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有毒化学品资料卡(论文文献综述)
胡丹娅[1](2021)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旧必修教材栏目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自2018年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依据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于2019年出版。新教材作为课程的物化形式和文本素材,是实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栏目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也直接体现了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又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起着很大的作用。为了切实领会新教材的创新之处和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的具体体现,有必要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旧必修教材的栏目进行比较研究,为充分发挥栏目的功能与价值、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参考。本文将2007年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2)》称为旧教材。将2019年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第一、二册)》称为新教材。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人教版新旧必修教材中的栏目,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新旧教材的章节编排顺序进行比较。再将新旧教材中的栏目划分为“资料性栏目”和“活动性栏目”。在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对这两类栏目三个方面:同一类型栏目的比较、新旧教材栏目中相同知识点的比较和不同类型栏目类型的增加进行比较,比较分析了新旧必修教材栏目数量的设置、章节的分布、内容设置的差异。将新旧教材中的栏目的变化原因与新旧课程标准所体现的不同理念,以及不同课程目标(旧教材主要强调三维目标、新教材主要强调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相结合分析,并对每一类栏目的功能和价值与课标相对应进行分析,进而分析了新教材栏目设置的编写特点。之后再对“硫及其化合物”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示例,进一步体现栏目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依据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新教材,立足于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中必修内容不设模块只设主题,新教材章节顺序也发生了一定的调整,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资料性栏目”新增了五种类型的栏目,栏目的总数也有所增加;在内容的选取上,更加贴近生产生活、科技、社会和环境等,并突出化学学科的德育功能;化学史和CTSE(Chemistry Technology Society Environment)的内容选择也更加注重展现民族自信,强调素养导向。新旧必修教材“活动性栏目”新增“实验活动”栏目,在总数上差异不大;但在栏目内容选取上,明确九个学生必做实验,更加强化实验安全意识的培养,重视真实情境的创设,在教学过程中贯穿STSE教育理念;并且拓展习题的综合功能,更加注重习题的层次性、开放性和针对性。最后,在充分领会和挖掘各栏目的功能和价值的基础上,论文对必修版块中栏目设置数量最多的“硫及其化合物”内容进行了教学设计。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同行和一线教师开展新课标、新教材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艾宁[2](2021)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以及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落实,生态文明教育有必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进行有效落实,初中化学教学也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生态文明观、科学发展观对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对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论述。第二章是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主要介绍生态文明相关理论,包括生态文明概念、生态文明教育内涵及相关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调查,在相关理论的支持下进行问卷设计,对初中生及初中化学教师生态文明素养及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结构不完整、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停留在浅层次、化学教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知、化学教师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方法单一、化学教师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时缺乏评价的问题,在了解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主要原因有教师教育理念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自身生态文明素养不足、学校忽视生态文明教育。为了解决上述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第四章探索了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改进策略,主要概括为:深挖教材,确定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及内容;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质量;根据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和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教师设置科学的生态文明教育评价机制四部分内容。第五章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设计及分析,根据第四章提出的培养策略选取沪教版化学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与分析,并根据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实践。第六章是结论与反思,总结本研究的结论并反思研究方面的不足。本研究中提出的生态文明培养策略及相关教学设计案例,希望可以有效地促进一线教师在实际化学教学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陈凌文[3](2021)在《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新旧教材对比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基本理念作为育人主旨之一。作为学校教育的最主要教学素材,教材承载着国家课程的内容和理念,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和践行国家育人理念时均以其作为重要参考资料,其重要性与课程标准不相上下。在全新的育人理念指导下,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了《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鉴于全国仅有部分地区因启动了新高考改革而改用新版本教材,其余地区尚未改用或刚刚改用新版本教材,值此新旧教材交替之际,针对人民教育出版社的2004年版和2019年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研究,可以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改革方向,内化核心素养育人内涵,以期为一线高中化学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针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新旧教材进行对比研究。根据教材的编撰内容是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而设置的这一基本事实,通过对比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的相关内容,了解这一纲领性文件的变化对于教材可能带来的影响,明确教材比较的方向。首先,从宏观角度比较新旧教材在内容排版、内容选择和内容结构层面的差异,再者,站在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的微观角度,深入对比新旧教材在科学探究、化学实验、化学史和CTSE教育内容的具体呈现情况,以上即本文的主要部分。为保证研究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并坚持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用访谈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分别展开针对一线教师的访谈调查,和云南省高一、高二两个分别采用新旧教材的不同年级高中生的问卷调查,了解一线教师对新旧教材的认识,以及高中生对自己所学教材的感受,综合二者的认识和看法,对静态教材对比研究进行补充。最后,总结新旧教材在宏观结构和微观细节呈现的具体差异,根据新教材在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客观优势,提出新教材使用的些许建议。新教材内容版式设计更加新颖,图表内容更加清晰,数据更贴近时代;内容知识体系安排合理,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进阶和认知思维逻辑,有力地分散了必修内容的难点;教材所包含的教学栏目更加丰富,许多栏目极富探究性和开放性。新教材科学探究活动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实验要求更高、更明确,切实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基本技能;化学史和CTSE教育内容选材更加广泛,格外注重体现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全方位融合发展高中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旧教材存在难点集中,实验和探究活动偏少,版面和内容设计不够合理等问题,容易造成教师过分强调学科知识掌握,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上手等现象;新教材在排版和内容安排上的调整,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学生使用时获取知识的效率更高,利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新教材在有效分散难点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但是栏目的使用和教学内容安排及要求的变动,仍需要一线教师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根据上述对比研究和调查研究的结果,结合课程标准的育人目标,在必修课程阶段,本文提出以下新教材使用时的教学建议:一是聚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组织教学活动,时刻围绕核心素养设置教学目标;二是注重学生科学思维与方法的构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三是塑造“宏观—微观—符号”的三重表征学习模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四是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实验和探究育人功能。
李晓倩,刘翠,王磊,黄燕宁,史凡[4](2020)在《氧化还原反应复习的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实施——探秘“84”消毒液》文中研究指明以为学校游泳池量身定做消毒方案为抓手和主任务,通过学生将任务拆解成子任务并转化为化学问题,在研究"84"消毒液有效成分次氯酸钠时,从化合价和物质类别2个角度初步构建出含氯物质的价-类二维图,让学生在后面学习元素化合物时有图可依。
伍优敏[5](2020)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科书衔接分析与教学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课程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做好衔接教育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终身发展。随着新高考改革的稳妥推进,学生踏入高中后不仅要适应初中到高中学习节奏的变化,还要面临着选科问题,因此衔接好初高中至关重要。对化学教科书展开衔接研究,有利于中学化学教师正确领会教科书编写意图以便更好地进行衔接教育。基于此,本文从教科书入手,对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和高中化学新教科书(2019版)的衔接展开研究。首先,本文结合新教科书在体系构建、栏目设计、内容呈现上的改动情况,对初、高中化学教科书进行文本分析。先从宏观视角分析初、高中化学教科书内部结构衔接情况和栏目编写意图;再从中观和微观视角结合初、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对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原子及原子结构、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内容进行衔接案例分析。总体而言,初、高中化学教科书在结构编写上显示了迁移性与递进性,栏目设计上体现了相似性和层次性,内容编排上呈现了良好的衔接性。其次,依据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衔接点编制了教师调查问卷,对不同教龄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高中化学教师的衔接教学情况和教科书衔接内容认知情况,确定从初三进行拓展性衔接教学的实验方案。实施实践教学后,对利用对比实验法进行实践教学的两个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拓展性衔接教学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发展认知能力、提升科学素养。最后,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以下衔接教学建议:(1)知识衔接铺垫基础,教师应关注不同学段的教科书,把握好知识内容的衔接;(2)方法衔接提升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更新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与高中相衔接;(3)情感衔接形成素养,注重挖掘教科书中的情感素材,落实情感目标,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初高中衔接教育有机融合。
杨琦莎[6](2020)在《“5E”教学模式在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研究与实施》文中指出发展每一位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目前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5E”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其教学理念与我国化学新课改中倡导的基于“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契合度较高。因此,本课题基于“5E”教学模式进行化学课堂教学,以此探索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模式。本研究在梳理了“5E”教学模式与我国化学新课标中课程实施建议关系的基础上,根据“5E”教学模式的特征分别选取不同课型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以温州市某中学高一年级(13)、(14)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对照教学。在教学实践之后,结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选编调查问卷、测试卷,分别从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学科能力三个层面及各子要素进行测评。同时,通过作业情况和课后访谈了解课堂实施效果。最后根据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研究结果表明:开展基于“5E”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及课堂参与感。实验班学生在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学科能力方面较对照班学生有了不同程度地提升。实验班学生在正确价值观念方面子要素中的证据观念和求实观念发展上;在必备品格方面的四项子要素(质疑精神、创新精神等)发展上;在学科能力方面子要素中的描述表征、推理论证、简单设计等能力发展上,都有了显着性提升。因此,“5E”教学模式对于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在实践研究中还存在实践对象样本少、实践周期短、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不足。因此,“5E”教学模式对于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显着性作用还需后期持续深入地研究。
刘月[7](2020)在《基于STSE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STSE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和环境(Environment)的简写,强调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四者之间的相互关联。重视STSE内容主题的选择与组织,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化学能够创造更多物质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有关的STSE问题,是我国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理念。基于文献研究,对STSE教学的理论、发展历程以及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梳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一线教师对于STSE教育的认识、态度和应用情况,通过与学生的访谈了解了学生对于化学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提出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和问题驱动法等策略,进行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实践后对任课班级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通过STSE教学实践后情感、思想方法、问题意识及成绩等是否有所提升,以及学生的喜欢程度和渴望了解程度。实践结果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渗透STSE教育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科技前沿、生产生活以及环境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探究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以及应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且学习成绩有所提升。
万敏,车礼东,刘宝[8](2019)在《危险化学品安全数据单管理要求及技术符合性解析》文中指出危险化学品的危险分类及危险公示是保障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的前提之一,安全数据单是危险信息公示的主要途径,是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技术依据和安全保障。基于安全数据单的重要性,文章介绍了国际上及国内对于危险化学品安全数据单的管理要求,并结合安全数据单的实例分析,提出了安全数据单的技术符合性要求。结果表明,安全数据单的技术符合性涉及安全信息的一致性和操作规范的符合性,正确地编制和使用安全数据单能够降低危险化学品的流转和使用风险,提高危险化学品的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等安全保障能力。
宋玉娟[9](2019)在《国际贸易海运特种货物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贸易的飞速发展,优质资源共享已成为当代贸易的主要动因,危险货物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输在国际贸易运输中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因其货物本身的特殊性,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都需要加以特别防护,以保障人身、财产的安全,同时对环境保护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危险货物在海运过程中的特殊申报、审批、包装和运输操作,最大限度保证海运危险货物的安全性。
周娟[10](2019)在《唐山偶联硅业危险源辨识与防控技术》文中研究指明以唐山偶联硅业有限公司硅烷偶联剂生产园区为研究对象,识别园区内各评价单元的危险、有害因素,重点分析工艺流程中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分别从定性、定量角度对园区进行安全评价工作。对园区内储存设施及装置进行了安全检查表和预先危险性分析,结果表明园区内储存设施和装置建设符合国家标准。通过对该园区储存设施及装置单元的预先危险性分析,建设项目原辅料、产品储存过程中火灾、爆炸的危险性等级为Ⅳ级,灾难性的;触电、中毒和窒息的危险性等级为Ⅲ级,危险的;灼烫、机械伤害、车辆伤害、噪声与振动的危险性等级为Ⅱ级,临界的。因此,火灾、爆炸应是该项目重点防范的危险有害因素。判定该园区内的危险化学品四级重大危险源,采用池火灾和蒸气云爆炸模型对园区内甲醇储罐进行了池火灾和蒸气云爆炸预测,当发生池火灾时距甲醇储罐5.1m距离内人员一分钟内百分百死亡,22.96m外为安全区;发生甲醇蒸气云爆炸时死亡半径8.92m,重伤半径24.13m,轻伤半径40.5m,安全区为40.5m以外区域。使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对甲醇汽化器进行火灾、爆炸风险评价,判断出该工艺火灾爆炸危险性较轻,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后危险性降低。计算园区防护距离,判断出外部防护距离足够。采用事故树对甲醇储罐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基本原因进行探究,判断出人的失误是发生储罐安全类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并提出管理措施。图12幅;表26个;参47篇。
二、常见有毒化学品资料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见有毒化学品资料卡(论文提纲范文)
(1)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旧必修教材栏目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材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一、 “高中化学教材研究”的总体研究现状 |
二、 “高中化学教材研究”的文献分析 |
第二节 “高中化学教材比较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三节 “化学教材栏目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化学教材栏目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 |
二、 “化学教材栏目”文献分析 |
三、文献综述小结 |
第三章 研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教材 |
2.教材栏目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比较教育学 |
第四章 人教版新旧教材“资料性栏目”比较 |
第一节 新旧教材章节编排的比较 |
第二节 新旧教材中“资料性栏目”数量比较 |
第三节 新旧教材中“资料性栏目”在章节中分布情况比较 |
第四节 新旧教材中“资料性栏目”内容设置的比较 |
一、同一类型栏目的比较 |
二、新旧教材栏目中相同知识点比较 |
三、不同类型栏目的增加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人教版新旧教材活动性栏目比较 |
第一节 新旧教材中“活动性栏目”数量比较 |
第二节 新旧教材中“活动性栏目”在章节中分布情况比较 |
第三节 新旧教材中“活动性栏目”内容设置得比较 |
一、同一类型栏目的比较 |
二、人教版新旧教材栏目中相同知识点比较 |
三、不同类型栏目种类的增加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硫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示例 |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
二、教学设计理论依据 |
三、教学内容分析 |
四、学情分析 |
五、教学目标 |
六、教学重难点 |
七、方法手段 |
八、教学准备 |
九、教学过程 |
十、板书设计 |
十一、案例分析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人教版2007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资料性栏目内容设置 |
附录 B 人教版2019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资料性栏目内容设置 |
附录 C 人教版2007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活动性栏目内容设置 |
附录 D 人教版2019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活动性栏目内容设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生态文明 |
(二)生态文明教育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生态文明观 |
(三)科学发展观 |
第三章 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调查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研究工具的编制 |
(四)研究工具的信效度分析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二)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结构不完整 |
(二)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停留在浅层次 |
(三)化学教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知 |
(四)化学教师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方法单一 |
(五)化学教师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时缺乏评价 |
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教育理念受应试教育的束缚 |
(二)教师自身生态文明素养不足 |
(三)学校忽视生态文明教育 |
第四章 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改进策略 |
一、深挖教材,确定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及内容 |
(一)科学制定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目标 |
(二)精选初中化学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
二、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质量 |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关注生态文明教育 |
(二)提高教师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能力 |
(三)强化教师生态文明行为的榜样示范作用 |
三、根据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和内容,优化教学方式 |
(一)加强情境教学法 |
(二)注重化学实验教学 |
(三)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课外实践活动 |
四、教师设置科学的生态文明教育评价机制 |
(一)开展多样化评价 |
(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评 |
第五章 初中化学教学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设计及实践 |
一、初中化学教学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设计 |
(一) “金属的防护和废旧金属的回收”的教学设计与分析 |
(二) “环境污染的防治”的教学设计与分析 |
二、初中化学教学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 |
(一)教学实践的目的 |
(二)教学实践对象 |
(三)教学实践的计划 |
(四)教学实践过程 |
(五)教学实施效果 |
(六)教学实施后的反思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情况简介 |
(3)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新旧教材对比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程改革背景 |
1.1.2 教材研究背景 |
1.1.3 教学需要的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不同版本化学教材对比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新旧化学教材对比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概念界定 |
1.5.1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
1.5.2 化学教材 |
第2章 实验版和2017 版《课程标准》必修课程的部分对比 |
2.1 必修课程结构设计的对比 |
2.2 必修课程呈现方式的对比 |
2.3 必修课程具体要求的对比 |
2.4 《课程标准》必修课程的部分对比总结 |
第3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新旧教材的内容对比 |
3.1 内容排版对比 |
3.1.1 封面设计 |
3.1.2 正文设计 |
3.1.3 插图设计 |
3.1.4 内容排版对比总结 |
3.2 内容选择对比 |
3.2.1 旧教材内容选择 |
3.2.2 新教材内容选择 |
3.2.3 内容选择对比总结 |
3.3 内容结构对比 |
3.3.1 旧教材内容结构 |
3.3.2 新教材内容结构 |
3.3.3 内容结构对比结论 |
第4章 人教版必修新旧教材核心素养体现情况对比 |
4.1 科学探究对比 |
4.1.1 数量及分布 |
4.1.2 内容与方式 |
4.1.3 新旧教材的科学探究活动实例 |
4.2 化学实验对比 |
4.2.1 数量及分布 |
4.2.2 实验内容 |
4.2.3 实验类型 |
4.2.4 新教材化学实验活动实例 |
4.3 化学史对比 |
4.3.1 数量和分布 |
4.3.2 史料内容 |
4.3.3 史料的指导方式 |
4.3.4 新教材化学史实例 |
4.4 CTSE对比 |
4.4.1 化学与技术 |
4.4.2 化学与社会 |
4.4.3 化学与环境 |
4.4.4 新教材CTSE教育内容实例 |
4.5 新旧教材核心素养体现情况总结 |
第5章 师生对人教版必修新旧教材的认知情况调查研究 |
5.1 教师对人教版必修新旧教材的访谈研究 |
5.1.1 访谈目的 |
5.1.2 访谈方式 |
5.1.3 访谈对象 |
5.1.4 访谈设计 |
5.1.5 访谈结果 |
5.2 学生对人教版必修新旧教材的问卷调查研究 |
5.2.1 调查目的 |
5.2.2 调查工具 |
5.2.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5.3 调查研究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对课程标准的对比结论 |
6.1.2 对新旧教材内容的对比结论 |
6.1.3 对新旧教材核心素养体现情况的对比结论 |
6.1.4 师生对新旧教材认知调查的结论 |
6.2 研究启示与教学建议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的研究成果 |
(4)氧化还原反应复习的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实施——探秘“84”消毒液(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教学主题分析 |
2 项目教学目标 |
3 项目任务及教学流程 |
4 项目实施过程及学生学习结果 |
5 教学效果与反思 |
(5)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科书衔接分析与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研究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 |
1.2.2 研究初高中化学教科书衔接 |
1.2.3 文献总评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教科书的界定 |
1.3.2 衔接的界定 |
1.4 理论依据 |
1.4.1 贝塔郎非的系统论 |
1.4.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1.4.3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1.4.4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设计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的对象及其来源 |
1.6.3 研究的材料和工具 |
1.6.4 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
2.初高中化学教科书的宏观衔接分析 |
2.1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的内部结构衔接分析 |
2.2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的栏目设计衔接分析 |
3.初高中化学教科书的中、微观衔接分析 |
3.1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原子结构相关内容的呈现和衔接分析 |
3.2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计算的呈现和衔接分析 |
3.2.1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以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基础相关计算的呈现和衔接分析 |
3.2.2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溶液浓度计算的呈现和衔接分析 |
3.3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实验的呈现和衔接分析 |
3.3.1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实验图表的呈现和衔接分析 |
3.3.2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实验内容的呈现和衔接分析 |
4.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实证研究与建议 |
4.1 高中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
4.1.1 问卷调查对象 |
4.1.2 高中教师对初中教科书的熟悉程度 |
4.1.3 高中教师在课堂上的衔接教学情况 |
4.1.4 高中教师对各衔接点的认知情况 |
4.2 初三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
4.2.1 问卷调查对象 |
4.2.2 初三学生化学学习情况 |
4.2.3 初三学生对衔接知识的接受度 |
4.2.4 初三学生对教科书的看法 |
4.2.5 初三学生的科学素养 |
4.3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建议 |
4.3.1 知识衔接铺垫基础 |
4.3.2 方法衔接提升能力 |
4.3.3 情感衔接形成素养 |
5.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教科书研究结论 |
5.1.2 教学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5E”教学模式在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研究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社会发展推进的要求 |
2.新课程改革的挑战 |
3.“5E”教学模式的教育价值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5E”教学模式 |
2.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二)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概念转变学习理论 |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三、“素养为本”理念下高一化学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
1.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
2.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 |
3.学生在化学课堂的学习方式 |
4.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 |
(三)化学教学现状 |
四、基于“5E”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设计 |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 |
(三)基于“5E”教学模式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案例 |
1.化学实验类知识——《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学案例 |
2.化学概念类知识——《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例 |
3.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
4.元素化合物知识——《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学设计 |
五、“素养为本”理念下基于“5E”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前测 |
(四)实施效果与分析 |
1.学生正确价值观念调查分析 |
2.学生必备品格调查分析 |
3.学生化学学科能力调查分析 |
4.课程实施效果调查 |
5.小结 |
六、研究总结 |
(一)研究结果 |
(二)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 B:“素养为本”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C: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前测) |
附录 D: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情况调查问卷(后测) |
附录 E:化学学科能力试题细目表 |
附录 F:化学学科能力测试卷 |
附录 G:“离子反应”课后习题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7)基于STSE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任务 |
1.3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理论基础 |
3.1 建构主义理论 |
3.2 情境认知理论 |
3.3 学习迁移理论 |
4 课标及教材分析 |
4.1 课标分析 |
4.2 教材分析 |
5 调查与分析 |
5.1 教师问卷调查及分析 |
5.2 学生问卷调查及分析 |
6 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 |
6.1 教学策略 |
6.1.1 情境教学法 |
6.1.2 角色扮演法 |
6.1.3 问题驱动法 |
6.2 教学设计与实施 |
6.2.1 《氯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
6.2.2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
6.2.3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
6.3 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B STSE教育实践前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C STSE教育实践后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8)危险化学品安全数据单管理要求及技术符合性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际上化学品安全数据单的技术及管理要求 |
1.1 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及标签制度》(GHS) |
1.2 REACH法规 |
1.3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 |
1.4 技术标准 |
2 我国化学品安全数据单的技术及管理要求 |
3 危险化学品安全数据单的常见问题及技术符合性解析 |
3.1 危险标识与危险分类不符合 |
3.2 急救措施与危险分类不符合 |
3.3 消防措施与危险分类不符合 |
3.4 意外释放措施与危险分类不符合 |
3.5 搬运和存储措施与危险分类不符合 |
3.6 人身保护措施与危险分类不符合 |
3.7 不相容材料与危险分类的符合性 |
3.8 毒理学信息与危险分类的符合性 |
4 结语 |
(9)国际贸易海运特种货物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危险货物的分类 |
2危险货物的包装 |
2.1包装的作用 |
2.2包装的要求 |
3危险货物的托运 |
(10)唐山偶联硅业危险源辨识与防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风险辨识现状 |
1.1 偶联硅烷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危险源辨识现状 |
1.3 国内外安全评价现状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
2.1 危险源理论 |
2.2 安全评价概述 |
2.3 评价对象概况 |
2.4 硅烷偶联剂技术与工艺 |
2.4.1 工艺流程 |
2.4.2 主要设备 |
2.5 评价单元划分 |
2.6 危险源辨识 |
2.6.1 物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
2.6.2 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 |
第3章 厂区定性与定量评价 |
3.1 建设项目选址与设备安全评价 |
3.1.1 建设项目选址评价 |
3.1.2 储存设施及装置安全评价 |
3.2 重大危险源辨识 |
3.2.1 危险化学品使用装置 |
3.2.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 |
3.3 固有危险程度分析 |
3.3.1 作业场所固有危险程度分析 |
3.3.2 火灾、爆炸固有危险程度 |
3.4 重大事故后果模拟分析 |
3.4.1 甲醇理化特性与甲醇储罐火灾爆炸分析 |
3.4.2 池火灾 |
3.4.3 蒸气云爆炸模型 |
3.4.4 建议与措施 |
3.5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
3.5.1 计算过程 |
3.5.2 结论 |
3.6 外部防护距离计算 |
3.6.1 计算步骤 |
3.6.2 计算过程 |
3.6.3 计算结果 |
3.7 事故树分析 |
3.7.1 故障树建立 |
3.7.2 故障树分析与计算 |
第4章 安全防控技术措施 |
4.1 安全管理措施 |
4.2 安全防控技术措施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企业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常见有毒化学品资料卡(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旧必修教材栏目的比较研究[D]. 胡丹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 艾宁.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新旧教材对比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D]. 陈凌文. 西南大学, 2021(01)
- [4]氧化还原反应复习的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实施——探秘“84”消毒液[J]. 李晓倩,刘翠,王磊,黄燕宁,史凡.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17)
- [5]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科书衔接分析与教学实践[D]. 伍优敏.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5E”教学模式在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研究与实施[D]. 杨琦莎. 温州大学, 2020(03)
- [7]基于STSE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D]. 刘月.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8]危险化学品安全数据单管理要求及技术符合性解析[J]. 万敏,车礼东,刘宝. 化工管理, 2019(31)
- [9]国际贸易海运特种货物的实践研究[J]. 宋玉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12)
- [10]唐山偶联硅业危险源辨识与防控技术[D]. 周娟.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