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西省推行规范化考点成效显着(论文文献综述)
孙涛[1](2015)在《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基于政府责任与财政投入视角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是民族振兴与社会进步的根本之所在,因为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最根本途径。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强化对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尊重。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教育问题,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现代政府治理追求的目标,而基本公共教育是公共服务的重要领域之一,实现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更是现代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程度如何,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效的推进也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全新的教育发展策略。在我国政府近年来的重大文件和政策中,几乎都有关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论述。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提出,要均衡发展基本公共教育,并明确了要把教育放在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过程中。同时,该报告还指出社会公平包含教育公平,而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就在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当前要从全局高度来合理配置资源,并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区域和城乡差距,最终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确保每个公民接受良好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就,特别是作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主体的“义务教育”得以全面普及,教育投入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办学条件得到了显着的改善,办学水平正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阶段性的重大步伐。但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基本公共教育”还存在着诸多瓶颈。例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如现阶段的义务教育,不仅存在着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同一地区的校际间差距也很悬殊;教育投入相对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得到完全贯彻落实。以上,都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形成了制约。本文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角度,以公共财政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如政府责任、公共财政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之间的关系,财政投入、财政支出及其结构与政府间财政关系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机理等,从而对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做出补充,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总体来看,鉴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与“公共产品供给”之间的紧密联系,其实质就是公共财政理论需要研究的问题;从财政收入角度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了“税制改革”问题;从支出角度分析,则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供给及其均等化问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不仅仅是关系到社会公平、涉及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的教育思想与理念的坚守,更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以及改革进程能否顺利推进。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解决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不平衡问题的必然选择,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首先,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实现的是市场主体享有同等的公共教育服务,这有助于全面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要实现基本公共教育的均等化目标,政府必须着眼于创造和维护所有市场活动主体能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政府和公共财政的介入,将会人为改变市场活动主体既有的成本和收益。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均等的基本公共教育,有利于维护起点公平或机会公平,促使有限优质资源在一定范围内合理流动。其次,厘清基本公共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关系,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有助于推动经济高效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将基本公共教育等创新驱动型社会必备条件的成本外在化,可以快速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建立创新驱动型国家的基本前提,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重要基础。再次,明确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发展中的供需矛盾和现存体制,有助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成员对公共服务需求的迅速上升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且配置低效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正是我们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最后,甄别出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差异化程度,并出谋划策,有助于保证社会稳定与公平正义。受教育权是我国公民具有的一项基本人权,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目的是在承认地区间、城乡间差异的前提下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并逐步消除不同主体间、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教育差别,使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虽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但却不够系统、全面和深刻。本文在充分借鉴以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试图从理论上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进行论证与分析,从实践上对实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进行探讨,并从政策上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提供组织形式、法律支持及制度保障,以期对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实施贡献绵薄之力。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点以政府责任与财政投入来分析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更好地抓住了当前我国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框架的要害与实质。在公共管理框架下,就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问题进行研究,在充分借鉴美国、芬兰、日本、韩国等国家在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经验基础上,实现对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整体框架的搭建,以及实现均等化的具体操作方案的实施设计。第二,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财政投入不足问题及城乡差异、区域差异等公共教育服务的不均等问题;全面系统的论证了造成中国目前教育不均等的制度因素、财政因素、政策成因以及收入分配成因;重点从完善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收支体系、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各级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经费投入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教育财政保障配套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保障机制。第三,本文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社会收益为衡量标准,着重研究了如何通过增加教育财政投入的绝对量,优化教育财政投入资源的配置,进而使得我们能够从地区间、民族间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来寻求基本公共教育的社会收益最大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问题与公共行政、公共管理紧密相联,因此不是单纯的财政问题,而是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诸多领域和方面。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受时间和资料的限制,部分数据的可获得性较差,整理分析难度较大,即使通过实地调研,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也相当有限,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现状的考察以及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的分析可能未必准确和到位。二是受篇幅和精力所限,论文主要从政府责任和财政投入角度分析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并作为研究的重点,而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标准等问题只能简单带过,从而难免挂一漏万,应该作为下一阶段研究的方向。总之,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实施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的过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必将涉及到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现有的研究可能又将滞后于实践的发展,需要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不断加以弥补、深化和完善。
宋晓娟[2](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研究指明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王华媛[3](2020)在《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体系质量评价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各领域企业更加注重员工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国家适时推出了“双证制度”,加强职业能力培养和技能水平提升,“双证”指职业证书与学历证书。经过多年实践,“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重大措施。我国职业鉴定体系推行较晚,尽管实施了一系列详细的措施提升鉴定质量,但是受到一些客观因素(如体制等)的制约,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考虑到当前鉴定机构的作用、地位与管理情况,为了使鉴定质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升鉴定质量,急需改革鉴定机构管理模式,构建以增强自我控制为主导的全面职业技能鉴定质量评价体系。论文首先阐述了职业技能鉴定的概念、作用及重要意义,对中国职业技能鉴定体制的发展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以山东职业学院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为例,深入分析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的管理现状,以问题为导向,结合ISO9000:2000中的要求,对评价模型进行了指标的选取,接着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了整体模型的构建,针对山东职业学院鉴定所的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得出山东职业学院鉴定所的考核质量管理A4、设施、设备质量管理A6、鉴定机构质量管理A5、培训质量管理A3,四个方面需要重点加强,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优化对策,并对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实施质量评价模型的成效进行了应用分析总结。本文对推进职业教育技能鉴定工作,完善职业教育鉴定体系质量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军[4](2014)在《中小学校长的时间问题 ——校长调查与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校长在中小学校内,兼具领导者、管理者、教师等身份,他们在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时间作为校长的领导与管理实践的重要对象和重要途径,却常常被众多校长所忽视。从时间管理视角来看,校长应主要抓住出主意、用干部两个关键点,领导学校从容发展;校长需要拥有强烈的时间意识,善于授权、长于沟通,充分发挥评估与奖惩的效力,对学校实施节奏管理;校长作为教育者,也应当身体力行、终身学习,成为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研究者、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对国内277位正职校长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后的结果显示:在自我监控观、效能感方面,因学校层级、学校规模、校长学历不同,校长之间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或者显着差异;学校层级与校长每周工作时间呈非常显着的正相关,学校规模、校长学历与校长每周工作时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即学校层级越高、学校规模越大、校长学历越高,校长每周的工作时间也就越长;校长工作时间分配从多到少依次是:行政事务、教育教学管理与实践、参加学习和培训、社会事务、教师管理,其中处理行政事务平均占用工作时间的45.98%。本研究随后在区域内选择发展稳健、办学声誉良好的小学、初中、高中各一所学校的校长展开个案研究。三位校长各有特点:X校长执着推进以“友善用脑”为主要标志的学校文化,带领学校生动发展;Y校长豪爽而执着地奉行拿来主义,集百家之长而高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Z校长特别注重规则,带着个人的教育理想去全面承续学校蓬勃发展的惯性。三位校长和他们的学校不约而同地以实际行动追求办学效益:A小学期望每个孩子能够“享受快乐童年”—快乐度过小学六年时间;B中学追求适合每个孩子(初中学生)的高效课堂—获得较高效益的初中三年学习时间;C学校追求“大气、诚朴、幸福”的三原色—让每一个孩子幸福度过C学校生活的每一个阶段(三年、六年、九年、十二年甚至十五年)。这既是三所学校的文化特色,也是三位校长的时间管理的出发点。随着个案研究的不断深入,论文真实展现了三位校长如何在学校领导与管理中分配与使用时间,以及他们如何成功地把握时间的脉搏,有效地规划与引领学校发展、师生发展。论文期望能够借此实例,给中小学校长们以启发和帮助。通常,校长理应是高效能人士,理应拥有明确的目标,懂得把握事务的进退取舍,且长于拓展个人的业务能力和可使用时间。而校长实施高质量的时间管理,将有利于学校长期发展的从容,有利于学校常规运转的健康节奏,有利于校长个人的专业化持续成长。结合调查和访谈,论文认为,当下校长优化时间管理的主要策略有三:修人脉,赢得上下级的支持;强意识,提升时间管理的自觉;得方法,科学实践时间管理。
王济民[5](1996)在《陕西省推行规范化考点成效显着》文中研究表明 陕西省自学考试于1991年底设立标准化考点示范后,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于1994年5月制定了《陕西省规范化考点考核评定试行办法》。从此,该省就把自学考试考点建设,纳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王小明[6](2016)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5年1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概念,至今已十多年时间,然而,目前我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仍存在评价管理制度不完善、评价实施过程不规范、评价保障不到位等突出的评价机制问题。研究选取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为研究对象,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界定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内在机理的组织、运作过程与方式,具体包括组织管理、指导培训、运行操作和监督调控四个方面。通过文献研究法搜集各种综合素质评价相关研究着作、学位论文、报纸、期刊论文、政府相关文件等文献资料,系统梳理国内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具体问题、成果与启示、存在的薄弱点以及未来研究发展趋势;运用历史研究法梳理了国内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实践发展历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国内外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通过理论研究法剖析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并尝试构建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框架以及应用模型。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国内外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已有研究与实践发展历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内涵、结构以及其理论与实践依据;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构建;创建旨在指导实践的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应用模型。假设通过构建符合实践经验、理论依据充分、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能够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顺利且有效地实施,具体而言,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内涵、内容结构的理论分析,发展历程的梳理,评价机制以及应用模型的构建有助于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研究;有助于促使政策决策者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机制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政策顶层设计意识。本研究界定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机制、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等核心概念;在剖析国内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以相关理论和实践为依据,遵循全面性、发展性、个性化、生本化的构建原则,通过词源分析、政策解读以及专家咨询的方法构建了以组织管理、指导培训、运行操作和监督调控为基本结构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框架;分别以组织管理的功能、主体、机理三个维度为基础创建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组织管理机制,以指导培训的功能、要素、机理三个维度为基础创建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培训机制,以运行操作的功能、要素、范型三个维度为基础创建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运行操作机制,以监督调控的功能、内容、机理三个维度为基础创建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监督调控机制;以机制框架为基础运用结构模型和思维模型理论构建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模型,包含组织管理模型、指导培训模型、运行操作模型以及监督调控模型,并以自主招生为模型应用案例,提出了自主招生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路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系统化研究完善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促使政策决策者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机制问题,增强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政策顶层设计意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系统化研究的空白作为本研究开展的滥觞,同时促成了研究创新点的凸显。首先,本研究以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选题具有一定创新性;其次,本研究对国内外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已有研究与实践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出了现实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创新性;第三,本研究尝试创建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框架;第四,本研究尝试创建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应用模型,研究结论创新程度较高。
杨青箐[7](2019)在《语言产业视角下的来华留学生语言教育调查研究 ——以西安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语言一直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钥匙,中国高校则是来华留学生语言教育的主要力量。为了适应新时代来华留学生语言教育的发展,各高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达到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规范的要求,从而适应语言教育市场的需求。来华留学生语言教育要得到长足发展,最终形成语言教育特色品牌,就必须深入高校研究,才能找到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文本结合现阶段国内语言产业的理论分析探讨了西安市高校来华留学生语言教育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而分析了其供需情况。研究主要采取实地调研、调查问卷及访谈的方式,调查与访谈了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和西安同仁培训学院等四所高校的349名来华留学生、相关专家、负责人、管理教师和语言教师,对留学生的语言教育展开具体分析。研究较充分地显示出当前阶段西安市留学生语言教育发展的特点,同时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调查显示西安来华留学生语言教育总体发展情况良好,较为科学规范,主要优惠政策向“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倾斜。现阶段西安市来华留学生教育正处于迅速发展的上升阶段,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的发展同中存异,二者面对的教育群体不同,发展方式也有不同。当前西安来华留学生语言教育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语言教育产业消费供需不平衡;第二,留学生教育消费投资收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第三,测评标准体系有待完善。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国家和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和高校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和策略。政府层面应当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完善留学生教育监督机制,充分发挥陕西省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的作用,优化奖学金设置,推动校企合作等;社会层面应当支持语言会展业的发展,接受紧缺专业的“语言+”人才,提供企业奖学金等;高校层面应当开设语言培训课程,有针对性地促进语文能力测评业的发展,开发或引进针对性的出版物,大力发展校企联合,扩大对外交流项目等。
孙晓飞[8](201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文中研究指明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型产业,是维护经济运行与社会正常运转和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公路运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整个交通运输产业的效率,并影响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在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管道五大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充分发挥了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对提高人民群众出行质量、改善生活面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反过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也对公路运输供给能力及服务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公路运输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协调参与公路运输活动的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利益关系提供了行为准则,为指导、规范公路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上的保证。因此深化对公路运输产业政策的研究,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更有深远的实践意义。本文将当代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历程置入中国公路运输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展开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全文包括绪论、第一、二、三、四、五章以及结束语,共七部分。绪论首先对公路运输、道路运输、道路运政管理、公路运输管理、运输政策等概念定义及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从历史角度研究公路运输政策的意义,详述了当前理论界在公路运输政策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及研究不足,进而提出研究思路,并说明了本书创新之处,同时也分析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第一章分中华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两个阶段,对改革开放以前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进行回顾,探讨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得失。第二章介绍了初步市场化进程阶段(1979-1991)公路运输政策转变的历史形势,从全面放开的市场准入、运输企业的全而改革、积极推进市场培育、市场监管政策的制度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情况及对道路运输业和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并简要分析了政策的成效及不足。第三章介绍了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1992-2002)的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时代背景,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及推行股份制改革、市场准入的从严、以优化为中心的运输结构调整、全方位的市场监管等方面阐释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措施,分析了上述政策对道路运输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最后简要评价了该阶段政策成效。第四章交代了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2003-)公路运输政策调整的社会背景,然后从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的统筹考虑、运输结构的全方位和深层次调整、市场监管理念及措施的创新等方面论述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举措,分析了政策的实施对道路运输行业和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并对该阶段政策实施成效做了简短归纳。第五章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各类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特点,,总结了当代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主要经验和教训,并结合行业发展实践提出了对今后10-20年公路运输政策应采取走向的一系列建议。结束语部分在全面分析政策演变特点及实施得失的基础上归纳出一系列结论:今后10-20年既是我国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的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法制建设必须重视完整性、前瞻性及可操作性;在完善法制建设的基础上,公路运输政策应当更加注重政策的科学性、系统性;道路运输管理中,行政、经济、法律三种手段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应当把如何实现运输结构的科学调整作为今后政策完善的核心内容之一;解决现有公路运输政策的不足,不仅需要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转变理念,更需要各级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转变理念,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输发展,科学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指导道路运输行业走科学发展之路。
胡向东[9](2006)在《民国时期中国考试制度的转型与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进入近代以来,绵延几千年的的考试文化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一同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转型。1862年近代学堂及学堂考试的创办,标志着以科举为代表的传统考试开始向近代考试转变。而1905年科举的废除和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则为中国传统考试的近代转型提供了必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当然,由于民国时期动荡复杂的时代背景和传统考试文化的影响等因素影响,这一时期的中国考试虽完成了近代化的制度重构,却并未完全实现真正的转型。 本文首先分析了民国时期考试制度转型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思想基础。延续1300年的科举考试制度,选拔官吏,沟通社会,统摄教育,奖学励才,也促使“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制度化,形成中国社会“官本位”传统,扼杀人才个性和创造性,并在中国民族文化心理中留下了“恋考情结”。这些传统考试文化的丰厚积淀,既为中国考试在近代的转型提供了传统文化资源,也成为其努力向近代考试演化过程中的沉重负担。对中国传统考试文化情有独钟的孙中山先生,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考试文化遗产,科学取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观念和方法,提出了独特的考试权独立学说,并在南京临时政府和广州革命政府时期对实施文官考试制度进行了全面构划,为民国考试的转型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制度蓝图。而戴季陶等人对孙中山考试思想的阐述和发展,又直接指导了民国考试制度特别是文官考试制度的构建和发展。 民国考试制度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文官考试和教育考试的判然两分,本文在对民国考试转型的传统文化渊源和思想根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民国考试的制度构建为主线,分别对民国时期的文官考试和教育考试的制度演变、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述。就文官考试而言,经过北京政府、南京政府等几个历史时期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完备的考试体系、法规体系,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行政权之外,独立行使文官考试选拔、任用、考绩、奖惩等权力的专门考试和人事管理机构,并由此形成民国文官考试一整套组织机构体系,中国传统考试制度文化在民国时期得到延续和发展。通过实施文官考试,选拔出了一批建设人才并进行了分发任用,为民国文官队伍输送了新鲜的成份。但是,由于政局动荡,战乱不断,国民党政权缺少必要的权威,各种派系势力对考试制度肆意破坏,以及传统用人思想的惯性影响,民国文官考试制度实施情况远未达到其制度设计的效果,通过考试选拔的文官数量十分有限,发挥的作用则更有限。相比较而言,民国教育考试的制度转型则要彻底得多。由于建立了近代学制,放宽了办学管制,考试权下移到学校,相对软弱的政府对教育界的思想箝制也力不从心,民国时期的教育特别是抗战前的教育发展很快,教育考试也随之得到很大发展,种类繁多,制度完备,在考试理念与技术方法方面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学毕业会考、学业竞试等统一考试制度的创建,在合理继承传统考试文化基础上,更使中国考试文化在民国时期有了一
吴冀原[10](2015)在《民国司法官职业化研究》文中提出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它不仅是中国百年屈辱史开始的标志,也是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否定自己的标志。此后,接踵而来的更多失败、更多不平等条约,不仅使这个曾经自视为世界中心的“天朝上国”丧失更多的财富、领土和主权,还有民族自信。中国人对自我文化的否定由浅入深,对西方文化的引进也由浅入深,向内核伸展,先是以坚船利炮为主的器物文明,继而是君主立宪的制度文明,最后是思想观念;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由“师夷长技以治夷”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再到全盘西化。历史没有给晚清政府足够的时间,清末司法官职业化如昙花般刚刚绽放即枯萎凋零了,然而其历史贡献是不可否认的。作为中国司法官职业化之滥觞,它确立了司法独立、审检分离和检察一体的原则,奠定了中国司法官职业化的制度架构和运作模式,还为民国留下了175所各级审判检察厅和500名新式司法官。中华民国政府在逊清的基础继续司法官职业化的事业。临时政府坚持司法独立原则,在短短一百多天的时间里颁布法律确立了基本司法制度,设立了地方审检厅,并积极筹划司法官考选。北洋政府司法官职业化更大规模、更规范地推进,也较逊清和民国临时政府更稳健,初级审判厅的裁撤,大理院裁判例、解释例,司法官养成所和司法储才馆都是这一时期司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引人注目之处。随着北伐革命军的胜利,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全国形式上的统一,在接下来十年相对和平的环境里,司法官职业化建设取得较大进步,相关法制更加完备,司法官考选更加频繁,司法官培训更有成效,经过司法院法官训练所培训的法官在各法院、司法处起到了顶梁柱的作用。1941年,司法经费全部由中央政府供给,促进了司法独立和司法事业的发展。至1949年12月国民党政权败亡台湾,全国共有法院783所,是逊清的4.5倍,是北洋政府的5.8倍;经过考试训练出身的司法官4163人,是清末的8倍有余,是北洋政府的5.7倍。更重要的是,司法官们显然具有了无罪推定、维护权利等先进理念,疑罪从无的原则在许多证据不足的案件中得到较多运用,无罪判决在控告审、上告审(二审、三审)中屡见不鲜。在司法保障没有保障的“山穷水尽”1条件下,司法官们枵腹从公,平均每年办理300起案件,还为囚粮问题捐献本来就微薄的薪俸,为了当事人利益千方百计地调解等等,显示了不少司法官具有高超的司法技能和高尚的职业操守。但是,社会民众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司法却啧有怨言,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案件严重积压,诉讼迟缓,百姓不堪其累。这一问题集中反映了民国司法的困境。一是经费困难,案多人少。南京国民政府财政困窘,左支右绌,所得无多的款项单军费、外债两项就一直占80%以上。江西、福建等省用“山穷水尽”在报章上哭穷呼救,更有多地司法官集体索薪不得而罢工。如此司法经费状况下,普设法院、增添法官计划只能是“计划自计划,实际自实际”而已。二是从外国照搬来的法律,扦格不通。例如三级三审制度,在财力雄厚、司法资源充足的英美国家,是为司法公正、权利保障系上多重保险绳,实属法良意美,而移植到中国,则南橘北枳,其趣大异。往往一个案件,来来回回打了十几审还没有任何结果。不少民众向往旧时县太爷快刀斩乱麻的断案方式,实在是良有以也。三是多重干预,司法难以独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列强作为民国政府的太上皇可以干预司法,军焰炽张的大小军阀可以干涉司法,达官贵人也可以干涉司法,司法独立无从存在。四是司法腐败。在国民政府财政困窘、左支右绌的情况下,司法经费没有着落,司法官常常数月乃至半年领不到工资,妻儿老小终日难得一饱,加之民国腐败成风的社会大环境,程度不同的贪赃枉法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涉讼民众怨声载道。民国司法官职业化这段历史,是我国司法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移植西方法律成为必然选择。但是,仅仅盯着国外的某个司法制度进行研究分析,而不考察其赖以存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条件,这样的法律移植无法成功。因为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最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其法律机制运转失之毫厘,社会效果就可能谬之万里。法律移植是如此,在国内进行法制变革也是如此,因为社会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是人为附加上的区分,社会本身并不存在这些分割。所以,欲变革其中任何一个细小环节,也要考察整个社会总体,才有可能制定出科学的改革方案。恐怕这就是民国司法官职业化历史给我们进行司法改革的一点启示吧。在上述思路的引导下,本文分作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民国司法官职业化的历史环境和条件,它们不仅是民国司法官职业化展开推进的历史场域,更是形塑民国司法官职业化之性格和命运的无形之手。第二章是对这一坎坷曲折的历史进程的考察。肇端于清末的司法官职业化,在民国得以继续,不仅因为中国的文化危机和民族危机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加深了,而且撤废领事裁判权的动因还仍然存在。由武汉军政府到南京临时政府,到北洋政府,中间经广州军政府的插曲直到南京国民政府,司法官职业化的制度规范日臻完善,经过训练的司法官群体日渐壮大,素质也逐步提高。第三章通过介绍司法官职业化的各制度内容展示了司法官职业化制度的科学设计,并通过介绍制度的演变,反映了在民国艰难条件下司法官职业化历程的艰辛。第四章是对民国司法官职业化的实证考察,通过司法统计数据、诉讼档案和时人着述探究民国司法官职业化的实际情况,主要包括法院的设置、司法官的配置、司法效率以及司法官的职业素养等方面。第五章是对民国司法官职业化利弊得失及其原因的评析,最后是关于民国司法官职业化之历史借鉴意义的“余论”部分。
二、陕西省推行规范化考点成效显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省推行规范化考点成效显着(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基于政府责任与财政投入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回顾与述评 |
1.2.1 国外文献回顾 |
1.2.2 国内文献回顾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框架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2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分析 |
2.1.1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2 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性 |
2.2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责任 |
2.2.1 政府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责任主体 |
2.2.2 政府并不是基本教育的唯一提供者 |
2.3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与财政投入 |
2.3.1 财政均等化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联系 |
2.3.2 财政投入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资金保障 |
2.4 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 |
2.4.1 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思想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共享 |
2.4.2 公共产品理论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性 |
2.4.3 公共治理理论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职能转变 |
2.4.4 福利经济学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的公平与效率 |
2.4.5 教育公平思想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必要性 |
2.4.6 财政分权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投入体制 |
3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发展成效及现存问题 |
3.1 中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发展成效 |
3.1.1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
3.1.2 政府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
3.1.3 公共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步提高 |
3.2 中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现存问题 |
3.2.1 公共财政总体投入不足 |
3.2.2 人均教育财政经费水平低 |
3.2.3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区域结构不均衡 |
3.2.4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存在城乡差异 |
3.2.5 教育财政投入的社会收益水平低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非均等”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体制因素解析 |
4.1.1 经济转轨期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 |
4.1.2 城乡二元分割体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
4.1.3 教育财政体制影响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均衡 |
4.2 财政因素解析 |
4.2.1 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引致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不均等 |
4.2.2 政府间财政关系不合理引致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不均等 |
4.3 政策因素解析 |
4.3.1 现行政府教育决策中的公共职责缺失 |
4.3.2 国家教育法制有待健全 |
4.3.3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资金监督机制缺失 |
4.4 收入分配因素解析 |
4.4.1 理论分析 |
4.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4.4.3 模型估计与检验结果解释 |
4.4.4 结论与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5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
5.1 美国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
5.1.1 对不同学区和不同地区的教育生均经费的合理调节 |
5.1.2 对每位公民都有均等机会享有义务教育的保障 |
5.1.3 对义务教育财政均衡的法制保障 |
5.1.4 切实加强教育督导与问责力度 |
5.1.5 充分发挥择校制度的工具价值与市场作用 |
5.2 芬兰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
5.2.1 保障教育公平的教育管理政策 |
5.2.2 综合教育中的多元公平机制 |
5.2.3 学校制度纵横贯通,提供丰富的教育机会 |
5.2.4 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策略 |
5.2.5 重视女性教育与移民教育 |
5.3 日本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
5.3.1 依据学校规划、基础设施及管理水平等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
5.3.2 以政府财力保障义务教育的发展 |
5.3.3 以师资和管理者的定期流动机制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
5.3.4 针对义务教育的财政均衡实施法律保障 |
5.3.5 对弱势群体实施倾斜政策 |
5.4 韩国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
5.4.1 教育经费投入“公私分明”,保障教育机会均等 |
5.4.2 “农村包围城市”的免费义务教育,优先扶助弱势群体 |
5.4.3 教育内部的均衡及教育分流 |
5.4.4 高效强化私立高等教育,遵从机会均等准则 |
5.5 国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经验和启示 |
5.5.1 选择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最佳模式 |
5.5.2 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法律体系 |
5.5.3 推进城乡、区域教育公平的综合策略 |
5.5.4 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监督管理 |
5.6 本章小结 |
6 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保障机制 |
6.1 完善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收支体系 |
6.1.1 加大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投入力度 |
6.1.2 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6.2 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
6.2.1 建立合理的投入分担机制 |
6.2.2 建立以均等化为导向的转移支付制度 |
6.3 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经费投入机制 |
6.3.1 建立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经费预算制度 |
6.3.2 合理划分省、市、县三级政府财权与事权 |
6.3.3 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
6.4 加快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财政保障配套制度建设 |
6.4.1 构建基本教育服务的法制体系 |
6.4.2 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
6.4.3 统一教育财政投入经费统计口径实现资金精细化管理 |
6.4.4 建立科学合理的效益评价与考核评价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及建议 |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城市社区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
(四)共生 |
二、理论基础 |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共生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体系质量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我国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 |
2.1 职业技能鉴定的界定 |
2.2 我国职业技能鉴定体制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2.3 职业技能鉴定的作用 |
2.4 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意义 |
3 职业技能鉴定体系案例分析 |
3.1 山东职业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 |
3.2 山东职业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鉴定趋势 |
3.3 山东职业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鉴定体系存在的问题 |
4 职业技能鉴定体系质量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分析 |
4.1 建立质量评价模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 |
4.2 基本原则与实施步骤 |
4.3 职业技能鉴定体系质量评价构建 |
4.4 职业技能鉴定体系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
4.5 职业技能鉴定体系质量评价模型应用建设及对比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中小学校长的时间问题 ——校长调查与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问题缘起 |
一、时间是教育活动的重要资源 |
二、重视时间管理是教育发展的诉求 |
三、校长工作实践中产生的课题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促使校长检视时间管理 |
二、提升校长的工作效益 |
三、促进校长专业化 |
第三节 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
一、文献综述 |
二、概念与命题的审视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心路历程 |
第二章 时间管理视角下的校长角色与使命 |
第一节 作为学校领导者的使命:从容领导 |
一、出主意 |
二、用干部 |
第二节 作为学校管理者的使命:节奏管理 |
一、校长的时间观与时间表 |
二、授权:有为与无为的差距 |
三、沟通的有效性 |
四、评估与奖惩的效力 |
第三节 作为教育者的使命:身体力行 |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 |
二、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研究者 |
三、终身学习理论的践行者 |
第三章 校长时间管理的调查 |
第一节 校长时间管理调查问卷的编制与测量 |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
二、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三、统计与分析工具 |
第二节 校长时间管理状况的统计与分析 |
一、校长和学校的基本情况 |
二、校长时间管理的特征分析 |
三、校长时间分配的现状与分析 |
四、校长时间管理的特征与时间分配的相关 |
第三节 主要发现、问题与研究不足 |
一、调查的主要发现 |
二、调查呈现的问题 |
三、调查的不足 |
第四章 A小学X校长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X校长的成长史 |
一、适合儿童成长的地方 |
二、校史上的校长 |
三、X校长的成长途径 |
第二节 X校长的治校理念 |
一、规划:带领学校沿既定时间轴持续发展 |
二、友善:为学校发展的时间历程增添温润的色彩 |
三、激励:提升执行的效率 |
四、授权:让优秀管理者得以施展 |
五、思索:为发展赢得从容 |
第三节 X校长的工作时间 |
一、科研管理:把握方向、注重过程、适时总结 |
二、队伍建设:荟萃精英 |
三、教学管理:真教研、真备课、真督导 |
四、沟通协调:向上有效汇报,向下诚恳沟通,向外充分交流 |
五、潜意识:时间的节约与浪费 |
第四节 X校长的访谈印象:友善而执着的领导者 |
一、认定目标,执着进取 |
二、比教和选择,与教师共同推动学校发展 |
三、友善竞争,让学校变得不平常 |
第五章 B中学Y校长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Y校长的成长史 |
一、江宁人民心中的金牌学校 |
二、校史上的校长 |
三、Y校长的成长途径 |
第二节 Y校长的治校理念 |
一、和:注重人际的和谐 |
二、适:把握管理的适度 |
三、势:为管理加注动能 |
第三节 Y校长的工作时间 |
一、多看:看书、看人、看事 |
二、通畅:让学校健康发展 |
三、少说:严控会议 |
四、严要求、宽待遇 |
五、减少应酬:Y校长的距离观 |
第四节 Y校长校访谈印象:豪爽与执着的教育实践家 |
一、豪爽 |
二、执着 |
三、拿来主义 |
第六章 C学校Z校长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Z校长的成长史 |
一、值得信赖的学校 |
二、校史上的校长 |
三、Z校长的成长途径 |
第二节 Z校长的领导理念 |
一、时间轴 |
二、挖“塘海湖井” |
三、把握时间节点 |
四、“点亮”时间节点 |
五、为时间树立标杆 |
第三节 Z校长的工作时间 |
一、课堂上花功夫 |
二、课程上花大气力 |
三、改进制度设计提升效益 |
四、授权解放自己 |
五、资财与人才的双重经营 |
第四节 Z校长的访谈印象:按规则行事的儒士 |
一、特别重视规则 |
二、工作中的规则 |
三、为自己划定规则 |
四、儒士的谦卑与激越 |
第七章 走向时间管理的自觉 |
第一节 三位校长的时间管理实践 |
一、时间管理的共同特征 |
二、时间管理的差异性 |
三、好校长的时间管理与好的学校文化 |
第二节 校长时间管理的价值彰显 |
一、学校发展的从容 |
二、校园里的节奏 |
三、校长成长的自觉 |
第三节 高效能人士的时间管理理论与实践 |
一、目标明确 |
二、要事优先 |
三、时间拓展 |
第四节 优化校长时间管理的策略 |
一、修人脉,赢得上下级的支持 |
二、强意识,提升时间管理的自觉 |
三、得方法,科学实践时间管理 |
附录:校长时间管理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
中小学校长时间管理情况调查问卷 |
中小学校长时间管理情况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着作 |
期刊论文 |
学位论文 |
网络资源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缘起 |
(一)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是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 |
(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是我国素质教育实施的核心目标 |
(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强大动力 |
(四)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是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有力保障 |
二、问题域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假设 |
(三)核心概念 |
三、文献综述 |
(一)研究的发展历程 |
(二)研究的主要具体问题 |
(三)研究成果和启示 |
(四)研究存在的薄弱点 |
(五)研究的发展趋势 |
四、研究意义 |
(一)能够丰富和拓展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研究 |
(二)能够引导和保障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顺利实施 |
(三)能够激发和推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深层发展 |
(四)能够促进和保证高中学生全面发展和潜能发挥 |
五、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六、创新与难点 |
(一)创新 |
(二)难点 |
第二章 发展分析 |
一、国外 |
(一)发展历程 |
(二)现状分析 |
二、国内 |
(一)发展历程 |
(二)现状分析 |
三、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必要性 |
(二)可行性 |
第三章 构建思路 |
一、构建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实践依据 |
二、构建原则 |
(一)全面性 |
(二)发展性 |
(三)个性化 |
(四)生本化 |
三、构建方法 |
(一)词源分析 |
(二)政策解读 |
(三)专家咨询 |
第四章 机制框架 |
一、组织管理 |
(一)功能 |
(二)主体 |
(三)机理 |
二、指导培训 |
(一)功能 |
(二)要素 |
(三)机理 |
三、运行操作 |
(一)功能 |
(二)要素 |
(三)范型 |
四、监督调控 |
(一)功能 |
(二)内容 |
(三)机理 |
第五章 模型及应用 |
一、模型建构 |
(一)组织管理模型 |
(二)指导培训模型 |
(三)运行操作模型 |
(四)监督调控模型 |
二、模型运作 |
(一)成立专门机构,明确功能定位与职责 |
(二)组建专业团队,提供专业指导与监控 |
(三)引入第三方评价,确保评价客观、公正 |
(四)建立评价制度,保障评价改革顺利实施 |
三、应用案例 |
(一)自主招生改革政策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审视 |
(二)自主招生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解析 |
(三)自主招生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路径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C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D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E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F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G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H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件 |
(7)语言产业视角下的来华留学生语言教育调查研究 ——以西安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缘由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综述 |
1.5 研究设计 |
1.6 概念界定 |
2 与来华留学生教育相关的语言产业概述 |
2.1 语言产业概述 |
2.2 来华留学生教育语言产业相关概述 |
3 西安高校来华留学生语言教育调查与案例分析 |
3.1 西安市高校留学生教育概况 |
3.2 西安市高校留学生语言教育调查与分析 |
3.3 西安市高校留学生语言教育中的语言培训和语文能力测评 |
3.4 西安市高校留学生语言教育中的语言出版和语言教育会展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安高校来华留学生语言教育的供需情况分析 |
4.1 需求分析 |
4.2 供给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 |
5.1 存在的问题 |
5.2 相应对策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西安市高校来华留学生语言教育调查问卷(中英版) |
附录二 西安市高校来华留学生语言教育非结构式访谈大纲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说明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公路运输历史沿革概况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前公路运输政策的回顾(1978年以前)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公路运输政策(1912-1949) |
一、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公路运输政策的构成 |
(一) 由宽趋严的市场准入 |
(二) 以兴办公路联运为特点的运输组织政策 |
(三) 市场监管政策由缺失到初步规范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公路运输政策(1950-1978) |
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1950-1965) |
(一) 影响政策的政治经济因素 |
(二) 建国初期运力的恢复及企业管理的加强 |
(三) 运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及调整 |
(四) 逐步封闭的市场准入 |
(五) 运输结构的重新构建 |
(六) 市场监管的推陈出新 |
二、计划经济体制趋于僵化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1966-1978年) |
(一) 特殊社会因素对政策的不利影响 |
(二) 运力结构的顾此失彼 |
(三) 市场监管机制由破坏到有限恢复 |
第二章 初步市场化进程中的公路运输政策(1979-1991) |
第一节 政策转变的历史形势 |
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
二、国家对发展交通的高度重视 |
三、管理体制由政企合一到逐步分离的适时转变 |
第二节 全面放开的市场准入 |
一、客货运市场对各种经济成分全面放开 |
二、相关业务市场实行开放 |
第三节 运输企业的全面改革 |
一、实行放权减税让利 |
二、积极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
三、开展企业内部配套改革 |
四、发展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 |
五、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
第四节 积极推进市场培育 |
一、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
二、运力结构的优化 |
三、运输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
四、运输组织的合理化 |
五、站场加大建设力度及向社会全面开放 |
第五节 市场监管政策的制度化 |
一、适应供求关系变化的运价管理 |
二、面向全行业的车辆技术管理 |
三、由多头管理到分工管理的安全监管 |
四、维护市场秩序的治理整顿 |
五、以管理和技术性节能为主,结构性节能为辅 |
小结 |
第三章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1992-2002) |
第一节 政策制定实施的时代背景 |
一、市场经济战略目标的确定 |
二、公路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 |
三、行业管理理念及方式的根本转变 |
第二节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及推行股份制改革 |
一、引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扩大经营权 |
二、推行股份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三、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
第三节 市场准入的从严 |
一、客运市场的严格准入及退出机制的探索 |
二、加强规范的货运市场准入 |
三、引进外资由侧重立项审批到规范外资经营的转变 |
第四节 以优化为中心的运输结构调整 |
一、推进运输主体的规模化 |
二、引导运力结构调整 |
三、促进运输经营结构调整 |
四、推动运输组织结构调整 |
五、重视站场投资、布局及经营结构调整 |
第五节 全方位的市场监管 |
一、积极适应市场规律的运价管理 |
二、加强车辆技术管理 |
三、积极探索安全管理新的体制机制 |
四、开始建立从业资格制度 |
五、深入开展道路运输市场整顿治理 |
六、侧重节能法规标准建设及产品监测认证推广 |
小结 |
第四章 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2003-) |
第一节 政策调整的社会背景 |
一、发展观念的转变 |
二、法制建设的深入 |
三、交通体制的重大改革 |
第二节 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的统筹考虑 |
一、加快线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二、严格设定准入条件及经营期限 |
三、规范外资引进 |
四、积极推行质量信誉考核,健全市场退出机制 |
第三节 运输结构的全方位、深层次调整 |
一、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
二、实行多样化的运力结构调整 |
三、进一步细化经营方式的运输经营结构调整 |
四、重视合理化的运输组织结构调整 |
五、加大站场投资力度,重视布局规划 |
第四节 市场监管理念及措施的创新 |
一、市场整顿长效机制的建立 |
二、紧密联系成品油价的运价管理 |
三、以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为重点的技术管理 |
四、安全监督管理职能的强化 |
五、逐步建立治理超限超载工作长效机制 |
六、加快构建职业资格体系 |
七、结构、技术、管理并重,节能与减排结合 |
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公路运输政策经验教训及建议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教训 |
一、各类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特点 |
二、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 |
三、公路运输政策教训及不足分析 |
第二节 公路运输主要政策走向建议 |
一、加快结构调整升级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二、健全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全面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
三、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协调发展 |
四、建立以市场定价为主的价格形成体系 |
五、推进安全监管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 |
六、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
七、全面推行职业资格制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49-2008年全国道路运输行业统计数据表 |
附录2: 文中表格索引 |
附录3: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大事记要(2003.1-2009.7) |
后记 |
(9)民国时期中国考试制度的转型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史的回顾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和论域界定 |
第一章 考试制度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文化渊源 |
第一节 科举承载的功能及其面临的冲击 |
一、科举制度的功能和效应 |
二、科举面临的危机 |
第二节 科举自身的僵化 |
一、考试科目:由多样到单一 |
二、考试标准:从“衡人”到“衡文” |
三、考试内容:自文学到经文 |
四、考试目的与方法:追求公平与反噬自身 |
五、考试风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第三节 对科举的补苴改废和学堂考试、留学考试的兴起 |
一、晚清科举的改革与停废 |
二、洋务派学堂考试的探索与兴起 |
三、新式学堂考试 |
四、留学考试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章 民国考试制度文化创新发展的思想基础 |
第一节 近代社会人才观与考试观的演变 |
一、科举时代的人才观 |
二、科举的考试观 |
三、近代人才观的转变 |
四、近代科举考试观的嫂变 |
五、民国时期考试观念和理论的新发展 |
第二节 孙中山的考试思想及其影响 |
一、孙中山的考试思想 |
二、孙中山考试思想的历史成因 |
三、孙中山考试思想的深远影响 |
第三节 南京临时政府、广州革命政府时期文官考试的初步探索 |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
二、广州大元帅府时期 |
第四节 戴季陶的考试思想述论 |
一、民国考试制度的构划者和实践者 |
二、戴季陶的考试思想 |
三、戴季陶与民国考试制度的实施 |
第三章 民国文官考试制度的重构 |
第一节 北京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的构建 |
一、确立文官考试制度框架 |
二、外交领事官和司法官考试的“独立” |
三、知事试验 |
第二节 考试院与文官考试法规体系的创建 |
一、考试院的创建及其职能 |
二、考试法规体系的建设与演变 |
三、文官考试任用的主要办法 |
第三节 文官考试制度的实施 |
一、任命人员考试的举办情况 |
二、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的实施 |
三、公职候选人考试的推行与废止 |
四、文官考试的分发任用 |
第四节 文官考试的考试学分析 |
一、考试科目与标准 |
二、考试内容的更易 |
三、难度 |
四、题型 |
第四章 民国教育考试制度的演变与革创 |
第一节 教育考试制度框架的确立与考试权的移易 |
一、民初新教育宗旨的厘订与考试制度的建立 |
二、考试权的下移与上收 |
第二节 学校校内考试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校内考试 |
二、南京政府时期的校内考试管理 |
三、学位制考试的创立 |
第三节 入学招生考试的演变 |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入学招生考试 |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入学招生考试 |
第四节 毕业会考和学业竞试的实验 |
一、会考制度实施的背景 |
二、会考制度的流变 |
三、会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 |
四、学业竞试的创办 |
第五节 留学考试的发展 |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留学考试 |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考试 |
三、自费留学考试的创办 |
第五章 民国考试制度转型和重构的特征与启示 |
第一节 民国考试制度转型的社会因素 |
一、民初社会经济转型对人才选拔机制的呼唤 |
二、民初的“国家危机”亟需恢复文官政治 |
三、近代城市变革与职业发展要求重建社会分流机制 |
四、教育发展和知识阶层自我实现的需求 |
第二节 民国考试制度转型的内在动因 |
一、传统考试文化和民族恋考心理的潜在影响 |
二、对考试认识的理性回归 |
三、考试体制的变革 |
第三节 民国考试文化的特色分析 |
一、守本开新——民国考试中的文化融合 |
二、立法行考——民国考试的法制化努力 |
三、党化军治,派系干扰——民国考试的人治特色 |
第四节 民国考试转型的历史评价 |
一、民国考试制度转型的主要成就 |
二、民国考试制度转型的历史局限 |
结语 制度转型与考试文化建设 |
一、考试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机制 |
二、考试制度需要与之相宜的运行环境 |
三、加强考试科学化建设,防止放大考试功能,尊重考试发展规律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民国司法官职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论题的选择 |
二、概念的解读、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民国司法官职业化的历史条件 |
一、政治条件:半殖民地上的军阀政治 |
二、经济条件:天灾人祸下的国贫民穷 |
三、文化条件:直面传统而来的欧风美雨 |
(一)传统司法文化的特质 |
(二)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东渐 |
四、直接动因:撤废领事裁判权 |
五、实践基础:清末司法官职业化 |
(一)清末司法官职业化的主要内容 |
(二)清末司法官职业化的历史作用 |
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司法官职业化的曲折进程 |
一、南京临时政府:未及实现的急进之策 |
二、民国北京政府:进中有退的稳健之路 |
(一)审检所制度的昙花一现 |
(二)县知事兼理司法制度的出台 |
(三)“法权调查委员会”的来华考察 |
三、南京国民政府:法制完备的党化司法 |
(一)抗战之前的“黄金十年” |
(二)抗战中的司法调整 |
(三)抗战胜利后的司法复员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司法官职业化的制度架构 |
一、考试制度 |
(一)考试制度的演变 |
(二)考试制度的主要内容 |
二、培训制度 |
(一)培训制度的演变 |
(二)培训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三、任用制度 |
(一)任用制度的演变 |
(二)任用制度的主要内容 |
四、职业保障制度 |
(一)职业保障制度的演变 |
(二)职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
五、职业伦理制度 |
(一)职业伦理制度的演变 |
(二)职业伦理规范的主要内容 |
六、考核奖惩制度 |
(一)考核奖惩制度的演变 |
(二)考核奖惩制度的主要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民国司法官职业化的实证考察 |
一、司法官群体的规模 |
(一)法院的设置 |
(二)司法官的配备 |
二、司法官群体的质量 |
(一)文化素养 |
(二)办案质量 |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司法官职业化的评析 |
一、民国司法官职业化的成效 |
(一)法院筹建与司法官的培养规模日益扩大 |
(二)司法官职业化的制度日益完善 |
(三)部分司法官表现出较高的职业素质 |
二、民国司法官职业化的缺憾 |
(一)司法不能真正独立 |
(二)司法资源不足 |
(三)司法腐败 |
(四)司法长官变动频繁 |
三、“民国司法弊病之渊薮”——案件积压问题 |
(一)法律制度抄袭外国,扦格难行 |
(二)民生困难,犯罪多发 |
(三)司法经费极度匮乏 |
小结 |
余论 法制的现代化要以社会的现代化为前提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我爱西政(代后记) |
四、陕西省推行规范化考点成效显着(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基于政府责任与财政投入视角的分析[D]. 孙涛.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2]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3]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体系质量评价模型研究[D]. 王华媛.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中小学校长的时间问题 ——校长调查与个案研究[D]. 孙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4)
- [5]陕西省推行规范化考点成效显着[J]. 王济民. 中国考试, 1996(S1)
- [6]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研究[D]. 王小明.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7]语言产业视角下的来华留学生语言教育调查研究 ——以西安高校为例[D]. 杨青箐.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D]. 孙晓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9]民国时期中国考试制度的转型与重构[D]. 胡向东.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9)
- [10]民国司法官职业化研究[D]. 吴冀原.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