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体参数的特点估计人体链接的惯性参数

根据人体参数的特点估计人体链接的惯性参数

一、根据体态参数特征预算人体环节惯性参数(论文文献综述)

董强强,李树屏,陶江[1](2015)在《两种马惯性参数模型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1研究目的环节惯性参数是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基本参数,其准确性决定着研究结果的误差大小。近年来随着赛马运动的发展,相应的运动学研究逐渐较多,通过对比Buchner和Katsuyoshi所测得的马环节惯性参数的差异,探究两种环节惯性参数的准确性以及适用性。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调研:查阅大量关于赛马重心测量、人体环节惯性参数、马环节惯性参数文献,文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曾贺川[2](2014)在《人体重量一维分布识别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来源于国家体育总局项目“国家体育攻关课题2011B045”。人体重量一维分布识别系统,主要由称床、数码相机、系统软件、微机及电子称组成。其识别方法是:将人体简化为铰杆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与人体总重静力等效的沿长度方向的集中重力分布模式和重力密度分布模式,进而建立起识别方程和模式转换方程,人体只需要在称床上按规定顺序摆出规定的姿态,通过数码相机和电子称分别对每个姿态对应的几何参数和力学参数进行采集并输入微机,应用识别方程、模式转换方程和调参法就可求解出人体重量沿身高方向的一维分布。但是,由于人体各环节质量差距很大,姿态参数采集时,就需要大量程的力传感器进行测量,这就要求力传感器的精度要相当高,如何保证大量程力矩测量精度成为人体重量一维分布识别系统的核心。参考前人对人体及其环节惯性参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的研究,我们基于一维平衡板测量人体总重心的测量方法上对测量装置进行改进,把原有单一力的测量转换成长度和小量程高精度力值的测量,设计了新的测量装置,使得不仅能够进行大量程的力矩测量,而且能够提高原来的识别精度。本文主要研究如下: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人体及其环节惯性参数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目前人体环节惯性参数的研究新思路。阐述了人体环节惯性参数研究的方法以及获取人体环节惯性参数的实验方法。②人体重量一维分布识别原理的介绍,人体重量一维分布测量装置的设计以及装置中步进电机、力传感器、传动装置、数据采集模块等硬件设施的选择。③开发了人体重量一维分布识别系统软件,该系统软件是基于windows平台的应用软件,不仅能够实现对步进电机的自动控制和人体姿态的摄像定位,而且能够进行数据的实时采集,数据的存储、数据处理及显示。测试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分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人体环节参数模块、数据显示模块以及基于雷赛控制卡的步进电机驱动模块。使得系统的一体化程度更高、可操控性更好。④进行实验验证,实验分为标准质量块测试和人体假人当量模型测试,因为人体重量一维分布测试系统的力传感器部分精度,是我们进行环节质量测量的前提,所以标准质量块测试就是为了验证力传感器的识别精度;人体假人模型的测量,是为了验证整个系统的精度。最后对系统进行整体评估。

孙微微[3](2013)在《百米运动员不同环节惯性参数与运动成绩的关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明确百米运动员不同环节惯性参数与运动成绩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相关的影响因素,为人们更加深入的认识百米运动员在训练与选材中应考虑的些因素,提高训练和选材的科学化水平。方法:运用文献资料、CT图像分析系统、运动学参数测试法、运动图像分析软件及数量统计等方法,完成了对30名百米运动员的相关惯性参数的采集工作,文中主要选取了人体不同环节惯性参数中重心相对位置、转动惯量(髋关节)、及运动学参数中膝关节角度(腾空与着地两个时相)及小腿前倾角等四项参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研究显示,就重心相对位置这一惯性参数而言,四个环节对百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影响显着,分别为上、中下躯干,小腿和足部,且对于不同等级的运动员,其影响程度依次为足部、小腿、中下躯干和上躯干。2)分析发现,受试者的运动成绩与运动学参数中腾空或着地阶段膝关节的后蹬与前摆角度的相关性呈高度显着性,因此,研究认为,膝关节在腾空时,后蹬角度范围在148-163度时成绩普遍高,前摆的角度范围在56-83度时能取得最佳成绩。同理,膝关节在着地时,后蹬角度范围在150-170度时成绩普遍高,前摆的角度范围应为40-60度时能取得最佳成绩。3)运动学参数中小腿前倾角度与运动成绩相关性呈现高度显着性,研究显示:通过对不同等级运动员的分析可见,小腿前倾角均表现出非常显着的影响,而且,这在基础训练阶段可能更为重要,因为,这对改善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时的一个重要参考变量。在运动中,小腿前倾角度多为钝角110-130度时,成绩普遍高,这对改善跑步经济性具有一定意义。4)研究显示,人体环节惯性参数中髋关节转动惯量对其运动成绩影响的分析没有显着性影响,概率P值大于0.05。这可能是因为环节转动惯量包括相对环节额状轴、矢状轴和纵轴的转动惯量,而百米运动员属于单向运动,髋关节在维持身体姿势稳定和力量传递方面可能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就势必对其转动惯量的要求不会非常高。5)百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各项身体形态。本研究显示,受试者小腿占身高比例、跟踺占小腿比例与运动成绩的相关性比较显着,首先,小腿占大腿比例超过55.9%成绩普遍高。同时,跟踺占小腿的比例超过46.5%时成绩显着,有利于成绩的提高。结论:未来在运动员的训练中,应着重考虑膝关节前摆角的影响,即前摆技术的重要作用。同时,小腿前倾角也是一个重要考虑的因素,这在基础阶段的训练中可能更为重要。另外,足部和小腿惯性参数具有显着性作用,在运动选材时应引起重视。

郝欣莉[4](2007)在《冬季两项立姿射击姿态的建模与仿真》文中研究表明冬季两项是由越野滑雪和射击两部分组成的特殊周期性项目,我国优秀冬季两项选手在滑行速度训练潜力的挖掘是有限的,所以缩短射击时间、提高射击命中率是提高选手成绩的必要条件。既要射击速度快,又要命中率高,这就要求选手调整射击技术动作,提高射击姿态的稳定性。冬季两项运动分为立射和卧射两种射击方式,立姿的重心最高,支撑面最小,姿势的固定和保持主要靠骨骼的支撑、肌肉的紧张来实现,在较大程度上要改变了肌肉的正常负荷,根据这些特点,立姿的稳定性较差。因此,如何提高立姿射击命中率及其稳定性是研究立姿射击姿态的中心课题。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理论分析方法,按照Hanavand的15刚体人体模型,通过人体立姿射击姿态进行简化,按照人体基本几何比例参数,建立力学结构中的多刚体铰接系统模拟人体立姿射击,基于人体各个关节的自由度参数建立系统约束条件的假定和分析,建立系统的力学方程,运用ADAMS仿真软件进行建模和仿真,研究人体站立射击姿态的力学特性,找出提高立姿射击姿态的稳定性和命中率的方法。本文结论:借助于ADAMS仿真软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能力,对立姿射击姿态进行了完整的建模,通过对立姿射击姿态的仿真,从立姿支撑面和腰部强度两个方面对模型施加外部控制,模拟子弹激发瞬间人体运动,分析运动中枪口位移和腰部受力、力矩的曲线图,提出提高姿态稳定性的方案。

赵焕彬[5](2007)在《运动技术可视化实时生物力学诊断系统的研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科技奥运和提高我国体育科研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为背景,以目前运动技术诊断三维录像分析系统为平台,构造基于运动员三维运动信息和运动参数数据库、知识库,以系统的观念来分析人体运动行为,通过人体运动行为的输入输出关系来研究运动员技术动作。本文运用文献法、测量法、专家访谈、软件工程法、逻辑方法、数理统计、人工智能等研究手段,综合和借鉴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图形图像学、人体解剖学以及专家系统、神经网络、信息融合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解决从信息提取、推理、到多目标参数融合与决策等一系列理论与应用的关键问题,根据目前国内外录像解析系统的现状与特点,针对在运动技术诊断中存在的问题,以100米跑为切入点,研制我国运动技术三维运动学可视化实时生物力学诊断系统。本系统采用DirectShow技术实现录像视频中帧图像的提取,可直接存储于计算机硬盘,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实现了无限量、彩色提取和储存视频图像的功能,解决了运动技术诊断过程中所需视频图像的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为解决不同运动项目诊断分析提供了获取视频图像的保证,为运动技术诊断的快速反馈构建了平台;本研究给出一种基于关节点周围轮廓线上特征点来代表关节点的方法,采用区域跟踪关节关节点周围轮廓线特征点的方法,自动识别人体关节点,取得了初步效果;系统设计并研制出便携式的三维坐标框架;为用户提供了中国、日本、前苏联、德国、美国五种人体环节惯性参数,供用户选用。首次在影像解析系统中设置了中国人体环节惯性参数,填补了国内外影像解析系统的空白。建立了100米跑动作技术可视化运动学诊断系统。阐述了运动技术诊断的基本思想;明确了运动技术运动学诊断的基本模式;定义了短跑技术主环节的技术变量,明确了短跑技术主环节链技术变量在不同动作阶段和时相所对应的技术参量;构建了运动技术诊断指标体系,丰富了研究变量;依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国内外优秀运动员100米跑不同动作阶段和动作时相技术参数,建立数据库;确定了短跑运动技术诊断指标和诊断方法,增强了系统解决运动实际问题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构造变量,自由选择技术参量,利用解析系统获取被试的技术参数,依据国外专家研究的短跑经验模型与系统提供的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参数进行自动化对比分析。用户依据解析的数据,可实现多种模型人和运动员的左右双图对比、上下双图对比和同一背景双图对比功能;可实现单帧、多帧、静态和动态的可视化的、可调焦的动作技术的三维对比观察;可将两个不同时间点或不同人的运动图像相互叠加同屏显示;可在一个画面显示连续动作。诊断结果的输出模块,提供了数据、曲线、各种统计图表的输出功能。数据可直接与EXCEL和各种统计软件系统兼容。方便了用户诊断数据的处理和保存。该系统可帮助教练员形象直观的定量分析和评价运动员的动作合理性,使训练和比赛科学化、数字化、理论化,有助提高运动成绩。该项研究为不同人群的动作和运动技术诊断构筑了拓展平台,可提高人体动作技术科学研究水平,为改善人体动作和提高运动成绩服务。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市场开发前景。

李世明[6](2004)在《人体环节惯性参数的研究》文中认为

李世明[7](2004)在《人体环节重量参数测量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在对人体环节重量参数测量研究的历史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目前其统计模型进行评述,找出其不足方面,并提出了一种探索人体环节重量参数个体化测量的创新思路,即在引入人体环节(链)的概念和增补重量矩参数的基础上,利用互补平衡板测量系统实现受试者环节重量参数的个体化测量。

刘静民[8](2004)在《中国成年人人体惯性参数国家标准的制定》文中研究说明为适应我国现代化步伐,为相关行业提供中国人体惯性参数标准,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产品设计,本研究以“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数据库”及相关标准和“ CT法确定人体环节惯性参数的研究”两项科研成果为基础,结合机械、电子、力学、计算机等多种知识和技术手段研制出高精度人体惯性参数实验测量系统,在对80名成年男子和40名成年女子样本进行了惯性参数测量后,建立了计算中国成年人人体惯性参数的回归方程,制定了《成年人人体惯性参数》国家标准。标准中包括如下内容:根据体重、身高计算中国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各环节质量、质心的二元回归方程;计算中国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各环节质量、质心位置及整体质心位置的多元回归方程;根据体重、身高计算中国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各环节和整体转动惯量的二元回归方程;计算中国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各环节转动惯量的多元回归方程。回归方程总数为168个。《成年人人体惯性参数》国家标准中还根据全国成年人人体尺寸库中提供的人体形态参数,给出了全国成年人人体环节惯性参数的均值与标准差,包括全国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各环节质量、质心位置及整体质心位置的均值与标准差,以及全国成年男子环节和整体三维转动惯量的均值与标准差。上述内容,满足了全国各行业在使用《成年人人体惯性参数》标准时直接应用数据的需要。GB/T17245《成年人人体惯性参数》国家标准在2003年9月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的标准审查会上获得通过。本研究证明,国家标准中的计算人体惯性参数的回归方程比外国回归方程更准确。通过中国、美国、前苏联三种回归方程计算质量、质心以及侧卧、仰卧、坐姿侧卧、坐姿和仰卧两臂平上举5种姿势的转动惯量与实测结果比较看,用中国回归方程计算得到的中国成年人的惯性参数数据与实测值最接近,相对误差最小,美国人的回归方程误差最大。本研究中还研制出了精度较高的人体惯性参数测量系统,其中,质心仪和转动惯量的测量精度均可达到1%以内,属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成年人人体惯性参数”国家标准制定的研究特点主要有三个:(1)强大的科研成果做背景。两个研究基础《中国正常人人体参数的测定和统计》和《中国人体尺寸数据库》是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项目,有深厚的科研基础和高科技背景。(2)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做支持。实验测量系统中机械、电子、力学、计算机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使测量仪器系统有很高的精确度,可以满足测量实验需要,测量系统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使测量结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3)与我国其他标准具有很好的兼容性。由于本标准的制定建立在多个我国标准的基础之上,考虑到了其中测量项目和回归方程自变量的通用性,因而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适用性,标准可以很方便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国成年人人体惯性参数》国家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曾在我国航空、航天、体育等领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希望更多的行业和领域使用中国人体惯性参数的国家标准,尤其是在体育科技领域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石岫昆,高振平,刘海岩,胡中莲,于萃萍,汲军[9](2003)在《计算中国男性人体环节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文中指出目的:确定中国男性青年人体惯性参数模型,建立直接计算中国男性青年人体各环节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方法:采用CT图像分析仪测算法,对中国男性样本(18~23岁)进行体态参数测定、全身CT横断层扫描、影像分析、数据测算并进行逐步回归,筛选、确定重要变量。结果:设计了由15个环节组成的中国男性青年人体数学模型,建立了以身高,体重,环节长度、宽度、围度等为自变量的直接计算中国男性青年人体各环节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结论:为直接计算中国男性青年人体整体及各环节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石岫昆,高振平,刘海岩,石秀权,唐慧[10](2003)在《计算中国女性人体环节质心位置多元回归方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确定计算中国女性青年人体惯性参数模型 ,建立直接计算中国女性青年人体各环节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方法 :采用 CT-图像分析仪测算法 ,对 5 0例中国女性样本 ( 1 8~ 2 3岁 )进行体态参数测定、全身 CT横断层扫描、影像分析、测算 ,并进行逐步相关回归 ,筛选、确定重要的变量。结果 :设计了由 1 5个环节组成的中国女性青年人体数学模型 ,并据此推导、建立了以身高 ,体重、环节长度、宽度、围度等为自变量的直接计算中国女性青年人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结论 :为直接测算中国女性青年人体整体及各环节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二、根据体态参数特征预算人体环节惯性参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根据体态参数特征预算人体环节惯性参数(论文提纲范文)

(1)两种马惯性参数模型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研究结论与建议

(2)人体重量一维分布识别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尸体解剖法
        1.2.2 活体测量法
        1.2.3 数学模型法
    1.3 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参数的发展趋势及新思路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安排
2 人体重量一维分布识别原理
    2.1 人体重量的一维分布模型
    2.2 识别模式
    2.3 Q 的称量识别法
    2.4 本章小结
3 人体重量一维分布识别系统装置
    3.1 人体重量检测平台
    3.2 平台设计
        3.2.1 支座设计选择
        3.2.2 控制电机选择
        3.2.3 机械传动的选择
        3.2.4 传感器选择
        3.2.5 采集与测量模块选择
    3.3 本章小结
4 人体重量一维分布系统软件
    4.1 引言
    4.2 步进电机运动控制软件设计
    4.3 上、下位机通信接口
    4.4 线性方程算法
    4.5 本章小结
5 人体重量一维分布测试系统标定
    5.1 传感器的标定
        5.1.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5.1.2 传感器的标定
    5.2 系统测试实验
        5.2.1 标准质量砝码块测试实验
        5.2.2 砝码测试结果
    5.3 系统算法及程序理论验证
    5.4 验证性假人当量模型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百米运动员不同环节惯性参数与运动成绩的关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择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程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2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运动学参数测试法
        2.2.3 人体惯量参数模型选择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相关概念界定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相关理论基础
        3.1.1 人体环节数量
        3.1.2 环节形状
        3.1.3 环节划分的方法
        3.1.4 测量环节参数的技术
    3.2 百米运动员不同环节惯性参数与运动成绩的相关分析
    3.3 百米运动员运动学参数与运动成绩的相关分析
    3.4. 其它因素与运动成绩的分析
    3.5 讨论
    3.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4)冬季两项立姿射击姿态的建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2 冬季两项运动
    2.1 冬季两项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2.1.1 冬季两项运动的起源
        2.1.2 世界冬季两项的发展趋势
    2.2 冬季两项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2.2.1 冬季两项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2.2 冬季两项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2.3 冬季两项射击姿态介绍
        2.3.1 卧姿射击姿态
        2.3.2 立姿射击姿态
    2.4 影响冬季两项立姿射击成绩的主要因素
        2.4.1 立姿射击技术
        2.4.2 心理素质
        2.4.3 生理反应
    2.5 本章小结
3 人体模型建立原理概述
    3.1 人体模型概述
        3.1.1 人体多质点模型概述
        3.1.2 人体多刚体模型概述
    3.2 人体多刚体模型动力学
        3.2.1 牛顿——欧拉方程
        3.2.2 拉格朗日方程
        3.2.3 Kane方程
        3.2.4 Roberson&Wittenbury方法(R/W方法)
        3.2.5 Hatze方法
    3.3 ADAMS软件中数学模型建立理论
        3.3.1 ADAMS坐标系的选择
        3.3.2 ADAMS运动学分析
        3.3.3 ADAMS动力学分析
    3.4 人体运动环节参数的测量
        3.4.1 人体模型的建立
        3.4.2 人体环节重量参数的测量方法
    3.5 本章小节
4 立姿射击姿态模型建立
    4.1 ADAMS软件环境
    4.2 人体模型的建立
        4.2.1 人体模型几何数据的获取
        4.2.2 人体多体模型的建立
        4.2.3 人体关节铰的建立
        4.2.4 广义坐标和参考坐标系的选取
        4.2.5 人体肌肉模型
    4.3 人体模型与枪的连接
        4.3.1 枪的建模
        4.3.2 人体模型与枪模型的连接
    4.4 人体模型与地面作用
        4.4.1 人体双脚与滑雪板的作用
        4.4.2 滑雪板与地面的作用
    4.5 本章小节
5 立姿射击姿态的模型仿真
    5.1 立姿射击姿态仿真
        5.1.1 控制建立及仿真
        5.1.2 仿真、结果及分析
    5.2 双脚宽度对射击的影响的仿真
        5.2.1 模型建立
        5.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5.3 腰部强度仿真
        5.3.1 腰部强度模型建立
        5.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运动技术可视化实时生物力学诊断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任务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录像拍摄系统的进展
        1.3.2 图像处理(图像解析)
        1.3.3 影像解析系统及其发展趋势
        1.3.4 运动技术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1.4 研究特色及应用前景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法
    2.2 专家访谈法
    2.3 测量法
        2.3.1 立体定点摄像测量法
        2.3.2 两种框架定点拍摄对比测量
    2.4 软件工程法
    2.5 逻辑法
3 研究的技术路线
    3.1 三维运动技术解析系统
        3.1.1 系统的工作流程
        3.1.2 人体运动图像采集
        3.1.3 摄像仪器器材与工作原理
        3.1.4 人体运动模型
        3.1.5 运动信息的采集
        3.1.6 运动学参数体系
    3.2 运动技术运动学诊断系统
        3.2.1 运动技术诊断的基本思想
        3.2.2 运动技术运动学诊断的基本模式
        3.2.3 运动技术指标分类
4 研究总结与展望
    4.1 研究总结
        4.1.1 本研究研制成功了运动技术录像三维解析系统
        4.1.2 建立了100 米跑动作技术可视化运动学诊断系统
    4.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课题发表论文及专利
    发表论文
    获专利
致谢
附录Ⅰ
附录Ⅱ
附录Ⅲ
附录Ⅳ
附录Ⅴ
附录Ⅵ
附录Ⅶ
附录Ⅷ

(6)人体环节惯性参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人体模型的建立
    1.1 环节数量
    1.2 环节形状
    1.3 环节划分方法
2 人体环节惯性参数应用的一般原则
    2.1 区分性别
    2.2 区分民族
    2.3 区分统计模型
    2.4 区分环节划分方法
    2.5 区分环节划分数量
3 人体环节惯性参数应用的现状
4 人体环节惯性参数应用的不足
    (1) 忽视了特殊人群的群体特征。
    (2) 忽视了人体质量分布的个体特征。
    (3) 忽视了人体左右侧发展的不平衡性。
    (4) 忽视了人体环节运动过程的实际情况。
    (5) 忽视了人体环节、环节链二者的相对性。
5 人体环节惯性参数的研究趋向

(7)人体环节重量参数测量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人体环节重量参数测量研究的历史回顾
    1.1 测量方法的历史回顾
    1.2 统计模型的现状评述
2人体环节重量参数测量研究的发展特点
3人体环节重量参数测量研究的不足方面
    1) 忽视了特殊人群的群体特征。
    2) 忽视了人体左右侧发展的不平衡性。
    3) 忽视了人体环节运动过程的实际情况。
    4) 忽视了人体环节、环节链二者的相对性。
4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参数个体化测量新思路
    4.1 人体运动环节 (链) 概念的引入
    4.2 重量矩参数的增补
    4.3 个体化测量的实现

(8)中国成年人人体惯性参数国家标准的制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0 文献综述
    0.1 人体惯性参数研究概述
    0.2 人体尺寸的测量方法综述
    0.3 环节的划分综述
    0.4 相关国家标准综述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基础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流程
2 研究方法
    2.1 术语和定义
    2.2 建立中国成年人人体惯性参数的回归方程
    2.3 成年人人体尺寸的测量
    2.4 样本的选取
    2.5 质量、质心的测量
    2.6 转动惯量的测量
    2.7 采集系统
    2.8 测量流程
    2.9 惯性参数的的计算
    2.10 误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成年人人体惯性参数的回归方程
    3.2 实验测量结果与分析
    3.3 实验测量结果与回归方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3.4 全国成年人环节惯性参数的均值与标准差
    3.5 人体各环节的相对质量、质心相对位置分布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附录

(9)计算中国男性人体环节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人体惯性参数的测算
    1.2 设计数学模型
    1.3 建立回归方程
2 结果和讨论

(10)计算中国女性人体环节质心位置多元回归方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设计数学模型
    1.2 建立回归方程
2 结 果
3 讨 论
    3.1 多元回归方程的检验与评价
    3.2 多元回归方程的适应性验证

四、根据体态参数特征预算人体环节惯性参数(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种马惯性参数模型的比较研究[A]. 董强强,李树屏,陶江.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三), 2015
  • [2]人体重量一维分布识别系统研究[D]. 曾贺川. 重庆大学, 2014(01)
  • [3]百米运动员不同环节惯性参数与运动成绩的关系性研究[D]. 孙微微. 西南大学, 2013(12)
  • [4]冬季两项立姿射击姿态的建模与仿真[D]. 郝欣莉. 大连理工大学, 2007(02)
  • [5]运动技术可视化实时生物力学诊断系统的研制[D]. 赵焕彬. 河北师范大学, 2007(08)
  • [6]人体环节惯性参数的研究[J]. 李世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4(04)
  • [7]人体环节重量参数测量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发展趋势[J]. 李世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05)
  • [8]中国成年人人体惯性参数国家标准的制定[D]. 刘静民. 北京体育大学, 2004(01)
  • [9]计算中国男性人体环节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J]. 石岫昆,高振平,刘海岩,胡中莲,于萃萍,汲军. 解剖学杂志, 2003(04)
  • [10]计算中国女性人体环节质心位置多元回归方程的研究[J]. 石岫昆,高振平,刘海岩,石秀权,唐慧.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04)

标签:;  ;  ;  ;  ;  

根据人体参数的特点估计人体链接的惯性参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