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梁上泉成名期新诗的民俗积累(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静[1](2019)在《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学经典及其经典化问题是学术界始终关注的热点。中国新诗尽管已走过百余年,但是相较历史悠久的古体诗歌,中国新诗面对的价值低估和经典性质疑是无法回避的事实。特别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波峰浪谷之中,新诗的价值更是受到学理和“非学理”的质疑和否定。就百年中国新诗来说,现代新诗经典的确立及其经典性的合理性在近年来的研究中逐步获得认可,而当代新诗的经典性问题则仍颇具争议。正因如此,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讨论的深入地展开,一方面是对目前新诗研究的一种深化和补充;另一方面,当代新诗“经典性”问题的提出,也是确认当代新诗价值、接续中国诗歌美学传统的一条路径。深入新诗经典化问题的研究既考察我们对诗歌传统和经典传统的认同与借鉴,同时也对新诗未来的发展道路具有指引意义。文学经典意识是推动中国新诗经典化的重要力量,阐释经典新诗及其经典化的价值构成与明确当代新诗经典化的既成性共同,奠定了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的重要学术前提。中国当代新诗在其所处的时代及文化语境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学特质,其发展轨迹、经典生成机制及经典诗作构成极为明显的体现着这一点。新诗经典的生成无疑是多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诗作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可阐释空间、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利的变动、新诗鉴赏和批评的价值取向以及不同时代读者对诗作的审美和情感认同等等,都是引发和推动新诗经典生成的既有成规。毫无疑问,新诗史着作的汰洗、新诗批评的引荐、新诗选本的遴选以及新诗教育的推介是当代新诗经典生成的基本路径。这也就意味着新诗经典化的过程存有一定的共性,这使得立足整体,将当代经典新诗的生成及其经典化过程放置在当代文学整体发生与发展轨道之中,以凸显当代新诗的整体发展状况,明确当代新诗经典化阶段性历程的共性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当然,针对新诗经典问题的宏观性考察最终还是要回落到具体当代诗人及其诗作的经典性上。除经典生成的共性推动力以外,当代新诗发展过程中既成经典的独特性也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艺术评价是在个人审美接受基础上形成的,但是经典的形成需要群体和时代的认同。在涉及新诗经典的研究中,仅凭借定性分析即通过个人阅读和技术分析或历史求证等方式的研究方法,用以指认当代新诗哪些是经典而哪些不是经典,似乎还欠缺充分的说服力。经典是历史形成的,需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佐以定量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背景研究、宏观阐释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够更为客观和准确的呈现当代新诗接受和经典化过程。明确何为当代经典新诗是实现当代经典新诗人及其经典诗作研究的基础,需要借助新诗经典的定量分析与实证考察,这也为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开拓了新的研究思路。当代新诗经典化历程的宏观阐释必然要与具备代表性的经典新诗人及其诗作的个性特质相结合,二者构成了当代新诗经典化研究的完整脉络。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开端,深入1950-60年代新诗的经典性研究,以文学史对这一时段新诗发展的评述方式作为考察的切入点具备合理性。对1950-60年代诗歌的历史评价客观上占据相对充足的审视时间和阐释空间,不同时代的文艺判断标准和文学史书写标准下,涉及1950-60年代新诗的评价呈现出不同的价值维度,表现出明显的变动性与差异性。文学史叙述的推动使这一时期诸如郭小川、贺敬之、闻捷等新诗人及其诗作的接受过程乃至经典化过程逐步明晰。“朦胧诗”是中国当代新诗经典构成中最重要的版图之一,它在当代新诗近70年发展进程中占据着起承转折的重要地位。“朦胧诗”的文学史化和语文教科书化加速推进着朦胧诗人及其诗作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新诗批评之于“朦胧诗”的命名、崛起、发展及至接受过程的持续参与,使其成为推动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朦胧诗人及其诗歌迅速经典化的核心力量。“朦胧诗”的即时经典化一方面带来针对其命名合理性的怀疑,另一方面也造成这样一个被沿用的文学史概念边界的模糊性及不确定性,诗人食指的新诗史位置的反思正是由此而来。20世纪80年代,“第三代”诗人在对“朦胧诗”的“反叛”中,决绝地张扬着自我的现代新诗主张,在延续朦胧诗人对此前固定的、统一化的诗歌书写方式和审美标准的反拨之外,更以个性鲜明的诗新观念与创作实践推动着中国新诗在新时期的文学进程。“第三代”诗人的新诗观及其透过诗歌文本进行的新诗理念建设,无疑成为促成其文学史化以及经典化的重要推手。以高昂的先锋精神重振新诗活力并实现对“民间”诗歌美学空间的开掘,是“第三代”诗歌走向经典化的因由,也是价值,而其文化“遗症”也造成新世纪以来新诗创作对“民间”这一概念的某种误解。新世纪诗歌以写作主体的大众化为表征,借助新的传播媒介,逐渐开掘和建设着大众诗歌美学。“网络诗歌”在为当代新诗引入新的文化特质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诗歌“怪象”乃至“乱象”。正因如此,呼吁“深度化写作”以召回新诗创作、鉴赏及批评的“经典意识”,在当前文化语境下亟待提倡。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深入阐释,除增强对当代新诗的总体发展状态的清晰化认知以外,在对部分既成经典新诗的经典性反思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对被遮蔽的优秀新诗的发现与补充。这要求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研究,既要客观呈现并关照已经成为经典的新诗人及其经典诗作的客观事实,同时更要以发掘的心态努力寻找当代优秀诗人诗作的沧海遗珠。
马林[2](2018)在《《当代文坛》对当代文学史的建构》文中研究表明文学评论刊物对于当代文学创作和批评理论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更有助于厘清当代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发展线索。《当代文坛》是西南地区的代表性评论刊物,自创刊以来已经有三十五年的发展历史,在文学热点追踪、创作研究、文艺思潮辨析、批评理论建构方面为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备足够的研究价值,但对于《当代文坛》的系统研究迟迟未能展开,只有零星的研究论文。作为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文学理论刊物,《当代文坛》重要贡献不应当被忽视。本文拟将《当代文坛》作为个案,考察文学评论刊物如何参与当代文学史的发展。在研究过程中,将充分利用刊物作为第一手原始资料,参考当代文学传媒的研究方法,通过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具体研究。在章节内容上,第一章主要考察《当代文坛》的创刊缘起、办刊理念和发展历程;第二章主要总结和评价《当代文坛》如何推动四川文学创作繁荣,侧重梳理其对新时期以来的四川作家作品的研究(包括新时期归来的老作家和新时期成长起来的青年作家);第三章选择具有批评锐气的文章作为主要的参考资料,重点分析《当代文坛》对改革文学、新世纪文学和底层文学等文学热点的争鸣讨论;第四章着眼于当前诗歌批评标准的迷失的问题意识,选择《当代文坛》对当代新诗的批评(以对吉狄马加诗歌创作的批评为个案)和“重写当代诗歌史”专栏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试图以文学史的眼光考量当下诗歌生态,并重视刊物对于诗歌批评理论的建构以及当代诗歌史批评的重要贡献。四个章节各有侧重,对于《当代文坛》后续的细致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论文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摸索当代文学评论刊物研究的方法,以《当代文坛》为个案考察刊物在当代文学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对于当代文学更清晰的认知。
柯轲[3](2015)在《“西南诗群”诗歌创作研究》文中指出“西南诗群”是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十余年间,活跃在祖国西南川滇康藏地区的一批年轻诗人,主要代表性诗人有公刘、白桦、顾工、周良沛、梁上泉、杨星火、高平等。“西南诗群”诗人创作了大量以少数民族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这些诗作充满“异地想象”的意味,构建起一个诗意世界以对抗政治的喧嚣与纷扰。“西南诗群”创作的兴起、式微与时代的发展紧密关联,具有重要的文学史研究价值。迄今,学界对“西南诗群”的整体性研究甚少,弱化了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与价值。本文尝试从“西南诗群”产生的诗学生态、“西南诗群”诗歌的艺术风格和“西南诗群”传递出的文化诉求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主要运用文艺学、美学相关的理论,重点运用文本细读法、文献法、社会历史研究法等方法展开研究。从文学史、文艺学和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对“西南诗群”进行观照,彰显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与意义,藉由对“西南诗群”的研究,开掘现代诗歌创作的民族化路向。通过梳理“西南诗群”诗歌中体现出的少数民族元素、地域风格和时代风格,分析“西南诗群”诗歌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探讨诗人生活地域在当时政治环境下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以及诗歌作为抒情性文学作品在精神层面上对现实生活进行审美改造的功能。
钱继云[4](2014)在《《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文中认为1980年代是当代诗歌复兴与繁荣的时段,作为诗歌界最重要的官方刊物,《诗刊》在此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有着诸多作为,它对八十年代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八十年代诗歌复兴的前奏在七十年代末便已响起,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为文艺正名”的步伐加速。《诗刊》在1979年以“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为指导对一己的办刊方针进行了调整,旨在繁荣新诗创作,同时建设新诗创作者的队伍。考察新方针导引下的《诗刊》,其刊发的作品从主题到诗艺都呈现出显着的转型期的表征,从刊物所召集的诗人群体来看,其八十年代主要供稿人的团队也已初步成形。七十年代末《诗刊》的转型之一体现为对原刊于民刊的朦胧诗的转载。刊物在八十年代初的朦胧诗诗潮中扮演了弄潮儿的角色,这种展露峥嵘既体现为对那场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及“三个崛起”论争的发起与积极参与,也表现在作品刊登上对从思想内核到艺术手法都显别于诗歌传统的朦胧诗作的倚重。在新旧两种诗观冲突的梳理中,厘清诗学的以及非诗的因素,就可以解释原本一场以问题讨论为初衷的学术性争鸣何以最终以思想“清污”的运动收场。这其中刊物所暴露出的局限性显然与主流意识形态及文学体制密切相关。朦胧诗潮后,在新生代揭竿而起的浮华背景下,《诗刊》以其敏锐的眼光、良好的品位以及包容的心态,上下求索,沉稳而不失活泛。从诗歌创作到诗评、诗论,从栏目设计、编辑理念到评论文章、理论研讨会,都旨在探索后朦胧时期诗潮的多元化衍生,这种探索的痕迹通过这一时段所刊诗作可得到印证。诗潮之外,作为媒介,《诗刊》通过其“青春诗会”与“刊授学院”两个重要品牌分别对高端的与普通的作者进行引导与塑造,并以“诗歌信箱”、“读者中来”等着眼于读者的栏目使得读、写、编的诗歌观念与审美品位趋于一致与和谐。诗歌传播方面,刊物通过诗朗诵的倡导促进诗歌的共时性传播;同时又藉由诗歌评奖使诗作经典化,以利于其历时性传承。在八十年代诗学的海外资源方面,《诗刊》对欧美诗歌的译介对当代诗人从诗歌理念到表现手法产生了极大影响。此外,对海峡彼岸诗歌的推介还占有《诗刊》的绝对比重,在八十年代此岸对彼岸诗歌的传播全貌中,《诗刊》起到了引领与推助作用,其中体现出台湾诗歌与大陆诗歌中现代派的此消彼长、相互错节的现象。《诗刊》在整个八十年代诗歌美学建构中也颇有建树:对现实主义的倚重、对文化之根的回溯和对抒情传统的持守,体现了刊物在诗歌美学基本原则与结构方面的主张;对短诗、叙事诗以及诗歌语言的探索,体现了刊物在诗歌文体方面的倡导;诗人关于生活与自我的诗思也通过刊物得以表达与呈现。论文前三章以时间为经线,以思潮为关键词,分别论述七十年代末思想解放运动启示下的“为文艺正名”的呼声、朦胧诗潮以及后朦胧时期诗歌潮流的多元化衍生;后三章则分别论述《诗刊》对八十年代诗歌生产与传播的影响、对彼时诗坛重要的诗学资源的引入以及刊物自身在诗歌美学方面的建构等,以显现《诗刊》对八十年代诗歌创作所起的作用。
朱彩梅[5](2014)在《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6年以来的云南汉语新诗是以区域划分的一个诗歌群体,其成员在诗歌精神与探索意向上的多维实践,对汉语诗歌写作具有多方面的思想意义和诗学启示,但却一直没有得到诗学界应有的重视和充分的研究。本文力图通过历史还原、文本细读、诗学追问、文化访谈、人类学考察等方法,来厘清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诗歌发展的进程,分析、阐释其艺术成就,使云南汉语诗歌从被遮蔽的状态中凸显出来。论文绪论部分包含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及方法,正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简要梳理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的发展进程。概述了20世纪80年代云南诗歌从“民族与边地”浪漫书写直接进入后现AI写作作,90年代形成与全国诗人对话的格局,21世纪初诗坛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态势变化。第二章论述全球化语境下云南汉语新诗的“本土性”特征及其写作意义。主要从云南地域文化中深入挖掘汉语新诗原生性、神秘性、包容性等元素生发的文化土壤,结合诗歌潮流、诗人群体及饶阶巴桑、哥布等具体诗人的文本特性,对始终贯穿于云南汉语新诗发展脉络中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之诗意表达进行分析、评述。第三章紧扣诗歌的“当代性”,结合于坚提出的“拒绝隐喻——一种作为方法的诗歌”、李森的“形而中”、“纯粹写作”等诗学,对云南诗人所具有的“当代意识”,其对“当代生活”的诗性表达,以及探索当代话语方式的语言自觉,进行宏观与微观阐释。第四章综合“本土性”与“当代性”特征,着重分析四位重要诗人的诗学理念、写作特色及其对中国当代新诗写作的价值与意义:于坚通过拒绝隐喻来复活隐喻,在写作中寻回日常生活的神性,使汉语回到有活力的“雅”;海男对云南地方史的个体性书写,打开了抒情诗又一个新的维度;雷平阳基于故乡大地“云南”、“昭通”的现代经验书写,为当代汉语诗歌的地域写作提供了别样的方法与路径;李森在“语言的隐喻和对隐喻的消解”中打通“形而上”与“形而下”,寻求“在”与“思”同时映照的“形而中”之路,在汉语中触摸诗性的大地,打开了当代诗歌书写的一种新的可能性。第五章针对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中普遍存在的囿于地域、自发写作倾向及技艺锤炼不足的现象,从接通地气与超越地域、写作的自发与自觉、诗意与诗艺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批判,进而指出诗人应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难度,提高自我的语言意识,在持续性写作中锤炼技艺,激活现代汉语感受世界、表达人类普遍精神的能力。总之,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作为中国当代诗歌重要的一部分,于坚、海男、李森等诗人拒绝向单一的符号系统妥协,不断突破当代诗歌语言和想象方式的变革,拓展了诗歌语言和表现领域,其文本具有根植于云南大地、山川、河流与文化的异质性,推动了当代诗歌自由创造、多元并立的艺术创新局面的出现,给当代诗人提供了前行的经验和动力。他们以具体的创作实践及基于实践提出的诗学命题,充实、丰富着中国当代汉语诗歌的探索,对当代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和启示意义。
赵心宪[6](2012)在《民间音乐美学精神的个性领悟与坚守——邵子南放弃歌剧《白毛女》创作心理再探》文中认为一、问题的提出2000年笔者曾撰写《邵子南新诗写作个性阐述》一文,认为邵子南放弃参与歌剧《白毛女》的集体创作,转而做《白毛女》叙事长诗的个性写作,是邵子南坚守新诗写作的个性使然。现在看来,这个认识比较肤浅,因为仅仅满足于诗人创作经历客观的史实梳理,并未真正深入创作主体美学思想创新动力的考察。周巍峙先生曾经就歌剧《白毛女》的创作经过,用语斟酌地说过这样的话:"《白毛仙姑》第一稿是邵子南独自创作的。试排了第一场,进行了讨论,但后来因为创作思想不一致,邵子南退出了创作组,声明这以后《白毛女》的歌剧创作就和他无关了。"歌剧《白毛仙姑》与歌剧《白毛女》,因两个文本"创作思想
王强[7](2012)在《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研究》文中提出在视觉文化转向的语境中,视觉媒介参与塑造中国新诗生态,视觉传播成为新诗传播的重要形态。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的生动实践,为中国现代诗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关于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的整合性、系统性的考察和研究,尚有待于深入开展。本文将通过以下四个论题深入推进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的研究:首先,中国古典诗画传统的现代传承研究。在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的研究中,仍需回溯和检视中国古典诗画融合的传统。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中潜藏着诗画传统变异性传承的隐蔽线索。诗画传统的复活和承续是现代诗人推进新诗视觉传播的主动选择。因此,诗画传统其实可以被视为一种“被发明的传统”。伴随着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中国诗和中国画都踏上了植入现代性的进程。中国诗和中国画的总体发展趋向都是致力于表现现代人特有的“情感结构”,二者再度朝着精神(意境)契合的方向迈进。诗歌和绘画的合作关系由到显明变得潜隐,形式上的直接结合(题画)已经趋于衰落。在现代,诗人和画家合力“发明”诗画传统,通过诗画并置创造一种现代诗画艺术。这种诗画艺术成为诗画传统现代传承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意象创设和情感表达诸方面,中国新诗与绘画彼此交流汇通,通过取法和借镜对方来塑造自身的风貌,“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的艺术传统得以延续。此外,关于汉字形象与中国新诗视觉造型的议题同样涉及“传统的发明”,本文也将加以关注。其次,视觉媒介的变革与中国新诗视觉传播形态的研究。新型视觉媒介层出不穷,新诗视觉传播的形态经历了数度变迁。从静态到动态,从实景到虚拟,从单向到交互,日新月异的视觉媒介技术为诗人和艺术家打开了自由创造的天地。新诗艺术与众多类型的视觉媒介进行互动,呈现出丰富驳杂的融合方式,创造出摄影诗歌、诗歌电视(PTV)、超媒体诗歌等诸多崭新的综合艺术样式,成为“影像诗学”建构和探索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深入解析这些综合艺术的生成机制和内在理路,可以探寻出中国新诗与新型视觉媒介的合作和交锋的复杂互动。此外,这些综合艺术的“诗意图式”仍然可以辨认出传统图式嬗变的痕迹,因此,它们也可以视为诗画传统的一种变异性传承。再次,地理空间的诗性建构与影像书写,以及诗意景观的塑造研究。诗歌艺术与视觉媒介都将地理空间纳入自身观照的视镜,使得地理空间成为诗歌与视觉媒介所表现素材的重要交集。经过诗性建构的地理景观则是诗歌艺术与视觉媒介共同书写的对象。透过“诗性地理”这一表现对象,可以探究摄影、电影、电视等视觉媒介表现和处理抒情题材的修辞方式以及现实困境,从而为抒情文体尤其是新诗的视觉传播提供启示。考察新诗与视觉文化关联的另一维度是诗意景观的塑造与凝视。伴随着经典性的生成和知名度的提升,中国新诗对众多景观进行着诗意建构和颠覆性重塑。在观光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诗意景观在诗歌视觉传播中的作用将日益凸显出来。因此,对景观的诗意建构和重塑其实构成了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的一个隐性渠道。最后,关于现代诗人形象塑造与想象的研究。当下,现代诗人正逐步将自身视觉形象的展示纳入新诗传播的策略当中,大众传媒将诗人形象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加以征用,而一些影视剧则参与到诗人形象的演绎和虚构当中。诗人形象的塑造与想象,直接关系到诗歌生态的建设和诗歌受众的培养,因此,对诗人形象的考察是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研究的重要环节。与诗界正面形塑自身形象的取向大相径庭,基于各自考量的大众传媒刻画出面目斑驳的诗人形象,使之变为“被污染的塑像”。而虚构的影视剧则强化和放大了媒体和公众对诗人的刻板印象,使之成为影视人物画廊中的一个“俗套”。总体而言,诗人形象的塑造是一个真相与虚构共生、交锋与合谋并存的复杂的文化编码过程。
李素红[8](2011)在《《绿洲》1957-2000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54年10月,随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创建,一个特属群体——兵团人在西部中国逐渐壮大。半个世纪以来,这个特殊群体在屯垦戍边的实践过程中也创造了独特的兵团文化。《绿洲》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主办的文学期刊自1957年创刊迄今,由于历史的原因,经历了3个时期的发展,见证了新疆兵团政治经济在各时期的发展轨迹,也建构着兵团的文学史乃至新疆当代汉语文学的历史。本文首次对《绿洲》1957年创刊至2000年这一时间段所有文学现象、文学事件及涌现出的重要作家作品、代表性的文学评论等进行了系统地梳理,探查了当代西部文学思潮的复杂演进及其时代文化语境演变给新疆兵团文学带来的复杂影响,为兵团及新疆当代文学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虞飞虎[9](2010)在《十七年叙事诗生成论》文中研究说明建国后十七年间,叙事诗出现了一次创作高潮。本文从文学生产角度出发,对这一文学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整个研究以作家、作品为中心,范围包括叙事诗的形式、内容和创作主体三个方面。十七年叙事诗,在形式上追求民族性风格,试图在民歌和古典诗歌基础上发展新诗。李季、阮章竞、田间等人的叙事诗创作正代表了这种方向。在意识形态的大力支持下,民歌体形式获得前所未有的地位,但随后民歌体形式的泛滥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十七年叙事诗在内容方面是以历史题材为主,它包括两种文本生产方式,一种是以《阿诗玛》为代表的搜集整理,另一种则是《复仇的火焰》为代表的作家创作。而意识形态正是通过民间题材的文学再生产,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提供新的民族共同体的想象。在作家主体方面,十七年叙事诗创作主体包括五四之后的老诗人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培养的新诗人两类。老诗人,他们直接面对的话题是“改造”,从思想转变,艺术方法改变,到话语系统的更迭等等,但这种改造大多以失败告终。因而十七年叙事诗创作的中坚是新诗人。国家在培养新诗人方面,特别是少数民族诗人,是花了大力气的,包玉堂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然而,新诗人同当时意识形态之间的张力还是存在的,以郭小川为例,其战士和诗人的双重角色在其文本中留下了意识形态间隙。
孟繁华[10](2009)在《民族心史:中国当代文学60年》文中研究表明这是本刊"中国当代文学60年小通史"系列专栏论文的第二篇。孟繁华在这篇近6万字的"小通史"中,用"民族心史"来表达他关于中国当代文学60年的史识。问世间,"心"为何物?中国哲学和中国的世道人情一致,关键处在于问心、悟心,求本心的背后体现着以心为本的思维路径,即所谓"心本"。心是中国概念,以心写史,写心史,文学史应不会是西方式的思想史、精神史、观念史、甚至所谓的"心灵史"。"心"是身上之物,是基于身心一致理念的包含厚重的感性、感情意味的,然后才见所谓精气神。因此所谓民族心史,也应该首先是抓住这60年间中华民族的感性史、情感史来书写的文学史,并以此去体现当代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从"红色年代"到"激情岁月"再到新世纪的文学"狂欢",高歌猛进、心意豪迈之时,也有落寞和平凡的世俗之心在浅悲低吟,而在世俗化的众神狂欢的心的浮华绽放之时,我们又如何去生活中寻觅可贵的安宁与平常的心?孟君其史心立意不可谓不高远与切近中国本色,其书写如何,敬请读者方家品鉴。
二、梁上泉成名期新诗的民俗积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梁上泉成名期新诗的民俗积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及内容界定 |
第一章 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学术前提 |
第一节 经典意识与新诗经典的价值构成 |
一、“经典”与新诗经典的判定标准 |
二、意义·传播·需求:经典新诗的价值面向 |
第二节 当代新诗经典化的独特性与既成性 |
一、经典新诗生成的基本路径 |
二、当代新诗经典化的既成性 |
第二章 当代新诗经典的定量分析与实证考察 |
第一节 当代新诗的定量分析 |
第二节 当代新诗经典的实证考察 |
一、当代新诗人及其诗作收录状况总观 |
二、台港澳新诗人及其诗歌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
三、当代新诗人及诗作的发掘 |
第三章 文学史与1950-60 年代新诗经典性的确立 |
第一节 新诗史表述中的1950-60 年代诗歌 |
一、编写标准与1950-60 年代诗歌的文学史表述 |
二、变动与差异:重写中的1950-60 年代诗歌 |
第二节 1950-60 年代新诗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
一、评价波动中的郭小川及其诗歌的经典化 |
二、贺敬之的经典性确认及其诗的经典化 |
三、闻捷与其《天山牧歌》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章 新诗评论与“朦胧诗”的经典化 |
第一节 崛起的“朦胧”:新诗评论的引荐机制 |
一、刊物推介与“朦胧诗”的出现 |
二、新诗批评声音中“朦胧诗”的崛起 |
第二节 朦胧诗人及其经典地位的确立 |
一、由“异端”到“正统”:朦胧诗的接受状况 |
二、北岛的经典性及其诗歌的“二度朦胧” |
三、《致橡树》、《神女峰》的经典性及其“舒婷化” |
第三节 再议“朦胧诗”:由命名谈及其边界 |
一、命名的拆解:由“朦胧诗”到“今天诗派” |
二、何处安放“食指”:诗人郭路生的新诗史位置 |
第五章 新诗观与“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 |
第一节 “第三代”诗人的新诗理念建设 |
一、1986:现代诗群及其新诗“主义”论 |
二、反叛与延续:“第三代”诗人的“反沟通”策略 |
三、新诗观的“元文本性”阐述 |
第二节 “第三代”诗歌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
一、指认与表述:“第三代”及其诗歌的接纳状况 |
二、海子诗歌的接受状况及其经典性的反思 |
第三节 “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价值 |
一、“民间”诗歌美学空间的开掘 |
二、“第三代”诗歌的先锋性及其“遗症” |
第六章 新世纪诗歌的“预经典性”之辨 |
第一节 大众化诉求与新世纪诗歌的民间性建构 |
一、新世纪诗歌写作主体的大众化 |
二、“民间身份”:新世纪诗歌的大众化表征 |
三、大众诗歌美学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城乡双栖视角下的新世纪“打工诗歌” |
一、城乡两栖与非虚构的乡土构筑 |
二、“异乡”和“原乡”:双重文化空间中的情感审视 |
三、城乡转型中边缘性身份的焦虑 |
第三节 从现象到文本:寻回新世纪汉语新诗的“经典意识” |
一、“现象”导向下的新世纪“网络诗歌” |
二、“深度化写作”与经典意识的召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当代文坛》对当代文学史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当代文坛》的创刊与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当代文坛》的创刊及办刊宗旨 |
一、时代的召唤与《当代文坛》的创刊 |
二、《当代文坛》创刊的重要意义 |
三、《当代文坛》的办刊宗旨 |
第二节 《当代文坛》的历史沿革 |
一、起步与发展:1982-1983 |
二、积淀与腾飞:1984-2012 |
三、稳定与再发展:2013至今 |
第二章 日出江花红胜火:《当代文坛》对当代四川文学的研究 |
第一节 对新时期归来的四川作家作品研究 |
一、马识途:战斗的革命作家 |
二、周克芹:农民和土地命运的书写者 |
三、王火:谱写抗战史诗的传奇标兵 |
四、傅仇:为森林歌唱的诗人 |
第二节 对四川中青年作家的研究 |
一、蓄势待发:80年代中后期的四川青年作家研究 |
二、头角峥嵘:90年代以来的四川中青年作家研究 |
第三章 百花齐放春满园:《当代文坛》对文学热点的追踪 |
第一节 《当代文坛》对改革文学的研究 |
一、对《鲁班的子孙》的争鸣 |
二、对改革文学的深入讨论 |
第二节 《当代文坛》对“新世纪文学”的批评研究 |
一、新世纪文学:命名的科学性和理论焦虑 |
二、朝向具体文学实践的新世纪文学研究 |
第三节 《当代文坛》对底层文学创作的批评 |
一、对底层苦难叙事和暴力叙事的批评 |
二、对当前底层文学成就的肯定 |
第四章 豪华落尽见真淳:《当代文坛》对当代诗歌创作和批评的研究 |
第一节 当代诗歌创作研究:以吉狄马加的诗为例 |
一、从大凉山到世界:《当代文坛》对吉狄马加的发现 |
二、文学史和比较视野中的吉狄马加诗歌的独特性 |
三、吉狄马加新作推介:《致马雅可夫斯基》专栏 |
第二节 《当代文坛》对以当代诗歌史写作的批评 |
一、当代诗歌史撰写的成就与局限 |
二、当代诗歌史写作批评价值体系的建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作品、专着类 |
二、期刊、报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西南诗群”诗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与价值 |
(一) 选题的缘由 |
(二) 选题研究的价值 |
二、选题研究现状与探索 |
(一) 研究综述 |
(二) 主要研究方法与理论视角 |
(三) 学术构想、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西南诗群”的诗学生态 |
一、政治生态:五十年代的文化与社会环境 |
(一) “百花齐放”与“万马齐喑” |
(二) 社会主义建设与靖边戍土 |
二、文化生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空间 |
(一) 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 |
(二)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氛围 |
第二章 “西南诗群”的艺术风格 |
一、“西南诗群”的民族风格:素朴与清新 |
(一) 素朴的语言表达 |
(二) 清新的爱情诗 |
二、“西南诗群”的地域风格:奇丽与刚健 |
(一) 观照自然的规律与美 |
(二) 抒发边疆军人的情怀 |
三、“西南诗群”的时代风格:昂扬与深沉 |
(一) 对新生活的歌咏 |
(二) 对主流话语的顺应与反叛 |
第三章 “西南诗群”的多重诉求 |
一、爱国主义抒情与民族认同感的表达 |
(一) 爱国主义情怀的抒发 |
(二) 民族认同感的表达 |
二、构建诗意的世界以对抗政治的喧嚣 |
(一) 诗对生活的审美改造 |
(二) 诗意世界里的心灵自由 |
结语 |
一、“西南诗群”的诗与思 |
二、少数民族民间传说的艺术生命力 |
参考文献 |
在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4)《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诗刊》概观(1980 年代及此前) |
二、 1980 年代诗歌与《诗刊》研究 |
三、 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格局的铺垫 |
第一节 复兴的“前夜”:“新时期”之前的诗歌概貌 |
第二节 思想的转轨:“为文艺正名” |
第三节 《诗刊》的方针调整 |
第四节 “早春”的萌动:1970 年代末的诗歌创作 |
第二章 《诗刊》与朦胧诗群的崛起 |
第一节 从“问题讨论”到“精神污染” |
第二节 两种诗歌观念的碰撞 |
第三节 “朦胧美”的诗学解析 |
第三章 《诗刊》与“后朦胧”诗潮的衍生 |
第一节 藉“新鲜血液”打造“新鲜岁月” |
第二节 诗歌创作的多元化探索 |
第三节 诗歌理论的多维拓展 |
第四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的生产与传播 |
第一节 “青春诗会”的诞生与繁荣 |
第二节 刊授学院:搭建交流平台 |
第三节 以读者为中心的互动 |
第四节 诗朗诵与朗诵诗 |
第五节 评奖与诗歌“经典化” |
第五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海外诗歌的引入 |
第一节 东欧的歌 |
第二节 西方之石 |
第三节 彼岸的风 |
第六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美学的建构 |
第一节 回归现实主义之后 |
第二节 诗歌文体的倡导 |
第三节 诗思的呈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界定 |
二 地域文学及云南汉语新诗研究综述 |
三 本文的突破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发展概观 |
第一节 云南文学发展及当代诗歌概况 |
第二节 艺术突围:中国80年代新诗潮中的云南诗歌 |
第三节 多元并存:九十年代诗歌状态 |
第四节 深入探索:21世纪初新诗创作态势 |
第二章 云南汉语新诗的“本土性” |
第一节 云南地域文化与汉语新诗的“本土性”特征 |
第二节 “民族特色”的诗意表达 |
第三节 “地域特色”的诗意表达 |
第三章 云南汉语诗歌的“当代性” |
第一节 诗歌的“当代性” |
第二节 语言自觉及诗艺探索 |
第三节 云南汉语诗歌的“当代性” |
第四章 在“本土性”中生发“当代性”的诗人创作论 |
第一节 于坚:激活现代汉语表达世界的能力 |
第二节 雷平阳:基于故土的质朴之真与失真 |
第三节 海男:对云南的个性书写及抒情的节制 |
第四节 李森:当代汉语诗歌书写的可能性 |
第五章 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诗歌审视 |
第一节 接通地气与超越地域 |
第二节 写作的自发与自觉 |
第三节 诗意与诗艺 |
结语 |
附录一:诗人访谈(于坚、雷平阳、海男、李森、艾泥等) |
附录二:云南诗歌纪要(1976.1—2013.1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发明的传统:中国诗画传统的现代传承 |
第一节 古典意境的终结与诗画传统的新变 |
第二节 现代诗画艺术的古典“胎记” |
第三节 中国新诗与绘画的潜隐互动 |
附录 汉字形象与中国新诗的视觉造型 |
第二章 抒情的光影:“影像诗学”的实验与探索 |
第一节 新诗与摄影的“狭路相逢” |
第二节 新诗与电视的“亲密接触” |
第三节 “数码诗人”的网络游戏 |
第三章 诗意的空间:中国新诗与视觉媒介的视域交集 |
第一节 “诗性地理”的审美建构 |
第二节 “诗性地理”的影像书写 |
第三节 中国诗歌与诗意景观的建构和重塑 |
第四章 诗人的浮沉:影像时代诗人形象的塑造与想象 |
第一节 中国新诗的“边缘化”与诗人形象的建构 |
第二节 视觉转向与现代诗人形象的塑造 |
第三节 影视剧中诗人形象的想象与重建 |
结语 从边缘出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绿洲》1957-2000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十七年”时期的《绿洲》 |
第一节 特殊群体的诞生与“新文艺”模式的西部延展:《绿洲》创刊的历史语境 |
(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创建 |
(二) 新疆兵团独特的社会构成 |
(三) 兵团创建之初的文艺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旋生旋灭:《绿洲》的试刊与停刊(1957 年1-3 期) |
(一) 新疆解放初期的文学刊物 |
(二) 张仲瀚:“要有生产精神食粮的绿洲” |
(三) 《绿洲》试刊与兵团作家队伍中的第一代 |
(四) 头题小说与“铸剑为犁” |
(五) 《绿洲》的停刊 |
第三节 “大跃进”变“东风”:《绿洲》第一次复刊(1959 年2 月—1961 年6 月) |
(一) 面向全国发行的《绿洲》 |
(二) 新英雄人物的塑造 |
(三) 洋雨早期的叙事诗 |
(四) 《援朝.阿克列姆》 |
(五) “跃进”声中的另一类讲述 |
(六) 对赵斌“以质胜量”的批判 |
(七) 对沈凯“牧场短调”的批判 |
(八) 《绿洲》的二度停刊 |
小结 |
第二章 “新时期前期”的《绿洲》 |
第一节 “复出”于“新城”:1981 年——1983 年的《绿洲》 |
(一) 石河子文艺圈的形成 |
(二) 石河子的《绿洲》(1981 年-1983 年) |
(三) “复出作家”的创作:陈艰的“真实观” |
(四) “爱情小说”与《美的畅想》 |
(五) “绿风”诗卷 |
第二节 重整旗鼓:1984 年——1989 年的《绿洲》 |
(一) 兵团文联体制的建立 |
(二) 兵团文联的《绿洲》 |
(三) “中国西部开发者文学” |
(四) “复出作家”的创作:朱定的“新闻眼” |
(五) 青年作者的培养与“三王一段” |
(六) 对“兵团文学”的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后期”的《绿洲》 |
第一节 开疆扩土:1990 年——1995 年的《绿洲》 |
(一) 孟丁山:政治家办刊 |
(二) 对《来自兵团内部报告》的批评 |
(三) 来自上层的“文化焦虑” |
(四) “绿洲之星” |
(五) “寻找自己的绿洲” |
第二节 打造“名刊”:1995 年——2000 年《绿洲》 |
(一) 虞翔鸣:荟萃名家提升品位 |
(二) 乡土意识的引进与青年小说家的培养 |
(三) 散文话语空间的多元化呈现 |
(四) 兵团知青的兵团叙事 |
(五) 兵团“土着”的兵团叙事 |
小结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9)十七年叙事诗生成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民族形式的追求 |
第一节 十七年叙事诗的形式 |
第二节 民歌体叙事诗的生成——《王贵与李香香》的形式分析 |
第三节 叙事诗形式的进一步创造 |
第二章 革命题材的叙述 |
第一节 十七年叙事诗的题材 |
第二节 民族题材的整理——以《阿诗玛》为例 |
第三节 民族题材的创作——以《复仇的火焰》为例 |
第三章 意识形态与诗人主体 |
第一节 老诗人:被改造的对象——以艾青、冯至为例 |
第二节 新诗人:被培养的对象——以韦其麟、包玉堂为例 |
第三节 战士抑或诗人:言说主体与意识形态的间隙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10)民族心史:中国当代文学60年(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上编:红色年代:社会主义的文学实践 |
1、文化领导权的确立 |
2、海峡两岸的“文学战线” |
3、初期社会主义文学的实践与“试错” |
4、从“乡土文学”到“农村题材” |
5、“红色经典”的确立 |
6、“青春写作”与《青春之歌》 |
7、激进时期的“边缘”文学 |
8、戏剧的“现代化” |
9、“一阵风雷惊世界”:文革时期的文学 |
中编激情岁月:新时期文学的变革 |
1、1978年与新时期文学 |
2、人道主义的话语实践 |
3、现代主义与东方化 |
4、“归来者”的文学 |
5、潮流之外 |
6、先锋文学及其终结 |
7、分化的文学 |
下编千座高原:新世纪文学的狂欢 |
1、世纪之交的文学景观 |
2、女性文学的崛起 |
3、政治文化与“官场小说” |
4、乡村中国的多重历史 |
5、被复兴的“传统” |
6、中篇小说 |
7、网络文学与“80后”、“90后”文学 |
8、文学与公共事务 |
四、梁上泉成名期新诗的民俗积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D]. 王文静. 吉林大学, 2019(10)
- [2]《当代文坛》对当代文学史的建构[D]. 马林.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8(03)
- [3]“西南诗群”诗歌创作研究[D]. 柯轲. 云南民族大学, 2015(06)
- [4]《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D]. 钱继云. 苏州大学, 2014(11)
- [5]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研究[D]. 朱彩梅. 云南大学, 2014(11)
- [6]民间音乐美学精神的个性领悟与坚守——邵子南放弃歌剧《白毛女》创作心理再探[J]. 赵心宪.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2(01)
- [7]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研究[D]. 王强. 苏州大学, 2012(09)
- [8]《绿洲》1957-2000研究[D]. 李素红. 新疆大学, 2011(12)
- [9]十七年叙事诗生成论[D]. 虞飞虎. 暨南大学, 2010(10)
- [10]民族心史:中国当代文学60年[J]. 孟繁华. 文艺争鸣,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