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72006年,南四湖自然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人工湿地面积增加,非湿地类型面积增加,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化。自然湿地(湖泊及自然水面、河流、芦苇、荷田)面积由1987年的1176.31km2下降到2006年的693.34km2;斑块数目(PN)由1987年的2917个增加到2006年的3047个;斑块密度(PD)由1987年的1.08增大到2006年的1.21个/km2;平均斑块面积(AREAMN)由1987年的0.94 km2减小到2006年的0.83 km2;周长-面积分维数减少;蔓延度指数减少;多样性指数增加;均匀度指数增加。(2)对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采用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由于湖泊本身为浅碟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很大,加之湖泊淤积和污染严重,使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19832006年南四湖湿地的年生物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减少36.49t。其中水生维管束植物生物量下降最快,由1983年的304.63×104t下降到2006年的178.93×104t。鱼类生物量在19831997年是持续减少的,2004年较之前开始回升,2006年已经超过了1983年,这主要是由于2002年大旱之后进入2003、2004进入丰水期,水位回升,当地管理部门分批次投放了大量鱼苗,人为干预使鱼类资源增加。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在19832004年是持续减少的,2006年较2004年有所回升,但仍低于1997、1987、1983年水平。南四湖生物量的这种变化,反映了人类的围垦、养殖等活动对湿地影响由湖泊外围向湖心弱化,对外围湿地的影响最大。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也导致其物质生产、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净化水质、大气调节和营养循环等功能不同程度受损。(3)采用H.T.Odum建立的能值理论与方法分析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特征。南四湖湿地的投入(包括阳光、风及雨水)量太阳能值为1.11×1021sej,产出量太阳能值为1.73×1020sej,初级生产力为1.61×1020sej,不可再生能源或资源(包括底泥和水体)为1.03×1021sej,同时,南四湖在水生维管束植物、以及鱼类产出方面生态效益价值显着。从能值投资率0.0009、净能值产出率165.23、环境负载率14.22等指标来看,南四湖湿地能值投资率低,净能值产出率高,环境负载率高,说明南四湖湿地对经济的贡献很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环境依赖性强。(4)在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基础服务和社会服务,相应价值为:基础价值(物质价值、过程价值、存在价值)和社会价值(美学价值、文化科研价值)。通过有效的价值分类,应用价值量评价方法评估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1983年、1987年、1997年、2004年、2006年的服务价值,包括市场价格法、费用支出法、影子工程法、生产力变化法、人力资本法、生产函数法、生态价值法等。结果表明,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多年平均的服务价值为1026.17×107$。总服务价值在研究时段内呈现波动变化,由1983年的1018.51×107$增加到1987年的1116.09×107$,之后下降到2004年的1001.00×107$,2006年上升到1028.91×107$,但是总服务价值整体趋向减少,平均每年减少9.43×107$。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趋向减少,说明在研究时段内该系统是不断退化的。从价值构成看,过程价值比重最大,占到总价值的71.65%;其次是物质价值,约为17.72%;存在价值和社会价值最低,仅占总服务价值的5.29%和5.34%。该构成说明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过程对当地社会经济贡献最大,其次是物质功能,而对其存在价值和社会价值认识尚不足。(5)针对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服务价值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驱动力,除区域降水量变化大、水文水资源状不稳定,湖泊本身为浅碟形、调蓄能力较低,以及生物腐烂淤高之外,人类活动对南四湖湿地的负向干扰是其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原因。调水、围垦、养殖、流域水体污染是人类干扰的主要方式。其根源在于人口变化、贫困、市场失灵、经济政策与结构和发展模式及偏好等五个方面。采取合理配置水资源、污染控制、湿地生态修复等措施,制定合理的政策与制度、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等可望有效调控人类活动对南四湖生态系统的影响,使湿地生态系统状况根本好转。综合上述研究,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南四湖湿地的自然环境变化剧烈,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影响南四湖湿地的影响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南四湖湿地范围萎缩,景观趋向破碎化,其生态系统的结构受损,功能相应变化,服务价值不稳定并呈现出下降趋势,表明南四湖湿地的整体生态和环境在不断退化。2003年成立自然保护区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使得南四湖保护和治理力度加大,湿地生态环境开始好转。但是,由于湖泊自身反馈需要较长时间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惯性,南四湖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程度得到控制,但尚未根本好转。采取合理配置水资源、污染控制、湿地生态修复等措施,制定合理的政策与制度、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等可望恢复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证其生态服务的稳定和提高,从而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福利。对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服务价值的研究,丰富了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的内容,为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
杜远达[10](2015)在《南四湖流域典型人工湿地植物资源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四湖流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及调蓄湖区,为了保障调水水质及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山东省采用“治,用,保”并进的战略围绕南四湖流域水质的核心问题开展了大规模治理行动,并取得显着的效果,其中“保”就是生态修复和保护,通过流域内生态环境系统的恢复重建,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水质净化服务功能,治理过程中以湖滨带规模化退耕还湿及河口人工湿地建设作为核心内容。实践证明,恢复重建后的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在减少流域面源污染、水质的改善以及突发污染缓冲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流域治污取得显着成果的同时,南四湖人工湿地规模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由于湿地植物的管理滞后等原因造成的人工湿地植物收割不及时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其次,规模化湿地修复重建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生态补偿资金缺口。高附加值的湿地植物资源化开发利用技术是推进人工湿地可持续运行及流域生态恢复重建的关键支撑技术。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针对南四湖流域人工湿地植物特点对其进行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从而实现以利用促进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论文提出了基于活性植物天然产物的人工湿地植物资源化思路。天然产物一直以来都是药物研发的重要来源,目前超过50%的抗肿瘤药物是来源自天然产物或是经由天然产物结构修饰的半合成产物。由于植物体内活性天然产物较低的含量,天然产物的规模化利用需要大量的植物生物量,这成为制约天然产物产业化的主要障碍,而人工湿地中大量的植物资源为进行基于活性天然产物的植物资源化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研究中对南四湖流域湿地植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调查中发现高等维管植物共计128种,属于47科,117属。基于植物资源调查结果及流域植物资源化开发现状,选择四种在南四湖流域广泛分布的人工湿地优势植物种: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 (Gmel.) O. Kuntze)、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莲(Nelumbo nuciferaGaertn)、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进行研究。植物材料采集后,首先提取得到植物总次生代谢产物,然后通过评价其对肿瘤细胞抑制活性初步筛选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湿地植物。实验结果表明菹草,荇菜,莲的总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肿瘤抑制活性。实验中还重点对南四湖流域恶性入侵植物空心莲子的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分别采集空心莲子草早春幼苗及夏季成熟植株进行次生代谢产物提取,液相分析结果显示空心莲子草幼苗具有含量及种类更丰富的代谢产物组分,但实验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幼苗提取物及成熟植株提取物对多种人肿瘤细胞均无抑制作用。根据活性筛选结果,进一步对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的荇菜及菹草进行活性成份筛选。荇菜次生代谢产物提取后,按极性分段,并评价不同极性部位对PC3及U2OS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荇菜提取物低极性部分具有相对显着的肿瘤抑制活性,采用硅胶柱层析色谱及葡聚糖凝胶色谱技术对其活性部位主要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LC-Q-TOF-MS/MS技术鉴定ephedrine, ephedradine C,4-hydroxycoumarine, Delta-1-dehydrotanshinone为其主要组分。该结果为南四湖流域荇菜的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基础科学证据。菹草总次生代谢产物被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三种溶剂依次萃取后,以人类卵巢癌肿瘤细胞ES-2和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为实验对象,评价三部分提取物的肿瘤抑制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菹草乙酸乙酯部分提取物具有比较高的肿瘤抑制活性,MDA-MB-231肿瘤细胞对其更为敏感。细胞形态观察发现菹草乙酸乙酯提取物能够影响MDA-MB-231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研究中进一步评价该部分提取物对MDA-MB-231肿瘤细胞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及细胞增殖抑制机制,细胞周期实验结果表明该活性部位可以导致细胞周期进程位于S期与G2期过渡段的停滞,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在中低浓度下促进细胞凋亡,高浓度下可导致细胞坏死。此外细胞划痕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部分提取物能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迁移活性。综上所述,可以确定菹草乙酸乙酯提取物是菹草的活性部位,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通过MCI柱色谱、中压分离系统、葡聚糖凝胶、制备液相等手段从该活性部分中分离到六个单体化合物。研究中分离到菹草中两个含量较高的次生代谢产物成份,鉴定为两个黄酮类黄酮苷化合物luteolin-3’-O-β-D-glucpyranoside (LU3’O-GP)和flavone-6-C-β-D-glucopyranoside (FL6C-GP)。评价了两种化合物对ES-2肿瘤细胞增殖,形态特征,细胞周期进程,细胞凋亡以及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作用,实验结果显示LU3’O-GP对ES-2肿瘤细胞的增殖,形态特征,迁移,侵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FL6C-GP对ES-2细胞则无明显的相应抑制作用。LU3’O-GP是实验中分离纯化获得的南四湖流域菹草含量最高的次生代谢组分,研究中发现了该化合物对ES-2肿瘤细胞显着的迁移及侵袭抑制活性,揭示了其在医药健康领域潜在的利用价值,同时进一步证明了本研究提出的南四湖流域基于高附加值天然产物筛选的人工湿地植物资源化思路的可行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对南四湖流域人工湿地植物资源化进行研究,通过初步筛选后对两种典型人工湿地植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从多个方面对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对植物代谢产物活性成份进行了分离纯化,并探讨了其抗肿瘤活性机制。本研究为南四湖流域湿地植物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初步探讨并证明了该利用途径的可行性。
二、山东南四湖蒸发实验站建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南四湖蒸发实验站建成(论文提纲范文)
(2)发展中地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以南四湖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发达国家的流域污染治理进展 |
1.2.1 发达国家流域治污经验 |
1.2.2 TMDL模式简介 |
1.3 发展中地区解决流域污染问题面临的挑战 |
1.3.1 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新增压力大 |
1.3.2 污染物排放强度高 |
1.4 南四湖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案例 |
1.4.1 流域背景 |
1.4.2 流域治污过程与成效 |
1.4.3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研究思路和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路线 |
第三章 发展中地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构建研究 |
3.1 发展中地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策略 |
3.2 发展中地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TRR) |
3.2.1 TRR模式的概念模型 |
3.2.2 TRR模式的内涵 |
3.2.3 TRR模式与TMDL模式的比较 |
3.2.4 TRR模式的应用步骤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TRR模式的流域性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 |
4.1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编制思路研究 |
4.1.1 国内外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基础 |
4.1.2 发展中地区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总体编制思路 |
4.1.3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编制原则 |
4.1.4 发展中地区水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 |
4.2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编制推进策略研究 |
4.2.1 行业排放标准建设阶段 |
4.2.2 行业标准向流域标准的过渡阶段 |
4.2.3 流域综合排放标准建设阶段 |
4.3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编制方法研究 |
4.3.1 流域水污染控制的基础条件分析 |
4.3.2 模型及模型参数的确定 |
4.3.3 控制区划分与模式水质衔接研究 |
4.3.4 TRR模式流域性标准编制方法应用 |
4.3.5 TRR模式与TMDL模式环境增容与总量减排能力对比 |
4.4 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实施效果评估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TRR模式的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研究 |
5.1 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边界条件识别 |
5.2 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边界条件统筹理论方法 |
5.2.1 区域内再生水生产分析 |
5.2.2 区域内再生水需求分析 |
5.2.3 区域内再生水调蓄容量分析 |
5.2.4 区域内水文条件分析 |
5.2.5 区域内下游人工湿地对再生水接纳能力分析 |
5.2.6 边界条件统筹分析 |
5.3 TRR模式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边界条件统筹理论方法应用 |
5.4 南四湖流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水污染物总量减排效果评估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TRR模式的流域环境承载力提升方法研究 |
6.1 TRR模式中的规模化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 |
6.2 规模化人工湿地的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削减计算模型 |
6.3 南四湖流域湿地调研及目标污染物削减量计算 |
6.4 南四湖流域TRR模式总量控制效果评估 |
6.5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TRR模式的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实证研究 |
7.1 研究概况 |
7.2 TRR流域治污模式设计 |
7.3 TRR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实施效果评估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及水质综合改善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1.1.1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进展 |
1.1.2 流域水环境管理研究进展 |
1.1.3 该领域研究存在问题 |
1.1.4 南四湖流域水环境研究状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概况 |
1.2.2 南四湖对输水水质保障的作用 |
1.3 研究范围及时段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时段 |
1.4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南四湖流域概况 |
2.1 南四湖环境特征 |
2.2 流域自然环境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水系 |
2.2.3 气候 |
2.2.4 水资源 |
2.3 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
2.3.1 行政区划 |
2.3.2 人口 |
2.3.3 城市化进程 |
2.3.4 经济 |
2.3.5 居民生活 |
第三章 南四湖流域水环境承载状况评价及瓶颈问题识别 |
3.1 南四湖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
3.2 流域水环境容量计算与分配 |
3.2.1 水环境容量表达方法 |
3.2.2 可利用水环境容量计算规定 |
3.2.3 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 |
3.2.4 南四湖流域水环境容量分配 |
3.3 流域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
3.3.1 流域三次产业结构调查与评价 |
3.3.2 工业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
3.3.3 集中污水处理厂调查与评价 |
3.3.4 城镇生活源调查与评价 |
3.3.5 农业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
3.3.6 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总量核定 |
3.4 流域水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 |
3.4.1 主要入出湖河流水质特征及变化趋势 |
3.4.2 湖区水质特征及变化趋势 |
3.4.3 南四湖营养化调查与评价 |
3.5 流域治污能力调查与评价 |
3.5.1 工业污染治理和再生水循环利用能力评价 |
3.5.2 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循环利用能力评价 |
3.5.3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及废弃物综合利用能力评价 |
3.6 流域水环境承载状况评价 |
3.6.1 水环境功能区承载状况评价方法 |
3.6.2 子流域水环境承压度计算 |
3.6.3 流域水环境承压度计算 |
3.7 流域水环境瓶颈问题识别 |
3.8 小结 |
第四章 南四湖流域治污总体思路与模式创立 |
4.1 流域治污总体思路 |
4.1.1 以子流域尺度作为治污基本单元且与行政区划相协调 |
4.1.2 流域治污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向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4.1.3 建立全面、全过程控源的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体系 |
4.1.4 流域治污从仅靠总量减排转变为总量减排与环境增容两手并举 |
4.1.5 流域水环境保护逐渐从水质管理过渡到水生态系统健康管理 |
4.1.6 建立完善的水环境安全防控体系 |
4.2 “治用保”流域治污模式 |
4.2.1 与国外流域治污背景的比较 |
4.2.2 “治用保”的概念与内涵 |
4.2.3 “治用保”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减排机制 |
4.2.4 “治用保”流域水环境容量提升机制 |
4.2.5 “治用保”流域水质目标衔接机制 |
4.2.6 “治用保”流域水质目标逼近机制 |
4.2.7 “治用保”流域治污模式跨越 Kuznets 环境经济学壁垒 |
第五章 南四湖流域总量减排和环境增容方案 |
5.1 流域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
5.1.1 环境优先的第一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
5.1.2 可持续发展优先的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
5.1.3 经济优先的第三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
5.2 流域污染源末端治理和中水回用工程减排方案 |
5.2.1 工业污染源深度治理和再生水循环利用方案 |
5.2.2 城镇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方案 |
5.2.3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与废弃物综合利用方案 |
5.2.4 净化污水/中水人工湿地工程方案 |
5.3 再生水调蓄库塘和再生水调蓄河道工程减排与环境增容方案 |
5.4 湖滨带及入湖河口负荷削减和环境增容方案 |
5.4.1 湖滨带规模化退耕还湿和湿地生态修复方案 |
5.4.2 净化河水人工湿地工程方案 |
5.5 湖泊及输水干线负荷削减和环境增容方案 |
5.6 方案应用 |
5.7 小结 |
第六章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方案实施成效评估 |
6.1 流域水环境容量提升评估 |
6.2 流域水环境压力减缓评估 |
6.2.1 流域产业结构优化效果评估 |
6.2.2 流域水资源降耗效果评估 |
6.2.3 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减排效果评估 |
6.2.4 流域废水及水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效果评估 |
6.3 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评估 |
6.3.1 流域水质改善效果评估 |
6.3.2 湖区水质改善效果评估 |
6.3.3 南四湖水生态修复效果评估 |
6.4 流域水环境调控能力提升评估 |
6.4.1 工业污染治理和再生水循环利用能力提升评估 |
6.4.2 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能力提升评估 |
6.4.3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和废物综合利用能力提升评估 |
6.4.4 净化污/中水人工湿地总量减排能力评估 |
6.4.5 再生水截蓄导用总量减排和环境增容能力提升评估 |
6.4.6 净化河水人工湿地提升环境承载能力评估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流域仍面临的水环境问题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两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在南四湖食物链中的分布和生物积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持久性污染物的定义和国际公约 |
1.2 持久性污染物的基本特性 |
1.2.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征性质 |
1.2.2 所研究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基本性质 |
1.3 持久性污染物的预处理技术 |
1.3.1 溶剂萃取(SE) |
1.3.2 固相萃取(SPE)和固相微萃取(SPEM) |
1.3.3 超临界萃取(SFE) |
1.3.4 微波萃取(MAE) |
1.3.5 加速溶剂萃取(ASE) |
1.3.6 环境样品中相关净化技术 |
1.4 持久性污染物的存在环境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水环境中的持久性污染物 |
1.4.2 大气环境中的持久性污染物 |
1.4.3 土壤环境中的持久性污染物 |
1.4.4 生物体内的持久性污染物 |
1.4.5 人体内的持久性污染物 |
1.5 我国持久性污染物的污染现状 |
1.6 水体生态系统重金属的相关研究 |
1.7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7.1 本研究的立体依据和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环境概况和分析方法 |
2.1 南四湖区域环境概况 |
2.1.1 南四湖湖区概况 |
2.1.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概况 |
2.1.3 水系概况 |
2.1.4 社会经济概况 |
2.1.5 水生生物概况 |
2.2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
2.2.1 采样点设置和采样时间 |
2.2.2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
2.3 试验部分 |
2.3.1 试验试剂和仪器 |
2.3.2 水样中POPs和重金属的提取 |
2.3.3 沉积物中POPs和重金属的提取 |
2.3.4 生物样品中POPs和重金属的提取 |
2.3.5 样品的仪器分析条件 |
2.3.6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
第三章 有机氯农药在南四湖食物链中分布和积累 |
3.1 引言 |
3.2 有机氯农药在水、表层沉积物、水生植物和动物中的分布特征 |
3.2.1 有机氯农药在水中的分布特征 |
3.2.2 有机氯农药在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 |
3.2.3 有机氯农药在水生植物中的分布特征 |
3.2.4 有机氯农药在动物中的分布特征 |
3.3 南四湖水、表层沉积物和生物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组成特征 |
3.4 表层沉积物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来源分析 |
3.5 表层沉积物特性与OCPs含量的关系 |
3.5.1 表层沉积物特性参数的测定 |
3.5.2 表层沉积物特性参数对OCPs含量的影响 |
3.6 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显着性检验 |
3.7 食物链中有机氯农药的积累研究 |
3.7.1 南四湖食物链中有机氯农药的积累规律 |
3.7.2 食物链中有机氯农药的积累的影响因素 |
3.8 南四湖水、表层沉积物、动物中有机氯农药的风险评价 |
3.8.1 南四湖水中有机氯农药的风险评价 |
3.8.2 南四湖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风险评价 |
3.8.3 南四湖生物中有机氯农药的风险评价 |
3.9 小结 |
第四章 多环芳烃在南四湖食物链中分布和积累 |
4.1 引言 |
4.2 多环芳烃在水,表层沉积物,水生植物和动物中的分布特征 |
4.2.1 多环芳烃在水中的分布特征 |
4.2.2 多环芳烃在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 |
4.2.3 多环芳烃在水生植物中的分布特征 |
4.2.4 多环芳烃在水生动物中的分布特征 |
4.3 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分析 |
4.4 水、表层沉积物、水生生物中多环芳烃的组成特征 |
4.5 水生生物中多环芳烃的生物积累 |
4.5.1 水生生物中多环芳烃的生物积累 |
4.5.2 多环芳烃的生物积累和脂肪含量的关系 |
4.5.3 多环芳烃的生物积累和辛醇水分布系数的关系 |
4.6 南四湖水、表层沉积物、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评价 |
4.6.1 南四湖水中的生态风险评价 |
4.6.2 南四湖表层沉积物中的生态风险评价 |
4.6.3 南四湖水生生物中生态风险评价 |
4.7 结论 |
第五章 重金属在南四湖食物链中的分布与生物积累 |
5.1 引言 |
5.2 重金属在南四湖水、表层沉积物、水生植物和动物中的分布特征 |
5.2.1 南四湖水样中重金属的浓度分布 |
5.2.2 南四湖水样中重金属的浓度分布 |
5.2.3 南四湖水生植物中重金属的浓度分布 |
5.2.4 南四湖水生动物中重金属的浓度分布 |
5.3 运用因子分析来确定污染物来源 |
5.4 南四湖水、表层沉积物、水生植物和动物中重金属的相互关系 |
5.5 南四湖上级湖和下级湖所有样品中重金属的含量比较 |
5.6 水生生物中重金属的生物积累 |
5.7 风险评价 |
5.7.1 南四湖水中重金属的风险评价 |
5.7.2 南四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风险评价 |
5.7.3 南四湖水生生物中重金属的风险评价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南水北调改善南四湖水流水质特性及湖滨带控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山东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
1.1.2 调水对水生态影响的科学问题 |
1.2 国内外调水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流域调水工程 |
1.2.2 国内调水工程及其研究 |
1.2.3 跨流域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
1.3 生态环境需水理论 |
1.3.1 水因子的生态机理 |
1.3.2 几个基本概念 |
1.3.3 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理论 |
1.4 跨流域调水理论 |
1.4.1 水资源承载能力 |
1.4.2 调水理论 |
1.5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南四湖生态特性 |
2.1 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
2.2 南四湖流域概况 |
2.2.1 南四湖在南水北调东线调水中的地位 |
2.2.2 南四湖流域特性 |
2.2.3 南四湖几何特性 |
2.3 南四湖流域污染现状 |
2.4 南四湖水生动植物特性 |
2.4.1 南四湖水生植物特性 |
2.4.2 南四湖水生动物特性 |
2.5 调水前后南四湖生态特性变化 |
2.5.1 调水前南四湖生态特性 |
2.5.2 调水后南四湖生态特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入湖水体改善南四湖水流水质特性研究 |
3.1 研究思路 |
3.2 南四湖二维水流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
3.2.1 南四湖生态和环境特性 |
3.2.2 模型描述 |
3.2.3 模型参数率定 |
3.2.4 模型验证和参数选取分析 |
3.2.5 流场预测成果比较 |
3.2.6 结论 |
3.3 南四湖二维水质浓度场数值模拟分析 |
3.3.1 建立数学模型 |
3.3.2 研究思路和水力计算条件与浓度计算参数 |
3.3.3 浓度场数值模拟计算及成果分析 |
3.3.4 结论 |
3.4 南四湖水质模型评价 |
3.4.1 南四湖生态环境主要响应因子 |
3.4.2 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入湖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 |
4.1 南四湖入湖污染物控制技术 |
4.2 南四湖人工湿地处理型式选择 |
4.3 人工湿地减污原理 |
4.3.1 人工湿地中各种因子及其作用 |
4.3.2 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机理 |
4.4 南四湖人工湿地试验系统设计 |
4.5 湿地底泥中污染物沉积与释放机理 |
4.6 试验数据及其结果分析 |
4.6.1 试验环境 |
4.6.2 COD的去除 |
4.6.3 BOD_5的去除 |
5.6.4 总磷(TP)的去除 |
4.6.5 总氮(TN)的去除 |
4.7 南四湖人工湿地控污面积计算 |
4.7.1 人工湿地控污面积估算 |
4.7.2 人工湿地布置原则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四湖湖滨带水质安全防控措施研究 |
5.1 南四湖入湖污染物构成及缘由 |
5.1.1 入湖主要污染物构成分析 |
5.1.2 缘由分析 |
5.2 湖滨带入湖污染物整治措施 |
5.2.1 农业面污染源控制措施 |
5.2.2 湖滨和湖面区域面源污染控制 |
5.2.3 截污导流工程及污水资源化措施 |
5.2.4 入湖口及湖滨带生态工程建设 |
5.3 水质安全控制流程及目标可达性分析 |
5.3.1 水质安全控制流程 |
5.3.2 水质目标可达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及参考资料】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承担研究课题】 |
(8)MIKE21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在南四湖上级湖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水动力数值模型研究进展 |
1.2.2 水质数值模型研究进展 |
1.2.3 南四湖流域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常用数值模拟软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流域概况 |
2.2 河流水系 |
2.3 水文气象 |
2.3.1 温度 |
2.3.2 降水 |
2.3.3 蒸发 |
2.3.4 风情 |
2.3.5 径流量 |
2.4 流域污染分析 |
第三章 南四湖上级湖水动力模拟 |
3.1 MIKE21水动力模块简介 |
3.1.1 控制方程 |
3.1.2 数值解法 |
3.2 构建南四湖上级湖水动力模型 |
3.2.1 网格剖分 |
3.2.2 边界条件 |
3.2.3 影响参数 |
3.2.4 初始条件 |
3.3 上级湖水动力模型验证 |
3.3.1 辛店站模拟结果验证 |
3.3.2 南阳站模拟结果验证 |
3.3.3 马口站模拟结果验证 |
第四章 基于对流扩散模块的南四湖上级湖水质模拟 |
4.1 MIKE21对流扩散模块简介 |
4.2 构建南四湖上级湖对流扩散模型 |
4.2.1 污染物质指标 |
4.2.2 水平扩散系数 |
4.2.3 降解系数 |
4.2.4 初始条件 |
4.2.5 边界条件 |
4.3 南四湖上级湖对流扩散模型验证 |
4.3.1 NH_3-N模拟结果验证 |
4.3.2 TP模拟结果验证 |
第五章 基于ECO Lab模块的南四湖上级湖水质模拟 |
5.1 MIKE21 ECO Lab水质模块简介 |
5.1.1 ECO Lab水质模块积分方法 |
5.1.2 ECO Lab水质模块核心特点及运算原理 |
5.1.3 ECO Lab水质模块的构成部分 |
5.1.4 ECO Lab水质模块状态变量的微分方程组 |
5.2 构建南四湖上级湖ECO Lab模型 |
5.2.1 状态变量主要过程 |
5.2.2 状态变量过程参数 |
5.2.3 模拟条件 |
5.3 南四湖上级湖ECO Lab水质模型验证 |
5.3.1 TN模拟结果验证 |
5.3.2 TP模拟结果验证 |
5.4 ECO Lab水质模型与对流扩散模型对比 |
第六章 南四湖上级湖情景方案模拟 |
6.1 模拟方案设定 |
6.2 南四湖上级湖非调水期模拟 |
6.2.1 入湖河流径流量计算 |
6.2.2 入湖河流水质为Ⅲ类水模拟 |
6.2.3 入湖河流水质为Ⅳ类水模拟 |
6.2.4 入湖河流水质为Ⅴ类水模拟 |
6.2.5 非调水期模拟结果分析总结 |
6.3 南四湖上级湖调水期模拟 |
6.3.1 入湖河流水质为Ⅲ类水模拟 |
6.3.2 入湖河流水质为Ⅳ类水模拟 |
6.3.3 入湖河流水质为Ⅴ类水模拟 |
6.3.4 调水期模拟结果分析总结 |
6.4 南四湖上级湖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分析总结 |
6.5 南四湖上级湖流域污染治理建议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服务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湿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 |
1.1.2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研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2 南四湖湿地概况 |
2.1 南四湖湿地区域特征 |
2.2 南四湖湿地形成和演变 |
3 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
3.1 南四湖湿地遥感信息提取方法 |
3.2 南四湖湿地景观空间结构变化 |
3.2.1 现状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
3.2.2 历史景观空间结构变化 |
3.3 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3.3.1 现状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3.3.2 历史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3.4 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结果分析 |
4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分析 |
4.1 南四湖湿地非生物组分结构特征 |
4.1.1 南四湖湿地气候环境 |
4.1.2 南四湖湿地水文与水环境 |
4.1.3 南四湖湿地淤积状况 |
4.1.4 非生物组分结构特征 |
4.2 南四湖湿地生物组分结构特征 |
4.2.1 南四湖湿地植被 |
4.2.2 南四湖湿地水生动物 |
4.2.3 南四湖湿地微生物 |
4.2.4 生物组分结构特征 |
4.3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 |
4.3.1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功能 |
4.3.2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的过程功能 |
4.3.3 南四湖湿地属性功能 |
4.4 小结 |
5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5.1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
5.1.1 生态系统能值分析方法与步骤 |
5.1.2 南四湖湿地能量系统 |
5.1.3 南四湖湿地能值分析计算 |
5.1.4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能值图绘制 |
5.1.5 结果分析 |
5.2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研究 |
5.3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计算方法 |
5.4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物质价值估算 |
5.4.1 水资源价值估算 |
5.4.2 航运价值 |
5.4.3 湖床砂矿价值 |
5.4.4 生物资源价值估算 |
5.4.5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物质价值估算结果 |
5.5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过程价值估算 |
5.5.1 南四湖湿地涵养水源价值 |
5.5.2 南四湖湿地调蓄洪水价值 |
5.5.3 南四湖湿地净化水质价值 |
5.5.4 南四湖湿地大气调价价值 |
5.5.5 南四湖湿地营养循环价值 |
5.5.6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过程价值估算结果 |
5.6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存在价值估算 |
5.6.1 南四湖湿地栖息地价值 |
5.6.2 生物多样性价值 |
5.6.3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存在价值估算结果 |
5.7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估算 |
5.7.1 南四湖湿地美学(旅游)价值 |
5.7.2 南四湖湿地文化科研价值 |
5.7.3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估算结果 |
5.8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结果分析 |
5.9 小结 |
6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
6.1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变化趋势分析 |
6.2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6.2.1 自然因素 |
6.2.2 人类活动 |
6.3 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社会经济根源分析 |
6.4 如何有效调控人类活动对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
6.4.1 水资源合理配置 |
6.4.2 水环境治理 |
6.4.3 开展湖泊湿地生态修复 |
6.4.4 市场机制、制度和政策 |
6.5 小结 |
7 结语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问题与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南四湖流域典型人工湿地植物资源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湿地 |
1.2.2 湿地修复重建 |
1.2.3 人工湿地 |
1.3 湿地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
1.3.1 人工湿地植物 |
1.3.2 南四湖湿地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
1.4 植物活性天然产物资源 |
1.4.1 天然产物研究概述 |
1.4.2 植物天然产物资源种类 |
1.4.3 植物天然产物抗癌研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
2.1 南四湖流域及新薛河人工湿地概况 |
2.2 调查地点及方法 |
第三章 人工湿地优势种植物资源抗肿瘤活性筛选 |
3.1 植物材料准备 |
3.2 实验仪器材料及方法 |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2.2 植物总次生代谢产物提取 |
3.2.3 植物提取物抗肿瘤活性实验 |
3.2.4 空心莲子草提取物高效液相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湿地植物提取物对肿瘤细胞PC3的抑制作用 |
3.3.2 湿地植物提取物对肿瘤细胞U2OS的抑制作用 |
3.3.3 空心莲子草幼苗提取物补充肿瘤活性实验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湿地植物荇菜抗癌活性筛选 |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实验仪器及试剂药品 |
4.1.3 荇菜次生代谢产物提取及分离 |
4.1.4 荇菜提取物高效液相分析 |
4.1.5 荇菜提取物肿瘤细胞抑制活性实验 |
4.1.6 荇菜提取物活性部分成份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2.1 荇菜提取物液相分析结果 |
4.2.2 荇菜提取物肿瘤细胞抑制活性评价 |
4.2.3 荇菜提取物活性部分成份分析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湿地植物菹草的抗肿瘤活性筛选 |
5.1 研究方法 |
5.1.1 植物材料准备 |
5.1.2 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
5.1.3 菹草次生代谢产物提取分离及鉴定 |
5.1.4 肿瘤细胞培养 |
5.1.5 菹草提取物对肿瘤细胞抑制活性评价实验 |
5.1.6 菹草提取物对肿瘤细胞形态影响 |
5.1.7 菹草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 |
5.1.8 菹草提取物肿瘤细胞凋亡实验 |
5.1.9 菹草提取物对L929细胞迁移运动的影响 |
5.2 实验结果 |
5.2.1 菹草EtOAc提取物对ES-2,MDA-MB-231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
5.2.2 菹草EtOAc提取物改变MDA-MB-231肿瘤细胞形态 |
5.2.3 菹草EtOAc提取物阻滞MDA-MB-231肿瘤细胞细胞周期进程 |
5.2.4 菹草EtOAc提取物诱导MDA-MB-231凋亡及坏死 |
5.2.5 菹草提取物对L92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菹草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肿瘤活性研究 |
6.1 实验方法及材料 |
6.1.1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
6.1.2 细胞增殖抑制测试 |
6.1.3 细胞形态观测 |
6.1.4 细胞周期分析实验 |
6.1.5 细胞凋亡分析实验 |
6.1.6 细胞迁移实验 |
6.1.7 细胞侵袭实验 |
6.1.8 细胞总RNA提取及RT-PCR实验 |
6.1.9 细胞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实验 |
6.2 实验结果 |
6.2.1 菹草黄酮苷LU3'O-GP对ES-2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
6.2.2 菹草黄酮苷LU3'O-GP对ES-2肿瘤细胞形态的影响 |
6.2.3 菹草黄酮苷LU3'O-GP对ES-2肿瘤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
6.2.4 菹草黄酮苷LU3'O-GP对ES-2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
6.2.5 菹草黄酮苷LU3'O-GP对ES-2肿瘤细胞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中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件 |
四、山东南四湖蒸发实验站建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四湖水面蒸发量分析计算[J]. 柯鸿水,戴珍丽. 水文, 1995(04)
- [2]发展中地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以南四湖流域为例[D]. 范金林. 山东大学, 2014(10)
- [3]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及水质综合改善方案研究[D]. 倪晓.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 [4]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5]两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在南四湖食物链中的分布和生物积累[D]. 张桂斋. 山东大学, 2014(10)
- [6]南水北调改善南四湖水流水质特性及湖滨带控污技术研究[D]. 罗辉. 河海大学, 2006(08)
- [7]山东南四湖水面蒸发实验研究[J]. 洪嘉琏,傅国斌,郭早男,杜占德,朱伟. 地理研究, 1996(03)
- [8]MIKE21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在南四湖上级湖的应用[D]. 宫雪亮. 山东大学, 2019(09)
- [9]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服务价值研究[D]. 梁春玲. 山东师范大学, 2010(12)
- [10]南四湖流域典型人工湿地植物资源化研究[D]. 杜远达. 山东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