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解放的是心灵——新春寄语(论文文献综述)
张宁[1](2021)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初心”的考察 ——基于1927-1949雨花英烈遗书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侯燕[2](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徐远琼[3](2019)在《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培育研究》文中提出社会参与能力是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重要能力。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青年的社会参与能力最终要落脚于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梦”的实践之中。由此可看出,社会参与能力的培育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代表,是集青春活力、智慧和创造于一身的代表,对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培育进行研究,这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国家的未来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差异较大,且参与社会能力的强弱情况也大不相同。云南高校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培育进行正确的引导,有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社会参与意识,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提高其社会参与的能力,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与进步。笔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结合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内涵、基本特征和具体内容,认真分析新时代条件下云南高校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实际情况,在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的时代境遇、正确认识社会参与能力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地位基础上,对当前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不足的原因,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就,对云南高校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方法和策略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的主体性,为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创造更多的条件,并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长效机制,从而力求为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提供有益的探索与借鉴,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共同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培育工作而不断努力。
汤素娥[4](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文中提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辉煌的历史;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上审视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赋予了劳动更多首创性、生动性、科学性的时代内涵、美好展望、切实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如何深入研究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捋顺其生成源流、廓清其内容构件、探究其理论品格、查摆其现实挑战、审思其实践要求,这对党中央在新时代团结带领广大劳动人民向劳动要精神力量、向劳动要社会实践、向劳动要文明素质、向劳动要生产力、向劳动要核心价值观,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深流长。从理论渊源上看,得益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从价值传承上看,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赓续;从文化涵育上看,深受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影响。从实践养成上看,离不开习近平自身在知青岁月、地方从政、治国理政等不同时期工作岗位的劳动锻造。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博大恢弘。其中,劳动价值论,阐述了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劳动铸就“中国梦”、劳动成就人的价值。劳动精神论,披述了目标层面的科学劳动、体面劳动、幸福劳动的理想状态;理念层面的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德性态度;行为层面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实践道义。劳动主体论,沥述了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劳动关系论,陈述了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全面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鲜明。其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表现在: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其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表现在:时代性与人民性的高度融汇、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传承性与超越性的紧密结合、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其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表现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当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面临多方面的现实挑战。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在,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成因在于,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其危害在于,一定程度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妨碍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要遵循科学的实践要求。首要任务是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发挥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学校教育的育人质量、改进继续教育的育人效能、激活自我教育的内化作用。基本要求是筑造健康劳动环境,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必备保障是构建科学管用的劳动机制,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劳动权益维护的监督机制。
路正社[5](2017)在《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就业乃民生之本。就业是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劳动者,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的充分就业问题。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用主客体思维框架研究职业选择问题,希望对职业选择理论的建构和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有所裨益。本研究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概论。主要阐述写作本论文的社会背景、研究该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的特质。需要及满足是一切生物的本能,是区别于非生物的根本特性。外在环境对生物价值的差异性决定了其需要及满足的价值选择性。选择是生物的普遍属性。人的选择以生物选择为基础,是贯穿于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普遍的、高层次的、能动的选择。人的选择就是人的世界,人的世界就是人的选择。正确选择对人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是个人介入社会最主要的方面,是与社会交互的中介。职业选择是人生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包含丰富的内容,主要思想有:职业选择以社会分工为前提,职业选择与历史发展过程相适应,职业选择以社会实践为基础,职业选择以社会价值为最高价值诉求,职业选择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理想。第三章,职业选择的主体。职业选择的主体由四方面因素构成,即需求与喜好、感性与理性、能力与体质、观念与态度。主体选择是以自己的需求和喜好为标准,在一定价值观念指导下,根据自身的能力和体质,通过感性与理性认识进行的。在主体的职业选择中,价值观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倡导的价值观念是:坚持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个人自由与社会历史规律的统一、理想目标与现实条件的统一等。第四章,职业选择的社会条件。人们的职业选择,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精神条件下进行的,而且是受这些条件制约的。正如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一样,人的择业的自由度也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精神的进步而逐步提高的。马克思主义理想状态的职业选择,其前提是要把人从经济、政治、精神的奴役、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实施全面教育、社会和谐发展为条件。第五章,职业选择的介体。介体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中间环节。职业选择的介体包括就业政策、服务体系、法律保障、评估与激励等一系列资源和配置。政府要为劳动者创造合理的、顺畅的、完整的就业环境;主体职业选择者需要认同和掌握这些环节的内涵和特点,使其思想和行为与其要求一致,才能实现求职者与职业的充分契合,实现自由择业、充分就业,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第六章,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问题。我国大学生就业总体状况良好,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去向合理,自主创业人数不断增加。存在的不足有:高校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匹配度不高、高校就业指导不力、国家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种种困难等。第七章,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充分就业。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学生本人、培养学校、家庭、政府以及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大学生本人要完善他们的主体就业能力,塑造完美的人格,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较强能力,在实践中提升职业选择能力。家庭教育要融入职业生涯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帮助子女提高择业能力。学校要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外语和实践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政府要强化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包括扩大就业岗位和需求、完善就业市场、提供就业政策和法律保障等,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
沈月[6](2015)在《论王喆道士词对柳永词的接受》文中研究指明出现于金代的全真道士词,是词史上特有的文化现象,词作数量颇为可观,尤其是王喆,他开创了“全真道士词派”,把道教文化与古代诗词紧密结合。其词主要是“道遗世之乐,论修仙之事”,富含宗教色彩,宣扬苦节危行,鄙弃酒色情欲。柳永,北宋词坛卓有建树的词作大家,以其毕生精力写词,是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其词“好为淫冶讴歌之曲”,内含丰富的歌妓形象,追求个性自由,纵情声乐酒色。二人看似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极端,但他们实际上有密切的联系,有王喆词《解佩令·爱看柳词遂成》、《双雁儿·自述》为证。本文就是从内容、思想、形式等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柳词与王词的关系,并探讨王喆道士词是如何受到柳词影响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王喆道士词对柳词内容的接受。首先重点探讨了柳永及其词中的道教意味,分为柳永自身受道教影响、柳词中的道教意味两个部分。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的论点、论据。在柳永自身受道教影响中,本文主要介绍了柳永对道教思想的自觉运用,并指出两个明证。在柳词的道教意蕴中,本文重点分析了柳词中的“渔父”意象、“陶渊明”意象、道教典故、以及含有道教韵味的词牌,并将其与王喆词进行比较,从而探讨王喆道士词对柳永词道教意蕴的接受。其次讨论了王喆“以词传道”的原因,除了介绍各家学者得出的两宋词风濡染、王喆本身的儒生背景、词与道教文化的联系等结论外,本文还指出了词的制作简单性,使得王喆创作出数量相当可观的词作,为其选择“以词传道”提供了依据。而他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如此多的词,主要是因为受到柳词中所蕴含的市民情调、生活气息的影响。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王喆道士词对柳词思想的接受,分别从叛逆狂放的个性、旷达洒脱的心态、对女性平等的态度等三个方面来论证。首先是叛逆狂放的个性,王喆与柳永有相同的际遇,这使得他们都具有怀才不遇的愤慨、以及叛逆狂放的个性。其次是旷达洒脱的心态,柳永一些抒写隐逸情怀的词作,流露出旷达洒脱的心态,与道教的自然境界相契合,王喆对其继承并进一步发展。最后是对女性平等的态度,柳永善写歌妓,并一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她们,而王喆同样拥有对女子平等的观念,并将其发扬光大,推广到善待万物、以及三教平等的层面。第三章主要介绍了王喆道士词对柳词形式的接受,主要从词调、音乐性、用典等三个大方面来具体进行探讨。首先是从词调词牌角度分析,分为王喆用柳词调、更改旧调、自创新调三个方面。王喆有意借用柳词孤调,并学习柳永,积极更改旧调,大量自创新调。其次是从音乐性角度分析,柳永为歌妓作词,王喆为传道需要,他们的词都具有可歌性。并且二人都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熟悉曲调的实际唱法,都能为协音律,而有意修改文辞。第三是从用典角度分析,从用典数量、用典特点两个方面来探讨柳词与王喆道士词用典的相似性。二人的词作中用典数量有限,这主要与他们的创作背景、目的有关。在用典特点方面,二人都是明典多暗典少,熟典多生典少,而正是由于这两个特点,使得他们的典故重复频率较高,同时也使他们的词通俗易懂、广为传唱。本文即从这三个章节详细地探讨了王喆道士词对柳永词的接受,全面、细致地探究了柳词与王词的内在联系,并分析二者词作在词曲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得到柳词为元曲之滥觞的结论。
李岩松[7](2012)在《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与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近代以来,西乐东渐。在接受西方音乐的同时,中国音乐家也向往着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宣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展示掌握西方音乐艺术的优异成绩,这是我国近代音乐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这个理想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参加历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以下简称联欢节)开始逐步实现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的50年代,正值“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两大阵营开始对峙的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通过“联欢节”开展外交纵横,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影响,而社会主义新中国也通过“联欢节”这个国际化的舞台,走向了世界,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封锁。“联欢节”由“世界民主青年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DemocraticYouth)组织,早期每两年一届,轮流在东欧和北欧诸国举办。联欢节的主要的内容是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包括艺术、体育等方面的表演、展示和竞赛。其中音乐活动是最为主要的部分。我国负责参加“联欢节”活动的领导机构是共青团中央、文化部、外交部、全国青联、全国学联等有关部门。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与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音乐史学课题。新中国在1949~1962年间,连续参加了七届联欢节,历时十四年。联欢节对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进作用。由于1957年后我国“左”的错误的不断发展,直至“文革”的影响,致使有关联欢节的研究成为一个禁区,无人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人们已经陌生甚至将它淡忘。从国际上看,上世纪受1989年东欧剧变的影响,国际上也很少有人研究联欢节。至今,国内外关于联欢节的专着尚付阙如。因此,本题研究难度较大,写作这篇论文是具有开拓性的劳动。本人在导师陶亚兵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本文的研究与写作。在广泛搜集并占有大量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联欢节活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研究,揭示并阐述了一系列的创新点。本文阐述了联欢节由来发展及潮起潮落的极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厘清了其历史发展及其所呈现的阶段性,并据此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历史分期;对新中国参加联欢节以及后来又退出的原因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探讨了新中国连续参加七届联欢节的历史全貌,并对其初期参加、走向高潮和高潮回落进行了分阶段的研究与论述,真实地再现了这段光辉而难忘的历史。本文着重探讨并阐述了联欢节对新中国音乐事业建设及发展的推进和影响;以及联欢节所给予的我国音乐艺术对外交流的规律性的启示及其基本经验。联欢节是新中国音乐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和强有力的推动。每届联欢节举办前的筹备时间为一年,节后巡演时间也是一年,即“两年一届、一届两年”,新中国连续参加七届联欢节,十四年间的七届联欢节的相关工作从未间断,因此联欢节对新中国音乐事业建设的推动是一个持续不断而有力的过程。这种推动是全面的、具体的、有效的:发现并培养了新中国一代音乐精英;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中国民族音乐特色的经典作品,构建了中国特色的音乐体系;以联欢节获奖者为骨干力量,陆续组建了国家级音乐院团;通过联欢节,独具魅力的中国音乐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流传,我国艺术家的足迹遍及东欧、北欧、西亚,为新世纪的中国音乐艺术再度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参加联欢节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对于拓展和深化中西音乐交流史的研究,对于我国在新时期扩大对外交流的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的音乐艺术文化,增强我国国际竞争的软实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与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田中禾[8](2010)在《父亲和她们》文中认为我一直不知道这个小镇的名字如果翻译成汉语,应该叫"渥好思"还是"威德豪斯"?我对这小镇有太多的怀想,总想让她有一个富于诗意的汉名。我猜想,最初把佛罗伦萨译做翡冷翠,把悉尼译做雪梨的人肯定是对这两个城市寄托了更多的浪漫。我选择在这里落脚很偶然。起初是听一位朋友
二、要解放的是心灵——新春寄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解放的是心灵——新春寄语(论文提纲范文)
(2)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青年为本 |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重视留学工作 |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重难点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相关概述 |
一、社会参与能力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 |
(一)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基本特征 |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具体内容 |
二、提高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意义 |
(一)它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成才发展的重要目标 |
(二)它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
(三)它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
(四)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要求 |
第二章 云南高校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现状分析.. |
一、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培育的调查样本分析 |
二、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培育内容的现状分析 |
(一)参加校园活动的情况 |
(二)参加家庭生活的情况 |
(三)参加社会事务的情况 |
(四)参加社会交往的情况 |
(五)参加社会职业的情况 |
(六)参加生态保护的情况 |
三、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培育态度的现状分析 |
(一)关于社会参与能力培育态度的总体认识情况 |
(二)关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先考虑因素的情况 |
四、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培育途径的现状分析 |
(一)关于社会参与能力培育途径的选择情况 |
(二)关于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方式的情况 |
(三)关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情况 |
第三章 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不足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
一、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不足的表现 |
(一)认知方面 |
(二)情感方面 |
(三)意志方面 |
(四)信念方面 |
(五)行为方面 |
二、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
(一)民族文化因素 |
(二)宗教信仰因素 |
(三)学校教育因素 |
(四)家庭熏陶因素 |
(五)社会发展因素 |
(六)个体差异因素 |
第四章 提高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策略 |
一、国家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正确认识 |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 |
(二)树立正确的社会参与意识 |
(三)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
(四)形成社会参与的共识 |
二、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教育和引导 |
(一)转变学校管理方式,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的主动性 |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三)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培植社会参与型的校园文化 |
(四)规范校园网络建设,打造富含社会参与内容的网络平台 |
三、学校、家庭和社会加强实践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有效提升 |
(一)营造形式多样的社会参与氛围 |
(二)拓展透明有效的社会参与渠道 |
(三)建设设施齐全的社会参与实践基地 |
(四)积极推进社会服务组织的相关建设 |
四、少数民族大学生发挥主体性,提高自我的社会参与能力 |
(一)明确自我的社会角色及任务 |
(二)提高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与创新性 |
(三)主动学习社会参与的方法与技能 |
(四)积极投入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
五、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长效机制 |
(一)形成常规的社会参与活动制度 |
(二)完善社会参与的多渠道服务体系 |
(三)健全社会参与的综合管理机制 |
(四)制定社会参与的全方位评价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样式 |
附录B 访谈的提纲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流 |
2.1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 |
2.1.1 根植马克思劳动学说的沃土 |
2.1.2 汲取恩格斯劳动学说的精粹 |
2.1.3 吸收列宁劳动学说的精华 |
2.1.4 承袭斯大林劳动学说的精髓 |
2.2 价值传承: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劳动论述的赓续 |
2.2.1 坚持毛泽东劳动论述的价值底色 |
2.2.2 延续邓小平劳动论述的价值取向 |
2.2.3 拓深江泽民劳动论述的价值内涵 |
2.2.4 丰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价值要义 |
2.3 文化涵育:中国优秀劳动理念的影响 |
2.3.1 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的规范 |
2.3.2 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的浸润 |
2.3.3 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习礼 |
2.4 实践养成:自身成长经历的劳动锻造 |
2.4.1 萌芽阶段:知青岁月时期的劳动锤炼 |
2.4.2 发展阶段:地方从政时期的为民服务 |
2.4.3 完善阶段:治国理政时期的运筹帷幄 |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构件 |
3.1 劳动价值论 |
3.1.1 劳动创造人类文明 |
3.1.2 劳动托起“中国梦” |
3.1.3 劳动成就人的价值 |
3.2 劳动精神论 |
3.2.1 目标层面:劳动的理想状态 |
3.2.2 理念层面:劳动的德性态度 |
3.2.3 行为层面:劳动的实践道义 |
3.3 劳动主体论 |
3.3.1 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 |
3.3.2 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 |
3.3.3 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 |
3.4 劳动关系论 |
3.4.1 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 |
3.4.2 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 |
3.4.3 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 |
4.1 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 |
4.1.1 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 |
4.1.2 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 |
4.1.3 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 |
4.1.4 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 |
4.2 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 |
4.2.1 时代性与人民性高度融汇 |
4.2.2 科学性与革命性有机统一 |
4.2.3 传承性与超越性紧密结合 |
4.2.4 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 |
4.3 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 |
4.3.1 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 |
4.3.2 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 |
4.3.3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 |
4.3.4 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 |
第5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现实挑战 |
5.1 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 |
5.1.1 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 |
5.1.2 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 |
5.1.3 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 |
5.1.4 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 |
5.2 现实挑战的成因剖析 |
5.2.1 国家层面: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 |
5.2.2 社会层面: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 |
5.2.3 家校层面: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 |
5.2.4 个人层面: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 |
5.3 现实挑战的主要危害 |
5.3.1 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 |
5.3.2 妨碍和谐社会的有序构建 |
5.3.3 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 |
5.3.4 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 |
第6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实践要求 |
6.1 首要任务:着力加强劳动教育引导 |
6.1.1 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
6.1.2 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质量 |
6.1.3 改进继续劳动教育的育人效能 |
6.1.4 激活自我劳动教育的内化作用 |
6.2 基本要求:全面筑造健康劳动环境 |
6.2.1 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 |
6.2.2 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
6.2.3 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 |
6.3 必备保障:构建科学管用劳动机制 |
6.3.1 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 |
6.3.2 建立健全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 |
6.3.3 建立健全落实劳动理念的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方法和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的特质 |
第一节 选择与职业选择 |
一、选择是一切生物的普遍属性 |
二、选择是人的能动性的体现 |
三、人生的成功在于选择 |
四、职业选择是人生的关键环节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的基本思想 |
一、职业选择以社会分工为前提 |
二、职业选择与历史发展过程相适应 |
三、职业选择以社会实践为基础 |
四、职业选择以社会价值为最高价值诉求 |
五、职业选择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理想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关于职业选择的理论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关于职业选择的理论 |
第四节 近现代西方主要职业选择理论及其局限性 |
一、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择业观 |
二、现代西方职业选择理论 |
第三章 职业选择的主体 |
第一节 需求与喜好 |
一、需要是人的本性 |
二、喜好和兴趣是人择业的起点 |
第二节 感性与理性 |
一、感性认识与择业 |
二、理性认识与择业 |
三、社会认知与择业 |
第三节 能力与体质 |
一、能力是择业之本 |
二、相应体质是从业的必要条件 |
第四节 观念与态度 |
一、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二、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
三、个人自由与社会历史规律的统一 |
四、理想目标与现实条件的统一 |
第四章 职业选择的社会条件 |
第一节 经济条件 |
一、实现经济解放 |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
第二节 政治条件 |
一、实现政治解放 |
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
第三节 精神条件 |
一、实现精神解放 |
二、实施全面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
第五章 职业选择的介体 |
第一节 职业选择的政策保障体系 |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分”模式 |
二、经济转型时期的“双向选择”模式 |
三、市场经济时期的“自主择业”模式 |
四、全球共享经济时期的“自主创业”模式 |
第二节 职业选择的服务保障体系 |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就业服务体系 |
二、经济转型时期的就业服务体系 |
三、市场经济时期的就业服务体系 |
四、全球共享经济时期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
第三节 职业选择的法律保障体系 |
一、依法保证公民劳动权利 |
二、依法促进就业 |
三、依法保证劳动者权益 |
四、依法解决劳动争议 |
第四节 职业选择的评估与反馈体系 |
一、职业信息收集是职业选择的基础 |
二、信息加工处理是职业选择的关键环节 |
三、信息反馈是就业和职业选择的保障 |
四、不断激励是职业选择持续发展 |
第六章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
一、就业率总体稳定 |
二、就业去向主要为民企、中小微企业 |
三、就业地区首选仍然是一线城市 |
四、自主创业比例不断增加 |
第二节 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匹配度不高 |
一、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
二、专业调整滞后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
第三节 高校就业指导不力 |
一、授课形式单一,无长效反馈机制 |
二、教学内容陈旧,与现实相脱节 |
三、培养模式缺乏创新,吸引力不足 |
第四节 国家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 |
一、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指导与调控存在不足 |
二、国家各类就业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到位 |
第五节 大学生自主创业步履维艰 |
一、创业项目缺乏新意、市场需求和技术支撑 |
二、创业过程缺乏资金场地基础 |
三、创业团队缺乏管理营销技能和人脉关系 |
四、创业团队抗风险意识和导师辅助缺乏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充分就业 |
第一节 完善大学生的主体就业能力 |
一、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职业价值观 |
二、塑造健康完善的人格 |
三、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 |
四、在实践中提升职业选择能力 |
第二节 发挥家庭的就业启蒙作用 |
一、家庭教育要融入职业生涯教育 |
二、家庭环境要营造个性全面自由发展的氛围 |
三、家庭实践要帮助提高职业选择能力 |
第三节 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
一、以教学改革为抓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
二、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提高教学外语水平 |
三、以实训实践实习为手段,强化动手研发能力 |
第四节 强化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 |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整责任,扩大就业需求 |
二、强化政府服务责任,完善就业市场环境 |
三、强化政府监督责任,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
四、完善大学生就业立法,提供法律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论王喆道士词对柳永词的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王喆道士词对柳词内容的接受 |
一、王喆以词传道的原因 |
二、柳永及其词中的道教意味 |
(一)柳永自身受道教影响 |
(二)柳词中的道教意味 |
第二章 王喆道士词对柳词思想的接受 |
一、叛逆狂放的个性 |
二、旷达洒脱的心态 |
三、对女性平等的态度 |
第三章 王喆道士词对柳词形式的接受 |
一、词调词牌 |
(一)王喆用柳词调 |
(二)更改旧调 |
(三)自创新调 |
二、音乐性 |
(一)创作背景 |
(二)音乐素养 |
三、用典 |
(一)用典数量 |
(二)用典特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与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一) 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称谓的提出与演变 |
(二) 世界青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内涵及历史发展的概况 |
(三) 参加联欢节对新中国音乐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影响 |
二、 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
(一) 研究的现状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的任务和方法 |
第一章 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由来发展及其历史地位与传统 |
一、 联欢节的由来 |
(一) 联欢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和平运动的产物 |
(二) 世界民主青年联盟发起举办联欢节 |
(三) 世界各国青年热烈响应踊跃参加联欢节 |
(四) 世界进步力量对联欢节的支持 |
(五) 反动势力的阻挠破坏阻挡不住和平的潮流 |
二、 联欢节的历史分期及其潮起潮落的原因 |
(一) 联欢节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 |
(二) 由一种历史分期引出的分期标准问题的探讨 |
(三) 联欢节的历史分期 |
(四) 联欢节潮起潮落的原因解析 |
三、 联欢节的历史地位及特征与传统 |
(一) 联欢节的历史地位 |
(二) 联欢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
(三) 联欢节的光荣传统 |
第二章 新中国青年代表团连续参加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历史全貌(1949年第二届~1962年第八届) |
一、 精彩的亮相光辉的纪元(1949年8月~1951年8月) |
(一)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二届布达佩斯联欢节(1949年8月14日~28日) |
(二)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三届东柏林联欢节(1951 年 8 月 5 日~19 日) |
二、 高潮迭起快速发展(1953年8月~1957年8月) |
(一)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四届布加勒斯特联欢节(1953 年 8 月 2 日~16 日) |
(二)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五届华沙联欢节(1955年7月31日~8月14日) |
(三)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六届莫斯科联欢节(1957 年 7 月 28 日~8 月 11 日) |
三、 风云突变高潮回落(1959 年 7 月~1962 年 8 月) |
(一)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七届维也纳联欢节(1959 年 7 月 26 日~8 月 4 日) |
(二)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八届赫尔辛基联欢节(1962 年 7 月 28 日~8 月 6 日) |
第三章 联欢节有力推动了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
一、 新中国音乐史上的丰碑 |
(一) 中国是联欢节上的获奖大国 |
(二) 累累硕果铸就历史的丰碑 |
(三) 获奖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二、 联欢节培养造就了新中国一代音乐精英和领军人 |
(一) 为国争光的青年艺术家 |
(二) “十年浩劫”中的守望者 |
(三) 中国音乐再度走上世界舞台的领军人 |
三、 联欢节推动了国家级艺术院团的建立发展和全国性音乐活动的开展 |
(一) 旧中国的音乐“家底”和联欢节给予的启示 |
(二) 创建国家级专业艺术院团的实践 |
(三) 联欢节推动了全国性音乐文艺活动的广泛开展 |
四、 联欢节打造、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经典曲目体系 |
(一) 组织遴选,摸底淘宝,打造精品 |
(二) 精品建设的国际标准 |
(三) 执行标准,认真选拔 |
(四) 联欢节精品节目的鲜明特色 |
五、 联欢节为中国音乐再度走上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一) 打开了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大门 |
(二) 开通了对外音乐交流的渠道 |
(三) 登上了各种世界级音乐艺术大赛的舞台 |
结论 新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联欢节的启示 |
一、 积极开展对外音乐艺术交流是加快音乐事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
二、 “以我为主”、“三个三分之一”是开展对外交流的根本指导方针 |
三、 让中国音乐在对外交流中走向世界必须坚持“四性”原则 |
四、 将对外交流与国内建设相结合才能切实推进中国音乐事业建设与发展 |
五、 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决定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状态和效果 |
六、 加强音乐艺术对外交流可以推进民间外交促成国家对外关系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注释 |
附录1 《中国参加联欢节获奖一览表(1949~1962年)》 |
附录2 《联欢节举办一览表(1947~2010年)》 |
附录3 联欢节相关照片 |
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父亲和她们(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附件一娘说:“这个浑货, 我不是跟你说过, 今天马萧要来吗?” |
附件二娘说:“这个浑货总算出息了, 没给你们老马家丢脸。” |
附件三母亲的几封来信 |
附件四某电视台录制的视频资料 |
四、要解放的是心灵——新春寄语(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初心”的考察 ——基于1927-1949雨花英烈遗书的研究[D]. 张宁.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3]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培育研究[D]. 徐远琼.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D]. 汤素娥. 湖南大学, 2019(07)
- [5]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 路正社.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6]论王喆道士词对柳永词的接受[D]. 沈月. 中南民族大学, 2015(03)
- [7]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与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D]. 李岩松.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04)
- [8]父亲和她们[J]. 田中禾. 长篇小说选刊,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