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土地基上某厂房基础的选型与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邓会元[1](2021)在《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土地资源紧张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滩涂围垦拓展生存空间已成为当前解决土地紧缺问题的主要方式。考虑到滨海围垦区土质较差、软土层较厚,后期围垦填土易诱发土体不均匀沉降及水平侧向变形,造成临近桥梁及建筑物基础发生沉降、开裂、偏移等一系列岩土工程问题,严重影响桥梁等工程正常使用。然而,目前对围垦区桥梁及建筑物的桩基础受堆载影响的承载特性研究相当匮乏,缺乏系统的计算方法与设计理论,既有设计规范已难以对围垦区堆载影响下桩基础进行安全经济设计,这使得堆载作用下桩基础安全经济设计及防护成为制约滨海围垦工程顺利发展的重点难题。因此,迫切需要系统深入开展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对临近桩基的影响研究。本文主要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项目“软土地区吹填(开挖)对桥梁桩基的影响及处理措施研究”(编号:2014H10)、“深厚软基路段桥梁工程桩基长期沉降特性研究”(编号:8505001375)资助。本文以理论推导及试验研究为主,经过大量文献调研及归纳总结,系统地开展了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本文所做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基于滨海软黏土固结排水蠕变试验,通过采用传统元件模型(Merchant模型和Burgers模型)、以及不同经验模型,描述了软黏土固结蠕变特性,揭示了软黏土应力-应变以及应变-时间变化规律;基于传统Merchant模型,引入Abel黏壶单元,采用Caputo型分数阶函数建立了分数阶Merchant蠕变模型。通过分数阶Merchant蠕变模型,预测了滨海软黏土蠕变应变-时间变化规律,发现分数阶模型比传统蠕变模型更适用于描述滨海软黏土蠕变特性;(2)基于Boussinesq附加应力计算理论,推导了矩形分布荷载以及条形分布荷载下堆载区域内和堆载区域外不同土体深度位置的竖向附加应力理论计算公式;基于Mesri蠕变模型和Boussinesq附加应力计算理论,提出了软黏土地基长期沉降计算方法,对现场局部堆载和路堤条形堆载下地基长期沉降进行了预测分析,论证了沉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3)基于三折线荷载传递模型,建立了单桩负摩阻力计算方法,推导了弹性、硬化、以及塑性等不同阶段的桩身沉降和轴力的解析解;基于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Mesri蠕变模型及双曲线模型,建立了考虑固结蠕变效应的桩基负摩阻力计算方法,通过迭代法求解了桩身轴力以及中性点位置。此外,基于建立的负摩阻力计算方法,研究了固结度、桩顶荷载、桩顶荷载和堆载施加次序、桩身刚度、蠕变参数等因素对桩基负摩阻力的影响,发现固结和蠕变沉降会降低桩基承载力、增加桩的沉降,揭示了填土固结场地桩基承载力弱化的病害机理;(4)基于温州围垦区单桩负摩阻力堆载试验,研究了桩身负摩阻力、桩土沉降以及中性点随时间变化规律,通过试验发现堆载后土体沉降、桩基沉降、下拉力随时间基本呈双曲线增加趋势,桩土沉降及下拉力在堆载后3个月左右趋于稳定,揭示了滨海围垦区桩基负摩阻力发挥机制及时间效应特性;(5)基于Boussinesq附加应力改进解,推导了矩形分布荷载、条形分布荷载、梯形条形分布荷载等不同地表荷载分布形式下水平附加应力计算公式及桩身被动荷载计算公式,并进一步推导了被动排桩剩余水平推力。通过考虑临界土压力长期演化及桩周软黏土模量长期蠕变衰减特性,结合非线性p-y曲线模型,基于压力法建立考虑时间效应的被动桩两阶段分析法,通过差分法对被动桩平衡微分方程进行求解;(6)基于温州及台州湾围垦区非对称堆载试验,研究了桩土变形、桩侧土抗力、桩身轴力以及桩身弯矩等参数随时间变化规律,探讨了被动桩开裂问题、被动桩负摩阻力问题、桩侧土绕流机理、桩体遮拦效应以及土拱效应机理,揭示了斜交非对称堆载下弯扭耦合变形机制以及被动桩长期变形病害机理。
马保泰[2](2020)在《基于流变效应下泵站不均匀沉降分析和加固措施研究》文中认为土体流变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是工程界常见的问题之一。我国有一大批建造在长江、黄河、黑龙江、松花江等土质堤防上的泵站、水闸等水利建筑物。在这些工程运行过程中有很多忽视土体流变的情况下发生了地基沉降的失败案例。本文结合坐落在灰色粉土基础上的厂房不均匀沉降为例,采用现场观测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土体流变对地下厂房的影响,提出减小土体流变对泵站厂房影响的加固措施,并验证了其加固措施的可行性。主要开展了以下内容的研究:(1)根据现场试验和数据,分析所得数据进行泵站结构稳定复核,判断泵站处于不稳定危险状态;对泵站地下厂房进行渗流分析,计算地基的渗流场,分析渗流位势、渗透坡降等分布和变化规律,据三种典型工况下地基内最大渗透坡降分别为0.054、0.024、0.032,来评价地基的渗透稳定性,分析沉井间隙不封闭对泵站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带来的影响,验证了渗透变形未对泵站厂房造成影响。(2)结合有限单元法建立地下厂房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土体流变对地下厂房不均匀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厂房开挖过程中不能忽略土体流变对泵站厂房的影响。考虑土体流变后,并且根据安装间下现场检测揭露的地质条件,选取安装间底部的土体模型为有限元模型进行反演计算,得出1、3#沉井泵房共振、砂土液化和流变的共同影响下,12#安装间向东南方向倾斜,23#安装间向西南方向倾斜,导致安装间发生不均匀沉降。安装间下基础经加固后由软基变为硬基础,地基稳定性已大为改善,变形显着减小。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后,土体流变也加剧了地基不均匀沉降。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了泵站运行后,厂房的不均匀沉降增大,并有进一步发展趋势。(3)根据实地考察,确定加固措施方案,采用高压旋喷桩的加固方法。经过计算可得地基尺寸8.4m×6.8m×20m,刚性基础尺寸设置为6.8m×6.8m×2m,桩长、桩径,取最优方案结果0.8m×12m。计算模型直接取的是安装间下部土体,高程为开挖平面到沉井底部的高程,模型计算深度为20m。加固后厂房基础应力均降低,经过有限元反演运行13年后,并且进行有桩和无桩刚性基础沉降对比,得出泵站厂房安装间下部所取得的土体模型在无桩情况下土体最大位移96.78mm,有桩情况下应力值桩体最大应力为3.054MPa;桩体最大应力为3.079MPa。加桩后最大位移为55.20mm,发生在顶部,相对于无桩的74.96mm,减小了19.76mm。无桩的泵站沉降值远大于加桩后的沉降值,表明高压旋喷桩方法可以有效地应运与建立在江、河旁边的泵站地基加固措施中,对降低流变对泵站厂房有着明显作用。
孙乐宁[3](2019)在《某工业项目桩基设计方案比选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某工业项目需投入建设,如何找到一种桩基比选方法或比选体系来为工程项目选择既经济合理,质量过硬,又施工方便,且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的桩基形式,一直是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不断努力,不断追寻的目标。本文结合该工业项目桩基设计,通过现场调查,获得场地勘察报告,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建筑物承载力要求、桩基特性等实际情况,进行桩基初选。再通过文献研究,确定桩型比选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估法,建立评价体系和评价办法,对建设参与各方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比选结果选出两种较适宜桩型,进而对两种桩型进行试打桩试验。结合试桩成果,通过专家论证会,总结经验,最终选出最合适桩型。既满足工程进度需要,也实现了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桩基选型方法,更贴合工程实际,操作简便,针对普通桩基选型方案利用经验选型的片面性,提出在普通选型的基础上,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估法结合工程试桩和专家论证,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辅以专家丰富的经验,来二次择优选择桩型,对工程项目的桩型选择提供更有说服力的参考。
裴永忠,汤红军[4](2019)在《大飞机总装厂房结构的设计实践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5个典型工程案例,对近年来大飞机总装厂房的结构设计实践进行总结分析。所选实例都是大飞机总装厂房或类总装厂房,来自不同地区,涵盖了目前大飞机总装厂房的常用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总结了大飞机总装厂房的结构特点;介绍每个工程案例的结构选型及设计特点。继而从结构体系选型、超长结构温度作用以及地坪结构设计等方面对将来大飞机总装厂房结构设计进行展望和探讨。
李维[5](2019)在《填海地区深厚填土钻探与基础选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大多是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许多临海城市开启了大面积填海造陆工程。回填土具有土质不均、压缩性高、沉降量大、承载力小等特点,加之填海地区天然软土属欠固结土且厚度大,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大。填海造陆地区的勘察更是受地层复杂多变和深厚回填土的影响而难度增大,因此,选用恰当的勘察方法是查清该类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并为设计及施工提供准确的设计参数及合理建议的关键。填海后形成的陆域由于其在沉降量、浸水环境等方面与天然的陆域地基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导致了建筑物可能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地基滑移等一系列问题,填海造陆地区的基础选型就成为了控制工程质量及安全的重中之重。研究工作中对填海造陆地区的特点、桩基础的应用、深厚填土场地的钻探工艺、预制方桩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了广泛查阅。结合葫芦岛临海地区深厚回填土实际工程的场地条件和工程情况具体分析了钻探设备的选择及施工工艺;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成果,通过基础形式的技术性和经济性等综合分析,提出最适宜的基础形式,并通过现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验证了基础形式的可行性,解决了填海地区深厚填土钻探与基础选型这两大问题,为葫芦岛及其他临海地区深厚填土场地上的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单桩模型,分析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并与现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采用桩基工程方案及设计提供参考。
管莉[6](2018)在《软弱场地既有砌体建筑隔震加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隔震技术经过数十载的理论研究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发展,己十分成熟。规范规定隔震设计时建筑场地宜为Ⅰ,Ⅱ,Ⅲ类场地,并选用较好的基础类型,我国一般不建议在Ⅳ类软土地基上建造隔震结构。但我国拥有大量软土场地,如天津、上海有相当规模的建筑建在软土场地上,因而在Ⅳ类场地上的隔震技术研究也是很必要的。为了对软土场地上既有砌体建筑进行隔震加固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利用有限元软件ETABS建立普通砖墙体,以墙体最大剪应力小于砌体结构抗剪强度设计值为目标,探索托梁合理的尺寸并给出推荐值;在此基础上对相邻支座竖向刚度差范围进行了探究并给出推荐值。相邻支座竖向刚度下限随着高跨比增大,相邻支座竖向刚度下限变小,即随着托梁高跨比增大,对墙体抗剪有利。2).结合上一章结论,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建立三维砌体结构模型,对基础布置不同直径的天然橡胶隔震支座的隔震模型和非隔震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探讨地震波周期长短(反应场地软弱程度)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设防地震下,首层剪力均值响应和减震系数均值响应都随着支座直径的变大而变大;在某些软土场地上减震系数接近1,得出软土场地上隔震的关键是弹性滑板支座的使用以及采用组合隔震;罕遇地震下,在较硬的场地土上隔震层位移会随着隔震层刚度增大而减小,而在较软的场地土上,隔着层位移并不明显随隔震层刚度增大而减小,这点与首层剪力均值以及减震系数这两个指标的区别。软土场地上的既有砌体结构存在去掉隔震层顶板以简化施工步骤是可行的,这点不随着场地的变化改变;3).针对某利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模的砌体教学楼的隔震加固工程给予了隔震关键技术的说明,软土场地上弹性滑板支座的使用是隔震成功的关键,本文选用选择天然橡胶隔震支座,弹性滑板支座,以及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在没有设置粘滞阻尼器的情况下,成功对结构隔震成功。对该实际工程去掉隔震层顶板之后的隔震结构模型进行时程分析从各个指标分析得出可以不设置隔震层顶板,并且从隔震层顶板的面内剪应力S12的得出隔震后即使没有隔震层顶板结构的抗扭能力也很好。
陈凡[7](2018)在《基于模糊积分的复合地基优化选型及沉降的黏弹性分析》文中指出复合地基已经成为软弱地基处理的常用手段,有关复合地基的选型和沉降计算是复合地基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复合地基的选型决策模型和变形计算方法已有很多,然而每种模型和计算方法都有各自适用的范围,合理的选型与沉降计算,可以保证地基在满足正常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节约成本。由于地基处理时很多因素都无法给出定量指标,具有模糊性,因此基于其模糊特性,本文应用改进的Sugeno模糊积分模型对多种复合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决策,并考虑复合地基土体的黏弹性特性,推导出复合地基下卧层沉降的黏弹性解。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Sugeno模糊积分进行改进,将改进的模糊积分模型作为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优选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某高速公路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分析,采用两种隶属函数模型(降半正态分布和降半Γ分布)进行了计算对比,确定了地基处理的最优决策方案,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2)假定地基为半无限体线黏弹性介质,分别选用Kelvin模型和三元件模型作为描述岩土体黏弹性关系的模型,在拉氏空间下,利用Hankel变换分别求出单层黏弹性地基位移和应力的初始函数解答,并分别给出了选用Kelvin模型时半无限体表面作用集中力及选用三元件模型时半无限体表面作用均布荷载情况下的竖向位移表达式,并通过解的退化及实例分析,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研究成果为研究复合地基下卧层沉降奠定了理论基础。(3)将土体黏弹性特征引入复合地基下卧层的变形计算中,选择了三元件模型描述土体黏弹性关系,推导出了矩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下卧层沉降的黏弹性解答,并将结果应用于水泥搅拌桩的沉降计算。在对实例的分析中,通过对各种沉降计算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考虑土体黏弹性时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实测值,更具有合理性。
王明胜[8](2016)在《软土地基核电站基坑围护方案研究》文中提出河北边庄北核电项目正在规划实施中,是我国首个位于软土地基上的核电站,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但核电站基坑工程在软土地基与在基岩上施工,技术上有着极大的差别。在基岩上施工的基坑大多采用爆破技术开挖,由于基岩的边坡稳定性良好,因而基坑变形也很小,只需要做简单的围护即可,这给AP1000核岛模块进入基坑内创造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另外,在核岛设备吊装入基坑的过程中,基坑边会受到来自施工机械巨大的重力荷载影响。基岩的稳定性好,受到荷载作用时不易发生边坡失稳,而在软土地基施工则完全不同,其地质条件不具备此种便捷的施工可能。本文的研究目标即是依托此实际项目,通过对放坡开挖、土钉墙、支撑式支挡结构、锚拉式支挡结构等几种围护形式的研究,选择出切实可行、安全可靠的基坑围护方案。同时,通过对地基承载力的分析研究,解决基坑周边大型吊装荷载对基坑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围绕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问题,本文还对旋喷桩和深层水泥土搅拌桩两种截水帷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最佳的基坑截水方案。另外,本文采用理正深基坑7.0和Plaxis 3D两种计算程序,对基坑围护方案进行了科学的计算和分析。
汤洋[9](2016)在《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软粘土基坑支护形式优选研究 ——以上海市某工程为例》文中认为建筑地基,不仅因为其对建筑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基础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预算和工期的权重非常大,所以科学而合理的选择基础工程方案是每个工程中必不可少的。软土下的建筑基坑处理考虑的因素非常繁杂,并且通常需要对其设置基坑支护,而基坑支护形式种类繁多,恰当的基坑支护形式可以将有限的空间、经济、人力等资源最有效利用。同时软粘土非常广泛的存在于我国的沿海部分地区,中国的沿海地区通常属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箭头地区,而且软土下的建筑过度密集的人口导致这片区域的建筑需求很大,所以如何能高效的进行软土下的基坑支护选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常用的软土下基坑支护形式和选型方法,然后引入模糊层次分析法,将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因素三个基坑支护选型中的主要因素分为三个层次,并使用通过专家分析法确定的各个层次的加权参数建立了模糊层次分析法在软土下应用的数学模型,之后以上海市某工程为实例对模型进行两个方向的验证。同时在本文的最后对基坑支护的优化选择提出一些进一步完善的研究建议。
杨舟洋[10](2016)在《软弱地基上的建筑基础选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兴建筑,作为建筑关键部分的基础是建筑物和下部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发挥着将上部建筑结构荷载传递给下部地基的功能,因此基础的选型设计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城市的发展导致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可开发的良好场地越来越稀少,建筑用地时常会遇到软弱地基的情况,软弱地基是指那些含有处于流塑性状态的软黏土层、松散状态下的砂土层、未经压实的填土层、处于强风化状态的岩土层和其他一些高压缩性土层的地基,直接表现为地基承载力小、压缩性高、沉降变形不易控制,是实际工程中的难点问题。在实际工程中遇到软弱地基的情况,设计上通常采用深基础这一种较为常规的基础处理方案,但随着复合地基理论的发展与成熟,对地基进行处理也成为软弱地基情况下一种有效的方案。过去对软弱地基的了解不够,设计中遇到软弱地基问题时,较多的采用桩基础,而对复合地基方案考虑较少,很少从设计、施工、技术经济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对比,以选取最优方法。根据前面提到的问题,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研究:研究软弱地基对建筑物的安全性造成的危害;分析软弱地基上浅基础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探讨在软弱地基下的桩基础方案和复合地基方案及其各自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以及对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的影响。结合软弱地基条件下某高层建筑工程实例,研究在软弱地基条件下如何通过经济技术性分析的进行基础选型。其规律和特点对软土地基条件下合理选择基础形式、提高建筑安全性和降低造价有着积极意义,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二、软土地基上某厂房基础的选型与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土地基上某厂房基础的选型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1 吹填围垦工程特性 |
1.2.2 滨海围垦滩涂现状 |
1.2.3 堆载引起桩基工程危害问题 |
1.2.4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堆载下软黏土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
1.3.2 对称堆载下桩基负摩阻力研究现状 |
1.3.3 非对称堆载作用下被动桩研究现状 |
1.4 堆载对桩基影响现状分析评价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滨海软黏土蠕变特性及沉降规律 |
2.1 滨海典型软黏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
2.1.1 温州地区典型软黏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分析 |
2.1.2 杭州湾滩涂区典型黏性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分析 |
2.2 软黏土蠕变模型及参数辨识 |
2.2.1 经典元件模型 |
2.2.2 经验模型 |
2.2.3 分数阶蠕变模型 |
2.2.4 流变模型对比分析 |
2.3 堆载作用下基于Mesri蠕变模型土体沉降预测方法 |
2.3.1 堆载作用下附加应力计算 |
2.3.2 基于Mesri蠕变模型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2.3.3 局部堆载沉降预测实例分析 |
2.3.4 条形路堤堆载沉降预测实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称堆载下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现场试验 |
3.1 对称堆载下桩基负摩阻力产生机理 |
3.2 土体竖向位移作用下桩-土极限负摩阻力计算方法 |
3.3 堆载作用下负摩阻力影响深度研究 |
3.3.1 常用计算方法 |
3.3.2 附加应力估算法 |
3.3.3 工程实例分析 |
3.4 基于三折线荷载传递函数的负摩阻力解析解 |
3.4.1 桩周土和桩端土处于弹性阶段 |
3.4.2 桩周土部分进入硬化阶段和桩端土处于弹性阶段 |
3.4.3 桩周和桩端分别处于部分塑性阶段和弹性阶段 |
3.4.4 桩周土部分进入塑性阶段和桩端土处于塑性硬化阶段 |
3.4.5 桩周和桩端处于塑性硬化阶段 |
3.4.6 桩周土进入完全塑性阶段和桩端土进入塑性硬化阶段 |
3.4.7 工程算例分析 |
3.5 基于位移控制双曲线荷载传递函数的负摩阻力数值解 |
3.5.1 土体固结沉降计算方法 |
3.5.2 桩侧摩阻力双曲线传递模型 |
3.5.3 桩端阻力传递模型 |
3.5.4 计算模型的求解 |
3.5.5 算例分析 |
3.6 基于Mesri蠕变模型桩基负摩阻力数值解 |
3.6.1 任意时刻土体沉降计算方法 |
3.6.2 考虑蠕变效应桩基负摩阻力计算模型分析 |
3.7 对称堆载下单桩负摩阻力现场试验及分析 |
3.7.1 试验概述及土层参数 |
3.7.2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
3.7.3 对称堆载下单桩负摩阻力发展机理现场试验分析 |
3.8 考虑固结及蠕变效应桩基负摩阻力计算分析 |
3.8.1 不同附加应力比影响深度计算分析 |
3.8.2 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3.8.3 不同固结度影响分析 |
3.8.4 不同桩顶荷载影响分析 |
3.8.5 桩顶荷载和堆载施加次序影响分析 |
3.8.6 桩身刚度影响分析 |
3.8.7 堆载尺寸影响分析 |
3.8.8 蠕变参数影响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堆载下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现场试验 |
4.1 基于土压力法被动桩两阶段分析 |
4.1.1 基于土压力法被动桩计算模型 |
4.1.2 被动桩桩侧土压力分布模式 |
4.1.3 堆载下水平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
4.1.4 土体侧向位移作用下桩-土极限抗力计算方法 |
4.1.5 考虑时间效应水平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
4.1.6 被动桩主动侧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模型 |
4.1.7 土压力法被动桩桩身响应求解 |
4.1.8 算例分析 |
4.2 非对称堆载作用下被动桩安全距离研究 |
4.2.1 堆载下影响距离范围分析 |
4.2.2 基于变形安全控制影响距离 |
4.3 非对称堆载对临近单桩影响现场试验 |
4.3.1 试验方案及监测元件布置 |
4.3.2 桩身和土体侧向变形实测结果分析 |
4.3.3 桩侧土压力实测结果分析 |
4.3.4 桩身应力实测结果分析 |
4.4 非对称堆载对临近排桩影响现场试验 |
4.4.1 试验概述及土层参数 |
4.4.2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
4.4.3 非对称堆载试验结果分析 |
4.4.4 侧向堆载下被动排桩桩身被动荷载影响因素分析 |
4.4.5 侧向堆载下被动桩负摩阻力影响分析 |
4.5 考虑时间效应非对称堆载对临近被动桩影响理论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本文主要创新性成果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基于流变效应下泵站不均匀沉降分析和加固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体流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不均匀沉降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地基基础加固国内外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有限元法及流变分析基本原理 |
2.1 计算原理及方法 |
2.1.1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 |
2.1.2 本构模型 |
2.2 饱和-非饱和渗流基本理论 |
2.2.3 渗流分析有限元方程 |
2.2.4 迭代格式 |
2.2.5 降雨入渗流量列阵的计算 |
2.2.6 渗流量计算方法 |
2.2.7 有限元法计算处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泵站不均匀沉降试验及结构复核 |
3.1 工程特性 |
3.1.1 工程概况 |
3.1.2 水文 |
3.1.3 地形地貌 |
3.2 厂房位移及不均匀沉降测点布置 |
3.3 厂房位移及不均匀沉降试验分析 |
3.4 稳定分析计算成果及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泵站建筑物地基站址区渗流场分析 |
4.1 模型范围 |
4.1.1 计算坐标系 |
4.1.2 计算模型有限元网格 |
4.1.3 模型边界条件 |
4.2 渗流计算参数和工况 |
4.3 渗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土体流变效应对泵站地基不均匀沉降分析 |
5.1 计算模型及工况 |
5.1.1 计算模型及网格 |
5.1.2 材料参数 |
5.1.3 计算工况 |
5.1.4 荷载组合 |
5.1.5 边界约束及符号约定 |
5.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2.1 泵站站址区地基初始应力场 |
5.2.2 开挖完成时地基应力场与位移场 |
5.2.3 完建时建筑物和地基应力场与位移场 |
5.2.4 运行期建筑物和地基的位移场(考虑地基流变)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降低流变影响的加固措施效果分析 |
6.1 数值模拟理论及方案 |
6.2 模拟方案 |
6.2.1 旋喷桩复合地基设计 |
6.2.2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6.3 无桩下有限元分析 |
6.4 有桩下有限元分析 |
6.4.1 加上部建筑物土体位移变化 |
6.4.2 加上部建筑物桩体的应力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3)某工业项目桩基设计方案比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1.4 研究的内容 |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桩基础 |
2.1.2 预制成型桩 |
2.1.3 现场成型桩 |
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研究情况 |
2.2.2 国内文献研究情况 |
2.2.3 常见桩基比选情况 |
2.3 借鉴与启示 |
3 某工业工程桩基设计方案比选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设计概况 |
3.1.2 工程场地地质条件 |
3.2 桩基设计方案初选 |
3.2.1 基本设计参数 |
3.2.2 桩基承载力初步估算 |
3.2.3 适用桩基类型初选 |
3.2.4 初选结论 |
3.3 桩基二次比选 |
3.3.1 多因素综合评估法 |
3.3.2 桩基比选评价因素确定 |
3.3.3 桩型比选问卷调查 |
3.3.4 桩型二次比选 |
3.4 现场试桩核验 |
3.4.1 试打钻孔灌注桩 |
3.4.2 试打预应力管桩 |
3.4.3 试桩检测 |
3.5 最终桩型确定 |
4 实施成效及分析 |
4.1 项目实施成效 |
4.2 与类似项目对比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4)大飞机总装厂房结构的设计实践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大飞机总装厂房的结构特点 |
2 结构设计实践 |
2.1 天津空客A320总装厂房 |
2.2 沈飞总装厂房 |
2.3 上飞ARJ总装交付中心 |
2.4 上飞C919总装厂房 |
2.5 上飞部装厂房 |
3 探讨与展望 |
3.1 结构体系选型 |
3.1.1 更丰富的结构形式 |
3.1.2 结构体系选型要综合考虑 |
3.2 超长厂房的温度作用 |
3.3 地坪结构的设计要考虑未来发展 |
4 结语 |
(5)填海地区深厚填土钻探与基础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临海地区深厚回填土钻探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临海地区深厚回填土钻探国外研究现状 |
1.2.2 临海地区深厚回填土钻探国内研究现状 |
1.3 桩基础发展概述 |
1.3.1 桩基础发展历史及分类 |
1.3.2 预制实心方桩的应用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路线 |
第2章 工程场地条件与工程概况 |
2.1 葫芦岛填海地区深厚填土场地条件 |
2.1.1 场地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2.1.2 地层岩性 |
2.1.3 水文地质条件 |
2.2 场地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
2.3 工程概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葫芦岛填海地区深厚回填土钻探 |
3.1 钻探工艺及设备的分类 |
3.1.1 钻探工艺的分类 |
3.1.2 钻探设备的分类 |
3.2 深厚回填土钻探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础选型 |
4.1 基础选型研究 |
4.1.1 基础技术性选择 |
4.1.2 经济性及施工效率对比研究 |
4.2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
4.2.1 试验原理及方法 |
4.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承载力研究 |
4.3.1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基本理论 |
4.3.2 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计算 |
4.3.3 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单桩承载力数值模拟研究 |
5.1 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5.2 FLAC3D的分析流程 |
5.3 FLAC3D单桩模型中的物理参数 |
5.4 建立FLAC3D模型 |
5.5 数值模拟数据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软弱场地既有砌体建筑隔震加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砌体结构类别及特点 |
1.3 砌体结构震害特征 |
1.3.1 砌体结构局部破坏 |
1.3.2 砌体结构整体破坏 |
1.4 砌体结构隔震设计的简化方法介绍 |
1.4.1 规范关于隔震设计简化计算方法 |
第2章 隔震技术简介 |
2.1 隔震设计方法 |
2.1.1 隔震设计流程 |
2.1.2 隔震层位置的设置 |
2.1.3 隔震支座布置方法 |
2.2 隔震技术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
2.3 隔震技术的国内外发展 |
2.3.1 隔震技术发展历程 |
2.3.2 隔震技术发展现状 |
2.4 文研究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
2.4.1 本文研究的背景 |
2.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章 重力作用下砌体墙托梁和隔震支座的合理布置 |
3.1 弹性地基梁理论 |
3.1.1 弹性地基梁理论及其发展 |
3.1.2 弹性地基梁分类及特点 |
3.2 重力作用下的合理的托梁高跨尺寸探究 |
3.2.1 砌体墙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2 规范对墙梁额抗剪验算的规定 |
3.2.3 有限元分析 |
3.3 重力作用下相邻支座竖向刚度的变化范围 |
3.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2 有限元模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场地的地震响应探究 |
4.1 结构模态分析 |
4.2 结构时程分析 |
4.2.1 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2 地震波的选择 |
4.3 不同场地类别上隔震结构的动力反应分析 |
4.3.1 设防地震下楼层剪力,首层剪力均值及减震系数分析 |
4.3.2 罕遇地震下隔震层位移随直径变化分析 |
4.4 罕遇地震下隔震层顶板去掉对支座位移的影响 |
4.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4.2 不同场地上隔震结构有、无隔震层顶板的时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砌体结构隔震加固工程实例分析 |
5.1 工程背景介绍 |
5.2 工程加固案例说明 |
5.2.1 原结构抗震鉴定 |
5.2.2 隔震支座的选型与布置 |
5.3 砌体结构隔震加固模型数值模拟分析 |
5.3.1 砌体隔震结构隔震有限元模型 |
5.3.2 设防地震下隔震分析 |
5.3.3 罕遇地震下隔震分析 |
5.4 原结构去掉隔震层顶板后的响应分析 |
5.4.1 有、无隔震层顶板的隔震结构支座位移分析 |
5.4.2 有、无隔震层顶板下的基底剪力对比分析 |
5.4.3 有、无隔震层顶板下的楼板应力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模糊积分的复合地基优化选型及沉降的黏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合地基选型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黏弹性地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水泥土搅拌桩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的内容和创新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2 基于模糊积分的复合地基选型 |
2.1 复合地基选型决策模型概述 |
2.1.1 复合地基的选用原则 |
2.1.2 复合地基选型研究方法 |
2.2 模糊积分简介 |
2.2.1 模糊测度和模糊积分 |
2.2.2 改进的Sugeno模糊积分模型 |
2.3 基于改进Sugeno模糊积分的软基方案选型具体步骤 |
2.4 地基选型实例分析与讨论 |
2.4.1 工程概况 |
2.4.2 模糊积分方案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3 用初始函数法计算黏弹性半空间地基轴对称问题 |
3.1 常用的地基类型 |
3.2 线性黏弹性理论 |
3.2.1 常用黏弹性模型的本构方程 |
3.2.2 线性黏弹性理论的基本方程式 |
3.3 黏弹性地基位移和应力初始函数法 |
3.3.1 Kelvin模型的解答 |
3.3.2 三参数固体模型的解答 |
3.4 实例验证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复合地基下卧层沉降的黏弹性分析 |
4.1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简介 |
4.1.1 复合地基加固区沉降计算 |
4.1.2 复合地基下卧层沉降计算 |
4.2 复合地基下卧层沉降的黏弹性解答 |
4.2.1 土体的黏弹性模型选取 |
4.2.2 矩形面积上竖向均布荷载引起的内部角点处的黏弹性沉降 |
4.2.3 黏弹性半无限体表面作用均布荷载时角点处竖向位移解 |
4.2.4 矩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下中点处沉降的黏弹性解 |
4.2.5 黏弹性半无限体表面作用均布荷载时中点处竖向位移解 |
4.3 本章的计算方法 |
4.4 工程实例计算分析 |
4.4.1 工程概况 |
4.4.2 下卧层沉降计算分析 |
4.4.3 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 |
致谢 |
(8)软土地基核电站基坑围护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论文的来源 |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边庄北厂址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分析 |
2.1 边庄北厂址工程概况 |
2.2 边庄北厂址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及分布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5 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2.6 场地地震效应 |
2.7 土体强度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2.8 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土地基核电站基坑设计方案研究 |
3.1 基坑变形主要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
3.1.1 基坑变形主要影响因素 |
3.1.2 深基坑变形控制措施 |
3.2 软土地基核电站基坑特点及难点 |
3.3 软土地基核电站基坑设计总体构想 |
3.4 软土地基核电站基坑支护体系选型研究 |
3.4.1 放坡开挖 |
3.4.2 土钉墙 |
3.4.3 支撑式支挡结构 |
3.4.4 锚拉式支挡结构 |
3.5 锚拉式支挡结构选型研究 |
3.5.1 支挡结构选型研究 |
3.5.2 锚杆选型研究 |
3.6 软土地基核电站基坑截水帷幕选型研究 |
3.7 吊装荷载对基坑影响及应对措施 |
3.8 基坑内土体加固研究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土地基核电站基坑计算及结果分析 |
4.1 理正深基坑7.0程序简介 |
4.2 理正深基坑7.0程序计算结果 |
4.3 理正深基坑7.0程序计算结果分析 |
4.4 Plaxis 3D程序简介 |
4.4.1 土体硬化模型 |
4.4.2 小应变刚度参数 |
4.4.3 小应变刚度参数的确定方法 |
4.5 核岛基坑Plaxis 3D计算模型 |
4.6 核岛基坑Plaxis 3D施工工况模拟 |
4.7 核岛基坑Plaxis 3D模拟计算结果 |
4.8 核岛基坑Plaxis 3D计算结果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土地基核电站基坑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
5.1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求 |
5.2 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要求 |
5.3 三轴搅拌桩施工技术要求 |
5.4 土方开挖要求 |
5.5 基坑降排水要求 |
5.6 监测技术要求 |
5.7 基坑应急措施预案 |
5.7.1 地下围护体渗漏应急措施 |
5.7.2 管涌应急措施 |
5.7.3 基坑变形过大应急措施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软粘土基坑支护形式优选研究 ——以上海市某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研究背景 |
1.2.1 软土地基在我国局部地区的普遍性 |
1.2.2 部分沿海地区软土的复杂性 |
1.2.3 基坑支护的方式与选型的发展状况 |
1.3 研究意义及前景 |
第二章 上海市常见软粘土下基坑支护形式 |
2.1 上海市地质条件简介 |
2.2 软粘土定义及参数 |
2.3 常见基坑支护形式 |
2.4 软土基坑支护最常见的处理方法 |
2.4.1 钻孔灌注桩 |
2.4.2 地下连续墙 |
2.4.3 SMW工法 |
2.5 基坑支护在软粘土下的主要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介绍及建模 |
3.1 软土下基坑支护选型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概述 |
3.2 层次分析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
3.3 模糊判断矩阵 |
3.4 软土下基坑支护选型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建立 |
3.4.1 软土层次分析 |
3.4.2 最终层次结构的确定 |
3.4.3 隶属度评语 |
3.4.4 隶属度权重分配 |
3.4.5 相对优属度矩阵的确定 |
3.5 方案满意度计算细则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坑支护选型工程实例 |
4.1 工程情况 |
4.1.1 工程概述 |
4.1.2 地质勘测技术措施 |
4.2 地质条件 |
4.3 周边环境 |
4.4 软土基坑支护选型 |
4.4.1 待选方案 |
4.4.2 待选方案隶属度评语 |
4.4.3 待选方案综合评价分数 |
4.4.4 不适用方案隶属度评语 |
4.4.5 不适用方案满意度评分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软弱地基上的建筑基础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地基基础工程的发展 |
1.2 地基基础的重要性 |
1.3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软弱地基特点及处理 |
2.1 软弱地基的类型与特性 |
2.2 软弱地基对建筑物的影响 |
2.3 软弱地基的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3 软弱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原则及方法 |
3.1 软弱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原则 |
3.2 基础设计的注意事项 |
3.3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 |
3.3.1 浅基础的类型 |
3.3.2 基础埋深的确定 |
3.3.3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
3.3.4 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
3.4 本章小结 |
4 桩基础与复合地基加固 |
4.1 桩基础 |
4.1.1 桩基础的类型 |
4.1.2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
4.1.3 桩基础技术性和经济性分析 |
4.2 复合地基处理 |
4.2.1 加固机理 |
4.2.2 褥垫作用 |
4.2.3 CFG桩的设计 |
4.2.4 CFG桩复合地基技术经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软弱地基上基础选型实例 |
5.1 工程概况 |
5.2 工程地质条件 |
5.2.1 地层岩土特征 |
5.2.2 地下水分布情况和水文地质特征 |
5.2.3 岩土的工程力学指标 |
5.3 软弱地基上浅基础方案可行性分析 |
5.3.1 天然地基持力层分析 |
5.3.2 天然地基承载力验算 |
5.4 地基处理方案 |
5.4.1 CFG复合地基+筏板基础 |
5.4.2 桩筏基础(旋挖桩,1000 桩径,桩长 14m) |
5.4.3 桩筏基础(旋挖桩,1000 桩径,桩长 11m) |
5.4.4 桩筏基础(旋挖桩,800 桩径,桩长 8.5m) |
5.4.5 人工挖孔桩基础(桩长 7.5m) |
5.5 基础方案比选 |
5.5.1 经济性分析 |
5.5.2 工期分析 |
5.5.3 技术与安全性分析 |
5.6 软弱地基下基础选型的规律和方法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软土地基上某厂房基础的选型与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D]. 邓会元. 东南大学, 2021
- [2]基于流变效应下泵站不均匀沉降分析和加固措施研究[D]. 马保泰.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3]某工业项目桩基设计方案比选研究[D]. 孙乐宁. 浙江大学, 2019(01)
- [4]大飞机总装厂房结构的设计实践与展望[J]. 裴永忠,汤红军. 建筑结构, 2019(S1)
- [5]填海地区深厚填土钻探与基础选型研究[D]. 李维.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6]软弱场地既有砌体建筑隔震加固关键技术研究[D]. 管莉. 天津大学, 2018(06)
- [7]基于模糊积分的复合地基优化选型及沉降的黏弹性分析[D]. 陈凡. 中原工学院, 2018(07)
- [8]软土地基核电站基坑围护方案研究[D]. 王明胜.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9]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软粘土基坑支护形式优选研究 ——以上海市某工程为例[D]. 汤洋. 南昌大学, 2016(03)
- [10]软弱地基上的建筑基础选型研究[D]. 杨舟洋. 西华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