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感觉

“人与自然”的感觉

一、“人与自然”随感(论文文献综述)

罗兰[1](2013)在《《新青年》“随感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随感录”创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的是专栏开辟及专栏的话语特征和论辩特色。“五四”时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涌现、各种思想和主义剑拔弩张的时代,言说,无疑成为了一种从外在体式到内在思想张扬的系统性活动。从这一角度看,在浊流激荡的“五四”里孕育的《新青年》无疑带上了一种智识性、道德理想性以及文学性的多重色彩,而作为《新青年》首创的专栏“随感录”,则为我们打开了一个走进“五四”、剖析“随感体”语言风格、思想魅力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将《新青年》“随感录”单独作为文本细读的对象,从篇章句读间捕捉思想的花火、语言的脉搏,从而渴望打开一条通向“随感录”语境的路径,想这定会是一次有益尝试。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另辟《新青年》研究蹊径,以“随感录”作为突破口,在文本细读基础上对“随感录”创作的文本特色及思想品质加以解读和诠释,希望通过研究,重读“五四”经典专栏,同时深入感触“五四”知识分子的言说和蕴蓄。论文共分为四部分。导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选题研究现状。之后是明细的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新青年》“随感录”的开设及其动态过程,以及其作者群介绍,本章旨在还原“随感录”的基本面貌。第二章主要介绍《新青年》“随感录”的观望视野,从随感录的历史在场性质、文学和政治的间色性、思想应和与争锋性,提出审视“随感录”的观望视野:即以一种文学的、历史的、社会的综合性视野全方位审视其言说的主题与变奏。第三章主要介绍《新青年》“随感录”形成的“随感体”特色。

廖娴[2](2019)在《《晨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散文的生成》文中研究表明《晨报》副刊自1919年2月改革起,便以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的实绩为现代散文的生成贡献力量。尤其在1920——1924年间,《晨报》副刊成为继《新青年》后,在《语丝》前对现代散文生成产生影响最大的一份刊物。但《晨报》副刊的散文数量繁多、内容庞杂、质量良莠不齐,导致相关研究较少。由此,本文以1919年初至1924年底的《晨报》副刊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与现代散文生成的关系。论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主体部分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考察现代散文生成语境中的《晨报》副刊。首先界定现代散文的概念。现代散文作为一个文类概念,定型于“五四”时期。它是一种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文类,主要包含杂感和纯文学散文两种形态。其次从当时整个媒介语境和《晨报》副刊自身去考察散文发表情况,凸显《晨报》副刊在现代散文创作上的优势。第二章主要探究《晨报》副刊与杂感的生成关系。在主题建构方面,《晨报》副刊继承了《新青年》“随感录”的批评品格,承续并发展了“随感录”注重“文化批评”的一面,又深入拓展了“社会批评”的主题。在文体形式方面,《晨报》副刊的杂感一方面以理论和创作实践探索杂感这一体式以及杂感的艺术手法;另一方面探索《晨报》副刊对杂感新样式的开辟,凸显对杂感形式多样化做的贡献。第三章主要论述《晨报》副刊与美文的生成关系。作为“美文”理论发表的重要阵地,《晨报》副刊发表了《美文》《纯散文》两篇文章,为现代散文格局的建构提供了理论的依据;《晨报》副刊还呈现了周作人、冰心、徐志摩等人的美文创作,探索了美文多样性的语言风格,显示出纯文学散文创作的实绩。

张露[3](2019)在《现实关怀与自由立场 ——徐訏文学编辑出版事业研究》文中提出近代报刊业兴起之后,知识分子具有了多重身份,编辑与作家不再是毫无联系的职业,有些文人甚至集二重身份于一身,这种现象在近现代文学史上十分常见。不同文化身份不仅为不同领域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同时,多重身份的融合与映照,也有利于全面审视他们的文学思想、编辑理念以及精神思想的变迁。本文从编辑角度梳理徐訏办刊与出版活动,探究其编辑理念与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之间的关系,在编辑活动与文学创作的互动中,考察徐訏作为一个自由知识分子的精神轨迹和思想嬗变过程。徐訏虽曾师从林语堂并协助其编辑《论语》和《人间世》,但当他创办第一个刊物《天地人》时,却一改《人间世》的“闲适”格调,将社会现实与救亡作为刊物的着眼点。自《天地人》始,徐訏确立了现实主义办刊理念,这与其早年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有关。徐訏不仅关注现实,关注战争,而且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国民政府。批判性的增强,令徐訏办刊风格具有了浓重的现实意味。虽然《读物》《人世间》与《作风》等刊物将文化启蒙作为主题,但刊物内容都以抗战为背景,且其目的也是为抗战服务的。在徐訏看来,救亡并未中断启蒙,从个人自由与民族独立角度来说,启蒙也应是救亡的一部分。此时,徐訏的办刊理念与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自由主义思想开始萌芽,个人自由与社会现实开始成为他办刊的聚焦点。徐訏创办夜窗书屋时,由于“三思楼月书”计划需要,其对旧作的改写势在必行。改写或续写后的作品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故事情节基本未变,只是在原有情节基础上进行删减或增添,但改作中明显的变化就是对现实的怀疑以及自由意识的增强。徐訏为摆脱多方政治势力的干扰,以“幽默”为挡箭牌,摆出一副“中立”态度。尽管其欲与政治隔绝,但他关注现实的姿态仍未改变。虽不像上海时期那样强烈,但也表现出关注社会底层的倾向,并与其同时期文学主张和审美取向趋同。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徐訏一改前期隐忍的态度,自由主义完全占据其思想内核,对国际局势以及大陆和港台的政治生态进行批评或批判,成为其办刊与文学创作的重心,他对自由的理解与感悟,已由个人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干预现实的姿态也愈加明显。本文从编辑角度将徐訏办刊理念与思想发展脉络呈现出来,在时代与环境的变化中,考察徐訏思想以及精神的发展变化轨迹,探究以徐訏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时代与政治浪潮中的思想变化,从而浓缩出一类知识分子的时代缩影。徐訏所办刊物的主张、办刊理念与其创作风格和思想存在一致性,因此,通过研究其编辑事业,可以将他的编辑活动、文学创作以及思想嬗变历程结合起来。尽管前人业已提及现实主义在徐訏创作以及思想中的重要性,但大家却依旧认为徐訏是浪漫主义作家,并将浪漫主义作为其创作风格和思想倾向的代名词。本文从编辑与文学互动的角度发现,现实主义不仅在徐訏思想以及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贯穿于其文学创作和编辑活动的始终。可以说,现实主义是徐訏创作风格的基础,他的目光始终是直面现实的,他干预现实的姿态和力度,是很多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无法与之相比的。在现实与政治的矛盾冲突中,如何处理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则成了徐訏需要面对的问题。当现实无法满足其理想需要时,在现实的困境中,徐訏也会寻找新的思想出路,而自由主义则成了其苦痛困境中的一剂良药。徐訏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在其编辑活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徐訏一直关注现实,但又无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现实、政治以及自由等思想交织在一起。从编辑角度入手,将徐訏的编辑思想、文学主张以及思想变化呈现出来,在对“现实主义”、“雅俗观念”以及自由主义的探究与辩证中,呈示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嬗变过程和心路历程。

张承志[4](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朱存红[5](2011)在《王鹏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览清词的发展历程,浙常两派先后主持坛坫,至清季而“桂派”崛起,为词坛“作一光荣之结局”。而作为“桂派”领袖人物和清季四大词人之首的王鹏运,尤为清季词坛提纲挈领的关键人物。王鹏运交游广阔,从其词作出发,可以考见与他以词相唱酬的有近60人,未见唱酬而有词学交往的10余人,其他交游30余人。根据半塘各词集所收词作情况,结合其生平仕履,可将其词作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期为1893年7月以前,为半塘任职内阁、在京优游度日专心学词的时期,有《袖墨集》和《虫秋集》。第二期从1893年7月至1899年,为半塘担任台谏恪尽职责、同时屡举词社的时期,有《味梨集》、《鹜翁集》、《蜩知集》、《校梦龛集》。第三期从1900年至1901年3月,为半塘对国事深感失望、身丁巨变而将满腔忠愤寄托于词的时期,有《庚子秋词》、《春蛰吟》。第四期在1901年5月以后,为半塘弃官后不问政事、优游名胜的时期,有《南潜集》。半塘词作可大体按创作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根据其早期词作的内容和题序及其他相关材料,可以较为具体地考察该期半塘参加觅句堂唱和、中书词人唱和以及在大梁参加诗词唱和的情况。半塘的学词途径大致有模拟前代词作和联句和韵两种形式。由于半塘勤于锻炼词艺,精心地修改完善自己的词作,且毫不吝惜地删汰自己不甚满意的词作,还经常虚心向词友请教并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故能成为一位词坛大家。同时,半塘在京时经常组织词社,邀请同僚及其他新老词友参加唱和,对词坛后辈奖掖有加,并勤加指点,故能成为清末词坛上公认的一代领袖。半塘词学思想的研究文本包括其所撰词籍序跋、涉及词论的有关词作、《词学丛书》眉批以及况周颐《蕙风词话》对半塘词学思想的引述。半塘的词学思想所涉及的范围广泛而深刻,其论词要求知人论世,反对淫艳之词;强调情真,赞赏情深;注重比兴寄托,推崇自然含蓄的语言;其词律观通达而敢于突破;其词体观本色当行;其词学宗尚能由南追北,兼宗两宋。通过对况周颐《词学讲义》要点探源和《蕙风词话》渊源举证可以发现,况周颐词学思想的要点主要渊源于半塘,其许多具体的词学观也传自半塘,可以说王鹏运是一位了不起的词学理论家。半塘词作按题材大致可分为咏物词、愁情词、随感词、纪游词、闺情词、忧国言志词、离别怀人词、艳情词、题图题照词、节令词、游仙词、思乡词、纪事词、友情词、悼亡词、咏史怀古词、评词词、亲情词、祭祀词、酬赠词、联句词、拟作词等类。结合半塘词的题材可将其内容概括为忧国伤时与言志抒怀,亲情、爱情与友情,思乡之情与仕隐之二难选择,忧愁与感触的记忆痕迹,男子作闺音与艳冶的记载,游踪与聚会,体物抒情与词人社集等方面。悲苦沉郁的情感和雄浑委婉刚柔相济的词境,共同构成了半塘词作沉雄悲婉的主体艺术风格。当然半塘也有部分词作的风格不在此范围内。典故使用的普遍和高超,丰富了半塘词作的内涵,并营造出烟水迷离的词作氛围。比兴寄托在半塘游仙、咏物、闺情、艳情、咏史、愁情、随感诸题材词作中都有使用。半塘词的格律随其创作经验的丰富渐趋谨严而又敢于创新。半塘学习前代词人从王沂孙入手,再由姜夔、辛弃疾、吴文英以上窥苏轼、周邦彦;主要学习某一词家的同时,还曾向上述其他诸家及其以外的词人学习;至光绪二十五年以后,大致不主一家,并且由南追北,上及北宋张先、柳永、晏几道诸家,欲取两宋各大词人之所长,由此逐步形成了其沉雄悲婉的独特风格。半塘学词以龙继栋、端木埰为导师,从常州词派出,开创了临桂词派;半塘“开清季诸家之盛”,其创作成就卓着,又声望极高,号召力和影响力很大,是当之无愧的清季词坛盟主。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利用了笔者新发现的国家图书馆所藏《四印斋词卷》抄本和上海图书馆所藏《梁苑集》等半塘手稿,利用了前人很少使用的半塘旧藏《词学丛书》眉批及《王鹏运奏折》,对有关王鹏运的材料进行了全面的收集,纠正了前人使用时的若干谬误,发现了若干新材料。所用半塘词作文本《王鹏运词集校注》为新撰的收词最全、校注较精的本子,据此可对王氏现存词作进行大致系年。对半塘生平家世作了较为详细的考证辨析,纠正了前人的若干谬误,澄清了一些事实。首次对王鹏运同其词集所见人物的交游做了比较全面的考察。首次对半塘现存全部词作进行分期并归类考察。充分利用有关材料全面归纳出半塘的词学思想,并通过将半塘词学思想与况周颐词学思想的对比考证,首次发现作为清季突出的词学理论家的况氏,其主要词学理论及词学观来源于半塘,得出了王鹏运为清季重要的词学理论家的结论。

马海[6](2014)在《城市经验与鲁迅的杂文生产》文中研究说明北京和上海是鲁迅杂文的主要生产空间,现代大都市给了鲁迅独特的城市经验来进行杂文写作,鲁迅杂文所探求的思想,所诉求和付诸的实践,以及所形成的文学生产方式和文学风格,都离不开他在北京和上海的城市经验。在鲁迅杂文的研究中,作为一种“空间”视角的“北京书写”需要予以重视。北京的“新旧混杂”表征着中国现代转型的典型形态。对于鲁迅而言,“新旧杂糅”的北京不断生产出“现代性的焦虑”,并与鲁迅成长阶段中的“创伤性经验”交汇,在此过程中,鲁迅个人的、民族的、时间的、空间的经验遇合在一起,杂文成为这种经验的最集中表现形式,北京因此在鲁迅杂文中被看成是一个“社会的产物”,是一个充满了隐喻意义的,被象征化了的城市。鲁迅是怀着启蒙之梦来到北京的,现代启蒙的主题本身就预设了城市对乡村的启蒙,新文化运动前的六年时间,北京给予鲁迅的是失败的经验,他有了被关在“铁屋子”的空间感。面对“铁屋子”的境遇,鲁迅一方面认同现代城市的日常生活经验;一方面以对“杂文体”文本的阅读寻求对日常自己的超越,在二者所形成的张力之中,鲁迅形成了自己的文学自觉,并最终选择了杂文作为自己的文学生产方式。鲁迅在北京经验下的杂文生产,一方面离不开在都市中所初步形成的现代“文学场”,另一方面,则离不开当时北京的社会政治环境。1920年代的北京,杂志、学校与社团三者的相互影响,形成了以杂志为中心的现代文学生产方式和公共领域,鲁迅积极进入公共空间,以写作感受着城市空间的巨大文化潜力,他将自己独特的经验表现于笔端,而这种写作既体现了当时文学生产方式的特点,又必然包含着一种“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纠缠,杂文亦是在这种复杂纠缠中“挣扎”而出。城市经验总是与政治和经济密不可分的,北京的“空间政治”与现代新知识人之间的关系给了鲁迅特有的城市经验,其从两方面影响了鲁迅杂文的生产和流变:一是更坚定了鲁迅的杂文写作姿态,他以对《新青年》批判性话语的坚持去颠覆权力与现代知识者共谋的话语场;二是从20年代中期开始增加的对现代知识分子持续进行批判的新主题。在北京经验的影响下,鲁迅杂文的现实感和政治感越来越强,“墨的谎言”与“血的事实”彻底刷新了鲁迅杂文的思考方向。1926年,鲁迅因革职、打官司、支持学生等事情,更因杂文的不断“惹祸”,“逃出”北京。“逃亡”是鲁迅重要的城市经验,“逃亡”既是被迫亦是鲁迅自己的主动选择,与之相伴,鲁迅在北京的杂文写作也走到了终点——“坟”,“坟”所意味的“死亡”是解开鲁迅思想和杂文生成的重要精神密码,“坟”所给予鲁迅的经验,并不仅仅意味着终结,还有一种“历史的中间物”和“地理中间物”的体验,而上海就是这样的新的“地理中间物”。从北京到上海,在“地理中间物”的转换中,鲁迅的生活发生了重要变化,“十里洋场”和上海弄堂成为他生活、写作的新的坐标。上海对鲁迅而言是一次身份的革命,他不可避免地与上海高度物质化的日常生活,海派文人、出版商还有普通市民发生密切联系,这形成了鲁迅与上海的经验际遇。鲁迅对摩登上海的都市空间有着清醒的认识,上海有着与北京不同的、分裂的公共空间,面对上海残酷的政治压迫,鲁迅的韧性和智慧使得杂文总能在城市空间中生产出来。鲁迅发现了殖民上海的多层空间结构,这不断强化着他的空间政治感受;上海既是一座摩登之城,也是一座汇聚革命潜能的城市,上海的革命情境与鲁迅的革命经验在殖民空间中遭遇,由此发生的“革命文学”的论争深刻影响到鲁迅杂文和思想的流变,鲁迅的杂文生产与革命的“反抗性”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立此存照”的方法和意识在鲁迅杂文中越来越强烈,最终,鲁迅将杂文与现代城市媒体的关系发展到了极端,写下了“立此存照”的新型文本,这是一种以“反艺术”的方式而进行的艰难的“空间的生产”。鲁迅在北京、上海的城市经验与其杂文诗学紧密相连。鲁迅的杂文是“震惊”艺术的典型,“震惊”经验被鲁迅置于艺术创造的核心,鲁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越界”,对“黑暗意识”和“危机时刻”的展现,对形象感和视觉性的重视来表达“震惊”经验,鲁迅杂文因此成为能带来“震惊”效果的文学生产形式。鲁迅杂文亦是鲁迅在都市“行走”的空间修辞学,“走”的修辞学形成了鲁迅杂文节奏与都市的互文性和对都市节奏的超越,造语的曲折,以及异于传统文学表现方式的美学原则。

高琳[7](2020)在《早期中共话语下《妇女评论》的社会主义妇女解放思想研究(1921-1923)》文中指出《妇女评论》创刊于1921年8月,作为中共创建初期的妇女刊物,《妇女评论》带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的烙印,反映出早期中共妇女解放思想的发展情况。《妇女评论》的编辑们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宣传社会主义的妇女解放,呼吁经济制度变革,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根本地解决妇女问题。《妇女评论》将妇女解放与阶级解放、劳动解放联系在一起,从唯物史观出发展开对妇女问题的探讨,落脚于社会主义。五四时期实现经济独立被公认为是解决妇女问题的方法,与资产阶级女权运动要求劳动平等和教育平等的观点不同,《妇女评论》认为现实的不合理的经济制度才是造成妇女无法实现经济独立的根源,并通过对女子地位的讨论,再次重申经济制度的不合理。不合理的经济制度需要变革,变革目标就是实行社会主义,这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人要求实现根本的社会改造的理念。《妇女评论》通过翻译介绍日本社会主义者的妇女论说和对苏俄妇女运动发展成果的宣传,从学说与现实两方面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妇女解放。《妇女评论》认为参政运动是不彻底的妇女运动,要想实现全体的妇女解放,就需要发起社会主义的劳动妇女运动,同时资产阶级妇女要关注占大多数的劳动妇女的解放,劳动阶级的妇女应该与劳动阶级的男性联合起来共同建设社会主义。作为早期中共话语下的妇女刊物,《妇女评论》受马克思主义经济变革观念的影响,认为改革经济制度是解决妇女问题的根本途径,呼吁通过劳动男女的共同奋斗实现社会的根本变革。此外,五四时期社会流行的自由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也给它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妇女评论》对自由婚恋的讨论也比较明显的体现出其有意无意受到的资产阶级女权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影响。《妇女评论》也带有早期中共妇女刊物的共同缺陷,由于这一时期中共妇女政策的笼统,使得《妇女评论》对解决妇女问题的探索仅停留在呼吁社会变革的层面,对于实现经济制度变革的具体方法、如何展开社会主义的劳动妇女运动等问题的回答是模糊的,而阶级解放高于一切的理念和对男女合作的呼吁,也造成了女性的主体意识和自发性不能完全激发出来。

吴冬娟[8](2020)在《《新青年》论说文文体风格研究》文中指出论说文是中国自古以来作品数量最多而最为重要的文学体裁。自清末王韬“报章文体”出现至后来成熟的新闻评论体裁的形成,报刊论说文之流变经历梁启超“新文体”的沿袭、“论说文”文体的成熟和运用、“时评”的进化、“杂感”的融合等阶段性变迁,才促使新闻评论这一报刊文体回归新闻本位。可以说,论说文文体在新闻评论归位的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承接旧文学中的“新文体”“报章文体”,启迪报刊文体向“时评”“杂感”以至新闻评论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对新闻评论形成蕴含推动作用的论说文文体具有持久弥新的研究价值,在当下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研究报刊论说文文体风格生成与流传的规律,对新闻评论的风格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理论价值。与新文化运动伴随诞生的《新青年》被誉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具影响力大的杂志,它是近代新文学的载体和出发站,处于新旧文学体裁交接的节点,担负新旧文学交接场的职能。“文”“体”不分家,文学交替的过程中文体也在演进。在新旧文学激烈冲撞中诞生的《新青年》,其报刊文体呈现的特质及其对后续报刊文体发展的影响,是值得系统研究的议题。笔者运用文本分析法以及话语分析法,对《新青年》论说文文体风格进行解读。主要从论说文本呈现展示、论说风格特征等总体方向进行剖析。其中,文本分析法贯穿论说文章的呈现,以“单人主编时期”、“多人主编时期”、“共产党刊物时期”等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以“阐释”、“议论”、“辩驳”三个类别进行体系风格分类的维度对论说文章进行呈现。在对风格特征归纳之际,笔者从文本特征、内容特征、文人论说特征三个方向对《新青年》论说文进行分析,在文本解读部分还会运用话语分析进行解读。两种分析方法的深入结合,就是为探究《新青年》论说文文体在新旧文学的交接节点下如何演进,具备何种风格特征,是对旧文体全盘接受还是创新式进化,对中国报刊文体走向有何影响等系列问题。论文的展开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内容包括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创新思路、研究思路等;第二部分是对清末民初的论说文文体进行历史考究。将从名词释义,在华外报论说文文体的呈现,梁启超报刊文体的演进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是呈现《新青年》的论说文章。包括论说文得以在《新青年》获得大发展的主要缘由,还有对本刊论说文章以发展阶段和体系差异为定点,进行分期、分类的呈现解读;第四部分是《新青年》论说文文体风格的流传。先对总体的风格特征从文本、内容、作者等方面进行归纳,再对论说文文体向杂文、新闻评论等报刊文体的现代化步伐进行阐述;第五部分是探讨论说文文体风格的近现代意义。内容包括对报刊文体的意义、对新兴媒介的启发、以及对其他报刊文体的变形指导等。通过系统探索和深入解读,归纳《新青年》论说文文体风格特点的构成:可谓选择性继承和创新式变革的综合产物。即选择性继承旧文学环境下的“报章文体”和梁启超的“新文体”之大胆论说、笔墨含情、文辞近人等特点,并自身创造选题开明、主题无论大小、运用白话文、向新闻本位靠近、作者论说思维集中、追求言辞质朴、论说针锋相对等特征。《新青年》论说文文体风格促进杂感杂文的诞生、加速新闻评论的出现,促进中国报刊文体的演进步伐。

张洞冀[9](2019)在《游寿书法分期与分体探源研究》文中指出游寿是福建东部沿海霞浦县人,是民国着名书法家胡小石的得意弟子,大书法家李瑞清所创金石书派的第三代传炬人。她是一位有才华的女书家,是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型书法家。作为具有极高文化修养的女性书法家,在书法发展史上是相对较少的,她跨越民国、新中国以及改革开放几个重要的变革时期,她的书法具有非凡的创新性,对当代书坛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介于游寿在考古学、古文字学等领域的卓着学术成就,本文并未孤立地研究书法艺术,而是全面地对游寿的生平、学术文章和书法作品进行整理、分析,找出游寿书法风格形成的滋养源,进而对其书法的分期重新作了考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手法,细致分析其书法各体取法来源以及窥探其对古代书迹的内化过程,可以更好地多维度地体现游寿书法风格变化发展的特点。对游寿书法的分期与来源进行分析是本论文的侧重点。此外,通过归纳、总结游寿的艺术思想理论,揭示其艺术风格的形成、演变与其艺术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后学者的启示。

陈长松[10](2012)在《陈独秀前期报刊实践与传播思想研究(1897-1921)》文中研究表明陈独秀作为中国近现代新闻传播史上的重量级人物,其报刊实践和传播思想理应受到高度重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以往的研究远未到位。本论文以陈独秀前期(1897-1921)报刊实践与传播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新闻传播史的视角梳理其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其独具个性的传播思想。绪论部分阐明了本项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对陈独秀前期报刊实践与传播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综述,并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同时,对本论文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作了交代,针对论文中的关键概念及几个相关问题做了说明。第一章以《扬子江形势论略》一文为线索,追溯了维新时期陈独秀从“士人”转向维新的心路历程,对其处于萌芽期的传播实践及传播理念作了分析评点,指出这是陈独秀涉足传媒的“预演”,因而其报人生涯实际可以上溯自此。第二章考察了清末新政时期陈独秀的报刊实践活动,指出陈独秀此时的报刊传播旨趣是思想启蒙,而非革命排满。对两次演说会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陈独秀在《国民日日报》的地位及贡献做了尝试性的讨论,指出陈独秀既是创刊人之一,也是总理编辑之一,《国民日日报》的“舒缓”特征与陈独秀的加盟密切相关,还考证了《发刊词》、《近四十年世风之变态》两篇文章的作者归属问题,指出这两篇文章所具有的陈独秀的思想色彩,为研究陈独秀创办《安徽俗话报》之前的传播思想提供了可靠的文本;在介绍《安徽俗话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刊物的宗旨与“同人刊物”性质,对其“论说”栏进行了重点研究,进而探讨了《安徽俗话报》的历史地位,指出该报是清末下层启蒙运动中启蒙报刊的佼佼者。第三章研究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报刊实践活动。《甲寅》部分对陈独秀在《甲寅》的地位作了探究,认为《新青年》与《甲寅》存在着“扬弃”的关系,并对《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中提出的主要论点“有恶国不如无国”进行了分析;《新青年》部分对杂志的宗旨、作者、读者、内容以及历史地位等作了讨论,针对当前的一些研究热点,如作者群的“分裂”、五四青年的“分化”、“激烈”的言论态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新青年》不仅是陈独秀报人生涯的巅峰,而且是中国启蒙报刊的“典范”;《每周评论》部分在对杂志宗旨、内容进行详细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杂志的评论性特征、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以及陈独秀“只眼”带来“光明”的言论实践等三个方面予以探讨,认为《每周评论》不仅引领了该时期评论类报刊的“新潮流”,而且与《新青年》共同引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第四章着重评析了陈独秀前期的传播思想,指出其主要是由爱国忧民的传播主题、思想启蒙的传播宗旨、自由主义的传播思想等三部分组成,其中爱国忧民的传播主题与思想启蒙的传播宗旨是贯穿其报刊实践的两条主线,自由主义则是其前期传播思想的重要特征。用“一枝独秀”概括陈独秀前期的传播思想可以说是实至名归。结语在简要回顾陈独秀前期报刊实践的基础上,对其报刊实践与传播思想的独特价值做了评析,指出其具有的“唯一性”特征,并对构成“唯一性”的具体“质素”也作出了概括;同时,对陈独秀的报刊实践与其社会革命活动二者交替进行的事实予以高度评价,指出他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知行合一”的践行者和表率,其不乏真知灼见的“知”,体现了知识分子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可贵品格,其不计得失、义无反顾的“行”,则彰显出执着率真的人格魅力。此外,对陈独秀的“悲剧性”意义也尝试性地进行了解读。最后,对陈独秀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期的变革中的独特价值和历史地位(包括其报刊实践和传播思想在新闻史上的地位)下了论断:陈独秀不仅是近代中国转型期的思想巨人,也是变革社会的行动巨人,他不仅在领导革命活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功不可没,而且也给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新闻史等诸多领域留下了一笔宝贵遗产。陈独秀由于种种原因而被“封存”“遮蔽”的“本色”,将会在客观公正全面的历史研究与评价中逐步“显影”,而他光彩的一面也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认同!

二、“人与自然”随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与自然”随感(论文提纲范文)

(1)《新青年》“随感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论题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本研究范围
        一、 关于《新青年》的整体性研究
        二、 关于《新青年》“随感录”的研究
第一章 《新青年》“随感录”的基本面貌
    第一节 《新青年》“随感录”专栏的创立
    第二节 《新青年》“随感录”作者群及其创作
第二章 《新青年》“随感录”的观望视野
    第一节 “随感录”作为一种历史在场
    第二节 “随感录”文学与政治的间色
    第三节 “随感录”内部的思想异同
        一、 关于革命
        二、 关于政治
        三、 关于人生
        四、 关于两性
        五、 关于文艺
        六、 关于国粹
第三章 《新青年》“随感录”的“随感体”特色
    第一节 文体学溯源
    第二节 “随感体”的总体特色
        一、 “随感体”的语言策略
        (一)白话代文言
        (二)呐喊与絮语
        (三)讽刺和曲笔
        二、 “随感录”的思想方法及倾向
        (一)思想与主义
        (二)革命与人生
    第三节 “随感体”的个体风格
        一、 陈独秀
        二、 周氏兄弟
        三、 钱玄同和刘半农
        四、 陶履恭
        五、 其他作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2)《晨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散文的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论域的界定
    三、研究方法
第—章 现代散文生成语境中的《晨报》副刊
    第一节 现代散文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晨报》副刊散文创作的优势
第二章 《晨报》副刊与杂感的生成
    第一节 《晨报》副刊与杂感主题的建构
        一、文化批评
        二、社会批评
    第二节 《晨报》副刊与杂感艺术形式的探索
        一、《晨报》副刊与杂感体式的确立
        二、《晨报》副刊与杂感艺术手法的开拓
        三、《晨报》副刊与新的杂感形式的开辟
第三章 《晨报》副刊与美文的生成
    第一节 《晨报》副刊与“美文”理论的建构
    第二节 《晨报》副刊与个体生命体悟主题的书写
        一、周作人散文: 自己的园地
        二、冰心的散文: 爱的绿洲
        三、徐志摩等其他作家的散文
    第三节 《晨报》副刊与美文多样化语言风格的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现实关怀与自由立场 ——徐訏文学编辑出版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4 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立足社会:现实、救亡与启蒙
    2.1 “帮厨”编辑,缺乏主体地位
        2.1.1 系缘《论语》,初涉编辑
        2.1.2《人间世》——编辑生涯的开端
        2.1.3《论语》和《人间世》之于徐訏办刊的影响
    2.2 突破“闲适”与批判现实
        2.2.1 “比较少年”:突破“闲适”与直面现实
        2.2.2 匕首与投枪:救亡时代的揭露与批判
        2.2.3 透视现实:民间文艺隐含的世俗人生
    2.3 启救亡之蒙与自由理性
        2.3.1 “孤岛”期刊文学态势
        2.3.2 《读物》:启蒙与抗战的“教科书”
        2.3.3《人世间》:救亡——自由与理性的新归宿
        2.3.4 《作风》:文化启蒙与“作风”
第三章 上海夜窗书屋与自由意识萌芽
    3.1 “只出自己的书”——独特个性与自由体验
    3.2 “三思楼月书”版本改写——现实迷惘与乌托邦设想
        3.2.1 改写缘由——个体生命的执着追寻
        3.2.2 突破现实禁锢,追求自由人生
第四章 批判意识与自由价值立场
    4.1 曲折回归现实人生——现实性、文艺性与娱乐性的矛盾选择
        4.1.1 《幽默》的创刊缘由与时代坚守
        4.1.2 “中年人读物”的“幽默”与“个性”
        4.1.3 “小品”中的人生:讽刺与“幽默”
    4.2 个人意识与现实的策略化呈现
        4.2.1 “幽默”的个人性与现实人生结合
        4.2.2 拓展公共文化空间——通俗性、娱乐性的策略化趋向
    4.3 徐訏晚年办刊风格转向:时政批评与自由意识
        4.3.1 社会批判与个人意识觉醒
        4.3.2 《七艺》的自由意识:时代的荒诞与批评
第五章 徐訏编辑思想与编辑理念
    5.1 徐訏的编辑理念与原则
        5.1.1 有益于抗战、文化与社会
        5.1.2 启蒙精神:树立健全的社会意识、文学风格与价值观
        5.1.3 传记文学:真实的“人”与人性
        5.1.4 装帧精美:唯美自然
    5.2 徐訏编辑思想
        5.2.1 “自由主义”办刊理念
        5.2.2 立足现实、时代与社会
        5.2.3 编辑:综合的人才
第六章 结语徐訏编辑思想渊源:现实关怀与自由主义辩正
    6.1 突破浪漫藩篱,关注现实人生
    6.2 “雅”与“俗”的游离融合
        6.2.1 雅俗:文学观念和办刊理念的同步
        6.2.2 不一样的“俗”:“世俗”而不“媚俗”
    6.3 个人与时代自由的困境与思辨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三、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王鹏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本选题研究的创新点
    五、研究思路
第一章 王鹏运的生平、家世和交游
    第一节 王鹏运的家世
        一、诗礼传家
        二、乱世能吏王必达
    第二节 王鹏运生平
        一、乌衣佳子弟
        二、进士不第,栖迟京华
        三、忧心国事,努力抗争
        四、彻底绝望,投劾而去
        五、王鹏运的思想性格
    第三节 王鹏运交游考论
        一、与王鹏运以词唱酬诸人
        二、未见唱和而有词学方面往来诸人
        三、其他交游
第二章 王鹏运的学词道路
    第一节 王鹏运词作分期
        一、裘马轻狂,锻炼词艺
        二、台谏生风,屡举词社
        三、满腔忠愤托于词
        四、潇洒南游载于词
    第二节 早年的学词道路
        一、觅句堂唱和
        二、中书词人唱和
        三、大梁诗词唱和活动
        四、王鹏运的学词途径
    第三节 成就一代词坛领袖
        一、对作品不惮修改的创作态度
        二、对作品严谨的去取态度
        三、切磋词艺,从善如流
        四、数举词社,唱和不绝
        五、奖掖后进
第三章 王鹏运的词学思想
    第一节 王鹏运词学思想的研究文本
        一、王鹏运所撰词籍序跋
        二、王鹏运涉及词论的有关词作
        三、《词学丛书》王鹏运眉批
        四、《蕙风词话》对王鹏运词学思想的引述
    第二节 王鹏运词学思想总结
        一、知人论世,反对淫艳之词
        二、强调情真,赞赏情深
        三、注重比兴寄托
        四、推崇自然含蓄的语言
        五、通达而敢于突破的词律观
        六、当行本色的词体观
        七、由南追北,兼宗两宋
    第三节 从况周颐对半塘词学思想的承继看半塘在词学史上的地位
        一、况周颐《词学讲义》要点探源
        二、况周颐《蕙风词话》渊源举证
第四章 王鹏运词的题材内容
    第一节 忧国伤时与言志抒怀
        一、忧国伤时之痛
        二、报国之志与有志难伸的失意
        三、建功立业之心与壮心的消退
    第二节 亲情、爱情与友情
        一、手足之情
        二、相濡以沫的爱情
        三、真挚感人、声应气求的友情
    第三节 思乡之情与仕隐之二难选择
        一、对故乡的魂牵梦萦
        二、归隐故乡之志与引退之难
    第四节 忧愁与感触的记忆痕迹
        一、挥之不去的愁云
        二、生活中的诸多感触
    第五节 男子作闺音与艳冶的记载
        一、男子而作闺音及其深层内涵
        二、冶游与艳情的记载
    第六节 游踪与聚会
        一、爱国情怀的记载
        二、游览心情的反映
        三、友情的见证
    第七节 体物抒情与词人社集
        一、咏物与词人社集
        二、咏物词的写作手法
        三、咏柳、咏月、咏雪词探析
    第八节 其他题材
        一、节令词
        二、纪事词
        三、题图题照词
        四、咏史怀古词
        五、论词词
        六、酬赠词
第五章 王鹏运词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沉雄悲婉的艺术风格
        一、情感的悲苦沉郁
        二、词境的雄浑委婉
    第二节 典故使用的普遍和高超
        一、词中用典的来源
        二、用典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节 比兴寄托的使用
        一、游仙词的寄托
        二、愁情、随感词的寄托
    第四节 渐严而敢于创新的词律
        一、渐趋严谨的词律
        二、在词律上的大胆创新
第六章 王鹏运在词坛的地位
    第一节 转益多师,自成一家
        一、问涂碧山
        二、历白石、稼轩、梦窗
        三、追东坡之清雄,还清真之浑化
        四、最终自成一家
    第二节 "清季四大词人"之首和临桂词派领袖
        一、以龙继栋、端木埰为学词导师
        二、从常州词派出,开创临桂词派
        三、晚清词坛盟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王鹏运词作题材分类表
    附录二 广西区图书馆藏《词学丛书》王鹏运批阅记录
    附录三 新发现的王鹏运早年词稿《四印斋词卷》
    附录四 王鹏运词集考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后记

(6)城市经验与鲁迅的杂文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二、研究范围与涉及到的相关概念
    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第一章 鲁迅与北京的经验遇合
    第一节 北京的文化象喻与鲁迅的焦虑
        一、北京的“旧与新”
        二、北京与鲁迅的焦虑
        三、杂文里的北京
    第二节 城市经验与鲁迅杂文的发生
        一、启蒙之梦与城市空间
        二、“铁屋子”的破解与文学的自觉
        三、“杂文体”文本与杂文选择
第二章 北京经验下的杂文生产
    第一节 1920年代北京的文学生产
        一、以杂志为中心的文学生产
        二、现代杂志与公共领域
        三、鲁迅在北京的媒介活动
    第二节 杂文生产中的“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
        一、“个人”与“社会”之分
        二、“公”与“私”的纠缠
        三、大都市里的“孤独”
    第三节 城市经验与鲁迅北京时期杂文的流变
        一、空间政治与新知识人
        二、话语选择与价值依托
        三、新主题与杂文之“韧”
第三章 鲁迅与上海的经验遇合
    第一节 “逃亡”经验与“坟”的境遇
        一、鲁迅的“逃亡”经验
        二、“坟”的境遇与“死亡”的精神密码
        三、“地理中间物”
    第二节 身份革命与市民化
        一、文化身份的自我界定
        二、文人市民化和商品化
        三、上海弄堂与市民“阿金”
第四章 上海经验下的杂文生产
    第一节 鲁迅上海杂文的空间感
        一、摩登上海的公共空间
        二、殖民上海的空间结构
    第二节 “革命”上海与鲁迅的杂文生产
        一、上海的革命情境与鲁迅的革命经验
        二、“革命文学”论争与鲁迅杂文的生成
        三、“革命”与鲁迅杂文的生产
    第三节 “立此存照”型杂文文本
        一、“立此存照”的方法和意识
        二、话语实践与“反艺术”
第五章 城市经验与鲁迅杂文的诗学
    第一节 “震惊”经验与鲁迅杂文的诗学
        一、日常生活与杂文的“越界”
        二、黑暗意识与危机时刻
        三、形象感与视觉性
    第二节 都市“行走”的空间修辞学与鲁迅杂文的诗学
        一、杂文的节奏
        二、杂文造语的曲折
        三、杂文的美学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7)早期中共话语下《妇女评论》的社会主义妇女解放思想研究(1921-192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
    四、“妇女解放”阐释
第一章 《妇女评论》的创刊与概况
    第一节 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想的新发展
        一、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潮
        二、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观
    第二节 《妇女评论》的基本情况
        一、《妇女评论》的创刊
        二、《妇女评论》的编辑群体
        三、《妇女评论》的主要栏目和特点
    第三节 从《妇女评论》到《妇女周报》
第二章 社会主义实现妇女解放的阐释
    第一节 妇女经济独立的解读
        一、对妇女经济独立问题的认识
        二、实现妇女经济独立的两种途径
    第二节 女子地位的讨论
        一、女子地位讨论的两个分歧
        二、妇女地位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第三节 妇女运动的呼吁
        一、不明确反对的妇女参政运动
        二、社会主义妇女运动宣传
第三章 国外妇女解放思想的引介
    第一节 男权批判与《女性中心说》
        一、男性中心下的女性弱势
        二、女性的社会价值
    第二节 日本的社会主义妇女学说
        一、堺利彦对妇女问题的剖析
        二、发展劳动的妇女运动
    第三节 苏俄妇女解放成就介绍
第四章 《妇女评论》的自由婚恋观
    第一节 社交公开讨论
        一、男女社交的乱象
        二、实现社交公开的方法
    第二节 婚恋自由与生育节制
        一、旧婚制的批判
        二、恋爱是结婚的前提
        三、生育节制讨论
    第三节 自由离婚讨论
        一、对郑振埙离婚案的态度
        二、单愿的自由离婚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新青年》论说文文体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新青年》研究现状
        1.2.2 “论说文”研究现状
        1.2.3 《新青年》“论说文”文体风格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思路
第二章 清末民初论说文文体雏形
    2.1 “论说文”与文体风格释义
        2.1.1 “论说文”词源追溯
        2.1.2 文体风格
    2.2 文体萌芽:在华中文外报论说文体
    2.3 文体吸纳:梁启超报刊文体
        2.3.1 在华中文外报对梁启超报刊文体的影响
        2.3.2 梁启超报刊文体自成一格
        2.3.3 梁启超新文体对报界的影响
第三章 《新青年》“论说文”呈现
    3.1 《新青年》“论说文”的发展
        3.1.1 “成报”——报刊问世
        3.1.2 “立栏”——论说栏目固定化
    3.2 “论说文”风格呈现
        3.2.1 以发展阶段呈现
        3.2.2 以体系风格呈现
第四章 《新青年》“论说文”文体风格
    4.1 《新青年》“论说文”文体风格特点
        4.1.1 文本特点
        4.1.2 内容特点
        4.1.3 作者论说特点
    4.2 “论说文”文体风格的现代化
        4.2.1 “论说文”过渡到杂文
        4.2.2 “论说文”向新闻评论的方向演进
第五章 《新青年》论说文风格的现代意义
    5.1 调节报刊文体的现代节奏
        5.1.1 文体新闻性的重申
        5.1.2 文体变革的指引
    5.2 指引论说文文体的现代化
        5.2.1 创新下坚守,秉持文体本质
        5.2.2 坚守下创新,启发新式承载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游寿书法分期与分体探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游寿书法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主要创新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游寿及其学术渊源与成就
    1.1 游寿其人
    1.2 游寿的金石学渊源
    1.3 游寿的古文字学成就
第二章 游寿书法的分期与分体探析
    2.1 游寿书法概观
    2.2 游寿书法创作分期
        2.2.1 墨海初涉学颜鲁(1928年之前)
        2.2.2 书风初定阶段(1928-1942)
        2.2.3 风格渐成阶段(1942-1975)
        2.2.4 臻于化境阶段(1975-1994)
    2.3 游寿书法分体探源
        2.3.1 篆书取法探源
        2.3.2 隶书取法探源
        2.3.3 楷书取法探源
        2.3.4 行书取法探源
第三章 游寿的书学观点与审美理念
    3.1 游寿学书方法论
    3.2 游寿的书法学养论
    3.3 游寿的书法审美论
第四章 游寿书法的启示
    4.1 取法乎上
    4.2 字外之功
    4.3 碑帖兼融
    4.4 空间挖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陈独秀前期报刊实践与传播思想研究(1897-192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陈独秀前期报刊实践和传播思想的研究价值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四、 创新点、重点与难点
    五、 几个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相关问题的说明
第一章 报人生涯的“预演”:维新时期传播实践初探
    第一节 由“选学妖孽”到“康梁派”
        一、 乡试见闻,让陈独秀彻底与科举决裂
        二、 阅读《时务报》,接受了康梁维新思想
        三、 乡试前后,陈独秀结识了一批维新志士
    第二节 《论略》的传播学分析
        一、 文章内容:献策政府,希望见用
        二、 传播方式:刻印散发,定向传播
        三、 预期读者:政府官员,海内同志
        四、 传播效果:赢得文名,未被见用
    小结
第二章 初涉报坛,牛刀小试:清末新政时期的报刊实践
    第一节 清末新政时期的社会环境
        一、 报刊业的快速发展
        二、 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初步形成
        三、 白话报刊是下层启蒙的最佳媒体
        四、 拒俄运动与知识分子的革命转向
    第二节 安徽拒俄运动的兴起:发起两次演说会
        一、 1902 年,第一次演说会
        二、 1903 年,第二次演说会
    第三节 初涉报坛:参与创刊、编辑《国民日日报》
        一、 既是创刊人之一,也是总理编辑之一
        二、 《发刊词》、《近四十年世风之变态》的考证
        三、 《国民日日报》的“舒缓”与陈独秀的加盟
    第四节 牛刀小试:创办《俗话报》
        一、 前期与后期、停刊与终刊
        二、 开民智的办报宗旨
        三、 栏目及内容
        四、 报刊“同人”与“同人刊物”
        五、 论说:鼓吹爱国,揭批恶俗的主阵地
        六、 清末下层启蒙报刊的佼佼者
    小结
第三章 成就“元典”,引领潮流:“五四”前后的报刊实践
    第一节 汝南晨鸡,先登坛唤:参编《甲寅》
        一、 “谋生”的需要
        二、 扬弃:《甲寅》与《青年杂志》(《新青年》)关系的再审视
        三、 “残民之祸,恶国家甚于无国家”
    第二节 创办《新青年》,成就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元典”
        一、 时代需要启蒙
        二、 三个时期:陈独秀主撰—北京同人杂志—中共上海发起组刊物
        三、 作者群的演变、特点与北京同人的“分裂”
        四、 《新青年》的“阅读”与“五四青年”的“分化”
        五、 “民主”与“科学”,“骂人”与“激烈”
        六、 启蒙刊物的典范
    第三节 创办《每周评论》,引领评论性报刊新潮流
        一、 新的政治环境需要“谈政治”
        二、 “公理”与“强权”
        三、 栏目及内容
        四、 “百花齐放”的评论性特征
        五、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六、 “只眼”带来“光明”
    小结
第四章 “一枝独秀”:陈独秀传播思想评析
    第一节 爱国忧民的传播主题
        一、 爱国当以忧民为先
        二、 演变:“忠君主义”—“爱国拒俄”—“忧民先于爱国”
    第二节 思想启蒙的传播宗旨
        一、 知新主义的传播理念
        二、 “全面彻底”的批判精神
    第三节 自由主义的传播思想
        一、 自由主义的特征及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要义
        二、 独自的批评能力和批判精神
        三、 发人深省的自发见解
        四、 办刊实践从不依附于任何势力集体
        五、 对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高度关注
        六、 对“舆论”、“党见”的批判
        七、 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补记

四、“人与自然”随感(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青年》“随感录”研究[D]. 罗兰. 云南师范大学, 2013(05)
  • [2]《晨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散文的生成[D]. 廖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现实关怀与自由立场 ——徐訏文学编辑出版事业研究[D]. 张露. 河北大学, 2019(04)
  • [4]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5]王鹏运研究[D]. 朱存红. 广西师范大学, 2011(04)
  • [6]城市经验与鲁迅的杂文生产[D]. 马海.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1)
  • [7]早期中共话语下《妇女评论》的社会主义妇女解放思想研究(1921-1923)[D]. 高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新青年》论说文文体风格研究[D]. 吴冬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0)
  • [9]游寿书法分期与分体探源研究[D]. 张洞冀. 山西大学, 2019(02)
  • [10]陈独秀前期报刊实践与传播思想研究(1897-1921)[D]. 陈长松. 暨南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人与自然”的感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