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桂山岛地下水的地质条件及其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屈星晨,廖海斌,桂先刚[1](2021)在《中山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文中认为水资源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分析中山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希望可以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供借鉴。
陈金国,戴竹,石威,白东彬[2](2020)在《湖北省浠水县曹畈地热田地热流体化学特征及成因浅析》文中提出曹畈地热田位于湖北省的浠水县与罗田县交界的曹畈村—许家冲村一带,温泉主要出露在义水河支流界河河漫滩。地热田具体构造部位位于方家冲北东向倒转背斜南东翼倾伏端,地热田构造格局主要受控于北东向和南北向两个方向上的构造应力,地热田构造以断裂为主,属断裂构造型地热田。从地热地质条件、地热流体化学特征、热源、热储、热储盖层及地下热水补径排条件对地热田成因进行初步分析,并尝试建立地热田成因模型。
郑蔚恒[3](2020)在《基于生态适宜性和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分类开发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岛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战略基地,随着人口和经济不断向沿海迁移,海岛逐渐成为沿海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重点。相对于大陆来说,海岛生态系统具有孤立性、脆弱性以及生态调节与恢复的不可逆性,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对海岛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海岛资源生态承载力的评估,且大多只关注岛屿自身,较少考虑周围海域对海岛生态承载力的贡献。从研究区域来看,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研究多关注特大型海岛和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对中小型有居民海岛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研究相对匮乏。同时,作为海岛典型特色资源的旅游海滩,对海岛旅游开发起到了主要的承载作用,还是海岛岸线防护的重要保障,但现有的海滩管理体系研究以单方面研究为主,缺少足够的综合性研究,且未对大型海岛与中小型海岛旅游海滩管理进行区分。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生态适宜性研究与海岛可持续开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地质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理论,采用野外现场调查、遥感影像解译、问卷调查、SWOT分析等技术方法,结合历史资料和网络数据,基于中国海岛资源特征和开发现状,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a)基于陆海统筹的视角,将海岛周边海域对海岛生态系统的贡献纳入研究范围。(b)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足迹模型的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测度框架,提出了以岛陆土地空间资源和淡水资源为前置条件的大型海岛综合开发、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海岛分类型开发框架,填补了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在中小型有居民海岛开发方面的缺失。(c)基于资源指数-关键生态因子的距离约束关系构建了中小型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评价框架,分析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及旅游海滩的管理现状及特点。(d)探讨陆海统筹视角下海岛与大陆、海岛与周边海域资源的统筹开发利用模式,基于“生产-生活-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平潭岛为例分析了陆岛统筹视角下海岛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互动平衡;基于陆海统筹协同发展模型,以湄洲岛港口岸线资源为例研究了海岛特色资源开发时机。研究得到的结论主要有:(1)海岛开发将生态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通过渔业养殖等方式从周边海域获取生态承载力,但受海域资源禀赋限制;通过陆海统筹方式从大陆调配资源获取生态承载力,但受交通条件、成本等限制。由此可知可建设土地面积是制约海岛开发的最根本要素,人口数量与经济基础也是制约因子之一。只有岛陆面积较大、可以承载一定数量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海岛才具备综合开发基础,否则宜作为特色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2)大型海岛(县级以上驻地海岛)的综合开发必然引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限制海岛开发的生态制约因子主要是淡水资源和植被资源。在大型海岛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在建设用地中提高园林绿地覆盖率和景观湿地水域的比例,避免破坏防风固沙的植被,严禁占用水资源生态区和破坏地下水层结构。(3)中小型海岛(乡镇级以下海岛和无居民海岛)适宜进行特色资源保护性开发,距离较近的岛群(群岛或列岛),可采取区块式集群开发。(4)基于陆海统筹管理思维,海岛与大陆之间可以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来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小型海岛与所在区域大陆具有较高的协同发展度时,海岛拥有的特色资源不妨留待未来开发。(5)中小型海岛海滩是极其重要且特殊的滨海资源,其旅游开发管理明显有别于大陆海滩和大型海岛海滩,需要从整个海岛开发的全局和统筹角度来考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被动、主动和发展平衡阶段。中小型海岛海滩对于维护海岛海岸稳定性和海岛生态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保护海岛生态系统的角度,旅游海滩保护红线宜界定在海岸第一道防护线和海滩闭合深度线之间。
王君[4](2020)在《海岸带典型用海地物遥感监测与时空演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海岸带是对物理化学、生物、形态过程做出反应的敏感区域,由于海岸带区域覆盖范围广、变化速度快,导致对该区域的长时间监测和管理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同时,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所以极易受到人类化(如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和海水养殖)和气候变化(如河流排放、海浪、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这些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质量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因此受到各国学者、管理者与决策者的密切关注。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较为强烈的典型用海地物主要包括海岸线和海水养殖区。海岸带作为人类活动密集的场所,其频繁的经济和贸易活动导致海岸线功能类型发生变化,同时,人口增长带来的食物需求的增大促进了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因此,亟需对海岸带典型用海地物进行遥感监测,深入研究监测的方法并进行时空演变分析。该研究是有效保护海岸带资源,科学管理海岸带生态环境、海岸带经济以及海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本文在分析利用不同遥感技术手段对海岸带区域典型用海地物开展调查和监测分析的优缺点基础上,对海岸带典型用海地物的自动提取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然后将提取方法分别应用于不同研究区进行检验,并将其进行时空机理分析,实现了海岸带典型用海地物时序信息提取及时空分析的系统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针对目前海岸线特征存在模糊性、不同环境背景下海岸线特征表现复杂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海岸线自动提取与属性分类思想。该方法通过海岸线提取和海岸线周边面状用地类型分类,将线面进行结合,实现海岸线自动分段及其属性的判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随机样本和实测数据,本文方法提取的海岸线位置精度可达到87%以上,且分类的总体精度可以达到84%以上。该方法在参数设置和属性分类方面有了极大的简化,有利于解译者的操作,且鲁棒性较强。(2)针对目前复杂海水背景下海水养殖区存在特征不明显,提取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边缘特征的面向对象海水养殖区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浮筏养殖区目标叶绿素浓度较高的特点,将基于分割的图像解译思路和基于人眼视觉显着机理相结合,充分利用海水养殖区边界在15-30米的中分辨率影像中较为清晰的特点,进一步提高海水养殖区域的提取精度。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海水背景单一时本文方法的F-Measure值达到95%左右;在海水背景复杂时本文方法的F-Measure值较OBVS-NDVI方法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鲁棒性。(3)基于上述海岸线自动提取及分类方法研究,以印度尼西亚研究区为例,开展了该区域28年间海岸线不同类型的时空演变格局分析研究,解决了印度尼西亚群岛国家长时序海岸线时空演变信息空缺的问题。从海岸线利用度指数、海陆格局面积指数、等级分割角度综合分析海岸线的空间格局变化和开发利于程度。结果表明:在全国尺度上,28年间印度尼西亚海岸线总长度呈增加趋势,主要表现为人工岸线的增长;在岛屿尺度上,海岸线开发利用度上涨最大的岛屿是加里曼丹岛,其开发利用的形式是以牺牲红树林岸线为代价;在省级尺度上,海岸线开发利用度变化最大的省份是南苏门答腊省,开发利用度指数从1900年的100提升到2018年的266.43;印度尼西亚海岸线陆海格局变化趋势主要是向海扩张,其中,廖内省陆地面积的扩张规模最为显着,增加约177.73km2,占全国陆地增加总面积的23.08%,西爪哇省的海水侵蚀最为严重。通过结合同期的人口、经济等数据分析发现,地形因素是该区域人工海岸线不断增长及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4)基于上述海水养殖区自动提取方法研究,开展了中国渤海-黄海区域1990-2018年间海水养殖区遥感提取与监测研究,解决了中国渤海-黄海区域长时序海水养殖区制图分析信息空缺的问题。从土地利用动态度、重心迁移、欧氏距离角度综合分析海水养殖区的演变轨迹、格局变化及开发利用程度。结果表明:1990-2018年期间,中国渤海-黄海区域不同省份的海水养殖区面积均呈增长趋势,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省份为江苏省,增加面积为520.34km2;海水养殖区面积重心迁移的距离从大到小排列为江苏省、辽宁省、山东省,其中江苏省迁移距离最大,为48.78km;探讨海水养殖区时空变化的原因发现,各时期海水养殖区分布变化主要受当地政策和经济发展双重因素的制约。(5)通过研究海岸线和海水养殖区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GIS技术将海岸带典型用海地物同海域功能政策管理进行叠加分析,解决了政策管理制定与监督中缺乏基础数据支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困难的问题。结果表明:1990-2018年期间,印度尼西亚区域严格保护岸段的百分比由74.05%下降至67.95%,下降了6个百分点,长度减少了4997.47km,因此对印度尼西亚岛屿海岸线划分不同保护等级并监测,将有助于海岸线的管理和控制。对山东省海洋功能区政策的评估发现,海洋功能区划的颁布对农渔业区海水养殖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监测期间也发现了一些与政府规划不一致的区域,其中港口航运区域和海洋保护区域是海水养殖扩展的主要区域,同时,本文发现研究区存在海水养殖区与旅游相结合的海洋复合功能现象。
江星池[5](2020)在《河长制下东亮珠河河道岸线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国家经济不断激流勇进,生态环境的治理问题也在逐渐的被公众重视起来。为了响应习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观点,国家在治理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中下足功夫。河长制就是随着水体治理与保护中应运而生,2003年浙江湖州长兴县率在全国率先对城区河流试行河长制,建立了四级河长体系,取得了重大环境保护的成果。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作为河长制六大任务之一,为了能够高效的开发利用岸线资源,有必要对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评价。本文依据《黑龙江省重要河湖健康评估工作》项目为数据来源,针对哈尔滨市东亮珠河的生态环境状况、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岸线开发用情况,结合国内外内河岸线及海港岸线资源评价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哈尔滨市东亮珠河河道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评价研究。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结合国内外岸线资源评价相关研究现状,以及东亮珠河现有的自然环境、经济和现有岸线发展情况,建立多层次的评价模型:第一层目标层为河长制下河道岸线资源;第二层准则层为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开发利用现状三种准则;第三层指标层根据指标选取原则确定了13项评价指标。(2)考虑到层次分析法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又鉴于评价指标较多,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耦合的方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既保证了指标权重的主观性又保证了客观性,最后进行综合权重的计算。(3)基于模糊优选法对东亮珠河流域中的五个乡镇进行相对优属度计算,最后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出乡镇间发展现状和不足之处。该评价模型在实例研究中与区域发展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可以客观反映该区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马莉[6](2019)在《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能源保障,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解决矿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性。绿色矿山是一种全新的矿山发展模式,被认为是解决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随着绿色矿山建设相关政策的推广,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数量迅速增加,绿色矿山建设稳步推进。在此背景下,研究和评价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总结与探索绿色矿山发展模式,构建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对于我国深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绿色矿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调查和调研资料,剖析了绿色矿山发展取得的成果和存在问题,并通过设计指标体系,分行业指数化评价了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归纳总结了我国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最后在理论分析绿色矿山发展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宏观上构建了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微观上提出了矿山企业提升绿色矿山发展水平的路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调研了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发展情况。首先对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历程进行回顾梳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绿色矿山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当前绿色矿山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研究表明,绿色矿山发展可以分为萌芽期、起步期、快速发展期和逐步走向规范四个阶段。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发展格局基本建立,在数字化、现代化矿山建设、科技创新与资源综合利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以及矿地和谐发展方面取得显着成效。同时,绿色矿山发展存在发展格局不协调、绿色矿山标准体系不健全、绿色矿山建设的配套政策不完善、协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并面临综合利用方面、重大科技问题攻关以及环境治理方面的诸多挑战。(2)在分析现有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和PSR模型分析,分矿种提出和构建包含反映共性和重要性的核心指标以及反映行业特性和矿种特色的辅助指标的指标体系;将指数化评价、集对分析法引入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分行业对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行业内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煤炭、黄金、有色行业东部地区绿色矿山发展水平领先于其它地区;油气行业东北地区绿色矿山发展水平最高;化工行业中部地区进步最显着。(2)不同规模间的绿色矿山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大型矿山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中小型矿山企业。(3)行业间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油气行业综合发展水平最高,其次为化工行业和黄金行业,建材非金属行业水平最低,综合水平差距较小。在各个发展维度上,节能减排方面差距最大,其次为科技创新和土地复垦。(4)行业间协调发展程度存在差异。油气和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各维度协调发展状态最好,煤炭、有色、冶金行业最差。(3)在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索绿色矿山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探索绿色矿山发展关键影响因素,分别为生态恢复、绿色技术、和谐社区、企业文化、规范管理和综合利用。在此基础上利用AMOS22.0软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潜变量路径分析,发现绿色矿山发展的6条直接路径和15条间接路径;通过路径效应分析,发展因素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企业文化、规范管理、绿色技术、生态恢复、综合利用和社区和谐。其次,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典型绿色矿山建设成功经验对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划分,有绿色管理模式、绿色技术模式、生态恢复模式、社区和谐模式和循环经济园区模式等,初步形成我国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体系。最后根据绿色矿山发展路径和典型发展模式提出绿色矿山发展提升路径。(4)对驱动绿色矿山发展的政府管制、公众监督、技术因素和绿色氛围等因素进行了理论解读、驱动机理理论分析及博弈关系分析。理论分析显示,政府管制、公众监督、技术因素和绿色氛围均在理论上对绿色矿山发展有显着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层面上构建了包含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监管机制、协作机制和保障机制的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评价机制发现矿山企业及其政府政策和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有针对性的制定政策提供现实依据。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督促企业积极进行绿色矿山建设。协同机制实现绿色矿山建设主体的目标协同与行为协同。保障机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配套措施以保障绿色矿山发展的长期顺利进行。该论文有图58幅,表48个,参考文献197篇。
杨晶晶[7](2018)在《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长江流域作为中国人口集聚多、经济体量大、发展潜力足的经济地带,在协调区域发展、培育增长动能、优化空间结构中发挥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沿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减弱、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面临严峻挑战,长江经济带发展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列为新时期中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支撑带战略”。随后,习近平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明确“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赋予了长江经济带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的历史重任。因此,探索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的可能路径,进而为中国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成功经验,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本文是基于重大现实问题而开展的经济史研究,综合运用历史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方法,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政策演变轨迹为背景,以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互动关系为主线,分阶段考察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的原因,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第一章,主要是考察历史上的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水岭,梳理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及流域开发进程。在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进程中,秦汉时期尽管华夏文明以黄河流域发展为主,但对长江流域有意识的开发活动逐渐增多。到宋代中后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最终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明清时期,奉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长江流域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在古代农业文明时期,长江流域始终以农耕文明为主,农业发展是流域开发的基础形态和主要经济活动。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近代以来,随着手工业的兴起,长江流域内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且没有大规模、持久性的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尚好,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受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大跃进”运动、“文革”等影响或冲击,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出现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的局面。在中国工业大发展背景下,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污染特征表现为从农业污染向农业、工业污染源并存转变,流域全域性、系统性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第二章,主要是研究1979-1991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借助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取得显着经济社会效益。各省市经济增长均取得明显提升,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整体上向第二、三产业倾斜,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规模较小。与此同时,来自长江流域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点源、农业面源及航运流动源的污染迅速增加。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数量的增加,及流域工矿企业排污时未经处理的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物排放影响的加剧。其间,尽管治理污染的投资不断加大,但仍无法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趋势恶化。同时,水土流失亦不断加重,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在爆发次数和破坏程度上位于中国七大水系之首。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上看,尽管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整体进入了快车道,探索出了一条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新路子,但未能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此前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思维,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表现。于是,在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化学化的快速推进和掠夺性资源开发的多重压力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进入快速恶化期。第三章,主要研究1992-2001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方向的确立和开放区域由沿海地区向广大内陆地区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长江流域各种污染源及其污染强度随之快速增加。受国际环境形势及国内生态环境状况的快速恶化的影响,国家在1990年代中期制定并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受到更多重视。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开始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大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但实践中,长江流域地区各级政府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仍显不足。而且,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流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第四章,主要考察2002-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行推进与互动。中国加入WTO以后,长江沿江区域的区域开发、人口集聚、工业化、城市化和港口建设高速推进,下游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传统产业开始向中上游转移。长江流域水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生态压力。这一时期,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均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环保政策,显着提高了环保投入水平。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呈加速恶化趋势,极大地制约了流域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在长江流域已难以为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尽快完善可持续发展实现机制,彻底扭转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真正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五章,主要分析导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本文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态环境容量与特性认识不足,虽然存在自然因素的天然属性差异,但是人类对环境不合理地开发和干扰,才是加剧失衡趋势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制约的双重效用。长江流域经过多年开发后,可利用资源已日趋减少,有限的资源与快速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未能有效建立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实现机制。即使中国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十余年,长江经济带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依然是“两张皮”,“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仍未从概念落实为行动。深层原因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所采取的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制约了环保认知水平、环保投入水平和环保制度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不从根本上彻底扭转这种发展方式,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原则,将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第六章,主要提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绿色协调发展的思路。本章首先简要梳理了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进程,回顾了长江经济带战略演变的过程,总结其演变特征。其后,考察了国外大河流域发展经验和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阐明长江经济带从过去的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有其重要的内涵意义,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此,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须采取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即以着力构建保护优先、全面保护的大保护体制和中央与流域区域共抓、共管的大保护机制,实施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的大保护工程。通过观念、制度、机制上的彻底转变,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心从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李明礼[8](2018)在《西藏典型理疗地热矿泉的成因及功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热资源是一种集“热、矿、水”为一体的绿色资源,除用于发电、取暖外,地热矿泉独特的保健理疗价值越来越备受人们青睐。西藏地热资源丰富,理疗保健型地热温泉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本文研究了西藏地热型理疗矿泉的地质背景,选取夏木拉、日多和拉普三个典型理疗地热矿泉,通过地热地质调查,水文地球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研究,分析了其成因模式;此外,综合国内外水健康研究成果,文章从物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物质两个方面开展典型理疗矿泉的健康评价,研究成果可作为评价国内外地热型理疗保健矿泉的参考。西藏高原地热地质背景复杂,理疗矿泉与第四纪以来形成的SN向断裂—地堑带及地震活动在空间上有较好的匹配关系,是深部岩浆流体与沉积盖层水岩作用的直接结果。由于地热系统差异及所处位置的不同,理疗矿泉的类型及矿物质组成迥异,其理疗康养价值也各具特色。现已查明的西藏具有理疗保健价值的矿泉共计43处,集中分布在雅江两岸、青藏以及拉日铁路沿线。西藏理疗矿泉多为复合型,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盐泉、重碳酸盐—氯化物泉为主,阳离子以Na+和Ca2+为主,并普遍富含偏硅酸、偏硼酸和锶等活性组分。与国内外优质矿泉水相比,西藏矿泉中富含硼、锂、砷、氡、硒、钒、镉、钼等活性元素,矿物质组份更加丰富且均衡。安多县夏木拉冷矿泉位于安多—错那地堑北缘,红湖海高温地热区的南缘。格拉丹东的冰雪融水与岩浆水发生混合,混合水在径流过程中与碳酸盐岩发生充分的水岩作用形成HCO3—Ca型深部流体。在局部高热的驱动下(红湖海地区),热液流体发生侧向运移,在夏木拉地区大量混入溶滤了阿布山组碎屑岩的大气降水(富含Fe3+),发生热交换和化学反应((Fe2CO3)3+3H2O→2Fe(OH)3↓+3CO2↑),温度降低的同时形成大量游离的CO2,最后在有利构造部位,自溢成泉。墨竹工卡县日多沸泉位于沃卡地堑的北缘,日多高温地热活动区的中心。温泉的补给来自米拉山山脉的冰雪融水,受深部带状熔融层的驱动,下渗的冰雪融水与富含钨、铯、砷等活性组分的Cl—Na型岩浆水混合,在碳酸盐岩热储中发生充分的水岩作用,形成HCO3·Cl—Na热流体,之后,热流体沿活动构造侧向运移,在日多地区大比例汇入了经林子宗组火山岩淋虑的大气降水,最终形成HCO3·SO4—Na型热矿水,自溢成泉。洛扎县拉普温泉位于普玛江塘地堑南缘东侧,拉康高温地热活动区西缘。水源来自麦拉嘎俊拉山脉的冰雪融水和深部熔融体的初生岩浆水。在深部岩浆熔融体的热驱动下,混合的冰雪融水和岩浆水沿深大断裂侧向运移,通过与围岩(富Th和U的过铝质花岗岩)发生充分的水岩作用,淋滤大量的钨、锗、硒等稀缺活性组分,并导致U的衰变,从而形成富Rn的Cl—Na型地热流体。在拉普地区,已经到达水—岩平衡的地热流体在多个裂隙式热储中聚集,并与经拉康组灰岩淋滤的大气降水(HCO3—Ca型冷水)混合后,自溢成泉。人体功效研究表明:三个理疗矿泉的温度(℃)、pH值、电导率(EC)、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TDS)、水分子团(簇)(17O—NMR)、氧化还原电位(ORP)以及水密度(氘2H)更有利于为人体细胞带入养分、带走细胞代谢产物,能更好的清除人体过多的氧自由基。不仅有助于维持和改进身体机能,更能有效地将生物活性组份带入人体细胞和血液,改善人体内环境。具体来看,夏木拉冷矿泉为弱矿化的重碳酸钙冷泉,游离二氧化碳和氟符合饮用—理疗矿泉的标准,对关节炎、痛风、皮肤病、消化不良等方面的缓减和保健有较好的功效;日多热矿泉为弱矿化的重碳酸—硫酸钠型沸泉,偏硼酸、偏硅酸、氟和砷达到理疗矿泉标准,锂和锶达到饮用—理疗矿泉标准,同时富含活性钒,为复合型含锂锶钒的硅氟硼砷理疗矿泉,对心脑血管疾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有良好的预防保健效果;拉普温泉为弱矿化重碳酸—氯化钠型热矿泉,偏硅酸、氟和氡达到理疗矿泉标准;锂和锶达到饮用—理疗矿泉的标准,且赋含铯、铷和硒,为复合型含锂锶的硅氟氡理疗矿泉,对肠胃病、代谢性疾病和眼疾有保健理疗作用,同时能预防癌症。针对日多温泉的泉华和热矿泉水,首次提出并起草了《日多理疗天然矿泉水结晶粉(外用)》(Q/LSRD004-2018)、《日多理疗矿泉水(外用)》(Q/LSRD003-2018)、《日多饮用理疗天然矿泉水》(Q/LSRD00/1S-2018)三个参考标准,已被日多温泉山庄有限公司采纳为企业标准。
王文科,宫程程,张在勇,陈立[9](2018)在《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围绕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面临的科学问题以及国家生态文明与"一路一带"建设对地下水学科研究需求的紧迫性,分析了旱区地下水形成演化机理,研究了旱区地下水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围绕6个重大科学问题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针对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研究存在的瓶颈和国家的需求,提出了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助力于我国地下水科学的创新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
韩知明[10](2018)在《呼伦湖流域水体氢氧同位素与水化学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呼伦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也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湖,与其他湖泊相比,呼伦湖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特点等而闻名。同时,呼伦湖作为蒙新高原区的湖泊,不仅是我国北方寒旱区典型湖泊的代表,而且在全球大气候与环境因素下,北方寒旱区湖泊所具有的显着地域特性及其水循环构成可作为历史气候变迁的重要指示器和环境变化研究的切入点。主要对冰封期与非冰封呼伦湖流域不同水体中氢氧同位素与水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为流域饮水安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水资源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指导和依据。主要成果如下:(1)非冰封期呼伦湖湖水与河水氢氧同位素值较冰封期富集,其分馏程度显着、稳定。对流域内降雨的采集与分析,建立了呼伦湖地区大气降水线(LWML)方程为:δD=6.68δ18O-5.89‰(R2=0.96),通关对内蒙古高原上三大湖区降水线比较发现,内蒙古高原寒旱区典型湖泊降水特点具有相似的一致性,其微弱差异显示出各地降水过程中所受蒸发程度不同。(2)呼伦湖周边地下水在非冰封期受强烈蒸发分馏的同时,存在多种化合物之间的同位素交换,使得δ18O贫化,出现δ18O向负方向漂移现象。通过对非冰封期湖水与河水氢氧同位素进行回归拟合分析,得到呼伦湖地区蒸发趋势线方程EL1为:δD=4.99δ18O-32.89‰(R2=0.89)。呼伦湖湖水在非冰封期接受地下水补给的同时,冰封期湖水也通过湖盆两侧断裂带向周边地下水排泄,不同时期下的水循环关系也维持着湖水避免咸水化的趋势。(3)不同时期下呼伦湖流域湖水、河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组成中优势阴离子为HCO3-与Cl-,阳离子组成特征有所差异,其中,湖水与地下水以中优势阳离子为Na+、Mg2+;河水优势阳离子为Na+、Ca2+;流域内降水中阴离子浓度平均值的高低顺序为HCO3->SO42->Cl-、NO3-、阳离子为Ca2+>Na+>K+>Mg2+。呼伦湖湖水水化学类型以Na+-HCO3-型为主,入湖河流以Ca2+-Na+-HCO3-型为主,湖区周边地下水主要以Na+-Cl-、HCO3-型为主,湖区东岸与西岸局部分布着Mg2+、Ca2+-HCO3-、SO42-型地下水。非冰封期湖水各点离子浓度变化较冰封期稳定,且存在显着的冰封期离子浓度向非冰封期迁移变化过程。(4)Gibbs图与piper图显示,呼伦湖流域的降水主要受陆源物质的影响,地下水与地表水中主要离子的主要来源及变化特征不受大气降水的控制。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主要受碳酸盐与蒸发岩风化溶解共同作用控制。地下水TDS变化主要受流域水文地质条件产生的蒸发作用影响,蒸发作用强度为:东岸地下水>南岸地下水>西岸地下水。相关性分析指示,NO3-也是部分地下水主要离子组成,研究区周围硝矿场的污染是导致部分地下水NO3-含量超标的主要因素,牧民存储草垛与牛粪的不合理方式也是造成地下水中NO3-污染因素之一。(5)通过对不同时期下呼伦湖流域内河水中F-变化特征发现,克鲁伦河F-浓度变化显着,异于其他入湖河流。克鲁伦河下游南岸地下水离子含量总体高于北岸,各指标显示南岸水质较差于北岸,北岸更适合人类生产生活。虽然克鲁伦河下游地下水中F-含量超出国家饮水标准,但更多的是基于综合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的自然现象。氘盈余变化指示河水的蒸发分馏程度显着强于地下水,除流域内水体蒸发强度主要受地质地貌影响外,人类活动对克鲁伦河水氘盈余的影响显着于两岸地下水。
二、桂山岛地下水的地质条件及其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桂山岛地下水的地质条件及其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山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山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1.1 地理位置 |
1.2 水文地质概况 |
1.3 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 |
1.4 水资源态势 |
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 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1 地下水整体开发利用程度低 |
3.2 地下水过度开采易引发地质灾害 |
3.3 地下水污染 |
4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
4.1 完善地下水资源规划 |
4.2 加强取水许可论证管理 |
4.3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
4.4 优化地下水资源配置 |
4.5 强化污染源监督治理 |
4.6 建立健全应急供水及保护系统 |
5 结语 |
(2)湖北省浠水县曹畈地热田地热流体化学特征及成因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热地质条件 |
1.1 大地构造位置 |
1.2 地形地貌 |
1.3 区域地质构造 |
1.4 地热田地质构造 |
1.5 地热田水文地质条件 |
2 地热流体化学特征 |
2.1 地热流体化学组分特征 |
2.1.1 地热流体一般水化学特征 |
2.1.2 地热流体微量元素特征 |
2.1.3 地热流体的气体成分特征 |
2.1.4 地热流体放射性 |
2.2 地热流体化学组分动态变化 |
2.3 地热流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3 地热田成因浅析 |
3.1 热源 |
3.2 热储 |
3.3 热储盖层 |
3.4 地下热水补径排条件 |
3.4.1 地热流体的补给 |
3.4.2 地热流体的径流 |
3.5 地热田成因浅析 |
4 地热田成因模型 |
5 结语 |
(3)基于生态适宜性和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分类开发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岛资源生态环境特征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进展 |
1.2.2 海岛资源开发的生态适宜性研究进展 |
1.2.3 海岛可持续开发研究进展 |
1.2.4 陆海统筹研究进展 |
1.2.5 存在问题分析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海岛 |
2.1.2 海岛生态系统 |
2.1.3 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 |
2.1.4 陆海统筹 |
2.1.5 海岛海滩及其稳定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地质学理论 |
2.2.2 人—地(岛)耦合理论 |
2.2.3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理论 |
第三章 海岛开发陆海统筹思路及生态适宜性测度方法 |
3.1 海岛开发的本质 |
3.1.1 资源价值转化 |
3.1.2 产业强化和转化 |
3.2 基于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开发理念 |
3.2.1 陆海统筹的开发模式 |
3.2.2 陆海统筹协同发展模型 |
3.2.3 陆海资源调配与海岛资源开发时机分析 |
3.3 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测度模型 |
3.3.1 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 |
3.3.2 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盈亏测算 |
3.3.3 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测度模型 |
3.3.4 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测度模型的意义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海岛分类型开发模式 |
4.1 海岛分类型开发依据 |
4.2 大型海岛综合开发模式 |
4.2.1 综合开发的阶段性特征 |
4.2.2 综合开发生态适宜性分析 |
4.2.3 “三生”耦合协调度与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
4.3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 |
4.3.1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的类型 |
4.3.2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的条件 |
4.3.3 特色资源开发生态适宜性分析 |
4.4 其他开发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型海岛综合开发生态化管理研究 |
5.1 研究对象选择 |
5.2 生态适宜性分析 |
5.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
5.2.2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变化 |
5.3 “三生”耦合协调度分析 |
5.4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5 生态化管理对策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生态化管理研究 |
6.1 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的生态适宜性分析 |
6.1.1 研究对象选择 |
6.1.2 特色资源开发适宜性分析 |
6.1.3 特色资源开发时机分析 |
6.2 海岛旅游海滩特色开发管理 |
6.2.1 研究对象选择 |
6.2.2 旅游海滩管理框架 |
6.2.3 海岛旅游海滩管理现状分析 |
6.2.4 海岛旅游海滩管理模式 |
6.3 其他特色资源开发的生态化管理 |
6.3.1 海岛渔业资源特色开发生态化管理 |
6.3.2 海岛港口资源特色开发生态化管理 |
6.3.3 岛群区块式集群开发生态化管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海岸带典型用海地物遥感监测与时空演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适用于遥感监测的用海地物 |
1.1.2 海岸线遥感监测发展趋势 |
1.1.3 海水养殖区遥感监测发展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海岸线解译及遥感监测研究现状 |
1.3.2 海水养殖区提取及遥感监测研究现状 |
1.3.3 海岸带典型用海地物变化与海域政策 |
1.3.4 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面向对象的海岸线自动提取与属性分类方法研究 |
2.1 海岸线分类体系及解译标志 |
2.1.1 海岸线分类体系 |
2.1.2 海岸线解译标志 |
2.2 海岸线提取分类算法详细步骤 |
2.2.1 影像预处理 |
2.2.2 融合边缘特征的区域合并算法海岸线提取 |
2.2.3 基于海岸线的陆地-海洋缓冲区建立 |
2.2.4 基于面向对象的缓冲区土地分类 |
2.2.5 海岸线属性分类 |
2.3 实验区简介 |
2.4 精度评价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融合边缘特征的面向对象海水养殖区提取方法研究 |
3.1 海水养殖区提取算法技术路线 |
3.2 提取算法详细步骤 |
3.2.1 水陆分离 |
3.2.2 Canny边缘检测线状目标提取 |
3.2.3 基于OBVS-NDVI特征的面状目标提取 |
3.2.4 基于边缘重叠度的潜在目标筛选 |
3.2.5 基于形状特征的筛选 |
3.3 实验区简介 |
3.4 实验与参数设置 |
3.4.1 精度评价 |
3.4.2 影像分割参数设置 |
3.4.3 三个关键阈值参数设置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不同边缘重叠度阈值的结果与分析 |
3.5.2 提取结果对比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印尼全国海岸线提取与时空演变分析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数据选取及预处理 |
4.3 海岸线时空分析方法 |
4.4 精度评价 |
4.5 结果 |
4.5.1 海岸线空间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度 |
4.5.2 岛屿尺度上印度尼西亚海岸线利用度的时空动态研究 |
4.5.3 省级尺度上印度尼西亚海岸线利用度的时空动态研究 |
4.5.4 印度尼西亚海岸线陆海格局的时空变化 |
4.6 海岸线变化机理探讨 |
4.6.1 海岸线变化自然因素 |
4.6.2 海岸线变化社会因素 |
4.6.3 海岸线遥感变化监测的优缺点 |
4.7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渤海-黄海区域海水养殖区提取与时空演变分析 |
5.1 研究区概况 |
5.2 数据选取及预处理 |
5.3 海水养殖区提取精度评价 |
5.4 海水养殖区时空动态信息的多模型分析 |
5.5 结果 |
5.5.1 辽宁省海水养殖区时空变化与分析 |
5.5.2 山东省海水养殖区时空变化与分析 |
5.5.3 江苏省海水养殖区时空变化与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海岸带典型用海地物变化与海域功能政策管理 |
6.1 典型用海地物变化与海域政策管理分析方法 |
6.2 海岸线分类保护与管理策略 |
6.2.1 海岸线不同保护等级分布结果 |
6.2.2 海岸线管控措施 |
6.2.3 海岸线保护政策建议 |
6.3 海水养殖区与海洋功能区政策评估 |
6.3.1 山东省海域功能规划区简介 |
6.3.2 政策评估数据预处理方法 |
6.3.3 评估结果 |
6.3.4 原因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与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河长制下东亮珠河河道岸线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及其评价 |
2.1 岸线资源的基本概念 |
2.1.1 岸线资源的内涵 |
2.1.2 岸线的利用分类 |
2.2 岸线评价的研究方法 |
2.3 岸线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 |
2.4 岸线资源评价的一般步骤 |
2.4.1 评价模型的建立步骤 |
2.4.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2.5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5.1 指标数据量化 |
2.5.2 数据来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自然地理概况 |
3.2.1 地形地貌 |
3.2.2 气候气象 |
3.2.3 植被资源 |
3.2.4 河流水系 |
3.3 主要环境及岸线利用情况 |
3.4 社会经济概况 |
3.5 水资源利用概况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河道岸线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
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层权重 |
4.1.1 指标权重计算 |
4.1.2 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
4.2 熵权法确定指标层权重 |
4.3 综合权重的计算 |
4.4 基于模糊优选法的评价模型 |
4.4.1 建立相对优属度 |
4.4.2 相对优属度计算 |
4.5 计算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2.2 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现状与问题 |
3.1 绿色矿山发展历程 |
3.2 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发展现状 |
3.3 绿色矿山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
3.4 本章小结 |
4 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方法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关键要素分析 |
4.2 绿色矿山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
4.3 数据来源与指标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 |
5.1 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
5.2 建材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
5.3 油气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
5.4 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
5.5 化工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
5.6 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
5.7 冶金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
5.8 各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的比较分析 |
5.9 绿色矿山发展协调程度分析 |
5.10 本章小结 |
6 我国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研究 |
6.1 分析方法 |
6.2 绿色矿山发展路径实证研究 |
6.3 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 |
6.4 企业绿色矿山发展水平提升路径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构建 |
7.1 绿色矿山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
7.2 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总体框架 |
7.3 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构建 |
7.4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三、相关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
四、研究的断限与分期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概况 |
第一节 1949年以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演变 |
一、第一阶段:秦汉时期 |
二、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时期 |
三、第三阶段:明清时期至1949年 |
第二节 1949-1978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
一、长江流域水利开发与治理情况 |
二、长江流域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三、长江流域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环保体系初步构建时期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1979—1991)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
一、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的情况 |
二、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 |
三、环保理念与政策的发展变化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初步发展 |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
二、区域空间产业布局的变动 |
第三节 区域环境污染与环保治理 |
一、区域内环境污染情况及成因分析 |
二、环保政策的出台及治理 |
第四节 水环境的逐步恶化 |
一、水土流失的加重与治理 |
二、水体污染程度与变化特征 |
三、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提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保区域分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变化(1992—2001) |
第一节 转轨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况 |
一、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 |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 |
三、环保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
一、经济加速发展概况 |
二、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
三、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
第三节 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
一、农业生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
二、乡镇企业生产环境问题突出 |
三、经济开发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
四、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投入 |
第四节 水环境持续恶化的表现 |
一、水土流失的持续加重 |
二、水污染局部特征明显 |
三、洪涝灾害频发及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保多元共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生态演变(2002—2015) |
第一节 转型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
一、规模化区域规划与环境保护 |
二、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转变 |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推进 |
第二节 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 |
一、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 |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 |
四、环境问题全面凸显 |
第三节 水环境快速恶化的表现 |
一、水土流失情况严峻 |
二、水污染流域恶化明显 |
三、洪涝干旱灾害加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
一、生态环境变化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修复带来的现实阻碍 |
三、对长江经济带地域生态环境的评价分析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体制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
一、区域管理缺乏统一制度安排 |
二、区域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 |
三、区域管理中环保投入不足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 |
一、宏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 |
三、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特征 |
一、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反思 |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演变历程 |
第二节 国外大河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
一、国外大河流域的开发模式 |
二、国外大河流域的发展模式 |
三、长江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选择 |
第三节 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思考 |
一、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对策 |
二、内涵的转变—从大开发到大保护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西藏典型理疗地热矿泉的成因及功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热系统 |
1.2.2 地热温泉的理疗保健 |
1.2.3 西藏温泉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分析测试方法 |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 取得的进展及创新点 |
第2章 西藏医疗型地热矿泉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2 地质条件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变质岩 |
2.2.4 新构造运动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松散岩类孔隙水 |
2.3.2 碎屑岩类裂隙水 |
2.3.3 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 |
2.3.4 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类裂隙溶洞水 |
2.3.5 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岩类裂隙溶洞水 |
2.3.6 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 |
2.3.7 变质岩类裂隙水 |
2.3.8 岩浆岩类裂隙水 |
2.4 大地热流与壳幔结构 |
2.4.1 横向热结构 |
2.4.2 垂向热结构 |
2.5 西藏医疗型地热温泉分布及特征 |
第3章 安多县夏木拉矿泉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2 地质概况 |
3.2.1 地层 |
3.2.2 岩浆岩 |
3.2.3 构造 |
3.3 水文地质条件 |
3.3.1 含水岩组类型及特征 |
3.3.2 水热活动显示 |
3.4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基本特征 |
3.4.2 流体化学特征 |
3.4.3 水岩平衡状态分析及热储估算 |
3.5 氢氧同位素特征 |
3.5.1 氢氧同位素组成 |
3.5.2 氢氧同位素指示的地热地质条件 |
3.6 成因模式分析 |
3.6.1 热源 |
3.6.2 水源 |
3.6.3 流体通道 |
3.6.4 热储分析 |
3.6.5 成因模式 |
第4章 墨竹工卡县日多温泉 |
4.1 自然地理概况 |
4.2 区域地质概况 |
4.2.1 地层 |
4.2.2 岩浆岩 |
4.2.3 构造 |
4.3 水文地质条件 |
4.3.1 含水岩组类型结特征 |
4.3.2 水热活动显示 |
4.4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4.4.1 基本水质特征 |
4.4.2 水化学特征及来源 |
4.4.3 水岩平衡状态及热储温度估算 |
4.5 氢氧同位素特征 |
4.5.1 氢氧同位素组成 |
4.5.2 氢氧同位素指示的地热地质条件 |
4.6 温泉成因模式 |
4.6.1 热源 |
4.6.2 水源 |
4.6.3 流体通道 |
4.6.4 热储分析 |
4.6.5 成因模式 |
第5章 洛扎县拉普温泉 |
5.1 自然地理概况 |
5.2 区域地质概况 |
5.2.1 地层 |
5.2.2 岩浆岩 |
5.2.3 构造 |
5.3 水文地质条件 |
5.3.1 含水岩组类型及特征 |
5.3.2 水热活动显示 |
5.4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5.4.1 基本水质特征 |
5.4.2 水化学特征及来源 |
5.4.3 水岩平衡状态分析及热储估算 |
5.5 氢氧同位素特征 |
5.5.1 氢氧同位素组成 |
5.5.2 氢氧同位素指示的地热地质条件 |
5.6 温泉成因模式 |
5.6.1 热源 |
5.6.2 水源 |
5.6.3 流体通道 |
5.6.4 储层 |
5.6.5 成因模式 |
第6章 地热型理疗矿泉的健康意义分析 |
6.1 健康评价指标 |
6.1.1 物理指标 |
6.1.2 生物活性参数 |
6.2 典型地热型理疗矿泉健康意义分析 |
6.2.1 物理属性 |
6.2.2 生物活性及人体功效 |
6.2.3 典型理疗矿泉参考标准及应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表 |
(9)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旱区地下水形成分布与演化及其功能 |
2.1 旱区地下水形成分布与演化特点 |
(1) 地质地貌条件控制地下水形成与分布 |
(2) 流域水势梯度和含水层介质的异质性控制地下水流系统的级次性 |
(3) 界面和包气带水分转化的动力学过程强化了地下水与大气及地表水系统之间的耦合 |
(4) 人类活动在现代地下水资源的构成中起主导性作用 |
2.2 旱区地下水的环境水文地质作用与功能 |
(1) 资源和经济功能 |
(2) 生态功能 |
(3) 塑造景观的功能 |
(4) 维持地表能量平衡的功能 |
(5) 传输物质和信息的功能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3.1 地下水补给、排泄机理与多界面动力学 |
3.2 变化环境下地下水形成与演化 |
3.2.1 气候变化与地下水 |
3.2.2 人类活动与地下水 |
3.3 新技术、新方法与过程模拟 |
3.4 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 |
3.5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3.6 地下水资源开发、调控与保护 |
4 研究展望 |
(1) 变化环境下地下水的形成和演化机制 |
(2) 地下水与不同水体相互作用与界面动力学过程及耦合机理 |
(3) 地下水生态功能的形成与演变机制 |
(4) 面向生态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和调控的理论与方法 |
(10)呼伦湖流域水体氢氧同位素与水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同位素水文学的研究进展 |
1.2.2 水化学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基本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 |
2.3 地质地貌 |
2.4 水系 |
2.5 研究方法 |
2.6 样品采集 |
2.7 样品测试分析 |
3 呼伦湖流域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 |
3.1 呼伦湖地区大气降水线 |
3.2 呼伦湖流域水体氢氧同位素变化 |
3.3 呼伦湖流域水体氢氧同位素分析 |
3.4 呼伦湖流域水体Cl-分布特征及其示踪分析 |
3.5 呼伦湖湖水与地下水补排关系 |
3.6 小结 |
4 呼伦湖流域水体水化学特征 |
4.1 呼伦湖流域水体主要离子浓度 |
4.2 呼伦湖流域水体水化学类型 |
4.3 呼伦湖流域水体主要离子控制机制 |
4.4 呼伦湖流域水体主要离子来源 |
4.5 地下水主要离子相关性分析 |
4.6 小结 |
5 克鲁伦河下游水体氢氧同位素与水化学特征 |
5.1 克鲁伦河F-演变异常 |
5.2 克鲁伦河下游水体主要离子浓度 |
5.3 克鲁伦河下游水体F-分布特征及来源 |
5.4 克鲁伦河下游水体氢氧同位素关系 |
5.5 氘盈余的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桂山岛地下水的地质条件及其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山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屈星晨,廖海斌,桂先刚. 河南科技, 2021(23)
- [2]湖北省浠水县曹畈地热田地热流体化学特征及成因浅析[J]. 陈金国,戴竹,石威,白东彬.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0(04)
- [3]基于生态适宜性和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分类开发管理研究[D]. 郑蔚恒.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4]海岸带典型用海地物遥感监测与时空演变分析[D]. 王君. 长安大学, 2020(06)
- [5]河长制下东亮珠河河道岸线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研究[D]. 江星池.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6]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D]. 马莉.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7]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D]. 杨晶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8]西藏典型理疗地热矿泉的成因及功效研究[D]. 李明礼.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9]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研究现状与展望[J]. 王文科,宫程程,张在勇,陈立. 地球科学进展, 2018(07)
- [10]呼伦湖流域水体氢氧同位素与水化学特征研究[D]. 韩知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