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浅谈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一、简论科学社会主义观的主要内容(论文文献综述)

陆阳[1](2019)在《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是五四时期总司令、当时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与早期主要领导人。陈独秀领导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也成就了陈独秀。整个五四时期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期,他的哲学思想深刻触发了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觉悟,深刻影响了整个时代,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是中国近代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重要篇章。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是他思考和实践的理论基础,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展开分析,剖析其主要内容、社会影响、价值意义以及历史局限,进而通过陈独秀这一五四核心人物的哲学思想,探寻五四时代具有鲜明时代特点,而又超越时空具有普遍意义的五四精神。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概念界定、研究现状、创新点、重难点以及存在不足。第二章纵论陈独秀辉煌而复杂的一生。清末民初,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内忧外患形势严峻,陈独秀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登上历史舞台。他的一生经历了几重身份的转变,从秀才到乱党,从报人到五四运动总司令,从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到托派领袖,最后回归成为爱国的民主主义者。尽管身份角色不断转换,他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爱国热忱,如何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危局,是他一直思考的核心问题。他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的态度,特别是在五四时期他一直站在时代最前沿,站在中国革命的风口浪尖,提出了一系列变革中国的主张,影响培养了一代青年,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第三章探讨五四前期陈独秀哲学思想。此阶段陈独秀哲学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范畴,是西方近代哲学思潮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潮在中国近代的历史场境中交汇交融的产物,具有鲜明的进化论色彩,总体上表现出强烈的革命性。陈独秀围绕唯物论、发展观、历史观、文化观、人生观等内容阐述了一系列观点。他认为,新陈代谢是宇宙发展根本法则,要在中国实现救亡存续,必须适应社会进化发展的需要,提倡新文化、新文学、新伦理、新道德,抨击守旧复古复辟思潮。陈独秀指出,欲让中国不被世界历史淘汰,必须实现“伦理觉悟”,进行思想文化革命。他将新旧文化、东西文化看成是决然对立的事物,反对调和论,认为要在中国拥立“民主”与“科学”,必须提倡个人独立自主、思想自由、个性解放,批判以儒家三纲五常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陈独秀认为,自周汉以来中国文化崇尚虚文,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在批判佛教文化时,他阐述了对世界物质性的认识,认为原子种性不灭则世界无尽。陈独秀认为,中国社会发展需要靠新青年创造,必须树立新的人生观,实现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他倡导“治本的爱国主义”,强调不能因为爱国而模糊了对袁世凯统治下北洋军阀政府反动性的认识,真正的爱国是“为国家惜名誉、弭乱源、增实力”。第四章探讨五四后期陈独秀哲学思想。此一阶段陈独秀完成了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国际局势的变动、陈独秀的个人经历、社会思潮的影响是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谈政治》一文,标志着他已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此后陈独秀通过撰写文章、发表演讲,大力宣扬阐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劳工专政等学说,批驳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此同时,陈独秀开始在上海领导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党组织。中共成立后,他探索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陈独秀在中共二大前后初步形成了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认识,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陈独秀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的讨论、无政府主义论战、科学与人生观论战,批判戴季陶主义和国家主义观点,就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等内容阐述了一系列观点,在论争中传播宣扬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有独到的理解,强调“实际研究的精神”和“实际活动的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精神,认识到尊重客观事实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尝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第五章探讨了陈独秀哲学思想与五四精神。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吸收了当时世界上最前沿的哲学、科学思潮,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发展需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具有划时代的开拓性、革新性,是五四时代精神的重要反映。受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虽然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内容比较简单粗浅,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有着强烈的革命性和现实性,其中所包含着的“爱国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则是超越时代的。五四已逝,精神永存。

高楠楠[2](201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选择了科学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根本指导思想。考察党的共产主义观,对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民族的复兴而言既是一个有着决定性意义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有着现实性意义的实践问题。共产主义代表着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关于世界近现代人类社会政治走向的一种学说体系的表达。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在继承了以往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中,沿用了已有的概念词语,并赋予其新的含义,从而使共产主义走向科学化。本文所涉及的共产主义除特别说明外,均指科学共产主义。共产主义观就是人们所形成的关于共产主义的整体性、系统性、理论性、抽象性的认识,它同“共产主义理论”、“共产主义学说”、“共产主义思想”、“共产主义认识”等是类似的概念。我们把握“共产主义观”这一概念,关键在于探求“共产主义”的“本”,即共产主义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共产主义观的实质就是回答“什么是共产主义?”或者“怎样实现共产主义”。讨论共产主义观应该分为二个层次:一是对共产主义观的本质或者说内核进行探讨。这一本质应该是贯穿“共产主义观”的过去、现在、未来,它是始终不变的东西,是一个标尺性的存在。这一存在,将“共产主义”同“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等等从根本上区分开来。二是对“共产主义观”的具体方面进行讨论。这个层面的“共产主义观”应在内容上重叠于共产主义的理论、共产主义的学说、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的观念、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等,并依托于对共产主义的理论、学说、理想信念、观念、基本原则、运动等的考察而反映出来。它们有可能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转移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本文的考察手段是通过对现实中特定主体的共产主义实践、已有的共产主义学说、观念、理想信念等等的研究,从而考察特定主体的共产主义观。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观,探讨党对共产主义认识的发展历程。对党的共产主义观的考察,首先要对其进行理论上的溯源,因此需要回到马克思,回到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去,回到科学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这样才能真正的理解科学共产主义的深刻内涵。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后经列宁和斯大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然后,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今天,党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坚持科学的共产主义观到出现失误”阶段,“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共产主义”阶段,“立足于新时代的共产主义”阶段。具体而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到改革开放前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方案进行初步探索的时期,这一时期党的共产主义观可以被概括为“坚持科学的共产主义观到出现失误”,失误则主要表现在这一阶段党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带有浓厚的“理想性”色彩;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重新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共产主义;今天,党立足于新时代进一步深化对共产主义认识和理解,党关于共产主义的观点和看法的总特点就是“新”,是新的历史方位下对于共产主义的新认识,着重表现在党形成了完整的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新思想。当今时代,从世界范围来看,科学共产主义仍具有科学性和价值性,面对国际社会对于共产主义的批评之声,我们可以坚定的回答:当代共产主义仍然是正确的。共产主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和追求,如何认识共产主义,怎样对待共产主义,是新时代共产党人要继续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在新时代,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

王永义[3](2018)在《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以来,就连带产生了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问题、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方式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观问题。在实际中,基于各种原因,存在不同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过,马克思主义有着它确定的本质,需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并在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这就首先需要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准确理解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探索,我们党不断形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观。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观的“渊源理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观的“本源理论”。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观的最新发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如果说有什么问题能够影响国家发展全局和经济政治文化走向,那么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态度,无疑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观察我们党马克思主义观的直接窗口,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部内容的重要入口。这个问题研究好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本质,更好地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不断坚定理论自信、推进理论创新,进而更好指导社会实践。相比研究这一课题的重要意义,反观当前研究现状,二者还是不够对称的。相对于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丰富内容,对它的研究却还比较薄弱。本文力图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某些研究空白和薄弱环节,以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经典作家的言说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阐释等为依据,从理论和历史等方面进行细致考察,分析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解读、总体认识、基本评价,总结他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贡献和思想启示,着力在某些环节和角度上进行理论总结和创新。第一,梳理了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过程论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特别是对学习研究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思想意义和政治意义作了比较全面的说明。第一章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自我认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江泽民和胡锦涛的马克思主义观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和分析。介绍这些内容主要是为了说明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思想背景、理论渊源,说明他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以这些内容为依据和前提的,并不是空穴来风的。论文第二章从三个阶段介绍了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具体形成过程。文章认为,习近平出生于革命家庭,这为他从小感知党的优良作风、汲取党的优秀传统提供了非常好的革命文化氛围。知青时期,是习近平的政治立场基本确立的时期。他在地方工作时期,是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时期。他在中央工作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他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和继续发展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体现了他的马克思主义观更加深刻成熟。第二,概括了习近平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对这一问题,文章分三章作了详细分析,分别是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三章阐发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的认识,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主要部分。关于这三个部分,习近平有关论述是比较丰富和集中的。文章概括了他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其中包括他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中关于学习实践九个主要思想的认识,解析了他对发展政治经济学有关问题的认识,解析了他关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观点。第四章阐释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从科学性、人民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这几个特征是从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从他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讲话中概括而来的,有着比较坚实的立论依据,能够代表他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特点的认识。第五章阐发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认识。其中包括总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科学评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等方面。总体来说,这一章从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基本特征、基本历史等三个方面阐释了习近平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认识。第三,分析了习近平对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对这一问题,文章分三章作了阐释,分别是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六章阐发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认为他一如既往地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推进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原有命题给出了新的解释,赋予了新的内涵,让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待它的态度上更加清晰、明确、坚定。习近平的这些重大论述,鲜明地告诉我们既要有理论定力,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也要有理论创新,在继承前人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第七章阐发了习近平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本观点,并从学习、研究、宣传等三个领域作了详细分析。例如在学习方面,分析了习近平对学习经典着作、建设学习型政党、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等观点;在研究方面,分析了习近平对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中国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等要求;在宣传方面,分析了习近平有关意识形态领域有三类地带、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创新的有关论述。第八章阐发了习近平运用马克思主义观批判错误思潮的有关情况,主要从批判“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等问题展开论述。总的来看,这些内容包括了习近平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上的基本观点,反映了习近平在意识形态领域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践与时偕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第四,总结了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贡献和启示在回顾论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三个重要贡献,一是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文章认为,在全面继承我们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观的基础上,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也呈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文章从各个角度对这些特点作了深入说明。二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这集中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广泛表现在国家治理体系各个层面、直接表现在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三是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在对理论贡献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对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深理解和正确对待这一思想体系具有四点重要启示。一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必须做到文本解读与掌握原理的辩证统一。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精读和解读经典着作,一种是学习和掌握基本原理。不过,这两者又存在一定的张力关系,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文本研究不能取代基本原理研究,基本原理研究也不能取代文本研究,应该做到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相辅相成。因此,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需要既重视经典着作,也重视基本原理,做到从原着中掌握原理、以原理为指导来阅读原着的有机融合。二是理解马克思主义要把握革命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作为革命家和作为思想家是根本上一致的,就是致力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和实践。离开这一认识,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和和实质,也就没有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出一种倾向,就是将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和作为思想家的马克思加以切割。对此,我们必须明确,马克思不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而是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马克思主义是阶级性和人类性的历史统一,核心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三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遵循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具有普遍适用性,它把握了人类历史的基本方向,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途。因此,它的最高价值取向、理论精髓、基本原理、方法论等必须坚持,这一点要坚定不移。同时,它又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不可能预见到人类历史特别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更不可能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现成答案。因此它的许多观点甚至是基本观点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能是一种行动上的指南。因此,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就应该是坚持与发展的有机融合。四是拓展马克思主义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要立足中国实际,这是第一位的,不可替代的,同时也要增强世界眼光,勇于提出和回答“人类向何处去”“世界社会主义往哪里走”等问题,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有机融合。

陈桂香[4](2006)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文中提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是一个相当重要而又长期未得到应有重视的思想史论题,这一论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可以科学地总结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观问题上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及其经验教训,从而有利于更科学地考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可以从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角度准确把握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可以更为清楚地认识和把握那些影响中国共产党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树立的诸多重要因素;可以改变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研究中重后期(主要指毛泽东思想形成之后)而轻早期的倾向,弥补学界研究空白。 研究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必须充分尊重其自身特点,坚持“‘史’‘论’结合、以‘史’为主”、“立足于基本文献”和“总体研究与具体研究相辅相成”的方法论原则,从影响因素、历史发展、基本内容、主要特征、理论贡献及历史局限和主要代表人物六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述。 就存在状态而言,马克思主义观应有“感性”、“知性”、“悟性”三个基本层次;就理论形态而言,马克思主义观又存在着“一般”与“特殊”之分。“一般马克思主义观”是对所有马克思主义观拥有者之马克思主义观的共同性质的概括和总结,“特殊马克思主义观”主要是指那些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以之为社会实践的思想指南的人或政党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对于如何认识和理解、看待和评价、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问题的观点体系,是由“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三个理论层次紧密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属于“特殊马克思主义观”范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如何认识和理解、看待和评价、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问题上的基本看法,包含所有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党的历史上各时期的党章以及路线方针政策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观、党的历史上各时期主要代表人物的马克思主义观三个基本层次。根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应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俄国“十月革命”到1927年“八七”会议这一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观。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多重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确立和发展、转变的。这些影响因素大体可以分为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具体来说,

岳鹏[5](2011)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研究》文中指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研究是基于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和怎样对待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诸多敏感问题、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深沉思考。这一整体性研究详细梳理并科学区分了社会主义观的渊源、特征、是非等历史问题;初步探索并着重回答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结构、机理、过程等理论问题;系统探讨并准确把握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现实状况、发展轨迹、影响因素和建设思路等实践问题。通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的主要原则、重要内容和基本方法等问题的探讨,有助于积极培育并有效引导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观,坚决摒弃错误的社会主义观,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基本态势以及充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确保使之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胡锦涛语)。从而促使当代大学生坚决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而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能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顽强奋斗,更好地投身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本论文研究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基本依据研究。该部分着重指出了本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以及社会主义观的历史沿革和思想梳理。第二部分: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基础理论研究。该部分主要包括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结构,以及形成的基本过程研究。第三部分: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数理统计研究。该部分主要是运用翔实可靠的调查数据和现代数理统计软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观进行数理统计分析,较为清晰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现状特点、形成轨迹、影响因素等诸多问题。

袁耀辉[6](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刘丽,仇力[7](2009)在《19961998年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文目录》文中研究表明

刘达卓[8](2016)在《数学教育社会学:一个人文主义的观照》文中研究指明当下数学以不可逆转的态势渗透与涌入社会系统的各个角落,人们身处数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冲击、震撼及由此带来的变革和便利,数学教育也因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发展呈现出诸多带有深刻社会背景与深层社会原因的数学教育问题。数学教育凸显的社会层面问题促使我们基于社会学视角审视、观照社会层面中的数学教育问题、探究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社会原因并尝试探究其破解之道。数学教育社会学视角是出于对社会中群体或事件的观照,是源于对人的观照,也即人文主义的观照。将数学教育研究从数学哲学、数学教育哲学进路转向到数学教育社会学,是数学教育发展进程的必然走向,是研究范式的实然探寻,是当下数学教育生态的显性诉求,是数学与数学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数学教育社会学视角与观照理念的提出和相互渗透标志着数学教育研究从象牙塔中走出来,正逐步迈向生机勃勃的现代社会,落实到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从而数学教育社会学在研究领域上既可通达形而上的哲学思辨,又可抵达形而下的数学教育生态,是衔接、平衡、关联、贯通这两极的现实枢纽。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思辨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课堂观察法、案例研究法,在考察和分析当前数学教育研究和改革实践路径、现状及问题困境的基础上,初步建构出了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通过运用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观点解读数学教育问题、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其教与学困境的破解之道。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结论与创新之处简述如下:第一,以溯源数学教育发展渊源、梳理数学教育发展脉络和树立数学教育呈现的问题意识为基点,回顾国外数学教育研究路径,探究国外数学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渊源、问题与成果;同时厘清我国数学教育社会学研究的萌发,审视我国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继续研究的空间。第二,以问卷、访谈、观察、案例分析为"多维互证",从诸多问题中选取对数学的认知、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关涉和数学对人和国家的意义这三类最常见、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展开透视、分析、解读并针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其中有些问题,可以从数学教育哲学视角来解读;但数学教育哲学更多立足于哲学思辨和本体论研究,不能给予恰适公民阶层理解的解读和践行的路径,数学教育哲学的立场更适合数学教师或数学教育研究者层次理解。我们提出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出发点正是对社会阶层中大多数群体或事实,尤其想观照到弱势群体、小众群体或个体成员在数学教育中呈现的问题意识,通过自下而上,由"点"及"线"再及"面"的观照,来深入厘清数学在社会层面的渗透与影响,以及社会层面的群体和事件对数学及其数学教育的影响。在对诸多问题透视和问题澄明下,提出数学教育社会学是观照与破解当下我国数学教育教学领域中诸多问题的新视角。第三,建构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就其理论基础、理论框架、理论意义进行澄清。澄清与进一步明确数学哲学和数学教育哲学作为内部理论基础,给数学教育社会学提供了丰富、厚重、深刻与深邃的理论底蕴。澄清与进一步明确科学知识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作为外部理论基础,分别给予数学知识和数学课程以理论支撑,科学知识社会学是数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源泉,教育社会学是数学课程社会学的理论源头。第四,就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展开论述。初步从数学教育最为关切的三个层面:知识、课程、教与学入手展开。数学学科以知识立足,以课程作为传播载体,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尤其以学生在数学教育中的学习、成长与进步为关键要素来决定数学传承和发展。第五,基于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解读数学教育问题。数学教育公平问题、大众数学教育、数学资优生教育、数学学习困难生教育、数学教育目标分层等热点难点问题,安置在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系统、深入地观照、审视和解读。第六,提出一个"人文主义观照"的思想意识,人文主义观照也即是社会学视角的开启和回应,以期基于此来审视与破解数学教育中呈现的诸多问题困境。经比较研究、分析可以得知当下数学教育呈现的诸多问题(如数学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学习方式等)的根源不在于数学知识本身难易,而在于数学教育思想意识层面的缺失。数学和数学教育的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召唤我们找寻人文主义观照,进而从思想根源上破解此困境。窥其全貌来看,本研究致力于初步建构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所建构的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观点能深层次阐释和解读数学教育呈现的诸多问题;而"一个人文主义的观照"能为当下数学教育诸多困境提供一条崭新的破解之道。本研究是困惑于原有理论不能深入、系统、全面地解读一些当下数学教育问题,在长期实践、思考、调研和层层论证下提出新理论以求突破;但本研究以及研究所得尚处于初创阶段,从而这些都还有待深入研究探讨与不断完善。

肖倩颖[9](2020)在《面向真理本身 ——巴迪欧哲学思想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一直以来是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统观哲学史,尽管本体论在西方哲学中一直拥有崇高的位置,并赢得“一切学科的女王”的称号,然而在20世纪西方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反本体论思潮,语言哲学、存在论、分析哲学、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纷纷对其提出质疑,致使本体论哲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存亡危机,这也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思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巴迪欧正是在对这一时代问题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哲学。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哲学终结所带来的人类精神家园的缺失,哲学的理论指导地位的动摇,现代性问题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巴迪欧用他的哲学理论作出了激进的回应,对于指导资本主义实践,应对现代性的危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遵循巴迪欧哲学思想的发展轨迹,尽可能的贴近其思想脉络,以最近似于巴迪欧的方式展现其思想论证线索,以两本“哲学宣言”为主要文本依据,梳理和解读巴迪欧哲学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内在发展的逻辑理路,探讨巴迪欧如何实现对以真理为核心的哲学的拯救和复兴,论证当代哲学的合法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哲学,实现哲学的更进一步,同时对巴迪欧哲学进行再思考,以期对其达到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哲学命运的解读,长期以来各个哲学流派各持说辞,各持己见,在这一过程中,反叛黑格尔、拒斥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主流状态和核心观点,伴随着哲学出现了语言学转向、分析哲学转向、现象学转向、生存哲学转向等,它也经历了被消解、被重构、被终结、被拯救的命运历程,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对哲学的性质和功能的新理解,以及对哲学合法性的质疑和重建。为了论证当代哲学的合法性,实现哲学的拯救和复兴,巴迪欧首先对哲学终结论进行了反思性批判,指出哲学不是不可能的,而是被历史上的缝合体系所阻碍了,因此他主张,在今天要拿出纯粹的哲学的解缝的姿态,通过哲学与诸前提特别是诗的解缝以及哲学自身的远征来扞卫哲学的合法性,回归柏拉图的数学,以一种柏拉图主义的姿态,用数学开启了当代本体论,以其独特的数学逻辑的视角创造性地建构了事件、真理、主体三位一体的本体论哲学,重新确立哲学在其原初意义上的可能性。同时,面对当今哲学的发展状况,巴迪欧要做的不仅仅局限于停留在对哲学的拯救和复兴,而是要进行新哲学的建构,将其目光转向真实的生活。因而,他还提倡哲学要更进一步,探讨哲学可能性的实现方式,推动哲学的向前发展。巴迪欧首先指出现今的哲学是“人为的哲学”,表现为矫揉造作的实存,哲学被法律、道德、伦理等束缚和绑架,为了修复哲学受到的科学主义和道德的重创,巴迪欧主张回归现实世界,从具体的事实出发,让真理以某种具体身体的方式在这个世界呈现自身,重构永恒的、在世的、革命性的真理,使真理从存在走向实存,为此,他创造性地引入阶点理论和同一性函数,通过实存不同的取值来说明真理的表象和哲学的实存。至于如何实现哲学的更进一步,巴迪欧主张哲学要有所介入,有所行动,以一种共产主义的姿态,构建事件轨迹,真理性身体、主体化三者有机统一的在世的新哲学,实现哲学的非在到实存。在这一过程中,身体成为一个重要的表征,通过主体化的身体,世界与历史也成为具体的事物,由此看出,巴迪欧的思想经历了从“超验”到“经验”、从“天国”到“尘世”的发展路径,让承担发现真理的主体有了在世之身,让事件有了在世之根,也让真理成为可以经验的东西。这样,巴迪欧实现了数学本体论到在世的新哲学的内在逻辑理路的推进,为当代哲学的合法性提供证明的同时,也为现代性所关切的形而上学(哲学)命运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哲学的意义在于打开一个新的思想空间,巴迪欧对哲学的拯救复兴乃至进一步发展打开了真理发展的新的空间,他对以真理为核心的哲学的复兴和发展对于哲学合法性的证明以及未来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这里,真理是贯穿巴迪欧哲学思想的一条重要线索,在巴迪欧看来,哲学是对诸真理的把握,真理范畴是其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对待真理问题上,巴迪欧不局限于《哲学宣言》中的“类性真理”(存在层面的真理的形式理论)和《第二哲学宣言》中的“真理性的身体”(实存层面的真理的表象和实存),近年来,巴迪欧更多的将目光转向研究真理视角下的事物,从真理的角度看存在和表象会如何,即真理的内在性问题,为此,巴迪欧创作了《存在与事件3:真理的内在性》一书,立足于探讨真理角度下的世界,旨在挖掘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而提出存在哲学主体吗?如若存在,它如何为真正的生活或完整的生活开辟道路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与分析,更为深刻和详尽的展现巴迪欧哲学思想体系的整全轮廓。我想对于真理内在性的理解,是接下来巴迪欧哲学研究者应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它不仅是对时代问题的理论自觉而且是对社会历史的反思性批判,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巴迪欧所做出的的拯救、复兴乃至进一步发展哲学的努力,对资本主义实践及全球的政治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巴迪欧哲学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当今时代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资本统治的新时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彰显出历史的巨大变化,可以说巴迪欧的哲学在全球资本主义时代具有普遍的全球意义,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巴迪欧作为法国的左翼思想家,他的理论创造更多具有的是欧洲意义,对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来说,他们所面对和感受到的社会现实与我国仍有重大的差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是当代人类文明中独特的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具有自己的现实感和理论范式。

张士海[10](2009)在《“列宁主义观”史论》文中研究表明“列宁主义观”,是指人们关于列宁主义认识的基本观点或看法。列宁主义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列宁主义观,就是对列宁主义所有理论问题的观点或看法;狭义上的列宁主义观,主要是把列宁主义当作一个整体、从整体上对列宁主义的观点或看法。在这里,笔者要谈的列宁主义观,主要是指狭义上的列宁主义观。在实际生活中,列宁主义观的表现形态是复杂多样的,可以将其分为“感性”、“知性”、“悟性”三个层次。无论“感性”、“知性”还是“悟性”层次上的列宁主义观,其基本内容大体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什么是列宁主义”的内容;二是关于“怎样对待列宁主义”的内容。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开展列宁主义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看,第一,澄清对列宁主义错误认识的需要;第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程的需要。另外,开展列宁主义观研究,也是深化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的必然要求。考察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列宁主义观研究的现状,虽然很少使用“列宁主义观”这一概念,但对“什么是列宁主义、怎样对待列宁主义”的研究,却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并取得相当丰富的成果。但我们还要看到:世界上各种列宁主义观杂陈,从学术研究角度进行历史纬度的、系统梳理的研究成果比较缺乏;从全球视角探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各种各样列宁主义观的经验教训的学术成果比较缺乏;目前关于列宁主义观的研究,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没能从整体性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另外,关于列宁主义观研究的科学性、学术性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还需要对当前西方学者的列宁主义观进行深入的分析、清理和批判。这就为我们从整体性视角,对列宁主义观的历史流变进行系统梳理、进而总结各种列宁主义观的经验教训,提供了学术空间。本文将紧紧抓住“列宁主义观”这一核心概念,从“什么是列宁主义、怎样对待列宁主义”这一整体性视角出发,系统梳理苏俄人、中国共产党人和西方学者的列宁主义观的历史流变。在此基础上,努力做到:廓清人类历史上各种列宁主义观的本来面目;探讨重点人物列宁主义观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重点人物列宁主义观的历史经验教训;提出树立科学列宁主义观的基本要素和路径选择。对于列宁主义观的学术研究,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方法的同时,还必须遵循文献阅读法、个案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另外,在列宁主义观研究中,还要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在对列宁主义观进行逻辑分析的同时,考量各种列宁主义观的来源、命运及其经验教训,从对各种列宁主义观的分析和研究中提炼出树立科学列宁主义观的基本要素。列宁主义诞生以来,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列宁主义观。作为列宁主义诞生的故乡,苏俄人的列宁主义观在国际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纵观苏俄人列宁主义观的历史流变,从总体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早期苏俄人的列宁主义观阶段(从标志着列宁主义正式诞生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到1924年列宁逝世)。十月革命后,在苏俄地区出现了众多对列宁主义的挑战,列宁为首的联共(布)领导人对反对列宁主义的错误思潮和言论进行了批判。列宁逝世初期,联共(布)主要领导人内部对列宁主义的看法存在差异,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布哈林等人阐述了各自的列宁主义观。第二个阶段:斯大林的列宁主义观阶段(从1924年列宁去世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斯大林战胜对手后,成为苏联主要领导者,成为列宁主义的“唯一”解释者。斯大林的列宁主义观,其形成有其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其发展经历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定义、体系、功能、地位等问题作了十分深入的阐发,为坚持和扞卫列宁主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斯大林阐述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国际和国内条件、提出了社会主义在一国建成的理论,为发展列宁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可以说是斯大林列宁主义观中最具特色的内容。当然,斯大林的列宁主义观,既有对列宁主义基本内容、基本原则的忠实坚持,也存在着对列宁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和搬用;既有在某些方面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存在着在某些方面严重地曲解了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立场。它们共同构成了斯大林列宁主义观的最基本特征。作为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斯大林的列宁主义观对苏俄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但斯大林列宁主义观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最终意义上看,它延缓了苏俄地区社会发展的历程进程,是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一个深层诱因。第三个阶段:戈尔巴乔夫的列宁主义观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以及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都未能摆脱斯大林列宁主义观的影响和斯大林体制的束缚。作为1985—1991年原苏联共产党的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是以改革者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的。戈尔巴乔夫对列宁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求教于列宁主义”到“重新认识列宁主义”再到“完全抛弃列宁主义”的转变过程。戈尔巴乔夫列宁主义观的转变,既有其客观原因,也有其主观原因。从客观上看,主要在于西方国家“和平演变”和国内“重评斯大林”运动影响及斯大林体制的负面效应。从主观上看,主要在于戈尔巴乔夫没能真正把握列宁主义的思想主旨。在戈尔巴乔夫列宁主义观指导下进行的改革,不但没有把原苏联从斯大林体制下“挽救”出来,反而导致苏联亡党亡国。其教训是深刻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极大地削弱了列宁主义的影响。诅咒列宁和列宁主义,成为时髦、形成浪潮。但是,进步的力量仍在进行斗争,进步的学者仍然在发出肯定列宁和列宁主义的声音。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在反思对列宁主义认识和态度的进程中,开始进入多元化列宁主义观时期。在国际性的思潮中,西方学者的列宁主义观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纵观西方学者列宁主义观的历史流变,从总体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早期西方学者的列宁主义观阶段(从标志着列宁主义正式诞生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到二战结束之前)。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虽然遭到了机会主义者的攻击,但也受到了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的声援。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也阐述了他们各自的列宁主义观。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主要代表,同时又是“欧洲共产主义”的主要奠基者,葛兰西的列宁主义观是一个典型代表。葛兰西立足西方国家发展实际,从文化领导权的视角,提出了他的列宁主义观。葛兰西的列宁主义观,不仅影响了意大利,还对其他国家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有着重大的历史价值,而且对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思想启迪。甚至有的学者认为,以对十月革命合理性解释和文化领导权为核心内容的葛兰西的列宁主义观,“给马克思主义的西欧式发展开辟了道路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者的最高峰”。在列宁主义观历史流变的长河中,葛兰西的列宁主义观占有重要地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视点。第二个阶段:“西方列宁学”的列宁主义观阶段(二战结束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全面对峙时期)。二战结束后,尤其是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在西方学术界形成了所谓“西方列宁学”。“西方列宁学”不是地域性的概念,而是意识形态的概念。这是一个打着研究列宁主义旗号而歪曲、否定列宁主义的学术思潮。这在西方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西方列宁学”大致可以分为主导派(对列宁主义基本否定)和非主导派(对列宁主义部分否定)两部分。作为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列宁学”主导派的主要代表,迈耶尔是以学者身份活跃于西方学术界红极一时的人物。迈耶尔于1957年出版了一部全面批判列宁主义的着作——《列宁主义》。该书出版后,在国外学术界引起极大轰动,被喻为是“西方列宁学”的“经典之作”。正是由于这部着作,而使迈耶尔在“西方列宁学”界被誉为所谓的“第一流的关于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及其发展的观察家”。探讨迈耶尔的列宁主义观,是我们深入把握“西方列宁学”列宁主义观的真实面目的一个重要路径。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迈耶尔的列宁主义观进行深入的分析、清理和批判,以揭露“西方列宁学”列宁主义观的实质。第三个阶段:“重评派”的列宁主义观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至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在西方学术界掀起新一轮反对列宁主义的狂潮。但动荡之后,一些学者也开始强调深入细致地对列宁主义进行学术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重评派”,在反对列宁主义浪潮的重重包围中,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在西方学术界逐渐引起较大影响。英国着名列宁主义研究专家尼尔·哈丁是当前“重评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哈丁在指出“西方列宁学”主导派关于列宁主义认识各种错误的同时,强调对列宁主义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重新评价。1996年,哈丁出版的《列宁主义》一书,成为当前“重评派”的重要代表着作。[美]Lars T.lih在其对哈丁的《列宁主义》书评中指出,“许多年轻的,尤其是北美的历史学者,把研究布尔什维克意识形态当作冷战遗留下来的不重要的事情。许多年老的历史学者坚持认为这种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但认为我们知道了我们需要知道的一切。哈丁是认为苏联建立者的观点(指列宁主义——笔者注)需要重新研究的少数学者之一”。作为西方学术界研究列宁主义的权威人物,哈丁对列宁和列宁主义进行的“重新研究”、“重新评价”,在国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哈丁的列宁主义观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在肯定“重评派”对“西方列宁学”主导派的错误观点批驳的同时,也要对其本身的错误观点进行分析、清理和批判。中国共产党是通过列宁主义而开始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功。在当前国际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列宁主义观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纵观中国共产党人列宁主义观的历史流变,从总体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列宁主义观阶段(从十月革命胜利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到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它给饱受帝国主义欺辱的中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历了一个从支持和赞扬十月革命,到了解和探讨列宁主义,再到接受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过程。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瞿秋白初步阐述了对列宁主义的认识和态度。瞿秋白从“什么是列宁主义、怎样对待列宁主义”视角阐述的列宁主义观,实际上提出了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认识和评价列宁主义的问题。瞿秋白列宁主义观最鲜明的特色体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萌芽上。瞿秋白的列宁主义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列宁主义观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毛泽东和邓小平列宁主义观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正如孙淑在其着作《瞿秋白与他的同时代人》中指出的,“列宁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瞿秋白是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杰出传播者……脑海中自然地形成了一条鲜艳的彩带:列宁——瞿秋白——中国”。第二个阶段:毛泽东的列宁主义观阶段(从1927年秋收起义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作为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列宁主义的典范,毛泽东既没有把列宁主义当作“圣经”,也没有把十月革命道路当作“样板”,而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进行了科学分析,提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并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第二次结合”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的列宁主义观,有力地推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毛泽东的列宁主义观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毛泽东的列宁主义观渗透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成为中国政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需要指出的是,在认识和对待列宁主义问题上,毛泽东晚年也出现了偏差,在学习和坚持列宁主义中出现了教条化、片面化的倾向。第三个阶段: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列宁主义观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列宁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更为自觉的科学水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坚持了毛泽东的列宁主义观,并在新的时期又把它向前推进了一步,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邓小平的列宁主义观。邓小平列宁主义观最主要的贡献体现在:对列宁晚年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政治遗嘱”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上,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邓小平的列宁主义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并坚持这一科学的列宁主义观,是邓小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贡献的重要条件之一。邓小平的列宁主义观,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极为重要意义。1997年十五大以来,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强调坚持邓小平列宁主义观基础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局面。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主旨的当下诠释,是当前中国共产党人列宁主义观最鲜明的特色。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列宁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更为自觉的科学水平。梳理列宁主义观的历史流变,考察斯大林、戈尔巴乔夫、葛兰西、瞿秋白、毛泽东、邓小平等代表人物,以及“西方列宁学”、“重评派”等重要思潮的列宁主义观,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启示。启示之一:要清醒地认识列宁主义的地位。必须充分认识到列宁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中的地位,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列宁主义的第一个关键点。启示之二:要全面地把握列宁主义的内涵。必须充分认识到落后国家社会革命和社会建设这一列宁主义的主要内涵,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列宁主义的第二个关键点。启示之三:要真正地理解列宁主义的灵魂。必须充分认识到“讲求实际”这一列宁主义的灵魂,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列宁主义的第三个关键点。启示之四:要深刻地领悟列宁主义的主旨。必须充分认识到落后国家“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列宁主义的思想主旨,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列宁主义的第四个关键点。准确而全面地把握这些启示,对于清除对列宁主义种种误解、正确理解并科学对待列宁主义、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说,研究列宁主义观的主要目的在于确立并坚持科学的列宁主义观。那么,怎样才能确立并坚持科学的列宁主义观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正确理解和把握列宁主义地位、内涵、灵魂和主旨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什么是列宁主义、怎样对待列宁主义”。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第一,学习与理解相结合:真正掌握列宁主义的地位、内涵、灵魂和主旨。第二,坚持与发展相结合: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加强对列宁主义的学习与理解,真正掌握列宁主义的地位、内涵、灵魂和主旨,这是树立科学列宁主义观的前提条件。通过学习与理解,把握和接受了列宁主义,还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列宁主义,这是树立科学列宁主义观的必然要求和目的。

二、简论科学社会主义观的主要内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科学社会主义观的主要内容(论文提纲范文)

(1)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第二章 陈独秀辉煌而复杂的一生
    一、秀才·乱党·报人
    二、“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
    三、领导幼年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
    四、“孤桑好勇独撑风”
第三章 五四前期陈独秀哲学思想
    第一节 进化论的唯物论
        一、进化论使“人心社会划然一新”
        二、“崇现实”、“薄虚文”的唯物论
        三、科学之信仰,人类获享幸福必由之正轨
    第二节 进化论的发展观
        一、新陈代谢是宇宙发展根本原则
        二、进化与否以抵抗力强弱为标准
        三、“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第三节 进化论的历史观
        一、“人类光明之历史,愈演愈疾”
        二、解放时代: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
        三、民主主义世界之潮流
        四、革命是“开发文明之利器”
        五、群众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第四节 进化论的文化观
        一、“道与世更”
        二、“孔子之道不适合现代生活”
        三、倡导文学革命,反对旧文学
        四、批判传统但非全盘反传统
    第五节 进化论的人生观
        一、伦理觉悟:“吾人最后觉悟”
        二、新青年: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
        三、“治本的爱国主义”
    小结 五四前期陈独秀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 五四后期陈独秀哲学思想
    第一节 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
        一、最初态度:“社会主义,中国似可缓于欧洲”
        二、转变的主客观因素
        三、转变的主要标志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宣传
        一、唯物史观两大要旨
        二、马克思之“实际研究的精神”与“实际活动的精神”
        三、尊重客观事实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
    第三节 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
        一、为幼年中国共产党铸牢思想基础
        二、剖析中国社会性质
        三、民族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如车之两轮
    第四节 运用唯物史观,进行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一、前奏:“勿再迷信化石的东方文化”
        二、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发起与陈独秀的介入
        三、坚持唯物史观,驳斥唯心谬误
    小结 五四后期陈独秀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五章 陈独秀哲学思想与五四精神
    一、爱国精神
    二、民主精神
    三、科学精神
    四、创造精神
    五、奋斗精神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意义
    二、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点
    四、经典作者对“共产主义”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观的理论溯源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形成
        一、历史背景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
        (二)现代机器大工业为消灭资本主义、对社会进行共产主义改造提供了先决条件
        (三)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是资产阶级没有能力继续驾驭现代生产力的体现
        二、理论准备
        三、阶级呼唤
        四、理论创立与发展
        五、理论基石
        六、伟大意义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分析
        一、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
        (一)“过渡时期”概念的政治和经济视角分析
        (二)过渡时期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
        (一)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
        (二)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关系
        三、共产主义社会是最终消灭了三大差别的新型社会
    第三节 列宁和斯大林的共产主义观
        一、列宁对马克思共产主义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处于马克思共产主义观框架内的列宁共产主义观
        (二)列宁发展了马克思的过渡时期理论
        二、斯大林“降低进入标准”的共产主义观
第三章 从坚持科学的共产主义观到出现失误
    第一节 毛泽东关于“什么是共产主义”的思考
        一、毛泽东思考问题的基本立场
        (一)破除迷信,强调独立自主的思考
        (二)虚心学习其他国家尤其是苏联的先进经验
        二、毛泽东围绕着“怎样实现共产主义”的主要观点
        (一)毛泽东解读的共产主义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二)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首要条件
        (三)共产主义具有阶段性
        (四)关于社会主义同共产主义的界限问题
        (五)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发展计划经济,但仍存在商品经济
        (六)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原则和条件
        (七)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具体组织形式
    第二节 毛泽东共产主义观同其他经典作家的比较
        一、关于“过渡时期”问题
        (一)“过渡时期”用法的改变
        (二)“过渡”路径的不同
        二、关于阶级斗争问题
        (一)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式
        (二)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问题
    第三节 毛泽东共产主义观的“理想性”色彩
        一、毛泽东的思维特点
        (一)强调辩证法的运用
        (二)强调人民群众所发挥的历史作用
        二、毛泽东观点的“理想性”色彩
        (一)毛泽东侧重关注共产主义的制度特征
        (二)毛泽东对未来社会的理解充满斗争性
        (三)毛泽东十分强调发挥精神力量的作用
        三、对毛泽东观点“理想性”色彩的反思
        (一)毛泽东对共产主义本质的理解存在偏差
        (二)毛泽东对共产主义实现路径的理解存在偏差
第四章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共产主义
    第一节 形势的转变与科学认识的恢复
        一、形势的转变
        (一)国际局势趋于缓和,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是可能的
        (二)国内社会的深刻变革必然引发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化发展
        (三)国际环境中负面因素对意识形态领域影响较大
        二、正确思想路线的恢复与重新认识共产主义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思对于共产主义的错误认识
        (二)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应当结合实际情况
    第二节 邓小平立足于基本国情的共产主义认识
        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共产主义认识的主要观点
        (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二)社会主义阶段为实现共产主义作着积极的准备
        (三)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是完成现代化建设
        (四)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二、邓小平对共产主义的认识立足于基本国情的主要表现
        (一)强调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对商品经济在通向共产主义道路上的地位和作用有了突破性的认识
    第三节 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主要观点
        一、必须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
        (一)理想信念概念的整合
        (二)理想信念问题最终关系着现实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三)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
        二、怎样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
        (一)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
        (二)大力加强对广大党员及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第四节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产主义观理论阐释
        一、党的理论出发点
        (一)对于共产主义本质理解的不断深化
        (二)践行共同富裕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有效路径
        二、党对于共产主义认识的新拓展
        (一)党重新恢复对共产主义的科学认识
        (二)在实践中真正体现了“共产主义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
        (三)在实践中不再提“向共产主义过渡”
        (四)更加强调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
第五章 立足于新时代的共产主义观
    第一节 共产主义信仰的重塑
        一、共产主义信仰缺失问题的提出
        二、当代共产主义信仰面临的冲击
        (一)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冲击
        (二)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冲击
        三、共产主义信仰缺失的原因分析
        四、共产主义信仰的重塑需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新思想
        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不断坚定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四、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路径
        五、判断党员干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的客观标准
        六、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于社会主义
    第三节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新释
        一、习近平关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新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语言生动活泼,更易于受众群体理解和接受
        (二)依托具体实践,内容充实饱满
        二、习近平关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新思想的意义
第六章 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追求
    第一节 当今时代共产主义仍然是正确的
        一、共产主义的科学性
        (一)共产主义的科学性突出表现在它创造性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共产主义指引着人们的解放道路
        二、共产主义的价值性
        (一)共产主义的价值性集中体现在它以实现人类解放为终极价值目标
        (二)共产主义所倡导的“平等”和“自由”
    第二节 党对于共产主义认识过程中的反思
        一、如何认识共产主义
        (一)共产主义是关于人民求解放的学说
        (二)共产主义是具有崇高指向性的实践运动
        (三)共产主义政党是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核心
        (四)共产主义是对未来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社会形态的一般性描述
        二、怎样对待共产主义
        (一)共产主义一定要与实践运动相结合
        (二)充分理解共产主义所蕴含的乌托邦精神
        (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结语:深化理解,坚定理想信念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3)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观
        1.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涵
        2. 马克思主义观问题是重大理论和政治问题
    二、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意义和本文的研究创新
        1.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意义
        2.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综述
        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其若干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一节 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自我认识
        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
        二、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
        三、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四、江泽民和胡锦涛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二章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
    第一节 政治立场的基本确立:知青时期
        一、革命家史
        二、知青时期
    第二节 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地方工作时期
        一、河北时期
        二、福建时期
        三、浙江和上海时期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中央工作时期
        一、从十七大到十八大
        二、从十八大到十九大
        三、十九大及以来
第三章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的阐发
    第一节 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
        一、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阐发
        二、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阐发
        三、对九个方面主要思想的阐发
    第二节 阐释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
        一、阐释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
        二、提出发展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向及其重大原则
        三、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第三节 阐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思想
        一、阐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仰
        二、明确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三、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辩证关系
第四章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
    第一节 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正确的
        二、分析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会过时
    第二节 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
        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
        三、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第三节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一、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三位一体”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一脉相承”
        三、坚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性
    第四节 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一、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
        二、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
    第五节 论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二、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
第五章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分析
    第一节 总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
        一、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六个历史阶段
        二、科学把握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
    第二节 科学评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一、阐述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二、阐述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三、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造性
第六章 习近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论述
    第一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一、论述马克思主义立场
        二、论述马克思主义观点
        三、论述马克思主义方法
    第二节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一、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阐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三、阐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七章 习近平对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阐述
    第一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
        一、熟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三、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第二节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
        一、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
        二、研究当代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
        三、研究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
    第三节 推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强起来
        一、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三个地带”
        二、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三、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第八章 习近平运用马克思主义观批判各种错误思潮
    第一节 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批判功能
        一、严肃批判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二、认真对待非马克思主义思潮
        三、正确处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
    第二节 运用马克思主义观批判错误思潮
        一、批判“普世价值”
        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三、批判西方宪政观
        四、批判新自由主义
    第三节 习近平展开理论批判的主要特点
        一、从思想根源上揭露错误思潮
        二、从基本立场上批判错误思潮
        三、从政治主张上批判错误思潮
结语
    一、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贡献
        1. 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2. 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3. 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
    二、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启示
        1. 理解马克思主义要实现文本解读与掌握原理的辩证统一
        2. 理解马克思主义要把握革命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3. 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4. 拓展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和“世界化”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二、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三、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四、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上篇
    第一章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政治因素的影响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
        三、思想文化因素的影响
    第二章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历程
        一、从俄国“十月革命”到“五四运动”前的初步接受期
        二、从“五四运动”到党的“二大”的形成确立期
        三、从党的“二大”到“八七会议”的转变发展期
    第三章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
        一、对马克思主义性质的认识与把握
        二、对马克思主义体系与内容的概括与论述
        三、关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看法与态度
    第四章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特征
        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二、必然性与能动性的统一
        三、在不断转变中前进
        四、革命实践的性格
    第五章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地位
        一、理论贡献
        二、历史局限
下篇
    第一章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发展历程
        (一) 前马克思主义时期的思想发展
        (二) 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确立
        (三) 从社会主义革命转向民主革命
        二、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
        (一) “马氏社会主义的理论”之“三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及基本性质的认识
        (二) “社会组织进化论”——对唯物史观与阶级斗争学说及其关系的理解
        (三) “社会主义运动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与阐发
        (四) “我们批评或采用一个人的学说,不要忘了他的时代环境和我们的时代环境”——关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看法
    第二章 陈独秀早期马克思主义观
        一、陈独秀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发展历程
        (一) “五四”前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了解
        (二) 从民主主义走向马克思主义
        (三) 从社会主义革命转向民主革命
        二、陈独秀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
        (一) “共产主义底主张”——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及性质的认识
        (二) “‘唯物的历史观’是我们的根本思想”——对唯物史观的理解与运用
        (三) “社会主义是今后必走的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的理解与阐释
        (四) “把马克思学说当做社会革命的原动力”——关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看法
    第三章 李达早期马克思主义观
        一、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历程
        二、李达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
        (一) “马克思社会主义是科学的,其重要原则有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性质的认识
        (二) “马克思还原”——对马克思主义发展问题的看法
        (三) “采用何种范畴的社会主义,大概也是要按照国情和国民性决定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如何运用问题的思考
    第四章 瞿秋白早期马克思主义观
        一、瞿秋白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历程
        二、瞿秋白对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贡献
        (一) “马克思主义宇宙观的基础是在于互辩法的唯物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认识
        (二) “只有列宁主义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对列宁主义的看法
        (三) “革命的理论必须和革命的实践相密切联结起来”——关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贡献
    第五章 毛泽东早期马克思主义观
        一、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之路
        二、毛泽东早期马克思主义观“理论上的创新性”
        (一) “所谓国民革命运动,其大部分即是农民运动”——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思考
        (二) “一个边缘的孤立的趋向”——早期马克思主义观的特殊性及其历史地位
结语
    一、全文概要
    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当代价值
    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当代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大学生社会主义观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关键问题
        1.1.2 大学生社会主义观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关注的重大课题
    1.2 社会主义观研究现状述评和本论文研究选题意义
        1.2.1 社会主义观研究的总体分析
        1.2.2 社会主义观研究的具体分析
        1.2.3 社会主义观研究的深刻反思
        1.2.4 社会主义观研究的发展态势
        1.2.5 本论文研究的选题意义
    1.3 本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1.3.1 当代范围的界定
        1.3.2 社会主义内涵的界定
        1.3.3 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界定
    1.4 本论文研究的逻辑思路和主要方法
        1.4.1 本论文研究的逻辑思路
        1.4.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
        1.5.1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
        1.5.2 本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主要社会主义观的思想梳理
    2.1 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观
        2.1.1 人间天堂——低级形态的文学描写
        2.1.2 秩序井然——中级形态的法律固定
        2.1.3 和谐家园——高级形态的理论论证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观
        2.2.1 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认识
        2.2.2 关于社会主义何以实现的理解
        2.2.3 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预见
        2.2.4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思考
        2.2.5 关于青年学生社会主义观的主要思想
    2.3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社会主义观
        2.3.1 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认识
        2.3.2 关于社会主义何以实现的理解
        2.3.3 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预见
        2.3.4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
        2.3.5 关于青年学生社会主义观的主要思想
    2.4 主要社会流派的社会主义观
        2.4.1 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观
        2.4.2 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观
        2.4.3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结构分析
    3.1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基本结构
        3.1.1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基本要素
        3.1.2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结构方式
    3.2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层次结构
        3.2.1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不同层次
        3.2.2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层次结构关系
    3.3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内容结构
        3.3.1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内容体系
        3.3.2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内容结构的优化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过程
    4.1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主体认知过程
        4.1.1 主动被动相统一
        4.1.2 内化外化相统一
        4.1.3 隐性显性相统一
    4.2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客体培育过程
        4.2.1 主体客体相统一
        4.2.2 理论实践相统一
        4.2.3 共性个性相统一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实证研究
    5.1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宏观考察
        5.1.1 1997 年—2001 年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的看法
        5.1.2 2002 年—2006 年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的看法
        5.1.3 2007 年—2009 年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的看法
    5.2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微观透析
        5.2.1 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2.2 当代大学生怎样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2.3 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二维结构关系
    5.3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现状反思
        5.3.1 反思一: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低潮的视角
        5.3.2 反思二:西方主要错误社会思潮的视角
        5.3.3 反思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潮的视角
        5.3.4 反思四:全球化与科技革命浪潮的视角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培育路径
    6.1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的基本原则
        6.1.1 方向性原则
        6.1.2 实践性原则
        6.1.3 主体性原则
        6.1.4 差异性原则
    6.2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的重要内容
        6.2.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6.2.2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6.2.3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教育
    6.3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的科学方法
        6.3.1 说理社会主义观教育法
        6.3.2 实践社会主义观教育法
        6.3.3 情感社会主义观教育法
        6.3.4 网络社会主义观教育法
    6.4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的有效指南
        6.4.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观为培育起点
        6.4.2 坚持以明确宣讲特色性、正确性作为社会主义观培育的重点
        6.4.3 坚持以澄清错误观点、模糊认识作为社会主义观培育的难点
        6.4.4 坚持以纠正极左言论、僵化认识作为社会主义观培育的突破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数学教育社会学:一个人文主义的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数学"发展新阶段的诉求
        (二) 数学教育发展进程的实然走向
        (三) 数学教育凸显的问题意识
        (四) 多重身份对数学教育的审视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二) 相关概念辨析
    四、研究思路、方法、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内容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历史回顾:数学教育社会学的史与思
    一、国外数学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外数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渊源
    三、国外数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成果
    四、国内数学教育社会学研究萌发
    五、现有研究的不足与继续研究的空间
第二章 问题透视:数学教育社会学的实然探寻
    一、问题透视
        (一) 问题一:各个群体对数学认知现状问卷调查
        (二) 问题二:数学与社会关涉的深度访谈
        (三) 问题三:数学与人、国家关涉的问卷调查
        (四) 研究者澄明:呼唤最本真的认知回归
    二、理想的数学认知
        (一) 数学家们对数学的论述
        (二) 各个群体的数学认知
        (三) 数学教育社会学的作为
    三、数学与社会的关涉
        (一) 数学知识与社会
        (二) 数学领域与社会
        (三) 数学教育社会学的作为
    四、数学素养的意义
        (一) 数学素养对人的意义
        (二) 数学素养对国家的意义
        (三) 数学教育社会学的作为
    五、小结
第三章 理论建构:数学教育社会学
    一、理论建构
        (一) 意义诠释
        (二) 理论框架
    二、数学哲学与数学教育社会学
        (一) 数学发展脉络
        (二) 现代数学哲学渊源与成果
        (三)后现代视域下的数学哲学
        (四) 数学哲学与数学教育社会学的关涉
    三、数学教育哲学与数学教育社会学
        (一) 弗赖登塔尔关于数学教育哲学的研究
        (二) 欧内斯特关于数学教育哲学的研究
        (三) 郑毓信关于数学教育哲学的研究
        (四) 数学教育哲学与数学教育社会学的关涉
    四、科学知识社会学与数学知识社会学
        (一) 知识社会学
        (二) 科学知识社会学
        (三) 科学知识社会学与数学知识社会学的关涉
    五、教育社会学与数学课程社会学
        (一) 教育社会学
        (二) 教育社会学对(数学)课程社会学的影响
        (三) 教育与社会
    六、小结
第四章 基本观点:知识、课程、教与学
    一、数学知识社会学
        (一) 理论基础
        (二) 研究对象、性质与关联范畴
        (三) 理论坐标系
        (四) 数学知识合法化的标准:谁主沉浮
    二、数学课程社会学
        (一) 数学课程与社会功能
        (二) 数学课程与道德教化
        (三) 数学课程与意识形态
        (四) 数学课程与社会分层
    三、数学教与学
        (一) 数学的科学与人文属性
        (二) 数学教师的人文素养
        (三) 数学的教与学
    四、小结
第五章 理论聚焦:数学教育公平及小众、大众数学教育
    一、数学学科与教育公平性探究
        (一) 数学学习与遗传因素
        (二) 数学学习与地区差异性
        (三) 数学学习与家庭背景
        (四) 数学学习与师资水平
        (五) 数学学习的其它相关因素
    二、数学资优生教育
        (一) 关于数学能力、数学资优生和数学资优教育
        (二) 资优生及数学资优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三) 数学资优生案例分析
    三、小众数学教育
        (一) 数学学习困难生数学教育
        (二) 小众数学教育
        (三) 女性数学教育
    四、大众数学教育可行性论证
        (一) 学习的真谛
        (二) 数学家学习成长路径分析
        (三) 数学教育+兴趣+努力=数学成绩
    五、小结
第六章 破解困境:人文主义的观照
    一、人文主义
        (一) 溯源
        (二) 钩沉
        (三) 融合
    二、人文主义差异下的数学学习差异性探究
        (一) 数学文化差异
        (二) 数学理念差异
        (三) 数学学习状态差异
        (四) 呼唤人文主义观照
    三、人文主义观照下的数学教育走向
        (一) 人文主义观照的意义
        (二) 人文主义观照下的教育走向
        (三) 人文主义观照下的数学教学举措
    四、小结
第七章 数学教育社会学的想象力
    一、数学教育社会学:一个社会学的取向
        (一) 社会学视角下的数学认知
        (二) 社会学视角下的数学问题
        (三) 社会学视角下的其他问题
    二、社会的呼唤:数学教育社会学是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
    二、研究讨论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面向真理本身 ——巴迪欧哲学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1章 巴迪欧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1.1 思想基础
        1.1.1 萨特的存在主义
        1.1.2 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
        1.1.3 拉康的精神分析
        1.1.4 康托尔的集合论
    1.2 历史渊源
        1.2.1 五月风暴
        1.2.2 “毛主义”情节
        1.2.3 新自由主义思潮
    1.3 后现代语境中的哲学危机
        1.3.1 哲学终结论的表现
        1.3.2 哲学危机产生的原因
第2章 巴迪欧对哲学的拯救和复兴
    2.1 扞卫哲学的合法性
        2.1.1 批判哲学终结论
        2.1.2 解缝与远征
        2.1.3 哲学的可能性
    2.2 柏拉图主义姿态
        2.2.1 巴迪欧与柏拉图
        2.2.2 数学本体论
        2.2.3 类性的多
    2.3 事件、真理、主体三位一体的本体论哲学
        2.3.1 事件哲学:情势的断裂
        2.3.2 真理程序:真理的存在
        2.3.3 主体理论:介入性操作
第3章 哲学要更进一步
    3.1 重构革命的永恒真理
        3.1.1 人为哲学:“矫揉造作”的实存
        3.1.2 真理浮现:真理的表象
        3.1.3 阶点理论:实存的取值
    3.2 共产主义观念
        3.2.1 提出:针对苏联模式及一系列全球性危机
        3.2.2 内涵:个体在生成中成为大写的历史主体
        3.2.3 实质:实现真正的无限的人的联合
    3.3 事件轨迹、真理性身体、主体化三者统一的在世的新哲学
        3.3.1 事件轨迹:原始陈述
        3.3.2 真理性身体:真理的实存
        3.3.3 主体化:哲学的非在到实存
第4章 巴迪欧哲学思想的再思考
    4.1 巴迪欧哲学之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
        4.1.1 理论起点: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4.1.2 理论内涵:社会存在本体论
        4.1.3 理论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
    4.2 巴迪欧哲学之于当代社会
        4.2.1 巴迪欧哲学与世界政治实践
        4.2.2 巴迪欧哲学与资本主义新时代
        4.2.3 巴迪欧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列宁主义观”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苏俄人的列宁主义观
    一、早期苏俄人的列宁主义观
    二、斯大林的列宁主义观
    三、戈尔巴乔夫的列宁主义观
    四、苏联解体以来苏俄人的列宁主义观走向
    五、小结
第二章 西方学者的列宁主义观
    一、早期西方学者的列宁主义观
    二、“西方列宁学”的列宁主义观
    三、“重评派”的列宁主义观
    四、小结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人的列宁主义观
    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列宁主义观
    二、毛泽东的列宁主义观
    三、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列宁主义观
    四、小结
第四章 研究列宁主义观历史流变的启示
    一、要清醒地认识列宁主义的地位
    二、要全面地把握列宁主义的内涵
    三、要真正地理解列宁主义的灵魂
    四、要深刻地领悟列宁主义的主旨
结语 确立并坚持科学的列宁主义观
    一、什么是列宁主义
    二、怎样对待列宁主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简论科学社会主义观的主要内容(论文参考文献)

  • [1]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研究[D]. 陆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观研究[D]. 高楠楠. 安徽大学, 2019(01)
  • [3]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 王永义. 南京大学, 2018(05)
  • [4]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 陈桂香. 山东大学, 2006(05)
  • [5]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研究[D]. 岳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
  • [6]《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7]19961998年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文目录[A]. 刘丽,仇力. 中国近代史上的社会主义, 2009
  • [8]数学教育社会学:一个人文主义的观照[D]. 刘达卓.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9]面向真理本身 ——巴迪欧哲学思想探析[D]. 肖倩颖.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列宁主义观”史论[D]. 张士海. 山东大学, 2009(05)

标签:;  ;  ;  ;  ;  

浅谈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