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集新型货车转向架设计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田葆栓[1](2015)在《发展快捷货车转向架,促进快运技术进步——快捷货车转向架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编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铁路运输实践证明,法国、德国、日本高速列车的开行,使他们在高附加值货物运输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增加货运品种,赢得货源。例如,法国国家铁路公司,货运品类原以煤炭、钢铁等大宗货物为主,逐步转向以高附加值货物为主。针对煤炭、钢铁运量减少的巨大变化,通过开行"160货物列车"和"Sernam200列车",实现准时、快捷、安全的高附加值货物全程运输。1997年,法国2列快捷货物列车上高铁,开世界货物列车在高铁上运行之先河。2004年以来,中国高铁飞速发展,已成为拥有高速铁路运营里程
戴鹏[2](2010)在《货车典型故障图像识别算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货运列车(货车)大幅提速、运量急剧增加,传统的人工巡检安全保障模式已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对货车进行图像采集,并应用基于图像信息的模式识别理论对货车机械故障进行机器识别,有着广阔的理论研究前景和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在货车机械故障检修的研究中,基于图像信息进行机器识别的研究工作目前在国内外都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车厢钩尾扁销螺栓丢失、转向架心盘螺栓丢失、转向架安全链脱落以及交叉杆弯曲四类典型故障在图像信息中的模式特征为研究背景,着重研究了特征快速提取算法、形状特征描述算子以及故障特征辨识分类器的设计与实现,并对故障识别系统的整体设计和算法集成策略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车厢钩尾扁销螺栓丢失故障识别算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钩尾扁销螺栓图像的分割特征,并针对特征设计了钩尾扁销螺栓区域的两步分割策略。针对钩尾扁销螺栓安装区域的分割,利用灰度投影算法在实时性上的突出优势,设计了一种逐级局部分割子区域,通过对子区域进行灰度投影分析定位特征区域的分割方法。针对从安装区域提取扁销螺栓区域的问题,采用基于非平均加权因子的纹理模板匹配算法实现了螺栓区域的精确定位。针对螺栓丢失故障形态特征的描述,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面积预估的阈值分割算法。将该算法和最大类间方差(Ostu)法进行了比较,证明了算法在处理背景分布较为一致的图像样本序列时在实时性和适应性上的突出优势。应用该分割算法描述螺栓丢失故障模态,获得了线性可分的故障特征参数。针对转向架心盘螺栓丢失故障识别问题,对心盘区域分割、心盘螺栓区域特征描述以及心盘螺栓丢失故障辨识分类器的设计进行了研究。根据心盘螺栓图像的转向架类型,将图像进行分类并针对两大类别分别归纳了五种分割特征。针对图像共有的线性分割特征快速提取问题,将窗函数和灰度投影算法相结合求取图像的灰度投影分布曲线,并对曲线极值点进行梯度关系分析,提出了一种心盘螺栓图像线性分割特征快速提取算法。将该分割算法与传统的灰度投影算法以及模板匹配算法相结合,实现了心盘区域的准确分割。采用基于背景区域面积的阈值分割算法对心盘区域进行处理,建立了心盘螺栓特征模态的描述参数图形。针对心盘螺栓丢失特征的描述,提出了一种封闭连通区域形状描述子。该描述子通过定义约束矩形及等高测度矩阵来解析图形,并基于该解析策略定义了偏心率参数族。通过和传统的傅里叶描述子进行比较验证了算子的有效性。将该形状描述子与灰度分析、广义Hough变换相结合,建立了心盘螺栓丢失故障模态的特征参数集。基于模糊理论将特征参数集转化为模糊向量集,基于模糊向量集定义决策树,并设计IF-THEN规则实现了心盘螺栓丢失故障的辨识。针对转向架安全链脱落故障识别算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安全链非刚性机械结构的特征,设计了应用直方图线性均衡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并进行自适应阈值分割,再采用改进Sobel算子提取图像边缘的特征提取方法。针对边缘图像中凸多边形的描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ough变换和集合分类器的凸多边形检测算子。论文阐述了算法的设计原理和完备性,通过实验论证了算法在对边缘连续性差及破碎严重的凸多边形形状进行描述时的精确性。引入包含极角约束的Hough变换执行该凸多边形检测算子,并结合图像特征的先验知识进行分析,实现了对安全链区域的精确定位。针对安全链脱落由非刚性机械结构形成从而不易直接描述的难点,通过对正常态的安全链进行特征模式的检测,基于阈值分割结果中安全链区域内前景与背景的面积比实现故障判别。针对转向架交叉杆弯曲故障识别算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交叉杆区域的分割特征,基于预选区域的水平梯度垂直投影提取分割特征。结合该分割特征以及图像的先验知识,实现了图像中交叉杆区域的提取。针对图像中弯曲故障的特征描述,提出了一种应用Sobel算子提取特征对象边缘分布图,对边缘图形进行分块后应用Hough变换求取子图中主边缘线段的极角均值,然后以该极角均值为特征参数对弯曲故障进行辨识的方法。通过计算不同子图边缘极角均值的欧氏距离,结合相关先验知识设计条件分段判别函数实现弯曲故障辨识。针对判别函数中判定阈值的优选问题,应用最小错误概率的Bayes决策模型实现了判别函数的阈值寻优。研究了货车典型故障图像识别系统的整体结构,并阐述了图像分类和预处理模块设计方案以及故障信息数据库的设计原理。基于软件工程的设计模式理论,将Strategy模式和Singleton模式应用于自动识别系统的算法集成策略。该集成策略保证了系统具有良好的可分离性,以及识别算法扩展的可伸缩性。基于样本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四类故障识别算法的识别率和平均运算时间。
鉄道部新型货车转向架会战小组[3](1967)在《征集新型货车转向架设计方案》文中研究表明 各鉄路局,沈阳、戚墅堰、长辛店、成都机车车辆工厂,石家庄、江岸车辆工厂: 在我国一片大好形势下,鉄路运输事业正在向高速度、现代化的方向突飞猛进。为了适应鉄略运输日益发展的需要,为了使我国车辆事业赶上和超过世界水平,在车辆会战会议上作出决定,一定要在1968年试制出中国式的新型货车转向架(速度120公里/小时;自重3.5吨以下,方便运用、检修和制造,有战备观点)。
王星灿[4](2016)在《铁路新型抢修钢梁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有限元分析理论和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发展,使得车桥耦合振动的仿真分析成为了可能。铁路新型抢修钢梁作为一种交通应急抢修器材,因其纵、横向刚度远低于混凝土箱梁,为确保行车的安全,进行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成为必要。本文主要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和有限元法分别建立了铁路货车车辆子系统和桁架桥梁子系统的计算模型,通过两个子系统在轮轨接触面离散的信息点进行数据交换实现耦合系统的振动仿真分析。首先,基于ANSYS建立了桥梁动力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子结构模态分析,求得了钢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同时,阐述了多体动力学基本理论及铁路车辆运动方程,并结合铁路车辆的具体特点,分析了车辆模型在多体系统动力学模拟软件SIMPACK中的组成和特点,借助反映物体间复杂特性的力元和运动约束铰对模型中的各个刚体进行相互连接和约束,并在充分考虑非线性因素基础上建立了车辆三维空间精细化仿真模型,通过计算名义力求得最大残余加速度验证了车辆子系统模型的正确性。其次,基于轮轨接触关系,重点介绍了轮轨法向力的计算模型和切向蠕滑力计算方法,进一步使用单次积分法计算车辆模型的非线性临界速度。最后,在设计车速范围内,对铁路新型抢修钢梁和货车车辆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结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对钢梁动挠度、加速度及对车辆的安全性指标(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横向力)和平稳性指标(车体竖向、横向加速度和Sperling舒适度指标)进行了研究。
曾小星[5](2009)在《新型架桥机设计开发》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既有铁路的全面提速和新建铁路高速重载的要求,既有小吨位桥梁铺架设备已不能满足铁路架设的施工要求。为适应客货共线(时速200公里)铁路简支T型桥梁的架设需要,设计开发新型的铁路架桥机十分迫切。本文正是基于铁路跨越式发展对铺架设备的要求,展开对新型架桥机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结合国内外架桥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国内现有架桥机的基础上,新型架桥机继承DJK140和DJK160型架桥机车辆设计思路和基本方案,并根据高速重载铁路桥梁铺架的工作要求,在既有架桥机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优化。主要改进有加大车辆尺寸;采用带交叉支撑装置和常接触旁承的新型提速转向架,提高车辆的运行品质;对心盘、从板座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维护性;车体架采用全钢焊接框架结构以及对其他主要部件进行设计加强以满足车体强度和刚度要求;改进动力传动系统以增大车辆驱动力使新型架桥机适应长大坡道施工条件;主机及机动车辆车体不设中梁,采用中空、盖板式台面以便于发电机组和空压机等安装维护。新型架桥机能适用于重量<=170T、长度<=32m重载桥梁及以下2201梁、2101梁、9753梁、普通桥梁和轨排的铺架,同时在运输条件、安全系数、传动方式、操作性能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改进和完善。对新型架桥机主机车辆及机动车辆以80km/h联挂速度运行时的制动距离进行计算,制动距离分别为328.3m和260m,符合我国铁路技术管理规定紧急制动时距离为800m的要求。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新型铁路架桥机车体、中摇枕和构架的静强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车体底架结构支腿部分、底架结构局部位置不能满足强度要求,因此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使其满足强度要求。样机试制后进行了车体静强度试验,结果符合《铁道车体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和TB/T 2939-1999《单臂式铁路架桥机技术条件》的要求。对新型铁路架桥机动力学性能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稳定性、平稳性均满足要求。样机试制后进行了动力学性能试验,满足GB/T17426-1998《铁道特种车辆和轨行机械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验方法》的要求。
黄晓鸿[6](2010)在《协同设计环境下铁路车辆强度分析任务描述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基于服务的远程协同设计环境能很好的解决设计资源之间沟通和交互,但身处异地的设计人员针对一个设计任务如何顺畅地进行交流仍然是难题。面向服务的远距离协同设计是以网络为基础环境,而身处异地的设计人员可以看作服务方和需求方,这就要求对一个设计任务要准确无误的描述出来。传统的沟通手段,如电子邮件等方式,只能把一个任务的大概信息描述出来,而根本无法传递诸如工程架构这样深层次的信息。这不仅使得服务方和需求方的宝贵时间流失,还容易引起对项目任务的误解,以及人力资源的浪费。本文提出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任务描述方法,通过生成任务描述模块作为设计信息传递的渠道。在服务方,通过数据库技术对先前完成的任务案例进行组织,并且根据任务的属性建立树形结构。与此同时,服务方用web技术建立一个系统供需求方使用。在这个系统罩,需求方(用户)不仅能了解服务方的服务能力,而且还能知道该提供给服务方什么样的项目信息和怎样去提交这些信息。作者结合课题实际需要,即如何把铁路机车的强度分析这项设计任务描述清楚,深入分析了车辆所关于强度分析的案例。在引入了CBR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把案例中提取出来的信息定义为知识,并用科学的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组织和表示;在原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面,本文利用ASP.NET 2.0技术和C#语言完成了整个系统的设计调试,以及案例检索算法的实现。
田葆栓[7](2015)在《发展快捷货车制动技术,满足运输市场需求——快捷货车制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编后》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深化调整,快捷化、多频次、小批量成为货物运输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建立和发展以高附加值货物运输为主的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系统势在必行。多条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既有提速线路的货运能力逐步得到释放,为快捷货运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满足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的发展需要,迫切需要提升货运列车的制动技术水平。根据中国铁道学会2015年度重点学术计划的安排,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于2015年10月在青岛举办以"快捷货车制动系统技术"为主题的货车制动技术专题研讨会,就开行快捷运输
二、征集新型货车转向架设计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征集新型货车转向架设计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2)货车典型故障图像识别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货车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 |
1.3 基于图像信息的模式识别方法与应用的研究现状 |
1.3.1 图像模式识别的发展历史 |
1.3.2 基于图像信息的模式识别方法 |
1.3.3 模式识别分类器设计 |
1.3.4 基于图像信息的模式识别系统应用实例 |
1.4 课题技术难点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2章 车厢钩尾扁销螺栓丢失故障识别算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钩尾扁销螺栓区域分割策略研究 |
2.2.1 基于灰度投影的多局部线性特征组合分割 |
2.2.2 基于非平均加权因子纹理模板匹配的特征区域提取 |
2.3 钩尾扁销螺栓丢失故障识别分类器设计 |
2.3.1 基于背景面积预估的阈值分割算法 |
2.3.2 钩尾扁销螺栓的特征模态描述 |
2.3.3 钩尾扁销螺栓丢失故障的判别规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转向架心盘螺栓丢失故障识别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加窗灰度投影的线性分割特征快速提取 |
3.2.1 基于矩形窗的加窗灰度投影理论 |
3.2.2 线性分割特征快速提取 |
3.2.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3 心盘螺栓故障的区域分割及特征提取 |
3.3.1 图像分割特征分析 |
3.3.2 心盘区域分割策略 |
3.2.3 螺栓区域的提取策略 |
3.4 封闭连通图形的形状描述子 |
3.4.1 约束矩形和等高测度矩阵 |
3.4.2 偏心率参数描述子 |
3.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5 基于模糊决策树的模式分类器设计 |
3.5.1 心盘螺栓丢失故障模式特征参数 |
3.5.2 特征参数的模糊化和语义集设计 |
3.5.3 故障识别的模糊推理规则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转向架安全链脱落故障识别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Hough变换的凸多边形检测算子 |
4.2.1 Hough变换原理及其相关推论 |
4.2.2 二值图中凸多边形的检测算子 |
4.2.3 实验及算法分析 |
4.3 安全链脱落故障自动识别算法 |
4.3.1 安全链特征区域提取 |
4.3.2 安全链区域定位 |
4.3.3 安全链脱落故障辨识分类器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转向架交叉杆弯曲故障识别算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交叉杆特征区域的分析和提取 |
5.2.1 图像线性分割特征的提取 |
5.2.2 交叉杆区域的提取 |
5.2.3 交叉杆图像边缘的提取 |
5.3 交叉杆弯曲故障识别分类器设计 |
5.3.1 交叉杆弯曲故障分类器模型 |
5.3.2 基于最小错误率Bayes决策的阈值优选 |
5.3.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货车典型故障识别算法集成及性能评估 |
6.1 引言 |
6.2 货车故障识别系统的功能结构 |
6.2.1 系统整体结构 |
6.2.2 图像分类及预处理模块 |
6.2.3 故障信息数据库设计方案 |
6.3 故障识别算法的集成策略研究 |
6.3.1 集成策略的研究动机 |
6.3.2 基于Strategy模式的集成策略 |
6.3.3 基于Singleton模式的接口设计 |
6.4 货车典型故障识别算法性能评估 |
6.4.1 车厢钩尾扁销螺栓丢失故障识别性能分析 |
6.4.2 转向架心盘螺栓丢失故障识别性能分析 |
6.4.3 转向架安全链脱落故障识别性能分析 |
6.4.4 转向架交叉杆弯曲故障识别性能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图像分割 |
二.图像特征提取和特征描述 |
三. 货车故障识别分类器设计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铁路新型抢修钢梁车桥耦合振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应急抢修钢梁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应急钢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应急钢梁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应急钢梁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 车桥系统相互作用的发展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桥梁结构动力分析模型 |
2.1 有限元法介绍 |
2.2 钢梁的结构组成 |
2.3 钢梁的主要技术指标 |
2.3.1 实用范围与荷载 |
2.3.2 主要技术参数 |
2.3.3 适应性要求 |
2.3.4 拼装架设 |
2.4 桥梁动力学模型 |
2.4.1 桥梁结构动力学方程 |
2.4.2 子结构分析 |
2.4.3 Guyan缩减法 |
2.4.4 桥梁自振特性 |
2.5 振型叠加法 |
2.6 桥梁动力性能评定及标准 |
2.6.1 桥梁自振频率 |
2.6.2 桥梁挠度 |
2.6.3 桥梁横向振幅 |
2.6.4 桥梁的振动加速度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体系统动力学基础理论及车辆模型的建立 |
3.1 SIMPACK多体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
3.1.1 多体系统建模基本概念 |
3.1.2 SIMPACK中的基本要素 |
3.1.3 SIMPACK多体系统运动方程理论 |
3.1.4 多体系统仿真算法 |
3.2 车辆多体动力学建模 |
3.2.1 基本分析方法 |
3.2.2 车辆模型基本假设 |
3.2.3 货车转向架结构 |
3.2.4 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 |
3.2.5 车辆模型中的非线性因素 |
3.3 车辆振动性能评价标准 |
3.3.1 车辆运行安全性标准 |
3.3.2 车辆运行的平稳性标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轮轨相互作用关系 |
4.1 轮轨接触状态 |
4.1.1 轮轨接触几何参数 |
4.1.2 轮轨接触状态 |
4.2 轮轨法向力计算模型 |
4.3 轮轨蠕滑力计算模型 |
4.3.1 蠕滑率与蠕滑力的确定 |
4.3.2 Kalker简化理论的实现 |
4.4 轨道不平顺的模拟 |
4.5 车辆模型的验证及非线性临界速度 |
4.5.1 车辆模型的验证 |
4.5.2 非线性临界速度的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抢修钢梁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
5.1 多体系统与有限元分析接口程序FEMBS |
5.2 铁路新型抢修钢梁车桥耦合振动的评价 |
5.2.1 铁路新型抢修钢梁自振特性 |
5.2.2 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新型架桥机设计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目标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项目目标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型架桥机设计要求 |
2.1 新型铁路架桥机车辆主要性能参数 |
2.1.1 主机车辆主要性能参数 |
2.1.2 机动车辆主要性能参数 |
2.2 新型铁路架桥机车辆主要技术参数 |
2.3 新型铁路架桥机车辆设计主要引用标准 |
2.4 新型铁路架桥机车辆设计原则 |
第3章 新型架桥机设计方案 |
3.1 设计指导思想 |
3.2 设计原则 |
3.3 主要设计改进 |
3.4 新型架桥机主机车辆设计方案 |
3.4.1 主机车辆结构特点 |
3.4.2 主机车辆车架 |
3.4.3 五轴转向架 |
3.4.4 四轴转向架 |
3.4.5 主机制动装置 |
3.5 新型架桥机机动车辆设计方案 |
3.5.1 机动车辆结构特点 |
3.5.2 机动车辆车体 |
3.5.3 走行部 |
3.5.4 机动车辆制动装置 |
3.6 新型架桥机车辆设计结论 |
第4章 新型架桥机制动装置及制动计算 |
4.1 总体结构 |
4.2 制动用风量计算 |
4.3 主机及机动车辆过轨运输时制动计算 |
4.3.1 过轨运输时制动力计算 |
4.3.2 主机车辆及机动车辆联挂运输时粘着计算 |
4.3.3 主机车辆过轨运输最高速度运行时制动距离S计算 |
4.3.4 机动车辆过轨运输最高速度运行时制动距离S计算 |
4.4 主机及机动车辆重载运输时制动计算 |
4.4.1 重载运输时制动力计算 |
4.4.2 主机车辆及机动车辆重载运输时粘着计算 |
4.4.3 主机车辆重载运输最高速度运行时制动距离S计算 |
4.4.4 机动车辆重载最高速度运行时制动距离S计算 |
第5章 新型架桥机车体结构静强度计算分析 |
5.1 一号车车体结构强度分析 |
5.1.1 前处理 |
5.1.2 结论及建议 |
5.2 二号车车体结构强度分析 |
5.2.1 概述 |
5.2.2 前处理 |
5.2.3 结论及建议 |
第6章 新型架桥机中摇枕及构架结构静强度分析 |
6.1 中摇枕结构强度分析 |
6.1.1 概述 |
6.1.2 前处理 |
6.1.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6.1.4 结论及建议 |
6.2 五轴转向架构架结构强度分析 |
6.2.1 概述 |
6.2.2 前处理 |
6.2.3 总结及建议 |
第7章 新型架桥机动力学性能计算与试验 |
7.1 概述 |
7.2 计算分析与结论 |
7.2.1 一号车结论 |
7.2.2 二号车结论 |
7.3 新型架桥机动力学试验 |
7.3.1 概述 |
7.3.2 结论与建议 |
第8章 新型架桥机静强度试验 |
8.1 概述 |
8.2 试验结果分析 |
8.2.1 静强度试验分析 |
8.3 刚度试验分析 |
8.4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协同设计环境下铁路车辆强度分析任务描述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1.2.1 协同设计 |
1.2.2 面向服务的架构(SOA) |
1.2.3 基于服务的远程协同设计平台的意义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3.1 协同设计环境下任务交流需求概述 |
1.3.2 产品设计信息的表达 |
1.3.3 客户的需求特征 |
1.3.4 产品设计任务信息交流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的提出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结构 |
本章小结 |
2 基于案例的协同设计任务描述 |
2.1 课题实际解决问题 |
2.1.1 协同设计环境下的任务描述 |
2.1.2 铁路车辆强度分析任务的交流需求 |
2.1.3 多样化产品设计信息的描述 |
2.1.4 基于Web的产品设计信息描述的要求 |
2.1.5 产品信息描述方式—HTML的局限性 |
2.2 基于案例的任务描述方式 |
2.3 案例的表示 |
2.3.1 知识的表示方法 |
2.3.2 规则的表示 |
2.3.3 系统案例的表示 |
2.4 案例的检索与匹配 |
2.4.1 特征属性相似度的计算 |
2.4.2 案例匹配函数 |
2.4.3 案例相似度的计算 |
2.5 案例的修改与存储 |
本章小结 |
3 系统案例库的设计与建立 |
3.1 系统案例库的设计 |
3.1.1 案例信息的提取 |
3.1.2 案例库的构建 |
3.1.3 系统案例库中案例信息(知识)的表示 |
3.2 系统案例库的实现 |
3.2.1 关系数据库系统和SQL Server数据库 |
3.2.2 案例信息(知识)在案例库中的存储方法 |
3.3 数据库的设计 |
3.3.1 数据库技术 |
3.3.2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 |
3.3.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3.3.4 建立数据库 |
本章小结 |
4 原型系统的设计、实现与运行实例 |
4.1 系统的基础架构 |
4.1.1 三层构架 |
4.1.2 基础架构的技术实现 |
4.2 任务描述系统的总体框架 |
4.3 系统开发环境 |
4.4 系统流程设计 |
4.4.1 配置参数流程 |
4.4.2 案例推理流程 |
4.5 系统功能结构 |
4.6 运行实例 |
4.6.1 系统前台操作 |
4.6.2 系统运行试验 |
本章小节 |
5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征集新型货车转向架设计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发展快捷货车转向架,促进快运技术进步——快捷货车转向架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编后[A]. 田葆栓. 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快捷货车转向架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5
- [2]货车典型故障图像识别算法研究[D]. 戴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5)
- [3]征集新型货车转向架设计方案[J]. 鉄道部新型货车转向架会战小组. 铁道车辆, 1967(02)
- [4]铁路新型抢修钢梁车桥耦合振动分析[D]. 王星灿.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6(02)
- [5]新型架桥机设计开发[D]. 曾小星.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2)
- [6]协同设计环境下铁路车辆强度分析任务描述方法的研究[D]. 黄晓鸿. 北京交通大学, 2010(08)
- [7]发展快捷货车制动技术,满足运输市场需求——快捷货车制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编后[A]. 田葆栓. 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快捷货车制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