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排放废水的工厂废水处理设施(论文文献综述)
冯超[1](2018)在《石化企业用水网络系统优化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工业用水需求不断增大,水资源的安全有效供给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石化企业既是用水大户,也是排水大户,我国石化行业用水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悬殊,节水潜力巨大。通过企业水平衡测试,确定用水薄弱环节,挖掘用水网络节水潜力,趋近零排放已成为石化企业的用水目标。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用水网络系统的研究现状,通过分析水网络系统优化技术,以最小新鲜水用量和最小废水排放量为目标,确定以水夹点-数学规划法作为本用水网络的优化方法。通过对企业供排水过程测试,绘制企业水平衡图,选择工艺水环节为最具潜力的节水单元。比较分析了水网络分步设计和同步设计的特点,优选水网络分步设计作为本系统的设计方式。选取重整装置、常减压蒸馏装置、焦化装置、加氢精制装置、催化裂化装置为优化对象,利用水夹点-数学规划法、分步设计进行设计与优化,优化后最小新鲜水用量为31.37t/h,最小废水排放量为36.58t/h,与优化前相比,新鲜水用量减少42.9%,废水排放量减少33.4%,节水效果显着。为满足数据计算中杂质种类和装置数量的变化,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以MATLAB、EXCLE为主体,编写算法程序,其结果与手工计算吻合,为石化企业水系统优化与改造提供了有效、简捷的技术支持。
席尚东[2](2018)在《厌氧—生物电化学系统对印染废水的强化脱色效能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印染废水具有排放量大、污染物复杂、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在我国工业废水中占比很大。偶氮染料是其中一类处理困难、色度高的难降解印染废水污染物。传统的厌氧处理法存在处理时间较长,处理效率低等弊端。生物电化学(BES)技术被证明能够定向转化多种难降解污染物,本文将BES与传统厌氧工艺相结合,构建了新型厌氧-生物电化学耦合反应器(AD-BES),采用完全混合的序批式和上升式连续流两种运行方式,通过将AD-BES和缺氧工艺组合成模块堆叠式组合工艺,后续连接好氧池和沉淀池,构建整套废水处理工艺(AB-A-O)。研究对比了序批式耦合反应器与传统厌氧反应器(AD)在启动阶段和启动完成后对50 mg/L橙黄II处理过程中的电流、电势、脱色、产物生成和COD消减情况,评价AD-BES对染料废水的处理能力和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强化作用。生物电化学作用可以加快反应器的启动,同时可以提升反应器的处理效能。加入普通电化学反应器(ES)进行对比,反应8 h,AD-BES的脱色率达到97.2%,为AD反应器和ES反应器的1.7倍和4.3倍,高于两者脱色率之和。针对AD-BES的参数进行优化,包括生活污水比例、电解质浓度和共基质浓度,并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三个因子对AD-BES降解橙黄II的影响的显着性排序为:电解质浓度>污水比例>共基质浓度。通过参数优化,确定在AD-BES中,生活污水比例59.1%、电解质浓度0.03 mol/L、共基质浓度0.15 g/L时,橙黄II脱色率最高达到99.94%。基于最优参数应用于放大的上升式连续流的AD-BES,研究了生活污水作为廉价碳源的整体工艺对不同浓度下的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能力,当进水染料浓度较高时,生活污水仍可以提供充足的电子,得到较高的脱色率、产物生成量、COD和TN去除效果。橙黄II的浓度从50 mg/L逐渐提升至400 mg/L,脱色率甚至从开始的93.6%提升至98%,总体COD去除率均在80%以上,总氮去除率高于55%。解析了生物电极的主要功能菌群,确定了关键的电子传递菌和污染物厌氧还原代谢菌。通过SEM分析,观察生物膜或活性污泥的形态特征,结合16S r RNA基因Illunima高通量测序,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序批式AD-BES中生物阳极和生物阴极富集了Desulfovibrio、Arcobacter、Acinetobacter、Pseudomonas、Geobacter等具有电子传递和降解橙黄II功能的菌属。连续式AD-BES反应器中富集生长着多种功能菌属,生物膜多样性丰富,检测到了Desulfovibrio、Acinetobacter、Pseudomonas、Anaerovorax、Pseudorhodoferax等多个功能菌属。本文验证了生物电化学的引入可以提升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效能的可行性,构建的两种反应器均得到了良好的偶氮染料处理效果,反应器的设计、参数的优化以及整套处理工艺的构建可以为实际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工艺思路参考。
谷振东[3](2017)在《霍城煤化工项目水资源综合利用及废水污染预防研究》文中认为新疆伊犁地区工业底子薄,地理位置相对封闭和偏远,之前一直以农牧业为主,受诸多因素制约,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资源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缓慢。想要解决资源富足与位置偏远之间的矛盾,就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因此,发展大型煤电和化工等能源产业是首选途径,将优势煤炭资源洁净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源进行远距离输送,提升煤炭资源的附加值,可支撑区域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推进,多个能源和化工项目落户伊犁,霍城煤化工项目就是其中之一。项目将煤炭资源清洁转化为天然气,通过“西气东输”管道送往东南省份,市场前景广阔且符合国家能源开发战略。但是,众所周知煤化工是高耗水、重污染产业,水资源是煤化工项目主要的原料之一,原水耗量及循环水量非常巨大。伊犁区域虽水资源相对充足,但主要水源伊犁河为国际河流,且规划有向新疆其它缺水地区调水的职能,水资源成为大型煤化工产业发展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论述了依靠现代煤化工技术进行清洁生产,对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保证水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减少废水污染影响的重要意义。其次,以霍城煤化工项目为研究实例,根据项目水资源流向及使用,确定了取水—输送—分配—使用—处理—循环—再利用—废水治理的全过程研究主线;按照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构建相对闭环的水资源利用体系的思路,结合当地水资源状况,综合平衡,通过对建设项目用水合理性、节水措施与潜力分析;提出相关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及保护方案,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水资源科学利用和管理,为新疆西部伊犁地区的煤炭资源开发为主、水资源匮乏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新的思路。再次,详细梳理废水流向和可能造成的污染程度,划分污染预防的重点;创建计算模型开展地下水污染预测影响分析,进行废水零排放研究,提出水环境保护措施。最后,通过项目实例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及废水污染预防研究得出结论:提高煤化工产业的清洁生产技术水平,做好水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创新环保、经济与资源集约一体化协同发展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更好推动新疆伊犁地区的经济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崔敏华[4](2017)在《生物电化学复合厌氧反应器构建及其处理染料废水效能研究》文中提出染料废水是我国工业废水的重要组成,呈现出组分复杂,水质波动性强,生物降解性差,毒性高,色度深等特点,未经适当处理的染料废水排放入水环境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表现出令人不愉快的颜色,影响水体透光和富氧。染料分子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是潜在的三致物质。因此,开发和优化针对染料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是水污染治理的重点。由于染料废水排放量大,一般采用生物技术进行处理,现有的工艺设施处理效能低,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生物电化学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污染物高效去除技术,由于其采用微生物作为催化剂,绿色环保,由电极构成外电路,电子传递和使用效率高,已经被验证可以实现污染物的高效转化。但是关于生物电化学系统放大应用和处理实际废水的案例较少,需要研究者持续的努力,推动该技术的实用化。本文围绕生物电化学系统面向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开展研究。论证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作为廉价易获得的电子供体驱动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研发生物电化学和传统厌氧复合反应器,考察不同电极材料和电极位置对反应器效能的影响,解析不同构型反应器的水力流动状态;构建厌氧-生物电化学复合反应器+好氧生物膜反应器+反硝化滤池+化学除磷/深度处理工艺系统,处理混合染料废水,优化运行参数和化学药剂使用量,实现出水达标排放和再生利用。为了降低生物电化学系统的运行成本,提出以生活污水作为电子供体实现偶氮染料还原转化。与乙酸钠和葡萄糖作为电子供体的对照组相比,生活污水作为电子供体时,偶氮染料酸性橙7(AO7)的脱色效率>99%,最高去除速率达到795.05±60.78 g/(m3?d)。生活污水具有最高的电子利用效率,产甲烷和微生物生长过程中损失掉的电子较少。当生活污水稀释到约80 mg-COD/L(折合还原剂供给量为4.40 mol COD/mol AO7)时,脱色效率依然能够维持在94.91±1.55%。此外,证实了生活污水具有天然的导电性和缓冲能力,即使完全不添加磷酸盐缓冲体系时,仍保持高达93.52±0.74%的脱色效率。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显示,生活污水作为电子供体时提高了电极生物膜的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反应器中的四个电极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没有显着受到电极位置和极性的影响。富集到的优势菌属是Desulfovibrio,一种具有双向电子传递功能的菌属,同时兼具偶氮染料还原功能。为了克服单独使用生物电化学系统处理染料废水的不确定性,加快该技术的实用化过程,提出将生物电化学系统嵌入传统升流式厌氧工艺形成复合反应器,并优化运行参数。复合反应器比单纯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具有更高的偶氮染料脱色效率。相比于碳纤维刷,石墨颗粒做生物电化学系统的电极时(进水负荷800g/(m3?d)),染料脱色效率提升6%;电极安置在厌氧污泥上方是较好的方式,染料脱色效率提升8%。停留时间分布实验(RTD)揭示了不同构型反应器的水力特征,说明石墨颗粒电极安装在厌氧污泥上方的反应器与多釜串联模型拟合较好,其特征值N=3.15。采用ANSYS Fluent软件可视化表征反应器内流体流动,将石墨颗粒电极简化成多孔介质模型,结果显示引入电极后显着提升反应器内的整体压力,并且对流体的流动产生明显的扰动。石墨颗粒电极使得流体的流速在电极区域呈现出更均匀的分布,并且存在明显的阻滞效果。目前国内纺织印染产业呈现出集群的特点,针对这些工业园区排放出来的低浓度难降解混合型染料废水,搭建厌氧-生物电化学复合反应器+好氧生物膜反应器+反硝化滤池+化学除磷/深度处理工艺系统。模拟废水由八种染料和生活污水混合而成,进水染料负荷800 g/(m3?d),回流比为100%,反硝化脱氮外加电子供体浓度为理论值的1.35倍,化学除磷药剂(5%聚合氯化铝溶液)用量1 m L/L时,出水色度,COD,总氮,氨氮和总磷分别为48±4倍,75±18 mg/L,12.91±0.31 mg/L和3.02±1.80 mg/L和0.37±0.05 mg/L,相应的去除率为91.96±0.31%,85.58±2.60%,83.97±1.88%,95.18±0.51%和94.20±0.80%,能够满足排放标准。在化学除磷单元中添加次氯酸钠进行深度处理,可以实现出水水质的进一步提升,满足回用标准。采用Design-Expert软件优化得出最经济的组合为次氯酸钠投加量1.28 m L/L,5%聚合氯化铝2 m L/L。本研究取得的结果显示将生物电化学系统嵌入传统厌氧工艺,并构建的工艺系统可以实现混合染料废水的深度处理,为推动生物电化学技术走向应用提供了一种思路,也为染料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安全回用提供借鉴。
王文君,刘勇,黄琰昕[5](2016)在《一种资源化安全处置城市污泥的方法》文中认为从污水处理厂运来的污泥送到污泥厌氧消化系统中进行预处理,促使污泥中的有机质转化为沼气,沼气进入隧道窑作为烧结砖的燃料,同时消除沼渣的臭味。厌氧消化后的沼渣和水掺入烧结砖的原料制成砖坯,进入隧道窑烧结砖生产线烧制成各种规格的烧结砖,污泥中的重金属全部固化在烧结砖里。隧道窑余热通过余热发电系统发出的电力满足整个厂区用电;余热发电机组排出的低温循环水,作为污泥厌氧消化装置恒温热源,缩短污泥厌氧消化的时间,增加沼气产量。污泥处置在一个密闭的系统中完成,不排放废水、固体废物,隧道窑的烟气达标排放。本方法在确保烧结砖产品产量、质量的同时,可实现城市污泥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稳定化处置目标,为低成本、规模化处置污泥提供一个新方法。
雷灿[6](2016)在《薯蓣皂素清洁生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我国特有野生植物盾叶薯蓣根状茎(黄姜)中提取的薯蓣皂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药原料。传统提取工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一直是限制黄姜产业发展的瓶颈。薯蓣皂素清洁生产技术决定了黄姜产业未来的发展。本文以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根状茎为实验材料,分别从生物技术角度和化学工程角度对薯蓣皂素的清洁提取进行了研究。通过筛选专一微生物对薯蓣皂苷进行生物水解获得薯蓣皂素;通过改进酸水解过程和纯化方法获得无污染并且高效的薯蓣皂素提取工艺。这两方面的实验分别得到如下结果:1.筛选得到具有水解薯蓣皂苷活性的青霉菌,可对根状茎直接进行固态发酵获得薯蓣皂苷元:酸水解薯蓣皂苷,分离出皂苷糖(DL)。以薯蓣皂苷糖为唯一碳源,配制筛选培养基,筛选出具有水解薯蓣皂苷活性的微生物,经初步鉴定后将其命名为青霉菌Penicillium dioscorea.对该菌种进行活化和扩大培养后,得出优化的菌种培养条件为:MS培养液(1000ml)+8.0 g皂苷糖/8.0 g薯蓣皂苷,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36小时。将扩大培养的液体菌种接种到蒸煮灭菌后的黄姜材料上进行固态发酵,得出最佳的发酵条件为:接种量0.05g鲜菌丝/1kg鲜黄姜,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8小时,薯蓣皂苷的水解率可达到93%。2.薯蓣皂苷酸水解并同步萃取薯蓣皂苷元,整个过程不排放废水:首先,本实验用90%乙醇提取干燥黄姜粉末中的薯蓣皂苷,回收乙醇后得到薯蓣皂苷粉末。其次,向定制的压力反应釜中投入薯蓣皂苷粉末、1.0M浓度的硫酸和石油醚(比率分别为25kg:50L:100L),组成一个三相反应体系,搅拌轴转速为200转/分钟,在95℃控温条件下反应1小时后冷却降压,放出石油醚相,回收石油醚后得到薯蓣皂素粗品,过滤剩余反应体系得到酸性废水,向酸性废水中加入硫酸,将其浓度调节到1.0M后继续用于下一批水解反应,过滤得到的废渣主要为糖酯,是由糖基与硫酸反应生成的一种酯类物质,晒干后可作为锅炉燃料。该方法无需中和水解物,酸水可多次循环使用,克服了传统工艺大量排放酸性有机废水的缺陷。3.采用逆向层析技术纯化薯蓣皂素粗品,适合工业化生产:目前在实验室和生产上,一般采用结晶沉淀法来纯化石油醚提取的薯蓣皂素,经过三次结晶后皂素纯度可达到95%以上,熔点为192℃左右。然而该方法费工费时,生产效率低下且耗费成本高。本实验发明了一种逆向层析方法和层析装置:将薯蓣皂素粗品粉末装入到本装置中,向底部溶剂室注入石油醚和无水乙醇,然后将该装置放入到真空烘干箱中,加热到80℃,在烘箱出口处回收溶剂,烘干完成后,打开层析装置,去除薯蓣皂素表层的褐色杂质,下层即为高纯度的白色薯蓣皂素,纯度在95%以上,熔点超过192℃。此方法和装置使得薯蓣皂素的纯化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成本也极大的降低,尤其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逆向层析技术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天然产物的提取纯化,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保护。综上所述,薯蓣皂苷生物水解技术是可行的,不过在应用于工业化大生产之前该技术的稳定性和反应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采用化学工程技术进行薯蓣皂苷无污染提取是势在必行的,然而还存在不足之处,薯蓣皂素的得率和生产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陈振[7](2016)在《基于实训基地建设的职业院校(园区)空间结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今我国正在进入职业院校假设的高峰期,但职业院校建设标准的确实给学校的建设与使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围绕职业院校(园区)和实训基地的关系,通过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归纳了职业院校(园区)的选址模式、职教园区和职业院校的空间结构模式。本文作为职业院校(园区)建筑研究课题组“职业教育院校(园区)建设研究”课题的子课题,力求为职业院校的建设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为职业院校建设标准的编制提供实证支持,为职业院校(园区)的规划设计提供策略。本文首先从职业教育校企结合的办学特征出发,强调了职业院校与城市产业的依存关系,进而通过对选址的影响因素的解析,从中归纳出职业院校的选址模式与发展策略。以此为基础,在职教园区层面上,以共享区作为结构“中心”,揭示了职教园区的空间结构模式。在职教校园层面上,围绕实训区的布局特征,归纳阐述了符合其教学特点的功能组合模式、空间组织模式以及校园发展的控制模式。
秦杰[8](2016)在《高海拔地区天然气制甲醇生产过程的系统集成与优化》文中指出甲醇是C1化工的母体。近年来国内甲醇生产装置规模日益扩大,但国内甲醇生产企业与国外相比普遍存在着生产成本偏高、能耗过大的问题。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具有海拔高,气温、气压偏低,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因而甲醇生产也具有不同于内地的独特特征。本文针对这些特点,以青海某30万吨/年天然气制甲醇装置为对象,通过模拟计算,分析生产现状,提出工艺参数调整意见;找出适合于青海高海拔地区甲醇高效生产的方案,通过对生产全过程中用能、用水相关的系统进行集成分析与优化,以期提高企业物料利用率、促进节能减排和降低生产操作成本的目的;对地处“三江源头”、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化工企业,在提高生态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实施开展节能降耗、节水减排工作上更加具有社会与经济双重意义。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1)利用“ECSS工程化学模拟系统——化工之星”(简称“化工之星”)对天然气制甲醇过程的转化、合成、精馏及CO2回收工段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工厂现场采集数据能够良好地吻合,所建立的模型准确可靠,可以用来研究工艺操作的优化及用能、用水系统集成等后续工作。(2)通过模拟分析高海拔地区低气压对甲醇精馏过程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整个甲醇四塔精馏系统以及单独对常压精馏塔进行了优化:利用高海拔地区粗甲醇组分沸点低这一特点,在精甲醇产品合格和废水达标排放的前提下,改进后各塔的操作温度和压力均有所降低,新鲜水用量与冷却、加热负荷均得到节约;为保证常压精馏塔采出的精甲醇产品纯度达标,进料位置需选择在常压塔的中下部第2025块理论板,操作回流比选用3.03.5,侧线采出位置应选在中下部的第2025块理论板。(3)通过夹点分析找出了高海拔地区整个天然气制甲醇装置的用能“瓶颈”,提出能量合理利用的优化方案。经分析,优化后的换热网络可节约加热公用工程8622.7k W,节能效果为18.6%,节约冷却公用工程9891.1k W,节能效果为14.6%。(4)通过水夹点技术的应用,对地处三江源地区、原水中总含盐量较高的甲醇生产企业进行了水系统进行集成与优化:废水直接回用水网络相比原用水网络可节约原水11.57t/h,脱盐水8.12t/h,污水排放量减少14.7t/h。再生回用水网络相比原用水网络可减少原水的使用量17.79t/h,污水排放量减少19.95t/h。
柴国锦[9](2016)在《NX公司高盐水零排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NX公司目前排放的浓盐水量很大,该公司拟配套新建高盐水“零排放”装置。新增一套膜法浓缩处理系统及蒸发和结晶装置,实现废水的零排放,以满足当地政府环保部门关于该化工企业所属园区内企业废水零排放的要求。目前NX公司其他生产装置已建好,本项目是在试生产前确保生产废水有效处理以满足竣工验收的前置环保项目,面临工期紧、任务重,且蒸发结晶技术在国内运用还不太成熟广泛,所以为了保证实现环境保护和工程质量双赢、尽量减少工程项目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的风险概率。本文以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采用专家调查法与专家打分法,对NX公司高盐水零排放项目中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问题进行研究。以现代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首先辨识NX公司高盐水零排放项目建设阶段及投产运行阶段的主要风险因素并进行分类。其次,进行风险因素识别及等级划分,运用专家评价法对该项目的工程风险值以及风险概率进行评价,最终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风险对策。
林玲[10](2015)在《基于绿色化学视角的初中化学教学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废物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情况愈演愈烈。目前,人类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迫在眉睫,同时这也是每个人肩负的应尽的职责。就履行化学教师的职责来说,在日常的化学教育中教师应当充分把保护环境与课程教学两者紧密相联,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初中生在中学这个阶段三观都尚未成熟,而此时也是三观确立的紧要时刻,而中学生的三观教育是按照实现我国持续性发展目标的方向来定的,所以在整个中学时期应当及时开展绿色化学的基本教育以及将它渗透到初中教学之中,这就要求要运用化学的基本原理在制造业、重工业、农业的源头上将制造业、重工业、农业的污染进一步减轻和消除,以此将这样的基本理念推广开展到初中的教育中,才有助于真正实现绿色化学。在教学初中阶段化学时,应当不仅局限于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领会化学中物质转换的定式,还要进一步的让受教学生学会环境保护的化学措施,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绿色化学这个新兴概念所包含的重大意义。在整体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弥补学生化学知识层面的不足,更加深入贯彻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要让他们知晓在对大气和臭氧层进行保护、降低温室效应的危害、维持土壤、净化水源方面绿色化学所起到的关键效用,明晰帮助整体民族提升生活质量、维持健康状态、进行安全保护所生产的化学物质工作原理,在教育中不断激发引导他们对化学的兴致,从而实现人与自然齐头并进和谐共存的局面。本文首先分析了绿色化学与中学化学教育的关联,绿色化学是中学化学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中学化学教材的重要内容、中学化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体现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对初中化学环境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指出了初中化学教学在环保教育方面的缺失问题:传统落后的化学教育观念、低效的初中化学环保教学方式和缺乏对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本文最后提出了绿色化学下初中化学教学的优化策略:树立绿色化学意识和环保意识;课堂教学的优化,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验教学的优化,包括培养实验教学中的绿色理念、探究实验教学中的新方法和实验后的反思与作业设计;课外活动的优化。
二、不排放废水的工厂废水处理设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排放废水的工厂废水处理设施(论文提纲范文)
(1)石化企业用水网络系统优化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现状 |
1.1.1 世界水资源现状 |
1.1.2 我国水资源现状 |
1.2 我国石化企业用水现状 |
1.3 水网络系统特点 |
1.4 节水思路及途径 |
1.4.1 节水思路 |
1.4.2 节水途径 |
1.5 课题价值和研究内容 |
1.5.1 课题价值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网络系统优化技术概述 |
2.1 水网络系统优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2.2 常用水网络系统优化方法简介 |
2.2.1 水夹点法 |
2.2.2 中间水道法 |
2.2.3 数学规划法 |
2.2.4 源阱法 |
2.2.5 水夹点-数学规划法 |
2.2.6 选择适合的优化方法 |
2.3 水夹点-数学规划法原理介绍 |
2.4 水网络系统分步设计 |
2.4.1 用水网络水夹点法分析 |
2.4.2 用水网络水夹点-数学规划法分析 |
2.4.3 废水处理网络设计 |
2.5 水网络系统同步设计 |
2.5.1 水网络系统同步设计过程 |
2.5.2 水网络系统超结构模型 |
2.6 零排放问题 |
2.6.1 废水最小化多目标化 |
2.6.2 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
2.6.3 废水零排放问题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某石化企业水平衡测试 |
3.1 某石化企业用水概况 |
3.1.1 供水系统 |
3.1.2 用水系统 |
3.1.3 排水系统 |
3.2 企业用水分类和用水水质标准 |
3.2.1 企业用水分类 |
3.2.2 用水水质标准 |
3.3 水平衡测试 |
3.3.1 水平衡测试内容 |
3.3.2 水平衡测试方法 |
3.3.3 水平衡测试平衡方程式 |
3.3.4 企业用水评价指标 |
3.3.5 某石化企业水平衡图 |
3.4 某石化企业水平衡测试结果 |
3.4.1 某石化企业水质状况 |
3.4.2 用水技术经济指标评价 |
3.5 某石化企业节水潜力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某石化企业水网络系统的优化研究 |
4.1 确定优化单元 |
4.2 边界条件的确定 |
4.3 确定水夹点和最小新鲜水用量及废水排放量 |
4.3.1 确定新鲜水夹点和最小新鲜水用量 |
4.3.2 确定废水夹点和最小废水排放量 |
4.4 某石化企业水网络分步设计 |
4.4.1 用水网络设计 |
4.4.2 废水处理网络设计 |
4.5 经济性评价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水网络优化算法的模拟 |
5.1 MATLAB简介 |
5.2 确定初始用水数据 |
5.3 MATLAB运算过程 |
5.4 数据计算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建议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厌氧—生物电化学系统对印染废水的强化脱色效能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染料废水的特点 |
1.3 偶氮染料废水处理研究现状 |
1.3.1 物理法 |
1.3.2 化学法 |
1.3.3 生物法 |
1.4 生物电化学系统的研究进展 |
1.4.1 生物电化学系统概述 |
1.4.2 BES对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研究 |
1.4.3 BES对偶氮染料的去除的研究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5.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1.1 厌氧-生物电化学耦合反应器(AD-BES) |
2.1.2 AB-A-O组合工艺设计 |
2.2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材料 |
2.2.1 实验仪器设备 |
2.2.2 实验试剂材料 |
2.3 实验分析检测方法 |
2.3.1 水样预处理 |
2.3.2 全波段扫描 |
2.3.3 橙黄II测定方法 |
2.3.4 常规的分析指标及方法 |
2.3.5 对氨基苯磺酸(SA)的测定 |
2.3.6 循环伏安分析 |
2.3.7 扫描电镜(SEM)测试 |
2.3.8 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分析 |
2.4 计算方法 |
第3章 生物电化学强化厌氧反应器降解偶氮染料的效能分析 |
3.1 厌氧-生物电化学耦合反应器(AD-BES)的构建与启动 |
3.1.1 启动阶段的电流和电势变化 |
3.1.2 启动阶段染料脱色效率分析 |
3.1.3 启动阶段产物生成分析 |
3.1.4 启动阶段COD消耗分析 |
3.2 生物电化学强化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效果分析 |
3.2.1 循环伏安分析 |
3.2.2 染料脱色效率分析 |
3.2.3 对氨基苯磺酸(SA)生成情况分析 |
3.2.4 COD消耗情况分析 |
3.3 染料浓度对耦合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1 染料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 |
3.3.2 染料浓度对SA生成的影响 |
3.3.3 染料浓度对COD去除的影响 |
3.3.4 电流和电势变化 |
3.4 电极生物膜SEM分析 |
3.5 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分析 |
3.5.1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3.5.2 微生物群落菌属功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AD-BES降解偶氮染料的参数优化 |
4.1 生活污水比例对橙黄II降解效果的影响 |
4.1.1 染料脱色效率对比分析 |
4.1.2 SA生成情况对比分析 |
4.1.3 COD消耗情况对比分析 |
4.1.4 电化学分析 |
4.2 电解质浓度对橙黄II降解效果的影响 |
4.2.1 染料脱色效率对比分析 |
4.2.2 SA生成情况对比分析 |
4.2.3 COD消耗情况对比分析 |
4.2.4 电化学分析 |
4.3 共基质浓度对橙黄II降解效果的影响 |
4.3.1 染料脱色效率对比分析 |
4.3.2 SA生成对比分析 |
4.3.3 COD消耗情况对比分析 |
4.3.4 电化学分析 |
4.4 AD-BES降解偶氮染料响应曲面法优化 |
4.4.1 Box-Behnken设计 |
4.4.2 显着性检验 |
4.4.3 参数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AB-A-O组合工艺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研究 |
5.1 AB-A-O组合工艺的启动 |
5.1.1 电流和电势变化情况分析 |
5.1.2 染料脱色效率分析 |
5.1.3 SA生成分析 |
5.1.4 COD消耗分析 |
5.2 染料浓度对AB-A-O工艺降解染料效能的影响 |
5.2.1 染料浓度对AB-A-O工艺脱色率的影响 |
5.2.2 染料浓度对BES段内电流的影响 |
5.2.3 染料浓度对AB-A-O工艺中SA生成的影响 |
5.2.4 染料浓度对AB-A-O工艺中COD去除的影响 |
5.2.5 染料浓度对AB-A-O工艺中TN去除的影响 |
5.3 SEM分析 |
5.4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5.4.1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5.4.2 群落组成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霍城煤化工项目水资源综合利用及废水污染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清洁生产 |
1.3 水资源综合利用 |
1.3.1 水资源的重要性 |
1.3.2 水资源的保护 |
1.3.3 伊犁河流域水资源及生态状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工程实例基本情况 |
2.1 工程实例项目概况 |
2.1.1 煤化工项目概况 |
2.1.2 主要技术工艺 |
2.2 取水构筑物及扬水泵站 |
2.2.1 取水构筑物 |
2.2.2 扬水泵站 |
2.3 原水净化处理设施 |
2.3.1 原水净化处理规模 |
2.3.2 原水净化处理工艺 |
2.4 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
2.4.1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
2.4.2 用水效率控制指标 |
2.4.3 水功能限制纳污控制指标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项目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
3.1 用水环节分析 |
3.1.1 生产、生活给水系统 |
3.1.2 热电装置用水系统 |
3.1.3 GSP粉煤加压气化用水系统 |
3.1.4 稳高压消防用水系统 |
3.1.5 污水处理和回用水系统 |
3.2 污废水的回用 |
3.2.1 装置排水工艺 |
3.2.2 各项废水处理设施 |
3.3 用水水平指标计算及比较 |
3.3.1 用水指标 |
3.3.2 指标计算结果 |
3.4 节水分析 |
3.4.1 节水措施 |
3.4.2 节水效果分析 |
3.5 节水经济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业废水污染预防的研究 |
4.1 工业废水简况 |
4.1.1 生活废水排水系统 |
4.1.2 生产废水排水系统 |
4.1.3 污水处理系统 |
4.2 废水对地表水影响 |
4.3 地下水污染研究 |
4.3.1 地下水污染预测情景设定 |
4.3.2 地下水水动力场模拟计算 |
4.3.3 溶质运移分析 |
4.3.4 地下水污染预测 |
4.3.5 地下水污染分析 |
4.4 废水的处理方案 |
4.4.1 排水系统 |
4.4.2 处理方案 |
4.4.3 气化黑水处理系统 |
4.5 废水零排放研究 |
4.5.1 气化工艺废水易处理 |
4.5.2 含盐废水零排放 |
4.5.3 事故废水零排放 |
4.6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
4.6.1 分区防渗 |
4.6.2 地下水应急措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4)生物电化学复合厌氧反应器构建及其处理染料废水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染料和染料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
1.3 染料废水的来源及处理技术 |
1.3.1 染料废水的来源 |
1.3.2 染料废水的特征 |
1.3.3 染料废水的处理技术 |
1.3.4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
1.3.5 废水排放标准和回用标准 |
1.4 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
1.4.1 生物电化学系统概述 |
1.4.2 生物电化学系统对难降解污染物的转化和去除 |
1.4.3 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应用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
1.5 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1.1 升流式生物电化学反应器 |
2.1.2 升流式厌氧污泥-生物电化学复合反应器的构建 |
2.1.3 染料废水处理工艺系统 |
2.2 实验设备和材料 |
2.2.1 实验仪器设备 |
2.2.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预处理 |
2.3.2 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分析 |
2.3.3 常规水质测定方法 |
2.3.4 挥发性脂肪酸测定方法 |
2.3.5 染料脱色产物测定方法 |
2.3.6 气体组分测定方法 |
2.3.7 锂离子测定方法 |
2.4 生物测序样品取样及测定方法 |
2.5 计算方法 |
第3章以生活污水为电子供体驱动生物电化学系统降解偶氮染料AO7 |
3.1 引言 |
3.2 电子供体类型对生物电化学系统还原偶氮染料的影响 |
3.2.1 电子供体类型对脱色效能的影响 |
3.2.2 偶氮染料脱色产物的生成效率 |
3.2.3 电流及电化学贡献率 |
3.2.4 电子供体类型对COD去除及产气的影响 |
3.2.5 电子平衡 |
3.3 电子供体浓度对生物电化学系统还原偶氮染料的影响 |
3.3.1 电子供体浓度对脱色效率的影响 |
3.3.2 电子供体浓度对脱色产物的影响 |
3.3.3 电流及电化学贡献率 |
3.3.4 电子供体浓度对COD去除的影响 |
3.4 缓冲体系对生物电化学系统还原偶氮染料的影响 |
3.4.1 缓冲体系对脱色效率的影响 |
3.4.2 电导率和pH的变化 |
3.4.3 电流的变化 |
3.5 电子供体类型对电极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解析 |
3.5.1 群落丰度和多样性分析 |
3.5.2 不同分类水平上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 |
3.5.3 优势菌属的潜在功能解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厌氧-生物电化学复合系统的构建及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电极材质及位置对复合反应器效能的影响 |
4.2.1 电极材质及位置对脱色效能的影响 |
4.2.2 电极材质及位置对脱色产物的影响 |
4.2.3 电极材质及位置对COD去除的影响 |
4.2.4 电极材质及位置对出水VFAs的影响 |
4.2.5 电极材质及位置对电流的影响 |
4.3 电极材质及位置对复合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 |
4.3.1 RTD的数学描述 |
4.3.2 RTD曲线 |
4.3.3 流动模型拟合 |
4.4 复合反应器的数值模拟 |
4.4.1 数值模拟技术概述 |
4.4.2 模型建立及计算求解 |
4.4.3 复合反应器的流场解析 |
4.4.4 RTD实验的数值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组合工艺系统的构建及其处理染料废水的效能 |
5.1 引言 |
5.2 染料废水处理工艺系统构建 |
5.2.1 工艺系统组合形式优化 |
5.2.2 工艺系统回流比优化 |
5.2.3 反硝化单元位置优化 |
5.2.4 反硝化脱氮消耗电子供体浓度评估 |
5.3 工艺系统处理混合染料废水的效能 |
5.3.1 工艺系统的色度去除效能 |
5.3.2 工艺系统的COD去除效能 |
5.3.3 工艺系统的电化学性能 |
5.3.4 工艺系统的氮去除效能 |
5.3.5 工艺系统与除磷单元匹配 |
5.4 工艺系统与深度处理技术匹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一种资源化安全处置城市污泥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城市污泥处理行业现状 |
2 我国政府所作的努力和面临的严峻挑战 |
3 技术开发背景 |
4 技术方案与优势 |
5 工程方案需要注意的问题 |
(6)薯蓣皂素清洁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黄姜产业的发展历史 |
1.1.2 黄姜产业面临的严峻现实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薯蓣皂素的传统提取方法概述 |
1.2.2 薯蓣皂苷生物酶解法的研究进展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计划 |
1.3.1 生物水解研究: |
1.3.2 酸水解环保技术研究: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材料及试剂 |
2.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2 实验材料 |
2.1.3 试剂 |
2.1.4 薯蓣皂苷和薯蓣皂素的标准曲线制作 |
2.1.5 薯蓣根状茎皂素含量分析 |
2.1.6 薯蓣皂苷和薯蓣皂苷糖的制备 |
2.2 薯蓣皂苷水解微生物的筛选 |
2.2.1 筛选培养基配方及筛选方法 |
2.2.2 菌落活性进一步验证 |
2.2.3 筛选菌种的初步鉴定 |
2.2.4 菌种活化与扩大培养 |
2.3 薯蓣材料固体发酵 |
2.3.1 实验原理 |
2.3.2 固体发酵方法 |
2.4 薯蓣皂苷清洁酸水解工艺 |
2.4.1 实验材料准备 |
2.4.2 薯蓣皂苷水解-皂素同步萃取工艺与装置设计 |
2.4.3 薯蓣皂苷水解与皂素同步萃取反应过程 |
2.5. 薯蓣皂素逆向层析法纯化 |
2.5.1 逆向层析技术原理及装置设计 |
2.5.2 薯蓣皂素的逆向层析过程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水解薯蓣皂苷专一菌种的筛选与活化 |
3.1.1 水解薯蓣皂苷专一菌种:青霉菌 |
3.1.2 薯蓣皂苷糖(DL)对菌种水解活性的影响 |
3.1.3 薯蓣皂苷对菌种水解活性的影响 |
3.1.4 培养温度对菌种特异活性的影响 |
3.1.5 培养时间对菌种特异活性的影响 |
3.2 新鲜黄姜固态发酵法水解薯蓣皂苷 |
3.2.1 发酵温度对固体发酵水解率的影响 |
3.2.2 发酵时间对固体发酵水解率的影响 |
3.2.3 接种量对固体发酵水解率的影响 |
3.2.4 生物水解和酸水解提取薯蓣皂素比较 |
3.3 薯蓣皂苷清洁酸水解过程 |
3.3.1 主要反应参数:反应时间和搅拌转速 |
3.3.2 最佳条件下反应的皂素得率 |
3.4 薯蓣皂素逆向层析法纯化 |
3.4.1 薯蓣皂素逆向层析纯度 |
3.4.2 薯蓣皂素逆向层析流动相优化 |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实训基地建设的职业院校(园区)空间结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内容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1 职业教育理论 |
1.3.2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
1.3.3 职业院校规划与设计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衔接城市产业的职业院校(园区)选址模式 |
2.1 校企产学结合的关联要素 |
2.1.1 空间布局 |
2.1.2 专业衔接 |
2.1.3 合作模式 |
2.2 影响职业院校选址的因素 |
2.2.1 城市规划 |
2.2.2 开发成本 |
2.2.3 空间形态 |
2.2.4 功能策划 |
2.2.5 交通联系 |
2.3 基于选址区位的发展策略 |
2.3.1 城市内部模式 |
2.3.2 城市边缘模式 |
2.3.3 卫星城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源集约共享的职教园区空间结构模式 |
3.1 土地集约利用的布局理念 |
3.1.1 校园规模的合理性 |
3.1.2 开发强度的可能性 |
3.2 公共资源整合的共享模式 |
3.2.1 共享要素 |
3.2.2 要素层级 |
3.2.3 实施机制 |
3.3 支持功能“中心”的结构模式 |
3.3.1 “中心”的结构意义 |
3.3.2 单一中心模式 |
3.3.2.1 紧凑式 |
3.3.2.2 松散式 |
3.3.3 多中心模式 |
3.3.3.1 并列式 |
3.3.3.2 层级式 |
3.4 职教园区形态的类型解析 |
3.4.1 要素形态 |
3.4.1.1 中心形态 |
3.4.1.2 路网形态 |
3.4.2 类型归纳 |
3.4.2.1 向心圈层型 |
3.4.2.2 格网毗邻型 |
3.4.2.3 平行带状型 |
3.4.2.4 中心轴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训布局优化的职业院校空间结构模式 |
4.1 内外联系便捷的实训布局 |
4.1.1 实训区与职业院校的相对位置 |
4.1.2 高效而独立的实训区交通组织 |
4.2 教学实训并重的功能组合 |
4.2.1 教学实训的集群组合方式 |
4.2.2 职业院校的功能组合模式 |
4.2.2.1 基本型 |
4.2.2.2 复合型 |
4.2.2.3 组团型 |
4.3 多元丰富的空间结构模式 |
4.3.1 集中式 |
4.3.2 线性式 |
4.3.3 簇群式 |
4.3.4 格网式 |
4.3.5 综合式 |
4.4 适应学科发展的弹性空间 |
4.4.1 校园发展控制模式 |
4.4.2 教学用地预留方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的归纳 |
5.2 后续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高海拔地区天然气制甲醇生产过程的系统集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甲醇的属性及用途 |
1.1.2 甲醇生产能耗状况 |
1.2 甲醇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
1.2.1 甲醇主要生产技术发展历程 |
1.2.2 典型的甲醇生产工艺路线 |
1.3 夹点技术 |
1.3.1 夹点技术的提出及发展 |
1.3.2 夹点的形成及换热网络优化综合 |
1.3.3 水夹点技术原理 |
1.3.4 夹点技术在甲醇工业中的应用进展 |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天然气制甲醇生产全流程模拟 |
2.1 天然气制甲醇工艺流程简介 |
2.2 天然气制甲醇工艺流程模拟 |
2.2.1 甲醇生产工艺流程物理模型搭建 |
2.2.2 甲醇生产过程数学模型搭建 |
2.2.3 模型验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甲醇精馏单元工况分析及优化 |
3.1 甲醇精馏工艺介绍 |
3.1.1 双塔精馏工艺 |
3.1.2 三塔精馏工艺 |
3.1.3 四塔精馏工艺 |
3.2 精馏单元工况分析与优化 |
3.2.1 高海拔地区组分物性变化特点 |
3.2.2 模拟计算过程 |
3.2.3 进料粗甲醇组成确定 |
3.2.4 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3.3 常压精馏塔变工况模拟分析与优化 |
3.3.1 模型建立及原始数据输入 |
3.3.2 各操作参数对常压塔精馏过程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然气制甲醇生产全流程能效优化 |
4.1 甲醇生产过程用能状况分析 |
4.2 现有换热网络的夹点分析 |
4.2.1 工艺单元物流数据提取 |
4.2.2 最优~(ΔT)min的选取 |
4.2.3 系统用能夹点分析 |
4.2.4 找出现行换热网络中不合理的匹配 |
4.3 甲醇生产全流程系统用能的优化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然气制甲醇生产全流程水系统集成及优化 |
5.1 甲醇企业现行用水系统概况 |
5.2 关键污染物组分的确定 |
5.3 用水系统集成与优化 |
5.3.1 极限进出口浓度及负荷的确定 |
5.3.2 生成废水直接回用初始用水网络 |
5.3.3 初始用水网络调优 |
5.3.4 再生回用的考虑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NX公司高盐水零排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研究的主要层面及其观点 |
2.2.2 研究不足之处 |
2.3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内涵 |
2.4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原则与模式 |
2.5 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评估与控制方法 |
2.5.1 风险识别理论 |
2.5.2 风险评估理论 |
2.5.3 风险控制理论 |
第3章 NX公司高盐水零排放项目风险的识别 |
3.1 项目概况 |
3.1.1 基本情况 |
3.1.2 项目进出水水质 |
3.1.3 工艺方案 |
3.1.4 项目组成 |
3.1.5 辅助材料规格及消耗 |
3.1.6 公用工程消耗 |
3.1.7 工艺流程简述 |
3.1.8 污染物综合排放情况 |
3.2 工程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
3.2.1 NX公司高盐水零排放项目的风险特点 |
3.2.2 NX公司高盐水零排放项目的风险因素 |
3.2.3 NX公司高盐水零排放项目的风险损失 |
第4章 NX公司高盐水零排放项目的风险评估 |
4.1 工程项目风险评估基础 |
4.2 工程项目自然风险评估 |
4.2.1 风险概率等级划分 |
4.2.2 风险概率等级估计 |
4.2.3 风险值测度 |
4.3 工程项目施工风险评估 |
4.4 工程项目设备风险评估 |
4.4.1 风险概率等级划分 |
4.4.2 风险概率等级估计 |
4.4.3 风险值测度 |
4.5 工程项目运行风险评估 |
4.5.1 风险概率等级划分 |
4.5.2 风险概率等级估计 |
4.5.3 风险值测度 |
第5章 NX公司高盐水零排放项目的风险控制 |
5.1 自然风险的控制 |
5.1.1 风险跟踪对策 |
5.1.2 雨季风险控制对策 |
5.1.3 灾难风险控制对策 |
5.2 设计中风险控制措施 |
5.2.1 工艺系统 |
5.2.2 总平面布置 |
5.2.3 设备及管道 |
5.2.4 电气 |
5.2.5 自控仪表及火灾报警 |
5.2.6 建构筑物 |
5.2.7 通风措施 |
5.2.8 防噪声、防护栏、安全标志及风向标的设置 |
5.2.9 密闭空间作业安全措施 |
5.2.10 非正常工况的安全控制措施 |
5.2.11 消防系统 |
5.3 施工风险的控制 |
5.3.1 扬尘减少对策 |
5.3.2 交通影响缓解对策 |
5.3.3 噪声控制对策 |
5.4 设备风险的控制 |
5.4.1 风险自留 |
5.4.2 风险利用 |
5.4.3 风险转移 |
5.5 运行风险的控制 |
5.5.1 恶臭影响减轻对策 |
5.5.2 噪声防护对策 |
5.6 突发事故风险控制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10位专家对自然风险的打分 |
附录2:10位专家对设备风险的打分 |
附录3:10位专家对运行风险的打分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10)基于绿色化学视角的初中化学教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的现状 |
(四) 研究的方法 |
二、绿色化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的理论依据 |
(一) 绿色化学的内涵和原则 |
1. 绿色化学的内涵 |
2. 绿色化学的特点 |
(二) 绿色化学与中学化学教育的关联 |
1. 绿色化学是中学化学教育的核心理念 |
2. 绿色化学是中学化学教材的重要内容 |
3. 绿色化学是中学化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
(三) 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
1. 从全球存在问题看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
2. 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
3. 绿色化学教育体现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 |
三、初中化学环境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 |
(一) 调查设计与实施 |
(二) 调查结果 |
1. 学生对绿色化学和环保基本知识的了解较少 |
(三) 初中绿色化学教育情况访谈分析 |
1. 教师A:将绿色环保知识融入教材中 |
2 教师B:将教材知识拓展加强环保意识 |
3. 教师C:养成良好环保的化学实验习惯 |
4. 教师D:在实际生活中做好环境保护 |
(四) 初中化学教学在环保教育方面的缺失问题 |
1. 传统落后的化学教育观念 |
2. 低效的初中化学环保教学方式 |
3. 缺乏对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 |
四、绿色化学下初中化学教学的优化策略 |
(一) 树立绿色化学意识和环保意识 |
1. 教师形成的绿色化学意识 |
2. 教师形成的环保意识 |
3. 在日常生活中规范举止行为 |
(二) 课堂教学的优化 |
1. 通过教学对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培养 |
2 将课本教材中的环境保护知识进行深入分析 |
3. 围绕问题开展教学的模式 |
(三) 优化实验教学 |
1. 培养实验教学中的绿色理念 |
2. 探究实验教学中的新方法 |
3. 实验后的反思与作业设计 |
(四) 课外活动的优化 |
1. 开展专项论谈活动 |
2. 学生带入到实践活动中 |
3. 组织学生响应环保口号 |
4. 举办一些知识竞赛活动 |
5. 紧抓身边细节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
6. 对学生周围的环境情况进行环保教学 |
7. 提倡环保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
结束语 |
附录问卷调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不排放废水的工厂废水处理设施(论文参考文献)
- [1]石化企业用水网络系统优化与应用研究[D]. 冯超. 西安石油大学, 2018(09)
- [2]厌氧—生物电化学系统对印染废水的强化脱色效能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 席尚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3]霍城煤化工项目水资源综合利用及废水污染预防研究[D]. 谷振东.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1)
- [4]生物电化学复合厌氧反应器构建及其处理染料废水效能研究[D]. 崔敏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5]一种资源化安全处置城市污泥的方法[J]. 王文君,刘勇,黄琰昕. 砖瓦世界, 2016(11)
- [6]薯蓣皂素清洁生产技术研究[D]. 雷灿. 湖北民族学院, 2016(12)
- [7]基于实训基地建设的职业院校(园区)空间结构模式研究[D]. 陈振. 东南大学, 2016(03)
- [8]高海拔地区天然气制甲醇生产过程的系统集成与优化[D]. 秦杰. 青海大学, 2016(08)
- [9]NX公司高盐水零排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柴国锦. 华东理工大学, 2016(05)
- [10]基于绿色化学视角的初中化学教学优化研究[D]. 林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