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库仑定律求解介质存在下点电荷的受力

应用库仑定律求解介质存在下点电荷的受力

一、应用库仑定律求解有介质存在时点电荷所受作用力(论文文献综述)

董海燕[1](2021)在《高污秽度环境下腕臂复合绝缘子积污与电场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腕臂绝缘子是接触网上带电体与接地体间保持电气绝缘的关键零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积污特性和电场特性是衡量绝缘子性能的两大重要指标,可预测绝缘子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积污程度,并判断其绝缘状况。为了解决高污秽度环境下接触网绝缘子污闪问题,本文选取兰新铁路达坂城盐湖风区为高污秽度环境,接触网腕臂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从洁净绝缘子电场分布特性、目标区域运行绝缘子表面自然污秽物特性、绝缘子积污分布特性、染污绝缘子电场分布特性和新型绝缘子设计等五方面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构建了腕臂绝缘子等比例几何模型,以电准静态场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清洁绝缘子电场计算数学模型。根据电场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洁净状态下不同伞型结构绝缘子的电位和电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伞间距、伞倾角及伞裙个数等结构参数相同时,伞型结构对绝缘子沿面电位和电场分布无明显影响;单个伞裙表面的电位和电场分布具有圆周对称性,电位和场强从伞根部到边缘逐渐减小。(2)采集了兰新铁路达坂城-乌鲁木齐区间盐湖风区腕臂复合绝缘子表面自然污秽样本,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污秽的微观形貌及元素组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离子色谱仪分析了污秽可溶盐中主要的阴、阳离子组成;运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污秽不溶物的主要成分;借助激光粒度分析仪,首次分析了腕臂绝缘子平、斜两种特有布置方式下污秽颗粒粒度分布特性。大多数污秽颗粒的形状不规则,只有少量的污秽颗粒呈球状;可溶性污秽的主要成分是二价盐Ca SO4;污秽不溶物中晶体的主要成分为Si O2;平安装方式下,粒径集中在8~32μm;斜安装方式下,粒径集中在8~25μm。(3)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法描述绝缘子的积污过程,建立了电场-流场-粒子追踪场三者单相耦合的颗粒轨道数学模型,以盐湖风区污秽物特征参数为前提条件,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平台上构建了腕臂复合绝缘子风洞积污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平、斜两种布置方式下风速、风向及粒径对绝缘子积污特性的影响。以碰撞系数表征绝缘子的最大积污程度,粒径越大或风速越大或气流角度[0°,±30°]时,布置方式对碰撞系数的影响越明显。(4)洁净复合绝缘子积污受潮后呈现分离水珠和湿污层两种染污状态,在分离水珠作用下,分析了水珠静态接触角、位置及间距对绝缘子电位和电场分布的影响;针对附有均匀湿污层的绝缘子提出了电场计算新方法,分析了污层厚度和电导率对电场分布特性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洁净、分离水珠以及附有湿污层三种状态下绝缘子电场特性,揭示了绝缘子表面电场特性演变规律。(5)从绝缘子结构高度不变、绝缘子有效爬电距离最大、伞间平均场强最小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绝缘子结构,采用数值仿真和自然积污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新型伞裙结构绝缘子防污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新型伞裙结构绝缘子有效改善了不同风向下绝缘子的积污能力,作为主动防污措施,从源头降低污闪事故率,提高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赵正杨[2](2021)在《GIL地电极涂覆介质层对金属微粒运动的抑制效果研究》文中提出GIL在生产、运输、装配和运行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自由金属微粒,在电场力的驱动下金属微粒会在电极间发生运动从而引发局部放电现象对系统绝缘性能产生破坏,或者粘附在绝缘子表面,缩短绝缘子沿面电气绝缘距离并使绝缘子表面电场发生畸变,引发气体间隙击穿或绝缘子沿面闪络。针对GIS/GIL中金属微粒污染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研究了地电极涂覆介质层对金属微粒的抑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搭建了模拟微粒运动和老化试验研究平台,运动平台可提供稳定的气体环境,实现了图像、振动信号和特高频信号的采集和测量;老化试验平台中,根据加速老化试样制备原理,实现了介质层的热老化、电老化以及电热联合老化,同时建立了平行电极板均匀电场中微粒运动仿真模型。基于上述试验平台,研究了微粒在电场中的运动特性,地电极涂覆介质层可以提高微粒的启举场强,介质层会使微粒带电量减少并产生附加作用力来阻碍微粒发生相对运动。研究了可能影响介质层抑制微粒效果的因素,在≤200μm厚度范围内,增大介质层厚度可以提高介质层对微粒的抑制效果;介电性能的增强可以提高微粒的启举场强;裸电极上微粒的启举场强不受电压的类型影响,但电极涂覆介质层后,交流系统的启举场强会提高到直流系统的7~10倍;提高绝缘气体气压交流系统微粒的启举场强会显着提高,但直流系统微粒的启举场强提升甚微。研究了电热老化对介质层抑制微粒效果的影响,热老化会削弱介质层对微粒获得电荷的阻碍作用并减小介质层对微粒的附加作用力,导致介质层对微粒的抑制效果减弱。电老化仅削弱介质层对微粒获得电荷的阻碍作用,导致介质层对微粒抑制的减弱。热老化和电老化为两个独立的过程,但电热联和老化会导致老化速度加快、老化程度加深。未老化粘性介质层对球形微粒的附加作用力为10-3~10-2N,远大于微粒的重力和间隙击穿前受到的电场力,在间隙击穿前粘性介质层可以完全抑制金属微粒的运动;随着热老化的进行粘性介质层对运动微粒的抑制效果的会迅速下降。通过试验研究表明,地电极涂覆粘性介质层能够显着地提高介质层对微粒运动的抑制效果,有效持续时间约为60000h,具有一定工程应用意义。

陈志福[3](2021)在《普通本科院校“电磁学”课程设计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论述普通本科院校"电磁学"课程的设计,认为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相结合并共同服务于大学人才的培养,是新时代提高本科教育水平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优化普通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电磁学"课程的教学设计、课程评价体系设计,以推进"电磁学"课程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加强本科生的思维、实践、创新等能力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潘国胜[4](2021)在《外加电场微通道中纳米流体传热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微机电领域的快速发展,电子器件的集成度逐年增高,微机电器件的封装体积越来越小,微机电散热效果的好坏就显得特别重要。热量如果不能及时地散去,会对整个微机电器件,特别是芯片的运行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微通道是针对微机电器件散热而被提出来的概念,微通道指的是通道水力直径在10um1000um范围内。纳米流体跟传统流体相比具有较好的传热性能,因此将纳米流体应用于微通道传热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纳米流体和电场强化传热的研究现状,发现纳米流体的传热机理尚不明确。电场强化传热作为一种主动的换热方式,能很好的应用于电介质流体的传热。考虑到微通道的尺寸小,施加较低的电压即可满足电场强化传热的需要,且电压较低不会对微机电器件造成损害,说明了应用电场强化微通道纳米流体传热的可行性。其次,分析了连续性介质假说对于微通道纳米流体的适用性,介绍了流体的三大守恒方程,微通道纳米流体的计算模型,纳米流体计算常用的数值方法以及纳米流体中纳米颗粒可能受到的力的作用。然后,研究了线状电势对纳米流体的影响,纳米颗粒和基液水的介电电泳力和电泳力的比值仅在电势的端点或通道正中心处较大,其余位置均可忽略,说明在该电场中的绝大部分区域内电泳力占主导地位。纳米颗粒由于受电场力的作用会在电场区域附近的壁面处大量的聚集,使得这部分壁面的温度稍有上升,纳米颗粒在壁面附近大量聚集对传热有恶化的效果。施加线状电势时,微通道内纳米流体的流动和传热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单独考虑每个方向上的电场力的作用时,发现两者对流动和传热的效果相互“抵消”,分析了每个方向上电场力的传热效果以及壁面温度是否恶化,计算的结果表明施加垂直方向电场力的传热效果好,壁面温度无恶化现象,后面采用垂直方向的匀强电场进行研究。最后,具体研究了不同电场对纳米流体强化传热的影响规律,主要从强化传热效果,壁面散热温度是否恶化两个角度进行评价。计算的结果表明,电场方向向上的传热效果好,且壁面散热温度无恶化现象;单向电场分开时的传热效果好,电场的不同组合形式时,正向电场数量多时传热效果好,但均存在纳米颗粒在壁面附近处大量聚集。通过施加正弦和方波形式的电场,避免纳米颗粒的大量聚集,计算的结果表明,在正弦和方波形式电场作用下,存在一个最佳频率使得传热效果最好,当频率增到大6000Hz左右时,电场强化纳米流体的传热效果和未施加电场时纯纳米流体基液一样,这是因为纳米流体的流动较电场的变化存在滞后性,但频率的增大,使得纳米流体的纳米颗粒分布均匀,在壁面处没有明显的沉积。还研究了Zeta电势对电场强化纳米流体传热的影响,借此得到不同类型纳米流体在电场作用时的传热效果。

邵天骄[5](2020)在《固体高次谐波辐射过程中电子超快动力学操控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处在中红外波段的超短超强激光脉冲技术的发展,固体高次谐波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中红外激光的波长范围在2-5 μm,相较于半导体的带隙,中红外波段的激光的长波长,高强度,使得激光作用于半导体时,电离过程处于隧穿机制下。固体高次谐波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一,因为固体高次谐波动力学时间尺度是在亚飞秒或者阿秒的量级,所以具有超短的时间分辨。固体谐波含有固体内部的超快电子动力学和晶格动力学的物理信息,进而能够发现一些新的物理超快动力学现象并揭示其规律。其二,晶体靶材料具有周期性以及天然的有序的原子排列和高原子密度,因而有望产生更高产率的XUV波段的谐波,有望成为未来的高强度的高次谐波和阿秒光源的载体。实验上发现很多晶体可作为靶材料来产生高次谐波,例如纤锌矿氧化锌(w-ZnO),固态氩,氧化镁,石英(SiO2),蓝宝石(Al2O3),也有二维材料石墨烯,硒化镓,二硫化钼,等等。这些实验结果揭示了一系列与气体原子分子高次谐波不同的新现象。例如,固态氩的高次谐波谱呈现双平台结构;氧化锌晶体的高次谐波的截止频率与驱动激光场振幅呈线性依赖关系;石墨烯的高次谐波谱出现不寻常的椭偏率依赖关系等。本文利用半导体布洛赫方程,结合固体谐波的经典模型,理论研究强场超快激光与周期性晶体非线性相互作用过程中电子超快动力学操控。主要工作内容及取得成果如下:1.我们发现了带间跃迁的长短轨道干涉,并可用该效应来重构能带,我们还提出了双色激光场选择短轨道或者长轨道的方案。我们与韩国Kim教授实验组合作研究了蓝宝石(sapphire,Al2O3)作为靶材料的固体高次谐波。实验观察到,第7阶谐波随着入射光强的增加,会出现频谱展宽和分裂。通过我们的理论模拟,发现这种实验观测到的反常的劈裂,来自带间跃迁的长短轨道的干涉。频谱的展宽来自于激光波形的调制。长短轨道干涉反映了晶体内部阿秒时间尺度的电子动力学行为。我们还理论研究了 MgO晶体带间跃迁的长短轨道干涉,得到类似的干涉现象。由于该干涉机制极大的依赖晶体的能带结构,基于此我们提出了重构固体谐波的靶材料的能带,以及采用双色激光场选择短轨道或者长轨道的方案。通过叠加1个弱的相对强度为0.1的三倍频控制光,平台区和截止区的高次谐波产率能够被提高1个数量级。通过采用双色场选择长短轨道的方案,固体高次谐波也可成为孤立阿秒脉冲源。2.理论研究了应力应变调控固体高次谐波的方案,该方案可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显着提高谐波产率,改变谐波的时频特征。其一,我们比较了常用的四种应变(剪切应变,单轴应变,双轴应变和各项同性应变)对压电材料氧化锌的晶格常数、能带和跃迁偶极矩的影响。我们发现其能带和跃迁偶极矩对应变有很强的依赖关系。各向同性拉伸应变时,压电效应最显着。其二,我们比较了应变对固体高次谐波谱的影响。各向同性应变对谐波产率的提高要优于其他应变。在各向同性拉伸(压缩)应变下,谐波产率可以被很强的提高(抑制)。这是因为隧穿电离率对材料的能带带隙有指数依赖关系。在拉伸应变下,相较于无应变的氧化锌,谐波的截止频率几乎不变。另外,我们还发现在+3%双轴拉伸应变下,时域的谐波辐射显示出更小的啁啾,能够有效减小阿秒脉冲的半高全宽,可用于制备固态阿秒光源。3.我们与加拿大Legare实验组合作研究了铌酸锂(LiNbO3)的烧蚀对晶面角和双色场相位的依赖关系,发现烧蚀面积可做为宏观观测量反映激光场的相位特征及晶体的微观结构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双色场相位每调制2π rad,LiNbO3晶体出现1个烧蚀面积极大值和1个极小值。将LiNbO3晶体样品的c轴相对激光偏振方向旋转180°情况下,出现完全相反的双色场相位依赖关系。我们理论模拟表明,LiNbO3晶体存在自发极化,当驱动光偏振方向和LiNbO3的自发极化方向一致时,带隙减小,电离几率增大。反之,当激光偏振方向和LiNbO3的自发极化反向的情况下,带隙增加,电离几率减小,导致旋转角度为0°和180°情况下,LiNbO3晶体的烧蚀面积呈现全相反的双色场相位依赖曲线。我们还研究了 y-cut和x-cut的铁电体LiNbO3烧蚀的晶面角的依赖关系。实验采用1800nm线偏振激光,测量飞秒激光作用下LiNbO3样品的光致烧蚀面积。在隧穿电离下,晶面角的取向和材料的晶体学对称性紧密联系。当LiNbO3样品的c轴绕着激光传播方向旋转,烧蚀面积呈现晶面角依赖关系。当激光偏振方向和Nb-O键平行时,烧蚀面积最大。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表明Nb原子的4d轨道贡献费米面附近的导带,O原子的2p轨道贡献费米面附近的价带。当激光偏振方向沿着Nb-O化学键,电子沿着Nb-O键被有效电离和驱动。我们采用两带半导体布洛赫方程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解释了实验测量的晶面角依赖的烧蚀。

郭佳才[6](2020)在《电旋风除尘器的气固两相特性研究与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在中心位置安装电晕极的静电旋风除尘器,建立了其流场、电晕电场、颗粒荷电与运动的三维数值模型。其中电晕电场模型、电离产生的离子对流场和颗粒运动的影响,通过UDF编程接口导入。对于流体运动湍流模型:流场采用时均N-S方程、流场中雷诺应力的计算基于各向异性的雷诺应力输运方程;雷诺应力输运方程中的压力应变项和耗散项,分别采用线性压力应变模型和标准6)模型;近壁面湍流的处理采用标准壁面函数。采用控制体积法对模型离散,用SIMPLE算法求解流场分布。对于DPM模型:颗粒运动方程运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颗粒荷电为电场荷电下的饱和荷电;颗粒湍流扩散采用颗粒群模型。得到了电势、电场和电流密度分布曲线和不同电晕电压、流速和内筒长度下的速度场、压力场和湍流动能等值线。计算了颗粒湍流模型、电晕电压、流速和内筒长度下颗粒的运动轨迹,分析电晕电压、流体流速和内筒长度对不同区域颗粒捕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晕电压升高,锥筒区上旋过程中轴向速度和切向速度增加的幅度都变大,且电晕电压对切向速度的作用大于轴向速度;速度增加,锥筒区旋流强度显着增大,电极附近回流增强;内筒插入长度越短,流动上旋过程呈现曲折向上,上旋的平均轴向速度和切向速度都减少。升高电晕电压、增大流速和内筒插入越短,都会造成锥筒区域总压力损失和湍流动能增加,使流动损失增加,但流速增加带来的损失更显着。在静电旋风除尘器的旋流和锥体区:电晕电压越高,粒子收尘效率越大,尤其相对大粒径粒子增幅明显,该区域利于大颗粒捕获;流速越大,相对大的粒径粒子收尘效率增加,相对小的粒径粒子收尘效率减少;内筒插入长度越短,粒子收尘效率增加。在静电除尘器的内筒上升区:电晕电压越高,相对小的粒径粒子收尘效率较高,利于小颗粒捕获;流速越大,相对小的粒径粒子收尘效率降低;内筒插入长度越短,相对小的粒径粒子收尘效率降低。

任晓飞[7](2019)在《基于晶格Boltzmann的微流体驱动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微流体驱动是微机电系统、微流控系统、生物芯片、微型传感器等微分析系统的核心技术。由于微尺度流动的特殊性,离散微液滴的介电润湿驱动、连续微流体的蠕动式驱动这两类典型的微流体驱动以及微流体传热方面还存在诸多不明确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晶格Boltzmann-电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介电润湿驱动的离散微液滴运动,并对基于介电润湿的变焦液体微透镜进行了分析。从液滴所受电场力的角度揭示了介电润湿理论无法解释的接触角饱和现象;对传统的浸入边界-晶格Boltzmann方法进行了改进并用于研究蠕动流。解决了传统数值方法研究蠕动流时对波幅和波长大小的限制,克服了传统浸入边界-晶格Boltzmann方法不满足无滑移边界条件的缺点,并且避免了边界变形产生的力的复杂计算;提出了耦合的双分布函数热晶格Boltzmann方法并研究了黏性热耗散和压缩功对Rayleigh-Bénard对流的影响。打破了现有热晶格Boltzmann方法只适用于满足Boussinesq近似的热流动限制,扩展可热晶格Boltzmann方法的应用范围。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一种晶格Boltzmann-电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介电润湿对离散微液滴的驱动机理。将晶格Boltzmann和电流体动力学理论结合,采用密度分布函数描述流场,引入一种新的分布函数计算电场,并将电场力耦合到密度分布函数的演化方程中,实现了电场与流场的耦合。分析了液滴运动过程中电场分布情况、液滴形态、液滴边缘位置、液滴润湿长度及接触角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研究了电极切换频率、外加电压和液体黏度等因素对液滴速度的影响。该方法较好地揭示了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固-液接触角饱和现象,可以从液体所受电场力的角度解释导电液体、介电液体和低表面张力液体形成的液滴的驱动机理。2)采用晶格Boltzmann-电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基于介电润湿的变焦液体微透镜。分析了电压对透镜曲率半径、透镜焦距和光焦度的影响,建立了电压与焦距的关系;研究了透镜从凹透镜到凸透镜的转变,分析了透镜变焦的动态演变过程;讨论了液体物理性质对透镜响应时间及系统性能的影响。3)采用改进的浸入边界-晶格Boltzmann方法研究了蠕动流的驱动机理。将变形管壁的运动速度作为速度源引入晶格Boltzmann方程,避免了传统浸入边界-晶格Boltzmann方法中边界变形产生的力的复杂计算,研究了管道内的流场分布,分析了各相关参数如振幅比、频率、波数以及液体黏度对驱动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在较大的振幅比和波数条件下获得收敛的解,打破了传统数值方法在研究蠕动流时对波幅和波长大小的限制,克服了它们在处理动边界时网格重建的困难;克服了传统浸入边界-晶格Boltzmann方法不能完全满足无滑移边界条件的缺点。4)采用耦合的双分布函数热晶格Boltzmann方法研究了黏性热耗散和压缩功对Rayleigh-Bénard对流的影响。将温度的变化以动量源的形式引入动量演化方程,实现了动量场和能量场的耦合,打破了现有双分布函数热晶格Boltzmann方法仅限于温度变化较小的Boussinesq流的限制。分析了不同Rayleigh数和纵横比条件下,含黏性热耗散和压缩功与不含黏性热耗散和压缩功的两个Rayleigh-Bénard对流模型的差异,探索了黏性热耗散和压缩功对微流体传热的影响。

穆蕊萍[8](2019)在《William Thomson在数学物理方面的研究》文中指出汤姆森作为剑桥数学物理学派的核心人物,他的研究范围极其广泛,在地球物理、热学、电磁学、流体力学、数学、工程应用等方面都有显着成就,尤其是在1840s-1860s期间创新地提出并发展了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些一般法则和数学方法。如,创新地提出了静电理论和热传导理论之间的同一性;通过几何方法建立电像法则;构建球调和函数等,对19世纪数学物理发展有重要贡献及影响。本文着重关注汤姆森的这几个工作,并对与之相关的重要环节的重要人物的工作进行梳理,追溯各种思想方法的源头。本文在原始文献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为什么数学”为指导,通过文献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这一历史过程中汤姆森的工作进行探析。与前人研究这段历史的不同,本文细致分析汤姆森各个工作的历史背景、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及影响,并系统考察汤姆森在静电理论和热传导理论之间建立数学等价关系的思想方法,电像法则,球调和函数三方面的创新工作的内在关系。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深入分析了汤姆森将电学的数学理论类比到热传导理论的思想起源以及背景。探索出汤姆森为了寻找确定无穷固体内、外任一点处温度的简单方法,将拉普拉斯引力理论中的势函数引入到热传导理论,建立温度势函数,进而将不同物理现象用同一个数学模型统一。简要论述了拉普拉斯、泊松在引力理论及电学理论方面的工作,特别分析了,拉普拉斯、泊松未能完成统一的原因,以及泊松用电学数学理论未能解决确定电荷平衡分布条件的原因,及傅立叶在确定无穷固体中某一点温度时建立热传导方程的过程,这些都是汤姆森完成静电力分布与热运动的线型分布的类比的基础。2.通过细致研究汤姆森用数学模型统一描述不同物理现象的思想方法发现:汤姆森以傅立叶的热力学思想及数学技巧为指导,提出了“替换面定理”,研究了这一定理在汤姆森建立热学理论与电学理论之间的相似物理关系所起的作用。通过这个定理汤姆森将傅立叶提出的热是通过介质线型传播的思想对应到静电理论中,克服了当时静电力的超距作用说法,与法拉第提出的力线思想吻合。探析到汤姆森是第一位将法拉第思想数学化的人,为麦克斯韦建立场理论做了铺垫。3.挖掘出汤姆森1847年建立电像法的思想方法来源,背景问题及目的。揭示出汤姆森为了确定一定形状导体表面的感应电荷量及其产生的静电场,建立了电像法则。知道了“替换面”定理,格林1828年出版的《关于数学分析应用与电磁理论的一篇论文》中电荷密度的互易关系,及其父亲詹姆森·汤姆森的着作《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前六卷、第十一卷及第十二卷的注解和插图》中的命题G等结果是1847年汤姆森建立电像法则的思想来源和方法基础。分析了在前人之基础上,汤姆森成功突破未能解决问题的原因。通过解读汤姆森1847年的演讲稿和1848年的主要文章,解析汤姆森电像法则逐步形成的过程。4.研究了汤姆森构造球调和函数目的和创新方法,引发汤姆森考虑球调和函数的具体问题,揭示了电像法中的性质对构造球调和函数所起的作用。梳理了勒让德、拉普拉斯关于球调和函数的前身即勒让德系数及拉普拉斯系数的早期工作,阐述了汤姆森如何学习拉普拉斯的工作,汤姆森的工作与前人的传承关系,及其构造球调和函数的过程,汤姆森的球调和函数解决了哪些类型的物理问题。

钟锡华[9](2018)在《为提高大学物理教学的学术水平而努力》文中研究表明阐述了牛顿定律、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建立的依据,以及若干重要物理量引入的依据,最后讨论了如何恰当评价对称性和守恒律在基础物理教学中的地位.本文旨在表达一种教学理念,即,对物理学所蕴含的丰富物理思想和特有思维方式的明确阐述或深刻诠释,乃是一门物理学课程学术水平的重要体现,而努力提高物理学课程的学术水平,应当成为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黄鲲[10](2016)在《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与高考物理试题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主招生考试是我国高校招生探索多元化的选拔模式,拓宽人才选拔的重大举措,完善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方式之一,给各方面有特长的考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本文以10-15年6套高考新课标理科综合中物理部分和近五年“华约”、“北约”、“卓越”自主招生考核的物理部分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和比较研究法对自主招生考试和高考物理试题进行较为系统、完整的比较,进而探索两者物理试题的异同点。本文从命题依据、命题原则、考查目标(包括主要考点、知识结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几个方面对自主招生考试和高考物理试题进行比较。其中考查目标是本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知识点的覆盖上来看,自主招生考试保留一定数量的高考试题热点,力学比重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其次是电磁学比重百分之三十左右,热学、光学、近代物理比重较少,且相差不大,其着力点和区分度主要放在高考延伸到大学普通物理的一些知识上。目前尚无自主招生的考试大纲,但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难度趋于稳定,介于普通高考中档题与物理竞赛基础题难度之间。从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的考查来看,自主招生考试相比普通高考对考生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关注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应用库仑定律求解有介质存在时点电荷所受作用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库仑定律求解有介质存在时点电荷所受作用力(论文提纲范文)

(1)高污秽度环境下腕臂复合绝缘子积污与电场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绝缘子电场特性研究
        1.2.2 绝缘子表面污秽特性研究
        1.2.3 绝缘子积污特性研究
        1.2.4 绝缘子防污闪措施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洁净绝缘子电场分布特性研究
    2.1 典型伞型结构的腕臂复合绝缘子
    2.2 洁净绝缘子电场计算模型
        2.2.1 绝缘子电场计算控制方程
        2.2.2 绝缘子电场计算有限元原理
        2.2.3 绝缘子电场计算有限元仿真步骤
    2.3 洁净绝缘子电场分布特性
        2.3.1 电位分布
        2.3.2 电场分布
    2.4 本章小结
3 绝缘子表面污秽物特性分析
    3.1 兰新铁路典型环境绝缘子样本
    3.2 污秽微观形貌特征及元素组成
    3.3 污秽的化学成分
    3.4 污秽颗粒的粒度分布特性
        3.4.1 污秽颗粒粒度的对数正态分布特征
        3.4.2 不同布置方式下污秽颗粒粒径分布特性
    3.5 本章小结
4 绝缘子表面积污分布的风洞数值模拟
    4.1 绝缘子积污过程的气固两相流计算模型
        4.1.1 连续相控制方程
        4.1.2 离散相控制方程
        4.1.3 边界条件和求解方法
    4.2 绝缘子外部流场特性
        4.2.1 流速分布
        4.2.2 静压分布
    4.3 绝缘子表面积污特性
        4.3.1 绝缘子表面积污特性的影响因素
        4.3.2 绝缘子表面积污分布特性
    4.4 本章小结
5 染污绝缘子电场分布特性研究
    5.1 分离水珠作用下绝缘子电场分布特性
        5.1.1 静态接触角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5.1.2 水珠位置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5.1.3 水珠间距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5.2 附有均匀湿污层的绝缘子电场分布特性
        5.2.1 绝缘子电场计算模型
        5.2.2 电位分布
        5.2.3 电场分布
    5.3 本章小结
6 新型绝缘子设计及防污性能分析
    6.1 新型绝缘子结构
    6.2 不同伞裙结构绝缘子积污特性仿真分析
        6.2.1 平安装绝缘子
        6.2.2 斜安装绝缘子
    6.3 新型绝缘子自然积污试验
        6.3.1 绝缘子自然积污收集方法
        6.3.2 绝缘子污秽度测量方法
        6.3.3 绝缘子自然积污试验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GIL地电极涂覆介质层对金属微粒运动的抑制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GIL的特性与应用
        1.1.2 GIL中的金属微粒污染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粒的带电和受力
        1.2.2 电极涂覆介质层对微粒的抑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微粒运动试验和介质层老化研究平台
    2.1 运动实验平台建立
        2.1.1 GIL电场分析
        2.1.2 金属微粒与介质层的选择
        2.1.3 微粒运动试验平台与测量系统
    2.2 老化试验平台
        2.2.1 老化设备及老化试样制备
        2.2.2 老化形貌特征测试设备
        2.2.3 剥离力的测试及其力学测试设备
    2.3 微粒电荷量的计算方法
        2.3.1 基于图像处理的获得微粒位移
        2.3.2 电荷量的计算
    2.4 碰撞恢复系数的测量
    2.5 微粒运动仿真过程
        2.5.1 仿真流程
        2.5.2 仿真模型
    2.6 试验过程
        2.6.1 地电极介质层的涂覆
        2.6.2 启举试验过程
        2.6.3 SF_6气体的充气和回收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极涂覆介质层对微粒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
    3.1 裸电极上微粒运动特性研究
        3.1.1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2 裸电极微粒带电量
        3.1.3 直流仿真分析
    3.2 介质层材料和厚度的影响
        3.2.1 电极涂覆介质层效果
        3.2.2 介质层启举微粒启的电荷量
        3.2.3 微粒与涂覆介质层电极的碰撞恢复系数
        3.2.4 介质层上微粒的带电机理
        3.2.5 介质层对电场的影响
    3.3 电压类型的影响
        3.3.1 交流电场中微粒的启举场强
        3.3.2 微粒运动交流仿真结果
    3.4 气体环境的影响
        3.4.1 裸电极上微粒的启举场强
        3.4.2 介质层微粒的启举场强
    3.5 粘性介质层对微粒的抑制效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老化对介质层抑制效果的影响
    4.1 介质层热老化
        4.1.1 微粒启举的影响
        4.1.2 介质层上微粒带电的变化
        4.1.3 碰撞恢复系数的变化
        4.1.4 介质层形貌特性的变化
        4.1.5 力学性能的变化
        4.1.6 电气强度的变化
    4.2 介质层电老化
        4.2.1 微粒启举的影响
        4.2.2 介质层上微粒带电量的变化
        4.2.3 碰撞恢复系数变化
        4.2.4 介质层形貌特性的变化
        4.2.5 电气强度的变化
    4.3 电热联合老化
    4.4 粘性介质层的热老化
        4.4.1 对介质层粘性的影响
        4.4.2 微粒启举影响
        4.4.3 对运动微粒的抑制效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及参与项目
致谢

(3)普通本科院校“电磁学”课程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堂教学的设计
        1.静电场,共12个学时。
        2.有导体时的静电场,共6个学时。
        3.静电场中的电介质,共5个学时。
        4.恒定电流,共9个学时。
        5.恒定电流磁场,共10个学时。
        6.电磁感应,共9个学时。
        7.磁介质、时变电磁场和电磁波,共5个学时。
    (二)课外科研素养训练的设计
二、课程评价体系设计
    (一)课程本体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70%
    (二)科研素养训练情况的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30%

(4)外加电场微通道中纳米流体传热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纳米流体导热的研究现状
        1.2.1 纳米流体导热机理的研究
        1.2.2 纳米流体的应用研究
    1.3 电场强化纳米流体传热研究现状
        1.3.1 电场强化纳米流体导热机理的研究
        1.3.2 电场强化纳米流体传热的数值研究
        1.3.3 电场强化纳米流体传热的应用研究
    1.4 电场对微通道纳米流体传热研究的重要性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
第二章 基础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
    2.1 微通道流动基础理论分析
        2.1.1 连续介质假设
        2.1.2 连续性方程
        2.1.3 动量守恒方程
        2.1.4 能量守恒方程
        2.1.5 微通道流动的其他问题
    2.2 微通道纳米流体流动模型分析
    2.3 常用的数值方法简介
    2.4 颗粒在流场中的受力分析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微通道纳米流体两相流数值模拟
    3.1 微通道两相流的数学模型
        3.1.1 两相流控制方程
        3.1.2 电场控制方程
    3.2 微通道两相流模型和边界条件
        3.2.1 两相流的几何模型
        3.2.2 两相流的边界条件
    3.3 求解方法的选择
    3.4 两相流的参数设置
    3.5 微通道模型的计算验证
        3.5.1 有效性验证
        3.5.2 网格独立性的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场对微通道中纳米流体流动和传热的影响机理
    4.1 两相流受电场力分析
        4.1.1 纳米颗粒受电场力比值
        4.1.2 基液受电场力比值
        4.1.3 电场对壁面体积分数和温度的影响
    4.2 电场力方向对流动的影响
        4.2.1 线状电势的电场分布
        4.2.2 电场力方向对流动的影响
    4.3 电场力方向对传热的影响
        4.3.1 电场力方向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4.3.2 电场方向对体积分数的影响
        4.3.3 电场力方向对传热效果的影响
    4.4 匀强电场对流动和传热的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场对微通道纳米流体强化传热影响规律
    5.1 静电场作用下流动和传热模型
        5.1.1 静电场模型介绍
        5.1.2 网格独立性验证
    5.2 电场的分布对传热的影响
        5.2.1 电场方向对强化传热的影响
        5.2.2 电场组合方式对强化传热的影响
    5.3 变化电场作用对强化传热的影响
        5.3.1 正弦变化电场对强化传热的影响
        5.3.2 方波变化电场对强化传热的影响
        5.3.3 高频电场对强化传热的影响
    5.4 颗粒Zeta电势对强化传热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5)固体高次谐波辐射过程中电子超快动力学操控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超快超强激光技术进展
        1.1.1 激光原理
        1.1.2 超快激光
        1.1.3 超强激光
        1.1.4 啁啾脉冲放大技术
        1.1.5 光参量振荡器
        1.1.6 光参量啁啾脉冲放大技术
        1.1.7 高次谐波产生及阿秒脉冲制备技术
    1.2 原子分子强场物理
        1.2.1 基本概念
        1.2.2 强场动力学
        1.2.3 高次谐波谱
    1.3 固体强场物理
        1.3.1 固体的强场电离
        1.3.2 固体高次谐波过程的物理机制
        1.3.3 固体高次谐波研究进展
第2章 理论方法
    2.1 原子分子体系的高次谐波理论模型
        2.1.1 经典三步模型
        2.1.2 强场近似模型
        2.1.3 数值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
    2.2 固体体系高次谐波的理论模型
        2.2.1 固体体系数值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
        2.2.2 半导体布洛赫方程
        2.2.3 Keldysh固体电离模型
        2.2.4 密度泛函理论
第3章 固体高次谐波辐射的量子轨道的干涉和控制
    3.1 Al_2O_3晶体中高次谐波辐射的量子轨道的干涉
        3.1.1 固体谐波长短轨道的物理图像
        3.1.2 固体谐波场强的依赖关系
        3.1.3 半导体布洛赫方程
        3.1.4 长短轨道相干叠加
        3.1.5 退相时间的影响
        3.1.6 半高全宽的影响
        3.1.7 计算细节
        3.1.8 结论
    3.2 MgO晶体中高次谐波辐射的量子轨道的干涉和控制
        3.2.1 量子轨道干涉的研究背景
        3.2.2 带间跃迁的长短轨道干涉的物理图像
        3.2.3 场强依赖关系和干涉引起的极小值
        3.2.4 能带结构重构
        3.2.5 带间跃迁的量子轨道的选择
        3.2.6 双色场增强谐波产率
        3.2.7 双色场合成阿秒脉冲
        3.2.8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3.2.9 多能带对长短轨道干涉的影响:三带模型的计算结果
        3.2.10 结论
第4章 应力应变对固体高次谐波的影响
    4.1 研究背景
    4.2 理论方法
    4.3 应变对能带结构和晶胞几何构型的影响
    4.4 半导体布洛赫方程采用的参数
    4.5 原子轨道投影的能带
    4.6 拉伸应变下w-ZnO晶体的谐波产率增强
    4.7 应变对高次谐波时域辐射的影响
    4.8 应变对带内跃迁和带间跃迁相对贡献的影响
    4.9 结论
第5章 铌酸锂的强场电离
    5.1 双色场相位对铌酸锂的强场电离的影响:自发极化效应
        5.1.1 研究背景
        5.1.2 实验中的激光能流估算和双色场相位影响的测量
        5.1.3 计算模拟
        5.1.4 数值计算参数及细节
        5.1.5 结论
    5.2 晶面角对铌酸锂的强场电离的影响
        5.2.1 研究背景
        5.2.2 实验的测量
        5.2.3 烧蚀面积对晶面角的依赖关系
        5.2.4 晶体学分析
        5.2.5 态密度分析和成键取向角分析
        5.2.6 晶面角依赖的导带布居数
        5.2.7 计算细节
        5.2.8 结论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附录A 半导体布洛赫方程的推导
    A.1 在均匀电场中的布洛赫电子
    A.2 密度矩阵方程
    A.3 数值求解半导体布洛赫方程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电旋风除尘器的气固两相特性研究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静电旋风分离器的研究现状
        1.2.1 静电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的理论研究
        1.2.2 静电旋风分离器气相场的研究
        1.2.3 电场模型与颗粒荷电的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流体流动数学模型与求解方法
    2.1 概述
    2.2 流体流动的N-S方程组
    2.3 湍流模型
        2.3.1 Boussinesq假说
        2.3.2 雷诺应力输运模型
    2.4 湍流扩散输运模型
    2.5 压力应变项模型
        2.5.1 线性压力应变模型
        2.5.2 二次压力应变模型
        2.5.3 低雷诺数Stress-Omega模型
    2.6 耗散项模型
        2.6.1 κ-ε模型
        2.6.2 κ-ω模型
        2.6.3 耗散率张量
    2.7 近壁面处理
        2.7.1 动量方程的壁面处理
        2.7.2 湍流方程的壁面处理
    2.8 电晕电场模型
        2.8.1 电势和电流密度方程
        2.8.2 电极侧电荷密度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静电旋风分离器气相场数值模拟分析
    3.1 静电旋风分离器结构与计算条件
        3.1.1 物理模型与网格划分
        3.1.2 计算条件
        3.1.3 边界条件
    3.2 静电旋风分离器流场
        3.2.1 电晕电压和电流密度
        3.2.2 速度场
        3.2.3 雷诺应力
    3.3 不同电晕电压条件下气相场分析
        3.3.1 不同电晕电压下速度分布
        3.3.2 不同电晕电压下压力场
        3.3.3 不同电晕电压下湍流动能
    3.4 不同入口气流速度下气相场分析
        3.4.1 不同入口气流流速下速度分布
        3.4.2 不同入口气流流速下压力场分布
        3.4.3 不同入口气流流速下湍流动能
    3.5 不同内筒插入长度的气相场分析
        3.5.1 不同内筒插入长度下速度场
        3.5.2 不同内筒插入长度下压力场
        3.5.3 不同内筒插入长度下湍流动能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固体颗粒的数值计算模型
    4.1 多相流模型
        4.1.1 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
        4.1.2 基于欧拉坐标系的两相流模型
    4.2 颗粒运动方程
        4.2.1 球形颗粒曳力定律
        4.2.2 非球形颗粒曳力定律
        4.2.3 Stokes-Cunningham曳力定律
        4.2.4 Saffman升力
        4.2.5 电场力
    4.3 颗粒的湍流扩散
        4.3.1 随机轨道模型
        4.3.2 颗粒群模型
    4.4 颗粒运动方程的离散
        4.4.1 解析离散
        4.4.2 隐式和梯形离散
        4.4.3 Runge-Kutta离散方案
    4.5 颗粒荷电
        4.5.1 电场荷电
        4.5.2 扩散荷电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静电旋风分离器气固两相数值模拟与分析
    5.1 静电旋风分离器分区结构与计算条件
        5.1.1 分区结构
        5.1.2 计算方法
    5.2 静电旋风分离器颗粒运动轨迹
        5.2.1 颗粒湍流扩散
        5.2.2 颗粒运动轨迹
    5.3 电晕电压对颗粒分离效果的影响
        5.3.1 不同电晕电压下颗粒运动轨迹
        5.3.2 电晕电压对收尘效率的影响
    5.4 流速对颗粒分离效果的影响
        5.4.1 不同流速下颗粒运动轨迹
        5.4.2 流速对收尘效率的影响
    5.5 内筒插入长度对颗粒分离效果的影响
        5.5.1 不同内筒长度下颗粒运动轨迹
        5.5.2 内筒长度对收尘效率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晶格Boltzmann的微流体驱动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微尺度流动的特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微流体驱动的应用
        1.3.2 微流体驱动技术
        1.3.3 微流体传热
        1.3.4 微流体的研究方法
    1.4 晶格Boltzmann方法研究进展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晶格Boltzmann方法的基本理论
    2.1 引言
    2.2 晶格Boltzmann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模型
        2.2.1 从格子气自动机到晶格Boltzmann方法
        2.2.2 从Boltzmann方程到晶格Boltzmann方程
        2.2.3 晶格Boltzmann方法的基本模型
    2.3 Chapman-Enskog展开及基本模型的宏观方程
    2.4 初始条件和边界处理
        2.4.1 初始条件
        2.4.2 边界处理
    2.5 多相和多组分流体的晶格Boltzmann方法
        2.5.1 颜色模型
        2.5.2 自由能模型
        2.5.3 He-Chen-Zhang模型
        2.5.4 伪势模型
    2.6 晶格Boltzmann方法的算法流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液滴驱动的晶格Boltzmann-电流体动力学分析
    3.1 引言
    3.2 介电润湿基本理论
        3.2.1 基本概念
        3.2.2 介电润湿理论
    3.3 晶格Boltzmann-电流体动力学方法
        3.3.1 伪势模型
        3.3.2 介电润湿的电流体动力学描述
        3.3.3 算法流程
    3.4 结果分析
        3.4.1 算法验证
        3.4.2 电场分析
        3.4.3 液滴运动的动态分析
        3.4.4 参数对液滴运动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焦液体微透镜的晶格Boltzmann-电流体动力学分析
    4.1 引言
    4.2 变焦液体微透镜模型
    4.3 算法验证及相关参数的计算
    4.4 结果分析
        4.4.1 电压对透镜焦距的影响
        4.4.2 透镜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浸入边界-晶格Boltzmann方法的改进及在蠕动流分析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改进的浸入边界-晶格Boltzmann方法
        5.2.1 浸入边界方法
        5.2.2 传统的浸入边界-晶格Boltzmann方法
        5.2.3 改进的浸入边界-晶格Boltzmann方法
    5.3 蠕动流的数值模型
    5.4 结果分析
        5.4.1 流场与流量分析
        5.4.2 参数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黏性热耗散和压缩功对微尺度Rayleigh-Benard对流的影响
    6.1 引言
    6.2 耦合的双分布函数热晶格Boltzmann方法
        6.2.1 双分布函数热晶格Boltzmann方法
        6.2.2 耦合的双分布函数热晶格Boltzmann方法
        6.2.3 边界条件
    6.3 模型验证
    6.4 微尺度Rayleigh-Benard对流
        6.4.1 数值模型
        6.4.2 结果和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工作展望
附录: 单位转换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学位论文评两及答辩情况表

(8)William Thomson在数学物理方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专题性着作
        1.2.2 专题性论文
        1.2.3 人物传记
        1.2.4 通史类着作
    1.3 本文的目标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人生历程与学术生涯
    2.1 剑桥之前
        2.1.1 出生与家庭
        2.1.2 在格拉斯哥的成长经历
    2.2 剑桥的学习与生活
        2.2.1 导师与教练
        2.2.2 丰富的课外活动
        2.2.3 成果
    2.3 剑桥之后的学术生涯
        2.3.1 巴黎之行
        2.3.2 年轻的教授
    2.4 小结
第三章 汤姆森关于静电力分布与热分布同一性的建立
    3.1 背景
        3.1.1 英国第二代改革者——汤姆森
        3.1.2 数学物理中的类比
    3.2 拉普拉斯与泊松的铺垫
        3.2.1 拉普拉斯关于引力理论和热理论之间的类比
        3.2.2 泊松关于电磁理论与热数学理论之间的类比思想
    3.3 傅立叶热传导方程的建立
    3.4 汤姆森1842 年关于热运动与电学数学理论的关系的文章
        3.4.1 要解决的问题
        3.4.2 势函数引入热理论
        3.4.3 静电力分布与热分布之间同一性的建立
        3.4.4 1842 文章的背景与价值
    3.5 汤姆森类比思想的影响及意义
        3.5.1 法拉第力线思想的数学化
        3.5.2 替换面定理的意义
    3.6 小结
第四章 汤姆森建立电像法的研究
    4.1 背景
    4.2 泊松的工作
        4.2.1 电荷层的假设
        4.2.2 电荷层与保持电荷层平衡的条件矛盾
    4.3 格林的工作
        4.3.1 格林1828 年文章目的
        4.3.2 格林定理的引入
        4.3.3 电荷密度ρ与势函数V之间的关系
        4.3.4 互易关系的产生
    4.4 汤姆森电像法的核心思想
        4.4.1 虚拟电荷的构想
        4.4.2 源电荷与虚拟电荷的数学关系
        4.4.3 电像法的建立
    4.5 汤姆森的反演思想
    4.6 小结
第五章 关于汤姆森在球调和函数方面的工作
    5.1 背景
    5.2 早期来自拉普拉斯与傅立叶的工作的影响
        5.2.1 勒让德多项式
        5.2.2 拉普拉斯系数
        5.2.3 傅立叶级数
    5.3 汤姆森遇到的数学物理问题
        5.3.1 三篇文章
        5.3.2 固体弹性平衡方程的求解
    5.4 潮汐与地球刚性
    5.5 汤姆森的数学工作
        5.5.1 1867 年的着作《自然哲学》
        5.5.2 汤姆森的球调和函数工作
    5.6 物理问题的解决
    5.7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学术活动
致谢

(9)为提高大学物理教学的学术水平而努力(论文提纲范文)

1 物理定律中的人为定义
    1.1 牛顿定律中的人为定义
    1.2 牛顿引力定律中的人为定义
    1.3 评述
    1.4 库仑定律中的人为定义
    1.5释疑
2 物理量与物理规律息息相关共生共长
    2.1 动量P, 动能Ek和角动量L的引入
    2.2 电位移D和磁场强度H的引入
    2.3 正确认识 (E, D) 和 (B, H)
3 恰当评价对称性和守恒律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3.1 回顾
    3.2 恰当评价
4 结语

(10)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与高考物理试题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现状
        1.1.2 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试题改革
        1.1.3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概况
    1.2 研究的意义与研究综述
        1.2.1 研究意义
        1.2.2 物理高考与自主招生相关研究概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自主招生考试与高考物理命题依据与命题原则比较研究
    2.1 自主招生考试与高考物理命题依据的研究
        2.1.1 高考物理命题依据
        2.1.2 自主招生考试物理命题依据
    2.2 自主招生考试与高考物理命题原则比较
        2.2.1 自主招生考试与高考物理命题原则的共同点
        2.2.2 自主招生考试与高考物理命题原则的不同点
3 自主招生考试与高考物理考查目标的比较研究
    3.1 自主招生考试与高考物理整体比较研究
        3.1.1 自主招生考试与高考物理考点比较研究
        3.1.2 自主招生考试与高考物理解题方法与思维方法比较研究
    3.2 自主招生考试与高考物理考查的各大板块知识比较研究
        3.2.1 力学版块的比较研究
        3.2.2 电磁学版块的比较研究
        3.2.3 光学版块的比较研究
        3.2.4 热学版块的比较研究
        3.2.5 近代物理版块的比较研究
        3.2.6 实验版块的比较研究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致谢

四、应用库仑定律求解有介质存在时点电荷所受作用力(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污秽度环境下腕臂复合绝缘子积污与电场特性研究[D]. 董海燕.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2]GIL地电极涂覆介质层对金属微粒运动的抑制效果研究[D]. 赵正杨.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普通本科院校“电磁学”课程设计探讨[J]. 陈志福. 广西教育, 2021(11)
  • [4]外加电场微通道中纳米流体传热的影响研究[D]. 潘国胜.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5]固体高次谐波辐射过程中电子超快动力学操控的理论研究[D]. 邵天骄.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2020(02)
  • [6]电旋风除尘器的气固两相特性研究与数值模拟[D]. 郭佳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7]基于晶格Boltzmann的微流体驱动理论与方法研究[D]. 任晓飞. 山东大学, 2019(02)
  • [8]William Thomson在数学物理方面的研究[D]. 穆蕊萍. 西北大学, 2019(01)
  • [9]为提高大学物理教学的学术水平而努力[J]. 钟锡华. 大学物理, 2018(06)
  • [10]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与高考物理试题比较研究[D]. 黄鲲.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应用库仑定律求解介质存在下点电荷的受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