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因明和佛家逻辑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郑伟宏[1](2021)在《论玄奘因明成就与文化自信——与沈剑英、孙中原、傅光全商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玄奘因明的伟大成就应向国内外广而告之。它是汉传因明具有文化自信的根源,是汉传因明立足于世界因明之林的雄厚资本。当代因明领域诸多重大理论的争论都与未搞清因明学科的性质有关。玄奘开创的汉传因明提示,因明学科中的逻辑是论辩逻辑。"同、异品除宗有法"和"同、异喻体除宗以外"是玄奘弘扬因明的重要遗训。"同、异品除宗有法"是打开陈那因明体系大门的钥匙。这把钥匙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印度陈那因明逻辑体系之标准答案,可以正确总结百年来国内外因明研究之得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0年第3期特设因明专栏,对国内因明研究有重大推动作用,但还应围绕百年汉传因明研究的重大课题"玄奘因明成就与文化自信"作深入探讨。
贡布次仁[2](2021)在《藏传因明语言逻辑之“四正理”研究》文中提出论文基于词汇逻辑、比较逻辑、历史文献学、宗教哲学等理论研究方法以四正理为主导的佛家逻辑发展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其中,语言逻辑的应用贯穿在整个论文中,因为因明的最初起源到后来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关的专用语言词汇,以及相对应逻辑的诠释。譬如,古印度哲学家陈那最初经应用声明学的“??????”“????”“??????”等基本词汇确立了他的因三相体系。其再传弟子法称把因三相的逻辑方法与“有”“无”等语词相结合,对因的分类有了更深层的探究。后期藏传因明学者以原有的因明典籍为基础,经藏语言逻辑与因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开辟了摄类学、心类学、因类学等学科。另外,藏族学者经因明逻辑与相关词汇相结合所撰写的论着,如,大译师噶瓦拜则所造《法异门备忘录》,章嘉若白多吉所着《贤者字书源》,隆多喇嘛阿旺罗桑的《五部大论名目》等。因此,笔者认为因明与语言逻辑学旨在一个领域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首先,论文以纵向的时间和横向的空间两方面逐一阐述主题。空间涉及印度和中国藏区,时间涉及古印度的“经期”和“疏期”。藏区的前宏期和后宏期。其次,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角度对古印度哲学范畴的四正理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两大不同领域的异同点进行陈述。本文共分五章,其中第一,二章从纵向的视角探讨了关于四正理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其余三章从横向的视角阐述了关于四正理的内容及其意义。具体如下:第一章讲述关于四正理概念的起源。该章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节为源于婆罗门时期的概念即吠陀(Veda)和正理(Nyāya)进行阐述。第二节为源于经书时期的概念即因明(Hetuvidyā)和量(Pramāna)进行阐述。通过四个概念的诠释,对正理概念的最初起源进行探究,并初步概括了古印度哲学的发展阶段。第二章,首先,把《佛说解深密经》作为四正理理论体系的最初出处和《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视作四正理理论体系进一步深化的典型巨着进行论证。其次,如何在藏区《经教佛语正理轮》中最初出现四正理论体系以及其内容通过世亲和无着的古因明的形式进行解读,其后如何在《佛说解密经疏》中的四正理论在古印度两位因明大师陈娜和法称的逻辑中进行沿用。最后指出在藏区后宏期四正理的理论完全被陈娜和法称的新因明理论所取代事实。第三章基于《经教佛语正理论》对《佛说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声闻地》《阿毗达磨集论》和《菩提道次第广论》等古印度哲学派生的经典之作中所示的四正理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摄类学(理路)和形式逻辑、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与其相似的理论体系加以论述。第四章把立因正理中所提出的现量和比量作为其核心内容,对立因正理分为现量和比量的原因以及从正反两个方面二量为何称为无误识进行了阐述。第五章逐一论述四正理理论的含义及其逻辑体系在古印度佛教哲学中的运用,譬如,佛教哲学中如何通过运用四正理的逻辑体系确立四谛和无我等哲学概念。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指出四正理理论体系的深层内涵有助于树立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概言之,东西方的哲学理论体系中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文章以四正理理论体系为例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等内容进行比较,诠释其相似之处。四正理理论体系作为思辨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思维方法与马克思辩证法一样,除了哲学和其他学科领域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外,在实际生活当中,也有其广泛的用途之地,因为这些理论体系在探究世界的过程中主客体各方面都存在着共同之处。亦即,这些理论不限地域和种群之差异,使其可以成为人类共享的知识财富。
冯明曼[3](2020)在《论吕澂的因明研究》文中提出吕澂是近现代最有影响力的佛学大师之一,他的佛学研究包罗万象、涉及范围甚广。其中,先生对于因明的研究在近现代因明研究大潮中更是独树一帜、影响深远。本文力求对吕澂先生的因明研究做一个全面、细致地梳理与分析,更清晰地凸显吕澂先生因明研究的特点,探究其因明研究的影响与价值。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吕澂因明研究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分析了吕澂因明研究所受到的民国时期唯识学复兴以及日本、西方因明研究的影响,并明确了吕澂因明研究的文献来源和思想基础,探明了其以玄奘所传的陈那因明为核心的研究脉落。第二部分梳理了吕澂的因明研究历程,对他的因明着作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大致分为通论、译介、对勘和专题研究四类。第三部分阐述了吕澂的因明研究内容,包括“因明史研究”、“因明论式研究”以及“量论的研究”三大部分:因明史的研究主要涉及因明溯源、古今异说、汉藏因明的发展等方面;因明论式的研究覆盖了汉传因明逻辑学部分的全部内容,即对“宗”、“因”、“喻”三支的解释和勘误;量论的研究主要是吕先生对汉传因明认识论的探讨,着重于“现量”、“比量”、“真唯识量”的研究和评析。最后一部分总结了吕澂先生因明研究的影响,一方面吕澂先生有着语言上得天独厚的优势,精于因明原典的对勘与整理,他奠定了多语言对勘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吕先生在因明研究内容上多有创见,在研究过程中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并影响深远。另外,吕澂先生致力于发挥因明的实用性,力图将因明与其它学科相结合,从而推动了因明研究的进程。吕澂的因明研究既是对因明学文本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因明研究方法及发展方向的探索。吕澂先生是汉地最早着眼于藏、梵因明典籍的学者,不仅为后人研习因明提供了大量精确的文本资料,同时也弘扬了对勘的研习方法,清晰的勾勒出汉传因明的轮廓与细节,为现今学者如何研究因明提供了范例。
谢敏[4](2018)在《法称《正理滴论》日汉文本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印度逻辑作为世界三大逻辑起源之一,其对整个学术界的影响毋庸置疑。从足目初作《正理经》,经过龙树、提婆、无着、世亲等人的发展,最后到以陈那、法称为代表的新因明的产生,印度逻辑自有其严密的体系。而《正理滴论》作为法称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之于整个逻辑学界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不仅先后传入了俄国、奥地利、日本等多个国家,同时还在我国的西藏地区引起了强烈的学习思潮,独树一帜。近年来,汉传量论因明迅速发展,对《正理滴论》的研究也引起了学界的重大反响。从《正理滴论》问世至今,已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译本、注释以及复注,但是对许多读者而言,《正理滴论》依然是深奥而晦涩的。本文对《正理滴论》的源流及其逻辑结构进行探讨,同时将日本学者木村俊彦的日文译本进行翻译并对勘,尽可能以直白的白话文形式将整篇文本整理翻译,并将其与几个汉译本进行比较研究,逐个分析其中的难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正理滴论》的相关翻译问题及其内在义理,以期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义理。
谢敏[5](2018)在《论《正理滴论》之逻辑结构》文中指出印度逻辑作为世界三大逻辑起源之一,其对整个学术界的影响毋庸置疑。从足目初作《正理经》,经过龙树、提婆、无着、世亲等人的发展,最后到以陈那、法称为代表的新因明的产生,印度逻辑自有其严密的体系。而《正理滴论》作为法称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之于整个逻辑学界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旨在梳理《正理滴论》文本源流,并分析《正理滴论》之逻辑结构,以期能够使其内在义理更好地传达于世。
景灿灿[6](2017)在《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唐疏”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指顾之间窥基的《因明大疏》由日本回返汉地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国内学者对汉传因明“唐疏”的研究亦有百余年之久。这一研究历程处在东西方文化激烈交锋与深度交流的新融合时代,经过近代的复苏、现代的高潮、当代的不断融合与发展,又在比较逻辑学、比较哲学、比较宗教学的大背景影响下,形成了百余年具有西方学术背景的“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唐疏’”研究的曲折历程,基于这一研究历程的深厚积淀,已经到了需要回顾总结的研究阶段。本课题研究的归属实质是“学术史”的研究范畴,遗憾的是,由于论域时间跨度大,论旨不易,且又涉及多种语言和多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学界尚无以“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唐疏’研究”为题的专着出现。虽然也有不少以“百年中国汉传因明研究”这一类以总结、反思性为题的相关研究,但就目前学界的总结和回顾而言,还未全面实现自觉的总结与反思,未能在反思中彻底扭转以往“据西释中”的研究模式。唯有将“唐疏”的研究置于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的学术背景下,才能真正从更高的视野对此进行合理的总结与反思并作出恰当的评判与鉴别,最终实现优良的继承与发扬。本文正是通过对汉传因明百余年“唐疏”研究的历程进行梳理与评述,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问题,并力图探索出未来“唐疏”研究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为进一步挖掘和拓展汉传因明“唐疏”的研究空间开辟道路。
朱婧芬[7](2017)在《新近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研究述评》文中提出自2006年“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学界在佛教量论因明学这一研究领域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搜集、整理相关学术信息,本文将对近十年来国内汉语文献中与佛教量论因明学相关的学术成果进行综述介绍并作简要论述,总结其发展规律,对未来因明学发展有借鉴意义。对佛教量论因明学文献的分类、归纳主要涉及:量论因明原典的梵文、藏文、汉文对勘研究;有关因明义理、知识论、方法论的专题研究;因明史类研究;比较研究和因明的现代化;因明发展的不足及未来研究趋势这些方面。正文部分分三个部分,前两章将近十年的文献分两部分整理,即论题中的“述”的部分,第三章是对近十年因明整体发展情况的概览和分析,即论题中的“评”的部分。第一章的研究主题为“因明研究开启新篇章的第一个五年”,这里的五年是从2006年到2011年这段时间,该章具体内容是将因明学在这段时间里的学术成果分类,第二章的研究主题为“因明研究开启新篇章的第二个五年”,这里的五年是自2012年到2017年笔者论文完成前的这段时间。前两章内容主要是对文献的整理,论述多为一笔带过,对这十年佛教量论因明学研究成果的具体论述在本文第三章。
张世天[8](2017)在《试论因明与内明的关系》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比概念体系的结构,讨论因明与内明的关系。从因明关于认识来源的二分出发,考察因果性概念在两个系统中的地位,进而在因明的立场上由其认识理论划分出因明与内明之差异与契合:差异在于构造方式,即不同概念的地位不同,契合则是二者所指的同一。第一部分讨论因明的结构。主要叙述因明的认识论中认识方法及认识来源的划分,以及推理的三种形式在认识论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果比量对因明先验论的连接意义。认识来源的划分搭建了理智与行为两个领域之间的桥梁,正确知识的目的是指导正确的行动,既然认识总是内在的,那么因此其正确性就依赖于认识来源划分所发现的两种方法的正确性,即正确的直观与正确的构造。直观意味着全然肯定,正确的构造则意味着正确地运用知性的能力。知性的能力是分别,“关系”被用来代指分别的种种形式:五种范畴代表着判断的五种情况,即表象和实在的五种否定性关系,推理则着重指出两个构造物之间是怎样区别开的:或者具有同一所指,或者其所指前后相随。第二部分讨论内明的结构。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以《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三十八》论五明处部分和《解深密经》第四、五品的论证为内明的代表结构进行简要阐述。重点落在上一部分引出的比量因果律和这一部分中的道德因果律的对比上。在因明的认识论体系里,因果律是最基本的先验对象,道德的因果律是其特殊形式,行为和认识则是上一种的特殊形式,因而正确知识和正确行动的相续又是前者的特殊形式,所以也是真实的存在;而自我及诸法的真实性则只能以一般的因果律为前提,因而只能取得构造物的地位。但进一步被揭示出来的是,逻辑上所确定的先验的真实性仍然是有限度的,何谓“成就”与“正智”仍然需要一个“先验之先验”的基础,找出其“为所依止、建立”之处。最后,因明与内明的关系得以在此基础上被说明。因明与内明因其运用领域的不同而导致了两者概念体系之构造方式的差异,但按照因明的观点看待内明,在确定了其间区别仅属于知性内部之后,二者现实所指的同一性也得以确立。如果非要指出那同一所指为何物的话,则可以说是自证分1。因果关系的必然性得益于先验对象的存在,因此刹那相续是现比二分法的先验基础。具有效能的东西,或者效能本身,就可以称为佛教逻辑视角下的先验对象。考察两种认识来源,“我们得越出实际的经验活动,越出可观察的理性的意识或阈下意识活动”2,并设定有这样的实在之闪现和追随,从而确立真知(至少是经验上)的标准。这也就是说,事实是认识的前提,对于实际存在的东西,如果我们要把知性和它结合,就只能将其当作先验对象,以投入其中的方式成为某个因缘总体的一部分,而且是在后的部分。当然,在行动领域并不一定如此,尽管事实已经发生,但行动同样可以具有效能从而变成已经发生;又因为刹那相续既然存在于整个现实世界,我们的行动就有可能成为某个因果链条中在前的部分,即成为原因。
汪楠[9](2017)在《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述评》文中认为百年来佛教量论因明学发展跌宕起伏,自1982年2月在北京召开抢救因明座谈会之后,“抢救因明遗产、推动因明发展”成了当前学术界的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佛教量论因明学是当今汉传因明与藏传量论交融发展的结晶,“量式”更是研究量论因明学的核心内容。本文正是以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的历史发展为背景,评述“量式”研究状况,从而梳理出当前对“量式”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并对此进行了思考,希望对量式研究提供新思路。基于百年中国学界对佛教量论因明学的原典研究和原典研究之研究,笔者对“量式”进行了明确的划分,认为量式是在“量”的视域下所研究的“式”,是以量论为基础的语言表达范式,以“量式”为上位概念,“论式”和“法式”是下位概念,而“应成式”是“法式”的实际运用。通过对“论式”的研究,发现汉传因明的量式研究主要集中在“论式”,其中对陈那改革后的三支论式的评价最高,对成立三支论式的形式要求因三相的研究最为集中,然而对因三相和三支论式进行符号表达时,学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不同的论证,从而产生了诸多论诤。通过对“法式”、“应成式”的研究,发现藏传量论的量式研究集中在“法式”,因此,藏传量论对法称的体系更为推崇。而在这近百年的研究中,汉传因明与藏传量论交融发展,汉藏学者相互交流相互促进,“量式”背后庞大的量论因明学体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清晰起来,“量式”在量论因明学中的功能正是在这样的认识论前提下显得尤为重要,量论因明学正是在“量式”的研究的基础上成了探求佛教认知模式之门的钥匙。
张栋豪,张晓翔[10](2016)在《百年来汉传因明研究方法之反思》文中指出在一百多年的汉传因明发展过程中,学者们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历史文献的方法、西方现代逻辑理论解析的方法等对汉传因明进行探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其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与学术发展相比还显滞后。汉传因明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方法的革新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在保持和完善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一方面可以吸取中国逻辑史中的研究方法,比如历史分析和文化诠释的方法,另一方面还要提出新的方法应用于因明研究,比如创造性诠释学和科学革命结构论的方法。
二、试论因明和佛家逻辑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因明和佛家逻辑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论玄奘因明成就与文化自信——与沈剑英、孙中原、傅光全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一、玄奘因明成就与文化自信是汉传因明重大课题 |
二、“同、异品除宗有法”是玄奘的重要遗训 |
三、因明学科性质与标准答案 |
四、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所发三论商榷 |
(2)藏传因明语言逻辑之“四正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论吕澂的因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吕澂因明研究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
一、时代背景 |
二、思想渊源 |
第二章 吕澂因明论着 |
一、通论性研究 |
二、译介研究 |
三、对勘研究 |
四、专题研究 |
第三章 吕澂因明研究的内容 |
一、因明史研究 |
(一)对因明源头的考证 |
(二)对古今异说的辨析 |
(三)对汉、藏因明发展的梳理 |
二、因明论式研究 |
(一)对宗的研究 |
(二)对因的研究 |
(三)对喻的研究 |
三、对量论的研究 |
(一)现量与比量、似现量与似比量 |
(二)真唯识量 |
第四章 吕澂因明研究的影响 |
一、研究方法的影响 |
二、对因明若干问题的解答 |
三、对因明实用性的发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法称《正理滴论》日汉文本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综述 |
2 研究方法与视野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章 《正理滴论》文本源流 |
1.1 《正理滴论》的产生 |
1.2 《正理滴论》的地位及意义 |
第2章 《正理滴论》之逻辑结构 |
2.1 《正理滴论》文本逻辑结构 |
2.2 法称体系之逻辑结构 |
第3章 《正理滴论》日汉对勘 |
3.1 现量品 |
3.2 自义比量品 |
3.3 他义比量品 |
第4章 《正理滴论》日汉文本对比义疏 |
4.1 “现量品”译文对比义疏 |
4.2 “自义比量品”译文对比义疏 |
4.3 “他义比量品”译文对比义疏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期间的成果 |
(5)论《正理滴论》之逻辑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正理滴论》文本源流 |
二、《正理滴论》的研究与发展 |
(一) 国内对《正理滴论》的研究 |
1. 藏地对《正理滴论》的研究 |
2. 汉地对《正理滴论》的研究 |
(二) 国外对《正理滴论》的研究 |
1. 印度本地对《正理滴论》的研究 |
2. 日本对《正理滴论》的研究 |
3. 欧美等地对《正理滴论》的研究 |
三、《正理滴论》之逻辑结构 |
(一) 《正理滴论》内部逻辑结构 |
(二) 《正理滴论》外部逻辑结构 |
(三) 《正理滴论》结构划分的依据 |
四、结语 |
(6)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唐疏”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主要汉传因明的“唐疏”简介 |
一、因明“唐疏”简介 |
二、唯识“唐疏”简介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三节 研究论域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研究概述 |
第一章 正本清源——原典“二论”的研究 |
第一节 近、现代时期相关研究 |
第二节 当代时期相关研究 |
一、建国后继承、发展的研究阶段 |
二、改革开放后臻于成熟的研究阶段 |
三、新世纪不断深化拓展的研究阶段 |
第三节 研究成果总结与评述 |
一、近现代相关研究成果总结 |
二、当代研究成果总结 |
第二章 近代“唐疏”研究 |
第一节 “唐疏”的回归与重新刊印 |
第二节 “唐疏”的弘扬及相关研究 |
第三节 近代“唐疏”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现代“唐疏”研究 |
第一节 相关“唐疏”研究梳理 |
第二节 “唐疏”的具体研究 |
第三节 现代时期“唐疏”研究评述 |
第四章 当代“唐疏”研究 |
第一节 新起点下“唐疏”及其相关研究 |
第二节 臻于成熟的“唐疏”及相关研究 |
一、相关研究梳理 |
二、研究的主要议题 |
第三节 不断深化的“唐疏”及其相关研究 |
一、“唐疏”及相关研究的梳理 |
二、专题研究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第一节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反思 |
第二节 对今后“唐疏”深入研究的探索 |
一、未来“唐疏”深入研究的总体问题 |
二、对未来“唐疏”深入研究的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新近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范围和研究目的 |
二、相关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 |
三、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文章结构说明 |
第一章 因明研究开启新篇章的第一个五年 |
第一节 文献研究 |
一、原典研究 |
二、书评 |
第二节 专题研究 |
一、义理研究 |
二、知识论研究 |
三、方法论研究 |
第三节 史类研究 |
一、纯粹史类研究 |
二、史类对比研究 |
第四节 比较研究与因明的现代化 |
一、藏汉因明的比较研究 |
二、因明与西方逻辑之比较 |
三、其他比较研究与因明的现代化 |
第五节 其他研究 |
一、藏传因明研究 |
二、蒙古地区因明研究与现状 |
三、因明研究的展望 |
第二章 因明研究开启新篇章的第二个五年 |
第一节 文献研究 |
一、原典研究 |
二、书评 |
第二节 专题研究 |
一、义理研究 |
二、知识论和方法论研究 |
三、因明的论式、推理形式与辩论性研究 |
四、逻辑性研究与因明的非逻辑方面研究 |
第三节 史类研究 |
一、纯粹因明史研究 |
二、国内外因明研究史 |
三、个人因明研究史 |
第四节 比较研究与因明的现代化 |
一、比较研究 |
二、因明的现代性及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 |
三、因明学者之论争 |
四、现当代因明学出版、传播与教学情况 |
五、因明建设与人才培养 |
第三章 研究成果补充与反思 |
一、研究成果之补充 |
二、研究成果之总结 |
三、研究不足之反思与研究价值之实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试论因明与内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因明学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目的 |
第2章 因明的结构 |
2.1 现量与比量 |
2.2 比量中的因果性与实在的因果性 |
2.3 因果律在因明中的地位 |
第3章 内明的结构 |
3.1 因明与内明 |
3.2 内明的结构 |
3.3 因明的先验因果律与内明的道德因果律 |
第4章 因明与内明的关系 |
4.1 因果律在两个体系中的地位对比 |
4.2 交叉合作的关系 |
4.3 关系探讨的界限 |
结语 真实的层次 |
参考文献 |
附录:六因、四缘、十因、五果关系表解 |
致谢 |
(9)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
二、框架结构和研究方法 |
三、基本概念 |
第一章 近现代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 |
第一节 量式原典研究 |
一、关于《门论》的量式研究 |
二、关于《入论》的量式研究 |
三、关于《大疏》的量式研究 |
第二节 量式原典研究之研究 |
一、历史研究 |
二、专题研究 |
三、比较研究 |
第二章 当代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 |
第一节 量式原典研究 |
一、汉传因明原典中的量式研究 |
二、藏传量论原典中的量式研究 |
第二节 量式原典研究之研究 |
一、历史研究 |
二、专题研究 |
三、比较研究 |
第三章 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论诤评析 |
第一节 学界争论的主要问题 |
一、因的“三相”能否缺一 |
二、陈那三支论式是演绎的吗? |
三、因三相 |
四、除宗有法 |
五、喻体是否为“除外命题” |
第二节 关于上述问题的思考 |
一、三支论式的本质为何 |
二、同、异品是否要除宗有法 |
三、三支论式与三段论的比较 |
结论 |
一、从陈那到法称的量式转变 |
二、量式在佛教量论因明学中的功能 |
三、量式在佛教认知中的作用和意义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百年来汉传因明研究方法之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比较的研究方法 |
(一)因明与墨辩、西方逻辑的整体比较 |
(二)因明论式的比较 |
1. 异中求同。 |
2. 同中求异。 |
(三)其他方面的比较 |
二、历史文献的方法 |
三、西方现代逻辑理论解析的方法 |
四、因明方法之反思 |
(一)考证训诂 |
(二)比较与参照 |
(三)历史分析和文化诠释 |
(四)创造性诠释学 |
(五)科学革命结构论 |
四、试论因明和佛家逻辑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玄奘因明成就与文化自信——与沈剑英、孙中原、傅光全商榷[J]. 郑伟宏.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21(02)
- [2]藏传因明语言逻辑之“四正理”研究[D]. 贡布次仁. 西藏大学, 2021(12)
- [3]论吕澂的因明研究[D]. 冯明曼.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法称《正理滴论》日汉文本对比研究[D]. 谢敏. 贵州大学, 2018(01)
- [5]论《正理滴论》之逻辑结构[J]. 谢敏.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05)
- [6]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唐疏”研究述评[D]. 景灿灿. 贵州大学, 2017(03)
- [7]新近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研究述评[D]. 朱婧芬. 贵州大学, 2017(03)
- [8]试论因明与内明的关系[D]. 张世天. 吉林大学, 2017(08)
- [9]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述评[D]. 汪楠. 贵州大学, 2017(03)
- [10]百年来汉传因明研究方法之反思[J]. 张栋豪,张晓翔. 学术研究,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