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一静 则大清明─-谈荀子论修身与大清明(论文文献综述)
陈国家[1](2018)在《荀子与稷下道家》文中指出荀子是先秦时期的儒学大师,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其游学稷下,三为祭酒,与诸子百家争鸣于齐之稷下学宫。《荀子》中有《非十二子》篇及其他部分篇章,可知荀子对诸子思想学说多有批判、吸收。荀子游学、教学于稷下学宫,其思想主张自然免不了受到稷下学宫中主流学派——稷下道家的影响。稷下道家对荀子的影响表现在荀子思想的许多方面。在天道观方面,荀子的天道观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既有自然之天、命运之天又有道德之天,只不过自然之天在荀子的天道观中占据主导地位。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不求知天与知天等非常具有特色的天道观。学术界大多数学者一般认为荀子对天自然属性的认知来源于道家(稷下道家)的影响;在人性论方面,虽然荀子有《性恶》篇专门论述“性恶”的思想,但那只是人后天欲望顺从的结果,其真正的人性论是性朴论、性恶论、心伪论三者完整架构的人性论。或者,按照对孟子“性善论”来理解,荀子应该是性朴论,起码性朴论在逻辑上先于性恶论。但荀子的人性论不是单一的“性朴论”或“性恶论”所能涵盖的。后世学者多以“性恶论”非难荀子,实属理解有误。荀子“本始材朴”的性朴论与性恶论,有对稷下道家自然朴素、平正与“人之心悍”等人性思想方面的采纳。与稷下道家的人性论相比,荀子的人性论具有很强的逻辑严密性与现实性;从认识论方面言,荀子在认知上的思想主张是区别于孔孟思想的一大特色。大多数学者认为荀子的认识论思想是来自对《黄帝四经》、《管子》四篇等稷下道家认识论思想的借鉴,有些甚至可以说是直接借用。稷下道家思想中确实有关于“心”主导性及“虚”“一”“静”“大清”“大明”等思想的提及,对荀子思想亦确实有影响,但完全继承谈不上。荀子的认识论思想较稷下道家更有系统性、逻辑性;在政治观方面,荀子的政治观即“外王”思想,是其对儒家“润色”最大的方面。他的隆礼重法、王霸并用、明分使群、“法后王,尊君统”、“有治人,无治法”、尚贤使能、隆礼敬士、平政爱民等思想观点,对于建构中国古代“大一统”帝制及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思想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稷下道家的政治思想是黄帝与老子并称的黄老刑名法术,又称君王南面之术。其特点是主张“无为而治”,重视权谋之术。荀子与稷下道家一个重“人为”,一个重“无为”;一个重人治,一个重法治;一个周密幽隐,一个光明通透。但二者都主张“明分”“重势”的思想与“君佚”的主张。以上几个方面,是对荀子与稷下道家在天道观、人性论、认识论、政治观等方面的比较。
肖艳歌[2](2018)在《荀子与朱子心论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心”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论语》中,孔子所言之心主要两种内涵:良知之心和认知之心。后至孟子以“四心”言性情,其心则是良知之心。再至宋明时期,陆九渊、王阳明也是多侧重于发挥良知之心。这可以说是儒家良知之心的传统。与此相对,荀子和朱子分别作为先秦儒家和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两人并未走儒家良知之心的这一传统,而是着重发挥了孔子认知之心的内涵。这是他们在义理上的遥契,本文写作正由此而发。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从总体上对荀、朱两人心与性情的关系展开论述,以此突出心在各自哲学体系中的作用和特征。荀子就人作为生物的自然本能言性,性在不加约束的前提下自然会流于恶,而荀子把救治性恶之可能落于心上,即通过心所认知的外在礼义来导化性情。很显然荀子的整个哲学义理架构是“以心治性”,此认知礼义之心自然是认知之心。在讨论朱子的心性论之前,需要阐述其理气论。在宇宙界朱子是理气两分,在现实的人生界朱子是心性情三分,即性为形而上之至善,情为形而下之气,而心既非理也非气。为达到性情中和的最高境界或说心与理一的境界,朱子认为需要对心做内外两套功夫,才能使心能够知觉性理之全然,这样性所发之情才能无不中节。显然朱子的知觉性理之心是认知之心,而非良知之心。其次,对荀、朱的心之特性进行分析比较,荀、朱论心的共同之处在于其心都具有一种主宰特性,其不同之处在于荀子之心是“大清明”之心,而朱子之心则是一种“虚明心体”。最后,对荀、朱的心之功夫进行比较,根据各自心之特性之不同,荀子相应的工夫是“虚一而静”,而朱子的工夫则重在“持敬”,当然两人的工夫论都结穴于“诚论”,这是他们在工夫论上的相同之处。
方达[3](2017)在《“礼义之谓治”—荀子思想中“礼”与“人”关系重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荀子思想中“人”与“礼”的关系是一个要点,荀学研究过程中的大部分分歧,都交织于此。本文意欲重探荀子思想中“人”与“礼”关系的目的,旨在说明,从“人”的规定性出发,如何呈现出“礼”所蕴含的道德、伦理规范,以及社会秩序结构的合理性。基于荀学研究的历史脉络,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始终存有进一步阐释的空间。因此,本文从原理化的角度,对荀子思想中的“人”与“礼”如何呈现出内在的和谐关系进行了再思考。具体而言,通过对荀学研究史的梳理,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对荀子思想的研究,基本在两大脉络中展开。一是宋明以来的“心性”传统,二是清末以来,对荀子之“礼”进行历史化、社会化的解读传统。在前一脉络中,基于宋儒对荀子“性恶论”的判定,“人”会与德性的自发养成产生冲突,进而“礼”也会被理解为外在的,对“人性”的社会化塑造。而这显然与儒家推崇的德性的自然生长相对立。而在后一脉络中,对荀子“礼”的思想进行社会化,以及历史化的解读,使得作为伦理规范的“礼”,在引导“人”进行现实伦理实践的层面上,得到了详尽的解读,但同时使得荀子思想中的“礼”展现出“客观”的面貌。而这种外在客观的“礼”,显然也与儒家特有的“礼乐”文化有所差别。因此,从先秦儒家的立场来看,如何凸显荀子思想中的“人”,在先天的意义上具有成就道德实践行为的可能性,以及由此保证外在秩序结构的合理性,就成为了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地展现上述问题的面貌,文章首先重新设立了阐释荀子思想的参考背景。在先秦诸子对“治”的追求这一背景下,荀子自然也会从人的修为层面,以及外在社会秩序层面,设立相应的秩序原则。文章通过对荀子思想中的“礼”进行原则化的解读,以及在这一原则下,“礼”在作用于“人”后所应该展现出的理想秩序状态,明确了荀子要求“人”应该主动实现“礼”的秩序内容。然而,在现有对荀子思想解读的脉络中,无论从“人”的角度,还是“礼”的角度,都无法完全有效地论证这一过程。换句话说,在以上诉求的观照下,按照现有对荀子思想的理解,就会出现“人”与“礼”的紧张关系。故而,当从固有“性恶论”的角度无法对以上问题进行论证的时候,文章首先引入了荀子思想中“天人关系”这一更广阔的视角。在“天人相分”与“天人相参”的背景中,“人”显然具备着主动构建“治”这一理想秩序状态,以及主动践行“礼”的秩序原则的能力。事实上,荀子在《天论》篇中,确实也设定了“人”所具有的实践行为的意义根据,以及实践行为所需的生理资质。而这种实践行为的意义规定,显然由“群”这一概念来承担。在荀子思想中,“群”的概念并不单纯地指向现实的结群行为,而是一种基于亲属关系而呈现出的内在差序结构。同时,这种亲属关系与差序结构,也正是荀子思想中“礼义”的实际内容。在此基础上,荀子思想中的“性”也并非宋儒眼中的“人之为人的根据”,而是承担了规定“人”的生理资质的作用。通过对《性恶》篇的结构以及主旨进行深入考察,荀子的“性”具体对应为“知仁义法正之质”与“能仁义法正之具”。因此,当“人”具备了实践行为的意义根据,以及实践行为的生理资质。“人”所进行的现实实践行为,就不仅是达成“治”这一理想秩序状态的过程,更是主动践行“礼”秩序原则的过程。从实践过程自身来看,“人”通过“心”的自发性与自使性,获得了在现实中的主体能动性。其后,“人”又通过“心”在运行时所需要遵循的标准,在现实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彰显道德意义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在“心”的支配下,“人”所依次进行的认知之“辨”,以及言说之“辩”,就成为了建构“治”,与主动达成“礼”的实际步骤。其中,“辨”与“辨”在运作时所需要遵循的行为标准,就对应为“人”在伦理层面所应该遵循的“礼义”原则。而不同的“人”在共同进行“辨”与“辩”的行为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不同实践能力与实践效果,就决定了外在秩序的差序结构。由此,“人”通过自发的实践行为,不仅养成了德性,还保障外在秩序结构的合理性。同时,基于以上对荀子思想体系的阐释,荀子更加夯实了自己作为先秦儒家代表人物的历史定位,也由此彻底消除了人们怀疑荀子具有滑向“法家”倾向的顾虑。在具体章节中,绪论部分主要梳理了荀子思想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展示了本文之所以研究荀子思想中“人”与“礼”关系的背景,并提出在跳出“以孟观荀”背景的前提下,“人”与“礼”的关系如何重新界定的问题。第一章在详细回顾现有荀子思想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重新考察荀子所处的诸子时代,并提出了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荀子整体思想的核心问题——“治”。由此,为重探荀子思想中“礼”与“人”的关系奠定了基本参考坐标。第二章基于“治”对荀子思想的观照,从“礼”对“人”所呈现出的秩序原则,以及“礼”与“人”现实相互关系的角度展现出,造成所谓“人”与“礼”紧张关系的根源所在,并由此追问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性。第三章引入荀子思想中“天人关系”的内容,意图从这一更广阔的视角出发,分别展现出荀子思想中“人”与“礼”更深层次的特质,以及二者与“治”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文章说明了解决二者紧张关系的着手点。第四章参照“天人关系”中“人”与“治”的关系,将荀子思想中“群”的概念解读为内化的差序结构,并以此作为“礼义”的实际内容。其后,通过对《性恶》篇的考查,荀子之“性”体现为对“人”的生理规定,即“人”所具备的“知仁义法正之质”与“能仁义法正之具”的实践资质。第五章基于前文展现出的解决问题的相关基础,“人”所进行的主动实践行为,不仅是达成“治”这一理想秩序状态的过程,同时也是主动践行“礼义”原则过程,更是自发呈现“礼”实际内容的过程。
孙旭鹏[4](2016)在《荀子“群居和一”的政治哲学研究》文中指出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在吸收其他各家学派思想的基础上,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进一步地完善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儒家由"内圣"到"外王"的转化。这种转化主要体现在荀子一系列的政治思想中,其实,通过考查我们可以发现,荀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政治思想并非一种即兴任意的堆砌,而是具有内在的逻辑和深层次的理论根基,也可以这样说,荀子在某种程度上构建起了一套独特的政治哲学体系,他一系列的政治思想都是依托于这一思想体系的。既然荀子政治哲学具有自己的理论体系,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考查的是,荀子政治哲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或者说其关注的焦点在哪里。通过对《荀子》文本的认真考查,我们不难得出如此论断:荀子政治哲学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一种"群居和一"的社会秩序,也就是说"群居和一"才是荀子关注的焦点所在。因此,我们围绕"群居和一"这一中心来对荀子政治哲学进行研究,无疑更有利于深入理解荀子政治哲学的内涵,从而把握荀子政治哲学的全貌。荀子生活在战争频繁的战国中后期,残酷的战争环境使得追求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显得尤为迫切,因此荀子较之孔孟对现实社会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荀子直接将实现"群居和一"的社会秩序作为其政治哲学的终极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当时战争日益频繁的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何使人类社会从纷争走向和平成为荀子关注的焦点。荀子的人性论是其政治哲学建立的根基,他认为人类社会之所以处于一种混乱纷争的状态,从根本上是由于"性恶",当然荀子的"性恶"并不是指人性本恶,而是认为原本质朴的人性一旦进入现实社会,就容易顺从自身的欲望从而引发"争则乱"的恶果,当然,由于荀子更关注于社会现实层面,因此就必然对人性造成的现实之"恶"给予了更多关注,而并非特别关注于人性原本"朴"的层面,这是荀子力主"性恶"的主要原因。进而,荀子认为化解"性恶"便成为实现"群居和一"社会秩序的关键,如何化解现实中的"性恶"呢?荀子认为只有通过"圣王"制定"礼义"的方式,使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位个体遵循一种普遍的"礼",才能够解决现实社会中的纷争,从而做到"化性起伪"达到"性伪合",实现社会的"群居和一"。荀子认为通过"圣人制礼"来实现的"群居和一"的社会呈现出"维齐非齐"的特点,也就是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是一种差异性的存在,其实这也是荀子对社会进行"礼治"的必然结果,因为"礼"的一种重要特点便是"分",通过区分不同的社会地位来确定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在荀子"维齐非齐"的社会阶层中,主要存在着君、臣和民三个阶层,呈现为"君主、民本、臣辅"的社会构成,因此荀子政治哲学中的君民关系、君臣关系便会成为我们探讨的重点。荀子通过对人性的考查,基于"性恶"采取"圣人制礼"的方式,谋求实现一种"群居和一"的社会,这种"群居和一"的社会呈现为一种在阶层上的"维齐非齐",这便是荀子政治哲学的概貌。然而我们的重点不仅仅在于对荀子政治哲学的客观把握,更重要的在于认识到荀子"群居和一"政治哲学存在的理论弊端,找到其不适应当前时代发展要求的部分,从而实现其现代转化。发现荀子政治哲学理论弊端以及实现其现代转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将荀子政治哲学与其他文化思潮进行交流互动的过程,当前是一个多种文化交流碰撞的时代,荀子政治哲学如果想要在现实中有所作为,就必须积极参与到和不同文化展开的对话之中,而不能够固步自封。在战争频繁的战国时代,荀子"群居和一"的政治哲学为实现社会的良治提供了一套方案,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理论固然需要我们加以研究借鉴,同时也明显有其不合理之处,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把握荀子政治哲学的全貌,进而认识到其理论的局限之处,发掘其当代意义,并积极促使其完成一种现代转化。总之,通过梳理荀子"群居和一"政治哲学的理论全貌,并在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摒弃荀子政治哲学的不合理之处,吸取其对当代社会发展依然有益的部分,这便是本文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
宋书瑶[5](2015)在《《荀子》成语及其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荀子作为战国末期的最后一位儒家大师,他不仅对众多儒家经典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研究,同时也批判性地对其他诸子百家学术进行了吸收和改造。郭沫若在《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中,虽然不赞同荀子其人,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他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可以说是集了百家的大成的。汉人所传的《诗》、《书》、《易》、《礼》以及《春秋》的传授系统,无论直接或间接,差不多都和荀卿有关。”作为先秦百家的集大成者,荀子不仅思想上博大精深,在文辞也称得上是朴实浑厚的。《荀子》一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特别是先秦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完整系统地记述了荀子的思想,因而是历代学者研究先秦儒家学说的重要文献材料。现在学术界基本认定《荀子》一书是一部政论文集,但这并不是否定其文学价值。也因此,我们在从文学的角度研究《荀子》时,是需要一个桥梁的。本文正是以成语这个媒介入手,通过对《荀子》中成语的梳理研究,进而阐述《荀子》的文学价值及思想意蕴。论文的第一部分为论述汉语成语及其在《荀子》中的作用。首先界定《荀子》中的成语和《荀子》的文学艺术成就,并总结成语在其中的作用。论文的第二部分是整篇文章的重点,梳理了《荀子》成语的来源,构成方式,特点及其在书中的分布,并对其按照章节进行总结归纳。论文的第三部分是阐述《荀子》中的成语所体现的思想意蕴,这一部分是以荀子的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中成语的分析,从而更进一步了解荀子的文学创作都是以阐发自己观点为目的的。有关《荀子》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对其中成语的研究还比较少,在讨论其成语的来源时也缺少具体而明确的语料支撑,并忽视了成语的使用其中所包含的文学价值。因此,本文力求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和解读,为有关《荀子》的研究添一份微薄之力。
王堃[6](2014)在《自然语言层次的伦理政治效应 ——荀子“正名”伦理学的元语言研究》文中提出荀子之所以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于他在“礼坏乐崩”以至“名实淆乱”的社会转型时代中提供了一套针砭时弊的治世之法,这集中体现在他的“正名”思想中。在继承孔子“正名”思想的基础上,荀子作《正名篇》,在孔子“礼有损益”思想原则的指导下发展创新,以“后王之成名”为着眼点,“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由近及远地将“法后王”与“法先王”统一起来,将古圣先贤之道展开于当前视域,以重建伦理价值与政治秩序,解决当下的问题,完成了历史文化的转型。荀子“正名”思想作为一套关于“名实”关系的诠释理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元语言→对象语言→对象域。元语言给出并包容对象语言,而对象语言则指向对象域——伦理价值与政治制度,这就是通过解决“名实淆乱”问题来解决“礼坏乐崩”问题的路径。当然,这不是西方分析哲学关于人工数理逻辑语言的语言层次理论,而是关于汉语的“自然语言层次理论”——“自然语言中的元语言”理论。(语言学中“自然语言’又称“民族语言”,是指的与“人工语言”相对的汉语、英语、德语等。)这是荀子的一项重大贡献,然而迄今尚未被人们意识到。在《正名篇》中,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制名之枢要”、“所缘以同异”与“所为有名”。“制名之枢要”属于元语言,包含“约定俗成”、“径易不拂”和“稽实定数”三条原则,是对对象语言中之名实关系的诠释;“所缘以同异”则属于对象语言,是指“天官意物”、“心有征知”以及与此相关的名类体系,这套名实关系代表着参天治世的伦理话语;“所为有名”属于对象域,是指“备其天养,顺其天政”,以达参天治人的政治建构目标。制定名实关系的基本原则是“约定俗成”,它意味着在历史进程中,既不违背旧的约定,又能移风易俗,创制新的名约。而循旧作新的方法,则是由“径易不拂”来阐释的,表现出主体在筹划中的时间感:以“易”与“不拂”为代表的两种时间性描述,展现出主体在呼入新的世界结构时所伴随的忧畏与平愉,这也就是“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乐”的体道经验。对象语言中的恭乐之思、危微之几,都是对诚心守仁行义的描述,也都可以用元语言中径易不拂所昭示的时间性来解释。时间性是认知事实和体知价值的源始结构,由时间性中展开历史和空间,构筑起对象语言中的名实关系。“稽实定数”就是对于这种名实关系建构方法的解释。“仁”、“诚”与“义”组成了一类重要的名实关系,也就是“知道”和“可道”的关系。“可道”代表价值类名;“知道”属于对象语言中的征知,此外还有一种征知是知天,得到的都是知识类名。心有征知的这两部分,及其相应的两类名,都是在反思中得到的名实关系的系统,这种反思性的话语都囊括在“况谓之名”的范畴内。由于元语言就是关于反思本身的描述体系,因而况谓之名是最接近元语言的,并可由元语言直接解释。除了况谓之名,《正名篇》还包括两类名,即“毁誉之名”和“命物之名”。其中,毁誉之名直接由前反思的道的体验本身中获得,而在荀子所关注的反思性语言中,对这类价值语言的讨论已经成为了况谓之名的一部分,因而荀子对价值类名本身涉及不多。而另一类命物之名,则建立在与知道或体道并列的统觉认知中,它也随着况谓之名的探讨而一同得到解释。因此,况谓之名成为对象语言的主体,元语言也主要给出了对这类名的诠释。对象语言是一套伦理语言,它以对象域为现实的指向。而对象域则主要以政治哲学的方式展开,建立在对象语言的基础上,由义开出礼义,由君子人格开出忠恕之道。由于义在元语言中的解释,礼义本身即蕴涵着的自由、平等的维度,而这与对象域中“贵本”而“亲用”的礼义原则之间的关系,则成为讨论的重点。荀子倡导“礼之三本”,并将之置于礼义的最高位置上,这将导致“天地君亲师”的地位压制了礼义所本有的自由和平等维度。在元语言中,径易不拂所揭示的是主体性对时间性的优先,表现在礼义上,就是个体性先于历史性和群体性。而在贵本原则中,主体的优先被礼之三本压抑了,这导致了荀子在政治理论建构中的失衡,如正义与同情的失衡,以及礼与刑、王道与霸道的失衡等。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有:1、发现并发掘出了荀子“正名”思想中所蕴涵的语言层次理论,以此重建了荀子的名学理论体系。由此提出了区别于塔尔斯基等关于人工语言的语言层次理论的“自然语言层次理论”以及“自然语言中的元语言”的概念。2、以荀子“正名”思想为中心,以自然语言层次理论为视点,透视并重新诠释了荀子的整个思想体系、特别是伦理学与政治哲学。3、在荀子的元语言层次中,发现了一种基于主体性的时间性结构,正是这种源始结构给出了其整套伦理及政治话语的框架,这就意味着首次发现了荀子思想中存在着可以与现象学加以对应和比较的源始视域,即先于存在者和主体性的存在视域。4、在荀子的对象语言层次中,发现并严格区分了价值和知识两类话语系统,分别对应着“知道”与“知天”、或“性”与“伪”两大系统,使礼义与性情的区分泾渭分明,由此解决了历来关于“性恶”与“性朴”之争的纠结。5、在荀子“正名”思想的对象域层次中,通过与罗尔斯、霍布斯等的政治哲学的比较,发现并阐述了礼义本身具有的自由与平等的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正义论与同情论的统一;且分析了贵本亲用原则与自由平等观念的错位,及其所导致的伦理政治后果,由此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指向当今现实的伦理政治问题。荀子谈论伦理政治问题,并非以诗性的方式去言说存在本身,而是以理性的、思辨的方式去反思,试图从中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伦理价值和政治秩序,这是其语言层次源于仁而又辩说仁的原因。然而荀子尽管注重言辨,但同时也尊尚“辩不如默”。从辩与默的关系可见,元语言对于对象语言和对象域的诠释,其实就是对“事情本身”的反思和回归。如果语言层次的建立有差池,那就不能诚心守仁、归于本源,则辨不如默矣。
李世凯[7](2012)在《王廷相心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是明代中期的文学家、思想家。明朝建立后,统治者将程朱理学确立为官方学术,明代前期思想界呈现出“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①的局面。明初学者笃实践履,多在朱学的范围内进行发挥,但其中已经表现出由朱学繁琐的格物穷理转向内在身心体悟的倾向,在讲求经典学习的同时,也并不排斥“本心”、“涵养良心”之类的观念。到明代中期,思想界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四库全书》的编纂者认为,“弘正以前之学者惟以笃实为宗,至正嘉之间乃始师心求异”,②这种“师心求异”的说法恰当地指出了明中期思想界的状况。这一时期,从文学发展史上看,出现了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文学复古运动,在哲学上出现了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运动,一种创新求异的思想风气弥漫于知识分子的活动空间中。身处这样一个历史时期,王廷相作为一个“早岁问学,无所师承”③的儒家知识分子,其思想中出现许多“乖僻”、“乖戾”之论④就并不是偶然的现象了。宋代新儒家依据儒家传统经典,主要是《四书》,发展出一套理、气、心、性的思想体系,在对天人性命之理进行深刻思考的基础上,构建理学的价值系统和功夫系统,以解决性与天道相贯通的问题。这一理论创造是明代思想家的问题意识发生、并逐渐展开的思想背景。就程朱理学而言,其体系内部本有理、气分离,心、性不能合一的思想矛盾,随着它日益成为士人学子博取利禄的工具,这种思想体系在克服社会危机、收拾人心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有限,朱学形而上的思维建构与人的心性修养间的隔膜感也在逐渐加深。为了解决如何使天理落实于主体之实践的问题,心学运动的代表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说,将普遍的道德规范与个体的道德意识融合为一,以此发动起内在的道德力量来自我做主,有效地规范主体的行为。作为明中期气学复兴之代表性思想家,王廷相反对德性之知说和良知论,要求以外在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人心,更注重环境在德性形成上的塑造力量。理学家一般都主张人性善,王廷相则认为人性是善恶混杂的,道心人心皆为人性所本有。虽然在一定的意义上王廷相承认人有天生的善性,但并不认为依赖这种先天之善就可成为圣贤,而是要求“以义制情”,“以道裁性”,将自然天成的善性纳入普遍性的道德规范中,并以此塑造人性。王廷相心性论的本体宇宙论基础是元气实体论。王廷相以一气、亦即元气,贯通道体、太极以及太虚等概念,认为太极、元气、阴阳“三者一物”亦即“一道”,道体就是气本与气化的统一,而非太极之理。在理气关系上,王廷相认为无气则无理,“万理皆出于气,无悬空独立之理”,①理只是气之属性,若无气则理只是“虚而无着”者,不能成为造化之本。由此,在人性论上王廷相反对区分“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认为“人、物之性,无非气质所为者”,②性与气相资而有,所谓气质之外还有本然之性的看法是宋儒之“大惑”。就人性的善恶而言,王廷相认为气聚成形之后才有善恶之性,仁义礼智之性“皆人之知觉运动为之而后成也。”③基于这种看法,王廷相主张人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人的道德属性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人的道德观念则是人心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在人心中,并不先天地存在道德理性。王廷相认为善恶之性是形、心之后才有,这在心性关系上实际上是主张了心先性后,这一观点既不同于程朱、陆王的看法,也不同于某些气学思想家的看法。心在王廷相而言,主要是一个认识论主体,而不是一个道德完满的实体,所以,在修养功夫上,王廷相不主张心学家那样的纯任本心良知,也反对一味地静坐和反观内省,而是要求在对道德原则加以理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切实的道德践履和实际事务的历练,提升主体的精神境界。身处程朱理学的思想影响下,王廷相的心性思想虽有一些方面表现出对前人思想的继承性,但也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得王廷相的心性思想表现出与理学主流思想不相契合的性格,从而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首先表现在:王廷相不是把性视为现成,不认为性是人生而即有、非习所得的属性,而认为现实人性的形成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王廷相比较重视学习、习练以及环境的影响在人性形成上的作用,这有助于扭转理学中纯内向的、反观内省的为学倾向。其次,在对人性善恶的看法上,王廷相在性气一元论的前提下指出,天之气有善有恶,所以,性亦有善有恶,若以为“人禀天气,故有善而无恶”,这就是“不知本始”之谬论。王廷相在本体宇宙论的基础上否定在“未形之前”即存有至善之性,同时,王廷相注重于从人性的现实表现以及社会的现实变动出发来看待人性,在一种经验的、智识主义的思维维度中认识人性。因此,王廷相要求充分发挥心知之能,以心知之能推进人性修养,这反映出王廷相道德观上的知识论特点,代表了一种以知识理性带动道德理性的思想倾向。最后,王廷相从善对于社会平治所具有的价值角度确定善的内涵,从人的社会性存在角度揭示善的实质,认为善就是人的自然天性中那些能使社会性的主体存在“相生相安相久”的方面,这也是所谓仁义礼智的实质内涵。这种看法不同于道德义务论对道德行为的理解,不是纯粹从主体成圣成贤之内在目的方面确定道德实践的价值,不是仅仅以德性的提升为主体道德实践唯一的目的,而是将道德实践对于主体之社会存在的价值也纳入到对善的理解中,这使得个体的道德行为具有了社会性的、而不仅是个体性的意义。
崔广喜[8](2012)在《荀子政治思想研究 ——以性恶说为切入点》文中提出荀子是儒家的集大成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之一。他的礼法结合的政治思想产生于由分裂到统一的战国时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了自秦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设计的理论先导,对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性恶论为切入点深入细致地论述了荀子的礼法结合的政治思想,挖掘其思想背后的对中国政治改革具有现代意义的思想资源,以期对我们的改革在理论层面有所裨益。本文分为三大部分,即:导言、正文和结语。导言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研究概况、研究思路与方法。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循着孟子与告子关于人性问题的辩论思路,进而着重分析荀子的人性论思想,指出荀子的性恶论为即其礼法结合的政治思想提供了人性依据和理论基础。第二章对礼与法产生的正当性与实施的可行性等相关内容分别作了具体探讨,礼主法辅,法尊礼为道,礼法结合共同搭建了一种动静结合而又稳定的运行系统,是实现善的理想的完美途径。第三章进一步阐述在荀子的政治思想中作为主体的个人如何实现止于至善的理想;作为君主应当以德治国,但是这种德治理想由于与现实的差距很大,而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残酷,从而导致了德治走向人治的弊端。结语对本文作了总结性的叙述,并揭示了荀子政治思想的现实启示。
臧瑜[9](2012)在《荀子儒士观及对现代知识分子的影响探析》文中提出荀子思想体系广阔而丰富,他独特的儒士观在文化思想史发展的漫长岁月中进行了无数次实践和论证,得出了一套独特的言之有理、行之有效的儒士观理论。荀子的儒士观从培养、分类、道德、社会功用四个方面对应了现代知识分子的发展道路,针对知识分子的培养教育目的涣散性以及具体教育方法过于古板、老化;知识分子道德内容缺乏规范化;知识分子在不断的社会进步中丧失操守,对于自己的社会功用缺乏责任感和明确态度等问题,进行了一一对应的方法论阐述,对于现代社会知识分子的培养和效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为解决现代知识分子自身固有的以及发展道路上存在的缺陷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本文即是以历史文献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尝试使用现代知识分子以及儒家知识分子理论,研究《荀子》中的儒士观念,分析荀子儒士观的形成及发展脉络,从儒士观的培养教育、成长类型、道德人格、社会功用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着重阐述了荀子儒士教育的原则和方式,以及儒士如何分类,并总结出儒士的道德人格内容。对于儒士社会功用方面则从文化使命、社会责任两个方向进行分析和整合,明确儒士与现代知识分子对社会所固有的共同使命。从以上方面论证了荀子儒士观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发展指导思想的形成基础和历史地位,进一步阐述了知识分子作为人类历史构建者的重要身份,奠定了其在一个稳定发展的和谐大国中应该具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促使受教育者从最初启蒙阶段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真、善、美的理念,成为在国家危难、社会混沌不堪的时刻,敢说真话、愿做实事的真正勇者和真正的知识分子。
周妍[10](2011)在《先秦静范畴的修养论意蕴及逻辑演化 ——从老、庄、《管》、荀的认识论谈起》文中研究指明“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和思想,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对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形成中国古代哲学中独特的“静”思想。本文从老子、庄子、《管子》、荀子的认识论谈起,围绕“道是什么”和“如何知道”两个问题作出回答。进而得出如何体道的方法即“静”的方法,这样就从本体论、认识论过渡到修养论。本文通过对老子、庄子《管子》、荀子的“静”范畴的经典论述的解读、梳理、分析,把握“静”的内涵所在,区分出其论述的同异,从而把握其思想演进的内在逻辑。本文总体分为三章,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方法以及国内研究现状。第一章静总论,从整体进行综合梳理,首先介绍“静”范畴产生的背景,进而围绕“静”与虚、“静”与动的关系展开,阐述“静”与相关范畴的关系,重点论述虚静说、动静说在先秦时期的发展。第二章老、庄、《管》、荀从认识论到修养论的逻辑演化,主要论述老庄《管》荀的“静”思想是怎样发展演化的,梳理出演化的思想主线,并进行比较,分别从老子——以道说“静”、庄子——以虚说“静”、《管子》——以气说“静”、荀子——以心说“静”展开,论述其修养论意蕴。第三章先秦“静”范畴的理论限度和当代价值,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静”思想在当代的价值和局限性,着重分析了“静”思想在当下的积极意义。
二、虚一静 则大清明─-谈荀子论修身与大清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虚一静 则大清明─-谈荀子论修身与大清明(论文提纲范文)
(1)荀子与稷下道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一章 荀子与稷下学宫 |
第一节 游学稷下三为祭酒 |
第二节 儒学正宗融汇百家 |
第二章 荀子的天道观与稷下道家 |
第一节 荀子的天道观 |
第二节 稷下道家的天道观 |
第三节 荀子对稷下道家天道观的吸收 |
第三章 荀子的人性论与稷下道家 |
第一节 荀子的人性论 |
第二节 稷下道家的人性论 |
第三节 荀子对稷下道家人性论的采纳 |
第四章 荀子的认识论与稷下道家 |
第一节 荀子的认识论 |
第二节 稷下道家的认识论 |
第三节 稷下道家认识论对荀子认识论的影响 |
第五章 荀子的政治观与稷下道家 |
第一节 荀子的政治观 |
第二节 稷下道家的政治观 |
第三节 荀子与稷下道家治国理论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古籍 |
(二) 现代着作 |
(三) 期刊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荀子与朱子心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荀、朱论心与性情的关系 |
第一节 荀子心与性情的关系 |
一、荀子人性论 |
二、荀子心与性情的关系 |
第二节 朱熹心与性情的关系 |
一、朱子理气观 |
二、心与理气的关系 |
三、朱子心与性情的关系 |
第三节 荀、朱心与性情关系的比较 |
第三章 荀、朱的心之特性比较 |
第一节 荀、朱心之主宰性比较 |
第二节 荀子“大清明”之心与朱子“虚明心体”比较 |
第三节 荀、朱心之认识阶段比较 |
第四章 荀、朱的心论工夫比较 |
第一节 荀子“虚一而静”与朱子“持敬”工夫比较 |
第二节 荀、朱诚论工夫的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礼义之谓治”—荀子思想中“礼”与“人”关系重探(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荀学研究发展史概述 |
一、以孟荀关系为线索的荀学研究的四个阶段 |
二、现代学科化视野下的荀学学术研究阶段 |
第二节 对荀学研究背景中“人”与“礼”关系的说明与追问 |
一、对荀学研究中“礼”与“人”关系的说明 |
二、对荀子思想研究中“人”与“礼”关系的追问 |
第一章 “道统”与“治”:荀子思想研究背景的反思与《荀子》中问题意识的确立 |
第一节 “道统”:对荀子思想研究背景的深入反思 |
第二节 “治”:《荀子》中真正核心问题意识的确立 |
第二章 “治”观照下“礼”与“人”关系的呈现与追问 |
第一节 “治之经,礼与刑”:“礼”对“人”呈现出的秩序原则 |
一、“礼”在修为层面对“人”呈现出的基本原则 |
二、“礼”在社会层面对“人”呈现出的基本原则 |
三、“刑”对“礼”与“人”相互关系的积极作用 |
第二节 “礼者,治辨之极也”:“礼”对“人”的全面规范与相应追问 |
一、“礼”对“人”的理想规范 |
二、现实情况中“礼”对“人”的引导 |
三、“治”背景下呈现出的“人”与“礼”紧张关系 |
第三章 “天有其时,人有其治”:从“人”的角度解决紧张关系的可能性 |
第一节 “天命”与“天道”对荀子“天人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 “天人相分”与“治”:“治”观照下“人”的主动性凸显 |
第三节 “天人相参”:“治”观照下“人”之于“礼”的真实意义 |
第四章 “群”与“性”:“人”主动达成“治”与“礼”的起点 |
第一节 “群”:“人”实践行为的意义根据 |
一、“道”、“类”与“群”:“天人关系”中“人”实践行为的意义根据 |
二、对荀子“群”思想解读的梳理与反思 |
三、“群”:来源于亲属关系的差序结构 |
第二节 “性”:“人”主动践行“治”与“礼”的资质 |
一、“性恶论”与《性恶》篇的关系及重审 |
二、“性”:作为“人”实践资质的意义 |
三、“质”与“具”:“人”的实践资质 |
第五章 “礼义之谓治”:“人”对“礼义”的主动践行与“治”的达成 |
第一节 “心”:由“人”向“治”的通径 |
一、荀子之“心”的基本特质 |
二、“心”的运行与“治”的达成 |
第二节 “辨”与“辩”:“人”对“礼义”的主动践行与“礼”秩序原则的展现 |
一、“辨”与“辩”:“人”达成“治”与“礼”的具体路径 |
二、“辨”与“辩”的形式与修为层面秩序原则的对应 |
三、由“辨”及“辩”的能力差异与社会层面秩序原则的对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荀子“群居和一”的政治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何为政治哲学 |
二、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
三、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荀子政治哲学的时代背景及思想渊源 |
第一节 荀子政治哲学的时代背景 |
一、"礼崩乐坏"之社会现状 |
二、"百家争鸣"之思想交汇 |
第二节 荀子政治哲学在儒家内部的思想渊源 |
一、荀子对孔子的继承和发展 |
二、荀子对孟子的批判 |
三、荀子对仲弓的推崇 |
第三节 荀子政治哲学对其他学派的吸收和借鉴 |
一、荀子与墨家思想 |
二、荀子与道家思想 |
三、荀子与法家思想 |
第二章 "群居和一":荀子的政治理想 |
第一节 何为"群居和一" |
一、"群居"的自然维度 |
二、"群居"的社会维度 |
三、"和一"的必要性 |
四、礼乐之和 |
第二节 天人关系:"群居和一"的形上基础 |
一、天人之分 |
二、参于天地 |
第三节 尚贤强兵:"群居和一"的政治策略 |
一、尚贤使能 |
二、强兵凝民 |
第三章 "性朴"到"性恶":"群居和一"的人性根基 |
第一节 "性朴"论 |
一、性者,天之就也 |
二、情者,性之质也 |
三、欲者,情之应也 |
第二节 "性恶"论 |
一、"性恶"的成因 |
二、"节欲"以止恶 |
三、"礼"以治恶 |
第三节 "性恶"与"群居和一" |
一、为何重"性恶" |
二、"群居和一"之必然 |
第四章 圣王制礼:"群居和一"的建构路径 |
第一节 圣王:"礼"的主体 |
一、由"德"而"圣" |
二、由"圣"而"王" |
第二节 "礼"的规范 |
一、"心"知"礼" |
二、化性起伪 |
三、性伪合 |
第三节 "法"的强制 |
一、由"礼"而"法" |
二、由"法"而"刑" |
三、法不能独立 |
第四节 "乐"的合同 |
一、"乐"与"礼" |
二、"乐"与政治 |
第五章 君主·民本·臣辅:"群居和一"的社会构成 |
第一节 君权的合法性 |
一、天地生君子 |
二、君子理天地 |
三、道也者,治之经理也 |
第二节 君民关系 |
一、君者,民之原也 |
二、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
第三节 君臣关系 |
一、"君"之主导 |
二、"臣"之辅助 |
三、君权如何制约 |
第四节 "维齐非齐"的社会阶层 |
一、何为"维齐非齐" |
二、"维齐非齐"与"群居和一" |
第六章 荀子政治哲学的理论局限及其当代意义 |
第一节 荀子政治哲学的理论局限 |
一、"君主"未必为"圣人" |
二、自由的限度 |
三、"君主"如何产生 |
第二节 荀子政治哲学的当代价值 |
一、礼法观与法治社会 |
二、"维齐非齐"与社会和谐 |
三、"正理平治"与社会治理 |
第三节 荀子政治哲学的可能性意义 |
一、兼收并蓄 |
二、理论的自我批判 |
三、民主政治 |
第四节 荀子与西方政治哲学思潮 |
一、自由主义视野下的荀子政治哲学 |
二、功利主义视野下的荀子政治哲学 |
三、社群主义视野下的荀子政治哲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5)《荀子》成语及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汉语成语及在《荀子》中的作用 |
(一)本文成语的界定及在文章中的意蕴 |
1.本文成语的界定 |
2.成语在文章中的意蕴 |
(二)《荀子》成语的运用及文学艺术成就 |
1.成语对《荀子》文章所起的作用 |
2.《荀子》的文学艺术成就 |
二、《荀子》中成语的概述与分布 |
(一)概述 |
1.《荀子》成语的来源 |
2.《荀子》成语的特点 |
(二)分布 |
三、《荀子》中的成语所体现的思想意蕴 |
(一)政治思想 |
1.民本观念 |
2.隆礼重法 |
(二)哲学思想 |
1.天行有常 |
2.虚一而静 |
(三)教育思想 |
1.重视积累 |
2.强调外部环境 |
3.善于借助外力 |
4.教师的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学术着作 |
期刊论文 |
学位论文 |
后记 |
(6)自然语言层次的伦理政治效应 ——荀子“正名”伦理学的元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荀子“正名”思想的既有研究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人性论-伦理学研究模式 |
一、引言 |
二、正名基础中的心性论与认识论的交织 |
三、正名中的道德认识论 |
四、正名中的礼义积伪论 |
五、从心理主义到建构主义 |
六、小结 |
第二节 逻辑学-语言学研究模式 |
一、研究荀子“正名”逻辑的方法论 |
二、荀子“正名”与形式逻辑的一致与困惑 |
三、荀子“正名”中的元逻辑学研究 |
四、小结 |
第三节 语言学-伦理学研究模式 |
第四节 问题的提出:荀子“正名”伦理学的元语言问题 |
第二章 名以正人道:伦理性与政治性为“正名”之根本 |
第一节 析辞擅作以乱正名:荀子“正名”思想的时代背景 |
一、以名乱名 |
二、以实乱名 |
三、以名乱实 |
第二节 正名与正身的统一:从养欲到养情的伦理价值 |
一、由意物到征知:事实与价值的缠结与困惑 |
二、道之知与可:应然实然之分中的伦类起源 |
第三节 正名与正义的统一:终始相应的政治哲学取向 |
一、由“止”而“知”:如何解读“正”的涵义 |
二、从“知”到“行”:如何贯通正名、正义 |
三、正义原则的历史性构成 |
第三章 名与实:荀子“正名”思想的语言层次 |
第一节 儒家“正名”理论的自然语言层次 |
一、元语言学的语言哲学起源 |
二、元语言学存在的问题 |
三、“自然语言中的元语言”概念 |
四、儒家“正名”理论的语言层次 |
五、荀子“正名”语言层次的名实关系话语体系 |
第二节 约定而俗成:元语言如何给出了对象语言 |
一、作为元语言的“制名之枢要” |
二、所缘以同异:对象语言 |
第三节 名定而实辨:从对象语言到对象域 |
一、对象语言与对象域的指称关系 |
二、对象域通过对象语言在元语言中的基础 |
第四节 道行而志通:荀子伦理学的对象域 |
第四章 制名之枢要:荀子“正名”伦理学的元语言系统 |
第一节 定义:元语言的讨论范围 |
一、单、兼、共、别:名与实的定义 |
二、命、期、说、辨:如何在元语言中定义名实关系 |
第二节 制名之枢要:元语言的体系架构 |
一、制名枢要之一:约定俗成 |
二、制名枢要之二:径易不拂 |
三、制名枢要之三:稽实定数 |
第五章 制名以指实:荀子“正名”伦理学的对象语言系统 |
第一节 仁知礼义:对象语言之组成 |
一、悫:体现在礼以养情中的君子人格 |
二、悫的养成:在礼义中转化的性情 |
三、对象语言在元语言中的给出 |
第二节 三科之名:对象语言的给出系统 |
一、况谓之名如何被给出 |
二、命物之名和价值类名的给出 |
三、解蔽:反思的存在之源 |
第六章 名定实辨,道行志通:荀子正名伦理思想的对象域 |
第一节 荀子的正义论 |
一、礼义与忠信:荀子正义论的构成 |
二、贵本与亲用:正义原则的形成 |
第二节 荀子的同情论 |
一、术礼义而情爱人:性情涵养与同情伦理 |
二、同情论的构成 |
第三节 分施以礼:对象域的实施 |
一、荀子的礼刑观 |
二、荀子的王霸观 |
三、荀子的富强观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王廷相心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学界研究现状之考察 |
一 以理学的发展演变为背景展开的王廷相研究 |
二 从本体宇宙论、人性论等方面进行的专题研究 |
三 关于王廷相的研究专着 |
四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本论文的研究设想 |
第二节 王廷相的生平、学行与着述 |
一 王廷相的生平 |
二 王廷相的学行 |
三 王廷相的着述 |
第三节 王廷相对时代问题之自觉 |
第一章 心性论之本体宇宙论基础——元气实体论 |
第一节 以气为本的理气观 |
一 元气之外无太极 |
二 “气者,通极上下造化之实体也” |
第二节 从“理一分殊”到“气一则理一,气万则理万” |
一 “理一 分殊”源流及朱熹对“理一 分殊”的发挥 |
二 “气一则理一,气万则理万” |
第二章 论性 |
第一节 性气相资的一元人性论 |
第二节 生之谓性 |
一 先秦时期以生言性的思想传统 |
二 二 程对“生之谓性”的诠释 |
三 王廷相对“生之谓性”的继承 |
(一) 王廷相人性论的自然主义特征 |
(二) “性者,阴阳之神理” |
第三节 性的特点与善恶标准 |
一 性有善恶 |
二 道心人心皆人性所本有 |
三 “性与道合则为善,性与道乖则为恶” |
第三章 论心 |
第一节 心之体用 |
一 虚灵者,心之体;知觉者,心之用 |
二 神必藉形气而有 |
第二节 心缘外物而起 |
一 “思与见闻之会” |
二 对德性之知与良知说的批评 |
第三节 心性关系 |
一 心统性情 |
二 心先性后 |
第四章 人生修养论 |
第一节 “明道莫善于致知,体道莫先于涵养” |
第二节 知行兼举 |
余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荀子政治思想研究 ——以性恶说为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研究概况 |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荀子的“性恶”思想 |
一、 告子与孟子关于人性的辩论 |
二、 荀子与孟子关于人性的分歧 |
第二章 起礼仪,制法度 |
一、 荀子之礼 |
二、 荀子之法 |
第三章 出于治,合于善 |
一、 止于至善之理想 |
二、 德治向人治的转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荀子儒士观及对现代知识分子的影响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引题 |
1.2 相关研究状况 |
1.2.1 关于荀子研究的状况 |
1.2.2 荀子儒士观研究状况 |
1.3 相关概念 |
1.3.1 先秦时期儒士涵指 |
1.3.2 荀子儒士观 |
1.3.3 知识分子与儒士的相通之处 |
1.4 知识分子理论 |
2.荀子的儒士观 |
2.1 儒士的培养教育 |
2.1.1 教育原则 |
2.1.2 教育方式(方法) |
2.2 儒士的成长类型 |
2.2.1 荀子时代儒士的出身分类 |
2.2.2 培养层次分类 |
2.2.3 参政能力及态度分类 |
2.2.4 学术分类 |
2.3 儒士的道德人格 |
2.3.1 内圣 |
2.3.2 外王 |
2.4 儒士的社会功用 |
2.4.1 文化使命 |
2.4.2 社会责任 |
3.荀子儒士观根源探析 |
3.1 荀子生活的时代背景 |
3.1.1 经济方面 |
3.1.2 政治方面 |
3.1.3 文化学术方面 |
3.2 荀子的人生阅历及其社会使命感 |
3.2.1 生平阅历 |
3.2.2 崇高的社会使命感 |
3.3 荀子的学术思想方法 |
3.3.1 认识论方面 |
3.3.2 方法论方面 |
4.对现代知识分子的启示 |
4.1 从教育思想看 |
4.1.1 教育产生的根源 |
4.1.2 教育目的 |
4.1.3 教育的方式 |
4.2 从知识分子的自律内省看 |
4.2.1 自律反省、择善而从 |
4.2.2 崇礼尚义、积善成德 |
4.3 从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看 |
4.3.1 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 |
4.3.2 正确对待社会责任感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先秦静范畴的修养论意蕴及逻辑演化 ——从老、庄、《管》、荀的认识论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一章 静总论 |
第一节 “静”范畴产生的社会背景 |
第二节 “静”的意义训诂 |
第三节 “静”与相关范畴 |
一、“静”与“虚” |
二、“静”与“动” |
第二章 静范畴从认识论到修养论的逻辑演化 |
第一节 老子静观——以道说“静” |
一、老子认识论的对象与方法 |
二、玄览、静观的修养方法 |
第二节 庄子静观——以“虚”说“静” |
一、庄子认识论的对象——虚静之“道” |
二、虚静的修养方法 |
第三节《管子》静观——以气说“静” |
一、《管子》认识论的对象——精气即道 |
二、“静因之道”的方法论 |
第四节 荀子静观——以心说“静” |
一、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 |
二、“虚壹而静”以“解蔽”的认识方法 |
第三章 先秦“静”范畴的理论限度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先秦“静”范畴的理论限度 |
一、对“静”的道德修养的倡导,维护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同时它也禁锢了人的思想 |
二、“静”修养观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落后,从一定程度上说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
第二节 先秦“静”范畴的当代价值 |
一、涵养心智、增进智慧 |
二、对现代人的心理失衡可起到协调与平衡的作用 |
三、“静”哲学中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具有境界高远、深沉超越的丰富内涵 |
四、“静”范畴对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虚一静 则大清明─-谈荀子论修身与大清明(论文参考文献)
- [1]荀子与稷下道家[D]. 陈国家.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2]荀子与朱子心论比较研究[D]. 肖艳歌. 华侨大学, 2018(01)
- [3]“礼义之谓治”—荀子思想中“礼”与“人”关系重探[D]. 方达.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4]荀子“群居和一”的政治哲学研究[D]. 孙旭鹏. 东南大学, 2016(12)
- [5]《荀子》成语及其思想研究[D]. 宋书瑶.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2)
- [6]自然语言层次的伦理政治效应 ——荀子“正名”伦理学的元语言研究[D]. 王堃. 山东大学, 2014(04)
- [7]王廷相心性思想研究[D]. 李世凯.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12)
- [8]荀子政治思想研究 ——以性恶说为切入点[D]. 崔广喜.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
- [9]荀子儒士观及对现代知识分子的影响探析[D]. 臧瑜. 中原工学院, 2012(06)
- [10]先秦静范畴的修养论意蕴及逻辑演化 ——从老、庄、《管》、荀的认识论谈起[D]. 周妍. 黑龙江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