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珠江防洪 亟待加强(论文文献综述)
刘锐[1](2017)在《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带给人类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对人与自然协调的呼唤日益强烈。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它处于自然水体和陆地相交的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度高、人文历史悠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矛盾也更为集中突出,寻求两者关系的协调,其挑战也更加艰巨。当今的广州旧城发展过程中,重经济轻生态、重利用轻保护的问题在旧城滨水地区普遍存在,使得旧城滨水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受到很大破坏,滨水地区一度从城市的正面走向城市的背面,甚至变成了城市中被遗忘的地带。面对现实的各种困境,需要重新思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整体重塑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展开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在两千多年的演进历程中,人、水、城关系密切,经历了从傍水而居、因水而兴、水城一体,而又逐渐瓦解变化的历史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演进特征和启示,归纳出了 "古代自发协调"、"近代逐步失调"、"现代全面失调"的人与自然关系演变脉络,深刻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是贯穿广州旧城演变历程的核心主线。抓住这一主线,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概括总结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经验教训进行相应的设计策略分析,进而综合集成了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作为互联、动态、开放的体系,价值取向是内在的核心影响因素,论文最后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探索性地从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三方面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论文分四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立题。包括本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结合背景研究、相关学科理论及各种研究的综述,通过追踪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历程,确立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作为本论文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体系建构。主要是本论文的第三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这一主线,从"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三方面,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的内涵进行解读和研究体系建构。明确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包括:"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综合集成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提出"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三个层次的设计研究推导模式。第三部分:分析求证。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分别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论证,详细分析并概括了广州1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的经验教训,总结出规划层面"总体协调"、建筑层面"特色延续"、景观层面"多维均衡"的多项具体策略。第四部分:总结提炼。总结回顾前文基础上,围绕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综合集成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进一步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
陈雷[2](2007)在《关于水利发展与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文中提出10月30日,中国水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水利部部长陈雷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报告,就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防汛抗旱工作、民生水利问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管理问题、节水型社会建设、流域管理问题、深化水利改革、水利政策法规、水利科技创新、加强自身建设、水利现代化等十二个方面作了全面深入系统的阐述。本刊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刘畅[3](2020)在《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民以食为天,水为食之先。”水对我们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代中国更是“民生为上,治水为要。”海河水系作为我国七大水系之一,作为我国流域饮用水水源地之一,却也是我国水污染最严重的流域之一,从当前我国深化对大江大河治水战略地位的认识和国家总体战略的高度认识中突出重点流域保护和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要着力解决好重点流域突出水环境问题,其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是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方面,保障公众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是经济建设和国计民生工作的重要方面。本篇论文以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头导论部分梳理了我国近十年主要政策导向,理论上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一章是对我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制度建设的概述,首先从不同角度归纳了饮用水水源地的定义,再以时间和立法为脉络梳理了我国水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以及海河流域和河北省地方的法律体系建设从无到有、从粗到细。第二章是针对海河流域河北段的饮用水水源地法律制度提出问题,包括了四个方面问题即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缺失科学的管理体制、有待改善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和有待加强的追责体系和承担方式。第三章是借鉴美国、日本和德国的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在法律制度和具体措施方面的可取之处。第四章是针对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即完善的饮用水水源地制度体系、明确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体制、创新饮用水水源地的规划保护和强有力的法律责任体系和承担方式。最后结语对全文的内容加以总结,认识到仍存在的不足之处作为继续努力的方向。
李秋鸿[4](2020)在《“城市双修”背景下的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研究 ——以海淀区清河绿道(颐和园-奥森段)为例》文中提出北京市正在面临城市存量更新发展的转型机遇,城市双修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内在要求。滨河绿道是城市生态安全和人文关怀的重要保障,城市化的发展影响着滨河的生态环境和公共空间营造。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的研究对于城市存量更新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意义。本文从三个层面展开对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的研究。首先,研究国内外滨河绿道发展趋势和规划研究成果,提出基于交通慢行体系、滨水绿色公共空间设计等多个方面的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其次,分析国内外滨河绿道规划案例,总结成功经验。综合提出“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总体框架以指导案例实践。最后,以北京市清河绿道(颐和园至奥森段)为例,对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地域特征和存在问题提出规划设计目标与策略,探寻复合型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模式,满足生态、景观、人文、社会、文化等多层次需求,改善人居环境,突出地域特色,提升城市品质。
刘琳婕[5](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柴茂[6](2016)在《洞庭湖区生态的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湖泊流域生态作为特殊的生态区域系统,其生态价值功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建设的基础。洞庭湖地处长江中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是长江中游最重要的集水湖盆与调洪湖泊,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生态基础决定了洞庭湖区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的重要性与价值性。尤其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被批准为国家级经济区,如何充分利用洞庭湖自然环境与资源优势,构建和完善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实现湖区生态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湖区地方政府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意义重要。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机制是指政府通过制度安排或结构设计而形成的湖泊流域生态治理体系内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模式等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运作模式和作用方式。其具有利益调节、行政监督、资源优化和绩效提升等功能,主要内容包括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目标生成机制、责任履行机制、资源保障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等四个完整的系统结构。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下,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具体表现在生态治理意识得到提升、生态治理制度不断完善、生态治理机构开始设立等,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譬如湖区生态政府治理职能履行机制不科学、府际协调机制不通畅、资源保障机制不健全、绩效评价机制不合理以及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等,生态治理体制不顺、生态治理责任不明、生态能力不足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政绩观的偏差、制度建设滞后、体制机制缺陷、政府监督不严等。目前,国内外关于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机制研究和实践探索极为重视,并形成了一些典型经验,从国外来看,日本“琵琶湖”、北美“五大湖”和欧洲“莱茵河”等在制度建设、职能构建、府际合作等湖泊流域生态治理机制积累了较好经验;从国内来看,鄱阳湖流域、云南滇池、珠江流域等在生态理念树立、生态责任明确、生态治理评价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与此同时,洞庭湖区也在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机制建设中作了一些尝试和实践,为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积累丰富的经验。综合国内外的典型经验与个案分析,认为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应该重点从生态理念建设、制度体系建设、政府府际合作和生态责任建设等方面加以强化。因此,在构建和完善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中,首先要明确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总体要求,包括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强化湖区政府生态治理职能、以责任政府构建为导向提高湖区政府生态责任意识、以坚持绿色发展为路径重构湖区政府政绩评价标准、以发展生态经济为目标推进湖区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并重点的从优化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实施推进机制、构建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府际协同机制、健全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支持保障机制、构建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绩效评价机制、完善洞庭湖区生态治理政府的责任追究机制构建和完善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一是完善和丰富了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系。以湖泊流域特殊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学科视角对湖泊流域生态的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模式和治理评价等政府治理机制构成要素,以及治理机制的本质和运行方式等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完善了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的理论框架体系,为地方政府实现对湖泊流域生态科学有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二是建立和优化了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重点分析了国内外在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中的典型经验与启示,并在梳理和总结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取得成绩、存在问题与成因分析基础上,提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着力从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实施推进机制、府际协同机制、支持保障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方面完善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为有效提升湖区生态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供了相关研究参考。
徐林春[7](2014)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珠江三角洲水安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度的城镇化和大规模的建桥设港、无序采砂、口门围垦、滩地占用等剧烈的人类活动,使得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河道及河口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和水文环境条件发生了显着变化,导致近年来洪水灾害频发,加之工农业及生活产生的水环境污染,造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防洪、供水、水质水生态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问题。水多、水少、水脏等水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民生活质量、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论文在大量收集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第一手最新或较新的河道水文、地形、涉河建筑物占用河道情况、防洪(潮)减灾体系建设情况以及取水、供水、用水和排水分布等资料基础上,对珠三角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防洪、供水、水质水生态安全等涉水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建立了珠江三角洲网河-河口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从防洪、供水、水质水生态三个维度,结合社会水循环的取、供、用、排运转机理,对珠三角地区在外部环境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质水生态安全等三大核心水安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保障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实现水资源再分配的有效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共分六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从当今人类社会所共同面临的水安全危机入手,有针对性的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具体存在的水安全问题,明确了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及开展本研究的必要性;在分析国内外水安全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手段、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特点。第2章建立了珠江三角洲河网-河口一二维水动力模型,并利用同步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为本论文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质水生态安全相关研究内容中的模拟计算工作提供基础工具;采用坐标变换和水深曲面拟合变换技术,统一了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河道地形和珠江口及毗邻海域水下地形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为模型计算打下基础;探讨了一种采用数值模拟追踪浮标,可以同时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完成数学模型验证的新方法。第3章通过对珠江三角洲网河区上游来水、网河河道水位及分流比等水文情势及其演化、河道地形变化和防洪能力等方面的分析,针对网河区的河道演化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时空两相比对研究,相互印证,得到了珠江三角洲防洪安全的全新认识,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为珠三角地区乃至整个广东省的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第4章建立了珠三角地区全口径经济社会供用水数学模型,在计算单元内进行供、用水量的汇总计算与平衡分析,获取了珠三角地区2011年的全口径经济社会供、用水量。并从供水、用水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全口径经济社会供用水量汇总,再由供用平衡实现相互验证,有效提高了全口径经济社会供用水量计算成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珠三角地区的用水结构和取、用水区域分布特点,提出了利用控导工程对珠江三角洲进行水资源再分配的方法,为探求实现珠三角地区供水安全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第5章在调查分析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现状污染物排放情况和水质状况的基础上,根据珠江三角洲的污染源、排污口布局以及水域水质保护目标,分析计算了珠江三角洲各主要河道的天然水环境容量、理想水环境容量、可利用水环境容量和允许排放量等,结合现状排放情况初步判断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的水质水生态安全状况,并对入河排污量削减和环境容量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得到了初步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维护河道水生态安全的相应措施以保障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的水质水生态安全。第6章总结全文工作,综合分析、评价了珠江三角洲在防洪、供水、水质水生态三个维度的水安全问题及相应对策,并指明了本论文今后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陈雷[8](2007)在《关于水利发展与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
黎开志,戴力群,刘喜燕[9](2018)在《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文中研究表明1项目概况珠江是我国的七大江河之一,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涉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6省(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越南东北部,总面积45.37万km2,其中我国境内面积44.21万km2。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环境的限制和历史原因,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上游云南、贵州及广西等省(自治区)属于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缓慢,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下游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是我国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
刘明欣[10](2019)在《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的高密度集聚建设往往导致环境污染、公共健康和社会分异等多重矛盾的叠加,寻找密集建成环境空间品质优化的应对之策成为关键。城市绿色空间作为环境品质、公众健康、景观美化等战略性空间资源已获得广泛认可,在密集建成环境中城市绿色空间的品质提升和效能供应是学界持续的关注热点。一般认为,在建成区内出于对土地利用经济性的考虑所形成的绿色空间面积相对有限,若非依存大型山体或水域难以形成超规模的绿色空间;然而,从欧美大城市实践经验可知,以结构化的超规模绿色空间为特征的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往往成为城市环境品质保障的重要对策之一。在密集的建成环境中,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具有显着的异质性优势,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多元作用。在中国目前若干城市已拥有或在建超大型的城市绿色空间,受到时代背景、价值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等多方因素影响和制约,在产生大量积极效益的同时,呈现割裂、低效、侧重特定目标而漠视广泛需求等矛盾。而当前涉及这一空间类型的理论认知和实践应对则具有显着的局限性,现行的城市绿地规划制度和技术工具也难以提供足够的支撑。据此,本研究尝试弥补此空白,透过密集建成环境内形成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现象和表征探索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构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类型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作为应对高聚集建设的结构性空间类型,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对策,以期作为对我国现行城市绿地系统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补充。本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包括绪论和第二章。从综述前人相关研究基础和对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现象观察入手,辨析城市绿色空间和城市绿地定义,并提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基本概念,探讨其“规模”界定值以厘清研究对象;进而在辨析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特殊性的基础上,结合绿色空间基础理论、认知模型和比较研究构成的理论基础,搭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实证比较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为案例研究、实证调查与综合比较,包括第三、第四和第五章。基于“形成、定位、特征和价值”的实证分析框架,对不同形成时期不同地域的13个国内外案例加以剖析,其中广州海珠湿地案例作深入调查;继而从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形成、定位、特征、价值”四个方面阐释国内外案例的共性和差异,从中发现在密集建成环境中供应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价值和必要性,归纳其形成、定位、特征及价值之间存在的内在规律性和影响机制,并从认知、制度和技术三个维度探究其深层原因。第三部分为规划对策研究,即第六章。基于对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这一空间类型的理论认识,提出了由捕获契机、定位目标、明确要素、设定原则和实施规划5项组成的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对策。
二、珠江防洪 亟待加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珠江防洪 亟待加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与自然协调理念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外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
1.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滨水地区 |
1.3.2 广州旧城范围的界定 |
1.3.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 |
1.3.4 人与自然协调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历史演进 |
2.1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1.1 广州旧城的初步产生时期(秦汉时期) |
2.1.2 广州旧城的逐渐发展时期(唐宋时期) |
2.1.3 广州旧城的基本成熟时期(明清时期) |
2.1.4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2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2.1 近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
2.2.2 近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
2.2.3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3.1 现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
2.3.2 现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
2.3.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理论建构 |
3.1 人与自然协调对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启示 |
3.1.1 人与自然协调的内涵 |
3.1.2 人与自然协调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 |
3.1.3 人与自然协调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意义 |
3.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原则 |
3.2.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共同演进、协调发展的整体原则 |
3.2.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社会和谐、经济高效、自然良性循环的原则 |
3.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原则 |
3.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体系建构 |
3.3.1 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为指导的理论建构 |
3.3.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3.3.3 "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的层次化模式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设计研究 |
4.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的现状特征 |
4.1.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现状特征 |
4.1.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
4.1.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交通现状特征 |
4.1.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现状特征 |
4.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的设计研究 |
4.2.1 自然生态优先 |
4.2.2 保护历史文化 |
4.2.3 提升城市活力 |
4.2.4 促进社会和谐 |
4.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的设计研究 |
4.3.1 控制保护水系网络用地空间 |
4.3.2 调整优化滨水地区用地功能与布局 |
4.3.3 合理调控滨水地区用地强度 |
4.3.4 倡导多样混合紧凑的土地利用模式 |
4.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交通的设计研究 |
4.4.1 减弱滨水地区过境交通的干扰性 |
4.4.2 增强滨水地区联系交通的可达性 |
4.4.3 保障滨水地区内部交通的连续性 |
4.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的设计研究 |
4.5.1 凸显山水城一体的空间形态 |
4.5.2 突出以水系网络为主体的空间结构 |
4.5.3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意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设计研究 |
5.1 广州旧城滨水建筑的现状特征 |
5.1.1 功能与空间的现状特征 |
5.1.2 建筑形式的现状特征 |
5.1.3 建筑技术运用的现状特征 |
5.1.4 建筑文化内涵的现状特征 |
5.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功能调适与空间组合的设计研究 |
5.2.1 功能的保留拓展与重置 |
5.2.2 外部空间的组织 |
5.2.3 内部空间的组合 |
5.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形式表达与特色展现的设计研究 |
5.3.1 注重形体与尺度的处理 |
5.3.2 加强界面的塑造 |
5.3.3 突出建筑审美特色 |
5.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适宜技术与措施运用的设计研究 |
5.4.1 强调对自然要素的结合与利用 |
5.4.2 注重传统特色展现的技术 |
5.4.3 倡导节能环保与智能化技术 |
5.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场所特征与文化内涵的设计研究 |
5.5.1 注重场所特征的展现 |
5.5.2 强调岭南建筑文化脉络的继承 |
5.5.3 反映岭南建筑文化的精神内涵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设计研究 |
6.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的现状特征 |
6.1.1 广州旧城水系网络的现状特征 |
6.1.2 广州旧城河流廊道的现状特征 |
6.1.3 广州旧城绿化的现状特征 |
6.1.4 广州旧城人文景观的现状特征 |
6.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水系网络设计研究 |
6.2.1 塑造完整连续的水系网络 |
6.2.2 构建功能复合的水系网络 |
6.2.3 体现独特个性的水系网络 |
6.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河流廊道设计研究 |
6.3.1 注重水域的改善与恢复 |
6.3.2 增强护岸的多种功能 |
6.3.3 注重水陆缓冲带的合理建设 |
6.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绿化设计研究 |
6.4.1 构建完整多层级的绿化网络 |
6.4.2 加强绿化网络与水系网络的融合 |
6.4.3 建设各类绿化斑块 |
6.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人文景观设计研究 |
6.5.1 突出滨水地区人文景观特征 |
6.5.2 营造人文景观网络 |
6.5.3 促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集成及提炼 |
7.1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发展趋势——走向人与自然协调 |
7.1.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众多学科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 |
7.1.2 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了广州旧城演变的历史过程 |
7.1.3 人与自然协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发展趋势 |
7.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综合集成 |
7.2.1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的综合集成 |
7.2.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集成简表 |
7.2.3 一体化设计策略群是互联的、动态的、开放的体系 |
7.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总结提炼 |
7.3.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价值取向的探索 |
7.3.2 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水系网络为骨架的自然生态网络 |
7.3.3 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合理导控和积极促进各类滨水活动 |
7.3.4 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尊重城市历史和展现岭南文化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学术着作 |
学位论文 |
学术期刊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关于水利发展与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 |
(一) 深刻认识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时代背景 |
(二) 全面把握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丰富内涵 |
(三) 坚持并不断丰富完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 |
(四) 下功夫抓好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落实 |
二、关于防汛抗旱工作 |
(一) 今年防汛抗旱取得全面胜利 |
(二) 当前防汛抗旱面临着新情况 |
(三) 着力做好新时期的防汛抗旱工作 |
三、关于民生水利问题 |
四、关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五、关于水利管理问题 |
(一) 加强水资源管理 |
(二)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
(三) 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
(四) 加强河道管理 |
(五) 加强水能资源管理 |
六、关于节水型社会建设 |
(一)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 |
(二) 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
(三) 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
七、关于流域管理问题 |
(一) 进一步认清流域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 |
(二) 进一步明确流域管理的思路和目标 |
(三) 进一步夯实流域管理的基础 |
(四) 进一步强化流域机构的管理职能 |
(五) 进一步建立灵活高效的协调机制 |
八、关于深化水利改革 |
(一) 把握水利改革的方向 |
(二) 突出水利改革的重点 |
(三) 增强水利改革的协调性 |
九、关于水利政策法规 |
十、关于水利科技创新 |
十一、关于加强自身建设 |
(一)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
(二) 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
(三) 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
(四) 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五) 切实加强基层水利工作 |
(六) 切实加强水文化建设 |
十二、关于水利现代化 |
(一) 推进治水理念的现代化 |
(二) 推进水利工程设施的现代化 |
(三) 推进水利管理的现代化 |
(四) 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 |
(3)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制度建设 |
一 饮用水水源地概念界定和流域概况 |
(一)饮用水水源地相关概念界定 |
(二)我国及海河流域和河北省饮用水水源地概况 |
二 流域饮用水水源地法律制度现状 |
(一)国家层面 |
(二)海河流域和河北省地方层面 |
第二章 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问题 |
一 饮用水水源地法制体系亟待健全 |
(一)现行法律体系层次存在缺陷 |
(二)专门法律规范存在缺位 |
二 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体制亟待明确 |
(一)饮用水水源地监管体制不合理 |
(二)饮用水水源地监管方式落后 |
三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亟待完善 |
(一)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建设不完备 |
(二)饮用水水源地信息公开制度不成熟 |
四 饮用水水源地法律责任亟待加强 |
(一)法律责任处罚力度薄弱 |
(二)法律责任承担方式单一 |
第三章 域内外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和借鉴 |
一 域内外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
(一)域内流域及地区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
(二)美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
(三)日本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
(四)德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
二 域内外外饮用水水源地源地安全法律对策借鉴 |
(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
(二)高效的监管体系措施 |
(三)健全的应急预警制度措施 |
(四)成熟的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制度 |
第四章 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建议 |
一 健全饮用水水源地法律体系 |
(一)树立科学的饮用水水源地立法理念 |
(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法律规范体系 |
二 明确饮用水水源地监管体制 |
(一)厘清跨流域饮用水水源地监管体制 |
(二)优化流域饮用水水源地监管方式 |
三 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 |
(一)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制度建设 |
(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制度 |
四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法律责任 |
(一)加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执法力度 |
(二)深化饮用水水源地法律责任追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城市双修”背景下的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研究 ——以海淀区清河绿道(颐和园-奥森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双修是城市存量更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
1.1.2 城市化发展影响滨河区域的生态环境 |
1.1.3 城市滨河绿道是生态修复和人文关怀的基础保障 |
1.2 研究对象与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针对性解决城市滨河绿道的现状问题 |
1.3.2 探索基于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策略 |
1.3.3 为类似区域的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城市滨河绿道规划研究概况 |
2.1 城市滨河绿道概念与内涵 |
2.1.1 城市滨河绿道概念 |
2.1.2 城市滨河绿道规划的内涵 |
2.1.3 城市滨河绿道的功能 |
2.2 滨河绿道规划发展实践研究 |
2.3 滨河绿道规划的理论研究 |
2.4 滨河绿道规划相关理论 |
2.4.1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
2.4.2 海绵城市(The Sponge City) |
2.4.3 绿色交通(Green Transport) |
2.4.4 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 |
2.4.5 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 |
3 国内城市滨河绿道规划研究概况 |
3.1 国内城市滨河绿道发展阶段 |
3.2 国内城市滨河绿道实践研究 |
3.3 国内城市滨河绿道规划理论研究 |
3.3.1 国内滨河绿道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
3.3.2 国内滨河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研究 |
3.4 国内城市滨河绿道存在问题 |
3.4.1 缺乏整体规划设计 |
3.4.2 忽略生态环境设计 |
3.4.3 交通连通性受阻 |
3.4.4 地域文化缺失 |
3.4.5 公共活力不足 |
3.4.6 运营管理不善 |
4 “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原则 |
4.1 “城市双修”概念 |
4.2 “城市双修”下的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原则 |
4.2.1 系统性原则 |
4.2.2 生态性原则 |
4.2.3 人文性原则 |
4.2.4 可达性原则 |
4.2.5 特色性原则 |
5 “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
5.1 “城市双修”下的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策略 |
5.1.1 生态修复层面 |
5.1.2 城市修补层面 |
5.2 不同类型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要素 |
5.3 “城市双修”下的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
5.3.1 道路交通规划 |
5.3.2 植物景观规划 |
5.3.3 雨洪管理设计 |
5.3.4 滨河公共空间设计 |
5.3.5 游憩功能规划设计 |
5.3.6 历史文化传承保护 |
5.3.7 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
6 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
6.1 综合提升——美国圣安东尼奥滨河步道(San Antonio Riverwalk) |
6.1.1 项目概况 |
6.1.2 策略与方法 |
6.1.3 核心问题 |
6.1.4 借鉴之处 |
6.2 公共空间营造——美国芝加哥滨河公园(Chicago River park) |
6.2.1 项目概况 |
6.2.2 核心问题 |
6.2.3 策略与方法 |
6.2.4 借鉴之处 |
6.3 生态保育修复——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Bishan.Ang Mo Kio Park) |
6.3.1 项目概况 |
6.3.2 核心问题 |
6.3.3 策略与方法 |
6.3.4 借鉴之处 |
6.4 历史文化传承——韩国首尔清溪川(Cheonggyecheon River) |
6.4.1 项目概况 |
6.4.2 核心问题 |
6.4.3 策略与方法 |
6.4.4 借鉴之处 |
6.5 绿色慢行交通——上海黄浦江东岸杨浦滨江公共空间 |
6.5.1 项目概况 |
6.5.2 核心问题 |
6.5.3 策略与方法 |
6.5.4 借鉴之处 |
6.6 案例总结 |
7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绿道(颐和园-奥森段)概况 |
7.1 清河河道总体概况 |
7.1.1 项目背景 |
7.1.2 区域背景 |
7.1.3 清河河道概况 |
7.1.4 项目区位 |
7.1.5 项目范围 |
7.2 清河河道现状分析 |
7.2.1 周边用地 |
7.2.2 周边资源 |
7.2.3 周边绿地 |
7.2.4 周边公共交通 |
7.2.5 周边道路交通 |
7.2.6 滨河道路 |
7.2.7 桥梁设施 |
7.2.8 滨河绿地 |
7.2.9 水系驳岸 |
7.2.10 水利设施 |
7.2.11 公共空间 |
7.2.12 公共服务设施 |
7.3 现状问题总结 |
7.3.1 道路交通 |
7.3.2 水系驳岸 |
7.3.3 生态景观 |
7.3.4 空间活力 |
7.3.5 文化活动 |
7.3.6 建筑风貌 |
7.3.7 公共设施 |
7.3.8 管理运营 |
8 基于城市双修的清河(颐和园-奥森段)滨河绿道规划设计 |
8.1 规划构思 |
8.1.1 规划定位 |
8.1.2 规划目标 |
8.2 规划策略 |
8.2.1 加强生态修复 |
8.2.2 注重留白增绿 |
8.2.3 改善交通出行 |
8.2.4 凸显文化特色 |
8.2.5 保障民生需求 |
8.2.6 加强智慧管控 |
8.3 清河绿道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
8.3.1 总平面 |
8.3.2 鸟瞰图 |
8.3.3 功能分区 |
8.3.4 规划结构 |
8.4 清河绿道专项规划设计 |
8.4.1 道路交通规划 |
8.4.2 滨河公共空间规划 |
8.4.3 桥梁及桥下空间规划 |
8.4.4 水岸空间规划 |
8.4.5 植物景观规划 |
8.4.6 雨洪管理系统规划 |
8.4.7 游憩功能规划 |
8.4.8 服务设施规划 |
8.4.9 照明设施规划设计 |
8.4.10 智慧管理规划设计 |
8.4.11 节事活动策划 |
8.5 核心区段设计 |
8.5.1 山水历史区段 |
8.5.2 科技文化区段 |
8.5.3 都市活力区段 |
8.5.4 创新艺术区段 |
8.5.5 自然休闲区段 |
8.6 用地平衡表 |
9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 |
(5)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绿道研究概况 |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
1.2.3 现有研究述评 |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图 |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洞庭湖区生态的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预期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的创新点 |
第2章 湖泊流域生态的政府治理机制内涵与运行结构 |
2.1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基本内容 |
2.1.1 湖泊流域生态的特征分析 |
2.1.2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内容与要求 |
2.2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机制的内涵及其功能 |
2.2.1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机制的内涵 |
2.2.2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机制的功能分析 |
2.3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机制的分析要素 |
2.3.1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主体 |
2.3.2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结构 |
2.3.3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模式 |
2.3.4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评价 |
2.4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机制的运行结构分析 |
2.4.1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目标生成机制 |
2.4.2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责任履行机制 |
2.4.3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资源保障机制 |
2.4.4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绩效评价机制 |
2.5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机制的理论依据 |
2.5.1 公共治理理论 |
2.5.2 公共产品理论 |
2.5.3 新区域主义理论 |
2.5.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运行的成效与问题分析 |
3.1 洞庭湖区基本概况与生态总体特征分析 |
3.1.1 洞庭湖区基本情况 |
3.1.2 洞庭湖区生态资源构成 |
3.1.3 洞庭湖区生态环境总体特征分析与评价 |
3.2 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运行取得的主要成效 |
3.2.1 生态治理意识得到强化 |
3.2.2 生态治理制度逐步完善 |
3.2.3 生态治理机构开始设立 |
3.2.4 生态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
3.2.5 生态治理效果明显好转 |
3.3 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运行面临的突出问题 |
3.3.1 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履行机制不科学 |
3.3.2 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合作机制不通畅 |
3.3.3 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保障机制不健全 |
3.3.4 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评价机制不合理 |
3.3.5 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责任机制不完善 |
3.4 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运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政绩观念偏差 |
3.4.2 制度建设滞后 |
3.4.3 体制机制缺陷 |
3.4.4 政府监督不严 |
第4章 洞庭湖区生态的政府治理机制个案分析——以湖区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为例 |
4.1 洞庭湖区生物生态型灾害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的成功经验 |
4.1.1 构建了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的预防预警机制 |
4.1.2 优化了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的应急处置机制 |
4.1.3 完善了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的善后保障机制 |
4.1.4 强化了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的责任追究机制 |
4.1.5 确立了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的灾后评估机制 |
4.2 洞庭湖区生物生态型灾害政府治理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意识观念有待加强 |
4.2.2 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体制机制尚未健全 |
4.2.3 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经费保障支持不足 |
4.2.4 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基础能力严重落后 |
4.2.5 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制度建设较为滞后 |
4.3 洞庭湖区生物生态型灾害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的目标要求 |
4.3.1 重视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预防预警机制 |
4.3.2 完善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应对处置机制 |
4.3.3 健全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信息沟通机制 |
4.3.4 实施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绩效评价机制 |
4.3.5 构建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问责追责机制 |
第5章 国内外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5.1 国外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典型经验 |
5.1.1 日本“琵琶湖”政府治理的典型经验 |
5.1.2 北美“五大湖”政府治理的典型经验 |
5.1.3 欧洲“莱茵河”政府治理的典型经验 |
5.2 国内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案例考察 |
5.2.1“鄱阳湖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主要做法 |
5.2.2“云南滇池”生态政府治理的主要做法 |
5.2.3“珠江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主要做法 |
5.3 国内外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基本启示 |
5.3.1 强化生态理念是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的价值导向 |
5.3.2 完善制度体系是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的前提基础 |
5.3.3 加强府际合作是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的内在要求 |
5.3.4 构建责任体系是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的制度保障 |
第6章 推进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的价值理念与目标导向 |
6.1.1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突出湖区政府生态治理职能 |
6.1.2 以责任政府构建为导向明确湖区政府生态治理责任 |
6.1.3 以坚持绿色发展为路径重构湖区政府政绩评价标准 |
6.1.4 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着力环湖区生态经济带建设 |
6.2 优化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实施推进机制 |
6.2.1 明确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责任主体 |
6.2.2 规范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任务要求 |
6.2.3 强化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职能履行 |
6.2.4 严格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执行监督 |
6.3 构建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府际协同机制 |
6.3.1 建立湖区生态治理府际沟通协调机制 |
6.3.2 建立湖区生态治理府际利益整合机制 |
6.3.3 建立湖区生态治理府际信息共享机制 |
6.3.4 建立湖区生态治理府际法律约束机制 |
6.4 健全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支持保障机制 |
6.4.1 完善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政策法规体系 |
6.4.2 加大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财政支持保障 |
6.4.3 提升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人才技术水平 |
6.4.4 推动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社会参与机制 |
6.5 创新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绩效评价机制 |
6.5.1 完善湖区生态政府治理多元评价主体 |
6.5.2 科学遴选湖区生态政府治理评价指标 |
6.5.3 合理优化湖区生态政府治理评价方法 |
6.5.4 严格运用湖区生态政府治理评价结果 |
6.6 完善洞庭湖区生态治理政府的责任追究机制 |
6.6.1 湖区生态政府治理责任追究实施原则依据 |
6.6.2 严格湖区生态政府治理责任追究认定机制 |
6.6.3 强化湖区生态政府治理责任追究问责机制 |
6.6.4 完善湖区生态政府治理责任追究救济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珠江三角洲水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水安全研究进展 |
1.2.1 水安全概念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手段 |
1.3.1 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
1.3.2 数学模型的主要求解方法 |
1.3.3 珠江三角洲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珠三角网河-河口水动力数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2.1 珠江三角洲网河水系特征 |
2.1.1 珠江流域 |
2.1.2 珠江三角洲 |
2.2 珠江三角洲网河一维-河口二维整体数学模型 |
2.2.1 一维网河水流数学模型 |
2.2.2 河口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
2.2.3 一维网河和二维河口模型的连接及衔接段边界的处理 |
2.2.4 模型范围 |
2.3 地形资料及处理 |
2.3.1 网河地形资料 |
2.3.2 珠江口及毗邻海域水下地形及处理 |
2.4 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
2.4.1 常规的数学模型率定和验证方法 |
2.4.2 数值模拟追踪浮标与河道内投放物理浮标对比的验证方法探讨 |
2.5 本章小结 |
3 珠江三角洲防洪安全研究 |
3.1 上游来水变化分析 |
3.1.1 上游控制站历史洪峰流量对比分析 |
3.1.2 马口、三水、博罗控制站流量-水位变化分析 |
3.2 珠江三角洲网河水位变化分析 |
3.2.1 “94.6”、“97.7”、“98.6”与“08.6”四场洪水最高洪水位对比 |
3.2.2 珠江三角洲各年代高高潮水位变化分析 |
3.3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分流比变化分析 |
3.3.1 珠江三角洲入口控制站点的水沙分配变化 |
3.3.2 主要河流汉口分流比 |
3.3.3 口门径流量变化分析 |
3.4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河道地形演化分析 |
3.4.1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河道1999年以前的演变规律分析 |
3.4.2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河道1999年以后的演变规律分析 |
3.4.3 小结 |
3.5 珠江三角洲网河河道防洪能力分析 |
3.5.1 珠江三角洲防洪(潮)减灾体系建设的保障能力分析 |
3.5.2 涉河建筑物占用河道情况分析 |
3.5.3 河道调蓄能力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珠三角地区供水安全研究 |
4.1 珠三角地区供用水现状 |
4.1.1 经济社会情况 |
4.1.2 水资源概况 |
4.2 全口径经济社会供用水数学模型 |
4.2.1 供用水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2 供用水成果及其分析 |
4.3 珠三角地区取用水特点分析 |
4.3.1 用水结构及区域分布特点 |
4.3.2 取水区域特点 |
4.4 珠三角地区用水趋势分析 |
4.4.1 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
4.4.2 用水趋势分析 |
4.5 水资源配置与供水安全分析 |
4.5.1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再分配研究 |
4.5.2 供水安全分析 |
4.5.3 安全供水宏观调控机制的探讨 |
4.6 本章小结 |
5 珠江三角洲水生态安全研究 |
5.1 基本情况 |
5.1.1 珠江三角洲水质概况 |
5.1.2 水环境容量 |
5.2 水质数学模型的建立、率定和验证 |
5.2.1 水质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2 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
5.3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 |
5.3.1 珠江三角洲现状污染物排放情况 |
5.3.2 计算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处理 |
5.3.3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5.4 珠江三角洲河道水生态安全分析 |
5.4.1 COD和氨氮排放量与环境容量的比较 |
5.4.2 入河排污量削减的初步探讨 |
5.4.3 水环境容量利用等方面的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关于水利发展与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 |
1.1 深刻认识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时代背景 |
1.2 全面把握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丰富内涵 |
1.3 坚持并不断丰富完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 |
1.4 下功夫抓好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落实 |
2 关于防汛抗旱工作 |
2.1 今年防汛抗旱取得全面胜利 |
2.2 当前防汛抗旱面临着新情况 |
第一, 极端天气灾害对防汛抗旱工作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 |
第二, 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汛抗旱的要求越来越高。 |
第三, 中小河流、山洪灾害的损失越来越重。 |
第四, 城市和工矿企业的防洪问题越来越突出。 |
第五, 全社会对防汛抗旱工作越来越关注。 |
2.3 着力做好新时期的防汛抗旱工作 |
第一, 坚持以人为本,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生活用水安全放在首位。 |
第二,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 给洪水以出路。 |
第三, 坚持防旱与抗旱相结合, 推动抗旱工作的全面转变。 |
第四, 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增强抗灾能力。 |
第五, 坚持依法、科学防汛抗旱, 提高防汛抗旱水平。 |
3 关于民生水利问题 |
4 关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5 关于水利管理问题 |
5.1 加强水资源管理 |
5.2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
5.3 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
5.4 加强河道管理 |
5.5 加强水能资源管理 |
6 关于节水型社会建设 |
6.1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 |
6.2 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
6.3 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
7 关于流域管理问题 |
7.1 进一步认清流域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 |
7.2 进一步明确流域管理的思路和目标 |
7.3 进一步夯实流域管理的基础 |
7.4 进一步强化流域机构的管理职能 |
7.5 进一步建立灵活高效的协调机制 |
8 关于深化水利改革 |
8.1 把握水利改革的方向 |
8.2 突出水利改革的重点 |
8.3 增强水利改革的协调性 |
9 关于水利政策法规 |
10 关于水利科技创新 |
第一, 大力加强重大水利科技问题研究。 |
第二, 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
第三, 全面推进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11 关于加强自身建设 |
11.1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
11.2 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
11.3 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
11.4 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11.5 切实加强基层水利工作 |
11.6 切实加强水文化建设 |
12 关于水利现代化 |
12.1 推进治水理念的现代化 |
12.2 推进水利工程设施的现代化 |
12.3 推进水利管理的现代化 |
12.4 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 |
(10)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城市绿色空间作为战略性空间资源 |
1.1.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价值凸显 |
1.1.3 传统城市绿地规划控制存在不足 |
1.1.4 小结 |
1.2 研究综述 |
1.2.1 城市绿色空间的研究趋势和需求 |
1.2.2 应对高聚集建设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对策 |
1.2.3 国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研究综述 |
1.2.4 国内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研究综述 |
1.2.5 小结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概念建立与实证比较 |
2.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概念和类型 |
2.1.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概念 |
2.1.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分类 |
2.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特殊性 |
2.2.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一般特征 |
2.2.2 四种大规模城市绿色空间的比较 |
2.3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比较的理论基础 |
2.3.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相关理论 |
2.3.2 认知模型What-Why-How |
2.3.3 比较研究 |
2.4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比较框架的构建 |
2.4.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比较框架 |
2.4.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分析的内容 |
2.4.3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分析的素材来源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国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案例研究 |
3.1 19世纪60年代以前 |
3.1.1 伦敦内城皇家公园群 |
3.1.2 柏林大蒂尔加滕公园 |
3.1.3 巴黎圃龙林苑 |
3.1.4 纽约中央公园 |
3.2 20世纪 |
3.2.1 荷兰阿姆斯特丹森林 |
3.3 21世纪 |
3.3.1 美国纽约清泉公园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调查 |
4.1 中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类型及案例研究 |
4.1.1 历史保护型:以北京天坛公园为例 |
4.1.2 休憩供应型:以北京朝阳公园为例 |
4.1.3 生态保育型: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 |
4.1.4 重大节事型: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 |
4.1.5 棕地再生型:以唐山南湖中央公园为例 |
4.1.6 新区开发型:以重庆中央公园为例 |
4.2 中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实证调查:以海珠湿地为例 |
4.2.1 海珠湿地选例的典型性 |
4.2.2 海珠湿地的形成 |
4.2.3 海珠湿地的定位 |
4.2.4 海珠湿地的特征 |
4.2.5 海珠湿地的价值 |
4.3 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综合比较 |
5.1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比较与分析 |
5.1.1 形成的共性与差异 |
5.1.2 定位的共性与差异 |
5.1.3 特征的共性与差异 |
5.1.4 价值的共性和差异 |
5.2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差异性的原因探究 |
5.2.1 认知层面 |
5.2.2 制度层面 |
5.2.3 技术层面 |
5.3 小结 |
第六章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规划对策 |
6.1 规划对策一:捕获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发展契机 |
6.1.1 国内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发展的现实制约 |
6.1.2 识别与捕获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发展机遇 |
6.2 规划对策二:定位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发展目标 |
6.3 规划对策三:明确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 |
6.3.1 城市绿色空间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
6.3.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 |
6.4 规划对策四:设定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规划原则 |
6.4.1 优先规划原则 |
6.4.2 区域协同原则 |
6.4.3 生态主导原则 |
6.4.4 功能复合原则 |
6.4.5 边缘激活原则 |
6.4.6 连通辐射原则 |
6.5 规划对策五:规划并实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 |
6.5.1 规划内容 |
6.5.2 规划过程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与特色 |
7.3 研究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1. 中文参考文献 |
(1) 学术期刊文献 |
(2) 学术着作 |
(3) 学位论文 |
(4) 技术标准 |
(5) 报纸文章 |
(6) 报告 |
(7) 电子文献 |
(8) 其他文献 |
2. 外文参考文献 |
(1) 学术期刊文献 |
(2) 学术着作 |
(3) 电子文献 |
(4) 其他文献 |
附录目录 |
附录1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案例基本信息表 |
附录2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案例资料集 |
附录3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景点与设施汇总表 |
附录4 海珠湿地公众认知与使用调查问卷与结果分析 |
附录5 海珠湿地案例调查访谈记录 |
附录6 海珠湿地鸟类名录2012年与2016年对比 |
附录7 海珠湿地各类图表汇编 |
附录8 广州海珠区“万亩果林”参考资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珠江防洪 亟待加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D]. 刘锐.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2]关于水利发展与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 陈雷. 中国水利, 2007(22)
- [3]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研究[D]. 刘畅.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4]“城市双修”背景下的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研究 ——以海淀区清河绿道(颐和园-奥森段)为例[D]. 李秋鸿.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6]洞庭湖区生态的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研究[D]. 柴茂. 湘潭大学, 2016(02)
- [7]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珠江三角洲水安全研究[D]. 徐林春. 武汉大学, 2014(06)
- [8]关于水利发展与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 陈雷. 水利发展研究, 2007(11)
- [9]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A]. 黎开志,戴力群,刘喜燕. 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新技术应用, 2018
- [10]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刘明欣.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