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拿镇痛时兔中央灰质区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月华[1](2021)在《基于安神止痛理论的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基于安神止痛理论的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疗法治疗偏头痛可能的机制,为今后实验研究提供实践基础。方法将66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针刺运用安神止痛针法,每日1次,1周5次,共针刺2周;中药采用头痛圣愈方加减,日1剂,早晚分服,1周5剂,共服用2周。对照组:西药治疗,服用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胶囊(国药准字H20060352,生产单位:四川梓橦宫药业有限公司),1次/天,10mg/次,连续治疗10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指数的差异,以判定其临床疗效,并同时观察患者的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偏头痛特异性生活品质量表(migrain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MSQ)、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的评分变化情况。结果1.头痛指数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头痛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指数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经秩和检验,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血清5-HT含量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5-HT含量均有所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MSQ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SQ评分均有所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基于安神止痛理论的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基于安神止痛理论的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可以升高患者血清5-HT的含量,为探讨该疗法可能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室指标的支持。3.基于安神止痛理论的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蒋学余[2](2021)在《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中枢神经元-胶质细胞-趋化因子镇痛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其损伤的神经元功能状态,及脊髓背角神经元-胶质细胞-趋化因子网络信号系统关键子的表达,探讨电针镇痛机制,为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实验进行。第一部分实验通过结(Sprague-Dawleg-SD)大鼠颈神经根建立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在模型建立后通过检测其一般行为学表现及热刺激、机械刺激诱发痛、诱发电位来验证造模成功。然后将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电针组,术后2周电针组大鼠在绑缚下予以电针颈夹脊穴干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予以同样绑缚,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热痛阈值及生化检测谷氨酸、前列腺素、NO含量,检测脊髓背角CGRP受体、AC、VGCC的表达。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造模基础上在颈神经根加置鞘内置管。将72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电针组、LAA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组(LAA组)及LAA+电针组,LAA组予以鞘内注射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LAA(L-α-aminoadi Pate)对星形胶质细胞进行抑制,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模型大鼠C6、C7脊髓背角CD11b/CR3、GFAP、CX3CR1受体、CCR2受体、TLR4、P38-MAPK、NF-κB表达,免疫组化检测C6、C7脊髓背角IL-1β、IL-6、IL-18、TNF-α的表达,并运用RT-PCR检测及Western blot检测丘脑、大脑皮层水平检测兴奋性氨基酸、炎症因子等含量及NMDA、AMPA表达。结果:第一部分结果显示:电针组能有效减轻CSR模型大鼠疼痛,降低电针组大鼠神经元中谷氨酸、前列腺素、NO含量均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脊髓背角脊髓背角CGRP受体、AC、VGCC表达量有明显降低(P<0.05)。第二部分结果显示:电针夹脊穴和鞘内注射LAA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均能有效减轻CSR模型大鼠疼痛,减少胶质细胞上CX3CR1受体、CCR2受体、TLR4的生成(P<0.05),减少GFAP、CD11b/CR3表达(P<0.05),能有效抑制各类神经炎症介质IL-1β、IL-18、IL-6、TNF-α的合成和分泌(P<0.05),可有效减低脊髓背角水平NMDA、AMPA的表达(P<0.05)。LAA组较电针组效果明显(P<0.05)。结论:1、电针颈夹脊穴能有效改善CSR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2、电针夹脊穴能够有效减少CSR大鼠模型脊髓背角神经元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少神经肽、神经递质表面受体表达。3、电针夹脊穴能够在抑制胶质细胞激活与趋化因子生成的基础上,抑制各类神经炎症介质的合成和分泌。
徐华森[3](2020)在《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近半个世纪有关针刺镇痛机制国内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并统计分析,总结关于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成果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并总结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频次较高病种及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针刺镇痛的研究提供文献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知识网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录入文献,用Excel数据库进行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1.针刺镇痛机制的文献研究按照系统分类主要分为神经系统与结缔组织系统;符合纳入条件的神经机制类文献876篇,结缔组织类文献363篇;其中外周神经系统128篇,涉及中枢神经系统287篇,涉及神经递质类文献461篇。2.针刺镇痛的组织形态结构:(1)针刺兴奋外周传入纤维参与镇痛,兴奋纤维越细所需刺激强度越大镇痛效果越强;针刺信号上传时通过脊髓内节段性联系影响邻近节段所支配的皮肤、内脏的活动和邻近节段的痛觉传入从而发挥镇痛作用。(2)针刺镇痛的中枢调制通路研究包括三个:一是由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核-脊髓背角构成的下行抑制通路;二是脊髓-丘脑中央下核-腹外侧眶皮层-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脊髓组成的痛觉调制负反馈通路;三是皮层丘脑环路。(3)结缔组织作为人体内庞大的液晶体系统,通过联轴效应即针刺机械刺激液晶体通过换能释放生物电,而产生压电和反压电效应,迅速改变病变部位细胞的以钙离子为主通道,使痉挛、僵硬的肌肉得以舒缓,参与针刺镇痛。3.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主要包括内源性阿片肽(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P物质、γ-氨基丁酸等,其中内啡肽、脑啡肽、5-羟色胺、P物质、乙酰胆碱针刺时脑内含量与针刺镇痛呈正相关,P物质在脊髓呈负相关;强啡肽在脊髓参与镇痛,在脑内不参与;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针刺时在脑内呈负相关,在脊髓呈正相关;参与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研究多是单一研究,关于各种神经递质的协同作用研究仍较少。4.针刺镇痛应用频次较高病种包括颈椎病、关节炎、腰痛、头痛、肩关节周围炎、偏头痛、痛经、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牙痛、胃痛等;各痛症的针刺镇痛高频穴位处方主要为病痛部位周围的穴位为主;排名前十的针刺镇痛高频穴位依次为颈夹脊、阿是穴、风池、腰夹脊、大肠俞、后溪、阳陵泉、天柱、大椎、太阳。结论:1.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以神经结构解剖为基础:从外周神经纤维-脊髓-皮层下-大脑皮层,及此通路上其相关的神经递质为主导,构成针刺镇痛的多结构层次、多递质的研究,构成针刺镇痛的以神经机制为主导的特征。但各类神经递质在针刺镇痛时的相互协同作用相关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2.针刺镇痛的非神经机制主要为结缔组织机制,通过联轴效应换能释放生物电迅速改变病变部位细胞的以钙离子为主通道,使痉挛、僵硬的肌肉得以舒缓,参与针刺镇痛。但与神经机制相比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结缔组织是作为疼痛产生和镇痛部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与神经系统的镇痛机制的关系的相关机理尚未清晰,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证实。3.针刺镇痛临床应用广泛,治疗病种包括临床常见痛症,以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炎性痛为主。针刺镇痛高频穴位主要依不同痛症而有所差异,针刺镇痛选穴主要以近端取穴为主。
张宇星[4](2020)在《从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探讨指按手三里的神经传导效应机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CHEPs刺激器、轻度按法及中度按法作用于正常人手三里穴产生的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s)的潜伏期及波幅,探讨指按法作用于手三里的神经传导效应机制。方法:于2019年5月-2019年7月在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招募健康成人16例。每个志愿者在收到关于研究目的和设计的完整解释后,签署同意书。检测、观察、比较志愿者分别接受CHEPs刺激器、轻度按法及中度按法作用于手三里穴产生的CHEPs电位的潜伏期、波幅差异。结果:1.CHEPs潜伏期1.1 N波潜伏期轻按压组的N波潜伏期比CHEPs组延长134.13ms,中按压组的N波潜伏期比CHEPs组延长120.69ms,CHEPs组分别与轻按压组、中按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1.2 P波潜伏期轻按压组的P波潜伏期比CHEPs组延长138.63ms,中按压组的P波潜伏期比CHEPs组延长149.13ms,CHEPs组分别与轻按压组、中按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潜伏期的长短体现了信号在神经传导速度的快慢,指按法两种力度的潜伏时长与CHEPs相比较,提示具有统计学差异,表明其神经传导信号的速度更慢。2.CHEPs波幅CHEPs组的N波波幅分别与轻按压组、中按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HEPs组的P波波幅分别与轻按压组、中按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根据波形、波幅、潜伏期,证实了轻度指按法、中度指按法作用于体表手三里穴时,可通过传导速度更慢的神经纤维传导诱发CHEPs;2、指按法作用于体表手三里穴,其潜伏期更长,证实了得气(酸胀感)主要通过直径更小的纤维介导。
徐翔宇[5](2020)在《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观察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对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原理进行初步分析及探讨,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严格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患者,患者被详细告知该研究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将愿意参与本课题的患者纳入研究。70例患者根据其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试验组采用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两组的治疗都是隔天1次,1周3次,持续2周,共6次。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胃脘痛程度,并对疼痛频率、持续时间、程度等变量评分,以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除胃痛外的其他单项症状的疗效根据患者报告结局指标(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进行评价。所有数据以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1.治疗期间有4例脱落,最后共66例患者完成6次治疗并纳入统计学分析,其中试验组33例,对照组33例。2.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疼痛程度、症候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无明显差异(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脘痛VAS评分、症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都有降低(P<0.05);两组之间比较,结果发现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胃脘痛症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4.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6%,二者有差异(P<0.05)。5.在胁肋胀痛、胸闷、喜太息、失眠等4个症状的改善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胸闷、失眠两项症状的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的方法以及常规推拿手法对于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均有确切疗效。2.试验组采用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更佳,且在改善患者存在的胁肋胀痛、胸闷、喜太息、失眠等4个次要症状方面更有优势。3.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安全可靠,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李怡帆[6](2020)在《基于中医“痛证”理论的国产脊髓电刺激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技术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已被广泛应用于以难治性疼痛为代表的多种疾病的治疗当中。而目前国内无自主研发的SCS刺激系统,所用设备均来自进口,价格昂贵,限制了该疗法的普及应用。为打破国外技术对SCS的技术垄断,提高国内SCS治疗的应用水平,课题组前期与清华大学神经调控实验室、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合作自主研发了植入式SCS设备(包括刺激电极、脉冲发生器、延长导线、程控仪等)。目的:验证设备系统的生物安全性、系统稳定性、手术操作性、组织相容性及刺激作用有效性;同时在中医“痛证”理论指导下,观察设备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西医结合理论指导SCS治疗提供切入点。方法:本研究包括动物研究以及临床研究两部分。(1)动物研究:在小尾寒羊身上行SCS植入术,分别验证在不同刺激模式下(低频及10kHz高频模式)穿刺电极、外科电极以及脉冲发生器的性能;观察术后动物的行为学改变、血白细胞水平、设备阻抗值,并在术后1个月时取脊髓标本行HE染色;以此验证SCS刺激对实验动物感觉运动功能、感染状态和脊髓结构等的影响,同时验证设备连接稳定性。(2)临床研究:纳入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行SCS设备(穿刺电极)植入治疗(传统刺激模式),测试成功的患者后续植入脉冲发生器;分别在入组前、治疗14天、1月及3月时评估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明36问健康测量量表(SF-36)、简式麦吉尔疼痛量表2(SF-MPQ-2)、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贝克抑郁量表(BDI),观察SCS设备对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睡眠状态以及心理情况的影响;同时在患者入组时,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划为“不通则痛”及“不荣则痛”两型,比较不同证型患者在测试期和术后3月的有效率。结果:(1)动物研究:实验羊术后1月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正常,术后WBC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术中、术后阻抗值正常,设备运转工作正常。治疗1月后,电极未见明显的位置移动;且脊髓组织HE染色结果提示,与未刺激节段相比,刺激节段脊髓形态结构正常,未见明显细胞坏死、水肿、缺血、炎症等病理改变。(2)临床研究:共纳入11例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男性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7.33岁,平均病程5.18年;VAS评分在术前、治疗14天、1月及3月时分别为8.12±0.32、4.06±0.79、3.59±0.77、4.22±0.86,治疗后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着改善(P<0.05),以VAS下降≥50%评定的测试期有效率为81.8%(9/11),治疗3月时的有效率为75%(6/8);术后3月时,SF-36量表中“躯体疼痛”(BP)维度、SF-MPQ-2四个维度以及AI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着改善(P<0.05));SF-36量表中其他维度及BDI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并未发现统计学差异;11例患者中,2例患者为“不荣则痛”型(A组),9例患者为“不通则痛”型(B组),测试期A组成功率为0,B组为100%,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月时B组患者有效率为66.7%,两组未见统计学差异。临床研究过程中设备连接良好,未见不良事件报告。结论:(1)新型植入式SCS系统,包括穿刺电极以及外科电极,能够实现传统低频刺激模式,以及新型高频(10kHz)刺激模式;优化的电极锚定装置能够更好地固定电极,避免电极移位的发生;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组织相容性以及可操作性;设备连接状态良好,功能稳定,能够符合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需求。(2)新型植入式SCS系统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在规范手术操作下,SCS设备能够显着改善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本研究首次在SCS治疗中引入了中医“痛证”的概念,发现中医证型与SCS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相关性,提示了基于“痛证”理论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指导SCS治疗的可行性。
范香瀛[7](2020)在《偏头痛发作期不同神经支配区穴针刺镇痛效应评价及fMRI差异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比较偏头痛发作期患者枕神经支配区穴组、三叉神经支配区穴组、脊神经支配区穴组的针刺镇痛效应差异,探讨上述不同神经支配区穴组针刺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镇痛效应的相对特异性及其规律(各自的镇痛时点、镇痛强度、镇痛部位)。(2)从fMRI角度,初步观察不同神经支配区穴针刺镇痛效应的相对特异性差异的fMRI表现。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9例偏头痛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3个组。A组(枕神经支配区穴组)以排针平刺枕部穴组,脑空透风池,脑户透风府,皮下进针约1寸,留针2h;B组(三叉神经支配区穴组)以排针平刺额颞穴组,颔厌(透)悬厘、神庭(透)印堂、眉冲(透)攒竹、头临泣(透)鱼腰、头维(透)丝竹空,皮下进针约1寸,留针2h;C组(脊神经支配区穴组)远端辨证取穴,除外头面部取穴,采用常规针刺法,留针2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比较3组针刺治疗前、针刺治疗后即刻、5min、30min、2h时点的VAS分值、VAS改善值以及2h有效率。比较3组头痛部位的缓解程度。比较不同神经支配区穴组针刺镇痛效应的相对特异性。本研究功能磁共振检查部分纳入符合标准的无先兆偏头痛发作期患者12例,其中A组(枕神经支配区穴组)6例,B组(三叉神经支配区穴组)6例,两组分别行针刺治疗,针刺方案同前,分别在针刺前、针刺2h后进行BOID-fMRI扫描,对比观察其相关指标变化,进行效应差异机制观察。结果:1.各组间治疗后即刻、第5min、第30min、第2h后VAS评分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的分值均降低,3组间不同时间点受试者VAS分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在治疗后即刻,A(枕神经支配区穴组)和B组(三叉神经支配区穴组)的VAS分值均低于C组(脊神经支配区穴组)(P<0.01),A组与B组的VAS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5min、2h,A组与B组的VAS分值均显着低于C组(P<0.01),A组的VAS分值显着低于B组(P<0.01);在治疗后30min,A组与B组的VAS分值均显着低于C组(P<0.01),A组的VAS分值低于B组(P<0.05)。2.各组间治疗后即刻、第5min、第30min、第2h后VAS改善值比较:3组间不同时间点受试者VAS改善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在治疗后即刻、5min、30min、2h,A和B组的VAS改善值均显着高于C组(P<0.01),A组与B组的VAS改善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3.各组2h有效率评定,A组有效率为93.9%,B组有效率为75.8%,C组有效率为31.3%,A组疗效优于B组(P<0.05),显着优于C组(P<0.01),B组疗效显着优于C组。4.各组头痛部位缓解情况比较,A组针刺2h后枕部及额颞眶部的缓解率依次为:100%、86.7%,B组针刺2h后枕部及额颞眶部的缓解率依次为:56.3%、88.5%,C组针刺2h后枕部及额颞眶部的缓解率依次为:33.3%、28.6%。5.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fMRI数据分析显示偏头痛患者经枕神经支配区穴组针刺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ALFF值增强的脑区有左枕中回、右枕叶、双侧颞上回、左颞中回、右颞下回、左梭状回、双侧额下回、中脑、左扣带回、角回、双侧顶叶、左小脑前叶等,ALFF值减弱的脑区有左额叶、右额上回、右边缘叶、右小脑扁桃体、左小脑前后叶、双侧扣带回、左楔前叶、右海马旁回、左直回等;经三叉神经支配区穴组针刺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ALFF值增强的脑区有小脑后叶、中央后回、右扣带回、双侧颞下回、右颞中回、右颞上回、梭状回、左额下回、右额中回、双侧顶叶下小叶等,ALFF值减弱的脑区有延髓、中脑、丘脑、小脑前叶、中央前回、中央后回、边缘叶、左额前叶、左额中回、左额下回、右颞中回等。结论:1.针刺不同神经支配区穴组均能缓解头痛强度,有一定的镇痛疗效,但其适应症各不相同,具有相对特异性。2.针刺枕神经支配区穴可显着缓解枕部痛,对额颞眶部痛有较好镇痛作用;针刺三叉神经支配区穴可显着缓解额颞眶部痛,但对枕部痛的镇痛作用相对较差;针刺脊神经支配区穴组(远端辨证取穴组),其镇痛效应不显着,可能不存在相对特异性。3.局部取穴组合针刺镇痛疗效优于远端取穴组合。4.偏头痛发作期患者不同神经支配区穴针刺治疗前后存在相关功能脑区活动性变化,表明针刺镇痛效应存在复杂的中枢调节机制,且该机制是基于多个功能脑区协同变化的结果,其中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系统、边缘系统和疼痛中枢网络起到了重要调节作用。以上结论为探讨偏头痛的镇痛效应机制提供功能影像学支持。
刘郁林[8](2019)在《电针刺激委中、承山穴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改良TLIF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应用电针刺激委中、承山穴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改良TLIF术后围术期镇痛的疗效。【方法】:取自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初次行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改良TLIF的术后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由经验丰富的同一位主任医师主刀,手术方式相同,术后第一天常规口服塞来昔布200mg每天两次每次一粒,试验组在术后第24小时开始每天予以电针穴位刺激双侧承山、委中穴位镇痛,刺激强度设置为5m A,频率采用2-100Hz疏密波,时间为30min,共治疗五天,分别在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术后1周统计患者VAS及JOA数据,评估患者疼痛指数及功能障碍指数,对照组在术后24小时后不做处理作为空白对照,两组患者在必要时可追加镇痛药物。以VAS评分作为主要疗效指标。【结果】:1.治疗前对照组与试验组的VAS评分及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24小时两组的VAS评分及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48小时试验组的VAS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48小时两组之间的JO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一周,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相比,VAS评分与JOA评分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在术前与术后24小时、术后24小时与术后48小时、术后48小时与术后1周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两组术前与术后24小时、术后24小时与术后48小时、术后48小时与术后1周的VAS评分有显着性的不同。5.两组的JOA评分,在术前与术后24小时、术后24小时与术后48小时、术后48小时与术后1周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术前与术后24小时、术后24小时与术后48小时、术后48小时与术后1周的JOA评分有显着性的不同。6.通过重复测量组间方差分析可知,组别方差分析的P<0.05,组间差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组别因素对VAS评分和JOA评分有影响,即试验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和JOA评分的变化是不同的。7.追加镇痛药物:术后试验组共有2例追加镇痛药物,其中1例发生在术后第24-48小时,1例发生在术后0-24小时。术后对照组共有4例追加镇痛药物,其中3例发生在术后第24-48小时,1例发生在术后0-24小时。8.不良反应及脱落情况: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出现,无消化道出血等药物不良反应,试验组患者无皮下血肿、无晕针等不良反应。病例均在患者住院期间收集,无脱落情况。【结论】:电针穴位刺激双侧委中、承山穴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改良TLIF术后镇痛短期内可以减轻患者术后腰部疼痛,且能够降低术后追加镇痛药使用率,不良反应较少。
钟声[9](2019)在《电针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脊髓上中枢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比较非药物疗法(针刺和电疗)对TKA术后疼痛治疗的疗效优劣;2.研究TKA术后电针干预对术后急性疼痛及关节功能康复的效应,为电针治疗术后疼痛、促进关节功能康复提供临床依据;3.探究电针干预在脊髓上中枢的疼痛调控机制,包括对下行疼痛调控系统的具体影响,为电针镇痛的机制提供基础。方法:1.通过基于贝叶斯的网络meta分析,比较电针、经皮电刺激、针刺、安慰疗法与常规康复在TKA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差异,并对各治疗方法进行排秩;2.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评价电针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的疗效。11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安慰针组,并予以对应干预措施。分别记录术前、术后6h、24h、48h、72h的VAS评分;术后48h内PCA额外释放的镇痛药物剂量;术前及术后72h的HAMA评分、HSS评分和ROM;术后24h至72h膝关节轴径减少量;围手术期焦虑及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3.建立大鼠足底切口疼痛模型,随机分为电针组、安慰针组和空白对照组,于造模后第一天开始连续干预三天,每天一次,记录造模前及造模后1d、2d、3d的大鼠的疼痛行为表现(斜板试验、50%机械缩足阈值、热缩足潜伏期);造模后3d取大鼠脑组织PAG及RVM区域,使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RVM中ON细胞和OFF细胞的激活情况;使用q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PAG与RVM中MOR、BDNF、Trk B的m 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变化,同时检测p Trk B的蛋白表达情况变化。结果:1.通过贝叶斯网络meta分析,共纳入16项研究,包括756例受试者,异质性评价显示各研究间异质性不显着。进行一致性检验并合并效应量,通过计算排序概率,得出治疗措施的优劣情况。根据SUCRA值对治疗措施排序,疗效由好到差依次为电针(0.827)、经皮电刺激(0.782)、针刺(0.623)、安慰疗法(0.225)、常规康复(0.043)。疗效排序显示电针治疗与经皮电刺激疗效接近,并均比单独针刺效果更好。2.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110例受试者,在疼痛评估上电针组在术后48h、72h的VAS评分较安慰针组更低,疼痛分级的构成比也存在显着差异;电针组较安慰针组额外使用的镇痛药物更少。在功能评价上,电针组与安慰针组比较,在术后72h HSS评分及ROM均更高。在术后并发症评价上,HAMA评分和恶心呕吐评分更低;电针组较安慰针组膝关节轴径减少量更多。3.电针干预作用于切口痛大鼠,可提高大鼠疼痛耐受,增加大鼠患肢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电针干预可作用于RVM,激活OFF细胞的抑制作用并抑制ON细胞的易化作用;电针干预可上调PAG及RVM内MOR的表达,并抑制其中BDNF/Trk B信号通路。结论:1.既往研究的系统评价支持非药物疗法(针刺和电疗)的有效性,电针、经皮电刺激、针刺疗法较安慰疗法和常规康复在TKA术后镇痛上有更加优越的疗效,且疗效排序依次为电针、经皮电刺激、针刺、安慰疗法和常规康复。2.电针干预双侧伏兔、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穴可有效降低TKA术后患者的急性疼痛,并可促进早期康复进程,提高功能活动度,减少围手术期焦虑、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3.电针刺激可作用于脊髓上中枢,通过调节下行疼痛控制系统,促进下行抑制作用并抑制下行易化作用发挥镇痛效应,其中延髓内的分子机制为促进μ阿片受体表达和抑制BDNF/Trk B信号通路。
张益赫[10](2019)在《地榆炭镇痛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地榆炭(SRC)是地榆高温炭化后的产物,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血证,以及水火烫伤、痈肿疮毒等多种病证所引起的疼痛,疗效确切。然而,现今对于地榆炭镇痛作用的相关研究甚少,对其发挥镇痛效应物质基础的研究尚属空白,对地榆炭的质量标准研究更是进展缓慢。本实验团队突破固有的对小分子化合物、金属盐离子等成分研究的局限思路,创造性地引入纳米材料学科中的分离技术和表征方法,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地榆炭进行综合探究,以揭示其发挥生物效应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目的:1.从地榆炭中分离出地榆炭纳米类成分(SRC-NCs),比较不同温度制备条件下地榆炭纳米类成分的差异,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2.对地榆炭纳米类成分进行详细表征。3.建立实验动物致痛模型,明确地榆炭纳米类成分的镇痛作用。4.通过测量血清中炎性介质的含量,初步探索其镇痛作用机制,以延伸其生物效应的发挥。方法:1.地榆炭纳米类成分制备工艺优化研究:设定不同梯度温度烧制地榆炭,通过水提、过滤、透析等方法分离出地榆炭纳米类成分。对此种纳米类成分进行形态样貌、理化特征及生物效应的比较分析,优选出最佳的制备温度工艺,为接下来研究奠定基础。2.地榆炭纳米类成分的表征研究:利用纳米材料学研究技术,运用电子显微镜(TEM、HR-T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UV-vis)、荧光光谱分析(FL)及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手段,对地榆炭纳米类成分进行详细的表征。3.地榆炭纳米类成分镇痛作用的研究:通过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建立经典致痛动物模型,通过二甲苯致耳肿胀建立经典炎症动物模型,评价地榆炭纳米类成分的镇痛作用。4.地榆炭纳米类成分镇痛作用及其机制初探:通过测定血清中β-内啡肽含量,评价药物的镇痛程度,通过测定血清中前列腺素E2、缓激肽等炎性介质的含量,初步探析地榆炭纳米类成分的镇痛机制。结果:1.地榆炭纳米类成分制备工艺优化研究:研究发现,不同温度制备条件下得到的地榆炭纳米类成分的形态样貌及理化特征各具特点,其中350°C制备的地榆炭生物效应更好。2.地榆炭纳米类成分的表征研究:经TEM、HR-TEM、XRD分析发现,地榆炭纳米类成分呈椭圆球形外部形貌,晶格间距为0.243nm,分布较为均一;XPS分析结果表明,地榆炭纳米类成分主要由C、O及少量N元素组成,其中存在C-C,C-O,C-N,C=O,C-OH等多种化学键的结合方式,结合FT-IR结果可知,地榆炭纳米类成分可能含有-OH,-COOH等多种活性基团;UV-Vis结果表明,地榆炭纳米类成分具有微弱的紫外吸收。3.地榆炭纳米类成分镇痛作用的研究:地榆炭纳米类成分可以显着提高小鼠由热刺激所致疼痛的痛阈,降低化学刺激所致疼痛的扭体次数,降低由致炎试剂诱导的炎症介质释放,局部炎性细胞浸润而致的耳肿胀率。证明了地榆炭纳米类成分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4.地榆炭纳米类成分镇痛作用及其机制初探:地榆炭纳米类成分能显着降低小鼠血清中PGE2及BK含量,降低血清β-EP含量。说明地榆炭纳米类成分镇痛机制的发挥有可能与改善热、化学等刺激所致的小鼠炎性损伤,从而减少炎性致痛物质如PGE2、BK的释放,下调β-EP的疼痛表达有关。结论:本实验从地榆炭中分离得到了地榆炭纳米类成分,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表征。而后利用不同的致痛动物模型明确了地榆炭纳米类成分的镇痛作用。通过测量血清中各物质含量,初步发现其镇痛效应的发挥可能与下调β-内啡肽的疼痛表达,减少前列腺素E2、缓激肽等炎性介质的释放有关。以上结论为中药炭药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地榆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二、推拿镇痛时兔中央灰质区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拿镇痛时兔中央灰质区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安神止痛理论的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缩略词表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5.不足与展望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综述 偏头痛的中医疗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B:西医诊断标准 |
附录C:中医诊断标准 |
附录D:疗效判定标准 |
附录E:MSQ评分 |
附录F:SAS评分 |
附录G:SDS评分 |
附录H: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中枢神经元-胶质细胞-趋化因子镇痛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3 大鼠模型建立 |
2.4 大鼠CSR模型造模评价标准 |
2.5 分组与处理 |
2.6 检测指标与方法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大鼠热刺激诱发痛、机械刺激诱发痛 |
3.2 大鼠脊髓神经潜伏期诱发电位 |
3.3 四组脊髓背角谷氨酸、前列腺素、NO含量比较 |
3.4 四组脊髓背角CGRP受体、AC、VGCC表达比较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枢(CNS)小胶质细胞激活-中枢敏化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3 大鼠模型建立 |
2.4 大鼠CSR模型造模评价标准: |
2.5 分组与处理 |
2.6 检测指标与方法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各组大鼠热刺激诱发痛、机械诱发痛 |
3.2 各组大鼠脊髓神经潜伏期诱发电位 |
3.3 各组大鼠C6、C7 脊髓背角CD11b/CR3、GFAP、CX3CR1 受体、CCR2 受体、TLR4、P38-MAPK、NF-κB表达比较 |
3.4 六组大鼠C6、C7 脊髓背角IL-1β、IL-6、IL-18、TNF-α表达比较 |
3.5 六组大鼠C6、C7 脊髓背角NMDA、AMPA表达比较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分析 |
1 中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1.1 病名及症状 |
1.2 病因病机 |
1.3 颈椎病与经脉的关系 |
1.4 颈椎病与经筋的关系 |
1.5 中医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2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 |
2.1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 |
2.2 颈椎的解剖学构造 |
2.3 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病因认识 |
2.4 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的治疗 |
2.5 电针疗法与神经根型颈椎病 |
3 神经根型颈椎病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
3.1 中枢敏化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
3.2 “神经元-胶质细胞-趋化因子”网络信号系统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
4 本次研究结果分析 |
4.1 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
4.2 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枢(CNS)小胶质细胞激活-中枢敏化的影响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进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
参考文献 |
(3)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针刺镇痛机制的文献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文献的选择 |
1.2 纳入标准 |
1.3 剔除标准 |
1.4 检索结果 |
2 数据统计 |
3 理论探讨 |
3.1 神经机制 |
3.2 参与针刺镇痛的主要神经递质 |
3.3 结缔组织机制 |
第二章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
1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概况 |
2 针刺治疗痛症的临床应用病种及分类 |
2.1 神经病理性疼痛 |
2.2 炎症性疼痛 |
3 针刺镇痛常用穴位及其规律 |
3.1 筛选条件 |
3.2 筛选结果 |
3.3 各痛症常用针刺镇痛穴位统计 |
3.4 各痛症常用针刺镇痛穴位频次规律 |
4 影响针刺镇痛的主要因素 |
4.1 针刺深度 |
4.2 针刺方向与角度 |
4.3 刺激强度 |
4.4 安慰剂效应 |
第三章 痛症临床案例治疗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 针刺镇痛机制研究探讨 |
2 针刺镇痛临床应用的优势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从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探讨指按手三里的神经传导效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实验设计 |
1.1 实验设计类型 |
1.2 样本量 |
2、研究对象 |
2.1 志愿者来源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及脱落标准 |
3、操作步骤 |
3.1 实验前准备 |
3.2 操作方法 |
4、观察指标 |
5、伦理学要求 |
6、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CHEPs指标比较 |
1.1 CHEPs潜伏期比较 |
1.2 CHEPs波幅比较 |
2、安全观察及不良事件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传统医学对推拿手法的效应机制的阐述 |
1.1 推拿手法作用腧穴的效应机制 |
1.2 推拿手法作用经络的效应机制 |
2、现代医学对推拿手法的效应机制的阐述 |
2.1 细胞分子机制 |
2.2 局部循环机制 |
2.3 神经电生理机制 |
3、指按法与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的相关性 |
3.1 按法作用于体表肌肉主要属机械性刺激 |
3.2 机械性刺激能兴奋细神经纤维传导冲动 |
3.3 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可评价小纤维传导的痛温觉信号 |
3.4 指按法作用于手三里的神经传导机制 |
4、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文献综述 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肌肉的效应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附件 |
(5)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资料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
2.6 研究病例的退出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流程 |
3.2 样本量 |
3.3 随机方法 |
3.4 对照设计 |
3.5 盲法处理 |
3.6 治疗方案 |
3.7 可能出现的临床意外情况的预防及处理 |
3.8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
3.9 观察项目 |
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11 伦理原则 |
4 结果 |
4.1 安全性分析 |
4.2 脱落、中止、剔除病例 |
4.3 一般资料 |
4.4 疗效观察指标 |
讨论 |
1.研究结果分析 |
2.中医从肝胃不和论胃脘痛 |
2.1 肝的生理特点及其与脾胃的联系 |
2.2 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病因病机 |
2.3 肝胃不和型胃脘痛详细分型及治疗 |
3.西医对胃脘痛的认识 |
4.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立项依据 |
4.1 推拿镇痛的机制研究 |
4.2 背俞穴治疗胃脘痛的研究基础 |
4.3 整脊治疗胃脘痛的研究基础 |
4.4 筋出槽、骨错缝与肝胃不和 |
4.5 推拿部位及手法的选取依据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2:临床试验观察表 |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基于中医“痛证”理论的国产脊髓电刺激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疼痛的概述、发病及治疗进展 |
综述二 脊髓电刺激的镇痛机制及应用进展 |
综述三 慢性疼痛的中医辨证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研究正文 |
动物实验植入式国产SCS设备的临床前验证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基于“痛证”理论的国产SCS设备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偏头痛发作期不同神经支配区穴针刺镇痛效应评价及fMRI差异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偏头痛发作期研究现状 |
1.1 偏头痛发作期的西医治疗现状 |
1.1.1 药物疗法 |
1.1.2 非药物疗法 |
1.2 偏头痛发作期的针刺治疗现状 |
1.2.1 核心病机 |
1.2.2 辨证分型 |
1.2.3 穴位的选择 |
1.2.4 疗效评价 |
2. 偏头痛发作期针刺镇痛机制研究 |
3. 偏头痛发作期针刺效应神经通路的相对特异性假说 |
3.1 假说的建立 |
3.2 假说的内容 |
3.3 假说的初步验证 |
4. 基于fMRI的偏头痛研究现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方法之一(临床观察部分) |
2.1.1 试验设计类型 |
2.1.2 病例来源 |
2.1.3 病例选择 |
2.1.4 病例分组 |
2.1.5 治疗方法 |
2.1.6 观察项目 |
2.1.7 数据分析与统计 |
2.1.8 技术路线之一(临床观察部分) |
2.2 研究方法之二(BOLD-fMRI部分) |
2.2.1 试验设计类型 |
2.2.2 病例选择 |
2.2.3 病例分组、入组 |
2.2.4 治疗方法 |
2.2.5 BOLD-fMRI扫描方法 |
2.2.6 低频振荡幅度(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 ALFF)值 |
2.2.7 数据分析与统计 |
2.2.8 技术路线之二(BOLD-fMRI部分)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病例收集及完成情况 |
2. 基线结果分析 |
3. 疗效对比 |
3.1 各组间开始治疗后即刻、第5min、第30min、第2h VAS评分比较 |
3.2 各组间开始治疗后即刻、第5min、第30min、第2h VAS改善值比较 |
3.3 2h有效率评定比较 |
3.4 各组头痛部位缓解状况 |
4. BOLD-fMRI结果 |
4.1 纳入功能磁共振的偏头痛患者基本资料 |
4.2 低频振幅数据结果 |
5. 安全性评估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关于试验设计方案 |
1.1 研究确立背景 |
1.2 关于针刺方案的选择 |
1.3 关于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 |
1.4 关于fMRI技术的选择 |
2. 研究统计结果分析 |
2.1 研究样本的来源分析 |
2.2 治疗前后不同时点观察指标及疗效分析 |
2.3 基于fMRI结果探讨偏头痛的针刺镇痛效应机制 |
3. 本研究初步结论 |
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电针刺激委中、承山穴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改良TLIF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病例筛选 |
1.3 病例的分组和处理 |
1.4 疗效评价指标 |
1.5 随访时间 |
1.6 统计学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
1.7 技术路线图 |
2.结果 |
2.1 两组患者性别对比 |
2.2 两组患者年龄对比 |
2.3 两组患者病程对比 |
2.4 两组患者间歇性跛行最大行走距离对比 |
2.5 不同时间段试验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对比结果 |
2.6 试验组与对照组VAS评分随访趋势 |
2.7 不同时间段试验组与对照组JOA评分对比结果 |
2.8 试验组与对照组JOA评分随访趋势 |
2.9 VAS评分主体内对比检验结果 |
2.10 JOA评分主体内对比检验结果 |
2.11 组间差异 |
2.12 追加镇痛药物情况对比 |
2.13 两组患者JOA改善指数对比 |
2.14 总结 |
2.15 病例脱落及试验完成情况 |
2.16 不良事件 |
3 讨论 |
3.1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生和治疗 |
3.2 腰椎术后围术期疼痛的原因 |
3.3 腰椎术后镇痛的治疗 |
3.4 疼痛与经络学说 |
3.5 穴位的选取 |
3.6 针刺镇痛原理 |
3.7 关于研究结果的讨论 |
4 结论 |
5 本试验的不足及展望 |
附录 |
附录1 电针针刺点示意图 |
附录2 Case Report Form |
附录3 知情同意书 |
附录4 参考文献 |
附录5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综述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电针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脊髓上中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针刺和电疗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疗效比较:基于贝叶斯的网络meta分析 |
一、前言 |
二、资料和方法 |
1 研究选择和纳入标准 |
2 文献检索 |
3 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和数据分析 |
三、结果 |
1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
2 方法学质量评价 |
3 异质性评价 |
4 数据合并 |
四、分析与讨论 |
1 贝叶斯网络meta分析的方法学评价 |
2 非药物疗法(针刺和电疗)对TKA术后的疗效 |
3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后续工作 |
第二部分 电针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的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
一、前言 |
二、资料和方法 |
1 病例来源和研究设计 |
2 样本量估算 |
3 诊断标准 |
4 纳入标准 |
5 排除标准 |
6 剔除、脱落及中止标准 |
7 随机方法、分配隐藏及盲法实施 |
8 评价指标 |
9 干预流程及数据采集 |
10 数据管理 |
11 统计分析 |
12 临床试验注册和伦理审查 |
三、结果 |
1 试验流程和概况 |
2 受试者基线资料 |
3 电针治疗对TKA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 |
4 电针治疗对TKA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 |
5 电针治疗对TKA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影响 |
四、分析与讨论 |
1 术后疼痛的中医学理论基础 |
2 术后疼痛的现代医学基础 |
3 针刺或电针镇痛的选穴和临床基础 |
4 安慰剂镇痛效应的机制和电针对急性疼痛的影响 |
5 电针治疗对术后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 |
6 电针治疗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
7 电针治疗对围手术期焦虑的影响 |
第三部分 电针治疗对大鼠急性疼痛的脊髓上中枢下行疼痛调控的机制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电针治疗对切口痛大鼠行为学表现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分析与讨论 |
实验二 电针治疗对切口痛大鼠延髓腹内侧髓质(RVM)内ON细胞和OFF细胞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实验三 电针治疗对切口痛大鼠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及延髓腹内侧髓质(RVM)中μ阿片受体(MOR)、BDNF/Trk B信号通路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分析与讨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辞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补充材料 |
2 文献综述 术后疼痛的细胞和分子学外周机制 |
参考文献 |
3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4 参加会议情况 |
(10)地榆炭镇痛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综述 |
综述一 地榆炭的文献研究概况 |
1 地榆炭的临床应用研究 |
2 地榆的炮制历史沿革 |
3 地榆炭的药理药效研究 |
综述二 疼痛的文献研究概况 |
1 西医对疼痛的认识研究 |
2 中医对疼痛的认识研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地榆炭中纳米类成分的发现 |
引言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结论 |
第二章 地榆炭纳米类成分制备条件及优化选择 |
引言 |
实验一 地榆炭纳米类成分制备温度的考察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结论 |
实验二 地榆炭纳米类成分理化性质的考察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结论 |
第三章 地榆炭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引言 |
实验一 地榆炭纳米类成分的镇痛作用研究 |
1 热板实验 |
2 扭体实验 |
3 二甲苯致耳肿胀实验 |
实验二 地榆炭纳米类成分的镇痛机制研究 |
1 地榆炭纳米类成分对小鼠血清中β-内啡肽(β-EP)表达水平的影响 |
2 地榆炭纳米类成分对小鼠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及缓激肽(BK)含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推拿镇痛时兔中央灰质区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安神止痛理论的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D]. 王月华.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中枢神经元-胶质细胞-趋化因子镇痛机制的研究[D]. 蒋学余.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3]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D]. 徐华森.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从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探讨指按手三里的神经传导效应机制[D]. 张宇星.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D]. 徐翔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基于中医“痛证”理论的国产脊髓电刺激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D]. 李怡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偏头痛发作期不同神经支配区穴针刺镇痛效应评价及fMRI差异比较[D]. 范香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12)
- [8]电针刺激委中、承山穴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改良TLIF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D]. 刘郁林.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电针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脊髓上中枢机制研究[D]. 钟声.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10]地榆炭镇痛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D]. 张益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