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丙烯腈中有机杂质对丙烯腈共聚反应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马少博[1](2021)在《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及组分调控和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锂硫电池具有高比能、价格低廉等优势,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储能系统。高性能的硫正极是Li-S电池的关键,升华硫(S8)和硫化聚丙烯腈(S@pPAN)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两类硫材料。但是,S8导电性差、体积膨胀大,存在严重的多硫化锂(LiPS)“穿梭效应”,导致电池可逆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S@pPAN在酯类电解液中循环稳定性较高,仍存在反应动力学过程缓慢、分子结构及反应机制不明确、硫含量低、在醚类及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中穿梭效应等问题亟待解决。本论文基于S8和S@pPAN两类硫正极材料,对材料结构及化学组分进行调控,提升了其在不同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结合电化学及物理表征测试,解析了材料的分子结构及电化学反应机制。为了解决S8正极反应动力学缓慢及LiPS“穿梭效应”的问题,采用硬模板法制备了钯纳米颗粒修饰的空心碳球(Pd@HCS)硫载体,研究了其在醚类电解液中电化学性能和动力学转化机制。该空心碳结构,具有较高的孔容和导电性,可以限制LiPS从正极内溶出。通过电化学测试,探究了Pd纳米颗粒对LiPS动力学转化的促进作用及对LiPS“穿梭效应”的抑制作用。吸附实验、DFT理论计算和X射线吸收谱表明,Pd纳米颗粒通过Pd-S键吸附LiPS,并在充放电过程中保持结构可逆性。Pd@HCS/S在1 C时初始放电比容量为805 mAh g-1,400次循环的平均容量衰减率为0.068%/每圈;在5.88 mg cm-2高S面载量时,0.2 C经过1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587 mAh g-1。为了解决S@pPAN材料导电性差和反应机制不明确问题,采用一步共热法制备了碘掺杂硫化聚丙烯腈(I-S@pPAN),研究了其在酯类电解液中电化学性能及充放电反应机制。I-S@pPAN结构为短链-Sx-聚硫分子通过C-S键结合到环化/去氢的共轭碳骨架上,碘以C-I键的形式存在。电化学测试及DFT计算表明,碘掺杂可有效促进S@pPAN的电子和Li+传输。非原位固态核磁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明,材料中-Sx-和共轭双键(C=N)均可以结合Li+并提供容量,是首次放电超过S理论比容量的原因。原位交流阻抗测试表明,I-S@pPAN电极表面生成CEI膜,包含高Li+导电性的Li F和Li I组分,利于提升正极反应动力学过程和循环稳定性。在酯类电解液中,I-S@pPAN在2 C时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267 mAh g-1,经过1000次循环后为1077 mAh g-1,容量保持率为85%,8 C条件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085 mAh g-1。I-S@pPAN在室温钠硫电池中2 C时放电比容量为994 mAh g-1,在室温钾硫电池中0.1 C时放电比容量为947 mAh g-1。为了解决S@pPAN在醚类和聚合物电解质中的LiPS“穿梭效应”及反应动力学过程缓慢的问题,制备了黑磷改性的硫化聚丙烯腈(BP-S@pPAN)和硒掺杂高硫含量硫化聚丙烯腈(Se/S-S@pPAN),研究了其在醚类及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中的电化学性能。通过电化学测试及物理表征,探讨了BP-S@pPAN中无定形态P2S5+x对LiPS“穿梭效应”的抑制作用及动力学转化的促进作用。在醚类电解液中,BP-S@pPAN在0.1 C时放电比容量为1266 mA h g-1,10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1.1%,2 C时放电比容量达到1086 mAh g-1。Se/S-S@pPAN正极具有较高的S含量,包含短链-Sx-聚硫分子和S8两种类型的硫,Se和S在高温下形成Se-S共熔体,可以提升材料的导电性。Se/S-S@pPAN在PEO聚合物全固态电池中,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60 oC条件下,Se/S-S@pPAN在PEO-LLZTO固态电解质中,0.1 C和2 C时可逆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042和445 mAh g-1。
赵德志[2](2021)在《螯合纤维及其水泥基材料重金属离子吸附固化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矿业、电镀、制革等与金属相关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含重金属的工业废弃物、工业污水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生物圈内,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由于重金属无法被生物降解,且能通过生物链循环进入植物体、动物体,最终会危害人类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高效、简易、低成本的重金属污染物处理措施成为了研究热点。水泥基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含重金属固废的固化处理,但处理后的固化体存在体积稳定性差、重金属溶出等问题。螯合吸附纤维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含重金属废水的分离与处理,具有选择性强、吸附容量大等特点,鉴于纤维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也有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化学方法将纤维材料改性制备螯合吸附纤维,使之实现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有效吸附,并将螯合吸附纤维同水泥基材料共同用于固化重金属离子及含重金属固废,对固化体的力学性能、重金属浸出毒性等进行实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工程领域常用的有机合成聚丙烯纤维和天然植物纤维素纤维作为基体材料,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在纤维表面接枝丙烯腈,并优化实验条件,使丙烯腈接枝率分别达到了33.33%和92.18%;将接枝纤维同盐酸羟胺和二乙烯三胺反应,制备偕胺肟化、胺化改性的聚丙烯/纤维素基螯合纤维。改性后的聚丙烯纤维表面更粗糙、比表面积增大,而改性后的纤维素纤维表面被反应产物覆盖、比表面积有所下降;两类改性纤维表面都含有大量的偕胺肟基团和氨基基团,纤维亲水性明显增强,热稳定性有提升。将制备的改性聚丙烯/纤维素纤维用于同时吸附水溶液中的Cu2+、Pb2+、Zn2+三种重金属离子,讨论了溶液初始pH值、离子初始浓度以及吸附时间对改性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改性纤维的吸附稳定性和循环吸附性能,并通过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曲线以及FT-IR、XPS等表征手段对吸附机理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改性纤维对Cu2+、Pb2+、Zn2+的吸附容量高、吸附速率快,且吸附过程均为化学吸附,纤维表面功能基团中N、O能同三种离子发生螯合作用并形成稳定配位结构,而影响Cu2+、Pb2+、Zn2+三种重金属离子竞争吸附的因素为离子亲和力、空间位阻效应及离子共价指数。相较于改性聚丙烯纤维,改性纤维素纤维对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更好,但20次吸附循环后的吸附量损失更大。将制备的改性聚丙烯/纤维素纤维和水泥共同用于固化Cu2+、Pb2+、Zn2+三种重金属离子,通过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水化放热量和水化产物等测试分析,探讨重金属离子、改性纤维对水泥性能影响,并利用三种不同的浸出试验方法,探究纤维水泥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固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Cu2+、Pb2+、Zn2+会抑制水泥水化反应,导致水泥抗压强度降低、凝结时间延后,而掺入改性纤维可以有效弥补重金属离子对水泥水化的负面作用,且能通过双重稳定作用增强水泥对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固化效果。此外,改性纤维还能提高水泥对甲基橙染料的吸附量,实现99%以上的吸附效率。基于改性纤维及其水泥基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良好吸附固化性能,将两种含重金属固废污泥和赤泥作为矿物掺合料掺入水泥,探究掺入不同种类改性纤维及不同污泥/赤泥取代率时固化体的抗压强度、重金属浸出毒性和化学形态分布。研究发现,提高污泥/赤泥取代量会降低固化体的抗压强度、提高固化体中处于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离子的相对含量,增大固化体中重金属离子的溶出量;在掺入不同种类的改性纤维后,固化体抗压强度提高、重金属浸出毒性明显降低,且处于残渣态、有机结合态以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重金属离子相对含量明显提高。对污泥/赤泥固化体基质及滤液分别建立模型、评估环境风险,得到了不同取代量时固化体基质和滤液的环境风险变化规律,且掺入改性纤对降低污泥/赤泥固化体基体和滤液潜在环境风险具有积极作用。
刘盼生[3](2021)在《木质素基碳纤维前驱体的制备及碳纤维的性能检测》文中提出碳纤维是一种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特种纤维,聚丙烯腈是制备碳纤维最主要的前驱体。但是,随着化石资源的不断减少,碳纤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到了阻碍和抑制,制备低成本、可再生的生物质碳纤维的课题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木质素是一种储量丰富、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若能将其应用于碳纤维的制备,则可一定程度上降低碳纤维制备的成本。然而木质素的结构复杂,利用难度较高。本论文针对该问题,对木质素进行改性制备碳纤维前驱体和碳纤维的性能进行了探讨研究,以期为制备生物质碳纤维和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可行技术路径。首先是对木质素磺酸钠进行改性处理,改性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对木质素进行胺化处理,以提高木质素的活性。第二步是用2-氯丙烯腈对木质素进行改性,接枝丙烯腈基团。第三步是将丙烯腈与改性木质素共聚合成聚(丙烯腈/丙烯腈-氨化木质素磺酸钠)共聚物。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手段对改性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聚丙烯腈和聚(丙烯腈/丙烯腈-氨化木质素磺酸钠)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的溶解度和流变性。结果表明,由于木质素的存在,共聚物的分子量显着增加(高达203,944);木质素的加入降低了共聚物溶液的粘度;木质素的加入使得聚合物的热分解温度提高,熔融温度降低。丙烯腈附着在木质素分子上可以控制聚(丙烯腈/丙烯腈-氨化木质素磺酸钠)共聚物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从而提高其溶解性、可纺性和其它与分子量相关的性质。将聚(丙烯腈/丙烯腈-氨化木质素磺酸钠)共聚物用N,N-二甲基甲酰胺进行溶解,制备成纺丝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丙烯腈/丙烯腈-氨化木质素磺酸钠)基纳米纤维,并从各个纺丝参数,包括纺丝电压、纺丝流速、滚筒转速以及接收距离四个因素分析其对纳米碳纤维原丝的形貌及直径产生的影响。最佳的纺丝工艺参数:纺丝电压为23kv,纺丝流速为1.0m L/h,辊筒转速为1000r/min,接收距离为130mm。以聚(丙烯腈/丙烯腈-氨化木质素磺酸钠)共聚物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最佳条件进行纺丝,制备出碳纤维原丝,然后采用九段程序控制工艺将纤维原丝进行预氧化处理,继而再梯度升温至700℃,并在该高温条件下保温2小时进行碳化处理,从而制备出聚(丙烯腈/丙烯腈-氨化木质素磺酸钠)基碳纤维,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形貌都是比较规整的,表面光滑,结构致密,几乎没有缺陷。但是木质素含量越高,纤维的扭曲形变越严重。随着共聚物中木质素含量的升高,纤维的直径是先减小后增大。在相应的预氧化及碳化处理过后,碳纳米纤维的碳化还是较完全的。木质素的加入使得聚(丙烯腈/丙烯腈-氨化木质素磺酸钠)基碳化纤维的耐热性降低。木质素的加入使得聚(丙烯腈/丙烯腈-氨化木质素磺酸钠)基碳纳米纤维的结晶性变低,石墨化程度降低,但是R值差距并不大。聚(丙烯腈/丙烯腈-氨化木质素磺酸钠)基碳纳米纤维中的碳均为无定型碳。
倪美乐[4](2021)在《淀粉接枝共聚物荧光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速生材高含量木素纸浆(简称高得率浆,HYP)具有制浆过程中保留大量木素、纸浆得率高、污染小、原料来源广等优势而具备广阔应用前景。但由于高得率浆木素含量高导致漂白浆易发生光致返黄,这大大限制了其在高档纸种中的应用,因此,如何提高纸张白度、抑制纸张返黄是目前造纸行业研究的热点之一。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被用作一种高得率浆的返黄抑制剂时,具有增白效果好、荧光强度高等优点,取得了业界的一致认可与广泛应用。但此类荧光增白剂存在水溶性差、与纸张结合力弱、用量大、容易发生光致顺-反异构等缺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及经济效益。因此,设计合成出一种具有增白、增强、抗水综合性能优良的功能多样、性能优异的纸张表面施胶剂是目前造纸工业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针对表面施胶剂和荧光增白剂存在以上问题,本论文首先在通过三步亲核取代法合成出三种荧光单体的基础上,通过淀粉接枝共聚法制备出了三类性能优异的具有荧光增白性能的纸张表面施胶剂,最后考察了它们在纸张表面施胶后纸张的光学性能及物理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以DSD酸、三聚氯氢、二乙醇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原料,合成出一种水溶性良好的荧光单体(FBs),然后将其与丙烯酰胺、苯乙烯进行淀粉接枝共聚制备出一种具有疏水性能的淀粉接枝共聚物荧光乳液(ST-st-FBs)。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紫外光谱(UV)等对目标产物的结构以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通过48 h紫外光加速老化实验对目标产物作用于纸张的返黄抑制效果进行考察。最后对施胶纸张的抗水、抗张、撕裂强度等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施胶纸张的初始白度比空白纸张高11.33%ISO;经48h紫外老化试验后,施胶纸张的返黄值比空白纸张的返黄值低0.96。通过纸张物理性能测试发现,经施胶后纸张的抗水性提高了 16.1%,抗张强度和撕裂度分别提高了 16.9%、15.8%。第二部分通过引入2,4-二羟基二苯甲酮制备出一种紫外线吸收性能良好的荧光单体(UV/FBs),然后将UV/FBs、阳离子季铵盐、苯乙烯与淀粉接枝共聚,制备出两种阳离子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荧光乳液(ST-DMDAAC-UV/FBs、ST-DMC-UV/FBs)。通过测试结果发现,两种施胶纸张的白度分别比空白纸张高15.52%ISO、15.28%ISO;且48h紫外老化试验后,两种施胶纸张的返黄值分别比空白纸张低1.88、1.75;经过物理性能测试发现,两种施胶纸张的抗张强度分别提高了 43.1%、39.7%,撕裂度分别提高了 21.2%、16.5%。说明阳离子季铵盐的引入对改善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的光稳定性差以及纸张的结合力弱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第三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乳液的抗紫外老化性能同时改善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光致顺反异构的问题,本部分实验中引入了具有紫外线屏蔽作用的纳米粒子。首先用KH-570对纳米SiO2进行改性,制备出一种双键化的纳米粒子(K-SiO2),再将改性纳米粒子、荧光单体、与丙烯酰胺进行淀粉接枝共聚,得到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复合荧光乳液(ST-SiO2-AS/FBs)。实验结果表明,ST-SiO2-AS/FBs基本不存在光致顺反异构现象;纸张经施胶后其抗张强度及撕裂度分别提高了 63.2%、26.4%;施胶纸张的初始白度比空白纸张高21.34%ISO,48h紫外光老化试验后,ST-SiO2-AS/FBs施胶纸张的返黄值比空白纸张低1.33;说明纳米粒子对改善纸张光学性能及物理性能方面具有显着作用。综合以上结果表明,ST-SiO2-AS/FBs对于提高纸张白度、抑制纸张返黄、增强纸张物理性能的综合效果最佳,这对改善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光稳定性差、与纸张结合能力差的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徐玮琦[5](2021)在《木质素基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生物质材料因其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可循环再生的特点受到大众关注。本文利用制浆-造纸的副产物木质素,制备了木质素磺酸钠/聚苯胺复合材料(SL/PANI)、木质素基生物炭/氧化锌/硫化锌复合材料(SL-BC/ZnO/ZnS)、木质素基生物炭材料(SL-BC),并且将所制备的材料应用于废水处理,研究其在水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木质素磺酸钠(SL)和苯胺(An)制备了木质素磺酸钠/聚苯胺复合材料(SL/PANI)。通过XRD、FT-IR和SEM表征手段对SL/PANI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利用亚甲基蓝(MB)、酸性红(AR)、酸性橙(AO)和甲基橙(MO)四种有机污染物,探究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SL/PANI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SL/PANI-0.2复合材料对四种有机污染物(MB、AR、AO、MO)吸附性能最好,去除率分别为92%(MB)和100%(AR、AO、MO)。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SL/PANI-0.2复合材料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四种有机污染物饱和吸附量分别为 52.8 mg·g-1、140.2 mg·g-1、186.2 mg·g-1、200.0 mg·g-1。(2)利用SL和醋酸锌(Zn(Ac)2·2H20)制备了木质素基生物炭/氧化锌/硫化锌复合材料(SL-BC/ZnO/ZnS)。通过XRD、XPS和FT-IR分析证实了复合材料中含有BC、ZnO和ZnS。通过SEM和EDS分析表明SL-BC/ZnO/ZnS复合材料具有多孔结构,且BC、ZnO和ZnS分布均匀。通过改变SL与Zn(Ac)2·2H2O的投料比,探讨了 SL-BC/ZnO/ZnS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变化。实验结果表明SL-BC/ZnO/ZnS-1:2的吸附性能最好,对MB的去除率达到94%。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SL-BC/ZnO/ZnS-1:2对MB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3)利用酸蚀法制备了木质素基生物炭材料(SL-BC)。探究SL与Zn(Ac)2·2H2O的投料比对SL-BC材料的形貌、结构和有机污染物吸附性能的影响,并且探究了不同条件下的SL-BC材料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酸蚀法制备出的SL-BC对MB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当SL与Zn(Ac)2·2H2O的投料比为1:3(质量比)时所制备的SL-BC-1:3吸附性能最好。SL-BC-1:3在5 min内对MB(50 mg·L-1,200 mL)去除率达到90%,在120 min内去除率达到100%。通过探究SL-BC-1:3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对MB的吸附性能,分析得出SL-BC-1:3在pH=12时对MB的吸附性能最好,平衡吸附量为312.4 mg·g-1。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SL-BC-1:3对MB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楚艳杰,袁航,刘浩,何素芹,黄淼铭,朱诚身[6](2020)在《炭纤维用聚丙烯腈合成工艺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炭纤维是一种具备多种优异性能的新型炭材料,具有高强度、抗高温和密度低等特点。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和体育等领域。聚丙烯腈基(PAN)炭纤维占炭纤维产业的90%以上,具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溶液聚合、水相沉淀聚合、混合溶剂沉淀聚合、乳液聚合、离子聚合及一些新型丙烯腈聚合方法;论述了共聚单体的作用和选择,丙烯腈(AN)聚合过程的影响因素等,并对PAN聚合物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李琳[7](2020)在《基于卤胺化合物的复合抗菌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乃至其生物膜的形成对医疗、工业以及环境等领域造成严重的危害,并威胁着人类健康。为了有效控制和阻止致病菌及其他微生物的感染,近年来科研工作者致力于开发高效的抗菌手段,制备性能优良的抗菌材料。纺织品尤其是棉织物由于其亲水性较好且结构中存在丰富的多糖类营养物质极易携带致病菌并使之滋生。因此,为了提高纺织品的应用价值扩大其适用范围,抗菌整理逐渐成为重要的功能性整理。卤胺化合物作为高效、广谱的新兴抗菌剂,可有效的阻止微生物繁殖进而减弱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在众多种类的抗菌剂中脱颖而出,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为人类健康和环境卫生领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卤胺化合物在紫外光照下容易分解,使含氯量损失进而导致抗菌性能下降。因此提升卤胺抗菌剂的光稳定性尤其是紫外稳定性能,在其实际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制备高效且紫外稳定性能优异的卤胺抗菌材料。基于卤胺抗菌剂的结构,设计和制备两种不同的环状卤胺化合物前驱体,并整理到棉织物上,制备高效的抗菌棉织物;在所合成卤胺抗菌剂的基础上,引入无机纳米二氧化钛(TiO2),并对棉织物进行同浴整理,有效增强所制备卤胺抗菌剂和抗菌棉织物的紫外稳定性,为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基础;利用纳米TiO2的尺寸及光学特性,制备稳定、高效抗菌的卤胺改性纳米TiO2杂化材料,为核壳结构有机-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提供新方向;基于卤胺化合物和季铵盐抗菌剂的抗菌机理及静电性能,合成高分子复合抗菌剂,并将其应用到棉织物表面,制备紫外稳定性能良好的棉纺织品。首先,分别制备了两种环状卤胺抗菌剂前驱体,六元环异氰尿酸结构1-(2,3-二羟基丙基)-S-三嗪-2,4,6-三酮(DTT)和五元环海因结构3-(3-氯-2-羟基丙基)-5,5-二甲基海因(CHPDMH),通过轧-烘-焙工艺将其整理到棉织物上。抗菌测试结果显示,DTT整理织物可在1 min接触时间内杀死接种数量为1.00×107 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0 min内杀死数量为2.00×107 CFU的大肠杆菌O157:H7;CHPDMH整理织物可在5 min接触时间内杀死99.999%接种数量为1.90×107 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100%接种数量为1.13×107 CFU的大肠杆菌O157:H7。紫外稳定性测试结果可得,DTT整理织物经紫外光照24 h后,织物含氯量由0.27%下降到0.02%,重新氯化后可恢复至初始的37%;CHPDMH整理织物经紫外光照24 h后,含氯量从0.25%下降到0.05%,重新氯化后可恢复92%。两种卤胺抗菌剂前驱体整理织物经氯化后均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但经紫外光照射短时间内含氯量损失过快,尤其是DTT整理织物经重新氯化大部分活性氯含量不可恢复。其次,针对所制备的卤胺化合物前驱体1-(2,3-二羟基丙基)-S-三嗪-2,4,6-三酮(DTT)紫外稳定性差的缺点,在DTT整理棉织物体系中引入金红石型二氧化钛(TiO2),并通过轧-烘-焙的方式将两者整理固着到棉织物上。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可在5 min接触时间内使10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O157:H7失活。紫外稳定性测试结果显示,TiO2的引入可有效提升卤胺化合物整理织物的紫外稳定性,随着紫外光照时间的延长,其含氯量与DTT整理织物相比损失程度减小,经紫外光照射24 h后,TiO2添加量为3%的整理织物,其含氯量从0.30%下降到0.09%,重新氯化后含氯量基本可恢复至初始含量,抗菌织物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在卤胺化合物前驱体和TiO2共混制备抗菌棉织物体系中,充分证明了TiO2的引入可以提升卤胺化合物的紫外稳定性。将纳米TiO2作为核结构,采用卤胺化合物前驱体对其进行包覆,进一步考察具有核壳结构杂化材料的紫外稳定性能和抗菌性能,制备了以卤胺抗菌剂前驱体3-烯丙基-5,5-二甲基海因(ADMH)及其共聚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包覆层的核壳结构纳米材料,探索紫外光照下核壳结构卤胺化合物/TiO2杂化材料的耐久性。经抗菌结果显示,所制备的TiO2@poly(ADMH-co-MMA)-Cl NPs可分别在10 min和30 min内杀死10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O157:H7,且通过NIH3T3成纤维细胞相容性测试可看出其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紫外稳定性测试可得,所制备的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紫外稳定性和再生性能,经紫外照射72 h后,仅有42%的活性氯含量损失,且重氯化后可恢复至初始的73%,经8个循环的紫外再生性能测试,纳米颗粒的活性氯含量从1.26%降至0.98%。将杂化材料涂层到棉织物上制备抗菌棉织物,所制备的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菌效果。在五元环海因结构卤胺化合物前驱体结构中引入芳香环共轭体系,从结构上增强卤胺化合物的紫外稳定性,并进一步对TiO2进行包覆,制备高效耐久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包覆前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使其可直接分散到油相单体中进而引发聚合,同时在包覆层卤胺化合物结构中引入芳香环结构,制备卤胺化合物/纳米TiO2杂化颗粒MPS-TiO2@PVBC-DMH-Cl NPs,拟进一步提高杂化材料的紫外稳定性。抗菌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杂化颗粒可在10 min内杀死10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O157:H7,基于其对浮游细菌优异的抗菌性能,进一步测试了杂化材料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生物膜的作用,测试结果可看出MPS-TiO2@PVBC-DMH-Cl NPs对生物膜的生长和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且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紫外稳定性测试表明,经紫外照射72 h后,有48%的活性氯含量损失,但重新氯化后可恢复至初始的87%,相较于上一部分研究其紫外稳定性具有更进一步的提升。所制备的杂化材料可涂层到棉织物表面制备抗菌棉织物。卤胺化合物在紫外光照条件下有效氯损失严重,以上研究证明通过TiO2的引入可以有效提升杂化材料的紫外稳定性,为了探索提升卤胺化合物紫外稳定性的另一途径,在体系中引入季铵盐结构,分别制备了带有季铵盐正电荷和羧酸盐负电荷的两种卤胺抗菌剂前驱体聚合物PQDM和PAM,采用层层自组装方式整理到棉织物上。卤胺/季铵盐聚电解质复合抗菌剂相对稳定,在使用过程中,卤胺组分与季铵盐组分具有协同抗菌效果。抗菌测试结果表明,整理织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且织物氯化后,可在短时间内使杀菌率达到100%,并能有效抑制生物膜的形成。此外,整理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汗渍及耐水洗性能。经紫外照射12 h,其含氯量下降到0.10%,再次氯化后含氯量可恢复至初始的92%,具有优异的恢复性能。通过细胞相容性测试,所制备的抗菌织物对小鼠成纤维细胞显示出良好的相容性。
史晓琳[8](2020)在《二烷基氨基锂引发丙烯腈阴离子聚合反应的研究》文中指出聚丙烯腈不仅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同时还是制备碳纤维的重要原料。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是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质轻和低成本等优点。众所周知,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性能随着聚丙烯腈分子量的提高而提升。因此,要想制得高性能碳纤维,就需要使用高分子量(平均分子量大于5 × 105 g/mol)聚丙烯腈作为原料。阴离子聚合是制备高分子量聚丙烯腈的一种重要方法。与自由基聚合相比,阴离子聚合具有反应体系洁净、单体转化率高、易于制得单分散聚合物等优点。本论文使用具有强碱性和低亲核性的大位阻二烷基氨基锂为引发剂,用于丙烯腈的阴离子聚合中,以制备高分子量窄分布的聚丙烯腈。本论文首先以二异丙基氨基锂为典型的氨基锂引发剂,优化了反应条件。在聚合反应温度为-60℃、单体与引发剂的摩尔比值为6080的条件下,使用以二乙基胺、六甲基二硅基胺、二环己基胺和2,2,6,6-四甲基哌啶为前体制得的二烷基氨基锂为引发剂,制得了重均分子量在(1.02~1.23)× 106 g/mol之间,相对分子量分布在1.92~2.18之间的聚丙烯腈。接下来,本论文探索了不同种类配体的添加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种类锂盐的添加不仅可以有效地减缓聚合反应速率,还能使聚合反应在比较温和的温度下进行。例如,在使用高氯酸锂为添加剂,聚合反应温度为-20℃的条件下制备得到了重均分子量达6.21 × 105 g/mol,相对分子量分布为1.68的聚丙烯腈。0℃下可以制备得到重均分子量达5.85 × 105 g/mol、相对分子量分布为1.79的聚丙烯腈本论文研究首次将基于简易T型混合器的微反应器系统应用到二烷基锂引发的丙烯腈阴离子聚合反应中。研究表明,与传统的反应方法相比,微反应器系统中所得产物聚丙烯腈的相对分子量分布可以得到更好地控制(1.49~1.93)。在聚合反应温度为-40℃时可以制备得到重均分子量达8.32 × 105 g/mol、相对分子量分布为1.68的聚丙烯腈。即使在0℃下仍可以制备得到重均分子量达6.14 × 105 g/mol、相对分子量分布为1.93的聚丙烯腈。本论文应用微反应器系统进行了聚合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聚合反应速率相对于单体浓度的反应级数为1,相对于引发剂浓度的反应级数为2,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 18.3 kJ/mol。
李岱霖[9](2020)在《含烯基可聚合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可聚合离子液体以其独特的理化性能被人们所熟知,是高分子材料改性、有机催化合成、能量传递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设计合成了阴、阳离子均含有烯基和阳离子含有烯基两种类型的可聚合离子液体,研究了阴、阳离子均含有烯基的离子液体作为离子型交联剂对凝胶材料性能的影响及阳离子含有烯基的离子液体作为反应型乳化剂对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顺丁烯二酸(MA)或溴代烷烃为原料,分别采用酸碱中和与季铵盐化法合成了5种可聚合离子液体DMAEMA-MA、[DMC4]Br、[DMC10]Br、[DM-C4-DM]Br2和[DM-C10-DM]Br2,产率分别为95%、70%、84%、80%和78%。采用1H NMR与IR确定了可聚合离子液体的结构。通过计算,确定了[DMC4]Br、[DMC10]Br、[DM-C4-DM]Br2和[DM-C10-DM]Br2的HLB值分别为17.6、16.7、35.8和34.9。采用电导率法,测定了[DMC4]Br、[DMC10]Br、[DM-C4-DM]Br2和[DM-C10-DM]Br2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16.20、11.20、25.61和16.13 mmol/L,影响可聚合离子液体CMC的主要因素是烷基链的长度和头基亲水基团的数目。烷基链越长,CMC越低;亲水基团数目越多,CMC越高。通过对DMAEMA-MA的热重分析表明,热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95℃和110℃时,且其最大热分解温度为195℃。(2)以阴、阳离子都具有烯基的DMAEMA-MA作为离子交联剂,丙烯酰胺(AAm)与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AMPS)作为聚合单体制备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co-丙烯酰胺)(IC-P(AMPS-co-AAm))。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非离子交联剂,制备了BIS-P(AMPS-co-AAm)。通过SEM分析表明,IC-P(AMPS-co-AAm)与BIS-P(AMPS-co-AAm)具有相似的孔道结构。通过对IC-P(AMPS-co-AAm)的性能研究发现,当DMAEMA-MA的添加量为1.6%时,在水中的溶胀率可以达到235.97%,而且可以在甲醇、乙酸、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等溶剂中溶胀。另外,IC-P(AMPS-co-AAm)具有pH和温度的溶胀响应性。热重分析(TGA)表明,DMAEMA-MA能提高IC-P(AMPS-co-AAm)的热稳定性。此外,随着DMAEMA-MA用量的增加,IC-P(AMPS-co-AAm)的电导率显着提高,其质量分数为1.6%时,IC-P(AMPS-co-AAm)的电导率达到58.8μS/cm。(3)用不同质量分数的十二烷基磺酸钠(SDS)、[DMC10]Br和[DM-C10-DM]Br2作为乳化剂制备了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当乳化剂添加量为4%时,所制备的SAN水接触角分别为52.50°、77.00°和84.50°;单体转化率分别为73.4、88.6和90.2%;胶体粒径分别为415.2、339.0和320.3 nm;SAN主链热分解起始温度分别为331、326和353℃;制备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值)分别为2449、1024和937 mg/L。可聚合离子液体乳化剂提高了SAN的耐水性、单体转化率、降低了废水的COD值;利用[DM-C10-DM]Br2时提高了SAN主链起始热分解温度。
卢思名[10](2020)在《树脂吸附法从拜耳溶液中分离回收镓的研究》文中提出金属镓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半导体、生物、化工、合金等领域,它在世界半导体的应用中占到了80-85%,全世界的高纯镓年产量只有200余吨,仅占开发潜能的8-21%。镓没有独立的矿床,铝土矿是提取镓最大的来源,95%的原生镓来源于铝土矿,广西作为全中国铝土矿资源量第二多的省份,从氧化铝拜耳溶液中提取回收镓具有重要的意义。镓在铝土矿中的含量低(约为0.002-0.1%),提取难度较大。目前在工业上主要通过树脂吸附法进行提取。然而,树脂法也存在吸附容量低、传质速率慢、难再生等问题,因此需要对树脂材料和提镓技术进行改进。通过对商业树脂的筛选,本研究选择偕胺肟树脂LSC-600,对真实的拜耳母液中镓的吸附分离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偕胺肟树脂吸附容量为2.3 mg g-1,吸附平衡时间为100-120 min,钒离子会发生共吸附,他们的趋势线表明存在着竞争吸附。吸附后用盐酸解吸,1mol L-1的盐酸浓度下镓可实现与钒和铝离子的分离。温度对镓和铝的解吸影响较小,对钒的解吸影响较大。当反应温度由30℃上升80℃时,钒的解吸率由20%上升到95%。为了解决商用偕胺肟树脂吸附镓时吸附容量低,吸附平衡时间长以及钒的共吸附等问题,自主合成了新型偕胺肟硅基树脂。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红外光谱等手段对树脂进行了精细表征,并利用该树脂进行了水溶液中Ga(III)的回收研究。通过研究p H效应、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和在p H4-5.5和p H13.7的吸附动力学,研究了树脂对拜耳液中的镓的吸附性能。树脂在p Heq5.5时达到最佳吸附,最大吸附量达到2.1-2.6mmol g-1。吸附动力学相对较快,在60-90分钟内达到平衡。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使用1.5 M HCl进行金属解吸和树脂回收,45min足以完全洗脱Ga(III)。吸附和解吸性能在5个循环内保持稳定。在存在多种金属阳离子的情况下,树脂对镓回收具有选择性。而且该树脂成功地用于高p H值(约14)的真实拜耳溶液中镓回收。与LSC-600偕胺肟树脂相比,该树脂对复杂溶液中镓具有较高的效率和选择性。XPS结果表明,吸附Ga(III)后PAO/Si O2主要以Ga-O和Ga-N键相结合,表明氨基肟基的O基和N基反应基团在金属结合后均与Ga(III)共享电子。为了给后续电解制备高纯镓提供纯度更高的富集镓的溶液,树脂经过酸解吸后,工业生产中通常要通过多步除杂法对溶液进行提纯,过程较为复杂,而且添加多量的化学试剂提高了回收镓的成本。针对这个问题,本研究尝试用商用阴离子树脂IRA900对解吸液进行二次提纯,并利用去离子水对负载镓的商用树脂IRA900进行洗脱。结果表明:在6mol L-1盐酸溶液中,商用树脂IRA900对镓的吸附能力较强。但速率较慢,吸附平衡需要30h,吸附量为220mg g-1。在五个连续的吸附/解吸循环中测试回收,吸附和解吸性能保持稳定。利用柱实验,采用离子色层法,树脂IRA-900在盐酸浓度为6mol L-1时可以有效的实现真实工业进液中的镓与钒、铝、镁、钨等的分离和回收;微量铁发生吸附,总体铁吸附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利用IRA900树脂的洗脱柱实验发现,镓极易解吸,解吸后浓度可达6522 mg L-1,其他元素几乎检测不到,因此IRA900树脂可以在盐酸体系下对镓进行提纯富集。
二、丙烯腈中有机杂质对丙烯腈共聚反应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丙烯腈中有机杂质对丙烯腈共聚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及组分调控和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锂硫电池概述和硫正极类型 |
1.2.1 单质硫(S_8)正极 |
1.2.2 硫化聚丙烯腈正极 |
1.2.3 小分子硫(S_(2-4))正极 |
1.2.4 其它硫基正极 |
1.3 单质硫正极材料制备及改性策略 |
1.3.1 多级孔和核壳结构碳基S载体 |
1.3.2 具有极性和催化作用的硫载体 |
1.4 硫化聚丙烯腈正极研究进展 |
1.4.1 S@pPAN结构调控及高硫面载量电极构建策略 |
1.4.2 S@pPAN分子结构及反应机制 |
1.4.3 S@pPAN在醚类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中的研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2.1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扣式半电池的组装 |
2.2.1 研究电极的制备 |
2.2.2 扣式电池的组装 |
2.2.3 三电极扣式电池的组装 |
2.3 活性材料及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
2.3.1 钯/空心碳复合硫载体制备 |
2.3.2 硫化聚丙烯腈及其改性材料制备 |
2.3.3 PEO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制备 |
2.3.4 多硫化锂溶液配制 |
2.4 电池材料表征方法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4.4 固体核磁共振波谱 |
2.4.5 X射线衍射谱 |
2.4.6 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 |
2.4.7 热重分析 |
2.4.8 CHNS/O元素分析 |
2.4.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5.1 恒流充放电测试 |
2.5.2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2.5.3 循环伏安法测试 |
2.5.4 多硫化锂穿梭效应定量测试 |
2.5.5 计时电流测试 |
2.5.6 恒电流电解滴定测试 |
第3章 钯修饰空心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Pd@HCS和Pd@HCS/S的结构表征 |
3.2.1 材料的微观形貌及元素分布 |
3.2.2 Pd@HCS等材料的孔隙率研究 |
3.2.3 Pd@HCS/S材料的物相研究 |
3.2.4 Pd@HCS/S和HCS/S的硫含量研究 |
3.3 Pd@HCS对多硫化锂吸附性能研究 |
3.3.1 多硫化锂静态吸附研究 |
3.3.2 多硫化锂吸附DFT理论计算 |
3.4 多硫化锂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特性研究 |
3.4.1 对称电池电化学特性研究 |
3.4.2 液态多硫化锂电池电化学特性研究 |
3.4.3 多硫化锂穿梭效应定量研究 |
3.5 Pd@HCS/S等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3.5.1 循环伏安特性研究 |
3.5.2 0.1C充放电性能研究 |
3.5.3 倍率性能研究 |
3.5.4 长循环性能研究 |
3.5.5 高硫面载量电化学性能研究 |
3.5.6 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
3.6 充放电过程中钯颗粒和活性物质相互作用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碘掺杂硫化聚丙烯腈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碘掺杂硫化聚丙烯腈的结构研究 |
4.2.1 I-S@pPAN材料微观形貌及元素含量 |
4.2.2 I-S@pPAN材料孔结构研究 |
4.2.3 I-S@pPAN材料物相研究 |
4.2.4 I-S@pPAN材料分子结构解析 |
4.2.5 掺碘正极材料的酯类电解液溶解性研究 |
4.3 I-S@pPAN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4.3.1 循环伏安特性研究 |
4.3.2 0.2C充放电性能研究 |
4.3.3 循环后锂金属负极的微观形貌研究 |
4.3.4 倍率性能研究 |
4.3.5 长循环稳定性研究 |
4.3.6 充放电制度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3.7 正极硫含量及电解液用量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4 I-S@pPAN电导率及动力学过程研究 |
4.4.1 I-S@pPAN材料的电子电导率 |
4.4.2 I-S@pPAN材料的离子扩散系数 |
4.4.3 三电极交流阻抗研究 |
4.4.4 I-S@pPAN正极CEI组分探究 |
4.5 材料内电子与Li~+传输的DFT计算 |
4.6 充放电过程中材料电化学反应机制探究 |
4.6.1 非原位固态核磁用于反应机制解析 |
4.6.2 非原位XPS用于反应机制解析 |
4.7 I-S@pPAN材料的拓展应用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磷和硒改性硫化聚丙烯腈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黑磷改性硫化聚丙烯腈材料的结构表征 |
5.2.1 BP-S@pPAN材料微观形貌 |
5.2.2 BP-S@pPAN材料物相研究 |
5.2.3 BP-S@pPAN材料分子结构解析 |
5.3 BP-S@pPAN在醚类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5.3.1 0.1C充放电性能研究 |
5.3.2 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研究 |
5.3.3 倍率性能及长循环性能研究 |
5.3.4 交流阻抗谱测试及动力学研究 |
5.4 硒掺杂高硫含量硫化聚丙烯腈的结构表征 |
5.4.1 Se/S-S@pPAN材料微观形貌 |
5.4.2 Se/S-S@pPAN材料物相研究 |
5.4.3 Se/S-S@pPAN材料价键结构解析 |
5.5 Se/S-S@pPAN在PEO全固态电池中电化学性能研究 |
5.5.1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5.5.2 循环伏安特性研究 |
5.5.3 GITT及自放电性能研究 |
5.5.4 全固态电池中充放电特性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螯合纤维及其水泥基材料重金属离子吸附固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含重金属废水及固体废物处理现状 |
1.2.1 重金属废水处理现状 |
1.2.2 重金属固体废物处理现状 |
1.3 纤维吸附材料研究现状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5 课题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章 纤维改性及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形态分析 |
2.1 引言 |
2.2 原材料及表征方法 |
2.2.1 原材料及实验仪器 |
2.2.2 表征方法 |
2.3 纤维改性方法与优化 |
2.3.1 聚丙烯纤维改性 |
2.3.2 纤维素纤维改性 |
2.4 改性聚丙烯纤维的表征 |
2.4.1 扫描电镜 |
2.4.2 傅立叶红外光谱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4.4 热重及差示扫描量热 |
2.4.5 比表面积及表面能 |
2.5 改性纤维素纤维的表征 |
2.5.1 表面形貌 |
2.5.2 表面元素及官能团 |
2.5.3 热稳定性 |
2.5.4 比表面积及亲水性 |
2.6 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形态分布 |
2.6.1 溶液中Pb~(2+)的形态分布 |
2.6.2 溶液中Cu~(2+)的形态分布 |
2.6.3 溶液中Zn~(2+)的形态分布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改性纤维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竞争吸附 |
3.1 引言 |
3.2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3.2.1 原材料 |
3.2.2 吸附性能实验 |
3.2.3 循环吸附实验 |
3.2.4 吸附稳定性实验 |
3.2.5 分析测试方法 |
3.3 改性聚丙烯纤维的吸附性能 |
3.3.1 pH值对吸附性能影响 |
3.3.2 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影响 |
3.3.3 吸附动力学 |
3.3.4 等温吸附性能 |
3.3.5 循环吸附性能 |
3.3.6 吸附稳定性 |
3.3.7 吸附机理分析 |
3.4 改性纤维素纤维的吸附性能 |
3.4.1 pH值对吸附性能影响 |
3.4.2 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影响 |
3.4.3 吸附动力学 |
3.4.4 等温吸附性能 |
3.4.5 循环吸附性能 |
3.4.6 吸附稳定性 |
3.4.7 吸附机理分析 |
3.5 竞争吸附机理分析 |
3.6 吸附性能对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纤维水泥复合材料的吸附固化性能 |
4.1 引言 |
4.2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4.2.1 原材料 |
4.2.2 试件成型与性能表征 |
4.2.3 重金属离子浸出实验 |
4.2.4 甲基橙吸附实验 |
4.3 重金属离子对纤维水泥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
4.3.1 凝结时间 |
4.3.2 抗压强度 |
4.3.3 水化热 |
4.3.4 水化产物 |
4.4 纤维水泥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固化性能 |
4.4.1 水平震荡法 |
4.4.2 醋酸缓冲溶液法 |
4.4.3 TCLP法 |
4.4.4 固化机理 |
4.5 纤维水泥复合材料对甲基橙吸附性能 |
4.5.1 吸附动力学 |
4.5.2 吸附等温性能 |
4.5.3 潜在应用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性纤维协同水泥固化污泥/赤泥中重金属离子 |
5.1 引言 |
5.2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5.2.1 原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污泥/赤泥固化体性能研究 |
5.3.1 抗压强度 |
5.3.2 重金属离子浸出毒性 |
5.3.3 重金属离子化学形态 |
5.4 潜在环境风险评估 |
5.4.1 基体评估 |
5.4.2 滤液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创新性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木质素基碳纤维前驱体的制备及碳纤维的性能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概述 |
1.2.1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结构性能 |
1.2.2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工艺 |
1.2.3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应用概述 |
1.3 木质素概述 |
1.3.1 木质素的结构 |
1.3.2 木质素的性质 |
1.3.3 木质素基碳纤维概述 |
1.4 静电纺丝概述 |
1.4.1 静电纺丝的原理 |
1.4.2 静电纺丝的影响因素 |
1.5 本课题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
1.5.1 课题研究背景 |
1.5.2 创新之处 |
1.5.3 研究内容 |
第2章 木质素基碳纤维前驱体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试验原料及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碳纤维前驱体的制备 |
2.3.2 碳纤维前驱体的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氨化木质素磺酸钠(LA)的表征 |
2.4.2 丙烯腈-氨化木质素磺酸钠(LA-AN)单体的表征 |
2.4.3 聚(丙烯腈/丙烯腈-氨化木质素磺酸钠)共聚物的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静电纺丝法制备木质素基碳纤维原丝 |
3.1 前言 |
3.2 试验原料及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静电纺丝法制备木质素基纳米纤维 |
3.3.2 纳米纤维的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纺丝电压对静电纺丝结果的影响 |
3.4.2 纺丝流速对静电纺丝结果的影响 |
3.4.3 辊筒转速对静电纺丝结果的影响 |
3.4.4 接收距离对静电纺丝结果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木质素基碳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
4.1 前言 |
4.2 试验仪器和试剂 |
4.3 试验方法 |
4.3.1 木质素基碳纤维的制备 |
4.3.2 木质素基碳纤维的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扫描电镜(SEM)分析 |
4.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4.3 元素分析 |
4.4.4 同步热分析(TG-DSC) |
4.4.5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
4.4.6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4.4.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淀粉接枝共聚物荧光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说明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得率浆 |
1.2.1 高得率浆返黄机理 |
1.2.2 引发高得率浆返黄的因素 |
1.2.3 抑制高得率浆返黄的措施 |
1.3 荧光增白剂 |
1.3.1 作用机理 |
1.3.2 结构及类型 |
1.4 淀粉及其接枝共聚物 |
1.4.1 淀粉的结构与性质 |
1.4.2 淀粉的改性 |
1.4.3 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发展现状 |
1.4.4 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引发方式 |
1.5 纳米粒子的特性与发展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1.6.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7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2 种疏水性淀粉接枝共聚物荧光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
2.1 引言 |
2.2 试剂与仪器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目标产物的制备 |
2.3.2 接枝效率的探究 |
2.3.3 手抄片的制备 |
2.3.4 表面施胶及紫外光加速老化试验 |
2.3.5 合成目标产物的结构表征及光学性能分析 |
2.3.6 应用性能测试及研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1HNMR表征 |
2.4.2 红外光谱分析 |
2.4.3 光学性能分析 |
2.4.4 接枝效率探究 |
2.4.5 乳液稳定性及粒径分析 |
2.4.6 返黄抑制效果测试 |
2.4.7 抗张强度及撕裂度测试 |
2.4.8 形貌SEM及拉毛实验 |
2.4.9 接触角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3 阳离子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荧光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
3.1 引言 |
3.2 试剂与仪器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目标产物的制备 |
3.3.2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1HNMR结构表征 |
3.4.2 红外光谱分析 |
3.4.3 光学性能分析 |
3.4.4 稳定性及粒径分析 |
3.4.5 Zeta电位分析 |
3.4.6 抗张强度及撕裂强度 |
3.4.7 形貌SEM及拉毛实验 |
3.4.8 接触角测试 |
3.4.9 纸张返黄抑制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4 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荧光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
4.1 引言 |
4.2 试剂与仪器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3 实验部分 |
4.3.1 目标产物的制备 |
4.3.2 结构表征及光学性能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1HNMR测试 |
4.4.2 红外光谱分析 |
4.4.3 荧光乳液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
4.4.4 光学性能分析 |
4.4.5 稳定性及粒径分析 |
4.4.6 返黄抑制效果测试 |
4.4.7 形貌SEM分析 |
4.4.8 表面强度分析 |
4.4.9 抗张强度及撕裂强度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5)木质素基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危害 |
1.3 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
1.3.1 物理法 |
1.3.2 化学法 |
1.3.3 生物法 |
1.4 木质素在处理有机污染物方面的研究概述 |
1.4.1 木质素 |
1.4.2 木质素磺酸盐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 |
2 木质素磺酸钠/聚苯胺(SL/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SL/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2.3 实验研究方法 |
2.3.1 SL/PANI复合材料的表征方法 |
2.3.2 有机污染物溶液标准曲线的测定 |
2.3.3 SL/PANI复合材料的有机污染物吸附实验 |
2.4 测试结果与讨论 |
2.4.1 SL/PANI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2.4.2 SL/PANI复合材料的FT-IR分析 |
2.4.3 SL/PANI复合材料的SEM分析 |
2.4.4 吸附时间对有机污染物吸附性能的影响 |
2.4.5 pH值对有机污染物吸附性能的影响 |
2.4.6 吸附动力学分析 |
2.4.7 吸附热力学分析 |
2.4.8 吸附稳定性分析 |
2.4.9 SL/PANI复合材料与其他材料的吸附性能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木质素基生物炭/氧化锌/硫化锌(SL-BC/ZnO/Zn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SL-BC/ZnO/Zn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3.3 实验研究方法 |
3.3.1 SL-BC/ZnO/ZnS复合材料的表征方法 |
3.3.2 有机污染物标准曲线的测定 |
3.3.3 SL-BC/ZnO/ZnS复合材料对有机污染物吸附实验 |
3.4 测试结果与讨论 |
3.4.1 SL-BC/ZnO/ZnS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3.4.2 SL-BC/ZnO/ZnS复合材料的FT-IR分析 |
3.4.3 SL-BC/ZnO/ZnS复合材料的XPS分析 |
3.4.4 SL-BC/ZnO/ZnS复合材料的SEM分析 |
3.4.5 SL-BC/ZnO/ZnS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分析 |
3.4.6 吸附时间对有机污染物吸附性能影响 |
3.4.7 初始浓度对有机污染物吸附性能影响 |
3.4.8 吸附动力学分析 |
3.4.9 吸附热力学分析 |
3.4.10 SL-BC/ZnO/ZnS复合材料与其他材料的吸附性能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4 木质素基生物炭(SL-BC)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SL-BC材料的制备方法 |
4.3 实验研究方法 |
4.3.1 SL-BC材料的表征方法 |
4.3.2 有机污染物标准曲线的测定 |
4.3.3 SL-BC材料的有机污染物吸附实验 |
4.4 测试结果与讨论 |
4.4.1 SL-BC材料的XRD分析 |
4.4.2 SL-BC材料的FT-IR分析 |
4.4.3 SL-BC材料的SEM分析 |
4.4.4 吸附时间对有机污染物吸附性能的影响 |
4.4.5 pH值对有机污染物吸附性能的影响 |
4.4.6 初始浓度对有机污染物吸附性能的影响 |
4.4.7 吸附动力学分析 |
4.4.8 吸附热力学分析 |
4.4.9 SL-BC材料与其他材料的吸附性能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6)炭纤维用聚丙烯腈合成工艺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AN的聚合方法 |
1.1 溶液聚合 |
1.2 水相沉淀聚合 |
1.3 混合溶剂沉淀聚合 |
1.4 水相悬浮聚合 |
1.5 乳液聚合 |
1.6 离子聚合 |
1.7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
1.8 其他方法 |
2 选择AN共聚单体的要素 |
3 AN聚合的影响因素 |
4 总结与展望 |
(7)基于卤胺化合物的复合抗菌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抗菌剂分类及其特点 |
1.3 卤胺抗菌剂 |
1.3.1 卤胺抗菌剂概述 |
1.3.2 卤胺抗菌剂分类 |
1.3.3 卤胺抗菌剂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二氧化钛 |
1.4.1 二氧化钛的概述 |
1.4.2 二氧化钛/卤胺化合物紫外稳定性研究 |
1.5 卤胺化合物/季铵盐类抗菌剂的应用现状 |
1.6 生物膜特点 |
1.7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环状卤胺抗菌剂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基于异氰尿酸抗菌剂前驱体1-(2,3-二羟基丙基)-S-三嗪-2,4,6-三酮(DTT)的合成 |
2.3.2 水溶性卤胺抗菌剂前驱体3-(3-氯-2-羟基丙基)-5,5-二甲基海因(CHPDMH)的合成 |
2.3.3 DTT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
2.3.4 CHPDMH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
2.3.5 含卤胺抗菌剂棉织物的制备及其活性氯含量的测定 |
2.3.6 卤胺抗菌棉织物的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测试 |
2.3.7 整理织物水洗稳定性及紫外稳定性测试 |
2.3.8 整理织物断裂强力测试 |
2.3.9 抗菌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整理织物的红外光谱 |
2.4.2 整理织物的扫描电镜 |
2.4.3 整理织物的水洗稳定性 |
2.4.4 整理织物的紫外稳定性 |
2.4.5 机械性能测试 |
2.4.6 整理织物的抗菌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卤胺化合物/二氧化钛棉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DTT/TiO_2整理棉织物的制备 |
3.3.2 整理织物的氯化及氯含量的滴定 |
3.3.3 DTT/TiO_2整理棉织物的表征 |
3.3.4 DTT/TiO_2整理棉织物的紫外稳定性测试 |
3.3.5 DTT/TiO_2整理棉织物断裂强力测试 |
3.3.6 DTT/TiO_2整理棉织物的抗菌性能测试 |
3.3.7 DTT/TiO_2整理棉织物的细胞相容性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DTT/TiO_2整理棉织物的红外光谱 |
3.4.2 DTT/TiO_2整理棉织物的扫描电镜图 |
3.4.3 DTT/TiO_2整理棉织物的X射线衍射 |
3.4.4 DTT/TiO_2整理棉织物的机械性能 |
3.4.5 DTT/TiO_2整理棉织物的紫外稳定性 |
3.4.6 DTT/TiO_2整理棉织物的抗菌性能 |
3.4.7 DTT/TiO_2整理棉织物的细胞相容性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二氧化钛/卤胺化合物核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3-烯丙基-5,5-二甲基海因(ADMH)的合成 |
4.3.2 二氧化钛/卤胺化合物核壳材料[TiO_2@poly(ADMH-co-MMA)NPs]的制备 |
4.3.3 TiO_2@poly(ADMH-co-MMA)NPs的氯化及含氯量的滴定 |
4.3.4 所制备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表征 |
4.3.5 TiO_2@poly(ADMH-co-MMA)-ClNPs的紫外稳定性及再生性能测试 |
4.3.6 TiO_2@poly(ADMH-co-MMA)-ClNPs的抗菌性能测试 |
4.3.7 TiO_2@poly(ADMH-co-MMA)-ClNPs的细胞相容性测试 |
4.3.8 TiO_2@poly(ADMH-co-MMA)NPs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
4.3.9 涂层棉织物的氯化及含氯量的滴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所制备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红外光谱 |
4.4.2 所制备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形貌结构 |
4.4.3 所制备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热性能 |
4.4.4 所制备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 |
4.4.5 紫外稳定性及再生性能测试 |
4.4.6 抗菌性能测试 |
4.4.7 细胞相容性测试 |
4.4.8 涂层棉织物的抗菌性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卤胺化合物改性表面修饰型二氧化钛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表面修饰型TiO_2(MPS-TiO_2NPs)的制备 |
5.3.2 卤胺化合物改性表面修饰型TiO2杂化材料的制备 |
5.3.3 MPS-TiO_2@PVBC-DMH NPs的氯化及滴定分析 |
5.3.4 MPS-TiO_2@PVBC-DMH-ClNPs的表征 |
5.3.5 MPS-TiO_2@PVBC-DMH-ClNPs的紫外稳定性测试 |
5.3.6 MPS-TiO_2@PVBC-DMH-ClNPs的抗菌性能测试 |
5.3.7 MPS-TiO_2@PVBC-DMH-ClNPs对生物膜的作用测试 |
5.3.8 MPS-TiO_2@PVBC-DMH-ClNPs的生物相容性测试 |
5.3.9 MPS-TiO_2@PVBC-DMH-ClNPs在棉织物上的应用及抗菌性能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MPS-TiO_2@PVBC-DMH-ClNPs的红外光谱 |
5.4.2 MPS-TiO_2@PVBC-DMH-ClNPs的透射电镜 |
5.4.3 所制备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热性能 |
5.4.4 所制备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 |
5.4.5 MPS-TiO_2@PVBC-DMH-ClNPs的紫外稳定性测试 |
5.4.6 MPS-TiO_2@PVBC-DMH-ClNPs的抗菌性能测试 |
5.4.7 MPS-TiO_2@PVBC-DMH-ClNPs的生物膜抑制性能 |
5.4.8 MPS-TiO_2@PVBC-DMH-ClNPs的细胞相容性测试 |
5.4.9 涂层棉织物的抗菌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卤胺/季铵盐类聚电解质对棉织物的改性及抗细菌、真菌性能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N-甲基丙烯酸乙酯基-N,N-二甲基癸烷基溴化铵(q-DMAEMA) |
6.3.2 阳离子聚合物PQDM的合成 |
6.3.3 阴离子聚合物PAM的合成 |
6.3.4 所制备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组成表征 |
6.3.5 层层自组装法整理棉织物 |
6.3.6 整理棉织物的氯化及滴定分析 |
6.3.7 整理织物的稳定性测试 |
6.3.8 整理织物的耐紫外性能测试 |
6.3.9 整理织物的抗菌性能测试 |
6.3.10 整理织物对生物膜作用的测试 |
6.3.11 整理织物的生物相容性测试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所制备聚合物的表征 |
6.4.2 层层自组装整理棉织物的含氯量及接触角测试 |
6.4.3 层层自组装整理织物的红外光谱图和扫描电镜图 |
6.4.4 整理织物的水洗稳定性及汗渍稳定性测试 |
6.4.5 整理织物的紫外稳定性测试 |
6.4.6 整理织物的抗菌性能测试 |
6.4.7 整理织物对生物膜的作用 |
6.4.8 整理织物的生物相容性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致谢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二烷基氨基锂引发丙烯腈阴离子聚合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聚丙烯腈的应用 |
1.1.1 聚丙烯腈纤维 |
1.1.2 聚丙烯腈分离膜 |
1.1.3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
1.2 聚丙烯腈的制备 |
1.2.1 自由基聚合制备聚丙烯腈 |
1.2.2 阴离子聚合制备聚丙烯腈 |
1.3 选题背景与依据 |
2 二烷基氨基锂引发的丙烯腈阴离子聚合反应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试剂干燥与纯化 |
2.2.3 分析测试方法 |
2.2.4 二烷基氨基锂引发剂的制备 |
2.2.5 聚合反应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产品表征 |
2.3.2 单体与引发剂的摩尔比值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3.3 单体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3.4 加料顺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3.5 实验操作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3.6 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3.7 不同种类的二烷基氨基锂引发的聚合反应 |
2.4 本章小结 |
3 添加剂对二烷基氨基锂引发的丙烯腈阴离子聚合反应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试剂干燥与纯化 |
3.2.3 分析测试方法 |
3.2.4 引发剂的制备 |
3.2.5 聚合反应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μ-型配体/LDA引发丙烯腈阴离子聚合反应 |
3.3.2 σ-型配体/LDA引发丙烯腈阴离子聚合反应 |
3.4 本章小结 |
4 微反应器系统中进行的丙烯腈阴离子聚合反应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试剂干燥与纯化 |
4.2.3 分析测试方法 |
4.2.4 微反应器系统的搭建 |
4.2.5 微反应器系统中的聚合反应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微反应器系统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
4.3.2 在微反应器系统中制备高分子量窄分布的聚丙烯腈 |
4.3.3 温度对微反应器系统中聚合反应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微反应器系统中丙烯腈阴离子聚合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2 试剂干燥与纯化 |
5.2.3 分析测试方法 |
5.2.4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单体的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5.3.2 引发剂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5.3.3 聚合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5.3.4 活性聚合反应的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含烯基可聚合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离子液体简介 |
1.3 可聚合离子液体及其应用 |
1.3.1 可聚合离子液体在交联聚合物中的应用 |
1.3.2 可聚合离子液体在表面活性剂中的应用 |
1.4 可聚合离子液体自由基聚合机理 |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可聚合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及性能分析 |
1.5.2 可聚合离子液体作为交联剂的应用 |
1.5.3 可聚合离子液体作为乳化剂的应用 |
1.5.4 研究路线图 |
第2章 可聚合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及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2 可聚合离子液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顺丁烯二酸盐的合成 |
2.2.3 可聚合离子液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溴盐的合成 |
2.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可聚合离子液体的结构分析 |
2.3.2 可聚合离子液体的亲油亲水平衡性及临界胶束浓度测试 |
2.3.3 DMAEMA-MA的热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聚合离子液体作为交联剂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2 交联聚合物P(AMPS-co-AAm)的合成 |
3.2.3 交联聚合物P(AMPS-co-AAm)红外分析 |
3.2.4 交联聚合物P(AMPS-co-AAm)扫描电镜测试 |
3.2.5 交联聚合物P(AMPS-co-AAm)的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AMPS-co-AAm)的结构分析 |
3.3.2 P(AMPS-co-AAm)的微观形貌结构分析 |
3.3.3 P(AMPS-co-AAm)的溶胀性能分析 |
3.3.4 P(AMPS-co-AAm)的热稳定性能分析 |
3.3.5 P(AMPS-co-AAm)的导电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聚合离子液体作为乳化剂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2.2 SAN的制备 |
4.2.3 SAN结构测定 |
4.2.4 SAN形貌测定 |
4.2.5 SAN性能测定 |
4.2.6 SAN洗涤废水COD值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AN聚合物结构分析 |
4.3.2 SAN聚合物形貌分析 |
4.3.3 SAN聚合物性能分析 |
4.3.4 SAN洗涤废水COD值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树脂吸附法从拜耳溶液中分离回收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镓的性质、资源情况和应用 |
1.2 镓的分离回收方法 |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吸附材料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3 溶液的配制和样品的测定 |
2.4 吸附材料的表征分析 |
2.5 实验内容 |
第三章 LSC-600商用树脂对拜耳溶液中镓的分离特性的研究 |
引言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4 吸附机理研究 |
3.5 LSC-600商用树脂的洗脱实验 |
3.6 LSC-600树脂的表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AO/SIO_2树脂对拜耳溶液中镓的吸附性能研究 |
引言 |
4.1 聚偕胺肟/二氧化硅树脂的合成 |
4.2 实验方法 |
4.3 PAO/SIO_2 树脂的吸附实验 |
4.4 PAO/SIO_2 树脂的吸附机理研究 |
4.5 PAO/SIO_2 树脂其他性能的测试 |
4.6 PAO/SIO_2 树脂的表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IRA900商用树脂对镓二次提纯过程的研究 |
引言 |
5.1 实验部分 |
5.2 IRA900商用树脂的吸附性能研究 |
5.3 吸附机理的研究 |
5.4 吸附材料的表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丙烯腈中有机杂质对丙烯腈共聚反应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及组分调控和电化学性能研究[D]. 马少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螯合纤维及其水泥基材料重金属离子吸附固化性能研究[D]. 赵德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木质素基碳纤维前驱体的制备及碳纤维的性能检测[D]. 刘盼生.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4]淀粉接枝共聚物荧光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倪美乐.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5]木质素基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徐玮琦.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6]炭纤维用聚丙烯腈合成工艺研究进展[J]. 楚艳杰,袁航,刘浩,何素芹,黄淼铭,朱诚身. 炭素技术, 2020(04)
- [7]基于卤胺化合物的复合抗菌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琳. 江南大学, 2020(01)
- [8]二烷基氨基锂引发丙烯腈阴离子聚合反应的研究[D]. 史晓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9]含烯基可聚合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 李岱霖. 吉林化工学院, 2020(12)
- [10]树脂吸附法从拜耳溶液中分离回收镓的研究[D]. 卢思名. 广西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