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催化的有机化学反应

抗体催化的有机化学反应

一、抗体催化的有机化学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娜[1](2021)在《金催化糖基炔烯酸酯给体的糖苷化反应及甘露三十二糖和环甘露三十二糖的合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糖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多种生命活动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甘露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某些真菌的细胞壁、酵母及细菌中,具有较强的免疫学功能和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环状聚糖具有独特的主体特性,能够与多种客体分子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天然的环状聚糖如环糊精及其衍生物被广泛用作小分子药物载体或用于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等。然而,天然环状聚糖的种类相当有限,且人们对非天然的环状聚糖研究较少,导致对其可能的功能都不清楚。为进一步研究这些多糖和环状聚糖的生物学功能,需要获得足量纯净、结构明确的多糖及环状聚糖。糖类化合物合成的关键是糖苷键的构建。尽管人们已开发出多种有效的糖苷化方法,但由于糖类化合物结构复杂多样,迄今还没有通用的糖苷化方法可以用于所有类型糖苷键的构建。此外,多糖的化学合成也面临很大的挑战性,如由于多糖立体结构独特,更高分子量的甘露多糖片段之间的偶联难度很大,且多糖的全面脱保护及纯化也很困难;长链线性前体的环糖苷化反应效率低、立体选择性差,尤其是超过十个糖单元的环状多糖的合成难度很大。因此,发展新型高效的糖苷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多糖和环状聚糖的合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第一部分工作中,我们发展了一种简单多用途的金催化糖基炔烯酸酯给体的糖苷化方法,为复杂聚糖和糖缀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途径。该方法中糖基炔烯酸酯给体结构更简单、原子经济性更高,制备方式灵活多样,反应活性高;糖苷化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范围广泛。该方法被成功应用于基于“潜伏-活化”策略和多重正交一锅法策略的寡糖的合成中,提高了寡糖的合成效率;该方法还被应用于3型肺炎链球菌表面具有高免疫原性的四糖抗原的形式合成中,展现了很高的合成效率。在第二部分工作中,基于发展的糖苷化方法,完成了α-(1→6)-甘露三十二糖的合成,进一步凸显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及高效性。基于糖基炔烯酸酯给体和硫苷给体,采用正交连续活化策略,通过5次[2n+2n]糖苷化反应高度汇聚式合成了 α-(1→6)-甘露三十二糖骨架,实现了糖链的指数式增长。甘露三十二糖骨架随后转化为还原端连有五碳连接臂的α-(1→6)-甘露三十二糖,为其潜在的生物学活性测试打下了基础。在第三部分工作中,基于发展的糖苷化方法,完成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环糖——环甘露三十二糖的合成。采用线性聚糖的环糖苷化策略,以双官能团化的甘露三十二糖炔烯酸酯受体为环化前体,合成了环甘露三十二糖。同时,还合成了包括环甘露二糖、环甘露四糖、环甘露八糖和环甘露十六糖在内的一系列环甘露聚糖。这些合成的环状聚糖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大分子药物的高效递送等方面奠定基础。

周少渊[2](2021)在《组合QM/MM方法在计算脱羧反应的溶剂效应及水溶液和蛋白中二硫键交换反应机理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羧酸的脱羧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生物等领域。在近几十年中,脱羧反应机制已经成为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在有机化学的降解和合成过程中,以及在生物化学的酶促反应过程中脱羧反应频繁发生,以及使用脱羧反应来说明溶液中反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足以说明脱羧反应的重要性。有机化学家们很早就意识到了脱羧的价值,并将其作为分子降解和合成的标准方法。同时,物理化学家们研究了溶液中有机酸的脱羧速率,并将结果用于单分子反应理论,结合有机方法和物理方法来阐明热脱羧的机理。实验方面已经有了大量的关于脱羧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的数据,然而微观方面,不同溶剂和反应条件对脱羧机制的影响以及机理的物理本质则需要理论计算化学家们的辅助。通过理论计算探究影响脱羧反应及其逆反应-二氧化碳捕集速率的取代基效应,溶剂效应和酶效应等,有助于实验化学家们摸索出促进脱羧反应的实验条件,材料化学家们设计新型的用于温室气体捕集的材料,以及酶化学家们揭示酶催化机制。二硫键的形成对无序蛋白的正确折叠起着重要的作用,不正确配对的半胱氨酸会导致分泌蛋白的非原生态折叠,导致生物功能紊乱。因此有必要研究酶中的二硫键形成乃至正确折叠的机制。二硫键形成主要的机制是去质子的半胱氨酸和二硫键的交换,该反应是“非典型”的SN2机制。为了氧化分泌蛋白中的二硫键,使其正确折叠,原核细胞主要靠Dsb蛋白协同完成整个循环,真核细胞主要靠PDI蛋白协同完成。其中,原核细胞中,各Dsb蛋白合作密切,氧化路径负责无选择性的引入二硫键,异构化路径负责纠错,分别传输到最终电子受体。该细胞体中二硫键的传递已经被研究了很多年,机理已经较为明确,由于细胞体之间的很多机制类似,研究该机理有助于对真核细胞中二硫键传递机理的理解。1.双精度QM/MM模拟探究水溶液中的脱羧反应及伴随的溶剂效应二氧化碳的捕集,对应于有机酸脱羧反应的逆反应,二氧化碳的重组过程。该过程在气相中通常是无能垒的,在非质子溶剂中的能垒相对较低。然而,水溶液会诱导出很高的二氧化碳重组能垒,且由于脱羧产物碳负离子的强碱性,在水溶液中极易质子化。溶质的固有反应性和溶质-溶剂相互作用在决定整个脱羧反应的平衡和反应自由能垒方面都起着关键的作用。了解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设计应用于温室气体捕集与封存的新型材料,以及揭示一系列羧酸酶在生物体内催化二氧化碳的排放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双精度的组合QM/MM模拟,研究了一系列速率常数数值范围跨越近30个数量级的有机脱羧反应,以阐明水溶液中溶剂诱导的自由能垒以及脱羧反应逆反应-羧化反应的内在机制。2.脱羧反应及其逆反应-二氧化碳的捕集过程在二甲基甲酰胺有机溶剂和水溶液中溶剂效应的差异在水溶液中,生物脱羧反应不可逆的进行,而逆向的羧化反应通常由ATP的水解提供动力。最近报道的环取代的芳香乙酸盐与在极性非质子溶剂中跟同位素标记的CO2发生羧化交换,反应途径的分配跟水溶液中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几乎没有碳负离子质子化以及捕集二氧化碳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能垒相关的实验数据。我们采用组合QM/MM方法,研究了一系列有机羧酸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在二甲基甲酰胺有机溶剂中的脱羧反应,揭示了溶液中脱羧反应的逆反应-羧化反应的能垒完全是由溶剂效应引起的。我们还发现了这些离子脱羧反应速率与反应的Gibbs自由能之间存在线性的Bell-Evans-Polanyi关系,相比水溶液Bell线性关系更小的截距表明DMF中更小的溶剂诱导的自由能垒。DMF溶剂中碳负离子质子化具有较大的自由能垒,对比脱羧反应的逆反应-碳负离子跟二氧化碳的极低的重组能垒,使得碳负离子更倾向于可逆的跟溶剂中同位素标记的CO2重组。在脱羧和羧化反应过程中,理解碳负离子的稳定性和溶质-溶剂相互作用的关系,对设计新型的CO2捕集材料是很有帮助的。3.深入研究硫醇盐/二硫化物模型交换反应以期应用于生物蛋白二硫键的形成对无序蛋白的正确折叠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理论计算深入的探究这一反应的机理是十分必要的。寻找一种高效,精确的描述蛋白质中涉及硫醇/二硫键交换反应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致力于基于半经验的QM/MM筛选出这样的方法来完成其在蛋白质中硫醇-二硫键交换反应机理模拟中的应用。通过构建气相的最小能量路径来验证密度泛函以及SCC-DFTB3的性能。气相中的最小能量路径(MEP)证明了该反应以加成-消除的机理进行。我们根据QM(CCSD(T))计算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能优化了QM(DFTB3)/MM中QM原子的范德华参数,并将这些新的参数用于溶液相的模拟中。在溶液中,二硫键的交换反应机理由气相的加成-消除机理转变为SN2机理,自由能垒为10kcal/mol。在QM(M11-L/6-31g(d))/MM势下计算的自由能垒为14kcal/mol,且根据气相MEP的能量误差修正后为10.9kcal/mol。因此,QM(DFTB3)/MM势结合优化的范德华参数对硫醇-二硫键的计算可信,可用于蛋白中涉及硫醇/二硫键交换反应机理的研究。4.DsbB氧化DsbA的机理研究DsbA是硫氧化还原蛋白家族中氧化性最强的周质蛋白。在不断的氧化进入周质中的分泌蛋白后自身被还原。为了维持整个氧化还原系统的平衡,DsbA需要被重新氧化,从而恢复其活性。DsbB是一个嵌膜蛋白,它通过两个周质环上的两对半胱氨酸配合完成DsbA的重新氧化。基于实验上提出的两种可能的机理,从分子间二硫键键连的二元复合物结晶结构开始,我们分别对两种情况进行了研究。对于快反应,要释放氧化态的DsbA,埋没在蛋白中的Cys33需要去质子才可激活。通过分析模拟轨迹,我们发现Cys33上的质子需要通过水桥传递到附近Glu24的羧基氧上后才能亲核进攻Cys30-Cys104。整个反应的自由能垒约为15.6kcal/mol,去质子的过程是快反应的决速步骤。对于慢反应,游离的Cys130需要接近Cys41-Cys44后再进攻,此过程的能垒约为12kcal/mol。

何慕雪[3](2021)在《电化学介导C-C/C-N键偶联合成1-萘酚、多取代呋喃、N-烷基唑和偶氮化合物》文中研究指明C-C键和C-N键形成反应被广泛应用于合成医药分子、农用化学品以及具有重要价值的材料科学复杂分子中,因此,构建C-C键和C-N键如今已成为有机合成中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几十年来,有机合成化学家不断开发新的和更实用的催化剂,或者为构建C-C键和C-N键寻找环境更友好的合成技术。其中,有机电合成可通过电极表面上的电子转移,在无外源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温和条件下实现选择性氧化还原转化,无需使用危险的化学试剂,并且通常表现出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从而提供了构建C-C键和C-N键的理想策略。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利用电化学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代替传统的有机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碳正离子中间体、碳自由基中间体或氮自由基中间体等构建了C-C和C-N键,从而简洁、高效地合成了各种抗肿瘤活性化合物。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萘酚骨架在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化合物中普遍存在,其中,多取代的1-萘酚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我们发展了一种以1,3-二羰基化合物和炔烃为反应底物,在恒电压电解条件下,经过碳自由基中间体途径,继而发生分子间[4+2]环化构建C-C键合成1-萘酚化合物的方法。利用单晶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并且通过控制实验、循环伏安法实验解析了反应机理。该电化学方法使用廉价的二茂铁(Cp2Fe)作为氧化还原催化剂,反应释放出氢气,避免了贵金属催化剂和氧化剂的使用。使用恒电压电解,通过改变反应电势,解决了反应产物过氧化问题;具有环境友好、底物范围广、区域选择性好等优点。(2)呋喃是许多生物活性天然产物、药物分子和有机功能材料中的核心骨架,其中,多取代呋喃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具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活性。在此,我们以1,3-二羰基化合物和联烯为反应底物,价格低廉的二茂铁为催化剂,在电化学条件下构建C-C键,间接氧化分子间环化合成了新型的四取代呋喃化合物。利用单晶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并且通过控制实验、循环伏安法实验解析了反应机理。该反应具有官能团耐受性好、原子经济性高、可控等优点,为开发新型的有价值的复杂呋喃衍生物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替代合成策略。(3)唑类化合物是药物和农药化学中存在的最大化学家族,其中五元氮杂环的N-烷基唑类是许多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结构单元。在此,我们开发了一种电化学介导的苯甲硫醚C(sp3)-H唑化反应,通过构建C-N键以合成含硫N-烷基唑类化合物。并且通过控制实验、循环伏安法实验解析了反应机理。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环境友好、原子经济性高和反应过程易控制等优点。(4)芳香族偶氮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含氮化合物,不仅是染料工业中重要的合成着色剂,还可用作指示剂、自由基反应引发剂、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我们开发了一种以官能化的吡咯或吲哚与芳基重氮盐为反应底物成对电解条件下构建C-N键合成芳香族偶氮化合物的方法。利用单晶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并且为了解析反应机理进行了控制实验和循环伏安法实验。成对电解同时使用阳极和阴极反应来合成目标化合物,从而避免了牺牲物质氧化/还原所需的电费,实现了高原子经济性并且使得能源效率达到最大化。(5)使用MTT法对合成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筛选,大多数合成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中一些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例如:1-萘酚化合物1-3bl对T-24肿瘤细胞显示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9.0±1.0μM;多取代呋喃化合物2-3da的IC50值为6.3±0.7μM,显示出其对T-24肿瘤细胞的良好抑制活性;芳香族偶氮化合物4-3ea的IC50值为1.5±1.3μM,也显示出其对T-24肿瘤细胞的良好抑制活性。进一步的抗肿瘤机制研究表明1-萘酚化合物1-3bl能够诱导T-24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并能抑制肿瘤细胞迁移。

杜远博[4](2021)在《基于芳基羟胺的重排反应合成官能团化芳胺类化合物》文中研究表明芳基羟胺是一类多功能有机分子,具有许多独特的化学性质。它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且广泛应用于生物活性分子、抑制剂的聚合,以及其它有机片段的合成当中。芳基羟胺容易发生重排反应,在重排过程中,分子内的弱氮氧键易发生断裂,最终形成新的碳-碳键或碳-杂原子键,羟胺的这一独特的反应活性,使它成为一类重要的合成子。该论文就是围绕着芳基羟胺易于重排的这一反应特性展开研究。该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工作:第一部分工作,利用芳基羟胺化合物分别与二氯亚砜、二溴亚砜进行反应。首先形成氯代亚硫酸酯、溴代亚硫酸酯中间体,然后氮氧键断裂,发生重排或分子内的亲核取代反应,脱除二氧化硫,最终得到邻位氯化、溴化的芳胺类化合物。该反应在无过渡金属催化条件进行,能够以良好的收率和优异的选择性得到邻位卤化的芳胺,反应条件温和,官能团兼容性良好,并且操作简便。第二部分工作,我们利用磺酰氟咪唑盐这种亲电试剂与羟胺进行反应。这种亲电试剂在反应中提供“F-SO2+”片段,在三乙胺作碱的条件下,先与芳基羟胺亲核试剂结合,然后发生重排反应。经过分析表征,我们得到了对位氟磺酸酯化的芳胺产物,这与我们初步设想的邻位氟磺酸酯化的产物完全不同。令我们惊喜的是,该反应底物范围广泛,各种官能团都能很好地耐受,能够在极短时间内,以优异的选择性和良好的产率完成反应,得到对位氟磺酸酯化的芳胺类化合物。目前关于该重排反应机理的计算化学正在探究当中。本论文基于芳基羟胺的弱氮氧键易于断裂,进而发生重排反应的独特性质,实现了无过渡金属催化的邻位卤代芳胺以及对位氟磺酯化芳胺的高效合成。由于该研究合成出的芳基卤化物和芳基氟磺酸酯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及多个领域具有重要潜在用途,因此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前景。

王硕[5](2021)在《芳胺的重氮化和偶氮化的SERS检测及其分析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发展,离子的检测水平也在不断完善。根据不同化合物不同结构性质,化学性质在光谱上的区别而开发的检测手段也逐渐走入了大众视野。本文主要基于不同化学键的简谐振动来高效检测特征离子,而这种检测特征离子的方式,即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在众多科研领域都有着广泛的研究。人们在工作中发现,同一个芳环上的C-H键,π键,C-C键均有不同的简谐振动方式,基于这些不同的振动方式,人们开发出了一种更简单便捷的检测离子的分析方法。本论文以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为基础,主要研究了离子的SERS的分析检测。(1)基于等离激元催化反应,主要通过研究2,3-二氨基吡啶(DAPD)与亚硝酸根离子的反应,生成1H-1,2,3-三唑并[4,5-b]吡啶(TAPD),发现了反应产物的一种新的增强方式,即在含有亚硝酸根离子的弱酸性溶液中,DAPD的SERS光谱会出现TAPD的增强拉曼特征峰。并且,结合了对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构建了在酸性条件下DAPD的有机化学反应,在1336 cm-1会出现一个新的特征峰。根据新的特征峰的相对强度,建立了一种基于等离激元催化反应对体系中亚硝酸根离子快速检测的方法。(2)基于有机化学的反应机理及拉曼光谱的表征方法,研究了亚硝酸根离子对噻吩-3-胺盐酸盐的拉曼光谱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亚硝酸根离子的酸性溶液中,噻吩-3-胺盐酸盐与亚硝酸盐反应生成的产物在1260 cm-1处产生拉曼特征峰。结合研究者得出的类似反应的结论与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推测光谱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二者发生偶氮反应生成3,3-偶氮噻吩。进一步研究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并通过研究环境因素、样品浓度等反应条件对噻吩-3-胺盐酸盐向偶氮噻吩转化的影响,通过拉曼技术建立了一种基于有机合成反应对亚硝酸盐的分析检测方法。

郝祥兵[6](2021)在《基于[Ru]和[Pt]催化的烯炔环化反应合成多取代环己二烯和酚类化合物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以来,针对烯炔环化反应合成环状化合物的研究一直是有机合成方法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这类反应的优点主要在于催化剂用量少、可以高效的合成利用传统的方法较难以合成的一些环状化合物、且副反应少以及原料的合成较为简单等。从目前所报道出来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较为成熟的环加成反应的类型主要是Alder-ene反应、1,3-偶极加成反应和[2+2+2]环加成反应等相关的一些反应。而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烯炔环化反应研究中产物的多样性问题,分别提出了利用[Ru]金属络合物催化烯炔[2+2+2]环加成反应合成多取代环己二烯反应和利用金属铂催化烯炔合成多取代酚类化合物的研究。工作一:钌催化的双炔烯的[2+2+2]环加成反应及机理研究。我们采用传统的亲核取代反应等方法合成了双炔烯反应原料,合成了系列多取代环己二烯产物(磺酰胺的八氢吡咯并异吲哚类化合物)。机理对照实验,表明反应的催化剂率先与双炔官能团部分结合形成了一个金属环戊二烯的络合物中间体,然后通过烯烃部分的插入反应,最后再通过金属还原消除的路线,合成出了系列目标化合物。此外,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当底物其中一个炔丙位带有偕二甲基时,并没有使得反应产率有明显的变化发生,而当两个炔丙位都带有偕二甲基时,反应则会由于空间位阻效应而受到阻碍作用,使得反应不能发生。工作二:铂催化的呋喃炔烃环异构化反应。在此工作中,我们延续了上一工作的研究方向,对1,6-烯炔化合物进行改进,将烯烃部分升级为较为稳定的呋喃结构,利用呋喃环上的两个双键,与分子内的炔烃部分进行相应的环化反应,合成系列取代的酚类化合物。通过催化结果可知,由于呋喃环中的两个双键都没有受到限制作用,从而都可进行第一步与金属络合的反应,使得反应产物最终呈现为两个结果,但反应仍比较纯净。其反应由于呋喃环的存在,受到呋喃环中大的共轭体系的影响,双键的裂解呈现出不规则状态,在第一步形成环戊烯的金属络合物之后,碳氧键可从两个方向裂解,使得最后生成了两种环异构化的酚类化合物。本文的两个课题,都在对金属络合物催化的1,n-烯炔环异构化反应的基础上,通过对烯炔底物的重新设计,利用不同的反应结构,得出了两种不同的反应途径的结果,使得烯炔的环异构化反应情况进一步得到提升,丰富了产物的结构,又提供了一种合成环己二烯以及酚类化合物结构的方法。通过本文的研究思路,我们可以进一步在1,n-烯炔环异构化反应方向开发出更多新型的环化反应。

陈超,胡晓东,王春喜,蓝文贤,吴小余,曹春阳[7](2021)在《基于靶标结构及作用机制的抗艾滋病药物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一种主要以CD4+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为靶点的感染性逆转录病毒,HIV感染的最终阶段为出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HIV迄今为止已经夺去近3300万人生命,是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自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al therapy,ART)出现以后,抗逆转录药物的联合使用使艾滋病从致死性疾病变成慢性可控性疾病.为了开发新的抗艾滋病药物,基于病毒复制周期中的不同靶标将近年发展的抗艾滋病药物进行分类简述,重点关注于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临床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王华[8](2021)在《苄位C-H键氧化反应及其转化研究》文中指出在有机合成中,氧化和氧化-还原反应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化学反应。通过氧化反应可以将众多诸如烃类的基础工业原料转化为各种含氧化合物,比如酚、醇、醛、酮、羧酸等。在相反的还原过程中,可以将这些氧化产物,尤其是羰基化合物,还原为醇类化合物。这些含氧化合物是天然产物、农药化学品以及生物医药中间体的重要结构单元。以甲苯为代表的芳烷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苄位氧化可以使之转化为芳基醛、酮、酸等。尽管目前发展的苄位亚甲基氧化成酮或醇的方法已经非常成熟,但是以下基本问题依然有待深入探索:1.氧化的绿色化,特别是利用分子氧作为氧化剂。2.氧化产物的高效利用新方法。基于我们课题组对芳烷烃氧化的研究兴趣,本论文开展了以下四部分的研究内容:1.发展了可以克服缺电子抑制效应和配位抑制效应的杂环苄位氧化新策略。利用催化量的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亚硝酸叔丁酯的协同作用,氧气为绿色氧化剂,我们发展了非金属催化的芳杂环苄位好氧氧化成酮的方法,在温和的条件下合成一系列的N-杂环基团的酮。该反应提供了克服杂苄基自由基氧化中的缺电子抑制作用和产物抑制作用的有力方法。2.发展了经由卤化的苄位氧化成醇的方法。在可见光条件下,利用常见、易得的可回收试剂(4-三氟甲基)二氯碘苯实现二芳基甲烷类活性化合物间接可控的氧化成醇的反应,避免了高活性苄位亚甲基氧化成酮的副反应。3.发展了苄位氧化产物还原偶联转化成二醇的新催化体系。利用我们课题组发现的有机催化剂CBZ6,高效地把醛,酮和亚胺等经由光促进的频哪醇偶联反应转化为相应的产物。该方法为苄位氧化产物的深度转化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也为苄位的氧化和还原接力转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另外,在对烷基芳烃的氧化产物的系统研究中,我们还利用醛及其衍生物作为催化剂,实现了光促进的自由基聚合。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骏畅[10](2020)在《金催化剂的绿色制备及致病菌表面含有甘油-D-甘露庚糖的寡糖抗原的合成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最近兴起的热点,有关金的研究正不断地在化学(催化剂等)和生物(抗癌效果等)领域被报道。而传统路线中,制备金催化剂通常要用到刺鼻气味的硫试剂如二甲硫醚、二丙硫醚、四氢噻吩等,或者已经受到严格管制的硫代双乙醇,无论在科研还是生产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便。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绿色制备方法,通过使用基本无气味,价格便宜的4,4’-硫代二苯酚,合成了一系列常用的金催化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成功得到了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金诺芬。幽门螺旋杆菌作为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早在100多年前就在人们的胃中观察到了它的存在。30多年前,通过科学家Barry Marshall和Robin Warren为首的一部分人的努力,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和胃溃疡,胃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利用抗生素对付此类细菌,但有着耐药性和病人依从性差等缺点。研究发现,1,3连接的D-甘油-D-甘露庚糖存在于幽门螺旋杆菌多种菌株中。我们发展了一种从头合成方法,通过两次aldol加成反应成功构建了正交保护的D-甘油-D-甘露庚糖砌块;然后,基于金催化的甘露庚糖邻炔基苯甲酸酯的α-立体选择性糖苷化反应构建了 D-甘油-D-甘露庚糖砌块之间的α-1,3糖苷键,并最终合成了幽门螺旋杆菌多种菌株(如O3,06血清型,MO19,D2,D4和D5菌株)表面脂多糖上的三糖抗原。同时,我们也获得了相应的单糖和二糖抗原。海洋来源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副溶血性弧菌,常常会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一系列症状,是导致食物中毒的元凶之一。2003年,Kondo课题组报道了副溶血性弧菌02型的脂多糖上存在一个独特的高碳糖结构,其中包含L-甘油-D-甘露庚糖、D-甘油-D-甘露庚糖以及Kdo。我们发展了新型的合成方法,从L-来苏糖和D-核糖出发,基于Mukaiyama aldol反应有效构建了正交保护的L-甘油-D-甘露庚糖和D-甘油-D-甘露庚糖砌块,并通过立体选择性糖苷化反应成功合成了副溶血性弧菌O2型的脂多糖上的三糖抗原。在海洋中生活的异养细菌麦氏交替单胞菌,已有研究发现其具有反硝化的作用,这在污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价值。Parrilli课题组在2006年报道了麦氏交替单胞菌ATCC 27126T菌株的R型脂多糖的结构,其中包含两种立体构型的Kdo以及L-甘油-D-甘露庚糖。基于上述的合成方法,我们合成了 7位选择性保护的L-甘油-D-甘露庚糖给体,并成功与Kdo的5位羟基建立了 1,5连接的糖苷键,并获得了关键的二糖片断。随后我们探索了利用Kdo邻炔基苯甲酸酯给体的糖苷化反应来构建含有两个Kdo和一个L-甘油-D-甘露庚糖的三糖片断。

二、抗体催化的有机化学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体催化的有机化学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金催化糖基炔烯酸酯给体的糖苷化反应及甘露三十二糖和环甘露三十二糖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糖类化合物简介
    1.2 糖类化合物在药学中的应用
        1.2.1 基于糖类化合物的药物
        1.2.2 基于糖类化合物的疫苗
    1.3 糖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1.3.1 经典的糖基给体
        1.3.2 含炔基糖基给体
        1.3.3 其他类型给体
    1.4 甘露多糖的研究进展
        1.4.1 甘露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1.4.2 甘露多糖的合成研究
    1.5 环糖的研究进展
        1.5.1 环糖化合物简介
        1.5.2 环糖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1.6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思路
第2章 金催化糖基炔烯酸酯给体的糖苷化反应研究
    2.1 背景介绍
    2.2 给体设计思路
    2.3 糖基炔烯酸酯给体的制备
        2.3.1 离去基团的制备
        2.3.2 (Z)-3-碘代丙烯酸的制备
        2.3.3 糖基炔烯酸酯给体的制备
    2.4 金催化糖基炔烯酸酯给体的糖苷化反应条件筛选
    2.5 金催化糖基炔烯酸酯给体的糖苷化反应底物适用性研究
        2.5.1 SPhosAuNTf_2催化的全苯甲酰基保护的糖基炔烯酸酯给体的糖苷化反应研究
        2.5.2 Ph_3PAuOTf/TfOH催化的糖基炔烯酸酯给体与糖受体的糖苷化反应研究
    2.6 基于“潜伏-活化”策略的寡糖的合成
    2.7 基于正交一锅法策略的寡糖的合成
        2.7.1 关键糖基给体的制备
        2.7.2 四糖的分步合成
        2.7.3 四糖的一锅法合成
    2.8 3型肺炎链球菌表面四糖抗原的形式合成
    2.9 炔烯酸酯给体活性比较实验
    2.10 本章小结
第3章 金催化甘露三十二糖的合成研究
    3.1 背景介绍
    3.2 金催化甘露二糖的合成
    3.3 金催化甘露四糖的合成
    3.4 金催化甘露八糖的合成
    3.5 金催化甘露十六糖的合成
    3.6 金催化甘露三十二糖的合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甘露三十二糖的合成研究
    4.1 引言
    4.2 环甘露二糖的合成
    4.3 环甘露四糖的合成
    4.4 环甘露八糖的合成
    4.5 环甘露十六糖的合成
    4.6 环甘露三十二糖的合成
        4.6.1 不同环化前体的制备
        4.6.2 环甘露三十二糖的合成
    4.7 环甘露三十二糖的脱保护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小结
第6章 实验部分
    6.1 金催化糖基炔烯酸酯给体的糖苷化反应
    6.2 甘露三十二糖的合成
    6.3 环甘露三十二糖的合成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附录一 缩略词
附录二 重要化合物谱图

(2)组合QM/MM方法在计算脱羧反应的溶剂效应及水溶液和蛋白中二硫键交换反应机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脱羧反应
        1.2.1 脱羧反应的机理
        1.2.1.1 热化学脱羧
        1.2.1.2 光催化脱羧
        1.2.1.3 酶催化脱羧
        1.2.1.4 一些常见的有机酸脱羧反应
    1.3 二硫键交换反应
        1.3.1 二硫键的形成
        1.3.1.1 硫醇/二硫键交换反应
        1.3.1.2 氧化剂和氧化化学
        1.3.2 酶催化硫醇氧化反应
        1.3.2.1 蛋白异构化酶(PDI)
        1.3.2.2 含醌的酶
        1.3.2.2.1 DsbB
        1.3.2.2.2 VKOR
        1.3.2.3 含黄素的酶
        1.3.3 生物体系中的氧化折叠
        1.3.3.1 细菌周质中的氧化折叠
        1.3.3.2 内质网中的氧化折叠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
    2.1 引言
    2.2 能量的计算
        2.2.1 量子力学基础
        2.2.1.1 绝热和Born-Oppenheimer近似
        2.2.1.2 轨道概念的引入
        2.2.1.3 Slater行列式以及分子轨道的计算
        2.2.1.4 Hartree-Fock方程和基组
        2.2.1.5 电子相关方法,密度泛函理论方法以及半经验方法
        2.2.2 分子力场
        2.2.2.1 键伸缩能
        2.2.2.2 角度弯曲能
        2.2.2.3 二面角扭转能
        2.2.2.4 平面外扭转项和交叉项
        2.2.2.5 非键相互作用能
        2.2.2.5.1 静电相互作用能
        2.2.2.5.2 范德华相互作用能
        2.2.2.6 力场参数化
    2.3 势能面和自由能面
        2.3.1 能量最小化
        2.3.2 过渡态和反应路径
        2.3.3 分子动力学模拟
        2.3.3.1 周期性边界条件
        2.3.3.2 L-J势函数的截断
        2.3.3.3 长程静电势的计算
    2.4 自由能的计算
        2.4.1 自由能差的计算
        2.4.1.1 热力学微扰
        2.4.1.2 热力学积分和“缓慢增长”法
        2.4.1.3 平均力势和伞形抽样
        2.4.2 组合QM/MM方法
        2.4.3 过渡态理论和速率常数
        2.4.4 Bell-Evans-Polanyi原理/Hammond假设/Marcus理论
第3章 双精度QM/MM模拟探究水溶液中脱羧反应自由能垒的溶剂诱导效应
    3.1 引言
    3.2 计算方法
        3.2.1 双精度的QM/MM
        3.2.2 QM/MM相互作用能的验证
        3.2.3 溶剂极化能的能量分解分析
    3.3 计算细节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对脱羧反应的双精度能量矫正
        3.4.2 通过双分子络合物的构建用以描述QM/MM相互作用能
        3.4.3 脱羧反应的平均力势和自由能
        3.4.4 自由能的线性关系以及相互作用能的分解。
        3.4.5 径向分布函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甲基甲酰胺和水中的脱羧及其逆反应-二氧化碳的捕集过程自由能垒的内在机制
    4.1 引言
    4.2 计算方法和计算细节
    4.3 结果和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深入研究水溶液中的硫醇/二硫键交换反应
    5.1 前言
    5.2 计算方法和计算细节
        5.2.1 气相的MEP
        5.2.2 分子间相互作用能
        5.2.3 QM/MM势和自由能的计算
    5.3 计算结果和讨论
        5.3.1 气相MEP
        5.3.2 分子间相互作用能
        5.3.3 平均力势的计算
        5.3.4 三个硫和水中氢间的径向分布函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DsbB氧化DsbA的机理研究
    6.1 前言
        6.1.1 大肠杆菌中的氧化和异构化机理
        6.1.2 DsbA和 DsbB的结构特点
        6.1.3 DsbB-DsbA的氧化机制
    6.2 计算方法和计算细节
        6.2.1 模拟体系的搭建
        6.2.2 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
        6.2.3 自由能的模拟
    6.3 结果和讨论
        6.3.1 快反应
        6.3.2 慢反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电化学介导C-C/C-N键偶联合成1-萘酚、多取代呋喃、N-烷基唑和偶氮化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电化学构建C-C和C-N键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电化学构建C-C键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电化学构建C-N键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电化学构建C-X键的研究进展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1,3-二羰基化合物与炔烃电化学构建C-C键合成1-萘酚
    第一节 研究进展—1-萘酚的合成方法
        1.1 1-萘酚的药理活性
        1.2 金属催化合成1-萘酚的文献回顾
        1.3 非金属催化合成1-萘酚的文献回顾
        1.4 文献归纳总结
    第二节 1,3-二羰基化合物与炔烃电化学构建C-C键合成1-萘酚
        2.1 研究思路
        2.2 反应条件优化
        2.3 底物适用性研究
        2.4 反应机理研究
        2.4.1 控制实验
        2.4.2 循环伏安实验
        2.4.3 反应机理的提出
    第三节 小结
    第四节 实验部分
        4.1 试剂与仪器
        4.2 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
        4.2.1 电化学条件下合成1-萘酚化合物的方法
        4.2.2 实验数据
    参考文献
第三章 1,3-二羰基化合物和联烯电化学构建C-C键合成多取代呋喃
    第一节 研究进展—多取代呋喃化合物的合成
        1.1 多取代呋喃化合物的药理活性
        1.2 金属催化联烯合成多取代呋喃化合物的文献回顾
        1.3 非金属催化联烯合成多取代呋喃化合物的文献回顾
        1.4 文献归纳总结
    第二节 1,3-二羰基化合物与联烯电化学构建C-C键合成多取代呋喃
        2.1 研究思路
        2.2 反应条件优化
        2.3 底物适用性研究
        2.4 反应机理研究
        2.4.1 控制实验
        2.4.2 循环伏安法实验
        2.4.3 反应机理的提出
    第三节 小结
    第四节 实验部分
        4.1 试剂与仪器
        4.2 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
        4.2.1 电化学条件下合成多取代呋喃衍生物的方法
        4.2.2 实验数据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电化学介导的苯甲硫醚C(sp~3)-H唑化反应
    第一节 研究进展—含硫N-烷基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1.1 N-烷基唑类及苯甲硫醚化合物的药理活性
        1.2 含硫N-烷基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文献回顾
        1.3 苯甲硫醚的C(sp~3)-H官能团化反应文献回顾
        1.4 文献归纳总结
    第二节 电化学介导的苯甲硫醚C(sp~3)-H唑化反应
        2.1 研究思路
        2.2 反应条件优化
        2.3 底物适用性研究
        2.4 反应机理研究
        2.4.1 控制实验
        2.4.2 循环伏安实验
        2.4.3 实验机理提出
    第三节 小结
    第四节 实验部分
        4.1 试剂与仪器
        4.2 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
        4.2.1 电化学条件下合成含硫N-烷基唑类化合物的方法
        4.2.2 实验数据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芳基重氮盐与含氮杂环电化学构建C-N键合成芳族偶氮化合物
    第一节 研究进展—芳香族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1.1 芳香族偶氮化合物的药理活性
        1.2 金属催化合成芳香族偶氮化合物的文献回顾
        1.3 非金属催化合成芳香族偶氮化合物的文献回顾
        1.4 文献归纳总结
    第二节 芳基重氮盐与含氮杂环电化学构建C-C键合成芳香族偶氮化合物
        2.1 研究思路
        2.2 反应条件优化
        2.3 底物适用性研究
        2.4 反应机理研究
        2.4.1 控制实验
        2.4.2 循环伏安法实验
        2.4.3 反应机理的提出
    第三节 小结
    第四节 实验部分
        4.1 试剂与仪器
        4.2 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
        4.2.1 电化学条件下合成芳香族偶氮化合物的方法
        4.2.2 实验数据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抗肿瘤活性研究
    第一节 实验部分
        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1.2 化合物对细胞的抑制活性筛选
    第二节 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
        2.1 1-萘酚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
        2.2 多取代呋喃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
        2.3 含硫N-烷基唑类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
        2.4 芳香族偶氮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
        2.5 小结
    第三节 1-萘酚化合物1-3bl抗肿瘤机制研究
        3.1 Hoechst33342 核酸染色
        3.2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检测
        3.3 细胞内活性氧浓度的检测
        3.4 划痕实验
        3.5 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附录
    1.化合物1-4、1-5、1-6和1-7 的高分辨质谱图
    2.化合物2-4、2-5、2-6、2-7、2-8和2-9 的高分辨质谱图
    3.化合物4-4、4-5和4-6 的高分辨质谱图
    4.1-萘酚的核磁谱图
    5.多取代呋喃衍生物的核磁谱图
    6.含硫的N-烷基唑类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7.芳香族偶氮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芳基羟胺的重排反应合成官能团化芳胺类化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羟胺化合物的重排反应研究进展
    第三节 芳基卤化物的反应研究进展
    第四节 芳基氟磺酸酯化合物的反应研究进展
    本章总结及课题立意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芳基羟胺与二卤亚砜参与的串联重排反应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课题设计
    第二节 基于芳基羟胺与二氯亚砜的重排反应合成邻位氯代芳胺
        2.1 条件优化
        2.2 结果与讨论
    第三节 基于芳基羟胺与二溴亚砜的重排反应合成邻位溴代芳胺
        3.1 条件优化
        3.2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实验部分以及数据表征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芳基羟胺与磺酰氟咪唑盐的串联重排反应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课题设计
    第二节 基于芳基羟胺的重排反应合成对位氟磺酸酯化芳胺
        2.1 条件优化
        2.2 结果与讨论
    第三节 实验部分以及数据表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全文总结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芳胺的重氮化和偶氮化的SERS检测及其分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拉曼光谱的概述
    1.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概述
        1.2.1 SERS的发现的发展
        1.2.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增强机理
        1.2.3 表面增强拉曼活性基底研究进展
        1.2.4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应用
    1.3 拉曼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
        1.3.1 光源
        1.3.2 检测器及数据处理系统
    1.4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第2章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催化反应的亚硝酸盐的SERS检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药品与药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拉曼光谱仪参数设定
    2.3 实验部分
        2.3.1 溶液的配制
        2.3.2 合成SERS活性基底
        2.3.3 Ag NPs对 NO_2~-的响应性检测
        2.3.4 样品的制备
    2.4 结果与讨论
        2.4.1 SERS基底的透射电镜表征
        2.4.2 SERS基底的紫外可见光谱表征
        2.4.3 DAPD固体的拉曼光谱表征
        2.4.4 DAPD表面等离激元催化反应监测
        2.4.5 DAPD反应的有机化学机理
        2.4.6 等离激元催化产物的验证
        2.4.7 量化反应条件优化
        2.4.8 NO_2~-的选择性及定量检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有机化学反应的拉曼光谱检测亚硝酸盐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药品与药剂
        3.2.2 主要仪器
        3.2.3 拉曼仪器参数设定
    3.3 实验部分
        3.3.1 溶液的配制
        3.3.2 样品的制备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噻吩-3-氨基盐酸盐固体拉曼表征
        3.4.2 噻吩-3-氨基盐酸盐微量反应监测
        3.4.3 反应机理
        3.4.4 产物数据与实测数据对比
        3.4.5 反应前后拉曼数据对比
        3.4.6 量化反应条件优化
        3.4.7 NO_2~-选择性及定量检测
        3.4.8 实际样品检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进一步工作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6)基于[Ru]和[Pt]催化的烯炔环化反应合成多取代环己二烯和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烯炔的[2+2+2]环加成反应
        1.2.1 Co催化的双炔烯类[2+2+2]环加成反应
        1.2.2 Rh催化的双炔烯类[2+2+2]环加成反应
        1.2.3 Ir催化的双炔烯类[2+2+2]环加成反应
        1.2.4 Pt催化的双炔烯类[2+2+2]环加成反应
        1.2.5 Fe催化的双炔烯类[2+2+2]环加成反应
        1.2.6 无机盐催化的双炔烯类[2+2+2]环加成反应
        1.2.7 Ru催化的烯炔类环异构化反应
        1.2.7.1 Ru金属催化的三炔类[2+2+2]环加成反应
        1.2.7.2 Ru金属催化的[2+2+2]环加成反应和环异构化反应
    1.3 烯炔与杂原子化合物的环异构化反应
        1.3.1 引言
        1.3.2 烯炔与氮杂原子化合物的环异构化反应
        1.3.3 烯炔与氧杂原子环状化合物的环异构化反应
第二章 钌催化的双炔烯的[2+2+2]环加成
    2.1 实验部分
        2.1.1 底物双炔烯的衍生物及合成方法
        2.1.2 合成带磺酰胺的八氢吡咯并异吲哚类化合物
    2.2 结果分析
        2.2.1 反应路线设计与初步实验优化
        2.2.2 合成目标产物溶剂的优化
        2.2.3 合成目标产物催化剂的优化
        2.2.4 底物普适性
        2.2.5 机理
        2.2.5.1 反应机理
        2.2.5.2 其他的验证试验
    2.3 产物数据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铂催化的呋喃炔的环异构化反应
    3.1 实验部分
        3.1.1 底物呋喃炔的衍生物及合成方法
        3.1.2 合成带磺酰基的N杂环的苯酚类化合物
    3.2 结果分析
        3.2.1 反应路线设计与初步实验优化
        3.2.2 合成目标产物溶剂的优化
        3.2.3 合成目标产物催化剂的优化
        3.2.4 底物普适性
    3.3 产物数据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工作一原料谱图
附录二 工作一产物谱图
附录三 工作二原料谱图
附录四 工作二催化谱图
致谢

(8)苄位C-H键氧化反应及其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吸电子诱导效应的抑制效应
        1.1.2 配位效应的抑制效应
    1.2 杂芳烷烃苄位C-H键氧化成酮的反应
        1.2.1 过渡金属催化的杂芳烷烃苄位C-H键氧化成酮的反应
        1.2.2 非过渡金属催化的杂芳烷烃苄位C-H键氧化成酮的反应
        1.2.3 光或电促进杂芳烷烃苄位C-H键氧化成酮
    1.3 芳烷烃苄位成醇反应
        1.3.1 金属催化的羰基芳基化反应
        1.3.2 金属催化的羰基还原反应
        1.3.3 芳烷烃苄位氧化成醇反应
    1.4 苄位氧化成酮的转化研究—频哪醇偶联反应
        1.4.1 金属催化的Pinacol偶联反应
        1.4.2 光促进的Pinacol偶联反应
    1.5 探索苄位C-H键氧化反应及其转化策略和课题设想
第二章 克服缺电子抑制效应的苄位氧化成酮研究
    2.1 引言
    2.2 反应条件的优化
    2.3 反应底物研究范围
    2.4 反应对照实验
    2.5 反应机理的探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苄位可控间接氧化成醇研究
    3.1 引言
    3.2 反应条件的优化
    3.3 反应底物的拓展研究
    3.4 回收实验
    3.5 反应机理的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BZ6催化的羰基还原偶联合成苄位二醇研究
    4.1 引言
    4.2 反应条件优化
        4.2.1 羰基化合物还原偶联反应条件的优化
        4.2.2 亚胺化合物还原偶联反应条件的优化
    4.3 反应底物的研究拓展
        4.3.1 醛的底物范围
        4.3.2 酮的底物范围
        4.3.3 亚胺的底物范围
    4.4 醛与亚胺的交叉偶联实验
    4.5 克级合成和催化剂回收实验
    4.6 反应机理的研究
        4.6.1 灯开光实验(on/off实验)
        4.6.2 荧光淬灭实验
        4.6.3 对照实验
        4.6.4 可能的反应机理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光致甲基丙烯酸甲酯RAFT聚合
    5.1 引言
    5.2 条件筛选
    5.3 聚合结果与讨论
        5.3.1 高分子量聚合
        5.3.2 低分子量聚合
    5.4 对照实验
        5.4.1 灯开关实验(on/off实验)
        5.4.2 MMA本体聚合的GPC曲线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第七章 实验部分
    实验仪器
    实验试剂
    7.1 第二章实验操作与数据
        7.1.1 芳杂烷烃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7.1.2 芳杂烷烃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7.1.3 芳杂烷烃化合物苄位氧化成酮的通用步骤
        7.1.4 芳杂环化合物和芳环化合物竞争反应操作步骤
        7.1.5 对照实验操作步骤
        7.1.6 化合物数据
    7.2 第三章实验操作与数据
        7.2.1 原料2-(4-benzylpheny)isoindoline-1,3-dione(3-38)的制备合成步骤
        7.2.2 二芳基甲烷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7.2.3 二芳基甲烷化合物亚甲基氧化成醇的通用步骤
        7.2.4 化合物数据
    7.3 第四章实验操作与数据
        7.3.1 羰基化合物和亚胺化合物还原偶联反应的通用步骤
        7.3.2 羰基化合物和亚胺化合物交叉还原偶联反应的步骤
        7.3.3 灯开关实验(on/off实验)的操作步骤
        7.3.4 荧光淬灭实验的操作步骤
        7.3.5 机理探究自由基抑制实验的操作步骤
        7.3.6 机理探究中交叉实验的操作步骤
        7.3.7 化合物数据
    7.4 第五章实验操作与数据
        7.4.1 MMA单体聚合反应的通用步骤
        7.4.2 灯开关实验(on/off实验)的操作步骤
        7.4.3 化合物数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化合物核磁谱图
附录二 化合物一览表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金催化剂的绿色制备及致病菌表面含有甘油-D-甘露庚糖的寡糖抗原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糖芯片
        1.2.1 使用糖芯片分析糖-凝集素的相互作用
        1.2.2 糖芯片作为免疫学研究的工具
        1.2.3 糖芯片在诊断中的应用
    1.3 糖类疫苗
        1.3.1 针对传染性疾病的糖类疫苗
        1.3.2 糖的抗癌疫苗
    1.4 糖蛋白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展望
    1.5 金的相关介绍
    1.6 细菌表面糖的研究
    1.7 细菌脂多糖和荚膜多糖上的庚糖
    1.8 甘油-D-甘露庚糖的合成方法
        1.8.1 以甘露糖为原料合成甘油-D-甘露庚糖
        1.8.2 以D-核糖为原料合成甘油-D-甘露庚糖
        1.8.3 以来苏糖为原料合成L-甘油-D-甘露庚糖
        1.8.4 基于简单原料从头合成L-甘油-D-甘露庚糖
    1.9 我们课题组在庚糖合成上的研究进展
    1.10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思路
第二章 金催化剂的绿色制备研究
    2.1 背景介绍
    2.2 金催化剂绿色制备的相关研究
        2.2.1 设计思路
        2.2.2 新的制备方法的建立以及优化
        2.2.3 新的制备方法的底物扩展
        2.2.4 新的制备方法的应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幽门螺旋杆菌表面含有D-甘油-D-甘露庚糖的三糖抗原的合成研究
    3.1 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介绍
    3.2 三糖抗原的逆合成分析
    3.3 目标三糖的合成研究
        3.3.1 路线1的合成探索
        3.3.2 路线2的合成探索
        3.3.3 利用路线3构建七碳骨架
        3.3.4 内酯3-26的合成研究
        3.3.5 化合物3-26的保护基尝试
        3.3.6 1位乙酰基化合物3-33的糖苷化反应研究
        3.3.7 半缩醛3-36的合成及化合物3-38的糖苷化反应研究
        3.3.8 糖基邻炔基苯甲酸酯给体3-42的合成
        3.3.9 糖基邻炔基苯甲酸酯给体3-42的糖苷化反应研究
        3.3.10 单糖砌块受体合成的另一种尝试
        3.3.11 二糖受体3-50的合成
        3.3.12 三糖骨架3-51的合成
        3.3.13 单糖抗原的合成
        3.3.14 二糖抗原的合成
        3.3.15 三糖抗原的合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副溶血性弧菌表面含有L/D-甘油-D-甘露庚糖的三糖抗原的合成研究
    4.1 背景介绍
    4.2 逆合成分析
    4.3 利用双丙叉保护的L-来苏糖来构建L-甘油-D-甘露庚糖(方案一)
    4.4 利用多个TBS保护的L-来苏糖来构建L-甘油-D-甘露庚糖(方案二)
        4.4.1 TBS保护的L-来苏糖4-10的合成
        4.4.2 化合物4-10进行碳链延伸的尝试
        4.4.3 化合物4-10的结构鉴定
    4.5 化合物3-O-对甲氧基苄基-4,5-O-异丙基-L-来苏糖二乙基二硫缩醛的合成(方案三)
    4.6 正交保护的L-甘油-D-甘露庚糖的合成(方案四)
        4.6.1 化合物4-17的合成
        4.6.2 化合物4-20的合成
        4.6.3 七碳骨架4-25的合成
        4.6.4 化合物4-25的成环反应尝试
        4.6.5 七碳骨架4-25的修饰尝试
        4.6.6 内酯4-30的合成
        4.6.7 内酯4-30的修饰尝试
        4.6.8 庚糖砌块4-38的合成
    4.7 L-甘油-D-甘露庚糖给体4-42的合成
    4.8 D-甘油-D-甘露庚糖给体4-44的合成
    4.9 二糖4-46的合成
    4.10 二糖受体4-48的合成
    4.11 三糖4-49的合成研究
    4.12 目标三糖抗原4-1的合成
    4.1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麦氏交替单胞菌表面含有L-甘油-D-甘露庚糖的三糖抗原的合成研究
    5.1 背景介绍
    5.2 选题思路以及逆合成分析
    5.3 糖基给体5-4的合成
        5.3.1 异头位硫苷化合物5-7的合成
        5.3.2 两种糖基给体的合成
    5.4 二糖5-17的合成
    5.5 二糖受体5-18的合成
    5.6 三糖的合成探索
    5.7 二糖脱Bz反应的尝试
    5.8 糖基供体5-2和单糖受体5-21的糖苷化反应探索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第七章 实验部分
    一、金催化剂的绿色制备
    二、幽门螺旋杆菌表面含有D-甘油-D-甘露庚糖的三糖抗原的合成
    三、副溶血性弧菌表面含有L/D-甘油-D-甘露庚糖的三糖抗原的合成研究
    四、麦氏交替单胞菌表面含有L-甘油-D-甘露庚糖的三糖抗原的合成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四、抗体催化的有机化学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催化糖基炔烯酸酯给体的糖苷化反应及甘露三十二糖和环甘露三十二糖的合成研究[D]. 李晓娜.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组合QM/MM方法在计算脱羧反应的溶剂效应及水溶液和蛋白中二硫键交换反应机理中的应用[D]. 周少渊. 吉林大学, 2021(01)
  • [3]电化学介导C-C/C-N键偶联合成1-萘酚、多取代呋喃、N-烷基唑和偶氮化合物[D]. 何慕雪.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芳基羟胺的重排反应合成官能团化芳胺类化合物[D]. 杜远博. 山东大学, 2021(12)
  • [5]芳胺的重氮化和偶氮化的SERS检测及其分析应用[D]. 王硕. 辽宁大学, 2021(12)
  • [6]基于[Ru]和[Pt]催化的烯炔环化反应合成多取代环己二烯和酚类化合物的研究[D]. 郝祥兵.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基于靶标结构及作用机制的抗艾滋病药物研究进展[J]. 陈超,胡晓东,王春喜,蓝文贤,吴小余,曹春阳. 有机化学, 2021(08)
  • [8]苄位C-H键氧化反应及其转化研究[D]. 王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金催化剂的绿色制备及致病菌表面含有甘油-D-甘露庚糖的寡糖抗原的合成研究[D]. 王骏畅.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抗体催化的有机化学反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