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信共产主义真 宣传战线当尖兵——全省优秀宣传工作者事迹选登(二)(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帅[1](2017)在《空间视域下的地域美术研究 ——以建国以来的山东美术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域美术开始成为学界关注的研究对象。进入21世纪之后,地域美术研究逐渐升温,几乎每年都有地域美术史着作出版,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也呈持续上升趋势,同时,学界举办过多次以“地域美术”为主题的研讨会,成为颇为亮眼的学术热点。从对研究范式的分析中发现,当前的地域美术研究,其理论资源、方法依据、阐释逻辑等,无一不是来自于中国美术史研究范式。但是,地域美术研究与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差异特点,却是众多研究文本所忽视的。对中国美术史研究范式不加反思地挪用和套用,显示出地域美术研究问题意识和方法论意识的不足和缺失。目前,地域美术研究存在如下未曾明晰且亟需反思和解决的问题:1、“中心—边缘”的局部再现论是否是合理的解释框架? 2、“作者中心” “作品中心”的内部视角能否实现研究目的? 3、“地理—美术”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是否具有普适性? 4、“美术—地理”的反映论是否是合理的入思路径?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众多研究成果要么成为了 “本地籍贯画家的介绍录和通讯录”,要么变成了 “本地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的资料汇编”,唯独没有对地域美术形象生成的历史情境、演变轨迹、及其与整体中国美术形象的差异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意图从这种“效果遗憾”的问题意识中进行阐释方法的探索和具体案例的分析。由此,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核心目标是通过对地域美术研究文本的分析,剖析现有研究文本的“洞见”与“不见”,通过吸收现代人文社科思想成果,建构地域美术研究的方法论阐释路径,将地域美术置于地域与外部空间的交流与互塑、美术创作与“地域意识自觉”的互动生成、地域美术创作与地域文化形象塑造等不同层次中进行探究,将时间中的演变置于不同空间之间交流的动态中进行把握,并将空间中的现象置于时间维度中的话语积累与演变欲望下进行阐释,力求建构更加立体的、植根于当下中国文化建设语境和学科问题意识的地域美术研究方法论,并运用于“山东美术”的案例分析,以检验方法的学理拓展效应。论文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地域美术研究的范式反思和方法论视域提炼;二是依托方法论,针对具体地域美术对象的研究解读,以求理论方法研究与美术现象解读互动推进。全文的章节安排如下:导论通过对地域美术研究现状的梳理,揭示出当前研究成果的研究角度、主导思维、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度。阐述了研究意义及创新点,并对地域美术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第一章至第三章,是本文的第一部分,即地域美术研究的范式反思、理论资源阐述和方法论建构。第一章“地域美术研究的范式反思”,把地域美术研究分为地域美术史写作和地域美术专题研究两个模块,分别考察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当前的地域美术研究挪用中国美术史研究范式,使得当前研究成果呈现出千篇一律的面貌,这就导致地域美术研究出现了明显的瓶颈。如果不对此进行反思,便很难出现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第二章“空间:地域美术研究的理论视域”,基于地域美术研究的范式局限,意图通过理论资源的借鉴,在研究方法上进行探索和尝试。当前的地域美术研究都忽视了对空间维度的重视,而这一维度,恰恰对地域美术研究的方法路径具有建构意义。立足于“空间转向”以来的社会理论资源,进行研究方法的理论梳理和提炼,并通过与美术地理学的比较,可以展示“空间的地域美术研究”的方法论特点及其对现有研究方法的超越。第三章“空间视域下的地域美术研究”,论述了空间视域下的地域美术的逻辑层次和具体路径。地域美术的形象生成,是基于艺术家的具体实践,而其实践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因素,与空间碰撞和空间博弈相关联。空间碰撞使得行动者产生不同的认知类型,而空间博弈也生产了行动者不同的实践欲望。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视觉空间,构成了地域美术的空间关系,对这三个方面的把握,就把长时段的地理因素和短时段的社会因素纳入到了分析视域当中,由此在鲜活的具体语境下,可以把握地域美术形象的生成及演变逻辑。第四章至第八章,是论文的第二部分,即空间视域下的山东美术分析。此部分作为研究案例,旨在展示新方法应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第四章“ ’山东美术’:一个地域美术研究文本”,在地理空间层面简述了山东美术的地域符号及地域特点。山东的“文化走廊”现象,是山东美术形象塑造的底色,也是建构山东美术形象的内在结构,始终伴随着山东美术的发展历程。第五章“群策群力与山东美术形象塑造”,以1949-1979年的美术实践情境分析了山东美术形象的塑造特点。通过对山东美术教育的历史境况、开拓者的特点的考察,以腰斩黄河写生创作活动和山东新年画创作为事件,分析艺术工作者在维护空间的欲望当中对山东美术形象的塑造意义。第六章“乡土趣味表达与山东美术形象塑造”,论述了 20世纪80年代山东美术的形象塑造特点。这一时期山东美术的乡土表达仍然是在维护空间的欲望下进行的,在“中国/西方”、“传统/现代”的二元关系比照下,这种“维护空间的欲望”呈现出复杂的意涵。第七章“个体的多样选择与山东美术形象的马赛克化”,以1990-2010年为历史时段分析了山东美术形象塑造的特点。这一时期的塑造特点全然不同于上述两个历史时期。首先,艺术家的实践是以个体的方式进行的,而非集体活动;是在“改变空间的欲望”支配下进行的形象塑造,而非“维护空间的欲望”驱动,这使得山东美术形象呈现出“马赛克化”的特点。第八章“空间视域下山东美术形象塑造的’优先级’思考”,在山东美术与整体中国美术、与其他地域美术的间性意义当中,提出了形象建设的可能性路径。结语部分,在问题意识自觉的基础上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整体来看,地域美术研究对中国美术史研究范式的跟随,遮蔽了地域美术研究的独特问题视域。对研究方法的探索和运用,是开拓新认知角度和新阐释路径的前提,亦是地域美术研究领域在今后需要重点开展的工作。作为案例分析的山东美术,其形象塑造历程与中国美术几乎同步。而山东美术的形象特点及其地域个性,及其艺术实践的话语谱系和表达方式,又典型地镌刻着美术家的地域意识,呈现出山东美术独特的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特点。
李国芝[2](2017)在《萧楚女: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与传播者》文中研究指明萧楚女,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中国青年》杂志的创始人之一、杰出的宣传家。在探求救国救民道路上,萧楚女选择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成为我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信仰者和理论的传播者。通过对萧楚女生平事迹的研究,可以了解萧楚女,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和如何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主要包括研究旨意、研究综述、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论文正文,四部分,分两个中心,中心一是介绍萧楚女生平和为何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二是叙述他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所做的贡献。正文第一、二部分,第一部分早期探索革命的心路历程,本章主要介绍其早年的社会经历。主要是在五四之前的探索,在早期的革命探索中,无论是投身辛亥革命的洪流还是到后来短暂的加入国民党,都是其对当时社会的一种不满对中国革命的一种的探索。在五四前后萧楚女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通过系统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正文第三、四部分介绍萧楚女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他终身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所做贡献。他以报刊编辑和教师等身份,积极向广大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关心青年的成长,引导青年走向革命。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萧楚女积极的与非马克思主义派别进行论战,维护了马克思主义神圣的地位,使大批青年认清了非马克思主义的真面目,从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萧楚女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终身的信仰,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的传播起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对青年的革命教育宣传产生很大影响。正如萧楚女所说,人生就应该像蜡烛一样从头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一生短暂却又辉煌。
铁流,徐锦庚[3](2014)在《国家记忆——《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文中提出1975年1月"人代会"期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休息室,周恩来总理和陈望道先生坐在了一起。周恩来握着陈望道的手说,这是马列老祖宗在我们中国的第一本经典着作,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指路明灯。找不到它,是我的一块心病啊!陈望道深知,周恩来对《共产党宣言》是情有独钟。第一次接触《共产党宣言》,周恩来只有2 1岁。那
梁小军[4](2014)在《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当代启示(1929.1-1934.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决不可漠视此前大众化的历程,也不能割断历史来进行,必须总结以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与规律,结合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加以分析、借鉴和发展,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向和有效途径。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是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央苏区时期是党处于极其困难和被动的时期,也是党的指导思想犯“左”倾错误以及后果极为严重的时期。党在推进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虽然犯过“左”倾错误,但是成效是重大的,不能因为“左”倾错误而否定其成绩。中央苏区军民紧跟共产党,无怨无悔地投身于革命事业,为苏区的革命以及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非凡成效,值得我们深入系统研究。本文对党在中央苏区特定战时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了系统分析,从多层面揭示了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客观总结了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然后对其历史得失进行初步评价,最后结合当今时代特点对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进行了探讨。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其中一些基于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而形成的具体特定做法可能在今天已经不完全适用,但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和方法论原则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依然具有重要启示,即树立正确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前提,坚持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整合社会资源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选择,回应各种社会思潮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本文在以下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对党在中央苏区特定战时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特点的概括,从深入性的情感动员角度对其路径的总结,对当时党内“左”倾错误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的分析,结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提炼出的部分启示等。
黄巍[5](2012)在《“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文革”时期政治化的女性形象入手,通过阐释“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形成、类型、特征、历史原因、文化内涵等情况,尝试考察“文革”时期女性形象与政治的互动问题,从而进一步理解国家与社会、国家与个人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形成和新中国十七年的女性形象定位紧密相关。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政策保证女性享有同男性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在促进男女平等、推动女性就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并取得显着成效。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价值观体系的重新确立,使诸如女英雄、女劳动模范等新女性形象成为新中国初期舆论媒体宣传的热门话题。“大跃进”运动开始后,由于劳动力短缺,很多行业出现了“以女替男”现象,客观环境要求女性必须从事以前只有男性才能做的工作。这样,政治舆论的引导,客观环境的需要,为“穆桂英”、“花木兰”等女性形象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随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的召开,“阶级斗争”意识逐渐被强化,“文革”开始后,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一切行动的指南,在政治高于一切的浪潮裹挟下,在“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口号推动下,女性形象逐渐开始发生政治化转向,并出现了本文研究的“三忠于、四无限”的忠诚女性形象;“敢说、敢做”的女红卫兵形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铁姑娘”形象;永远“扎根”农村的女知青形象;“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战士形象。通过对“文革”时期政治化女性形象的梳理,这一时期的政治化女性形象呈现出模式化、阶段性、短暂性的特征。“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究其缘由,既有中共对妇女解放认识的影响,又有教育力量的推动;既有全国妇联和地方各级妇联组织对女性的组织和动员,又有“批林批孔”运动对“男尊女卑”意识的批判;既有文艺作品的引导,又有舆论媒介的宣传作用。总之,“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发生,既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又有国家权力的干预和舆论导向的影响以及客观环境的促动,是各种合力的结果。本文尝试揭示“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社会文化内涵,从个人崇拜情结、“血统论”入手,以便揭示出即使新的社会制度确立,但人们的思想观念并不一定能随着社会制度改变而改变的客观现实。而国家政治仪式与国家符号的在场,也使民间社会呈现出“文革”时期的革命剧场情景,国家和社会高度一体化,政治上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和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力量都得到了加强,使女性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了政治仪式的规范,从而使女性形象逐渐发生政治化转向。这一时期,女性形象受到了国家权力和男权意识一定程度的挤压,女性性别意识在逃离,甚至出现“男性化”倾向,女性形象失去了自我发展的可能,并呈现出由自主性、多元性向被动性、单一性的发展脉络。对“文革”时期政治化女性形象的角色认同,处于不同婚姻状态的女性和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男性对其评价各不相同。而当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发生冲突时,“红五类”和“黑五类”的女性对两者之间关系的态度也迥然两异。“文革”结束后,当政治化的女性重新审视自己时,又有太多的迷茫与困惑。所以,当理想与现实、个人利益和革命利益发生矛盾时,更往往能呈现出人们的多维面相。
吴家虎[6](2012)在《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山西省阳城县下孔村为个案,以建国后珍贵的村级档案为主体资料,辅以省、县级档案及调查访谈口述史料,用微观史的研究方法和“新革命史”的研究范式,从革命文化、国家权力与新的社会主义教化体系的角度,对毛泽东时代乡村独特的文化实践进行观察与分析。从文化的角度看,“革命”本质上是国家权力通过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一种重塑与整合,这一过程伴随着文化上的彻底转型与重建的浪漫追求。持续不断的政治运动是革命文化输入乡村的主要管道,同时,正是共产党员体现出的新的形象、品格和风范,对国家倡导的一套新的社会主义文化与意识形态在农民中的传播与认同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革命文化正是通过确立新的话语体系,通过弥漫于日常生活中的仪式与象征的不断操演,来颠覆传统,确立其文化霸权地位的。同时,这一文化体系非常注重对革命自身的记忆,以期巩固与延续革命文化的霸权地位。但是,当貌似十分强大的革命话语主宰一切而泛化以后,当革命话语颠覆了传统,试图建立一套全新的话语体系来界定与表达人们的思想的时候,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农民要理解清楚这些话语的内涵是困难的。于是,我们看到毛泽东时代政治话语下移与泛化以后,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话语混乱”的现象。在革命文化对乡村社会的重塑与整合过程中,国家还极力通过破立结合的新的教化体系来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民。本文考察了农民在被不断塑造的过程中展现出的思想、行为和时代形象,以及在此过程中革命文化与传统的复杂互动与纠葛。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农民思想不断意识形态化的过程。但我们不能仅将这一过程看作思想宰制的过程,它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思想教化的过程。因此,这一过程既有悖离人性的一面,又有高尚与令人崇敬缅怀的一面。那是一个在阶级斗争的激流下,追求道德理想的一个时代。学习毛主席着作运动是20世纪5070年代席卷全国的一场群众性的政治思想教育运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在思想一元化的时代,毛泽东思想成为基层干部、农民群众汲取工作方法、道德价值与人生信念的源泉。我们不能因为这一思想教育运动中存在的教条主义、个人崇拜、思想强制等负面因素,而对之作简单化与片面性的理解。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与典范,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体系中具有永恒的价值。从持续的时间,发动群众的规模和对人们思想改造的努力程度看,这一学习运动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化的一次空前绝后的实践。其暴露出的问题、教训及取得的成就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总结。在理论观点的创新上,本研究对建国后国家权力如何深入乡村及其性质作了新的观察。以往对这一时期国家权力深入乡村的研究,多从经济制度、政治结构与社会组织着眼,本研究重点从文化上考察了国家权力对乡村的改造。在对国家权力性质的理解上,本研究摆脱了以往当代中国乡村研究中,在国家—社会互动分析的框架内,从国家权力和意识形态对乡村的渗透、控制及与乡村社会互动的视角对国家权力的分析,转而重点关注革命文化对农民精神与价值世界的积极建构,这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教化体系,并不完全是渗透、控制所能概括和解释的。本研究最终还试图提炼出“植根于人心的国家权力”这一分析概念,来理解与解释毛泽东时代中国乡村的社会变革。从来没有一种国家权力试图如此彻底地重塑社会,改造人心。悖论的是,不论国家权力有多么强大,不论领袖的权威与魅力有多大,人心的治理谈何容易!这是国家权力的顶峰,也是它退撤的前兆!通过下孔村的经验观察,笔者还想强调,我们要用“不断生成的传统”这一概念去理解下孔村这类村庄的发展历程与未来的走向。今日下孔村文化繁荣、民风淳厚,既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与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继承、创新与弘扬密切相关。学术界对当代中国乡村的观察,要么重视传统文化的影响,要么强调改革开放后乡村的巨变,对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积淀与影响普遍关注不够。笔者想强调的是,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继承创新、发掘弘扬,对社会主义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下孔村是观察当代中国农村发展变迁的一扇难得的好窗口,笔者对她的解读才刚刚开始。从新鲜的经验研究中,我们不仅能够提炼出一些解释当代中国乡村发展变迁的理论观点,而且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学理思考。
高巍翔[7](2010)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56-1966)》文中认为1956年至1966年,既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由建国头七年主要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促进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转变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广大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服务。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为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就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它既是全方位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开端,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方面,起到了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党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服务于各方面建设的实践中开始逐步形成,基本上奠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总的来看,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是主要的,战斗力是比较强的,效果是比较好的,在服务于党的各个中心工作中,在发挥自身优势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且获得新的发展。当然,这一时期,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由于缺乏建设经验,加上复杂的主客观因素及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曾经犯过严重“左”的错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着同样的曲折过程,在曲折中发展。经验与教训同在,发展与挫折交叉,理论上的开拓、完善与局部性的失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正确与偏差并存,是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基本方法基础的奠立。1955年到1957年整风之前,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基础的奠立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不仅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生命线”地位,解决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问题,而且奠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为正确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指南,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创立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同时,党发挥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围绕中心工作转移,重点加强了对农民、知识分子和工商业者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形势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通过这些积极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1957年整风前后,党开展了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开门整风中,少数右派分子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发起了猖狂进攻。党及时进行了反击,掀起反右派运动。受其影响,整风运动的主题发生逆转,开始由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转向对敌斗争,由党内整风转向反击右派。反右派运动的影响是深刻的,党由此对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判断开始发生变化,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认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反右派运动结束后,党开展了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为中心内容的全民整风运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次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必要的,总体上是健康的、有成绩的。通过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在一系列根本问题上澄清了大是大非的问题,稳定了新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秩序。在肯定整风反右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承认,由于党对当时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分严重,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错误,在反右派斗争中,把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造成了不幸的后果。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上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力图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反映了我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对美好社会的热烈向往。但是,由于急于求成,犯了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错误,混淆了“两个界限”,盲目追求高速度,并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越来越“左”,导致了经济建设陷入严重困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围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样也犯了严重的“左”的错误,使“左”的错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开始泛滥,产生了严重的偏差,导致“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瞎指挥风和根本特殊化风盛行,同样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一是错误地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片面强调“政治挂帅”,只讲思想政治教育为政治运动服务,把“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形式,用来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并用来解决对经济建设的速度问题的不同认识;二是在阶级斗争观念主导下急于求成,工作方式方法简单化和形式主义严重,忽视了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适当地采借战争年代群众运动的方式方法,把“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取代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民主原则;三是混淆“两个界限”,宣传急于过渡急于求成的思想,导致“五风”盛行;四是违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精神的作用,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到了不适当的高度,忽视客观条件的制约,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离实际,陷入主观主义、唯心主义和唯意志论的泥潭,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大跃进”运动的严重后果就是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在严重的经济困难面前,党一方面开始着手系统地进行国民经济调整,纠正“左”倾错误,克服严重困难;另一方面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战胜严重困难,实现国民经济调整各项任务的重要环节,倡导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立足于对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以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共度难关。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全国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同困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使我国度过了建国以来最为困难的经济局面,并使国民经济逐步好转。但是,由于纠正“左”的错误不彻底,八届十中全会以后,党内对形势估量、经济政策和工作指导上的分歧又逐渐发展起来,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中,发生了新的波折,形成了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为此,党开展了以“四清”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对于改进干部作风,改善经营管理虽然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四清”运动毕竟是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把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看作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阶级斗争为纲错误思想指导下,把干部思想认识问题、工作作风问题和生活作风问题泛政治化,认为这是阶级斗争或者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使不少基层干部和群众受到了不应有的打击。在这种脱离实际的“左”倾理论指导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偏离了正确的方向,逐步陷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局面,产生了一些失误,给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留下了值得汲取的教训: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科学地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阶级斗争问题,既不能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也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二是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正面教育和自我教育原则,切忌搞群众性的“政治运动”更不能“运动群众”;三是切忌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违背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四是思想政治教育切忌形式主义,把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庸俗化。
李朝霞[8](2010)在《新中国的美术观及其话语实践 ——以《美术》(1950-1966年)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1950-1966年《美术》杂志及相关内容,探讨在“新中国的美术观”指导下的美术话语如何形成以及形成的机制,剖析这一时段中国美术的基本特征。《美术》杂志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机关刊物,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美术界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团结全国的美术家,利用舆论工具为社会主义的新美术服务。新中国美术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其指导思想是毛泽东的文艺观,其理论话语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逐步形成了大众主义的美术话语、民族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具有科学主义倾向的美术话语体系。在具体的话语实践中,有政策性的引导、理论性的批评、组织策划的讨论、各种消息的报道。前后121期的刊物既体现了话语的丰富性,同时也呈现了话语的敞开方式以及难以避免的遮蔽现象。文艺的政治化是20世纪较为普遍的现象。在中国,这种政治化的文艺思潮直接依靠国家体制,在国家意识形态的调控下逐步形成,并左右着全国性的美术创作活动。也许,我们还不能用“百废待兴”这个词去看待新中国十七年的美术,但却可以用“破旧立新”一词说明这一时期美术思潮的基本性质。毫无疑问,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时代,不仅国家政治体制变了,国家意识形态变了,在美术创作上,也面临着思想的大转变与创作方法的大统一,而《美术》杂志也就在新中国美术思想阵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思想具有横扫一切的趋势,而这时必然存在着适应与不适应,顺畅与不顺畅,配合与不配合,改造与不改造等诸种问题,这些都会通过话语的种种方式得以反映。本文从四个方面,即“话语平台”、“话语实践”(含三个部分——“大众化”、“民族化”与“科学化”)、“话语的敞开与规避”及“话语的生产与传播”,系统地梳理这一时期《美术》杂志在新中国美术的话语实践中所作的努力及其结果,为新中国美术观的最初实践提供一个相应的历史阐释。第一章是“话语平台”,主要阐述新中国的美术观历史来源及现实基础。共有三小节:一是“五四”的新文艺观;二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观;三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文艺观。“五四”新文艺是在欧洲启蒙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文艺形态,与马克思的阶级观及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密切相关;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观来自前苏联,具有明确的阶级性与政党色彩;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艺观,是五十年代由毛泽东提出,其标志着无产阶级文艺观的中国立场。第二章是“话语实践”的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大众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面向大众,尤其是为广大工农兵群众服务的文艺观,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就明确提出,建国后便全面推行,贯彻到美术创作的方方面面。其具体体现为创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同时推进工农兵美术创作活动,与“国画改造”运动相配合,重新讨论“雅”“俗”问题,美术创作开始朝向政治化,注重题材,强调主题,围绕形势,配合宣传。在大众化的美术运动中,美术也就成为政治斗争或阶级斗争的工具。因此,本章分三小节加以论述:一是“大众化”形象;二是“政治化”主题;三是“民俗化”方式。第三章是“话语实践”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民族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新中国美术观”十分强调中华民族的现代文化自立,强调现代中国的国格自觉。建国伊始,当我们接受了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时,就有人提出“社会主义的民族的现实主义”一说,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民族主体性焦虑同样都很突出;紧接着,美术界又分别在中国画领域及西洋画领域开展对传统笔墨的问题讨论及油画民族化问题的讨论,追求美术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社会主义话语和民族主体性话语相统一。因此,本章分四节加以论述:一是“社会主义的民族的现实主义”;二是“现代彩墨”;三是“传统笔墨”;四是“意象油画”。第四章是“话语实践”的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科学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科学主义的思潮伴随着新技术革命几乎席卷20世纪的所有领域,“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提出请“赛先生”(science)来改造中国。科学,讲究事实与规律,而科学主义的美术话语除了崇尚写实精神外,也包含着意识形态化的技术问题讨论,并由此延及个人手法与创作风格,出现意识形态化的现象。因此,本章分两节加以论述:一是真实论与“写实性”;二是规律性与“典型”论。其中,引入一些典型的创作事例来分析论证。第五章是“话语的敞开与遮蔽”,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通过《美术》杂志对王式廓、林风眠、石鲁三人作品的不同态度,来分析新中国美术观需要哪些美术话语。因此,本章分三节加以论述:一是培育现实主义话语;二是削弱个体性话语;三是肯定富有积极意义的话语创新。第六章是“话语的生产与传播”,主要论述美术话语的生产体制、生产方式、以及它的传播载体与传播策略。批评文本就是话语的产品形式,也是话语流行的主要载体。而《美术》杂志本身就是体制的产物,故其一方面是新中国美术话语的生产者;另一方面又是新中国美术话语的传播者,其编辑思想与编辑工作,既在领会并推行国家的文艺政策,又在上下沟通,引导全国的美术创作方向。因此,本章分三节加以论述:一是王朝闻的美术批评;二是“美协”体制与画家的认同意识;三是《美术》杂志的编辑及策划选题。
赵方杜[9](2010)在《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 ——以川北剑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身体,是我们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同时,身体也是我们存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然而,长期以来,身体却被归属为医学、生物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理所当然的研究对象,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则一直处于“缺席”的地位,真可谓“视而不见,存而不论”。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身体才逐渐被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问题化”,这不仅出现在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美学、艺术等学科,也出现在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和文化研究等领域,形成了名目繁多的研究科目与持续至今的身体研究热潮。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深度访谈法,以川北剑县为例,通过对中国现代性进程中国家权力对身体的规训研究,分析这种规训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探寻在社会进程中如何做到理解人和尊重人,进而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对西方与中国的身体研究分别进行了文献综述。并认为,这些研究为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身体规训研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微观素材和分析框架。但也存在理论与实证研究上的不足,为本研究提供了深入探讨的空间。第二章对本文的理论基础即身体社会学理论和福柯的规训理论的发展脉络、理论逻辑及其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随后三章则开始论述中国现代性进程中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身体规训状况,每一章都分别从具体时代的身体观念、国家的制度设置、日常生活中的规训表现等方面加以分析。第三章污名与改造,论述了清末民国以来的现代性启蒙时期的身体规训。在“东亚病夫”这种污名化的身体观下,人们把“改造人作为改造一切的基础”,并通过培育新民、妇女解放运动、重视体育、军事训练、新生活运动等身体改造工程,试图塑造出强壮的身体,进而实现“保种强国”的目的。第四章革命与动员,论述了新中国初期在现代性初步探索阶段的身体规训。在革命化身体观的指引下,国家权力最大限度的动员和使用身体资源实现国家的价值理性目标。并从全能主义政治中的身体组织与动员、革命氛围中的身体政治学、集体社会中身体规训的日常形态等方面加以阐述。第五章世俗与消费,则关注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性全面建设时期的身体规训。市场经济和工具理性的逻辑在社会生活中取代了传统的国家权威和价值理性的地位,使得以往附着在身体上的革命、神圣、崇高、伟大等一系列政治符码都趋于消解,更多的被赋予了现实生活的内容,形成了世俗化的身体观。并从后全能主义政治中的国家与个人、时间空间与身体、消费主义与身体等方面展开论述。第六章回顾与反思,回顾了西方现代性历程中的理性、自由和身体,反观和省视了中国现代性进程中身体规训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即民族-国家建构进程中身体的使命化与工具化,民主-国家建设进程中身体的自主化、欲望化与商品化。通过前面的考察和研究,本文的结论是:在中国现代性的进程中,国家权力对身体的规训总体上由直接规训转向间接规训,由显性规训转向隐性规训;这个身体规训的转变过程,使得个体在获得自由、解放的同时,也面临被不断“异化”和“殖民”的境地;这也是人作为主体逐渐消逝的过程,应当培养人的主体性,构建具有自主性的身体,从而实现马克思所谓的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与既有研究相比,本文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以下两点:在理论研究上,对身体社会学的发展脉络、理论逻辑和意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探讨,推动了对社会理论的认识与发展。具体而言,明确划分了身体社会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将身体研究概括为结构模式和行动模式两种理论模式;认为身体问题隐喻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个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关注身体问题的实质是试图把人从现代理性的霸权下解救出来,达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在实践研究上,考察了中国现代性进程中国家权力与身体之间的动态规训关系,为研究中国社会变迁提供了一种身体规训的分析框架。发现在中国的民族-国家建构进程中,身体表现出使命化和工具化的倾向;在民主-国家建设进程中,身体表现出自主化、欲望化、商品化和符号化倾向。而且,人们并不是身体规训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在特定的场域中采取各种策略,来或明或暗地表达他们对这种规训的抗拒。
王丽琴[10](2005)在《秩序校园 ——中小学教学秩序的田野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秩序”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日常概念,课程与教学论的经典范畴中尚缺少这方面的专题研究。本研究选择“教学秩序”为关键词,就是想充分吸收“课堂纪律”、“课堂管理”等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试图运用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对影响教学秩序形成与发展的诸因素做深入的梳理,并努力采用更务实的研究方法对教学秩序发生与发展的进程做真实的描摹。 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由上下两编组成:上编为针对中小学生的教学秩序而进行的田野考察,重点在“拂晓小学”、“霞光中学”等学校展开,描摹了中小学生教学秩序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并对其中的若干问题如“小学阶段教学秩序的总体特征”、“中国特色的‘秩序教育’之路”等进行了讨论与反思。 下编的考察重点是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管理言行,考察方法除了倚重前文中的“现场考察”外,也把各种中小学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写作的教学随笔作为考察与分析对象,分别探讨了中小学教师日常教学管理方法、教学管理特色与风格、教学管理角色与效果、教学管理能力等问题,并通过对一个特殊教育机构教学秩序的探访,对普通学校中普遍存在的“差生”教育等问题进行讨论。 除了前言、主体部分之外,论文还提供了8个小学和初中的学生个案,通过这几个典型的秩序教育故事,讨论“个性化”、“人性化”的秩序教育取向问题。
二、坚信共产主义真 宣传战线当尖兵——全省优秀宣传工作者事迹选登(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信共产主义真 宣传战线当尖兵——全省优秀宣传工作者事迹选登(二)(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视域下的地域美术研究 ——以建国以来的山东美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文化现象:地域美术研究“热” |
二、地域美术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
四、概念界定:地域、地域美术 |
上编 |
第一章 地域美术研究的范式反思 |
第一节 地域美术史的写作模式及其问题 |
一、写作框架:“历史分期”+“美术门类细分” |
二、写作逻辑:“背景概说—作者介绍—作品描述” |
第二节 地域美术专题的研究模式及其问题 |
一、主导思维:“地理—美术”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
二、阐释角度:“美术—地理”的艺术反映论 |
第三节 地域美术研究的范式反思 |
一、“中心—边缘”的局部再现论是否是合理的解释框架? |
二、“作者中心”+“作品中心”的内部视角能否实现研究目的? |
三、“地理—美术”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是否具有普适性? |
四、“美术—地理”的艺术反映论是否是有效的阐释路径? |
第二章 空间:地域美术研究的理论视域 |
第一节 “空间”的界定 |
一、范畴区分:人文学科的“空间”与自然科学的“空间” |
二、概念比较:“地方”、“地域”与空间 |
第二节 作为方法的空间 |
一、知识谱系:“空间”的认知源起及其内涵演变 |
二、时空关系:时间作为空间的内隐维度 |
三、空间转向:地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的接合 |
第三节 方法比较:空间的地域美术研究与美术地理学 |
第三章 空间视域下的地域美术 |
第一节 空间碰撞与主体想象 |
一、空间碰撞是地域美术形象塑造的前提 |
二、想象类型:他者空间占优/自我空间占优 |
第二节 空间博弈与主体欲望 |
一、空间博弈是地域美术形象塑造由自发走向自觉的前提 |
二、欲望类型:维护空间的欲望/改变空间的欲望 |
第三节 地域美术实践的空间维度 |
一、空间维度:地理空间/社会空间/视觉空间 |
二、地域美术在空间关系中生成形象 |
第四节 地域美术形象生成的间性意义 |
下编 |
第四章 “山东美术”:一个地域美术研究文本 |
第一节 山东美术:地域形象塑造的想象共同体 |
第二节 地域符号:孔孟之乡与红色革命根据地 |
第三节 文化走廊:在京津、苏沪杭高峰之间 |
第五章 群策群力与山东美术形象塑造 |
第一节 空间情境:红色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 |
第二节 内部特征:文化资本与山东美术建设 |
一、革命时代的文化资本再生产 |
二、山东美术的形象塑造情境 |
三、开拓者的特点与时代需要的龃龉 |
第三节 维护空间的欲望——写生新英雄与呈现社会主义精神 |
一、事件:腰斩黄河写生活动 |
二、特点:腰斩黄河写生活动的形象塑造方式 |
三、腰斩黄河写生活动的形象传播 |
四、比较中再看特点 |
第四节 维护空间的欲望——地域资源重塑 |
一、事件:全国美展华东地区作品展与山东新年画创作 |
二、创作方法:“领导—作者—群众”三结合模式 |
三、本土资源:潍坊木版年画与山东民兵比武大会 |
四、形象生效:自觉定位与“间性”意义生成 |
五、语境效应:与体制互动的成功实践 |
总结 50-70年代山东美术的形象特点 |
第六章 乡土趣味表达与山东美术形象塑造 |
第一节 空间情境:“中国现在”与“西方现代” |
第二节 维护空间的欲望:“新时期”的乡土趣味表达 |
一、事件:山东风土人情油画展 |
二、山东美术与四川美术的比较 |
第三节 山东美术的“土”与民族化话语解读 |
第四节 乡土认同:维护空间的欲望与时代诉求的背离 |
总结 80年代山东美术的形象特点 |
第七章 个体的多样选择与山东美术形象塑造 |
第一节 空间情境:“流动的空间”与“西方眼光” |
第二节 改变空间的欲望:个体的南北流动与审美趣味分散 |
一、“文化走廊”现象复现与集体创作方式解体 |
二、审美趣味多样与山东美术形象的马赛克化 |
第三节 “打造齐鲁”的建设愿景与话语实践的逻辑悖论 |
总结 90年代以来山东美术的形象特点 |
第八章 空间视域下山东美术形象塑造的“优先级”思考 |
第一节 山东美术实践的“创作美学”意识自觉 |
第二节 山东美术实践的“地域形象”意识自觉 |
结语 空间的地域美术研究: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 |
图版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萧楚女: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与传播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旨意 |
(二) 研究文献综述 |
(三) 研究创新之处 |
(四) 研究方法 |
一、早期探索革命的心路历程 |
(一) 早年的生活经历 |
1 优越的童年生活 |
2 家道中落的困苦生活 |
(二) 早期革命思想探索 |
1 参与武昌新军起义 |
2 走“实业救国”之路初想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选择 |
(一) 五四时期的思想 |
1 五四时期的社会思潮 |
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
(二) 革命信仰的选择 |
1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选择 |
2 “江城双雄”的战友情谊 |
三、尺讲台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
(一) 奔走的革命教育者 |
(二) 大革命时期的宣传工作 |
1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与政治讲习班 |
2 农民运动讲习所专任教员 |
3 黄埔军校的教官生涯 |
四、以笔代戎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
(一) 纵横驰骋“方寸之间” |
1 唇枪舌剑纵横《新蜀报》 |
2 《中国青年》与萧楚女的革命教育主题 |
3 《中州评论》与河南马克思主义宣传 |
4 黄埔时期的《黄埔日报》和《民国日报》 |
(二) 党团建设和社会活动 |
1 四川的党团建设 |
2 参与五卅爱国运动 |
(三) 与非马克思主义论战 |
(四) 最后的革命时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当代启示(1929.1-1934.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中央苏区 |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三、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的关系 |
第二节 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大众化的相关论述 |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 |
第三节 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因分析 |
一、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动因 |
二、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动因 |
三、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动因 |
第四节 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特点 |
一、内容具有鲜明阶级性和强烈革命性 |
二、主体具有高度组织性与广泛群众性 |
三、形式具有丰富多样性和很强实践性 |
四、进程具有异常艰难性和激烈斗争性 |
第二章 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路径 |
第一节 全方位的理论教育 |
一、重视加强红军教育,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解认同 |
二、大力发展义务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渗透 |
三、着力抓好干部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四、广泛开展社会教育,促进马克思主义推广普及 |
第二节 多样化的舆论宣传 |
一、以报刊杂志为依托,传播马克思主义 |
二、以标语口号为媒介,宣传马克思主义 |
三、以文学艺术为载体,普及马克思主义 |
第三节 深入性的情感动员 |
一、有“情”传播,激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
二、重视情感体验,促进马克思主义内化 |
三、渗透日常生活,满足受众的情感诉求 |
第三章 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实现群众利益相结合 |
一、开展土地革命,实现群众的经济利益 |
二、实施民主新政,实现群众的政治利益 |
三、发展文化教育,实现群众的文化利益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加强党的建设相结合 |
一、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奠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基础 |
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确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组织保障 |
三、注重党的作风建设,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纽带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坚持调查研究相结合 |
一、坚持调查研究以了解社情民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 |
二、坚持调查研究以作出正确决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 |
三、坚持调查研究以密切党群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法宝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克服“左”倾错误相结合 |
一、“左”倾错误在中央苏区的推行及影响 |
二、“左”倾错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危害 |
三、与“左”倾错误斗争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四章 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评价 |
第一节 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成效 |
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认同 |
二、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
三、有力地支援了反“围剿”战争 |
第二节 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价值 |
一、助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积累了宝贵的大众化经验教训 |
三、孕育了伟大的苏区精神 |
第三节 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局限 |
一、从整体来看党在思想上和理论上不够成熟 |
二、“左”倾教条主义影响了大众化的顺利推进 |
三、难以摆脱共产国际指导和苏联经验的消极影响 |
第五章 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
第一节 树立正确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前提 |
一、科学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念 |
二、科学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念 |
三、以真心诚意的态度对待大众的理念 |
第二节 贯彻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 |
一、理解群众: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民意” |
二、唤起群众:开展群众宣传教育,发出“民声” |
三、满足群众:切合群众实际需要,体现“民生” |
四、激发群众:尊重群众自主创造,彰显“民本” |
第三节 整合社会资源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选择 |
一、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 |
二、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 |
三、发挥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 |
第四节 回应各种社会思潮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
一、各种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冲击 |
二、在积极回应各种社会思潮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资料来源 |
五、理论与方法 |
第一章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形成 |
第一节 新中国十七年的女性形象定位 |
一、新中国初期——新女性形象的产生 |
二、“大跃进”运动时期——“穆桂英”等女性形象的出现 |
第二节 “文革”前后的政治文化语境及女性形象政治化形成 |
一、“文革”前后的政治文化语境 |
二、《中国妇女》杂志——理解“文革”前后妇女问题的一把钥匙 |
小结 |
第二章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类型与特征 |
第一节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类型 |
一、“三忠于、四无限”的忠诚女性形象 |
二、“敢说、敢做”的女红卫兵形象 |
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铁姑娘”形象 |
四、永远“扎根”农村的女知青形象 |
五、“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战士形象 |
第二节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特征 |
一、模式化特征 |
二、阶段性特征 |
三、短暂性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形成的原因 |
第一节 中共对妇女解放运动认识的简单回顾 |
一、中共诞生后妇女解放运动焕然一新 |
二、新中国十七年中共对妇女解放运动的认识 |
三、“文革”时期强化妇女干部的“阶级斗争”意识 |
四、倡导男女同工同酬原则 |
第二节 强调共产主义理想与“突出政治”的教育 |
一、强调共产主义理想的十七年教育 |
二、强调“突出政治”的“文革”教育 |
三、树立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理想 |
第三节 全国妇联和地方各级妇联对女性的组织和动员 |
一、在困境中求生存的妇联组织 |
二、号召女性参与政治生活 |
三、动员女性批判“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
第四节 “批林批孔”运动对女性形象政治化的强化 |
一、“批林批孔”运动批判的内容 |
二、“批林批孔”运动的影响 |
第五节 舆论宣传对政治化女性形象的侣导 |
一、“样板戏”中塑造的政治化女性形象 |
二、电影、话剧、音乐作品对政治化女性形象的提倡 |
三、电视、广播、报刊对政治化女性形象的倡导 |
小结 |
第四章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社会文化内涵 |
第一节 新社会与旧观念 |
一、“文革”时期女性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原因解读 |
二、“血统论”制约下女性的无奈 |
第二节 国家权力与民间社会 |
一、国家政治仪式与国家符号的在场 |
二、演员与观众的双重角色 |
第三节 女性意识与男权社会 |
一、女性的“革命”理想遭遇男权社会 |
二、女性性别意识的逃离 |
三、女性的“男性化”倾向与女性文化心理 |
小结 |
第五章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角色认同和女性的多维面相 |
第一节 女性形象政治化的角色认同 |
一、女性自身的角色认同 |
二、男性心目中的女性角色定位 |
第二节 女性的多维面相 |
一、个人利益遇到革命利益 |
二、光环背后的迷茫与困惑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阐释 |
三、理论视野与研究方法 |
四、学术史综述 |
五、文献资料与调查访谈 |
六、主要创新与研究难点 |
第一章 下孔村及其研究价值 |
第二章 共产党印象 |
第一节 “共党来了铲人如割草,无论贫富皆难逃” |
第二节 “羊群走路靠头羊,群众看的是共产党” |
小结 |
第三章 政治运动与革命文化的输入 |
第一节 锣鼓喧天进公社 |
第二节 整党整风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 |
小结 |
第四章 革命文化:话语·仪式·象征·记忆 |
第一节 革命话语体系 |
第二节 仪式与象征 |
第三节 革命的记忆 |
小结 |
第五章 被改造的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之一 |
第一节 冬学民校与政治夜校 |
第二节 学雷锋 |
第三节 学大寨 |
第四节 破四旧、立四新 |
第五节 思想检讨与重做新人 |
小结 |
第六章 学毛着: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之二 |
第一节 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 学习制度 |
第三节 学习内容 |
第四节 学习方法 |
第五节 记忆与认识 |
第六节 典型个案 |
小结 |
结论 革命与教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农村调查及访谈资料 |
附录 A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56-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的价值 |
二、相关概念说明 |
(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二) 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
(三) 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状况 |
四、方法与结构 |
(一)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二) 基本内容和框架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奠定 |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生命线"地位的确立 |
(一)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大规模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生命线"地位的确立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
(一) 《论十大关系》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和原则,提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
三、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阐述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一步发展 |
(一) 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阐述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 |
(二)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克服党内存在的"三风"问题 |
(三)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
(四) 加强和改善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 |
四、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奠立 |
(一)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学说 |
(二)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奠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三)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奠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论基础 |
(四)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规定了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五、中国共产党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
(一) 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教育和改造的理论与方法 |
(二) 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教育和改造的理论与方法 |
六、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评价 |
(一)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二)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形势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党对农民开展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党对农民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现实原因 |
(二) 党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思想教育 |
(三) 党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
(四) 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的社会主义利益观教育 |
(五) 扫除农民文盲,提高农民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
二、党对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建国初期党对知识分子开展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教育 |
(二)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党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
(三) 正确界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是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 |
三、党对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党关于工商业者思想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
(二) 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商业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四、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形势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评价 |
(一)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
(二)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获得了重大发展 |
第三章 整风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 |
(一) 开展整风运动的历史背景 |
(二) 开展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 |
(三) 开门整风和整风运动的逆转 |
(四) 全面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二、反右派运动之后党对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阐述无产阶级世界观 |
(二) 批驳绝对平均主义思想,阐述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 |
(三) 批判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民主观 |
(四) 树立政治与业务相统一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 |
三、党对工商业者进行整风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批判少数工商业者抗拒思想教育的思想和行为 |
(二) 对工商业者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思想教育 |
(三) 宣传农业合作化道路的优越性 |
四、整社整风和党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农村整风和开展农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原因 |
(二) 通过辩论、对比,向农民宣传合作化的优越性 |
(三) 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利益观教育,克服本位主义思想 |
(四) 对农民进行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教育,巩固工农联盟 |
(五) 厘清农民在工农生活差别方面几种不正确的思想认识 |
(六) 整顿农村干部工作作风,巩固农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 |
(七) 对农民进行法制教育,树立守法观念 |
五、党对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党对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
(二) 以提高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历史责任认识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 对工人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利益观思想教育 |
(四) 帮助工人群众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
(五) 鼓励工人积极学习文化和技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 |
(六) 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和学习先进生产者活动 |
(七) 关心工人群众生活,解决工人群众困难 |
六、以参加体力劳动为主的干部整风教育运动 |
(一) 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解决干部官僚主义思想作风的重要途径 |
(二) 干部整风教育运动取得了较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
七、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就 |
(一) 开展整风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必要的 |
(二) 澄清了人们混乱的思想认识,稳定了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
(三) 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健康有成绩 |
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整风反右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教训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
(二) 正确估计形势科学把握主要矛盾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
(三)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切忌以群众性的运动方式进行 |
第四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过程 |
(一) 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
(二) 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高潮和全民大炼钢铁 |
(三) "大跃进"中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与逆转 |
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农民"大跃进"的积极性 |
(一) 围绕农业发展纲要展开大辩论,激发农民生产"大跃进" |
(二) 围绕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运用"四大"方法推动农业生产"大跃进" |
(三) 总结人民公社"经验",大力宣传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
(四) 运用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艺术形式,向农民描绘人民公社的幸福图景 |
(五) 通过鸣放辩论,激发农民爱国爱社的共产主义思想 |
(六) 激发农民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
三、围绕"大跃进"运动进行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
(一) 提高新工人和青年工人的政治觉悟,树立工人阶级立场 |
(二) 结合"双反"运动加强新工人和青年工人的勤俭节约教育 |
(三) 鼓励青年职工投身劳动竞赛活动,树立热爱劳动的工人阶级本色 |
(四) 鼓励青年工人和新工人学习文化和技术,大闹技术革命 |
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绩 |
(一) 深入广泛地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推进了各项经济建设工作 |
(二) 在政治思想领域坚定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
(三)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上有新的发展 |
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教训 |
(一) 错误地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上"左"的偏差 |
(三) 混淆"两个界限",宣传急于过渡急于求成的思想,助长了"五风" |
(四) 违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精神的作用 |
(五) 过分强调主体能动性,把群众路线等同于群众运动 |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与发展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国民经济政策调整 |
(一) 确定国民经济调整方针 |
(二) 调整农村政策,制定《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 |
(三) 改善企业管理制定《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 |
二、国民经济恢复增长和政治上"左"倾错误再度发展 |
(一) 七千人大会促国民经济进一步调整 |
(二) 八届十中全会后党在政治上的"左"倾错误再度发展 |
(三) "四清"、"五反"和文化领域批判运动 |
三、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
(一) 重点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和背景 |
(二) 加强干部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学习 |
(三) 加强干部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 |
(四) 对干部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革命传统、革命理想教育 |
(五) 加强执政党建设,防止干部队伍形成特权阶层 |
(六) 加强反和平演变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
(七) 将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作为解决干部脱离群众的根本制度 |
四、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 以贯彻《农业六十条(修正草案)》等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二) 向农民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调动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 |
(三) 树立大寨典型,引导农民发扬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 |
(四) 开展"四清"教育运动,用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农民 |
(五) 对农民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同富裕教育,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 |
五、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工人阶级思想政治教育 |
(一) 学习解放军政治思想工作经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二) 制定《工业七十条》,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 |
(三) 树立工人阶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学习榜样 |
(四) 做好职工和精简城镇人口的思想工作,为国分忧解难 |
(五) 加强工农联盟教育,支援农业建设为农业发展作贡献 |
(六) 结合"五反",对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六、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 |
(一) 恢复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提高了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 |
(二) 开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激励全国人民战胜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
(三) 关心群众生活和精神鼓励相结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
(四) 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 |
七、思想政治教育在"四清"教育运动中的成就与经验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在"四清"教育运动中的成就 |
(二) 抓住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关键环节,提高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
(三)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性作用 |
(四) 发挥了榜样教育的巨大作用,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
八、思想政治教育在"四清"运动中的教训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科学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阶级斗争问题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以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原则,切忌搞群众运动 |
(三) 切忌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违背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
结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 |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做好新时期人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
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结合实际工作是发挥其"生命线"作用的根本要求 |
五、正确认识和处理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规律 |
六、探索榜样教育的有效形式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源泉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问参加的课题研究和发表的文章 |
后记 |
(8)新中国的美术观及其话语实践 ——以《美术》(1950-1966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基本概念 |
1 关于"新中国的美术观" |
2 关于"美术话语" |
二 研究对象与目的 |
三 研究路径与方法 |
四 新中国十七年美术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新中国的美术观"历史来源及现实基础 |
第一节 "五四"新文艺观 |
一 欧洲启蒙思想与"现代"文艺观 |
二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与文艺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观 |
一 高尔基与苏联的无产阶级文艺观 |
二 "党性原则"及其意识形态话语 |
三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延安新文艺观 |
第三节 "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艺观 |
一 毛泽东的提倡及其本义 |
二 周扬及文艺界"权威"人士的阐发与解释 |
三 美术界"权威"人士的阐发与解释 |
第二章 大众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Ⅰ) |
第一节 "大众化"形象 |
一 "年画"改造运动中的健康形象 |
二 "国画"改造运动中的"雅""俗"形象 |
第二节 "政治化"主题 |
一 作为"宣传"的主题性话语 |
二 作为"斗争"的主题性话语 |
三 对"概念化"和"公式化"的批判与反批判 |
第三节 "民俗化"方式 |
一 专业画家工农化 |
二 工农兵绘画创作 |
第三章 民族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Ⅱ)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民族的现实主义" |
第二节 现代彩墨:"学院式"的民族话语 |
一 现代彩墨的学院化 |
二 学院彩墨的民族化 |
第三节 传统笔墨:"文人式"的民族话语 |
一 民族话语的体现——齐白石黄宾虹 |
二 民族话语的现代转换——潘天寿 |
三 民族话语空间的开辟——"文人画"的讨论 |
第四节 意象油画:"西洋画"的民族话语 |
一 油画民族化的讨论 |
二 油画民族化的实践:以罗工柳油研班为例 |
第四章 科学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Ⅲ) |
第一节 真实论与"写实性"话语 |
一 写实性的话语建构:有关"素描"与"造型"问题的讨论 |
二 自然主义的话语清理 |
1 对自然主义的批判 |
2 有关"印象派"的讨论 |
第二节 规律性与"典型"论话语 |
一 有关木刻《从前没有人到过的地方》的讨论 |
二 规律性和典型性作品:大型雕塑《收租院》 |
第五章 话语的"敞开"与"遮蔽" |
第一节 培育现实主义话语:王式廓作品的讨论 |
一 对异质声音的批评 |
二 《血衣》的"示范化" |
第二节 削弱个体性话语:林风眠作品的讨论 |
一 游离于体制边缘的林风眠 |
二 林风眠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第三节 肯定富有积极意义的话语创新:石鲁作品的讨论 |
一 石鲁作品引出的讨论——"中国画的创新与笔墨问题" |
二 对石鲁作品的两种评价 |
第六章 话语的"生产"和"传播" |
第一节 王朝闻的美术批评 |
第二节 蔡若虹的美术批评 |
第三节 "美协"体制与画家的认同意识 |
一 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美术体制 |
二 中国"美协"的组织机构与工作任务 |
第四节 《美术》杂志的编辑及策划选题 |
一 组稿:新中国美术话语的具体操作 |
二 编者按:立场的表达与问题的导引 |
三 读者来信:美术批评的隐形权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一 图版索引 |
二 表格索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附录1《美术》杂志(1950-1966年)编辑访谈录 |
1 华夏访谈 |
2 吴步乃访谈 |
3 丁永道访谈 |
4 葛路访谈 |
5 力群访谈 |
6 王靖宪访谈 |
7 王琦访谈 |
8 李松访谈 |
附录2《人民美术》(1950年)、《美术》(1954-1966年)讨论文章分类表 |
1 中国画讨论 |
2 其他方面问题讨论 |
附录3《人民美术》(1950年)、《美术》(1954-1966年)刊登苏联文章及作品统计表 |
1 苏联文章及作品一览表 |
2 苏联文章及作品年刊登总量 |
致谢 |
(9)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 ——以川北剑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述评 |
1.2.1 西方学者的身体研究 |
1.2.2 中国的身体研究 |
1.2.3 规训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概念、方法与框架 |
1.3.1 概念说明 |
1.3.2 方法与框架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二章 身体与社会:社会理论中的身体与身体规训 |
第一节 社会理论中的身体 |
2.1.1 身体社会学产生的原因 |
2.1.2 身体研究的两种理论模式 |
2.1.3 身体社会学与社会生物学 |
2.1.4 身体社会学的意义与展望 |
第二节 福柯的规训理论 |
2.2.1 规训的产生 |
2.2.2 规训的"微观技术" |
2.2.3 规训的宏观手段 |
2.2.4 规训的后果 |
2.2.5 简评 |
2.2.6 身体理论对中国问题的解释功能 |
第三章 污名与改造:现代性启蒙时期的身体规训 |
第一节 污名化的身体观 |
3.1.1 "污名"的涵义 |
3.1.2 身体的污名化 |
3.1.3 身体隐喻 |
第二节 "改造人作为改造一切的基础" |
3.2.1 培育新民:权力—知识—身体 |
3.2.2 妇女解放运动:对女性身体的开发 |
3.2.3 重视体育:强身以救国 |
第三节 战争与身体 |
3.3.1 军国民教育与军事训练 |
3.3.2 保甲重建与"抓壮丁" |
3.3.3 革命队伍中的身体规训 |
第四节 日常生活中的身体 |
3.4.1 "新生活运动":从传统的身体到现代的身体 |
3.4.2 军事体育与革命动员下的身体 |
第四章 革命与动员:现代性初步探索时期的身体规训 |
第一节 革命化的身体观 |
4.1.1 革命化身体观的意涵 |
4.1.2 革命化身体观的体现:教育场域中的身体塑造 |
第二节 全能主义政治中的身体组织与动员 |
4.2.1 初期的组织与动员:农民协会与土地改革 |
4.2.2 集体社会的形成:人民公社 |
4.2.3 弱者的反抗 |
第三节 革命氛围中的身体政治学 |
4.3.1 "社教运动":思想改造 |
4.3.2 "阴阳头":头发与政治 |
4.3.3 "军便服":衣服与政治 |
第四节 集体社会中身体规训的日常形态 |
4.4.1 "爱国卫生运动":医学话语中的身体 |
4.4.2 日常劳作的身体 |
4.4.3 文化娱乐中的身体 |
第五章 "世俗"与解放:现代性全面建设时期的身体规训 |
第一节 "世俗化"的身体观 |
5.1.1 "世俗化"的涵义 |
5.1.2 "世俗化"的身体观 |
5.1.3 新时期的教育话语对身体的塑造 |
第二节 后全能主义政治中的国家与个人 |
5.2.1 人民公社的解体 |
5.2.2 "乡政村治"格局的形成 |
5.2.3 新时期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
第三节 时间、空间与身体 |
5.3.1 社会学视野中的时间与空间 |
5.3.2 钟点时间中的身体 |
5.3.3 社会空间中的身体 |
第四节 消费主义与身体 |
5.4.1 消费主义:源起与理论阐释 |
5.4.2 消费主义:一种新的身体规训 |
5.4.3 身体规训的策略与思考 |
第六章 回顾与反思: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 |
第一节 西方现代性历程中的理性、自由与身体 |
6.1.1 西方社会思想中的理性与身体 |
6.1.2 社会理论中的现代性与身体 |
6.1.3 福柯论理性、自由与身体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规训 |
6.2.1 民族-国家建构进程中身体的使命化与工具化 |
6.2.2 民主-国家建设进程中身体的自主化、欲望化与商品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秩序校园 ——中小学教学秩序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选题缘由:一个从“私己”走向“连通”的问题 |
二、主题词解: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概念 |
三、相关研究:一片“贫瘠”而又丰饶的研究土壤 |
四、研究方法:一道“流行”而又寂寞的研究旅程 |
上编 学“秩序”的那群孩子——中小学教学秩序的发生与发展研究 |
第一章 课堂内外的秩序图景——小学新生教学秩序的主要表现形态 |
一、“向40分钟要质量”:一年级的课堂并不轻松 |
二、“先作业,再革命”:一年级的作业是道坎 |
三、“美好的时光总是特别短暂”:课间十分钟印象记 |
四、考场初体验:站在考选起跑线上 |
五、“特殊与例外”:校园生活的另一番景象 |
讨论:告别“幼儿”,走向“学生”——小学生“秩序感”的基本特征及其反思 |
第二章 看得见的进步——小学新生“入序”过程的主要阶段、特征及机制 |
一、“渐入佳境”:新生“入序”的各个阶段及具体特征 |
二、秩序的背后:新生“入序”具象后的机制 |
讨论:秩序的代价——“入序”的副作用及其反思 |
第三章 “你看看这些孩子!”——小学新生主要“失序”行为及成因 |
一、课堂“失序”行为及相应的管理策略 |
二、课外“失序”行为扫描: |
三、“不能全怪孩子”——影响新生教学秩序的主要因素 |
讨论:“有序”的理由与“无序”的价值——以“举手”和“插嘴”为例 |
第四章 我们不再是新生——小学生教学秩序的后续考察 |
一、“小不点”长大了:跟踪二(1)班 |
二、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探访五(1)班 |
讨论:“小学”不小——小学阶段教学秩序的总体特征与反思 |
第五章 走进中学——中学生教学秩序一瞥 |
一、城市的边缘——一所转制初中新生班主任工作田野考察 |
二、回望高中那三年——关于高中教学秩序的间接研究 |
讨论:长大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特色的“秩序教育”之路及其反思 |
下编 秩序是怎样制成的?——中小学教师教学管理言行研究 |
第六章 “我们有办法”——中小学教师日常教学管理方法与策略扫描 |
一、“一二三、坐端正”:中小学教师眼中的“组织教学” |
二、苦口婆心:中小学教师的“说功”小议 |
三、赏罚分明:中小学教师眼中的赏识与惩戒 |
四、见贤思齐:榜样与偶像在“制序”过程中的作用 |
五、教室里的“孟母三迁”:班级座位的编排 |
讨论:明天这些办法是否依然有效?——教师教学管理方法的局限性分析 |
第七章 “办法差异的背后”——不同年级教师的教学管理特色与风格 |
一、“火眼金睛”:小学教师的课堂监控与反馈能力印象 |
二、“课堂骗术”:小学低年级教师的教学管理技艺 |
三、“个人魅力”:高年级段教师教学管理特色 |
四、“走进心灵”:中学教师教学管理的信念及其反思 |
五、“顺其自然”还是“放任自流”:大学教师教学管理观一瞥 |
讨论:“我不喜欢这样”——中小学教师“制序”风格的三维模型 |
第八章 “县官不如现管”——不同岗位教学管理角色与效果 |
一、大权在握、不堪负重:班主任的角色与作用反思 |
二、“三足鼎立,三分天下”: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课堂印象 |
三、“我有我的美”:各种副科的课程魅力浅谈 |
四、“我也是老师”:校长、主任们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
五、红领巾的N种用途:少先队组织在小学教学秩序形成中的地位与价值 |
六、“成长驿站”哪天开门:心理辅导员走进中小学 |
讨论:我们都是教学的管理者——教师的管理者角色刍议 |
第九章 从“新手”到“专家”——不同专业化发展阶段教师教学管理能力概览 |
一、新手上路,请多关照:新手时期教师教学管理状况及其困惑 |
二、“我们那时候”:老中青年教师教学管理理念的比较 |
三、“骨干、骨干,骨头榨干”:走近“骨干教师”的教学管理世界 |
四、名、特教师教给我们什么?:特级教师课堂的“特级管理”一瞥 |
讨论:教师是天生的管理者吗?——教师教学管理能力形成过程初探 |
第十章 特殊的学校、特殊的秩序——“行走学校”探访记 |
一、慕名而来:媒体对“行走学校”的关注 |
二、目击“训练”:初识“择差教育” |
三、各抒己见:普通学校老师们的讨论 |
四、与“差生”零距离:短暂而诚恳的观察与交流 |
五、“仓皇”而去:离开“行走学校”后的情感历程 |
讨论:“差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学秩序?——兼议中小学教师的“惩戒权”及与“体罚”的界限 |
个案 |
一、“我一分钟都坐不住,怎么办?”——小亮的故事 |
二、快乐的小麻雀——小倩的故事 |
三、“一二三,不坐端正”——小舟的故事 |
四、“不知道”也会告状了——小静的故事 |
五、徘徊于边缘的女孩——关于小丹的通信 |
六、不能忽视孩子心灵深处的温泉——小杰印象 |
七、爱哭的女孩——初一女生小莹的故事 |
八、我们班的“笑神经”——小骏的故事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代后记:怎样爱你最合适? |
四、坚信共产主义真 宣传战线当尖兵——全省优秀宣传工作者事迹选登(二)(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视域下的地域美术研究 ——以建国以来的山东美术为例[D]. 刘佳帅.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2]萧楚女: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与传播者[D]. 李国芝.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6)
- [3]国家记忆——《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J]. 铁流,徐锦庚. 中国作家, 2014(10)
- [4]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当代启示(1929.1-1934.10)[D]. 梁小军.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5]“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研究[D]. 黄巍. 首都师范大学, 2012(12)
- [6]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D]. 吴家虎. 南开大学, 2012(06)
- [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56-1966)[D]. 高巍翔. 武汉大学, 2010(05)
- [8]新中国的美术观及其话语实践 ——以《美术》(1950-1966年)为中心[D]. 李朝霞.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09)
- [9]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 ——以川北剑县为例[D]. 赵方杜. 南开大学, 2010(07)
- [10]秩序校园 ——中小学教学秩序的田野考察[D]. 王丽琴.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