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间(几何)总光谱辐射通量的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陈臻炜[1](2021)在《隐身飞机地基红外探测场景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
张秋实[2](2021)在《机载紫外前视测风激光雷达紫外大气散射及相关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一种新型大气风场探测技术——紫外激光雷达技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与传统红外测风激光雷达技术相比,紫外激光雷达基于空气分子的瑞利散射,在气溶胶稀少环境下可实现近距离风场测量。其具有保密性高,全方位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是一种在要求无线电静默条件下进行探测的有效方法。目前的机载紫外测风激光雷达的参数设置主要来自实验环境的具体测试,缺少系统性的理论研究。而现有的紫外激光大气传输模型计算量大,计算精度低,针对具体的应用环境,很难迅速获得仿真回波信号数据。同时,现有的紫外光大气仿真模型缺少对紫外光源的仿真,使得许多研究项目开展时需将大量时间消耗在光源的选择与测试之中,增加的光源的选购成本。另外,现有的紫外激光大气传输模型缺少对恶劣天气的考虑,如大气湍流。大气湍流会干扰紫外激光信号的回波稳定性,影响雷达探测的准确性。针对机载紫外激光雷达大气传输模型建立的迫切需求,对紫外激光大气传输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提出了基于蒙特卡罗指向概率法的机载紫外激光雷达短距离传输模型。研究了紫外激光雷达系统中各类系统几何参数对回波信号的影响。获得了不同光强分布紫外光源下,回波信号强度与系统几何参数的变化关系。完成了前视测风激光雷达收发链路在湍流环境下的回波信号仿真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贡献如下:1.深入研究紫外激光大气测量技术,对紫外激光雷达信号大气传播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研究。归纳总结了紫外激光雷达信号大气传输理论及其存在的不足。介绍了紫外激光大气散射理论的研究现状。离散坐标法将辐射传输方程转化为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组,针对复杂边界条件进行计算,求解十分困难。有限体积法通过数值积分对辐射传输方程中的散射项进行近似处理,计算量大,模型十分复杂,用时长,对计算机的硬件要求较高,耗内存。传统蒙特卡罗法统计的是接收器实际捕获的光子数,很难快速获得收敛解。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蒙特卡罗指向概率法的机载紫外激光雷达大气传输模型。2.针对现有紫外光大气传输模型计算量大,很难快速获得收敛解的问题,利用蒙特卡罗指向概率法,建立了机载紫外激光雷达大气传输模型。针对机载紫外激光雷达大气传输问题,分析了不同收发几何参数(收发间距、收发端不共面偏轴角、收发仰角、光源发散角以及接收端视场角)对紫外激光回波信号的影响。比较了单次散射与多次散射情况下的回波信号差异。紫外光大气回波信号会由于散射发生脉冲展宽,同时回波信号时间延迟增加。在单次或多次散射模型下,收发轴的不共面角、收发仰角、光源发散角和接收器视场角会影响接收光信号的辐照功率密度、脉冲的时间延迟以及脉冲宽度等。由于飞机飞行的抖动,当收发轴不共面角增加时,紫外回波信号功率密度峰值降低、脉冲宽度变窄。具体为收发短距离传输条件下,收发轴不共面角对回波影响明显,而在长距离下影响较弱。多次散射在收发间距短、不共面角大时不能被忽略。最后将仿真结果与经典蒙特卡罗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模型测量结果吻合,进而说明了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在程序运算时间方面,前者可以更加快速地获得收敛解,具有更高的运算效率。3.针对现有紫外光大气传输模型缺少对信号光源光强分布的考虑的不足。采用随机光子的模拟方法,对紫外光源进行了数值建模,结合蒙特卡罗指向概率法,创新性地通过仿真建模研究了光源特性对紫外回波信号的影响。推导了在相同收发端几何参数、不同光源(不同光源种类、不同激光工作模式)的条件下,回波信号的能量利用率随收发间距的变化关系。计算表明,在相同不共面角相同时,具有高斯分布的激光的接收光辐照度比均匀分布光源高一个数量级。当激光光源发散半角越小时,收发系统允许有更大的最大不共面角。从三种光源的单次与多次散射的计算结果可看到,在收发间距小时,多次散射对系统最大不共面角?影响明显。多次散射在光源发散角小的情况下,对系统回波能量贡献小。当光源发散角大时,回波信号中多次散射贡献明显。4.针对现有机载紫外激光雷达大气传输模型缺少对恶劣天气的考虑的不足,本论文研究了机载紫外测风激光雷达收发链路在湍流环境下的传输问题。基于现有共轴紫外传输湍流大气模型,建立了非共轴湍流紫外激光传输模型。计算了湍流环境下非共轴紫外激光回波信号闪烁效应功率概率密度分布函数。探究了湍流环境下收发仰角对紫外光链路的影响,仰角越小,湍流闪烁效应越弱。
陈浩[3](2021)在《辐射供冷房间照明灯具的对流与辐射散热量分配比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室内热源散热量的对流辐射分配比例是负荷计算的关键基础参数。比较先进的负荷计算方法,例如热平衡法、辐射时间序列法均需将室内各类内扰得热的对流辐射分配比例作为输入参数,以简化室内换热过程的计算。各类内扰得热的对流及辐射的分配比例是准确将室内得热实现对流部分和辐射部分分离的关键参数,分配比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负荷计算的准确性。相对于对流式空调环境,以辐射换热为主的辐射空调环境势必增大内扰的辐射换热量,改变内扰的对流辐射分配比例。目前对于各种得热的对流和辐射的分配比例的研究,主要针对对流式空调,缺乏辐射供冷作用下的分配比例,需要解决。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通过实验方法对辐射供冷环境室内灯具的辐射和对流散热量的分配比例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设计并搭建了混凝土埋管式辐射供冷实验平台,并根据室内照明灯具的辐射散热特性制作了净辐射全自动测量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准确可靠的测量辐射供冷环境下室内照明灯具辐射散热量的新方法。其次,测量了灯具在顶板辐射供冷环境下的总散热量和辐射散热量,比较了灯具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差异性,根据总散热量间接得到了对流和辐射散热量的分配比例。结果表明,灯具实际功率为额定值的76.5%~111.5%,大多数灯具的实际功耗低于额定功率,辐射散热量占比为25%~63%;且该比例比对流式空调环境下的结果高出4%~12.4%。然后,比较了不同灯具类型和安装方式对灯具辐射散热量占比的影响。研究发现,热辐射光源辐射散热量占比最高,其次为气体放电光源,固态光源的这一比例最小,三种光源的辐射散热量比例分别为55%~63%、34%~57%、18%~53%。与吸顶式灯具相比,吊顶式安装灯具的辐射散热量明显高于前者,最大可高出38.8%。而与落地式灯具相比,吊顶安装的灯具辐射散热量略低于落地安装方式下的灯具。最后,研究了辐射供冷环境对灯具辐射散热量占比的影响,将供水温度由18℃提升到22℃后,辐射散热量减小了约3.17%~8.92%。而供冷面发射率由0.01变为0.76后,灯具辐射散热量增加了2.1%~8.1%。对于供冷末端位置的影响,灯具在地板辐射供冷环境下的辐射散热量明显高于顶板和墙体辐射供冷,辐射供冷末端位置的变化导致这一比例增长了3.7%~22.9%。
赵程伟[4](2020)在《基于红外热像图的脚踝病变区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红外热像仪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炎症、血液等疾病检测、早期癌变细胞筛选等。而借助红外热像仪对脚踝疾病的检测并没有被广泛的研究。本文借助红外热像仪拍摄脚踝部位获得脚踝红外热像图,依据脚踝异常部位的热特征,运用模式识别及统计分析技术对脚踝红外热像图进行处理和分类,最终达到了依据红外热像图可视化的特征数据对脚踝疾病进行筛选与诊断的目的。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脚踝红外热像图的采集实验设计。首先对本实验被测对象的选取、实验环境的设置、红外热像仪的参数选取及性能校准的要求进行了介绍。然后通过对实验对象进行多次图像采集,最后获得最佳的外侧脚踝红外热像图。2)脚踝红外热像图的分析处理。以人体脚踝关节为研究对象,借助计算机处理技术对采集的红外热像图进行清晰化处理及目标区域截取。通过分析证明了红外热像图的温度值与灰度值线性相关,将分析脚踝病变对红外热像图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转变为分析脚踝病变对红外热像图的像素点灰度强度及空间位置分布变化产生的影响。为增大采集的病变脚踝和正常脚踝红外热像图类间差异性,获取了红外热像图的差图,用差图代替原图。并通过运用信噪比法证明了用差图内在特征对脚踝红外热像图进行判别分类的结果更加可靠。3)脚踝红外热像图纹理特征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种依据灰度共生矩阵算法提取的脚踝红外热像图纹理特征对脚踝病变进行分析研究的新方法。借助算法提取处理后的50张脚踝红外热像图纹理特征,并用计算得到的灰度共生矩阵的二阶统计量值表示该纹理特征,得到每个纹理特征的各50个特征值。通过分析图像的纹理特征值,找到了病变脚踝和正常脚踝的红外热像图纹理特征值间的规律。为证明两组样本特征值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病变脚踝和正常脚踝的红外热像图纹理特征值进行了差异显着性分析。4)脚踝红外热像图的诊断检测。以处理后的50张脚踝红外热像图纹理特征值数据为依据,运用贝叶斯判别分析法构造判别函数,得到分类准确度为90%的判别分类模型,使用该分类模型对待测样本进行预测分类。最后运用GUI界面系统设计功能,将对脚踝红外热像图的一系列分析研究设计成一种病变诊断系统,为脚踝病变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以可视化参考数据为依据的人体脚踝检测软件系统,可以更直观的对脚踝病变情况进行诊断研究。
涂碧海[5](2020)在《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成像仪数据校正及检验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气候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大气卫星遥感的长期和全球范围观测能力,使其在全球气候和环境监测中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高分五号卫星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成像仪(Directional Polarimetric Camera,DPC)在传统光谱维探测基础上,增加了多角度偏振信息的探测能力。DPC信息维的拓展提高了对大气与环境的探测能力,然而,在具有信息获取优势的同时,其采用的广角、分时成像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镜头起偏、杂散光、像元响应非均匀性以及在轨观测时地球曲率影响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偏振遥感数据质量,从而影响对云和气溶胶等大气要素反演能力。需要借助校正与检验等方法,消除或降低这些因素对数据质量的影响。DPC为国内首部以业务化运行为目标的广角偏振成像仪器,为保障该载荷的卫星遥感质量,论文从适应DPC定量化遥感应用的数据校正方法、业务化运行的系统设计以及大视场在轨检验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1)精确的数学模型和系统集成的校正算法,是数据精度的保障和业务化运行的前提。推导DPC的大视场透射式偏振辐射响应模型,设计电子学系统的探测器校正和光学系统的定标校正两个主模块,避免了误差源混叠。基于温度变化对DPC光谱响应的影响,在进行探测器校正方法研究中,新研制具有温控功能的探测器综合测试设备,采用基于帕尔贴效应的半导体热电制冷器和低温循环机组合的控温方法,温控精度达±0.15℃。针对DPC通过积分时间调整工作模式的方式,设计基于积分时间变化的多参量校正补偿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在校正暗电流、帧转移、温度漂移误差的基础上,校正了全像面低频不平衡差异,以及领域像元内的高频响应差异。探测器校正后,温度波动产生的辐射测量误差小于0.1%,单帧数据的非均匀性由1.141%下降到0.513%。通过大量实验室测量,获取定标参数,并利用定标校正模块有效控制了 DPC测量误差:近红外波段高反射率云对周边水体高达80%增量的杂散光辐射得到校正;由偏振引起的辐射测量误差减小到0.34%以内;检偏通道分时测量的视场差异通过光楔得到有效补偿,偏差小于0.1像元。数据校正后,DPC辐射测量误差小于5%,通过可调偏振度光源和外场天空光验证偏振测量误差小于2%。数据校正方法满足仪器测量精度要求。(2)在轨运行前,数据校正地面系统与DPC研制同步进行。作为新研系统,缺乏实际在轨数据支持,采用DPC在轨数据模拟的方法,开展系统研制工作,在轨运行后,业务系统得到实际在轨数据验证。基于轨道仿真、矢量辐射传输、光电转换和空间投影等数据模拟方法,研究DPC多角度成像数据特性,实现空间分辨率不一致的多角度、多光谱数据空间匹配,以此为基础设计DPC数据格式、接口。使用分层压缩数据格式,有效管理遥感数据。设计基于分布式处理的计算程序,实现DPC数据校正业务化运行。程序优化了大运算量的杂散光校正卷积运算(计算占比约40%)和几何校正迭代运算(计算占比约30%)。在多种计算运行环境下,数据校正计算均满足1小时以内的时效性要求。在轨测试期间,推送1609轨数据产品,完成数据校正地面系统运行测试。数据校正程序采用模块化可扩展设计,适应未来DPC多角度观测数从9个增加至17~34个的进一步需求。(3)在轨测试期间,针对多角度、大视场检验时效性要求,研究在轨检验方法,并基于云偏振实现了偏振校正关键参量的在轨检验。通过定位精度0.02像元的图像特征点算法评估了光楔补偿效果,满足偏差小于0.1像元的设计目标,同时对多角度、多光谱数据匹配性能进行了检验。由于传统单点统计检验方法难以满足大视场检验时效性需求,研究了 DPC偏振辐射检验方法。通过基于双向反射率拟合的沙漠场反射率法对多角度观测的辐射信息进行检验,场地检验和交叉检验结果一致。通过大范围海洋耀光实现了复杂多云环境下大视场偏振探测性能快速评测。检验表明:DPC在轨性能和实验室保持一致,数据校正方法有效,检验方法满足大视场检验时效性要求。采用沙漠场地对相对辐射校正效果进行检验,相对辐射响应变化量小于4%,像元响应非一致性得到有效校正。基于云偏振特性对偏振参量进行检验,DPC显示了利用偏振信息进行云相态辨识的能力,连续多角度观测,水云的偏振反射率保持一致。偏振参量相对透过率变化小于0.2%,起偏度变化小于0.01。关键参量的检验方法为在轨定标提供了技术参考。
刘萍[6](2020)在《无人机飞行引导的无线紫外光功率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因其有成本低、安全、对起降要求低等优势,在军民用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来的无人机将会朝着实战化、智能化、人机混合编队等方向发展。光电引导技术精度高,测量误差小。无线紫外光(Ultraviolet,UV)独特的通信方式在近年来成为广大研究学者的热点问题,它是利用空气中的微粒对紫外光的散射来达到通信的目的。这种新型通信方式具有非直视通信、不易被干扰、不受天气影响等优势。使用无线紫外光作为无人机导航的引导光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GPS导航的缺陷。本文将无线紫外光通信技术应用于无人机飞行引导方面,针对无人机飞行引导过程中的自主着陆、地形匹配、功率控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供一种无人机匹配地形飞行的无线紫外光引导方法,辅助无人机匹配不同地形飞行。提出一种基于紫外光的光功率控制方法,通过调整紫外信标发送端的角度和发射功率,使得到达无人机飞行平面的紫外光功率相等,保障无人机安全飞行。对功率控制方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紫外光LED发送张角不超过80°时,功率容易控制,信标集成易于实现,且受地形、高度等因素影响较小。(2)搭建了一套无人机助降系统,该系统以经过编码的紫外LED阵列作为引导光源,可以通过紫外光通信获取无人机位置和高度引导无人机助降;研究了紫外LED竖直发光和斜发时在空中的覆盖区域,给出了覆盖区域面积的计算公式;此外我们还推导了紫外LED朗伯功率公式,该公式较传统的直视紫外光收发光功率公式不仅考虑了接收孔径还考虑了紫外LED的发散角,适用于任何紫外光朗伯光源。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接收器角度的增大,紫外光LED的发散角越大,紫外光的功率衰减越快。当接收器不在光源法线方向且接收角度固定时,在该角度可以通过选择合适发散角的紫外LED,接收到最大的紫外光功率。综上所述,本文将紫外光应用于无人机飞行引导技术,为无人机助降和地形匹配提供了新方法,使得无人机可以适应不同天气、地形等复杂环境。本文的研究方法为低空空域无人机飞行引导提供了技术支持。
赵凤美[7](2020)在《临边大气传输和背景辐射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大气遥感探测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日益成熟,针对遥感探测的用途和要求也越来越高,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临边观测方式。它是一种新型大气遥感探测方式,不仅具有高的空间覆盖性,还具备高垂直分辨率的特点。由于光谱范围、观测几何以及大气条件的差异,导致接受到的光谱辐射信号表现出不同的变化,因此,临边大气辐射传输对于反演大气温度、密度以及痕量气体浓度随高度的变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临边观测能力的不断发展,建立适用于临边观测方式的大气辐射传输模型成为了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虽然目前国内外已经建立了不同的临边大气辐射传输模型,但是依然存在各种不足,例如计算速度慢、计算精度不够高、计算光谱范围窄、不包含大气多次散射等。为解决以上模式存在的问题,实现宽光谱临边大气辐射传输快速计算的目的,本文基于CART中拟合的大气谱线参数数据库和球面大气模式,初步建立了临边大气辐射传输模型。本文主要工作内容与创新点:(1)基于MIPAS卫星实测数据和SCITRAN临边大气辐射传输模式,对MODTRAN模型中的中高层大气临边辐射传输计算精度做了评估,结果表明MODTRAN5计算的中高层临边大气背景辐射与MIPAS观测的、SCITRAN模拟的变化趋势一致,计算速度比SCIATRAN更快、光谱范围更宽;同时发现,MODTRAN4计算的可见光波段临边辐射强度有很大误差,MODTRAN5仅在观测高度、观测天顶角、观测距离这种几何配置下计算的斜程大气透过率是错误的,可用于临边大气背景和透过率的模拟计算。这些结果对于使用MODTRAN来计算临近空间大气背景辐射特性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2)采用SCIATRAN和MODTRAN5大气辐射传输软件,模拟了光电工程上关心的几个波段的临边大气透过率和背景辐射,研究了临边观测方式下大气透过率和大气背景辐射随各种空间几何参数的变化,获取临边大气透过率和背景辐射随空间几何的变化规律。(3)在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CART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大气折射的情况下,基于分层球面大气辐射传输模型,建立了计算临边大气分子吸收的临边大气传输模式。(4)建立了卷云大气反射率计算模式,并基于MODIS卫星遥感反演的大气参数廓线,计算了卷云反射特性的空间分布,验证了所构建的卷云反射率计算模型;利用近20年MODIS卷云反射率测量数据,统计分析得到卷云反射率全球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季节变化特征,为卷云大气背景辐射计算提供了基础数据。
刘洪麟[8](2020)在《机载高光谱成像仪光谱定标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光谱成像仪作为一种图谱融合的成像技术,已经在精细农业、海洋观测、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等诸多领域得以应用。高光谱成像仪不仅可以获得目标的几何特征,还能够定量化反演得到目标的光谱反射、辐射和吸收特性。由于高光谱成像仪对目标的光谱特征测量精度高度依赖于仪器自身的光谱状态,因此,针对具体的应用场景,都需要对高光谱成像仪进行高精度的光谱标定,才能够通过分析三维立体光谱影像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来满足任务需求。本论文深入地研究了机载高光谱成像仪的光谱定标关键技术,解决了高光谱成像仪短波模块的实验室光谱定标过程中由水汽所引起的响应畸变问题,并根据水汽自身的光谱吸收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水汽的光谱定标方法。此外,本论文根据小尺寸的地面靶标,针对机载光谱仪,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大气吸收特征的机上光谱定标算法,解决了大气下垫面对机上光谱定标精度的影响。本论文详细地研究了以上光谱定标关键技术的理论依据和原理,并通过实际的实验数据证明了上述关键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成果包括以下方面:1)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色仪和水汽光谱吸收特性的实验室光谱定标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对高光谱成像仪光谱定标原理的详细分析和实验室光谱定标过程中水汽对单色光的吸收现象提出的。实验室水汽光谱定标方法解决了常温常压条件下,高光谱成像仪在1350 nm~1420 nm和1820 nm~1940 nm光波长范围内数字响应曲线失真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引入中心波长偏移量、光谱响应半高宽伸缩量,以及响应效率的变化量,该方法能够使高光谱成像仪在非真空环境下有效的克服由水汽吸收所导致的数字响应曲线偏离其本征高斯型曲线的畸变现象,最大程度的还原仪器在水汽吸收波长范围内的波段本征光谱响应函数,提高了仪器的光谱标定精度。2)本论文通过建立高光谱成像仪的理论响应曲线与实际响应曲线之间的差异度函数,修正了单色仪的系统误差,使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的实验室光谱定标精度从±0.5 nm提升到±0.125 nm,完成了高光谱成像仪短波红外模块的高精确度实验室光谱定标工作。本论文详细阐述了基于单色仪和水汽光谱吸收特性的实验室光谱定标方法的原理和具体实施步骤,并利用机载短波红外高光谱成像仪、单波长半导体激光器对该定标方法进行了可靠性以及有效性分析,系统性的实现了对实验室光谱定标结果的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高光谱成像仪短波红外模块基于水汽吸收特性的光谱定标方法能够使实验室光谱定标精度优于5%的仪器光谱分辨能力。该方法不仅在光谱定标精度上有所创新,而且还降低了实验室光谱定标的成本,简化了实验操作步骤,也是高光谱成像仪实验室光谱定标方法的创新,为高光谱成像仪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3)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射率渐变的标准漫反射板的机载高光谱成像仪机上光谱定标方法。该方法针对由实验室和实际飞行环境的差异所导致的高光谱成像仪光谱状态偏移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大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汽对电磁波显着的吸收特性,通过构建模拟与实际等效入瞳辐亮度曲线的差异度函数,完成高光谱相机的机上光谱定标工作。该方法基于图像的非均匀性校正技术,修正了高光谱图像的smile光谱弯曲现象,使得基于小尺寸地面靶标的全视场光谱定标成为可能。4)由复杂类型地物所组成大气下垫面背景对机载高光谱成像仪的机上光谱定标结果有比较大的影响。本论文借助反射率渐变的人工地面朗伯靶标,实现了高光谱飞行图像的大气校正和地物的光谱反射率反演,并对不同类型地物的光谱反射特性对高光谱成像仪机上光谱定标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成功消除了复杂大气下垫面背景对基于大气吸收特征的机上光谱定标结果的影响,降低了机载高光谱成像仪的机上光谱定标不确定度,为高光谱图像的大规模应用打下基础。5)本论文采用基于反射率渐变的地面人工朗伯靶标的机上光谱定标方法,对数十万帧机上高光谱飞行影像的光谱状态予以校正,最终实现高光谱成像仪可见近红外模块的1倍σ机上光谱不确定度为±0.08 nm,2倍σ的光谱不确定度为±0.15 nm,3倍σ的光谱不确定度为±0.23 nm。短波红外模块的1倍σ在轨光谱不确定度为±0.13 nm,2倍σ的光谱不确定度为±0.25 nm,3倍σ的光谱不确定度为±0.38nm。本论文不再使高精度的在轨光谱定标局限于人工地面靶标的布设区域,实现了机载高光谱成像仪对整个飞行过程中光谱状态的监测,本文提出的在轨光谱定标方法的光谱定标精度优于十分之一光谱分辨率,有助于高光谱成像仪实际应用效果的提高。
李文帅[9](2020)在《在BRDF和三维重建理论下目标光谱散射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获取目标的光谱散射特性是实现目标光学检测、跟踪、识别的理论基础,本文基于三维重建理论采用非接触方式快速重构目标的三维尺寸模型,结合目标光谱BRDF对目标的光谱散射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提出了一个具有双峰特性的七参数BRDF模型,该BRDF模型除了可以很好地拟合具有单峰的BRDF数据外,还可以拟合具有双峰的BRDF数据,应用范围广泛,克服了之前大多数模型无法拟合双峰数据的缺点;根据火星土壤成分制备了火星模拟土壤,测量了火星模拟土壤的光谱BRDF,并利用七参数BRDF模型对火星模拟土壤的光谱BRDF进行了拟合;测量并拟合了不同粗糙度的地球沙土样本的光谱BRDF,对比并分析了不同粗糙度下地球沙土样本的光谱BRDF,以及相同粗糙度的火星模拟土壤与地球沙土样本的光谱BRDF.(2)深入研究了基于目标多角度图像的三维重建原理,介绍了三维重建算法和点云拼接算法流程,最后利用三维重建软件Context Capture对沙土包、坦克和战斗机进行了三维模型重建,形成了带有实际物体表面纹理感的三维点云。(3)根据三维重建获得的目标三维点云,利用德洛奈三角剖分法生成目标曲面和曲面面元,结合目标样片的光谱BRDF模型,研究分析了沙土包、坦克和战斗机等目标的光谱散射特性,计算了沙土包、坦克和战斗机的光谱散射亮度空间分布,并对朗伯面和非朗伯面沙土包、坦克和战斗机的光谱散射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波段的探测中,目标物体的空间几何形态、表面材料特性以及探测照射角度光谱散射特性的影响较大。总体而言,非朗伯面目标光谱散射特性具有较强的方向性,朗伯面目标更易于探测。
张正林[10](2020)在《复杂目标红外偏振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红外偏振探测作为新型探测手段,能够比传统红外探测提供更多目标信息。本文从目标的传热特性和偏振特性出发,考虑材料表面微元面起伏阴影遮效果等因素,建立了复杂目标表面红外偏振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不同入射条件下复杂目标表面的偏振分布,分析模型中各种参数对偏振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虑大气散射对目标表面红外偏振的影响,计算并讨论了大气背景下目标表面的红外偏振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目标表面温度通过影响自身红外辐射从而对偏振度产生影响,当目标与环境温差为零时表面偏振度最小;不同入射及出射天顶角计算出的偏振双向反射函数值不同导致目标表面不同部位偏振度不同,出射角较大的位置偏振度较大;在一定范围内,目标表面的偏振度随太阳辐射热流的增加而增大,说明目标在日照区时偏振探测效果好于目标位于阴影区。在实际探测中,目标在大气背景下的偏振度小于真空中偏振度,因此大气散射会对目标红外偏振产生明显的退偏效果。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偏振探测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二、空间(几何)总光谱辐射通量的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间(几何)总光谱辐射通量的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2)机载紫外前视测风激光雷达紫外大气散射及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紫外测风激光雷达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紫外激光大气传输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 |
第2章 前视紫外测风激光雷达大气传输理论 |
2.1 引言 |
2.2 地球大气成分和分层结构 |
2.2.1 地球大气成分 |
2.2.2 地球大气分层结构 |
2.3 机载紫外前视测风激光雷达原理 |
2.4 紫外激光雷达大气传输特性 |
2.4.1 大气对紫外光的散射 |
2.4.2 大气对紫外光的吸收 |
2.4.3 大气湍流的影响 |
2.5 紫外光大气传输散射理论 |
2.5.1 单次散射 |
2.5.2 多次散射—经典蒙特卡罗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机载紫外激光雷达大气传输模型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利用蒙特卡罗指向概率法建立紫外光大气传输模型 |
3.2.1 确定初始光子的发射方向余弦 |
3.2.2 定义光子空间坐标与散射方向余弦 |
3.2.3 判定光子是否被接收 |
3.2.4 计算光子接收概率 |
3.3 单次散射模型(n=1)仿真分析 |
3.3.1 单次散射收发间距对回波信号的影响 |
3.3.2 单次散射收发不共面角对回波信号强度的影响 |
3.3.3 单次散射不同激光光源对回波信号的影响 |
1)仿真分析'>3.4 基于蒙特卡罗指向概率法的多次散射(n>1)仿真分析 |
3.5 模型的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紫外发射光源特性对回波信号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紫外激光光源的建模 |
4.2.1 利用正态分布随机数生成初始光子方向余弦 |
4.2.2 利用均匀分布随机数生成初始光子方向余弦 |
4.3 光源模型与MCNEE散射模型的联合仿真 |
4.4 接收端接收能量密度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湍流大气中的机载紫外激光传输模型 |
5.1 引言 |
5.2 收发共轴紫外探测链路的湍流传输 |
5.2.1 大气湍流基本原理 |
5.2.2 湍流对数正态分布模型 |
5.3 湍流环境中机载紫外前视激光雷达非共轴链路建模 |
5.4 湍流环境中紫外前视激光雷达非共轴链路模型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研究成果 |
6.2 创新点 |
6.3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辐射供冷房间照明灯具的对流与辐射散热量分配比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对流和辐射散热量分配比例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影响对流和辐射散热量分配比例的因素的研究现状 |
1.2.3 关于搭建实验平台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辐射供冷实验台的搭建及辐射通量测量系统的设计 |
2.1 辐射供冷实验平台的搭建 |
2.1.1 实验平台设计 |
2.1.2 实验平台的施工 |
2.2 灯具辐射散热量全自动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
2.2.1 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
2.2.2 云台工作原理 |
2.2.3 净辐射计运动轨迹设计 |
2.2.3.1 水平顶面扫描轨迹 |
2.2.3.2 四个垂直侧面扫描轨迹 |
2.3 实验测量仪器及测点布置 |
2.3.1 实验仪器 |
2.3.2 测点数量和温度测点的布置 |
2.3.3 数据的采集 |
2.4 小结 |
第三章 顶板辐射供冷房间室内灯具对流与辐射散热量分配比例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内容 |
3.2 测试灯具类型 |
3.3 实验技术途径和测量程序 |
3.3.1 辐射散热量和对流散热量的测量方法及原理 |
3.3.2 实验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稳态控制 |
3.3.3 灯具功率测量程序 |
3.3.4 辐射散热量测量程序 |
3.3.5 导热量测量程序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灯具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 |
3.4.2 辐射散热量和对流散热量的分配比例 |
3.4.3 各类型散热量分配比例与灯具实际功率的关系 |
3.4.5 与现有文献结果的对比 |
3.5 实验不确定度分析 |
3.5.1 不确定度计算方法 |
3.5.2 不确定性来源及处理方法 |
3.5.3 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 |
3.6 小结 |
第四章 辐射供冷房间灯具对流与辐射散热量分配比例影响因素分析 |
4.1 实验内容和影响因素的确定 |
4.2 灯具特性因素的影响 |
4.2.1 灯具类型的影响 |
4.2.2 灯具安装方式的影响 |
4.3 辐射供冷环境因素的影响 |
4.3.1 供冷表面发射率的影响 |
4.3.2 供水温度的影响 |
4.3.3 辐射供冷末端位置的影响 |
4.4 不同供水温度和供冷末端位置下灯具辐射和对流散热量分配比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红外热像图的脚踝病变区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框架 |
第2章 医学红外热成像技术及红外图像特性概述 |
2.1 红外热成像技术基础理论概述 |
2.1.1 人体红外热成像基础原理 |
2.1.2 红外热成像技术诊断原理 |
2.2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医学应用价值 |
2.2.1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临床医学应用中的意义 |
2.2.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脚踝病症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
2.3 红外热像图的特性 |
2.3.1 人体红外热像图特点 |
2.3.2 红外热像图的噪声 |
2.4 红外热像图特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脚踝红外热像图的采集实验 |
3.1 红外热像图采集实验设计 |
3.2 实验对象选择与分组 |
3.3 实验仪器的选择 |
3.3.1 红外热像仪选取标准 |
3.3.2 红外热像仪性能参数介绍 |
3.4 红外热像图采集实验具体流程 |
3.4.1 实验环境设置 |
3.4.2 红外热像仪性能校准调试 |
3.4.3 脚踝红外热像图采集及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脚踝红外热像图预处理与差图获取 |
4.1 红外热像图选取及目标区域截取 |
4.2 红外热像图的降噪处理 |
4.2.1 空间域图像降噪法 |
4.2.2 频域图像降噪法 |
4.2.3 降噪结果分析 |
4.3 红外热像图温度值与灰度值相关性分析 |
4.4 差图获取及特征差异性分析 |
4.4.1 红外热像图的差图获取 |
4.4.2 红外热像图的差图特异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脚踝红外热像图特征提取与病变分析 |
5.1 纹理特征分析方法介绍 |
5.2 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提取算法研究 |
5.2.1 灰度共生矩阵算法及其二阶统计量 |
5.2.2 特征提取参数设置 |
5.2.3 红外热像图纹理特征提取流程 |
5.3 红外热像图特征提取及结果 |
5.3.1 特征提取基本思路 |
5.3.2 特征提取结果及差异显着性检验 |
5.4 红外热像图纹理特征的判别分析 |
5.4.1 判别分析法 |
5.4.2 贝叶斯判别结果分析 |
5.5 脚踝红外热像图病变分析系统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 1 参加实验者和实验人关于实验所达成的协议 |
附录 2 红外热像图拍摄实验被试者登记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成像仪数据校正及检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云、气溶胶卫星遥感 |
1.2.1 云和气溶胶 |
1.2.2 云和气溶胶卫星遥感发展 |
1.3 遥感数据校正及检验 |
1.3.1 数据校正 |
1.3.2 数据检验 |
1.4 DPC数据校正及检验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偏振成像仪测量原理 |
2.1 偏振光描述 |
2.2 大气偏振遥感 |
2.3 多角度偏振成像仪介绍 |
2.4 本章总结 |
第3章 偏振成像仪数据校正方法 |
3.1 数据校正流程设计 |
3.2 探测器校正 |
3.2.1 暗背景校正 |
3.2.2 帧转移校正 |
3.2.3 温度补偿 |
3.2.4 非均匀性校正 |
3.3 定标校正 |
3.3.1 辐射校正 |
3.3.2 偏振校正 |
3.3.3 几何校正 |
3.4 数据校正实验室检验 |
3.4.1 辐射测量误差 |
3.4.2 偏振测量误差 |
3.4.3 光楔补偿偏差 |
3.5 本章总结 |
第4章 数据校正地面系统 |
4.1 遥感数据产品设计 |
4.1.1 数据模拟技术应用 |
4.1.2 数据结构设计和分析 |
4.2 遥感地面应用系统 |
4.3 本章总结 |
第5章 数据校正在轨检验 |
5.1 几何检验 |
5.1.1 参数调整 |
5.1.2 空间匹配检验 |
5.2 辐射检验 |
5.2.1 沙漠场特性 |
5.2.2 敦煌沙漠场 |
5.2.3 北非沙漠场 |
5.3 偏振检验 |
5.4 关键参量检验 |
5.4.1 相对辐射校正变化 |
5.4.2 检偏通道间相对透过率T |
5.4.3 镜头起偏度ε(θ) |
5.5 应用介绍 |
5.6 本章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无人机飞行引导的无线紫外光功率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无人机飞行引导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线紫外光通信 |
1.2.2 无人机飞行引导 |
1.3 无人机飞行引导的研究意义 |
1.4 本文组织安排 |
2 无线紫外光通信理论基础 |
2.1 无线紫外光通信概述 |
2.2 大气对紫外光的散射吸收 |
2.2.1 大气对紫外光的吸收作用 |
2.2.2 大气对紫外光的散射作用 |
2.3 无线紫外光通信 |
2.3.1 无线紫外光通信方式 |
2.3.2 无线紫外光通信的覆盖范围 |
2.4 LED光源特性分析 |
2.4.1 LED的基本发光原理 |
2.4.2 LED的朗伯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无人机地形匹配的紫外光功率控制方法研究 |
3.1 基于无线紫外光的无人机飞行引导理论基础 |
3.1.1 无人机的特点及系统组成 |
3.1.2 无人机飞行引导相关技术 |
3.1.3 基于无线紫外光RSSI的无人机测距定位方法 |
3.2 无线紫外光引导无人机飞行的方法研究 |
3.2.1 无线紫外光功率控制 |
3.2.2 无人机地形匹配方法 |
3.3 无线紫外光引导的无人机地形匹配系统 |
3.4 无线紫外光功率控制主要参数计算方法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1 地面无起伏时功率控制算法仿真 |
3.5.2 模拟斜坡地形的功率控制算法研究 |
3.5.3 模拟山峰地形的功率控制算法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无人机助降引导的紫外LED功率估算方法 |
4.1 紫外LED的区域覆盖研究 |
4.2 紫外LED的光源特性研究 |
4.2.1 紫外光LED的朗伯特性分析 |
4.2.2 单个紫外光LED的功率分布 |
4.2.3 多个紫外LED的功率分布 |
4.3 无人机着陆引导系统及方法研究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临边大气传输和背景辐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临边大气辐射传输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国内外临边探测仪器的研究现状 |
1.2 国内外临边大气辐射传输模式的研究现状 |
1.3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大气辐射传输理论基础 |
2.1 地球大气的成分及分布 |
2.2 大气分层 |
2.3 大气辐射传输过程 |
2.3.1 大气分子的吸收 |
2.3.2 大气分子的散射 |
2.3.3 大气折射 |
2.3.4 气溶胶的散射和吸收 |
2.3.5 基本物理量的意义 |
2.4 黑体辐射定律 |
2.5 辐射传输方程 |
2.5.1 施瓦兹希尔德(Schwarzschild)方程 |
2.5.2 比尔-布格-朗伯定律 |
2.5.3 临边大气辐射传输方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临边大气数值模式模拟分析 |
3.1 模式简介 |
3.2 临边大气背景辐射模式的对比分析 |
3.2.1 MODTRAN与SCIATRAN对比 |
3.2.2 MODTRAN与MIPAS对比 |
3.3 不同模式下大气透过率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临边大气背景辐射特性的模拟研究 |
4.1 SCIATRAN模拟计算临边大气背景辐射 |
4.1.1 观测高度 |
4.1.2 切向高度 |
4.1.3 太阳天顶角 |
4.1.4 相对方位角 |
4.2 MODTRAN模拟临边大气辐射传输 |
4.2.1 观测高度 |
4.2.2 切向高度 |
4.2.3 太阳天顶角和相对方位角 |
4.2.4 临边大气透过率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CART建立临边大气辐射传输模式 |
5.1 CART辐射传输模型 |
5.2 大气折射 |
5.2.1 大气折射定律及折射率 |
5.2.2 考虑大气折射时光线传播的几何路径 |
5.3 临边大气透过率计算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卷云背景辐射特性计算及其时空分布研究 |
6.1 卷云的微物理性质 |
6.1.1 卷云的平均单次散射特性 |
6.1.2 卷云反射函数查找表(LUTs) |
6.2 卷云背景反射特性计算 |
6.3 卷云反射率的时空分布 |
6.3.1 数据源及分析方法 |
6.3.2 卷云反射率的全球分布特征 |
6.3.3 2000-2017年卷云年平均反射率的变化 |
6.3.4 2000-2017年卷云的季节变化 |
6.4 讨论与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机载高光谱成像仪光谱定标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高光谱成像仪的发展及其光谱定标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光谱成像仪实验室光谱定标技术研究现状 |
1.2.2 高光谱成像仪在轨光谱定标技术研究现状 |
1.3 高光谱成像仪光谱定标关键技术概述 |
1.4 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机载高光谱成像仪光谱定标的物理基础 |
2.1 机载高光谱成像仪的总体技术 |
2.1.1 高光谱成像仪的分光原理 |
2.1.2 高光谱成像仪的成像技术 |
2.1.3 典型高光谱成像仪的系统结构分解及其指标参数 |
2.2 机载高光谱成像仪光谱标定的物理原理和主要内容 |
2.2.1 高光谱成像仪光谱定标的物理原理 |
2.2.2 高光谱成像仪光谱定标的主要内容 |
2.3 高光谱成像仪光谱标定方法及关键技术分析 |
2.3.1 实验室光谱定标方法及关键技术分析 |
2.3.2 在轨光谱定标方法及关键技术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机载成像光谱仪实验室光谱定标关键技术研究 |
3.1 成像光谱仪的实验室光谱定标方法简述及主要问题 |
3.2 基于水汽吸收特征的实验室光谱定标方法 |
3.3 实验室光谱定标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载高光谱成像仪机上光谱定标关键技术研究 |
4.1 对地观测载荷的成像过程及大气辐射传输机理 |
4.2 高光谱成像仪机上光谱定标原理及算法 |
4.2.1 辐射传输系数的测量方法 |
4.2.2 机上光谱图像的非均匀性校正对机上光谱定标的必要性 |
4.2.3 太阳直射经纬度的计算方法 |
4.3 大气下垫面背景对机上光谱定标结果影响的修正 |
4.3.1 BP神经网络的概述 |
4.3.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大气下垫面背景对机上光谱定标结果影响效应的剔除 |
4.3.3 机上光谱定标方法的有效性和不确定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5.2 论文的创新性体现 |
5.3 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在BRDF和三维重建理论下目标光谱散射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三维重建理论 |
1.3.2 光谱BRDF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2 目标光谱BRDF仿真建模与分析 |
2.1 光谱BRDF模型 |
2.2 七参数BRDF模型分析 |
2.3 沙土光谱BRDF仿真建模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三维重建技术 |
3.1 三维重建视觉原理 |
3.2 三维重建系统 |
3.3 Context Capture软件简介 |
3.4 本章小结 |
4 目标光谱散射特性分析 |
4.1 目标物体的三维模型重建 |
4.1.1 沙土的三维模型重建 |
4.1.2 坦克的三维模型重建 |
4.1.3 飞机的三维模型重建 |
4.2 目光谱散射特性仿真分析 |
4.2.1 沙土的光谱散射特性分析 |
4.2.2 坦克的光谱散射特性分析 |
4.2.3 飞机的光谱散射特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5.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复杂目标红外偏振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复杂目标表面红外偏振特性计算模型 |
2.1 偏振及偏振的分类 |
2.2 偏振光的数学描述 |
2.3 复杂目标表面红外偏振计算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Fluent的目标表面温度场计算 |
3.1 目标表面温度计算模型 |
3.2 仿真计算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4 复杂目标表面红外偏振成像与分析 |
4.1 目标表面离散化 |
4.2 计算原理及流程 |
4.3 偏振成像结果及分析 |
4.4 偏振成像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大气背景下表面偏振度仿真成像与分析 |
5.1 大气散射理论 |
5.2 大气散射蒙特卡洛方法 |
5.3 大气背景下目标表面偏振状态仿真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全偏振斯托克斯矢量应用 |
6.1 斯托克斯矢量组合成像 |
6.2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Mie散射蒙特卡洛计算主程序代码 |
四、空间(几何)总光谱辐射通量的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 [1]隐身飞机地基红外探测场景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D]. 陈臻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机载紫外前视测风激光雷达紫外大气散射及相关技术研究[D]. 张秋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1)
- [3]辐射供冷房间照明灯具的对流与辐射散热量分配比例研究[D]. 陈浩. 长安大学, 2021
- [4]基于红外热像图的脚踝病变区分析研究[D]. 赵程伟.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7)
- [5]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成像仪数据校正及检验方法研究[D]. 涂碧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无人机飞行引导的无线紫外光功率控制方法研究[D]. 刘萍.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7]临边大气传输和背景辐射特性研究[D]. 赵凤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机载高光谱成像仪光谱定标关键技术研究[D]. 刘洪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0(03)
- [9]在BRDF和三维重建理论下目标光谱散射特性的研究[D]. 李文帅.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10]复杂目标红外偏振特性研究[D]. 张正林.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