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父母失德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曾凤[1](2021)在《认知行为疗法介入自卑青少年的个案社会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琦[2](2018)在《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形成机制与防治路径》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频发的校园欺凌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引发公众对校园安全的关注。我国接连出台了关于防治校园欺凌的通知文件,开展全国性的治理行为,然而校园欺凌仍然时有发生。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内容分析法,通过对校园欺凌相关研究和现状资料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试图在厘清校园欺凌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危害,深入分析校园欺凌的形成机制,并尝试从教育学视角出发,探究防治校园欺凌的实践路径。全文除绪论外,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校园欺凌的内涵、特征、分类及危害。基于对校园欺凌情境中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三种角色的分析,确定校园欺凌的内涵,并对欺凌行为与暴力行为、攻击行为和玩笑行为的概念进行辨析。然后,阐明校园欺凌的五个特征:普遍性、隐蔽性、多样性、反复性、不均衡性。按照校园欺凌的具体形式,将其划分为言语、身体、关系、网络四类欺凌。最后,论述了校园欺凌对当事人、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多重危害。第二部分是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现状分析。通过对校园欺凌的相关大数据资料的分析,总结当前校园欺凌的地域、年龄、欺凌方式等特征;并通过对中关村二小和延庆二中两个典型欺凌案例的分析为校园欺凌的形成机制研究作铺垫。第三部分是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形成机制。校园欺凌是中小学生所处的各生态系统的不平衡与各个系统之间的不良交互的产物。学生自我所构成的微观系统潜在激发校园欺凌,家庭、学校和朋辈三重中观系统与学生的消极互动诱导了校园欺凌的发生,社会作为宏观系统对校园欺凌产生背景性影响。第四部分是中小学校园欺凌的防治路径。防治校园欺凌,应从对人的教育关怀出发。构建促进人健全发展的教育体系,加强对学生的自我教育,推动良好同伴群体的形成,发挥家庭的教育关怀功能,加强学校的教育疏导,增进社会的协同教育,形成防治校园欺凌的实践路径。
孙凤艳[3](2018)在《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是社会教育中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所产生的必然现象,也是社会发展与变革中的必然产物。首先农村留守儿童是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由调查得知这些孩子在思想品德层面存在性格叛逆、缺乏上进心、自控力差、价值观扭曲等问题。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与其长期分离,导致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情感上和思想上教育的缺位;其次,多数农村学校基础教育资源短缺,无法从根本上满足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的需要;再者社会上对农村留守儿童有关监护方面的制度保障以及政府对农村地区贫困留守儿童的教育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得不到有效保障。在这样的阶段如何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且保障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质量,是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问题。我国社会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面对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发挥好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四位一体教育,构建起完整的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体系,便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李文文[4](2016)在《个案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心理调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己成为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目前,青少年犯罪率高、性质严重、犯罪更加低龄化的趋势,使得犯罪青少年的形势日趋严峻。对于青少年来说,如何能心理健康成长,如何能避免外界的诱惑走入正确的人生轨道以及更好的为自身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对犯罪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主要是运用个案工作方法进行介入,并充分利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力量帮助青少年重新树立自信,再次融入社会大家庭。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绝非一日之寒,对他们的帮教是一项长久而系统的工程。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采取措施对犯罪青少年心理进行调适,使他们顺利回归社会。论文阐述了本文选题背景,理论现实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状况,指出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对犯罪青少年心理调适的相关概念和工作方法进行了基本阐释。在理论基础上,运用个案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心理调适案例与分析。本文从个案工作方法介入犯罪青少年心理入手,实施社会工作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六环节,解决案主的心理问题,并运用联合家庭治疗模式解决案主问题。完成社会工作者诊断并医治社会有机个体产生的各种疾病,从而使案主心理健康的成长的任务。最后,论文对犯罪青少年心理调适进行总结并提出具体建议。
符俊[5](2015)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既是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一个事关党的事业的重大政治问题。未成年人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教育对象,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好坏直接关乎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前,未成年人生活的大环境己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学习、交际等诸多方式的变化给思想道德教育注入了活力,也提出了挑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成果为理论指导,在借鉴中西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理论的基础上,阐释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功能、形态、理论基础及影响因素,同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分析了湖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及教育的实际状况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性讨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效性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对策。本文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对选题的缘由、研究的意义、创新之处、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论文的基本框架进行了提要性的说明。同时,对国内外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理论界说。本章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等基本概念入手,厘定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在分析其要素的基础上阐述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功能、特点和形态构成,力求把握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实质。第三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理论基础。本章以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相关重要论述,并以此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批判吸收中国古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并借鉴现代西方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有益成果。第四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影响因素分析。本章从系统的视角考察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系统及其要素,论述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影响机制,详细分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生成的影响因素及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外部环境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影响。第五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及教育状况。本章以湖北为例,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及教育现状进行了宏观的调查,从政治状况、思想与道德状况、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状况、教育状况等四个方面了解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及教育状况,从而把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及教育的“实然”状态,为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提供实践基础。第六章: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基本原则。本章一方面基于调查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丰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从未成年人所处的时代环境、身心及思想行为的特点作为提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本原则的依据。在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丰富实践和特点的把握上提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基本原则,为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提供科学的实践准则。第七章: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对策。本章根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及其教育状况存在的问题,从其薄弱环节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对策。
徐逸霏[6](2014)在《道德视野下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元文化的存在与交融,教育的偏斜与失当,社会不良因素的泛滥等问题的影响,青少年犯罪问题正日益成为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部分学者甚至将其和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本文意图站在道德的视野下分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并且从中找到青少年犯罪预防与治理的策略。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状况阐明本文写作思路。第二部分主要解释了青少年和青少年犯罪的含义与特征,’并且分析了其与成年人犯罪的区别及危害。第三部分开始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从道德视野下解释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包括外部的社会道德教育缺失以及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足。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如何通过道德来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学界在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时往往都是从其法律政策、生理遗传、心理活动、教育方式及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虽然在其中学者们从没有否认过道德对于青少年犯罪预防及治理的重要性,但却很少仅从道德的视野去看待青少年犯罪问题。笔者正是通过从道德的视野下探究影响因素及预防治理的方法以期能对减少青少年犯罪这一社会问题提供借鉴之处。
刘宇[7](2013)在《小组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帮教研究 ——以A市某看守所为例》文中提出犯罪问题绝对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最严重问题之一,据国家公安部的数据显示,当今犯罪人数中的30%是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解决好犯罪青少年问题事关重大。经过对目前国内犯罪青少年帮教状况的调查发现,传统的矫正方式的效果不甚理想,犯罪青少年的作案率和累犯率仍然很高,这值得我们深思并密切关注。如何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如何更好地对犯罪青少年进行帮教矫治?如何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对青少年犯进行有效介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研究课题。本文笔者将从实际的案例出发,来具体论述小组工作在犯罪青少年帮教研究上的介入和使用办法。各个学科都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视角出发来探讨解决犯罪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但都未能找出一个万全之策。相比较而言,小组工作对包括犯罪在内的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其独到之处,其特点是以一种整体、全面、独特而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诊断并医治社会有机个体产生的各种疾病,从而使其健康的成长。本文正是从犯罪青少年问题各个环节出发,来阐述犯罪青少年帮教工作。论文包括:国际和国内青少年群体犯罪的研究现状,我国犯罪青少年的现状,犯罪青少年的概念,犯罪青少年的案例,犯罪青少年帮教小组工作。
胡蝶[8](2013)在《媒体建构的离异家庭青少年负面形象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2002年—2012年离异家庭青少年的316篇新闻报道进行分析与梳理,系统地解读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媒体形象。结果表明媒体中的离异家庭青少年主要有“受害者”、“缺失者”及“越轨者”这三种负面形象,媒体对这一群体存在偏见。笔者认为社会不应当只强调离异带给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或成长阻碍,这无疑是将离异青少年标签化、污名化。正视父母离异,并充分挖掘离异给青少年带来的成长契机势必会对其成长发展产生更多有利影响。因此本研究选取了15例符合条件的离异家庭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青少年自我叙事发现:现实中的离异家庭青少年与媒体建构的形象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他们不再是父母离异的被动接受者,相反却是有行动和互动能力的实践者,青少年能够积极地解读与理解父母离异,并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应对及建构与外在环境的关系,此外还能有效地整合内在资源,合理运用外在的资源与支持,促进自身的良性发展。青少年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资源,理应受到公平合理对待。社会要以更加开放与包容的态度接纳离异家庭青少年,为其成长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帮助与支持。笔者呼吁成人社会在处理与青少年关系时,能够秉持行动/互动的社会儿童观,而不能像以媒介为代表的公众一般,在成人与青少年话语权的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对离异家庭青少年进行负向建构。成人需尊重与肯定青少年的独特经验与知识创造,在公共领域和话语中更多聆听来自青少年的声音,在成人与青少年之间达到真诚平等的对话,共同创造知识。
周芳[9](2012)在《学校社会工作视野下的预防青少年犯罪行为研究 ——以XX职业大学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现今,青少年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一样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之一,是“世界的三大公害”。当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仅有关青少年自身的光明前途,还有关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现在全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这个课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和政府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警觉,在这个问题上我国政府已经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来帮助预防青少年犯罪,同时也制定了多项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青少年和预防青少年犯罪。本文非常关注青少年犯罪现象,在参考了国内外青少年犯罪研究的理论和成果的基础上,对比和分析所在的城市以及所就职学校的青少年犯罪案件,总结和归纳了现今青少年犯罪在新形势、新时期下呈现的新特点和新原因,并针对相关问题运用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阐述了青少年犯罪的相关理论。并从学校社会工作的视角对青少年犯罪进行对策构建,尤其是在把学校教育作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阵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为我校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和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了借鉴。本论文共分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第二部分:学校社会工作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分析鄂州市青少年犯罪的现象及特点,并对xx职业大学青少年犯罪进行个案分析,为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参考和依据。第四部分: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为进一步探讨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做铺垫。第五部分:提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具体对策,强调将学校社会工作用到家庭学校和社区教育中,将学校教育作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阵地。
胡晓和[10](2011)在《农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进程中,在这一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在客观上对人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造成不同程度的的影响。同时,历史传统的渣滓糟粕未能在短期内得以根除,以及人性中共有的许多弱点的客观存在,导致人们一些不良行为及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延续的条件得以强化,从而使一些不良行为现象在许多部门和单位、组织群体、个人身上逐渐漫延开来。农村中学生也是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社会种种不良现象的客观存在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农村中学生。面对绚丽多彩的的外部世界,农村中学生既兴奋又烦恼。他们想摆脱落后的生活环境,挣脱家庭的依赖,但往往事与愿违,心理上产生失衡。自然不可避免地要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错事,表现出种种不良行为,久而久之形成了短期内难以改正的习惯。同时农村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鼎盛时期。中学阶段,学生生理上逐步走向成熟,心理上产生了成人意识。他们渴望转换社会角色,获得成人某些权力。但是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思维方式受外界影响较大,可塑性较强,分辨是非的能力水平还不够高。因此,在他们平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过程中,不良行为及不良行为习惯就会轻易地在他们身上找到缺口而附在他们身上,演奏出与他们的身份、身心发育阶段不相称的旋律。农村中学生是目前人们应该更加关注的群体。农村中学生的家长大多迫于生计不得不常年在外四处奔波打工挣钱,无法顾及或疏忽对子女的管教,甚至不负责任地把他们的子女推给了年事已高不懂得管教也无力管教的父母,致使一部分农村中学生不服管束,随心所欲,我行我素。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子女,致使他们的子女产生强烈依赖感。部分家长文化水平比较低,采用封建家长制的家教方式,让子女产生逆反心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疏忽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疏忽,致使农村中学生养成了不良生活习惯、不良人际关系习惯、不良学习习惯,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就是要通过利用教育的手段方式方法培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引导学生的行为朝符合历史客观要求的方向发展,从而教会他们学会认识世界、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本领。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当代农村中学生行为习惯现状,探讨产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探求消退、减少、排除不良行为习惯的最经济和最有效的对策、措施,促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到加强和改进,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和实践意义。笔者从农村中学生生活习惯、人际交往习惯、学习习惯三个方面着手调查研究,得到第一手的资料,然后,对有关数据材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便于农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工作的开展。
二、谈父母失德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父母失德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形成机制与防治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校园欺凌的内涵、特征、分类及危害 |
(一) 校园欺凌的内涵 |
(二) 校园欺凌的特征 |
(三) 校园欺凌的分类 |
(四) 校园欺凌的危害 |
二、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现状分析 |
(一) 校园欺凌的相关数据分析 |
(二) 校园欺凌典型事件的案例分析 |
三、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形成机制 |
(一) 微观系统:学生自我对校园欺凌的潜在激发机制 |
(二) 中观系统:三重系统与校园欺凌的交互影响机制 |
(三) 宏观系统:社会对校园欺凌的背景作用机制 |
四、中小学校园欺凌的防治路径 |
(一) 构建促进人的健全发展的教育体系 |
(二) 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
(三) 促进良好同伴群体的形成 |
(四) 发挥家庭的教育关怀功能 |
(五) 实现学校的教育导向功能 |
(六) 发挥社会的协同教育功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2 思想品德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理论 |
2.1 思想品德教育的相关理论 |
2.1.1 思想品德教育的概念和内容 |
2.1.2 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 |
2.1.3 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
2.2 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理论 |
2.2.1 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 |
2.2.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特点 |
2.2.3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特殊性 |
3 农村留守儿童总体现状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问题 |
3.1 农村留守儿童及父母现状 |
3.1.1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现状 |
3.1.2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
3.1.3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
3.2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性格叛逆,有强烈的逆反心理 |
3.2.2 上进心欠缺,学习成绩普遍偏差 |
3.2.3 自我克制力差,上网成瘾 |
3.2.4 价值观扭曲,品德意识薄弱 |
3.2.5 安全教育的缺失,自我保护力差 |
4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成因 |
4.1 家庭德育的欠缺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
4.1.1 父母(父亲或母亲)教育的缺位 |
4.1.2 隔代教育的弊端 |
4.1.3 监管人的监管力度不足,安全得不到保障 |
4.2 学校德育的弱化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发展 |
4.2.1 学校重智育轻德育 |
4.2.2 学校缺乏对农村留守儿童相应的教育机制 |
4.2.3 学校缺乏与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 |
4.3 社会不良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
4.3.1 农村的经济结构制约导致农村家庭的负担过重 |
4.3.2 “读书无用论”等不良风气的影响 |
4.3.3 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的消极影响 |
4.4 政府对农村地区教育投入不足以及制度的不健全 |
4.4.1 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不够 |
4.4.2 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
5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对策 |
5.1 强化家庭基础教育的责任,完善家庭教育功能 |
5.1.1 重视父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 |
5.1.2 提高监护人自身素质,给留守儿童树立榜样 |
5.2 优化学校教育的责任,给农村留守儿童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
5.2.1 改变学校教育观念、智育和德育相结合 |
5.2.2 发挥教师教育工作中主导者的作用 |
5.2.3 健全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应急机制,根据留守儿童实际情况教育管理 |
5.3 加强社会管理的责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
5.3.1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
5.3.2 开展各式各样主题活动 |
5.3.3 加强大众媒体的宣传和管理,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 |
5.4 发挥政府主观能动性,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
5.4.1 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留守儿童教育的投资 |
5.4.2 就近提供工作机会,让父母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 |
5.4.3 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生活环境 |
5.4.4 制定农村留守儿童相关法律并监督实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个案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心理调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相关概念界定及个案工作介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犯罪青少年 |
1.1.2 犯罪青少年心理调适 |
1.2 个案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心理调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1.2.1 个案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心理调适的必要性 |
1.2.2 个案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心理调适的可行性 |
2 个案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心理调适案例及分析 |
2.1 案例资料背景 |
2.1.1 案主自然情况 |
2.1.2 案例背景资料 |
2.2 案例来源——接案 |
2.2.1 接案原因 |
2.2.2 接案途径 |
2.2.3 资料收集 |
2.3 案例分析——预估 |
2.3.1 问题界定 |
2.3.2 理论分析 |
2.3.3 原因分析 |
3 个案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心理调适实施过程 |
3.1 计划 |
3.1.1 服务目标 |
3.1.2 案例计划 |
3.2 介入 |
3.2.1 准备阶段 |
3.2.2 实施阶段 |
3.2.3 总结阶段 |
3.3 评估 |
3.3.1 专业关系阶段评估 |
3.3.2 服务计划实施阶段评估 |
3.3.3 家庭支持阶段评估 |
3.4 结案 |
3.4.1 案主改变情况 |
3.4.2 个案目标达成情况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2.1 重视学校教师与同辈群体的力量 |
4.2.2 提高青少年法庭社工站效率 |
4.2.3 整合多方面资源开展工作 |
4.2.4 建立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队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
二、研究的思路 |
三、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理论界说 |
第一节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及实质 |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相关概念辨析 |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及实质 |
第二节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功能与特点 |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功能 |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特点 |
第三节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表现形态 |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个体形态 |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社会形态 |
第三章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理论 |
二、列宁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党的领导人的相关理论 |
一、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
二、明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政治方向 |
三、奠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论基础 |
四、把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时代性 |
第三节 中国古代相关理论 |
一、未成年人社会教化的理论 |
二、未成年人自我修养理论 |
第四节 现代西方相关理论 |
一、实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 |
二、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三、价值澄清理论 |
第四章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教育主客体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
一、教育主体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 |
二、教育客体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 |
第二节 教育介体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目标 |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
第三节 教育要素间关系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 |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体与介体的关系 |
第四节 环境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
一、家庭、学校与社区环境的影响 |
二、大众传媒环境的影响 |
第五章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及教育状况 |
第一节 未成年人政治状况 |
第二节 未成年人思想与道德状况 |
第三节 未成年人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状况 |
第四节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状况 |
第五节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及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本原则的确立依据 |
一、把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特殊性的方法 |
二、把握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特点 |
三、把握未成年人身心及思想行为特点 |
四、把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要求 |
第二节 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基本原则 |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
二、主体性原则 |
三、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四、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
第七章 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对策 |
第一节 树立育人为本的全面思想道德教育观 |
一、育人为本的全面思想道德教育观之内涵 |
二、贯彻育人为本的全面思想道德教育观的基本要求 |
第二节 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间关系 |
一、和谐主体间关系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
二、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谐主体间关系 |
第三节 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之中 |
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之中 |
第四节 改进未成年人思想政治课并加强社会实践 |
一、以未成年人思想政治课和社会实践作为着力点 |
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政治课 |
三、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社会实践 |
第五节 加强未成年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 |
一、网络对未成年人生活世界的拓展及其影响 |
二、网络环境下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6)道德视野下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一、选题理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
二、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青少年犯罪概述 |
第一节 青少年及青少年犯罪 |
一、青少年定义 |
二、青少年犯罪定义 |
三、青少年犯罪基本特征 |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与成人犯罪区分及其危害 |
一、青少年犯罪与成人犯罪的区分 |
二、青少年犯罪的危害 |
第三章 青少年犯罪的道德原因 |
第一节 社会道德环境的外部影响 |
一、社会经济因素 |
二、社会政治文化因素 |
第二节 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的缺失 |
一、学校道德教育不足 |
二、家庭道德教育淡化 |
第三节 个人道德修养不足 |
一、道德认识低下 |
二、道德情感障碍 |
三、道德行为失衡 |
第四章 青少年犯罪道德预防和治理 |
第一节 青少年犯罪道德预防 |
一、社会道德规范 |
二、学校道德培养 |
三、家庭道德感化 |
四、自身道德修养 |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道德治理 |
一、正确处理青少年犯罪法律惩治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
二、充分发挥“恢复性司法”的作用 |
三、加强少管所内的道德教育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小组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帮教研究 ——以A市某看守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犯罪青少年帮教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综述 |
1.1 犯罪青少年及其特征 |
1.1.1 犯罪青少年的概念 |
1.1.2 犯罪青少年的特点 |
1.1.3 犯罪青少年的类型 |
1.2 小组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帮教的概念与意义 |
1.2.1 小组工作的概念 |
1.2.2 小组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帮教的必要性 |
第2章 小组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帮教的案例与分析 |
2.1 案主背景 |
2.1.1 案主自然情况 |
2.1.2 案例背景资料 |
2.2 案例来源——接案 |
2.2.1 接案原因 |
2.2.2 接案途径 |
2.3 案例分析——预估 |
2.3.1 理论分析 |
2.3.2 原因分析 |
2.3.3 问题界定 |
第3章 小组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帮教的案例实施过程 |
3.1 案例实施过程——目标与实施计划 |
3.1.1 服务目标 |
3.1.2 案例实施计划 |
3.2 案例实施过程——介入 |
3.2.1 小组活动记录 |
3.2.2 个别谈话记录 |
3.3 案例实施过程——评估 |
3.3.1 专业关系建立阶段评估 |
3.3.2 小组工作目标及目标实施评估 |
3.3.3 小组工作介入结果评估 |
3.3.4 小组工作介入影响评估 |
3.4 案例实施过程——结案 |
3.4.1 案主改变情况 |
3.4.2 小组目标达成情况 |
3.4.3 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媒体建构的离异家庭青少年负面形象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及创新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创新之处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资料收集策略 |
(三) 资料整理与分析 |
(四) 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设计 |
(五) 研究伦理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研究框架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离异家庭青少年 |
(二) 大众媒介 |
(三) 叙事 |
二、国外对于离异家庭青少年的研究 |
三、国内对于离异家庭青少年的研究 |
(一) 父母离异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的影响 |
(二) 父母离异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相关性 |
(三) 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的认识与评价 |
四、对已往研究的反思 |
(一) 研究方法层面:定量方法占主导,质性研究方法极少 |
(二) 研究假设层面:绝大部分为负面假设,正面假设较少 |
(三) 研究思路层面:重视负面影响,忽视青少年主动应对 |
(四) 研究内容层面:侧重于问题与对策,忽略解释与需求 |
(五) 研究结论层面:消极结论较多,积极结论较少 |
五、研究视角与研究框架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框架 |
第三章 媒介建构的离异家庭青少年形象 |
一、新闻样本的初步描述与统计分析 |
(一) 新闻来源媒体的性质与级别 |
(二) 离异家庭青少年新闻报道的分布情况 |
(三) 新闻报道对离异家庭青少年总体评价 |
二、媒体建构的离异家庭青少年主要形象是什么? |
(一) 受害者 |
(二) 缺失者 |
(三) 越轨者 |
第四章 离异家庭青少年的自我叙事 |
一、离异家庭青少年个案基本情况 |
二、对父母离异的主体建构与主动应对 |
(一) 青少年对父母离异的解读 |
(二) 青少年对父母离异的应对 |
三、对媒体建构的看法与观点 |
(一) 已对自己造成困扰 |
(二) 转嫁性的自我认同 |
四、离异家庭青少年的资源与支持 |
(一) 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内在资源 |
(二) 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外在资源 |
第五章 发现与讨论 |
一、对媒介建构离异家庭青少年形象的反思 |
(一) 思维习惯:先入为主 |
(二) 解读逻辑:以偏概全 |
(三) 验证逻辑:观点先行 |
(四) 对策视角:社会本位 |
(五) 文化惯性:家庭本位 |
二、离异家庭青少年自我叙事中的发现 |
(一) 意义建构:由消极建构到积极建构 |
(二) 青少年角色: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应对 |
(三) 话语权力:由成人主导到青少年发声 |
(四) 关注重点:由缺失不足到资源支持 |
三、呼吁青年观的转变 |
(一) 行动/互动的社会儿童观 |
(二) 媒体与公众的社会责任 |
(三) 重构成人与青少年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学校社会工作视野下的预防青少年犯罪行为研究 ——以XX职业大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 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二 学校社会工作理论 |
(一) “人在环境中”理论 |
(二) “优势视角”理论 |
(三) “增权”理论 |
(四) “生态系统论”理论 |
三 xx职业大学青少年犯罪行为的表现 |
(一) 学校地理位置及学校介绍 |
(二) 学校生源状态 |
(三) xx职业大学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
四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
(一) 青少年罪犯的自身原因 |
(二) 家庭原因 |
(三) 学校原因 |
(四) 社会原因 |
(五) 司法原因 |
(六) 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 |
五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
(一) 大力开展法制教育 |
(二) 把家庭教育作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
(三) 把学校教育作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阵地 |
(四) 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 |
(五) 完善立法、严格执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农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概念界定 |
1.2.2 国内外关于青少年行为习惯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与评价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1.5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农村中学生行为习惯现状调查及分析 |
2.1 农村中学生行为习惯现状调查 |
2.2 农村中学生行为习惯现状评价 |
2.3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
2.3.1 农村中学生不良生活习惯的表现及成因 |
2.3.2 农村中学生不良人际交往习惯的表现及成因 |
2.3.3 农村中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及成因 |
第三章 培养农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
3.1 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客观要求 |
3.2 中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主观需要 |
3.3 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期待和责任 |
第四章 农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及标准 |
4.1 农村中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内容及标准 |
4.2 农村中学生良好人际关系习惯的内容及标准 |
4.3 农村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及标准 |
第五章 农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体系构建 |
5.1 农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指导思想 |
5.2 农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基本原则 |
5.3 农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机制 |
5.3.1 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 |
5.3.2 社会相关部门为学校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
5.3.3 家长督促、教育好子女 |
5.3.4 学校加大自我管理力度 |
5.4 农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途径 |
5.5 农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措施 |
5.5.1 农村中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措施 |
5.5.2 农村中学生良好人际关系习惯培养的措施 |
5.5.3 农村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措施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校研究成果 |
四、谈父母失德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认知行为疗法介入自卑青少年的个案社会工作研究[D]. 曾凤.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形成机制与防治路径[D]. 李琦.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3]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研究[D]. 孙凤艳. 河北经贸大学, 2018(07)
- [4]个案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心理调适研究[D]. 李文文. 辽宁大学, 2016(02)
- [5]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研究[D]. 符俊. 湖北大学, 2015(04)
- [6]道德视野下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D]. 徐逸霏.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4)
- [7]小组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帮教研究 ——以A市某看守所为例[D]. 刘宇. 辽宁大学, 2013(01)
- [8]媒体建构的离异家庭青少年负面形象与实证研究[D]. 胡蝶. 首都师范大学, 2013(S2)
- [9]学校社会工作视野下的预防青少年犯罪行为研究 ——以XX职业大学为个案[D]. 周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10]农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D]. 胡晓和. 江西理工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