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书推介:《电子产品安全要求、试验与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朱丽[1](2021)在《“微时代”的网络文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媒体”的崛起,使得网络文学批评的生态场域即网文生态现状发生了变化,身为其中一环的批评的本体、主体、对象因此发生了转变。因此,传统的网络文学批评框架体系需要根据时代的变迁而更新。具体到网文上,就是要“在场”介入观察,提炼“微时代”背景下最新的网络文学批评的生态场域状况,观照其对网文文本形态的影响,以及因为同步变迁的网文批评的特征变化,并通过观照这些新媒介中暗含的经验思路与实践渠道,对当下网络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提出理论化的对策总结,从而改善网文批评的滞后、缺位、断裂、脱节等现存问题。本文主要采用平台观察法和跨学科研究法,将社会学的“场域”理论、传播学的“媒介融合”理论、心理学的“效度”理论等迁移到文学学科中,进行移植融合型研究,以解释当前的网络文学生态与批评现状。全文从网络时代的技术更迭出发,以“微时代”大背景观照,透视网文生态的变化下网文批评的新特征。第一章“微时代”网文生态现状”,从媒介生态场域角度切入网文生态场域变化,比较传统网络时代与“微时代”,观照网文生态出现的新变化,揭示网文批评需要更新的背景环境原因。第二章“微时代”网文批评的特征,阐述进入“微时代”后,网文批评的对象、主体、本体三大方面上出现的新特征。第三章“微时代”网文批评的衡量标准,借用心理学的“效度”概念,针对“微时代”网文批评出现的问题,用网文批评的效度标准来进行判断批评是否有效,并以此提出需要注意的点和改进的措施。通过理清“微时代”生态下网文批评的现状,可以有助于改善网文批评的状态,从而反作用于引导网文生态的良性发展,改善网文作者的生存环境,促进网文作品题材的多元化发展。
王虹敏[2](2021)在《生活书店的广告运营研究(1932-1945)》文中认为民国时期,我国出版业发展迅猛,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等实力雄厚的大型出版机构所构建的书业市场格局已然形成,与此同时,新的大小书局如潮水般涌现,书业市场竞争可谓异常激烈。因此,为了将自家书刊成功推销出去,广告便成为各大书局最好的宣传武器,且在商业运作中愈发成熟。生活书店作为民国富有盛名的进步文化出版机构,在广告运营上颇有建树,除在自家刊物上登载广告外,还于全国性报纸媒体中投放了大量广告,更为当时的书业市场提供了许多开创性的广告类型,极具“生活”特色。本文立足于1932-1945年生活书店的广告运营,在书局林立的民国阶段,窥视生活书店如何另辟蹊径通过广告来发展出版事业。本文对生活书店的广告实态深度考证,主要采取历史文献法和定性分析法,对生活书店开展的一系列广告运营作出研究。文章正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生活书店的创立与发展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广告运营相关内容展开阐述,通过厘清以往研究,界定“广告运营”基本概念,进而概述生活书店的广告运营情况,尤其是对广告机构设置及广告运营员职业要求等进行说明,有效机制下的共同作用使生活书店的广告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第二部分运用了大量图表,以“全国报刊索引”、“大成申报数据库”及各种电子书刊等史料资源,简要介绍了生活书店的书刊、门市发展概貌,在此基础上还分别探究了生活书店在自家期刊、图书、门市以及大众报纸上的广告表现,同时,这也是生活书店一直沿用的较为基础性的广告运营开展方式。第三部分是对生活书店在1932-1945年间所创制的特色广告类型作相关研究,从邮购广告、联合广告、目录推荐广告、流动经营广告、公益广告中,总结出生活书店在民国时期运营广告的独特之处,以进一步突出生活书店的广告于规范中随时代灵活多变、创新创造的运营特点。在广告内容与形式充分表达的基础上,本文第四部分剖析了生活书店的广告运营策略。生活书店自成立以来一直以“竭诚服务读者”为宗旨,其广告策略制定也以读者服务为首要出发点,同时,生活书店还利用媒介组合、书刊互动、事件营销等多种广告运营策略来吸引读者注意,促进书刊传播。第五部分则是立足于民国社会,重点讨论了生活书店广告运营的时代价值。生活书店所开展的广告运营在当时为读者传播了进步书刊信息,满足知识及文化应需而供给,并为书店自身于无形中塑造起品牌进步形象,更重要的是引领了近代书局广告新形式的创新与践行,从中反映出生活书店广告运营研究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思索。
钟龙燕[3](2021)在《蒲公英童书馆少儿图书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整个图书市场经历了互联网冲击和疫情考验的大环境下,少儿图书市场仍能保持正增长,参与童书出版的机构越来越多,这些出版机构纷纷建立少儿图书品牌,争夺市场份额。诞生于2007年初的蒲公英童书馆,经历了14个春夏秋冬的沉淀,已经成长为一家专门出版0-12岁少儿图书的专业出版机构,出版了许多兼具口碑与品质的图书,其中不乏销量千万级的头部爆品,其实力不容小觑。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蒲公英童书馆突出重围,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绩。作为一个被业界称为“小而美”的少儿出版机构领军品牌,蒲公英童书馆的特色品牌经营之路及其营销活动十分值得探讨分析和借鉴,因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深入探究了蒲公英童书馆少儿图书的营销策略。本文首先对少儿及少儿图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论文的主体部分则以蒲公英童书馆为案例,以蒲公英童书馆的少儿图书营销策略为核心,运用STP理论阐述了蒲公英童书馆少儿图书的定位策略,以4P理论为基础,从产品、价格、渠道、推广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深入探究了蒲公英童书馆的营销策略。此外,本文还揭示了蒲公英童书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本文试图通过研究蒲公英童书馆的少儿图书营销策略,给予少儿图书市场其他品牌一些启发,并为其提供借鉴意义。
安梦钰[4](2021)在《“跨界”思维下的实体书店运营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实体书店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设施与文明载体。对于城市而言,实体书店是巩固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水平。对于社会而言,实体书店在助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网络书店不断涌现和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消费者的阅读方式也在由纸质阅读向数字化阅读方式转变,国内实体书店面临市场环境和产业环境的变化经营遭遇瓶颈,尤其是资金薄弱的民营中小型实体书店经营难以为继,时刻面临着生存危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实体书店创新经营、跨界转型,无论是对线下实体店重新装修设计、更新图书类型、举办文化活动,还是借助微信平台、网络直播进行新媒体运营,种种探索与努力,为实体书店创造了更多发展可能性。基于此,笔者以实体书店作为研究对象,从跨界运营的视角入手,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的研究方法,整理分析有关实体书店跨界运营已有研究成果,借助新闻出版业内的相关网站、产业报告为理论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利用网络查阅书店运营方面的资料与线下实地进行考察的方式,结合已有实体书店跨界经营运营模式,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详细分析,在结合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归类,提出四种实体书店跨界运营模式,在有理论支撑的前提下使之更具有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首先阐述“跨界”“运营模式”的定义、特征,介绍目前国内学者对实体书店的研究方向;其次介绍当前实体书店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面临挑战的具体原因。再从实体书店具备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出发,简要说明实体书店采取跨界运营的必要性,基于对实体书店内部优势条件与外部利好因素论证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可行性;然后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实体书店相关角色、经营业务、价值创造这三方面因素产生跨界行为。最后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提出复合型、体验型、智慧型、社群型四种实体书店运营模式,从角色定位、业务范围、运营思路、核心价值、盈利来源、营销方式这六方面完成这四种运营模式的构建,希冀能够为实体书店优化运营提供参考和借鉴,顺利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葛昀[5](2020)在《PSP出版社图书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图书市场竞争的日益严峻和激烈,图书营销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不经意间又将图书营销的“主战场”逐步拉向新媒体平台,可以说,赢得了新媒体营销,就赢得了图书的销量。因此,如何进行图书的新媒体营销、通过新媒体成功打造畅销书成为了PSP出版社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市场营销4P理论为依托,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我国图书出版市场的新媒体营销现状出发,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了PSP出版社现行的营销策略,尤其是新媒体营销的现状,总结其取得的宝贵经验,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同时,采用经典的SWOT分析法,将PSP出版社置于大的市场环境中,与新媒体营销走在前列的出版单位相比较,分析其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因素。然后,本文从产品策略、渠道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四方面入手,为优化PSP出版社的新媒体营销策略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产品上,从自身属性出发,打造优质纸质图书,同时着手图书的IP运营;渠道上,合理选择微博、微信、网络社区、抖音等有效新媒体平台;价格上,实现图书定价策略的差异化;促销上,根据不同产品选择“发挥意见领袖作用”等不同促销方式。最后,为保障PSP出版社新媒体营销策略顺利实施,本文也对部门设置、团队建设方案、绩效考核方案提出了相应建议。
张锦俊[6](2020)在《人民出版社传记类图书出版现状与发展策略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中国,处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十字路口,处于关乎国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急需人才的时期;也是一个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时代。而这影响着图书在当代的使命,影响着读者需求与偏好。图书需要帮助世界了解中国,也需要记录中国的风云人物,也需要激励中华儿女奋斗强国,传记类图书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和载体,但只有出版的图书传递到更多人手中、内容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传记类图书才算践行着这份使命。所以,对读者进行更好的研究,利于图书的出版和使命的践行。人民出版社作为中国第一家着名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出版社,作为我国仅有的四家中央级公益性出版社之一,更应扛起这份使命,做好引领作用。本文主要以人民出版社2011年以来的传记类图书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人民出版社传记类图书的出版现状和发展策略,其中出版现状包括相关出版编辑部门、出版成就、出版特点、出版优势和不足。希望本文能为学者进一步研究传记类图书和人民出版社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另外也用到了对比分析法和描述性研究法。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帮助界定了本文对人民出版社传记类图书的相关概念,也为本文对传记类图书的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通过运用个案研究法,更具体生动地展现了人民出版社传记类图书的出版现状;通过运用对比分析法,鲜明地展现了人民出版社传记类图书的出版特点。最后,通过对人民出版社传记类图书的研究,本文得出人民出版社传记类图书的出版现状及其发展策略,为学者进一步研究相关领域提供一定的启发。
刘粹[7](2020)在《地方少儿出版社图书出版策略研究 ——以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09-2019)为例》文中提出在传统出版行业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境下,少儿出版领域依旧保持增长,是当下出版行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以“华东六少”为代表的地方少儿出版社,是其中重要的角色。本文以地方少儿出版社的发展典型——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为个案,选取其完成转企改制后的十年即2009—2019年作为研究时间段;立足地方少儿出版社发展视角,通过梳理相关数据和资料,纵向上以时间为轴,横向上以其发展轨迹为面,对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突破地方出版限制实现转型升级的路径进行研究;针对其图书出版过程中的亮点作出版策略分析,为地方少儿出版社及其他地方出版社提供镜鉴。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通过数据统计法对国内少儿出版概况进行分析,运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对地方少儿出版发展大环境作背景论述,对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当前发展状况作简要介绍;第三部分对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转企改制后近十年发展亮点进行材料梳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其作图书出版策略分析;第四部分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在地方出版突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性建议;第五部分是总结与展望。
周莹[8](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认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潘颖[9](2020)在《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及其社交媒体的进步和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模式、生活形态和话语机制,中国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新媒体时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儿童文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消费具备了新的多维特征,也构成了本部论文研究的核心命题。厘清这些特征对于准确把握儿童文学在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发展规律有重要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采用了文本分析、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聚焦于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文本与生产情境,运用文学、传播学、接受美学、文化学等理论多角度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媒体时代语境下,儿童文学在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消费四方面的发展变化和新特点,对比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与传统儿童文学发展的差异性、融合性,研究社会转型、文学转型、媒介转型对儿童文学发展演变的影响,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在建构、生产、传播、接受、消费等方面的新变化、新发展,探讨中国儿童文学在当代文学的发展空间和价值意义。论文基本框架如下:绪论部分在分析研究对象和背景的基础上界定论文中与新媒体时代和儿童文学相关的核心概念。第一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生产。该章指出,新媒体改变着儿童文学生产,固有的文化环境和传统儿童文学创作的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创作主体泛化、低龄化写作和网络写手异军突起,实现了儿童文学作家群多元化发展;儿童文学题材、体裁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各界政策及措施的出台促使文学作品数量激增、品质提升,实现了儿童文学的原创品牌塑造和国际化走向;文学创作方式的新媒体化、多样化、融合化发展,实现了传统儿童文学的新媒体化和新媒体儿童文学的经典化,儿童文学也呈现出视听先行的新特征及数字化生存的多路径发展。第二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该章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分析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的转换所带来的公共话语、思想结构、认知能力、生存方式等多方面的变化,梳理传播媒介的生态系统和媒介素养,分析儿童文学与媒介变迁的关系,以及我们面对儿童文学传播方式的变迁所应具备的媒介素养。同时,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方式、传播策略及传播特征,分析研究传统儿童文学的出版现状及转型、新媒体化出路和新媒体儿童文学的数字多元化传播和经典化走向。第三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接受。该章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分析儿童这一特殊的文学接受主体的接受素质(包括语言文字能力、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审美能力的分析)和心理能力(生理、心理、文化),梳理儿童接受成长心理轨迹、阅读视野的特点,结合深度访谈的调研,重点分析全民阅读时代背景和儿童文学阅读的特点及新变化,分析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阅读方式、特征和发展方向,以及儿童文学阅读的影响力和发展趋势。第四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消费。该章将儿童文学放在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语境下,以文学消费为核心切入,分析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引导及其特征,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经典消逝”、娱乐至上、追逐游戏快感的特点;通过对重点儿童文学作家畅销书和作家富豪排行榜等信息数据比对,分析消费时代文学价值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总结儿童文学作品“商业化”“娱乐化”的特征,解析在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语境下儿童文学的“童年消逝”的危机与童年精神的文学重构。结论部分全面梳理总结了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生产、传播、接受和消费的多维特征,通过新媒体媒介技术演进与儿童文学的关系畅想儿童文学的未来,既对儿童文学的娱乐化与商业化表示忧虑,也对新媒体时代的儿童文学发展和前景充满期待。
胡萱[10](2019)在《当代通俗小说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最大化地有效阅读是通俗小说创作的终极目标,也是通俗小说产生最佳社会影响和最多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创作、传播、运作、阅读、效益,通俗小说创作就是一个市场运行的过程,其中阅读是主要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当阅读主体、阅读目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发生变化,通俗小说的市场运作也随之进行调整。本论文选择阅读的视角论述通俗小说创作的市场运作机制,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强调通俗小说批评的“通俗视角”。既然阅读是通俗小说市场运作的主要环节,抓住这个环节对之展开批评,就最能体现通俗小说批评的科学性和适应性。二是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研究成果逐渐丰富起来,但是从阅读的角度分析通俗小说的运作过程的成果还不多见,为本论文留下了创新的空间。三是刊载媒体转换迅速是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创作的重要特点。刊载媒体的不同自然带来阅读形式的不同,阅读形式的不同也就带来市场运作的不同。因此阅读方式的研究也就最能呈现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的创作风貌。“纸读”指的是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阅读。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读者从市民阶层扩大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但读者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其运作延续了近现代通俗小说的运作机制,同时也受到西方畅销书机制的影响。当代纸质通俗小说市场运作的实质是本土化了的畅销书机制。“网读”指的是网络小说的阅读。网络小说的阅读从纸张迁移到屏幕,读者阅读速度加快、阅读进一步浅层化,在阅读的同时,读者还可以与作者进行即时互动。网络小说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付费阅读及其衍生的市场运作模式,这一模式形成后,网络小说的读者不仅花费时间阅读小说,还要消费金钱乃至情感,过度消费的读者已变身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粉丝”。网络小说的市场运作正是深植于粉丝经济,所有市场运作的具体行为都指向对粉丝生产力的充分调动。“手读”指的是电子游戏的阅读。电子游戏可以看作是“手读”的故事。相较于“纸读”、“网读”,电子游戏具有多重技术优势,游戏玩家可以获得比阅读小说更强烈的代入感,这是其他阅读方式无法比拟的。虽然游戏更充分地调动了阅读者的感官,但其生产程序是预先设定好的,阅读者能改变的内容十分有限。阅读者实际处于被控制的地位,其主体性被剥夺了。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创作相当繁荣,对之展开科学的批评是当务之急。从阅读和市场运作的层面展开研究,对通俗小说的价值评价能够提供科学的依据,对通俗小说构建健康、有益的社会正能量也能提供科学的对策。
二、新书推介:《电子产品安全要求、试验与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书推介:《电子产品安全要求、试验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微时代”的网络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研究视角的确立 |
(一)“微时代”的界定 |
(二)“网络文学”的界定 |
(三) “网络文学批评”的界定 |
二、“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现状 |
三、“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思路 |
(一) “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 |
(二) “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框架 |
(三) “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微时代”的网文生态 |
一、“微时代”网文的生态样貌 |
(一) 文本体裁: 类型小说为主,游戏剧本为辅 |
(二) 消费模式: 付费阅读为主,免费阅读为辅 |
二、“微时代”网文生态的形成原因 |
(一) 媒介场: 网络技术与新媒介载体的迭代升级 |
(二) 文化场: 通俗文学与后现代文化、ACGN二次元亚文化的交融 |
(三) 经济场: 资本平台的读者下沉市场扩容与付费制度的变革 |
(四) 政治场: 净网政策的审核尺度与网文二度改编标准 |
第二章 “微时代”网文批评的特征 |
一、“微时代”网文批评的对象特征 |
(一) 个人站长时期: “主站风”长篇网文 |
(二) 公司化竞争时期: “无线风”超长篇网文 |
(三) 版权运营时期: 跨媒介网文 |
二、“微时代”网文批评的主体特征 |
(一) 学院派的专职批评 |
(二) 编辑系的媒介批评 |
(三) 读者团的粉丝批评 |
(四) 作者群的同行批评 |
三、“微时代”网文批评的本体特征 |
(一) 网文批评的内容载体: 伴随文本、消费行为、评论文章 |
(二) 网文批评的形式特征: 交互对话化、碎片弹幕化、即时资讯化 |
第三章 “微时代”网文批评的衡量标准 |
一、效度标准与批评效度 |
二、“微时代”网文批评的效度 |
(一) 网文批评的内容效度 |
(二) 网文批评的构想效度 |
(三) 网文批评的效标关联效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生活书店的广告运营研究(1932-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生活书店的研究 |
1.3.2 关于生活书店广告运营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生活书店发展背景及广告运营概况 |
2.1 生活书店的创立与发展 |
2.2 广告运营概述 |
2.2.1 广告运营概念界定 |
2.2.2 生活书店广告运营概况 |
第三章 生活书店广告媒介选择 |
3.1 以自家期刊为载体的广告运营 |
3.1.1 生活书店期刊出版概貌 |
3.1.2 期刊广告主要表现 |
3.2 以自家图书为载体的广告运营 |
3.2.1 生活书店图书出版概貌 |
3.2.2 书版广告主要表现 |
3.3 以报纸为载体的广告运营 |
3.4 以门市为载体的广告运营 |
3.4.1 生活书店门市概况 |
3.4.2 门市广告主要表现 |
第四章 生活书店新型广告类型研究 |
4.1 重视邮购广告,建立发行网络 |
4.2 创制联合广告,联动中小书局 |
4.3 编印目录推荐广告,精准到达读者 |
4.4 设置流动经营广告,供应战时需要 |
4.5 登载公益广告,增强社会传播 |
第五章 生活书店广告运营策略分析 |
5.1 立足读者服务,坚持事实性表达 |
5.2 利用媒介组合,扩大传播效果 |
5.3 协同书刊互动,吸引读者注意 |
5.4 连续投放广告,加固读者印象 |
5.5 注重事件营销,提升读者好感 |
第六章 生活书店广告运营时代价值 |
6.1 传播进步书刊信息 |
6.2 塑造品牌进步形象 |
6.3 引领近代书局践行广告新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蒲公英童书馆少儿图书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概念界定 |
1.5.1 少儿 |
1.5.2 少儿图书 |
1.5.3 STP理论 |
1.5.4 4P理论 |
第二章 蒲公英童书馆少儿图书的定位策略 |
2.1 市场细分 |
2.2 目标市场选择 |
2.3 市场定位 |
2.3.1 少儿图书品牌发展现状 |
2.3.2 蒲公英童书馆品牌的市场定位 |
第三章 蒲公英童书馆少儿图书的产品策略 |
3.1 “畅销书+长销书”生命周期模式 |
3.2 “图画书+文学书+科普书”多元板块结构 |
3.3 引进国外优秀图书,深耕国内特色原创 |
3.3.1 致力于与世界对话,开阔阅读视野 |
3.3.2 讲好中国故事,发掘原创力量 |
3.4 精美装帧设计 |
第四章 蒲公英童书馆少儿图书的价格策略 |
4.1 成本定价策略 |
4.2 折扣定价策略 |
第五章 蒲公英童书馆少儿图书的渠道策略 |
5.1 线上渠道 |
5.1.1 以当当为主的网络书店发行渠道 |
5.1.2 大v联动造势的社群电商渠道 |
5.1.3 自有媒体运作 |
5.2 线下渠道 |
5.3 立体营销渠道网络 |
第六章 蒲公英童书馆少儿图书的推广策略 |
6.1 积极参与和策划童书展,树立品牌形象 |
6.2 进行阅读推广合作,利用地面资源 |
6.3 坚持公益事业,积累品牌口碑 |
6.4 创新跨界营销,注重事件营销 |
第七章 蒲公英童书馆少儿图书营销中面临的问题 |
7.1 盗版侵权等市场乱象的影响 |
7.2 产品结构不均衡 |
7.2.1 原创比例稍显不足 |
7.2.2 文创产品发展不完善 |
7.3 新媒体运营推广建设落后 |
7.3.1 自有媒体运营不成熟 |
7.3.2 营销人才的缺乏 |
7.4 数字出版体系不完善 |
7.5 跨行业合作模式不成熟 |
第八章 蒲公英童书馆少儿图书营销的优化策略 |
8.1 严厉打击盗版 |
8.2 完善产品结构 |
8.2.1 改善原创和引进图书比例 |
8.2.2 完善周边文创产品产业链 |
8.3 加强新媒体建设 |
8.3.1 发挥自媒体优势,重视自我品牌推广 |
8.3.2 吸纳营销人才,提升新媒体营销能力 |
8.4 推进数字出版 |
8.5 涉足教育领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跨界”思维下的实体书店运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跨界相关概念 |
2.1.2 运营模式相关概念 |
2.2 文献综述 |
2.2.1 研究现状 |
2.2.2 研究评述 |
3 我国实体书店跨界运营概况 |
3.1 我国实体书店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原因 |
3.1.1 我国实体书店面临的挑战 |
3.1.2 我国实体书店面临挑战的原因 |
3.2 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必要性分析 |
3.3 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可行性分析 |
3.3.1 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外部因素 |
3.3.2 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内部条件 |
4 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表现形式 |
4.1 相关角色跨界分析 |
4.1.1 书店角色分析 |
4.1.2 员工角色分析 |
4.1.3 顾客角色分析 |
4.1.4 合作者角色分析 |
4.2 经营业务跨界分析 |
4.2.1 产品跨界分析 |
4.2.2 服务跨界分析 |
4.3 价值创造跨界分析 |
4.3.1 业务创新带来价值增值 |
4.3.2 社群运营带来价值增值 |
4.3.3 产业融合带来价值增值 |
5 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案例分析 |
5.1 西西弗书店:“图书+”实现业务跨界 |
5.2 诚品书店:“文化+”实现认知跨界 |
5.3 志达书店:“互联网+”实现技术跨界 |
5.4 樊登书店:社群经济实现价值跨界 |
6 实体书店运营模式构建 |
6.1 书店复合型运营模式 |
6.1.1 角色定位:图书零售终端+阅读空间 |
6.1.2 运营思路:“图书+”形式下的多元经营战略 |
6.1.3 业务范围:图书、非书业态与文化活动 |
6.1.4 核心价值:图书零售渠道+阅读空间 |
6.1.5 盈利来源:图书销售利润+多元业态经营利润 |
6.1.6 营销方式:组合营销+品牌营销+体验营销 |
6.2 书店体验型运营模式 |
6.2.1 角色定位:图书零售终端+文化生活理念载体+城市文化空间 |
6.2.2 运营思路:以“文化+”、沉浸式场景打造文化体验空间 |
6.2.3 业务范围:图书与非书业态、文化活动与定制服务 |
6.2.4 核心价值:细分读者群体,构建文化交互与价值共创平台 |
6.2.5 盈利来源:会员费用+图书销售利润+多元业态经营利润 |
6.2.6 营销方式:组合营销+品牌营销+体验营销+文化营销 |
6.3 书店智慧型运营模式 |
6.3.1 角色定位:图书零售终端 |
6.3.2 运营思路:新零售概念下技术赋能服务开展全渠道营销 |
6.3.3 业务范围:图书与非书业态、借阅服务 |
6.3.4 核心价值:以大数据技术获取、读懂用户 |
6.3.5 盈利来源:会员费用+图书销售利润+多元业态经营利润 |
6.3.6 营销方式:全渠道营销+口碑营销+场景营销 |
6.4 书店社群型运营模式 |
6.4.1 角色定位:知识服务提供者 |
6.4.2 运营思路:构建社群、社群运营、社群变现 |
6.4.3 业务范围:图书、知识产品、图书衍生品 |
6.4.4 核心价值:基于关系运营下的知识服务 |
6.4.5 盈利来源:会员基数+知识产品+电商平台+其他辅助性盈利来源 |
6.4.6 营销方式:社群营销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PSP出版社图书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行业背景 |
1.1.3 社会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相关营销理论的发展与研究综述 |
2.1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营销方式方法的转变 |
2.1.1 营销思路发生变化 |
2.1.2 发展渠道趋于数字化 |
2.1.3 广告促销的方式发生转变 |
2.1.4 公共关系对营销具有重要作用 |
2.2 新媒体时代新型营销理论与策略 |
2.2.1 传统营销与新媒体营销比较 |
2.2.2 新媒体营销的特征 |
2.2.3 新媒体营销策略 |
2.3 新的营销策略在图书出版领域的应用 |
2.3.1 树立新型的新媒体营销理念 |
2.3.2 创新多样的新媒体营销方式 |
2.3.3 增强个性化的营销模式 |
2.3.4 整合多种营销方法与渠道 |
第三章 PSP出版社图书营销的现状分析 |
3.1 PSP出版社概述 |
3.1.1 PSP出版社综合业务情况介绍 |
3.1.2 PSP出版社部门设置情况 |
3.2 PSP出版社营销策略现状 |
3.2.1 PSP出版社现行营销策略分析 |
3.2.2 PSP出版社新媒体营销策略的典型案例分析 |
3.3 PSP出版社的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会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3.4 PSP出版社新媒体营销产品的4P问题分析 |
3.4.1 产品问题分析 |
3.4.2 定价问题分析 |
3.4.3 渠道问题分析 |
3.4.4 促销问题分析 |
第四章 基于新媒体的PSP出版社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4.1 优化营销策略的必要性 |
4.1.1 新媒体环境对市场营销产生重要影响 |
4.1.2 图书市场的营销现状堪忧 |
4.1.3 PSP出版社目前图书新媒体营销存在一些问题 |
4.2 适合PSP出版社的新媒体营销策略 |
4.2.1 产品策略 |
4.2.2 渠道策略 |
4.2.3 价格策略 |
4.2.4 促销策略 |
4.3 PSP出版社大众版块图书新媒体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4.3.1 PSP出版社大众生活类图书新媒体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4.3.2 PSP出版社科普类图书新媒体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4.4 PSP出版社专业版块图书新媒体营销策略建议 |
第五章 PSP出版社新媒体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
5.1 部门设置及团队建设方案 |
5.1.1 部门设置 |
5.1.2 团队建设方案 |
5.2 绩效考核方案建议 |
5.2.1 新媒体营销绩效评估的原则 |
5.2.2 PSP出版社针对新媒体营销人员绩效考核方案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人民出版社传记类图书出版现状与发展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0 研究背景 |
1.1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2 传记类图书出版相关概念 |
2.1 传记类图书的概念 |
2.2 传记类图书分类 |
3 人民出版社传记类图书出版现状 |
3.1 人民出版社图书出版的一大基本准则 |
3.2 人民出版社图书出版的两大优势 |
3.2.1 权威的编校体系 |
3.2.2 丰富的营销资源,营销压力较小 |
3.3 人民出版社传记类图书分析 |
3.4 人民出版社传记类图书出版特点 |
3.4.1 选题上:时政性和公益性较强,且有多元化的趋势 |
3.4.2 编校上:编校规范严格又有灵活性,重点把关三方面的内容 |
3.4.3 编辑:综合素养要求高,心理压力大于市场压力 |
3.4.4 营销:名人效应效果明显,受益于传主的人格魅力 |
3.4.5 装帧设计:简洁、稳定、偏学术 |
4 人民出版社传记类图书的出版优势 |
4.1 优秀、丰富的出版资源 |
4.2 代表先进、优秀文化的传主 |
4.3 完善的编辑规范 |
4.4 明确一贯的教育和公益属性 |
5 人民出版社传记类图书出版的不足 |
5.1 对传主的写作多为正面评价,有些图书组稿方式有流水化倾向 |
5.2 编辑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有待更新 |
5.3 市场和读者意识不强,行业影响力有限 |
6 人民出版社传记类图书发展策略 |
6.1 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始终代表中国的先进文化 |
6.2 紧跟政治政策动态,专注于国家重要人物的出版 |
6.3 鼓励作者创作,减少编撰比例 |
6.4 提高编辑素养,注重青年编辑的培养 |
6.5 关注国外读者的需求,策划出版精品 |
6.6 多方面提高经济效益,确保社会效益的发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地方少儿出版社图书出版策略研究 ——以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09-2019)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际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个案研究法 |
1.4.3 历史—逻辑研究法 |
1.4.4 访谈法 |
1.5 创新点与难点 |
1.6 概念界定 |
1.6.1 地方出版社与地方少儿出版社 |
1.6.2 出版策略 |
第2章 地方少儿出版视阈中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
2.1 国内少儿出版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1 少儿出版行业发展概况 |
2.1.2 少儿出版行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
2.2 地方少儿出版社外部发展环境分析——基于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2.2.1 当前行业竞争 |
2.2.2 产业链上游供方的议价能力 |
2.2.3 产业链下游买方的议价能力 |
2.2.4 潜在竞争者的替代 |
2.2.5 替代产品的威胁 |
2.3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企业化之路 |
2.3.1 转企改制后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2.3.2 图书出版产业概况(2009—2019) |
2.4 思考与小结 |
第3章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图书出版策略分析 |
3.1 宏观角度分析 |
3.1.1 产业布局——内在自我裂变式发展 |
3.1.2 产业合作——外延扩张式合作发展 |
3.2 微观角度分析 |
3.2.1 明确出版发展方向 |
3.2.2 深度开发出版资源 |
3.2.3 实行弹性人才政策 |
3.2.4 打造良性营销生态 |
3.2.5 加强读者市场维护 |
3.3 思考与小结 |
第4章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发展不足与对策分析 |
4.1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发展不足 |
4.1.1 版权引进依赖性强 |
4.1.2 数字化出版转型不足 |
4.1.3 平台打造缺乏内在黏性 |
4.1.4 出版复合型人才短缺 |
4.2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发展对策总结 |
4.2.1 加强原创选题开发 |
4.2.2 促进出版产业融合 |
4.2.3 打造一体化融媒体平台 |
4.2.4 创新出版人才培养机制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创立与发展(1985—2008年) |
(8)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产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环境 |
一、文学生产与新媒体生产力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环境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新变化 |
一、儿童文学观念的时代嬗变 |
二、儿童文学作家群的多元化发展 |
三、儿童文学主题模式的拓宽丰富 |
第三节 儿童文学与新媒体融合的新发展 |
一、文学生产的新媒体化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网络化 |
三、视听先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特点 |
四、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数字化生存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传播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媒介 |
一、文学传播与媒介素养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的媒介融合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现状及转型 |
一、儿童文学传播的现状分析 |
二、儿童文学传播方式的转型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及策略 |
一、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策略 |
三、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畅销书 |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接受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全民接受阅读 |
一、文学接受理论 |
二、新媒体与全民阅读时代的儿童阅读 |
第二节 儿童文学接受主体的特征分析 |
一、儿童读者的认知和身心发展特征分析 |
二、儿童读者的阅读心理分析 |
第三节 新媒体与儿童文学阅读 |
一、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方式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特点 |
三、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影响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消费 |
第一节 消费文化与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 |
一、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 |
二、新媒体时代文化转型与消费文化 |
三、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商业化 |
一、儿童文学的商业化写作 |
二、儿童文学畅销书与中国作家富豪榜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娱乐化 |
一、儿童文学的游戏性和游戏精神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娱乐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10)当代通俗小说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论文视角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大众文化与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创作的特点 |
第一节 目的: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的阅读最大化的追求 |
第二节 途径: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市场运作机制的设置 |
一、当代通俗小说的生产 |
二、当代通俗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特点: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市场运作机制的比较 |
一、与现代通俗小说相比较 |
二、与欧美畅销书机制相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纸读: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 |
第一节 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特质 |
一、大众读者的阅读 |
二、本土化的畅销书机制 |
第二节 寄身畅销书机制的“郭敬明”现象 |
一、内容消费:年轻读者的“代言人” |
二、运作策略:与出版机构合作及IP运营 |
三、偶像构建:“造神”与“吸粉” |
第三节 大众传媒推动的“麦家热” |
一、文本:中国式谍战的传统 |
二、营销:携手影视剧的策略 |
三、传播:跨文化流行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读:网络小说的屏阅读与“粉丝”狂欢化的消费 |
第一节 屏阅读:众声喧哗的开放空间 |
一、载体:纸张到屏幕 |
二、文本:欲望的呈现 |
三、互动:阅读与评论 |
第二节 读者:过度消费的粉丝 |
一、结构:“70后”到“90后” |
二、生产:消费与投入 |
三、参与:管理与监督 |
第三节 市场运作:以读者为中心 |
一、营销:纸质出版到全版权运营 |
二、类型:高度细分的受众 |
三、作者:卖文谋生的草根 |
四、编辑:被削弱的环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手读:电子游戏的阅读与跨媒介转换 |
第一节 电子游戏的定义和分类 |
第二节 电子游戏阅读机制的设置 |
一、故事与空间 |
二、人物与互动 |
第三节 电子游戏与通俗小说的跨媒介转换 |
一、“手读”变“纸读” |
二、“纸读”变“手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新书推介:《电子产品安全要求、试验与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时代”的网络文学批评研究[D]. 朱丽. 山东大学, 2021(02)
- [2]生活书店的广告运营研究(1932-1945)[D]. 王虹敏. 河北大学, 2021(02)
- [3]蒲公英童书馆少儿图书营销策略研究[D]. 钟龙燕. 河北大学, 2021(02)
- [4]“跨界”思维下的实体书店运营模式研究[D]. 安梦钰.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5]PSP出版社图书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D]. 葛昀.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6]人民出版社传记类图书出版现状与发展策略探析[D]. 张锦俊.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7]地方少儿出版社图书出版策略研究 ——以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09-2019)为例[D]. 刘粹. 南昌大学, 2020(01)
- [8]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9]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D]. 潘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当代通俗小说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研究[D]. 胡萱. 苏州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