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交水稻栽培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邱子健[1](2021)在《CO2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土壤细菌群落的响应》文中提出大气[CO2]升高可以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土壤养分循环,从而改变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不同水稻品种对[CO2]升高的响应存在差异,进而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本研究依托开放式[CO2]升高(FACE)技术,以对[CO2]升高具有不同响应水平的四种水稻品种武运粳27号(WYJ27)、淮稻5号(HD5)、甬优1540(YY1540)和隆两优1988(LLY1988)为供试材料,分别设置正常浓度(a CO2)和[CO2]升高(e CO2:a CO2+200μmol·mol-1)两种[CO2]水平处理。主要通过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水稻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CO2]升高及不同水稻品种的响应规律。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CO2]升高可以使各生育期的水稻土壤TC含量均有升高,而高响应杂交稻LLY1988分蘖期土壤TN较对照显着升高(P<0.05),其分蘖前期的TN含量较高响应杂交稻YY1540处理显着升高(P<0.05);(2)水稻土细菌类群均以酸杆菌门、浮霉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为主。[CO2]升高后,低响应常规稻HD5和高响应杂交稻YY1540各自各生育期的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呈极显着差异(P<0.01)。在各生育期,[CO2]升高与各品种对土壤菌群多样性无显着影响。灌浆期土壤细菌显着响应类群最丰富,其次是抽穗期。高[CO2]使低响应常规稻WYJ27和HD5的土壤蓝藻门及其菌属的相对丰度分别在抽穗期和灌浆期较对照出现显着降低趋势(P<0.05),WYJ27一类土壤产甲烷菌Rice Cluster I的丰度也在抽穗期出现显着降低。在抽穗期、灌浆期,高[CO2]条件下也使低响应常规稻较高响应杂交稻出现较多指示物种;(3)随着大气[CO2]升高,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土壤DOC,其次是土壤NO3--N、NO2--N,二者对物种相对丰度的影响均达极显着水平(P<0.01),并与部分类群细菌呈显着相关性(P<0.05),其中土壤DOC则与细菌群落丰富度呈直接的显着负效应(P<0.05);(4)[CO2]升高后,水稻土细菌群落多样性与产量无显着响应关系。在高[CO2]条件下,土壤变形菌门与产量的响应关系可能较放线菌门的细菌类群更为密切,在高响应杂交稻中二者呈显着负相关性(P<0.05),伴随变形菌门丰度提高,高响应水稻有减产趋势。综上所述,水稻抽穗期、灌浆期低响应常规稻土壤细菌群落对[CO2]升高的响应最为突出,而在[CO2]升高条件下,低响应常规稻的土壤细菌群落较高响应杂交稻也出现较多指示物种。伴随[CO2]升高,水稻土DOC含量增加有提高土壤细菌群落中部分细菌丰度、降低群落多样性的趋势,而未来在高响应杂交稻种植中可能需要对土壤变形菌门部分细菌的生长繁殖加以抑制,从而维持高产。
袁嘉琦[2](2021)在《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及其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江淮下游地区稻麦两熟生产已进入了“双迟”模式,导致水稻季内与季节间的温光资源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明确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并提出调控技术措施,对水稻高产优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于2018-2019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校外试验基地兴化市钓鱼镇进行。以当地主栽品种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在迟播迟栽(6月12日播种,6月30日移栽)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以施氮量为主区,穴栽苗数为裂区,设置4个施氮量(No:0kgNhm-2;N240:240kgNhm-2;N300:300kgN hm-2;N360:360kgN hm-2)、3 个穴栽苗数(D3:3 苗、D4:4 苗、D5:5 苗)处理,以适播适栽期(5月29日播种,6月15日移栽)常规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处理(N300D4)为对照(CK),探究氮肥水平与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产量形成特征、光合物质生产、氮肥利用效率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升苏中地区迟播迟栽粳稻产量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推迟播期,粳稻全生育期缩短,其中播种至拔节阶段反应最为敏感。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和总辐射量均下降,其中播种-拔节阶段日均温升高,拔节后日均温下降。随施氮量的提高,迟播迟栽粳稻抽穗期、成熟期均所有推迟,全生育期天数增加,从而使得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及总辐射量提高。(2)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显着影响。推迟播期,群体颖花量骤减,两年最高群体颖花量较CK分别降低11.94%和8.12%,是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迟播迟栽粳稻最高产量处理为N300D5其次为N360D4,增加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可以大幅提高迟播迟栽粳稻群体颖花量,而施氮量高达360 kgN hm-2时,结实率和千粒重又会大幅降低,产量无法进一步提高。迟播迟栽条件下应先考虑增加基本苗数,再配合适宜的氮肥用量,可以缓解产量损失。(3)推迟播期,粳稻生育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不足,抽穗期高效叶面积占比较低,抽穗后叶面积衰减率快,最终导致生育后期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及净同化率降低。随施氮量和穴栽苗数的提高,迟播迟栽粳稻生育前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但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高氮水平下,水稻生长过旺,群体大,荫蔽严重,群体竞争激烈,导致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及净同化率下降。(4)推迟播期,粳稻顶三叶叶长缩短,比叶重下降,叶基角和披垂度增加,不利于形成理想受光姿态;一、二次枝梗数及着粒密度下降;茎秆减少一个节间,株高降低。增施氮肥并降低穴栽苗数能够改善迟播迟栽粳稻的株型性状。(5)迟播期,植株总吸氮量和氮肥利用效率降低。提高施氮量和穴栽苗数,植株成熟期总吸氮量显着提高,茎叶穗各器官吸氮量呈上升趋势,但穗部吸氮比例下降;随施氮量的提高,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呈先升后降趋势,随着穴栽苗数的增加,各施氮量下氮素吸收利用率增加,N240和N300施氮量下,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提高,而N360施氮量下每穴5苗处理较每穴3苗和4苗处理的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有所下降。(6)推迟播期,粳稻加工品质及外观品质变优,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变劣。在0~300 kghm-2施氮范围内,增施氮肥可以提高迟播迟栽粳稻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改善加工品质。氮肥施用量过高,外观品质变劣,在N240处理下外观品质最优。提高施氮量,营养品质变优,蒸煮食味品质变劣。随穴栽苗数的增加,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变劣,蛋白质含量上升,营养品质变优。中氮低密是改善迟播迟栽粳稻稻米品质的有效栽培措施。
宋丽双[3](2021)在《澳洲野生稻与亚洲栽培稻种间杂种后代的筛选和鉴定》文中研究表明野生稻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蕴含了许多栽培稻所不具有的有利基因,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育种过程中,加强对野生稻的开发和利用研究,对拓展栽培稻遗传基础和培育水稻新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澳洲野生稻广泛分布于澳洲北部,属于稻属EE基因组,具备许多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抗性。本研究在前期获得的稻属EE基因组澳洲野生稻和AA基因组栽培稻(粳稻品种日本睛)远缘杂交种F1基础上,继续与栽培稻回交,并借助胚拯救技术获得了种间杂种BC1F1植株,随后从多角度对杂种的真实性进行了鉴定;同时利用栽培稻粳稻品种日本睛为轮回亲本进行多代回交与自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初步构建了 44个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种间杂种F1与栽培稻亲本进行大量的回交试验,借助胚拯救技术,本研究获得了 6株栽培稻粳稻品种日本晴和澳洲野生稻的种间杂种BC1F1植株。2、首先对获得的6株BC1F1植株进行了表型分析。在形态特征方面,发现所有BC1F1的粒长和部分BC1F1的剑叶宽表现出较明显的杂种优势,大部分BC1F1的株高、穗长和粒宽都介于双亲之间,而大部分BC1F1的剑叶宽、剑叶长、一次枝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均小于两个亲本。在生长习性方面,6株BC1F1的分蘖能力与穗型基本都与日本晴相近,而感光能力则与澳洲野生稻相近。在花粉育性方面,6株BC1F1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花粉败育现象,其中BC1F1-3的花粉育性最好,花粉败育程度低,BC1F1-2的花粉育性次之。BC1F1-6的花粉育性最差,花粉败育程度最高。3、然后对获得的BC1F1植株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发现6株BC1F1的根尖染色体数目都是24条染色体,暗示了澳洲野生稻与栽培稻染色体间发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4、最后选用前期已鉴定的192个SSR多态性标记和76个特异的Indel标记对种间杂种后代BC1F1进行了全基因组扫锚,利用GGT软件对6株BC1F1的图示基因型进行了分析,发现6株BC1F1植株中澳洲野生稻片段占比介于40.1%~70.7%之间,不同BC1F1植株间差异较大。供体片段占比最少的是BC1F1-3,供体片段占比为40.1%,供体片段占比最多的是BC1F1-6,供体片段占比为70.7%。这些结果证实了这6株BC1F1植株种间杂种的真实性。5、继续通过回交和自交,结合前期鉴定的280个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多态性分子标记进行了辅助选择,初步获得了 44个携带澳洲野生稻片段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对已获得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进行株高、剑叶长、剑叶宽、剑叶面积、分蘖数、穗长、一次枝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粒长、粒宽、粒长宽比等13个农艺性状的调查,结果表明各个农艺性状存在明显分离,且不同的性状之间均存在一定的显着相关性。
王晓丹[4](2021)在《施肥模式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水稻生产过程存在肥料施用不合理、氮肥施用过多和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严重阻碍我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的发展。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关键具有节省肥料施用、减少人工施肥次数及安全高效等优点,是水稻机械化生产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机插侧深施肥在我国快速发展,本论文探究明确施肥模式对不同类型、季节机插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旨在为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发展提供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缓释肥机械深施处理不会降低早稻产量。以早稻品种中早39为供试材料,研究缓释肥机械深施、缓释肥人工撒施、尿素人工撒施三种不同施肥方式对机插早稻产量、干物质积累及颖花分化与退化等影响。结果表明,缓释肥机械深施处理比传统人工撒肥处理产量增加了3.4%,增产的途径是通过增加颖花分化数进而增加每穗粒数。其中缓释肥机械深施增加效果最为明显,比缓释肥人工撒施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12.3%。试验表明,缓释肥机插侧深施肥具有增产效果。2、明确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其中控释氮肥机插一次施肥足够满足双季稻高产所需的氮素。早稻品种为常规籼稻中嘉早17,连作晚稻品种为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研究传统施肥、控释氮肥机插一次施肥、不同氮素比例及时期的一基一追等施肥模式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双季稻来说,与传统人工施肥相比,控释氮肥机插一次施肥产量最高,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数来增加产量,氮素农学效率一次施肥处理高于其它处理。3、明确中穗型和大穗型单季杂交稻适宜的施肥模式存在差异。以大穗型甬优1540和中穗型天优华占为供试材料,以传统施肥为对照,比较控释氮肥机插一次施肥、不同氮素比例及时期的一基一追等施肥模式对机插单季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穗分化期追施氮肥,甬优1540通过增加穗数和颖花分化数达到最高产量;而天优华占穗期追施氮肥与一次施肥水稻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无显着差异。甬优1540穗期追肥(7:3)处理的氮素农学效率分别比传统施肥、一次施肥和分蘖期追肥(7:3)高12.7%、4.5%和32.2%;天优华占的氮素农学效率各处理间无显着差异。说明在机插侧深施肥条件下生育期长的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穗分化期的氮肥追施效果最好,而普通杂交籼稻品种天优华占则可采用机械一次施肥模式。4、明确了不同施肥模式对大穗型单季杂交稻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杂交稻甬优1540为供试材料,研究传统施肥、机插侧深一次性施肥、机插侧深施肥:分蘖肥(7:3)、机插侧深施肥:穗肥(7:3)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米品质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施肥,机插侧深施肥:穗肥(7:3)处理增加了整精米率、碱消值和胶稠度,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说明穗期追肥可以改善机插大穗型单季稻碾米品质、蒸煮品质。
南铭[5](2021)在《燕麦抗倒伏生理机制及茎秆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倒伏(Lodging)已成为限制燕麦优质、稳产的重要因素,也是燕麦生产过程当中面临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本研究于2017-2019年度在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以4个不同倒伏类型燕麦品种为材料,系统比较了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理化组分含量、茎秆木质素代谢酶活性及其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差异,揭示了形态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特点对燕麦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以期为燕麦抗倒伏机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燕麦根、茎、穗部形态特征与抗倒伏能力有关,穗下节是响应倒伏胁迫的敏感部位,其长度与茎秆重心高度显着(P<0.05)负相关,穗下节长与穗位高之比大于30%时田间倒伏风险明显增大。茎秆基部节间粗度、秆壁厚及鲜密度与实际倒伏率极显着(P<0.01)负相关。茎秆基部节间密度、茎秆各节间配置是影响茎秆重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穗干重大,穗下节短;基部(1+2)节与穗位高之比小于20%,根颈短而粗,根系体积大;基部节间节间短,茎粗、壁厚内腔小,茎秆充实度高,秆型指数大是抗倒伏燕麦品种的形态特征。可通过优化茎秆基部节间结构和组成比例提高茎秆质量,建立抗倒伏燕麦品种理想株型。2.抗倒伏品种基部节间皮层厚度,机械组织细胞层数、厚度,维管束数目及大维管束面积分别较易倒伏品种大4.74μm、6层、521.52μm、8个和7653.9μm2,表皮坚硬,皮层细胞壁木质化程度高,厚度大,厚壁细胞体积小且排列紧密有规则。同一视野范围内,易倒伏品种厚壁组织细胞排列相对松散,薄壁细胞和髓腔体积较大,维管束数目较少。机械组织厚度、大维管束数目、维管束面积与茎秆穿刺强度、茎秆抗折力和实际倒伏率极显着(P<0.01)正相关,机械组织发达,细胞层数多且排列紧实,维管束数目多间距小且面积大,髓腔体积小且角质化程度较高是抗倒伏燕麦品种的解剖结构特征。3.抗倒伏品种的茎秆基部(1、2)节间中的钾、钙及硅含量分别是易倒伏品种的1.36倍、1.49倍和1.20倍,纤维素、木质素、C/N和可溶性糖分别高于易倒伏品种13.30%、11.72%、20.45%和16.82%。根颈中高氮、硅含量可增加茎秆基部节间重量和充实度,降低茎秆重心高度,矿物质元素含量与茎秆基部节间组织结构和充实度有关。可溶性糖、纤维素、木质素和C/N决定茎秆重量和质量,影响茎秆抗倒伏能力强弱。茎秆理化指标对倒伏指数的贡献大小依次为木质素>可溶性糖>钾>硅>纤维素>C/N>钙>镁>氮。茎秆基部节间低氮高钾、钙、硅、镁元素和可溶性糖、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既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地上茎秆硬度,更有利于维持茎秆C/N平衡,降低干物质转运率,是抗倒伏燕麦品种的理化特性之一。4.灌浆期至蜡熟期,不同倒伏类型燕麦品种茎秆基部第2节间木质素含量平均增加27.70%,抗倒伏品种增加幅度达到38.38%。随生育进程变化,不同倒伏类型品种茎秆基部第2节间抗折力先升高后下降,而基部第2节间倒伏指数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易倒伏品种茎秆基部第2节间抗折力及倒伏指数下降幅度显着(P<0.05)高于抗倒伏品种。燕麦茎秆木质素含量及其抗折力的变化均受到PAL、TAL、CAD、4CL活性的共同影响,同一生育时期,易倒伏品种茎秆基部节间中的PAL、CAD、TAL和4CL活性显着(P<0.05)低于抗倒伏品种。其中PAL、CAD活性对茎秆基部第2节木质素含量影响最大(0.473,0.281),PAL和CAD活性较高能促进木质素合成,增强燕麦茎秆抗倒伏能力。5.6个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在燕麦茎秆基部节间均有表达,表达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显着(P<0.05)差异。灌浆期抗倒伏品种PAL、CAD、CCR1表达量相对较高,乳熟期易倒伏品种4CL、CAD、CCR1、CCR2的表达量相对较低;CCR1和CCR2在3个生育期间表达量最高,平均为1.563,而4CL表达量最低,平均为0.823,品种与生育期的互作效应对PAL、4CL、C4H的表达量影响明显。灌浆期PAL、C4H、CAD、CCR1、CCR2正向调控木质素合成,乳熟期PAL、C4H、CCR1对木质素合成负向调控,PAL、CAD、CCR1的表达量与木质素含量相关性最大,PAL的表达量与C4H和CCR1的表达量相关性最强,CCR2的表达量与木质素含量相关性最弱。推测PAL、CAD、CCR1的相对高表达对燕麦茎秆木质素合成调控更加明显。
陈雷[6](2021)在《水稻花期耐热性与耐热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极端高温天气的发生越来越频繁,高温已成为威胁水稻安全生产最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开花期是水稻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的时期,也是决定籽粒产量最关键的阶段。因此,研究水稻花期耐热生理特性,鉴定不同水稻基因型耐热性,发掘水稻耐热基因资源,进而培育耐热新品种以应对气候变暖的威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水稻高温危害积温与颖花相对结实率的关系,探讨水稻耐热性鉴定方法并鉴定评价不同水稻基因型耐热性,进而为水稻实际生产筛选出耐热性强、产量水平高的品种,为耐热水稻育种筛选出优良供体材料;以不同耐热性水稻品种响应高温胁迫的差异性反应,明确水稻花期耐热生理基础;以耐热品种和高温敏感型品种杂交获得的遗传后代群体开展水稻花期耐热性QTL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为耐热水稻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供体材料。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水稻花期耐热性鉴定方法以桂两优2号、良丰优339和N22为研究材料,以自然条件下生长植株为对照,在人工气候室设置不同的高温处理(35和38℃)和持续时间(2、4、6、8和10 d),于水稻花期始起进行高温处理,成熟后计算高温颖花相对结实率(RSF)。结果表明,以32℃为高温危害临界温度,RSF与高温危害积温(Ta)之间呈负指数关系(RSF=117.9·e-0.01Ta,R2=0.82*,P<0.05),以相对结实率为50%时的高温危害积温,结合水稻开花习性,确定了在人工气候室于水稻花期进行高温38℃每天处理6 h(9:30-15:30)连续处理3 d的方法,可以科学快速有效地区分不同水稻基因型间的耐热性差异。2.鉴定出花期耐热性差异显着的水稻基因型在人工气候室模拟水稻花期高温胁迫,以高温胁迫下的结实率和相对结实率结合产量高低水平为评价指标,对100个不同水稻基因型的耐热性进行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基因型间在花期耐热性和产量潜力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综合高温胁迫下结实率表现和产量水平,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特优837、云光14号、Q优8号、国稻7号、Y两优865、汕优63和黄华占等耐热性强、产量水平高的品种和OM4900、882H、93-11等高温敏感型品种。3.明确了高温胁迫下剑叶保持较高的光合特性、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较低的MDA含量是水稻花期耐热生理基础以不同耐热性水稻品种(Y两优1号和良丰优339)开展高温胁迫下水稻花期耐热生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在38℃高温胁迫下,Y两优1号比良丰优339更耐热,具有较高的颖花育性;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均下降,但与高温敏感型品种相比,耐高温品种在高温胁迫下Pn下降相对较小而能保持较高的光合能力;高温胁迫使剑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而脯氨酸含量升高;高温胁迫下,高温敏感型品种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幅度比耐高温品种更为显着;耐高温品种比敏感品种更能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因此,高温胁迫下,水稻剑叶保持较高的光合特性、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较低的MDA含量是水稻花期耐高温的生理基础。4.挖掘出水稻花期耐热QTL 1个(q HTT8)及2个候选基因(LOC_Os08g07010和LOC_Os08g07440)以水稻耐高温品种黄花占与高温敏感品种93-11杂交获得的F2:3群体为材料,对水稻花期耐热性QTL进行定位。基于BSA-seq方法,在第8染色体上发现了一个控制水稻花期耐热性的主效QTL-q HTT8。q HTT8候选区域包含65个预测基因,其中有10个预测基因与非生物胁迫耐受相关。利用q RT-PCR技术分析了这10个基因在高温条件下黄华占和93-11之间的差异性表达,其中,LOC_Os08g07010和LOC_Os08g07440在高温诱导下在黄华占上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9311。进一步通过同源基因分析表明LOC_Os08g07010和LOC_Os08g07440可能是q HTT8的候选基因。本研究结果将为今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克隆q HTT8和选育耐热水稻品种提供参考。
徐杰姣[7](2021)在《壮秧培育、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稻米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插水稻从本世纪初开始在我省推广使用,目前已成为我省水稻生产的主要方式。机插秧绝大多数为毯状育苗,具有高效省时的优点。但由于播种密度大、生长时间短、秧龄弹性小,在季节紧张的情况下,秧苗素质弱、成苗率低、返青时间长等不利因素被更加地放大,反过来又导致部分生产者来年进一步加大播种量,形成了苗越多、苗越弱的恶性循环,导致本田期施氮量增大,特别是分蘖肥用量过多,严重制约了机插水稻高产潜力的发挥。针对苗弱、秧龄弹性小的问题,生产上展了水稻生长调理剂(简称壮秧剂)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一些生产者又过分地依赖壮秧剂的调节作用,过度地延长秧龄,对秧苗栽后恢复生长产生了一定的隐患。针对机插水稻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研究于2018~2019年在我省淮安市淮安区南闸镇姚庄村欣农稻麦合作社及泗洪市稻米文化馆,以迟熟中粳水稻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开展了壮秧剂比较、播种量、秧田期施肥、秧龄、每穴栽插苗数、施氮量、分蘖肥施用方法等试验。研究了南粳9108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叶面积系数、物质生产与分配、产量及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稻米品质等性状,明确了机插水稻南粳9108壮秧培育和氮肥运筹等生产技术,以期为机插水稻绿色、优质、高效丰产栽培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指标。结果如下:1.壮秧剂比较试验:壮秧剂处理的水稻:1)苗高、茎基宽、根数等秧苗素质均显着优于CK处理。各种壮秧剂处理间秧苗素质差异不大;2)产量均高于CK处理,平均增加13.16%。产量大小顺序为育苗伴侣>育秧绿>杰伟>龙旗;3)抽穗期叶面积系数与CK处理相比及壮秧剂间均无显着差异;4)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重较CK处理显着增加10.01%和12.14%,均以育苗伴侣处理最大;5)植株含氮率均低于CK处理,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均高于CK处理。吸氮量以龙旗处理最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以育苗伴侣处理最大。2.播种量试验:随着播种量的增加:1)秧苗素质显着趋劣,以75g处理最优,200g处理最差;2)产量显着下降,产量、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在75g处理下最高;3)抽穗期叶面积系数显着下降,以75g处理最大;4)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干物质重显着下降,均以75g处理最大;5)植株含氮率显着提高,但植株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肥利用效率显着降低,植株含氮率以200g处理最高,其它三项指标氮肥利用效率均以75g处理最大。结合秧苗素质及栽插效率等因素,干种子直接播种条件下,每盘播种量以120~125g为宜。3.秧田期施肥试验:秧田期施肥处理:1)显着提高了秧苗素质,以壮+2次施肥处理最优,无壮+无肥处理最弱;2)显着提高了产量及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均以壮+2次施肥处理最大;3)对叶面积系数无显着影响;4)显着增加了植株干物重,以壮+2次肥处理最大;5)显着增加了植株含氮率、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以壮+2次施肥处理最大。4.秧龄试验:随着秧龄的增加:1)秧苗素质显着趋劣,23d处理的株高、茎基宽、根数等指标均最优,38d处理秧苗素质最差;2)产量及构成因素显着降低,均以23d处理最大;3)抽穗期叶面积系数显着降低;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干物重显着降低,均以23d处理最大;4)成熟期植株含氮率显着增加,以38d处理最大;成熟期植株吸氮量显着降低,以23d处理最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显着降低,均以23d处理最大。5.每穴栽插苗数试验:随着每穴栽插苗数的增加:1)产量、植株干物重、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均以M5处理最大;2)抽穗期叶面积系数显着增加,以M7处理最大;3)成熟期植株含氮率显着下降,以M3处理最大。6.施氮量试验:随着施氮量的增加:1)产量先增加后下降,以N20处理最大,每亩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分别以N25处理、N15处理、不施氮处理最大,处理间产量、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显着;2)叶面积系数、植株干物重均先上升后下降,前者以N25处理最大,后者以N20处理最大;3)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显着增加,均以N30处理最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显着降低,以N15处理最大,氮肥利用效率先增加后降低,以N20处理最大。7.分蘖肥试验:随着分蘖肥用量的增加:1)壮苗处理的产量呈缓慢下降趋势,N1>N2>N3>N4;弱苗处理的产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N3>N4>N2>N1,壮苗各处理产量均高于弱苗对应处理,壮苗的产量较弱苗平均增加13.66%,弱苗产量最高的处理小于壮苗一次施肥处理的产量。壮苗处理的各产量构成因素均高于弱苗,壮、弱苗处理下,产量的提高均依赖于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的增加;2)壮苗处理的抽穗期叶面积系数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1处理最大,弱苗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2处理最大,壮苗各处理的叶面积系数均高于弱苗处理;3)壮苗的成熟期植株干物重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处理最大,弱苗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3处理最大,壮苗各处理的植株干物重均高于弱苗处理,较弱苗平均增加4.67%;4)壮、弱苗处理的成熟期植株含氮率均呈显着降低趋势,均以N4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植株含氮率较弱苗平均增加3.47%;壮、弱苗处理的成熟期植株吸氮量均呈显着增加趋势,均以N4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植株吸氮量较弱苗平均增加9.26%;壮、弱苗处理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以N1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氮肥利用效率以N3处理最大,弱苗处理以N2处理最大。随着分蘖肥用量的增加:1)壮苗处理的整精米率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处理最大,弱苗处理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3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整精米率较弱苗平均增加0.78%;2)壮、弱苗处理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均以N2处理最低,壮苗处理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较弱苗处理分别降低3.92%和10.58%;3)壮苗处理的食味值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处理为最大,弱苗处理的食味值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2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食味品质显着优于弱苗;壮、弱苗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均呈显着降低趋势,均以N1-1处理为最大,壮苗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较弱苗处理增加0.39%;壮、弱苗处理的蛋白质含量均呈显着增加趋势,均以N4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蛋白质含量较弱苗处理增加2.53%;4)壮苗处理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终值黏度呈显着降低趋势,均以N1处理最大,弱苗处理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均以N2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崩解值较弱苗增加6.07%;壮苗处理的回复值和消减值呈显着增加趋势,以N1处理最低,弱苗处理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2处理最低,弱苗处理的回复值和消减值较壮苗降低2.99%,10.23%。崩解值与食味值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消减值与食味值呈极显着线性负相关。壮苗水稻一次施用分蘖肥处理产量最高,主要稻米品质指标优于其它处理。弱苗水稻多次施用分蘖肥,虽能适度提高产量,但也使主要稻米品质指标有变劣的趋势。
张清[8](2021)在《甘蔗割手密种起源与演化的基因组学研究》文中提出甘蔗被誉为是改变世界的四大作物之一,其种植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人类的文明史。甘蔗属于禾本科、甘蔗属,为全球贡献了80%的糖和40%的乙醇,是重要的糖料作物和能源作物。甘蔗割手密种是形成现代栽培种甘蔗育种过程中的两个原始种之一,它与热带种进行杂交得到的后代与热带种进行多代回交得到了现代栽培种甘蔗,提供了现代栽培种甘蔗抗逆、多分蘖等生物学性状的遗传背景。因此,甘蔗割手密种的遗传血缘使现代甘蔗杂种几乎成为了全世界所有的甘蔗种植品种。然而,甘蔗的遗传背景高度复杂,并且是多倍体,其基因组的解析相较于其他大宗作物具有更大的挑战,甘蔗属的基因组学研究相对滞后。前期,本课题组对染色体基数为X=8的同源四倍体割手密AP85-441基因组进行了解析,研究了甘蔗割手密种的演化和重要生物学性状(如抗逆、高光合和糖分积累等)的遗传基础,但对包括割手密种在内的甘蔗属起源与演化尚不清楚,特别是对割手密染色体结构的重组与不同染色体基数的基因组学均没有深入研究。为此,本研究对保持祖先染色体重组前的染色体基数为X=10的自然同源四倍体割手密Np-X基因组进行了测序组装分析,并系统分析了割手密种在甘蔗属与禾本科的演化地位。为了探究割手密种的起源和不同遗传背景的种群演化,本研究对102份重测序的割手密材料进行群体基因组学分析,揭示了割手密种的起源和不同遗传背景的割手密群体的演化规律。主要结果如下:解析保持祖先染色体重组前的割手密基因组是研究割手密系统演化和群体遗传学的基础。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割手密Np-X基因组,本研究利用三代Pac Bio Sequal II平台的环形一致性测序技术(Circular Consensus Sequencing,CCS)对甘蔗割手密种Np-X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结合全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High-throughput 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Hi-C)和多倍体组装软件ALLHi C将割手密Np-X基因组组装完成并挂载到了染色体水平,获得了40条染色体的高质量的自然同源四倍体割手密Np-X基因组,组装得到的基因组大小为2.76 Gb,占预估基因组大小的97.50%,其Contig和Scaffold的N50分别为404 Kb和66 Mb,全基因组的挂载率为99.12%,远高于之前发表的甘蔗基因组。在这40条染色体中,分别有82.5%和65.0%的染色体有完整的着丝粒和端粒。BUSCO和CEGMA的评估表明,割手密Np-X基因组的完整度达到了95%以上,说明其基因组组装的质量较高。进一步对割手密Np-X基因组进行注释,共得到了35,830个基因,这些基因共包含122,945个等位,其中有90%以上的基因至少含有两个等位。在这些注释的基因中,约有93.67%的基因能在主要的数据库中注释到功能信息,与之前发表的割手密基因组相比,割手密Np-X基因组的组装和注释均有显着的提高。高质量等位水平的同源四倍体割手密Np-X基因组为后续的割手密系统演化和群体遗传学分析奠定了研究基础。为了揭示割手密的系统演化关系,首先,本研究系统地比较了割手密与其它包括高粱、芒草在内的近缘物种的基因组共线性,明确了染色体基数为X=10的割手密是割手密种的祖先形态,并揭示了5号和8号染色体的断开后重组是割手密种由基础染色体基数为X=10到染色体基数为X=8演化的基因组学基础,进一步明确了甘蔗割手密种的核型演化历史。而且,X=8与X=10的割手密的基因组结构比较表明了割手密祖先的5号和8号染色体的断裂重组是发生在这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它们断裂后的着丝粒在重组的染色体上发生了失活并逐渐退化。其次,本研究也利用了同义碱基替换率(Synonymous base substitution rate,Ks)来探究甘蔗割手密种与近缘物种的系统演化关系,Ks的结果表明,割手密Np-X(X=10)与种内的割手密AP85-441(X=8)分化的时间约为0.8百万年,与甘蔗属内的热带种的分化时间约为1.6百万年,而甘蔗属与芒草属的分化时间约为4.0百万年,与高粱属的分化时间约为6.4百万年,并揭示了甘蔗属的全基因组复制事件是独立发生的。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比较割手密种内(Np-X、AP85-441)及近缘物种(热带种、芒草、高粱)的长末端重复(Long terminal repeats,LTR)类型转座子(Transposon element,TE)的爆发时间来解析割手密种的系统演化关系,结果表明LTR类型TE的爆发时间与这几个物种的分化时间紧密相关,进一步确认了基于基因组共线性和Ks计算推测的割手密种的系统演化关系的结论。这些研究结果首次全面地解析了割手密种系统演化关系,为甘蔗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评价和新种质资源的发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甘蔗育种界关注的生物学性状主要有生物量、光合作用、糖分代谢和抗逆等。为了研究这些重要生物学性状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对割手密的基因家族在禾本科演化中的收缩与扩张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关注了糖分代谢、糖分转运、C4光合以及NBS等相关基因家族,结果显示,这些基因家族的亚家族基因在割手密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扩张,其中有6个家族的扩张只发生在割手密Np-X中,而有10个家族的扩张程度在割手密Np-X和割手密AP85-441中存在差异,说明这些基因家族扩张可能与割手密的种内分化有关。另外,糖分转运是甘蔗糖分积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研究甘蔗糖分转运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手段在割手密基因组中鉴定到了105个糖分转运蛋白基因(Sugar transporter,ST),这些糖分转运蛋白基因可以分为8个亚家族,进一步与近缘物种比较,发现多醇转运蛋白(Polyol transporter,PLT)亚家族和己糖转运蛋白(Hexose transporter,STP)亚家族基因在割手密种中发生了成员扩张,并发现这种扩张现象是由串联复制导致的,揭示了甘蔗属糖分积累的早期演化规律。为了研究甘蔗ST基因潜在的功能,本研究利用来自高糖的热带种和低糖的割手密种的226个样本的转录组进行表达谱分析,发现有50个STs在两个甘蔗种的叶片组织中呈现不同的时空表达模式,有10个STs分别在茎中特异表达和响应昼夜节律。综合代谢数据推测STP7可能是一个糖饥饿诱导的基因;STP13可能在衰老组织中介导糖分的回收;PLT11、PLT11_T1、TMT3和TMT4可能对突破库组织的存储糖分能力的极限具有重要作用。SUT1、SUT1_T1、PLT11、TMT4、p Glc T2和VGT3在两个甘蔗种中行使不同的功能。甘蔗重要生物学性状相关的基因家族的演化与功能的解析,为甘蔗未来的分子育种提供了证据支持。研究表明染色质的三维空间结构参与了基因表达的精确调控,并且基因组的演化会影响其三维结构的变化。而同源多倍体三维基因组学研究尚属一片空白。为了研究同源四倍体甘蔗割手密的三维基因组学特征,本研究利用Hi-C数据分析了甘蔗割手密Np-X的染色质三维结构特征,并根据一维向量(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PC1)对每条染色体进行A/B隔间的划分和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三维结构保守性分析,结果显示,同源四倍体割手密Np-X中3-保守和2-保守的区域分别占59.9%和26.4%,而全保守的区域只占13.7%,表明了同源多倍体的同源染色体之间虽然高度相似,但是空间结构存在不保守性,可能是由于同源多倍体需要利用变化的空间结构来调控主效基因的表达进而克服多个等位引起的冗余现象。为了进一步探究重组染色体三维结构在割手密的演化过程中的变化,本研究也比较了在割手密Np-X和割手密AP85-441中发生重组的染色体(2、5、6、7、8、9)的三维结构在水稻、高粱、割手密Np-X和割手密AP85-441的演化过程中的保守性,结果显示,2、5、7和9号染色体在这几个物种中有74%~87%的同源区域的三维结构较为保守,表明了这几条染色体可能对禾本科物种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割手密Np-X的5号和8号染色体在两个割手密材料的比较中表现出高比例的A到B隔间的转换,说明染色体的断裂重组可能促进了它们三维结构由激活状态向非激活状态的转变,进而影响了基因的表达调控和促进了割手密种内的形态特征的分化。这部分研究首次解析了同源多倍体的三维结构特征,并揭示了重组染色体三维结构在割手密及其近缘物种中的演化规律,为同源多倍体的三维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甘蔗割手密自然群体的染色体数量为36~128,具有非常丰富的多样性。为了解析甘蔗割手密种的起源与群体演化历史,本研究对采自世界各地的102份割手密材料进行重测序分析,共鉴定到了13,140,400个单碱基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变异集,利用鉴定到的SNP变异集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系统演化树分析揭示了割手密可以分为四个亚群(Group I-IV),其中Group I的割手密多样性最丰富,位于印度北部,毗邻喜马拉雅山脉,是割手密最有可能的起源地。群体结构分析明确了这四个亚群是独立起源和演化的。为了进一步研究染色体基数为X=8,9和10的割手密群体的演化历史,本研究利用这三个割手密群体的二代数据比对到割手密Np-X的基因组上,发现它们的基因组结构差异主要集中在5号和8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揭示了不同染色体基础割手密的基因组演化特征,同时也为割手密遗传背景的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另外,染色体基数为X=8、9、10的割手密群体的连锁不平衡分析(Linkage Disequilibrium,LD)显示,三个群体的衰减速度为群体X=8>群体X=9>群体X=10,表明相比较而言,X=8的割手密群体具有较高频率的遗传重组。三个割手密群体的Tajima’s D值分析的结果显示,X=9和X=10的割手密群体的Tajima’s D值为负值,表明这两个群体中存在大量的低频等位基因位点,说明它们受到了自然选择。而X=8的割手密群体的Tajima’s D值为正值,可能是由于存在群体瓶颈效应。最后,本研究综合割手密群体遗传学分析的结果,首次提出了不同倍性下的染色体基数为X=8、9、10的割手密种群体的演化假说,为割手密种的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知识。综上所述,本研究获得了高质量的染色体基数为10的割手密Np-X基因组,揭示了割手密种的基因组演化以及不同染色体基数的割手密群体之间的演化,明确了割手密种的演化对基因家族的扩张与收缩和三维基因组结构的影响,并解析了甘蔗割手密种的起源及自然群体的演化。
林程[9](2021)在《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和低温、淹水及其复合逆境抗性调控的研究》文中指出杂交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提高杂交水稻陈种子利用价值和直播过程对低温、淹水及其复合逆境的抗性,对杂交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提高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可以提高田间成苗率、田间逆境的抵抗能力,继而提高杂交水稻产量。通过种子处理可以提高种子活力,种子引发是种子处理中一种发展较快的方法。本文以杂交水稻Y两优689陈种子(YLY689)和领优华占(LYHZ)种子为材料,开展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陈种子和低温、淹水及其复合逆境下种子活力、生理生化和蛋白质组学影响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研究了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陈种子萌发的影响和机理。锌铁螯合物引发显着提高了Y两优689陈种子活力和生活力。与未引发对照比,发芽率从77.9%提高至87.4%,发芽指数从11.48提高至16.99。锌铁螯合物引发促进了ɑ-淀粉酶、过氧化物酶(P OD)、过氧化氢酶(CAT)、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合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显着提高了ɑ-淀粉酶、POD、CAT、APX活性和蔗糖、葡萄糖、GA含量及GA/ABA比率,显着降低ABA和丙二醛(MDA)含量。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锌铁螯合物引发调控种子萌发的差异蛋白主要与核糖体构成、RNA转运、蛋白质加工、蛋白质泛素化水解、吞噬体、过氧化酶体和氨基酸、核苷酸、脂类、蔗糖和淀粉新陈代谢、线粒体电子传递、糖酵解、TCA循环相关。锌铁螯合物引发促进核糖体蛋白、水通道蛋白、丝氨酸羧肽酶、ɑ,β-淀粉酶、蔗糖合酶、β-1,3-葡聚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精氨酸脱羧酶、脂氧合酶、异柠檬酸裂解酶、POD、CAT等蛋白的上调及其编码基因的表达。表明,锌铁螯合物引发可以提高杂交水稻陈种子的活力和生活力。研究了锌铁螯合物引发对低温逆境下(5℃)杂交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和机理。锌铁螯合物引发显着提高了领优华占种子低温逆境后恢复生长的种子活力和生活力。与未引发对照比,发芽率从82.7%提高至96.0%,发芽指数从18.41提高至31.73。锌铁螯合物引发促进了ɑ-淀粉酶、POD、A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A和生长素(IAA)代谢和低温逆境响应基因的表达,显着提高了ɑ-淀粉酶、POD、APX和SOD活性和可溶性糖、GA、IAA含量及GA/ABA比率,显着降低过氧化氢(H2O2)含量。蛋白组分析发现锌铁螯合物引发调控种子萌发过程中对低温抗性的差异蛋白主要与核糖体构成、蛋白质加工和氨基酸、蔗糖和淀粉新陈代谢、木质素合成、线粒体电子传递、发酵作用、TCA循环、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反应相关。锌铁螯合物引发促进RNA、NAD、ATP结合蛋白、核糖体蛋白、G-box因子、乙醇脱氢酶、丝氨酸羧肽酶、己糖激酶、几丁质酶、丙酮酸脱氨酶、果糖激酶、POD、APX和ɑ-淀粉酶等蛋白的上调及其编码基因的表达。表明,锌铁螯合物引发可以提高杂交水稻种子对低温逆境的抗性,以及复合逆境后恢复生长的能力。研究了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淹水逆境下杂交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和机理。锌铁螯合物引发显着提高了淹水逆境后恢复生长种子的活力和生活力。与未引发对照比,发芽率从67.0%提高至93.3%,发芽指数从17.63提高至27.88。锌铁螯合物引发促进了ɑ-淀粉酶、β-淀粉酶、POD、GA和ABA代谢和淹水逆境响应基因的表达,显着提高了ɑ-淀粉酶、β-淀粉酶、POD活性和可溶性糖、GA含量及GA/ABA比率,显着降低ABA、超氧阴离子(O2-)和MDA含量。蛋白组分析发现锌铁螯合物引发调控种子萌发过程中对淹水抗性的差异蛋白主要与核糖体构成和氨基酸、核苷酸、脂类、蔗糖和淀粉新陈代谢、线粒体电子传递、糖酵解、TCA循环相关。锌铁螯合物引发促进RNA、ATP结合蛋白和NAD H脱氢酶、几丁质酶、丝氨酸羧肽酶、天冬氨酸肽链内切酶、脂肪氧化酶、β-葡糖苷酶、丙酮酸激酶、ɑ-淀粉酶、β-淀粉和POD等蛋白的上调及其编码基因的表达。表明,锌铁螯合物引发能提高杂交水稻种子对淹水逆境的抗性,以及淹水逆境后恢复生长的能力。研究了锌铁螯合物引发对低温-淹水复合逆境下杂交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和机理。锌铁螯合物引发显着提高了复合逆境后恢复生长种子活力和生活力,相对未引发,发芽率从81.0%提高至93.2%,发芽指数从19.79提高至28.43。锌铁螯合物引发促进了ɑ-淀粉酶、POD、CAT、A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A、ABA代谢和低温、淹水逆境响应基因的表达,显着提高了ɑ-淀粉酶、POD、CAT、APX、SOD活性和可溶性糖、G A含量及GA/ABA比率,显着降低MDA和ABA含量。蛋白组分析发现锌铁螯合物引发调控种子萌发过程中对低温-淹水复合逆境抗性的差异蛋白主要与核糖体构成、蛋白质加工和脂类、酚类、氨基酸、蔗糖和淀粉新陈代谢、木质素合成、线粒体电子传递和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反应相关。锌铁螯合物引发促进金属阳离子结合、钙离子结合蛋白、细胞色素c和S-腺苷甲硫氨酸合酶、泛素化酶、苯丙氨酸脱羧酶、β-葡萄糖苷酶、果糖激酶、几丁质酶、丝氨酸羧肽酶、细胞色素氧化酶、ɑ-淀粉酶、β-淀粉酶、P OD和APX等蛋白的上调和编码基因表达。表明,锌铁螯合物引发能提高杂交水稻种子对复合逆境的抗性,以及复合逆境后恢复生长的能力。总之,锌铁螯合物引发后,随着杂交水稻种子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减弱,淀粉、GA代谢水平的增强,最终提高了杂交水稻陈种子和低温、淹水及其复合逆境下种子的活力和生活力,提高了杂交水稻种子对低温、淹水及其复合逆境抗性。
徐锡明[10](2020)在《气象和遗传因素对籼粳稻重组自交系(RIL)群体支链淀粉和质构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水稻(Oryza Sativa)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主粮作物。水稻驯化过程中产生了籼粳亚种的遗传分化,两亚种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有着明显的差异,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基本表现为北方粳稻为主,南方籼稻为主,长江流域为籼稻、粳稻交错种植。利用籼梗亚种杂交或远缘杂交创造新品种,聚合有利基因,选育高产优质品种是我国北方粳稻特别是绿色超级稻的重要育种方法。籼稻和粳稻淀粉性状存在显着差异,且受气象环境因素影响。研究气象和遗传因素对籼粳稻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支链淀粉链长和米饭质构特性的影响,为籼粳稻杂交优质高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粳稻沈农265(SN265)为母本、籼稻泸恢99(R99)为父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10群体(RILs)为试验材料,于2016年在辽宁、四川、江苏、广东四个代表性稻区种植。调查其米饭质构特性、食味品质,测量支链淀粉链长;并在辽宁稻区增加外观品质的测定。同时,利用水稻抽穗至成熟时的气象因子和籼型频率及部分基因型,分析气象因素和遗传因素对米饭质构特性、食味品质和籽粒支链淀粉链长的影响,并针对以上性状进行数量性状位点的定位(QTL)。结果如下:(1)支链淀粉链长的研究发现,两个亲本在4个地区支链淀粉链长分布均表现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DP 12左右,集中分布在DP 6-24即Fa和Fb1链;辽宁生态环境下R99的Fa链显着高于SN265的(p<0.05),而Fb2和Fb3链则是相反,显着低于SN265(p<0.05),其他地区亲本间差异较小。RIL群体4种链长平均值与双亲差异大多没有达到显着水平(p>0.05),地区间、基因型间差异及其互作都达到显着水平;总体上辐射相关指标(太阳辐射、光照强度、日照时数)与Fa正相关,而与Fb1和Fb2负相关;温度相关指标(日平均温度、昼间温度和夜间温度)与Fa和Fb1负相关,与Fb2和Fb3正相关,昼夜温差与Fa正相关,与Fb1和Fb2负相关;日均相对湿度与Fa和Fb1显着正相关(p<0.05),与Fb2和Fb3显着负相关(p<0.05)。气象因素与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Fa与日平均温度负相关决定于抽穗后10-30天,与太阳辐射的正相关取决于抽穗期后0-25天;Fb1与日平均温度和太阳辐射的负相关取决于后期;Fb2与日平均温度的正相关取决于中后期,而与太阳辐射的负相关取决于前期;Fb3与日平均温度的正相关也取决于中后期。昼夜温度和日平均温度与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相关性动态趋势一致;抽穗后日较差与Fa保持正相关(p<0.05),与Fb1保持保持负相关(p<0.05),与Fb2在抽穗期后0-25天正相关,与Fb3相关不显着(p>0.05)。整体上籼型频率与支链淀粉连长分布无显着相关性(p>0.05);定位了5个数量性状位点,其中q Fb19、q Fb39和在DEP1的附近;Fb2链在四个生态环境下均表现为DEP1株系高于dep1,在辽宁和江苏有显着差异。其它链长存在相异的。(2)质构特性的研究发现,质构特性受气象因素的影响以抽穗期后0-20天最为显着,同时发现夜间环境对质构特性的影响程度要强于昼间环境,随着纬度的降低,环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硬度和黏度随纬度的降低而增加,而弹力性相反。籼型频率与硬度、黏度、平衡和弹力性无显着相关性(p>0.05)。共检测到了18个与硬度、黏度和弹力性有关的QTL位点,其中一些位点与先前报道的与淀粉合成有关的位点具有相似的区域,如SSIIIa/Flo5和DPE1。此外发现,DEP1基因可能通过调节支链淀粉链长的分布影响食味品质。(3)感官食味研究发现,在辽宁和江苏,对照亲本沈农265优于亲本泸恢99,而四川和广东则相反。与气象因子显着相关的感官评价指标主要是米饭的外观、气味、硬度和甜度。动态相关性分析发现,夜间气象因子对感官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要强于昼间。整体情况下抽穗期后45天日较差、相对湿度、昼夜湿度和光照因子(太阳辐射、光照强度、日照时间)相关性显着。感官评价指标的外观、味道与碾磨品质显着正相关(p<0.05),感官评价指标与垩白相关性不显着(p>0.05)。长宽比与感官评价的外观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硬度显着负相关(p<0.05)。(4)相关性研究发现,在各个生态环境下,籼型频率与水稻的蒸煮质构特性、食味品质、支链淀粉链长都不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在辽宁生态环境下,部分精细外观品质指标与籼型频率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表现为与完全粒率、完全粉状粒率和粒厚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碎米率和损伤粒率呈显着正相关(p<0.05),支链淀粉链长Fa、Fb1和Fb2链与质构特性的黏度、平衡、弹力性的相关性显着(p<0.05);Fb1链与精米率显着负相关(p<0.05),与粒宽显着负相关(p<0.05),与长宽比显着正相关(p<0.05);Fa链粗蛋白显着负相关(p<0.05),Fb1和Fb2链则是显着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支链淀粉链长分布、质构特性和感官食味品质受气象环境的影响显着,其中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最为显着,影响时期主要集中在抽穗期后0-20天。夜间气象因素对品质影响十分重要。在遗传因素中,籼型频率对稻米的支链淀粉链长、米饭质构特性和食味品质没有紧密联系。在辽宁生态环境下引入较高的籼型血缘可能造成外观品质变差。DEP1对食味品质有一定负面影响,与相关QTL的关系及其对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二、杂交水稻栽培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交水稻栽培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1)CO2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土壤细菌群落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全球大气[CO_2]升高与气候变化 |
1.2 水稻田生态系统对大气[CO_2]升高的响应 |
1.2.1 水稻种植概况 |
1.2.2 水稻植株对大气[CO_2]升高的响应 |
1.2.3 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对大气[CO_2]升高的响应 |
1.3 模拟[CO_2]升高的研究技术 |
1.4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3 土壤样品采集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4.2 土壤细菌群落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CO_2]升高对不同水稻品种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土壤理化性质各生育时期的动态变化 |
3.2.1 土壤pH的动态变化 |
3.2.2 土壤EC的动态变化 |
3.2.3 土壤TC、TN的动态变化 |
3.2.4 土壤DOC的动态变化 |
3.2.5 土壤有效氮的动态变化 |
3.3 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差异与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O_2]升高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生育期土壤细菌群落的响应 |
4.1 引言 |
4.2 水稻各生育时期的土壤细菌群落的响应 |
4.2.1 分蘖前期 |
4.2.2 分蘖末期 |
4.2.3 拔节期 |
4.2.4 抽穗期 |
4.2.5 灌浆期 |
4.2.6 完熟期 |
4.3 不同水稻品种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的生育期动态变化 |
4.3.1 土壤细菌群落物种分布与组成 |
4.3.2 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随生育期的变化差异 |
4.4 土壤理化性质对细菌群落的影响 |
4.4.1 对细菌群落物种丰度的影响 |
4.4.2 对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O_2]升高条件下土壤细菌群落与水稻产量的响应关系 |
5.1 引言 |
5.2 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与水稻产量的响应关系 |
5.3 土壤细菌群落中的关键细菌与水稻产量的响应关系 |
5.3.1 土壤细菌群落中的关键细菌 |
5.3.2 水稻土关键细菌相对丰度与产量的关系 |
5.3.3 两种[CO_2]条件下高/低响应水稻土壤关键细菌相对丰度与产量的关系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江苏苏中地区温光资源及水稻播栽期现状 |
1.2.2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生育期及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 |
1.2.2.1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及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 |
1.2.2.2 施氮量对水稻生育期及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 |
1.2.3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1.2.3.1 播期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1.2.3.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1.2.4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群体动态特征的影响 |
1.2.4.1 播期对水稻群体动态特征的影响 |
1.2.4.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群体动态特征的影响 |
1.2.5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1.2.5.1 播期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
1.2.5.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
1.2.6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2.6.1 播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2.6.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2章 迟播迟栽粳稻温光资源利用及产量特点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1.3.1 生育期进程 |
2.1.3.2 气象数据 |
2.1.3.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
2.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主要生育时期的影响 |
2.2.2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
2.2.2.1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生长季积温资源的影响 |
2.2.2.2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生长季辐射资源的影响 |
2.2.2.2 各处理粳稻全生育期温光资源的全年占比 |
2.2.3 施氮量和穴栽密度对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迟播迟栽和氮肥水平对粳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
2.3.2 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形成及其调控途径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施氮量及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群体指标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3.1 茎蘖动态 |
3.1.3.2 干物质及叶面积 |
3.1.3.3 叶形与叶姿 |
3.1.3.4 茎秆物理性状 |
3.1.3.5 穗部性状 |
3.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群体茎蘖动态的影响 |
3.2.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高峰苗及成穗率的影响 |
3.2.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4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各生育阶段光合势的影响 |
3.2.5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各生育时期干物质量的影响 |
3.2.6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占比的影响 |
3.2.7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的影响 |
3.2.8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株型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
3.2.8.1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茎部物理特征的影响 |
3.2.8.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叶形与叶姿势的影响 |
3.2.8.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穗部特征的影响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迟播迟栽粳稻群体动态特征 |
3.3.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株型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成熟期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 |
4.2.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4.2.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施氮量与穴栽苗数对迟播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3.1 稻米品质 |
5.1.3.2 米粉RVA谱特征测定 |
5.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加工品质 |
5.2.2 外观品质 |
5.2.3 蒸煮食味品质及营养品质 |
5.2.4 淀粉RVA谱特征 |
5.3 讨论 |
5.3.1 推迟播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3.2 迟播迟栽粳稻稻米品质形成的密肥调控效应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迟播迟栽和施氮量对粳稻生育期和温光利用的影响 |
6.1.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6.1.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6.1.4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株型的影响 |
6.1.5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6.1.6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6.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6.3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澳洲野生稻与亚洲栽培稻种间杂种后代的筛选和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野生稻资源的挖掘及利用 |
1.3 澳洲野生稻研究进展 |
1.3.1 植物学特征及分布 |
1.3.2 生理学特征 |
1.3.3 基因组分析 |
1.3.4 有利基因挖掘 |
1.4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
1.4.1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定义 |
1.4.2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构建 |
1.4.3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研究进展 |
1.5 分子标记的发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主要试剂 |
2.1.3 实验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实验设计思路 |
2.2.2 杂种F1的获得 |
2.2.3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构建 |
2.2.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2.2.5 花粉育性的观察 |
2.2.6 染色体数目的观察 |
2.2.7 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种间杂种BC1F1的获得与鉴定 |
3.1.1 种间杂种BC1F1的获得 |
3.1.2 种间杂种BC1F1的形态鉴定 |
3.1.3 BC1F1花粉育性 |
3.1.4 BC1F1根尖染色体数目 |
3.1.5 分子生物学鉴定BCIFI真实性 |
3.1.6 BC1F1图示基因型 |
3.2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构建 |
3.3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农艺性状评估 |
3.3.1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农艺性状表型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小结 |
4.2 讨论 |
4.2.1 远缘杂交杂种优势探讨 |
4.2.2 远缘杂交的类型 |
4.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施肥模式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发展现状 |
1.1.1 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及问题 |
1.1.2 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发展 |
1.2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的特点及优势 |
1.2.1 机插侧深施肥的技术特点 |
1.2.2 肥料利用率 |
1.2.3 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3 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生产应用 |
1.3.1 机械施肥装置 |
1.3.2 肥料类型及特性 |
1.3.3 施肥模式 |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机插侧深施肥对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种植方式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2.2.2 颖花分化与退化 |
2.2.3 干物质积累 |
2.2.4 成熟期叶片含氮量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种植方式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3.2.2 干物质积累 |
3.2.3 氮素利用率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施肥模式对单季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种植方式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4.2.2 颖花分化与退化 |
4.2.3 干物质积累 |
4.2.4 氮素利用率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施肥模式对大穗型单季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种植方式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碾米品质 |
5.2.2 外观品质 |
5.2.3 蒸煮品质 |
5.2.4 穗部氮比例 |
5.3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燕麦抗倒伏生理机制及茎秆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1 作物倒伏的特征和影响 |
1.1.1 倒伏的特征 |
1.1.2 倒伏的影响 |
1.2 作物倒伏的原因 |
1.2.1 外部因素 |
1.2.2 内部因素 |
1.3 .形态特征与倒伏的关系 |
1.3.1 穗部形态特征 |
1.3.2 茎秆形态特征 |
1.3.3 根部形态特征 |
1.4 解剖结构与倒伏的关系 |
1.5 理化特性与倒伏的关系 |
1.5.1 矿物质元素 |
1.5.2 多糖 |
1.5.3 纤维素 |
1.5.4 木质素 |
1.6 木质素代谢酶活性与倒伏的关系 |
1.7 木质素合成基因与倒伏的关系 |
1.8 燕麦抗倒伏研究进展 |
1.9 本研究目的意义 |
1.9.1 目的意义 |
1.9.2 研究目标 |
1.9.3 研究内容 |
1.9.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倒伏类型燕麦品种茎秆形态特征 |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概况 |
2.1.3 试验设计 |
2.1.4 倒伏分级 |
2.1.5 形态性状测定 |
2.1.6 数据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2 不同倒伏类型燕麦穗部形态特征 |
2.2.3 不同倒伏类型燕麦茎秆形态特征 |
2.2.4 不同倒伏类型燕麦根部形态特征 |
2.3 讨论 |
2.3.1 穗部形态特征与燕麦抗倒伏的关系 |
2.3.2 茎秆形态特征与燕麦抗倒伏的关系 |
2.3.3 根部形态特征与燕麦抗倒伏的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倒伏类型燕麦品种茎秆解剖结构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剂和仪器 |
3.1.3 试验取样 |
3.1.4 试验方法 |
3.1.5 解剖结构观察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燕麦品种茎秆基部节间解剖结构 |
3.2.2 茎秆解剖结构与抗倒伏能力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3.3.1 燕麦茎秆基部节间解剖结构差异 |
3.3.2 茎秆解剖结构对燕麦倒伏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倒伏类型燕麦品种理化特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田间取样 |
4.1.3 试验方法 |
4.1.4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根部理化物质含量 |
4.2.2 茎秆基部第1 节理化物质含量 |
4.2.3 茎秆基部第2 节理化物质含量 |
4.2.4 理化物质含量与抗倒伏的关系 |
4.3 讨论 |
4.3.1 根部理化特性与燕麦抗倒伏的关系 |
4.3.2 茎秆理化特性与燕麦抗倒伏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茎秆木质素代谢对燕麦抗倒伏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4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茎基部节间抗折力变化 |
5.2.2 茎秆基部节间木质素含量变化 |
5.2.3 茎秆木质素合成酶活性变化 |
5.2.4 茎秆木质素合成酶活性与抗倒伏的关系 |
5.2.5 PAL、4CL、TAL、CAD活性与木质素含量的回归分析 |
5.3 讨论 |
5.3.1 茎秆木质素含量与抗折力的变化 |
5.3.2 茎秆木质素含量与抗倒伏的关系 |
5.3.3 茎秆木质素合成酶活性与抗倒伏的关系 |
5.4 小结 |
第六章 燕麦茎秆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取样 |
6.1.3 试验仪器和试剂 |
6.1.4 试验方法 |
6.1.5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 |
6.2.2 木质素含量与合成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 |
6.3 讨论 |
6.3.1 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量变化 |
6.3.2 木质素含量与合成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 |
6.4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植株表型形态特征与燕麦抗倒伏的相关性 |
7.1.2 茎秆解剖结构对燕麦抗倒伏的影响 |
7.1.3 根、茎理化特性与燕麦抗倒伏的关系 |
7.1.4 茎秆木质素代谢与燕麦抗倒伏的关系 |
7.1.5 茎秆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对燕麦抗倒伏的影响 |
7.2 主要结论 |
7.3 创新之处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6)水稻花期耐热性与耐热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1 花期高温危害临界温度 |
1.1.2 高温胁迫对花器官(颖花育性)的影响 |
1.1.3 高温胁迫对水稻生理过程的影响 |
1.1.4 高温胁迫对花后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 水稻高温胁迫应对措施 |
1.2.1 农艺措施 |
1.2.2 育种策略 |
1.2.3 生物技术策略 |
1.3 水稻品种花期耐热性鉴定与评价 |
1.3.1 水稻品种耐热型分类 |
1.3.2 水稻品种耐热性遗传改良 |
1.3.3 水稻品种耐热性鉴定与评价 |
1.4 水稻耐热性的遗传基础 |
1.4.1 水稻耐热性QTL定位 |
1.4.2 水稻耐热性基因克隆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水稻花期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高温处理条件下水稻的颖花结实率表现 |
2.2.2 高温危害临界温度(T_t)和高温危害积温(T_a) |
2.2.3 高温危害积温与水稻颖花相对结实率的关系 |
2.3 小结 |
3 不同水稻基因型花期耐热性鉴定与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水稻基因型花期高温胁迫下结实率表现 |
3.2.2 不同水稻基因型花期耐热性鉴定 |
3.2.3 不同水稻品种聚类分析 |
3.2.4 相对结实率与产量的相对隶属值二维象限分布特征 |
3.3 小结 |
4 不同水稻基因型花期耐热性的生理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高温处理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颖花育性的影响 |
4.2.2 高温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Pn和 SPAD值的影响 |
4.2.3 高温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NSC、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MAD含量的影响 |
4.2.4 高温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3 小结 |
5 水稻花期耐热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水稻花期耐热性鉴定 |
5.1.3 BSA-seq分析 |
5.1.3.1 高、低基因池构建 |
5.1.3.2 重测序分析 |
5.1.4 候选基因qRT-PCR分析 |
5.1.5 同源基因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F_(2:3)群体耐热性表型鉴定 |
5.2.2 基于BSA-seq的水稻花期耐热基因定位 |
5.2.2.1 亲本及高低混池全基因组测序 |
5.2.2.2 基于BSA-seq的水稻耐热QTL定位 |
5.2.3 qHTT8 区间耐热候选基因分析 |
5.2.4 qHTT8 区间耐热候选基因qRT-PCR分析 |
5.2.5 qHTT8 的系统发育分析 |
5.3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水稻花期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
6.1.2 不同水稻基因型花期耐热性鉴定与评价 |
6.1.3 水稻花期耐热生理基础 |
6.1.4 水稻花期耐热性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
6.2 讨论 |
6.2.1 水稻花期耐热性鉴定与评价 |
6.2.2 水稻花期耐热生理机制 |
6.2.3 水稻花期耐热QTL定位 |
6.3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6.3.1 基于高温危害积温与相对结实率关系建立水稻花期耐热性鉴定新方法 |
6.3.2 鉴定筛选出不同耐热性水稻品种/材料 |
6.3.3 采用农艺性状好的水稻品种为亲本,利用BSA分析方法,挖掘到了1 个与水稻花期耐热性相关的QTL及2 个候选基因 |
6.3.4 不足之处 |
6.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论文发表情况 |
(7)壮秧培育、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稻米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水稻生产能力的演变 |
1.1.1 我国水稻生产能力的演变 |
1.1.2 江苏水稻生产能力的演变 |
1.2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2.1 床土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2.2 壮秧剂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2.3 播种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3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茎蘖动态、分蘖成穗的影响 |
1.3.1 基质、壮秧剂的影响 |
1.3.2 播种量、秧龄的影响 |
1.3.3 密度的影响 |
1.3.4 施氮量的影响 |
1.4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源库形成的影响 |
1.4.1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源的影响 |
1.4.2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库的影响 |
1.5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物质生产、光合特性的影响 |
1.6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根系性状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1.6.1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根系的影响 |
1.6.2 对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1.7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7.1 施氮量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7.2 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7.3 施肥时期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7.4 密度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8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1.8.1 对稻米碾磨品质的影响 |
1.8.2 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1.8.3 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1.8.4 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
1.9 江苏省机插水稻生产和氮肥施用现状分析 |
1.9.1 生产现状分析 |
1.9.2 氮肥施用现状分析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与材料培育 |
2.2.1 壮秧剂比较试验 |
2.2.2 播种量试验 |
2.2.3 秧田期施肥试验 |
2.2.4 秧龄试验 |
2.2.5 每穴栽插苗数试验 |
2.2.6 施氮量试验 |
2.2.7 分蘖肥试验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3.1 秧苗素质的测定 |
2.3.2 茎蘖数的调查 |
2.3.3 各器官干物重及叶面积的测定 |
2.3.4 产量及构成因素的测定 |
2.3.5 各器官含氮率的测定 |
2.3.6 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的测定 |
2.3.7 稻米营养和食味品质的测定 |
2.3.8 稻米淀粉黏滞特性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壮秧剂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1.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1.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1.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1.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1.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2 播种量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2.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2.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2.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2.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2.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3 秧田期施肥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3.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3.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3.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3.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3.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4 秧龄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4.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4.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4.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4.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4.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5 每穴栽插苗数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5.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5.2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5.3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5.4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5.5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6 施氮量处理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6.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6.2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6.3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6.4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6.5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7 分蘖肥处理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
3.7.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7.2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7.3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7.4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7.5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7.6 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3.8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物质生产与分配、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4.1 秧田期处理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及产量形成等性状的影响 |
4.1.1 壮秧剂比较试验 |
4.1.2 播种量试验 |
4.1.3 秧田期施肥试验 |
4.1.4 秧龄试验 |
4.2 每穴栽插苗数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3 施氮量试验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4 不同秧苗素质、分蘖肥施用方式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稻米品质、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甘蔗割手密种起源与演化的基因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甘蔗割手密种的研究 |
1.1.1 甘蔗的经济价值 |
1.1.2 甘蔗割手密种的分布与种质利用 |
1.1.3 甘蔗割手密种的遗传多样性 |
1.1.4 甘蔗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
1.2 多倍体的研究进展 |
1.2.1 多倍体概述 |
1.2.2 多倍体的起源与分类 |
1.2.3 多倍体演化的意义 |
1.2.4 多倍体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
1.3 Hi-C技术及其应用 |
1.3.1 Hi-C技术概述 |
1.3.2 Hi-C技术辅助多倍体基因组组装 |
1.3.3 基于Hi-C技术的三维基因组学研究 |
1.4 禾本科演化的研究进展 |
1.4.1 禾本科的ρ多倍体化事件 |
1.4.2 禾本科物种对多倍体化的适应 |
1.4.3 禾本科染色体的协同进化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甘蔗割手密基因组的组装与注释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CTAB法提取甘蔗基因组DNA |
2.2.3 全基因组测序与组装 |
2.2.4 Hi-C文库的构建、测序及辅助组装 |
2.2.5 全基因组重复序列和基因模型预测及基因组完整度评估 |
2.2.6 基因功能注释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割手密种形态学比较 |
2.3.2 割手密Np-X基因组测序及组装 |
2.3.3 Hi-C辅助割手密Np-X基因组组装 |
2.3.4 割手密Np-X基因模型预测及同源组内的结构变异分析 |
2.3.5 割手密Np-X基因组质量评估 |
2.3.6 割手密Np-X基因组的基因功能注释 |
2.3.7 割手密Np-X基因组转座子的注释和分类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甘蔗属的演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基因组数据来源 |
3.2.2 物种间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
3.2.3 串联复制基因鉴定 |
3.2.4 着丝粒区域的鉴定 |
3.2.5 碱基同义替换率(Ks)的计算 |
3.2.6 LTR类型TE插入时间的计算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割手密与近缘物种基因组间的共线性比较 |
3.3.2 割手密种核型演化分析 |
3.3.3 割手密种重组染色体基因串联复制分析 |
3.3.4 割手密种与近缘物种间的Ks分布揭示割手密种的演化 |
3.3.5 割手密种与近缘物种间转座子分析揭示割手密种的演化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甘蔗割手密种基因家族的扩张与收缩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直系同源基因的鉴定及基因家族的分类 |
4.2.2 物种演化树的构建 |
4.2.3 基因家族扩张与收缩分析 |
4.2.4 可溶性糖的测定 |
4.2.5 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构建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甘蔗割手密种及其近缘物种基因家族的扩张与收缩 |
4.3.2 甘蔗割手密种重要性状相关的基因家族在系统演化中的变异 |
4.3.3 甘蔗割手密种糖分转运蛋白超家族基因的演化 |
4.3.4 甘蔗割手密中糖分转运蛋白超家族成员的扩张 |
4.3.5 甘蔗糖分转运蛋白超家族成员的功能分析 |
4.3.6 甘蔗糖分转运蛋白超家族成员基因共表达网络的分化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甘蔗割手密种重组染色体的三维基因组结构比较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数据来源 |
5.2.2 生成Hi-C互作图谱 |
5.2.3 A/B隔间的鉴定 |
5.2.4 物种间共线性的鉴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同源四倍体割手密染色体组之间的Hi-C互作比较 |
5.3.2 禾本科中染色体重组对三维基因组结构的影响 |
5.4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甘蔗割手密种的起源与群体演化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来源 |
6.2.2 样品DNA提取及重测序 |
6.2.3 重测序数据质控及群体变异位点鉴定 |
6.2.4 构建群体系统发育树 |
6.2.5 群体变异主成分分析 |
6.2.6 群体结构分析 |
6.2.7 种群连锁不平衡及遗传分化指数Fst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割手密群体变异位点的鉴定 |
6.3.2 割手密群体系统发育树及主成分分析 |
6.3.3 割手密群体的群体结构分析 |
6.3.4 割手密群体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
6.3.5 不同染色体基数的割手密群体的演化历史分析 |
6.4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获得的荣誉 |
致谢 |
(9)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和低温、淹水及其复合逆境抗性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稻陈种子活力研究 |
1.1.1 水稻陈种子活力变化机理 |
1.1.2 提高水稻陈种子活力的措施 |
1.2 水稻直播的研究 |
1.2.1 水稻直播的利弊 |
1.2.2 低温对水稻直播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3 提高水稻直播过程中种子低温抗性的措施 |
1.2.4 淹水对水稻直播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5 提高水稻种子直播过程中淹水抗性的措施 |
1.3 锌铁元素和烟酰胺对水稻发芽和生长的影响 |
1.3.1 锌元素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
1.3.2 铁元素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
1.3.3 烟酰胺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1.4 种子引发方式与效应 |
1.4.1 水引发 |
1.4.2 渗调引发 |
1.4.3 激素引发 |
1.5 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 |
1.5.1 水稻种子活力蛋白质组学研究 |
1.5.2 水稻低温、淹水逆境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二章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陈种子活力和生活力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和分析 |
2.2.1 不同引发处理效果比较 |
2.2.2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陈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3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陈种子模拟田间生长的影响 |
2.2.4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陈种子和幼苗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
2.2.5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陈种子和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2.6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陈种子和幼苗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7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陈种子和幼苗内源激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8 锌铁螯合物引发的杂交水稻陈种子差异蛋白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低温抗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和分析 |
3.2.1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低温逆境下种子活力和生活力的影响 |
3.2.2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低温逆境下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3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低温逆境下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4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低温逆境下淀粉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2.5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低温逆境下活性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2.6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低温逆境下内源激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2.7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低温逆境响应基因表达的影响 |
3.2.8 锌铁螯合物引发的杂交水稻种子低温逆境下差异蛋白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淹水抗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和分析 |
4.2.1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淹水逆境下种子活力和生活力的影响 |
4.2.2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淹水逆境下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
4.2.3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淹水逆境下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2.4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淹水逆境下淀粉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2.5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淹水逆境下活性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2.6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淹水逆境下内源激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2.7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淹水逆境响应基因表达的影响 |
4.2.8 锌铁螯合物引发的杂交水稻种子淹水逆境下差异蛋白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低温-淹水复合逆境抗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和分析 |
5.2.1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复合逆境下种子活力和生活力的影响 |
5.2.2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复合逆境下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
5.2.3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复合逆境下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5.2.4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复合逆境下淀粉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2.5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复合逆境下活性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2.6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复合逆境下内源激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2.7 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低温或淹水逆境响应基因表达的影响 |
5.2.8 锌铁螯合物引发的杂交水稻种子复合逆境下差异蛋白分析 |
5.2.9 锌铁螯合物引发的杂交水稻种子低温、淹水及其复合逆境下共表达蛋白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10)气象和遗传因素对籼粳稻重组自交系(RIL)群体支链淀粉和质构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籼、粳稻分类 |
1.2 籼、粳稻地理分布 |
1.3 遗传因素对水稻淀粉特性的影响 |
1.3.1 水稻淀粉合成代谢相关的酶及其基因 |
1.3.2 籼、粳稻遗传因子对淀粉和质构特性的影响 |
1.3.3 籼粳稻群体淀粉性状研究进展 |
1.3.4 稻米支链淀粉链长的测定方法 |
1.4 气象因素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4.1 温度因子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4.2 湿度因子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4.3 光照因子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5 质构特性与食味品质在水稻研究上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气象和遗传因素对RIL群体稻米支链淀粉链长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和栽培环境 |
2.1.2 样品制备 |
2.1.3 田间环境及气象因子测定方法 |
2.1.4 支链淀粉的提取和提纯 |
2.1.5 支链淀粉链长的解链和测定 |
2.1.6 基因型的确定和籼型频率的计算 |
2.1.7 QTL定位 |
2.1.8 品质性状测定 |
2.1.9 数据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试验地点环境气象状况 |
2.2.2 亲本和RIL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的地区间差异 |
2.2.3 支链淀粉链长与气象因子的动态相关分析 |
2.2.4 抽穗期后45天静态气象因子对支链淀粉链长的影响 |
2.2.5 籼型血缘与支链淀粉链长的关系 |
2.2.6 支链淀粉链长的QTL分析 |
2.2.7 不同淀粉基因型支链淀粉链长比较 |
2.2.8 DEP1基因型支链淀粉链长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象和遗传因素对RIL群体米饭质构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和栽培环境 |
3.1.2 田间环境及气象因子测定方法 |
3.1.3 样品制备及米饭质构特性测定方法 |
3.1.4 基因型的确定和籼型频率的计算 |
3.1.5 QTL定位 |
3.1.6 品质性状测定 |
3.1.7 数据统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生态环境下亲本和RIL群体的质构特性 |
3.2.2 质构特性与气象因子的动态相关分析 |
3.2.3 质构特性与抽穗期后45天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
3.2.4 质构特性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
3.2.5 质构特性与籼型频率的关系 |
3.2.6 质构特性的QTL定位及分析 |
3.2.7 不同淀粉基因型稻米米饭的质构特性比较 |
3.2.8 不同DEP1基因型米饭的质构特性的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象和遗传因素对RIL群体米饭食味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和栽培环境 |
4.1.2 田间环境及气象因子测定方法 |
4.1.3 感官评价食味品质评定 |
4.1.4 基因型的确定和籼型频率的计算 |
4.1.5 QTL定位 |
4.1.6 数理统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生态环境下亲本和RIL群体的感官评价 |
4.2.2 感官食味评价指标与气象因子的动态相关性分析 |
4.2.3 感官食味评价指标与抽穗期后45天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2.4 感官食味评价指标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
4.2.5 感官食味评价指标与籼型频率的关系 |
4.2.6 感官食味品质的QTL定位及分析 |
4.2.7 DEP1基因型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遗传因素对RIL群体精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和栽培环境 |
5.1.2 基因型的确定和籼型频率的计算 |
5.1.3 外观品质和粒型测定方法 |
5.1.4 QTL定位 |
5.1.5 数据统计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亲本的精米外观品质 |
5.2.2 籼型频率与各外观品质的相关性 |
5.2.3 籼型频率与精米粒型的相关性 |
5.2.4 淀粉基因型以及直立穗型基因DEP1的总籼型频率与精细外观品质的相关性 |
5.2.5 精米精细外观指标的QTL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稻米支链淀粉链长与品质性状相关性的探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和栽培环境 |
6.1.2 支链淀粉链长的测定 |
6.1.3 米饭质构特性测定方法 |
6.1.4 感官食味品质评定 |
6.1.5 外观品质测定方法 |
6.1.6 数据统计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支链淀粉链长分布和质构特性关系 |
6.2.2 支链淀粉链长分布和感官蒸煮食味指标的关系 |
6.2.3 支链淀粉链长分布和外观品质的关系 |
6.2.4 支链淀粉链长分布和部分理化学性状的关系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气象和遗传因素与支链淀粉链长的关系 |
7.1.2 气象和遗传因素与质构特性的关系 |
7.1.3 气象和遗传因素与感官食味评价指标的关系 |
7.1.4 遗传因素与精米精细外观品质的关系 |
7.1.5 支链淀粉链长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
7.2 讨论 |
7.2.1 气象和遗传因素与支链淀粉链长 |
7.2.2 气象和遗传因素与质构特性 |
7.2.3 气象和遗传因素与感官食味评价指标 |
7.2.4 遗传因素与精米精细外观品质 |
7.2.5 支链淀粉链长与品质性状 |
7.3 创新点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 |
四、杂交水稻栽培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CO2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土壤细菌群落的响应[D]. 邱子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及其调控研究[D]. 袁嘉琦. 扬州大学, 2021(08)
- [3]澳洲野生稻与亚洲栽培稻种间杂种后代的筛选和鉴定[D]. 宋丽双. 扬州大学, 2021(09)
- [4]施肥模式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D]. 王晓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5]燕麦抗倒伏生理机制及茎秆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研究[D]. 南铭.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6]水稻花期耐热性与耐热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D]. 陈雷. 广西大学, 2021
- [7]壮秧培育、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稻米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 徐杰姣. 扬州大学, 2021
- [8]甘蔗割手密种起源与演化的基因组学研究[D]. 张清. 福建农林大学, 2021(06)
- [9]锌铁螯合物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和低温、淹水及其复合逆境抗性调控的研究[D]. 林程. 浙江大学, 2021(07)
- [10]气象和遗传因素对籼粳稻重组自交系(RIL)群体支链淀粉和质构特性的影响[D]. 徐锡明.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