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肉价放开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顾飞帆[1](2019)在《QS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猪肉是我国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的主要品种,生猪养殖在畜牧业占主导地位。2007年,农业部大力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在9年间投入中央资金200亿元,支持超过6万个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扩建,进一步加快了我国生猪规模养殖迅速发展。但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业面临环境污染和非洲猪瘟的问题和挑战,严重制约着生猪养殖企业的良性、健康、稳定发展。QS公司作为生猪养殖企业,近年来在迅速发展壮大的同时,内部建设不能很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出现了财务不善、人才流失、疫病风险提升、产品范围受限等问题。本文以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目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炼了牧原集团的成功经验,得出一些有价值的借鉴和启示。运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等战略管理分析工具,对QS公司的战略环境进行详细剖析。运用SWOT分析,列出企业发展战略的备选方案,通过定量战略矩阵(QSPM矩阵)对备选战略进行评价,确定了QS公司的采取成长型战略的结论。同时,结合QS公司实际,制定了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的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战略实施路径。为保证战略顺利实施,从财务方面、人力资源方面、企业文化方面提出了保障战略实施的措施建议。因此,本论文的理论意义体现在通过对研究样板QS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发展战略的最终选择和制定,为国内生猪养殖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研究价值,同时对类似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白华艳[2](2018)在《产业链视角下中国猪肉价格波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猪肉是中国城乡居民第一大肉类消费品,也是中国畜牧业生产中产业链最长、涉及面最广的居民必需品,不仅涉及到近5000万生猪养殖户的经济利益,还直接影响着生猪产业的平稳运行。然而,在生猪产业链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中国猪肉价格呈现巨大的波动性,“猪贱伤农”和“肉贵伤市”的现象交替发生,使得整个生猪产业链陷入剧烈变化的恶性循环之中。这不仅影响到城乡居民的正常生活消费,而且影响到中国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因此,深入探讨猪肉价格波动机制,对于稳定中国猪肉市场价格,保障猪肉市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确保生猪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现实意义。为此,本研究以对生猪产业链和价格波动的深刻把握为基础,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供给、需求子系统探明影响猪肉价格波动的关键环节。随后进一步从各环节的关键因素出发,重点研究猪肉价格产业链纵向传递机制,以及市场信息、国际因素等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稳定发展中国生猪产业,抑制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中国猪肉价格波动基本特征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波动仍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猪肉价格的内涵特征。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加入WTO后,中国猪肉价格波动更为频繁且波动幅度加大;另一方面,猪肉价格波动幅度明显大于羊肉、牛肉等同类产品,也远大于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猪肉价格波动频率和幅度。另外,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猪肉价格季节性涨跌幅度更为明显,而且波动周期长度要大于美国猪肉价格周期。(2)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中国生猪产业链价格动态影响系统,探究了育种、养殖、屠宰和销售环节之间关键因素的相互耦合作用。研究表明,能繁母猪规模、投入品价格、屠宰供给量和国际因素都会导致猪肉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比例失衡,进而造成猪肉价格的剧烈波动。另外,系统构建之后,通过对政府储备参数的仿真模拟,发现国家储备肉政策由于其数量、次数和范围都非常有限,对猪肉需求和价格并未产生实质性影响。(3)在前文内容基础上,通过运用计量模型进一步分析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内在逻辑。首先考察了育种环节能繁母猪规模和能繁母猪补贴因素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发现,能繁母猪规模与生猪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反馈关系,即当期能繁母猪存栏量对滞后10期的生猪价存在显着的负向关系,当期生猪价格对当期能繁母猪存栏量存在显着的正向推动作用。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尽管鼓励了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增加,但对于生猪养殖户在养殖技术、养殖技能的实质性提高不存在激励效应。(4)从成本传导路径出发,深入剖析养殖环节饲料原料价格、饲料价格和生猪价格之间逐级传导机制。研究表明,中国生猪养殖环节价格系统中各种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且时滞关系。在长期关系中,玉米对生猪价格的作用最强,豆粕价格作用最弱;在短期内,滞后一期的生猪价格对当期生猪价格影响最强,玉米价格次之。(5)运用非对称价格传导理论探究了养殖、屠宰和零售三个环节价格之间的关系,并从“信息经济学”角度探讨市场信息对屠宰环节的价格放大效应。结果表明屠宰环节割裂市场产生的不对称传导加剧了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市场信息使屠宰环节猪肉价格上涨的“正向信息”大于使屠宰价格下跌“负向信息”的影响,且“正向信息”对于猪肉价格波动具有明显放大效应。(6)分析了中国猪肉进出口贸易及其主要构成的变化情况,并考察了中国猪肉价格与国际猪肉价格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中国猪肉进口量从2009年起快速增长以后,中国猪肉市场对国际猪肉市场的影响力在持续扩大。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中国猪肉市场与国际猪肉市场的关联性较弱,但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猪肉市场与国际猪肉市场的关联性快速增强。(7)最后对中国与美国生猪产业链养殖状况、价格波动特征、生产组织模式及利益分配、期货市场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认为,美国生猪产业链生产高度规模化、组织化减少了生猪价格波动幅度和频率,期货交易又有效熨平了生猪现货价格的剧烈波动。因此,中国应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和生产环节集中度高的猪肉市场,确保猪肉市场零售价格和销售收益的稳定性,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内猪肉期货市场。
闫茂旭[3](2017)在《价格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文中提出价格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价格改革经由"两落三起"的曲折历程,最终走向市场定价制度,使中国经济体制在关键环节摆脱计划经济模式,不可逆转地走上市场经济道路。价格改革由此构成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实践和技术基础。
韩志伟[4](2017)在《广州农商银行的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授信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强国富农的宏观战略思想,现代化农业的创新改革力度加大。除了优化技术、管理、劳动力、土地等要素配置,还鼓励金融资本对现代农业进行投资授信。由于我国的生猪养殖和猪肉生产基数达到世界总量的一半,城乡居民的肉类消费占比中猪肉达到61%,因此生猪养殖需求量大,行业利润稳定,经济总体量大,银行等资本纷纷将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列入农业授信的目标客户行列。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的养殖成本受玉米等猪饲料价格影响巨大,待宰活猪价格受“猪周期”波动影响明显,而畜牧行业协会、生猪养殖业内并未形成统一规范的生猪养殖考核评估标准、细则,这一系列问题导致银行等融资平台在对生猪企业进行授信时贷前调查难、风险评估难、贷中贷后监控难。本文围绕以上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广州农商银行的实际工作情况,力求通过研究得出加强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授信风险管理工作的建议,探索建立健全广州农商银行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授信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美国农业信贷体系、规模化生猪养殖进程、我国的农地抵押等研究基础上,引用了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风险资产管理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确定生猪企业链条的授信风险点。笔者充分利用工作便利,借助广州农商银行内部现有的信贷管理系统(非零售内部管理系统)数据平台,依托日常信贷调查和风险评估、贷后监控等专项工作,对部分国家级、省级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的授信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探讨,综合运用图表分析、实践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生猪养殖行业特点、盈利分析、行业风险等方面对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剖析,结合生猪养殖生长阶段的不同资金需求,以经济学、风险资产管理理论等有关理论为依据,参考相关国家法规、补贴政策,提出了增加非零售内部管理评估系统农业模块,规范监理公司的工作职责内容,完善企业授信准入机制、优化项目考核评分标准等对策建议。
曲月[5](2016)在《大连市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工作改进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价格监测工作是物价工作的重心,通过价格信息的搜集及公开,可以大大提高物价部门的话语权,促进物价工作的整体转型。通过大连市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工作改进研究,不断调整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方法和监测目标,促进价格监测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切实提高大连市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工作总水平,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好的发挥价格监测作用。本文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价格监测工作的形势,分为绪论、大连市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工作现状分析、大连市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大连市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工作改进对策及结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研究的背景、概念界定。第二部分从人员架构、制度体系、平台建设、工作机制四个方面阐述我市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工作现状。根据监测工作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追根溯源,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即:创新理念、信息化建设、制度体系、分析预警四方面提出对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全面推进大连市价格监测工作总水平。总体来说,大连市价格监测工作取得强化基础、注重成效,以打造一流价格监测体系为目标,以落实“价费行为规范工程”为重点,在基础设施、规章制度、服务民生和提高价格监测质量取得显着成效。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我市价格监测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课题以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为主要研究内容,将创新理念、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完善价格监测保障体系、促进监测成果有效转化作为工作重点,更好的发挥价格监测的基础杠杆作用,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为平抑物价、市场稳定、经济升级转型发挥作用。
高群[6](2016)在《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迅速发展的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根据国情对蔬菜产业实行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调控或监管。面对国内外的现实压力与大众舆论,我国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蔬菜产业宏观调控政策。那么,针对蔬菜产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主要内容、演变历程及影响因素都有哪些?面对市场价格的波动,政府的产业调控政策真的对稳定菜价有影响吗?若存在影响,其影响的正负导向作用与持续时间又是怎么样的?未来,为确保蔬菜产业良性运营,政府调控是否有必要由行政手段向市场化手段转变?新形势下,修缮国内蔬菜产业政策调控机制的相关建议有哪些?这些,均是现有的文献研究未能深入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展开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发展及评价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一、梳理总结了国内外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发展概况(1)系统梳理与评价了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主要内容。按照产业调控政策执行主体—中央与地方政府、产业链所处环节—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其他环节两个视角,从调控政策实施背景、演变历程、相关内容、具体措施等方面对蔬菜产业调控政策进行系统归纳与梳理,同时,对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展开定性评价。(2)系统回顾与总结了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与影响因素。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演变历程,并将其总结为八大阶段,依次为:菜品自由购销阶段、国家统一制定菜品价格、调整不合理菜价体系、放开菜价管制权限、蔬菜类产品连续增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提升蔬菜类产品质量新阶段及统筹新一轮“菜篮子”工程阶段。与此同时,从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维度解析了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影响因素。(3)展开国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评述与借鉴。从蔬菜产业基本情况、调控政策背景与发展历程、政策概览、效果评价四个维度对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国家蔬菜产业先进调控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评价这些国家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运行效果;并与中国进行对比,从而探寻、归纳出对国内蔬菜产业良性运营具有借鉴性意义的重要启示。二、基于事件分析法和案例研究科学评估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效果(1)基于事件分析法展开国内月度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市场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借鉴金融学与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经典的事件分析法,通过与目标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按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其他环节分门别类的展开产业历次调控政策对市场价格作用效果的评估,用并不直接受到蔬菜产业政策影响的肉类及其制品价格作对比研究,重点考察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价格影响机制的正负导向作用及持续时间,并按类别的不同对历次调控政策干预措施的外生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按照其针对产业链环节的不同,对蔬菜市场价格的影响效果也不尽相同。其中,与生产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对菜价具有四个月左右的正向提价作用;与流通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对菜价具有三个月左右较低程度的正向提价作用;与其他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作用程度太低尚不足以将菜价拉至正常水平。(2)基于差分模型展开年度产业调控政策对蔬菜市场价格影响的案例分析。利用差分模型,测算蔬菜市场价格真实走势与假设未启动调控政策条件下的菜价模拟值之间的差额,将差额绝对值较大的年份纳入案例库。从政策背景、政策效果、政策解读等维度展开分析,综合评估蔬菜产业调控机制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在样本考察区间内,国内蔬菜产业价格调控政策对菜价的正负导向不尽相同,且绝大多数年份的产业调控政策并没有对稳定蔬菜类产品价格起到明显的改善效果;与此同时,2000年以来国家对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干预较之以往也明显增多,干扰了市场机制在蔬菜类产品价格形成中的作用。综合而言,无论是事件分析法的研究,还是基于差分模型的案例分析,均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21世纪以来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并未很好的实现政策初衷,虽然,政府在引导蔬菜市场改革、维护生产者福利及促进消费等方面的确承担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然而,直接的政策干预手段对蔬菜类产品价格的维稳能力有限。三、提出完善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建议(1)建议变革调控方式,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的蔬菜产业政策体系。贯彻“市场机制对价格形成的决定性功效”、“政府宏观调控不能退出”、“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的指导思想,坚持四项原则—稳定性和连续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立足国内和学习国外相结合,建议重点强化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强化政府在蔬菜产业公益性、基础性和服务性环节的功能;二是毫不放松国内蔬菜类产品生产,缓解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三是综合供需双重因素,科学构建蔬菜类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预警体系;四是要增强居民蔬菜消费意识及维稳蔬菜类产品价格,加强政策创新。(2)建议进一步规范并完善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实现行政手段逐步向市场化手段转变,重点推行蔬菜市场化调控制度。并从内涵界定、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三个维度解读了当前主流的两大市场化调控举措一调控目录制度和蔬菜价格保险制度,以期为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机制由行政手段向市场化手段转变提供借鉴。论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给出了一种新的评估鲜活农产品调控政策效果的方法与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新意。为科学解析21世纪以来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效应,引入了金融学、社会学领域中运用较广的事件分析法和基于差分模型的典型案例研究,以期为未来蔬菜产业良性运营与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2)构建了涵盖蔬菜全产业链的政策发展与效果评价体系,研究视角较为新颖。本研究打破了以往学者侧重于对产业链的某一环节或某一品种进行效果评估的逻辑,试图构建涵盖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其他环节的全产业链的蔬菜产业调控发展过程与政策效果的完整逻辑体系。
李晓鸿[7](2015)在《隐性行政垄断及其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隐性行政垄断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等行政主体以不正当的经济援助、行政管制或其他行政手段优待、扶持或保护特定市场经营主体,阻碍、限制或扭曲市场竞争或存在阻碍、限制、扭曲市场竞争威胁,但法律、行政法规尚未禁止的行政行为。该行为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于《反垄断法》等规制的行政垄断行为,具有隐蔽性特点。行政主体通过行政权力不正当优待、扶持和保护特定市场经营主体,受优待、扶持或保护的市场经营主体因而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交易机会和市场竞争优势,从而改变竞争者的竞争条件;并使竞争者之间的竞争蜕变为一种不公平竞争;这种不公平的市场竞争将使其他市场经营主体处于不利地位,并在市场竞争中落败而被迫退出市场竞争,而潜在竞争者也会因此放弃进入该市场领域的意愿,从而导致该领域的市场竞争减少,最终产生阻碍、限制竞争的后果。因而上述行为与《反垄断法》规制的行政垄断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时期,隐性行政垄断有三种常见表现类型:第一种是行政主体对特定市场经营主体进行不正当的经济援助行为。如无偿或低价向特定市场经营主体提供土地、矿产、频谱、航线等稀缺资源,给予赠款等财政补贴(助)和减免税、低利率融资贷款、核销亏损等经济优惠政策。这类行为直接给予特定经营者经济利益从而使其增强市场竞争力或保持其市场竞争优势。第二种是行政主体对特定市场经营主体给予不正当的市场进入、产品(服务)价格或数量等方面的行政管制保护的行为。国家对自然垄断行业和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安全等市场领域进行市场准入、价格或数量等方面的行政管制的初衷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但随着时代变迁、体制变革及科技进步,国家在这些领域的行政管制有的已偏离原来的初衷和目的,沦为受管制企业谋取市场垄断地位和垄断利润的工具,因而其正当性逐渐丧失。第三种是行政主体对特定市场经营主体的不正当行政扶持行为,属于间接给予特定市场经营主体经济利益。常见表现形式有: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上给予特定市场经营主体特殊待遇或法外特权;行政权力直接参与市场经营,如盐业、烟草政企合一的专营专卖制度、行政主体经商办企业、行政主体与特定市场经营者合作或合资从事营利性活动;行政主体强制特定市场经营主体兼并重组;行政主体协调特定市场经营主体采取统一市场行动等。上述隐性行政垄断行为具有广泛的社会危害性:(1)导致市场不公平竞争,妨碍市场自由竞争,使市场竞争机制难以有效运作,国企难以成为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民营经济难以发展壮大,从而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2)使生产要素得不到有效使用,受隐性行政垄断扶助、保护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普遍低下,从而导致经济效率损失。(3)使受益企业忽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从而失去改革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主动性,甚而阻碍改革创新。(4)引发权力寻租,而权力寻租导致社会资源浪费,社会总成本增加;受隐性行政垄断扶助和保护的企业向消费者提供价高质次的产品和服务,不合理地增加消费者的消费成本,从而损害社会整体福利和消费者利益。(5)滋生政府官员和企业管理人员腐败和奢侈浪费,引发社会不公,损害政府形象。(6)行政主体对特定市场经营主体实施不正当补贴和优惠政策等扶助、保护行为,违反了wT0的非歧视、公平竞争等原则和反补贴等协定,引发国际贸易摩擦和经济制裁,影响中国在国际贸易上的市场经济地位。针对隐性行政垄断存在的上述危害性,本研究提出了多主体、多途径的综合法律规制思路,即建立起以反行政垄断执法为主,地方政府层级监督和人民法院司法监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反行政垄断法律规制体系:(1)强化各级政府在规制隐性行政垄断方面的作用。由《反垄断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负有通过抽象行政行为备案审查、行政复议等制度对隐性行政垄断行为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层级监督的职责,从而强化各级政府在反隐性行政垄断方面的责任,防止地方政府在此方面无所作为。(2)强化人民法院在规制隐性行政垄断方面的作用。通过修改和完善《行政诉讼法》扩大行政诉讼的受理范围和审查权限,尽量将隐性行政垄断纳入行政诉讼制度的监督范围,以便更好地发挥人民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规制隐性行政垄断的作用。(3)强化反行政垄断执法在规制隐性行政垄断方面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行政复议制度和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制度对隐性行政垄断行为的监督是被动的,且监督范围和方式均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规制隐性行政垄断应以反行政垄断执法为主,应通过对《反垄断法》修改和完善,构建起独立、权威、高效的反行政垄断执法机制,以适应反行政垄断执法工作的需要。一是在《反垄断法》中完善反行政垄断的立法目的、基本原则。即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市场公平、自由竞争秩序规定为反行政垄断的立法目的;并将市场经济内在的效率价值确定为反行政垄断立法的基本原则,从而为区分隐性行政垄断确立法定的评判准则和标准。二是通过对行政垄断进行法律定义,以“不正当性”代替“滥用行政权力”作为行政垄断的构成要件或区分标准;扩大《反垄断法》规定的行政垄断范围,将隐性行政垄断纳入法律规制范围;在列举式规定中设定兜底条款并授予反行政垄断执法机构自由裁量权,以便对复杂多样的行政权力导致市场不公平竞争等其他间接排除、限制竞争行政行为是否构成行政垄断进行区分、确认。三是建立独立、权威、高效的反行政垄断执法机制。即建议《反垄断法》规定在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下设单独的反行政垄断执法机构,实行垂直领导,承担反行政垄断执法任务;并通过《反垄断法》授予该执法机构调查权、强制权、裁量权、撤销权、制裁权等强有力的执法权力,以提高反行政垄断执法的权威性;完善反行政垄断立案、调查、处理和执行程序,强化对行政垄断违法行为主体的行政、民事和刑事法律责任追究机制,以增强反行政垄断执法的有效性。四是建立由反行政垄断执法机构对国家行政管制等国家垄断法律制度的正当性进行立法前和立法后评价的制度,从反行政垄断执法角度对不具有正当性的国家垄断行为进行法律监督;建立国家垄断的利害关系人对丧失正当性的国家垄断行为申请反行政垄断执法机构异议审查制度,为当事人对丧失正当性的国家垄断寻求法律救济提供正当有效的途径。(4)通过相关法律的配套完善和修改,使相关法律与《反垄断法》的精神保持一致,从而在规制行政垄断方面形成合力,并为反隐性行政垄断执法扫清障碍。一是完善宏观调控法、价格法、财税法等市场经济法。通过制定宏观调控法,为政府与市场划定界线,以减少行政主体对市场的不当干预,防止行政主体借宏观调控之名实施隐性行政垄断行为。完善价格法,增强价格管制行为的公正性和科学性,防止利益集团利用价格管制谋取暴利和坑害消费者。修改相关财税法律制度,以解决当前不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财税体制引发的基层政府财政困难、事权和财权严重不匹配而促使行政主体滥施隐性行政垄断增加财政收入问题。二是完善和修改行政组织法、行政程序法、行政许可法等行政法。应尽快出台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政府的组织法和市、县、乡(镇)级政府的组织法及国务院各部门的组织法,将行政主体的职责权限尽量规定得具体明确,不留弹性地带。制定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主体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程序,保证利害关系人在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程序中的正当权利。修改行政许可法,在有关行政许可设定范围的规定中体现十八届三中全会负面清单管理内容。通过上述法律规制措施,最终形成一个全覆盖、多层次、多途径和各执法主体分工明确、相互衔接和紧密配合的规制隐性行政垄断的法律机制和体系,实现行政主体及行政官员在严格监督之下的“不敢”和完善法律制度下的“不能”,从而达到有效规制隐性行政垄断的目的。
陈铁飞[8](2013)在《我国蔬菜产业供需状况及其走向》文中提出我国蔬菜供需状况在总量上已经表现出供大于求的趋势,但蔬菜供给出现区域性、结构性短缺的风险依然很大。在供给方面,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为总量趋于饱和而质量有待提高;在需求方面,国内蔬菜需求的人均占有量已趋于稳定,但满足其质量需求仍有困难。影响影响蔬菜供需均衡的因素主要包括:蔬菜生产的土地资源约束、科技进步及其推广深度、生产收益性水平、收入因素以及蔬菜流通体系等。为保证蔬菜供给均衡,稳定蔬菜价格,应加强信息引导,建立市场分析与预警机制;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改善蔬菜质量;加快蔬菜加工工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稳定蔬菜价格波动中的作用。
刘伟[9](2011)在《1988年中国“物价闯关”研究》文中指出物价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中最敏感、最突出的问题,也是男女老少、干部群众日常工作生活中议论最多的话题。早在1980年,世界银行的布鲁斯教授就预言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最终都会在价格问题上“卡壳”。价格问题解决了,改革就会继续前进;解决不了价格问题,改革就会停滞或倒退。其实,在任何社会中,无论其社会制度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范畴内处于什么地位,它的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价格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和价格自身发展规律要求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开启了价格改革的航程。价格改革的方向、进程,从根本上取决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战略步骤。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经历了“一波三折”而又“稳步推进”的过程,即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过程中,价格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当属“惊险的一跃”,其改革成败与市场制度的建立“荣辱与共”。然而,由于长期受“左”的倾向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在中国被视为资本主义的范畴而横遭批判,物价和工资长期处于冻结状态,价格体系严重违背价值规律。改革开放拉开序幕后,价格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也随之启动。1984年之前,价格改革总体上仍局限于原有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进行,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对计划价格中价格体系的不合理比价和差价进行适度调整,改革的主要思路是“调放结合,以调为主”,即只有在供求状况有所缓解后,才对那些对整个国民经济影响较小的小商品价格放开。1979—1984年中国的价格改革,在取得了显着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的同时,也为强化改革力度、深化改革层次和扩大改革领域提供了契机。在“放调结合,以放为主”的改革思路引导下,1985年1月,国家取消了计划外价格不得高于计划内价格20%的限制,这标志着生产资料“双轨制”价格政策的正式实施。另外,中国理论界和中共中央高层的思想碰撞,对这一政策的确立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价格“双轨制”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回避。因此,经济领域针对“双轨制”的利弊及存废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随着“价格双轨制”的弊端逐渐暴露,尤其是计划内、外两种价格的高额差价催生出一个新的“倒爷”阶层,并由此加剧了“寻租”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混乱状况,政策制定者在1986年已开始考虑如何实现双轨价格尽早并轨的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作为价格并轨思路主体的“价、税、财联动”方案却迟迟未能出台。由于双轨制价格的实施造成了“官倒”盛行及严重的市场不公,计划外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经济改革开始进入胶着阶段。于是,在“长痛不如短痛”的思想影响下,强行并迅速并轨的思路逐渐占据上风。1988年,决策层决定放开价格管制,取消价格双轨制,实行“物价闯关”,以完成价格并轨。结果,这直接导致当年全国大范围的物价上涨,加之群众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等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一场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潮随之而起。最终,尚不具备宽松环境和充分条件的激进“闯关”决策遭受重创。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1988年9月,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并决定把1989、1990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次年11月,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时难以克服的诸多问题,以及由于所谓“官倒”而造成的社会的巨大混乱,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又做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这意味着价格改革逐渐向稳步推进道路的回归,“有步骤的、稳妥”的价格改革重新取代了激进的“物价闯关”。治理整顿期间,双轨价格渐趋接近,到20世纪90年代前期最终结束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格局,“双轨制”价格悄然并轨。1992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价格体制改革最终进入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形成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形成完善阶段。相反,前苏联东欧国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却因改革思路的偏差及其它原因,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和经济危机,改革陷入低谷。在国内外的比较研究中可见,渐进式改革思路在中国的历史合理性不言而喻。值得注意的是,那种对价格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困难重重,到90年代初又轻而易举自然过关的描述,既无法让人明白当代中国历史上价格改革为什么先难后易,也无法让人理解为什么这种如此容易解决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体系又经过了十多年的建设之后,能源等基础品的价格问题时至今日仍在困扰着我们?因此,在中共建党90周年之际,拂去时间的尘埃和人为的涂抹,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从一个拉长的镜头从而更加立体和客观的角度,展示中国价格改革进程中的众多片段,对于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展望今后的价格改革前景,显然并非简单的回顾之旅,而是有着非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王金萍[10](2011)在《跨国资本进入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世界粮食生产链条的跨国垄断已经形成。2008年之前,跨国垄断资本在我国大豆产业链条上就已经完成了垄断布局,控制了我国大豆产业及食用油定价权。2008年起,我国关于外资企业进入粮食流通领域的WTO过渡期结束,跨国垄断资本在WTO自由贸易规则的庇护下进入我国粮食加工、流通领域不再有任何限制。现在,我国玉米、大米、小麦、大麦等粮食生产正在受到威胁。本文认为,跨国垄断资本或具体说是国际粮食巨头(跨国粮商或粮食生产联合体)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可能路径有三:一是利用WTO自由贸易体制,在其母国巨额农业补贴的支持下,以低价优质的粮食产品冲击和破坏我国粮食生产的自给能力;二是凭借其对粮食生产全链条的控制即从种子、种植、收储、加工、流通到消费者餐桌的控制,布局我国粮食收储、加工、流通等重要环节,形成对粮食消费市场供给的一定程度的垄断或高度垄断,对我国粮食安全形成威胁;三是在粮食生产的最前端——种子环节,跨国种业依靠其在生物技术上的领先优势,采取各种策略和手段推广其种子产品,当达到一定的市场份额后,凭借WTO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收取昂贵的专利价格,抬高了农民种粮的成本,影响我国粮食安全。本文运用产业关联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规模收益理论、幼稚产业保护理论、需求弹性理论、垄断理论等经济学理论,对以上跨国资本进入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剖析了成因,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属于应用研究,以实证分析为基础,同时综合运用了多种经济学研究方法,如规范的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等。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主要的分析方法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简要的评价和拓展分析;第三章是研究的基础和理论根据,概括地介绍了本论文所依据的经济学理论。第四章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现状,提出跨国粮食巨头进入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的冲击和威胁,主要分析了跨国粮商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布局及控制、对我国粮食加工、流通的布局及控制、跨国种业对我国的渗透和布局;第五章在第四章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跨国粮食巨头进入我国会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的成因。主要采用了对比分析的方法,认为这种威胁来自于WTO自由贸易体制下的小农经济与现代化大农业的不对等竞争、发达国家农业巨额补贴带来的不公平竞争、粮食生产全产业链垄断带来的力量悬殊的竞争。第六章对世界主要和相关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墨西哥等的粮食生产和安全状况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结合我国粮食生产与安全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和借鉴。第七章在以上各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二、城市肉价放开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肉价放开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QS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3 论文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企业战略理论概述 |
2.1.1 基本理论 |
2.1.2 企业发展战略管理过程及常用分析工具 |
2.2 生猪产业研究概述 |
2.2.1 生猪产业链研究概述 |
2.2.2 生猪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概述 |
3 QS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
3.1 公司简介 |
3.2 公司内部存在问题及原因 |
3.3 公司由非洲猪瘟引起的外部问题 |
4 国内生猪养殖行业现状、问题以及成功经验 |
4.1 行业现状 |
4.2 存在问题 |
4.3 成功经验以及启示 |
5 QS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
5.1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5.1.1 政治环境 |
5.1.2 经济环境 |
5.1.3 社会环境 |
5.1.4 技术环境 |
5.2 行业环境分析 |
5.2.1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5.2.2 买方议价能力分析 |
5.2.3 新进入者威胁分析 |
5.2.4 替代品威胁分析 |
5.2.5 现有竞争者分析 |
5.3 内部环境分析 |
5.3.1 组织结构分析 |
5.3.2 核心业务分析 |
5.3.3 研发能力分析 |
5.3.4 人力资源分析 |
6 QS 公司发展战略选择及评价 |
6.1 SWOT分析 |
6.1.1 公司外部内部因素分析 |
6.1.2 构建SWOT矩阵 |
6.2 QSPM定量战略计划矩阵评价 |
6.2.1 构建外部(EFE)、内部(IFE)因素评价矩阵 |
6.2.2 构建QSPM矩阵 |
7 QS公司发展战略实施和保障 |
7.1 公司发展战略目标 |
7.2 公司发展战略实施路径 |
7.3 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保障 |
7.3.1 财务保障 |
7.3.2 人力资源保障 |
7.3.3 企业文化保障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产业链视角下中国猪肉价格波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猪肉价格波动周期研究 |
1.4.2 猪肉价格波动原因 |
1.4.3 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波动 |
1.4.4 猪肉非对称价格传导的相关研究 |
1.4.5 生猪生产支持政策对猪肉价格的影响 |
1.5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5.4 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2 农业产业链价格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价格机制理论基础 |
2.1.1 劳动价值论 |
2.1.2 均衡价格理论 |
2.1.3 不完全竞争价格理论 |
2.1.4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2 理论分析框架 |
2.2.1 产业链理论 |
2.2.2 农业产业链 |
2.2.3 生猪产业链 |
2.2.4 产业链中价格波动与增值机制 |
2.2.5 研究界定及分析框架 |
3 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
3.1 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特点 |
3.1.1 中国猪肉价格长期波动特点 |
3.1.2 加入WTO后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特点 |
3.2 基于时间序列分解的猪肉价格波动规律分析 |
3.2.1 TRAMO/SEATS季节调整方法 |
3.2.2 数据来源与分析 |
3.3 基于H-P滤波的中国猪肉价格波动周期测定 |
3.3.1 研究方法 |
3.3.2 H-P滤波法结果测定 |
3.3.3 基于国际比较的猪肉价格波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模型 |
4.1 猪肉价格波动机制及各环节关键因素分析 |
4.1.1 猪肉价格波动机制分析 |
4.1.2 影响猪肉价格的需求因素 |
4.1.3 影响猪肉价格的供给因素 |
4.2 猪肉价格波动系统建模 |
4.2.1 猪肉价格波动系统的假设界定 |
4.2.2 猪肉价格波动的系统结构分析 |
4.2.3 猪肉价格形成模型建立以及指标解释 |
4.3 猪肉价格波动的系统动力学仿真与对策分析 |
4.3.1 需求模拟与分析 |
4.3.2 供给模拟与分析 |
4.3.3 猪肉价格模拟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育种环节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 |
5.1 能繁母猪存栏量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分析 |
5.1.1 能繁母猪的内在周期 |
5.1.2 实证分析 |
5.2 能繁母猪补贴效率分析及政策评价 |
5.2.1 实证研究理论与模型 |
5.2.2 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实施前后中国生猪生产效率变化分析 |
5.2.3 中国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对生产效率变动的影响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养殖环节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 |
6.1 生猪、饲料生产波动与价格波动 |
6.1.1 生猪生产波动 |
6.1.2 饲料生产波动 |
6.1.3 饲料原料、饲料及生猪价格波动 |
6.2 养殖环节价格引导关系分析 |
6.2.1 价格序列平稳性检验 |
6.2.2 协整检验 |
6.2.3 价格序列短期关系方程 |
6.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
6.3 养殖环节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
6.3.1 模型与估计结果 |
6.3.2 生猪养殖环节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屠宰环节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 |
7.1 生猪产业链各环节收益分析 |
7.1.1 养殖环节收益分析 |
7.1.2 屠宰环节收益分析 |
7.1.3 零售环节收益分析 |
7.1.4 生猪产业链各环节收益调研分析 |
7.2 屠宰环节猪肉价格不对称传导实证分析 |
7.2.1 研究方法 |
7.2.2 数据说明 |
7.2.3 实证分析 |
7.2.4 价格非对称传导原因分析 |
7.3 市场信息对屠宰环节价格波动的影响 |
7.3.1 市场信息对猪肉价格波动的作用机制 |
7.3.2 实证分析 |
7.3.3 屠宰价格对信息的非对称效应曲线及解释 |
7.4 本章小结 |
8 国际市场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 |
8.1 全球猪肉及生猪贸易变化分析 |
8.1.1 全球猪肉及生猪生产和消费变化分析 |
8.1.2 全球猪肉及生猪贸易变化分析 |
8.2 加入WTO以后中国生猪和猪肉贸易构成变化分析 |
8.2.1 中国生猪贸易变化分析 |
8.2.2 中国猪肉贸易变化分析 |
8.2.3 中国加工猪肉贸易变化分析 |
8.2.4 小结 |
8.3 国际猪肉市场价格与中国猪肉市场价格的影响关系分析 |
8.3.1 中国猪肉市场价格与进口价格倒挂现象分析 |
8.3.2 国际猪肉市场价格与中国猪肉市场价格的影响关系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中美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对比研究 |
9.1 美国生猪养殖业波动分析 |
9.1.1 美国生猪养殖变动趋势 |
9.1.2 美国生猪存栏结构波动分析 |
9.1.3 美国生猪出栏率及死亡率变动分析 |
9.2 美国生猪产业链价格及效益波动分析 |
9.2.1 美国生猪价格波动分析 |
9.2.2 美国猪粮比价波动分析 |
9.2.3 美国生猪生产成本收益变动分析 |
9.3 美国产业链生产组织模式及利益分配对波动的影响 |
9.3.1 美国产业链生产规模化程度变化 |
9.3.2 美国产业链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及对波动的影响 |
9.3.3 美国生猪产业链利益分配 |
9.4 美国期货对生猪价格的影响 |
9.4.1 数据及分析说明 |
9.4.2 美国生猪价格与期货价格影响关系分析 |
9.5 本章小结 |
10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10.1 研究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10.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3)价格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4)广州农商银行的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授信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文新颖之处 |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规模化生猪养殖的定义 |
2.1.2 猪周期的定义及其发展趋势 |
2.1.3 监理的定义及监理公司的职责 |
2.1.4 授信风险的定义及其控制体系 |
2.2 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量化考核工具 |
2.2.1 银行信贷系统 |
2.2.2 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的量化评定标准 |
2.3 理论基础 |
2.3.1 商业性贷款理论及资产转换理论 |
2.3.2 预期收入理论 |
2.3.3 风险资产管理理论 |
3 规模化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3.1 规模化生猪养殖行业特点 |
3.1.1 生猪企业集中在粮食产区以及生猪主要销往三大经济圈 |
3.1.2 生猪养殖呈现专业化与企业化特点 |
3.1.3 补贴政策与监管机制推动生猪行业向产业化发展 |
3.1.4 国内猪肉市场近年来出现新的趋势 |
3.2 生猪养殖行业盈利及走势分析 |
3.2.1 成本分析 |
3.2.2 市场价格分析 |
3.2.3 生猪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
4 生猪养殖企业的行业风险 |
4.1 市场风险 |
4.1.1 生猪价格波动风险 |
4.1.2 饲料价格波动风险 |
4.1.3 生猪疫病风险 |
4.1.4 生猪质量安全风险 |
4.2 技术风险 |
4.2.1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
4.2.2 饲料使用不当 |
4.2.3 技术低端并缺乏专业化 |
4.3 管理风险 |
4.3.1 技术和管理储备人才严重不足 |
4.3.2 管理模式尚未科学化 |
4.3.3 欠缺企业化经营意识 |
5 生猪养殖企业授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5.1 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授信风险控制体系现状 |
5.1.1 贷前风险评估 |
5.1.2 贷中风险把控 |
5.1.3 贷后风险管理 |
5.2 生猪养殖企业的授信风险评估现状 |
5.3 企业盲目规划和超负荷经营 |
5.4 企业违规改变贷款用途 |
5.5 银行风险评估机制存在明显缺陷 |
5.6 银行授信观念存在偏差 |
5.7 监理公司未充分发挥作用 |
6 防控生猪养殖企业授信风险的相关对策 |
6.1 严控准入机制和理性选择客户 |
6.2 完善银行内部的风险评估机制 |
6.3 客户贷前调查是重中之重 |
6.4 细分贷款用途和设置不同利率 |
6.5 强化贷后管理和严管资金用途 |
6.6 定位精准和当好企业财务顾问 |
7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大连市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工作改进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民生商品 |
1.2.2 民生价格 |
1.2.3 价格监测 |
1.2.4 价格管理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2 大连市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工作现状分析 |
2.1 基本情况 |
2.1.1 人员组成 |
2.1.2 组织架构 |
2.2 制度体系 |
2.2.1 网格化监管 |
2.2.2 价格情况定期报告制度 |
2.2.3 价格预测预警制度 |
2.2.4 价格质量监督考核制度 |
2.3 平台建设 |
2.3.1“晒价格”公示平台 |
2.3.2 主要农副产品价格预测预警系统 |
2.3.3 价格监测分析预警决策知识系统 |
2.4 工作机制 |
2.4.1 价格信息发布 |
2.4.2 价格信息搜集 |
3 大连市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监测队伍薄弱 |
3.1.2 监测手段相对滞后 |
3.1.3 监测品种有限 |
3.1.4 监测周期过长 |
3.1.5 价格监测内容与公众需求有差异 |
3.1.6 价格监测工作机制存在缺失 |
3.1.7 价格分析预警有局限 |
3.2 原因分析 |
3.2.1 创新理念缺乏 |
3.2.2 信息化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
3.2.3 制度保障体系不健全 |
3.2.4 价格分析预警不到位 |
4 大连市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工作改进对策 |
4.1 树立大连市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工作创新发展理念 |
4.1.1 增强创新意识 |
4.1.2 提升创新能力 |
4.1.3 开展创新合作 |
4.1.4 创新监测方式 |
4.2 提高大连市民生商品价格监测信息化建设水平 |
4.2.1 拓展宣传媒介载体 |
4.2.2 拓宽网络共享平台 |
4.2.3 夯实价格信息库 |
4.2.4 实现价格信息系统升级改造 |
4.3 完善大连市民生商品价格监测保障体系 |
4.3.1 完善监测制度 |
4.3.2 理顺机构设置 |
4.3.3 规范监测质量管理 |
4.3.4 保障价格监测经费支持 |
4.4 注重大连市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工作成果转化 |
4.4.1 优化民生商品价格形势分析工作 |
4.4.2 强化大连市民生商品价格预测预警工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表 |
致谢 |
(6)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对象 |
1.2.1 概念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框架 |
1.4.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主要的不足与展望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均衡价格理论 |
2.1.2 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职能理论 |
2.1.3 准公共物品与福利经济学理论 |
2.1.4 农业的弱质性与城乡反差协调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有关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研究进展 |
2.2.2 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相关研究 |
2.2.3 文献简评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3 中国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概况 |
3.1 国内蔬菜产业运行基本概况 |
3.2 中央财政支持蔬菜产业良性运营的主要措施 |
3.2.1 与蔬菜产业生产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 |
3.2.2 与蔬菜产业流通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 |
3.2.3 与蔬菜产业其他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 |
3.3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持蔬菜产销经营活动的政策措施 |
3.3.1 对菜品生产环节的扶持政策 |
3.3.2 对菜品流通环节的支持政策 |
3.4 各级财政支持体系的成效与不足 |
3.4.1 各级财政支持体系的成效 |
3.4.2 各级财政支持体系的不足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发展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演变历程 |
4.2 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影响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制定的因素 |
4.2.2 影响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执行的因素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事件分析法的国内蔬菜价格调控政策效应分析 |
5.1 实证模型介绍 |
5.1.1 事件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5.1.2 Hodrick-Prescott Filter分析的基本原理 |
5.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5.3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相关价格影响的模型估计 |
5.3.1 2000年以后蔬菜生产环节政策效应的模型估计 |
5.3.2 2000年以后蔬菜流通环节政策效应的模型估计 |
5.3.3 2000年以后其他环节政策效应的模型估计 |
5.4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外生性检验——“目标定位分析法” |
5.5 研究小结 |
6 基于差分模型的案例分析—产业调控政策对蔬菜价格走势影响 |
6.1 理论框架与模型介绍 |
6.2 基于差分模型的典型案例选取 |
6.2.1 实施调控政策条件下的蔬菜市场价格真实走势 |
6.2.2 假设未实施调控政策条件下的蔬菜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
6.2.3 典型调控政策的选取 |
6.3 政策发生对菜价影响的政策案例分析 |
6.3.1 2006年调控政策缺位、助推菜价上昂 |
6.3.2 2008年为确保蔬菜消费、政府平抑菜价 |
6.3.3 2010年为促进蔬菜生产、政策助推菜价 |
6.4 本章小结 |
7 国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评述与借鉴 |
7.1 美国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及评价 |
7.1.1 蔬菜产业基本情况 |
7.1.2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背景与发展历程 |
7.1.3 政策概览 |
7.1.4 政策效果及评价 |
7.2 欧盟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及评价 |
7.2.1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7.2.2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出台背景与发展历程 |
7.2.3 具体的调控政策 |
7.2.4 政策效果 |
7.3 日本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及评价 |
7.3.1 蔬菜产业基本现状 |
7.3.2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发展历程 |
7.3.3 具体的调控政策 |
7.3.4 政策效果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转变调控方式: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的蔬菜产业政策体系 |
8.2.2 革新调控手段:重点推行蔬菜市场化调控制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蔬菜产业相关的调控政策概览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课题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隐性行政垄断及其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和路径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篇章安排及研究路径 |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结构来源 |
2 隐性行政垄断的一般性界定与分析 |
2.1 传统行政垄断理论与立法实践的局限性 |
2.1.1 传统行政垄断理论和立法实践概述 |
2.1.2 现行《反垄断法》界定行政垄断的局限性 |
2.2 隐性行政垄断概念的提出 |
2.2.1 隐性行政垄断的由来 |
2.2.2 隐性行政垄断的概念 |
2.2.3 隐性行政垄断的特质 |
2.2.4 隐性行政垄断的区分标准:不正当性 |
2.2.5 隐性行政垄断的构成 |
2.3 隐性行政垄断分类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
2.3.1 隐性行政垄断分类 |
2.3.2 隐性行政垄断与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
3 当前隐性行政垄断的常见表现 |
3.1 不正当的经济援助行为 |
3.1.1 不正当资金补贴(助)等直接经济援助 |
3.1.2 不合理的优惠经济政策 |
3.2 不正当的行政管制保护行为 |
3.2.1 市场准入的隐性行政壁垒:不正当的特许经营 |
3.2.2 不合理的数量管制 |
3.2.3 不合理的价格管制 |
3.3 不正当的行政扶持行为 |
3.3.1 歧视性的行政优待行为 |
3.3.2 行政权力直接从事市场经营 |
3.3.3 强制特定市场经营主体兼并重组 |
3.3.4 协调特定市场经营主体采取统一市场行动 |
4 隐性行政垄断的危害 |
4.1 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
4.1.1 阻碍市场竞争机制有效运作 |
4.1.2 阻碍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形成 |
4.1.3 阻碍市场主体的生成和发育 |
4.2 导致经济效率损失 |
4.2.1 受益国企经营效益普遍低下 |
4.2.2 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 |
4.3 阻碍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 |
4.3.1 受益企业忽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
4.3.2 受益企业失去改革创新的动力 |
4.4 损害社会整体福利和消费者利益 |
4.4.1 社会整体福利损失 |
4.4.2 消费者利益损失 |
4.5 滋生腐败 |
4.5.1 权力寻租下的行政官员腐败 |
4.5.2 特定国企高管的奢侈腐化 |
4.6 损害社会公平和政府形象 |
4.6.1 损害社会公平 |
4.6.2 损害政府公信力 |
4.7 违反WTO规则,引发国际贸易摩擦和制裁 |
4.7.1 违反WTO基本原则 |
4.7.2 引发国际贸易摩擦和经济制裁 |
4.7.3 影响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经济地位 |
5 隐性行政垄断法律规制的国际考察 |
5.1 域外类似隐性行政垄断现象考订 |
5.1.1 域外隐性行政垄断术语 |
5.1.2 西方发达国家类似隐性行政垄断现象 |
5.2 域外对类似隐性行政垄断的规制模式 |
5.2.1 WTO对补贴行为的规制模式 |
5.2.2 欧盟对国家援助的规制模式 |
5.2.3 美国隐性商业条款规制模式和管制改革 |
5.2.4 俄罗斯、东欧转型国家规制模式 |
5.3 域外反隐性行政垄断法律制度的比较 |
5.3.1 立法体制 |
5.3.2 执法体制 |
5.3.3 法律责任体制 |
5.4 域外隐性行政垄断法律规制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5.4.1 完善反行政垄断法律体系是规制隐性行政垄断的前提 |
5.4.2 建立独立、权威的反垄断执法机制是规制隐性行政垄断的基础 |
5.4.3 强化司法监督是规制隐性行政垄断的保证 |
6 隐性行政垄断法律规制体系的构建 |
6.1 构建隐性行政垄断法律规制体系的总体设想 |
6.1.1 当前规制隐性行政垄断面临的法律机制障碍 |
6.1.2 构建隐性行政垄断法律规制体系的思路及路径 |
6.2 隐性行政垄断不正当性评判机制的建立 |
6.2.1 建立隐性行政垄断不正当性评判机制的必要性和设想 |
6.2.2 隐性行政垄断不正当性的区分准则 |
6.2.3 隐性行政垄断不正当性的评判标准 |
6.2.4 隐性行政垄断不正当性的评判方法 |
6.3 隐性行政垄断法律规制体系的构建 |
6.3.1 行政程序规制:备案审查和行政复议制度 |
6.3.2 司法程序规制: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制度 |
6.3.3 《反垄断法》规制:反行政垄断执法 |
6.3.4 隐性行政垄断各法律规制主体的职责分工 |
7 《反垄断法》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
7.1 完善《反垄断法》的思路 |
7.1.1 反隐性行政垄断立法模式的选择 |
7.1.2 《反垄断法》规制隐性行政垄断的立法缺陷及完善思路 |
7.2 《反垄断法》立法目的、原则的完善 |
7.2.1 反行政垄断立法目的的确立 |
7.2.2 反行政垄断立法原则的确立 |
7.3 《反垄断法》有关行政垄断范围的重新确定 |
7.3.1 《反垄断法》有关行政垄断区分标准和范围的重新确定 |
7.3.2 《反垄断法》有关反行政垄断的适用例外 |
7.4 国家垄断评价、异议审查制度的构建 |
7.4.1 建立国家垄断评价、异议审查制度的意义 |
7.4.2 国家垄断评价、异议审查的方法和程序 |
7.5 反行政垄断执法机制的完善 |
7.5.1 设置独立、统一的反行政垄断执法机构 |
7.5.2 强化反行政垄断执法权威 |
7.5.3 完善反行政垄断执法程序 |
7.5.4 完善行政垄断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
7.6 相关法律制度的配套完善 |
7.6.1 相关经济法律制度的配套完善 |
7.6.2 相关行政法律制度的配套完善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8)我国蔬菜产业供需状况及其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蔬菜产业流通政策的演变 |
(一) 1978~1983年:统购包销为主, 少量产品允许搞活经营 |
(二) 1984~1997年:市场逐步放开, 大力建设“菜篮子”工程 |
1.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
2. 鼓励探索新型流通方式 |
3. 建立健全信息收发平台 |
(三) 1998年以来:市场调节为主, 推动实现“两个转变” |
二、我国蔬菜产业的供需态势 |
(一) 我国蔬菜供给状况 |
1. 供给数量趋于饱和 |
(1) 蔬菜供给总量和发展阶段划分 |
(2) 主要蔬菜品种供应数量的发展趋势 |
2. 供给质量有待提高 |
(二) 我国蔬菜需求状况 |
1. 我国蔬菜需求主要是国内需求, 国外出口数量较低 |
2. 国内需求人均占有量已趋于稳定, 但质量要求日益提高 |
(三) 蔬菜供需均衡状况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
1. 影响蔬菜供给的主要因素 |
(1) 土地资源约束 |
(2) 科技进步及其推广深度影响蔬菜供给的程度将逐渐加大 |
(3) 蔬菜的生产收益水平 |
2. 影响蔬菜需求的主要因素 |
(1) 收入因素 |
(2) 蔬菜产业的市场流通体系 |
三、我国蔬菜价格波动及发展趋势 |
(一) 我国蔬菜价格整体呈上涨趋势 |
(二) 主要蔬菜品种价格波动较大 |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988年中国“物价闯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出版的相关专着 |
(二) 关于改革思路及重点的选择问题 |
(三) 关于价格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地位和作用 |
(四) 关于价格“双轨制”的利弊分析和存废争论 |
(五) 目前物价“闯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三、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主要研究思路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意点和难点 |
(一) 主要创意点 |
(二) 写作难度及不足 |
第一章 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由来 |
第一节 1979—1984 年中国价格改革的简要回顾 |
一、计划体制下的价格状况 |
二、“调放结合、以调为主”阶段的价格改革 |
第二节 价格双轨制改革思路的滥觞 |
一、莫干山会议:价格双轨制“实至名归”的发端 |
二、双轨制现象“有实无名” |
三、价格双轨思路与高层意图不谋而合 |
第二章 双轨制在与经济社会的“磨合”与“摩擦”中嬗变 |
第一节 价格双轨制实施初期的正效应——基于广东的个案分析 |
一、价格双轨制在推行初期正效应明显 |
二、价格双轨制在广东价格改革实践的初期成效显着 |
第二节 价税财联动方案 |
一、联动方案的缘起及经过 |
二、配套改革方案搁浅的环境因素分析 |
第三节 “官倒”与“寻租”:双轨制孽生的“怪胎” |
一、价格双轨制给企业乱涨价提供了口实 |
二、倒买倒卖的投机行为泛滥 |
三、对执行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冲击 |
第三章 “物价闯关”决策出台始末 |
第一节 理论界关于价格改革战略的思想碰撞 |
一、企业改革与价格改革谁先行? |
二、是否需要宏观经济环境的宽松? |
三、“一步到位”取消价格双轨制的设想 |
第二节 决策层对价格改革定调:“闯关” |
一、理顺物价关系“这项工作很艰巨” |
二、高层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出现分歧 |
三、“抓住价格改革这条主线可以推动整个经济改革” |
第三节 决策层为何选择激进的价格并轨方案 |
一、全国物价形势严峻 |
二、“双轨”流弊与“官倒”怪象 |
三、补贴过多造成财政不堪重负 |
四、长远发展战略的激励效应 |
五、“与其扬汤止沸,何如斧底抽薪” |
第四章 价格改革在“闯关”途中遭遇严重挫折 |
第一节 抢购和挤兑风潮引致“闯关”夭折 |
一、抢购商品和挤兑存款风潮乍起 |
二、放开名烟名酒价格的时机选择不当 |
三、更大规模的抢购和挤兑风潮又起 |
第二节 “闯关”导致社会恐慌的原因探析 |
一、转轨时期的“改革焦虑症”难以避免 |
二、中国的消费膨胀问题不断凸显 |
第五章 治理整顿:“闯关”的理性回归 |
第一节 中止“物价闯关” |
一、“治理整顿”的决定正式出台 |
二、最高决策层改革思路的相对统一 |
第二节 双轨制“遗毒”激化社会矛盾 |
一、价格“双轨制”引发文化市场的混乱 |
二、“官倒”腐败触发社会危机 |
第三节 双轨制价格在治理整顿中悄然并轨 |
一、1980 年代末价格改革在曲折中前进 |
二、市场化:1990 年代价格改革的主线 |
结语:“物价闯关”的理性反思 |
一、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具有历史合理性 |
二、价格“双轨制”是渐进式改革方式的具体化 |
三、宽松的宏观环境是搞好价格改革的必要条件 |
四、把握承受能力和心理预期,提高决策科学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跨国资本进入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国外关于粮食安全概念研究的概述 |
2.1.2 国外关于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研究的概述 |
2.1.3 国外关于粮食生产和食物体系研究的概述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国内关于粮食安全概念研究的概述 |
2.2.2 国内关于粮食安全评价体系研究的概述 |
2.2.3 国内关于中国粮食安全现状研究的概述 |
2.2.4 国内关于中国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研究的概述 |
2.2.5 国内关于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研究的概述 |
2.2.6 国内关于我国粮食安全对策研究的概述 |
2.3 简要评价与分析 |
第3章 粮食安全与垄断资本的相关理论 |
3.1 粮食安全的相关理论 |
3.1.1 粮食生产的基础性作用 |
3.1.2 产业关联理论 |
3.1.3 公共产品理论 |
3.1.4 外部性理论 |
3.1.5 需求弹性理论 |
3.1.6 规模收益理论 |
3.1.7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
3.2 垄断资本的相关理论 |
3.2.1 列宁的垄断资本主义理论 |
3.2.2 西方经济学的垄断理论 |
第4章 我国粮食生产及安全的现状 |
4.1 我国粮食生产方式的现状 |
4.1.1 我国粮食生产人地关系高度紧张 |
4.1.2 我国农业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
4.1.3 我国粮食生产的商品化率较低 |
4.1.4 我国粮食生产链条仍处于分散经营状态 |
4.2 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 |
4.2.1 1949-2003 年粮食生产情况回顾 |
4.2.2 2004-2010年粮食生产情况回顾 |
4.2.3 我国粮食安全的静态评价 |
4.2.4 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4.3 跨国资本进入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威胁 |
4.3.1 跨国资本合谋使我国大豆产业沦陷 |
4.3.2 跨国粮商布局对我国粮食安全形成威胁 |
4.3.3 转基因种业布局对我国粮食安全形成威胁 |
第5章 跨国资本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成因 |
5.1 WTO为跨国粮食巨头的扩张提供了合法性 |
5.1.1 WTO是跨国粮食巨头扩张的合法外衣 |
5.1.2 WTO使许多发展中国家丧失粮食自给能力 |
5.2 传统小农经济与现代化大农业的不对等竞争 |
5.2.1 发达国家的粮食生产是现代化的大农业生产 |
5.2.2 "入世"我国粮食生产面临不对等的竞争 |
5.3 发达国家巨额农业补贴使我国面临不公平的竞争 |
5.3.1 巨额农业补贴的实质是农产品的倾销 |
5.3.2 巨额农业补贴的牺牲品——海地 |
5.3.3 巨额农业补贴威胁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 |
5.4 跨国粮食巨头全产业链控制下的力量悬殊的竞争 |
5.4.1 从种子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控制和经营 |
5.4.2 全产业链控制下农民由小农到附庸的蜕变 |
5.4.3 跨国粮商全产业链控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冲击 |
5.5 转基因专利垄断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冲击 |
5.5.1 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迅猛推广 |
5.5.2 跨国种业巨头垄断转基因种子专利 |
5.5.3 跨国种业巨头的垄断优势 |
第6章 主要国家粮食生产与安全的比较与借鉴 |
6.1 美国粮食生产与政策保障 |
6.1.1 高度垄断和集中的粮食生产 |
6.1.2 高能耗的粮食生产 |
6.1.3 巨额补贴的粮食生产 |
6.1.4 掌握全球粮食主导权是美国的国家战略 |
6.2 欧盟及其主要国家法德的粮食生产与政策保障 |
6.2.1 法德粮食生产与政策保障 |
6.2.2 欧盟粮食生产的政策保障 |
6.3 日本粮食生产与政策保障 |
6.3.1 日本牺牲农业实现工业化的道路 |
6.3.2 日本对其稻米生产实行巨额农业补贴 |
6.4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下墨西哥粮食生产与安全 |
6.4.1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墨西哥农业的打击 |
6.4.2 墨西哥玉米种植的"吉芬现象" |
6.4.3 墨西哥农民和消费者处于食物利润分配的边缘 |
6.5 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6.5.1 美国粮食生产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6.5.2 法德粮食生产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6.5.3 日本粮食生产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6.5.4 墨西哥粮食生产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6.5.5 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第7章 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
7.1 提升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
7.1.1 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
7.1.2 大力调整粮食品种结构 |
7.1.3 合理确定储备规模和储备布局 |
7.1.4 建立粮食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 |
7.2 加强农业财政支持与保护力度 |
7.2.1 "入世"我国在农业支持方面的承诺 |
7.2.2 充分利用"绿箱"政策 |
7.2.3 调整"黄箱"政策 |
7.2.4 试用"蓝箱"政策 |
7.2.5 建立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和农业支持政策法律体系 |
7.3 充分利用反垄断法制约跨国粮商行为 |
7.3.1 运用反垄断法保障粮食产业安全 |
7.3.2 运用反垄断法制约跨国粮商垄断行为 |
7.4 推进粮食产业化体系建设 |
7.4.1 建立粮食生产和经营者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
7.4.2 积极发展产购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 |
7.4.3 促进粮食巨型集团的形成 |
7.5 提升种业竞争力 |
7.5.1 建立独立的转基因作物风险评估与检测机构 |
7.5.2 建立严格的种质资源保护制度 |
7.5.3 调整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的研究体制 |
7.5.4 推动种子企业做大做强 |
7.6 建立健全粮食生产的金融支持机制 |
7.6.1 加强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金融支持力度 |
7.6.2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三农"机制 |
7.6.3 拓宽农村金融支持"三农"领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城市肉价放开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QS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顾飞帆. 西南科技大学, 2019(08)
- [2]产业链视角下中国猪肉价格波动机制研究[D]. 白华艳.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3]价格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J]. 闫茂旭. 中共党史研究, 2017(07)
- [4]广州农商银行的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授信风险研究[D]. 韩志伟.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5]大连市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工作改进对策研究[D]. 曲月.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7)
- [6]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D]. 高群.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4)
- [7]隐性行政垄断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 李晓鸿. 武汉大学, 2015(03)
- [8]我国蔬菜产业供需状况及其走向[J]. 陈铁飞. 重庆社会科学, 2013(02)
- [9]1988年中国“物价闯关”研究[D]. 刘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10]跨国资本进入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 王金萍. 辽宁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