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加强日光温室的冬季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纪涛,史向远,李永平,张晓晨,王保平,周静,王秀红[1](2021)在《优化日光温室热环境与建构的工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日光温室是中国北方地区独有的一种温室类型,对提高农民生产效益和改善人们生活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为了明确日光温室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方向,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日光温室墙体结构优化、创新型日光温室类型、保温蓄热工程技术、光伏日光温室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报道,并探讨了日光温室在建构和热环境工程方面的发展方向。日光温室工程发展趋势:(1)日光温室建构向轻简化、标准化方向发展;(2)日光温室设施与装备向高效与节能化发展;(3)日光温室环境调控和管理向精准化和智慧化方向发展。研究可为日光温室优化热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黄琳[2](2021)在《日光温室动态热环境及热负荷预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日光温室多建于北方地区,为城镇居民冬季蔬菜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日光温室是以蓄热墙体、保温后屋面和采光棚膜为主要围护结构,可实现反季节蔬菜生产的被动式农业设施建筑。温室内的热环境常涉及白天高温时通风除热,在夜晚低温时需要补充热量,温室的除热量和补热量——“冷热负荷”,主要取决于温室得热、失热的动态变化特性。本文基于山东建筑大学试验日光温室(位于济南凤鸣路1000号)和潍坊地区“第六代”日光温室(位于潍坊市寒亭区)进行测试分析,探究了温室内外空气温度、墙体壁面温度、土壤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针对日光温室透射辐射计算,基于山东建筑大学试验日光温室建立了采光曲面太阳辐射计算模型,提出了反射辐射当量透过率计算式,采用实测数据对温室采光曲面的太阳入射辐射模型进行了验证。其次,探究了该试验温室内太阳直射、散射和反射辐射的当量透过率随温室棚膜高跨比的变化,比较了该温室棚膜的简化斜面与实际曲面当量直射透过率的差异程度,重点分析了冬季室外积雪覆盖下垫面工况下该温室散射透射辐射与反射透射辐射强度,结果表明该试验温室采光棚膜透射辐射总量中需要考虑反射辐射的贡献。通过总结该试验温室曲面透射辐射的计算方法,将该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采光曲面形式。采用太阳视角法探究了该温室端部效应对温室围护结构内表面光斑面积的影响。对比了该试验温室不同长度下,温室各围护结构内表面光斑面积和光斑面积占比的逐时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济南地区当温室的建造长度超过60 m时,温室的端部效应对太阳辐射的遮挡影响可忽略不计。另外,由于温室内的作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会影响土壤表面接受的辐射热流。通过类比传热热阻建立了无量纲植物当量热阻模型,分析了该当量热阻与温室内作物叶面积指数和作物消光系数的函数关系,并基于潍坊地区“第六代”日光温室分析了温室内特定作物在晴天抵抗辐射透过能力的变化。本文分析了日光温室中不同边界特性围护结构的传热机制,选定拉氏变换法计算温室墙体、土壤等不透明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并采用山东建筑大学试验日光温室内的空气温度对该方法建立的温室热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修正了太阳辐射配比表达式,以西红柿为例并基于山建大试验温室,在给定两种室温工况下预测了该温室的逐时负荷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该温室在冬季晴天日间11:00-15:00需要通风除热,在其他时间需要补热,该温室采光棚膜的热损失占比分别为51.36%和56.33%。最后,本文采用瞬时损失效率和热负荷水平两种评价指标对比了潍坊、济南两个地区日光温室内的热环境,分析了两种不同结构温室的不足,为优化日光温室热环境指明了方向。
白广宇[3](2021)在《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热环境模拟与优化》文中提出日光温室作为黑龙江地区冬季农业生产主要建筑设施,有着非常大的发展前景与潜力。大庆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农业种植依赖日光温室,为给作物营造更好的生长环境,对设施农业研究与发展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设计建造了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相较于传统日光温室,其成本低且建造方便,可用于种植多种作物。但目前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覆盖膜结构主要依靠人工经验,内部小气候环境仍需加以完善。本文致力于研究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的覆盖膜结构和保温性能,探究覆盖膜层数与内覆盖膜结构对其内部空气温度影响规律,为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内覆盖膜结构优化设计、建造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大庆地区林甸镇试验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设计连接多通道温湿度监测系统,测量试验日光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太阳辐射强度数值,以此作为依据建立三维几何模型和数值模型,结合CFD计算流体力学知识,应用ANSYS有限元模拟分析软件对温室内部空气温度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验证已建立模型的准确性。利用已验证的数值模型模拟不同覆盖膜层数日光温室内温度环境,确定保温效果较好的温室覆盖膜层数结构。分析此种工况日光温室环境特征,对内覆盖膜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多次模拟确定优化设计方案。结果显示,建立的温室模型典型位置温度的实测值与模拟值吻合程度良好,模型可为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的覆盖膜结构优化设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比几种不同覆盖膜层数工况下模拟结果,冬季相同室外环境条件下三层覆盖膜结构工况日光温室保温效果更好,较一、二层覆盖膜工况温度平均提升3℃,与四层膜工况差距不大。通过分析不同时间三层覆盖结构模拟结果,发现因为温室维护结构蓄热能力差,温度随着太阳辐射的减小迅速降低,二、三层膜间蓄积大量热量无法传递到作物层。优化设计第三层内覆盖膜,方案为调整三层覆盖膜高度至1.2m高度处,南北跨度为7.5m,优化后结果为,三层覆盖膜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保温能力得到提升,夜间三层覆盖膜内空气温度平均提高1.5℃~2℃。综合分析表明,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冬季三层覆盖膜结构可为作物种植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优化后结构可提高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保温能力。
郑钦中[4](2021)在《冀南地区盖苫塑料大棚结构优化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冀南地区普通塑料大棚主要用于春、秋季生产,由于建造成本低、管理技术难度和生产风险小,因此在早春和深秋季蔬菜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近年来,由于结构不合理、抗冬季极端天气能力差及生产风险高等问题较为突出,塑料大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与对比,针对不同走向的盖苫塑料大棚各项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对盖苫塑料大棚进行结构优化和性能提升,为筛选出适合冀南地区科学合理的蔬菜大棚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创新设计了两种盖苫塑料大棚,其中南北走向盖苫塑料大棚长度80 m,跨度10 m,脊高3.8 m,拱架间距1.0 m,设纵向拉杆6道,中间设有2排立柱,立柱沿跨度方向间距1.0 m,沿长度方向间距1.0 m;东西走向非对称盖苫塑料大棚长度80 m,跨度14.6 m,脊高4.0 m,拱架间距1.0 m,设拉杆8道,脊部下方设有1排立柱,立柱间距3.0 m;盖苫塑料大棚所用棚膜均选用PO膜,其主体材料使用热镀锌和防锈螺纹钢。2.通过典型天气条件下对南北走向盖苫塑料大棚(T1、T2)、东西走向盖苫塑料大棚(T3、T4)、南北走向普通塑料大棚(CK1)和东西走向普通塑料大棚(CK2)的空气温度、相对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光照强度进行测定。研究发现在极端天气(雪天)、连续阴天和晴天的条件下,T1、T2、T3、T4盖苫塑料大棚日平均空气温度、日平均土壤温度和日平均光照强度显着高于CK1、CK2普通塑料大棚,日平均相对空气湿度显着低于CK1、CK2普通塑料大棚。表明两种盖苫塑料大棚具有更好的性能,更适合在设施周年生产中推广和应用。3.为确定盖苫塑料大棚的生产使用效果,通过在T1、T2、T3、T4和CK1、CK2大棚内栽培油麦菜,分别研究油麦菜生长的各项生理特性、品质性状和产量经济指标。结果表明:T1、T2、T3、T4盖苫塑料大棚内油麦菜的SPAD平均值、净光合速率、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单株鲜重、单株干重、产量和经济收益显着高于CK1、CK2普通塑料大棚;T1、T2、T3、T4盖苫塑料大棚栽培的油麦菜其硝酸盐含量与CK1、CK2普通塑料大棚栽培的油麦菜并没有显着差异。CK1、CK2普通塑料大棚栽培的油麦菜坏棵率显着高于T1、T2、T3、T4盖苫塑料大棚栽培的油麦菜。
王岩文[5](2021)在《油菜素内酯(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反季节蔬菜栽培面积日益增加,以至于设施番茄栽培也得到空前发展,成为我国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但由于设施结构单一、管理不当及秋季高温高湿、冬季低温弱光、不良气候灾害等逆境胁迫影响,植株易感染病害,对植株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严重阻碍设施番茄增产增收。有大量研究表明,油菜素内酯(BR)、外源钙可通过提高番茄植株抗病及抗逆性,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产量。但前人对二者功能研究多集中在盆栽试验,在设施应用研究较少,且二者配施方面的研究报道更少。因此为了检验BR及配施外源钙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通过设施番茄试验,探究不同浓度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坐果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番茄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具体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BR及配施外源钙处理对大棚秋番茄生长、生理、病害及产量的影响:BR处理可提高番茄株高、茎粗及叶片数,以0.5 mg/L BR处理效果显着。高浓度BR处理抑制番茄坐果率并降低产量,而适宜浓度BR处理可通过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适宜浓度BR处理可显着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高浓度BR处理可能抑制光合进程。适宜浓度BR处理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增加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含量。喷施BR处理可降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病毒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BR配施外源钙处理可增加叶量,提高光合作用,增加Pro、可溶性糖含量,提高植株抗病性,从而提高产量。由此表明,0.5 mg/L BR处理及配施外源钙处理可应用于促进大棚秋番茄生长、提高产量及防治TY病毒病。2.不同浓度BR及配施外源钙处理对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长、生理特性变化、坐果及产量的影响: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高浓度BR处理对番茄前期株高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适宜浓度的BR处理使株高增加。高浓度BR处理使番茄叶片MDA含量显着增高,可溶性糖含量降低;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减缓叶片MDA含量增加并降低相对电导率,同时增加番茄叶片的Pro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番茄的叶绿素含量。高浓度或低浓度的BR处理会抑制番茄坐果,降低番茄第1花序的产量;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促进果实膨大,提高番茄产量。BR配施外源钙处理后番茄叶片数显着增加,可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面积、加快光合进程,进而促进果实膨大、显着提高果实产量。3.BR及配施外源钙对温室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喷施BR可促进番茄幼苗生长,增加生物量积累及叶绿素含量,提高根系活力,且各指标随BR浓度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以0.1 mg/L BR处理效果最明显。喷施BR处理可降低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但低浓度BR与CK1相比达到显着差异水平。此外,BR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增长虽无明显作用,但其叶绿素含量、生物量积累及根系发育水平高于BR或0.2%氯化钙(0.2%CaCl2)单一处理。
欧阳赞[6](2021)在《温室蔬菜土壤水肥气热耦合机理及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针对温室蔬菜水肥气热耦合提质增效机理与灌溉通量相互作用的科学问题,通过室内气候箱模拟和2年温室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对比设计、正交设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和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开展了温室蔬菜(番茄、水果黄瓜、生菜)水肥气热耦合提质增效机理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系统地进行了温室膜下滴灌水肥气热耦合对蔬菜生长、光合作用、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氧气含量、土壤呼吸速率、土壤含水率、土壤电导率、土壤温度的影响试验,得出了各指标的数学模型、耦合效应以及最优组合方案,为温室蔬菜提质增效和水肥气热耦合灌溉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对比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土壤温度对蔬菜生长、光合、品质、产量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揭示了增氧灌溉与土壤增温对温室和智能气候培养箱蔬菜提质增效的机理,增氧灌溉提高了土壤氧气含量、土壤增温提高了土壤温度,增强了土壤酶活性,丰富了土壤微生物量,促进了蔬菜的生长(株高、叶面积指数)、增加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增加了蔬菜的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改善了蔬菜品质。番茄和水果黄瓜较优灌溉水溶解氧为9.0mg/L、春夏季和秋冬季番茄较优土壤温度分别为26.1℃和20.6℃,水果黄瓜较优土壤温度分别为26.06℃和19.11℃,生菜较优灌溉水溶解氧为8.5 mg/L,生菜较优的土壤温度为20℃。建立了灌溉水溶解氧(DO)与土壤氧气含量(SOC)、地热管水温(TW)与土壤温度(TS)、灌溉水矿化度(IS)与土壤电导率(SEC)的关系。与对照处理相比,春夏季和秋冬季增氧灌溉较优处理(03)的番茄产量分别增加了 17.51%和15.09%,水果黄瓜产量分别增加了 22.47%和28.04%,土壤增温较优处理(T3)的番茄产量分别增加了 18.15%和18.58%,水果黄瓜产量分别增加了 30.24%和 25.39%。(2)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水肥气热耦合对蔬菜生长、光合、品质、干物质积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揭示了温室和智能气候培养箱的蔬菜土壤水肥气热耦合机理,水肥气热耦合对番茄和生菜生长、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番茄和生菜的生长、光合作用、干物质量积累、产量等主要指标随单一因素灌溉定额、施肥量、灌溉水溶解氧和土壤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品质主要指标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降低,随灌溉水溶解氧、施肥量和土壤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番茄和生菜最优处理均为T8处理(A3B2C1D3),温室番茄最优处理(T8)灌溉定额为5760 m3/hm2、施肥量(N-P2O5-K2O)为150-50-75 kg/hm2、灌溉水溶解氧为6.0 mg/L(平均土壤氧气含量为15.99%)、地热管水温为41.0℃(春夏季土壤平均温度为25.41℃、秋冬季土壤平均温度为20.38℃),此时春夏季(秋冬季)的番茄产量为89653 kg/hm2(89357kg/hm2)、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为 15.56kg/m3(15.51 kg/m3)、水分利用效率为 22.18 kg/m3(24.62 kg/m3)、参考作物腾发量为 781.42 mm(504.83 mm)、作物系数为 0.52(0.72)。春夏季和秋冬季T8处理的番茄产量比对照处理分别增加了 23.07%和33.61%。(3)采用通用旋转组合与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水肥气热耦合效应,建立了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水肥气热各因素分别与生长、光合、品质和产量等主要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以及各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水肥气热耦合对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主要指标与综合评分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灌溉定额>施肥量>溶解氧>地热管水温。主要指标与综合评分随灌溉定额、施肥量、溶解氧和地热管水温在试验范围内增大而增大,番茄和水果黄瓜的品质主要指标随灌溉定额在试验范围内增大而降低,随施肥量、溶解氧和地热管水温在试验范围内增大而升高。高水低热、低水高热、高肥低热、低肥高热交互有利于增强番茄植株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面积指数,中水高氧有利于提高水果黄瓜的叶片净光合速率,低肥高氧或高肥低氧更有利于提高水果黄瓜的叶片叶绿素含量。高肥高热交互有利于增加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低水高热交互有利于增加番茄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和番茄红素含量,低水高肥交互有利于增加番茄果实总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水高肥或低水中肥有利于提高水果黄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总酸含量,高水低肥有利于降低水果黄瓜的硝酸盐含量。高水低热或高水低肥交互有利于增加番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综合指标评分,高水高肥有利于增加水果黄瓜产量和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推荐本地区的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的最优水肥气热耦合方案为:春夏季番茄灌溉定额5142~5330m3/hm2、施肥量(N-P2O5-K2O)150-50-75~165-55-81kg/hm2、溶解氧7.9~8.1 mg/L和地热管水温34.1~36.1℃,秋冬季番茄灌溉定额4988~5210 m3/hm2、施肥量(N-P2O5-K2O)154-51-76~168-56-82kg/km2、溶解氧 7.9~8.2mg/L 和地热管水温 34.4~36.3~。春夏季水果黄瓜灌溉定额 3923~4044 m3/hm2、施肥量(N-P2O5-K2O)123-36-87~130-38-91 kg/hm2、溶解氧7.7~7.9 mg/L和地热管水温34.9~36.7℃,秋冬季水果黄瓜灌溉定额3527~3670 m3/hm2、施肥量(N-P2O5-K2O)122-35-86~128-37-90kg/hm2、溶解氧 7.8~8.0mg/L 和地热管水温 35.9~37.4℃。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番茄最优处理为T10处理,春夏季和秋冬季番茄产量T10比T17-T20的平均产量分别增加了 36.29%和43.32%。确定水果黄瓜最优处理为T15处理,春夏季和秋冬季水果黄瓜产量T15比对照的产量分别增加了 54.42%和45.00%。(4)建立了基于水肥气热耦合的温室番茄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量机理模型,经模型验证和评价,该模型的模拟精度随灌溉定额、施肥量、灌溉水溶解氧、土壤温度的增加而提高。模型的适用条件为:温室番茄灌溉定额2880m3/hm2~5760m3/hm2、施肥量(N-P2O5-K2O)75-25-45 kg/hm2~225-75-105 kg/hm2、溶解氧 4.0 mg/L~9.0 mg/L、地热管水温 25℃~45℃,温室平均气温15.06℃~41.62℃、温室平均相对湿度 22.68%~72.53%、温室平均 CO2 浓度为 251 ppm~477ppm、室外平均气温15.30℃~41.20℃、室外平均相对湿度19.44%~85.68%。
陈行兵[7](2020)在《树莓温室栽培氮肥配施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秋果型品系‘PL75’组培幼苗为试材,栽培垄为一个小区重复,不施肥处理为对照,设置6个施肥处理(以下分别为每小区施肥水平):N1(0.4kg尿素)、N2(0.2kg尿素)、M1(30kg农家肥)、M2(15kg农家肥)、H1(0.2kg尿素+15kg农家肥)、H2(0.1kg尿素+15kg农家肥),分别在营养生长旺盛期和生殖生长期进行两次追肥,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花前20d、花后20d、花后40d植株生长、光合生理参数日变化和生长期变化、叶绿素含量、Pn-PAR光响应曲线、根系土壤养分的影响,分析光合参数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以此初步确定有利于日光温室秋冬季栽培树莓的氮肥施用和温室气候调控方案。本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秋季白天温室内出现35℃以上高温,冬季白天最高温度25℃左右、夜间温度出现0℃左右低温,温室内湿度秋季夜间湿度较高可达100%。秋冬季温室内上午太阳初升时CO2浓度最高可达1400μL·L-1,且冬季湿度和CO2浓度远高于秋季。(2)不同施肥处理显着促进植株的生长,H1和H2处理对树莓株高、茎粗和叶面积促进作用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但不同施肥处理对2020年春季萌芽影响较小,通过观察发现枝条萌芽主要受温度影响。(3)日光温室树莓花前20d气孔为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光合参数日变化为典型的双峰曲线,中午高温导致光合“午休”现象,追施氮肥和温室通风对光合“午休”现象具有缓解作用。花后20d和花后40d非气孔和气孔共同为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光合日变化为单峰曲线。(4)N1、M2、H1和H2处理显着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在营养生长期N2处理对植株产生一定的胁迫作用,生殖生长期胁迫作用消除。叶片蒸腾速率主要受气孔限制,受饱和蒸气压差影响较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温室内CO2浓度对胞间CO2浓度影响较高。追施氮肥显着提高了光饱和点的净光合速率,提高植株表观量子效率,对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的影响较小,农家肥和尿素配施处理对上述光合参数促进最为明显。(5)追施氮肥显着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花前20d两种氮肥配施处理叶绿素含量分别为2.96mg·g-1和2.28mg·g-1,单施低量尿素叶绿素含量2.50mg·g-1,显着高于CK;花后20d和花后40d氮肥配施处理对叶绿素含量促进作用高于其他处理。(6)追施氮肥显着增加了树莓鲜果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H1处理树莓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为5.36%和2.08%,均高于其他处理。(7)追施氮肥处理增加根际土壤肥力,单施尿素对根系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影响最高,N1处理全氮含量高达1.52g·kg-1;单施农家肥和农家肥尿素配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作用明显,M1处理有机质含量23.73 g·kg-1;农家肥尿素配施根系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单施肥处理;综合所有养分含量,农家肥尿素配施对土壤肥力的提高作用优于单施氮肥处理,对根际土壤肥力改善作用最佳。
孙亚琛[8](2020)在《日光温室立体循环主动蓄热系统结构优化与传热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有主动蓄热日光温室墙体具有较好的蓄热效果,对改善室内夜间热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前屋面热量损失大、建造成本高、蓄热量较小、传热效率较低、气流运动方式不合理之处,未将后墙及土壤的蓄热潜能充分发掘。亟需开展主动蓄热循环系统墙体与土壤的结构优化和传热特性的研究。为此,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本文首先从前屋面保温入手,优化保温措施,降低热量损失;其次从墙体与结构入手,应用新材料、新形式改善墙体蓄热与保温;最后从主动蓄热气流运动入手,优化运动路径,提升主动蓄热效能。围绕日光温室立体循环主动蓄热系统结构优化与传热特性展开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热工缺陷的存在会导致热工缺陷区域换热系数增大,热量流失加快,温度降低。热工缺陷区域面积占比越大,换热系数和热流密度增大趋势越明显,温度下降也更为明显。在室内温度相同、没有热工缺陷情况下,通过围护结构的热流密度不同,其大小依次为前屋面>后屋面>后墙,即前屋面是室内热量损失的主要通道;相比于前屋面和后屋面,墙体对热工缺陷更为敏感。结合传热理论与试验结果分析,综合考虑温室结构、作物需求、室外最低温度、保温被自身参数等要素,给出了不同外界最低温度下,保持试验温室维持最低温度时保温棉被的厚度与导热系数表达。(2)在同等天气条件下,混凝土管沙柱后墙(W3)和轻骨料加气混凝土砌块后墙(W2)对于温室内温度的保持均优于传统普通粘土砖墙(W1)。在典型天气条件下,白天温室W2与W3的室内最高温度基本一致,均高于温室W1的最高温度;W2室内温度略高于W3的室内温度,W1室内温度最低。温室W3温度分布比W2更为均匀。墙体W3的蓄热量和放热速率远远高于墙体W1和W2,墙体W3的隔热蓄热综合表现优于墙体W2和W1。(3)相同换热管道在粘壤土中的换热量最小,沙土中的换热量最大;在覆盖层相同时,PVC全管单位时间换热量最小,而PVC多孔管单位时间换热量最大。改变管道形式能够改善地中热交换系统的换热量,且改善程度与土壤质地无关;在管道上设置大量孔洞,对换热的改善效果最为显着。(4)在相同时间内,采用顶进底出分布风道(DF)的后墙换热量最大,而顶进侧出分布风道(CF)的后墙换热量略大于顶进底出直上直下风道(Z)的后墙换热量;主动蓄热墙体整体温度高于被动墙体整体温度,其中采用顶进底出分布风道(DF)的后墙整体温度最高,温度分布也最均匀;分布风道有利于改善墙体蓄热范围。顶进底出分布风道(DF)是3种主动蓄热风道布置中最优的,室内平均温度提升最明显,夜间温度最高,温度更为均匀。(5)分别对采用后墙顶进直上直下直联地中单管直出(L1)、后墙顶进分布4管直连地中分布4管直出(L2)和后墙顶进直上直下、地中分布4管(L3)等3种不同布置方案的立体循环主动蓄热温室的温度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L2方案最优,温室内蓄热体蓄热量最大,室内温度最高。相比于单独后墙主动蓄热,立体循环主动蓄热能明显提升夜间室内温度和土壤温度:相比于优化的后墙主动蓄热温室,采用L2方案的温室在室内温度最低时的最低温度提升了0.72°C,平均温度提升了1.75°C;与被动蓄热后墙温室相比,室内温度最低时的最低温度提升了3.28°C,平均温度提升了3.49°C。试验验证表明在冬季连续阴(雪)天条件下,相比于传统被动蓄热温室,L2立体循环主动蓄热温室室内温度最低时的最低温度提升了1.85°C;室内土壤温度最低位置的最低温度提升1.46~1.5°C。本研究结果为主动蓄热日光温室的围护优化、墙体材料优选、主动蓄热管道形式与布置方式优化提供了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推广应用价值。
孙鑫[9](2020)在《大跨度塑料大棚热环境及有限元模拟分析》文中认为针对现有传统小型塑料大棚夏季通风效果较差、冬季保温增温性能不佳、空间小不利于机械化操作等问题,本研究设计建造了“10-10”南北走向对称塑料大棚(N10-10)、“13-7”东西走向非对称塑料大棚(WE13-7)和“15-5”东西走向非对称(WE15-5)的3种20m大跨度塑料大棚。为了探究夏季高温天气和冬季低温天气下三座大棚的热环境,对其进行了气温与土壤温度的连续监测以及典型天气条件下气温与土壤温度的比较测定,利用Fluent16.0软件对三座大棚内的温度场及气流场进行了模拟,并利用ANSYS软件对3座大棚的结构稳定性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1)3座塑料大棚夏季典型天气下日均气温表现为WE15-5>WE13-7>NS10-10,土壤温度在相同深度下也表现相同规律。晴天条件下NS10-10平均最高气温为33.5℃,较WE13-7和WE15-5低1.3℃和1.5℃,南北跨度方向气温差异为0.4℃,土壤平均最高温度22.4℃,较WE13-7和WE15-5低0.4℃和0.8℃,阴天条件下平均最高气温为30.8℃,较WE13-7和WE15-5低1.4℃和2.4℃,南北气温差异为0.5℃,土壤平均最高温度21.1℃,较WE13-7和WE15-5低0.7℃和1.1℃。可见夏季高温天气下以NS10-10通风降温效果最好,气温变化相对平稳。采光性能晴天与阴天条件下均以WE13-7采光量最大,WE15-5次之,NS10-10最差。(2)3座塑料大棚冬季典型天气下日均气温表现为WE13-7>WE15-5>NS10-10,土壤温度在相同深度下也表现相同规律。晴天条件下WE13-7平均最高气温为30.3℃,高于外界19.4℃,较WE15-5和NS10-10高1.9℃和5.8℃,土壤平均最高温度为13.4℃,较WE15-5和NS10-10高0.9℃和1.2℃,阴天条件下WE13-7平均最高气温为26.4℃,高于外界18.6℃,土壤平均最高温度为12.1℃,较WE15-5和NS10-10高0.8℃和1.4℃,且晴天与阴天条件下棚内夜间最低温度均在7℃以上。温度均匀性以NS10-10最好,典型天气下南北气温差异均为0.1℃;冬季观测期间,WE13-7的最低气温高于5℃的天数为52d,WE15-5为40d,NS10-10为41d;采光性能晴天与阴天条件下均以WE13-7采光量最大,WE15-5次之,NS10-10最差。(3)3座大棚CFD模型的建立及其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WE13-7的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8467℃;WE15-5的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为0.7253℃;NS10-10的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为0.7265℃,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3座大棚的CFD模型成立。(4)依据3座大棚有限元结构仿真模拟结果,提出了结构优化策略:对于WE15-5来说,需要增强短柱柱顶周边区域的桁架腹杆的抗压强度和加固南、北两侧棚底区域的桁架与地面连接处;对于WE13-7来说,需要增强短柱柱顶周边区域的桁架腹杆的抗压强度及加固北侧棚底区域桁架与地面的连接处,并将短立柱由7m南移至7.4m附近;对于NS10-10来说,需要增强拱底部区域桁架腹杆的抗压强度,并在东、西两侧拱形桁架中间位置设置立柱支撑。(5)对3座大棚早春茬与秋冬茬番茄进行了生长、产量和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早春茬番茄的生长指标无明显差异,其中WE13-7和WE15-5的品质优于NS10-10,番茄产量3座塑料大棚无明显差异;秋冬茬番茄WE13-7与WE15-5的生长指标优于NS10-10,品质以WE13-7最优,番茄产量以WE13-7最大。
宛金[10](2020)在《新型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优化结构与温度性能分析》文中指出实地建造了单层和双层2种经过结构优化的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在结构优化、温度性能和建设成本3方面,分别与对应的对照温室进行比较,主要结论有:1.单层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1.1结构优化方面。试验温室与传统砖墙日光温室相比:土建工序、施工周期、主要工程量等大幅减少,节省35%-100%不等;农机出入口效率和更换棚膜效率均提升约50%。1.2温度性能方面。试验温室与传统砖墙日光温室相比:在长周期、短周期、极端低温和寡照(雾霾)天气4项温度指标分别高3.98℃、3.88℃、4.28℃、3.03℃。在不额外加温情况下,试验温室完全满足大部分叶菜类蔬菜及草莓生产越冬需求。1.3整体造价方面。试验温室与传统砖墙日光温室相比,整体造价节省36.0%。其中基础节省44.7%,墙体节省57.7%。2.双层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2.1结构优化方面。试验温室与传统土墙日光温室相比:土建工序、施工周期、主要工程量等大幅减少,节省53%-100%不等,更换棚膜效率提升50%。2.2温度性能方面,试验温室与传统土墙日光温室相比:在长周期、短周期、极端低温和寡照(阴雪)天气4项温度指标分别高0.86℃、1.05℃、0.1℃、0.73℃。在不额外加温情况下,试验温室完全满足草莓生产越冬需求。2.3整体造价方面。试验温室整体造价约是传统土墙日光温室的1.75倍。主要体现在墙体和骨架两项,分别是传统土墙日光温室的4倍和2.5倍。
二、如何加强日光温室的冬季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加强日光温室的冬季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优化日光温室热环境与建构的工程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日光温室墙体结构的优化创新 |
1.1 土墙结构的优化 |
1.2 砖墙结构的优化 |
2 日光温室整体构型的创新 |
2.1 组装式(或装配式)日光温室 |
2.1.1 组装式日光温室的蓄热增温装置 |
2.1.2 秸秆块组装式日光温室 |
2.2 创新的日光温室类型 |
2.2.1 倾转屋面型日光温室 |
2.2.2 滑盖式日光温室 |
2.2.3 大跨度非对称水控酿热保温日光温室 |
3 日光温室保温蓄热工程技术与装置的创新 |
3.1 内保温结构提高温室越冬 |
3.2 日光温室主被动蓄热工程 |
3.2.1主动增温或蓄放热系统 |
3.2.2 应用相变材料增加被动蓄热 |
3.3 其他措施改善日光温室环境 |
4 光伏日光温室的发展与存在问题 |
5 讨论 |
5.1 日光温室建构向标准化、轻简化方向发展 |
5.2 日光温室设施与装备向高效节能化方向发展 |
5.3 日光温室环境调控和管理向精准化和智慧化方向发展 |
6 总结 |
(2)日光温室动态热环境及热负荷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日光温室动态热环境试验与分析 |
2.1 日光温室测试概况 |
2.2 测试方法及测点布置 |
2.2.1 温室内外空气温湿度测点布置 |
2.2.2 温室内壁面温度及土壤温度 |
2.2.3 温室内外太阳辐射 |
2.2.4 测试仪器参数及误差分析 |
2.3 温室热环境测试结果分析 |
2.3.1 温室内空气温湿度 |
2.3.2 温室内空气温度空间分布 |
2.3.3 温室各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 |
2.3.4 温室内土壤温度 |
2.4 本章小结 |
3.日光温室采光曲面棚膜太阳透射辐射计算 |
3.1 室外太阳辐射理论分析 |
3.1.1 太阳辐射穿越大气层的特点 |
3.1.2 太阳直射辐射计算 |
3.1.3 太阳散射辐射计算 |
3.1.4 昙日太阳辐射计算 |
3.1.5 室外太阳辐射强度直散分离计算 |
3.2 日光温室内外太阳辐射强度分析 |
3.2.1 试验温室A1-0室内外太阳辐射强度 |
3.2.2 实测温室A1-5室内太阳辐射强度 |
3.3 温室采光曲面太阳辐射计算方法 |
3.3.1 日光温室采光曲面当量透过率理论计算 |
3.3.2 温室采光曲面太阳辐射模型验证 |
3.3.3 采光曲面高跨比与当量透射率的关系 |
3.3.4 温室棚膜简化斜面与实际曲面的当量直射透过率 |
3.3.5 不同室外下垫面工况下温室棚膜太阳透射辐射量 |
3.3.6 采光曲面方位角与高跨比对太阳透射辐射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日光温室端部效应对辐射遮挡影响及植物消光作用 |
4.1 日光温室端部效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
4.1.1 温室围护结构内表面的光斑变化 |
4.1.2 温室长度对围护结构内表面的光斑影响 |
4.2 植物对太阳辐射的消光作用 |
4.2.1 植物冠层结构简介 |
4.2.2 植物对太阳辐射的消光作用 |
4.2.3 植物叶面积指数的计算 |
4.2.4 植物当量热阻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日光温室不同边界特性围护结构的传热机制 |
5.1 温室内外气象参数的确定 |
5.1.1 温室外空气温度 |
5.1.2 温室内空气温度 |
5.2 不透明围护结构传热量计算方法对比 |
5.2.1 有限差分法的适用性分析 |
5.2.2 热平衡法——基于Ahamed的温室热模型计算 |
5.2.3 积分变换法计算分析 |
5.3 日光温室各部分热损失量的计算 |
5.3.1 墙壁失热量的计算方法 |
5.3.2 土壤失热量的计算方法 |
5.3.3 温室薄膜、后坡失热量的计算方法 |
5.3.4 温室空气渗透耗热量的计算方法 |
5.3.5 植物蒸腾耗热量的计算方法 |
5.4 太阳辐射分数配比的修正 |
5.5 本章小结 |
6.日光温室预测热负荷作用效果分析 |
6.1 日光温室热模型验证 |
6.2 温室不同围护结构传热量算例分析 |
6.2.1 北墙传热损失分析 |
6.2.2 土壤传热损失分析 |
6.2.3 温室内外长波辐射换热量分析 |
6.2.4 作物蒸腾热损失量分析 |
6.2.5 温室得失热量与热负荷的关系 |
6.2.6 温室热负荷计算分析 |
6.3 拉氏变换法的讨论 |
6.3.1 拉氏逆变换变量中各项参数的含义 |
6.3.2 拉氏变换法在日光温室中的推广应用 |
6.4 不透明围护结构传递矩阵的讨论 |
6.4.1 温室墙体传递函数的根值分析 |
6.4.2 不同计算方法对墙体反应系数的影响 |
6.4.3 墙体保温层位置对反应系数的影响 |
6.5 日光温室热环境的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7.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博士学位科研成果 |
(3)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热环境模拟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FD技术在日光温室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1.2.2 多层覆盖膜温室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环境数据采集试验 |
2.1 试验温室概述 |
2.2 试验材料 |
2.2.1 温湿度采集仪器 |
2.2.2 光照度采集仪器 |
2.2.3 数据采集系统其他设备 |
2.2.4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2.3 试验内容与测点位置 |
2.3.1 试验温室内环境参数测量 |
2.3.2 试验温室外环境参数测量 |
2.3.3 测点位置 |
2.3.4 现场数据采集 |
2.4 试验温室环境实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1 试验温室环境整体变化 |
2.4.2 试验温室内温度变化 |
2.4.3 试验温室内湿度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3 试验温室CFD数值模型建立 |
3.1 CFD计算流程概述 |
3.2 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物理模型 |
3.2.1 温室物理模型的传热过程分析 |
3.2.2 模型简化分析 |
3.2.3 温室物理模型构建 |
3.2.4 模型网格划分 |
3.3 CFD基本控制方程 |
3.4 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数学模型 |
3.4.1 湍流模型 |
3.4.2 传热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日光温室热环境CFD模拟与验证 |
4.1 物性参数与边界条件 |
4.1.1 物性参数 |
4.1.2 边界条件 |
4.2 求解设置 |
4.3 试验日光温室模拟结果与验证 |
4.3.1 温室内温度场分布 |
4.3.2 模拟结果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覆盖膜结构对温室热环境影响模拟与优化 |
5.1 覆盖膜层数对日光温室热环境影响研究 |
5.1.1 四种工况覆盖膜结构 |
5.1.2 四种工况下日光温室热环境模拟结果 |
5.1.3 模拟结果分析 |
5.2 不同时刻三层覆盖膜温度场模拟 |
5.2.1 温度场模拟结果 |
5.2.2 模拟结果分析 |
5.3 内覆盖膜结构优化与模拟 |
5.3.1 三层内覆盖膜结构优化设计 |
5.3.2 优化后温度场模拟结果 |
5.3.3 模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冀南地区盖苫塑料大棚结构优化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外设施研究现状 |
1.1.2 国内设施研究现状 |
1.1.3 我国塑料大棚的发展方向 |
1.2 冀南地区不同类型塑料大棚结构及应用 |
1.2.1 冀南地区区域概况 |
1.2.2 不同类型塑料大棚结构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可行性分析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比较研究法 |
1.5.3 综合分析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盖苫塑料大棚结构优化设计 |
2.1 试验地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2.1 盖苫塑料大棚与对照组大棚设置 |
2.3 盖苫塑料大棚结构和材料优化 |
2.3.1 盖苫塑料大棚的棚膜材料选择 |
2.3.2 盖苫塑料大棚的跨度设计 |
2.3.3 盖苫塑料大棚的肩高设计 |
2.3.4 盖苫塑料大棚的矢跨比设计 |
2.3.5 盖苫塑料大棚的立柱设计 |
2.3.6 盖苫塑料大棚整体设计 |
第3章 盖苫塑料大棚性能分析 |
3.1 测量指标与布点 |
3.1.1 盖苫塑料大棚与对照组大棚内外空气温度测定 |
3.1.2 盖苫塑料大棚与对照组大棚内外相对空气湿度测定 |
3.1.3 盖苫塑料大棚与对照组大棚内外土壤湿度测定 |
3.1.4 盖苫塑料大棚与对照组大棚内外光照强度测定 |
3.1.5 盖苫塑料大棚与对照组大棚内外土壤温度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塑料大棚内空气温度变化分析 |
3.2.2 不同塑料大棚内相对空气湿度变化分析 |
3.2.3 不同塑料大棚内平均土壤湿度变化分析 |
3.2.4 不同塑料大棚内土壤温度变化分析 |
3.2.5 不同塑料大棚内光照强度变化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盖苫塑料大棚对油麦菜生长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品种选择 |
4.1.2 油麦菜种植栽培管理 |
4.1.3 盖苫塑料大棚与对照组大棚油麦菜生长势测定 |
4.1.4 盖苫塑料大棚与对照组大棚油麦菜品质与产量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盖苫塑料大棚对油麦菜生长势的影响 |
4.2.2 盖苫塑料大棚对油麦菜品质的影响 |
4.2.3 盖苫塑料大棚对油麦菜产量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油菜素内酯(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棚秋番茄生产研究现状与进展 |
1.1.1 大棚秋番茄生产概况 |
1.1.2 大棚秋番茄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3 大棚秋番茄研究现状 |
1.1.4 大棚秋番茄茎基腐病研究现状 |
1.1.5 大棚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研究现状 |
1.1.6 大棚秋番茄根结线虫病研究现状 |
1.2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概况 |
1.2.2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3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研究现状 |
1.2.4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抗低温研究现状 |
1.3 油菜素内酯(BR)研究进展 |
1.3.1 BR的应用概况 |
1.3.2 BR的作用及机理 |
1.3.3 BR在蔬菜上的应用 |
1.4 外源钙研究进展 |
1.4.1 外源钙的应用概况 |
1.4.2 外源钙的作用及机理 |
1.4.3 外源钙在蔬菜上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生长、病害与产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生理指标的测定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生长的影响 |
2.2.2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生理指标的影响 |
2.2.3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病害的影响 |
2.2.4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坐果与产量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BR及配施外源钙能促进大棚秋番茄生长及产量 |
2.3.2 BR及配施外源钙能提高大棚秋番茄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 |
2.3.3 BR及配施外源钙能增强大棚秋番茄的抗性 |
2.3.4 BR及配施外源钙能缓解大棚秋番茄的病害 |
第三章 BR及配施外源钙对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长、生理与产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指标测定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
4.2.2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4.2.3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根系的影响 |
4.2.4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5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温室蔬菜土壤水肥气热耦合机理及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肥耦合研究 |
1.2.2 水气耦合研究 |
1.2.3 水热耦合研究 |
1.2.4 水肥气耦合研究 |
1.2.5 水肥气热耦合研究 |
1.2.6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气候箱的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的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试验实施 |
2.2.4 观测项目与方法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Ⅰ-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的影响 |
2.3.1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
2.3.2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
2.3.3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
2.3.4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生物量的影响 |
2.3.5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2.3.6 不同气候箱内温度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2.4 结果与分析Ⅱ-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的影响 |
2.4.1 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
2.4.2 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
2.4.3 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
2.4.4 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
2.4.5 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
2.4.6 水肥气热耦合对土壤含水率、温度和电导率的影响 |
2.4.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气候箱生菜水肥气热耦合综合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温室灌溉水溶解氧、矿化度、土壤温度对番茄和水果黄瓜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试验实施 |
3.2.4 观测项目与方法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Ⅰ-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的影响 |
3.3.1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生长的影响 |
3.3.2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
3.3.3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
3.3.4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3.3.5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影响 |
3.3.6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7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氧气含量的影响 |
3.3.8 增氧灌溉对蔬菜提质增效的机理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Ⅱ-不同地热管水温对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的影响 |
3.4.1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生长的影响 |
3.4.2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
3.4.3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
3.4.4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3.4.5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影响 |
3.4.6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7 不同地热管水温处理对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温度的影响 |
3.4.8 土壤增温对蔬菜提质增效的机理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Ⅲ-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温室水果黄瓜的影响 |
3.5.1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生长的影响 |
3.5.2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
3.5.3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
3.5.4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3.5.5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
3.5.6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5.7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处理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
3.5.8 基于主成分的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提质增效的综合评价 |
3.5.9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提质增效的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3.6.1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的影响 |
3.6.2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的影响 |
3.6.3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温室水果黄瓜的影响 |
第四章 基于正交设计的温室番茄水肥气热最优组合方案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 |
4.3.2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
4.3.3 不同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
4.3.4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4.3.5 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6 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温度影响 |
4.3.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温室番茄水肥气热耦合综合评价 |
4.3.8 水肥气热耦合提质增效机理分析 |
4.4 讨论 |
4.4.1 水肥气热耦合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
4.4.2 水肥气热耦合对番茄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4.3 水肥气热耦合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
4.4.4 水肥气热耦合对番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温室番茄水肥气热耦合效应及模型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处理对番茄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5.3.2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
5.3.3 不同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
5.3.4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5.3.5 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
5.3.6 不同处理对番茄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7 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温度的影响 |
5.3.8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温室番茄水肥气热耦合综合评价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饱和-D最优设计的温室水果黄瓜水肥气热耦合效应及模型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生长的影响 |
6.3.2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
6.3.3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
6.3.4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6.3.5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产量的影响 |
6.3.6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3.7 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温度的影响 |
6.3.8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温室水果黄瓜水肥气热耦合综合评价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水肥气热耦合的温室番茄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机理模型研究 |
7.1 引言 |
7.2 模型的构建与描述 |
7.2.1 叶面积指数动态模型 |
7.2.2 光合生产动态模型 |
7.2.3 干物质积累量动态模型 |
7.3 模型检验方法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叶面积指数模型 |
7.4.2 干物质积累量模型 |
7.4.3 温室空气温度、湿度和CO_2浓度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揭示了温室和智能气候培养箱增氧灌溉与土壤增温对蔬菜提质增效的机理 |
8.1.2 揭示了温室和智能气候培养箱的蔬菜水肥气热耦合机理 |
8.1.3 揭示了温室膜下滴灌番茄和水果黄瓜水肥气热耦合效应 |
8.1.4 建立了温室番茄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的机理模型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树莓温室栽培氮肥配施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树莓概述 |
1.1.1 树莓营养价值 |
1.1.2 树莓生物学特性 |
1.2 国内外树莓产业现状 |
1.3 果树施氮肥研究概况 |
1.3.1 果树对氮的吸收和利用 |
1.3.2 施氮肥对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 |
1.3.3 施氮肥对果树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
1.4 设施果树栽培光合生理和土壤肥力研究 |
1.4.1 设施果树栽培光合作用研究 |
1.4.2 施氮肥对设施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
1.5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处理 |
2.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日光温室内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 |
3.1.1 秋冬季温度日变化 |
3.1.2 湿度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 |
3.1.3 CO_2浓度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 |
3.2 不同氮肥配施对日光温室树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对树莓株高的影响 |
3.2.2 不同处理对树莓茎粗的影响 |
3.2.3 不同处理对树莓叶面积的影响 |
3.2.4 不同处理对树莓物候期和翌年春季萌发的影响 |
3.3 不同氮肥配施对日光温室树莓光合生理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
3.3.1 不同处理树莓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
3.3.2 不同处理树莓气孔导度日变化 |
3.3.3 不同处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日变化 |
3.3.4 不同处理蒸腾速率日变化 |
3.4 不同氮肥配施对温室树莓不同生长期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 |
3.4.1 不同处理对树莓不同生长期Pn的影响 |
3.4.2 不同处理对树莓不同生长期Gs的影响 |
3.4.3 不同处理对树莓不同生长期Ci的影响 |
3.4.4 不同处理对树莓不同生长期Tr的影响 |
3.4.5 不同处理对树莓不同生长期Chl的影响 |
3.4.6 不同处理对树莓不同生长期Pn-PAR光响应曲线 |
3.5 不同氮肥配施对温室树莓根际土壤养分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
3.5.1 不同处理对温室树莓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
3.5.2 不同处理对温室树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氮肥配施对日光温室树莓光合作用的影响 |
4.2 不同氮肥配施对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4.3 不同氮肥配施处理对温室土壤肥力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8)日光温室立体循环主动蓄热系统结构优化与传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设施园艺发展概况 |
1.1.2 国内设施园艺发展历史 |
1.1.3 设施园艺发展类型 |
1.1.4 日光温室发展概况 |
1.2 日光温室保温蓄热性能研究 |
1.2.1 保温性能研究 |
1.2.2 蓄热性能研究 |
1.3 日光温室结构创新研究 |
1.3.1 主动蓄热结构研究 |
1.3.2 保温结构研究 |
1.3.3 通风结构研究 |
1.4 日光温室结构优化设计 |
1.4.1 采光设计 |
1.4.2 保温设计 |
1.4.3 蓄热设计 |
1.5 日光温室性能研究方法 |
1.5.1 试验分析 |
1.5.2 计算模拟 |
1.5.3 理论分析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7.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2 本研究的主要方法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日光温室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分析及优化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温室与材料 |
2.1.2 试验设备 |
2.1.3 测试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日光温室热红外图像 |
2.2.2 日光温室围护结构表面温度比较 |
2.2.3 日光温室热工缺陷面积及对流换热系数比较 |
2.2.4 日光温室不同围护结构对热工缺陷敏感性分析 |
2.2.5 日光温室保温被综合选择依据与许可的热工缺陷尺度探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后墙材料对日光温室室内环境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温室与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典型晴阴天室内外空气温度的分析 |
3.2.2 三种墙体不同深度的温度对比分析 |
3.2.3 热流密度变化及蓄放热量对比分析 |
3.2.4 墙体传热与蓄热分析 |
3.2.5 室内空气及墙体温度的数值模拟 |
3.2.6 温室的经济效益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传热管道形式对土壤主动蓄热循环效能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温室与材料 |
4.1.2 试验设备 |
4.1.3 测试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传热管道形式对换热量的影响与蓄热分析 |
4.2.2 传热管道形式对覆盖层温度的影响 |
4.2.3 不同换热管道形式对不同覆盖层蓄热释放范围的影响 |
4.2.4 地中热交换系统覆盖层蓄热释放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流运动方式对主动蓄热后墙传热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物理模型 |
5.1.2 模型假设 |
5.1.3 控制方程 |
5.1.4 边界条件 |
5.1.5 几何模型 |
5.1.6 计算参数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气流运动方式对风道沿程温度的影响 |
5.2.2 气流运动方式对主动蓄热墙体温度的影响 |
5.2.3 气流运动方式对后墙主动蓄热温室室内温度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立体循环主动蓄热系统优化与验证 |
6.1 试验温室与材料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管路布设方式对管路出入口气温的影响 |
6.2.2 管路布设方式对蓄热墙体与土壤温度的影响 |
6.2.3 管路布设方式对温室室内温度与流场的影响 |
6.2.4 验证温室温度分析 |
6.2.5 立体循环主动蓄热系统经济性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大跨度塑料大棚热环境及有限元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内外设施研究现状 |
1.1.2 国内外基于CFD的温室小气候研究现状 |
1.1.3 国内外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温室结构安全性研究 |
1.1.4 国内外对设施内番茄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棚内环境因子的测量 |
2.2.2 基于CFD的棚内气温模型建立 |
2.2.3 基于有限元法大棚结构的应力分析 |
2.2.4 棚内作物生长测定 |
2.2.5 棚内作物产量及品质测定 |
2.2.6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塑料大棚热环境及CFD模型的分析 |
3.1.1 夏季典型晴天 |
3.1.2 夏季典型阴天 |
3.1.3 冬季气温月变化 |
3.1.4 冬季典型晴天 |
3.1.5 冬季典型阴天 |
3.1.6 棚内气温模型结果验证 |
3.1.7 棚内温度场、气流场分析 |
3.2 应力结果分析 |
3.3 棚内作物生长指标 |
3.3.1 株高、茎粗 |
3.3.2 叶面积与叶片数 |
3.3.3 产量及品质 |
4 讨论 |
4.1 塑料大棚温光性能及热环境模拟分析 |
4.2 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结构优化 |
4.3 不同结构塑料大棚对棚内番茄生长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新型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优化结构与温度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1.1 设施农业概念 |
1.1.2 设施农业发展概述 |
1.1.3 设施农业政策 |
1.1.4 设施农业中的日光温室 |
1.2 日光温室概况 |
1.2.1 日光温室概念及优缺点 |
1.2.2 国内日光温室发展情况 |
1.2.3 国外日光温室发展情况 |
1.3 日光温室国内外研究情况 |
1.3.1 适宜地区与要求 |
1.3.2 选址布局与参数 |
1.3.3 基础与地下隔热 |
1.3.4 墙体与隔热蓄热 |
1.3.5 主体骨架与采光 |
1.3.6 覆盖材料与保温 |
1.3.7 配套设备与环境调控 |
1.3.8 注意事项与使用维护 |
1.3.9 成本投入与经济效益 |
1.3.10 缓冲间与出入口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单层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优化结构与性能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试验地点及气候特征概况 |
2.1.2 试验温室 |
2.1.3 对照温室 |
2.2 温度测试 |
2.2.1 测温仪器 |
2.2.2 温度计布置 |
2.3 数据处理 |
2.4 结构优化比较分析 |
2.4.1 土建方面 |
2.4.2 缓冲间及农机出入口 |
2.4.3 顶部增设透明编织膜 |
2.5 温度性能分析 |
2.5.1 长周期温度数据对比 |
2.5.2 短周期温度数据对比 |
2.5.3 极端低温温度数据对比 |
2.5.4 寡照(雾霾)天气温度数据对比 |
2.5.5 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对比分析 |
2.6 试验温室种植情况调查 |
2.7 建设造价分析 |
2.7.1 基础比较 |
2.7.2 墙体比较 |
2.7.3 缓冲间比较 |
2.7.4 通风系统 |
2.7.5 其余部分比较 |
2.7.6 整体比较 |
2.8 小结 |
第三章 双层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优化结构与性能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试验地点及气候特征概况 |
3.1.2 试验温室 |
3.1.3 对照温室 |
3.2 温度测试 |
3.2.1 测温仪器 |
3.2.2 温度计布置 |
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构优化比较分析 |
3.4.1 土建方面 |
3.4.2 缓冲间及农机出入口 |
3.4.3 顶部增设透明编织膜 |
3.5 温度性能对比分析 |
3.5.1 长周期温度数据对比 |
3.5.2 短周期温度数据对比 |
3.5.3 极端低温温度数据对比 |
3.5.4 寡照(阴雪)天气温度数据对比 |
3.5.6 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对比分析 |
3.6 种植情况调查 |
3.7 建设造价分析 |
3.7.1 基础比较 |
3.7.2 墙体比较 |
3.7.3 缓冲间比较 |
3.7.4 通风系统 |
3.7.5 其余部分比较 |
3.7.6 整体比较 |
3.8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4.1 单层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 |
4.2 双层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如何加强日光温室的冬季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优化日光温室热环境与建构的工程技术研究进展[J]. 张纪涛,史向远,李永平,张晓晨,王保平,周静,王秀红. 农学学报, 2021(09)
- [2]日光温室动态热环境及热负荷预测[D]. 黄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热环境模拟与优化[D]. 白广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9)
- [4]冀南地区盖苫塑料大棚结构优化及性能研究[D]. 郑钦中.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5]油菜素内酯(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D]. 王岩文.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6]温室蔬菜土壤水肥气热耦合机理及模型研究[D]. 欧阳赞. 宁夏大学, 2021
- [7]树莓温室栽培氮肥配施技术研究[D]. 陈行兵.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8]日光温室立体循环主动蓄热系统结构优化与传热特性研究[D]. 孙亚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9]大跨度塑料大棚热环境及有限元模拟分析[D]. 孙鑫.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10]新型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优化结构与温度性能分析[D]. 宛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