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农大为老区培训畜牧兽医人才(论文文献综述)
王莎莎[1](2020)在《山西红色旅游发展研究 ——以武乡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红色旅游因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红色老区成为人们追寻民族精神力量的圣地,成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的生动课堂。山西省革命老区武乡县是八路军文化和太行精神的发源地,太行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带领武乡人民在峥嵘岁月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带有传奇色彩的“红色”文化,习总书记曾对太行精神做出重要解读,特别指出要结合新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大力弘扬太行精神,武乡县独有的文化特色为其发展红色旅游提供重要素材。立足于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武乡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已初具规模,通过深入分析武乡红色旅游发展的特色,总结其发展经验,为山西培育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言献策。本文的研究过程从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相关概念的论述。首先在了解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的内涵、特点和载体等范畴的基础上,把握红色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是分析武乡发展红色旅游的条件,中央和地方的政策支持、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为武乡发展红色旅游提供可能。对其发展红色旅游条件进行具体分析,便于武乡抓住机遇,最大限度发挥优势,达到弘扬太行精神、促进武乡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第三部分是总结武乡红色旅游发展经验。主要从党性教育价值认同、资源共融协同开发、旅游产品互动体验、狠抓宣传营销造势等方面对其成功经验进行概括总结,了解武乡红色旅游给区域发展带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意义。同时武乡发展存在的不足以及政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卓有成效,也是武乡红色旅游发展的经验之一。第四部分是运用以小见大法,通过武乡的红色旅游发展经验来分析山西整体红色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武乡的发展经验对山西开展红色旅游提供建议,助推山西红色旅游提质升级,致力于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赵慧[2](2019)在《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消除贫困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同时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国情,农村贫困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长期的现实问题,是制约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规模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反贫困成就世界瞩目。但是由于各种历史问题,扶贫开发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有待深入的研究和解决。本文以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研究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临沂及其他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参考意义。本文通过走访调查、数据模型分析等方式,通过六个部分来阐述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的相关问题。第一部分为引言,这部分主要是分析选题的依据和研究的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同时详细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点明了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则通过对农村扶贫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贫困、农村扶贫开发、动态管理等概念界定,以及国内外关于扶贫开发问题的相关理论分析,尤其是对精准扶贫理论体系、可行能力理论,低水平陷阱理论等理论分析,探索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中的理论指导问题。第三部分析临沂市扶贫开发现状,这部分首先简述临沂市经济、农业等基本情况;然后详细分析临沂市贫困村、贫困人口的相关数据,明确临沂市扶贫任务重的现实问题;最后陈述临沂市现已开展的各项扶贫开发举措,特别是对临沂市的建档立卡工作、扶贫资金管理工作、针对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开展的各项工作以及产业项目扶贫工作进行了细致阐述,并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分析临沂市扶贫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方便下一步问题分析。论文的第四部分,在阐述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中存在的扶贫基础薄弱、制度不健全、贫困户自身脱贫意识和脱贫能力差、产业化扶贫进展缓慢以及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力度较低等问题的基础上,从临沂市的经济发展情况、扶贫人力资源情况、扶贫机制等方面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针对临沂市扶贫开发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主要是在夯实社会经济基础方面、完善扶贫制度方面、促进产业发展方面、鼓励贫困户参与方面以及推动社会组织参与方面,结合临沂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论文的第六部分为总结,总结本论文研究过程中的研究成果,并期望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对临沂市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参考意义。
屈代洲[3](2015)在《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4年教育部开始推行的省部共建地方高校政策已逾十年。作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省部共建地方高校政策是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体制变革的历史使然和优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客观要求。在特色办学已成为高校赖以生存与持续发展重要源泉的关键阶段,省部共建地方高校作为“一个独特高教群体”,特色发展是其内在要求和未来走向。本研究较为详细回顾了省部共建地方高校政策的萌生、实施和调整的十年演变历程,分析了当前52所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的区域布局、省区分布、院校类型和办学实力,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发展战略、共建机制与建设成效。在此基础上,研究归纳和提炼了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在大学文化、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六个方面特色的具体表现形式,就典型案例较深入探析了其办学特色形成的外部环境作用与内在动力促进相互结合的机理,并分析指出当前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存在综合办学实力不平衡、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国家办学平台难于突破及其内部合作意识较淡薄、办学特色缺乏示范性的现实阻力。为此,研究认为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特色形成的实施策略为:一是建好“加油站”——深化共建内涵,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平台机制建设;二是制好“路线图”——明确发展路径,要注重传承办学历史文化,发挥区位比较优势,服务地方社会发展,构建特色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协同创新发展;三是系好“安全带”——健全保障机制,要确保高校办学自主权和决策的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
张慧慧[4](2013)在《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及作用机制研究 ——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地方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在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社会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新农村建设对地方院校尤其是地方农业院校有着广泛地需求。在新形势下,地方农业院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将自身的改革发展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中,创造与新农村共赢的发展局面。本文以论述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入手点,分析了江西省新农村建设对江西地方农业院校的需求以及江西省高校服务江西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运用SWOT方法分析江西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实证分析江西农业大学在服务新农村过程中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多方位研究江西农业大学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和机制,最后分别从政府、高校和农村三个角度给出优化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本文试图通过以上研究,为充分发挥江西省地方农业院校服务作用,切实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提供决策依据和对策建议,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方海兴[5](2010)在《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晚清以来,由于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主义的日益腐朽,中国农村社会深陷日趋衰败的困境之中。如何挽救与振兴农村遂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继晚清兴农运动之后,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又掀起了一场由晏阳初、梁漱溟等知识分子主导的乡村建设运动,但其改良主义的性质决定它不可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亦非常重视中国的农民解放与农村发展的问题。秉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了农村。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础上领导革命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从而创建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国统区农村的新民主主义的农村,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农村建设的历史新篇章。继承此前革命根据地农村建设的精神原则与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先是领导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彻底铲除了在中国农村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继而在紧接着开展的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建了我国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和特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此后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与组织保障。这一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过程,同时也是建国初期中国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此同时,党和政府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措施以恢复发展因长年战争破坏而凋敝不堪的农村经济。在中国农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中国共产党就在带领中国人民起步进行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展开了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探索。由毛泽东主持起草、历时六个年头而完善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制定的一个完整规划。在该纲要的指导下,农业合作化完成之际的中国农村迅速掀起了生产生活、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各项建设事业大发展的浪潮。1958年兴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重视农村建设的典型表现,也标志着党试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道路上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在以《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为指导开展的农业“大跃进”运动中,党和政府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来推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农村人民公社则直接成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组织形式,其深层次目的则是希望通过推动农村生产关系向更高级的集体所有制过渡以带来生产力的更大发展。然而,这种违背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以开展群众运动的方式推进农村建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主要是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失误,中国农村从1959年起出现了严重困难的局面,从而铸成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次严重挫折。在严重困难面前,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开始大力纠正农村工作中已经察觉到的“左”倾错误。一方面努力调整带有空想色彩的人民公社体制向符合农村生产力实际和农民群众觉悟水平的现实回归;一方面在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同时采取得力措施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和继续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建设。在此种种举措中,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从1962年起,随着党内以阶级斗争扩大化为主要特征的“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党在农村工作上的“左”倾错误也急剧发展起来,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的止常秩序因而一再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亦被逐步披上了阶级斗争的政治色彩而历经了更多的曲折。1949至1966年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全面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功绩。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时代条件的局限,也不可避免地有其失误和教训。认真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汲取其中的历史教训,可以为如今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历史的镜鉴。
聂海[6](2007)在《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既给我国农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又对我国农业发展、农产品流通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出新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原有的以政府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已不适应农业国际化和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需要改革和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推广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初步打破了原有的以政府为主体的科技推广体系,不断增强市场机制在科技推广中的作用,加速了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了农业经营集约化水平的提高。但是我国新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在改革中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作为农业科技创新重要源头之一的农业大学,其农业科技推广的优势和潜能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严重浪费了农业大学的推广资源。本文以理论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前提,运用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趋势及改革取向。论述了我国大学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优势与动力,总结了大学进行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典型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农业科技需求的变化趋势,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成功经验,构建了符合国情的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重点探讨了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基本框架、基本类型以及平台建设,提出新模式的运行机制及保障措施。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导论主要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阐明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点。第二章农业科技推广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农业科技推广的涵义以及农业推广框架原理、农业创新扩散原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原理、农民行为改变原理等四个农业科技推广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当代世界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模式。本章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分析及其改革取向我国现行的政府主导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曾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WTO的新形势下,该体系出现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管理体系不规范、机制不灵活,推广与科研、教育三者之间衔接不紧密,农业科技推广费用严重不足,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脱节,农技推广队伍不稳定,农业推广资源的配置与农民“最后一公里”的需求不适应等,出现了“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需要完善和创新。分析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趋势及其改革取向,认为完善和创新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应以充分发挥大学的农业科技推广优势与潜能为出发点,以建立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作为改革的切入点。第四章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实践与探索我国的农业大学具有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得天独厚的科技、人才与信息优势,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已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为我国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一支重要的农业科技推广力量,也是我国多元化推广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典型的推广模式,如“农业专家大院”模式、“农业信息咨询”模式、“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农业科技大篷车”模式等,总结和分析这些典型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启示,为下一步构建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奠定了基础。第五章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的构建在分析和借鉴美国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新模式在政府的指导与推动下,依托大学的科技人才优势,以项目为纽带,横向整合基层推广组织和科研机构等各种农业科技推广资源,形成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科技推广的合力,发挥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模式的基本类型有政府+大学、大学+企业、大学+协会、专家+市场四种。模式以大学的农业试验示范站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基础,以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和农业教育培训体系为支撑,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科技示范户、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培训服务。第六章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的运行机制与保障措施建立了推动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顺利实施的六种运行机制,主要有大学推广模式的管理机制、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机制、规范有序的项目运作管理机制、大学自主设立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筹资机制、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农民参与式机制以及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内在动力机制等,提出保障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正常运行的六项措施,主要有加强政策法律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推广财政投资的导向作用、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科技有效利用以及加强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试点工作等。
冉庆国[7](2007)在《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的今天,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当前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主流大都是从发达地区出发,对于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尚缺乏系统全面的论述,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为重要。因此,从欠发达地区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发展显得更为迫切。本文在界定我国欠发达地区的范围及产业集群概念的基础上,运用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SWOT分析方法、网络和系统分析方法等,对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劣势与产业集群优势,并建立二者耦合模型,指出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总结归纳了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产业规模小,聚集程度低;产业关联少,专业化程度低,发展机制缺损;集群网络不健全;创新环境薄弱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以及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根据产业集群发展实际形成一套有效的发展机制,培育一个完善的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选择一种合适的发展模式。本文分析了产业集群衰退的原因和竞争优势来源,认为网络关系的发育状况决定了产业集群的成功与衰退,论述了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发展的动力机制。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规律是从核心网络层内部企业和企业的关联开始,引起辅助网络层的关联并形成一定的空间布局,同时在三个维度上进行调控,即微观维——企业内部的自我调控,中观维——行业或市场结构调控,宏观维——政府监管。发展机制的核心是动力机制,它是由机遇、创业机制、网络协作和集体学习共同作用的正反馈系统,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而演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是指在产业集群区域内,企业、机构、大学、政府等主体在一定网络关系基础上促进创新,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社会经济系统。分析了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其功能就是推动创新,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是支撑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决定力量。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驱动要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企业创新能力、集群知识、网络能力和创新环境,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共同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本文从我国各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的现实出发,依据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多样性的原则,构建了基于小城镇建设、基于工业园区发展、基于龙头企业网络、基于FDI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本文针对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提高集群应变能力、规避集群风险,建设产业集群内外部网络并增强其联系,加强集群创新系统主体建设,培育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等。同时,以黑龙江奶业集群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确定加强网络联系、培育创新系统的战略重点,验证本文的一系列研究结论。
程军波,戴有理[8](2006)在《吐芳育英七十载 科技创新铸辉煌——回眸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七十年风雨历程》文中研究表明2006年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成立七十周年纪念年,为了回顾学会七十年来取得的重大成绩,重新认识科技创新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学会理事会特精心策划了“感动中国畜牧兽医科技创新峰会”活动。该项活动旨在具体扫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行业中涌现出的重要科技领军人物、青年才俊,以及为我国畜牧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研院所和畜牧企业,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从行业组织、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与回顾。2006年3月5日,该项活动作为庆祝学会成立七十周年的重要一项活动在湖南长沙拉开大幕,行业内近200名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活动启动仪式。本刊记者应邀出席了本次活动,并从此次活动入手,认真分析学会成立七十年来的历程,站在客观立场上对学会七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的贡献及科技创新内容作一如实报道。
严艳[9](2005)在《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1937-1950)》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运用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格局作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揭示边区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及其产业布局的主要特征,分析各产业发展与布局的互动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进而探索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意义,以期进一步充实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更好地认识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服务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十个方面入手,研究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特征。 第一章,“绪论”,主要探索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分析本文选题的主旨,利用归纳法和主题词统计研究法对近些年来有关陕甘宁边区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梳理述评,阐明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 第二章,“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综论陕甘宁边区的由来、形成与发展,陕甘宁边区的行政区划沿革,勾勒出主题研究的背景基础,并对影响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全面而细致地评价,尤其对移民的经济发展影响进行重点研究。 第三章,“农林业生产与布局”,研究边区农业发展的条件,重点研究农业的部门布局及其演变特征,主要研究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布局、经济作物的生产与布局、畜牧业的生产与布局等,并对边区的林业分布状况、林业的经济利用、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及植树造林的效果诸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第四章,“工业生产类型与布局特征”,研究边区的各个工业部门的发展与布局演变特征,尤其是对工矿业(煤炭工业和石油工业)、纺织业、军事工业、造纸业、化学工业等工业部门的发展与布局进行深入研究,并对边区工业的部门结构和地域结构进行综合分析。 第五章,“盐业生产与运销”,食盐是陕甘宁边区的特产之一,抗战时期,边区政府积极开发这一资源优势,对盐业的生产、运输、销售进行管理,盐业成为边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使盐业在边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加了边区政府的财政收入,打破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稳定了边区的金融秩序,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本章就盐业的地位、生产与分布特点、盐业的运网建设、盐业贸易等问题作全面梳理和分析。 第六章,“交通运输与通讯网络的建设与布局”,交通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命脉和先行部门。本专题就边区交通运输业的方式、运网系
来永宝[10](2004)在《学好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筹办龙岩学院促进老区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五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为指导,从龙岩学院的办学理念、办学功能、办学效益三方面论述办好龙岩学院对促进老区发展的重要性,阐释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
二、江西农大为老区培训畜牧兽医人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农大为老区培训畜牧兽医人才(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红色旅游发展研究 ——以武乡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内研究动态 |
2.2 国外经验及研究动态 |
3.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点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红色旅游的相关理论概述 |
1.1 红色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
1.1.1 红色文化的概念 |
1.1.2 红色文化的特点 |
1.2 红色旅游的内涵和载体 |
1.2.1 红色旅游的内涵 |
1.2.2 红色旅游的载体 |
1.3 发展红色旅游的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1.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
1.3.3 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 |
1.3.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1.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 发展红色旅游的现实意义 |
1.4.1 政治价值 |
1.4.2 经济价值 |
1.4.3 文化价值 |
1.4.4 生态价值 |
第二章 武乡县红色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
2.1 政策优势 |
2.1.1 中央政策导向明确 |
2.1.2 地方政策保驾护航 |
2.2 区位优势 |
2.2.1 自然环境独特 |
2.2.2 交通运输便利 |
2.2.3 经济基础良好 |
2.3 资源优势 |
2.3.1 红色旅游资源历史悠久 |
2.3.2 红色旅游资源数量众多 |
2.3.3 红色旅游资源类型多样 |
第三章 武乡县红色旅游发展经验总结 |
3.1 发展特色 |
3.1.1 党性教育实现基地化 |
3.1.2 多色资源发展一体化 |
3.1.3 旅游产品注重体验化 |
3.1.4 宣传形式力求多样化 |
3.1.5 红色故事讲究趣味化 |
3.2 武乡县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
3.2.1 资源开发保护力度落后受制于投入资金的短缺 |
3.2.2 景区规划管理水平低下受制于专业人才的匮乏 |
3.3 武乡县改进红色旅游发展不足的有效举措 |
3.3.1 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夯实经济基础 |
3.3.2 制定人才激励政策提供人才保障 |
第四章 武乡县红色旅游发展对山西红色旅游的借鉴意义 |
4.1 完善红色旅游基础配套设施 |
4.1.1 加速对外交通公路体系建设 |
4.1.2 优化内部交通网络体系规划 |
4.1.3 加快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
4.2 加大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力度 |
4.2.1 遵循开发原则实现红色旅游资源持续发展 |
4.2.2 把握精神内核提升红色旅游资源文化内涵 |
4.2.3 运用开放思维推动红色旅游资源融合发展 |
4.3 推进红色旅游产品创新开发 |
4.3.1 加强区域合作提高红色旅游产业竞争力 |
4.3.2 聚焦三大板块设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 |
4.3.3 契入地域特色打造红色旅游产品品牌 |
4.4 创新红色旅游宣传营销形式 |
4.4.1 定位客源市场扩大红色文化宣传范围 |
4.4.2 拓宽融资渠道筹措红色旅游宣传资金 |
4.4.3 借助传媒渠道提升红色旅游宣传效应 |
4.5 建设高素质红色旅游人才队伍 |
4.5.1 注重道德技能培训提高红色旅游人才综合素质 |
4.5.2 发挥高校阵地作用培育红色旅游内部人才 |
4.5.3 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吸纳红色旅游外部人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依据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农村扶贫开发 |
2.1.3 动态管理 |
2.2 相关理论 |
2.2.1 精准扶贫理论 |
2.2.2 可行能力理论 |
2.2.3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
3 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现状分析 |
3.1 临沂市基本情况 |
3.1.1 临沂市经济基本情况 |
3.1.2 临沂市农业基本情况 |
3.1.3 临沂市贫困村、贫困人口现状 |
3.2 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措施 |
3.2.1 严格规范工作程序,全力做好建档立卡 |
3.2.2 扎实推进扶贫扶智,全面提升人口素质 |
3.2.3 因地制宜创新模式,全心投入产业扶贫 |
3.2.4 不断拓宽资金来源,全神贯注资金管理 |
3.3 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数据取得 |
3.3.2 建立数据模型 |
3.3.3 数据分析总结 |
4 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问题 |
4.1.1 扶贫基础不均衡,攻坚难度较大 |
4.1.2 制度建设不健全,扶贫效果较差 |
4.1.3 政策宣传不到位,脱贫能力较弱 |
4.1.4 产业扶贫不配套,扶贫进度较慢 |
4.1.5 力量动员不充分,参与力度较低 |
4.2 原因分析 |
4.2.1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
4.2.2 脱贫主体能力不足 |
4.2.3 精准扶贫不够到位 |
4.2.4 社会组织发展薄弱 |
5 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对策建议 |
5.1 夯实经济基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 |
5.1.1 用好扶贫资金,完善资金保障 |
5.1.2 锻造扶贫队伍,提高工作实效 |
5.1.3 加强数据共享,强化信息保障 |
5.2 健全扶贫机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保障 |
5.2.1 救助识别精准,评估核查科学 |
5.2.2 动态调整及时,标准衔接得当 |
5.2.3 动态管理有序,深化平台支撑 |
5.3 强化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
5.3.1 确定扶贫方向,择优选定项目 |
5.3.2 培育龙头企业,引导良性竞争 |
5.3.3 强化科学管理,推进产业升级 |
5.3.4 精准产业扶贫,创新帮扶手段 |
5.4 抓好扶贫主体,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 |
5.4.1 满足群众需求,保证主体地位 |
5.4.2 提高教育素质,增强脱贫能力 |
5.5 整合社会力量,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力 |
5.5.1 创造有利环境,用好社会组织 |
5.5.2 集聚多方力量,调动更多资源 |
6 结论及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研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3)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1 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体制变革的历史使然 |
2 优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客观要求 |
3 特色办学已成为高校赖以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
4 特色发展是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的内在使命 |
(二)文献综述 |
1 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的相关研究 |
2 高校办学特色的相关研究 |
3 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相关研究 |
4 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研究评述 |
(三)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价值 |
(四)研究思路、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理论基础 |
3 研究方法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1 省部共建地方高校 |
2 办学特色 |
二、审问之: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的发展概况 |
(一)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的十年回眸 |
1 省部共建体制的萌生 |
2 省部共建地方高校政策的创建 |
3 省部共建地方高校政策的调整 |
(二)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的发展现状 |
1 区域布局状况 |
2 省区分布情况 |
3 院校办学类型 |
4 办学综合实力 |
(三)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的发展战略 |
1 战略定位 |
2 共建机制 |
3 建设成效 |
三、慎思之: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表现形式 |
(一)大学文化特色 |
1 特殊的区位环境文化 |
2 特殊的办学历史文化 |
3 特殊的教育情感文化 |
(二)人才培养特色 |
1 特殊的人才培养对象 |
2 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 |
(三)学科专业特色 |
1 独特的学科资源 |
2 突出的学科实力 |
3 新兴的学科平台 |
(四)科学研究特色 |
1 特定的科研内容 |
2 典型的科研平台 |
(五)社会服务特色 |
1 典型的服务面向 |
2 雄厚的服务实力 |
(六)管理模式特色 |
四、明辨之: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机理与现实阻力 |
(一)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机理 |
1 外部环境作用 |
2 内部动力促进 |
(二)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特色发展的现实阻力 |
1 综合办学实力不平衡 |
2 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 |
3 国家办学平台难于突破 |
4 共建高校间合作意识较淡薄 |
5 办学特色缺乏示范效应 |
五、笃行之: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特色形成的实施策略 |
(一)建好“加油站”—深化共建内涵 |
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2 完善平台机制建设 |
(二)制好“路线图”—明确发展路径 |
1 传承办学历史文化 |
2 发挥区位比较优势 |
3 服务地方社会发展 |
4 构建特色学科专业 |
5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6 推进协同创新发展 |
(三)系好“安全带”—健全保障机制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基本观点 |
(二)本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三)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共建湖北大学的意见 |
附录二: 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的办学情况(52所) |
附录三: 各类共建高校一览表 |
附录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及作用机制研究 ——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高校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研究 |
1.3.2 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
1.3.3 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法与路径研究 |
1.3.4 研究现状的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2 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2.1 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2.1.1 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号召 |
2.1.2 满足地方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要求 |
2.2 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
2.2.1 地方农业院校为新农村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
2.2.2 地方农业院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丰富的科技支持 |
3 江西新农村建设对江西地方农业院校的需求 |
3.1 农民问题对地方农业院校的需要 |
3.1.1 农民文化素质水平偏低 |
3.1.2 富余劳动力数量大 |
3.1.3 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
3.2 农业问题对地方农业院校的需要 |
3.2.1 农业生产不断发展 |
3.2.2 农业科技持续进步 |
3.3 农村问题对地方农业院校的需求 |
3.3.1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
3.3.2 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
3.3.3 “空心村”问题涌现 |
3.3.4 城乡差距扩大 |
4 江西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江西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 SWOT 分析 |
4.1 江西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江西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
4.2 江西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 SWOT 分析 |
4.2.1 优势分析 |
4.2.1.1 师资雄厚 |
4.2.1.2 培训基地众多 |
4.2.1.3 科技研发与专业课程实力强 |
4.2.2 劣势分析 |
4.2.2.1 服务积极性不高、服务体系不健全 |
4.2.2.3 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 |
4.2.3 机遇分析 |
4.2.3.1 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
4.2.3.2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 |
4.2.4 威胁分析 |
4.2.4.1 经费不足 |
5 江西农业大学服务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
5.1 调查设计 |
5.1.1 调查目的 |
5.1.2 调查内容 |
5.1.3 调查方法和对象的选择 |
5.2 调查结果 |
5.2.1 江西农大师生对新农村建设政策了解度高、服务热情高 |
5.2.2 江西农大学生通向农村工作意愿低 |
5.2.3 江西农大学生参与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少、范围小 |
6 江西农业大学服务新农村建设路径及机制研究 |
6.1 江西农大服务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 |
6.2 江西农业大学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机制研究 |
6.2.1 政策引导机制 |
6.2.2 科研建设机制 |
6.2.3 物质激励机制 |
6.2.4 平台创新机制 |
6.2.5 项目管理机制 |
6.3 江西农业大学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分析 |
6.3.1 以人才为根本,不断提升专家团队层次 |
6.3.2 以平台为依托,不断提高科教兴农水平 |
6.3.3 以项目为载体,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6.3.4 以“三农”为导向,不断加强科技推广与服务 |
6.3.5 以科研为基础,不断提高决策参考能力 |
7 促进江西省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
7.1 政府角度 |
7.1.1 加大鼓励人才通向农村的政策力度 |
7.1.2 扩大地方农业院校办学自主权限 |
7.1.3 改革地方农业院校评估体系 |
7.1.4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经费的投入机制 |
7.2 地方农业院校角度 |
7.2.1 改革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 |
7.2.2 探索服务三农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
7.2.3 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 |
7.3 农村角度 |
7.3.1 拓宽与地方性农业院校的良性互动交流路径 |
7.3.2 提高新农村干部文化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文献资料 |
1.2.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学术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论文的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建国以前中国农村建设回顾 |
2.1 晚清的兴农运动 |
2.2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 |
2.2.1 晏阳初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定县等地的乡村建设实验 |
2.2.2 梁漱溟和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菏泽等地的乡村建设实验 |
2.2.3 卢作孚在重庆北碚的"乡村现代化"建设实验 |
2.2.4 高阳和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无锡实验 |
2.2.5 黄炎培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徐公桥实验 |
2.2.6 陶行知的晓庄实验 |
2.2.7 中国国民党主持的乡村改进实验 |
2.3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农村建设问题的认识与探索 |
2.3.1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中国农村建设问题的认识与探索 |
2.3.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农村建设 |
第3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 |
3.1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农村彻底获得新生 |
3.1.1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准备 |
3.1.2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开展 |
3.1.3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
3.2 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 |
3.2.1 民主革命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对改造个体农业的设想 |
3.2.2 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出现的新情况 |
3.2.3 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 |
第4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展开 |
4.1 建国初期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 |
4.1.1 关于保护与促进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 |
4.1.2 组织开展群众性的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工作 |
4.1.3 在农村组织开展爱国丰产运动 |
4.1.4 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 |
4.1.5 组织开展城乡物资交流 |
4.2 中共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规划 |
4.2.1 《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 |
4.2.2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 |
新农村的规划 |
4.3 农业合作化完成之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
4.3.1 掀起农村生产生活各项事业建设的热潮 |
4.3.2 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 |
4.3.3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 |
4.3.4 整顿与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5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曲折发展(上) |
5.1 农业大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重大努力 |
5.1.1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与农业大跃进的兴起 |
5.1.2 农业大跃进运动中的农村建设工作 |
5.2 人民公社成为当时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组织形式 |
5.2.1 毛泽东拓荒早年的"新村主义"理想 |
5.2.2 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化 |
5.2.3 初期人民公社的特征 |
5.3 农村严重困难局面的出现 |
第6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曲折发展(下) |
6.1 调整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向现实回归 |
6.1.1 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初步调整 |
6.1.2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调整 |
6.2 在战胜严重困难的过程中继续推进农村建设 |
6.2.1 清理劳动力,精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充实农业生产第一线 |
6.2.2 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保护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
6.2.3 调整农产品征购政策,降低农业税率,减轻农民负担 |
6.2.4 进一步动员各行各业支援农村建设 |
6.2.5 继续推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项事业的建设 |
6.3 逐渐被纳入阶级斗争轨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6.3.1 党内农村政策上"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
6.3.2 农村"四清"运动的开展 |
6.3.3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初步开展 |
结语: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成就、经验教训与现实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论文的基本思路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业科技推广理论基础 |
2.1 农业科技推广的界定 |
2.1.1 “农业科技推广”溯源 |
2.1.2 农业科技推广的涵义 |
2.1.3 农业科技推广的地位与作用 |
2.2 农业科技推广的基本原理 |
2.2.1 农业科技推广框架原理 |
2.2.2 农业创新扩散原理 |
2.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原理 |
2.2.4 农民行为改变原理 |
2.3 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模式 |
2.3.1 当代世界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模式 |
2.3.2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界定 |
2.4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分析及其改革取向 |
3.1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历史演进 |
3.1.1 新中国成立前的农业科技推广 |
3.1.2 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科技推广 |
3.2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3.2.1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及绩效评价 |
3.2.2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取向 |
3.3.1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趋势 |
3.3.2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取向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实践与探索 |
4.1 农业科技推广是大学的重要社会功能 |
4.2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优势 |
4.2.1 科技与人才优势 |
4.2.2 人才培养与教育培训优势 |
4.3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动力 |
4.4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历程 |
4.4.1 新中国成立前大学的农业科技推广 |
4.4.2 新中国成立后大学的农业科技推广 |
4.4.3 大学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4.5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典型模式分析 |
4.5.1 “农业专家大院”模式 |
4.5.2 “农业信息咨询”模式 |
4.5.3 “农业综合开发”模式 |
4.5.4 “农业科技大篷车”模式 |
4.6 小结 |
第五章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的构建 |
5.1 美国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经验借鉴 |
5.1.1 美国农业科技推广的法律基础 |
5.1.2 美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组织体系 |
5.1.3 美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 |
5.1.4 美国农业科技推广经费 |
5.1.5 美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特点 |
5.1.6 美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经验与启示 |
5.2 我国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的构建 |
5.2.1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5.2.2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
5.2.3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 |
5.2.4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基本框架 |
5.2.5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基本类型 |
5.2.6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平台建设 |
5.3 大学农业推广模式与传统政府农业推广模式的比较分析 |
5.3.1 大学农业推广模式与政府农业推广模式的比较 |
5.3.2 大学农业推广模式的特点与作用 |
5.4 小结 |
第六章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运行机制与保障措施 |
6.1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运行机制 |
6.1.1 建立推动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的管理机制 |
6.1.2 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机制 |
6.1.3 建立规范、有序的项目运作管理机制 |
6.1.4 建立大学自主设立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筹资机制 |
6.1.5 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的农民参与式机制 |
6.1.6 建立大学科技推广的内在动力机制 |
6.2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的保障措施 |
6.2.1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
6.2.2 强化农业科技推广财政投资的导向作用 |
6.2.3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
6.2.4 加快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
6.2.5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科技有效利用 |
6.2.6 加强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试点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界定 |
2.1.2 产业集群概念的界定 |
2.2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
2.2.2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及战略选择 |
3.1 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
3.1.1 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劣势分析 |
3.1.2 产业集群特性及优势分析 |
3.1.3 产业集群优势与欠发达地区劣势耦合模型 |
3.2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分析 |
3.2.1 历史回顾 |
3.2.2 发展现状 |
3.2.3 存在的问题 |
3.3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
3.3.1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 |
3.3.2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内部条件 |
3.3.3 基于SWOT分析的战略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机制 |
4.1 网络关系的发育状况决定产业集群的兴衰 |
4.1.1 产业集群的网络属性 |
4.1.2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产生的基础 |
4.1.3 产业集群衰退的原因 |
4.2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4.2.1 形成条件 |
4.2.2 形成的关联机制 |
4.2.3 形成的调控机制 |
4.3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 |
4.3.1 动力机制分析 |
4.3.2 动力机制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创新系统 |
5.1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概述 |
5.1.1 区域创新系统定义 |
5.1.2 产业集群的本质是区域创新系统 |
5.2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与功能 |
5.2.1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 |
5.2.2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功能 |
5.2.3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主体结构 |
5.3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 |
5.3.1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概念 |
5.3.2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驱动要素 |
5.3.3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6.1 基于小城镇建设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6.1.1 小城镇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载体 |
6.1.2 我国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的产业支撑虚弱 |
6.1.3 依托小城镇构建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 |
6.2 基于工业园区发展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6.2.1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载体 |
6.2.2 依托工业园区构建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 |
6.3 基于龙头企业网络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6.3.1 龙头企业网络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载体 |
6.3.2 依托龙头企业网络构建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 |
6.4 基于FDI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6.4.1 FDI基于产业集群的区位选择 |
6.4.2 FDI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溢出效应 |
6.4.3 利用FDI构建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提高集群应变能力 |
7.1.1 更新低成本竞争战略 |
7.1.2 适应动态环境变化 |
7.1.3 防范集群风险 |
7.2 加强产业集群内外网络建设 |
7.2.1 完善内部网络 |
7.2.2 完善外部网络 |
7.2.3 基于CAS理论的内外网络融合 |
7.3 加强集群创新系统主体建设 |
7.3.1 培育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 |
7.3.2 促进中介组织的发展 |
7.3.3 促进产学研合作 |
7.4 培育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 |
7.4.1 政策环境 |
7.4.2 产业环境 |
7.4.3 社会文化环境 |
7.5 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
7.6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奶业集群发展的实证研究 |
8.1 黑龙江奶业集群发展状况 |
8.1.1 黑龙江奶业集群的基本概况 |
8.1.2 黑龙江奶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与评价 |
8.2 加强黑龙江奶业集群的网络联系 |
8.2.1 内部网络联系 |
8.2.2 外部网络联系 |
8.3 构建黑龙江奶业集群创新系统 |
8.3.1 黑龙江奶业集群创新能力现状 |
8.3.2 完善黑龙江奶业集群创新系统主体功能 |
8.3.3 培育黑龙江奶业集群创新环境 |
8.3.4 提高黑龙江奶业集群创新能力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1937-1950)(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一、历史经济地理学的几个问题 |
二、学术研究述评 |
三、选题宗旨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
一、行政区划沿革研究 |
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 |
三、技术条件对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 |
四、社会经济条件对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 |
五、移民对边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
附论:边区移民的来源与安置 |
第三章 农林业生产与布局 |
一、农业生产条件评价及农业的增长状况 |
二、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布局格局 |
三、经济作物的生产与布局演变 |
四、畜牧业的发展与布局 |
五、林业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
第四章 工业生产类型与布局特征 |
一、工业发展的数量和类型特征 |
二、主要公营工业部门的发展与布局 |
(一) 军事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
(二) 公营纺织业的发展与布局 |
(三) 石油工业、煤炭工业和炼铁业的发展与布局 |
(四) 化学工业的生产与布局 |
(五) 造纸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
三、私营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
四、手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
五、工业的部门结构、地域结构综合分析 |
第五章 盐业生产与运销 |
一、盐业在边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
二、盐池的分布与盐业的发展 |
三、盐业的运网建设 |
第六章 交通运输与通讯网络建设与布局 |
一、交通运输业的运输方式 |
二、交通运网的建设与布局格局的演变 |
三、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内驱力分析 |
四、邮电通讯网的建设与布局 |
第七章 商业贸易的发展与布局 |
一、对外贸易的构成与商路演变 |
二、公营商业的发展与分布 |
三、合作商业的发展与分布 |
四、私营商业的发展与分布 |
第八章 市建制与城市体系特征 |
一、抗战前边区的市建制 |
二、边区建置市的体系 |
三、城市发展的外部条件与内部驱动力 |
四、抗日战争时期边区城市发展特征 |
第九章 “边区模式”研究 |
一、陕甘宁边区特色经济模式分析 |
二、“边区模式”的经济效果分析 |
三、“边区模式”的产业结构评价 |
四、“边区模式”的环境影响评价 |
五、边区模式的“经济—生态”系统研究 |
六、“边区模式”的反思 |
第十章 陕甘宁老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
一、老区经济与生态现状 |
二、老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建议 |
三、老区“生态特区”的建设思考 |
四、陕甘宁边区独特市建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图 |
四、江西农大为老区培训畜牧兽医人才(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红色旅游发展研究 ——以武乡县为例[D]. 王莎莎. 山西大学, 2020(01)
- [2]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问题研究[D]. 赵慧.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3]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研究[D]. 屈代洲. 湖北大学, 2015(05)
- [4]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及作用机制研究 ——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D]. 张慧慧.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1)
- [5]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 方海兴. 陕西师范大学, 2010(11)
- [6]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研究[D]. 聂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7]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冉庆国.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6)
- [8]吐芳育英七十载 科技创新铸辉煌——回眸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七十年风雨历程[J]. 程军波,戴有理. 中国禽业导刊, 2006(06)
- [9]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1937-1950)[D]. 严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05(06)
- [10]学好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筹办龙岩学院促进老区发展[J]. 来永宝. 龙岩师专学报,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