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定价模型

可转债定价模型

一、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王金玲[1](2021)在《可交换债券的定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可交换债券作为可转换债券存在形式的一种,已经成为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可转换债券定价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对可交换债券的相关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本文结合可转换债券前沿的定价研究成果对我国可交换债券的定价问题进行建模与分析。本文使用Black-Scholes模型和CEV模型对我国可交换债券的定价问题进行研究,并且在建立定价模型的过程中,结合了两种技术:一是采用了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模型的参数,二是根据可交换债券转换比例和标的股票股价的数据,使用最小二乘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模拟可交换债券的价格变化。在此过程中,将债券价格路径区分为实值路径和虚值路径,并使用移动样本预测的方法,将市场最新信息纳入到模型中。本文将Black-Scholes模型的预测效果与CEV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CEV模型下可交换债券的预测效果更优的结论。本文选择了15只可交换债券作为研究样本,使用均方根误差对评价模型定价效率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使用CEV模型预测得到的均方根误差作为被解释变量,对影响可交换债券定价偏差的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交换债券标的股票的波动率对定价偏差的影响显着。

米倩[2](2021)在《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与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可转换债券是上世纪90年代才出现在我国金融市场上的融资工具,由于其股权和债权的两面性,使其具有筹资和避险双重功能。在短短几十年间,其市场规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发行额仅次于国债的第二大债券品种。鉴于其快速发展的趋势,需要对可转债进行有效、合理的定价。本文在此背景下,基于我国现在可转债市场的发展状况,对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及其实证分析方面进行探讨,对现在正处于飞速发展的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以及金融衍生产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可转换债券的发展历程,对可转换债券的基本要素和条款设计进行了阐述,基于国内外定价可转换债券的相关理论研究,运用成分定价法将可转债价值转化为债权价值与期权价值之和。本文对于债权价值的计算利用未来现金流贴现法,对于期权价值的计算选择Black-Scholes模型(简称B-S模型)作为可转换债券的期权定价模型。对于B-S定价模型中标的资产的波动率,本文采用GARCH(1,1)模型来进行估计,而对不满足动态模型约束条件的数据,则采用历史波动率估算方法。考虑到可转债的发行信用等级会给可转债的定价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在实证分析时选取了2019年上交所不同的信用等级的各三只可转债,在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可转债的期权价值,并与实际价格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一种情况在不考虑附加条款的基础上利用传统的B-S定价模型进行定价计算的期权价值普遍低于实际价格,平均偏差率为7.26%;第二种情况是考虑附加条款的B-S定价模型定价计算的期权价值普遍高于实际价格,平均偏差率为4.33%。从总体上,发现引入附加条款的B-S定价模型可以增加可转债的价值,使其更接近于实际价格,且偏差率明显低于传统B-S定价模型;从不同等级情况的可转债来看,信用等级高的可转债的偏差率较低,信用等级低的可转债偏差率较高;另外,从运用不同估计股价波动率的情况来看,利用GARCH模型计算的波动率来计算的期权价值更加接近实际价格。最后通过对模型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价格的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出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为可转债市场不成熟、相关制度不明确、投资者认识浅薄、债券本身以及模型参数估计存在的误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几点建议与措施。

杨馨[3](2020)在《上市银行可转换债券发行定价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中国证券监管委员修订了《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可转换债券由此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2019年全年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总额超过了2500亿元人民币。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带有股票期权的相对复杂的金融产品,短期内的爆发使得发行人和普通投资者对其理论价值的判断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准确确定可转换债券理论价值有利于发行企业的发行定价参考并做出相应条款准备,同时也有利于投资者对可转换债券投资价值和风险的理性判断。基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目前没有公认的适用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的现实情况,通过分析各种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模型适用性和特点,选择了B-S模型和二叉树模型并加入附加条款修正及增加步数等方法对其进行调整,尝试为我国商业银行可转换债券的发行确定理论价值,并用理论价值与发行价格和上市收盘价的误差,来判断这两种定价模型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分析其局限性与不足。在案例选择上,本文着眼于发行规模占比最大的商业银行可转换债券市场,选择了发行规模适中且刚进入转股期的江苏银行可转换债券进行详细发行定价分析,再由点到面,延伸至2015年以来商业银行发行的所有可转换债券,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与计算,更为直观具体地展现两个模型的定价效果,并得到以下结论:(1)两个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表明,在发行公告日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价格较为贴近,且大多数高于其实际价格,多数商业银行可转换债券价值被低估,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可转换债券价值被低估程度较高。(2)除了两只发行当天收盘价便小于发行价格的可转换债券,其余可转换债券的理论价值均大于发行价格100元,可转换债券市场整体上是值得投资的。对此,本文总结的原因有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扩容太快、参数选取存在问题、模型有局限性、正股价格低迷、转股价过低以及条款过于千篇一律。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别从政策角度、发行人角度和投资者角度对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完善提出了建议,为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可转换债券发行定价研究出一份力。

李文琦[4](2020)在《美式期权和可转换债券定价问题的特征有限元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购买股票、证券、期权、可转换债券等各种类型的金融产品,故期权、债券等类别的金融产品的定价问题逐渐成为当前金融学和金融数学学者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本文研究的第一个问题以两个标的资产的美式看跌期权为例,研究其定价问题,首先由Black-Scholes方程建立美式期权定价问题的微分方程,写出其定价的线性互补问题,引进惩罚函数将其定价问题满足的不等式问题转化为等式,并通过沿特征线方向对方程的时间和空间的一阶导数项进行离散,建立全离散逼近格式,最终给出了特征有限元解的2和1模最优阶误差估计.数值结果和误差分析表明,本文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克服了数值震荡现象,并且随着两个标的资产的相关性逐渐变大、波动率系数之间的差距的逐渐变小、计算网格逐渐变小时,误差逐渐变小,收敛阶逐渐变大,越适合用特征有限元方法计算此问题.本文的第二个问题研究的是可转换债券的定价问题,首先由股票服从几何布朗运动、利率服从-模型以及无风险套利原理,推导并给出了基于股价和利率的双因子可转换债券模型,接着用特征有限元方法写出全离散计算格式并给出算例,数值算例表明,随着可转换债券到期时的面值及息票值的和+的逐渐变小、股价的波动率1逐渐增加,则误差逐渐变小,收敛阶逐渐增加,故运用特征有限元方法计算可转换债券问题是十分有效的.

谢正航[5](2019)在《二叉树模型和B-S模型对可转债定价有效性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再融资新规和减持新规出台以后,可转换债券逐渐成为了证券发行市场的新宠,发行规模越来越大,关注的投资者也越来越多,市场上不断有可转换债券基金成立,市场的关注热度也不断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市场采用的模型定价法比较,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定价主要参考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日前的平均交易价格,其合理性还有待商榷。本文以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定价作为切入点,进行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实证研究。本文为了研究我国可转换债券上市定价的合理性,选取Black-Scholes模型和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两个经典模型对2012-2018年发行的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定价进行实证检验,比较了模型定价和实际定价的差异。之后,本文通过对国电转债案例的计算分析,更为直观具体地展现两个模型定价和发行定价的差异,并得到以下结论:(1)两个模型计算得出的样本可转换债券在发行公告日的理论价值均要高于其发行定价;(2)通过对样本转债条款的梳理发现,我国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制定缺乏弹性以及与转股价格的联系。这也是导致我国可转换债券发行定价要低于模型计算价格的原因之一;(3)我国可转换债券的附加条款设计缺少创新,没能兼顾可转换债券整体的价值。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也给出了对策和建议。第一,建议发行方和承销商在确定转股价格的时候参考基于Black-Scholes模型以及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给出的计算结果。第二,建议发行方和承销商结合转股价格以及企业的特点,更灵活地确定票面利率。第三,建议发行方和券商创新可转换债券附加条款的设计。

夏丽霞[6](2019)在《中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实证研究 ——基于多因素经验回归模型》文中提出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兼具了债权和期权的性质,并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融资工具、广大投资者所着重关注的金融衍生产品。随着可转债市场的不断发展,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也应运而生。但传统的定价模型假设条件苛刻、考虑因素不够全面,有其一定的劣势,因此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思路出发,探讨可转换的经验定价问题。在第一章中,我们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等,然后在第二章中进一步梳理了国内外可转换债券的发展情况和定价研究,同时简要介绍了二叉树模型、B-S定价模型和Monte Carlo模型三种常见定价模型,总结了这三种方法的缺点和不足。在接下来的第三章中,本文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二叉树模型分析探讨了影响可转债价值的七个因素的敏感性,以求准确获得各因素的影响范围和作用力度。然后在第四章节中,本文利用市场历史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经验回归,成功利用可转换债券上市首日的截面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可转换债券上市首日定价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预测效果;同时,利用二级市场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建立了可转换债券二级市场价格定价模型,并同样检验了模型的效果。

戈世晓[7](2019)在《牛熊趋势下中国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在我国去杠杆的宏观背景下,股权融资开始在资本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工具,近年开始被证监会所鼓励,诞生逾20年的可转换债券市场也从2017年开始迎来了井喷式的扩张。可转换债券由于兼具债权和期权的特性,以其低风险高预期回报的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可。可转换债券的准确定价,对承销人合理确定转股价格、发行人合理制定发行条款以及投资者理性判断可转换债券的投资价值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也正由于可转换债券包含了债权,期权等多项复杂的条款,其准确定价并不能通过简单的估值模型得出。最小二乘蒙特卡罗模拟是目前学界较为公认的对可转换债券进行定价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与可转债市场的联动关系及可转债上市流通过程中的实际价格路径及条款执行情况,创新性地提出了在牛熊趋势的框架下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定价逻辑和投资价值,进而对原模型进行了改进。以2015年牛熊周期中在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流通的“歌尔转债”和牛市中通过执行赎回条款完成退市的6支可转换债券为例,调整了原模型中的参数和可转换债券条款执行策略,对模型改进前后的定价效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股票市场处于牛熊趋势的背景下,将最小二乘蒙特卡罗方法中加入趋势项并放大方差可以使模型具有更好的解释性和预测精度,而在股票市场处于震荡市的情况下,原有的最小二乘蒙特卡罗方法仍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靖康[8](2019)在《可转债定价的研究与实证》文中提出可转债是一种兼具债性、股性和衍生品特性的金融工具。1843年西方的可转债市场便拉开了帷幕,而我国的可转债市场则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晚了近150年。随着我国可转债市场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我国的可转债市场逐步迈向繁荣。可转债市场的规模日益增大,解决好其定价问题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本文主要围绕可转债的定价问题展开,目的是找到一种适合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定价方法。在文中对可转债市场发展的历史、基本条款、特点、种类和当前我国可转债市场的现状进行了阐述。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国外文献资料,归纳出目前可转债定价常用的模型与方法。同时基于Dubrov和Bella(2015)的定价框架,调整为适用于我国可转债的LSPI(最小二乘策略迭代)定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在实证的过程中,结合我国可转债市场的情况,选取了8支商业银行发行的可转债作为定价样本,分别采用历史波动率法和GARCH(1,1)对基础股票价格的波动率进行估计,采用基于LSPI(最小二乘策略迭代)的定价模型和目前表现最优的LSM(最小二乘蒙特卡洛)定价模型对样本进行定价。依据定价结果得出GARCH(1,1)对基础股票价格波动率的估计值使得定价结果误差更小,LSPI(最小二乘策略迭代)的定价模型相较于LSM(最小二乘蒙特卡洛)定价模型定价误差更小且定价误差更稳定。最后,指出了定价模型的不足与改进思路,两种方法都未能很好地解决可转债向下修正条款、转换价格调整和基础股票支付红利等问题,并且对于股价的波动率和无风险利率的假设还太理想化,可以让股价波动率和无风险利率随机化来改进模型,减少定价的误差率,使得定价模型可以更好地用于我国可转债的定价。

许鹏伟[9](2019)在《白云机场可转换债券定价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自从证监会出定向增发新规和可转债信用申购政策以来,我国的转债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但相关理论研究储备薄弱,发行定价主体经验不足,导致市场上的一些转债定价不甚合理。在这种大背景下,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转债市场的定价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可转债定价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评述,介绍了主要的三种定价模型二叉树、蒙特卡洛和B-S模型,而后基于定价思路的不同角度,选择了两种具有代表性、应用程度广泛的定价方法B-S模型和二叉树法进行定价分析。在案例选择方面,本文选择了白云转债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并对其背景、发行动机和条款进行了介绍,论证了其对我国可转债市场的代表性。在具体定价环节,相比一般案例研究,本文对B-S模型的应用较为详细,深入探讨了在该模型下回售期权、赎回期权的价值确定,并将其统一到整个可转债的定价中,提高了定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二叉树方面,本文以半年为一个时间区间,共划分了11个定价节点来模拟股价的波动,得到了较为细致的整体法定价结果。通过对两种模型定价结果的偏差分析和白云转债代表性的论证,本文将白云转债定价问题的探讨引申到了整个可转债市场,并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是定价模型的误差,主要体现在适用性方面,影响定价准确性;二是可转债的发行机制和条款设置问题,审核过严导致的转债供给不足和一些难以量化的因子如下修条款影响了定价结果;三是投资者和市场的不够理性使得实际价格与转债内在价值产生偏差,从而间接影响定价的准确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分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应的建议,提高了本文的实用性。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杜欣[10](2019)在《基于利率模型的可转换债券定价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可转债作为一种上世纪90年代才出现在我国金融市场上的衍生产品,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其市场规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根据从Wind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在2017年全年,市场上可转债的发行量达到790亿元,已然成为了除股票,债券之外,上市公司的又一主要融资工具。而目前我国快速发展的可转债市场所急需的是对可转债进行有效定价的方法,但可转债本身的衍生品特性,而且我国可转债的附加条款对股票价格有路径依赖性,使得对其进行有效定价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文就针对可转债的定价展开研究。本文在研究中先不考虑附加条款,根据前人给出的三种利率假设下的可转债价格所满足的偏微分方程,使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可转债的理论价格,通过对市场上的四只可转债在连续60个交易日进行定价并分析,通过t检验发现得到的理论价格要高于市场价格,因此做进一步分析,在考虑了附加条款之后,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异下降,能够更接近于市场价格,因此在加上附加条款进行修正后,本文的方法能够较好地对可转债进行定价,并为投资者提供参考。另外,文章也分析出其他几个可能导致误差的原因。

二、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可交换债券的定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可转换债市场的基本情况
        1.1.2 我国可转换债券的种类
        1.1.3 可交换债券的基本情况
        1.1.4 国内外可转换债券市场比较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2.1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2.1.1 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
        2.1.2 可转换债券的特殊条款
        2.1.3 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偏差
        2.1.4 可交换债券的定价研究
        2.1.5 可交换债券与可转换债券的对比研究
    2.2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2.2.1 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
        2.2.2 可交换债券的相关研究
3 研究设计
    3.1 波动率参数估计模型
        3.1.1 Black-Scholes模型
        3.1.2 CEV模型
    3.2 估计方法
        3.2.1 极大似然估计方法
        3.2.2 蒙特卡洛模拟方法
        3.2.3 最小二乘蒙特卡洛模拟的模拟过程
    3.3 误差线性回归模型
        3.3.1 主要解释变量及说明
        3.3.2 建立误差线性回归模型
4 实证分析
    4.1 样本数据的选择及说明
    4.2 描述性统计
    4.3 定价模型的实证结果
        4.3.1 参数估计过程
        4.3.2 参数估计结果
        4.3.3 蒙特卡洛模拟
        4.3.4 模型预测效果评价
    4.4 误差线性回归分析
        4.4.1 解释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4.4.2 误差线性回归结果
        4.4.3 稳健性检验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未来展望
        5.3.1 本文的不足之处
        5.3.2 后续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2)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3.1 本文的创新
        1.3.2 本文的不足
第2章 关于可转换债券定价的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2 国内文献综述
    2.3 小结
第3章 我国可转换债券相关内容概述
    3.1 可转换债券的概念
    3.2 可转换债券的发展历程
    3.3 可转换债券的构成
第4章 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
    4.1 债权定价
    4.2 期权定价
        4.2.1 常见的期权定价模型
        4.2.2 四种定价方法的比较
    4.3 B-S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4.3.1 无风险利率的选取
        4.3.2 股价波动率的估计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数据选取
    5.2 理论价值计算
        5.2.1 债券价值计算
        5.2.2 期权价值计算
        5.2.3 引入附加条款对期权价值修正
    5.3 结果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上市银行可转换债券发行定价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可转换债券的定义与内涵
        2.1.1 可转换债券的定义
        2.1.2 可转换债券的特点
        2.1.3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影响因素
    2.2 可转换债券的理论基础
        2.2.1 蒙特卡洛模拟法
        2.2.2 Black-Scholes定价模型
        2.2.3 二叉树定价模型
    2.3 文献综述
        2.3.1 关于可转债融资的研究综述
        2.3.2 关于期权定价的研究综述
        2.3.3 关于可转换债券定价的研究综述
        2.3.4 文献综述的简要评述
3 国内外可转换债券的发展现状分析
    3.1 国外可转换债券的发展情况
    3.2 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发展情况
        3.2.1 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发展历程
        3.2.2 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市场现状
        3.2.3 我国上市公司主要股权融资方式现状及对比
    3.3 可转换债券市场定价模型现状及适用性分析
4 我国商业银行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
    4.1 我国商业银行可转换债券市场发行现状
    4.2 商业银行可转换债券定价策略研究——以江苏银行为例
        4.2.1 江苏银行可转换债券基本资料
        4.2.2 江苏银行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
        4.2.3 江苏银行可转换债券定价结果
    4.3 我国商业银行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策略研究
        4.3.1 我国商业银行可转换债券定价参数选择
        4.3.2 我国商业银行可转换债券发行定价模型计算
    4.4 我国商业银行可转换债券市场定价效率问题
5 我国商业银行可转换债券定价效率提升的建议
    5.1 政策上放开市场并大力扶持
    5.2 发行人科学定价勇于创新
    5.3 投资者全面考虑并抓住机遇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多步二叉树模型部分 Python 程序代码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美式期权和可转换债券定价问题的特征有限元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问题背景与意义
    1.2 美式期权及可转换债券定价问题研究的发展过程
        1.2.1 美式期权定价问题研究的历史回顾
        1.2.2 可转换债券定价问题研究的历史回顾
    1.3 文章主要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预备知识
    2.1 基本空间及引理
    2.2 美式期权和可转换债券的相关知识
    2.3 模型假设
第三章 美式期权定价问题的特征有限元方法
    3.1 美式期权定价模型
    3.2 误差估计
    3.3 数值算例
第四章 可转换债券定价问题的特征有限元方法
    4.1 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
    4.2 特征有限元方法
    4.3 数值算例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获奖及荣誉情况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5)二叉树模型和B-S模型对可转债定价有效性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2 文献综述和研究回顾
    2.1 关于期权定价的理论研究
    2.2 可转换债券定价的研究综述
    2.3 简要评述
3 可转换债券的要素和价值构成
    3.1 可转换债券的概念和要素
        3.1.1 可转换债券的概念
        3.1.2 可转换债券的要素
    3.2 可转换债券的历史和现状
    3.3 可转债的价值构成及特性分析
        3.3.1 债券价值影响因素
        3.3.2 期权价值影响因素
        3.3.3 中国可转换债券特性分析
4 可转换债券定价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4.1 基于二叉树模型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
        4.1.1 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介绍
        4.1.2 基于二叉树模型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
    4.2 基于Black-Scholes公式的定价模型
        4.2.1 Black-Scholes模型介绍
        4.2.2 基于Black-Scholes模型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介绍
    4.3 两种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比较分析
        4.3.1 基于Black-Scholes公式的定价模型
        4.3.2 基于二叉树模型的定价模型
5 两种定价方法下可转债理论价格和发行定价差异的统计描述
    5.1 证券的选取
    5.2 模型参数的选择
    5.3 实证结果
6 案例分析:国电转债
    6.1 国电转债基本资料
        6.1.1 国电电力公司简介
        6.1.2 国电转债基本资料
    6.2 国电转债的价值计算
        6.2.1 基于Black-Scholes公式的国电转债价值计算
        6.2.2 运用二叉树模型对国电转债的价值计算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6)中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实证研究 ——基于多因素经验回归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本文创新点
2 可转换债券的发展及研究情况
    2.1 可转换债券的发展情况
        2.1.1 国外可转换债券的发展情况
        2.1.2 国内可转换债券的发展情况
    2.2 可转换债券定价的研究情况
        2.2.1 国外可转换债券定价的研究情况
        2.2.2 国内可转换债券定价的研究情况
    2.3 可转换债券的常用定价方法简介
        2.3.1 二叉树定价模型
        2.3.2 Black-Scholes定价模型
        2.3.3 Monte Carlo模拟
        2.3.4 三种定价方法的比较
3 可转换债券影响因素的分析
    3.1 可转换债券价值的影响因素
        3.1.1 影响债权价值的因素
        3.1.2 影响期权价值的因素
        3.1.3 既影响债权价值又影响期权价值的因素
    3.2 可转换债券的二叉树模型
    3.3 可转换债券价值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测试
    3.4 结论
4 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回归模型研究
    4.1 上市首日定价的回归模型
        4.1.1 逐步回归定价模型
        4.1.2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4.1.3 模型的预测效果检验
    4.2 二级市场价格的回归模型
        4.2.1 回归模型的构建
        4.2.2 模型的预测效果检验
    4.3 结论
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7)牛熊趋势下中国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2 基于最小二乘蒙特卡罗模拟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方法
    2.1 可转换债券的定义及特征
    2.2 可转换债券的基本条款
    2.3 模型介绍
    2.4 策略选择
    2.5 参数估计
3 基于牛熊趋势的模型改进与实证分析
    3.1 牛熊趋势判别标准及划分
    3.2 牛熊趋势下可转换债券定价方法的改进
    3.3 实证分析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可转债定价的研究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可转债概况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可转债定价理论
    3.1 可转债定价理论基础
        3.1.1 可转债的定义
        3.1.2 可转债的基本条款
        3.1.3 可转债的价值构成
    3.2 可转债定价方法
        3.2.1 分解定价法
        3.2.2 有限差分法
        3.2.3 有限元法
        3.2.4 二叉树法
        3.2.5 蒙特卡洛模拟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机器学习和蒙特卡洛模拟的可转债定价模型
    4.1 预备知识
        4.1.1 单代理问题
        4.1.2 多代理问题
    4.2 基于LSPI的定价模型
        4.2.1 模型算法
        4.2.2 模型假设
    4.3 参数选择
        4.3.1 无风险利率
        4.3.2 股票价格的波动率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实证方法的选择与步骤
        5.1.1 基于LSPI定价模型实证步骤
        5.1.2 LSM实证步骤
    5.2 样本选择
    5.3 参数估计
    5.4 定价结果及误差分析
        5.4.1 上市首日定价结果及误差分析
        5.4.2 多节点定价结果及误差分析
    5.5 定价模型的比较
    5.6 定价模型的不足与改进思路
        5.6.1 定价模型的不足
        5.6.2 定价模型的改进思路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白云机场可转换债券定价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与可能创新之处
        1.3.1 研究框架
        1.3.2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介绍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文献综述
        2.1.2 国内文献综述
        2.1.3 文献评价
    2.2 可转债市场概述
        2.2.1 可转债定义
        2.2.2 可转债发行条款介绍
        2.2.3 可转债价值分析
        2.2.4 可转债的融资特点
    2.3 主要定价模型介绍
        2.3.1 Black-Scholes模型
        2.3.2 二叉树模型
        2.3.3 蒙特卡罗模拟法
        2.3.4 三种定价模型的比较
3 案例背景分析
    3.1 正股白云机场简介
    3.2 白云转债基本条款概述
    3.3 白云转债发行动机分析
    3.4 白云转债发行、转股情况介绍
4 案例定价分析
    4.1 定价方法的选择
    4.2 基于B—S模型的成分法定价分析
        4.2.1 债券部分价值计算
        4.2.2 期权部分价值计算
    4.3 基于二叉树模型的整体法定价分析
    4.4 两种定价方法结果分析
5 启示及建议
    5.1 启示
        5.1.1 可转债定价模型对我国市场的适用性问题
        5.1.2 可转债发行机制和条款不够完善
        5.1.3 可转债市场的投资者不够理性
    5.2 建议
6.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基于利率模型的可转换债券定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可转债的定价模型
    2.1 前提假设
    2.2 常数利率时可转债满足的方程
    2.3 随机利率时可转债满足的方程
        2.3.1 CIR模型和Vasicek模型
        2.3.2 CIR模型和Vasicek模型假设下可转债价值所满足的方程
3 数值方法与参数估计
    3.1 风险中性定价原理
    3.2 蒙特卡洛模拟
    3.3 相关参数的估计
        3.3.1 无风险利率r
        3.3.2 利率模型的参数估计
        3.3.3 相关系数P_1和P_2的估计
        3.3.4 股票波动率σ的估计
4 不考虑附加条款的可转债定价结果与分析
    4.1 定价结果
        4.1.1 格力转债定价结果
        4.1.2 航信转债定价结果
        4.1.3 光大转债定价结果
        4.1.4 国君转债定价结果
        4.1.5 定价结果分析
        4.1.6 定价结果小结
    4.2 参数敏感性分析
        4.2.1 无风险利率
        4.2.2 利率模型的参数
        4.2.3 相关系数
        4.2.4 股票波动率
        4.2.5 使用GARCH(1,1)模型计算波动率
        4.2.6 敏感性分析小结
    4.3 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
5 考虑附加条款的可转债定价结果与分析
    5.1 赎回条款
    5.2 回售条款和向下修正条款
        5.2.1 回售条款
        5.2.2 向下修正条款
    5.3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四、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可交换债券的定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金玲. 浙江大学, 2021(09)
  • [2]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与实证分析[D]. 米倩.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3]上市银行可转换债券发行定价策略研究[D]. 杨馨.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4]美式期权和可转换债券定价问题的特征有限元方法[D]. 李文琦. 河南大学, 2020(02)
  • [5]二叉树模型和B-S模型对可转债定价有效性的比较研究[D]. 谢正航. 浙江大学, 2019(02)
  • [6]中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实证研究 ——基于多因素经验回归模型[D]. 夏丽霞. 浙江大学, 2019(01)
  • [7]牛熊趋势下中国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D]. 戈世晓. 暨南大学, 2019(02)
  • [8]可转债定价的研究与实证[D]. 靖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9]白云机场可转换债券定价案例分析[D]. 许鹏伟. 广东财经大学, 2019(07)
  • [10]基于利率模型的可转换债券定价分析[D]. 杜欣.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可转债定价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