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职工食堂走向市场经济的启示

我校职工食堂走向市场经济的启示

一、我校教工食堂走向市场经济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梁海岫[1](2009)在《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二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建成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大学校园并产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中针对占据50%高等教育容量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的较少,高职院规划设计基本套用本科研究型大学的设计模式,不完全符合高职院的特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空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深入研究高职院这一细分的大学类型是我国大学规划研究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广东高职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江浙高职院作为参考对比,用案例分析、理论推演、访谈调查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是结合职业教育学回顾了当前高职教途径总结高职院不同的发展特点,引入协同发展观念探寻高职院协同发展理论框架,分析了高职院功能经济、校园形态、人文地域三个层面的协同内容,论述了高职院在规划设计、单体设计与建设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设计与管理方面的策略: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教不同,前者是培养高技能操作性人才的教育培训机构,后者是培养研究型人才。高职院校发展趋势是学校与企业、社区的一体化。校园规划建设应围绕实训进行。高职院校园应拓展到外置实训基地、社区培训中心。规划设计应重视高职教育的内涵实质,符合高职院协同发展要求。职教园区应以共享实训为中心,以产业链中端的制造生产为依托,教育与产业并行,不能简单套用研发型高科技产业园区模式或者快速发展的大学城模式来建设职教园区,否则无法形成相互依托聚集发展的优势。高职院单体建设应以实训中心为重点。应根据高职教学特点、学生特点、产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单体建筑设计。本文研究了高职院发展中出现的新类型校舍。提出高职院的部分指标和评估依据应根据各地的特点加以修正,不应一刀切。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实质、区域产业经济特点和地域文化特点,吸收合理的规划建设模式,建设协同发展和兼收并蓄的校园。

罗琳[2](2016)在《陕西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文中提出在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下,以县域为单位的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调整在我国已开展了10余年。近年来,伴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诉求日益强烈,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日趋扩大,并逐渐向人口集中的县城发展,在校生规模超过3000人以及办学规模50班以上的学校确已大量存在。尤其是广大西部地区由于资源受限、资金不足,设施不达标,已把新建超大规模高中作为提高办学标准、满足社会教育需求的重要一步。但由于目前超大规模高中建设所依据的仍是2002年颁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其中此标准仅适用于48班以下的办学规模。由于缺乏相应规模建设标准的指导,使得超大规模高中新建、改扩建陷入一片盲目状态。大多数西部地区的学校用地紧张、财政投入有限、校舍空间环境严重不足,从而影响了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大量已建及潜在的超大规模高中校园空间环境亟待改扩建及更新,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已迫在眉睫。基于此,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建筑学、计划学等理论与方法,鉴于西部地区幅员辽阔,研究时间及精力所限,论文拟以陕西县域超大规模高中为研究对象,首先以现行校园设计标准规范为依据对国内外高中教育及校园规划设计展开广泛的资料收集及总结归纳,从而提炼要点与参考模式;接着通过对超大规模高中空间环境计划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典型既有校园使用现状的调查访谈,归纳了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的特征、类型与主要存在问题,确立校园用地规模成为影响校园空间环境计划的主要因子;其次以校园用地类型为研究依据,针对校园规划布局模式、建筑空间内容构成及适宜面积、大小、数量、校内外空间环境互用等问题展开研究,主要通过以下三个层面的逐级研究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一、宏观层面上,对已有超大规模高中的校园规划结构及布局模式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适应超大规模办学的校园空间适应性规划结构形态和空间布局模式,构建了超大规模办学校园用地规模的适应性指标体系,确立满足弹性办学需求的基本用地指标和规划用地指标;在“学社融合”理念指导下,以统筹建设为原则,提出作为公共财政投入建设的公立高中与周边文体、公共服务设施等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开放共享规划设计模式。二、中观层面上,基于对用地类型的分类,探讨了超大规模办学背景下适宜中学生交往的校内主要广场、庭院、绿化等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同时针对不同用地类型的学校,提出适应其办学规模的空间规划模式以确立空间构成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三、微观层面上,通过建立指标计算方法与公式,调节影响因子的级别与系数,提出了超大规模高中主要校舍空间的建筑面积、数量、大小等配置参考,形成具有地域针对性的动态量化指标,进而构建了节地型超大规模高中的规划模式、用地规模、建筑密度、容积率等重要指标参考。笔者期望以上研究思路及结论对已有及潜在的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提供可参考的模式与设计依据,进而为更新完善现有高中校园建设标准探讨研究方法、提供基础数据,从而节约成本,提高空间及设施的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办学效益,推进学校向社会开放,促进地区教育健康发展,最终构建学习型社会。

朱远来[3](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章蕾[4](2019)在《协同治理视角下学校食品安全治理的模式研究 ——以上海市Y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食品安全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过渡时期,校园食品安全尤其如此。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物质的丰富,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质量的日益改善、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我国已经逐渐从食物短缺的阶段步入食物相对剩余的阶段,甚至食品营养不均衡的阶段。校园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让学校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牵动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心。面对众多的学生和家长,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治理领域中的各个主体都在想方设法加强监督管理,维护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食堂经历了从“全权管理-后勤社会化-后社会化”的阶段,经营权的变化带来管理上面的变化。学校在适应管理方式革新的同时,面对各方面给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施加的压力,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协同治理作为公共管理中的一种现代化的治理理念,适合于应对复杂性、系统性的治理问题。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治理环境当中,存在着内外多主体的共同治理的局面,“校长负责制”让学校处于整个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治理的核心位置。学校要做好食堂食品安全治理工作,需要协同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协同治理。特别是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最为关心的学生和家长,他们其实很难真正参与到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治理的核心工作当中,将其纳入到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治理当中,可以有效的缓解学校对于食堂食品安全的监管压力,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增加一道防护屏。上海市Y中学通过定期举行食堂沟通会的方式,将学校、供应商、学生、家长都纳入到食堂食品安全治理当中,使各方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局面。本文以协同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上海市Y中学食堂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个案研究,以访谈、问卷调查和参与观察的方式,寻找上海市Y中学食堂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可取之处,以及问题所在。主要是家长代表的选取和参与程度问题,以及家长代表与学校、供应商之间的协同配合等。将家长纳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当中,有效的完善了学校食品安全治理环境。基于此种治理模式,在借鉴国外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做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协同治理模式,使食堂从传统的监督管理走向“协同治理”。重构食品安全协同治理模式下各主体的角色:学校成为食堂食品安全治理当中的协同者;供应商是食堂食品安全治理的服务者;家长作为食堂食品安全治理的参与者;学生成为食堂食品安全治理的建议者;监管部门承担食堂食品安全治理的监管者角色;教育局着手食堂食品安全治理的调控者工作。通过调查和分析,提出完善上海市公办高中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继续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体系;食品安全全流程信息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家长参与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治理;搭建食堂沟通会实现校内的沟通平台;广泛协作实现学校食品安全协同治理。

西安交通大学饮食服务中心[5](1995)在《我校教工食堂走向市场经济的启示》文中提出 我校教工食堂往年学校要投入十几万元,群众意见还大;现在学校不但不投入,还要收水、电费,还要上交20多万元,食堂搞活了,群众反而赞扬多,是什么道理? 结论:改变体制,转换机制,走向市场竞争,逐步实现社会化,是走出困境,争取主动的正确道路。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转轨的进程中,随着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的陆续出台,以及高校综合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无疑为高校后勤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面对

蓝日模[6](2017)在《教育叙事:一位民族地区校长在学校文化重塑中成长》文中提出学校办学有两个关键:一是关键“要素”——学校文化;另一是关键“人物”——校长。这是一个以自己作为一所民族地区中学校长的成长经历为叙事内容的故事,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一位校长是如何在学校文化的重塑中与学校一起成长的。“校长”在新上任后很快就感知到“西南”中学学校文化中的不良文化。在对产生不良学校文化的成因进行了溯源之后,“校长”开始了“西南”中学学校文化的重塑历程。在通过对“西南”中学重塑前后的学校文化的对比评估研究中,发现“校长”在学校文化重塑中得到了成长。从“西南”中学学校文化的重塑及其演变离不开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构建学校文化的“人”,特别是“关键文化人物(key cultural consultants)”的叙事研究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一、学校文化重塑的关键在于“内”发首先,学校文化重塑必须慎重,一定是基于每个学校自身的客观需要出发,不能喊口号或为了赶时髦,更不能作为教育行政领导或校长个人的“义举”,要遵循教育规律,理性实施。只有当学校文化处在不得不重塑的时候,重塑才有合理性。学校文化重塑过程不得造假,不能造作,只能不断造就更优秀的学校文化。其次,学校文化重塑应该立足于学校的教育生活,因为学校师生员工乃至家长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都在不断地影响着学校文化发展变化并不断地赋予其新的意义。真正的学校文化重塑要基于学校里面的每一位参与成员的每时每刻的言行,特别是他们的故事,因为只有当大家都有意识地推动学校文化发展与进步时,学校更好的核心价值才得以显现。再次,学校文化重塑的重点是学校的“人”。“人”不仅是学校文化重塑的动力,也是学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载体”。不良的学校文化依靠“人”去重塑,优秀的学校文化也有赖于“人”对其的可持续发展的维护,因此学校文化重塑的支柱是具有“教育者”角色意识的“人”——是真正的“文化人”,所以学校文化重塑的关键是培育学校“人”的思维方式与做事的态度和标准。二、学校文化重塑中校长的专业成长路径教育文化领导应该成为校长学校办学的自觉理想追求。尽管校长决定了学校层面的办学目标、方向以及具体的学校各项事务的管理,在学校中处于领头羊位置决定其对学校组织的良好生存和健康发展起重要作用,但是学校文化重塑中校长的作用应该是介于“校长万能论”与“校长象征论”之间,因为每一所学校中都存在着限制校长作用发挥的内部约束力量(学校文化)和外部约束力量(学校环境),所以除了校长个人的素养、能力等因素外,校长对自己在新环境的角色定位也是影响其发挥作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校长角色应该根据不同学校文化的实际呈现出不同的角色集,平均保持三种角色的定位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秉持单一角色的校长也是重塑不好学校文化的。不同的学校文化要求校长角色集的侧重点不同,“管理者”和“领导者”只是校长办学的“过程”定位,“教育者”才是校长办学的终极“目标”定位,校长经过成长后应该为成高情商的、高智慧的、对教育应然之守护的坚定教育信仰的“教育者”。学校文化重塑中校长的专业成长路径必须是“学”“思”“行”三结合,是一个不断往复、螺旋上升的“实践一反思—实践”的过程,因此校长必须更加关注实践的同时重视行动研究。这就要求校长从实践者成长为研究者,由知识的消费者变成知识的创造者、生产者,从做人好、做事对的“学问”人成长为“文化”人。所以校长应该自觉创造条件、机会,弥补自己由于忙于实践而学术素养不足的短板,有意识地将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性经验、知识不断上升为学术知识,从而更好地为教育管理服务。

詹伟峰[7](2018)在《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师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校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所,高校安全问题影响广泛,受到社会和人们的高度关注。尽管政府与高校都积极采取了各种提升高校安全管理的措施,但涉及师生的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社会环境、校园管理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之外,也暴露了高校师生安全素质缺失这一根本问题。安全素质缺失的根源还在于高校安全教育不够系统、深入、有效。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安全教育体系迫在眉睫。本研究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从系统的要素、特征与动力三个角度对高校安全教育进行分解,通过对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和缺陷的分析,对境外高校安全教育先进经验进行阐释和借鉴,以构建新时期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从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来看,局面可谓复杂。尽管各高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付出较多,也在不断改进,但从整体性、开放性、协同性、层次性各方面来审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改进空间。本研究基于丰富细致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境外四所高校的实地考察、调研访谈,对国内六所高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调研访谈,在此基础上获取大量数据和有效信息,对国内外高校安全教育有一个总体把握与评估,进一步提炼出有益经验做法及不足之处。从系统角度来看,境外高校则在安全教育方面先于我们作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如在整体性上,教育内容完善,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在协同性上,内部协调顺畅,构建了完善的组织架构;在开放性上,教育形式多样,形成了有力的校内外联动机制;在层次性上,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丰富的探索。这些探索及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供国内高校参考与借鉴,可根据我国及各高校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借鉴,去粗取精、博采众长。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的措施,以期对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孟怡然[8](2018)在《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教育建筑遗产及其保护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学校的发展沿革受到了天津市独特的地域文化影响,同时与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也见证了天津的城市变迁。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位于天津市红桥区,分为东院、院部和南院三个部分,是较典型的20世纪50-60年代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国高校建设布局。位于老校区东院的北洋大学堂旧址也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且于2006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世界建筑遗产名录”。本论文将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三个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老校区教育建筑遗产现状的调研和档案搜集与整理,总结其校园规划的历史沿革和建筑遗产现状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研究笔者发现,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的校园规划、主体建筑排列组合方式、轴线组织方式和模数控制等设计手法均保留了建国初期苏联校园的规划模式,老校区的教育建筑也延续了北洋大学堂旧址的建筑风格,建筑遗产的建造技术、立面设计和平面布局等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重要的研究意义。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教育建筑遗产作为包含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北洋大学堂旧址在内的近代高校建筑群,在历史文化、科学艺术和政治情感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论文并将老校区教育建筑遗产置于天津市教育建筑遗产的大背景中做对比,分析研究教育建筑遗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政治价值、情感价值和再利用价值。通过对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教育建筑遗产深入地、系统地分析研究,总结建筑遗产及其环境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的具体情况从宏观层面的校园规划到中观层面的校园景观绿化和建筑周边环境,以及微观层面的建筑单体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期望能使这些建筑建筑遗产和校园文脉得以延续和发展,并对未来教育建筑遗产的保护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王严淞[9](2018)在《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师生关系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的话题,它对大学师生、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当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存在诸多问题并广受质疑与诟病。与此同时,社会与高等教育正处于急剧变革之中,更使大学关系发展具有不确定性。有鉴于此,本研究选取大学师生关系作为主题,通过透视大学师生关系的内涵,构建大学师生关系的分析模型,开发大学师生关系的测量工具,将其应用于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调查,以此获得相关数据,并据此总结、归纳、分析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特征与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预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未来走向。大学师生关系是大学教师与大学生基于知识发生交往而形成的高等教育联系,是大学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力与作用力。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力,而生成这种力的必备要素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知识、交往,四者缺一不可。与一般人际关系或是普通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相比,大学师生关系具有教育性、独立性、自由性、创造性以及精神性等五大特性。研究大学师生关系,交往与知识两种视角必不可少。基于大学师生交往行为由疏离到紧密的发展趋势以及知识活动由权威到平权的发展趋势,可以将大学师生关系划分为四种模式:权威型知识与紧密型交往结合的父子式关系、权威型知识与疏离型交往结合的师徒式关系、平权型知识与疏离型交往结合的合同式关系、平权型知识与紧密型交往结合的共同体式关系。同时,四种模式的排列顺序也是大学师生关系的演变趋势。根据上述相关理论,研究开发设计了 QCFSR5.0,用以调查当前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现实情况。调查使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了 35所本科院校,回收了 11050份调查问卷,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处于合同式关系模式,其主要问题包括:学生学习主动性偏低,师生交往便利性不足,教师在交往中的主动性较差,师生交往对学生的非学业成长帮助较少以及考试内容倾向于记忆化。当然,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当前也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潜力,诸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关注学生体验,大学生创造性意识较高,课程不确定性内容形式较为多样。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仍处于平权型的初级阶段,而交往行为则处于疏离型状态。进一步来说,当前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的最大问题在于流于形式,而忽视本质。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成了偷懒的“勤奋者”,大学教师成了做戏不做细的“表演者”,师生共同出演了一场“精致的演出”,致使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问题更为隐蔽,更为复杂。此外,制度困境是造成我国大学师生交往疏离的主要原因,包括制度缺位、制度偏向以及制度空转等一系列因素使得我国大学师生交往处在一个“制度真空”的环境中。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当前的问题是由于伦理与秩序的对撞导致运行逻辑出现失序,也是由于工具与价值的分裂导致理性取向存在困惑,更是由于传统与现代的差距导致发展环境失衡。面对未来,普及化、信息化、终身化将会对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因而需要我们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分析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其中,普及化对大学师生关系最大的影响在于提高了大学师生关系的地位,因此要求大学师生关系发挥更大的价值;信息化对大学师生关系的影响在于重塑大学师生的知识活动,强调有些知识不必再由大学教师在大学课堂上教授;终身化对大学师生关系最大的影响在于改变大学师生关系观念,使人们不再以学历作为开展大学师生关系的唯一目的,从而有可能实现纯粹的、质朴的大学师生关系。面对普及化、信息化以及终身化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应通过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加强设计、推进改革、营造文化等多方举措迎接新型大学师生关系的到来。

刘玲[10](2017)在《高校单位社区属性特征演变及其动力机制 ——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单位社区,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特有的社区模式、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社会转型期,单位制解体,单位社区也经历了复杂、剧烈、长期、动态的社会变迁过程。高校单位社区作为一类典型的仍正常运作的单位社区“活化石”,拥有特殊的人员构成与组织,其发展演变情况与未来发展走向是值得关注的议题。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高校单位社区呈现怎样的演变特征是本文的核心议题。文章在梳理单位社区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华南理工大学高校单位社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与演变特征,并探讨其演变动力与机制。首先,文章概述了单位社区的相关概念、内涵、类型等,对单位社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选取华南理工大学高校单位社区为实证对象,通过对其历史发展沿革的梳理,将其演变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接着,从社区的属性构成元素出发,从人员构成、物质环境和社区组织管理三个维度着手,运用文献资料阅读、历史地图收集、实地考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着重分析高校单位社区各属性要素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演变情况,并进行演变特征归纳。然后,基于以上详实的演变情况与特征分析,探讨高校单位社区各历史时期的主导动力因素,其演变是在包括国家政策、教育改革、经济制度、文化特征、规划调控、居民诉求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最后,基于演变特征与动力因素的探讨,将高校单位社区的属性特征演变情况划分为两大阶段:政府主导下的高校办社会时期与市场力量介入下的高校社会化改革时期,对其演变机制进行研究探讨。通过以上研究发现:第一,属性特征演变方面,高校单位社区人员构成同质性减弱,人员杂化的节奏与程度滞后于其它类型的单位社区;社区物质环境由均质统一向多元复合演变,部分设施的提供仍带有单位福利保障属性;社区组织管理由单位制时期的自上而下式被动服从逐渐向自下而上型主动参与转变。第二,未来发展趋势上,“单位”对高校单位社区的影响仍将持续,其发展演变路径区别于一般的企事业型单位社区,未表现出完全解体或消失的趋势。第三,演变动力机制上,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推动高校单位社区演变的主导动力因素有所差别,但推动其演变的主体都可归至于政府力量,以及在社会转型期市场力量与社会力量的合力作用。

二、我校教工食堂走向市场经济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校教工食堂走向市场经济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背景
        1.1.2 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
        1.1.3 高职院校园建设新动向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2.3 制度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
        1.3.1 与普通大学的共性与个性差异
        1.3.2 高职院之间的共性与多样性、差异性的问题
        1.3.3 功能经济、校园形态、人文地域的问题
    1.4 文献综述
        1.4.1 对高校规划与设计的研究
        1.4.2 对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
        1.4.3 对文献综述分析
    1.5 本研究创新之处
        1.5.1 对细分的大学类型的研究
        1.5.2 结合教育学研究大学校园建设发展与规划设计
        1.5.3 引入协同发展的观点研究高校发展与规划设计
        1.5.4 实地调研与理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1.6 研究的范围
        1.6.1 高职教育的相关概念
        1.6.2 研究的范围
    1.7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7.1 文献资料收集整理
        1.7.2 比较分析归纳
        1.7.3 实地调研
        1.7.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2.1 世界范围内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简述
        2.1.1 古代萌芽时期
        2.1.2 近代发端期
        2.1.3 现代发展期
        2.1.4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多样化
    2.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的发展
        2.2.1 匠人、实业到职业的发展路线
        2.2.2 90 年代至今广东高职教育发展历程
        2.2.3 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发展简述
    2.3 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现状
        2.3.1 广东高等教育的层次与产业结构
        2.3.2 高职院校发展类型溯源
        2.3.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及转变
    2.4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动力
        2.4.1 大众化教育
        2.4.2 政府
        2.4.3 企业
        2.4.4 学校
        2.4.5 其他
    2.5 当代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问题分析
        2.5.1 功能经济问题
        2.5.2 校园形态问题
        2.5.3 人文及地域方面的问题
    2.6 政府相关文件梳理及调研数据整理
        2.6.1 政府文件及评估指标梳理
        2.6.2 调研数据的整理与使用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协同发展观的建立
    3.1 协同发展视角的引入
        3.1.1 协同的内涵与作用
        3.1.2 协同发展的分析
    3.2 协同发展观的原则与方法
        3.2.1 原则、目标与方法
        3.2.2 协同发展观念的含义
        3.2.3 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建筑设计观
    3.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协同发展观的构成
        3.3.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发展的内容
        3.3.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发展的子层次构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规划设计与建设研究
    4.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总体规划理论研究
        4.1.1 城市空间形成的两种方式
        4.1.2 现代建筑思潮与大学校园规划
        4.1.3 校园空间协同发展与建序过程
        4.1.4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内涵
        4.1.5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特点
    4.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子系统的规划研究
        4.2.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功能系统
        4.2.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交通系统
        4.2.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景观环境系统
    4.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模、选址
        4.3.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模研究
        4.3.2 校园发展决策与选址
    4.4 改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建设研究
        4.4.1 SWOT 分析法的引入
        4.4.2 改建更新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分析
        4.4.3 改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协同发展策略
    4.5 扩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建设研究
        4.5.1 扩建的机遇
        4.5.2 扩建中的问题
        4.5.3 扩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协同发展策略
    4.6 新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建设研究
        4.6.1 新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分析
        4.6.2 新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发展策略
    4.7 职业教育园区规划建设研究
        4.7.1 职教园区的功能组成
        4.7.2 职教园区的发展模式
        4.7.3 职教园区的形态模式
        4.7.4 职教园区协同发展策略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与建设研究
    5.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与管理
        5.1.1 举办的途径
        5.1.2 单体分期建设时序
        5.1.3 校企合作模式
    5.2 单体建设趋势
        5.2.1 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一体化
        5.2.2 更弹性的单体建设
        5.2.3 “亦厂亦校”的趋势
    5.3 实训中心
        5.3.1 实训中心的形式
        5.3.2 实训中心的功能要求
        5.3.3 实训中心的设计分类
        5.3.4 实训中心的设计
        5.3.5 实训中心的地域与人文特点
    5.4 图书馆
        5.4.1 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5.4.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功能定位
        5.4.3 图书馆评估体系与建设现状
        5.4.4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设计与建设协同策略
    5.5 教学楼
        5.5.1 公共教学楼
        5.5.2 阶梯课室
        5.5.3 教学工厂概念下的一体化教学楼
        5.5.4 教学楼的改造
    5.6 学生宿舍
        5.6.1 宿舍建设现状
        5.6.2 在校生、居住人员的结构
        5.6.3 学生宿舍作为实训场地
        5.6.4 宿舍发展趋势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当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回顾与反思
        6.1.1 建设回顾
        6.1.2 对政府行为的反思
        6.1.3 对学校行为的反思
        6.1.4 对企业行为的反思
        6.1.5 对规划设计的反思
    6.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规划建设发展趋势
        6.2.1 适应功能需求、高效利用资源
        6.2.2 建立多元化、开放性的校园形态
        6.2.3 建设人文与地域性兼顾的环境
        6.2.4 建设兼收并蓄的南粤高职院校园新风貌
    6.3 工作总结与研究成果
        6.3.1 工作总结
        6.3.2 研究成果
    6.4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项目实践
    附录二:广东高职院部分数据汇总
    附录三:广东省教育厅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访谈节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陕西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现实问题
        1.1.2 理论问题
    1.2 研究背景
        1.2.1 社会背景
        1.2.2 学科背景
    1.3 研究对象
        1.3.1 超大规模高中
        1.3.2 空间环境计划
        1.3.3 研究范围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内研究现状
        1.5.2 国外研究现状
        1.5.3 文献综述小结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
        1.6.2 创新点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资料法
        1.7.2 实地调研法
        1.7.3 调查分析法
        1.7.4 规划设计实践
        1.7.5 成果归纳总结
    1.8 研究框架
    1.9 本章小结
2 溯本求源:国内外高中教育及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2.1 高中教育办学模式演变历程回溯
        2.1.1 我国高中办学历程
        2.1.2 我国高中主要问题
        2.1.3 国外高中办学历程
    2.2 教育规模经济相关理论支撑
        2.2.1“教育规模经济”理论
        2.2.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2.2.3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2.2.4 研究小结
    2.3 中学校园规划设计发展历程概述
        2.3.1 国外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2.3.2 国内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2.4 校园规模与规划设计的关联性研究
        2.4.1 国外校园规模与规划设计的关系
        2.4.2 国内校园规模与规划设计的关系
    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借鉴与启示
        2.5.1 中学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
        2.5.2 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2.5.3 中学校园规模与设计的关系
        2.5.4 研究小结
    2.6 本章小结
3 理论建构: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概念解析
    3.1 空间环境计划内容
        3.1.1 布局计划
        3.1.2 内容计划
        3.1.3 数量计划
        3.1.4 面积计划
    3.2 空间环境计划方法
        3.2.1 影响因素分析
        3.2.2 特征描述分类
        3.2.3 研究模型确立
        3.2.4 计算公式推导
        3.2.5 建筑计划研究
    3.3 空间环境计划依据
        3.3.1 国外中小学建筑设计标准
        3.3.2 国内中小学建筑设计标准
        3.3.3 小结
    3.4 空间环境计划应用
        3.4.1 宏观层面——布局选址与用地
        3.4.2 中观层面——空间构成与模式
        3.4.3 微观层面——面积配置与大小
        3.4.4 空间环境计划的其他方面应用
    3.5 本章小结
4 特征梳理:陕西地区超大规模高中现状分析
    4.1 陕西地区现状梳理
        4.1.1 社会经济状况
        4.1.2 基础教育状况
    4.2 超大规模高中特征分析
        4.2.1 布局结构影响
        4.2.2 数量与分类
        4.2.3 现状主要问题
    4.3 现行政策条文标准解读
        4.3.1 教育政策
        4.3.2 建设标准
    4.4 超大规模高中实态调研
        4.4.1 调研对象范围
        4.4.2 调研内容目的
        4.4.3 调研基本方法
        4.4.4 调研基础数据
    4.5 现状评价及使用反馈
        4.5.1 基本概况
        4.5.2 选址布局
        4.5.3 规模特征
        4.5.4 使用状况
    4.6 本章小结
5 规模确立:超大规模高中校园用地计划
    5.1 规划布局模式探讨
        5.1.1 影响因素
        5.1.2 布局模式
        5.1.3 结构形态
        5.1.4 用地组成
    5.2 用地现状问题揭示
        5.2.1 规划布局模式
        5.2.2 空间现状指标
        5.2.3 用地布局问题
        5.2.4 影响因子研究
    5.3 已有规模指标参考
        5.3.1 国家标准
        5.3.2 省市自定标准
        5.3.3 超过48班标准
        5.3.4 总结
    5.4 不同“用地规模”的内涵及其启示
        5.4.1 影响因子分析
        5.4.2 相关指标概念
        5.4.3 指标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5.5 用地规模体系优化
        5.5.1 计划依据
        5.5.2 计划方法
        5.5.3 已有计划指标
        5.5.4 指标分析及调正
        5.5.5 规模与设计优化
    5.6 本章小结
6 构建体系:用地规模影响下的校内空间环境计划
    6.1 要素方法提炼
        6.1.1 影响要素
        6.1.2 特征及问题
        6.1.3 内容与方法
    6.2 现行标准剖析
        6.2.1 国家标准
        6.2.2 省市自定标准
        6.2.3 超过48班标准
        6.2.4 总结
    6.3 现状细化分类
        6.3.1 用地余裕型
        6.3.2 用地适当型
        6.3.3 用地不足型
        6.3.4 主要问题分析
    6.4 空间模式计划
        6.4.1“微型社区”模式
        6.4.2“邻里单元”模式
        6.4.3“教育综合体”模式
    6.5 建筑设计计划
        6.5.1 构成内容计划
        6.5.2 教学空间计划
        6.5.3 实验空间计划
        6.5.4 图书办公空间计划
        6.5.5 生活空间计划
    6.6 环境设计计划
        6.6.1 广场尺度
        6.6.2 庭院空间
        6.6.3 绿化面积
        6.6.4 建筑密度计划
        6.6.5 指标体系优化
    6.7 本章小结
7 内外统筹:用地规模影响下校外空间环境计划
    7.1 规模扩张分析
        7.1.1 规模扩张特征
        7.1.2 现状问题分析
        7.1.3 典型校外空间
        7.1.4 典型使用状况
    7.2 空间布局模式
        7.2.1 就近选址布局模式
        7.2.2 过渡新区布局模式
        7.2.3 资源共享布局模式
    7.3 规划选址模式
        7.3.1 核心焦点聚合模式
        7.3.2 内外统筹协调模式
        7.3.3 实践场所外延模式
    7.4 使用共享模式
        7.4.1 校内优先、学社融合
        7.4.2 优化分级、开放有别
        7.4.3 立足共享、校外优先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特征与影响因素
        8.1.1 发展趋势与影响因素
        8.1.2 现状特征与类型
        8.1.3 概念内涵与模式建构
    8.2 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
        8.2.1 宏观层面
        8.2.2 中观层面
        8.2.3 微观层面
        8.2.4 节地型超大规模高中建设
    8.3 本研究的创新点
        8.3.1 成果创新
        8.3.2 思路创新
        8.3.3 理论与方法创新
    8.4 小结
9 研究展望:超大规模高中的可持续建设与模式更新
    9.1 可持续建设的涵义
        9.1.1 产生背景
        9.1.2 特征内涵
        9.1.3 实践意义
    9.2 可持续建设的营造
        9.2.1 用地可持续建设
        9.2.2 空间可持续利用
        9.2.3 设施可持续共享
    9.3 后续研究展望
        9.3.1 教育理念更新下的校园规划设计研究
        9.3.2 内外统筹视角下空间环境计划研究
        9.3.3 既有空间环境更新改造设计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1:已调研的超大规模高中校领导及部分教师访谈摘录
    附录2:调研问卷及访谈提纲
    附录3:各省市普通高中建设规范摘录
    附录4:陕西省各区县中学数据统计
    附录5:不同办学规模下高中校园主要指标参考及计算方法

(3)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三、文献评价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三、经济生活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一、文化与教育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协同治理视角下学校食品安全治理的模式研究 ——以上海市Y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选题的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食品安全
        (二) 协同治理
        (三) 后勤社会化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学校食品安全治理的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二)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国内学校食品安全治理的研究
        (一) 国内学校食堂经营方式转变
        (二) 近年来国内学校食品安全案例梳理
    三、国外学校食品安全治理的研究
        (一) 美国学校食品安全治理
        (二) 日本学校食品安全治理
        (三) 欧洲学校食品安全治理
        (四) 其他学校食品安全治理
    四、小结:食品安全治理中的各方角色
        (一) 政府初步建立校园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二) 学校随食堂经营权转变进行管理升级
        (三) 家长在学校食品安全治理中被边缘化
        (四) 社会经济的发展给食品安全带来挑战
第三章 上海市Y中学食品安全管理分析
    一、上海市Y中学基本概况
        (一) 上海市Y中学的学校管理
        (二) 上海市Y中学的后勤管理
    二、上海市Y中学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演变
        (一) 上海市Y中学的食堂管理
        (二) 上海市Y中学食堂管理发展阶段
        (三) 上海市Y中学食堂引入的不同公司及其特征
    三、上海市Y中学食品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一) 家长代表的实质性意义
        (二) 学校管理人员的专业性
        (三) 供应商内部规范化管理
        (四) 学生积极自主参与意识
第四章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模式研究
    一、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构想
        (一) 上海市Y中学的食堂沟通会
        (二) 当前管理方式下有关各方的角色分析
    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协同治理模式的构建
        (一) 学校成为食堂食品安全治理的协同者
        (二) 供应商是食堂食品安全治理的服务者
        (三) 家长实现食堂食品安全治理的参与者
        (四) 学生作为食堂食品安全治理的建议者
        (五) 监管部门是食堂食品安全治理监管者
        (六) 教育局是食堂食品安全治理的调控者
第五章 结论、建议和展望
    一、基本结论
    二、完善上海市公办高中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 继续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体系
        (二) 食品安全全流程信息公开化、透明化
        (三) 规范家长参与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治理
        (四) 搭建食堂沟通会实现校内的沟通平台
        (五) 广泛协作实现学校食品安全协同治理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一、访谈提纲
        (一) 学校管理人员
        (二) 食堂工作人员
        (三) 学生
        (四) 家长
    二、调查问卷
        (一) 学生问卷
        (二) 教师问卷
        (三) 家长问卷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后记

(6)教育叙事:一位民族地区校长在学校文化重塑中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价值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一) 研究范围
        (二) 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与拟创新点
        (一) 研究现状
        (二) 拟创新点
    四、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 理论基础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和几点说明
        (一) 研究思路
        (二) 几点说明
第一章 “校长”感知到的学校文化
    第一节 新上岗——震而不惊
        一、就职演说
        二、迟到“习惯了”
        三、“扩房”惹的祸
        四、“打倒腐败W!”
        五、“谁逼我,我就砍谁!”
        六、“我就这么放,看你们能把我怎么样!”
        七、深度思考
    第二节 溯昔往——寒而不栗
        一、“西南”中学
        二、“西南”中学和周边学校
        三、“西南”中学与周边社区
        四、国家的教育变迁及“西南”中学的成长史
        五、与“西南”中学一起成长的教职员工
        六、深度思考
第二章 “校长”重塑学校文化之历程
    第一节 管门房——实而不俗
        一、“规则”与“自由”
        二、先管后教
        三、回归“完中”
        四、精管善教
        五、特色办学
        六、理性反思
    第二节 正气场——虚而不空
        一、思想文化
        二、景观文化
        三、精神文化
        四、文化积淀
        五、理性反思
    第三节 钻课堂——和而不同
        一、有效教学
        二、研究课堂
        三、理性反思
    第四节 “人”成长——各自有别
        一、学生故事
        二、老师故事
        三、理性反思
第三章 评估重塑前后的学校文化
    第一节 文化项——逐个评估
        一、“校长”的学校文化的整体健康发展变化
        二、“校长”的教师队伍进行团队建设的能力
        三、“校长”作为管理者的果断性
        四、“校长”朝“卓越校长的十项特征”努力及表现的进展
    第二节 析既往——而为开来
        一、对“西南”中学学校文化规定的定性分析
        二、理性反思
第四章 “校长”在学校文化重塑中成长
    第一节 忆沧桑——少年励志
        一、母亲的启蒙故事
        二、我刻苦铭心的童年故事
        三、理性反思
    第二节 阅感伤——关爱生命
        一、火灾事件
        二、交通事故
        三、慈母仙逝
        四、理性反思
    第三节 被冤枉——痛定增智
        一、开学前一天
        二、难教的周×
        三、“魔哥!魔鬼!”
        四、冲击学校
        五、“一句外号招来校长一巴掌?”
        六、深刻反思
        七、深度反思后的智慧工作
    第四节 乐群芳——为而不恃
        一、师院实习生的“校长”访谈
        二、贴吧里的“魔哥党”对“校长”的评价
        三、“校长”的专业发展访谈
        四、理性反思
结论
    第一节 研究范式的创新尝试
        一、尝试“研究者”把过去的“自己”作为“被研究者”
        二、“研究者”与“参与者”的合理穿越
        三、研究具体方法的灵活穿梭使用
    第二节 “陌生”的“返乡人”的发现
        一、学校文化重塑重在“内”发
        二、校长在学校文化重塑中成长
    第三节 对学校文化重塑与校长成长的新思考
        一、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二、“西南”中学文化重塑的局限性
        三、对“学校教育”的再认识及学校文化重塑的新应然路向
        四、校长成长新的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溯源及其发展
    第一节 安全
        一、何谓安全?
        二、安全的内涵与外延
        三、安全的特征
    第二节 安全教育
        一、安全教育的含义
        二、安全教育的特征
        三、安全教育的功能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
        一、高校安全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
        三、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四、高校安全教育的形式
        五、高校安全教育的特征
第二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理论视角——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的基础
        二、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任务和方法
        三、系统理论与教育
    第二节 系统理论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一、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
        二、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
第三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之一:多案例比较
    第一节 实证分析的实施
        一、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过程
        二、问卷与访谈提纲的内容框架
        三、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实施
    第二节 高校安全系统要素的分析
        一、高校安全教育内容的分析
        二、高校安全教育形式的分析
        三、高校安全教育组织机构的分析
        四、高校安全教育人员的分析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特征分析
        一、整体性特征分析
        二、开放性特征分析
        三、层次性特征分析
        四、协同性特征分析
    第四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动力分析
        一、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的构建
        二、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要素的分析
第四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二:单案例透析
    第一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优化过程
        一、安全教育内容的扩展
        二、安全教育方式的创新
        三、安全教育组织的变革
        四、安全教育人员的培养
    第二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特征的完善过程
        一、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
        二、开放性:校内外联动机制
        三、层次性:教育目标分层
        四、协同性:部门间密切合作
    第三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强化过程
        一、体制机制的建立
        二、科学技术的引进
        三、资金和设施的投入
    第四节 E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成效
        一、各类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
        三、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
    第五节 E高校未来安全教育体系的展望
        一、强化全局意识,加强薄弱环节
        二、拓宽宣传教育途径,构建立体式宣传教育模式
        三、深化“警校联动”,提升安全教育开放性
        四、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协同合作
        五、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工作开展
第五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缺陷及其成因分析
    第一节 整体性:忽视安全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一、教育对象的群体特征
        二、教育对象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三、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
    第二节 开放性:低估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
        一、社会环境风险
        二、网络环境复杂
        三、周边环境混乱
        四、教育理念不当
        五、其他不良因素侵蚀
        六、资源尚未有机整合
    第三节 协同性: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其影响
        一、问题家庭教育不健全
        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三、家长的不良示范
    第四节 层次性:高校安全教育观念与保障偏差
        一、高校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理念缺失
        三、安全教育法律法规缺位
        四、安全教育制度不完善
        五、安全教育机制不健全
第六章 境外高校安全教育的相关经验启示
    第一节 整体性:内容、人员、制度机制完善
        一、内容全面且有针对性
        二、人员专业且充足
        三、制度机制科学完备
    第二节 开放性:教育形式多样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
        二、课堂与实践相结合
    第三节 协同性:组织完备与协调
        一、纽卡斯尔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二、香港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三、台湾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四、东京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第四节 层次性:多层面的安全文化建设
        一、物质层面
        二、制度层面
        三、精神层面
第七章 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优化路径及措施
    第一节 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
        一、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安全教育内容
        二、丰富多元、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方式
        三、专业过硬、力量充足的安全教育队伍
    第二节 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
        一、整体性:把握安全教育的理念
        二、层次性:健全安全教育的组织机构
        三、协同性:提升安全教育各层面的协作
        四、开放性:促进高校内外的合作与共享
    第三节 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
        一、制度建设
        二、机制建设
        三、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
        四、经费投入与设施保障
    第四节 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
        一、安全文化与高校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二、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三、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二: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三: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问卷
    附录四: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指标问卷
    附录五: 高校安全教育访谈提纲
后记

(8)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教育建筑遗产及其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价值
        1.1.2 现状局限
    1.2 研究内容的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2.3 相关名词解释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教育建筑遗产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问题与展望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结构
    1.7 创新之处与未尽事宜
        1.7.1 创新之处
        1.7.2 未尽事宜
第二章 天津市教育建筑遗产现状
    2.1 天津市近现代教育发展背景
        2.1.1 天津市地域背景
        2.1.2 天津教育发展
    2.2 天津近现代教育建筑发展
        2.2.1 清末时期(1840-1912)
        2.2.2 民国时期(1912-1931)
        2.2.3 抗日解放战争时期(1931-1949)
        2.2.4 建国后期(1949-)
    2.3 天津近现代教育建筑遗产现状
        2.3.1 分布
        2.3.2 天津市近代教育建筑遗产风貌类型及其特征
    2.4 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建筑遗产在天津市教育建筑遗产的价值地位
    2.5 小结
第三章 校史沿革及校园规划发展
    3.1 创办背景
    3.2 校史沿革
        3.2.1 建校初期(1903-1929)
        3.2.2 建校中期(1930-1951)
        3.2.3 合并期(1951-1958)
        3.2.4 后期(1958-今)
        3.2.5 校史沿革发展表
    3.3 重要人物
        3.3.1 创办人---凌福彭
        3.3.2 “工学并举”---周学熙
        3.3.3 “勤慎公忠”---魏元光
        3.3.4 荣誉校长---潘承孝
    3.4 校园规划发展
        3.4.1 建校初期(1903-1907)
        3.4.2 元纬路校区时期(1907-1949)
        3.4.3 “河北工学院”时期(1949-1990)
        3.4.4 建校末期(1990-今)
        3.4.5 其他校区
    3.5 小结
第四章 河北工业大学校区建筑遗产现状
    4.1 东院
        4.1.1 南北大楼、团城
        4.1.2 实习工厂及其附属建筑
        4.1.3 物理楼、化系大楼和北新楼
        4.1.4 东院1976-1990 年建筑现状
    4.2 院部
        4.2.1 教学楼和行政楼
        4.2.2 院部宿舍楼及其他
        4.2.3 院部1976-1990 年建筑现状
    4.3 南院
        4.3.1 礼堂
        4.3.2 教学楼、合班教室和工厂
        4.3.3 南院1976-1990 年建筑现状
    4.4 校园周边配套建筑
        4.4.1 教工教学及生活管理发展
        4.4.2 河北工业大学教工住宅建筑分布
        4.4.3 教工住宅及其他建筑现状
    4.5 小结
第五章 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建筑遗产现状问题
    5.1 天津市教育建筑遗产保护现状
        5.1.1 天津市教育建筑遗产保护现状
        5.1.2 天津市教育建筑遗产保护面临问题
    5.2 调研现状问题与小结
        5.2.1 建筑使用功能问题
        5.2.2 建筑单体现状问题
        5.2.3 建筑周边环境问题
        5.2.4 潜在问题
    5.3 问题成因分析
        5.3.1 自然因素
        5.3.2 人为因素
    5.4 小结
第六章 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教育建筑遗产价值研究
    6.1 中国近现代教育建筑发展追溯
        6.1.1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6.1.2 近现代教育建筑发展概述
    6.2 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教育建筑遗产价值研究
        6.2.1 历史价值
        6.2.2 艺术价值
        6.2.3 政治价值
        6.2.4 情感价值
        6.2.5 再利用价值
    6.3 小结
第七章 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建筑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7.1 老校区教育建筑遗产保护目标与原则
        7.1.1 保护目标
        7.1.2 保护原则
    7.2 宏观---校园整体规划保护
        7.2.1 与非物质文化活动相结合激发历史建筑活力
        7.2.2 与区域规划及周边业态相结合
    7.3 中观---绿化景观及建筑环境保护
        7.3.1 严格控制新建筑高度及风格
        7.3.2 合理划分建筑保护区
        7.3.3 分级划定绿化景观及街道保护区域
        7.3.4 点面结合制定具体保护措施
    7.4 微观---建筑单体保护
        7.4.1 分级讨论建筑遗产的保护策略与再利用方式
        7.4.2 保护责任制度落实
        7.4.3 探寻保护利用的新思路
    7.5 雕塑、构筑物和纪念物保护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研究成果
    8.2 感悟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河北工业大学教育建筑遗产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河北工业大学教育建筑遗产保护利用调查问卷
附录C 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东院南北大楼相关资料
附录D 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团城测绘图纸
附录E 河北工业大学历史图纸档案汇总表
附录F 河北工业大学历史照片汇总表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9)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选题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述评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方法论基础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大学师生关系内涵透视
    第一节 大学师生关系概念
        一、大学师生关系的一般界定
        二、基于“关系”的概念界定
        三、大学师生关系概念一解
    第二节 大学师生关系的价值
        一、教育价值
        二、认识价值
        三、情感价值
        四、文化价值
        五、幸福价值
    第三节 大学师生关系的特性
        一、教育性
        二、独立性
        三、自由性
        四、创造性
        五、精神性
第三章 大学师生关系分析模型
    第一节 大学师生关系与交往
        一、交往及其特征
        二、交往与大学师生关系
    第二节 大学师生关系与知识
        一、知识与大学知识活动
        二、知识与大学师生关系
    第三节 大学师生关系的基本模式
        一、两种知识
        二、两种交往
        三、四种模式
第四章 大学师生关系测量工具
    第一节 调查工具的编制
        一、QCFSR编制原理
        二、QCFSR修订过程
    第二节 调查工具的预测
        一、预测样本的构成分析
        二、预测样本的描述分析
        三、知识量表的质量分析与完善
        四、交往量表的质量分析与完善
        五、大学师生关系量表维度结构效度分析
        六、满意度量表的质量分析与完善
    第三节 调查的实施与数据回收
        一、抽样方法
        二、抽样对象的编码与命名
        三、问卷的回收与筛选
        四、样本的具体构成分析
第五章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实证研究
    第一节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现状
        一、我国大学师生关系模式
        二、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状况
        三、我国大学生师生关系满意度
        四、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特征
    第二节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差异性
        一、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院校差异
        二、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学科差异
        三、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学生差异
第六章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问题探源
    第一节 真实的演戏——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
        一、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的一般状况
        二、偷懒的“勤奋”我国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三、做戏不做细——我国大学教师的典型教学行为
        四、一场精致的“演出”——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的实质
    第二节 制度的真空——我国大学师生交往行为
        一、我国大学师生交往行为的制度困境
        二、我国大学师生交往投诉制度缺位
        三、我国大学师生交往奖励制度偏向
        四、我国大学师生交往促进制度空转
    第三节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问题的深层原因
        一、我国大学师生关系伦理与制度的对撞
        二、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工具性与价值性的分裂
        三、我国大学师生关系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断裂
第七章 未来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及其调整策略
    第一节 普及化与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
        二、普及化与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
        三、内涵式发展战略背景下大学师生关系的实践要求
    第二节 信息化与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
        一、信息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将重塑大学师生的知识活动
        三、信息化时代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实践要求
    第三节 终身化与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
        一、终身教育的内涵与高等教育终身化的必然性
        二、高等教育终身化对大学师生关系的影响
        三、终身化背景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实践要求
第八章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不足
    四、研究展望
附件 大学师生关系调查问卷5.0(本科生版)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10)高校单位社区属性特征演变及其动力机制 ——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转型期单位制解体
        1.1.2 高校单位社区的特殊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社会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社区
        1.3.2 单位制
        1.3.3 单位社区
        1.3.4 高校单位社区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单位社区演变相关研究综述
    2.1 单位社区研究进展
        2.1.1 单位制度的起源
        2.1.2 单位社区的发展阶段
    2.2 单位社区演变的相关研究
        2.2.1 单位社区的人员构成演变研究
        2.2.2 单位社区的物质环境演变研究
        2.2.3 单位社区的社区组织演变研究
        2.2.4 单位社区的共同意识演变研究
        2.2.5 单位社区的演变趋势研究
        2.2.6 单位社区的演变机制研究
    2.3 高校单位社区的相关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高校单位社区发展概述及实证对象简介
    3.1 高校单位社区发展历程
        3.1.1 改革开放前的波折发展
        3.1.2 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
    3.2 实证对象的简介
        3.2.1 实证对象的选取
        3.2.2 实证对象的发展历程
        3.2.3 实证对象的演变阶段
        3.2.4 实证对象的现状概况
        3.2.5 调研实施
    3.3 小结
第四章 高校单位社区人员构成演变
    4.1 人员规模——波折中稳步增长
    4.2 年龄构成——老龄化趋势明显
    4.3 人员构成——同质性逐渐弱化
    4.4 小结
第五章 高校单位社区物质环境演变
    5.1 高校单位社区空间布局演变
        5.1.1 建校前(1934-1952)——基本格局成型
        5.1.2 初步建设阶段(1952-1966)——功能分区明确
        5.1.3 停滞受阻阶段(1966-1978)——布局无序失衡
        5.1.4 改革探索阶段(1978-1992)——教学生活齐驱
        5.1.5 改革深入阶段(1992 至今)——功能布局复合
    5.2 高校单位社区空间规模演变
        5.2.1 用地规模与构成演变
        5.2.2 建筑规模与构成演变
    5.3 高校单位社区道路系统演变
        5.3.1 建校前(1934-1952)——校内各功能区联系不便
        5.3.2 初步建设阶段(1952-1966)——整体路网框架基本成型
        5.3.3 停滞受阻阶段(1966-1978)——各级道路衔接逐渐连贯
        5.3.4 改革探索阶段(1978-1992)——各区路网层级逐渐完善
        5.3.5 改革深入阶段(1992 至今)——机动车交通问题突显
    5.4 高校单位社区房屋权属演变
    5.5 高校单位社区福利设施演变
        5.5.1 住宅类福利设施——住房实物配租转向货币补贴
        5.5.2 服务类福利设施——需求供给基本化转向多样化
    5.6 高校单位社区景观风貌演变
        5.6.1 建校前(1934-1952)——人工景观对乡村景观的替代
        5.6.2 初建与受阻阶段(1952-1978)——单位形式及内涵的渗入
        5.6.3 改革探索阶段(1978-1992)——现代元素与手法的运用
        5.6.4 改革深入阶段(1992 至今)——多样化融合发展的趋势
    5.7 小结
第六章 高校单位社区组织管理演变
    6.1 社区管理主体——由单位主导到后勤社会化
    6.2 社区管理模式——由计划配给到供需对应
    6.3 社区参与主体——由服从依赖到基层发热
    6.4 小结
第七章 高校单位社区演变动力与机制
    7.1 建校前(1934-1952)主导动力因素
        7.1.1 工具主义化的教育理念
        7.1.2 因地制宜型的规划实施
    7.2 初步建设阶段(1952-1966)主导动力因素
        7.2.1 贯彻国家意志的社会主义改造
        7.2.2 效仿苏联模式的政府主导建设
        7.2.3 反思苏联模式的延安模式改造
    7.3 停滞受阻阶段(1966-1978)主导动力因素
        主张公平与“大众化”的政治革命
    7.4 改革探索阶段(1978-1992)主导动力因素
        7.4.1 改革开放下的教育改革
        7.4.2 实用主义型的规划理论
    7.5 改革深入阶段(1992 至今)主导动力因素
        7.5.1 从“计划”到“市场”的教育改革
        7.5.2 市场经济下的住房制度改革
        7.5.3 日渐多样化的师生消费需求
    7.6 高校单位社区演变动力机制
    7.7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高校单位社区的演变情况
        8.1.2 高校单位社区的演变趋势
        8.1.3 高校单位社区的演变机制
    8.2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8.2.1 研究创新点
        8.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国家、广东省、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各层面住房制度改革文件一览表
    附录2 不同时期所执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校舍建设标准指标
    附录3 各部门访谈提纲
    附录4 社区成员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四、我校教工食堂走向市场经济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D]. 梁海岫. 华南理工大学, 2009(10)
  • [2]陕西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D]. 罗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3]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4]协同治理视角下学校食品安全治理的模式研究 ——以上海市Y中学为例[D]. 章蕾.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5]我校教工食堂走向市场经济的启示[J]. 西安交通大学饮食服务中心.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 1995(S1)
  • [6]教育叙事:一位民族地区校长在学校文化重塑中成长[D]. 蓝日模.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1)
  • [7]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D]. 詹伟峰. 厦门大学, 2018(12)
  • [8]河北工业大学老校区教育建筑遗产及其保护策略研究[D]. 孟怡然.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9]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研究[D]. 王严淞. 厦门大学, 2018(07)
  • [10]高校单位社区属性特征演变及其动力机制 ——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D]. 刘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我校职工食堂走向市场经济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