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工艺管理 节能效果显着(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珍[1](2021)在《绿色并购与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文中研究说明过去经济发展的模式主要是基于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这种不合理的方式迫使21世纪成为经济亟需向绿色化转变的一个全新阶段,与环境有关的基本问题也得到了广泛关注。绿色投资成为企业的重要命题,促使其生产经营活动摆脱传统业务,尤其对于高消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典型“三高”类重污染企业而言,想要在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中生存与增长,这种绿色投资将必不可少。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理想以及经济绿色发展愿景与日趋恶化的环境现实之间的差距亟需弥补,而技术创新是弥补这些差距和实现环境治理的关键和有效途径。从传统的能源生产体系向绿色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新模式转变需要找到合适的途径,作为外部增长方式的并购可以促进这种改变,帮助企业在复杂但至关重要的过程中实现技术创新。以特殊绿色投资模式的绿色并购为代表,为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走出困境提供了契机,即创造了利用外部资源的机会,使企业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标的方的绿色技术、设备和人才等,大幅提升创新空间,产生技术创新协同效应,克服内部研发长期性和高不确定性等特点,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目标。本文以经济、社会和环境追求和谐、持续和效率的绿色发展为背景,把我国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2010-2018年的并购交易事项作为样本,主要研究了绿色并购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从动态过程中的学习方式选择和资本获取两条渠道探讨了绿色并购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而且根据主并方、标的方以及并购双方关联性的不同维度特征做出了进一步异质性分析,最后对绿色并购后技术创新的转型效果进行了检验。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个详细的理论和实证框架,为绿色并购所蕴含的成功机制提供一个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解释。研究结论主要包含:第一,与非绿色并购相比,绿色并购明显促进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持续创新实现机制理论,不同于为了分散经营风险以及实现规模扩张等目的的非绿色并购,从技术创新机遇捕获、技术创新动力增强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进行内在机理分析,揭示了“机遇+动力+能力”三大要素在绿色并购促进技术创新微观层面的耦合作用。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获取超越组织边界的外部知识和资源,进而在绿色发展环境中发挥竞争优势。而重污染企业在内部有限的资源和能力以及日趋减少的市场规模情境下,发展日益受阻。因此,借助绿色并购获取标的方的绿色技术、绿色设备和人才以及绿色管理经验等,重污染企业可以快速跨越创新门槛,突破路径依赖,以及弥补自身资源缺口,推动技术创新的开展,进而提升在市场的地位和运作效率。由此,利用技术发展中的机遇捕获、惯性突破后的动力增强和资源寻求下的能力提升,绿色并购成为一种基于技术创新的有效策略,具有激励技术创新的巨大潜力。第二,绿色并购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部分是通过选择二元学习中的探索式方式来实现;绿色并购可以积极获取绿色金融提供的资本支持,从而激励技术创新。鉴于并购和创新并非是重污染企业静态意义上的行为状态,进而从绿色并购影响技术创新的动态过程构建起二元学习和绿色金融的中介机制来解析作用路径的黑箱,支持了机遇、动力和能力微观三要素耦合作用的存在性。基于学习方式选择的背后逻辑是绿色并购开展过程中,发展重点是重污染企业在现有资源库之外寻找全新的绿色技术、理念及解决方案等,选择探索式学习可以更灵活地安排其活动和系统,从而有效地推动技术创新。基于资本获取的背后机理则是绿色并购事项向金融机构等释放了在抑制环境污染和清洁生产方面的利好消息,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减弱风险感知,为重污染企业投资活动赢得绿色金融的资金支持,不断改善其融资困境进而促进技术创新。第三,当重污染企业处于不同维度特征异质性情境时,绿色并购的技术创新效应有所差异。结合绿色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默会知识理论等,分析并购交易涉及单主体和主体间典型特征对机遇、动力及能力微观三要素的强化或抑制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主体特征异质性对绿色并购和技术创新活动之间关系的影响。异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维度:从主并方特征来看,高管绿色经历能够显着强化绿色并购与技术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表明了这种特殊经历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相比于正向业绩反馈,负向业绩反馈可以增强绿色并购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反映了处于不利经营状况下企业更愿意进行改变;绿色并购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则在主并方所在地财政压力大时更为明显,说明了当前政府将环保与经济双手抓的态度。从标的方特征来看,资源存量大在绿色并购对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中产生显着正向调节,说明了资源库规模的重要作用;而绿色并购促进技术创新在标的方具有区位优势时大幅增强,显示了区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并购双方关联特征来看,知识相似性弱时绿色并购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被强化;两者间关系在市场互补性强时更为明显;相比于远地理距离,近地理距离显着正向调节绿色并购与技术创新间的正相关关系,均显示出主并双方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性特征不容忽视。第四,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后技术创新能够显着提升其转型力度,还可以优化提高转型效率以及促使商业模式改变。依托于先发优势理论,绿色并购作为重污染行业内所崛起的一种新兴绿色投资方式,先行进行绿色并购的企业,可以在明显促进其技术创新下,产生积极的转型效果,奠定先发优势。结论充分揭示了技术的积累、突破和创新很难一蹴而就,而绿色并购拥有绿色发展所需技术、知识和资源等,可以从外部获取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进行技术创新,这成为传统企业快速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最终实现打破原有发展模式和资源积累的局限,获得更为稳定持久的转型发展。该评估过程加深了对绿色并购与技术创新间联动效应的理解。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而系统地考察了绿色并购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的创新之处有:第一,搭建起绿色并购影响技术创新的研究框架,积极扩展了绿色并购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相关研究。在主流文献中,并购和创新的概念上存在着广泛联系,然而绿色并购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却鲜有涉及。一方面,绿色并购作为并购领域一种新兴方式,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但仅存在有限数量的研究涉及到绿色并购和相应绩效。随着绿色并购发展为一种与外部资源连通的重要工具,促使企业创新行为更重视向外的全面开放与整合,不仅可以引入绿色技术和资源,也强调开放式的绿色治理和管理文化,从而避免由于组织边界带来的路径依赖及管理成本过高等问题。本文研究绿色并购的技术创新效应,丰富了该领域经济后果的文献。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一直是当前及未来的重要研究领域。到目前为止,对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在管理、运营领域等进行探索,且越来越多地融入到财会领域以及中介层面等。本文将技术创新与会计学科的并购理论相结合,并且将研究范围拓展至重污染这一传统行业,既降低了行业层面的异质性干扰,也是对技术创新研究领域的有效扩展。最后,本文针对绿色并购对于绿色技术、资源及管理经验等获取的本质特征,基于持续创新实现机制理论,构建起绿色并购捕获技术创新机遇、增强技术创新动力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逻辑架构,合理剖析了绿色并购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综上,本文将绿色并购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清晰地揭示出绿色并购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证实了绿色投资对企业价值的正向作用。第二,基于绿色并购影响技术创新的双重渠道以及三维主体特征异质性调节的解析,充分挖掘了绿色并购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本文并未局限于研究绿色并购与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在整体层面的简单直接关系上,而是基于内在机理分析所提出的绿色并购对技术创新机遇捕获、动力增强及能力提高的三要素耦合机制之上,充分探索作用路径及异质性情境,即不仅研究绿色并购为什么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激励效应,还有如何产生作用,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强化或抑制作用的发挥,进而试图建立一个详细的理论框架,揭示从绿色并购活动中提升技术创新的复杂挑战。主要是从学习方式选择和资本获取的两条渠道解析了绿色并购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即阐明了二元学习和绿色金融在两者间关系中的传导原理,这是从企业学习和融资动态行为过程阐释实现机制的积极探索,也是佐证机遇、动力及能力微观三要素耦合作用存在性的大胆尝试。另外,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及默会知识理论等,依据每一维度从相对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进行典型特征选取的原则,分别加入并购交易双方及两者间关联性三个维度主体特征,细致分析这些因素对于机遇、动力或能力方面的影响,所得结论证实了多个异质性调节效应的存在,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更为广泛的见解,从而认识到预先存在的特征条件是至关重要的。上述测试内容均极大地丰富了绿色并购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第三,有效加强了关于企业通过绿色并购及技术创新实现绿色转型等相关研究结论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组织整体层面及微观要素层面来阐释绿色并购后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对于重污染企业转型的促进作用,深化了对于绿色并购及技术创新的认知,并充分揭示了绿色并购后的技术创新能够实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实证指出通过绿色并购后的技术创新孕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是企业尤其是重污染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也是其摆脱不可持续发展困境的关键路径,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数据支持。具体而言,本次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政府和组织均需要推动绿色发展的有效信息,以加强企业的绿色实践,而本文及时地提供了关于绿色并购影响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最新信息。从而提高组织对绿色并购的接受程度,为类似于重污染等处于技术创新发展困境的众多企业提供清晰且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促使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并充分受益于绿色并购,推动“绿色”“清洁”“节能”“环保”的实现,进而最终为解决我国企业通过绿色并购实现创新转型问题提供实践思路,对组织和政府相关部门都具有决策借鉴价值。
李泽众[2](2021)在《环境规制对中国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过去的传统城镇化存在“量”与“质”不协调以及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重城轻乡”导致城乡分割严重。与此同时,传统的城镇化过度依赖廉价的“人口红利”以及“土地红利”,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严重的“半城镇化”等问题。随着经济增速和工业化发展的步伐放缓以及资源环境的趋紧,以开发土地、大搞房地产为建设重点的传统城镇化难以为继,城镇化的发展方式必须发生转变,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的重点建设内容,依托环境治理从而走上高质量的城镇化道路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拟解决三个问题:第一,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那么,环境规制与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之间是否存在相似的关系?第二,在先前已有的研究中,常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征城镇化发展情况,但是该方法会与实际的城镇化发展现状存在较大偏差。那么,如何反映并且较为准确地测度中国的城镇化质量?第三,环境规制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如何?在包含传导机制的分析框架中,环境规制的力度是越大越好吗?怎样的环境规制力度最有利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包含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以及节能环保等五个方面共20个基础指标,分别表征五个维度城镇化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出分维度城镇化质量和综合城镇化质量。在测度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城镇化质量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现状与特征。基于此,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环境规制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着重研究其内在的影响机理,从而为我国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将从以下八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为导论。导论部分首先阐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研究的环境规制以及高质量城镇化进行了概念界定。接着,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分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后,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以及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通过梳理、总结和评述现有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阐明对本文有启发之处和有待补充之处。(1)环境规制的有关研究,主要包含环境规制的理论演进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在理论演进中,本文梳理并总结了以往研究对环境规制在概念界定、工具选择、以及测度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在实证研究中,本文回顾并且总结了有关环境规制的经济效应与生态效应方面的文献。(2)城镇化发展和城镇化质量的有关研究,围绕着对高质量城镇化内涵的演进以及测度问题。(3)环境规制与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的相关研究,主要包含了生态环境与城镇化发展关系的研究以及环境规制与城镇化发展的实证研究。通过已有文献的评述,本文希望能够对以往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即不仅考虑空间层面的相关性,并在环境规制基于资源再配置效应对城镇化质量的提升领域做出一定边际贡献。第三部分主要围绕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及分析展开研究。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环保等方面选取了20个基础指标,分别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和节能环保等五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借助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测度,从而测度出2003-2016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分维度城镇化质量和综合城镇化质量。在此基础上,根据省内各地级市的GDP占比进行加权平均,从而得出2003-2016年我国分省份的分维度城镇化质量和综合城镇化质量,并进一步分析我国城镇化质量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现状与特征。最后,将城镇化根据发展特征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并梳理和总结了我国的环境规制政策和工具在不同阶段的演进和发展。第四部分主要是环境规制影响城镇化质量的经验分析。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由于环境规制和城镇化质量均存在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因此需要构建环境规制影响城镇化质量的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将环境规制按照不同的规制方式区分为“效果型”环境规制和“过程型”环境规制,运用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城镇化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偏微分方法,将空间溢出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同时,在以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环境规制与城镇化质量的非线性关系。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和第七部分分别从激发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资源再配置效应等三方面,对环境规制促进城镇化质量提高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第五部分围绕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1-2018年中国31个省份在2001-2018年期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门槛回归方法,对环境规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影响城镇化质量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六部分主要研究产业结构优化的传导机制,在构建了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6年期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环境规制能否通过倒逼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有利于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七部分基于环境规制纠正资源错配,再进一步促进城镇化质量提高的传导机制的研究思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SLS模型对环境规制纠正资源错配从而影响城镇化质量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并且根据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所在区域和城市规模进行区分,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第八部分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部分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制定适宜的环境规制政策、实现环境保护和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双赢提供经验参考和借鉴作用。通过以上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基于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测度结果可以看出:(1)在2003-2016年期间,绝大多数城市的城镇化质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城镇化质量最高的城市以直辖市、省会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为主。(2)在综合的城镇化质量中所占权重从高到低的城镇化维度分别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以及节能环保。(3)中国各省市之间在的分维度城镇化质量和综合城镇化质量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即城镇化质量在空间层面较不均衡,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质量依次递减的态势。第二,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强有利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在三种不同的空间矩阵条件下,无论是污染物去除率越高,即以治理结果为导向进行的“效果型”环境规制;还是每万元GDP产生的污染物越少,即以生产过程为导向进行的“过程型”环境规制,均对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并且,环境规制的力度越强,本地区的城镇化质量越高,并能通过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使得邻近地区的城镇化质量得到提升。分区域来看,环境规制对城镇化质量的溢出效应体现出空间异质性。“效果型”环境规制的回归系数在西部地区最为显着,“过程型”环境规制的回归系数在中部地区显着,而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不显着。因此,应当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形成区域联合执法的环境治理架构,并在区域间实行信息共享的监测体系,并将区域联防联控需要与因地制宜有机结合,促进地区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第三,对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影响城镇化质量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能够通过治污技术进步效应和生产技术创新效应刺激技术创新,并能强化技术创新(包括治污技术创新、生产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作用,即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能够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2)环境规制基于治污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呈现出先负后正的“U”型动态变化。在环境规制力度较低(ln ER≤0.1972)的情况下,企业出于侥幸心理,往往倾向于选择默默承受环境规制可能带来的“遵循成本”。开展技术创新的研发会引致更高的成本,从而阻碍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此时治污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作用不明显。而环境规制力度较大时(ln ER>0.1972),为避免被惩罚所带来的巨大代价,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推动企业研发投入。当“创新补偿”降低或全部抵消“遵循成本”时,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均得到提高。而到了这一阶段,技术创新对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着,从而实现了环境规制基于技术创新促进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效果。(3)环境规制对城镇化的质量提升存在单门槛效应,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力度不同的情况下,对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在环境规制力度较低时,治污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促进作用有限,随着环境规制的强度增大,治污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此外,由于生产技术创新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稳定,不取决于环境规制的强度,环境规制基于生产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不具备这一特征,呈现出正向激励的特征。第四,对环境规制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传导机制影响城镇化质量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能够倒逼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从而有利于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然而,环境规制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并没有类似的倒逼作用,因此产业结构高级化没有发挥环境规制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中介作用。(2)从全国来看,环境规制及其空间滞后项的弹性系数均显着为正,说明某地区环境规制力度的加强不仅可以促进本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也可以促进邻近地区的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本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也能够促进邻近地区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然而,产业结构高级化没有类似的空间溢出作用。(3)分区域来看,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均具有空间异质性。从环境规制来看,环境规制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最为显着,在东部地区其次,然而在中部地区不显着;从产业结构调整来看,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效果均显着,但是效果依次递减,具有空间异质性。然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在西部地区抑制了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不显着。第五,对环境规制通过纠正资源错配的传导机制影响城镇化质量进行经验分析,主要结论有:(1)劳动错配传导机制和资本错配传导机制均得到有效验证,环境规制能够通过纠正劳动错配和资本错配,从而有利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2)从资本错配对城镇化质量的抑制作用来看,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更加严重;纠正资本错配对于提高中小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更加有效,纠正劳动错配对于提高大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更加有效;(3)“动钱”的方式虽在当前阶段十分有效,但不具有可持续性,且效果受到人口规模的限制。相比之下,“动人”的方式却对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作用十分明显。由此可见,消除行政壁垒,促进人口的自由流动,才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路径所在。因此,在未来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需要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不应将城镇面积的扩张视作城镇化发展的提高,而应当将评价指标聚焦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城市建设的空间利用效率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减少低效的“城市蔓延”现象发生。此外,提高环境规制力度,依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生态的改善,进一步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技术研发、推动资源配置的效率改善,藉此提高城镇化质量。
于跃[3](2021)在《中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是当今环境领域面临的两大挑战。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对气候条件和大气环境带来了重大负面影响,正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高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导致中国当前面临温室气体排放与空气污染的双重叠加压力。而中国电力行业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和生产结构,导致其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CO2和大气污染物,进而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CO2和大气污染物是共根同源的关系,其人为排放均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控制CO2和大气污染物的实现途径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将CO2和大气污染物的减排作为一个整体问题进行考虑,并结合能源禀赋、经济发展、环境变化、政策导向等多种外部因素,从协同减排角度开展减排措施的优化组合研究,能够更高效地解决CO2和大气污染物的控制问题,并大幅降低减排成本。因此,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可以将电力行业中的CO2和大气污染物减排目标进行协调统一,通过减排措施的有效组合,从而用最少的成本将减排效果最大化,进而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和降低大气污染程度的发展目标。这种综合协同减排的防治措施可以满足目前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全球电力生产系统优化调整的必然方向。本论文根据中国电力行业实际发展状况,构建了适合国情的电力行业能源系统优化模型体系,并建立了减排技术清单。通过使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创建了电力行业CO2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LMDI模型,分别对CO2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影响因子及驱动效果进行分析,归纳获得了影响排放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经济规模、人口规模、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等,并通过计算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率,揭示其对排放的影响规律。根据LMDI分解结果,设定经济-社会基本假设,并将2015年作为基准年,分别设置了4种包含不同约束条件的能源消费情景,对中国电力行业2020-2050年期间能源消费结构、电力消费需求及生产构成进行了预测分析,对CO2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特性、减排潜力进行了量化分析。同时基于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对所获得的协同减排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对CO2与大气污染物的协同减排交叉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三种减排情景的协同减排作用,并对不同情景下的协同减排费用-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而获得了实现中国电力行业CO2与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的发展路径。本论文的主要特点是将CO2和多种大气污染物的减排问题合而为一,统一进行考虑。相比现阶段国内外类似研究,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具有创新性:(1)研究方法方面,构建了中国电力行业能源系统优化模型体系并评估了节能减排技术的协同减排效果;(2)研究思路方面,明晰了CO2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建立了定量预测研究体系;(3)研究结果方面,获得了CO2与大气污染物的差异性排放特性并揭示了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在协同减排中发挥的作用。本论文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电力行业CO2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经济规模、人口规模、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其中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对CO2排放呈现正效应,而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对CO2排放呈现负效应。同时,五种影响因素对大气污染物排放也有类似影响。(2)未来中国电力行业在装机容量与发电量不断提升的基础上,生产构成也将向多元化发展,电力消费需求量也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终端部门的电力消费构成也将产生较大变化,电力需求量的重心逐渐从工业转移到交通和建筑。(3)如果未来发展继续保持当前所实施的政策,节能减排措施针对性不强或者执行力度较小,2050年时中国电力行业将无法实现各阶段的节能和减排目标,进而会对中国的能源供应及排放控制产生极大压力。(4)电力行业可以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同时引入并最大化应用最优控制技术,在能源节约的同时可以实现中国电力行业CO2与大气污染物的协同减排。其中,在综合减排情景下,CO2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将同时于2030年达到峰值,且所对应的协同减排费用较低,能够产生降低生产能耗和防止温室效应等附加效果。(5)实现CO2与污染物的协同治理是今后中国电力行业实现低碳减排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全球电力生产系统优化调整的必然方向。其中,通过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可以实现CO2与大气污染物之间较好的协同减排效果,而仅通过最优污染物控制技术的应用则较难实现两者之间高效的协同减排。(6)电力行业在CO2排放达到峰值后,针对CO2自身治理的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是减少CO2排放的主要途径,其中能源结构调整在减排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对于大气污染物的减排,仅通过实施和推广非化石能源的结构减排措施的促进作用有限。(7)实现CO2与大气污染物的协同减排应从加强污染防治、推广节能技术,推动清洁利用、优化能源结构和调整电力需求、强化政策扶持三个方面推动,从而优化提升电力发电技术和终端脱除技术,并积极发展新能源,最终全方位、多层次促进中国电力行业实现低碳低污染的绿色发展。
王教领[4](2021)在《特色果蔬转轮热泵联合干燥节能试验与优化》文中认为特色果蔬干燥是其储藏与后续加工的重要工序,但存在效率低、能耗大和品相差等问题,转轮干燥可以实现果蔬低温高效干燥,但再生耗能高、热风循环不合理等难题制约了产业化应用。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开展特色果蔬转轮热泵联合干燥技术研究,建立低湿驱动低温干燥模式,优化联合干燥系统,探究转轮与热泵除湿特性,探明临界除湿机理,解决分级冷凝节能再生技术,开展果蔬除湿干燥试验,建立优化干燥工艺,实现特色果蔬节能、高效与优质干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转轮除湿能耗高等问题,开展转轮热泵联合干燥系统参数匹配与流场均布研究。通过单次干燥产量与干燥时间确定热泵循环主要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转轮主要参数,制定优化联合除湿干燥控制系统。开展箱体底板高度与缓坡角度对干燥介质分布、流速及压力影响,探明6°最优倾角;针对进口风道盲区,建立等分缓坡风道,各处风量约为0.8m/s,实现风量的均布。(2)为了进一步实现系统的高效匹配,同时为优化干燥工艺提供理论参考,分别建立热泵与转轮除湿预测模型并探明除湿特性。利用转轮吸附特性及COMSOL软件建立转轮除湿模型,探讨了除湿进风状态等对除湿量及出风温度的影响,明确最佳转速(12r/h)和进风速度(2.5m/s)。通过压缩机10系数,分析了基准频率下的制热量、制冷量与蒸发、冷凝温度的变化关系,根据“零频率”方法建立了变频压缩机模型,通过插值验证表明制冷剂流量误差小于0.9%,输入功率误差小于3%,可用于压缩机输出参数的预测。(3)围绕转轮热泵联合干燥对空气能及余热高效利用问题,开展了联合系统临界除湿机理研究,探明了新风与回风的适宜焓值转换方法。开展热泵与转轮联合除湿过程分析,探明干燥介质对除湿效率的影响机制。利用转轮除湿热效率、绝热干燥效率评价等指标,研究蒸发除湿状态与转轮除湿效果的关系,探明了临界转换机理。开展了杏鲍菇基于转轮热泵联合干燥试验,建立了除湿能耗比与转换点相对湿度等参数间的数学关系模型,探明了转换点相对湿度对除湿能耗比的影响机制,进一步验证了临界除湿的有效性。转换点相对湿度为44%时,干品杏鲍菇SPC 0.679k W·h/kg,与预测值的绝对误差小于3个百分点。(4)基于转轮再生能耗高问题,开展压缩机排气分级冷凝再生技术研究,实现能量的高效匹配。分析分级冷凝制冷剂循环过程,构建制冷剂与空气侧模型,探究影响再生效果的主要因素。开展纯电加热再生与分级冷凝再生能耗对比试验,表明分级冷凝模式节能29.5%。建立再生进风温度、风速及蒸发进风温度与再生加热温度、再生冷凝量等指标间的响应面试验,表明蒸发进风温度34℃,再生进风温度32℃,风量90%为最优工艺,在室温条件下提高蒸发温度与再生进风温度有利于提升分级冷凝再生效果。(5)为了进一步探究转轮热泵联合干燥优势,开展热泵、热泵冻融和转轮热泵联合干燥试验研究,建立优化干燥工艺。结果表明,香菇干燥,转轮热泵联合干燥速率最快(6h),且品质最优;针对澳洲坚果采用全程45℃以下的低温,可36h将澳洲坚果干燥到1.5%安全水分,过氧化值(0.001g/100g)与酸价值(0.37mg/g)远低于国家标准。
闫雅芬[5](2021)在《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效应与路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粗放式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增速换挡、结构转型以及增长动能转换的要求。加快推动工业绿色转型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证。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将技术创新作为全面塑造工业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抓手,对于建立健全工业绿色转型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资源环境约束和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在对技术创新和工业绿色转型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对相关研究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两阶段DEA模型、SBM-Undesirable模型分别对技术创新和工业绿色转型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综合运用FGLS方法、GMM估计方法、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和系统动力学等研究方法,深入探究了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和效应、动态反馈关系及路径选择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影响机制—动态反馈—系统路径”的研究逻辑,构建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角度辨析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进一步从系统视角明确工业绿色转型的系统要素,探究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转型间的动态反馈关系,并从不同技术创新决策和模式选择角度探讨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系统路径,为下文的实证检验、系统动力学仿真和路径选择的系统模拟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2)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运用两阶段网络DEA模型测度工业技术创新效率;拓展工业绿色转型测算框架,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度工业绿色转型效率。结果表明:样本考察期间我国技术创新总效率整体呈现波动变化趋势,技术研发创新效率和技术应用创新效率之间存在不协调现象,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区域差异性。工业绿色转型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各省份工业绿色转型效率水平差异显着,存在较大的转型提升空间。(3)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通过FGLS方法和SYS-GMM方法对面板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从创新过程来看,技术研发创新和技术应用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作用是正向的;区域异质性检验表明,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技术创新能够通过工业生产效率、能源结构优化和资源循环利用产生中介效应推动工业绿色转型。不同的技术创新阶段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性。东部地区的技术创新通过以上三种传导机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提升效应大多优于中西部地区。(4)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转型的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信息融合等子系统的因果联系和系统反馈回路关系,构建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模型通过了系统结构检验、历史检验和稳定性检验,保证仿真模型的解释能力和有效性。在系统仿真模型构建和检验的基础上,基于技术创新决策和模式选择的情景设置,对工业绿色转型水平进行动态性预测。情景模拟下,优化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结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和系统要素协同创新等路径选择将更有利于提升工业绿色转型的经济效益,促进工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同时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实现工业绿色转型。本文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拓宽了工业绿色转型的测算维度。在强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的基础上,将信息融合维度纳入工业绿色转型的测算框架,并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工业绿色转型效率进行综合测度,以更好地反映我国工业绿色转型水平。二是拓展了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影响的研究视角。针对研究问题的多元性、动态性和反馈性的复杂系统特征,本文将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理进—步拓展至系统思维的复杂科学分析框架,以系统动态性的研究视角,探究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的动态反馈关系和多元作用路径,丰富了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转型关系的相关研究。三是揭示了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系统路径并进行仿真模拟。基于不同技术创新决策和模式选择,本文引入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工具,构建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仿真系统。设置不同技术创新方式、多元技术创新主体和系统要素协同创新等情景,并与基准情景进行对比,观察工业绿色转型各子系统中关键要素的变化趋势,实现对我国工业绿色转型水平的动态性预测,以期优化技术创新影响下工业绿色转型的路径选择,为工业企业相关决策与工业绿色转型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蔡田俊[6](2021)在《景德镇陶瓷企业生态化建设与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制造业生态化发展是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作为典型的传统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传统制造企业,陶瓷企业走生态化发展之路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陶瓷企业生态体系建设与管理研究,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贯彻落实,有利于探索企业生态化发展路径,推进陶瓷企业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企业管理模式优化与创新,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与提升。通过对陶瓷企业生态化发展现状调研与分析发现:环保意识不强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企业对清洁生产的认识不足、技术水平低导致资源无法高效利用、企业对技术改造有一定的积极性、资金问题成为陶瓷企业生态化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困难、陶瓷企业生态化发展成为未来发展重要方向。基于企业生态系统构建,本文研究了陶瓷企业生态化建设模式与管理:一方面,论文提出了陶瓷企业生态化建设三种模式:陶瓷产业链纵向延伸生态化发展、陶瓷产业链横向延伸生态化发展、陶瓷产业链跨产区间的生态化协同发展。另一方面,本文还分析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工业陶瓷、艺术陶瓷等各类陶瓷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及其生态化控制点。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分析了景德镇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项目生态化建设与管理案例。陶瓷企业生态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陶瓷企业、政府主管部门与社会共同发力。
王雨婷[7](2021)在《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性能评价及改造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建筑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时间洗礼后,沉淀为城市传统瑰宝,对人类文明影响重大。它还承载着社会变迁、人文文化、经济发展和人类的情感等多方面的价值,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它的永续存在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对青年的未来具有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山西省历史悠久,太原市作为其省会也遗留保存下来众多历史文物建筑。由于经历了时间的冲刷,许多历史建筑逐渐被风化侵蚀、结构出现安全隐患、设备设施也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需要。最初,在国家对历史建筑的相关保护工作较为薄弱,自从2008年开始,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各城市相继出台以历史建筑为主要对象的保护办法。太原市在2009年公布了本市首批历史建筑名单,并出台了专项规划。到2017年,又追加了保护工作文件。但在保护实践中发现,历史建筑类型众多、建筑质量良莠不齐、使用现状也情况各异,使得历史建筑的更新面临重大挑战。因此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进而更加科学地指导历史建筑的保护,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简述了历史建筑的价值内涵与保护更新意义,并明确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其次,在充分查阅历史建筑相关的国内外制度规范、评价标准、更新方法以及实际更新案例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述,明确历史建筑在保护更新中评价内容和改造手段的重要性。通过文献搜集阅读与实地调研互相补充的方式,对太原市内的近现代历史文化建筑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与归纳总结。为了避免出现无目的性的保护修缮和不适宜的改造再利用措施,而是采用有针对性、有科学性的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策略,本文建立了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综合性能评价体系。综合整理现有的资料,对评价体系中的逐个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和定性分析,采用层次分析计算方法,明确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搭建评价模型,得到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性能等各个方面的量化评价结果。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最终得出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的重点内容,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技术和策略的运用提供了支撑。针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提出相应的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的改造技术运用,从外部环境规划、建筑功能、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社会综合效益五大层面详细分析了历史建筑修缮改造技术特征,并对相应的改造方法进行总结。最后以实际的历史建筑改造更新项目作为研究案例,分析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在改造和更新中可使用到的技术策略在具体项目中的应用并进行总结。本文希望通过上述研究,增加历史建筑的保护评价工作中的分析样本。帮助近现代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决策者、管理者以及相关设计人员对改造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楚和系统的了解,为太原市乃至全国近现代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更新太原市再利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也为山西省的城市建设增添一份力量。
周清香[8](2021)在《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黄河流域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资源能源基地,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但受发展条件、地理环境、要素配置等因素影响,黄河流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重化工产业发展促使地区面临水资源环境压力,产业发展的不合理布局对其生态功能和安全形成威胁。黄河流域面临过度开发、环境破坏、经济发展不协调、区域利益分化等问题。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提出新要求,迫切需要通过环境规制促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文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聚焦环境规制对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制研究,对于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规制过程的实现主要源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环境规制通过制度安排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作用。本文首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利益分析为切入点,挖掘黄河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内在原因,从经济主体行为视角出发,阐释环境规制下政府、企业、公众行为对高质量发展影响的作用机制,剖析经济主体利益诉求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行为选择。其次,对黄河流域环境规制和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特征事实进行分析。系统梳理黄河流域环境治理政策演变的历史脉络,评析黄河流域环境污染现状和治理绩效;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体系,把握其资源环境特征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变动趋势。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实证考察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提出完善环境规制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黄河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由于经济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诉求最大化,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生态保护所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分化,以及传统机制考核下的地方政府竞争削弱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意愿。企业不考虑环境成本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引致环境污染。环境规制能够推动政府加强环保补助和环境治理投资,强化环境监管,提升环境治理绩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助于环境质量改善和高质量发展。合理的环境规制会激发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改变投资结构、增加环保支出,通过清洁生产提升生产效率和实现污染减排,补偿规制成本,实现经济绩效和环境效应双赢。美好生态的需要增强公众环保诉求,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促使公众更加关注和重视环境保护,通过绿色消费和环保参与推动政府加快环境污染治理,健全环保政策,倒逼企业技术革新,推动高质量发展。(2)对黄河流域2004-2017年黄河流域污染排放、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阐述,黄河流域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量呈现下降趋势,但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略有上升,单位GDP能耗整体呈下降趋势;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全国比重逐年递增,环境污染状况有所改善。(3)2004-2017年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呈现持续上升态势,整体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发展格局。2004-2017年山东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和分维度指数均值在九省区达到最高,相较而言,甘肃、宁夏、青海高质量发展发展水平较低。从不同流域来看,2004-2017年下游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程度均高于中游与上游地区,年均增长率为2.18%。(4)经验分析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和分维度指数的影响,以及区域异质性视角下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效应,并有利于动力转换、结构优化、成果共享和生态保护四个分维度指数改善。环境规制的高质量发展效应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城市规模呈现异质性。(5)从作用机制来看,环境规制能够激励地方政府加强环境治理投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公众环保参与,助推高质量发展。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的主要边际贡献有:一是聚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探寻流域内各省区层面和城市层面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成因,厘清环境规制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二是从理论层面刻画了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三是在理论阐释基础上,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环境规制约束下政府、企业、公众行为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有利于厘清不同行为主体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的角色,破解环境治理困境的根源,以期通过环境规制促进各行为主体在推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中发挥作用。
朱志芸[9](2021)在《赣州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评价及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科技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稀土资源在新能源技术、电子设备和国家安全等领域内的应用不断增加,这将给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我国虽已出台与绿色矿山建设相关的基本准则,但由于不同种类矿产资源开采工艺和流程的大不相同,如今仍没有形成一套普遍适用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构建一套科学且全面的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标准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绿色矿山研究现状、离子型稀土资源研究现状和基础理论进行综述,并通过对赣州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进行现状描述,进而总结稀土开发现存的问题。其次,运用二模网络与自然语言处理方法构建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二模网络,通过对网络拓扑结构分析构建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指标评分法对赣州稀土矿区绿色矿山建设进行评价,进而通过综合分析对赣州稀土绿色矿山建设现状进行描述。最后,为赣州稀土绿色矿山建设提供发展路径和对策建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赣州稀土矿业整合项目(一期)达标效率由高至低分别为规范管理、社会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它们是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评价中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层。以上各个准则层的关键评价指标是绿色矿山建设;科研报告数量;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绿化覆盖率、土地复垦率。在环境保护方面,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应加强对项目环保资金的投入,加强环保建设;在生产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三废”的产生、处理和排放;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在共伴生矿的综合利用和废气资源回收方面仍需要加强管理和提升综合利用率;在社会经济方面,赣州稀土公司产能扩张能力较低,很可能影响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通过对绿色矿山的路径分析,本文从科技创新、优化土地复垦机制、污染防治、加强管理规划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稀土绿色矿山建设对策。
王雨[10](2020)在《考虑消费者偏好的供应链低碳创新实现机理与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与贸易的繁荣,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加。全球变暖、气候异常、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不断凸显。人们在关注自身健康的同时也逐渐重视环境保护。政府日趋严厉的环保政策与管制、逐渐增强的消费者环保意识、合作伙伴要求与市场需求变化等压力迫使企业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全新的思考。低碳创新正在成为企业获取经济增长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低碳创新过程中,如何为成员树立低碳创新有利可图的观念?如何激发成员低碳创新热情和有效约束成员合作行为?如何处理与有效利用研发过程中产生的知识溢出来促进更多成员进行低碳创新?如何有效分配低碳创新产生的收益?上述问题是供应链低碳创新实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以制造业供应链为研究背景来分析供应链内低碳创新的实现机理。首先,利用企业低碳创新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来说服成员企业低碳创新是有利可图的。其次,通过构建惩罚契约约束下的低碳创新策略模型来引导成员对低碳创新达成共识。最后,通过构建不同激励契约下的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与政府补贴的供应链低碳创新策略模型去探究激励机制对供应链成员低碳创新行为与利润分配的影响路径,从而实现供应链低碳创新发展阶段不同目标与不同激励机制的有效配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研究企业低碳创新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过程中,利用层次回归分析获得企业低碳创新对企业一般绩效与绿色绩效的正向作用路径,从而来说明企业低碳创新活动的实施有利于供应链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提升。(2)从供应链主导成员为主体所采用的内部管理机制入手,通过构建惩罚契约约束下的供应链低碳创新策略模型去探究链内成员态度迁移与决策类型变化双重条件下链内成员低碳创新的实现路径。(3)从契约的激励属性视角,通过细化激励契约为单一激励与组合激励契约来探究价格补贴契约、成本分担契约、收入共享契约与以上三种契约组合后新的组合契约(如价格补贴-成本分担,价格补贴-收入共享,成本分担-收入共享及价格补贴-成本分担-收入共享契约)对供应链低碳创新实现的促进效果,分析与比较单一激励机制与组合激励机制的激励效果,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数值仿真。研究结果显示,低碳创新行为能促进企业绩效,消费者偏好与政府干预能促进这种关系;惩罚契约具有良好的约束效果,但不能促进成员实现双赢;激励契约能很好实现供应链与成员利润提升,组合契约比单一契约对低碳创新实现的促进效果更显着。
二、加强工艺管理 节能效果显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工艺管理 节能效果显着(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并购与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绿色并购 |
1.2.2 技术创新 |
1.2.3 重污染企业 |
1.2.4 异质性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持续创新实现机制理论 |
2.1.2 绿色理论 |
2.1.3 资源基础理论 |
2.1.4 默会知识理论 |
2.1.5 组织学习理论 |
2.1.6 先发优势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绿色并购相关研究 |
2.2.2 技术创新相关研究 |
2.2.3 并购和创新关系研究 |
2.2.4 简要述评 |
第3章 绿色并购影响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 |
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2 实证设计 |
3.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筛选 |
3.2.2 变量说明 |
3.2.3 理论模型 |
3.3 实证结果分析 |
3.3.1 描述性统计 |
3.3.2 相关性检验 |
3.3.3 均值T检验 |
3.3.4 多元回归结果 |
3.4 稳健性检验 |
3.5 内生性处理 |
3.6 本章小节 |
第4章 绿色并购与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基于动态过程的作用路径解析 |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4.1.1 二元学习的中介作用 |
4.1.2 绿色金融的中介作用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来源与数据筛选 |
4.2.2 变量定义 |
4.2.3 理论模型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 |
4.3.2 多元回归结果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绿色并购与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基于主体特征的异质性分析 |
5.1 单一并购主体特征的影响分析 |
5.1.1 主并方特征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
5.1.2 标的方特征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
5.2 并购双方关联性特征的影响分析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样本和数据 |
5.3.2 变量定义 |
5.3.3 模型构建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相关性检验 |
5.4.3 多元回归结果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后技术创新的转型效果评价 |
6.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6.1.1 组织整体层面解析 |
6.1.2 微观要素层面解析 |
6.2 实证设计 |
6.2.1 数据来源和样本筛选 |
6.2.2 变量定义和说明 |
6.2.3 模型设定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 |
6.3.2 多元回归结果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进一步检验 |
6.5.1 转型效率的后果检验 |
6.5.2 商业模式改变的后果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2.1 企业层面 |
7.2.2 政府层面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环境规制对中国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环境规制的研究 |
2.1.1 环境规制的理论演进 |
2.1.2 环境规制的强度测度 |
2.1.3 关于环境规制的经济效应 |
2.1.4 关于环境规制的生态效应 |
2.2 关于城镇化质量的研究 |
2.2.1 城镇化质量的内涵 |
2.2.2 对城镇化质量的评价与测度 |
2.3 关于环境规制影响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
2.3.1 关于生态环境与城镇化关系的理论研究 |
2.3.2 关于环境规制对城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
2.4 文献评述以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和现状分析 |
3.1 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测度 |
3.2 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测度结果与现状分析 |
3.2.1 测度结果 |
3.2.2 中国城镇化质量的现状分析 |
3.2.3 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化 |
3.3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环境规制政策的演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境规制对城镇化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研究方法与设计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空间自相关检验 |
4.3 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3.1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2 实证分析结果 |
4.3.3 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境规制基于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影响城镇化质量的理论分析 |
5.3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实证分析 |
5.3.1 动态面板模型构建 |
5.3.2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 |
5.3.3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动态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
5.4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动态面板门槛实证分析 |
5.4.1 动态面板门槛模型设定 |
5.4.2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 |
5.4.3 动态面板门槛检验 |
5.5 环境规制基于技术创新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
第六章 环境规制基于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分析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环境规制、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城镇化质量的机理分析 |
6.3 环境规制、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城镇化质量的中介效应模型分析 |
6.3.1 研究方法、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6.3.2 模型构建 |
6.3.3 模型估计结果与解释 |
6.3.4 稳健性分析 |
6.4 环境规制、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城镇化质量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 |
6.4.1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
6.4.2 空间计量回归结果与讨论 |
6.5 环境规制基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
第七章 环境规制基于资源配置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分析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环境规制、资源配置影响城镇化质量的机理分析 |
7.3 环境规制、资源配置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实证分析 |
7.3.1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
7.3.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7.3.3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7.3.4 稳健性检验 |
7.4 环境规制基于纠正资源错配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中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低碳经济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1.4 协同效应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CO_2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因素 |
2.2.2 CO_2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特性 |
2.2.3 CO_2与大气污染物之间的协同效应 |
2.2.4 现有研究评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力行业CO_2与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的能源系统优化模型构建 |
3.1 模型方法综述 |
3.2 电力行业的能源系统优化模型 |
3.2.1 能源服务需求预测模块 |
3.2.2 能源系统模块 |
3.2.3 排放分析模块 |
3.2.4 减排费用-效果分析模块 |
3.2.5 模型体系计算流程 |
3.3 协同减排效应评价体系 |
3.3.1 大气污染物当量归一化 |
3.3.2 坐标综合评价 |
3.4 减排技术及其协同减排效果研究 |
3.4.1 减排技术数据库构建研究 |
3.4.2 协同减排效果评价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力行业CO_2与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的情景分析 |
4.1 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
4.1.1 因素分解法概述 |
4.1.2 因素分解模型的构建 |
4.1.3 基础数据分析 |
4.1.4 排放因素分解研究 |
4.2 协同减排情景基础假设 |
4.2.1 人口和城市化率假设 |
4.2.2 GDP和产业结构假设 |
4.2.3 中国的社会-经济假设 |
4.3 协同减排情景设定 |
4.4 电力行业发展分析 |
4.4.1 电力行业能源消费及构成 |
4.4.2 电力消费需求 |
4.4.3 电力生产构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力行业CO_2与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的特性研究 |
5.1 CO_2排放特性分析 |
5.2 大气污染物排放特性分析 |
5.3 CO_2和大气污染物减排特性分析 |
5.3.1 CO_2和大气污染物减排量 |
5.3.2 CO_2和大气污染物减排率 |
5.3.3 CO_2和大气污染物峰值 |
5.4 模型有效性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力行业CO_2与大气污染物的协同减排效应分解研究 |
6.1 协同减排效应及影响因素分解 |
6.1.1 协同减排的结构效应 |
6.1.2 协同减排的技术效应 |
6.1.3 CO_2整体减排效应 |
6.2 协同减排交叉弹性分析 |
6.2.1 协同减排交叉弹性系数评价 |
6.2.2 协同减排交叉弹性效果评价 |
6.3 协同减排效果综合分析 |
6.4 协同减排费用-效果评价 |
6.4.1 参考情景的费用-效果评价 |
6.4.2 技术减排情景的费用-效果评价 |
6.4.3 结构减排情景费用-效果评价 |
6.4.4 综合减排情景费用-效果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加强污染防治,推广节能技术 |
7.2.2 推动清洁利用,优化能源结构 |
7.2.3 调整电力需求,强化政策扶持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特色果蔬转轮热泵联合干燥节能试验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果蔬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
1.1.1 特色果蔬概述 |
1.1.2 真空干燥 |
1.1.3 红外干燥 |
1.1.4 微波干燥 |
1.1.5 热风热泵干燥 |
1.1.6 不同干燥方法对比研究 |
1.2 空气除湿方式 |
1.3 转轮除湿技术进展 |
1.3.1 除湿干燥剂研究进展 |
1.3.2 转轮再生与除湿循环模式 |
1.3.2.1 转轮再生模式 |
1.3.2.2 转轮除湿循环模式 |
1.3.3 转轮除湿模型研究 |
1.3.4 转轮除湿干燥工艺与系统优化研究 |
1.3.4.1 转轮除湿干燥工艺研究 |
1.3.4.2 转轮除湿系统优化 |
1.3.5 总结与展望 |
1.4 热泵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
1.4.1 热泵干燥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发展与研究趋势 |
1.5 转轮与热泵除湿干燥发展趋势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图 |
1.8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关键技术 |
1.9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转轮热泵联合干燥系统优化研究 |
2.1 总体方案设计原则 |
2.2 整机工作原理 |
2.3 关键部件设计 |
2.3.1 临界除湿机构设计 |
2.3.2 分级冷凝再生机构设计 |
2.4 转轮除湿系统设计与参数确定 |
2.4.1 设计条件的确定 |
2.4.2 物料干燥设计条件 |
2.4.3 除湿过程设计条件 |
2.4.4 热量与除湿负荷计算 |
2.5 主要部件计算选择 |
2.5.1 压缩机 |
2.5.2 蒸发器计算 |
2.5.3 冷凝器计算 |
2.5.4 风机 |
2.5.5 节流装置的设计 |
2.5.6 其它辅助设备 |
2.6 转轮除湿系统设计 |
2.6.1 转轮的组成 |
2.6.2 除湿剂的选择 |
2.6.3 转轮计算与选型 |
2.7 控制系统设计 |
2.8 流场分析与整机试制 |
2.8.1 导流板结构分析 |
2.8.2 结果分析 |
2.8.3 整机试制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转轮除湿与热泵干燥特性及仿真研究 |
3.1 除湿转轮物理特性 |
3.2 转轮除湿数学模型 |
3.3 除湿通道模拟分析 |
3.3.1 转轮除湿方程 |
3.3.1.1 质量守恒方程 |
3.3.1.2 动量守恒方程 |
3.3.1.3 能量守恒方程 |
3.3.1.4 辅助方程 |
3.3.2 转轮除湿方程求解与分析 |
3.4 热泵干燥的工作原理 |
3.5 热泵干燥系统的制冷循环 |
3.6 热泵干燥系统的热风循环 |
3.7 热泵干燥系统主要性能评价指标 |
3.8 压缩机建模与特性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临界除湿机理与节能试验研究 |
4.1 热泵干燥系统的空气循环过程 |
4.2 温湿度在线测控方法与仪器 |
4.3 联合干燥系统除湿特性分析 |
4.3.1 蒸发出风饱和阶段联合除湿特性分析 |
4.3.2 蒸发出风部分饱和联合除湿特性分析 |
4.3.3 蒸发出风零饱和联合除湿特性分析 |
4.3.4 临界除湿控制方法 |
4.4 临界除湿试验 |
4.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4.2 成分测定 |
4.4.3 试验设计 |
4.4.4 试验结果分析 |
4.4.5 试验结果分析 |
4.4.6 试验优化与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级冷凝再生过程与节能试验研究 |
5.1 分级冷凝再生分析与制冷剂选择 |
5.2 再生冷凝过程建模与仿真分析 |
5.3 分级冷凝节能再生试验 |
5.3.1 试验目的 |
5.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5.3.3 实验设计 |
5.3.3.1 纯电加热再生与分级冷凝再生能耗对比试验 |
5.3.3.2 分级冷凝再生优化工艺试验 |
5.3.3.3 测试指标 |
5.3.4 试验结果分析 |
5.3.4.1 纯电加热再生与分级冷凝再生能耗对比试验 |
5.3.4.2 单因素试验 |
5.3.4.3 分级冷凝再生优化工艺试验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转轮热泵联合干燥试验与分析 |
6.1 香菇转轮除湿干燥试验 |
6.1.1 材料与方法 |
6.1.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6.1.1.2 成分测定 |
6.1.2 试验设计 |
6.1.2.1 单因素试验及香菇干燥特性 |
6.1.2.2 响应面优化试验 |
6.1.3 结果与分析 |
6.1.3.1 单因素试验分析 |
6.1.3.2 响应面模型及显着性检验 |
6.1.3.3 因素响应分析 |
6.1.4 试验优化与验证 |
6.1.5 结论 |
6.2 香菇热泵与冻融干燥试验 |
6.2.1 对照试验目的 |
6.2.2 干燥设备 |
6.2.3 材料及方法 |
6.2.3.1 试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
6.2.3.2 试验方法 |
6.2.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2.3.4 数据处理 |
6.2.4 结果与分析 |
6.3 品质对比分析 |
6.3.1 复水性 |
6.3.2 色差 |
6.3.3 质构特性 |
6.3.4 干燥能耗 |
6.4 三种干燥方式速率对比分析 |
6.5 澳洲坚果低温干燥试验 |
6.6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效应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技术创新 |
1.2.2 工业绿色转型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 |
2.1.1 技术创新测度研究 |
2.1.2 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
2.2 工业绿色转型的相关研究 |
2.2.1 工业绿色转型测度研究 |
2.2.2 工业绿色转型影响因素 |
2.3 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相关研究 |
2.3.1 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影响的测度 |
2.3.2 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转型关系的研究 |
2.3.3 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影响的路径 |
2.4 文献述评 |
3 理论分析框架 |
3.1 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 |
3.1.1 直接影响 |
3.1.2 间接影响 |
3.2 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转型间的动态反馈 |
3.2.1 工业绿色转型的系统要素 |
3.2.2 动态反馈关系分析 |
3.3 技术创新影响下工业绿色转型的系统路径 |
3.3.1 不同技术创新方式影响下的路径分析 |
3.3.2 多元技术创新主体影响下的路径分析 |
3.3.3 系统要素协同创新影响下的路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转型的效率测度 |
4.1 技术创新效率测度 |
4.1.1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
4.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1.3 测度结果与分析 |
4.2 工业绿色转型效率测度 |
4.2.1 研究方法和模型构建 |
4.2.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4.2.3 测度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分析 |
5.1 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 |
5.1.1 模型构建 |
5.1.2 变量说明 |
5.2 直接效应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1 基准回归结果 |
5.2.2 异质性分析 |
5.2.3 稳健性检验 |
5.3 中介效应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工业生产效率 |
5.3.2 能源结构优化 |
5.3.3 资源循环利用 |
5.4 本章小结 |
6 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
6.1 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
6.1.1 系统动力学模型及特征 |
6.1.2 建模步骤 |
6.2 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仿真模型构建 |
6.2.1 系统边界及要素分析 |
6.2.2 模型因果反馈关系 |
6.2.3 系统流图构建 |
6.2.4 系统参数确定 |
6.3 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仿真模型检验及结果 |
6.3.1 仿真模型检验 |
6.3.2 基准情景仿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技术创新影响下工业绿色转型路径选择的系统模拟 |
7.1 基于不同技术创新方式的预测与情景模拟 |
7.1.1 工业技术研发创新投入变化情景 |
7.1.2 工业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积累变化情景 |
7.1.3 技术创新投入结构变化情景 |
7.2 基于多元技术创新主体的预测与情景模拟 |
7.2.1 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研发投入变化情景 |
7.2.2 产学研模式变化情景 |
7.3 基于系统要素协同创新模式的预测与情景模拟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相关建议 |
8.2.1 统筹技术研发和应用,提升技术创新促进效应 |
8.2.2 充分发挥中介作用,提高工业绿色转型效率 |
8.2.3 优化技术创新路径,促进工业绿色转型协同发展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景德镇陶瓷企业生态化建设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2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产业生态化 |
2.1.2 企业生态化 |
2.1.3 企业生态系统 |
2.2 基础理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废物资源化思想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企业生态学理论 |
3 陶瓷企业生态化发展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 调研说明 |
3.1.1 样本企业基本情况 |
3.1.2 调研过程 |
3.2 调研结果分析 |
3.3 经验启示 |
4 陶瓷企业生态化建设模式与管理 |
4.1 企业生态系统“三步曲”概念模型 |
4.2 陶瓷企业生态化建设模式 |
4.2.1 陶瓷产业链纵向延伸生态化发展 |
4.2.2 陶瓷产业链横向延伸生态化发展 |
4.2.3 陶瓷产业链与跨产区间的生态化协同发展 |
4.3 陶瓷企业生态化管理 |
4.3.1 陶瓷企业主要污染物分析 |
4.3.2 各类陶瓷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及其生态化控制点 |
5 陶瓷企业项目生态化建设与管理案例 |
5.1 项目概况 |
5.2 生态化建设方案 |
5.2.1 产能与产品类型 |
5.2.2 主体工程、辅助工程与生态化工程建设内容 |
5.2.3 主要生产设备方案 |
5.2.4 主要原辅材料及物料平衡、水平衡方案 |
5.2.5 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污染物分析与处理 |
5.2.6 其他环境问题分析与处理 |
5.3 生态化管理方案 |
5.3.1 原料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 |
5.3.2 生产设备及工艺的先进性分析 |
5.3.3 清洁的燃料 |
5.3.4 清洁的产品 |
5.3.5 节能降耗和废物回收措施分析 |
6 陶瓷企业生态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企业角度 |
6.2 政府角度 |
6.3 社会角度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提纲 |
(7)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性能评价及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 |
1.3.1 历史建筑 |
1.3.2 建筑性能评价 |
1.3.3 历史建筑保护 |
1.3.4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2.1 国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2.1.1 历史建筑保护相关理论及原则 |
2.1.2 历史建筑评价相关研究 |
2.1.3 历史建筑改造实践 |
2.2 国内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2.2.1 历史建筑保护相关理论及概述 |
2.2.2 历史建筑评价 |
2.2.3 历史建筑改造实践 |
2.3 研究问题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原市历史建筑现状研究 |
3.1 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概况 |
3.2 太原市历史建筑现状概况 |
3.2.1 外部空间与规划 |
3.2.2 建筑环境及使用 |
3.2.3 结构安全 |
3.2.4 设备设施 |
3.2.5 社会综合效益 |
3.3 太原市历史建筑调研问题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原市历史建筑性能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和原则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4.2 构建太原市历史建筑性能评价体系框架 |
4.2.1 指标体系的具体构成 |
4.2.2 指标的解释说明 |
4.2.3 太原历史建筑性能评价指标分值及评分标准的确定 |
4.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3.2 构建判断矩阵 |
4.3.3 运用决策软件确定权重 |
4.4 评价模型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原市历史建筑改造技术策略研究 |
5.1 外部环境规划改造技术策略 |
5.1.1 场地布局规划 |
5.1.2 服务配套设施 |
5.1.3 场地景观 |
5.2 建筑空间改造技术策略 |
5.2.1 建筑室内功能空间组织 |
5.2.2 室内环境舒适度 |
5.2.3 无障碍设计 |
5.3 建筑结构改造技术策略 |
5.3.1 砖混结构的改造加固 |
5.3.2 框架结构的改造加固 |
5.4 建筑设备改造技术策略 |
5.4.1 给排水系统 |
5.4.2 空调采暖系统 |
5.4.3 电气系统 |
5.4.4 消防系统 |
5.5 建筑社会综合效益提升策略 |
5.5.1 历史信息保留 |
5.5.2 历史文脉延续与文化传承 |
5.5.3 公众参与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改造案例分析 |
6.1 案例选取依据 |
6.2 项目概况及改造目标 |
6.2.1 项目概况介绍 |
6.2.2 项目改造目标 |
6.3 项目评价 |
6.3.1 项目评价 |
6.3.2 项目评价结果 |
6.4 项目改造技术策略分析 |
6.4.1 外部环境改造 |
6.4.2 建筑功能改造 |
6.4.3 建筑结构改造 |
6.4.4 建筑设备改造 |
6.4.5 社会综合效益提升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历史建筑综合性能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 B 历史建筑使用性能及建议调研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环境规制的研究 |
2.1.1 环境规制的内涵界定 |
2.1.2 环境规制的类型 |
2.1.3 环境规制的度量 |
2.2 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
2.2.1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界定 |
2.2.2 高质量发展的测度 |
2.2.3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 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发展的研究 |
2.3.1 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
2.3.2 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
2.3.3 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的非线性影响 |
2.3.4 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2.4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理论机制分析 |
3.1 环境规制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利益格局分析 |
3.1.1 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分化 |
3.1.2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不协调 |
3.1.3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分割 |
3.1.4 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不统一 |
3.2 环境规制下经济主体行为影响高质量发展 |
3.2.1 环境规制通过政府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
3.2.2 环境规制通过企业行为影响高质量发展 |
3.2.3 环境规制通过公众行为影响高质量发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河流域环境规制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
4.1 黄河流域环境规制政策的历史演变 |
4.1.1 黄河流域环境规制政策的起步发展阶段(1978-2000) |
4.1.2 黄河流域环境规制政策的逐步完善阶段(2000-2012) |
4.1.3 黄河流域环境规制政策的全面推进阶段(2012-至今) |
4.2 黄河流域环境污染现状与环境规制实施成效分析 |
4.2.1 黄河流域环境污染现状 |
4.2.2 黄河流域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实施成效现状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评价 |
5.1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测度的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指标体系构建 |
5.1.3 指标选择与说明 |
5.2 高质量发展的测度方法 |
5.2.1 测度方法选择 |
5.2.2 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 |
5.3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测度结果分析 |
5.3.1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时间演化分析 |
5.3.2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环境规制影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分析* |
6.1 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
6.1.1 模型设定 |
6.1.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6.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1 总体回归结果 |
6.2.2 分区域回归结果 |
6.3 稳健性检验 |
6.4 进一步讨论 |
6.4.1 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的非线性关系讨论 |
6.4.2 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分维度指数的非线性关系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环境规制影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机制的实证分析 |
7.1 理论分析与假说提出 |
7.1.1 环境规制通过政府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
7.1.2 环境规制通过企业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
7.1.3 环境规制通过公众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
7.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7.2.1 模型设定 |
7.2.2 指标选取和变量说明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基于政府行为机制检验 |
7.3.2 基于企业行为机制检验 |
7.3.3 基于公众行为机制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环境规制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
8.1 完善环境规制,保障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 |
8.2 协调利益关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
8.3 通过环境规制规范主体行为,加强环境治理提升发展质量 |
8.4 优化激励机制,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第九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本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赣州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评价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绿色矿山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绿色矿山研究现状 |
1.2.3 离子型稀土资源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方案及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绿色矿山建设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循环经济理论 |
2.3 生态经济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赣州稀土矿山建设现状分析 |
3.1 赣州稀土开发工艺简介 |
3.1.1 传统采矿工艺 |
3.1.2 开采新工艺 |
3.2 赣州稀土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2.1 赣州稀土资源开发现状 |
3.2.2 赣州稀土开采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
4.1 二模网络方法简介 |
4.2 自然语言处理 |
4.2.1 自然语言处理简介 |
4.2.2 基于Word2vec的信息抽取方法 |
4.3 绿色矿山建设水平评价指标的二模网络构建 |
4.3.1 数据收集 |
4.3.2 数据处理 |
4.3.3 稀土绿色矿山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二模网络的构建 |
4.4 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1 节点的地位和重要性分析 |
4.4.2 节点间双边关系强度分析 |
4.5 RE-GM-EI网络拓扑结构的分析 |
4.5.1 基于RE-GM-EI网络的指标重要性分析 |
4.5.2 基于RE-GM-EI网络的指标间的关系强度分析 |
4.6 稀土绿色矿山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赣州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评价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位置 |
5.1.2 工程概况 |
5.1.3 投资与经济概况 |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 赣州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评价 |
5.3.1 建设现状 |
5.3.2 评价过程 |
5.3.3 评价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赣州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路径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10)考虑消费者偏好的供应链低碳创新实现机理与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与创新点 |
2 低碳创新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 |
2.1 低碳创新对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的假设条件 |
2.2 低碳创新对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的研究准备与设计 |
2.3 低碳创新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过程分析 |
2.4 低碳创新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消费者偏好与惩罚契约约束下的供应链低碳创新实现策略研究 |
3.1 消费者偏好与惩罚契约约束下的低碳创新情境描述 |
3.2 消费者偏好与惩罚契约约束下的低碳创新策略模型 |
3.3 消费者偏好与惩罚契约约束下的成员最优决策分析与效果模拟 |
3.4 消费者偏好与惩罚契约约束下低碳创新的实现策略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消费者偏好与激励契约鼓励下的供应链低碳创新实现程度研究 |
4.1 消费者偏好与激励契约鼓励下的供应链低碳创新情境描述 |
4.2 单一激励契约与组合契约下链内成员策略模型构建 |
4.3 激励契约鼓励下的链内成员最优策略分析与效果模拟 |
4.4 消费者偏好与激励契约鼓励下低碳创新的实现程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供应链低碳创新实现的管理策略 |
5.1 加强低碳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 |
5.2 重视消费者偏好对低碳创新与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 |
5.3 发挥政府对低碳创新实现的管制作用 |
5.4 优化供应链目标与契约类型的匹配程度 |
5.5 完善供应链成员间协作的深度与契约类型的匹配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加强工艺管理 节能效果显着(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并购与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D]. 张国珍. 山东大学, 2021(11)
- [2]环境规制对中国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D]. 李泽众.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3]中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的发展路径研究[D]. 于跃.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特色果蔬转轮热泵联合干燥节能试验与优化[D]. 王教领.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5]技术创新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效应与路径研究[D]. 闫雅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6]景德镇陶瓷企业生态化建设与管理研究[D]. 蔡田俊.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12)
- [7]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性能评价及改造技术研究[D]. 王雨婷.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8]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D]. 周清香. 西北大学, 2021(12)
- [9]赣州稀土绿色矿山建设评价及实证研究[D]. 朱志芸. 河北地质大学, 2021(05)
- [10]考虑消费者偏好的供应链低碳创新实现机理与管理策略研究[D]. 王雨.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