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体包裹体的激光拉曼探针研究与宝玉石成分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魏家秀,王立华,陈克樵[1](1996)在《流体包裹体的激光拉曼探针研究与宝玉石成分检测》文中指出
魏家秀,王立华,陈克樵[2](1996)在《流体包裹体的激光拉曼探针研究与宝玉石成分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激光拉曼探针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拉曼谱学技术的发展。激光拉曼探针是一种新兴的非破坏性微区分析的先进技术,它同电子探针、电子显微镜、离子探针等分析仪器一样,提供了微米量级样品的形貌、结构和化学组成等信息的有力检测手段。同时,又以特有的"就地实测"方式和快速、直观、更易排除杂质干扰和无损坏样品等优势而有别于其它微区分析技
杨萍,丘志力,陈炳辉,李榴芬,龚盛玮,梁伟章[3](2009)在《现代微区测试技术在确定宝玉石产地来源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宝玉石产地来源的研究是近几年地质学、宝石学和考古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一方面,不同产地来源的宝玉石可能具有不同的品质特征及经济价值,其研究有助于珠宝首饰价值的判断,为各国海关执法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古代宝玉石产地的确定对了解古代宝玉石的开采与古代科技的发展水平及不同区域的文化交流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微区测试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微量元素、包裹体以及同位素分析等方面探讨总结了微区测试技术在确定宝玉石产地来源研究中的应用。当前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技术方法对确定宝玉石的产地来源均有一定的意义,但宝玉石产地来源的最终确定往往需要依赖更大范围和更深入地对宝石矿床的地球化学进行多技术手段的交叉分析。显然,确定各种不同类型宝玉石产地来源的标型特征及建立相关重要宝石产地的地球化学数据库,是最终解决宝玉石产地来源鉴定问题的关键。
魏家秀,李淑玲,陈克樵,李红艳[4](1998)在《翡翠中的包裹体及其品级的激光拉曼谱学研究》文中指出翡翠中含有较少的包裹体。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淡翠绿色的、比较透明的、云雾状的翡翠有<4μm的包裹体。包裹体由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两个类型组成。在近代激光拉曼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基础上,运用付里叶变换激光拉曼探针鉴定翡翠的真假、质地优劣以及质量等级。重点研究了翡翠中的包裹体及其质量等级的激光拉曼谱学。
陈令霞,黎晓彦[5](2004)在《现代测试技术在金刚石包裹体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应用现代测试技术研究金刚石中的包裹体可为探索金刚石成因和地幔岩石圈性质及演化等重大问题提供重要的依据。采用激光拉曼探针 (LRM )分析技术可以获得包裹体分子振动和分子配位体结构的信息 ,适用于研究金刚石中的固体及流体包裹体。用电子探针分析 (EMPA)技术可以分析金刚石内包裹体的主元素类型和含量 ,可根据分析数据计算其化学结构式和确定包裹体的名称。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 (LA ICPMS)技术可准确得到样品中的主要元素、微量元素等信息 ,相对其它测试技术可获得更加完整的金刚石中包裹体的信息。对于不同的包裹体样品 ,运用恰当的分析方法是成功获得重要信息的关键
王莉娟[6](1998)在《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笔者在日本研修期间学习和了解了先进的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方法,其中包括分析群体包裹体液相成分的ICP-MS和PIXE分析方法;分析单个包裹体液相成分的LA-ICP-MS方法;LRM、FT-IR单个包裹体气相成分分析方法等。这些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包裹体成分分析的水平,促进了包裹体研究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这几种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方法和其它包裹体研究方法及笔者的一些研究成果,以供国内同行借鉴和共同探讨。
魏家秀,曾普胜[7](2002)在《激光拉曼探针及非破坏性包裹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二十世纪70年代激光拉曼探针问世,使得地质界的实验技术及科学研究如虎添翼。激光拉曼探针这一微区分析的先进技术,对于流体包裹体的性状特征,及其气、液、固相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全分析,是当前非破坏性就地实测,快速而高精度的先进分析方法,它可以促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又上一个新台阶。
张国瑞[8](2008)在《阿尔泰赛都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和矿床地球化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尔泰地区多金属成矿带属中亚巨型构造成矿带的一部分。赛都金矿是阿尔泰南缘典型金矿之一,位于中哈边境的阿尔泰地区哈巴河县境内。矿床属造山型金矿,严格受韧性剪切构造带的控制,赋存于玛尔卡库里巨型剪切带内蚀变糜棱岩带内。近年来,地质工作者对赛都金矿的成矿特征作了一些研究,但对于成矿流体的性质和来源研究很少。笔者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研究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分析、显微测温、包裹体成分的激光拉曼探针分析,以及稳定同位素的分析,查明了赛都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和演化特征,揭示了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物质来源。赛都金矿脉石英包裹体测温结果为101296℃,主要集中在160~200℃之间;流体盐度为0.35~9.86wt%Nacl,平均为4.23wt%Nacl;密度为0.76~0.98g/cm3。成矿流体属中低温、中低盐度、较低密度的盐水体系。激光拉曼探针表明:在成矿早阶段,以富CO2、N2等挥发分为特征,符合造山型金矿的特点;成矿流体晚期以富水为主。流体的演化由CO2流体向水溶液流体转变。成矿流体的δ18OH2O变化于-5.60~8.09‰,平均为-0.49‰;金矿成矿热液的δD值为-60.10~-66.15‰,平均为-62.54‰。氢氧同位素的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由成矿早期的岩浆水向晚期成矿流体的大气降水演化。赛都金矿床硫化物的δ34S变化范围在3.53~5.88‰之间,平均为4.86‰;铅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18.0997~18.3585 , 207Pb/204Pb=15.4877~15.5790 , 208Pb/204Pb =38.1116~38.3551。硫铅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是从深部源富集的,并与岩浆活动紧密相关,矿质主要是在造山作用中通过热液萃取深部岩石获得的。
褚海霞[9](2010)在《阿尔泰大东沟铅锌矿床变形变质及碳质流体研究》文中提出大东沟铅锌矿床是阿尔泰南缘泥盆纪克朗火山-沉积盆地中的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之一,矿床受控于NW-SE向区域性断裂,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变质岩系中。在晚泥盆世至早二叠世末的同造山区域变质过程,该矿床受到了变质热液叠加作用。本文重点对该矿床的矿石、围岩的变形变质特点及其相关的碳质流体进行了详细研究,采用的技术方法包括野外地质调查、岩矿相基础研究、扫描电镜测试、稳定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探针和SRXRF(同步辐射X荧光)测试等,获得主要成果如下:岩矿相研究发现,矿石、围岩经历了强烈的变形变质。黑云母发育“云母鱼”构造,石英定向拉长呈透镜状、眼球状;闪锌矿、方铅矿常被黑云母、绿泥石、石榴子石等变质矿物交代;矿石矿物中碎斑、压力影、压溶、增生等现象常见。据此将成矿作用可划分为两个期次:(I)海相火山热液成矿期和(II)变质热液成矿期。变质热液期石英脉中发育大量的碳质流体包裹体(CO2-N2±CH4),多以面状、带状分布,显微测温显示Tm,CO2=-82.5℃~-59.4℃,Th,CO2=-40.2℃~+20.3℃,估算密度为0.75g/cm3~1.15g/cm3。与碳质流体共生的CO2-H2O包裹体均一温度290℃~430℃,估测最低捕获压力120MPa~450MPa。初步研究认为碳质流体来源于同造山的区域变质作用,而与海底喷流沉积无关。富CO2的区域性流体,其运移对促进岩石变形变质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对Au的富集具有特殊意义。邻近造山型金矿的碳质流体SRXRF测试揭示Au含量大大高于地层背景值,扫描电镜测试也显示在造山-变质期黄铁矿或黄铜矿中有较高Au的存在,推测造山过程中碳质流体可能带来了Au的叠加矿化。硫同位素研究表明,克朗盆地内造山型萨热阔布金矿床中硫主要来源于造山变质过程的深源流体(δ34S=+4.31‰~+8.57‰);VMS型铁木尔特锌(铜)矿床和大东沟铅锌矿床中的δ34S分别为-26.46‰~+3.95‰和+2.02‰~+7.65‰,表明硫存在两种来源,即与VMS成矿有关的海水硫和与后期变质有关的深源岩浆硫。
何谋春,张志坚[10](2001)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在矿床学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介绍了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在矿床学研究中的应用原理、应用领域及研究现状 ,同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简要分析。
二、流体包裹体的激光拉曼探针研究与宝玉石成分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流体包裹体的激光拉曼探针研究与宝玉石成分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流体包裹体的激光拉曼探针研究与宝玉石成分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MOLE拉曼探针/显微镜 |
2 拉曼探针应用于非破坏性的包裹体研究 |
3 激光拉曼探针用于检测宝玉石成分 |
(3)现代微区测试技术在确定宝玉石产地来源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宝石主体的微量元素分析技术 |
1.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
1.2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
1.3 离子束分析 |
2 宝石包裹体分析技术 |
3 宝石主体与包裹体同位素分析技术 |
4 其它技术 |
5 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认识 |
(5)现代测试技术在金刚石包裹体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激光拉曼探针分析 |
1.1 技术简介 |
1.2 在金刚石包裹体研究中的应用 |
2 电子探针分析 |
2.1 技术简介 |
2.2 在金刚石包裹体研究中的应用 |
3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 |
3.1 技术简介 |
3.2 在金刚石包裹体研究中的应用 |
4 主要结论和讨论 |
(8)阿尔泰赛都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和矿床地球化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区域地质背景 |
1.1.1 区域地层 |
1.1.2 区域构造 |
1.1.3 区域岩浆活动 |
1.1.4 区域变质作用 |
1.1.5 阿尔泰岩金矿床地质概况 |
1.2 阿尔泰地区金矿床流体研究概况 |
2 赛都金矿床地质 |
2.1 矿床一般特征 |
2.1.1 矿区地层 |
2.1.2 矿区构造 |
2.1.3 岩浆岩 |
2.1.4 围岩蚀变 |
2.2 矿体特征 |
2.3 矿石特征 |
2.3.1 矿石类型 |
2.3.2 矿物共生组合与成矿阶段 |
2.3.3 矿石矿物成分 |
2.3.4 主要金属矿物特征 |
2.3.5 金矿物类型 |
2.4 矿床成因研究概况 |
2.4.1 赛都金矿地层岩石含矿性特征 |
2.4.2 赛都金矿矿床成因 |
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3.1 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 |
3.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3.3 激光拉曼探针分析 |
4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4.1 氢氧同位素 |
4.1.1 矿床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
4.1.2 与阿尔泰地区岩金矿床氢氧同位素研究的比较 |
4.2 硫同位素 |
4.2.1 矿床硫同位素特征 |
4.2.2 与阿尔泰地区岩金矿床硫同位素特征比较 |
4.3 铅同位素 |
5 成矿流体特征与成矿模式探讨 |
5.1 成矿流体特征 |
5.2 成矿模式探讨 |
5.2.1 阿尔泰南缘金矿的成矿模式 |
5.2.2 赛都金矿成矿模式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图A 赛都金矿床典型地质照片(一) |
附图A 赛都金矿床典型地质照片(二) |
附图B 赛都金矿床显微照片 |
(9)阿尔泰大东沟铅锌矿床变形变质及碳质流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VMS 型矿床及变质研究现状 |
2.1.1 VMS 型矿床基本特征 |
2.1.2 VMS 型矿床变质研究 |
2.2 区域地质背景研究概况 |
2.2.1 阿尔泰造山带 |
2.2.2 克朗火山-沉积盆地 |
2.2.3 阿巴宫-库尔提断裂带 |
2.3 区域主要矿床及地质流体研究进展 |
2.3.1 萨热阔布金矿床 |
2.3.2 铁木尔特铅锌(铜)矿床 |
3 大东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概况 |
3.2 矿体及围岩特征 |
3.2.1 矿体特征 |
3.2.2 围岩特征 |
3.3 矿石及变形变质特点 |
3.3.1 矿石一般特征 |
3.3.2 矿石变形变质特点 |
3.3.3 成矿期次划分 |
3.4 本章小结 |
4 大东沟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
4.1 岩相学及显微测温研究 |
4.1.1 岩相学特征观察 |
4.1.2 显微测温 |
4.2 流体密度及压力估算 |
4.2.1 流体密度 |
4.2.2 流体压力估算 |
4.3 包裹体成分测试 |
4.3.1 激光拉曼探针测试 |
4.3.2 同步辐射 X 荧光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 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
5.1 硫同位素研究 |
5.1.1 VMS 型矿床硫同位素的一般特征 |
5.1.2 萨热阔布-铁木尔特-大东沟矿床硫同位素特征 |
5.1.3 大东沟铅锌矿床硫同位素温度计 |
5.2 伴生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
5.3 碳质流体来源研究 |
5.3.1 一般特征 |
5.3.2 来源探讨 |
5.3.3 地质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6 克朗盆地内矿床成因探讨 |
6.1 矿床控矿因素 |
6.2 变质-流体与成矿作用 |
6.3 矿床成矿模式探讨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流体包裹体的激光拉曼探针研究与宝玉石成分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流体包裹体的激光拉曼探针研究与宝玉石成分检测[J]. 魏家秀,王立华,陈克樵. 矿床地质, 1996(S2)
- [2]流体包裹体的激光拉曼探针研究与宝玉石成分检测[J]. 魏家秀,王立华,陈克樵. 矿床地质, 1996(S1)
- [3]现代微区测试技术在确定宝玉石产地来源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J]. 杨萍,丘志力,陈炳辉,李榴芬,龚盛玮,梁伟章.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09(01)
- [4]翡翠中的包裹体及其品级的激光拉曼谱学研究[J]. 魏家秀,李淑玲,陈克樵,李红艳. 云南地质, 1998(Z1)
- [5]现代测试技术在金刚石包裹体研究中的应用[J]. 陈令霞,黎晓彦.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04(04)
- [6]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研究[J]. 王莉娟. 地质论评, 1998(05)
- [7]激光拉曼探针及非破坏性包裹体研究[A]. 魏家秀,曾普胜. 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 2002
- [8]阿尔泰赛都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和矿床地球化学[D]. 张国瑞. 北京科技大学, 2008(07)
- [9]阿尔泰大东沟铅锌矿床变形变质及碳质流体研究[D]. 褚海霞. 北京科技大学, 2010(01)
- [10]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在矿床学中的应用[J]. 何谋春,张志坚. 岩矿测试,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