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功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关于1998年度气功研究经费资助的公告

中国气功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关于1998年度气功研究经费资助的公告

一、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关于1998年资助气功科研经费的公告(论文文献综述)

臧亚萍[1](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研究 ——以巴蜀书社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论文运用出版系统论、把关人理论、媒介讯息论等相关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川古籍出版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作了研究。文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概况、组织机构及产品策划进行了考察,总结发展规律与特点,属于当代四川古籍出版专门史研究。论文的研究对象为改革开放后四川古籍出版活动,数据样本范围以巴蜀书社、四川民族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和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5家社为主。文章通过采用参与观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献计量学多种研究方法,力图剖析三个重要问题:一是该时期四川古籍出版的发展概况问题;二是古籍出版机构自外至内的组织构建问题;三是编印发系统下的古籍出版产品策划问题。并希望通过以上问题的研究,能为繁荣四川古籍出版,提供一些理论、实践意义的参考资料。正文分为三个研究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概况,通过分析5家出版机构的书目数据,归纳古籍出版数量变化、出版内容类别分布规律,并对古籍出版成就、发展成因,以及复苏期、探索期、转型期三个发展阶段特点进行论述,最后概括出四川古籍出版的三个不足:即重复选题、整理方式不平衡、图书宣传渠道利用不足。第二部分研究四川古籍出版组织系统。研究发现,外部组织由U型结构到M型结构进行设置转变,具有组织人员权威、组织结构一体化的显着特点。以巴蜀书社为例的内部组织结构在部门组建上趋于柔性化和灵活性,早期人员构成虽以人才调聘、计划培养为主,但出版队伍始终保持专业性和稳定性。第三部分研究古籍出版产品策划特点,分别从内容、形式、宣传、营销四个子系统要素分析入手。研究发现,由于古籍出版同其他出版类型不同,内容策划上,策划作者多具有权威性高、专业性强的特点,策划选题表现为延续性、地域性、差异性和时代性四个鲜明特征。古籍图书的开本设计强调与内容风格统一,封面设计注重体现艺术审美性和传统文化内涵,通过对装帧设计获奖图书进行个案研究,总结出古籍图书在形式策划上注重设计整体性的特点。宣传、营销策划方面,四川古籍图书宣传方式多样,在传播技术变迁影响下,虽经历传统、网络到媒介融合宣传的三个过渡阶段,但书讯书评、活动推广和媒体宣传仍为现阶段古籍图书的三种主要宣传方式。以巴蜀书社为代表,四川古籍出版产品注重精准营销和海外营销,但在对其进行品牌认知度问卷调查时也发现,巴蜀书社存在品牌认知度不高的问题。最后,论文在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提出四川古籍出版的初步对策,指出论文本身的不足,并对将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王雷[2](2017)在《论体育学的学科特征》文中指出体育学的学科特征问题属于元理论研究范畴。系统且深入的探讨体育学的学科特征对于丰富体育学基本理论体系、明确学科自身价值、优化学科制度建设、指引正确的人才培养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比较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借助波普尔的知识增长理论,遵照比较研究路径,从历史、制度和知识三个维度对体育学的学科特征进行了系统论证。研究认为:1.学科形态的确立经历了“问题→知识→知识领域→知识范畴→学科”5个阶段。其中,由问题到知识范畴的演进能够依靠单纯的知识生产作为演进动力,而在知识范畴向学科形态的演进中则需要制度与知识两者共同驱动。2.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表征”,是事物规定性的呈现。历史、制度和知识能够作为分析学科特征问题的三个维度。历史和制度维度下对学科特征的分析是作为一种以“规定”存在的学科在特定场景中对感官的直接呈现,而知识维度下对学科特征的分析是作为一种以“规定”存在的学科的内在属性的体现。历史和制度维度的论述能够展示体育学现象层面的学科特征,而知识维度的论述能够展示体育学本质层面的学科特征。3.从历史、制度和知识三个维度看,体育学具有10种学科特征,分别是:(1)教育的源发性:在机构设置、人才培养、着作与刊物出版等多个方面均体现了体育学在学科源起阶段与教育实践所形成的紧密联系,这与经典学科基于科学研究的源发点明显不同;(2)健康的驱动性:体育运动促进健康的独特功能与人类对健康的永恒诉求相契合成为体育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3)认同的差异性:体育学在高等教育领域获得了普遍认同和较高的学科地位,与其在科学研究领域较差的认同度形成明显差异;(4)发展的低度性:体育学在学科名称和学科归属等问题上尚未达成国际统一认识,学科旗舰期刊缺失,标志性人物缺失,尚未获得各国科学基金的普遍资助,与成熟学科差距明显;(5)非均衡性:体育学在国际上呈现出以自然科学研究为中心的态势,运动医学刊物占据高影响因子期刊的绝对多数,体育人文与社科类学科存在感偏低,发展结构失衡;(6)跨学科性:体育学的院系归属、专业设置以及科学共同体的知识背景普遍横跨自然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学科,学科跨度较大,学科间融合深化;(7)运动实践性:以体育运动实践为主体的体育默会知识最能体现体育学自身特色,成为区别于其他学科最为显着的内核;(8)外在决定性:体育学自身并不具备独特的理论或学说,包括运动训练学在内的各分支学科依赖母学科理论进行建构,学科性质由外来母学科决定;(9)应用性:体育学的出现与演进遵从实用主义导向,各分支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是外来学科理论在体育领域中应用的结果,目的在于解决体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类问题;(10)综合性:体育技术、体育技能和体育技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综合构成了体育默会知识;体育默会知识与体育理论知识综合构成了体育知识;体育知识与外来学科知识综合构成了不同体育学分支学科;不同体育分支学科的知识体系综合形成体育学。四.10种学科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教育的源发性、健康的驱动性、认同的差异性、发展的低度性、非均衡性和跨学科性可以视为体育学现象层面的学科特征;运动实践性、外在决定性、应用性、综合性可以视为体育学本质层面的学科特征;而运动实践性又是体育学最为核心和独特的学科特征。其余9种学科特征均与运动实践性形成了密切联系。

钟俊[3](2015)在《论司法公正及其实现 ——基于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的中国式构想》文中提出公正是司法活动的永恒主题。在建设法治中国的时代背景下,融合中国传统“公正”观念与西方“正义”原则,将“公正”诠释为“公平正义”,已成为我们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共识之一。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认为,理解“司法公正”的基本内涵,不但要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并重,还要坚持法律标准与社会标准的统一。要实现司法公正,首先必须确保立法的公正。立法公正是司法公正的基本前提。在这点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法律应成为“人民自由的圣经”;立法如有偏私将无法实现司法公正;立法的内容应合乎“事物的法理本质”、合乎伦理。列宁则通过揭露资产阶级法律的阶级本质,认为立法应保护工人阶级的利益并做到条文严谨;在立法过程中要善于妥协让步,协调各方利益;同时,列宁主张为了革命需要,法律应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废止或修改。作为新中国法制建设的主要奠基人和积极参与者,董必武认为立法工作要调查研究、集思广益,真正反映人民的意志;要以实践经验为依据,并借鉴他国的经验。基于上述观点,为确保立法公正,一要健全宪法实施与监督制度,二要完善立法体制和机制,三要深入推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鉴于建立健全一套切实可行的合宪性审查制度,是监督宪法实施最为有效的途径,加之我国存在的立法滞后、立法腐败、司法解释权异化等问题,都与合宪性审查制度的缺陷有关。因此,积极完善中国特色的合宪性审查制度,对于确保立法公正乃至实现司法公正而言,都十分重要。独立司法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础,只有当人民法院及其法官在审判中能够排除非法定程序与非法定事由的干预,司法活动才能真正做到不偏不倚。在这点上,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产阶级分权原则及其司法独立的同时,也对其历史进步意义予以了充分肯定,表现在:第一,揭示了分权制衡及司法权独立的进步意义;第二,指出了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的理论依据;第三,明确了司法独立的内涵包括法官独立。列宁的司法独立思想,不仅在其理论着作和指导苏俄司法建设的指示中得到体现,还在苏俄的革命法令和宪法中得到确认,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司法权要相对独立;第二,党不能干预独立审判。基于上述观点,结合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和社会转型期国情,我们应切实推进法院“去地方化”和“去行政化”、加强法官职业保障、规范党委政法委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完善人大常委会对司法工作的监督等改革,最终构建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独立制度。在大力推进司法独立的同时,必须积极发展司法民主,以防止司法腐败和司法专横,确保司法公正。在这点上,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较为丰富,表现在:第一,指出了资产阶级陪审制的阶级本质与历史意义;第二,明确了法官应由民主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第三,重视人民群众及社会舆论对审判的监督;第四,主张法院审判公开。列宁的司法民主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一脉相承,内容包括:第一,主张人民定期选举代表参与审判,反对资产阶级通过资格限制而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排除于陪审员之外的做法;第二,主张法官应由人民选举产生,反对资产阶级的法官终身制。第三,主张舆论监督审判和审判公开。基于上述观点,我们应切实推进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舆论对司法的监督、完善司法公开制度等改革,最终构建起中国特色的司法民主制度。践行“司法为民”的价值理念,也是实现司法公正不可或缺的重要路径。在这点上,马克思主要通过批判资产阶级对人民正当诉权的剥夺,强调国家应当将起诉权作为人民的基本权利予以保障。列宁则主张司法审判要尽可能方便群众,杜绝官僚主义作风。而董必武的司法为民思想,在他的“人民司法”理论当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具体包括:第一,司法的宗旨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维护人民的正当权益;第二,司法应当便民,采取最便利于人民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三,重视群众的来信来访和申诉请求。基于上述观点,让人民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的价值理念,一是要建立健全利民、便民的司法为民机制,二是要通过贯彻法[2014]140号文件切实解决“六难三案”问题,三是要在全体法官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法官司法的过程,即是一个对法律文本的理解、解释和应用的诠释过程。在司法诠释的过程中,规范法官的司法诠释行为,确保法律解释方法得到正确的运用,对于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防止司法恣意,实现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点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以下主张:第一,法律的适用和解释需要由法院的法官来进行;第二,法官在司法实践对法律所作的解释是立法的重要补充;第三,法官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理智和良心来解释法律,而不应囿于法律的原意。基于上述观点,为解决法官司法诠释行为的规范问题,我们除了健全完善“案例指导制度”以加强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对审判工作的指导,确保相同案件相同处理、类似案件类似判决外,还应当认真贯彻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的改革决定,通过健全完善法官制度,大力提高人民法院的法官队伍素质。

盛华根[4](2013)在《科学规范与科研不端行为的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来,有关“学术腐败”的讨论一直是公众和学界关注的热点,其实,我们所谓的“学术腐败”应属科技政策与科研管理研究领域的“科研不端行为”范畴,科研不端行为研究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课题,其中最核心和最重要的问题是科研不端行为的控制,而不端行为控制的前提是科学规范的厘清与重构。基于上述认识,本论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第一,以科学规范的厘清和重构为切入点科学规范研究领域,默顿科学的精神气质具有范式的意义,但学界对它的诠释却见仁见智,本论文从另一个角度(科学元规范)对其进行解读,认为科学的精神气质并非普通意义上的科学规范,而是某类科学规范(主要指科学共同体的习俗、惯例等不成文规范)形成的基础,或是另一类科学规范(指科研规章制度、律令等成文规范)制定的指导原则,是科学元规范,最后,以科学元规范为基础构建了科学规范的层次结构体系。第二,以科学规范的控制功能的整合为纽带完成科学规范的重构后,深入科学规范的内部,作者认为科学规范之于科研活动之作用类似市场之于经济活动的作用,即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科学共同体的活动有一无形力量的推动,科学共同体的秩序取决于这只“手”(科学规范)的完善及匹配程度,然后,论文从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的角度对这只“手”的属性和功能进行了分析。为了加强这只“手”对科学共同体现象的解释功能,实现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控制,论文在分析科研不端行为成因的基础上,运用规范整合的方法对科学规范进行了全面梳理,得出结论:就控制范围而言,科学规范可分为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两个部类,前者主要是对科研实施过程(项目立项、实施研究、成果发表、成果评价等)的控制,后者主要控制成果的社会传播和应用。就控制方式而言,科学规范又可分为第一类规范和第二类规范,第一类规范的控制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其倡导功能通过科学奖励实现社会控制;其禁止功能通过对失范行为的教育和惩罚实现控制,第二类规范只具禁止功能,它的控制功能也是通过失范行为的惩罚、处理时实现的。第三,以科研不端行为实证研究结论为依据国内科研不端行为研究多以规范研究为主,规范研究固然可以从应然角度弄清科学规范与科研不端行为之间的价值性和互动模式,但涉及现实中不端行为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规范研究往往力不能及。鉴于此,本文创新性地用实证方法研究了科研不端行为三个方面的问题,以为实现本文研究目的的依据:其一,国内科研不端行为研究的实证分析。基于不端行为研究领域的论文产出,文章用科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了1993-2012这20年间国内科研不端行为研究的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势;其二,“气泡核聚变事件”案例研究。作者在科研管理视角下,结合科学活动过程(科研立项、实施研究、成果发表和科学传播等)对“气泡核聚变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总结出科研活动操作层面的规范;其三,国内科研不端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实证研究。由于研究方法和数据难以收集的原因,这是一个至今学界尚未解决的问题:规范研究泛泛而论,给人“雾里看花”之感;实证研究在问题的外围(如学术道德建设现状、对不端行为的认知等)兜圈子,未能得到国内科研不端行为发生发展方面的确切结论。文章另辟蹊径,选取“新语丝”网站的不端行为嫌疑案例为研究对象,制成国内科研不端行为数据库,分析得到的结论与之前的研究有明显差异,或有新意。第四,以实现科研不端行为的控制为目的为了实现科研不端行为的控制,作者做了三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用前述科学规范的研究结论研究了科研不端行为的判定标准,并对其进行分类;其次,比较了国外科研不端行为的控制机制,将其分为政府主导型、项目和科研单位主导型和松散型,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对其优劣进行了评判;最后,联系国内科研不端行为实证研究结论,设计了不端行为控制程序。

汪流[5](2008)在《我国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研究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及地方体育总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政治体制改革,使建国后形成的国家与社会合一的“总体性社会”出现了明显的结构分化和功能重组。形成新时期有利于体育事业发展的组织架构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方式的改革要求,意味着我国体育组织体系结构必须要有根本性的变革。体育社团能否真正从政府机构中分离出来,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运行协调、体制健全的体育组织架构,事关今后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社团的生成、运作、组织模式等进行分析,在与西方发达国家体育社团进行若干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的应然途径与方向。主要结论: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体育架构已初见雏形。但无论是各组织的职能分配还是内部的运行机制将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深化体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2、社团管理制度的“分级管理”把社团人为地分割为各自孤立的、不同层次的个体,体育社团以地域性社会资源瓜分框架为依托,导致我国体育社团会员制联系薄弱。3、我国体育社团改革呈现出势能结构差异的特点。4、我国体育社团具有自治社团或独立法人的外观,但实质是政府在运作,从而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组织形式与实际运作逻辑的背离。5、体育社团“形同质异”的运作逻辑,表明其不符合社团法人治理结构的一般运作常规,因而面临社会合法性危机。6、体育社团与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组织模式安排有悖于政社分开的根本原则。7、建立合作型领导关系是我国体育社团与政府关系发展的基本方向。8、我国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路径的选择不是主观的、孤立的,而是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进而反映到政府与社团关系的调整相联动的。9、体育社团改革,在观念上必须破除政府万能的习惯思维,实现政府权力由“全能”到“有限”;必须改变政府双重身份和双重职能,促进政府与社团合理分工。10、作为综合性社团,体育总会是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主体,应当成为一个有权威的、有代表性的、有组织能力的调节型体育社团组织。政府有责任帮助体育总会树立在会员、企业中的信用和威信,尽快让体育总会的职责和权力合法化、合理化。从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推进政府体育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体育社团的制度法律环境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赵厚勰[6](2006)在《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研究(1906-1951)》文中研究说明雅礼会是上个世纪初由美国耶鲁大学的少数毕业校友所发起和推动的一个组织,其初衷在于通过来华开办教育和医疗事业,达到其传教的目的。但到后来,其宗旨改为以办理教育事业为主,不再强调宣教的目的。雅礼会进入中国以后,首先选定长沙为其活动地点,先后开办了雅礼大学、雅礼中学、湘雅医学院和湘雅护士学校,后来雅礼大学停办,又参与办理武汉的华中大学。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成为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不可磨灭的积极影响。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学界对雅礼会在华的教育事业一直缺乏足够的研究,相比之下,国外学界则作过一些研究,但仍有可供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有鉴于此,笔者以雅礼会在长沙开办的主要教育机构(雅礼和湘雅)为研究对象,以雅礼学堂的创办(1906)为研究起点,以雅礼会撤离中国大陆(1951)为研究终点,主要关注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专业化发展状况,同时,兼而研究与此相关的问题。希望通过这项研究,深化对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的认识,并为今人提供一定的启迪与借鉴。 本文首先研究了雅礼会成立的背景、经过及来华的初期工作,以揭示其在华教育事业之目的与性质。雅礼会诞生于美国耶鲁大学,其创立主要受到耶鲁大学的宗教传统、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以及“庚子教难”和彼得金殉难事件等的影响。它的诞生是耶鲁大学的宗教活动以及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达到顶峰的一种表现。虽然它后来转变为一个世俗化的机构,但它最初是作为一个差会组织而出现的。 与其他基督教学校一样,雅礼会在华的教育事业也经历了中国化、世俗化和专业化的历程。所谓中国化,又称本土化,是相对外来而言,指基督教学校本土色彩不断加强、外来色彩不断减弱的过程。所谓世俗化,是相对宗教而言,即基督教学校宗教色彩不断减弱、非宗教色彩不断加强的过程。所谓专业化,又称学术化,是指基督教学校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致力于教育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本文对中国化和世俗化的进程与具体体现作了详细考察,并分析了它们对专业化的影响以及相互关系。它们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推进,互为因果。同时,它们各自也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背景与特征。总的来看,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中国化与世俗化较之一般基督教学校程度更甚,并对其专业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专业化的考察是本文的重点。本文分别考察了雅礼和湘雅的专业化,具体包括教学条件与办学情况、课程教学、师资状况、学生管理、经费问题等等。在考察这些内容的同时,本文注意分析其特点以及这些因素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并注意与同期其他基督教学校和国立及私立学校进行比较。由于以往对基督教中等教育和医学教育研究略显不足,因此

林坚[7](2000)在《论科技传播中的信息选择》文中认为本论文以科技传播中的信息选择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分析科技传播系统入手,阐述科技传播的特征、实质、要素、结构、功能、效果及传播中的障碍;论述信息选择的必要性及其行为过程、心理机制,探讨信息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分析信息选择的途径和工具;阐述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价及其转化中的选择机制,对科技共同体内的信息交流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分析科技知识和信息向社会传播和扩散的过程和类型,着重分析科技教育、科技普及与公众对科技信息的选择问题;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全球信息传播的不平衡状态,针对不同的信息环境,探讨科技传播中的文化过滤问题;最后,着眼于科技传播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提出构建一个有效的科技传播网络对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以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的主要结论是:(1)科技传播是连接科技与社会的桥梁,传播过程存在多因素相互作用,是一个非线性动态过程,必须适应需求,全面传播,适度选择,以达到有效应用的目的。(2)科技传播,不仅要传播科技信息和知识,还要传播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技文明,对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必须予以充分注意。(3)信息选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个人、传播机构、科研教育机构、团体企业还是整个国家,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切合自身需求,采取相应的对策,对科技信息和知识进行恰当的选择。(4)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必须整体构建,综合创新,在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科技传播,注重信息选择。一、科技传播系统分析科技传播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科技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20世纪中叶以来,以信息革命和生物革命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兴起,科技传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科技传播是人类传播行为的一个分支,科技传播与知识传播、信息传播是相互交叉的关系,由于强调着重点的不同而有所区分。以传播科技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传播已成为科技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成为连接科技与社会的桥梁,作为一种“血液循环系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所系。构建一个迅捷、高效的科技传播网络,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科技传播活动包括科技交流、科技写作、科技出版、科技新闻、科技教育、科技宣传、科技普及、科技翻译、科技信息咨询、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计算机数据库与综合服务网等等。科技知识和信息通过跨时空的扩散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从“私人知识”转化为“社会共享知识”,并使之增值,而且在思想文化方面予以提升,形成高度的科技文明。科技传播的灵魂是确立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精神,形成科技文明。科技传播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而不是各种手段和渠道的总和。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各要素相互联结,一环扣一环,具有等级层次结构。传播过程不是采取线性模式,而是一种多因素相互作用、多向互动、循环反馈的非线性方式。科技传播大致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1)科技共同体内的信息交流;(2)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技普及;(3)培养人才的科技教育;(4)面向决策者和管理者的科技咨询;(5)对企业的技术传播和农业技术推广;(6)国际科技传播。科技传播的功能主要有:促进知识扩散,驱动科技进步;培养科技人才,提高科技素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推进人类文明。科技传播力图收到长期的、预期的、积极的效果,要警惕假冒科学之名,实为传播非科学、反科学的信息的行为。把科

二、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关于1998年资助气功科研经费的公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关于1998年资助气功科研经费的公告(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研究 ——以巴蜀书社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概念厘定
        二、研究范围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总结四川古籍出版的地域特色和规律
        二、丰富古籍出版史研究的内容
        三、为传统文化典籍的整理出版提供借鉴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研究成果述略
        二、研究专着
    第四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性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创新性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概况
    第一节 图书出版概况
        一、出版数量变化
        二、出版内容主要类别分布特点
        三、图书获奖情况分析
    第二节 古籍出版成就与发展成因探析
        一、古籍出版成就与特色
        二、发展成因探析
    第三节 古籍出版的阶段性特点
        一、复苏期(1981-1991)
        二、探索期(1992-2002)
        三、转型期(2003年以后)
    第四节 四川古籍出版的不足
        一、存在重复选题现象
        二、整理方式具有不平衡性
        三、图书宣传渠道利用不足
第三章 古籍出版的组织机构
    第一节 四川古籍出版组织机构类型及表现特点
        一、设置类型分析
        二、表现特点分析
    第二节 内部组织结构分析——以巴蜀书社为例
        一、部门设置特点
        二、人员组建方式及构成特点
第四章 古籍出版产品的内容、形式策划
    第一节 内容策划
        一、策划思想的把关分析
        二、策划作者分析
        三、策划整理形式
        四、策划内容的选题特点
    第二节 形式策划
        一、开本设计分析
        二、封面设计分析
        三、个案分析:“中国最美的书”——《藏区民间珍藏藏文典籍丛刊》
第五章 古籍出版产品的宣传、营销策划
    第一节 宣传策划
        一、宣传方式多样
        二、三种主要方式
    第二节 营销策划
        一、营销渠道特点
        二、营销品牌认知度的问卷调查分析——以巴蜀书社为例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巴蜀书社历年古籍出版书目统计情况(1984-2017)
    附录2 四川大学出版社古籍出版书目统计情况(1986-2017)
    附录3 四川人民出版社古籍出版书目统计情况(1981-2017)
    附录4 西南交大出版社古籍出版书目统计情况(1992-2017)
    附录5 四川民族出版社古籍出版书目统计情况(汉、彝、藏文)
    附录6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获奖书目、获奖项目
    附录7 巴蜀书社:社长访谈录、小传
    附录8 巴蜀书社品牌认知度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2)论体育学的学科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难点、创新点与预期成果
第一章 体育学形成的理论路径与分析维度确认
    第一节 学科的理解与考辨
        一. 学科界定的意义与作用
        二. 国内外对于学科的理解
        三. 学科与科学的关系辨析
        四. 本研究对学科的界分
    第二节 知识与知识增长理论
        一. 对知识的界定与分类
        二. 波普尔的方法论立场
        三. 波普尔知识增长理论
    第三节 学科形成的理论路径与体育学分析维度的确认
        一. 从问题到知识,再到知识领域
        二. 从知识领域到知识范畴,再到学科
        三. 历史、制度和知识三个分析维度的确认
        四. 对特征与三个分析维度关系的说明
第二章 历史维度下体育学的学科特征考察
    第一节 从科学到学科的发展史概述
        一. 16世纪之前的科学萌芽与体育运动
        二. 16世纪近代科学革命与学科的出现
        三. 17-18世纪的科学发展与科学的制度化
        四. 19-20世纪: 经典学科的分化综合与新学科的出现
        五. 小结
    第二节 体育学比较对象的确立及其学科发展史概述
        一. 体育学比较对象的确立
        二. 物理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三. 医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四. 社会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五. 教育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第三节 前学科时期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的演进
        一. 体育学的主要分支学科确认
        二. 体育教育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三. 运动训练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四. 运动医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五. 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六. 小结: 分支学科受到以健康为中心的实用性驱动
    第四节 各国体育学的初步确立
        一. 中国体育学的初步确立
        二. 德国体育学的初步确立
        三. 美国体育学的初步确立
        四. 法国体育学的初步确立
        五. 英国体育学的初步确立
        六. 日本体育学的初步确立
        七. 小结: 体育学确立的两种模式与一种来源
    第五节 历史维度下体育学的学科特征辨析
        一. 体育学具有教育的源发性
        二. 体育学具有健康的驱动性
        三. 小结
第三章 制度维度下体育学的学科特征考察
    第一节 学科制度理论
        一. 学科制度理论的前期探索: 从曼海姆、默顿到华勒斯坦
        二. 方文的学科制度理论
    第二节 体育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存在
        一. 50所代表性大学的选取与依据
        二. 体育学获得了高等院校的普遍承认
        三. 学科内涵动态扩张: 学科中心由体育教育向锻炼与健康转移
        四. 体育学的学科身份危机: 学科边界模糊、学科融合深化
        五. 学科名称及归属问题的统一与分裂
    第三节 体育学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存在
        一. 体育学尚未获得科学基金的普遍承认
        二. 学术期刊以运动医学为核心,旗舰期刊缺失
    第四节 学科制度视角下体育学的学科特征呈现
        一. 体育学具有认同的差异性
        二. 体育学具有发展的低度性
        三. 体育学具有非均衡性
        四. 体育学具有跨学科性
第四章 知识维度下体育学的学科特征考察
    第一节 体育学的知识范围确认
    第二节 体育技能的默会知识维度
        一.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
        二. 体育技术、体育技能与体育技艺的分层呈现
    第三节 从体育理论知识到体育知识
        一. 体育理论知识考察
        二. 体育知识考察
    第四节 从体育知识到体育学: 体育学知识剖析
        一. 运动训练学的知识体系剖析: 体育自身逻辑无法演进为学科
        二. 直接以母学科为依托的分支学科知识考察
        三. 对于体育学知识的整体考察
    第五节 知识视角下体育学的学科特征辨析
        一. 体育学具有运动实践性
        二. 体育学具有外在决定性
        三. 体育学具有应用性
        四. 体育学具有综合性
        五. 对于特征层次的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2: 世界50所代表性高校体育院系与专业设置一览表
附录3: 德国德意志科学基金“sport”主题的课题信息一览表
附录4: SCI/SSCI体育学类期刊收录名单信息一览表
参考文献
索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论司法公正及其实现 ——基于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的中国式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司法公正的诠释
    第一节 司法及其特征
    第二节 公正与正义
        一、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公正”
        二、西方思想语境中的“正义”
    第三节 司法公正的基本内涵
        一、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相并重
        二、法律标准与社会标准相统一
第二章 司法公正的实现途径之一:确保立法公正
    第一节 立法公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本中的立法公正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立法公正思想的文本解读
        二、列宁立法公正思想的文本解读
        三、毛泽东、董必武立法公正思想的文本解读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立法公正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我国合宪性审查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二、我国合宪性审查制度改革的主要观点
        三、我国合宪性审查制度改革的个人设想
        四、合宪性审查制度改革与人民政协建设
第三章 司法公正的实现途径之二:保障司法独立
    第一节 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本中的司法独立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司法独立思想的文本解读
        二、列宁司法独立思想的文本解读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司法独立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稳步推进法院“去地方化”
        二、逐步实现法院“去行政化”
        三、大力加强法官职业保障
        四、努力规范党委政法委对司法工作的领导
        五、不断完善人大常委会对司法工作的监督
第四章 司法公正的实现途径之三:发展司法民主
    第一节 司法民主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本中的司法民主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司法民主思想的文本解读
        二、列宁司法民主思想的文本解读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司法民主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加强舆论对司法的监督
        四、完善司法公开制度
第五章 司法公正的实现途径之四:践行司法为民
    第一节 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本中的司法为民思想
        一、马克思、列宁司法为民思想的文本解读
        二、董必武司法为民思想的文本解读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司法为民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建立健全利民、便民的司法为民机制
        二、切实解决“六难三案”问题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六章 司法公正的实现途径之五:规范司法诠释
    第一节 司法诠释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一、司法诠释与法律解释方法
        二、法律解释方法对实现司法公正的作用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本中的司法诠释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司法诠释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规范法官司法诠释行为的主要途径
        二、规范法官司法诠释行为的制度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科学规范与科研不端行为的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国内科研不端行为研究评析
    五、研究框架和方法
    六、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诘难与反证:科学规范结构体系的重构
    一、前提:科学自主性的确立
    二、诘难:科学规范何以可能
    三、回应:科学规范之可能性分析
    四、反证:科学规范的重构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看不见的手”:科学规范的调控功能
    一、技术规范:科学研究活动的控制阀
    二、社会规范:科学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调节器
    三、“看不见的手”:科学规范运行的规律
第三章 科学规范的控制功能获得途径探析
    一、问题之提出
    二、科研不端行为探源
    三、科学规范的整合
    四、结论
第四章 科研不端行为的判定和分类
    一、科研不端行为判定标准的演变
    二、问题之所在
    三、判定标准和分类依据
    四、判定和分类的应用
第五章 证实与反证:“气泡核聚变事件”案例研究
    一、科研过程和不端行为发生环节
    二、案例描述:从“诚实的错误”到科研不端行为
    三、案例分析:被反证验证了的科学规范
    四、问题讨论及启示
第六章 实证研究:我国科研不端行为发生特点分析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目的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三、数据分析
    四、结论与启示
第七章 比较研究:典型国家科研不端行为控制机制分析
    一、政府主导型:官方管理机构主导科研不端行为政策制定和查处
    二、项目主导型:学术单位和科技基金会依托项目管理
    三、松散型:无全国性的管理机构,研究单位自由裁量
    四、国际科研不端行为控制机制发展趋势分析
第八章 我国科研不端行为的控制程序分析
    一、程序设计前需解决的两个问题
    二、程序分析
    三、程序设计中应遵循程序公平原则
参考文献

(5)我国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研究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及地方体育总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选题依据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现实意义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方法论
        2.2.2 具体研究方法
    2.3 资料组成及其来源
3 研究综述
    3.1 有关社团的学术研究
        3.1.1 社团兴起的原因
        3.1.2 社团组织运作中所呈现的基本特性
        3.1.3 社团与政府关系
    3.2 国内体育社团研究现状
        3.2.1 有关体育社团的概念
        3.2.2 体育社团的现存问题及其基本特征
        3.2.3 体育社团改革研究
        3.2.4 不同类型体育社团研究
    3.3 境外、国外体育社团研究
        3.3.1 境外体育社团研究
        3.3.2 国外体育社团研究
    3.4 有关体育社团研究的评述
    3.5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4 研究技术路线、视角及可能的创新点
    4.1 研究技术路线
    4.2 研究的视角
    4.3 可能的创新点
5 我国体育组织构架变迁与体育类民间组织发展概观
    5.1 建国以来我国体育组织构架变迁
        5.1.1 原有体育组织架构及其特点
        5.1.2 改革开放后体育组织架构的变化
        5.1.3 当前我国体育组织架构的基本组成
    5.2 体育类民间组织的发展概况与特征
        5.2.1 关于民间组织
        5.2.2 建国后我国体育类民间组织发展
        5.2.3 我国体育类民间组织发展特征
6 我国体育社团发展概况
    6.1 全国性体育社团发展概况
    6.2 地方体育社团发展概况
    6.3 我国体育社团的内部治理结构与存在问题
        6.3.1 章程
        6.3.2 决策制度
        6.3.3 协会领导人的产生
        6.3.4 监督机制
    6.4 我国体育社团会员制现状
        6.4.1 关于会员制
        6.4.2 我国体育社团会员制存在的问题
7 我国体育社团生成、运作与社会合法性挑战
    7.1 我国全国性社团生成的解释模型
    7.2 我国全国性体育社团的生成机制与运行逻辑
        7.2.1 我国全国性体育社团生成机制表现为政府合法性追求
        7.2.2 "形同质异"——我国体育社团运作逻辑
        7.2.3 体育社团"形同质异"的理论基础
        7.2.4 我国体育社团"形同质异"的现实逻辑
    7.3 我国全国性体育社团合法性考察
        7.3.1 合法性内涵
        7.3.2 社团的社会合法性与官方合法性的关系
        7.3.3 我国全国性体育社团官方合法性
        7.3.4 我国全国性体育社团的社会合法性挑战
8 我国体育社团组织模式
    8.1 "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由来
    8.2 我国体育社团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组织模式的历史必然性
    8.3 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组织模式的弊端
        8.3.1 阻碍社会结构领域的进一步分化和整合
        8.3.2 政府角色的缺位与越位
        8.3.3 体育社团有效性缺失
    8.4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与中国奥委会、国家体育总局关系沿革
        8.4.1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与中国奥委会关系沿革
        8.4.2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与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关系沿革
    8.5 单项体育协会与国家体委及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关系沿革
        8.5.1 单项体育协会与政府机构的同构阶段
        8.5.2 单项体育协会与事业单位的同构阶段
    8.6 "国家体育总局挪用中国奥委会资金"风波背后的体制思考
9 我国单项体育协会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9.1 改革的初始条件与渐进式改革模式的形成
        9.1.1 改革是依靠传统的制度规则和组织体系来操作运行
        9.1.2 改革一起步就背负着沉重的既得利益包袱
        9.1.3 改革面临非正式制度的约束
    9.2 对前一阶段改革的回顾与总结
        9.2.1 实体化改革的成效
        9.2.2 实体化改革对地方的影响
        9.2.3 改革存在的不足
    9.3 改革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9.3.1 改革的动力在弱化
        9.3.2 改革的价值观需重新确立
        9.3.3 思想舆论出现了新的动向
    9.4 苏州市乒乓球协会创新发展经验的借鉴
        9.4.1 苏州市乒乓球协会基本情况
        9.4.2 苏州市乒乓球协会创新发展的四个方面
10 双重管理体制与地方创新
    10.1 我国现行社团管理体制
    10.2 地方创新——吉林省四平市体育总会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10.2.1 四平市体育总会改革发展历程
        10.2.2 四平市体育总会创新的制度意义
        10.2.3 四平市体育总会组织体系
        10.2.4 县(市)体育总会实体化改革及现状
        10.2.5 四平市体育总会的借鉴意义
11 体育社团与政府关系的国际视野
    11.1 同向多途——国外主要发达国家政府体育事务介入的演变
        11.1.1 政府主导型国家的政府淡出
        11.1.2 社团主导型国家的政府介入
    11.2 西方发达国家体育社团与政府关系的两种模式
        11.2.1 以大陆国家为代表的政府监督模式
        11.2.2 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的社团自治模式
    11.3 西方发达国家体育社团的地位
        11.3.1 合理分工,相互合作是政府与体育社团关系发展的基本方向
        11.3.2 保证体育社团的独立性是政府与体育社团关系的共同特征
        11.3.3 政府与体育社团之间呈现出协议化的特点
        11.3.4 各种体育社团在大众体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11.4 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体育社团组织若干比较
        11.4.1 发育程度不同
        11.4.2 生成路径不同
        11.4.3 运作模式不同
        11.4.4 功能作用不同
12 我国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关联
    12.1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12.2 我国社团与政府关系与未来发展方向
        12.2.1 历史:建国初期的隶属型领导关系
        12.2.2 现状:改革开放后的依附型领导关系
        12.2.3 前景:合作型领导关系
    12.3 我国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12.3.1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
        12.3.2 政治体制改革必然结果
        12.3.3 社会领域改革的相对滞后和社团发展的必要性
        12.3.4 体育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
        12.3.5 实施全民健身的要求
    12.4 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12.4.1 三大板块理论为社团组织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理论工具
        12.4.2 法团主义理论为构筑社团与政府新型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撑
13 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的两条路径
    13.1 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
        13.1.1 提高认识,政府权力由"全能"到"有限"
        13.1.2 改革政府双重身份和双重职能,促进政府与社团合理分工
        13.1.3 发挥主导作用,推进体育社团社会化
        13.1.4 改革经费投入方式,变直接拨款为政府购买
    13.2 体育社团:自身治理结构完善
        13.2.1 改革组织体制和管理模式
        13.2.2 改革运行机制
14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及地方体育总会改革与发展
    14.1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初期发展及历史贡献
        14.1.1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组织基础
        14.1.2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及地方分会的筹建
        14.1.3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初期国内工作的推展
    14.2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及地方体育总会纵向关系变迁
        14.2.1 体育总会的组织体系
        14.2.2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与地方体育总会纵向关系的演变
        14.2.3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会员制联系机制与存在的问题
    14.3 体育总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14.4 当前地方体育总会改革的现状
        14.4.1 办公场所情况
        14.4.2 管理人员情况
        14.4.3 工作人员编制情况
    14.5 体育总会未来地位与自身定位
        14.5.1 体育总会未来地位
        14.5.2 体育总会的定位
    14.6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及其地方体育总会改革与发展思考
        14.6.1 办公地点独立设置
        14.6.2 机构改革
        14.6.3 人事制度改革
        14.6.4 人员编制改革
        14.6.5 组织网络建设
        14.6.6 建立运作新机制
    14.7 体育总会改革中的政府角色
        14.7.1 建立完善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核心的社团组织架构
        14.7.2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与中国奥委会"两会一体化"
        14.7.3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与中国奥委会地位应予以法律确认
15 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15.1 结论
    1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研究(1906-1951)(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致谢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的回顾
        (一) 关于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研究
        (二) 关于近代基督教教育史的研究
        (三) 简短的结论
    三、研究的主要问题与方法
        (一)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 理论与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四、关于基督教教育等概念及雅礼会在华各教育单位的性质问题
        (一) 相关概念的梳理与探讨
        (二) 雅礼会在华各教育机构的性质问题
第一章 雅礼会及其在华事业之缘起
    第一节 雅礼会成立的背景与动因
        一、耶鲁大学的宗教传统
        二、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影响
        三、“庚子教难”与彼得金殉难
    第二节 雅礼会的创立与初步工作
        一、雅礼会的萌芽
        二、“耶鲁国外布道协会”的正式成立及初步工作
    第三节 工作场所的选择与雅礼学堂的开办
        一、德士敦来华时湖南的大致情形
        二、选定长沙及德士敦病逝
        三、雅礼学堂的选址及开办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中国化与世俗化
    第一节 调适与冲突:初期事件的考察
        一、胡美的策略与雅礼医院的初步成功
        二、雅礼开学之初的学生纪律事件
        三、抢米风潮、辛亥革命与学潮事件
        四、民族主义运动背景下的学生运动
        五、复校与立案: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第二节 中国化与世俗化的具体体现
        一、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二、世俗化的具体体现
        三、基督教色彩的终结:雅礼会离去和政府的接管与改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专业化:中学与大学教育
    第一节 雅礼中学与大学的教学条件与办学概况
        一、前期的教学条件与办学概况(1906-1926)
        二、中学恢复后的教学条件与办学概况(1928—1951)
        三、简短的总结
    第二节 雅礼中学与大学的课程教学
        一、前期的课程与教学
        二、中学恢复后的课程与教学
        三、简短的总结
    第三节 雅礼中学与大学的师资状况及特点
        一、建校初期的师资困境及其解决办法
        二、中学恢复后的师资状况
        三、雅礼中学的中外教师群体及其特点
    第四节 雅礼的学生管理及中学领导者的办学思想与实践
        一、严格的学生管理
        二、雅礼中学的领导人及其办学思想与实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专业化:医学教育
    第一节 湘雅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一、初创到停办时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二、恢复后至抗战迁校前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三、抗战时期至建国初期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第二节 经费问题与湘雅的发展
        一、初创时期的校园建设与经费来源
        二、恢复后至抗战迁校前的经费状况
        三、抗战时期至建国初期的经费困难与应对策略
        四、分析与总结
    第三节 湘雅的课程、教学与师资状况及其特点
        一、课程、教学与师资的发展概况
        二、课程、教学与师资状况的总体特点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影响
    第一节 对我国教育制度的影响
        一、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影响
        二、在教学法及学校管理方面的影响
        三、简短的总结
    第二节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社会影响
        一、学校自身的社会影响
        二、毕业生的规模、流向与成就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总括性分析与基本结论
    二、本文的主要贡献和不足及研究前景展望
附录
    附录一:雅礼会在华各教育单位课程表
    附录二:1951年前雅礼会在华机构历任教职员名录
    附录三:主要中西人名对照表
主要参考文献

(7)论科技传播中的信息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第一章 科技传播系统分析
    第一节 科技传播现象及其特征
        一、传播与科技传播
        二、信息处理与知识处理
    第二节 科技传播系统的结构和模式
        一、基本要素互动
        二、等级层次结构
        三、非线性动态传播模式
    第三节 科技传播系统的功能和效果
        一、科技传播的功能
        二、科技传播的效果
        三、科技传播系统与信息环境
第二章 信息选择的机制
    第一节 信息选择的背景
        一、“知识爆炸”、“信息海洋”
        二、信息污染的干扰
        三、信息选择的必要性
    第二节 信息选择的过程
        一、信息选择的行为过程
        二、信息选择的心理机制
    第三节 信息选择的原则
        一、传播者的选择原则
        二、受众的选择原则
    第四节 信息选择的方式和工具
        一、自选择和他选择
        二、信息选择的工具
第三章 科技成果的评价与选择
    第一节 科技成果评价对选择的影响
        一、科学技术的价值特性
        二、同行评议与社会评价
        三、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第二节 科技信息的交流与筛选
        一、科技交流系统的作用
        二、科技信息流活动
        三、科技传播内容的选择
    第三节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信息选择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通道
        二、科技经济的信息互动
        三、科技信息资源开发
第四章 科技教育、科技普及与公众的选择
    第一节 科技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
        一、科技教育的发展及其作用
        二、知识经济时代对科技教育的新要求
        三、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
    第二节 大众传播与科技普及
        一、科技新闻价值和“议程设置”
        二、科普出版选题分析及其效果
        三、图书馆和数据库的筛选功能
    第三节 公众对科技信息的选择
        一、我国公众的科技素养分析
        二、受众的选择:“使用与满足”
第五章 全球化与科技信息选择
    第一节 全球化进程与信息控制
        一、信息化是全球化的前提
        二、全球信息传播的不平衡
        三、越境信息流与信息控制
        四、知识差距与信息问题
    第二节 科技语言译解与文化过滤
        一、科技语言及其理解
        二、科技翻译的作用
        三、科技文化价值观
    第三节 科技信息选择与国际竞争力
        一、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状况分析
        二、科学决策与社会发展战略
        三、国家创新体系目标的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关于1998年资助气功科研经费的公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研究 ——以巴蜀书社为中心[D]. 臧亚萍.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2]论体育学的学科特征[D]. 王雷.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9)
  • [3]论司法公正及其实现 ——基于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的中国式构想[D]. 钟俊. 安徽师范大学, 2015(07)
  • [4]科学规范与科研不端行为的控制研究[D]. 盛华根. 南京大学, 2013(05)
  • [5]我国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研究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及地方体育总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D]. 汪流. 北京体育大学, 2008(11)
  • [6]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研究(1906-1951)[D]. 赵厚勰.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2)
  • [7]论科技传播中的信息选择[D]. 林坚. 中国人民大学, 2000(12)

标签:;  ;  ;  ;  ;  

中国气功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关于1998年度气功研究经费资助的公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