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土中的热不稳定磁赤铁矿及其古气候意义

中国黄土中的热不稳定磁赤铁矿及其古气候意义

一、Thermally unstable maghaemite and its palaeoclimatic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loess(论文文献综述)

白文彬[1](2020)在《川西金川黄土地层时代与15万年以来环境演化》文中指出川西高原风成黄土-古土壤序列记录了西南季风和高原季风的演化过程,对探讨高原隆升与大气环流演化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距今15万年是青藏高原隆升的第三阶段共和运动的开始,此次运动不仅对高原内部而且对高原周围地区的环境演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川西晚更新世以来黄土进行研究,对研究青藏高原隆升的环境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川西高原金川角木牛剖面为研究重点,以古地磁年代学研究为基础,通过与黄土高原黄土地层、金川马厂剖面进行对比,建立了金川角木牛剖面的地层年代框架。在此基础上,对金川剖面磁化率、色度和粒度等环境指标进行分析,并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进行对比,对金川地区15万年以来的环境演化进行了探讨。获得成果如下:1、以古地磁极性柱、标志层、磁化率及色度指标为基础,通过与金川马厂剖面、黄土高原典型黄土地层进行对比,对川西金川角木牛剖面黄土地层的时代进行了厘定。2、以磁化率、色度和粒度等为环境代用指标,将金川黄土15万年以来气候划分为三个阶段:(1)150 ka B.P.-100 ka B.P.(L2晚期-S1中期),气候由冷干迅速向着暖湿发展;(2)100 ka B.P.-43 ka B.P.(S1中期-L1早期),气候由暖湿向冷干缓慢发展;(3)43 ka B.P.-0(L1早期-至今),气候由冷干迅速向暖湿,而后缓慢向冷干发展。3、将川西气候变化曲线与黄土高原和阿拉斯加、深海氧同位素曲线、中国南海氧同位素曲线和中国南方石笋氧同位素进行了区域对比。

卢佳仪[2](2020)在《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与古植被演化及其驱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亚洲季风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密它的时空演变规律对人们全面理解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晚新生代东亚季风的形成与演化无论对区域性还是全球性气候均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期以来,对东亚季风轨道尺度上的演化研究众多,而对构造尺度上季风的演化相对较少,且多聚焦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中国南海等区域。中国东部地区因地表覆盖而缺乏长时间尺度的沉积露头剖面,新近纪以来的古气候演化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虽然晚新生代以来东亚季风在构造时间尺度上的演化被认为与青藏高原隆升有关,但有关季风演化的机制目前仍存在很多争议。特别是,与季风相关的干湿古气候在中国东部地区的空间变化规律还不清楚,它是否与现代干湿气候一样存在巨大的空间差异(如,中国东部降雨两极或三极模态)?如是,那么驱动机制又如何?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探讨。同时,伴随着新近纪气候变化,陆地生态系统也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尤其是新生代晚期C4草原的出现使C3植物被C4植物大规模取代,草原生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极大的扩张。有关C4植物在中新世的第一次扩展事件已经有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人们对这次事件从低纬度向中高纬度的扩张过程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但是,有关东亚地区晚中新世以来的C4植物是否存在第二次扩张事件还不清楚。如有,具体机制又是如何?它与第一次扩展事件有哪些不同点?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探讨。近年来,基于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不断发展,在中国东部第四纪强烈覆盖区也获得了晚中新世(ca.8 Ma)以来连续沉积的钻孔岩芯,这为研究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的变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使得我们能更全面地揭示东亚季风区干湿古气候的演化规律,并为深入探究其驱动机制提供了关键素材。同时,分子古气候代用指标的不断突破也为建立干湿古气候的时间演化序列创造了条件。尤其是来源于微生物细胞膜的甘油二烷基链甘油四醚化合物(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简称GDGTs),因其在各个环境中分布广泛,且对环境变化响应灵敏,被广泛应用于古环境古气候重建的研究中。所以利用微生物脂类GDGTs的指标重建东亚季风演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国东部长时间尺度钻孔沉积多为河湖相沉积,基于GDGTs化合物的众多指标中,能用于长尺度河湖相干湿古气候重建中的指标须在现代河湖相沉积环境中进行验证其可靠性。本研究从现代河流-湖泊沉积环境入手,选择青海湖等对干湿古气候比较敏感的地区为现代过程研究对象,分析基于GDGTs构建的各指标在现代河流和湖相中的变化及控制因子,选出可靠的干湿古气候指标,再用于中国东部华北平原和苏北平原晚中新世以来的河湖相钻孔中以重建干湿古气候演化。同时,利用有机碳同位素检测方法重建了晚中新世以来中国东部的植被演化。论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性认识概况如下(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刊物上):1.依据微生物GDGTs现代过程调查,提出了河湖相的干湿古气候代用新指标。通过对干湿气候极其敏感的青海湖地区湖泊沉积物、河流沉积物以及周围土壤中GDGTs化合物的检测,分析了古菌isoGDGTs化合物和细菌br GDGTs化合物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基于GDGTs构建的各古气候重建指标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古菌isoGDGTs在河流和湖泊中的变化较细菌br GDGTs的变化更有规律,且基于isoGDGTs建立的指标GDGT-0/Cren与湖泊水深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可作为可靠的干湿古气候重建指标。而细菌br GDGTs化合物构建的指标在河湖相环境中变化复杂,且受控因子众多。例如,能反映p H的CBT指标在河流沉积物中被发现与盐度有关;能用于重建温度的MBT’指标在湖泊环境中显示出与水深有关等。这使得基于br GDGTs构建的古环境指标在长尺度河湖相沉积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而GDGT-0/Cren指标原理更清晰,受控因子单一,在河湖相干湿古气候重建中显示出明显优势。在此基础上,综合全球已经报道的湖泊沉积物(包括部分中国东部地区的湖泊沉积物)和泥炭地的GDGT数据,进一步支持了GDGT-0/Cren指标可以作为陆地水体环境的干湿古气候代用指标。2.发现了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构造时间尺度的干湿古气候呈现出三极模态的空间变化,提出了赤道太平洋海温梯度的驱动机制。通过对华北平原天津G3钻孔(8 Ma至今)和苏北平原盐城ZKA4钻孔(~7.6 Ma)河湖相沉积物中GDGTs化合物的测试分析,利用新发现的古气候指标GDGT-0/Cren和以前建立的Ri/b指标重建了晚中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北方的干湿古气候变化。华北平原以及苏北平原的分子记录显示,晚中新世至早上新世气候干旱,降雨量少;自上新世早期(约4.2~4.5 Ma)起东亚夏季风(EASM)显着增强,季风降水突然增加,气候变湿润,直至现在。这种以早上新世为界的干湿古气候变化规律与黄土高原及中国南海的记录一致,而与中部长江中下游的记录相反,即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华北及南海中南部气候干旱(-),而长江中下游和南海北部气候湿润(+);早上新世4.2 Ma之后这种模式发生反转。因此本研究认为自晚中新世起,中国东部的降雨模式呈现出南北一致而中部相反的“类三极模态”,且这种降雨模式在早上新世4.2 Ma左右发生反转,即从“-,+,-”变成“+,-,+”模式。根据中国东部现代年际和年代际降雨分布模式以及结合早上新世全球古气候记录,本研究认为早上新世4.2 Ma左右中国东部降雨的“三极模态”发生的原因主要由赤道太平洋纬向和经向海温梯度自早上新世开始显着增加,导致西太平洋菲律宾上空对流活动增强所导致。此外,增强的Hadley环流以及Walker环流从赤道热带通过极地向的运输使得向北传播的水汽增多对早上新世以来东亚夏季风的增强也有所贡献。微生物脂类指标所揭示的中国东部构造时间尺度干湿古气候的这种三极模态空间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进一步得到了古气候模型模拟结果(由国外合作者完成)的支持,但这一驱动机制与本课题组之前报道的中国东部千年时间尺度三极模态干湿古气候的驱动机制(Zhang et al.,2018,Science)有较大差异。3.依据分子地球生物学记录,发现了C4植物在早上新世出现晚新生代以来的第二次扩张事件,提出了大气CO2浓度的驱动机制。通过对华北平原G3钻孔以及苏北平原ZAK4钻孔中全岩有机碳同位素进行分析,重建了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C3/C4植物演化历史,并与东亚其它地区以及全球各大陆同时期植被记录进行对比,深入探讨了影响C4草本扩张的机制。天津G3钻孔的有机碳同位素显示出在4.1 Ma左右出现明显正偏且波动剧烈,盐城ZKA4钻孔的有机碳同位素显示在4.5 Ma左右出现明显正偏。两根钻孔的数据较为一致的指示了早上新世中国东部有一次明显C4草本扩张事件。这次C4草本扩张事件同样在黄土高原土壤碳酸盐碳同位素研究中也有记录,说明具有区域性特征。进一步综合全球数据发现,早上新世的这次C4草本扩展事件在非洲、西亚、澳大利亚、北美和南美同时期碳同位素记录均有显示。由此提出了早上新世的C4草本扩张是一次全球性事件,且与晚中新世的第一次全球C4扩张事件是相互独立的。虽然晚中新世的C4扩张被认为可能与干旱化增强和火灾变多有关,但这并不能解释早上新世的C4草本扩张。本研究结合早上新世全球古气候记录,推测这次全球C4扩张事件主要由大气CO2分压的长期降低所引起的。这一推论得到了光量子产率模型的支持,该模型显示,在早上新世,随着大气CO2分压以及温度的降低,很多地区的气候条件越过了有利于C4草本生长的阈值,特别是在如华北平原、苏北平原这样的中纬度地区,因此C4草本出现了再一次大规模的扩张。

崔雪楠[3](2020)在《渭南蒲城石羊钻孔环境特征及古气候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巨厚的粉尘堆积蕴藏了丰富的大陆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化信息,在第四纪研究中有重要的地位。其中,研究区ZK19所在的渭南地区地处典型黄土高原南缘,位于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的交互作用地带,发育了深厚的风尘沉积和河流相沉积,因此,研究该区域的环境演化规律在古环境研究中极具敏感性和代表性。本文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气候变化黄土沉积记录研究》为依托,以渭南蒲城石羊钻孔(ZK19)的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地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沉积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对比等方式构建地层年代标尺框架,通过粒度等气候代用指标进一步探讨沉积记录的环境指示意义。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渭南蒲城钻孔总进尺128.91米,其上部61.33米,粒度分布均匀,概率累计曲线是细两段式,为典型的风成沉积组成特征,表现为8个黄土-古土壤旋回(L9/S8-L1/S0)。61.33米以下开始出现河流相沉积,年龄0.927 Ma-2.611Ma。下部粒度变化较复杂,各粒级的含量变化频次高,幅度大。尤其是>63μm颗粒组分的平均含量较大,期间出现约5次明显的大范围波动,砂粒含量甚至超过50%,而该钻孔所在地距沙漠较远,侧面印证了该钻孔下部受临近的洛河流水作用较大。并且结合岩芯描述以及磁化率等其他资料,可知为5个明显的粉砂-砂-粉砂质粘土沉积旋回,反映了当时的环境属于冷暖交替变换,符合第四纪整体在冷干的条件下,小范围的冷暖波动。但由于资料有限,其确切时代、持续时间及洪水量的大小还有待后续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陆浩[4](2020)在《中纬度亚洲黄土记录的MIS-13古气候空间差异及其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四纪大冰期以来全球经历了两次重要的气候转型。第一次是主要发生在0.9 Ma BP左右的中更新世转型(MPT)或者中更新世革命(MPR),以全球冰量增加,气候变化的主导周期由41 ka转变为100 ka为特点;第二次是发生在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12和MIS-11之间,大约430 ka BP的中布容事件(MBE)。这次事件以全球冰量进一步增加,大幅度的冰期-间冰期波动,全球范围内碳酸盐加剧溶解为特点。然而,与MBE之后的间冰期相比,有着低幅度冰量变化的MPT和MBE之间的时段,全球气候演化状况还并不清楚。中纬度亚洲内陆广泛分布着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这些序列记录着丰富的古气候信息,并使之能与深海氧同位素和极地冰芯记录相对比。在中国黄土高原,S5古土壤层(俗称红三条)发育着三层亚古土壤层(S5-1、S5-2、S5-3),异常高的磁化率显示S5-1古土壤层(对应着深海氧同位素(MIS)13,大约发生在500 ka BP左右,是古气候演化的特殊时期)经历了过去800 ka以来最强烈的风化成壤,有可能指示着异常强盛的东亚夏季风。这似乎与深海氧同位素和南极冰芯记录的较冷的间冰期相矛盾。虽然,已有研究者提出异常强盛的东亚夏季风可以发生在相对冷的间冰期的观点,但仍需更多的证据支持。与此同时,S5-1古土壤发育强度的区域差异也可能存在。有研究发现,黄土高原西部S5-1的土壤发育相对较弱,而S4(对应MIS-11)则发育强烈;明显区别于黄土高原中部和东部的黄土序列。这种差异是由大气环流格局导致还是由土壤长时间成壤导致?依然存在争论。相对于黄土高原,中亚黄土古气候的研究相对较少,该地区气候状况常年受西风环流控制很可能与季风区表现出不一样的土壤发育状况。因此,我们会产生疑问,MIS-13古气候状况是否存在空间差异?如果存在,那么产生这种差异的影响机制又是什么?为了理解这些问题,本研究采集受东亚季风影响的黄土高原中部西峰剖面和受西风影响的中亚塔吉克斯坦Darai Kalon(DK)两个剖面,并在全球收集已发表文献中涉及MIS-13或S5-1古土壤的多种类的指标记录为研究材料。利用轨道调谐方法获取年代序列,以磁学参数、粒度和色度等为古气候代用指标,并结合LOVECLIM气候模型去解释驱动机制,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调查黄土高原中部西峰剖面S5-1古土壤含铁矿物的属性,结果展示S5-1古土壤的磁性增强是强于其它古土壤层,这种增强主要由于成壤产生的细粒亚铁磁性矿物所导致的。长时间的成壤并不是导致S5-1古土壤磁化率增加或者MIS-13土壤强烈发育的主要因素。成壤赤铁矿和针铁矿变化以及随磁性增强的比例,指示着S5-1古土壤发育在异常湿润的环境。(2)黄土高原收集的指标记录显示在黄土高原中东部和西部S5-1古土壤的发育强度是不同的。在黄土高原中部,与以前的研究结果一致,S5-1发育为最强的古土壤层。然而在黄土高原西部,S5-1发育较弱,而古土壤S4却发育最强。黄土记录的这种局地空间差异主要受控当时的大气环流控制。与MIS-11相比较,MIS-13期的东亚夏季风雨带并没有向黄土高原西部深入,而是更加偏北靠东。基于热带太平洋海表面温度(SST)记录,我们认为MIS-13东亚夏季风时间和空间的异常变化可能与一个强烈的拉尼娜(La Ni?a)或者类拉尼娜(La Ni?a-like)气候态有关。在如此的气候状况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PSH)变弱并向东北撤退,导致了中国北方中东部获得更多的降水,而西北内陆获得较少的降水量。(3)本研究使用了磁学指标、粒度和亮度等多个代用指标,研究中亚塔吉克斯坦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的土壤发育状况,并探讨MIS-13古气候状况及其影响机制。磁学结果支持了气候是引起土壤磁化率增强的主要因素,粗粒径(>25?m)含量可以被用来指示低空大气环流强度。磁学参数、亮度和粒度记录了弱发育的S5-1古土壤,指示当时气候以相对温暖、干旱的环境和弱的表面风状态为特征;以及强烈发育的S3(对应着MIS-9)古土壤,指示当时气候以相对温暖、湿润的环境和不稳定的表面风状态为特征。通过对比印度夏季指数,我们认为MIS-13较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也许造成了较低的南半球高纬度温度,并最终通过大气循环过程导致印度夏季风增强、扩展,相应的副热带高压和西风环流也向北扩展,而中亚塔吉克斯坦地区正好受到靠北的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气候长期炎热、干燥,才使得古土壤S5-1发育较弱。(4)结合模拟结果对比MIS-13与MIS-9中纬度中东亚的古环境状况发现,在太阳辐射和温室气体的联合影响下,黄土高原与中亚塔吉克斯坦湿度状况与我们指标记录较为一致。进一步对比全球其它区域陆地的地质记录发现,MIS-13相比其以后的间冰期:在北半球,除了亚洲季风区以外,以40?N为界限,40?N到20?N之间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大部分指标记录指示着干旱的环境,而40?N以北的区域几乎所有的地质记录指示着温暖、湿润的环境,20?N以南的热带地区又显示出温暖、湿润的环境。而南半球从中纬度副热带(40?S-20?S)和低纬度热带地区(20?S-0?)均显示MIS-13与以后的间冰期相比是相对干的时期。通过对比MIS-13和MIS-9两个时期不同海洋钻孔记录的SST最大值,却发现MIS-13相比MIS-9在不同区域SST状况也存在着差异。本文将气候模拟结果与全球地质记录相联系去解释产生MIS-13古气候空间差异可能的驱动与反馈机制。MIS-13古气候空间差异是由外部驱动因素和气候系统内部反馈共同造成的。具体来说:一方面,由于MIS-13北半球高纬度夏季能够获得比南半球高纬度夏季更多的太阳辐射,再加上较低的温室气体浓度容易造成冷的南半球和相对偏暖的北半球,即南北半球气候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可能会造成不同气候带的向北移动。由此而造成南半球陆地不同的地质记录指示了MIS-13较为干旱的环境。而在北半球由于赤道热带辐合带(ITCZ)的北移使得热带季风区普遍发育着强盛的夏季风。这种北移也会增强北大西洋经向翻转流(AMOC),使得南半球更多的热量输送到北半球高纬度,进一步加剧了半球间的气候不对称。与此同时,也会引起热带东西太平洋海表温度(SST)产生异常,并产生一个强盛的类拉尼娜(La-Ni?a-like)气候态。这种强盛的La-Ni?a-like气候态会造成西太平洋副高(WPSH)位置和强度的异常。另一方面,这种外部驱动因素的配置,会引起北半球高低纬之间的径向温度梯度增大,由此造成中纬度西风环流增强、偏北,在北大西洋形成类似于正相位北大西洋涛动(NAO)的气候态。与此同时,正向相位的NAO可能会促进大西洋表层海水流的向北输送,从而进一步增强AMOC,增强的AMOC会进一步增强热带太平洋La-Ni?a-like的气候态。反过来,这种La-Ni?a-like的气候态通过大气遥相关又进一步促进正相位的NAO。正是这样一种正反馈机制造成了MIS-13中纬度亚洲古气候的空间差异。

贾伟杰[5](2020)在《不同磁场强度下的黄土沉积物重沉积实验研究》文中提出中国黄土高原风成的黄土-古土壤沉积物很好的记录了第四纪以来的古气候和古地磁场变换信息。因为黄土-古土壤沉积物中既包括原生风成成因的磁性矿物,又包括次生成土成因的磁性矿物,再加上同一次地磁极性倒转在不同黄土剖面甚至同一剖面的多套平行样品中揭示了不同的特征剩磁方向,致使目前对中国黄土-古土壤沉积记录古地磁的可靠性,特别是在弱磁场中其能否忠实记录地磁场的变化信息仍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澄清弱磁场环境下,黄土-古土壤沉积物中的磁性颗粒能否精确记录外围磁场的方向,论文选择在不同磁场强度的环境下,对粉碎后的宝鸡黄土-古土壤沉积物开展了重沉积实验,并对重沉积实验样品开展了系统的磁化率各向异性(AMS)和剩磁方向的分析研究,获得了如下几点成果:(1)无论在正常磁场强度或者在弱磁场强度环境下,重沉积实验样品有和天然黄土-古土壤样品一样的正常沉积磁组构,其AMS的最大轴于中间轴方向是近于水平的,而最小轴是近直立的;(2)无论在与现今地磁场强度一样的磁场强度下或者在更弱的磁场强度环境下,在正极性磁场中获得的重沉积样品的特征剩磁方向均为正极性,在反极性磁场环境下获得的重沉积样品的特征剩磁方向均为反极性;(3)重沉积实验结果表明中国黄土-古土壤沉积物即使在相当于现今地磁场强度十分之一的弱磁场环境下也能有效地记录地磁场变化信号。

李洋[6](2019)在《渭河上游全新世中期古泥流沉积事件研究》文中提出人地关系研究作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一直以来广受关注。进入工业革命以来,一系列环境问题爆发,人地关系愈发紧张。科学认识人地关系,用人地关系客观规律指导人类社会活动,已成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持续变暖,气候极端事件频频发生,渭河上游天水地区以及我国广大山区泥流灾害频发,损失惨重,泥流灾害研究迫在眉睫。以古论今,通过对黄土-古土壤地层中记录的全新世古泥流灾害事件进行研究,重建古泥流灾害发生的气候背景和人地关系。这对当前气候不稳定、人地关系紧张背景下泥流灾害的防治和未来灾害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本文以渭河上游地区天水赵家崖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综合临近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地层对比、光释光测年和地区文化年代数据成果,建立起地层年代框架,同时根据剖面3层水平沉积层中所含古人类文化遗物和地层叠覆关系判断出3期泥流事件的发生年代;通过对粒度和磁化率数据的分析,揭示出渭河上游天水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在野外宏观观察判断的基础上,通过>0.1mm颗粒筛选及观察、粒度以及基于粒度数据的端元分析,进一步确定3层水平沉积物的物质组成和沉积特征,综合分析鉴别3层水平沉积物为古泥流沉积物;基于3期古泥流的发生年代以及所含古人类文化遗物的情况,对天水地区全新世气候波动事件和古人类活动演化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得出ZJY剖面所含3期古泥流事件正是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综合产物。以上研究结论如下:(1)综合临近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地层对比、光释光测年和地区文化断代成果,建立起地层年代框架,同时根据剖面3层泥流沉积层中所含古人类文化遗物和地层叠覆关系判断出3期泥流事件的大致发生时间为:第一期大约发生在7000~6000a B.P.期间,第二期大约发生在5500~4800a B.P.期间,第三期大约发生在4200~4000a B.P.期间。三期古泥流事件均发生于全新世中期。(2)通过对ZJY全新世黄土-古土壤样品粒度及磁化率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天水地区全新世气候环境大致经历了 3个演化阶段:全新世早期(11500~8500a B.P.),气温相对末次冰期快速升高,东亚夏季风增强,降水量增加,气候处于干冷向暖湿转变的时期,总体来说气候相对干旱不稳定;全新世中期(8500~3100a B.P.),东亚夏季风强盛,占据主导地位,气候暖湿,土壤风化成壤强烈,同时,气候表相处很强的不稳定性,出现多次气候恶化事件;全新世晚期(3100a B.P.至今),气候较全新世中期再次恶化,由暖湿向干冷转变,生物风化成壤减弱,加之人类活动导致地表水土流失,气候更趋干旱。与此同时,古土壤对应时期的粒度曲线和磁化率曲线均变现为多次波动,表明该地区全新世中期气候在总体温暖的背景下存在多次气候波动。(3)在野外宏观观察判断3层水平沉积物为泥流沉积物的基础上,通过>0.1m m颗粒筛选及观察、粒度以及基于粒度数据的端元分析,进一步确定3层水平沉积物的物质组成和沉积特征,综合分析鉴别3层水平沉积物为古泥流沉积物,剖面记录了全新世三期古泥流事件,三期事件分别发生多次小的泥流事件,其中第一期发生4次泥流小事件;第二期发生2次泥流小事件;第三期发生1次泥流小事件。(4)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在7000~6000a B.P.、5500~4800a B.P.和4200~4000a B.P.期间发生过显着气候突变,ZJY剖面发现的3期古泥流沉积事件正是这些气候突变的产物。与此同时,剖面3期泥流沉积层中分别发现了师赵村二期文化遗物(5800~6800a B.P.)、马家窑文化遗物(4800~5300a B.P.)和齐家文化遗物(3950~4200a B.P.),这进一步表明剖面发现的古泥流事件与人类活动存在一定关系。在人类文明大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大自然的改造利用程度一步步加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显着改变了地表原生植被和地表形态,加剧了地表脆弱性,在降雨变率陡增的气候突变时期,短时剧烈的强降水冲刷脆弱的地表,流水和滑坡体汇集于上游沟道中。黄土颗粒、砾石以及人类遗物在流水的裹挟下不断向下运移,最终在下游沟口低洼平缓处堆积,形成了 ZJY剖面记录的三期古泥流事件。

孟媛媛[7](2019)在《宝鸡凤翔坮塬区黄土磁性地层学及古环境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黄土研究在第四纪古气候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记录着详细的古气候信息,对于研究古环境变化的意义重大,一直以来是地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研究近几十年来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由于黄土剖面区域位置不同,在地层磁极性倒转位置、沉积物来源以及区域气候环境响应等问题上,还存在诸多分歧。因此,在黄土高原地区做进一步深入研究非常必要。开展古环境研究工作的基础,是获取高分辨率的年代标尺。磁性地层学的研究是第四纪长尺度黄土-古土壤序列年代学工作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依托我校承担的国家地质调查局《陕西1:5万草碧镇、两亭、招贤、千阳、凤翔、姚家沟六幅黄土覆盖区填图试点》项目,以在宝鸡凤翔黄土坮塬区开展的黄土钻探所获取的岩芯为研究材料,对钻孔黄土-古土壤地层开展高精度的古地磁研究工作,并结合黄土高原地区典型剖面的古地磁结果,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经过本文研究认为黄土段巨厚的正极性带属于重磁化现象,原因主要是岩性较为疏松,岩性描述可见有细砂中砂等存在,经过泥浆浸泡之后磁性矿物的方向发生变化随后随着现代地磁场方向而表现正极性带;(2)长岩芯交变退磁和分离样品热退磁数据相结合,得出宝鸡凤翔钻孔黄土地层高精度的古地磁极性柱,并与国际标准极性柱(Gradstein et al 2012)进行对比,结合典型黄土剖面磁化率数据对比,获得钻孔岩芯磁极性转换事件的具体年龄,在此基础上运用线性内插法建立黄土段2.58 Ma以来地层分辨率为5cm的年代标尺;(3)本钻孔的B/M界限大致位于L8的底部,即46m左右,其对应深海氧同位素MIS20,Jaramillo事件的范围大致位于62-65m左右附近;Olduvai事件的范围大致位于110-115m左右附近,M/G界限位于L33的底部。(4)根据磁化率曲线划分黄土-古土壤层位,并和深海氧同位素进行对比,呈现良好的相关性,2.581.7Ma磁化率值整体来看处于低值,预示着气候寒冷干燥,主要受冬季风的控制;1.70.8Ma波峰波谷的振幅比较大,变化频率也较高较频繁,可以看出冬夏季风的强度较之前有所增加,变化幅度较大,周期较短。0.8Ma以来,磁化率曲线的变化幅度也比较大,变化强度和变化周期也相对之前较大。(5)本研究为渭河以及千河阶地黄土古环境以及该研究区的新构造运动提供了高分辨率的年代依据。

孟先强[8](2018)在《中国北方黄土中碳酸盐矿物的来源、分布与古季风变迁》文中认为季风降雨影响东亚地区人类的生产、生活、生存等,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准确的季风降雨预测可以规避灾害与减少损失,但目前仍存在争议。研究与未来类似的间冰期时期东亚季风降雨的变迁与全球温度的联系,例如暖的早更新世(2.6-1.65Ma)和中布容事件之后(0-0.43 Ma)的间冰期时期,可以更好地理解季风动力学,并为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季风降雨的预测模型提供参数和约束。然而,这两段暖的间冰期时期的东亚季风降雨变化及其与全球温度的联系仍不清楚,可能是由于过去的夏季风指标同时受到温度与降雨的影响,以致很难探讨这些时期季风降雨与全球温度的联系及其季风降雨动力学机制。中国北方黄土是世界上最厚的风成沉积,记录了第四纪间冰期时期的大陆季风降雨信息,黄土中存在大量的碳酸盐矿物,主要包括方解石和白云石矿物,其溶解、迁移对季风降雨极其敏感,但黄土中碳酸盐的研究面临三大难题:精确定量、原生与次生碳酸盐的鉴别和迁移问题。黄土中白云石矿物仅为碎屑成因,其有潜力指示原生碳酸盐的溶解程度与约束碳酸盐迁移深度。基于此,本文以中国北方主要沙漠/沙地、黄土高原和东北赤峰地区十个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开发了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技术精确快速的定量土壤中白云石和方解石的新方法,同时,联合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和气相质谱等手段,调查碳酸盐在中国北方黄土及沙漠的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圈定黄土中碳酸盐的主要源区,建立碳酸盐溶解淀积过程与季风降雨的关系,重建了过去2.6 Ma以来间冰期时期东亚夏季风降雨的演变历史,探讨早更新世和中布容事件之后的间冰期东亚夏季风变迁及其相应的机制,为未来季风降雨预测提供古气候背景参考。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北方沙漠/沙地全样中碳酸盐含量自西向东逐渐下降,最高为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总碳酸盐和白云石含量分别为16%和2.4%,最低为东北三个沙地,几乎不含碳酸盐和白云石。典型沙漠样品的分粒径(<63、63-154、>154μm)结果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63 μm组分中白云石和碳酸盐的含量分别4.6%和19.5%,高于黄土高原黄土中白云石(3.2%)和碳酸盐(14.7%)的初始含量,柴达木沙漠则接近于黄土,其他沙漠<63 μm组分中几乎不含或者含有少量的白云石和方解石,论证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是黄土高原黄土中碳酸盐的重要源区。另外,通过调查多个黄土剖面中碳酸盐的分布并结合过去的物源工作,发现2.6 Ma以来初始粉尘中碳酸盐通量基本不变。2、黄土高原八个13万年以来的黄土剖面和现代表土中白云石和方解石含量呈现自西北向东南降低和冰期高于间冰期时期的特征,这两种矿物分别在年均降雨量(MAP)达到610 mm和690 mm之后消失。基于两种矿物在黄土中的分布及与季风降雨的联系,提出碳酸盐溶解的四阶段模式及对应的降雨量范围:溶解阶段1,白云石和方解石共存,MAP<610 mm,指示很弱的夏季风;溶解阶段2,白云石消失而方解石存在,610<MAP<690 mm,指示弱的夏季风;溶解阶段3,白云石和方解石均消失但没有向下层淋失,年均降水量为690<MAP<725 mm,指示强的夏季风;溶解阶段4,白云石和方解石均消失且向下层淋失,MAP>725 mm,指示特别强的夏季风。3、查明了洛川、灵台和宝鸡三个经典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白云石和方解石的分布特征,两者大体上在古土壤层(间冰期)低,黄土层(冰期)高。基于碳酸盐溶解四阶段模式,重建了黄土高原地区2.6 Ma以来的间冰期东亚季风降雨历史。结果显示早更新世时期属于溶解阶段2,而中晚更新世时期(1.65-0 Ma)属于溶解阶段2或3或4。也就是暖的早更新世时期,东亚季风降雨较少;之后随着全球变冷,降雨增多。这和过去认为“温度越高季风降雨越多”的认识不一致。通过进一步调查,我们提出更新世间冰期时期东亚季风降雨的变迁受控于赤道太平洋沃克环流的假说。因此,对于未来东亚季风降雨的预测,可能需要更多关注低纬大气环流系统的变化。4、测定了洛川和赵家川剖面古土壤层中处于溶解阶段2样品的酸溶相元素含量和次生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比值。结果显示两个剖面酸溶相的Ca、Mg和Sr元素含量均在早更新世高,中晚更新世低。另外,古土壤层中次生碳酸盐的δ13C主要与土壤呼吸作用强度有关,可用于指示季风降雨的变化。次生碳酸盐δ13C的均值在早更新世为-5.5‰,中晚更新世时期下降到-7‰,大体上呈现负偏的趋势。古土壤层中酸溶相的元素与碳酸盐的碳同位素特征均显示早更新世季风降雨少,中晚更新世季风降雨多,与基于碳酸盐溶解阶段重建的季风降雨变化一致,支持赤道太平洋沃克环流影响2.6 Ma以来间冰期时期东亚夏季风降雨变化的假说。5、调查了1Ma以来东北赤峰牛样子沟剖面中碳酸盐和红度的分布,发现两者均呈现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特征,主要反映季风降雨的变化。同时,中布容事件(-430ka)之后,间冰期时期全球温度突然增加,但该剖面的碳酸盐含量和红度指标表明东北地区间冰期夏季风突然减弱。整合中国大陆其他可靠的东亚夏季风记录,发现间冰期时期东北地区和四川西部地区夏季风在中布容事件之后均突然减弱,其他地区则保持不变。进一步分析发现ITCZ的南北移动和跨赤道气流的变化可能与此有关,但其详细的机制需进一步研究。中布容事件之后,全球增温后东亚降雨分布的如此变化,可能意味着在全球变暖下,东北和四川西部地区的降雨可能会减少。

蒋凯[9](2018)在《13万年以来浑善达克沙地南缘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环境磁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浑善达克沙地地处我国北方季风边缘区,区域气候可能受到东亚季风和北半球西风环流的共同影响。作为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带,对该地区典型地质记录开展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对于揭示季风边缘区古气候特征和演化历史及其动力学机制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然而,浑善达克沙地内发育的风成砂-古土壤序列和湖泊沉积存在延续时间短、沉积连续性较差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区域内较长时间尺度上的古气候重建及轨道尺度上古环境演化历史的认识。近年来的野外地质调查时发现,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山间低洼地带保存了末次间冰期以来沉积连续的黄土-古土壤序列,这些远离黄土高原主体、同时作为目前我国报道的纬度最北的黄土沉积不仅可有效弥补风成砂和湖泊沉积古气候记录上的不足,同时为深入理解我国北方季风边缘区在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上的古季风演化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提供了良好素材。本文以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发育的北沟黄土-古土壤序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光释光测年和精细的岩石磁学、环境磁学、地球化学和漫反射光谱分析,并主要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岩石地层、磁化率和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该剖面记录了末次间冰期以来完整的风成堆积历史,并通过东亚夏季风指标(Rb/Sr及χARM/χ)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的对比建立了 13万年来该黄土-古土壤序列精细的年龄模式;2)在黄土高原上通常用来表征成壤强度和夏季风强度的磁参数并不完全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400 mm等降水线附近)的风成黄土,特别是在末次冰期,部分磁参数(如饱和等温剩磁(SIRM)和饱和磁化强度(Ms)主要受控于由冬季风所携带的粗粒PSD-MD亚铁磁性颗粒的通量变化;3)北沟黄土的化学风化程度明显弱于黄土高原上的典型黄土,同时在黄土高原上被广为用来指示东亚夏季风(如Rb/Sr和Ba/Sr)和冬季风(如Zr/Rb)的地球化学指标在解释季风边缘区的古气候历史上与磁参数相比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和确定性,而该剖面复杂的磁信号可能是对季风边缘区较弱夏季风的阈值响应。4)在末次间冰期东亚夏季风可以延伸到内蒙古中东部,这与现今气象观测相一致;在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过渡期,在冬季风阶段性增强的同时夏季风逐渐减弱,亦与目前冬季风与夏季风反相位变化的观点相一致;在末次冰期,北沟黄土虽然沉积分辨率较低,但仍表现出记录亚轨道尺度上夏季风快速变化和千年尺度干冷事件的潜力;

莫东坡[10](2018)在《金衢盆地加积型红土年代学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衢盆地位于浙江省中部,是中国南方第四纪红土的重要分布区,深入研究第四纪红土有助于揭示亚热带地区古环境演变信息,现有大量红土类型、成因、理化特征和形成环境方面的研究成果,但年代学研究仍属空白。本文通过对金衢盆地LD、PJ和YD三个加积型红土剖面的光释光(OSL)年代、古地磁年代研究,尝试建立该区域加积型红土的年代框架,并结合粒度、磁化率、热磁和磁滞回线等环境参数的综合分析探讨其环境演变特征,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从粒度组成来看,三个剖面的各类型红土质地较为均一,都以粉砂(4~63 pm)为第一优势粒级,平均含量在53.67%~64.73%之间;其次为粘粒(<4μm),平均含量在30.04%~42.14%;砂(>63 μm)的含量最少,平均含量为3.39%~10.95%。同时富含“风尘基本粒级”(10~50 μm),平均含量34.19%~39.19%。此结果与江西九江、安徽宣城、铜陵等地同类型红土的测试结果相似,同时与北方黄土存在一定可比性,风成特性十分突出,属于加积型红土,即使是含砾网纹红土的风尘基本粒组含量也介于30.88%~35.27%之间,可能是风成母质受后期流水作用改造的结果。粒度敏感组分分析发现三个剖面累计贡献率达85%以上的1-3个主成分中,风尘粒组均充当敏感粒组。加积型红土母质长距离搬运的过程,满足释光测年的基本原理,具备释光测年的条件及可行性。(2)鉴于含砾网纹受后期流水改造,本文只选取3个剖面含砾网纹层(或砾石层)之上的网纹红土和均质红土共10个样品进行OSL测年。其结果表明,LD剖面均质红土层下部60 cm处的年代为66.3±5.49 ka,网纹红土层上部120 cm处的年代为115.32±9.55 ka,网纹红土层中部150cm处的年代为133.7±10.05 ka;PJ剖面均质红土层下部60cm处年代为102.4±14.81 ka,网纹红土层顶部90cm处的年代为 129.39±11.23ka,网纹红土层上部120cm处的年代为136.4±12.23ka;YD剖面网纹红土层上部110 cm和150 cm处的年代为103.42±8.41 ka和106.68±17.46ka,网纹红土层中部175cm和250cm处的年代分别为129.66±30.31 ka和138.92土31.16ka。三个剖面形成年代具可比性,与安徽宣城、郎溪等地红土的释光测年结果也较为一致。(3)三个剖面古地磁测试均为布容正极性,LD剖面未发现极性偏转,PJ、YD剖面则有两处样品为负极性,根据释光年代及古地磁极性年表(GITS)推测,两次极性倒转分别可能为Iceland Basin事件(188 ka)和Pringle Falls事件(212 ka),表明金衢盆地加积型红土记录了极性事件的存在。(4)基于OSL年代和古地磁测试,按照沉积速率进行内插、外推,建立了金衢盆地加积型红土的年代框架:金衢盆地加积型红土形成时代跨越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含砾网纹红土形成于364.9-196.9ka,对应中更新世中、晚期;网纹红土形成于256.5-95.4ka,对应于中更新世晚期;均质红土形成始于约129.39 ka,是晚更新世末次间冰期的产物。(5)根据年代框架,综合分析粒度、热磁、磁滞回线和磁化率数据,金衢盆地加积型红土记录的环境演化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段:含砾网纹红土形成时期(约364.9-196.9ka):沉积物颗粒较粗,磁化率χ呈现最低值,强磁性矿物含量较少;磁性矿物可能以高矫顽力的反铁磁性矿物赤铁矿为主,说明中更新世中期气候较为湿热。网纹红土形成时期(约256.5-95.4ka):风成母质普遍经历较强的化学风化,但自下而上网纹化特征由强渐弱直至停滞,强网纹向弱网纹转化的时间大致始于190ka。从强网纹红土至弱网纹红土,粘粒(<4μm)含量逐渐减少,风尘基本粒级(10-50μm)含量逐渐增加,磁性矿物由高矫顽力的赤铁矿主导向矫顽力较低的磁铁矿、磁赤铁矿转变,表明中更新世晚期气候的转变,水热条件逐渐变差。均质红土形成时期(约129.4ka以来):较网纹红土粘粒(<4μm)含量减少,风化程度减弱,磁化率值明显增大。磁性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导,磁性矿物含量增多,表明晚更新世以来金衢盆地水热条件差,风化程度较弱,风力沉积增强,均质红土红化于末次间冰期。

二、Thermally unstable maghaemite and its palaeoclimatic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loes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rmally unstable maghaemite and its palaeoclimatic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loess(论文提纲范文)

(1)川西金川黄土地层时代与15万年以来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川西黄土年代学进展
        1.2.2 川西黄土的成因及物源
        1.2.3 川西黄土的古环境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完成的工作量
2 川西高原概况
    2.1 地形地貌特征
    2.2 地质环境特征
    2.3 气候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川西黄土概况
        2.5.1 川西黄土的分布
        2.5.2 川西黄土的分类
3 材料与方法
    3.1 金川角木牛剖面
    3.2 马厂剖面
    3.3 样品采集与测试
4 金川角木牛剖面黄土地层时代的厘定
    4.1 古地磁地层厘定
    4.2 标志层厘定
    4.3 古气候代用指标厘定
    4.4 金川马厂剖面对比厘定
5 十五万年以来古气候演化研究
    5.1 磁化率
    5.2 粒度
    5.3 色度
    5.4 综合对比分析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2)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与古植被演化及其驱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晚新生代东亚季风的演化
        1.2.2 微生物四醚膜脂化合物GDGTs的研究现状
        1.2.3 新生代晚期全球植被演化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思路
    1.4 论文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青海湖区域概况
        2.1.2 天津G3钻孔区域研究概况与钻孔岩性特征
        2.1.3 盐城ZKA4钻孔区域研究概况与钻孔岩性特征
    2.2 样品采集
    2.3 实验方法
        2.3.1 GDGTs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2.3.2 GDGTs化合物的检测
        2.3.3 有机碳同位素前处理及测试
        2.3.4 其它测试
第三章 现代河湖沉积物GDGTs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对古环境重建的指示意义
    3.1 序言
    3.2 古菌isoGDGTs及相关指标在现代河湖相沉积环境中的变化
        3.2.1 古菌isoGDGTs在湖泊及河流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
        3.2.2 古菌isoGDGTs化合物及相关指标在土壤-河流-湖泊动态过程中的变化
    3.3 干湿古气候指标GDGT-0/Cren在河湖相沉积环境中的适用性
        3.3.1 现代湖泊沉积物中GDGT-0/Cren与水深的关系
        3.3.2 GDGT-0/Cren在现代湖泊中与季节性降雨的关系
        3.3.3 GDGT-0/Cren在现代湖沼环境中的变化
    3.4 细菌br GDGTs及相关指标在现代河湖相沉积环境中的变化
        3.4.1 细菌brGDGTs化合物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分布特征
        3.4.2 brGDGTs相关指标在土壤-河流-湖泊动态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4.3 不同环境下影响brGDGTs指标的因素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
    4.1 序言
    4.2 GDGTs指标重建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变化
        4.2.1 GDGTs化合物在G3和ZKA4钻孔中的分布
        4.2.2 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变化
    4.3 8Ma以来东亚季风区干湿古气候空间变化模式
    4.4 晚中新世以来东亚季风区干湿古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
        4.4.1 现代中国东部降雨“三极模式”及机制简介
        4.4.2 早上新世中国东部干湿古气候变化的机制初探
    4.5 晚中新世以来西风区与季风区干湿古气候变化的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植被演化反映的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气候环境演变
    5.1 序言
    5.2 8Ma以来C_3/C_4植物在中国东部的演化
        5.2.1 有机碳同位素在天津G3钻孔以及ZKA4钻孔中的变化特征
        5.2.2 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C_3/C_4植物演化
    5.3 上新世全球C_4植物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5.3.1 上新世全球C_4扩张记录
        5.3.2 pCO_2的降低引起上新世C_4植物的全球扩张
    5.4 上新世之后东亚季风区草本的演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渭南蒲城石羊钻孔环境特征及古气候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 论文的技术路线与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黄土钻孔概况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石羊钻孔(ZK19)概况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实验及测试方法
        3.2.1 粒度
        3.2.2 磁化率
        3.2.3 古地磁
第四章 钻孔地层沉积物岩性描述
第五章 沉积环境指标特征
    5.1 沉积地层划分
    5.2 沉积环境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问题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4)中纬度亚洲黄土记录的MIS-13古气候空间差异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黄土与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简介
        1.1.1 中国典型黄土沉积与古气候研究进展
        1.1.2 中亚干旱区黄土与古气候研究进展
    1.2 间冰期MIS-13研究进展
        1.2.1 MIS-13轨道参数配置及温室气体浓度
        1.2.2 MIS-13海洋沉积物的研究
        1.2.3 MIS-13陆地沉积物的研究
        1.2.4 MIS-13两极冰盖的研究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1.3.1 选题依据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黄土高原
        2.1.2 塔吉克斯坦
    2.2 研究剖面
        2.2.1 西峰剖面
        2.2.2 Darai Kalon剖面
    2.3 研究方法
        2.3.1 环境磁学原理
        2.3.2 土壤发育强度指标的测量
        2.3.3 代用指标的环境意义解释
        2.3.4 气候模拟
第三章 年代框架的建立与分析
    3.1 轨道调谐原理
    3.2 轨道调谐方法与年代序列的建立
        3.2.1 目标曲线和初始年代标尺
        3.2.2 靶曲线
        3.2.3 轨道调谐与年代序列的建立
第四章 黄土高原MIS-13古气候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
    4.1 黄土高原中部MIS-13土壤强烈发育的原因
        4.1.1 结果
        4.1.2 讨论
    4.2 黄土高原MIS-13古气候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机制
        4.2.1 代用指标记录的选取
        4.2.2 结果
        4.2.3 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塔吉克斯坦MIS-13古气候状况及其影响机制
    5.1 塔吉克斯坦MIS-13古气候状况
        5.1.1 结果
        5.1.2 讨论
    5.2 塔吉克斯坦MIS-13古气候状况的影响机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MIS-13古气候状况区域对比
    6.1 全球地质记录的选取
    6.2 亚洲季风区与西风区对比
        6.2.1 对比研究
        6.2.2 模拟结果
    6.3 与其它区域的对比
        6.3.1 陆地其它区域对比
        6.3.2 海洋区域对比
    6.4 驱动与反馈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西峰和 Darai Kalon 剖面远眺及采样照片
附录Ⅱ:中文图表目录
AppendixⅢ:A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不同磁场强度下的黄土沉积物重沉积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任务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概况
2 古地磁学与岩石磁学基本原理
    2.1 古地磁学原理
    2.2 地磁极性倒转
    2.3 极性转换区
    2.4 岩石磁学在古地磁研究中的应用
        主要的岩石磁学参数
3 研究区域概况与样品采集
    3.1 黄土的物质组成
    3.2 黄土中常见的磁性矿物
    3.3 黄土中的主要剩磁类型
    3.4 样品采集位置
4 样品的制备与实验仪器
    4.1 样品的制备
        4.1.1 搭建亥姆霍兹线圈
        4.1.2 重沉积实验过程
    4.2 实验仪器及测试环境
        4.2.1 MFK1-FA型卡帕桥磁化率仪
        4.2.2 755-4K超导磁力仪
        4.2.3 D2000 AF交变退磁仪
        4.2.4 磁屏蔽室
5 实验结果及分析
    5.1 磁化率各向异性实验结果
    5.2 古地磁结果
        5.2.1 正极性古地磁结果
        5.2.2 负极性退磁结果
        5.2.3 叠加样品退磁结果
6 讨论
    6.1 重沉积样品的AMS
    6.2 单极性重沉积样品
    6.3 叠加的重沉积样品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参与项目

(6)渭河上游全新世中期古泥流沉积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人地关系研究进展
        1.2.2 黄土地层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古泥石流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地点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地质构造
        2.1.4 气候水文
        2.1.5 泥流灾害概况
        2.1.6 古人类文化概况
    2.2 研究剖面概况
第3章 研究方法与地层年代框架建立
    3.1 实验方法
0.1mm颗粒的测定方法'>3.1.1 >0.1mm颗粒的测定方法
        3.1.2 粒度的测定方法
        3.1.3 磁化率的测定方法
        3.1.4 端元分析与分析方法
    3.2 地层年代框架的建立
第4章 渭河上游全新世气候背景分析
    4.1 磁化率特征分析
    4.2 粒度特征分析
第5章 ZJY剖面全新世古泥流沉积事件鉴别
    5.1 古泥流沉积事件的野外鉴别
    5.2 古泥流沉积事件的室内分析鉴别
0.1mm颗粒特征分析'>5.2.1 >0.1mm颗粒特征分析
        5.2.2 剖面粒度特征分析
        5.2.3 粒度端元特征分析
第6章 渭河上游全新世古泥流沉积事件成因分析
    6.1 第一期古泥流沉积事件
    6.2 第二期古泥流沉积事件
    6.3 第三期古泥流沉积事件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宝鸡凤翔坮塬区黄土磁性地层学及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存在的问题
    1.3 宝鸡凤翔钻孔研究概况以及研究意义
        1.3.1 宝鸡凤翔钻孔研究概况
        1.3.2 凤翔钻孔的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在学期间的工作经历及论文工作量
        1.5.1 工作经历
        1.5.2 论文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古地磁和磁性地层学研究现状
    2.1 古地磁场的认识
    2.2 磁性地层学基本概况
    2.3 主要的几种重磁化机制
    2.4 岩石矿物的剩磁与退磁
    2.5 主要岩石磁学参数
第三章 区域地质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3.2 研究区地质构造概况
第四章 野外以及实验工作
    4.1 野外钻探情况
    4.2 宝鸡凤翔钻孔的岩性描述
    4.3 样品的采集、加工
    4.4 实验室工作步骤
    4.5 古地磁实验仪器简介
        4.5.1 2G-755R U-Channel超导磁力仪
        4.5.2 TD-48 热退磁仪
        4.5.3 BartingtonmS-2 型磁化率仪
        4.5.4 microMag3900
第五章 主要实验结果
    5.1 磁性地层研究
    5.2 磁滞回线结果
    5.3 磁性年代的建立
    5.4 B/M界限异常时磁性地层年代的确定
    5.5 B/M界限未出现可能的原因
    5.6 年代标尺的建立及沉积速率分析
    5.7 磁化率曲线和δ~(18)O的对比
第六章 讨论
    6.1 极性界限异常与重磁化
    6.2 为阶地研究以及新构造运动提供精确年代标尺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中国北方黄土中碳酸盐矿物的来源、分布与古季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国北方黄土沉积与东亚季风
    1.2 第四纪东亚地区夏季风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黄土中夏季风指标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研究构想及技术路线
        1.4.1 黄土沉积
        1.4.2 黄土中碳酸盐含量作为夏季风降雨指标的可靠性分析
        1.4.3 研究构思与章节安排
    1.5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域、材料及实验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材料
        2.2.1 沙漠样品
        2.2.2 黄土样品
    2.3 测试方法
        2.3.1 建立碳酸盐定量新方法
        2.3.2 红度测试
        2.3.3 X射线衍射测试
        2.3.4 碳氧同位素测试
        2.3.5 元素含量测试
        2.3.6 矿物解析仪(MLA)
第三章 中国北方沙漠中碳酸盐和白云石的分布
    3.1 沙漠/沙地全样中碳酸盐和白云石的分布
    3.2 中部沙漠的细颗粒组分的来源分析及量化
    3.3 沙漠细颗粒碳酸盐分布与黄土物源分析
        3.3.1 黄土中碳酸盐的初始值估算
        3.3.2 黄土中碳酸盐的源区探讨
    3.4 小结
第四章 13万年以来黄土中碳酸盐的分布与季风降雨新指标
    4.1 黄土中碳酸盐的形貌与地球化学特征
    4.2 13万年以来黄土中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分布
    4.3 影响黄土中碳酸盐分布的因素
    4.4 碳酸盐淋溶的四阶段模式与季风降雨新指标
    4.5 小结
第五章 2.6 Ma以来黄土中碳酸盐的分布及季风降雨定量重建
    5.1 2.6 Ma以来黄土中白云石和方解石的分布
    5.2 影响更新世古土壤层中碳酸盐含量变化的因素
    5.3 2.6 Ma以来间冰期东亚夏季风降雨定量重建
    5.4 2.6 Ma以来间冰期东亚夏季风降雨变化的机制探讨
    5.5 小结
第六章 古土壤层中次生碳酸盐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6.1 2.6 Ma以来古土壤层中次生碳酸盐的元素分布特征
    6.2 2.6 Ma以来古土壤层中次生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特征
    6.3 2.6 Ma以来古土壤层中次生碳酸盐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启示
    6.4 小结
第七章 东北赤峰黄土中碳酸盐和红度的分布及夏季风重建
    7.1 赤峰黄土中碳酸盐与红度的分布特征
    7.2 影响赤峰黄土中碳酸盐和红度变化的因素
    7.3 东北地区1 Ma以来间冰期时期夏季风重建
    7.4 中布容事件后东亚夏季风突然下降的机制探讨
    7.5 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13万年以来浑善达克沙地南缘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环境磁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末次间冰期以来古气候研究现状
    1.2 浑善达克沙地古气候研究现状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材料、方法与年代模式
    2.1 研究区地质地理概况
    2.2 样品采集
    2.3 研究流程及方法
    2.4 年代模式
第三章 北沟黄土—古土壤序列磁学性质
    3.1 环境磁学参数
        3.1.1 磁化率与频率磁化率
        3.1.2 非磁滞剩磁及其组合参数
        3.1.3 饱和等温剩磁及其相关参数
    3.2 岩石磁学方法
        3.2.1 IRM获得曲线分解
        3.2.2 磁滞回线与Day图
    3.3 北沟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环境磁学性质
    3.4 北沟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岩石磁学性质
        3.4.1 IRM获得曲线分解
        3.4.2 磁滞回线与Day图
第四章 北沟黄土—古土壤序列地球化学特征
    4.1 主量元素特征
    4.2 微量元素特征
    4.3 稀土元素特征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5.1 北沟黄土—古土壤序列磁学参数的古气候意义
    5.2 北沟黄土—古土壤序列古气候变化重建
    5.3 北沟黄土—古土壤序列化学风化特征及物源分析
        5.3.1 化学风化特征
        5.3.2 物源初步分析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10)金衢盆地加积型红土年代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类型研究
        1.2.2 物源和成因研究
        1.2.3 网纹的形成机制研究
        1.2.4 古环境意义研究
        1.2.5 年代学研究
    1.3 选题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地貌
    2.2 气候
    2.3 水文
    2.4 土壤植被
3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和剖面描述
    3.2 实验方法
    3.3 数据分析
4 金衢盆地红土光释光(OSL)测年基础
    4.1 光释光(OSL)测年原理
        4.1.1 释光测年简介
        4.1.2 光释光测年原理
    4.2 金衢盆地红土光释光(OSL)测年的可行性分析
        4.2.1 粒度组成分析
        4.2.2 粒度频率曲线分析
        4.2.3 粒度敏感组分提取
5 金衢盆地红土的年代分析
    5.1 光释光测年
        5.1.1 样品处理及测试
        5.1.2 光释光测年结果
    5.2 古地磁测年
        5.2.1 古地磁测年原理
        5.2.2 样品采集及测试
        5.2.3 古地磁测年结果
6 金衢盆地红土的年代框架及环境变化
    6.1 金衢盆地红土的年代框架
    6.2 金衢盆地红土环境指标分析
        6.2.1 磁化率
        6.2.2 热磁
        6.2.3 磁滞回线
    6.3 金衢盆地红土的环境变化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Thermally unstable maghaemite and its palaeoclimatic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loess(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金川黄土地层时代与15万年以来环境演化[D]. 白文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2]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与古植被演化及其驱动机制[D]. 卢佳仪.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3]渭南蒲城石羊钻孔环境特征及古气候演化研究[D]. 崔雪楠.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4]中纬度亚洲黄土记录的MIS-13古气候空间差异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 陆浩. 兰州大学, 2020(01)
  • [5]不同磁场强度下的黄土沉积物重沉积实验研究[D]. 贾伟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6]渭河上游全新世中期古泥流沉积事件研究[D]. 李洋.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2)
  • [7]宝鸡凤翔坮塬区黄土磁性地层学及古环境意义[D]. 孟媛媛. 长安大学, 2019(01)
  • [8]中国北方黄土中碳酸盐矿物的来源、分布与古季风变迁[D]. 孟先强. 南京大学, 2018(01)
  • [9]13万年以来浑善达克沙地南缘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环境磁学和地球化学研究[D]. 蒋凯.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8(07)
  • [10]金衢盆地加积型红土年代学初步研究[D]. 莫东坡.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中国黄土中的热不稳定磁赤铁矿及其古气候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