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地质勘查劳动形成矿产资源价值的质疑(论文文献综述)
王中庆[1](2020)在《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研究》文中提出利益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内在动因,而利益分配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矿产资源以其蕴含的巨大利益有力地支撑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但一段时期内,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领域所出现的两极分化、严重不公现象引发广泛而强烈的关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研究仍存在诸多理论困境,矿产资源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需提升。本研究以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为研究对象,围绕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基本理论与经验,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存在问题与成因分析,完善新时代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应坚持的原则与举措等三部分进行框架建构。从矿产资源相关概念与界定、理论与经验切入,梳理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与制度下的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思想和观点,探讨改革开放前后及“深改”以来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基本状况、经验和问题,剖析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中存在问题的内在成因,思考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所应坚持的原则,探索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举措,辩证评析诸多学术观点,以期为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研究进路提供智慧启迪。导论部分主要说明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梳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现状,确定基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考量研究中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为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概述。对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释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专业术语的内涵,归纳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发展的思想理论,梳理中国古代及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实践经验,确定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第二章为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经验与问题。在确定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基本范畴内,对改革开放前后及“深改”以来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总体情况、基本经验和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系统探讨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整体发展路径,确定研究的目标和对象。第三章为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从理论认识和实践偏差两个维度,剖析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在各阶段存在问题的内在机理和形成原因,以基本原理与具体规范相结合、主观思维与客观现实相联系,找到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困境的根源,确定研究的重点和界线。第四章为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原则。依据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从党的领导、国有化、人民共享和社会共建等四个方面,思考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所应坚持的原则,确定研究的规范和依据。第五章为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举措。探索并完善新时代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理论,通过全面深化矿产资源体制改革路径,以权益金制度、税费体系、法治化和生态文明制度体制建设等举措,有效提升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现代化治理水平,以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纵深发展。
刘永团[2](2020)在《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地矿集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世界经济下行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我国地勘行业的发展遇到诸多困难,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相互矛盾,为了地勘企业在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潮流下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对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进行评价,使地勘企业自身发展在纵向准确了解其发展趋势,横向上明确其发展的短板,为地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地勘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促进作用。本论文以企业竞争能力、绿色产业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地勘行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出地勘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传统的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而国家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地勘行业应用的实践证明,走绿色勘查开发道路成果显着,可以有效的解决此问题。在此基础上厘定了我国地勘企业竞争能力的概念和内涵,通过对地勘行业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地勘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讨论了我国地勘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因素,借鉴国内外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构建了我国地勘企业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涵了 7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选择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AHP-模糊评价法对内蒙古地矿集团近五年竞争能力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实证研究表明:横向上,在2014年-2018年每年的地勘企业总体竞争能力均一般,其中,企业的资源能力、冶炼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评价较好,勘查能力、开发能力、营运能力和绿色发展能力评价一般,而绿色发展能力得分最低;纵向上,2014年-2018年地矿集团总体竞争能力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不变。从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各子能力评价结果可知,资源能力、冶炼能力和开发能力有不断上升趋势,营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绿色发展能力基本不变,勘查能力趋势下降。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按其各子能力对地勘企业的竞争能力影响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地勘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勘企业行为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和地勘企业受传统地勘思想影响比较严重,缺乏营运和组织管理学习能力,所以,本文主要从资源能力、绿色发展能力、营运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建议,实现地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冯佳琪[3](2020)在《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的冲突与协调》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保障的矿业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保障的海域使用权间存在权利客体上的冲突,目前仍没有相关立法予以解决。以至于在理论研究中两权间存在诸多冲突,在法律实践中产生大量问题难以调和。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前管理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的国土资源部与前管理海域使用行为的海洋局整合为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承担起统一管理的重任,同时也开启了立法改革之路。但由于立法的程序严格,切实有效协调冲突的法律难以在短时间内出台,两权行为的管理在现有法律上仍然各立门户。2019年12月自然资源部为切实解决海砂采矿权和海域使用权出让中不衔接、不便民的问题,适应机构改革后职能重构的要求,发布了《自然资源部关于实施海砂采矿权和海域使用权“两权合一”招拍挂出让的通知》。“两权合一”出让方式的提出使协调两权冲突迎来了曙光,但由于本通知只涉及“两权合一”招拍挂的出让问题,在两权取得、流转、存续与消灭阶段冲突的协调上仍无规定。要做到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冲突与协调需要以基本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为研究方向。基本理论问题可以从以下层面展开:第一,以学界现有的理论研究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进行概述。分别对矿产权、海域使用权的性质、内容、法律关系进行逐一的介绍,对“两权”充分理解,阐明彼此间的联系与区别。第二,对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的冲突现状进行分析。从“两权”的相关法律中运用比较分析法与语义分析法找出两权产生到消灭阶段冲突焦点,旨在把两权从产生到消灭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的冲突分别分析,以期在其中找到主要的矛盾冲突点。实践问题部分则利用实证分析法对“两权”冲突案例进行分析,借鉴实践经验,从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实现法的秩序和效率价值,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进行总结归纳得出两权冲突协调的法律之策。在立法层面上,应采用“两权合一”的解决方式。“两权合一”需要根据“两权”的相关法律规定与其特殊性做到对取得资质的限制、确定新的取得价格、明确适当的权利期限、流转方式与退出机制。为自然资源部下一步相关制度设计提供理论上的建议。在解决实践冲突的对策层面上,应强化对行政机关不作为的治理、重视“两权”相关立法中下位法与上位法冲突的解决以避免造成两权冲突问题、提升行政机关正确适用法律的能力以避免选择适用造成立法的效用不彰、发挥软法的柔性作用、加强行政机关法治思维的运用以避免对行政相对人权益的侵害、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的作用以保障司法机关在解决两权冲突中贯彻公平正义原则,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有效的救济。
张华,鹿爱莉[4](2020)在《论矿产资源价值与所有者权益》文中认为矿产资源价值是由地质勘查劳动创造的价值和所有者权益共同组成的,矿产资源价值量等于矿产资源的绝对矿租、级差矿租和垄断矿租之和。矿产资源的价值通过价值转移与矿产资源开发劳动创造的价值共同形成矿产品价值。矿产品价值量是由市场所需的开采最劣等资源的成本和绝对矿租、垄断矿租所决定的。根据风险投资的特点,地质勘查劳动创造的价值不能简单计入所勘查矿床的资源价值中,要由发现的大矿、富矿等价值高的资源来补偿。通过对与矿产资源价值相关的各种关系的分析和研究,对矿产资源权益金征收制度提出建议:矿产资源权益金征收要体现公平与合理的原则;资源税的征收应实行累进制;勘查阶段尽量减少各种费用的征收;加大优势资源权益金的征收比例。
白熙娆[5](2019)在《C市市长矿产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监督体制下的一种审计工作方式,其审计对象的特殊性和审计工作取证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其必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自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到2018年3月审计署审计长会议通过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提出的针对内部审计工作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履行情况纳入其审计职责范围,在政策因素的驱动下,我国的审计史始终在进行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总结。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的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实现这一跨越式发展对审计机关尤其是基层审计单位来说,其相关的权利职责和工作范围势必要发生一次辐射范围极广、层次极深的审计体制改革。从前期阶段(2013-2016年)五个省、自治区试点实施该项审计工作的过程和最终结果来看,实际审计工作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探索该项审计的理论体系和实际应用,能够为扎实推进该项审计工作发挥试点先行、共性效仿、区域性调整起到良好的借鉴意义,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通过案例来解析领导干部矿产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全过程,选取试点省份中开展市级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C市为案例分析对象,其作为特定细分自然资源领域的代表性案例主要立足于其区域内矿产资源的禀赋条件。总结分析在整个审计项目过程中,地方审计机关所采取的在全国范围内都极具推广示范作用的审计技术及方法等,剖析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重点突出其审计重点内容以及审计措施在同类审计项目当中所具有的先进性及可部分复制性的示范推广意义,提出矿产资源资产价值核算精准、矿难事故责任界定清晰等五项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效应的做法,同时针对其存在的一些局限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基于研究内容对未来的改革方向提出个人观点。以期能够对同类离任审计工作起到借鉴效用,助力该项离任审计尽快建立经常性审计制度。
王建新[6](2019)在《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和资源形势面临重大转折,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地质勘查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战略性矿产的兴起,科技创新战略实施将不断拓展地质勘查的空间。新的形势对我国地质勘查工作提出巨大的挑战,同时为地质勘查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也为内蒙古自治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阶段探索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更好的把内蒙古自治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在参考借鉴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全球及国内的地质勘查形势、内蒙古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内蒙古地勘行业现状分析等方面,围绕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路径及动力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新地勘经济体系”,新地勘经济体系是由地勘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路径是建立新地勘经济体系,包括地勘产业体系、绿色发展和对外地勘。地勘产业体系是建立行业化管理、专业化细分和企业化经营的地勘产业体系;企业化经营就是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打造实体经济就是组建地矿集团公司,地矿集团公司采取勘查开发一体化、大地质、地质跨界的战略。并论述了地质跨界战略实施是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衍生和实体经济的补充。建立了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指标体系。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是实体经济的创新驱动,实现创新驱动就是要创建高效的组织管控制度,完善的人力资源制度,健全的地勘金融机制,充满活力的文化建设以及科技创新机制。以此为基本点构建了转型升级的动力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为准则层,三级指标为方案层。实施转型升级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地勘新经济,地勘新经济就是在地质勘查业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的基础上与新经济的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的结合体。
张婷婷[7](2019)在《地方政府矿产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四川省兴文县为例》文中提出矿产资源是最宝贵的财富,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恩赐,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矿产资源。长期以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都较为粗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掠夺式开发矿产资源,从而导致部分重要矿产资源浪费严重、储量急速下降,同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破坏,留下诸多安全隐患。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如何有效管理矿产资源,既满足当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一直是摆在我国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地方政府作为资源所在地,在享受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收益时也应肩负起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维护矿业秩序、保护地方生态环境等重任。本文以四川省唯一县级资源成熟型城市兴文县为例,以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法及实地调查法为研究方法,认为法律制度落后、管理权限模糊、管理职能缺位、治理责任缺失、矿业权市场调节功能弱是导致地方政府矿产资源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原因。为更有效的管理矿产资源,应通过立法完善矿产资源开发法律法规、明确地方政府的管理权限,同时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准入机制并优化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通过取缔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开展矿产资源整合、创建绿色矿山、开展动态巡查、完善恢复治理基金管理办法等措施构建矿产资源的绿色发展模式,还应加强矿业权市场建设,以强化市场机制作用。
邓锋[8](2019)在《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治理深受部门管理体制的影响,各门类自然资源建立了自己的分类标准,形成了各自的调查统计手段和方式。由于分类标准不统一,且各门类资源统计尽可能覆盖全部国土空间,在管理实践中产生了权属不明晰、重复统计和职责交叉等问题,在耕地、草地、林地、水域、滩涂等资源类型上表现更明显,给确权登记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等带来不利影响。随着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和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的演进趋势,原有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针对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开展系统性研究。为此,本文针对综合统一管理背景趋势下的自然资源分类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按资源类别开展了经济特征分析,形成以下创新成果和认识。论文运用决策树理论方法完成了交叉重叠资源属性归类。建立了包括再生性、稳定性、生态性等9大指标的自然资源分类属性指标体系,以本文系统梳理的39个存在交叉或重复的自然资源细类为研究样本,运用决策树理论方法,完成了对水田、矿泉水、海岸湿地等39个资源细类的科学属性划类。本文运用学理、法理和管理三维理念重构了自然资源综合分类框架。以纳入综合管理的8类自然资源为对象,按照三级分类标准,探索性建立了包括8个一级类、35个二级类和163个三级类的自然资源分类框架体系。由此从宏观上可以形成三个层级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一是8大类自然资源的类型划分;二是依据现行各类自然资源分类标准整合划分的三级分类框架;三是修正各类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后形成的单门类资源多元细化分类。论文在构建自然资源经济产值分类指标基础上完成分类别经济分析。从实证研究的角度,以构建的自然资源经济产值8类2级指标框架为基础,计算分析各类别自然资源经济产值及结构并对比分析。其中,土地经济总值和GDP占比均不断提升,矿产资源经济虽保持增长但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海洋经济持续增长,但海洋一次产业占比下降,森林经济、草原经济和渔业经济等稳定增长。
蒋健明[9](2018)在《矿产资源权益价值构成及其测算研究》文中认为矿产资源权益价值理论内涵及构成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基于不同理论认识,对矿产资源权益价值理论内涵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对权益价值测算和权益金政策产生影响。随着矿产资源的资源、资产、资本属性日益凸显,需要改变现有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配置方式,保障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2016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建立符合我国特点的新型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权益金是矿产资源权益价值的货币化体现,权益金制度将会对中国经济产生结构性影响。由于矿产资源特殊属性和国家在矿产资源管理中“二元”角色,决定了矿产资源权益价值存在“实然价值”和“应然价值”,因此,权益金标准的确定,既受到市场因素影响,也同时被国家政策所左右。本文以矿产资源权益价值内涵为基础,以权益价值测算及权益金标准确定为切入点,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研究矿产资源权益价值内涵及测算。首先,从矿山地租理论演变视角解构矿产资源权益价值内涵。通过梳理矿租理论演变历程,从研究范式角度,将矿山地租理论划分为劳动供给矿山地租理论、效用需求矿山地租理论、收入边际矿山地租理论和马克思矿山地租理论四个阶段。马克思矿租理本质上反映生产和分配关系,随着生产方式改变,资源在资本市场上已经演变为一种金融资产,其内涵论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赋予新的解释。矿产资源权益价值大小和产业利润存在明确的耦合关系,通过这耦合关系来影响权益价值分配,在此基础上提出矿产资源权益价值理论内涵和权益价值(金)测算理论公式。其次,从微观视角,研究权益价值与矿产资源禀赋之间线性关系。在对影响矿产资源权益价值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用AHP法构建矿产资源权益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之后以安徽省铁矿资源为实证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和虚拟变量法,模拟权益价值与资源禀赋之间定量关系,建立基于矿产资源禀赋条件视角权益价值评价模型和动态调整修正系数,并对模型可行性进行验证。第三,从宏观视角,研究权益价值测算方法和最优权益金标准。基于国家“二元”角色定位,矿产资源权益价值的“实然价值”和“应然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分离,国家在设定权益金标准时,往往会重点考虑权益金政策对GDP、资源行业发展和国家收入三者之间关联关系。因此,本文基于一般均衡理论,采用动态一般可计算均衡模型(CDECGE)定量模拟、评估权益金政策可能带来经济社会影响,从而求解出最优权益金标准。基于此,本文建立了矿产资源权益价值理论框架和权益金测算理论公式,提出了基于矿产资源禀赋条件视角的权益价值评价模型和动态调整修正系数,提出了基于CDECGE模型确定最优权益金标准的方法,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王俊[10](2017)在《中国不可再生资源使用者成本及其补偿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可再生资源仍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资源利用和能源供给的主体,其开发利用具有基础服务性、资产性、可耗竭性和负外部性。实现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要求对资源开发成本进行完全补偿,不仅包括直接生产成本,还包括资源使用者成本和环境损害成本。其中,资源使用者成本补偿即资源耗竭补偿,是对资源所有者权益和未来人利益的补偿,是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核心。我国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开发经历了一个从无偿使用到有偿使用的过程,由于政府调控的部分失灵使得资源有偿使用在理论基础和运行机制上均存在一定缺陷,使用者成本补偿未能规范、足额并落到实处,现有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矿业税费制度在调整利益分配、促进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均显乏力。基于此,论文以实现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为根本目标,围绕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经济基础——使用者成本补偿,选择中国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主体——煤炭作为研究代表,将煤炭成本的实证计量与补偿政策的规范分析相结合,沿着煤炭使用者成本“完全补偿理论基础—补偿现状与缺失评估—完全补偿模式构建”的主线展开研究,从理论基础到运行机制上系统重构促进中国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使用者成本完全补偿模式。通过论文研究,旨在建立有效的不可再生资源开发的经济补偿和利益协调机制,规范所有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行为,促进资源的代际公平利用、区域的均衡协调发展及整体经济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全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从矿业经济相关理论中探寻使用者成本补偿的思想背景、理论依据和实现途径,进一步从资源跨期有效分配标准和稀缺性动态变化特征两方面开展不可再生资源最优利用分析,总结建立使用者成本补偿的理论模型与方法。(2)引入国际主流的不可再生资源使用者成本计量模型与方法,即净价格法(NPA)和使用者成本法(UCA),并从假设前提、参数侧重点和计算结果等方面进行详细比较,在此基础上选择El Serafy使用者成本法(UCA)作为论文煤炭使用者成本的计量方法。(3)根据使用者成本相关理论和现实国情,改进传统El Serafy使用者成本法(UCA)的计量模型,分别利用d=D/R=1/(1+r)T和D=η×R/(1+r)T(其中,d、D、R、r、T、η分别表示不可再生资源的相对使用者成本、绝对使用者成本、销售净收入、贴现率、剩余可采年限、开采损耗系数),测算中国1994—2014年采煤使用者成本水平。在UCA的改进算法中,依据边际机会成本理论(MOC)中资源最优配置的价格构成,建立不可再生资源销售净收入(R)的计算模型:R=销售收入-生产成本-环境成本-正常资本回报,创新性地将环境成本纳入资源销售净收入的计算中。同时,考虑到开采现实损耗,在使用者成本的计算中新加入开采损耗系数η,以更加准确地评估资源耗竭损失。测算显示:在符合理论分析和中国现实经济发展条件的3%贴现率水平下,中国1994—2014年煤炭开采的平均资源使用者成本是31.49元/吨,其变化趋势与煤炭行业发展周期的变化密切相关。(4)在煤炭使用者成本计量的基础上全面剖析中国现行煤炭开发利用及资源补偿现状。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以及矿业权使用费构成了我国当前不可再生资源使用者成本补偿的主要途径,尚存在补偿途径不规范、补偿水平不足、补偿去向不明确等主要问题。资源补偿中租、税、费性质界定不清,同期征收的煤炭资源税费对3%贴现率下的煤炭使用者成本补偿率仅为45.18%,补偿资金的分配与使用尚待规范,以保证资源耗竭补偿真正落到实处。(5)重构促进中国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使用者成本完全补偿机制。这一制度框架应以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为核心,明确使用者成本补偿途径的“资源租金”这一本质,以征收资源权益金为主体并全面规范矿业权的有偿取得、有偿占用与资源有偿使用。进一步配合与资源有偿使用密切相关的资源产权、税费及价格等领域的联动改革,建立涵盖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特有税调节、行政费征收的不可再生资源租税费全面调节体系,在促进不可再生资源使用者成本完全补偿的基础上全面构建起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二、对地质勘查劳动形成矿产资源价值的质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地质勘查劳动形成矿产资源价值的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概述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矿产资源 |
1.1.2 利益 |
1.1.3 利益分配 |
1.1.4 矿产资源利益分配 |
1.2 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相关理论 |
1.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思想 |
1.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思想 |
1.2.3 西方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相关理论 |
1.3 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实践经验 |
1.3.1 中国古代及近代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实践经验 |
1.3.2 资本主义国家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实践经验 |
1.3.3 社会主义国家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实践经验 |
第二章 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经验与问题 |
2.1 改革前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经验与问题 |
2.1.1 总体情况 |
2.1.2 基本经验 |
2.1.3 主要问题 |
2.2 改革中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经验与问题 |
2.2.1 总体情况 |
2.2.2 基本经验 |
2.2.3 主要问题 |
2.3 “深改”以来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经验与问题 |
2.3.1 总体情况 |
2.3.2 基本经验 |
2.3.3 主要问题 |
第三章 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1 理论认识误区 |
3.1.1 忽略对矿山地租理论的研究 |
3.1.2 地质矿业规律理解错位 |
3.1.3 法律规范存在逻辑矛盾 |
3.2 政策实践偏差 |
3.2.1 借鉴国内外经验不全面 |
3.2.2 税费政策运用不准确 |
3.2.3 利益主体不平衡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原则 |
4.1 坚持党的领导 |
4.1.1 加强党对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领导 |
4.1.2 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
4.2 坚持国有化方向 |
4.2.1 国有化的依据 |
4.2.2 国有化的内涵 |
4.2.3 国有化的步骤 |
4.3 坚持人民共享目标 |
4.3.1 侧重民生领域建设 |
4.3.2 健全利益共享可持续发展机制 |
4.4 坚持社会共建方式 |
4.4.1 中央统筹矿产资源利益分配 |
4.4.2 协调相关主体权利冲突 |
第五章 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举措 |
5.1 完善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理论 |
5.1.1 规范参与分配的规则依据 |
5.1.2 健全参与分配主体范畴 |
5.1.3 调整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价值取向 |
5.2 全面深化矿产资源体制改革 |
5.2.1 坚守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制 |
5.2.2 全面放开竞争性环节 |
5.3 提升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治理水平 |
5.3.1 完善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 |
5.3.2 健全矿产资源税费体系 |
5.3.3 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法治化建设 |
5.3.4 生态文明制度体制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地矿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论文工作量 |
2 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基础 |
2.1 企业竞争力理论回顾 |
2.1.1 企业竞争力的含义 |
2.1.2 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渊源 |
2.1.3 企业竞争力理论的主要学派 |
2.2 绿色发展理论 |
2.2.1 绿色产业 |
2.2.2 绿色矿业 |
2.3 产业组织理论 |
2.4 国内外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
2.4.1 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评价体系 |
2.4.2 世界主要杂志的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
2.4.3 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
2.4.4 国内学者提出的企业竟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2.4.5 我国各行业竟争力评价应用实践 |
2.4.6 地勘及相关行业企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
3 地勘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地勘企业发展历程回顾 |
3.2 我国地勘行业发展现状 |
3.2.1 我国资源供需概述 |
3.2.2 地质勘查现状 |
3.2.3 矿业开发现状 |
3.3 我国地勘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我国传统地质勘查在生态环境影响方面存在的问题 |
3.3.2 我国矿业开发在生态环境影响方面存在的问题 |
3.3.3 资源需求与生态环境的矛盾 |
4 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绿色发展现状及成果 |
4.1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 |
4.2 绿色勘查发展 |
4.2.1 绿色勘查发展历程 |
4.2.2 绿色勘查的重大意义 |
4.2.3 绿色勘查典型案例 |
4.3 绿色开发发展 |
4.3.1 绿色矿山发展历程 |
4.3.2 绿色矿山建设的意义 |
4.3.3 绿色矿山典型案例 |
5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内涵 |
5.1 地勘企业的定义及特点 |
5.1.1 地勘企业定义 |
5.1.2 地勘企业特点 |
5.2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内涵 |
5.3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特征 |
5.3.1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外部环境分析 |
5.3.2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因素 |
5.3.3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影响因素框架构建与分析 |
6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系统构建 |
6.1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的及原则 |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的 |
6.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2 指标体系构建 |
6.3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方法 |
6.3.1 评价方法概述 |
6.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4 指标权重性质及定义 |
6.5 指标权重确定 |
6.5.1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 |
6.5.2 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步骤 |
6.6 地勘企业竞争力评价权重计算 |
6.6.1 建立评价指标结构 |
6.6.2 计算准则层权重 |
6.7 企业竞争能力模糊评价模型 |
6.7.1 模糊评价判定法思想与原理 |
6.7.2 模糊评价步骤 |
7 内蒙古地矿集团竞争能力评价实证研究 |
7.1 内蒙古地矿集团发展回顾 |
7.1.1 发展概况 |
7.1.2 发展现状 |
7.2 确定评价级 |
7.2.1 因素集的确定 |
7.2.2 评价级的确定 |
7.3 模糊判断矩阵判定 |
7.4 模糊矩阵计算 |
7.5 结果综合判定 |
7.6 评价结果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8 我国地勘企业竞争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
8.1 资源能力 |
8.1.1 资源禀赋 |
8.1.2 人力资源 |
8.1.3 科技创新 |
8.2 绿色发展能力 |
8.2.1 绿色发展理念 |
8.2.2 绿色勘查、开发 |
8.2.3 绿色转型——构建“大地质、大生态、大服务”的工作格局 |
8.3 营运及组织管理方面——创建学习型企业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3)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的冲突与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概述 |
(一) 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的概念 |
1. 矿业权的概念 |
2. 海域使用权的概念 |
(二) 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的性质 |
1. 矿业权的性质 |
2. 海域使用权的性质 |
(三) 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的法律关系 |
1. 矿业权的法律关系 |
2. 海域使用权的法律关系 |
二、 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的冲突表现及成因 |
(一) 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的冲突表现形式 |
1. 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的冲突现状 |
2. 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在取得阶段的冲突 |
3. 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在存续阶段的冲突 |
4. 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在流转阶段的冲突 |
5. 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在消灭阶段的冲突 |
(二) 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的冲突产生原因 |
三、 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冲突的案例分析 |
(一) 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相关案例简介 |
(二) 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相关案例评析 |
四、 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的冲突协调对策 |
(一) 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冲突“两权合一”的改革探索 |
1. 明确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两权合一”的取得资质 |
2. 确定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两权合一”的取得价格 |
3. 规定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两权合一”的权利期限 |
4. 明确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两权合一”的流转方式 |
5. 确定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两权合一”的退出机制 |
(二) 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实践冲突的解决路径 |
1. 强化行政不作为的治理 |
2. 重视上位法与下位法冲突的解决 |
3. 提升正确适用法律的能力 |
4. 加强软法的柔性作用 |
5. 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论矿产资源价值与所有者权益(论文提纲范文)
1 驳矿业权价值论 |
2 矿产资源价值及特性 |
2.1 矿产资源价值及相关概念解析 |
2.2 矿产资源的价值是变动的 |
3 地质勘查劳动创造的价值 |
4 风险投资在投资标的物价值中的体现 |
4.1 风险投资由投资标的物的价值来补偿 |
4.2 所有者、风险投资人与劳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
4.3 当风险投资标的物有级差收益时所有者的收益与风险投资收益的关系 |
4.4 利益相关的其他劳动者与所有者、风险投资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
4.5 所有者权益对风险投资标的物价值的影响 |
4.6 利益相关的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对风险投资标的物价值的影响 |
4.7 所有者收益的收取分析及对风险投资的影响 |
5 基于风险投资的特点对与矿产资源价值相关的各种关系的总结 |
5.1 地质勘查劳动创造的价值是矿产资源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 |
5.2 地质勘查劳动创造的价值和所有者权益共同组成矿产资源价值 |
5.3 所有者权益在矿产资源价值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5.4 所有者的权益金与地质勘查风险投资是互为消长的关系 |
5.5 矿产品价值等于矿产资源价值加矿产资源开发劳动创造的价值 |
6 矿产资源权益金的征收分析与建议 |
6.1 矿产资源权益金四部分内容的分析 |
6.2 矿产资源权益金征收的现状与形势 |
6.3 国外的矿产资源所有者获取的收益种类 |
6.4 矿产资源权益金的征收建议 |
(5)C市市长矿产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矿产资源定义 |
2.1.2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定义 |
2.1.3 领导干部矿产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定义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产权理论 |
2.2.2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C市市长矿产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案例分析 |
3.1 审计背景 |
3.1.1 C市矿产资源总体情况 |
3.1.2 C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3.1.3 C市矿产资源相关资金情况 |
3.2 审计过程 |
3.2.1 审计目标 |
3.2.2 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及措施 |
3.3 审计报告 |
3.3.1 基本情况 |
3.3.2 审计评价意见 |
3.3.3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和责任认定 |
3.4 审计案例效用分析 |
3.4.1 值得推广之处 |
3.4.2 有待改进之处 |
4 完善相关审计工作的启示与建议 |
4.1 案例启示 |
4.2 案例建议 |
4.2.1 加快推进顶层制度的建设 |
4.2.2 提升审计信息化辅助技术的应用空间和应用水平 |
4.2.3 打造专业多元化的审计强师队伍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附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6)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存在的问题 |
1.2.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2 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背景和实现方式 |
2.3 转型升级研究评价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地质勘查行业的管理体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地质勘查行业形势分析 |
3.1 全球地质勘查形势分析 |
3.2 国内地质勘查形势分析 |
3.3 小结 |
4 内蒙古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
4.1 综述 |
4.2 矿产资源 |
4.3 地质矿产勘查 |
4.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
4.5 小结 |
5 内蒙古地勘行业现状分析 |
5.1 内蒙古地勘行业单位情况 |
5.2 内蒙古地勘行业从业人员 |
5.3 内蒙古地勘行业资产状况 |
5.4 内蒙古地矿集团发展历程 |
5.5 内蒙古地矿集团SWOT分析 |
5.6 小结 |
6 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 |
6.1 转型升级发展模型构建 |
6.2 深耕地勘产业体系 |
6.2.1 行业化管理 |
6.2.2 专业化细分 |
6.2.3 企业化经营 |
6.3 服务绿色矿业发展 |
6.4 “走出去”拓宽地质市场 |
6.4.1 海外发展方案 |
6.4.2 境外投资架构 |
6.5 小结 |
7 实现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的动力 |
7.1 发展动力指标构建 |
7.2 构建新型组织管控制度 |
7.3 激发人力资源潜能 |
7.4 强化地勘金融管理 |
7.5 探索科技创新途径 |
7.6 小结 |
8 结论 |
8.1 成果和认识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地方政府矿产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四川省兴文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关于矿管产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关于矿产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 |
三、简要的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 |
第一节 矿产资源管理相关概念及理论 |
一、矿产资源及矿产资源管理 |
二、自然资源价值及产权理论 |
第二节 地方政府相关概念及理论 |
一、地方政府 |
二、政府干预理论 |
第二章 兴文县矿产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兴文县矿产资源及开发状况简介 |
第二节 兴文县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简介 |
第三节 兴文县矿产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开发利用水平低下 |
二、非法开采屡禁不止 |
三、地质生态破坏严重 |
四、矿山安全问题突出 |
五、矿权退出问题突出 |
第三章 地方政府矿产资源管理问题生成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矿产资源法律制度落后 |
第二节 矿产资源管理权限模糊 |
一、矿产资源管理产权界限不清晰 |
二、矿产资源管理事权划分不科学 |
三、矿产资源管理部门职能不协调 |
第三节 地方政府管理职能缺位 |
第四节 生态环境治理责任缺失 |
一、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制度不科学 |
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效果难确认 |
第五节 矿业权市场调节功能弱 |
第四章 完善地方政府矿产资源管理职能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矿产资源开发法律法规 |
一、完善立法 |
二、加强执法 |
第二节 明确矿产资源管理权限 |
一、明确矿产资源产权问题 |
二、明确矿产资源管理权限 |
三、统一矿产资源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完善准入制度优化考核机制 |
一、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准入制度 |
二、优化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 |
第四节 构建矿产资源管理的绿色发展模式 |
一、取缔自然保护区内的矿业权 |
二、持续开展矿产资源整合工作 |
三、大力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 |
四、加大非法开采动态巡查力度 |
五、完善恢复治理基金管理办法 |
第五节 加强矿业权市场管理 |
一、建立有效市场管理机制 |
二、强化信息公开公示制度 |
三、加大公众参与能力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自然资源分类的理论基础和难题 |
2.1 自然资源分类相关理论思想 |
2.2 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与综合管理 |
2.3 自然资源的个性特征与分类管理 |
2.4 自然资源整体与单类资源的耦合关系 |
第3章 国外自然资源分类与管理 |
3.1 国际上自然资源的分类方法 |
3.2 国外的自然资源分类管理体制 |
3.3 国外自然资源分类基本特点 |
3.4 国外自然资源分类管理经验 |
第4章 我国自然资源分类现状 |
4.1 国内自然资源现有主要分类方法 |
4.2 我国现行的自然资源分类标准 |
4.3 自然资源分类管理情况 |
4.4 现有自然资源分类特征 |
4.5 现有自然资源分类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基于决策树理论的重叠资源归类 |
5.1 重叠类资源标准分布状况调查 |
5.2 重叠资源细类研究样本选择 |
5.3 自然资源划类的理论技术方法 |
5.4 重叠资源划类结果分析 |
第6章 我国自然资源三级分类框架设计 |
6.1 纳入框架的分类标准范畴选择 |
6.2 自然资源综合分类的理论框架 |
6.3 重构自然资源分类框架体系 |
6.4 自然资源归类调整结果及说明 |
第7章 自然资源分类别经济分析 |
7.1 自然资源分类产值指标体系构建 |
7.2 自然资源经济产值分类计算结果分析 |
7.3 土地资源经济分析 |
7.4 矿产资源经济分析 |
7.5 海洋资源经济分析 |
7.6 林草资源经济分析 |
7.7 地勘产业经济分析 |
第8章 自然资源分类管理的对策建议 |
8.1 自然资源分类服务于资源治理实际需要 |
8.2 自然资源分类框架要与单门类资源多元细分相衔接 |
8.3 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提高自然资源系统治理能力 |
8.4 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家底的同时合理区分资源资产类别 |
8.5 促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空间综合管护协调发展 |
第9章 结论 |
9.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9.2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9)矿产资源权益价值构成及其测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目的意义 |
1.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权益价值研究 |
2.2 测算方法研究 |
2.3 权益金征收方式与标准测算 |
2.4 本章小结 |
3 矿产资源权益价值构成研究:基于矿山地租理论演变视角 |
3.1 理论演变 |
3.2 借鉴与适用 |
3.3 理论框架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矿产资源权益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AHP法 |
4.1 体系结构与因素分析 |
4.2 选取原则与指标选取 |
4.3 构建原则与方法 |
4.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微观视角权益价值及权益金评价模型研究:基于资源禀赋影响因素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2 样本指标及参数选取 |
5.3 多元回归分析 |
5.4 权益金测算 |
5.5 本章小结 |
6 宏观视角权益金测算研究:基于一般均衡分析 |
6.1 方法介绍及模型构建 |
6.2 发展现状与情景设定 |
6.3 实证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中国不可再生资源使用者成本及其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使用者成本溯源 |
1.2.2 使用者成本计量 |
1.2.3 使用者成本补偿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全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不可再生资源使用者成本及其补偿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思想背景与渊源 |
2.1.1 矿产资源耗竭理论与资源最优利用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的公平与效率 |
2.2 理论依据 |
2.2.1 不同经济背景下的自然资源价值论 |
2.2.2 不可再生资源价值与成本补偿 |
2.3 实现途径 |
2.3.1 地租理论与绝对租、级差租 |
2.3.2 租金理论与经济租、稀缺租 |
2.3.3 矿产资源耗竭理论与霍特林租 |
2.4 理论模型 |
2.4.1 不可再生资源跨期有效分配的主要标准 |
2.4.2 不可再生资源稀缺性的跨期动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不可再生资源使用者成本计量方法的确定与运用 |
3.1 不可再生资源使用者成本计量的主流模型与方法 |
3.1.1 净价格法(Net Price Approach,NPA) |
3.1.2 使用者成本法(User Cost Approach,UCA) |
3.1.3 NPA与UCA的比较与选择 |
3.2 UCA的理论设计 |
3.2.1 开采不可再生资源当期净收入(R)的计算 |
3.2.2 资源可采年限(T)的确定 |
3.2.3 贴现率(r)的选择 |
3.2.4 资源开采损耗系数(η)的引入 |
3.2.5 计算时期的考虑 |
3.3 UCA的具体运用 |
3.3.1 1994—2014年煤炭开采相对使用者成本水平测评 |
3.3.2 1994—2014年煤炭开采绝对使用者成本水平测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不可再生资源使用者成本的补偿现状分析 |
4.1 不可再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历史沿革与构成现状 |
4.1.1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历史沿革 |
4.1.2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构成现状 |
4.2 不可再生资源使用者成本的补偿途径 |
4.2.1 矿山地租的来源与构成 |
4.2.2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项目的租金含义与使用者成本的补偿途径 |
4.3 煤炭开采使用者成本的补偿水平测评 |
4.3.1 1994—2014年煤炭资源税应纳税额 |
4.3.2 1994—2014年煤炭资源补偿费征收额 |
4.4 不可再生资源使用者成本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根源 |
4.4.1 使用者成本补偿途径不规范导致资源租、税、费关系紊乱 |
4.4.2 使用者成本补偿水平不足导致资源自身价值损失 |
4.4.3 使用者成本补偿去向不明确导致资源耗竭补偿未能落到实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不可再生资源使用者成本补偿机制的重构 |
5.1 国内外不可再生资源使用者成本补偿的比较与启示 |
5.1.1 国外市场经济国家的矿业权利金制度 |
5.1.2 基于矿租含义的国内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比较 |
5.1.3 国外在不可再生资源使用者成本补偿上的启示 |
5.2 重构我国不可再生资源使用者成本的完全补偿机制 |
5.2.1 基本目标与直接目标 |
5.2.2 基本原则 |
5.2.3 基本思路 |
5.2.4 整体框架与主要措施 |
5.2.5 配套改革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 学术论文 |
2 研究课题 |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与学习经历的简历 |
1 基本情况 |
2 求学简历 |
3 研究工作简历 |
四、对地质勘查劳动形成矿产资源价值的质疑(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研究[D]. 王中庆. 山西大学, 2020(12)
- [2]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地矿集团为例[D]. 刘永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3]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的冲突与协调[D]. 冯佳琪. 吉林大学, 2020(08)
- [4]论矿产资源价值与所有者权益[J]. 张华,鹿爱莉.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0(02)
- [5]C市市长矿产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案例研究[D]. 白熙娆.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2)
- [6]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D]. 王建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地方政府矿产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四川省兴文县为例[D]. 张婷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研究[D]. 邓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矿产资源权益价值构成及其测算研究[D]. 蒋健明. 中国矿业大学, 2018(12)
- [10]中国不可再生资源使用者成本及其补偿机制研究[D]. 王俊. 东北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