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回忆——亲爱的朱德董事长

爷爷的回忆——亲爱的朱德董事长

一、回忆爷爷——敬爱的朱德委员长(论文文献综述)

邹琪[1](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霞[2](2016)在《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公民和公民教育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然而,公民及公民教育是一个外来词,它源于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物,代表着西方政治文化的核心理念。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家引入和借鉴西方公民教育,开启了中国公民教育的进程。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公民教育进行得如何,需要我们做历史的考察和分析。公民教育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代表着国家的意志,体现在国家颁布的法律、政策和文本之中。母语教科书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了国家对公民教育的具体要求,而且也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文本呈现。所以,本研究选取母语教科书作为研究中国公民教育的分析文本,旨在分析自公民教育引进中国的百年来,母语教科书传递了什么样的公民文化,塑造了什么样的公民形象,以及怎样传递这些文化,怎样塑造这些形象,这些公民文化和公民形象对中国公民教育产生何种影响。借助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分析,反思中国公民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从而建构中国公民教育的理想体系。本文依据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将百年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分为四个阶段考察:第一阶段:1904—1936,这一阶段是西方公民教育在中国的本土化时期,也是公民教育的萌芽期和快速发展期,其目的是以公民教育改造国民性。在20世纪初期,公民教育的引进、传播与母语教科书的编写、使用步调一致、诉求一致。公民教育的思想在辛亥革命前的母语教科书中就有萌芽,辛亥革命胜利后,民主、共和、平等、权利等西方公民教育的核心思想理所应当地编写进“共和国教科书”中。此时的公民教育重视公民性的宣扬,结合了时代的诉求,强调了中国文化的参与。新文化运动使得中国由学习日本转为学习美国,并仿效美国的课程设计,学校开设“公民科”,编写公民读本,美欧的公民教育思想通过母语教科书得以广泛传播。之后,蒋介石统治的南京国民政府试图以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等取代公民教育,虽然遭到抵制,但此时的公民教育已受到蒋介石政府“巩固政权、寻求认同”等政治意图的干扰。加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外辱,公民教育作为政治动员的工具也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当时的国情。故而,中国公民教育开始偏离正途,出现了政治化的前兆。第二阶段:1937—1949,这一阶段因为战争的需要,公民教育蜕变为政治动员的工具,公民教育陷入了低谷。在抗日战争期间,无论是国统区还是根据地,都重视公民教育与抗战教育融合,为抗战服务。此阶段,公民教育成为抗战的动员工具。在国家和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公民教育要求个体将自由和权利全部贡献给国家,母语教科书成为号召特殊时期公民爱国报国的宣传册。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都非常重视公民教育,强调民主、平等的思想,但国民党为巩固现有政权,强调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强调公民的国家认同;共产党为了建立新中国,反对并在教科书中解构封建落后的传统文化,反对现有政权,为建立新政权服务。第三阶段:1949—1976,这一阶段为了巩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政权、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公民教育被“人民”教育、“接班人”教育所取代,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人民”教育是高度政治化的,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强调阶级立场的重要性,强调教育的政治使命。因而,此阶段的母语教科书中强调政权认同,强调无私奉献,强调道德的阶级性。在“文革”期间,“人民”教育被异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教育,宣传虚假民主,践踏传统文化、反人性,也错误地判断了时代诉求,使公民教育走向了异化,成为政治宣传和阶级斗争的工具。第四阶段:1977-新世纪,这个阶段是我国公民教育的恢复和重建期。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民主社会的建设和法治的完善,公民教育的外部条件日益成熟,从而催生了新时期公民教育的觉醒。此阶段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强调公民爱国以及公民合作,公民榜样也变得丰富多样。尤其是新世纪,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内容涉及到了好的公共生活所需要的公民品质,关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公民文化的一致性,并以知识作为公民美好生活的内在价值等。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传统文化在公民教育中的地位得到提升,而开放的心态也使得西方公民精神在公民教育中得以呈现,并与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相结合,公民教育开始进入一个自觉的、良性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百年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教育思想的回顾,我们发现,公民教育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基于人性的公民性、体现国家意志的政治诉求和植根于民族的传统文化。公民性、政治诉求和传统文化,成为了对公民教育相互影响、相互制衡的稳定结构。中国的公民教育,必须符合公民性的人性本质,立足中国立场,体现中国文化,面向中国问题,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正是基于此,本文最后提出了基于中国伦理精神的公民教育体系的构想。

谭幼萍[3](2012)在《三十年来国内朱德研究出版情况评述》文中指出朱德研究是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朱德研究成为党史学界和军史学界的一个重要领域。30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朱德生平和思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对30年来国内朱德研究图书出版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介绍了朱德研究出版的发展历程、研究状况和主要研究成果。

姚佐绶,周新民,李戈[4](1979)在《一九七八年中国近代史论文资料索引书目(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本索引、书目收录有关中国近代史(1840——1949)的论文、资料和着作等。文化史仅收录与近代史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属于专门学科性质的,不在收录范围。 二、为研究工作方便使用起见,本索引、书目的分类以历史事件

晁晓峰[5](2018)在《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纪录片家族中意识形态性最强、与政治关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文献纪录片具有弘扬主旋律、进行国族建构和社会整合的功能。修辞是语言发出者利用语言的选用和调整,以产生说服或认同效果为目标。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是创作者通过选择题材内容、采用一定的创作策略、风格,组合使用影像视听语言,创作出文献纪录片文本,目的是使观众认同作品所承载的意识形态。本文认为,中国文献纪录片的主导风格是格里尔逊式和形象化政论。在中国文献纪录片多个发展阶段中,这两种风格以强烈的观点倾向性和兼容性较强的修辞策略,成为构建国家民族、塑造集体记忆、反映当代意识形态的有力形态。根据政治经济、媒体政策、文艺思潮等外部因素进行权力支点选择是进行政治修辞的必要前提和措施。本文将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2年是意识形态的人文化呈现时期,这一时期创作者用“纪录”突破“汇编”美学,主要选用文化作为支点,利用纪录山川河岳进行国家民族精神的建构。1993-2002年受到纪实观念影响,以伟人题材作品为代表的这一时期文献纪录片利用平视的视角和故事化的讲述方式进行主旋律的弘扬。2003-2010年的创作思潮受到新纪录电影的影响,在重大历史题材和人文历史题材作品中充分利用情景再现等新虚构纪录手段,对历史进行当代的编织,完成符合当下意识形态的诠释。在政策的主导下,2010年开始,纪录片进入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在对时代主题的反映中,非逻辑的论证这一政治修辞手段被广泛运用到“中国梦”、“反腐”等现实题材作品中,完成了当下国家主题展现的政治修辞。在纪录、诠释和论证三种政治修辞手段的选择中,每个阶段都体现出了不同的使用特征。它们的组合使用形成了文献纪录片不同的形态风格。它们内在的关联互动生发了文献纪录片的艺术性质。

赵寰,金敬迈[6](1979)在《神州风雷》文中提出 人物周恩来朱德周军老红军,军委成员,六十岁。徐丹周军之妻,外事干部,五十岁。郝志刚秘书,出场时二十五岁。白玉冰女服务员,出场时二十岁。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刘进公安局长。程高某军区司令员,五十多岁。洪红程高之妻,招待科科长,四十岁。维克珊三十多岁,某国女记者。程延程高之侄,参谋,出场时二十岁。大个子卫士江青身边卫士。女民警二十岁。

孙留敏[7](2020)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财富观研究 ——以人教版第五套与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财富观是人们关于财富问题的基本看法和主要观点,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语文教科书中涉及财富观的内容,是社会主流财富观在语文教科书中的渗透,体现着对学生财富观念的教育。与思想政治教科书中以直接、集中的方式进行财富观教育不同,由于语文教科书并不直接承担价值观教育的任务,语文教科书中的财富观教育是间接的和分散的,因此可以更加真实多样地反映出当时社会中的财富观教育思想。本文以改革开放之初使用的人教版第五套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以及21世纪初使用的人教版第十套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研究两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内容的变化,探究不同时期财富观教育在语文教科书中的变迁。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分析两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相关课文的基本情况,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对两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认知观、财富获取观、财富分配观、财富使用观相关课文进行数量和主题分析,比较其异同并探究变化原因。本文主要发现:随着时代的变化,两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内容发生了显着改变。在财富认知观上,两套语文教科书中都有肯定财富价值的内容,但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增加了较多反思财富价值的内容;两套语文教科书中都重视对金钱至上思想的批判;第五套语文教科书引导学生认识到革命信念高于财富,而第十套语文教科书强调道德仁义高于财富的观念。在财富获取观上,两套语文教科书都重视劳动创造财富的理念;第五套语文教科书中重视鼓励人们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财富,而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更强调对财富获取的道德性要求,教育学生获取财富要遵循诚信与道义的准则。在财富分配观上,第五套语文教科书赞扬了土地改革后对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同时重视揭露和批判财富分配中的阶级剥削现象;而在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极少数课文体现财富分配观。在财富使用观上,两套语文教科书中都体现了利他的财富使用观,以及重视教育与求知的财富使用观;但是第五套语文教科书中崇尚节俭的财富使用观在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不再出现,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新增了绿色环保的财富使用观。

蒋巍,里夫,叶文[8](2015)在《血海国魂(下)——抗日战争殉国将领备忘录》文中指出第七章保卫大武汉——抗日战争的重大转折武汉三镇,位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雄踞中国版图之中央,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抗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大会战。战场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延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发生大小战斗数百次,历时4个半月。"保卫大武汉"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并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次会战。为准备武汉大战,日军先后投入9个师团、3

吴殿尧[9](1991)在《朱德同志的清廉作风》文中研究说明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朱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了几十年。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他已是63岁的老人了。然而,他没有丝毫倦怠,又继续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了27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保持和发扬了过去革命战争年代的那种革命精神和作风,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平易近人,联系群众,克勤克俭,一身清廉,为处在执政党地位的共产党人做出了表率。这是朱老总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又一重大奉献。他的风范,长久长久地留在人民的心间……

李想[10](2020)在《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上,日本对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侵略是中朝韩三国人民的共有记忆,长久的艰苦奋战、受尽压迫的痛苦、社会的动荡不安都让抗战的历史刻骨铭心。而在浴血奋战过程中,整个民族奋起反抗的面貌、无数英雄烈士不畏牺牲的抗战故事,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操,成为了最振奋民族心和爱国心的宝贵精神财富。于是记录呈现这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文学主题应运而生,抗日叙事成为了中朝韩共有的、且重要的文学主题。随着历史的前进和时间的推移,战争中的残忍、迷惘、恐惧、伤痛也伴随这段民族成长的记忆一同浮现。抗日叙事的面貌也随之愈加丰富和饱满。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的比较研究,不仅是丰富完善整个东亚抗日叙事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也对深化抗日叙事的历史精神,加强在抗日战争认识问题上的互补互识具有重要意义。纵观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的总体情况,在不断发展中交叉形成了相同的抗日叙事主题,其不仅呈现出具体的书写特征,也反映了深刻的时代性和政治社会性。中朝共有的全民抗日和领袖抗日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是两国抗日叙事中具有鲜明政治性和时代性的部分,中朝韩所共有的英雄抗日、抗日伤痛、理念指向主题有着不同的书写特征,并在发展中不断出现新变化。而社会政治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中韩历史复原主题不断涌现,丰富了抗日叙事的面貌,更鲜明地反映了抗日叙事主题与时代的深刻联系。围绕以上主题,并结合具体文本的分析,本文以西方叙事学后经典派侧重的对文本与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为主要视域开展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开展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两个层面上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把握层面以探讨共性和特性为主,并以社会历史批评的视角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政治等原因。在微观分析上,运用主题学、文学治疗学、文学心理学等相关的理论结合文本细读的方法比较具体作品的异同之处。中国和朝鲜在领袖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语境下,形成了全民抗日与领袖抗日两大重要主题,又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了各侧重一方的特点,并分别通过构筑“全民”与“领袖”的形象凸显这两大相对的主题。这种具有鲜明比照性的特点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文化原因。而在这种语境下,形成了中朝抗日叙事主题相较于韩国的另一大特征鲜明的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最具代表性的是母亲与儿童的革命成长。这一主题的书写具有典型的范式化特征,最大化地凸显了中朝抗日文学的特色和抗日战争的意义,却也模糊了成长本位主题的概念和内涵。同时,这种政治文化语境影响下形成了中朝韩对英雄抗日主题的不同书写特征。中国所强调的以人民利益为上的集体英雄主义在后期的发展中并不否定个人英雄主义的存在;韩国凸显民族主义的个人英雄主义并不与集体英雄主义相对立;而朝鲜的集体英雄主义以对领袖的忠诚为最高标准。在这种英雄理念的影响下,中国与韩国抗日英雄叙事在本质上都书写了“义”之意,与朝鲜抗日英雄叙事中突出“忠”的泛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朝鲜的抗日英雄都成为了“忠臣”式英雄。于是,朝鲜的抗日叙事主题基本上围绕了“领袖-忠臣”这一范式展开,形成了具有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结构。中朝韩之间鲜明的意识形态差异直接导致了抗日叙事中理念指向主题的不同呈现,在复杂的抗战背景下,在作者个人经历与创作视角以及创作语境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强烈的理念指向性和理念的差异性,并直接影响了具体作品的叙事结构。随着抗日叙事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政治语境的改变,抗日伤痛与历史复原成为了新世纪抗日叙事的主流主题。以“慰安妇”及历史惨案为题材的抗日叙事的不断出现,与外交政治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中韩在面对抗日伤痛问题上的新视角和新姿态,完全不用于以往围绕阶级伤痛和反战叙事的书写。而历史复原主题作品的不断出现,展现了国家政治话语的包容度和开放度,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实的反思和发展性的历史意识,在国家和民间两个层面不断丰富抗日叙事的内涵。通过比较和梳理可以看出,朝鲜抗日叙事以“领袖-忠臣”的形态凸显出独具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特征,其主题也集中于呈现领袖形象和“忠臣”式英雄的一片丹心,具有体系化、划一式,集中展现,形式庞大的特征,在主题的深入性和丰富性上有所缺失。韩国的抗日叙事整体上呈现出凸显民族主体性和历史叙事性,也带有明显的市场化、大众化文化性特征。中国的抗日叙事发生了鲜明的变化,从以阶级为纲的抗日叙事到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日叙事、南京大屠杀叙事、“慰安妇”叙事等,显现出视角的多元化发展和主题的多样性变化。抗日叙事主题的不断变化发展始终反映了其不可忽略的时代性,必须在深刻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予以考察。本论文只是从宏观比较视域上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进行比较研究的一次尝试,以期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并希望可以为抗日叙事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文中一定存在着欠缺深度等不足,希望今后可以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拓展其深度和广度。

二、回忆爷爷——敬爱的朱德委员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回忆爷爷——敬爱的朱德委员长(论文提纲范文)

(1)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一) 从本土化到本土自觉:中国公民教育的追求
        (二) 母语教科书:中国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
        (三) 个人的学术背景与学术思考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厘清
        (一) 臣民、国民、人民、公民
        (二) 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公民教育
        (三) 百年母语教科书
        (四) 百年的时间段划分
    三、文献综述
        (一) 公民教育历史回顾的研究
        (二) 中国公民教育本土化的研究
        (三) 母语教科书文本内容的研究
        (四) 以教科书为载体对公民教育思想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与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西方公民教育的历程与反思
    第一节 西方公民教育的缘起与嬗变
        一、公民及公民教育的概念源头:共和主义公民观
        二、西方现代公民及公民教育:自由主义公民观
        三、在挑战中完善自由主义公民观
    第二节 中国公民教育的历程与问题
        一、公民:从概念输入到思想萌芽
        二、培养国家公民:从思想宣传到制度建立
        三、强化与变异:从公民教育到国家公民训育
        四、致力教育改革,推动公民教育
    第三节 中国公民教育的本土追求
        一、需要中国文化参与
        二、基于中国社会选择
        三、凝聚中国千年智慧
第二章 西方公民教育的本上化(1904-1936)
    第一节 萌芽、阻抑与发展:公民教育探索期的曲折前行(1904-1919)
        一、辛亥革命前公民思想在母语教科书中的萌芽
        二、符合民国宗旨,强调民主训练:《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的公民教育
        三、公民教育因“复辟”受到短暂阻抑
    第二节 公民教育发展的黄金期(1920-1927)
        一、“国语运动”促进了公民教育思想的传播
        二、“公民科”的设立促进了学校公民教育的快速发展
        三、民主人士对公民教育的文本实践:以《开明国语读本》为例
    第三节 公民教育政治化的前兆(1928-1936)
        一、公民教育受到“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的冲击
        二、培育“三民主义”好公民:《新主义国语课本》中的公民教育
        三、为了民族复兴:“九·一八”事变后公民教育的主动政治化
第三章 公民教育蜕变为政治动员的工具(1937-1949)
    第一节 国统区:公民教育融入抗日教育(1937-1945)
        一、抗战时期的教育方针:巩固精神国防
        二、腥风血雨下的教科书编写与发行
        三、战时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培养投身于革命的公民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用公民教育支持抗战建国(1937-1945)
        一、为抗战服务: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革命根据地的教科书编写与发行
        三、时代性和革命性:《战时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中的公民教育
    第三节 政权转变期:公民教育异化为宣传手段(1945-1949)
        一、国统区与解放区的两套经典母语教材
        二、国共两党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思想比较
        三、“复古”与“解构”:国共两党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文化认同的分歧
第四章 以“人民教育”取代公民教育(1949-1976)
    第一节 探索与迷惑:新中国公民教育的沉寂(1949-1966)
        一、公民、人民与接班人:新中国初期以思想政治为核心的教育目标
        二、语文教科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三、新中国初期语文教科书中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教育
    第二节 狂热与崇拜:“文化大革命”中的“接班人”教育(1966-1976)
        一、青年学生作为主要参与对象的文化大革命
        二、对建国十七年教育工作的全盘否定
        三、“文革”期间的教科书: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第三节 “接班人”教育:以北京市小学《语文》为例
        一、“接班人”与国家的关系:“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
        二、课本中的“接班人”生活:以阶级斗争为纲
        三、课本中的“接班人”榜样:“毛主席的好战士”
        四、课本中的儿童:成人化、英雄化、政治化
第五章 新时期公民教育的复兴与重建(1977—今)
    第一节 “民主”“权利”成为新时期中国公民教育的目标(1977-1985)
        一、“民主”成为“文革”后最迫切的政治诉求
        二、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与教材重建
        三、改革开放后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思想:以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语文》为例
    第二节 公民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催生下快速发展(1986-200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公民生长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二、教育要为现代化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公民
        三、第一套义务教育母语中的公民教育思想
    第三节 新世纪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自觉构建(2001-)
        一、新世纪启动公民社会的建设策略
        二、新世纪公民教育本土性的初步呈现
        三、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公民:以“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为例
第六章 百年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第一节 百年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性的紧张对立
        二、政治诉求凌驾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公民性之上
        三、中国传统文化、公民性与时代诉求三者间的相互制约
    第二节 中国本土公民教育的失落与追问
        一、中国传统文化弱势地位
        二、公民性淹没在战争和战争思维中
        三、传统伦理政治与民主政治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
    第三节 基于中国伦理精神的公民教育建构
        一、成为普遍存在者:中国伦理型文化的重要特征
        二、中国伦理与公民精神的价值耦合
        三、基于中国伦理的公民教育设计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三十年来国内朱德研究出版情况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1.朱德研究出版的起步
    2.朱德重要着作《朱德选集》、《朱德年谱》率先出版
    3.早期有影响的回忆史料不断披露和出版
    4.早期有代表性的研究专着和画册相继出版
    5.早期的纪念和学术研讨活动, 使朱德研究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二)
    1.权威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和军事专着问世
    2.朱德着作新的展现形式出版
    3.朱德思想研究专着显现
    4.朱德研究出版物更加丰富
    5.朱德诞辰110周年前后纪念和学术研讨活动出现高潮
(三)
    1.《朱德年谱》新编本重新编辑出版
    2.一批具有研究价值的回忆书籍相继出版
    3.思想研究着作不断增多且进一步深化
    4.朱德生平研究又添新成果
    5.诗词集和画册、画传陆续出版
    6.朱德与有关人物比较研究专着也相继出版
    7.朱德诞辰120周年前后再次出现研究高潮

(5)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 文献纪录片的内涵与外延
        (二) 文献纪录片文本的政治修辞现象
    二、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 对文献纪录片的综合研究
        (二) 对“纪录片修辞”的研究
        (三) 和“纪录片政治修辞”相关的研究
    三、本研究展开思路
        (一)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方法和任务
        (二) 本研究的展开思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文献纪录片政治修辞的理论架构
    第一节 政治修辞的内涵解析
        一、文献纪录片的意识形态性质
        二、政治修辞:发出意识形态“声音”
    第二节 政治修辞的文本显现
        一、政治修辞的手段:纪录、诠释与论证
        二、政治修辞的主导风格:格里尔逊模式和形象化政论
    第三节 政治修辞的作用机制
        一、权力关系:政治修辞的作用支点
        二、修辞效果:观众对意识形态的认同
第二章 国家话语的人文化呈现:人本主义思潮中政治修辞初现(1978-1992)
    第一节 折射政治动向:作品内容回归现实
        一、反映“拨乱反正”的政治形势
        二、为正面历史人物与革命事件立传
        三、宣传“改革开放”政策
    第二节 “纪录”:政治修辞人文化的主导手段
        一、“人声”出现软化政治话语
        二、与“新闻”分家淡化宣教色彩
    第三节 “论证”:回归逻辑的政论手段
        一、使用“论据”:客观理性的论证手段
        二、“知识”权力:政治修辞的新支点
第三章 主旋律的大众化表达:纪实观念下政治修辞转向(1993-2002)
    第一节 对主旋律的坚守
        一、“一面提示”:用发展成就弘扬主旋律
        二、“合作”模式:对主旋律性质的保障
    第二节 故事化:主旋律表达的大众化策略
        一、将政治观点寓于故事讲述之中
        二、平视视角带来“日常化”效果
        三、故事结构的变化突出叙述主旨
    第三节 故事讲述迎合大众:纪录与诠释相结合
        一、多种纪录手段贴近观众的接受习惯
        二、对文献史料的诠释契合大众心理
第四章 在历史诠释中表现政治:新纪录电影理念下政治修辞变更(2003-2010)
    第一节 “历史相对论”推动对历史的诠释
        一、格里尔逊风格的回归加强政治修辞力度
        二、复归历史题材构建新型文化记忆
        三、红色记忆的强化与国族软形象的“硬化”
    第二节 “新虚构”:诠释历史的技术手段
        一、“情景再现”等手段填补文献空白
        二、“新虚构”的人物串联起历史碎片
        三、与观众的“契约”:通往意识形态的认同之路
    第三节 凸显当下意识形态:历史叙事的政治诉求
        一、与历史的时空对话:强化与重构文化记忆
        二、历史故事的编织带来“主体化”的认同效果
        三、象征与归纳论证导向政治意图
第五章 国家主题的多元化展现:产业化进程中政治修辞新阶段(2011-2017)
    第一节 发展动力:政策与产业的双轮驱动
        一、“意识形态+产业”:纪录片双重属性的确立
        二、政策保障:对重大题材作品创作的扶持
        三、产业助力:新型产业格局带动精品创作
    第二节 国家主题展现方式的多元化
        一、技术美学下政治内容的视听呈现
        二、周期性叙事的戏剧化策略
        三、中国故事的“世界讲述”
    第三节 论证手段主导政治话语表达
        一、“向人民汇报”:政治成就的影像展现
        二、兼容叙事:政治话语的“论证化”表达
        三、非逻辑论证:“论证”手段的发展
余论
    一、文献纪录片政治修辞策略的嬗递
    二、政治修辞的生成:三个手段的共生整合
    三、政治修辞提升文献纪录片的艺术品质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纪录片主要片目(1976—2017)
致谢

(6)神州风雷(论文提纲范文)

人物
时间
地点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第四场
第五场
第六场
第七场
第八场
第九场
第十场
第十一场

(7)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财富观研究 ——以人教版第五套与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财富观相关课文基本情况分析
    第一节 财富观相关课文的确定标准
    第二节 财富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分布
        一.财富观相关课文的总体数量
        二.财富观相关课文的教育阶段分布
        三.财富观相关课文内容所涉国别与时代
    第三节 财富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分布
        一.财富观相关课文主题的数量分布
        二.财富观相关课文主题的教育阶段分布
第二章 财富认知观
    第一节 财富认知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变化
        一.财富价值相关课文的数量
        二.财富地位相关课文的数量
    第二节 财富认知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变化
        一.从肯定财富的价值到辩证看待财富的价值
        二.财富的地位
        (一)从革命信念高于财富到道德仁义高于财富
        (二)集体财富为重思想逐渐淡化
        (三)理性看待财富地位:21世纪的新倡导
        (四)批判金钱至上思想:由面向中学生到从小学生抓起
第三章 财富获取观
    第一节 财富获取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变化
        一.财富获取的主体
        二.财富获取的方式
        三.财富获取的原则
    第二节 财富获取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变化
        一.财富创造的途径: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到勤劳致富
        二.财富获取的原则:从拒绝不劳而获到坚守诚信、道义
第四章 财富分配观
    第一节 财富分配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变化
    第二节 财富分配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变化
        一.对平均主义分配观的赞扬逐渐消失
        二.对财富分配中阶级剥削现象的批判逐渐消失
第五章 财富使用观
    第一节 财富使用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变化
        一.财富积累水平
        二.财富使用主体
        三.财富使用方式
    第二节 财富使用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变化
        一.利他的财富使用观:重视程度增强
        二.重视教育与求知的财富使用观:一致认同
        三.崇尚节俭的财富使用观:从重视到不再重视
        四.绿色环保的财富使用观:21世纪的新倡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人教版第五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相关课文及分类表
    附录2 :人教版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相关课文及分类表
后记

(8)血海国魂(下)——抗日战争殉国将领备忘录(论文提纲范文)

第七章保卫大武汉———抗日战争的重大转折
    冯安邦上将:“化民”改“安邦”
    范筑先少将:全国为之下半旗
    刘桂五中将:英雄头颅今何在
第八章两军对峙,血战不休
    陈安宝上将:被炸飞的遗体
    唐聚五中将:插在伪“满洲国”腹部的尖刀
    张自忠上将:“活关公”威镇敌胆
    钟毅中将:饮弹自尽的沙场诗人
    马玉仁中将:从横行江湖到抗战老将
第九章中国游击战:三里一队长,十里一司令
    项英:蒋中正解不开的“仇共心结”
    左权:悲歌一曲唱大风
    彭雪枫:人生中十一个难忘的秋天
    巫恒通:绝食8天,尽忠完节
    常恩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第十章中条山,日本帝国的“盲肠炎”
    饮弹自尽的唐淮源上将
    拔剑自刎的寸性奇中将
    中炮牺牲的武士敏中将
第十一章东方战场倚天剑
    戴安澜中将:先挽长弓射夕阳
    刘放吾少将:轰动英、美的中国团长
    齐学启中将:战俘营中的“清华绅士”
第十二章黎明前的血色地平线
    周复上将:“十三太保”中的殉国将领
    李家钰上将:没有棉衣,只有辣椒
    王甲本上将:迟到一步,以身殉国
    浴血桂林:三将军与八百壮士墓

(10)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中朝韩抗日叙事国别文学研究情况
        二、中朝韩抗日叙事比较研究情况
    第三节 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概述
        一、当代抗日叙事的范畴
        二、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概观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全民抗日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
    第一节 全民抗战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的构建
        一、中国全民抗战群像的构筑
        二、朝鲜领袖抗日形象的塑造
    第二节 全民抗日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的成因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延安文学的续写
        二、从“全民”到“领袖”的抗日叙事转向
        三、后世的书写走向
    小结
第三章 抗日革命成长叙事
    第一节 中朝抗日革命成长叙事特征
        一、革命成长叙事的模式化
        二、革命成长叙事的意义与缺失
    第二节 革命成长叙事的个例分析
        一、《苦菜花》与《血海》中的母亲革命成长叙事
        二、《小兵张嘎》与《她当时九岁》中的儿童革命成长叙事
        三、母亲革命成长与儿童革命成长叙事的意义与缺失
    小结
第四章 英雄抗日叙事与“忠臣”抗日叙事
    第一节 中朝韩抗日英雄理念
        一、中国的人民集体主义英雄理念
        二、朝鲜的忠诚化集体主义英雄理念
        三、韩国的民族主义英雄理念
    第二节 中韩英雄抗日叙事与朝鲜“忠臣”抗日叙事样态
        一、中韩英雄抗日叙事:“义”的书写
        二、朝鲜的抗日“忠臣”叙事:“忠”的泛化
    第三节 英雄抗日叙事与“忠臣”抗日叙事个例比较
        一、狼牙山五壮士与游击队五兄弟
        二、英雄李舜臣与忠臣李舜臣
        三、爱恨情仇安重根与抗日英雄安重根
    小结
第五章 理念指向叙事
    第一节 理念指向叙事
        一、理念指向叙事的含义
        二、理念多重选择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北间岛》、《苦难的年代》与《豆满江》中的理念指向叙事
        一、理念指向叙事的呈现
        二、不同理念指向下的不同矛盾叙事
        三、理念指向下的历史叙事
        四、历史与现实视角交融下的理念指向
    第三节 《驽马万里》与《长征》中的理念叙事
        一、出逃动机中的理念选择
        二、建设新国家的梦想与期望和失望的交织
    小结
第六章 抗日伤痛叙事
    第一节 阶级创伤叙事与反战叙事
    第二节 历史惨案伤痛叙事
        一、象征化的创伤:“南京大屠杀”与“柳宽顺”
        二、突出女性立场的创伤叙事
    第三节 “慰安妇”伤痛叙事
        一、“慰安妇”问题在中韩的提出
        二、中韩“慰安妇”伤痛叙事特点
        三、《三十二》、《二十二》与《鬼乡》中的伤痛与治疗叙事
    小结
第七章 历史复原叙事
    第一节 国家话语下的主流历史复原叙事
        一、党派对立中的抗日斗争历史
        二、国家政治语境的改变
        三、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历史复原与韩国义烈团历史复原叙事
    第二节 边缘化历史复原叙事
        一、金学铁笔下的朝鲜义勇军历史
        二、金衍洙书写的“民生团”事件
        三、文人个体视域下历史复原叙事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远征军》与《异梦》的历史复原叙事
        一、全景展示历史:人物多元、背景宏大与空间多变
        二、民族魂的书写
        三、强化集体身份认同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中朝韩抗日诗歌比较研究

四、回忆爷爷——敬爱的朱德委员长(论文参考文献)

  • [1]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
  • [2]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D]. 刘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3]三十年来国内朱德研究出版情况评述[J]. 谭幼萍.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2(06)
  • [4]一九七八年中国近代史论文资料索引书目(一)[J]. 姚佐绶,周新民,李戈. 近代史研究, 1979(02)
  • [5]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研究[D]. 晁晓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5)
  • [6]神州风雷[J]. 赵寰,金敬迈. 剧本, 1979(11)
  • [7]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财富观研究 ——以人教版第五套与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为例[D]. 孙留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8]血海国魂(下)——抗日战争殉国将领备忘录[J]. 蒋巍,里夫,叶文.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07)
  • [9]朱德同志的清廉作风[J]. 吴殿尧. 社会科学战线, 1991(03)
  • [10]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D]. 李想. 延边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爷爷的回忆——亲爱的朱德董事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