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猪传染性水泡病免疫血清和恢复期血清的被动免疫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湖北省畜牧特产科学研究所[1](1977)在《猪传染性水泡病免疫血清和恢复期血清的被动免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猪传染性水泡病传染快,发病率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是巨大的。目前,各地都在积极探索防制本病的方法和途径,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几年的生产实践,使我们对猪水泡病有了初步认识,这种由小核糖核酸类肠道病毒引起的疫病,除具有一般病毒性传染病发生、发展、流行和停息的共同规律外,还有其自身的某些特点:
湖北省畜牧特产科学研究所[2](1977)在《猪传染性水泡病恢复期患猪血液的被动免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在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上,特异性抗体的应用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口蹄疫流行时,使用抗血清、恢复期患畜血液或血清、免疫牛奶以及从这些生物制剂里提取的丙种球蛋白作紧急预防,常常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控制和扑灭猪水泡病时,这些成功的经验,特别是使用就地取材、简便有效的恢复期患畜血液的经验可否借鉴,有待尽快地证实。
樊福好[3](2003)在《掌握免疫原理 科学防治猪病》文中认为
欧洋[4](2006)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基因7的克隆和表达载体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TGE)是一种以呕吐、严重腹泻、脱水致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of Swine,TGE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猪对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最为易感。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且感染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率低,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研究从四川省某猪场采集疑似病例的腹泻粪样并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经过ST细胞传代培养盲传至第二代时出现病变;样品正染后在电镜下的观察到70nm左右大小的病毒粒子;有机试剂(氯仿)的敏感性实验中病毒对氯仿敏感;BUDR对病毒无抑制作用,属于RNA病毒;病毒的TCID50测定值为10-4.61/50μl,病毒的中和指数为128.8。初步确定该毒株为猪传染性胃肠炎,命名为TGEV SC-1株。 参照GenBank中收录的TGEV基因7的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获得了SC-1株的相应基因片段,大小约为303bp,回收目的片段,经PCR鉴定、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都与预期相符合。该目的片段的序列已登录在GenBank上(登录号为DQ437507)。 对TGEV SC-1基因7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进行生物信息学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与其它毒株的同源性大都在92.4%以上,TGEV SC-1株与美国的PURDUE和中国的TH-98毒株亲缘关系很近,进一步确实了该毒株为TGEV;TGEV基因7在密码子使用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偏向性;蛋白7在两端存在明显的疏水性区域,说明它为疏水蛋白。通过对基因7和原核表达载体PBV220同时作双酶切后再连接,经鉴定后表明,已成功地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
许昊[5](2012)在《上海地区犬冠状病毒病发病调查及治疗方法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犬冠状病毒病是由犬冠状病毒(Canine Coronavirus, CCV)引起犬的一种以胃肠炎为主要症状的接触性传染病,大量研究表明犬冠状病毒是对犬重要的病原体,其中主要以胃肠炎为主要症状,对于未成年幼犬的危害尤为明显,常因急性腹泻和呕吐引起脱水导致迅速死亡。在各种犬类、不同年龄的犬都可感染,尤其以幼犬先发病,然后很快波及其他年龄的犬。有些地区犬冠状病毒仅次于犬瘟热、犬细小病毒肠炎和肝炎,日益成为养犬业的又一大危害。因此,开展犬类冠状病毒的调查研究势在必行。自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本研究对上海地区10家宠物医院记录的448例犬冠状病毒进行了临床调查分析,通过对冠状病毒发病率、发病时间、发病犬品种、年龄等资料整理、统计分析,重点研究上海地区宠物犬冠状病毒病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方法。犬冠状病毒病发病结论如下:1、在收治的病例中,6月龄以内的犬及纯种犬易感性较高,不同品种的犬,易感性无显着差异。以金巴狗病死率最高,杂交狗的病死率较低。贵宾、西施、京巴的发病数较多也与居民的饲养量有很大关系。2、在本次调研中发现,不同年龄的犬易感性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其发病率及治愈率的高低不同,调查显示小于3月龄的病犬占发病犬总数的62.05%。3~6月龄病犬占发病犬总数的24.11%,可能是由于母源抗体降低或消失后而自身的免疫机能尚未健全的缘故。12月龄以上的成年犬发病数仅占发病总数的2.01%,说明成年犬对该病有一定的抵抗力。3、本次调研共对比了五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以使用抗犬冠状病毒血清、静注用犬血白蛋白、静注用犬免疫球蛋白、干扰素治疗病犬组的治疗效果最好,治愈率93.75%。其次依次为使用抗犬冠状病毒血清、干扰素治疗病犬组;使用抗犬冠状病毒血清、静注用犬血白蛋白、静注用犬免疫球蛋白治疗病犬组;使用抗犬冠状病毒血清治疗病犬组;效果最差的是使用抗病毒药治疗病犬,治愈率62.5%
聂浩[6](2010)在《弓形虫—伪狂犬病毒重组二价基因工程疫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会排出感染性的卵囊,卵囊被认为是弓形虫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人经食物、饮水等途径摄入卵囊而感染。不过,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将目光关注于人通过食用含有T. gondii组织包囊的肉及肉制品而感染弓形虫的风险。免疫预防是控制弓形虫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弓形虫复杂的生活史中有着多种多样的因素对弓形虫免疫产生影响,目前弓形虫的免疫预防研究进展不大。在弓形虫病诊断方面,尽管已有很多方法用于弓形虫的检测,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缺乏操作简便、快速且不需要昂贵仪器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为此本研究对T. gondii LAMP病原学诊断方法及T. gondii-PRV二价基因工程疫苗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弓形虫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是由日本学者Notomi于2000年发明的一种新型体外恒温核酸扩增方法,主要是利用4种不同的特异性引物识别靶基因的6个特定区域,在等温条件下进行高效扩增反应。基因的扩增和产物的检测可一步完成。目前,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病毒、细菌、动物原虫等疾病的检测。本研究中,我们针对弓形虫MIC3基因(GeneBank No. EU572718)设计了一组引物,包括有内引物对、外引物对以及促环引物对,通过一系列反应条件的筛选建立了弓形虫LAMP病原诊断方法。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检测到的极限值为0.4个速殖子,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的特点。利用该方法和B1-based Nested-PCR同时检测320份临床采集的猪的血液和组织样品,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6%和9.69%,说明LAMP方法更为敏感。另外利用该方法检测猪肉样品中弓形虫的感染,在某屠宰场的45份样品中检测出9份阳性,而在5个市场收集的68份样品检出3份阳性,这些结果说明,猪肉中弓形虫感染的风险是切实存在的。上述结果表明基于弓形虫MIC3基因的LAMP诊断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加上该方法具有操作省时、省力,不需要昂贵的仪器,因此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2.表达弓形虫SAG1、MIC3和GRA7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的构建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是一种能引起多种动物以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病毒,由该病毒引起的猪伪狂犬病是目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标志疫苗是目前应用最为成功的动物标志疫苗之一,同时也是良好的基因工程重组疫苗载体,迄今为止,已有几十种外源基因在PRV中得到表达。本研究中,分别将经PCR方法扩增的SAG1、MIC3和GRA7全基因插入到PRV gG-缺失通用转移载体pgG-Uni的多克隆位点中以构建转移质粒pgG-SAG1、pgG-MIC3和pgG-GRA7。然后再将上述质粒与PRV TK-/gG-/EGFP+基因组共转染IBRS-2细胞,病变后经空斑纯化得到重组病毒TK-/gG-/ SAG1(MIC3,GRA7)+。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病毒中外源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重组病毒构建正确,且外源基因得到了正确表达。重组病毒的TCID50测定结果表明,外源基因的插入不影响重组病毒在IBRS-2细胞上的增殖。重组病毒传代30代后外源基因仍然存在,同时以不同剂量接种实验动物没有出现毒力增强现象,这些结果说明重组病毒具有很好的遗传稳定性和安全性。3.重组病毒作为疫苗的免疫效果及保护力利用构建的三株重组病毒单独或联合免疫小鼠,所有接种重组病毒的小鼠都产生对弓形虫裂解抗原(TLA)特异性的抗体,伴随着很强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并且IFN-γ和IL-2的量明显上升。这些结果说明重组伪狂犬病毒能够诱导产生很强的体液免疫和Th1型的细胞免疫。免疫攻击实验结果表明重组伪狂犬病毒免疫后能使小鼠产生抵抗致死性RH株弓形虫攻击的保护力,明显延长攻虫小鼠的存活时间,并同时诱导产生较高水平PRV中和抗体和抵抗致死性PRV的攻击。而那些用两株和三株rPRV混合免疫的小鼠能够产生更高水平的T. gondii-specific IgG抗体、更强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并且更有效的抵抗弓形虫的攻击。这些结果说明表达弓形虫保护性抗原的重组伪狂犬病毒具备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疫苗的潜力,可用来同时预防动物伪狂犬病和弓形虫病。
毛怀志[7](2005)在《畜牧业持续发展中的技术产品推广研究 ——以家畜布鲁氏菌病M_5-90弱毒菌苗推广应用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动物疫病的发生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动物疫病不仅可以造成动物发病和死亡,降低备禽生产性能,增加生产成本,减少经济效益,而且降低了畜产品质量,影响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容易引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社会恐慌,危害国际贸易,影响国家形象。严峻的动物疫病形势证明,某些重大动物疫病爆发和流行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损失是巨大的,影响是广泛的,教训是深刻的。国际上高致病性禽流感、疯牛病、口蹄疫等疫病的发生和蔓延,不仅给发病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灾难性影响,而且会影响了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因此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任重而道远。实践证明,正确使用疫苗等兽用生物制品是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的有效途径。 本文采用农业推广学方法,应用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以及行政管理学理论,通过剖析布鲁氏菌病M5-90弱毒菌苗在山西的推广和应用过程,分析了其对山阳省畜牧业的影响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阐述了兽用生物制品在防疫灭病工作的重要性,找出了兽用生物制品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就是充分应用推广学理论,建立必要的物资贮备,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作用,引导养殖户和农民不断接受新技术利新产品,了解新技术和新产品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同时,在推广过程中掌握农民的习性,了解他们的需求。形成建立政府创条件、企业出产品、部门铺路子、农民得实惠的链条式推广体系。
林旭埜[8](2009)在《猪瘟活疫苗全新工艺的研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引起的猪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烈性传染病。本研究培育了猪睾丸传代细胞(Swine Testis Cell,ST细胞)应用于猪瘟活疫苗,建立了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的生产规程和质量标准,批量生产猪瘟活疫苗,并在我国八省30余个猪场推广应用,获得良好效果。为猪瘟疫病的防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ST细胞培育:选用ST细胞系作为繁殖猪瘟兔化弱毒病毒液的细胞基质,将ST细胞传3代增殖至适量建立基础细胞库;将基础细胞传4代增殖至适量建立工作细胞库,对基础细胞库和工作细胞库细胞进行无菌检验、支原体检验、外源病毒检验,确认无任何污染。对ST细胞进行了细胞使用最高代次的研究,工作细胞库复苏的细胞传25代仍能生长良好,并保持细胞的纯净性和良好的病毒增殖能力。将基础细胞库的第3代细胞、最高限制代次细胞(工作细胞库复苏传至20代)和超过最高代次5代细胞(工作细胞库复苏传至25代细胞)进行细胞软琼脂集落试验、裸鼠肿瘤形成试验、染色体数检查等试验,未发现异常。没有致瘤、致癌、致畸性,符合弱毒活疫苗生产用细胞的各项特性,该细胞可用于猪瘟疫苗的生产。猪瘟种毒:对猪瘟兔化弱毒进行纯净性、安全性、免疫原性等多项检验,建立的生产用细胞毒种种子批经全面鉴定结果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中相关标准。疫苗研制:应用生物反应器进行了猪睾丸传代细胞的高密度培养和猪瘟病毒的高密度培养。对不同代次细胞产毒情况、不同接毒量、接毒后不同时间收获、病毒液于不同温度保存期等工艺进行研究和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当脾毒种病毒含量≥105RID/ml时,接种含0..2-0.3%脾毒种的维持液,当细胞毒种病毒含量≥5×105RID/ml时,接种含3-5%的细胞毒种的维持液,于接种后5天作第1次收获换液,以后每隔4天收获换液1次最为合适,此时收获的病毒液病毒滴度最高且稳定;收获的病毒液在-15℃以下保存3个月,病毒液效价基本保持不变。建立了应用生物反应器培养猪瘟活疫苗的生产工艺;制定了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的生产规程和质量标准。安全与效力检验:ST传代细胞源猪瘟活疫苗每头份的病毒含量比原代牛睾丸细胞苗的规程标准高了10倍,安全和效力检验试验结果证明:传代细胞源猪瘟活疫苗(7500RID/头份)30头份接种猪,3批实验室疫苗的安检猪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猪安全。以1/7500头份接种家兔,所有效力指标合格;以1/5000头份接种猪,攻毒后均100%保护。疫苗对猪能产生良好免疫保护力。与同类产品的比较: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猪瘟活疫苗(细胞源)成品检验方法检验,将研制开发的的用ST传代细胞生产的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与同类产品用牛睾丸原代细胞生产的猪瘟活疫苗(细胞源)的各项指标的比较试验表明用ST细胞生产的3批猪瘟活疫苗1/5000头份免疫猪能100%产生免疫保护;1/7500头份接种家兔均能符合规程兔体反应热的要求,全部合格。比较疫苗的病毒含量、效力和安全检验结果,该疫苗的病毒滴度和免疫保护效力高于现有BT原代细胞活疫苗规程标准的10倍,用ST细胞生产的3批猪瘟活疫苗以30倍剂量进行安全检验,全部合格。通过对ST、BT细胞疫苗毒株E2基因所编码的gp55抗原蛋白的核甘酸、氨基酸序列比较及抗原结构和中和抗原决定簇上的差异分析,发现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在经ST和BT细胞培养后,其保护性抗原基因E2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所研究的猪瘟细胞疫苗毒在遗传上表现高度的稳定性。推广应用:在获得农业部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生产许可后,严格按照农业部发布的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制造及检验暂行规程、暂行质量标准的规定组织生产和检验,2008年共生产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5批,517万头份。2009年生产了22批,经检验合格20批,2462万头份。至2009年7月31日为止,在规定的8省共销售使用了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7批733万头份,参照各猪场免疫程序对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和种猪进行免疫接种,未有不良反应以及免疫猪发生猪瘟临床感染和亚临床感染的反馈。在规定的广东、湖南、河南、四川、江苏、山东、辽宁和福建等8省选择了30多个规范化猪场使用,按照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规定的使用说明,结合各场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并进行临床应用安全性观察、田间免疫效果等情况的跟踪调查工作,经过7批次389万头份疫苗使用观察,对经产母猪、种公猪、后备种猪、商品肉猪一次与多次免疫接种,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免疫效果确切。
王旭荣[9](2008)在《“高热病”猪群中PRRSV流行株的研究》文中指出2006年国内暴发一种以高热、眼分泌物增多、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咳嗽、腹式呼吸和全身皮肤发红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因最初病因没有明确定论,故把此次疫情定名为“猪高热病”或“猪无名高热”。为了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在“猪高热病”中的地位;与以往的PRRSV相比,“高热病”猪群中流行的PRRSV的致病力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研究对持续高热病猪体内的PRRSV流行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和基因克隆;分析了PRRSV流行株之间及其与国内外已发表的其它毒株间的遗传变异关系;进一步将所分离的PRRSV流行株研制成灭活疫苗对健康猪进行免疫并评估其免疫效果,为探索“高热病”猪群中PRRSV流行株的来源、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猪高热病”的防治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 1.将采自江西、湖南、河南、海南、广东、广西等6省的不同猪场持续发热的96头发病猪的血清、肺脏处理物、脾和淋巴结混合处理物共225份样品通过RT-PCR进行PRRSV检测,同时将这些样品处理后分别接到Marc-145细胞和肺泡巨嗜细胞(PAMs)上分离病毒。结果表明:发病猪感染PRRSV的总阳性率为37.5%;在Marc-145细胞上有53份样品分离到PRRSV,在PAMs上有48份样品分离到PRRSV,并通过RT-PCR方法确定所分离的PRRSV均为美洲型。说明“高热病”猪群中美洲型PRRSV的感染严重。2.通过RT-PCR分段扩增PRRSV流行株Jiangxi-3的基因组,参照VR2332序列,根据各片段之间相重叠的区域,将扩增片段的序列依次拼接获得Jiangxi-3完整的全基因组,并通过DNA star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Jiangxi-3的Nsp2发生30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与HB-1(sh) /2002相比,Nsp2的第480位氨基酸由D突变为E,缺失的位置为第481位氨基酸和532~560位氨基酸;Jiangxi-3与2006年从江西“高热病”病死猪体内分离的毒株JXA1的各个阅读框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9.2%~100%;Jiangxi-3与HB-1(sh)/2002、VR2332、RespPRRS MLV的Nsp2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5%、77.8%、77.7%,由遗传系统发育树可知与2006年以前分离的毒株相比,Jiangxi-3与HB-1(sh)/2002的亲缘关系较近。说明Jiangxi-3和JXA1极可能由同一毒株HB-1(sh)/2002演化而来。3.进一步将从江西、湖南、海南、广东等4省不同猪场的病猪体内分离的其它10株PRRSV流行株的Nsp2、ORF5和ORF3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10株病毒的Nsp2也发生30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缺失位置与Jiangxi-3相同;Jiangxi-3和这10株流行株之间ORF5、ORF3基因的核苷酸分别为99.0%100.0%、99.0%~99.6%,推定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0%100.0%、98.8%~99.6%;根据Nsp2所建立的遗传系统发育树可知这10株PRRSV流行株的亲缘关系很近。说明江西、湖南、海南、广东等4省的PRRSV流行株由同一毒株演化而来。4.为了便于检测“高热病”猪群中流行的PRRSV Nsp2缺失变异株,根据上述研究中PRRSV流行株Nsp2的缺失位置,设计合成能区分经典株和缺失株的特异性引物对E1/E2,经典株扩增片断为650 bp,而缺失株扩增片断为560 bp,运用正交法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PRRSV Nsp2缺失变异株的RT-PCR方法,用该方法检测发现本研究中分离的毒株均为Nsp2缺失变异株。5.通过Reed-Muench法测得Jiangxi-3、Jiangxi-4、Hunan-1、Hunan-2 4株PRRSV Nsp2缺失株(第3代)的病毒滴度分别为103.75104.5 TCID50/mL。然后将毒株分别肌肉接种PRRSV和PCV2抗原与抗体均为阴性的健康猪,并各设同居试验猪。通过体温检测、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观察、RT-PCR、ELISA、病理切片等方法分析其病毒致病性。结果表明:接种病毒猪和同居试验猪均表现为典型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临床症状,最后试验猪均死亡。试验猪解剖发现均出现以心叶、尖叶为主的灶性暗红色实变为特征的肺脏病变;病理切片也显示为典型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理变化。由高度接触性的传染、明显的临床症状、发病到死亡的时间较短、典型的间质性肺炎和病毒性脑膜脑炎病理变化的出现,以及在脑组织能够检测到PRRSV核酸都说明这4株分离株PRRSV Nsp2缺失变异株的致病力增强。6.通过Reed-Muench法测得Jiangxi-3第9代病毒(简称Jiangxi-3 F9)的病毒滴度为105.25 TCID50/mL,并进一步测得Jiangxi-3 F9对6月龄猪的致病力也比较强。同时将毒株按10倍递减稀释法稀释成3个滴度,每个滴度分别接种3头60日龄的PRRSV和PCV2抗原与抗体均为阴性的健康猪,检测的Jiangxi-3 F9为102.2LD50/mL。将Jiangxi-3 F9按照参规方法研制成灭活疫苗,经肌肉注射途径免疫PRRSV和PCV2抗原与抗体均为阴性的60日龄健康猪,免疫剂量为每头2 mL,免疫组分别于初次免疫第21和28天、二次免疫第28天(即初次免疫第28天加强免疫1次)用200LD50的Jiangxi-3 F9进行攻毒,同时各组均设立对照组。通过试验动物的体温变化、临床症状、血清中PRRSV的抗体和抗原的定期检测结果来评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初次免疫第21天和28天的免疫组攻毒后体温仍然明显升高,而二次免疫第28天的免疫组攻毒后体温升高不明显,最高体温在40℃附近。初次免疫21 d~28 d免疫组特异性抗体水平持续升高,初次免疫第28天产生的抗体与初次免疫第21天产生的抗体差异显着(0.01<P<0.05);二次免疫后免疫组抗体水平仍持续升高,第28天可达3.105±0.125,二次免疫第28天产生的抗体与初次免疫28天产生的抗体差异显着(0.01<P<0.05)。初次免疫第21天和第28天免疫组攻毒后仍能在血清中检出PRRSV抗原,仍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而二免第28天的免疫组攻毒后其PRRSV抗原检出率、发病率、死亡率均为0。说明对健康猪而言初次免疫第28天加强免疫一次比免疫一次效果好。
二、猪传染性水泡病免疫血清和恢复期血清的被动免疫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猪传染性水泡病免疫血清和恢复期血清的被动免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3)掌握免疫原理 科学防治猪病(论文提纲范文)
1.免疫防御 |
2.免疫自稳 |
3、免疫监视 |
一、免疫学的产生、发展 |
二、免疫学反应在猪病控制中的应用 |
三、展望 |
(4)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基因7的克隆和表达载体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基本特性 |
1.1 病原形态特征 |
1.2 抵抗力 |
1.3 理化学特性 |
1.4 抗原性 |
1.5 变异性 |
1.6 培养特性 |
1.7 病原性 |
1.8 临床症状及病理剖解变化 |
2 分子生物学特征 |
2.1 TGEV基因组结构及其表达 |
2.2 结构蛋白组成及其功能 |
2.2.1 S糖蛋白 |
2.2.2 sM蛋白 |
2.2.3 M蛋白 |
2.2.4 N蛋白 |
2.3 非结构蛋白组成及其功能 |
3 临床诊断研究进展 |
3.1 血清学诊断 |
3.2 分子生物学诊断 |
3.2.1 核酸探针杂交技术 |
3.2.2 PCR技术 |
4 免疫防制及疫苗研究进展 |
5 实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病料 |
1.2 细胞及细胞培养试剂 |
1.3 菌种与质粒 |
1.4 主要试剂 |
1.5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TGEV的分离鉴定 |
2.1.1 样品处理 |
2.1.2 病毒的接种与培养 |
2.1.3 病毒粒子电镜观察 |
2.1.4 对有机试剂(氯仿)的敏感性实验 |
2.1.5 病毒核酸类型鉴定 |
2.1.6 病毒TCID_(50)的测定 |
2.1.7 中和试验(固定血清稀释病毒法) |
2.2 TGEV基因7的克隆 |
2.2.1 病毒的增殖 |
2.2.2 TGEV基因7的RT-PCR扩增 |
2.2.3 产物的回收和克隆 |
2.3 基因7的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 |
3 实验结果 |
3.1 TGEV的分离鉴定 |
3.1.1 观察细胞CPE |
3.1.2 电镜观察结果 |
3.1.3 氯仿的敏感性实验 |
3.1.4 病毒核酸类型鉴定 |
3.1.5 病毒TCID_(50)的测定 |
3.1.6 中和实验 |
3.2 TGEV基因7的克隆 |
3.2.1 RT-PCR扩增产物 |
3.2.2 阳性克隆的PCR鉴定及酶切鉴定 |
3.3 基因7的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1 基因7测序结果 |
3.3.2 基因7的多序列比对及同源性分析 |
3.3.3 基因7的进化树分析 |
3.3.4 基因7的密码子偏向性分析 |
3.3.5 蛋白7序列的推导 |
3.3.6 蛋白7的多序列比对及同源性分析 |
3.3.7 蛋白7的进化树分析 |
3.3.8 蛋白7的疏水性分析 |
3.3.9 蛋白7的跨膜区预测 |
3.4 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4 讨论 |
4.1 关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
4.2 关于TGEV基因7的克隆 |
4.3 关于基因7的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4.4 关于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基因7的多序列比对结果 |
附录2 蛋白7的多序列比对结果 |
附录3 实验技术路线图 |
(5)上海地区犬冠状病毒病发病调查及治疗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犬冠状病毒与犬冠状病毒病 |
1 CCV及其特征 |
1.1 CCV的起源 |
1.2 CCV的生物学特性 |
1.2.1 CCV的理化特性 |
1.2.2 CCV分离培养 |
1.2.3 CCV致病性 |
1.2.4 犬冠状病毒免疫预防 |
1.3 犬冠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
1.3.1 冠状病毒的分子结构 |
1.3.2 基因组结构 |
1.3.3 CCV的复制与转录 |
2 犬冠状病毒病 |
2.1 流行病学 |
2.2 临床症状 |
2.3 病理组织学变化 |
2.4 发病机理 |
2.5 鉴别诊断 |
2.5.1 实验室诊断 |
3 犬冠状病毒病的研究新进展 |
3.1 犬冠状病毒的分类 |
3.2 CCV分离进展 |
3.3 CCV的基因型与变异 |
3.4 CCV与其它冠状病毒的抗原相关性 |
3.5 犬冠状病毒病的诊断 |
3.5.1 PCR 检测法 |
3.5.2 电镜检查 |
3.5.3 病毒分离 |
3.5.4 荧光抗体技术 |
3.5.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3.5.6 冠状病毒试纸快速诊断法 |
4 临床分类 |
4.1 CCV单纯感染 |
4.2 CCV与犬细小混合感染 |
4.3 CCV与犬瘟混合感染 |
4.4 CCV与肝炎混合感染 |
5 治疗 |
5.1 支持疗法 |
5.2 对症疗法 |
5.3 特异性疗法 |
6 防治 |
6.1 综合性预防 |
6.2 机体免疫 |
第二章 上海地区犬冠状病毒病的发病调查 |
1 材料 |
1.1 临床病例 |
1.2 主要耗材与仪器 |
2 方法 |
2.1 临床资料统计 |
2.2 犬冠状病毒病的诊断 |
2.2.1 临床诊断 |
2.2.2 病理学诊断 |
2.2.3 犬冠状病毒试纸快速诊断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犬冠状病毒病的临床表现与检查 |
3.1.1 临床表现 |
3.2 不同品种犬的发病情况 |
3.3 不同年龄犬的发病情况 |
3.4 不同季节的发病情况 |
3.5 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情况 |
3.5.1 CCV与犬细小病毒混合感染 |
3.5.2 CCV与犬瘟病毒混合感染 |
3.5.3 CCV与肝炎病毒混合感染 |
4 讨论 |
第三章 几种治疗方法在犬冠状病毒病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比较 |
1 材料 |
1.1 临床病例 |
1.2 实验药品 |
2 方法 |
2.1 用药方法 |
2.2 实验分组 |
2.3 治疗方法 |
2.3.1 特异性抗病毒治疗 |
2.3.2 应用抗病毒药物 |
2.3.3 对症治疗 |
2.3.4 控制继发感染 |
2.3.5 支持疗法 |
2.3.6 止吐 |
2.3.7 加强护理 |
3 结果 |
3.1 实验室诊断结果 |
3.2 对不同病程的病犬的治疗效果 |
3.3 用药后的的康复时间 |
3.4 与几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
4. 讨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弓形虫—伪狂犬病毒重组二价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1 文献综述 |
1.1 弓形虫的生活史与形态 |
1.1.1 弓形虫不同的发育形态 |
1.1.2 弓形虫生活史 |
1.1.2.1 在终末宿主(猫科动物)体内的发育 |
1.1.2.2 在中间宿主(其它动物)体内的发育 |
1.2 弓形虫与弓形虫病的发现及其危害 |
1.2.1 弓形虫与弓形虫病的发现 |
1.2.2 弓形虫病的危害 |
1.2.3 猪弓形虫病与公共卫生的关系 |
1.2.4 流行病学 |
1.2.4.1 感染源 |
1.2.4.2 流行情况 |
1.2.4.3 弓形虫病当前流行的特点 |
1.2.5 致病作用与病理变化 |
1.3 弓形虫的主要基因与蛋白质 |
1.3.1 弓形虫表面抗原 |
1.3.1.1 P30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 |
1.3.1.2 P22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 |
1.3.2 弓形虫棒状体蛋白 |
1.3.2.1 ROP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 |
1.3.2.2 ROP2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 |
1.3.3 弓形虫微线体蛋白 |
1.3.3.1 MIC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 |
1.3.3.2 MIC2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 |
1.3.3.3 MIC3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 |
1.3.4 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 |
1.3.4.1 GRA1及GRA2 |
1.3.4.2 GRA4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 |
1.3.4.3 GRA7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 |
1.4 弓形虫病的免疫应答 |
1.4.1 先天性免疫 |
1.4.2 获得性免疫 |
1.4.2.1 体液免疫 |
1.4.2.2 细胞免疫 |
1.5 弓形虫病的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
1.5.1 病原学检查 |
1.5.2 免疫学抗体诊断 |
1.5.2.1 染色试验(Sabin-Feldman dye test,DT) |
1.5.2.2 间接血凝试验(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test,IHA) |
1.5.2.3 乳胶凝集试验(Latex agglutination test,LAT) |
1.5.2.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
1.5.2.5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IFA) |
1.5.3 检测抗原 |
1.5.3.1 循环抗原(circulating antigen,CAg)检测 |
1.5.3.2 循环免疫复合物(circulating immunocomplex,CIC)检测 |
1.5.4 基因诊断 |
1.5.4.1 DNA探针 |
1.5.4.2 PCR技术 |
1.5.4.3 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 |
1.6 弓形虫病疫苗的类型 |
1.6.1 弓形虫全虫疫苗 |
1.6.2 弓形虫虫体特异组分疫苗 |
1.6.3 基因工程疫苗 |
1.6.3.1 亚单位疫苗 |
1.6.3.2 核酸疫苗 |
1.6.3.3 复合疫苗 |
1.6.3.4 多表位疫苗 |
1.6.3.5 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 |
1.6.4 疫苗佐剂的应用 |
1.6.5 疫苗的免疫方式 |
1.7 伪狂犬病病毒作为动物病毒疫苗活载体的研究 |
1.7.1 动物病毒作为疫苗活载体的优越性及其特点 |
1.7.2 伪狂犬病病毒概述 |
1.7.3 伪狂犬病病毒作为活病毒载体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菌株、虫株、毒株、细胞及实验动物 |
3.1.2 载体与质粒 |
3.1.3 主要药品及试剂 |
3.1.4 培养基与抗生素及其配制 |
3.1.5 缓冲液 |
3.1.5.1 质粒提取用缓冲液 |
3.1.5.2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缓冲液 |
3.1.5.3 Western blot缓冲液 |
3.1.5.4 ELISA缓冲液 |
3.1.5.5 其它缓冲液 |
3.1.6 本研究中所用的寡核苷酸引物 |
3.2 实验方法 |
3.2.1 弓形虫MIC3-LAMP扩增体系的建立 |
3.2.1.1 LAMP扩增体系的建立 |
3.2.1.2 LAMP引物的设计 |
3.2.1.3 LAMP扩增体系的优化 |
3.2.1.4 LAMP方法的特异性 |
3.2.1.5 LAMP方法的敏感性 |
3.2.1.6 LAMP产物的检测方法 |
3.2.1.7 LAMP方法的临床应用 |
3.2.2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 |
3.2.3 PCR产物或酶切产物的电泳检测 |
3.2.4 PCR产物或酶切产物回收与纯化 |
3.2.5 外源DNA片段与质粒载体的连接反应 |
3.2.6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氯化钙法) |
3.2.7 连接产物的转化 |
3.2.8 质粒的制备与鉴定 |
3.2.8.1 质粒的小量制备(碱裂解法) |
3.2.8.2 质粒的大量制备(碱裂解法) |
3.2.8.3 质粒DNA的定量 |
3.2.8.4 重组质粒(阳性质粒)的鉴定 |
3.2.9 病毒的增殖 |
3.2.10 PRV病毒基因组的提取 |
3.2.11 共转染 |
3.2.12 空斑筛选纯化 |
3.2.13 PCR检测外源基因在重组病毒中的整合 |
3.2.14 SDS-PAGE电泳 |
3.2.15 Western blot |
3.2.16 病毒TCID_(50)的测定 |
3.2.17 二价基因工程疫苗的动物试验 |
3.2.18 病毒微量中和试验(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 |
3.2.19 ELISA操作步骤 |
3.2.20 细胞免疫的检测 |
3.2.20.1 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制备 |
3.2.20.2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试验(Lymphocytes Proliferation) |
3.2.20.3 IL-2、IL-4、IL-10、IFN-γ的定量检测 |
3.2.21 构建重组伪狂犬病毒的技术路线 |
3.2.22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和分析 |
4.1 基于弓形虫MIC3基因环介导等温扩增诊断方法的建立 |
4.1.1 LAMP引物的设计 |
4.1.2 LAMP扩增体系的优化 |
4.1.3 LAMP方法的特异性 |
4.1.4 LAMP方法的敏感性 |
4.1.5 LAMP产物的检测方法 |
4.1.6 LAMP方法的临床应用 |
4.2 三株分别表达弓形虫SAG1、MIC3、GRA7基因重组PRV的构建以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4.2.1 转移载体的构建 |
4.2.2 重组伪狂犬病毒PRV Ea TK~-/gG~-/SAG1(orMIC3,orGRA7)~+株的构建 |
4.2.3 重组伪狂犬病毒PRV Ea TK~-/gG~-/SAG1(orMIC3,orGRA7)~+的生物学特征 |
4.2.3.1 Western-blotting分析重组伪狂犬病毒 |
4.2.3.2 重组伪狂犬病毒的遗传稳定性 |
4.2.3.3 外源基因的插入对重组病毒在细胞上增殖滴度的影响 |
4.2.3.4 重组病毒的安全性试验 |
4.3 重组病毒作为二价基因工程疫苗的小鼠动物实验 |
4.3.1 重组伪狂犬病病毒免疫后小鼠中抗弓形虫抗体水平的检测 |
4.3.2 伪狂犬病病毒的中和抗体水平检测 |
4.3.3 重组病毒免疫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检测 |
4.3.4 ELISA检测免疫小鼠脾细胞中IFN-γ、IL-2、IL-4和IL-10表达水平分析 |
4.3.5 重组病毒疫苗对小鼠免疫保护力试验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弓形虫环介导等温扩增诊断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5.1.2 伪狂犬病毒作为T.gondii疫苗载体的优越性 |
5.1.3 共转染与空斑纯化 |
5.1.4 外源基因在重组病毒中的表达 |
5.1.5 弓形虫重组伪狂犬病毒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 |
5.1.6 弓形虫重组伪狂犬病毒疫苗联合免疫与单独免疫的保护力比较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7)畜牧业持续发展中的技术产品推广研究 ——以家畜布鲁氏菌病M_5-90弱毒菌苗推广应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山西省畜牧业基本情况 |
1.3 山西省近年来动物疫病流行情况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动物疫病的危害 |
2.1 动物疫病的概念 |
2.2 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与流行特征 |
2.3 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 |
2.4 动物疫病的分类 |
2.5 动物疫病的危害 |
2.6 动物防疫的基本内容 |
第三章 兽用生物制品在畜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
3.1 兽用生物制品的概念 |
3.2 兽用生物制品的作用 |
3.3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推广情况 |
第四章 兽用生物制品推广应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
4.1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推广体系及其特点 |
4.2 兽用生物制品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4.3 兽用生物制品推广应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5.1 布鲁氏菌病 |
5.2 山西省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 |
5.3 山西省家畜布鲁氏菌病防制情况 |
5.4 研究和推广背景 |
5.5 制定方案筛选最佳免疫方法和免疫剂量 |
5.6 布鲁氏菌M_5—90弱毒菌苗的推广应用效果 |
5.7 经济效益分析 |
5.8 布鲁氏菌病M_5—90弱毒菌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理论的应用情况 |
第六章 结论 |
(8)猪瘟活疫苗全新工艺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猪瘟及猪瘟病毒的研究进展 |
1 猪瘟的概况 |
1.1 猪瘟的流行病学 |
1.2 临床症状和致病机理 |
1.3 猪瘟的诊断 |
1.4 猪瘟的防控 |
1.5 猪瘟的疫苗 |
2 猪瘟病毒的病原学特性及研究进展 |
2.1 猪瘟病毒的形态及理化特性 |
2.2 猪瘟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研究进展 |
2.3 猪瘟病毒E2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
2.4 猪瘟病毒E2基因的研究进展 |
3 猪瘟病毒的增殖及细胞培养 |
3.1 猪瘟病毒的入侵及增殖 |
3.2 猪瘟病毒的细胞培养 |
综述二:细胞及病毒高密度培养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
1 高密度培养的细胞特性研究及改造 |
2 无血清培养基的研究 |
3 生物反应器 |
3.1 机械搅拌式 |
3.2 气升式 |
3.3 中空纤维 |
3.4 空间生物反应器 |
3.5 其它生物反应器 |
4 生物反应器的相关技术 |
4.1 细胞培养工艺技术研究 |
4.2 微载体的选择 |
4.3 培养过程的在线监控 |
5 结语 |
第二章 生产用猪睾丸传代细胞的研究 |
1 材料 |
1.1 细胞和种毒 |
1.2 培养基及溶液 |
1.3 试验动物 |
1.4 荧光抗体 |
2 方法 |
2.1 冻存细胞的复苏 |
2.2 细胞传代 |
2.3 细胞的冻存 |
2.4 基础细胞库建立 |
2.5 工作细胞库建立 |
2.6 细胞库细胞的检验 |
2.7 基础细胞库和工作细胞库的病毒检验 |
2.8 ST细胞最高代次范围确定 |
2.9 细胞系转化、恶性程度及细胞核学检验 |
2 结果 |
2.1 各级细胞库建立结果 |
2.2 最高代次细胞研究结果 |
2.3 细胞三致试验结果 |
3 本章小结 |
3.1 ST细胞的确定及细胞库的建立 |
3.2 细胞最高代次的确定 |
3.3 细胞系转化、恶性程度及细胞核学检查试验 |
第三章 生产用毒种的研究 |
1 材料 |
1.1 细胞 |
1.2 毒种 |
1.3 培养基及试剂 |
1.4 试验动物 |
2 方法 |
2.1 生产用毒种种子批的建立(猪瘟脾毒的增殖与鉴定) |
2.2 生产种子制备及全面鉴定(细胞毒的增殖和鉴定) |
2.3 生产用毒种最高代次范围的研究 |
3 结果 |
3.1 生产种子批建立的结果(猪瘟脾毒种毒的增殖及鉴定结果) |
3.2 生产种子的鉴定结果(猪瘟细胞种毒的增殖及鉴定结果) |
3.3 生产用毒种最高代次范围的研究结果 |
4 本部分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用阴性猪的筛选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猪瘟(CSF)抗原的检测 |
2.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抗原的检测 |
2.3 猪瘟(CSF)抗体检测 |
2.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抗体检测 |
2.5 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抗体酶免检测 |
2.6 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pI抗体检测 |
3 结果 |
3.1 不同日龄猪PRRSV及CSFV抗原检测结果 |
3.2 ELISA检测结果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猪瘟活疫苗(ST传代细胞源)的研制 |
1 材料 |
1.1 毒种与细胞 |
1.2 培养基 |
1.3 试验动物 |
1.4 生物反应器及载体 |
1.5 猪瘟活疫苗(细胞源) |
2 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生产用种毒制备 |
2.3 用不同代次细胞培养猪瘟弱毒产毒情况比较试验 |
2.4 不同接毒量比较试验 |
2.5 接毒后不同时间收获比较试验 |
2.6 病毒液于不同温度保存期试验 |
2.7 病毒的繁殖与收获 |
2.8 半成品检验 |
2.9 配苗、分装和冻干 |
2.10 成品检验方法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用不同代次细胞培养猪瘟弱毒产毒情况比较试验结果 |
3.2 不同接毒量比较试验结果 |
3.3 接毒后不同时间收获比较试验结果 |
3.4 病毒液于不同温度保存期试验结果 |
3.5 新型疫苗制备结果 |
3.6 成品检验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5.1 疫苗的研制与开发 |
5.2 疫苗的成品检验 |
第六章 新型疫苗与同类产品的比较试验 |
第一部分 新型疫苗与猪瘟活疫苗(牛睾丸细胞源)的安全、效力等比较试验 |
1 材料 |
1.1 疫苗 |
1.2 试验动物 |
2 方法 |
2.1 物理性状检验 |
2.2 无菌检验 |
2.3 支原体检验 |
2.4 鉴别检验 |
2.5 外源病毒检验 |
2.6 安全检验 |
2.7 效力检验 |
2.8 剩余水份测定 |
2.9 真空度测定 |
3 结果 |
3.1 物理性状检验结果 |
3.2 无菌检验结果 |
3.3 支原体检验结果 |
3.4 鉴别检验结果 |
3.5 外源病毒检验结果 |
3.6 安全检验结果 |
3.7 效力检验结果 |
3.8 剩余水份、真空度测定结果 |
第二部分 猪瘟兔化弱疫苗株不同细胞源E2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猪瘟(ST-BT细胞源)病毒核酸的提取 |
2.2 RT-PCR |
3 结果与分析 |
3.1 E2基因RT-PCR鉴定 |
3.2 菌落PCR筛选E2基因重组质粒初步鉴定 |
3.3 E2基因重组质粒初步鉴定 |
3.4 E2基因重组质粒PCR鉴定 |
3.5 E2基因重组质粒酶切鉴定 |
3.6 E2基因序列测定与结果 |
4 讨论 |
4.1 病毒在猪睾丸细胞和牛睾丸细胞上培养的讨论 |
4.2 E2基因的序列分析 |
5 本部分小结 |
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猪瘟活疫苗(ST传代细胞源)临床试验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用疫苗 |
1.2 试验猪场 |
1.3 疫苗免疫 |
1.4 临床应用观察 |
1.5 血清检测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应用观察 |
2.2 免疫效果观察 |
3 分析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高热病”猪群中PRRSV流行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及其病原的研究进展 |
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起源和分类 |
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生物学特性 |
1.2.1 病毒的形态特征 |
1.2.2 病毒的侵入和释放 |
1.2.3 病毒的培养特性 |
1.2.4 病毒的抵抗力 |
1.2.5 病毒的血凝特性 |
1.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 |
1.3.1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特点 |
1.3.2 病毒基因组编码的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1.3.3 病毒的复制特点 |
1.3.4 PRRSV 的分子遗传变异 |
1.4.P RRSV 的流行病学研究 |
1.4.1 宿主因素 |
1.4.2 病毒因素 |
1.4.3 疫苗因素 |
1.4.4 饲养管理与环境因素的影响 |
1.5 PRRS 的临床症状 |
1.6 PRRS 发生后猪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
1.6.1 胎儿、新生仔猪 |
1.6.2 哺乳仔猪 |
1.6.3 母猪 |
1.7 诊断研究 |
1.7.1 病毒分离 |
1.7.2 抗原检测 |
1.7.3 血清学试验检测抗体 |
1.7.4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
1.8 免疫学研究 |
1.8.1 感染免疫反应 |
1.8.2 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
1.8.3 体液免疫 |
1.8.4 细胞免疫 |
1.8.5 细胞因子的产生 |
1.8.6 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
1.9 PRRSV 与其他病原体的相互作用 |
1.10 疫苗免疫及防制策略 |
第二章 2006 年“猪高热病”的概况 |
2.1 “猪高热病”概况 |
2.1.1 2006 年“猪高热病”病情进展 |
2.1.2 “猪高热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
2.1.3 “高热病”病猪主要临床症状 |
2.1.4 “高热病”病猪剖检病变 |
2.1.5 “猪高热病”流行的诱因 |
2.1.6 “猪高热病”造成的负面影响 |
2.1.7 “猪高热病”的诊断和治疗 |
2.2 “猪高热病”病原研究进展 |
第三章 “高热病”猪群中PRRSV 的调查与其流行毒株的分离 |
3.1 试验材料 |
3.1.1 主要试验仪器 |
3.1.2 主要试剂 |
3.1.3 细胞与阳性对照病毒株 |
3.2 试验方法 |
3.2.1 培养基的配制 |
3.2.2 引物设计 |
3.2.3 病例与猪群的调查 |
3.2.4 病料的采集及处理 |
3.2.5 血清中PRRSV 抗体的检测 |
3.2.6 病料中PRRSV 的检测 |
3.2.7 细胞培养 |
3.2.8 病毒分离 |
3.3 结果 |
3.3.1 血清样品中PRRSV 抗体的检测 |
3.3.2 病料样品中PRRSV RT-PCR 结果 |
3.3.3 病毒分离 |
3.4 讨论 |
第四章 PRRSV 流行株JIANGXI-3 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1.1 主要仪器 |
4.1.2 试剂和耗材 |
4.1.3 毒株、菌种和质粒 |
4.2 实验方法 |
4.2.1 培养基的配制 |
4.2.2 引物设计 |
4.2.3 病毒RNA 的提取 |
4.2.4 各段基因的扩增 |
4.2.5 RT-PCR 产物的鉴定 |
4.2.6 纯化回收CDNA 片段 |
4.2.7 纯化产物与PMD 18-T VECTOR 连接 |
4.2.8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2 法) |
4.2.9 连接产物的转化 |
4.2.10 重组质粒的提取 |
4.2.11 重组质粒的鉴定 |
4.2.12 重组质粒的测序分析 |
4.2.13 本研究分离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变异分析 |
4.3 结果 |
4.3.1 全基因组多个片断的扩增及阳性克隆鉴定 |
4.3.2 序列测定与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PRRSV 流行株NSP2、ORF5、ORF3 基因的序列分析 |
5.1 实验材料 |
5.1.1 毒株、菌种和质粒 |
5.1.2 试剂和耗材 |
5.1.3 主要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引物设计 |
5.2.2 病毒的增殖 |
5.2.3 病毒RNA 的提取 |
5.2.4 RT-PCR |
5.2.5 RT-PCR 产物的鉴定 |
5.2.6 纯化回收CDNA 片段 |
5.2.7 纯化产物与PMD 18-T VECTOR 连接 |
5.2.8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2 法) |
5.2.9 连接产物的转化 |
5.2.10 重组质粒的提取 |
5.2.11 重组质粒的鉴定 |
5.2.12 分离毒株ORF3、ORF5、NSP2 序列分析 |
5.3 结果 |
5.3.1 病毒的增殖 |
5.3.2 ORF3、NSP2 和ORF5 基因的克隆测序 |
5.3.3 NSP2 基因变异缺失区序列分析 |
5.3.4 所测毒株ORF5 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
5.3.5 ORF3 基因序列分析 |
5.4 讨论 |
第六章 上述PRRSV NSP2 缺失株检测方法的建立 |
6.1 试验材料 |
6.1.1 细胞及毒株 |
6.1.2 主要试剂 |
6.1.3 主要仪器 |
6.2 试验方法 |
6.2.1 引物设计 |
6.2.2 病毒RNA 的制备 |
6.2.3 RT-PCR 扩增 |
6.2.4 特异性试验 |
6.2.5 敏感性试验 |
6.2.6 灵敏度试验 |
6.3 结果 |
6.3.1 PCR 扩增条件的优化 |
6.3.2 特异性试验 |
6.3.3 敏感性试验 |
6.3.4 灵敏度试验 |
6.4 讨论 |
第七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的致病性试验 |
7.1 试验材料 |
7.1.1 毒株 |
7.1.2 试剂 |
7.1.3 试验动物 |
7.2 试验方法 |
7.2.1 病毒增殖 |
7.2.2 病毒TCID_(50) 的测定 |
7.2.3 致病性试验 |
7.3 结果 |
7.3.1 病毒的增殖 |
7.3.2 TCID_(50) 测定 |
7.3.3 致病性试验 |
7.4 讨论 |
第八章 PRRSV 流行株JIANGXI-3 灭活疫苗的效果评价 |
8.1 试验材料 |
8.1.1 毒株 |
8.1.2 试剂 |
8.1.3 试验动物 |
8.2 试验方法 |
8.2.1 病毒增殖 |
8.2.2 病毒TCID_(50) 的测定 |
8.2.3 JIANGXI-3 毒株的6 月龄猪的攻毒试验 |
8.2.4 JIANGXI-3 毒株的LD_(50) 的测定 |
8.2.5 灭活疫苗的研制 |
8.2.6 灭活疫苗的效果评价 |
8.3 结果 |
8.3.1 JIANGXI-3 9 代的TCID_(50) 测定 |
8.3.2 6 月龄猪试验结果 |
8.3.3 LD_(50) 试验的结果 |
8.3.4 LD_(50) 试验后存活猪的再次攻毒试验结果 |
8.3.5 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试验结果 |
8.4 讨论 |
8.4.1 临床症状 |
8.4.2 解剖病变和病理变化 |
8.4.3 抗原的变化 |
8.4.4 抗体的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动物试验部分照片 |
附录2 部分毒株的基因登录结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猪传染性水泡病免疫血清和恢复期血清的被动免疫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猪传染性水泡病免疫血清和恢复期血清的被动免疫研究[J]. 湖北省畜牧特产科学研究所. 兽医科技资料, 1977(S1)
- [2]猪传染性水泡病恢复期患猪血液的被动免疫研究[J]. 湖北省畜牧特产科学研究所. 兽医科技资料, 1977(S1)
- [3]掌握免疫原理 科学防治猪病[J]. 樊福好. 中国动物保健, 2003(09)
- [4]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基因7的克隆和表达载体的构建[D]. 欧洋. 四川农业大学, 2006(12)
- [5]上海地区犬冠状病毒病发病调查及治疗方法分析[D]. 许昊. 上海交通大学, 2012(11)
- [6]弓形虫—伪狂犬病毒重组二价基因工程疫苗研究[D]. 聂浩.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5)
- [7]畜牧业持续发展中的技术产品推广研究 ——以家畜布鲁氏菌病M_5-90弱毒菌苗推广应用为例[D]. 毛怀志.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4)
- [8]猪瘟活疫苗全新工艺的研制与应用[D]. 林旭埜.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8)
- [9]“高热病”猪群中PRRSV流行株的研究[D]. 王旭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