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青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

一、内蒙大青山地区的冲断和推覆构造(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滨,张进江,古大祥,冯琳[1](2021)在《内蒙古中部盘羊山逆冲推覆体系的构造特征、活动时限与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呼和浩特东北地区沿哈乐-盘羊山-乌兰合雅一带,发育有近东西走向、上盘向南推覆的盘羊山逆冲推覆体系。该体系自北往南分别为:新太古代变质侵入岩组合、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新元古界震旦系什那干组与上石炭统拴马桩组构成的推覆体,下二叠统大红山组和中二叠统脑包沟组构成的准原地岩系,其中拴马桩可能为滑脱层。在该体系北部,247244Ma未变形花岗岩岩基侵位到推覆体之中,具有类似"钉合岩体"的性质,限定了逆冲推覆时间的上限;锆石U-Pb定年得出的原地系沉积岩中最年轻地层的最大沉积年龄约为272Ma,限定了推覆作用时间的下限,从而厘定了具有争议的盘羊山逆冲断层活动时限的问题。即该逆冲体系可能是中晚二叠世古亚洲洋闭合、蒙古微陆块与华北克拉通碰撞引起的华北克拉通北缘地壳增厚的响应。

梁子若[2](2020)在《大青山地区石拐盆地侏罗纪沉积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拐盆地位于大青山腹部,发育较为完整、出露良好的的陆相含煤侏罗纪地层,其蕴含的古环境信息是开展中国北方中生代陆相盆地古气候及环境对比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料。石拐盆地侏罗系自下而上发育五当沟组、召沟组、长汉沟组和大青山组。系统的碎屑组分、岩石结构、沉积构造、剖面结构和岩相学的研究表明:五当沟组不整合于太古宙乌拉山群片麻岩之上,实测厚度约为130.3m,岩性自下而上为灰白色砾岩、含砾粗砂岩、薄层灰黄色细砂岩、灰黑色泥页岩夹薄层煤,发育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沉积环境为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可进一步识别出三角洲前缘亚相及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2个微相;召沟组与下伏地层五当沟组为整合接触,实测厚度约为153m,下部岩性为黄绿色含砾粗砂岩、岩屑杂砂岩、深灰色泥岩及粉砂质泥岩,中部岩性为灰绿色中厚层粗砂岩、粉细砂岩及大量煤层及煤线夹薄层泥,构成韵律层,上部岩性为灰白色含砾粗砂岩、黄绿色中细砂岩和灰黄色泥岩,含植物化石碎片,发育水平层理、交错层理和河道冲刷充填构造,沉积环境为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曲流河相。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可进一步识别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2个亚相以及水下分流河道和沼泽2个微相,湖泊相可进一步识别出滨浅湖和半深湖2个亚相,曲流河沉积相可进一步识别出河床、堤岸和河漫滩3个亚相以及河床滞留沉积、边滩沉积、决口扇、和河漫沼泽4个微相;长汉沟组与下伏地层召沟组为整合接触,实测厚度约为45m,岩性主要为深灰色泥岩夹泥质灰岩,表面风化为灰绿色、黄白色,沉积环境为湖泊相,可进一步识别出滨浅湖和深湖—半深湖2个亚相;大青山组逆冲推覆在召沟组之上,实测厚度约为204.6m,岩性为紫红色复成分砾岩、含砾中粗砂岩、紫红色泥岩和黄绿色粉砂岩,发育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和河道冲刷充填构造,沉积环境为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相,辫状河相可进一步识别出河床和河漫滩2个亚相以及河床滞留沉积和泛滥平原2个微相,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可进一步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以及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2个微相。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1)古盐度指标(V/Ni与Sr/Ba值的判别图以及Sr分别与Li、Ga值的判别图)指示五当沟组、召沟组和大青山组为淡水环境,长汉沟组为淡水—微咸水环境;2)古氧化—还原指标(V/Cr分别与U/Th、Ni/Co、V/(V+Ni)值的判别图)指示研究区为氧化环境,其中召沟组为弱氧化环境,五当沟组向大青山组氧化程度逐渐增强;3)五当沟组、长汉沟组和大青山组的古水深介于1.3~8.93m,指示浅水环境;召沟组古水深介于1.18~32.47m,指示浅水―半深水环境,召沟组时期水体最深;4)古气候指标:地层从老到新的气候指数C分别为0.51,0.12~0.60,0.50,0.13~0.34;化学蚀变指数(CIA)分别为92,67~86,51,69~76,Sr/Cu值分别为1.94,2.77~36.32,7.11,3.04~12.43;Rb/Sr值分别为0.53,0.12~0.67,0.24,0.49~0.72。气候环境由五当沟组的温暖潮湿转向大青山组的半干旱炎热。基于石拐子盆地侏罗系沉积相的分析和古环境、古气候研究,并将石拐盆地侏罗纪古气候变化规律与二连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伊犁盆地、准噶尔盆地以及柴达木盆地的侏罗纪时期古气候演化规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中国北方侏罗纪陆相盆地沉积环境受区域气候变化规律的控制,随着气候变得越加炎热干旱,蒸发作用加强,水体变浅,盐度逐渐升高,氧化作用越来越强。

许传鑫[3](2020)在《内蒙古大青山西段中生代收缩构造变形定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大青山西段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阴山—燕山板内造山带西段。大青山西段的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研究已近一个世纪,但是有关该区域逆冲构造系统组合形式、扩展方式,尤其是逆冲构造所造成的浅层地壳缩短量等问题,已有研究尚未得以清晰揭示。本文以大青山西段逆冲构造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大比例尺区域地质填图、露头与路线详细构造观测、平衡剖面编制与复原工作,在厘清大青山西段逆冲断层的构造特征、构造样式、断层活动时代、构造演化期次基础上,定量分析和评估逆冲构造系统造成的地壳缩短。这些研究,对于全面认识华北克拉通北缘中生代收缩变形特征、板内收缩变形表现及其与板块汇聚远程效应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厘定了大青山西段逆冲构造系统构造格局及主要逆冲断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提出了区内存在逆冲叠瓦扇、三角带和局部逆冲双重构造等三种逆冲构造组合样式的新认识。(2)根据断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形式时序,认为大青山西段中生代逆冲构造的扩展方式具有异常序列扩展特征。(3)在大青山西段鉴别出中生代发育的3期收缩变形,分别是:三叠纪(T)近S-N向收缩,以天林背逆冲断层(TT)为代表;早侏罗世(J1)晚期近S-N向收缩,形成了门头沟逆冲断层(MT);中侏罗世—早白垩世(J2-K1)近S-N向收缩,形成了鸡灯湾逆冲断层(JT)、公山湾逆冲断层(GT)、席麻湾逆冲断层(XT)和沙木佳逆冲断层(ST)。(4)根据所厘定的构造样式和逆冲断层扩展方式,通过平衡剖面编制与复原,定量评估了中生代收缩变形造成的地壳缩短率。其中,三叠纪(T),大青山西段地壳水平最小缩短率为8.1%;侏罗纪—早白垩世(J-K1),大青山西段地壳水平最小缩短率为21.2%。

贾佳宝[4](2020)在《内蒙古色尔腾山南部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变形样式及构造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自治区色尔腾山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阴山-燕山构造带西段,其中保存有晚太古代至中生代期间的丰富地质记录。有关该区域古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样式仍存明显认识分歧,此期间的区域构造演化过程研究也相对比较薄弱,北部邻区古亚洲洋构造演化及中亚造山带造山作用对本区的影响亦不甚明了。本文选取色尔腾山南部地层记录相对完整的区域,开展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构造变形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进而探究古亚洲洋闭合过程对于华北地区构造变形的影响。通过对贯穿研究区西部、中部及东部的三条近南北向构造走廊的地质调查,开展了详细的构造变形几何学和运动学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初步厘清了该地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及研究区构造演化过程。总体上,相比以近EW向展布逆冲构造最为显着的大青山地区,色尔腾山地区主要以NWW向逆冲断层为主。并且两区域的逆冲断层构造系统都呈现为高角度陡倾的。本研究共识别出研究区3期构造变形:D1期(P2-T),形成NWW向逆冲断层;D2期(J3-K1),形成NWW向褶皱变形;D3期(K2),形成NWW向走滑断层。同时本研究通过对构造样式、构造变形期次划分,讨论了古亚洲洋闭合、消减对研究区构造变形的影响。发现晚古生代-中生代期间,古亚洲洋闭合在研究区主要形成了近NE-SW向的收缩构造应力。

何斌[5](2019)在《内蒙古大青山西段晚古生代—中生代逆冲系统及其演化》文中指出内蒙古大青山地处华北克拉通北缘阴山板内构造带东段,在该区域开展晚古生代以来构造变形特征研究,对于全面理解古亚洲洋最终关闭及其随后发生的板内构造变形过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前人在该区域的构造研究多集中于大青山逆冲系统东段晚中生代大逆冲推覆构造及变质核杂岩,而对大青山逆冲系统西段的研究相对较少,其逆冲构造组合样式,逆冲断层扩展方式及构造演变过程尚未得以明确揭示。本文在前人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基础上,通过详细野外观测和关键区域大比例尺构造填图,对大青山逆冲构造系统西段的构造格局,逆冲构造组合样式和形成演化过程展开了研究。厘清了研究区主体构造格局与主要逆冲构造组合形式,初步确定了逆冲断层扩展方式,厘定了该区晚古生代-中生代所经历的5期主要构造变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蒙古-鄂霍茨克洋及古太平洋俯冲作用影响时间及影响范围。大青山逆冲系统西段发育有基底卷入式和仅涉及盖层的逆冲构造,包括背冲断块、对冲断块、盲逆冲叠瓦扇与断弯褶皱、断展褶皱、断滑褶皱、逆冲叠瓦扇、构造三角带和双重逆冲构造,并确定了中-晚侏罗世发育的逆冲断层扩展方式表现为前展式。晚古生代-中生代期间,研究区经历了5期构造变形:晚古生代末D1期S-N向收缩变形,形成近E-W向逆冲断层;早侏罗世早期D2期S-N向伸展变形,形成E-W向断陷盆地;D3期为中-晚侏罗世S-N向收缩变形,形成近E-W向逆冲断层;D4期早白垩世后期NW-SE向收缩变形,形成NE-SW向逆冲断层;D5期早白垩世NW-SE向伸展变形,形成NE-SW向正断层。晚古生代末的近南北向缩短变形可能与古亚洲洋的最终关闭有关,随后发生的多阶段板内变形具有伸展与挤压交替出现的构造动力学特征。

伍宏美[6](2019)在《内蒙古大青山西段及邻区晚中生代走滑构造系统及其演化》文中提出内蒙古大青山走滑构造系统隶属于阴山-燕山造山带,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形成于碰撞后造山的构造环境,是走滑构造发育的良好场所。该区域中生代构造变形及其演化,记录了古亚洲洋关闭之后华北板块北部的板内构造变形过程,对其展开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近年来,大青山地区的晚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和伸展构造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对该区走滑构造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最新的构造填图表明,在大青山西段地区发育有大量走滑断裂,它们部分继承并强烈改造了早期的逆冲构造系统。因此,对该区内的走滑断裂系统展开详细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年代学研究,将有助于厘清大青山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进一步为探讨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的远程效应提供新的地质证据。详细的构造填图和对重要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观测显示,大青山西段地区在晚中生代时期至少经历了3期重要构造变形。D1期:中侏罗世时期,在N-S向挤压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近EW向逆冲推覆构造;D2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在NNW-SSE向和NE-SW向挤压作用下,发育大规模的NW向右行走滑断裂系统;D3期:早白垩世之后,在NE-SW向挤压作用下,沿着早期EW向断层发生显着的左行走滑活动并改造NW向右行走滑断层。本次研究初步确定了研究区走滑构造系统的主要构造组合样式,包括类似于里德尔剪切系统中R破裂的斜列式同向右行走滑断裂组合、对冲-褶皱组合样式、走滑断层系统中部分断层叠接部位存在的横向隆起。根据断层滑动矢量古应力反演结果,初步建立了研究区早期逆冲构造和随后的两期运动学方向相反的走滑构造系统的古构造应力场。认为这些构造变形主要发生在中侏罗世之后,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方式相关。

尹艳广[7](2018)在《内蒙古大青山中段晚中生代构造变形研究》文中指出内蒙古大青山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东西向延伸的阴山-燕山板内变形带中段,因发育晚中生代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和变质核杂岩构造而广受关注。目前研究表明,大青山地区东段与西段的构造样式存在明显不同,但是东段与西段构造变形特征差异的原因一直缺乏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选取连接大青山东、西段的大青山中部关键构造部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构造解析,基本厘定了大青山中段楼华山地区晚中生代的构造变形序列和构造演化过程,并分析了造成东、西段构造变形差异的原因,同时通过构造应力场恢复,分析了动力学机制转变的动力来源,探讨了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对研究区晚中生代地质演化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1)厘定了大青山中段楼华山地区晚中生代4期构造变形事件及具体时限。楼华山以西地区发育近EW走向的高角度对冲构造,限定构造变形时间为晚侏罗世末期。楼华山周缘发育的低角度逆冲推覆构造截断了高角度对冲构造,限定构造变形时间为晚侏罗世末期-早白垩世初期。楼华山以北发育的NW走向右行走滑构造改造了低角度逆冲推覆构造,限定右行走滑构造变形时间为早白垩世晚期,并推断该断裂右行走滑位移量约为5-6 km。楼华山以南发育的伸展构造与大青山东部呼和浩特变质核杂岩为同一伸展构造体系下形成的,构造变形时间限定为早白垩世末期。(2)分析了大青山东、西段构造变形差异的原因。大青山中段晚中生代4期构造变形事件之间存在明显的构造叠加关系,复杂的构造变形表明板内变形带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演化历程。大青山东段受后期低角度逆冲推覆构造和伸展变质核杂岩的叠加改造,致使可能存在的近东西走向高角度逆冲构造形迹难以寻觅,造成了现今大青山东、西段的构造差异。(3)恢复了大青山中段晚中生代板内变形带构造应力场。早期高角度对冲构造受到S-N向的挤压应力作用,蒙古-鄂霍兹克洋闭合的远程应力效应可能为其形成的动力学来源。晚期大规模低角度逆冲推覆构造可能受到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控制,右行走滑运动为由压缩构造到伸展构造的转折点,伸展构造与中国东部的整体伸展相关。

许欢[8](2016)在《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陆相红层及其古地理、古生态和构造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上城子组、后城组和大青山组为代表的侏罗-白垩过渡期陆相红层在华北北部及邻区具有广泛的分布,与一系列重大的、极具争议的地质问题存在密切联系,在华北克拉通破坏、生物群演替、区域构造背景等问题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盆地地层、充填序列、沉积特征、古水流、碎屑组分以及侵入的基性岩墙/脉的综合研究,全面探讨了地层时代、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沉积体系、物源、古地理、古生态环境、盆地演化和大地构造属性,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本文对辽西朝阳上城子组顶部、冀北围场和北京延庆后城组底部凝灰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分别获得了137 Ma、154 Ma和153 Ma的谐和年龄。结合近些年来已发表年代学数据,将土城子组/后城组年龄限定在154-137 Ma,为侏罗-白垩过渡期地层。最新的国际侏罗-白垩系界线研究成果指示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存在于土城了组/后城组内部。通过对辽西朝阳-北票盆地、冀西北尚义盆地和阴山-大青山石拐子盆地土城子组、后城组和大青山组共22条实测剖面的分析,识别出了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和沙漠五种沉积体系。物源研究结果显示,侏罗-白垩过渡期红层为近源沉积,没有来自兴蒙造山带的物质组分。古水流显示不同地区具有局地汇聚的水系特征,表明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发育一系列相对独立分隔的中-小型盆地。中侏罗世晚期形成的E-W向燕山褶皱逆冲带构成了华北北缘与兴蒙造山带之间宏伟的山系。太行山在中侏罗世晚期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发生了两次隆升造山,第二次造山活动更为强烈,构成了华北克拉通中部NNE向山系。华北侏罗-白垩过渡期区域性风成砂的出现与东部高原的形成耦合。极端的古地理、古生态环境制约着生物群的生存与演替。在华北北部、东部和东北地区新发现了大量侵入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中的基性岩墙/脉,获得的年龄集中在144-135 Ma。结合区域性分布的同期裂谷盆地、A型花岗岩、双峰式火山岩和变质核杂岩,本文提出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盆地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受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造山后垮塌作用控制。

白新会[9](2015)在《内蒙古徐尼乌苏逆冲推覆构造的变形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区位于内蒙古中部,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紧邻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拼合带。依徐尼乌苏断裂带研究区分为北部的华北地层大区和南部的北疆—兴安地层大区,同时该条断裂也被认为是槽台界线,即该断裂以南为华北地台区,以北为地槽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中新元古界长城-蓟县-青白口系白云鄂博群,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温都尔庙群和白乃庙群、下寒武统西井子组以及下中奥陶统五道湾组、志留系徐尼乌苏组和西别河组,上古生界石炭系本巴图组和阿木山组、下二叠统三面井组和额里图组及少量中生界和新生界。经野外观察并结合前人研究,在研究区多处见有白云鄂博群覆盖在古生界之上,白云鄂博群出露不连续,东西向延伸约160km,因其大致沿徐尼乌苏断裂分布,故称该带为“徐尼乌苏逆冲推覆构造带”,本文首次对徐尼乌苏逆冲推覆构造的分布范围、分带特征、构造变形特征、推覆方向、推覆距离以及推覆时代进行了系统研究,补充了前人对于徐尼乌苏逆冲推覆构造中带研究的不足,并结合徐尼乌苏断裂的性质,合理推断徐尼乌苏断层并非研究区的槽台边界。按分布范围和构造特征,将徐尼乌苏逆冲推覆构造进一步划分:锋带主要沿补力太—徐尼乌苏—白乃庙—博日和—章毛乌苏—化德县北一带分布,呈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中带主要沿东、西乌素—爱国村—章盖营—西井子乡一线分布,以发育大量大小不一的飞来峰和构造窗为特征,断层角砾岩发育,推覆构造界面发生褶皱变形;研究中未能识别出根带,逆冲推覆构造根带很可能已经被后期的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破坏。徐尼乌苏逆冲推覆构造大致可以分为两期:第一期以大规模的水平运动为主,该期为逆冲推覆构造主期次;第二期以挤压变形为主。从研究区中带测得的产状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判断该逆冲推覆构造主要受区域上南北向挤压作用,整体的推覆的方向为从南向北;根据飞来峰前缘至构造窗后缘之间的距离,初步确定推覆距离不小于52km;从逆冲推覆构造涉及的地层和侵入构造界面的岩体形成时代两个方面进行限定,确定了该逆冲推覆构造发生的大致时间为早二叠世末期。研究区的徐尼乌苏断裂被认为是传统的槽台界线,但通过本次研究认为该断裂带是由于逆冲推覆构造形成的一系列逆断层组合,断层倾角较小,影响深度较浅,并非区域上的槽台界线,推断真正的槽台界线在该断裂以南约1020km处。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暗示本次逆冲推覆构造与中二叠世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对接碰撞、古亚洲洋的闭合有关。

宁树正[10](2013)在《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与控煤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了赋煤构造单元与大地构造单元、赋煤单元、成矿单元的关系,定义了赋煤构造单元及命名原则;在分析中国含煤岩系形变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三级划分方案,将中国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为5个赋煤构造区、13个赋煤构造亚区和66个赋煤构造带;以构造控煤理论为指导,以煤系形变研究为主线,分析了主要赋煤构造单元控煤特征;通过对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背景等分析,探讨了典型赋煤构造带煤系形变控制因素;在对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形成演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地构造单元对区域煤系形变的影响;进而总结了中国赋煤构造单元煤系形变发育规律。

二、内蒙大青山地区的冲断和推覆构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大青山地区的冲断和推覆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中部盘羊山逆冲推覆体系的构造特征、活动时限与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概况
2 盘羊山逆冲推覆体系的构造特征
    2.1 逆冲断层展布状态
    2.2 准原地系地层单元
    2.3 推覆体
    2.4 运动学特征
3 大滩岩体
4 年代学特征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4.2 锆石U-Pb年龄
5 盘羊山逆冲断层活动时间
6 构造意义
7 结论

(2)大青山地区石拐盆地侏罗纪沉积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沉积相及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1.1.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概况
第3章 沉积特征
    3.1 实测剖面
    3.2 岩石学特征
        3.2.1 碎屑组分特征
        3.2.2 岩石结构特征
        3.2.3 砂岩分类命名
    3.3 相标志
        3.3.1 颜色
        3.3.2 沉积构造
    3.4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第4章 沉积环境与沉积模式
    4.1 沉积环境特征
        4.1.1 古盐度
        4.1.2 氧化还原条件
        4.1.3 古水深
        4.1.4 古气候条件
        4.1.5 中国北方盆地侏罗纪古环境古气候对比讨论
    4.2 沉积模式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内蒙古大青山西段中生代收缩构造变形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科学问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大青山地区构造特征和构造样式
        1.2.2 大青山地区构造活动时代和演化期次
        1.2.3 大青山地区地壳水平缩短量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工作量
    1.5 论文取得的成果和主要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特征
        2.2.1 太古宇(Ar)
        2.2.2 元古宇(Pt)
        2.2.3 古生界(Pz)
        2.2.4 中生界(Mz)
        2.2.5 新生界(Cz)
    2.3 区域构造特征
        2.3.1 断层
        2.3.2 褶皱
    2.4 区域岩浆活动
第3章 大青山西段逆冲构造系统及其演化
    3.1 主要逆冲断层
        3.1.1 天林背逆冲断层(TT)
        3.1.2 门头沟逆冲断层(MT)
        3.1.3 鸡灯湾逆冲断层(JT)
        3.1.4 公山湾逆冲断层(GT)
        3.1.5 席麻湾逆冲断层(XT)
        3.1.6 沙木佳逆冲断层(ST)
    3.2 逆冲构造系统内其它构造
        3.2.1 断层
        3.2.2 褶皱
    3.3 逆冲构造系统组合样式
        3.3.1 野外实际构造剖面
        3.3.2 逆冲构造系统组合样式模型
    3.4 逆冲系统扩展方式与演化过程
        3.4.1 逆冲系统扩展方式
        3.4.2 逆冲系统演化过程
第4章 大青山西段逆冲构造缩短率
    4.1 平衡剖面及其编制原则
        4.1.1 标志层的选取
        4.1.2 剖面方向的确定
        4.1.3 剖面的精准编制
        4.1.4 剖面复原步骤
    4.2 综合构造剖面及逐步复原过程
        4.2.1 综合构造剖面的构建
        4.2.2 综合构造剖面的逐步复原过程
    4.3 中生代地壳缩短率估算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内蒙古色尔腾山南部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变形样式及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1.2 研究区地质调查与研究历史
        1.2.1 区域地质调查
        1.2.2 专题研究
    1.3 选题依据以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层概况
        2.2.1 太古界
        2.2.2 元古界
        2.2.3 古生界
        2.2.4 中生界
        2.2.5 新生界
    2.3 岩浆岩
        2.3.1 太古宙岩浆岩
        2.3.2 元古宙岩浆岩
        2.3.3 晚石炭世岩浆岩
        2.3.4 二叠纪岩浆岩
        2.3.5 三叠纪岩浆岩
    2.4 构造层划分
第三章 色尔腾山主要变形构造
    3.1 NWW向逆冲断层
        3.1.1 白泥壕逆冲断层(BNT)
        3.1.2 谢君坎逆冲断层(XJT)
        3.1.3 色麻沟逆冲断层系(SMT)
    3.2 NWW向褶皱构造
        3.2.1 侏罗系变形
        3.2.2 二叠系变形
    3.3 NWW向走滑断层
第四章 色尔腾山区域演化过程
    4.1 构造变形序列
    4.2 构造样式
    4.3 区域演化过程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古亚洲洋对于色尔腾山区域构造作用
    5.2 古生代-中生代色尔腾山伸展变形
    5.3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内蒙古大青山西段晚古生代—中生代逆冲系统及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科学问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华北克拉通构造演化过程
        1.2.2 华北克拉通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演化
        1.2.3 大青山逆冲构造系统
        1.2.4 大青山伸展构造
        1.2.5 构造样式研究
        1.2.6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工作量
    1.5 取得认识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特征
        2.2.1 太古界
        2.2.2 元古界
        2.2.3 古生界
        2.2.4 中生界
    2.3 岩浆活动
        2.3.1 岩体
        2.3.2 岩脉
    2.4 研究区构造
        2.4.1 断层
        2.4.2 向斜
        2.4.3 背斜
    2.5 构造层划分
        2.5.1 侏罗系与三叠系角度不整合
        2.5.2 寒武系与太古界角度不整合
3 大青山西段逆冲系统构造特征
    3.1 晚古生代末E-W向逆冲断层
        3.1.1 天林背逆冲断层(TT)
        3.1.2 沙木佳逆冲断层(ST)
    3.2 中-晚侏罗世E-W向逆冲断层
        3.2.1 公山湾逆冲断层(GT)
        3.2.2 北林山逆冲断层(BT)
        3.2.3 韩同会逆冲断层(HT)
        3.2.4 门头沟逆冲断层(MT)
    3.3 早白垩世NE向逆冲断层
        3.3.1 古城逆冲断层(GCT)
4 大青山西段逆冲系统构造组合样式
    4.1 基底卷入型构造样式
        4.1.1 背冲与对冲断块
        4.1.2 盲叠瓦逆冲带
    4.2 盖层卷入型构造样式
        4.2.1 断弯与断展褶皱
        4.2.2 断滑褶皱
        4.2.3 构造三角带
        4.2.4 逆冲叠瓦扇
        4.2.5 双重逆冲构造
5 大青山西段逆冲构造演化
    5.1 大青山西段逆冲系统收缩变形
    5.2 大青山西段逆冲系统伸展变形
    5.3 大青山西段逆冲系统逆冲断层扩展方式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内蒙古大青山西段及邻区晚中生代走滑构造系统及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科学问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工作量以及主要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层
        2.2.1 太古界
        2.2.2 元古界
        2.2.3 古生界
        2.2.4 中生界
        2.2.5 新生界
    2.3 侵入岩
        2.3.1 太古代深成岩
        2.3.2 古元古代侵入岩
        2.3.3 古生代-中生代岩体
    2.4 区域构造
    2.5 构造层划分
第3章 走滑构造系统基本格局
    3.1 主要走滑断裂系统
        3.1.1 近EW向逆冲断层
        3.1.2 近NW向右行走滑断层
        3.1.3 近EW向左行走滑断层
    3.2 构造组合样式
        3.2.1 西段对冲—褶皱的组合
        3.2.2 雁列式组合
        3.2.3 横向隆起
第4章 大青山西段走滑构造系统演化
    4.1 走滑构造系统期次划分
    4.2 走滑构造活动位移估算
    4.3 走滑系统变形演化过程及其区域意义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内蒙古大青山中段晚中生代构造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大青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
        1.2.2 大青山地区伸展构造
        1.2.3 大青山东段与西段的差异
        1.2.4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环境
    2.2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3 主要地层特征
        2.3.1 前寒武纪变质岩
        2.3.2 上古生界
        2.3.3 中生界
    2.4 岩浆岩特征
    2.5 构造
第3章 构造变形特征
    3.1 近E-W向对冲构造
        3.1.1 沙尔沁-楼华山断裂(F1-1)
        3.1.2 八盘山-小朱尔沟断裂(F1-2)
        3.1.3 烂木桥-西沟断裂(F1-3)
        3.1.4 四合店-哈尔兔断裂(F1-4)
    3.2 低角度逆冲推覆构造
        3.2.1 楼华山-小朱尔沟断裂(F2-1)
        3.2.2 哈尔兔-小坝子断裂(F2-2)
        3.2.3 柳林子沟断裂(F2-3)
    3.3 NW向右行走滑断层
        3.3.1 庙沟断裂(F3-1)
        3.3.2 四合店-老道沟断裂(F3-2)
    3.4 伸展构造
        3.4.1 乌兰板申-大西沟断裂(F4-1)
        3.4.2 大朱尔沟断裂(F4-2)
第4章 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背景
    4.1 构造变形序列
    4.2 构造变形时间
    4.3 动力学背景及意义
第5章 结束语
    5.1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5.2 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陆相红层及其古地理、古生态和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意义和思路
    1.4 研究内容和实际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华北克拉通演化
    2.2 区域构造
    2.3 区域地层
    2.4 土城子组/后城组/大青山组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沉积体系
    3.2 碎屑物源和古水流
    3.3 SHRIMP锆石U-Pb定年
    3.4 LA-ICP-MS锆石U-Pb定年
第四章 地层时代及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探讨
    4.1 土城子组/后城组生物地层年代
    4.2 土城子组/后城组同位素地层年代
    4.3 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盆地沉积体系
    5.1 冲积沉积体系
    5.2 河流沉积体系
    5.3 三角洲沉积体系
    5.4 湖泊沉积体系
    5.5 沙漠沉积体系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盆地物源
    6.1 碎屑物源和古水流
    6.2 碎屑锆石U-Pb年龄
第七章 华北北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地理、古生态环境
    7.1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风成砂
    7.2 古地理
    7.3 生物群与古生态环境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盆地及构造属性
    8.1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年代对比
    8.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基性岩墙/脉
    8.3 盆地演化与大地构造属性
    8.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9)内蒙古徐尼乌苏逆冲推覆构造的变形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逆冲推覆构造
        1.1.2 兴蒙造山带
    1.2 研究现状
    1.3 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选题依据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本论文依托的项目
    1.4 工作概况和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层概况
        2.1.1 太古宇、元古宇和古生界
        2.1.2 中生界
        2.1.3 新生界
    2.2 区域侵入岩概况
        2.2.1 前寒武纪侵入岩
        2.2.2 早古生代侵入岩
        2.2.3 晚古生代岩体
        2.2.4 中生代岩体
    2.3 区域构造概况
第3章 徐尼乌苏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3.1 逆冲推覆构造的基本特征
    3.2 逆冲推覆构造锋带特征
        3.2.1 展布特征及构造样式
        3.2.2 原地系统
        3.2.3 异地系统
    3.3 逆冲推覆构造中带特征
        3.3.1 展布特征及构造样式
        3.3.2 原地系统
        3.3.3 异地系统
        3.3.4 断层破碎带特征
        3.3.5 中带构造分期特征
        3.3.6 飞来峰构造窗
    3.4 逆冲推覆构造的后期破坏
        3.4.1 岩浆破坏作用
        3.4.2 构造破坏作用
第4章 徐尼乌苏逆冲推覆构造推覆方向及推覆距离
    4.1 推覆方向
    4.2 推覆距离
第5章 徐尼乌苏逆冲推覆构造推覆时间
    5.1 相关地层
        5.1.1 三面井组
        5.1.2 额里图组
    5.2 岩体证据
第6章 槽台边界问题讨论
    6.1 前人观点
    6.2 对比分析
第7章 徐尼乌苏逆冲推覆构造意义
    7.1 逆冲推覆构造形成的构造背景
    7.2 徐尼乌苏逆冲推覆构造意义
    7.3 构造演化过程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与控煤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煤田构造研究现状
        1.2.2 构造分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原则
        1.3.2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1.3.3 赋煤构造单元控煤特征
        1.3.4 赋煤构造带煤系形变控制因素
        1.3.5 主要大地构造带区域控煤与煤田构造发育规律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手段
    1.5 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
2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
    2.1 赋煤构造单元定义
        2.1.1 构造单元定义
        2.1.2 成矿单元定义
        2.1.3 赋煤单元定义
        2.1.4 赋煤构造单元定义
    2.2 构造单元、成矿单元、赋煤单元、赋煤构造单元之间的关系
    2.3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依据
        2.3.1 聚集特征(成煤地质时代)差异
        2.3.2 含煤岩系赋存形态表现差异
    2.4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体系
        2.4.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体系
        2.4.2 成矿单元划分体系
        2.4.3 赋煤单元划分体系
        2.4.4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体系
    2.5 中国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2.5.1 划分的资料基础
        2.5.2 划分结果
    2.6 本章小结
3 赋煤构造亚区控煤特征
    3.1 东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1.1 东北西部赋煤构造亚区
        3.1.2 东北中部赋煤构造亚区
        3.1.3 东北东部赋煤构造亚区
    3.2 华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2.1 华北北部赋煤构造亚区
        3.2.2 华北西部赋煤构造亚区
        3.2.3 华北东部赋煤构造亚区
        3.2.4 华北南部赋煤构造亚区
    3.3 华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3.1 扬子赋煤构造亚区
        3.3.2 华南赋煤构造亚区
    3.4 西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4.1 北疆赋煤构造亚区
        3.4.2 南疆赋煤构造亚区
        3.4.3 祁连赋煤构造亚区
    3.5 滇藏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典型赋煤构造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1 二连断陷赋煤构造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1.1 煤系变形特征
        4.1.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4.1.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4.2 鄂尔多斯东缘褶皱赋煤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2.1 煤系变形特征
        4.2.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4.2.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4.3 柴北缘逆冲推覆赋煤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3.1 煤系变形特征
        4.3.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4.3.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4.4 滇东褶皱赋煤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4.1 煤系变形特征
        4.4.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4.4.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4.5 本章小结
5 区域大地构造带对煤系形变的构造控制
    5.1 天山-兴蒙造山系
        5.1.1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
        5.1.2 天山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5.1.3 蒙古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5.2 秦祁昆造山系
        5.2.1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
        5.2.2 秦岭大别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5.2.3 祁连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5.3 邻庐断裂带
        5.3.1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
        5.3.2 郯庐断裂对煤系变形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煤田构造发育规律
    6.1 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背景
        6.1.1 大地构造演化
        6.1.2 大地构造与赋煤作用
        6.1.3 深部构造与构造应力场
    6.2 煤系变形基本规律
        6.2.1 含煤岩系变形规律
        6.2.2 含煤岩系变形组合
    6.3 控煤构造样式与煤系展布规律
        6.3.1 伸展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2 挤压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3 剪切和旋转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4 反转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5 滑动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6 同沉积(成煤期)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期成果

四、内蒙大青山地区的冲断和推覆构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中部盘羊山逆冲推覆体系的构造特征、活动时限与构造意义[J]. 王海滨,张进江,古大祥,冯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21(05)
  • [2]大青山地区石拐盆地侏罗纪沉积环境研究[D]. 梁子若.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内蒙古大青山西段中生代收缩构造变形定量研究[D]. 许传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4]内蒙古色尔腾山南部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变形样式及构造演化[D]. 贾佳宝.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内蒙古大青山西段晚古生代—中生代逆冲系统及其演化[D]. 何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内蒙古大青山西段及邻区晚中生代走滑构造系统及其演化[D]. 伍宏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内蒙古大青山中段晚中生代构造变形研究[D]. 尹艳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8]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陆相红层及其古地理、古生态和构造演化[D]. 许欢.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6(07)
  • [9]内蒙古徐尼乌苏逆冲推覆构造的变形特征[D]. 白新会. 吉林大学, 2015(08)
  • [10]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与控煤特征[D]. 宁树正.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08)

标签:;  ;  ;  ;  ;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