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体腾空运动的数学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史亚鹏[1](2021)在《基于运动规划与足地交互的液压四足机器人力矩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液压四足机器人面向复杂环境的高自主性、高柔顺性和高动态稳定性是其迈向实用化,进入未来军事、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前提和保障。按照以上宏观需求,将四足机器人系统架构分为规划层、柔顺层和驱动层。运动任务目标的实现往往取决于规划层的自主性与抗扰鲁棒性;机器人的机身稳定与足-地柔顺则依赖于柔顺层的足-地动态交互;而运动轨迹与足-地交互力指令的实施必须通过驱动层的关节力矩控制来实现。为此,本文针对液压四足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运动规划与力控等核心问题,重点突破规划层、柔顺层与驱动层各层内的关键技术难点,并综合考虑层间联系,以保证关节力矩对任务空间运动轨迹与足-地交互力的同时跟踪。本文首先从四足机器人运动特性分析入手,在规划层建立能够表征四足机器人运动本质的点-质量模型,以降低系统的状态变量维度。在点-质量模型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运动任务指令、外界地形环境和步态特征,设计完成了以质心轨迹和落足点为决策变量的非线性运动规划优化模型。为实现机器人整体运动任务的全局寻优与在线实时反应能力,本文对基于离线预规划与在线重规划的分步式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离线预规划阶段以整体运动任务全局优化为目标,运用上述优化模型生成全局质心轨迹和落足点序列。为了实现全局规划结果与在线重规划的良好融合,运用向量场路径跟踪的空间收敛特性,开展了全局路径空间收敛的向量场跟踪算法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模型预测控制的鲁棒性时域优化的优势构建基于全局路径跟踪的在线重规划策略,构建了基于向量场路径跟踪的MPC在线运动规划算法,解决了基于时间函数收敛速度与空间全局路径的维度不匹配问题,实现了运动规划兼顾全局性与实时性的目的。为进一步探究基于点-质量模型的四足机器人运动轨迹重构问题,研究四足机器人典型行走步态与虚拟双足的步态模式映射关系,基于点-质量模型与虚拟双足的对应关系进而建立与四足的落足点几何映射联系,结合腾空相轨迹规划,最终生成任务空间运动轨迹。在规划层期望运动轨迹生成的基础上,本文借鉴四足哺乳动物骨骼-肌肉系统的柔性功能特征,从功能仿生角度出发,在柔顺层建立任务空间全身柔顺模型,包含足端阻抗模型和机身虚拟模型。以两模型全身柔顺力平衡方程为基础,推导出两模型参数刚度映射关系,进而建立机身与足端的几何增量联系。为建立机身与足端的力学联系,本文开展了基于解析计算和数值优化的足力分配算法研究;综合机身与足端力、位两个层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位姿补偿算法与足力跟踪算法的四足机器人仿生平衡点控制策略,从系统角度建立了机身与足端的显式协同联系,以提高系统的自稳定柔顺交互性能。为进一步探索上述任务空间规划层、柔顺层与关节空间力矩驱动层的空间控制模式映射关系,本文从多刚体动量守恒出发推导出质心动力学模型,进而建立了质心轨迹与关节力矩的空间映射。在质心动力学模型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基于PD反馈补偿的模型误差补偿机制,综合质心、足端与机身运动轨迹与足-地交互力的多目标跟踪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二次规划的多目标优化力矩控制算法,解决了逆动力学求解的欠驱动不适应问题,实现了对运动轨迹与足-地交互力的鲁棒性同时跟踪。基于四足机器人理论研究成果与仿真分析,搭建完成液压四足机器人实物样机EHbot。详细阐述了基于三电机驱动齿轮泵的机载液压动力源和腿部液压执行系统的设计过程,该系统具有低噪声、低震动和空间配置灵活等特点。在此基础上,依据关节力矩指令执行需求,开展基于力前馈与扰动补偿的液压执行单元力跟踪补偿算法研究,提高了液压执行单元非对称容腔面积与足地冲击下的期望力跟踪性能。最后,将上述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EHbot实物样机,依次开展在线运动规划,自稳定柔顺交互,力矩控制动态稳定实验和速度、负重及爬坡能力综合性能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EHbot系统设计的可行性以及运动规划与力控算法的有效性,为未来液压四足机器人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和工程经验。
施银行[2](2021)在《运动员跳台跳水运动学解析》文中研究说明跳水项目是我国在奥运会中备战的重点项目,深受大众喜爱。其中涉及到的不同级别跳水类型对于运动员起跳和翻转等动作有着极高的要求,具有艺术表演力和爆发力,如何保证在跳水过程中获得好的表现,需要对运动员跳水时的运动学进行分析和探究。本文针对运动员跳水进行分析,对其跳水动作进行研究和分析。利用运动学模型对跳水角度与其他因素进行推导,计算出最佳的跳水转体动作,为运动员跳水动作提供参考,为运动学参数计算提供有效的计算方法。
贾永耀[3](2021)在《蹦床运动员着网过程中膝关节角度的实验研究与力学分析》文中认为
刘平[4](2021)在《我国现役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全程技术特征研究》文中提出
高得胜[5](2021)在《气动双关节弹跳腿跳跃机理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邢运,杨嘉陵[6](2021)在《动物进化的抗冲击策略及其仿生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动物已经进化出各种各样高效的、可靠的、适应性强的抗冲击策略和机体防护机制,抵抗来自周围复杂环境的碰撞和冲击载荷,保护生物外部结构和内部器官在进行激烈生物活动时不受伤害.相比传统工程防护结构,这些天然的生物防御系统具有优异的抗冲击特性、高效的能量耗散效率以及可重复使用等特征.因此,近年来,关于探索生物及其仿生机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作者结合近期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综述了自然界各类动物的抗冲击策略与身体防护机制及其相关仿生设计与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地,我们归纳分析和讨论了面对不同载荷环境时生物抗冲击结构独特的进化过程和非凡的力学性能,并且介绍了相关的抗冲击仿生应用研究.最后,讨论了动物抗冲击策略与防护机制及其仿生应用研究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可为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为可重复使用能量吸收装置及其飞行器结构的抗冲击与防护设计提供有益借鉴和仿生依据.
刘洋[7](2021)在《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对拳击运动员前、后直拳技术训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双侧力量训练提升运动表现的重要作用和复合式抗阻训练提升训练效应已经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证实,而同一种训练方法的不同训练模式对拳击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效应的研究还没有深入。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模式横向比较研究较少涉及,尤其搏斗类的拳击项目单、双侧研究不足。采用双侧肢体训练如自由负重深蹲、卧推、跳深等动作模式设计末端释放训练、快速伸缩训练等一定程度上可提升拳击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表现。然而,拳击技术动作特征属性决定着拳击属于单侧肢体发力动作模式,采用双侧训练设计可能不符合项目用力特征。故此,分析前、后直拳生物力学特征及出拳击打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助于设计单侧干预训练手段、提升直拳运动表现、丰富拳击专项训练理论,对拳击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推进作用。目的:研究1目的,从运动生物力学视角对前、后直拳技术进行技术诊断,分析影响前、后手直拳击打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及运动表现特征,有针对性的为直拳技术训练计划安排和动作设计提供依据。研究2目的,基于研究1结果设计单、双侧以及单+双动作训练方案包括动作结构、工作肌肉、阻力类型、动作速度、动作方向等,以期增强拳击运动员局部以及综合训练效应。提升前、后直拳技术击打效果,在保证优势侧前提下,重点改善弱势侧出拳效果,提升拳击运动表现。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试验法、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等研究方法对前、后直拳技术的击打效果特征和单、双侧以及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效应进行研究。研究1主要采用Vicon红外三维动作捕捉系统、Delsys无线表面肌电系统、Kistler测力靶和测力台以及同步设备等对17名优秀拳击运动员身高[1.75±0.078m]、体重[66.06±2.768kg],进行前、后直拳技术生物力学诊断分析。研究2试验采用荷兰Xsens MTw Awinda惯性动作捕捉模块设备、Kistler测力台设备、Gym Aware线性传感器设备,对29名拳击运动员进行单、双侧和单+双侧干预训练,受试者被随机分为3组[身高:单侧组(UNI)1.73±0.08m、单+双侧组(UNI+BI)1.7±0.06 m、双侧组(BI)1.74±0.06m],[体重:单侧组(UNI)55.42±5.85 Kg、单+双侧组(UNI+BI)54.73±5.33Kg、双侧组(BI)59.67±8.39Kg]。分别进行单侧组(UNI)、单+双侧组(UNI+BI)、双侧组(BI)复合式抗阻训练的干预训练方案,评估为期8周的干预训练对拳击运动员不同力量素质、CMJ、DJ下肢运动表现和前、后直拳击打效果提升程度。研究1利用Graph Pad6.0软件对前、后直拳技术动作结构效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差异特征,对上肢运动表现和双下肢地反力特征与击打效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前、后直拳在动作结构上以及出拳击打效果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前、后直拳的出拳效果普遍存在“非对称”特征即“优势侧和非优势侧”现象。这种“非对称”特征决定着单边训练可能更适合拳击专项技术动作。基于前、后直拳技术的上肢肩、肘、手各环节运动学表现特征的上肢环节依次加速、制动,符合速度叠加理论的鞭打动作原理。肌电特征方面,前、后直拳技术在启动—发力阶段、出拳—击打阶段的肌肉用力特征相似,下肢腓肠肌、股二头肌激活程度较高,上肢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激活程度较高,应设计上述肌肉的快速伸缩训练练习。运用spss26.0软件对所涉及的相关变量用逐步回归分析方式分别确立前、后直拳技术的击打效果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将所涉及的与出拳峰值速度程正相关的变量如1RM卧推、1RM深蹲、CMJ、后脚积极发力指数、前脚积极发力指数、躯干扭转角峰值速度、动作完成时间、上臂、前臂环节速度等自变量分别纳入前、后直拳的回归模型进行逐步回归分析:(1)后手直拳拳速(y)=3.839-1.592*动作完成时间(x1)+47.389*后快速发力指数/体重(x2)+8.306*CMJ(x3)。(2)前手直拳回归模型(y)=-1.273+0.094*后脚峰值力/体重(x1)+2.906*CMJ+0.743*前臂速度(x2)。从回归模型权重系数来看,CMJ对前、后直拳技术的击打效果权重系数最大,说明CMJ为代表的下肢爆发力为训练的重点,其次动作完成时间指标对后手直拳技术的击打效果产生负向影响,后脚发力指数指标为对拳速贡献较大。前手直拳回归模型中,上肢环节速度对拳速贡献呈正向关系。故此,应该注重下肢爆发力训练和上肢环节末端释放训练。研究2结果,三组经过8周的复合式抗阻训练后,组内前、后比较时,单侧组(UNI)、单+双侧组(UNI+BI)、双侧组(BI)在不同抗阻素质运动表现、Gym Aware系统所测的深蹲、卧推技术局部动作评价30%1RM、50%1RM和80%1RM力量各项指标均有较大的提升(p<0.05,p<0.01)。Kistler测力台所测试的下肢CMJ、DJ动作技术在干预前、后有所提升,Xsens MTw Awinda加速计所测试的前、后直拳击打效果均有显着性提升(p<0.05,p<0.01)。组间横向比较时,Gym Aware系统所测的杠铃杆仅有深蹲、卧推30%1RM峰值功率指标单侧组(UNI)和单+双侧组(UNI+BI)优于双侧组(BI)。Kistler测力台的CMJ、DJ动作中,单侧RSI反应力量指标差异显着(p<0.05),CMJ高度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Xsens MTw Awinda加速计所测试三组均显着增加了前、后手直拳击打效果方面指标(p<0.05),在均衡提升程度指标来看,单侧组(UNI)和单+双侧组(UNI+BI)的各自组内前、后直拳提升幅度不显着(p>0.05),而双侧组(BI)组内前、后直拳击打效果的绝对改变(提升程度)仍然出现差异(p<0.05),说明双侧组(BI)的双侧训练会进一步加大前、后直拳的“非对称性”特征。击打效果横向比较来看,前手直拳击打效果存在显着性差异,单侧组(UNI)和单+双侧组(UNI+BI)显着高于双侧组(BI)。后手直拳击打效果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单侧组(UNI)、单+双侧组(UNI+BI)、双侧组(BI)横向比较时后手直拳提升幅度效果无显着性差异。全文结论:单侧和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设计在提升前手直拳击打效果以及改善30%1RM快速力量素质能力方面优于双侧训练组。相比于双侧训练,单侧和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能在保证后手拳训练前提下,快速发展前手拳训练效应。
吴哲能[8](2021)在《中外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旋转技术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旋转推铅球技术已经在国际大赛中被男子运动员普遍使用,且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国内外学者对旋转推铅球技术的优势进行了许多研究,认为旋转推铅球技术是有助于运动成绩提升的。但是,我国运动员使用此技术的人员较少,尚处于尝试阶段,对技术的认识和训练手段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目的:本文将对影响投掷距离的主要运动学参数进行相关分析,以提高对旋转推铅球技术的认识。对国内外运动员影响运动成绩的主要运动学参数的对比,发现国内外运动员之间存在的技术差异。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技术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以在2017年伦敦世界田径锦标赛、2018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中获得前八名的使用旋转推铅球技术的15名世界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和2020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中使用旋转推铅球技术的国内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世界田联发表的官方资料以及相关比赛视频和数据展开具体研究。文章将整个技术动作过程分为5个时相,4个阶段。分别是右脚离地时刻、第一单支撑阶段、左脚离地时刻、腾空阶段、右脚落地时刻、第二单支撑阶段、左脚落地时刻、最后用力阶段、出手时刻。对国外15名使用旋转推铅球技术的运动员时间、空间、速度运动学参数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分析时间、空间、速度运动学参数对投掷距离的影响,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国内外运动员时间、空间、速度运动学参数存在的差异,分析国内外运动员技术差异。文章得出了以下结论:1.国内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相比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出手高度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动作节奏方面,各个阶段持续时间在整个技术动作过程总时间占比,国外运动员与国内运动员在腾空阶段持续时间占比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动作技术上,国外运动员与国内运动员左脚落地时刻肩髋扭转角、腾空阶段铅球运行轨迹长度、最后用力阶段铅球运行轨迹长度、整个技术动作过程铅球运行轨迹长度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就整体旋转技术而言,差异的关键技术环节是我国运动员在腾空阶段身体扭紧程度增加,而国外运动员在第二单支撑阶段身体扭紧程度增加。我国运动员肩髋扭紧时机存在问题,应该在第二单支撑阶段增加肩髋扭紧程度。最后用力开始阶段动作技术差异最大,此时国外运动员都能够保持较大的拧紧身体姿势,为此后的最后用力储备能量;而国内有的运动员此时的扭转角较小,不能形成最佳的发力姿势。3.我国运动员李俊、张俊、冯杰存在左脚落地时刻重心偏高现象,重心偏高铅球高度也较高,角度变小。降低左脚离地时刻、右脚落地时刻、左脚落地时刻铅球垂直高度,不仅有助于铅球各个时刻速度的增加,而且有助于获得较大出手角度,增加投掷距离。4.在技术发展上,我国运动员受背向滑步理念的影响较大,如本研究中发现国内运动员腾空阶段铅球运行轨迹长,腾空持续时间长,最后用力出手过于向前等技术与国外旋转技术存在较大差异,说明我们对旋转技术的认识和运用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结合运动员的身体特点以及旋转技术的核心设计专门性训练手段。
王家彬[9](2021)在《青少年武术散打1-6级运动技能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2018年4月,在上海体育学院颁布了4等12级的《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同为武术三种形式之一的套路,也完成了标准的研制,散打同样需要一部属于自己的标准。散打的本质是打,但在青少年正常学龄期,散打对他们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方面,主要用于评价专业运动员的国家运动员等级制度就不再适合了。202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指出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的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武术散打作为我们国家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是否有机会被纳入计分项目,若出现一个可以科学评价且安全的技能等级评价体系,是否可助力武术散打进入中高考。以上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研制散打技能等级标准的紧迫感。本研制旨在构建青少年武术散打1-6级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非专业青少年武术散打等级标准研制工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以响应和完善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工作。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以青少年武术散打1-6级运动技能等级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根据专家的擅长领域设计访谈大纲,主要问及散打专业知识、研究流程设计、专业设备选择与使用等问题。选择了15位散打领域竞赛训练、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具备资深经验与成果的专家团队,将设计与筛选的运动技能等级评价指标通过“问卷星”网上问卷形式进行为期两轮的专家函询,经过修改与调整形成青少年武术散打1-6级运动技能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将德尔菲法所得问卷结果建立层次模型,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各自矩阵的(最大特征根)、CI(一致性指标)、设置各指标的权重(特征向量值),并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得出CR(随机一致性比率),验证问卷结果是否需要修改。招募15名散打运动员根据不同水平分为3组,从德尔菲法筛选出的指标选取一定项目进行测试,目的在于验证该评价体系能否对不同水平的散打习练者进行有效的区分。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后共筛选出73项指标,根据指标测试中的程序和普及的难易,并考虑测试总时长,选出了7项指标进行测试。分别是:1分钟掌卧撑、悬垂举腿、全身反应时、绳梯步法测试、20s假人摔法展示、30s拳腿空击组合、2分钟打沙包。测试结果使用SPSS 22.0进行分析,对德尔菲法两轮函询和实验法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描述性统计计算德尔菲法专家打分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用各指标标准差与均值之比计算变异系数(CV),各指标专家各处满分人数与专家团队总人数之比计算满分比。用非参数性检验的Kendall’s W检验计算肯德尔协调系数(ω)、卡方检验结果(x2)、自由度(df)、显着性(P)。研究结果:1.本研究经过前期的专家访谈等准备工作后,对标准研制这一目的进行了为期两轮的德尔菲专家函询后,敲定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二、三级下的评价指标,并在专家团队意见下,将各自对应指标进行增设、修改、删除、保留,最终形成了青少年散打1-6级运动技能等级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其中1级指标3个,2级指标13个,3级指标共73个。2.运用AHP确定了各项指标权重,通过判断矩阵计算出随机一致性比率验证了专家函询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一级指标包括基本技能(权重0.2973),专项技能(权重0.5390),实战(权重0.1638);二级指标权重最高的五个指标分别为灵敏素质(权重0.3029)、腿法(权重0.3028)、速度素质(权重0.2262)、拳法(权重0.21.2)、拳腿摔组合(权重0.2102)三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十个指标分别为一分钟掌卧撑(权重0.0673)、30s拳腿摔组合(权重0.4392)、30s自由腿法组合(权重0.3938)、20s鞭腿连踢(权重0.3482)、两分钟打沙包(权重0.3232)、30s拳腿组合(权重0.3134)、横竖叉展示(权重0.2982)、坐位体前屈(权重0.2964)、30s接腿摔法空击(权重0.2857)、假人摔法展示(权重0.2857)。且判断矩阵随机一致性比率皆小于0.1,一致性检验通过。3.所选取指标中,一分钟掌卧撑在3组分组对比中出现显着性差异(P=0.006),绳梯步法测试1的3组对比出现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47),绳梯步法测试2出现显着性差异(P=0.001),绳梯步法测试3出现显着性差异(P=0.007),20s假人摔法展示出现极显着性差异(P=0.000),30s拳腿空击组合出现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14),2分钟打沙包出现极显着性差异(P=0.000)。研究结论:1.本研究的两轮德尔菲问卷函询中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系数均达到要求,专家团队都为资深散打从业人员,说明问卷合理性有一定的保证。2.对最终敲定的青少年散打1-6级运动技能等级标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设置,通过各矩阵的一致性检验,专家函询结果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靠性。3.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将不同水平青少年散打练习者在测试成绩上进行有效区分,其科学性得到进一步验证,可用来作为青少年散打1-6级运动技能等级标准评价指标体系。
刘平[10](2021)在《我国现役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全程技术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对我国现役女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四个阶段的关键技术特征进行解析和分析,揭示出我国现役女子跳远运动员的关键技术特征,尝试以全局思维来看待分析跳远这个项目,并探究跳远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四个阶段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通过与世界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关键技术特征做对比,探讨我国现役女子跳远运动员的关键技术特征上的不足,分析不同运动员的个性化特点,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在今后的训练和教学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探究我国现役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全程关键技术特征。在比赛现场采用7台高清数码摄像机,按照视频解析技术要求进行比赛视频采集,使用Fastrun系统采集助跑最后两个5m分段的速度,使用Dartfish10.0视频解析软件和Peak Motus三维视频解析系统进行数据提取,采用日本松井秀治人体模型进行人体质心的合成,使用低通滤波进行数据平滑,截断频率为6Hz。运用Excel2007和Spss23.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参数指标选取最大值MAX、最小值MIN、平均值AVER、标准差SD和百分比%,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以及使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来分析不同技术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统计显着性水平设定为p<0.05。研究结果(1)我国现役女子跳远有78.6%的运动员都能在前三跳创造出最佳成绩;全程助跑步数集中在18-22步合理范围内;全程助跑时间在4.96-5.90s之间;11名采用站立式起动方式的运动员的踏板精度为0.14±0.43m,5名采用行进间起动方式的运动员的为0.05±0.95m。(2)助跑阶段中,在倒数第2步步长、最后1步和步长差值上,我国现役女子跳远达到健将水平的A组5名运动员分别为2.15±0.10m、2.02±0.07m和0.22±0.23m,未达到健将水平的B组9名运动员分别为1.93±0.13m、2.04±0.12m和-0.03±0.15m;在倒数第2步步速、最后1步步速、最后两步均速和板前6-1m分段速度上,A组分别为9.10±0.12m/s、8.48±0.19m/s、8.79±0.15m/s和9.05±0.38m/s,B组分别为8.77±0.44m/s、8.23±0.26m/s、8.50±0.04m/s和8.85±0.17m/s。其中,助跑速度与成绩的相关性最高,倒数第2步步速、最后1步步速、最后两步均速和板前6-1m速度与成绩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897(p<0.01)、r=0.812(p<0.01)和r=0.886(p<0.01)和r=0.781(p<0.01)。(3)起跳阶段中,在起跳瞬间的水平和垂直速度上,A组分别为7.53±0.13m/s和2.98±0.11m/s,B组分别为7.52±0.27m/s和2.83±0.19m/s;在腾起初速度、腾起角和起跳瞬间身体偏离角上,A组分别为8.10±0.12m/s、21.62±0.88°和3.92±1.87°,B组分别为8.04±0.26m/s、20.65±1.44°和4.57±2.12°;在着板瞬间的起跳腿膝关节角度上,A组分别为159.87±3.64°、148.96±0.57°和10.90±4.10°,B组分别为153.42±5.89°、146.96±10.88°和6.46±7.99°;在着板角和起跳角上,A组为66.38±4.20°和71.13±3.98°,B组为67.32±4.02°和71.24±3.26°;在着板、瞬间两大腿夹角和摆动腿平均角速度上,A组分别为41.68±9.55°、87.40±13.77°和490.24±91.11°/s,B组运动员分别为35.95±12.31°、92.88±8.80°和481.54±79.44°/s。其中,缓冲膝角和着板瞬间膝角与成绩的相关性较高,分别为r=0.800(p<0.01)和r=0.738(p<0.01)。(4)腾空阶段中,我国现役女子跳远有10名运动员采用挺身式空中技术,占比71%;有4名运动员采用走步式空中技术,占比29%;在腾空时间和腾空质心高度上,A组为0.75±0.02s和1.16±0.05m,B组为0.74±0.01s和1.11±0.04m。(5)落地阶段中,在落地技术上,我国现役女子跳远有5名运动员采用“滑坐式”落地技术,占比36%;有9名运动员采用“侧倒式”落地技术,占比64%;在落地瞬间质心高度和落地距离上,A组为0.75±0.02m和0.49±0.06m,B组为0.74±0.01m和0.29±0.08m。研究结论在全程技术中助跑最后两步的速度大小是决定成绩的最主要因素,落地距离、缓冲膝角和腾起初速度是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踏板精度、腾起角和落地技术对成绩也有重要的影响。(1)在助跑阶段的最后两步步长特征上,我国现役女子跳远达到健将水平的A组运动员符合当前国际主流“大—小”步长节奏模式,而未达到健将水平的B组运动员不符合主流模式,在助跑最后两步均速上,AB组与世界女子跳远相差较大。(2)在起跳阶段,我国现役女子跳远运动员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明显低于世界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导致后面的腾起角、腾起初速度、着板膝角和摆动腿平均角速度均低于世界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3)在腾空阶段,腾空质心最高点和腾空时间对成绩有重要影响,采用挺身式空中技术的运动员较多。(4)在落地阶段,我国女子跳远远动员的落地距离与世界级优秀女子运动员差距较大,采用侧倒式落地技术的运动员多于滑坐式。
二、人体腾空运动的数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体腾空运动的数学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运动规划与足地交互的液压四足机器人力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
1.2.1 四足机器人运动规划发展现状 |
1.2.2 四足机器人柔顺控制发展现状 |
1.2.3 四足机器人力矩控制研究现状 |
1.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全局路径跟踪的在线运动规划算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点-质量模型建立与运动特性分析 |
2.2.1 点-质量简化模型建立 |
2.2.2 点-质量模型动力学构建 |
2.2.3 点-质量模型运动特性分析 |
2.3 优化模型设计与预规划算法研究 |
2.3.1 运动性能评价指标 |
2.3.2 约束模型量化准则 |
2.3.3 离散化全局预规划算法设计 |
2.4 全局路径跟踪的在线重规划算法研究 |
2.4.1 基于全局路径空间收敛的向量场跟踪算法设计 |
2.4.2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在线重规划算法设计 |
2.5 基于点-质量模型的四足机器人足端轨迹重构 |
2.5.1 典型四足行走步态腿部协调机制 |
2.5.2 基于贝塞尔曲线的腾空相轨迹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全身柔顺模型与平衡点控制的自稳定柔顺交互研究 |
3.1 引言 |
3.2 任务空间全身柔顺模型构建 |
3.2.1 全身柔顺模型设计 |
3.2.2 柔顺模型参数分析 |
3.3 基于全身柔顺模型的足力分配算法研究 |
3.3.1 基于解析计算的足力分配算法设计 |
3.3.2 基于数值优化的足力分配算法设计 |
3.4 基于自稳定柔顺交互的平衡点控制策略构建 |
3.4.1 仿生平衡点控制策略构建 |
3.4.2 足端平衡点轨迹调节机制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运动轨迹与足-地交互力同时跟踪的力矩控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四足机器人质心动力学建模 |
4.2.1 四足机器人多刚体动量推导 |
4.2.2 四足机器人质心动力学特性分析 |
4.3 关节空间模型误差补偿机制分析 |
4.3.1 质心轨迹误差补偿机制 |
4.3.2 机身轨迹补偿机制 |
4.3.3 足端轨迹补偿机制 |
4.4 多目标QP优化力矩控制算法研究 |
4.4.1 关节空间优化系统评价指标 |
4.4.2 关节空间约束方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液压四足机器人平台搭建与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液压四足机器人系统搭建 |
5.2.1 四足机器人机身结构 |
5.2.2 四足机器人腿部结构 |
5.2.3 液压执行单元力跟踪补偿算法设计 |
5.3 在线运动规划实验与分析 |
5.3.1 运动规划目标跟踪实验 |
5.3.2 侧向扰动实时调节实验 |
5.4 自稳定柔顺交互实验与分析 |
5.4.1 机身姿态自稳定调节实验 |
5.4.2 外力扰动柔顺交互实验 |
5.5 力矩控制动态稳定性实验与分析 |
5.5.1 力矩控制稳定性对比实验 |
5.5.2 石子路面快速通过实验 |
5.5.3 复杂扰动下动态稳定性实验 |
5.6 速度、负重及爬坡实验与分析 |
5.6.1 快速行走实验 |
5.6.2 负重Trot与爬坡Walk实验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运动员跳台跳水运动学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研究跳水运动学的目的 |
2、运动员跳水运动学分析 |
2.1、跳水动作制胜因素 |
2.2、跳水助跑 |
2.3、跳水起跳 |
2.4、压水花技术 |
3、跳台跳水的运动学建模分析 |
3.1、运动学基本原理 |
3.2、跳水动作的角速度模型 |
3.3、跳水动作转动惯量模型 |
4、结论 |
(6)动物进化的抗冲击策略及其仿生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陆地动物 |
2.1 大象、犀牛、河马等大型动物的身体防护机制 |
2.2 牛科动物角部的抗冲击特性 |
2.3 马蹄墙的抗冲击特性 |
2.4 猫科动物的抗冲击策略 |
2.5 袋鼠的抗冲击策略 |
2.6 跳跃昆虫中常见的抗冲击策略 |
2.7 竹节虫胫骨的抗冲击策略 |
2.8 甲壳虫鞘翅角质层的抗冲击策略 |
2.9 蜘蛛网的抗冲击策略 |
3 水中动物 |
3.1 龟类甲壳的抗冲击策略 |
3.2 软体动物外壳的抗冲击策略 |
3.3 鱼鳞的抗冲击策略 |
3.4 螳螂虾外壳的抗冲击策略 |
4 空中飞行动物(以鸟类为例)的抗冲击策略 |
4.1 鸟类羽毛及喙部的抗冲击策略 |
5 结论与展望 |
(7)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对拳击运动员前、后直拳技术训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提出 |
1.1.1 新规则下拳击直拳技术重要性凸显 |
1.1.2 单侧训练更加符合拳击直拳技术特征 |
1.1.3 复合式抗阻训练在拳击中运用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拳击直拳的生物力学相关研究 |
2.1.1 前、后拳击直拳概念 |
2.1.2 直拳的生物力学测量手段 |
2.1.3 前、后直拳生物力学相关研究 |
2.2 拳击专项力量能力训练研究 |
2.2.1 拳击专项力量概念 |
2.2.2 拳击专项力量训练效果 |
2.2.3 拳击专项力量训练手段 |
2.3 单侧抗阻训练的相关研究 |
2.3.1 单侧抗阻训练的概念 |
2.3.2 单侧力量训练的生理学机制 |
2.3.3 单侧抗阻训练的训练效应 |
2.4 复合式抗阻训练相关研究 |
2.4.1 复合式抗阻训练的概念 |
2.4.2 复合式抗阻训练生理学机制 |
2.4.3 复合式抗阻训练效应相关研究 |
2.5 文献述评与展望 |
2.6 研究假设与研究思路 |
2.6.1 研究假设 |
2.6.2 研究思路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法 |
3.2 专家访谈法 |
3.3 实验法 |
3.3.1 研究一前、后直拳生物力学技术诊断分析 |
3.3.2 研究二单、双侧复合式抗阻干预训练试验 |
3.4 数理统计与生物力学数据处理 |
3.4.1 数理统计学方法 |
3.4.2 运动学数据处理 |
3.4.3 动力学数据处理 |
3.4.4 肌电信息的提取以及MATLAB编码处理 |
4 研究一前、后直拳生物力学技术诊断分析 |
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4.2 实验设计 |
4.2.1 受试者 |
4.2.2 肌肉的选择与mark点 |
4.2.3 仪器设备 |
4.2.3.1 VICON光学动作捕捉系统和测力靶系统 |
4.2.3.2 KISTLER三维测力台和便携式测力台系统 |
4.2.3.3 DELSYS无线表面肌电系统 |
4.2.4 动作技术要领 |
4.2.4.1 前手拳动作描述 |
4.2.4.2 后手拳动作描述 |
4.2.5 观察指标 |
4.3 研究结果 |
4.3.1 前、后直拳击打效果的比较 |
4.3.1.1 前、后直拳技术动作的拳速比较 |
4.3.1.2 前、后直拳技术动作的力量峰值比较 |
4.3.1.3 前、后直拳技术冲量和爆发力指数比较 |
4.3.2 前、后直拳动作的上肢运动表现特征 |
4.3.2.1 前手直拳技术动作上肢环节速度分析 |
4.3.2.2 后手直拳技术动作上肢环节速度分析 |
4.3.2.3 前、后直拳技术上肢运动学主要参数比较 |
4.3.2.4 前、后直拳技术上肢运动表现与击打效果相关性 |
4.3.3 前、后直拳技术动作双下肢地反力特征 |
4.3.3.1 前手直拳技术动作双下肢地反力特征 |
4.3.3.2 后手直拳技术动作双下肢地反力特征 |
4.3.3.3 前、后直拳技术下肢地反力主要参数比较 |
4.3.3.4 前、后直拳下肢地反力特征与击打效果相关性 |
4.3.4 前、后直拳主要工作肌群的表现肌电特征 |
4.3.4.1 前、后直拳技术主要工作肌群表面肌电的激活点判断 |
4.3.4.2 前手直拳技术主要工作肌群表面肌电肌肉激活顺序 |
4.3.4.3 后手直拳技术主要工作肌群表面肌电肌肉激活顺序 |
4.3.4.4 前手直拳技术主要工作肌群肌肉激活程度RMS分析 |
4.3.4.5 后手直拳技术主要工作肌群肌肉激活程度RMS分析 |
4.3.5 前、后直拳击打效果多元回归分析 |
4.3.5.1 前手直拳击打效果多元回归分析 |
4.3.5.2 后手直拳击打效果多元回归分析 |
4.4 分析与讨论 |
4.4.1 前、后直拳上肢运动表现对击打效果影响 |
4.4.2 前、后直拳下肢地反力特征对击打效果影响 |
4.5 结论与训练启示 |
4.5.1 结论 |
4.5.2 训练启示 |
5 研究二单、双侧及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对拳击直拳训练效应研究 |
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5.2 实验设计 |
5.2.1 受试者 |
5.2.2 仪器设备 |
5.2.2.1 击打效果测量仪器 |
5.2.2.2 下肢爆发力测量仪器 |
5.2.2.3 力量功率测试与监控仪器 |
5.2.3 指标选择与采集 |
5.2.3.1 击打效果指标 |
5.2.3.2 下肢爆发力指标 |
5.2.3.3 训练效应监控指标 |
5.2.4 训练与评测动作要求 |
5.2.5 训练计划方案 |
5.3 研究结果 |
5.3.1 UNI、UNI+BI、BI三组组内不同抗阻运动表现纵向比较 |
5.3.1.1 UNI组不同抗阻运动表现的纵向比较 |
5.3.1.2 UNI+BI组不同抗阻运动表现的纵向比较 |
5.3.1.3 BI组不同抗阻运动表现的纵向比较 |
5.3.2 UNI、UNI+BI、BI三组组间不同抗阻运动表现横向比较 |
5.3.2.1 30%1RM各项指标结果分析 |
5.3.2.2 50%1RM各项指标结果分析 |
5.3.2.3 80%1RM各项指标结果分析 |
5.3.3 UNI、UNI+BI、BI三组组内CMJ、DJ纵向比较 |
5.3.3.1 UNI组下肢CMJ、DJ纵向比较 |
5.3.3.2 UNI+BI组 CMJ、DJ纵向比较 |
5.3.3.3 BI组 CMJ、DJ纵向比较 |
5.3.4 UNI、UNI+BI、BI三组组间CMJ、DJ横向比较 |
5.3.5 UNI、UNI+BI、BI三组组内击打效果纵向比较 |
5.3.5.1 UNI组击打效果的结果分析 |
5.3.5.2 UNI+BI组击打效果的结果分析 |
5.3.5.3 BI组击打效果的结果分析 |
5.3.6 UNI、UNI+BI、BI三组组间击打效果横向比较 |
5.4 分析与讨论 |
5.4.1 复合式抗阻训练对拳击运动员不同抗阻运动表现的影响 |
5.4.1.1 上肢抗阻运动表现 |
5.4.1.2 下肢抗阻运动表现 |
5.4.2 复合式抗阻训练对拳击运动员下肢CMJ、DJ运动素质能力的影响 |
5.4.2.1 CMJ运动表现 |
5.4.2.2 DJ运动表现 |
5.4.3 复合式抗阻训练对拳击运动员击打效果的影响 |
5.5 结论 |
6 全文总结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局限性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附件1 非结构访谈提纲 |
附件2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中外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旋转技术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旋转推铅球技术演变 |
2.1.2 旋转推铅球技术发展趋势 |
2.1.3 旋转推铅球技术可行性的研究 |
2.1.4 旋转推铅球技术运动学分析 |
2.1.5 旋转推铅球技术肌电分析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旋转推铅球技术优势方面的研究 |
2.2.2 旋转推铅球技术体能方面的研究 |
2.2.3 旋转推铅球技术运动学方面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技术录像分析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对比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出手特征对比 |
4.1.1 出手时刻运动学参数对比 |
4.1.2 出手时刻技术参数与投掷成绩的相互关系 |
4.2 时间特征对比分析 |
4.2.1 不同动作阶段的时间对比 |
4.2.2 不同阶段持续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
4.2.3 时间因素对成绩的影响 |
4.3 空间特征对比分析 |
4.3.1 不同动作阶段的角度对比 |
4.3.2 不同动作阶段的铅球运行轨迹长度对比 |
4.3.3 空间因素对成绩的影响 |
4.4 速度特征对比分析 |
4.4.1 国内外运动员各个阶段铅球速度分析 |
4.4.2 速度因素对成绩的影响 |
4.4.3 时间因素和铅球高度对铅球速度的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9)青少年武术散打1-6级运动技能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运动技能 |
2.2 评价标准 |
2.3 散打及其同类赛事价值观 |
2.4 其它运动项目技能等级评价标准 |
2.5 我国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 |
2.6 国外格斗运动分级制度 |
2.7 青少年散打运动技能等级标准指标评价体系中指标选取相关研究 |
2.7.1 基本素质有关的评价指标研究 |
2.7.2 专项技能指标选取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德尔菲法 |
3.2.4 层次分析法 |
3.2.5 实验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3.3 研究流程图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
4.1 研究结果 |
4.1.1 德尔菲两轮函询结果 |
4.1.2 青少年1-6 级散打技能等级评价标准指标权重设置 |
4.1.3 实验法对研制《标准》的效度检验 |
4.2 分析与讨论 |
4.2.1 青少年散打1-6 级运动技能等级标准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
4.2.2 标准的评价指标内容分析 |
4.2.3 关于评价体系的实战性 |
4.2.4 评价体系晋升标准和整体规划 |
5 结论与建议 |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致谢 |
(10)我国现役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全程技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跳远技术整体概况 |
2.1.1 跳远比赛运动技术表现特征 |
2.1.2 跳远关键技术阶段的划分 |
2.2 关于助跑阶段关键技术特征的研究 |
2.2.1 助跑最后两步的步长 |
2.2.2 助跑最后两步的步速 |
2.2.3 助跑最后两步质心CM高度 |
2.2.4 踏板精度 |
2.3 关于起跳阶段关键技术特征的研究 |
2.3.1 着板角 |
2.3.2 起跳角 |
2.3.3 起跳瞬间CM水平速度、垂直速度 |
2.3.4 起跳扇面角 |
2.3.5 摆动腿技术 |
2.3.6 起跳时间 |
2.3.7 最大缓冲膝角 |
2.3.8 腾起角和腾起初速度 |
2.4 关于腾空阶段关键技术特征的研究 |
2.4.1 空中技术 |
2.5 关于落地阶段关键技术特征的研究 |
2.5.1 落地技术 |
2.5.2 落地距离 |
2.6 文献综述总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内容 |
3.2.1 跳远比赛运动技术表现特征 |
3.2.2 助跑阶段关键技术特征 |
3.2.3 起跳阶段关键技术特征 |
3.2.4 腾空阶段关键技术特征 |
3.2.5 落地阶段关键技术特征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资料法 |
3.3.2 专家访谈法 |
3.3.3 实验法 |
3.3.4 数理统计法 |
3.3.5 关键运动技术参数的说明 |
4 研究结果 |
4.1 跳远比赛运动技术表现特征 |
4.2 助跑阶段关键技术特征 |
4.2.1 全程助跑技术概述 |
4.2.2 助跑最后两步步长特征 |
4.2.3 助跑最后两步步速特征和最后2个5m分段速度特征 |
4.3 起跳阶段关键技术特征 |
4.3.1 起跳瞬间质心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特征 |
4.3.2 腾起初速度、腾起角和起跳瞬间身体偏离角特征 |
4.3.3 着板和离板瞬间的起跳腿膝关节角度特征 |
4.3.4 着板角、起跳角和起跳扇面角特征 |
4.3.5 着板、离板瞬间两大腿夹角和摆动腿平均角速度特征 |
4.4 腾空阶段关键技术特征 |
4.5 落地阶段关键技术特征 |
4.6 总结 |
5 分析与讨论 |
5.1 跳远比赛运动技术表现特征研究 |
5.2 助跑阶段关键技术特征研究 |
5.2.1 全程助跑技术概述分析 |
5.2.2 助跑最后两步步长特征分析 |
5.2.3 助跑最后两步步速和最后2个5m分段速度特征分析 |
5.3 起跳阶段关键技术特征研究 |
5.3.1 起跳瞬间质心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特征分析 |
5.3.2 腾起初速度、腾起角和起跳瞬间身体侧倾角特征分析 |
5.3.3 着板和离板瞬间的起跳腿膝关节角度特征分析 |
5.3.4 着板角、起跳角和起跳扇面角特征分析 |
5.3.5 着板、离板瞬间两大腿夹角以及摆动腿平均角速度特征分析 |
5.4 腾空阶段关键技术特征研究 |
5.4.1 腾空时间特征分析 |
5.4.2 腾空身体质心高度特征分析 |
5.4.3 空中技术类型特征分析 |
5.5 落地阶段关键技术特征研究 |
5.5.1 落地距离特征的分析 |
5.5.2 落地瞬间质心高度特征分析 |
5.5.3 落地技术特征分析 |
5.6 总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人体腾空运动的数学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运动规划与足地交互的液压四足机器人力矩控制研究[D]. 史亚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运动员跳台跳水运动学解析[J]. 施银行.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13)
- [3]蹦床运动员着网过程中膝关节角度的实验研究与力学分析[D]. 贾永耀.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4]我国现役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全程技术特征研究[D]. 刘平.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2021
- [5]气动双关节弹跳腿跳跃机理与实验研究[D]. 高得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6]动物进化的抗冲击策略及其仿生机理研究[J]. 邢运,杨嘉陵. 力学进展, 2021(02)
- [7]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对拳击运动员前、后直拳技术训练效应研究[D]. 刘洋.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8]中外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旋转技术比较研究[D]. 吴哲能.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9]青少年武术散打1-6级运动技能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王家彬.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10]我国现役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全程技术特征研究[D]. 刘平.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